一、医院成本核算规范化模式的构想(论文文献综述)
阴斯怡[1](2021)在《X供电公司运维成本多维精益管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5年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9]号),明确规定实施“准许成本+合理收益”的输配电价核定模式,准许成本成为输配电价格核定的关键因素。2018年,财政部正式出台《电网经营行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要求电网企业按照电压等级、用户类别进行成本核算。国家电网公司原有的成本核算体系逐渐难以适应外部监管的要求。此外,国家电网公司需要进行数字化的转型升级,满足内部经营管理的要求,提升业务精益管理能力。2016年以来财政部陆续发布《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及《管理会计应用指引》,国家电网公司积极推进企业管理会计的建设,提升企业运维管理水平,满足外部监管的要求和内部管理的需要。本文以国家电网公司下属公司X供电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多维精益管理体系的思想,梳理分析现有运维管理成本提升思路及经验,针对X供电公司原有成本核算体系难以满足输配电成本外部监审的问题,开展了X供电公司运维成本多维精益管理框架设计。按照业务活动、电压等级、资产类型、用户类别进行划分,区分输配电成本与管理费用,将运维业务量与财务价值量融合,合理划分成本责任,优化了“贯通业财链路、简化会计科目、搭建管理维度”的多维精益管理体系。将X供电公司划分为检修运维、运行、营销、运营支持、企业管理五大作业中心,通过对运维成本的归集与分摊,满足对运维成本的精准核算的需求,深度挖掘数据价值,实现检修运维作业、营销作业、其他运营费用等的多维度精益化管理,验证了所提多维精益管理框架设计的有效性,推动X供电公司逐步实现运维成本多维精益管理体系变革。X供电公司运维成本多维精益管理体系的建立,能够有效促进内部管理各环节深度融合,推进业务和财务价值管理精细化,支持精准决策、精准考核、精准作业,使企业向经营管理精益的方向迈进。同时多维精益管理体系的建设为其他大型企业推动业财融合、多维核算、精益化管理提供了借鉴。
孙航[2](2021)在《基于病种成本的XE医院成本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梁毕明,张月娥[3](2021)在《政府会计:改革历程梳理与战略思考》文中指出本文通过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以来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历程,针对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进程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比新政府会计制度与原有制度,总结其变化以及创新之处,从而明确其对行政事业单会计工作的影响,同时根据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形势,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展望政府会计的未来改革方向。
姚磊[4](2021)在《新医改背景下B公立医院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研究》文中提出医疗体制改革一直是关乎民生的重要领域。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简称“新医改”)。由于公立医院是我国卫生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因此公立医院改革是新医改的核心内容。新医改政策要求公立医院内销售的医用耗材按照进价销售,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医用耗材零加成使得医用耗材从收入来源转变成了成本负担,这就意味着对公立医院而言必须改变以往的耗材管理模式,粗放式管理方式显然不再适应当前政策。而现阶段我国许多公立医院的医用耗材管理模式较为落后,信息化建设不够先进,导致医院医用耗材浪费严重,病人花费开销高,医院运营成本无法降低。在此背景下,本文以B医院医用耗材管理为个案分析,以实现B医院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为目的,对B医院医用耗材管理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研究发现,B医院的医用耗材管理在采购管理方面存在着供应商资质审核管理效率低,未建立供应商的评价管理体系和电话采购方式落后且不规范等问题;在库存及配送管理方面存在着低值耗材人工经验式库存计划管理,缺乏科学的库存控制方法和高值耗材管理存在监管漏洞,缺乏质量追溯等问题;在信息化管理方面存在着耗材信息化管理存在孤岛,中心库与临床信息共享不通畅和耗材配送信息欠缺系统记录等问题。结合新医改政策和相关理论知识,建议B医院在医用耗材采购管理方面,应动态管理供应商资质和建立供应商评价管理体系,采用电子订单形式采购;在库存及配送管理方面,应利用RFID技术优化低值耗材和高值耗材库存管理流程,设置补货点主动配送;在信息化管理方面,应加强耗材采购供应商务平台建设、证件管理平台建设、协同商务通知平台建设以及院内各级库房物流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以期提升B医院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程度,减少损耗和降低耗占比,实现医用耗材资金零占用的目标,进而减轻医院经济负担。
王秀芳[5](2021)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文中提出从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但是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苏东剧变的发生,也充分表征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纵观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程,其中不乏思想家、政治家为此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是以科学家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理论却少之又少。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钱学森创立的,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为方法支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和高效管理为重点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是钱学森晚年学术思想的精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理论学说,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以《钱学森书信》及其补编(15卷)以及《钱学森文集》(6卷)等为主要文本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多种方法,从广泛分散在书信、文集、讲话中提取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观点,在全面展现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真实面貌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概括总结、演绎分析。钱学森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规划主张始终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如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内部各系统互相服务的问题。世界社会形态和三次社会革命观点,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学说,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不同步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钱学森对于21世纪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四大领域九大建设主张对于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教育发展和国防建设,尤其是对于创建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社会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倡导,对于推进信息革命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从任务能力型到系统效能型转变有重要意义。虽然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理论学说,但至少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中的诸多理论学说已经得到了认可并被付诸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说其中的有些观点、理论尚存在争议,但依然不能掩盖这一思想所散发的光芒。
朱文锋[6](2020)在《医院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研究 ——以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自21世纪初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发展迅速,特别是结合了医疗服务,教学和科研功能的大型综合公立医院。这些公立医院承担着确保人民健康,培养新人才,促进医疗服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随着医疗系统改革,整体医疗行业的市场化强度不断提高,竞争日益激烈,市场机制和经济规律在整体医疗行业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同时,医院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有关于经济和社会中长期发展的全面性战略指导,确立医院可持续发展模式是未来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医院参与到市场竞争当中,一方面,需要积极创新,确定强院扩张战略,紧抓质量,严控服务,同时还需要投入大量设备,装修,信息化建设,实际每年投入建设成本远超收入,一个系统,一个仪器动则上千万,甚至上亿,医院长期处于负债状态,入不敷出,结余长期为负数,经常需要拆东墙补西墙过日子。另一方面,医院早已市场化,必须要自负盈亏,一整年的财政拨款对于医院来说,杯水车薪,仅仅足够一个月的人员经费开支,人才流失极其严重,工作效率愈发低下。所以,为了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不断调整自身的成本管理模式,加强成本核算。科学有效的成本核算方案,有助于控制医疗成本,有助于提升医院的管理效率,有助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医院的成本核算还能够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方面的支持,帮助医院可持续发展了解医疗服务的具体定价情况,掌握不同疾病的付费定价标准。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虽然是二甲医院,但是作为市重点医院,该医院的成本核算数据对医院实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本文选择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作为研究案例,分析该医院的成本结构,了解不同医疗服务的实际成本。在阐述医院成本核算内容及体系构建的情况下,能够明确当前医院成本核算现状,掌握医院在开展成本核算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如今,医院方面存在财务结算总额与发生金额不统一、核算过程中人力损耗成本无法量化、核算过程中固定资产的折旧影响无法量化、信息系统报表过程公式与财务不对应、科室人员流动影响科室核算结果等问题。为了改善医院的医疗结余状况,它需要增强自身的成本核算管理意识,并注意成本管理。在对成本分析的情况下,医院能够做好资源优化配置工作,针对国家医疗资金的使用过程进行监督。经过对医院成本核算问题的研究,本文制定财务系统与信息系统统一收入项目、加强医院管理,优化计算流程、创新医院固定资产分摊方案,按月分摊、信息系统根据财务要求制作相应报表、有效设置人员流动交接程序等方面的策略。除了在总成本核算方面提出建议,也在细分成本方面提出详细建议,期望能够从统一核算项目与项目细分标准、统一收据费目、统一相关方面的编码、修正限制用药的条件、统一使用四列标示规范医保病人身份、完善跨省医保报销制度、重新编制卫材中标编码与医院一一对应以及优化流程,实现外购-领用-销售一体化等角度完善医院成本管理,提升成本核算工作水平,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更为科学可靠的数据依据。
李燕辉[7](2020)在《中国体育卫星账户的编制构想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推动体育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随着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提升,社会各界对体育相关数据的需求日益增长。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中的体育统计从1985年萌芽至今,有关体育的内容主要来自于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中的体育行业核算、以国家体育产业增加值为主要目标的体育产业核算以及投入产出核算中的体育产品部门核算。现有体育统计并不能完整反映体育经济活动的运行全貌,尤其难以从产品角度为国家的宏观管理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卫星账户系统针对经济中特定的主题、领域或部门,遵循SNA的基本核算规则,为某个特定主题、领域或部门形成自成一体的、相对独立的账户系列,是用于测量特定行业的经济重要性的强大统计框架。它可以从特定领域内的产品视角出发,在识别出特定领域内所有货物和服务的基础上,通过特定的程序和方式对该领域的经济运行过程进行展现。正是基于以上现实,论文在SNA2008和《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框架指导下,采用卫星账户这一国际社会广为采用的方法进行体育经济核算,全面、系统地反映体育相关经济活动的运行过程,科学测度体育的规模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探讨了我国构建体育卫星账户体系并开展编制实践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论文系统地梳理了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与方法,深入研究了卫星账户构建的一般原理与程序,界定了体育卫星账户的生产范围,全面识别了体育特有产品,设计了体育卫星账户的基本核算框架与核算表式,并基于2017年全国投入产出表,编制了我国体育卫星账户的系列表格;进而利用投入产出模型从体育的经济效应、经济效益和产业关联性等角度分析了体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论文得出了如下具体的结论。(1)构建我国体育卫星账户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论文从体育产业统计工作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目前国民经济核算中虽有体育行业统计、体育产业统计和体育产品部门统计,但由于存在SNA的生产范围未能包含所有与体育相关的经济生产、现有体育统计未能完整反映SNA范围内与体育相关的生产活动及难以从产品视角为国家的宏观管理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等不足,提出从学理上要求在我国构建体育卫星账户。再由于各级政府部门对体育的管理需要有准确的统计数据作为支撑、体育产业统计工作水平的提升需要体育卫星账户助力、体育经济重要性的国际间比较有赖于体育卫星账户等因素,在我国构建体育卫星账户显得十分必要。而投入产出表的编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渐趋完善、体育产业调查体系初具雏形、体育产业增加值核算的经验积累、其他国家卫星账户的成功编制等可为我国体育卫星账户的编制提供产品分类基础、基础数据来源、测算结果评估以及经验借鉴,使得构建我国体育卫星账户成为可能。(2)完整的体育特有产品目录展示了所有体育经济活动的成果。根据卫星账户构建的一般原理,起点是体育特有产品的识别。在对体育卫星账户的生产范围界定的基础上,依照特有产品的识别原则及步骤,论文识别出体育特有产品87种,比《体育产业统计分类(2019)》中的小类对应的产品多16种;它们与276个《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7)中的行业小类相对应,比《体育产业统计分类(2019)》对应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7)小类多98个。论文主张将体育志愿服务纳入体育特有产品目录,以便科学完整地展现与体育有关的货物和服务。(3)2017年我国体育总产出为1.910万亿元,体育增加值为7,894.267亿元,体育就业人数为472.947万人。通过编制体育卫星账户的核算表,计算得到了反映体育直接效应的总量指标:2017年我国体育总产出为1.910万亿元,体育增加值为7,894.267亿元,占2017年GDP的比重为0.954%;体育就业人数为472.947万人,占2017年全国就业人数的比重为0.609%。体育就业人数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低于体育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从直接效应来看,体育经济活动尚未呈现出劳动密集型的特点。(4)2017年我国体育完全总产出为3.023万亿元,体育完全增加值为11,543.064亿元,体育完全就业人数为1,439.839万人。通过乘数分析,计算得到了反映体育完全效应的总量指标:2017年体育完全总产出为3.023万亿元,是体育总产出1.910万亿元的1.583倍;2017年体育完全就业人数达1,439.839万人,占2017年全国就业人数的1.854%;体育完全增加值为11,543.064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396%。体育完全就业人数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高于体育完全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考虑了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之后,体育经济活动呈现出劳动密集型的特点,体育经济的发展有利于间接解决就业问题。(5)批发-S部门的经济效益最好。体育的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不论是直接经济效益系数还是完全经济效益系数,批发-S部门都是最高的。软件服务-S、信息技术服务-S、保险-S以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S这4个新兴服务部门的直接经济效益名列前茅;合成材料-S、有色金属及其合金-S、信息技术服务-S和建筑安装-S这4个部门的完全经济效益排名靠前。(6)广播电视设备和雷达及配套设备-S部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最大,而房屋建筑-S部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最强。通过产业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力系数大于1的部门基本上都来自制造业和建筑业,而服务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基本上都小于1。广播电视设备和雷达及配套设备-S、家用器具-S、纺织服装服饰-S、其他交通运输设备-S和纺织制成品-S这5个部门排在前五。有18个部门的感应度系数大于1,房屋建筑-S、土木工程建筑-S、商务服务-S、金属制品-S和纺织服装服饰-S名列前茅。计算结果同时表明,57个部门中有12个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同时大于1,可以列为优先发展部门,其中6个(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S,合成材料-S,塑料制品-S,房屋建筑-S,土木工程建筑-S,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服务-S)与体育场馆有关,4个与体育装备有关(纺织服装服饰-S、有色金属及其合金-S、金属制品-S、汽车零部件及配件-S),充分说明了重视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体育装备的生产对发展体育大有益处。另外,各类体育商务服务如体育咨询、投资与资产管理、体育旅游服务、体育会展服务等也是重点关注的领域。
陈孟奇[8](2020)在《HD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国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国内经济形势增长趋缓。2020年是财政部印发的《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的收官之年。在此期间,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公司内部采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模式来开展企业财务管理领域的变革。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以管理变革的形式,重构组织结构、完善和优化企业流程,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内部资源,以面对企业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本文以共享服务理论、流程再造和内部控制等理论作为研究基础,以HD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财务共享构建的相关理论,阐述了HD集团行业概况、企业概况、企业财务管控现状和其存在的问题;其次,总结并分析HD集团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设计方案、主要框架及框架的具体构建方案;最后,对HD集团共享服务中心预期的运营效果做出分析,并从集团助力战略扩张、支撑核心发展、提升效率和服务质量、降低运营成本等维度揭示了财务共享中心预期的效果。本文的结论是:第一,HD集团的财务管理面临管控力度不足、人员成本过高、工作效率低下和战略执行不到位的现状,使得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具备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二,为了改进HD集团的财务管理现状,HD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应考虑三大原则、构建的目标、进度规划和构建框架四个方面。第三,HD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应当包括组织和人力设计、业务流程设计、信息系统设计和运营管理体系设计。组织结构设计的关键因素是设计合适的集团的管控模式,梳理财务中心、财务共享中心和集团各子公司之间的关系,人力配置的关键是人岗匹配的方式,业务流程设计的关键要素是对内部控制、风险防范和规范性文档的考量,信息系统设计的关键因素是需要精心设计信息系统之间功能、范围的关联性、新建或串联的成本效益原则等。第四,在HD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方案设计完成后应进行预期效果分析,以印证方案的最终效果。最后,本文的研究为具有类似财务管理特征的企业构建财务共享中心提供了现实指导意义。
林夏[9](2020)在《DRG支付制度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在我国DRG支付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构建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模型并研发一套具有较强应用价值的绩效评价工具,系统的梳理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影响因素并分析影响因素的层级关系、作用路径以及核心因素等,以期为我国DRG支付制度改革进程中三级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研究与实践提供理论支撑,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同时为三级公立医院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效率、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提供有益参考。【方法】(1)文献分析法。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对医师绩效评价的理论、概念、方法、对象分类、指标体系、模型构建等内容进行总结、为后续的的研究设计提供依据。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医师绩效评价相关研究进可视化分析。(2)二手数据收集法。提取北京3家(93个)、沈阳2家(36个)、济南2家(40个)三级公立医院骨科和心内科主诊组主诊医师绩效相关数据。a.半结构化访谈。选取DRG支付制度改革三个试点城市北京2家、沈阳2家、楚雄2家共6家医院,每家医院选择一定数量的临床医生和管理者,以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管中心、国家DRG质控中心、云南省DRG专业委员会相关管理者共30人进行半结构化访谈。(3)专家咨询法。研究成立了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管中心相关专家、高校相关领域研究者、三级公立医院管理者、主诊医师在内的专家小组,共20人,承担了本研究全部流程的专家咨询工作,并通过层次分析等对指标进行降维和确定权重。(4)数据分析法。采用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室法和解释结构模型,邀请专家组6名专家对26个影响因素作用矩阵进行打分,通过matlab进行矩阵计算,构建影响因素递阶结构模型。对北京3家(93个)、沈阳2家(36个)、济南2家(40个)三级公立医院骨科和心内科主诊组主诊医师绩效相关数据,采用决策树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1.DRG支付制度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理论模型构建(1)DRG支付制度下我国三级公立医院的发展战略为:坚持政府办医的公益性,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主要提供医疗急危重症、疑难杂症的诊疗及服务,重点发挥在医学科学、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引领作用。逐步落实三个转变,即“在发展方式上,从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在管理模式上,从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在投资方向上,从投资医院发展建设向扩大分配转变”。(2)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的关键问题分析结论为,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应以医疗质量为基础,评价内容应充分结合主诊医师岗位职责及特点,同时绩效评价应纳入基于DRG的绩效评价指标。(3)以上述研究结论为导向,研究明确了财务、外部业务、内部客户、学习成长四个维度的具体绩效目标。同时对绩效评价指标以及评价结构的应用分析,最终构建我国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的理论框架。2.DRG支付制度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工具的研发(1)DRG支付制度下医师绩效评价的特点为:一是应加强医疗质量监督力度,提高非预期死亡(低风险组死亡率)指标的权重等。二是为防止不收重患的情况发生,可将DRG入组率纳入评价指标。三是为了防止分解住院提高给付,可提高非计划性30天再入院率的指标评价权重。四是重点病历病案首页填写的准确率、疾病入组错误率纳入绩效评价指标。五是通过提高临床路径的入径率、出径率和变异率等指标的权重提高临床路径的管理水平。六是纳入基于DRG的绩效评价指标。七是加强对医患关系的关注力度。(2)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共包括7个一级指标(1.医疗费用、2.满意度、3,医疗质量、4.医疗效率、5.业务能力、6.管理能力、7.科研与带教)、13个二级指标(1.费用消耗指数、2.患者满意度、3.低风险组死亡率、4.非计划30天再入院率、5.甲级病案率、6.时间消耗指数、7.CMI、8.DRG组数、9.新技术使用及推广、10.主诊组的管理情况、11.文章发表、12.申请课题、13、带教情况)。指标的整体Cronbachα系数值为0.856,S-CV/Ave=0.96,KMO检验值为0.687,指标的信度、效度均较好。3.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影响因素分析(1)研究从个医疗技术人才培养、环境、个人特质三个层面提取出从宏观到微观共26个绩效影响因素,构建了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影响因素建框架模型。(2)区域经济、地理位置和医保支付制度是我国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影响因素体系中作用最大,也是其他影响因素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最容易受其他因素影响的因素分别为工作满意度,其次是工作压力和收入水平,这三项因素同时也是中心度得分最高的因素。影响因素的层次为,第1层:主诊组的结构、工作满意度、工作压力;第2层:主诊组的设置模式、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第3层:学历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医疗卫生资源、医院规模结构、医院战略和文化、医院收入和支出结构、医院的绩效和薪酬制度、科室的规模结构、医师职业精神、知识结构、家庭支持、收入水平;第4层:区域人口、医保支付制度、科室的类别、性别、年龄。第5层:地理位置、区域经济。(3)通过决策树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样本数据正确拟合的准确率达到93.12%,拟合效果较好。对主诊医师绩效影响的最关键因素分别是区域经济,其次为医师的收入水平,再次为年龄、工作满意度、工作压力。同时、医院的发展战略、医院的绩效制度、主诊组的管理模式、主诊组的人员结构等,均对医师的绩效结果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结论】1.研究构建DRG支付制度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理论模型,模型以DRG支付制度下我国三级公立医院发展战略为导向,对绩效评价的关键问题、四维度的具体绩效目标、绩效评价的原则、应用等绩效评价全流程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对于后续评价工具的开发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对我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通过系统的文献综述以及DRG支付制度改革对医师绩效评价指标的影响分析,本研究开发了绩效评价工具。该工具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相较于传统的医师绩效评价工具,更加适用于我国DRG支付制度改革的大环境,使用的评价主体也更加具有针对性。3.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影响较为关键和重要的因素包括区域经济、地理位置、医师收入水平、工作满意度、工作压力和年龄。同时医院的发展战略、医院的绩效制度、主诊组的管理模式、主诊组的人员结构等,均对医师的绩效结果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创新与不足】1.研究创新(1)DRG支付制度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模型模型以DRG支付制度改革为背景,三级公立医院发展战略为导向,大健康理念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的新要求为基础,紧随医改进程和时代发展、较为符合我国医院管理实际情况,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创新性。(2)DRG支付制度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工具评价工具针对我国三级公立医院以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为主的功能定位,提高了的CMI以及医疗质量的指标权重;针对DRG支付制度下医师绩效评价的特点,指标纳入了非计划30天再入院率,甲级病案率和新技术的使用和推广情况。针对主诊医师岗位职责及要求,指标纳入了主诊组的管理情况,科研和带教等指标。该评价工具与以往的研究相比,评价方向更加明确、重点更加突出、主体更加聚焦,指标的选取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价值。(3)绩效影响因素分析本研究构建了包含了从区域经济等宏观因素到个人特质等微观因素在内的影响影响因素理论框架,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分析了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影响因素,相较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更加的系统、全面以及符合我国国情。将机器学习的方法引入主诊医师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相较于结构方程模型等传统的统计方法,决策树对于数据的分布以及样本量的的限制较少,分析结论更加精确,也同样具有较强的层次性。2.研究不足(1)指标体系内绝大部分为结果指标,过程指标较少,对于医生诊疗行为的评价力度较弱。(2)在基于决策树的绩效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中,研究采用了方便抽样法,抽取了北京、沈阳、济南。但是三个城市均位于北方地区,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数据偏倚。
姜雁杰[10](2020)在《私人乘用车颗粒物致健康损害外部性分析 ——基于关系、网络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绿色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力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重点突破中实现整体推进。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全民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私人乘用车作为大众享受美好生活和交通便利的主要载体,近几年在中国获得了高速增长,无论是产量、销量还是保有量都保持了两位数的年均增长率。私人乘用车给大众带来福利同时,使用过程中耗费汽油、柴油等传统燃料能源,会排放颗粒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空气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负外部性,尤其是颗粒物对健康损害的影响。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乘用车使用也特别集中,健康损害外部性更加严重。将私人乘用车(Private Passenger Vehicle,PPV)排放的颗粒物导致的健康损害外部性作为研究细化对象,基于经济学分析框架考察它的成因,核算它的规模和单位数量,就是要让大众,尤其是PPV车主认识到,PPV使用对他人存在较大的健康损害,只有从自身做出主动改变,才能减少该负外部性。因此,正确理解、看待数量巨大的中国私人乘用车使用过程中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一一颗粒物对不确定人群造成的健康损害外部性,以及在理论分析和准确评估该外部性基础上,确定科学的外部性消除机制,从而有效减少该损害,便构成了研究主题。对研究主题的探讨大体遵循了问题提出、原因分析和对策分析的逻辑路线,其具体结构可以概括为以下主要内容。首先,根据研究背景,确定研究问题。有关数据显示,中国乘用车2018年销售量超过2500万辆,是欧盟27成员国乘用车总销量的约1.5倍,美国的4倍。高速增长的PPV在使用过程中带来巨大的负外部性,主要体现在排放的颗粒物对人们的健康损害上。但是由于PPV使用具有移动性,而颗粒物首先排放到空气中,然后再对呼吸它的人们产生健康损害,侵害和被侵害个体都是不确定的,这带来了二者之间无法确立侵害关系的现实困难。这样的研究背景决定了,核算颗粒物致健康损害外部性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现实困难也要求采用新的具有理论意义的视角和方法对研究主题进行分析。然后,通过文献综述确立研究视角和主要分析工具。基于德姆塞茨的外部性与人与人互相依赖和范围两个维度相关的观点,以及传统网络外部性缺少微观基础的判断,认为有必要对外部性进行基于关系、网络视角的考察。对于社会关系和网络经济学的综述也发现了图论分析工具的重要性,另外能源外部性相关论述中都强调了 IPA分析框架的重要。进而,基于关系、网络视角对外部性进行新的阐释并将结论应用到本研究主题。其中,涵盖了对关系经济本质、关系构成要素、关系外部性、个体外部性、网络外部性以及单向关系单向利益流网络博弈等概念或模型的考察,它们都对原因分析起到了支撑作用。主要结论包括提出了关系外部性、个体外部性和网络外部性新解释,给出了基于图论“流”理论的新数学表达。更进一步,分析中将新的结论与研究主题结合,提出了 PPV颗粒物致健康损害外部性的新理论解释。比如分析认为现实中PPV颗粒物致健康损害外部性可以在理论上理解成单向的潜在关系上的负效用流,而没有对健康损害者的赔偿必将导致完全图纳什网络均衡及最严重的健康侵害局面。要减少健康损害外部性,还必须首先核算外部性货币化规模。这里,运用影响路径分析方法(Impact Pathway Approach,IPA)对PPV使用时排放的颗粒物导致的健康损害外部性规模分排量区间进行货币化评估。首先,在LEAP系统中核算PPV颗粒物排放量,并对目前政府施行的有关PPV的节能减排政策,进行情景模拟,对比政策效果。然后,基于环境因素不变的假设,通过分析经济因素源强,获得颗粒物浓度变化规律。确定浓度反应关系为评估健康损害观测点外部性货币化规模打下基础,也为确立侵害关系提供客观依据。在前三个环节基础上,给定一些重要假定,通过合适的外部性货币化方法确定各健康损害观测点平均费用,利用浓度反应关系计算获取健康损害外部性的货币化规模。通过核算发现,中国PPV年颗粒物排放总量将从2018年的约5.4万吨提高到2023年的5.8万吨;供给端基于燃油经济性管理的政策效果空间有限,如果在使用端通过制度设计,鼓励PPV车主绿色出行,那么颗粒物减排效果会更好。在一定参数条件下,最终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PPV颗粒物致健康损害外部性规模达到 2678522 万元,95%CI(1098564,4073789)。最后,根据原因分析和相关核算铺垫,基于关系、网络视角提出了新的外部性消除构想。首先基于新研究视角,对比分析了庇古税和科斯方案的优势和劣势;提出了基于图论割点和桥理论的外部性消除构想;并用数理模型指出了该构想实施原则。分析发现庇古税实施主体政府具有网络中介优势,类似于割点和桥;科斯方案虽然能揭示经济个体的环境保护倾向,却不能提供直接向被侵害者赔偿的路径。根据潜在关系和直接向被侵害者赔偿的重要性,提出了基于割点和桥的外部性消除构想,它可以应用于大规模共同侵权案例情形。根据现实因素,分析了构想的现实意义和实施条件,并通过社会福利最优理论模型推导发现,无论是庇古税还是科斯方案的污染权交易都必须遵循谁侵害谁承担的指导原则。本研究在理论分析中运用了案例分析,在数理处理上运用了图论和网络博弈有关分析模型,在核算颗粒物物理排放量时运用了 LEAP系统,对外部性进行货币评估时主要是在IPA分析框架中进行,在分析构想指导原则时利用了社会福利最优化模型。本文在以下方面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创新:一是本研究主题细化于私人乘用车颗粒物致健康损害外部性上。鉴于研究现实背景,以及现有研究对私人乘用车颗粒物致健康损害外部性的分析不足,确定了具有较强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该细化研究主题。二是基于关系、网络新视角丰富、扩展了外部性经济学范畴。采用不同于传统外部性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对比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基于关系、网络视角并结合图论中的相关概念、模型对外部性范畴进行丰富扩展,并应用到研究主题分析中。三是获取了新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包括运用图论“流”相关理论,对关系外部性,网络中个体外部性和网络外部性给出了新的解释和数学表达。基于图论割点和桥理论,在关系、网络视角外部性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结合庇古税和科斯方案优势的外部性消除构想,并论证了构想实施指导原则。本研究核算了颗粒物物理排放量以及由此引起的健康损害货币化规模,还对不同的政策模拟效果进行了对比,它们可以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二、医院成本核算规范化模式的构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医院成本核算规范化模式的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1)X供电公司运维成本多维精益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运维成本概念 |
2.2 作业成本管理理论 |
2.3 业财融合理论 |
2.4 多维精益管理相关理论 |
2.4.1 精益化管理 |
2.4.2 多维管理会计 |
2.4.3 多维精益管理 |
第三章 X供电公司传统运维成本管理状况及问题 |
3.1 X供电公司概况 |
3.2 X供电公司传统运维成本管理 |
3.2.1 近3 年运维成本的总体概况 |
3.2.2 传统运维成本的核算 |
3.2.3 传统运维成本的管控 |
3.3 X供电公司传统运维成本管理存在问题 |
3.3.1 运维成本核算方式难以满足监审需求 |
3.3.2 单一维度会计科目难以实现数据有效整合 |
3.3.3 运维成本管理难以满足精益管理的要求 |
3.4 运维成本实行多维精益管理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第四章 X供电公司运维成本多维精益管理框架设计 |
4.1 设计目标 |
4.2 设计原则 |
4.3 运维成本多维精益管理的整体架构 |
4.3.1 贯通业财链路的设计 |
4.3.2 多维会计体系的打造 |
4.3.3 运维成本摊配的方法 |
4.3.4 运维成本的多维精益管理 |
第五章 X供电公司运维成本多维精益管理的应用 |
5.1 贯通业财链路 |
5.2 打造多维会计体系 |
5.3 运维成本的归集与分摊 |
5.4 分作业(责任)中心视角的运维成本多维精益管理 |
5.4.1 检修运维作业中心的多维精益管理 |
5.4.2 营销作业中心的多维精益管理 |
5.4.3 其他运营费用作业中心的多维精益管理 |
5.4.4 整体作业中心运维成本的多维精益管理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3)政府会计:改革历程梳理与战略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政府会计改革历程回顾 |
(一)政府会计核算体系初步形成时期(1949—1978年) |
(二)计划商品经济体制下政府会计初步改革调整时期(1978—1992年) |
(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会计改革探索时期(1993—1999年) |
(四)政府会计系统改革准备时期(2000—2009年) |
(五)全面推进政府会计改革突破时期(2010年至今) |
二、新政府会计准则的创新与突破 |
(一)构建“双轨制”政府会计核算新模式 |
(二)更新固定资产管理模式 |
(三)建立标准化政府会计体系 |
(四)有效提升政府会计工作效率 |
三、政府会计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 |
(一)继续完善和细化相关会计法律法规 |
(二)进一步深化政府成本核算改革 |
(三)助力推进“政府善治”工作 |
(4)新医改背景下B公立医院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本文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简评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二、本文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新医改 |
二、医用耗材 |
三、耗占比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精细化管理理论 |
二、供应链管理理论 |
三、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三章 B医院医用耗材管理现状分析 |
第一节 B医院医用耗材使用情况 |
一、B医院简介 |
二、B医院在用医用耗材特点 |
三、B医院医用耗材耗占比情况 |
第二节 B医院医用耗材管理现状分析 |
一、B医院医用耗材管理组织架构 |
二、B医院医用耗材采购管理现状 |
三、B医院医用耗材库存及配送管理现状 |
四、B医院医用耗材信息化管理现状 |
第四章 新医改背景下B医院医用耗材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
第一节 B医院医用耗材采购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
一、供应商资质审核管理效率低 |
二、未建立供应商评价管理体系 |
三、电话采购方式落后且不规范 |
第二节 B医院医用耗材库存及配送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
一、低值耗材人工经验式库存计划管理,缺乏科学的库存控制方法 |
二、高值耗材管理存在监管漏洞,缺乏质量追溯 |
第三节 B医院医用耗材信息化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
一、耗材信息化管理存在孤岛,中心库与临床信息共享不够畅通 |
二、耗材配送信息欠缺系统记录 |
第五章 新医改背景下B医院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改进建议 |
第一节 优化医用耗材采购管理 |
一、动态管理供应商资质 |
二、建立供应商评价管理体系 |
三、电子订单形式采购 |
第二节 优化医用耗材库存及配送管理 |
一、低值耗材设置库存补货点,根据实际消耗主动配送 |
二、高值耗材采用条形码收费代销模式,监控流转环节 |
第三节 加强医用耗材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 |
一、建设采购商务平台 |
二、建设证件管理平台 |
三、建设协同商务通知平台 |
四、建设院内各级库房物流一体化管理平台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B医院医用耗材供应商总体评价表 |
附录 B B医院医用耗材供应商绩效考核表 |
致谢 |
(5)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意义、不足 |
第一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
一、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近代国家观念和科技救国思潮的产生 |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与影响因素 |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萌生阶段(1930-1955):在救国思想主导下,初步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
二、发展阶段(1956-1981):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逐步成熟 |
三、成熟阶段(1982-1996):在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用社会工程思想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
四、完善阶段(1997-2009):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钱学森之问”为标志继续思考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钱学森关于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 |
第一节 对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一):“科学技术”视角 |
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
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科学”发展态势 |
三、把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
第二节 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二):“世界社会形态”视角 |
一、世界社会形态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信息革命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
二、信息化、差异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
三、钱学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解读 |
第三节 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任务的认识 |
一、第一次社会革命奠定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 |
二、第二次社会革命亟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
三、主动为第三次社会革命作准备 |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对策 |
一、 “时代差”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
二、科技立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
三、用系统视角分析时代问题 |
第五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内容 |
一、基本理念与创新主张 |
二、方法支撑和具体运用 |
三、主要框架及基本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瞄准新兴产业革命推动国家产业不断升级 |
二、加强三大经济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
三、运用系统工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
四、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体质建设主张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大力开展“科技经济建设” |
一、科技是21 世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 |
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建设 |
三、建设主动型“宏观控、微观放”的科技经济管理体制 |
四、依靠伦理、管理、法理规约科技经济行为 |
第三节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二):重视发展“人民体质建设” |
一、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人民体质建设 |
二、深入研究人体科学 |
三、推进医学改革 |
四、关心重视老龄人口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钱学森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
二、钱学森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
三、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思想建设是“主观表现” |
一、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
二、 理论研究: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加行为科学是关键 |
三、技术手段:思想政治社会工程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客观表现” |
一、 “中国文化是强大的国力” |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主张 |
三、建设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
四、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较早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究 |
二、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张 |
三、主张建立行政科学理论体系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政体建设 |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看法与主张 |
二、行政机构必须因时因事进行调整 |
三、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行政工作体系 |
四、总体设计部:现代国家智库建设的雏形 |
五、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法律建设 |
一、法治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最佳治理为目的 |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 |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民主制度建设 |
一、为完善基本民主制度献计献策 |
二、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路径 |
三、开展人民政协学研究助力协商民主 |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四):党的建设 |
一、钱学森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建议和主张 |
二、钱学森关于领导科学及领导干部的培养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钱学森关于地理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及基本主张 |
一、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 |
二、地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
三、地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工程 |
一、把交通建设作为地理建设之本 |
二、在“尊重”和“创造”基础上开展水利建设 |
三、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
四、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
五、推进重点地区发展 |
第三节 地理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 |
一、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规划资源回收利用 |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
三、灾害学研究: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
四、城市学研究:山水城市发展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钱学森关于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发展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
一、教育是第一位的大事 |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
三、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
四、开展大成智慧教育 |
第二节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
一、党要不断提升科技领导力 |
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
三、面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
第三节 积极践行和平外交政策 |
一、平等是外交的基础 |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
三、贯彻世界范围内的群众路线 |
四、大力维护国家安全 |
第四节 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
一、认真研究21世纪国防建设重点问题 |
二、加强战略战术运用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
三、顺应国际军事变革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与当代价值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贡献 |
一、以系统理论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 |
二、深入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作用机理 |
三、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献计献策 |
四、解读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某些重要论断和观点 |
五、提出并尝试破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特点 |
一、科学家的理想性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
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与具体场景的适用性 |
三、学理上的逻辑性与实践中的有限性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评价 |
一、性质上:它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阶段性:它是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三、实践上: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
第四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教育启示 |
一、树立求真求实态度,认真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
二、汲取人物思想智慧,助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
三、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挖掘展现先进群体精神风貌 |
四、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现高等教育道德性与知识性逻辑的统一 |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强化科学家队伍的国家观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医院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研究 ——以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思路与方法 |
1.2.1.研究目的 |
1.2.2.研究思路 |
1.2.3.研究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3.1.医院可持续发展研究 |
1.3.2.医院成本核算发展研究 |
1.3.3.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研究 |
1.3.4.医院成本核算问题的解决对策研究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研究创新 |
1.4.2.不足之处 |
2 可持续发展与成本核算的相关概述 |
2.1 可持续发展 |
2.1.1 概念界定 |
2.1.2 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
2.2 医院成本核算 |
2.2.1. 医院成本核算的概念、目的、原则和分类 |
2.2.2. 医院成本核算的意义 |
2.2.3. 传统成本核算与现代成本核算 |
2.3 科学成本核算对医院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
2.3.1. 科学成本核算对医疗结余的作用 |
2.3.2. 科学成本核算对医院社会效益的作用 |
2.3.3. 科学成本核算对医院人才效益的作用 |
2.3.4. 科学成本核算对医院管理效益的作用 |
3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成本核算现状与效益分析 |
3.1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基本情况介绍 |
3.1.1.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概述 |
3.1.2.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成本核算内容 |
3.2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成本核算管理体系 |
3.2.1.医院成本核算组织 |
3.2.2.医院成本核算项目 |
3.2.3.医院成本核算流程 |
3.3 医院成本核算办法 |
3.3.1.医疗服务成本核算办法 |
3.3.2.药房成本核算办法 |
3.3.3.医疗物资成本核算办法 |
3.4 医院成本核算的效益分析 |
3.4.1. 医院成本核算的医疗结余 |
3.4.2. 医院成本核算的人才效益 |
3.4.3. 医院成本核算的管理效益 |
3.4.4. 医院成本核算的社会效益 |
4.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成本核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
4.1 医院总体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
4.1.1.财务结算总额与发生金额不统一 |
4.1.2.核算过程中人力损耗成本无法量化 |
4.1.3.核算过程中固定资产的折旧影响无法量化 |
4.1.4.信息系统报表过程公式与财务不对应 |
4.1.5.科室人员流动影响科室核算结果 |
4.2 医院细分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
4.2.1.医疗服务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
4.2.2.药房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
4.2.3.医疗物资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
5.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的优化方案 |
5.1 医院总体问题优化方案 |
5.1.1.财务系统与信息系统统一收入项目 |
5.1.2.加强医院管理,优化计算流程 |
5.1.3.创新医院固定资产分摊方案,按月分摊 |
5.1.4.信息系统根据财务要求制作相应报表 |
5.1.5.有效设置人员流动交接程序 |
5.2 医院细分成本核算问题优化方案 |
5.2.1.统一核算项目与项目细分标准 |
5.2.2.统一收据费目 |
5.2.3.统一相关方面的编码 |
5.2.4.修正限制用药的条件 |
5.2.5.统一使用四列标示规范医保病人身份 |
5.2.6.完善跨省医保报销制度 |
5.2.7.重新编制卫材中标编码与医院一一对应 |
5.2.8.优化流程,实现外购-领用-销售一体化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中国体育卫星账户的编制构想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卫星账户有关研究现状 |
1.2.2 体育卫星账户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1.5 论文的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体育卫星账户的研究范畴与相关理论 |
2.1 体育卫星账户的相关概念 |
2.1.1 体育卫星账户的涵义 |
2.1.2 体育卫星账户之“体育”的概念辨析 |
2.2 体育卫星账户的相关理论 |
2.2.1 国民账户基本理论 |
2.2.2 卫星账户理论 |
2.2.3 体育卫星账户编制的方法论 |
2.2.4 基于体育卫星账户的体育经济影响测评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体育卫星账户的生产范围和分类问题 |
3.1 体育卫星账户生产范围的界定 |
3.1.1 SNA2008 的生产范围 |
3.1.2 体育卫星账户的生产范围 |
3.2 体育产业统计分类 |
3.2.1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7)中的体育行业 |
3.2.2 《体育产业统计分类(2019)》中的体育产业 |
3.3 体育卫星账户所需的产品分类 |
3.3.1 产品分类的基本原则 |
3.3.2 体育特有产品的识别步骤 |
3.3.3 体育特有产品的识别结果 |
3.3.4 体育特征产品 |
3.4 体育卫星账户所需的产业分类 |
3.4.1 体育特征产业 |
3.4.2 体育关联产业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体育卫星账户的核算框架 |
4.1 基本核算 |
4.1.1 体育增加值核算 |
4.1.2 体育投入产出核算 |
4.1.3 体育固定资本形成核算 |
4.1.4 体育进出口核算 |
4.2 扩展核算 |
4.2.1 体育劳动投入核算 |
4.2.2 体育志愿服务核算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体育卫星账户的主要总量及基本表式 |
5.1 宏观经济指标 |
5.1.1 体育最终支出 |
5.1.2 体育增加值 |
5.1.3 体育劳动力 |
5.1.4 体育进口额和出口额 |
5.1.5 体育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
5.2 基本表式 |
5.2.1 核算表中的体育相关产品部门 |
5.2.2 体育增加值表 |
5.2.3 体育投入产出表 |
5.2.4 体育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表 |
5.2.5 体育货物和服务进出口交易表 |
5.2.6 体育国际收支平衡表 |
5.2.7 体育劳动投入核算表 |
5.2.8 体育志愿服务核算表 |
5.2.9 体育非货币指标表 |
5.3 体育比例的确定 |
5.3.1 体育特征产品的体育比例的确定 |
5.3.2 其他产品类别的体育比例的确定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体育卫星账户在我国的应用实践 |
6.1 体育卫星账户的核算表及结果 |
6.1.1 体育投入产出表及结果 |
6.1.2 体育增加值表及结果 |
6.1.3 体育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表及结果 |
6.1.4 体育货物和服务进出口交易表及结果 |
6.1.5 体育劳动投入核算表及结果 |
6.1.6 体育增加值与体育就业人数对比分析 |
6.2 体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测评结果分析 |
6.2.1 体育的经济效应结果分析 |
6.2.2 体育的经济效益结果分析 |
6.2.3 体育的产业关联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启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启示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8)HD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共享服务的概念 |
1.2.2 财务共享构建的理论基础 |
1.2.3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 |
1.2.4 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HD集团财务管理现状及问题 |
2.1 HD集团概况 |
2.1.1 行业概况 |
2.1.2 公司概况 |
2.1.3 财务管控概况 |
2.2 HD集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
2.2.1 集团财务对子公司管控力度不足 |
2.2.2 财务组织臃肿,人员成本过高 |
2.2.3 财务工作效率低下,服务质量尚待改进 |
2.2.4 财务人员对战略理解不深,执行不到位 |
2.3 HD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2.3.1 必要性 |
2.3.2 可行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HD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方案分析 |
3.1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规划 |
3.1.1 构建原则 |
3.1.2 目标与进度规划 |
3.1.3 构建框架 |
3.2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组织与人力设计 |
3.2.1 组织设计 |
3.2.2 人力资源配置 |
3.3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业务流程设计 |
3.3.1 业务流程纳入范围的原则 |
3.3.2 流程方案设计关键点 |
3.3.3 关键流程设计示例及关键点阐述 |
3.4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信息系统设计 |
3.4.1 系统架构 |
3.4.2 企业业务和系统功能 |
3.4.3 系统集成 |
3.5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营管理体系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HD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预期效果分析 |
4.1 财务共享模式助力集团业务扩张 |
4.2 财务转型支撑公司核心业务发展 |
4.2.1 财务管理重心由财务核算向战略决策与业务支持转移 |
4.2.2 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撑,对各业务单位提供足够的财务支撑 |
4.3 财务共享提升流程效率和服务质量 |
4.4 财务共享大幅降低运营成本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DRG支付制度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目标 |
1.5 研究内容 |
1.5.1 医师绩效评价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 |
1.5.2 DRG支付制度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理论模型构建 |
1.5.3 DRG支付制度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工具的研发 |
1.5.4 基于DEMATEL-ISM的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
1.5.5 基于决策树的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1.5.6 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提升策略 |
1.6 资料来源 |
1.6.1 文献资料来源 |
1.6.2 数据资料来源 |
1.7 研究方法 |
1.7.1 文献研究法 |
1.7.2 SWOT分析法 |
1.7.3 现场调研法 |
1.7.4 数据分析方法 |
1.7.5 数据资料的质量控制方法 |
1.8 研究逻辑框架 |
1.9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1.9.1 创新之处 |
1.9.2 不足之处 |
2 研究现状与理论基础 |
2.1 医师绩效评价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
2.1.1 资料来源 |
2.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2.1.3 统计分析 |
2.1.4 结果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绩效评价相关理论 |
2.2.2 绩效影响因素相关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DRG支付制度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理论框架构建 |
3.1 DRG支付制度下我国三级公立医院发展战略SWOT分析 |
3.1.1 优势 |
3.1.2 劣势 |
3.1.3 机遇 |
3.1.4 挑战 |
3.1.5 DRG支付制度下我国三级公立医院发展战略 |
3.2 DRG支付制度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关键问题分析 |
3.2.1 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应以医疗质量为基础 |
3.2.2 评价内容应充分结合主诊医师岗位职责及特点 |
3.2.3 评价指标应纳入基于DRG的绩效评价相关指标 |
3.3 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原则 |
3.4 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维度及具体目标 |
3.5 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3.6 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 |
3.7 DRG支付制度改革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理论框架 |
3.8 本章小结 |
4 绩效评价工具的研发 |
4.1 国内外医师绩效评价指标的描述性系统评价 |
4.1.1 资料与方法 |
4.1.2 结果 |
4.2 DRG支付制度改革下医师绩效评价特点分析 |
4.2.1 我国DRG支付制度改革基本情况 |
4.2.2 研究对象 |
4.2.3 研究工具 |
4.2.4 数据分析 |
4.2.5 结果 |
4.2.6 DRG支付制度改革医院管理及医师产生的影响 |
4.2.7 DRG支付制度下医师绩效评价的特点分析 |
4.3 DRG支付制度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工具的研发 |
4.3.1 绩效评价指标的初步选取 |
4.3.2 确定专家组 |
4.3.3 德尔菲专家咨询 |
4.3.4 信度分析 |
4.3.5 效度检验 |
4.3.6 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5 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
5.1 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影响因素框架模型的构建 |
5.1.1 环境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
5.1.2 医疗教育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
5.1.3 医师个人特质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
5.1.4 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影响因素框架模型 |
5.2 基于DEMATEL-ISM的主诊医师绩效影响因素建模 |
5.2.1 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影响因素释义 |
5.2.2 建模分析步骤 |
5.2.3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5.2.4 DEMATEL分析 |
5.2.5 ISM分析 |
5.3 基于决策树的主诊医师绩效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3.1 数据来源及样本说明 |
5.3.2 变量取值 |
5.3.3 医师绩效实证评价结果分析 |
5.3.4 决策树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讨论与建议 |
6.1 DRG支付制度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理论模型构建讨论 |
6.2 绩效评价工具研发讨论 |
6.3 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影响因素分析讨论 |
6.3.1 绩效影响因素遴选 |
6.3.2 医师绩效影响因素分析讨论 |
6.4 策略建议 |
6.4.1 加强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补偿力度,健全财政投入保障机制 |
6.4.2 医院应制定符合时代发展特征及医院功能定位的组织发展战略 |
6.4.3 建立科学的、精细化的三级公立医院主诊组管理模式 |
6.4.4 提升医学院校教育质量,提高医师绩效教育的重视程度 |
6.4.5 提升医师工作满意度水平 |
6.4.6 关注医师心理健康,提升医师压力应对能力 |
6.4.7 制定符合行业特点的的医师薪酬水平与激励机制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创新 |
7.1.1 研究内容创新 |
7.1.2 研究方法创新 |
7.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7.3.1 研究样本的展望 |
7.3.2 研究思路的扩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件2 我国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调查问卷 |
附件3 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影响因素打分表 |
附件4 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附件5 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分表 |
(10)私人乘用车颗粒物致健康损害外部性分析 ——基于关系、网络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技术和逻辑路线图 |
1.4 研究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私人乘用车颗粒物排放及健康损害外部性 |
2.2 外部性在经济学中的源始脉络 |
2.3 公共物品与外部性 |
2.4 能源外部性 |
2.5 社会关系与网络经济学 |
2.6 研究评述 |
第3章 基于关系、网络视角私人乘用车颗粒物致健康损害外部性理论基础 |
3.1 关系的构成要素及经济含义 |
3.1.1 关系的构成要素 |
3.1.2 关系的经济含义 |
3.1.3 利益流的组成、大小、方向和性质 |
3.1.4 私人乘用车颗粒物致健康损害的负效用流、单向和不对等特征 |
3.2 潜在关系 |
3.2.1 元关系到关系的动态转变 |
3.2.2 潜在关系的经济本质 |
3.2.3 私人乘用车颗粒物致健康损害的潜在关系特征 |
3.3 关系外部性 |
3.3.1 外部性的利益流不对等本质 |
3.3.2 关系外部性模型 |
3.3.3 利益流绝对量的衡量 |
3.4 网络外部性 |
3.4.1 个体外部性及其三个层次 |
3.4.2 传统网络外部性 |
3.4.3 基于关系、个体外部性微观基础的网络外部性 |
3.4.4 私人乘用车颗粒物致健康损害网络外部性 |
3.4.5 个体、网络外部性与经济效率 |
3.5 私人乘用车颗粒物致健康损害的完全图纳什网络均衡特征 |
3.5.1 单向关系单向流动网络博弈模型 |
3.5.2 完全图纳什网络均衡 |
3.6 小结 |
第4章 私人乘用车颗粒物致健康损害外部性评估 |
4.1 影响路径分析方法介绍 |
4.2 私人乘用车颗粒物排放及结构特征 |
4.2.1 分析工具和模型介绍 |
4.2.2 数据获取 |
4.2.3 颗粒物减排政策各情景设置及结果分析 |
4.3 基于经济因素源强的颗粒物浓度变化分析 |
4.3.1 颗粒物扩散规律 |
4.3.2 基于源强解析的全局浓度变化规律 |
4.3.3 颗粒物浓度变化结果及分析 |
4.4 颗粒物致健康损害浓度反应函数 |
4.4.1 颗粒物致健康损害观测点 |
4.4.2 浓度反应函数形式与阈值 |
4.4.3 浓度反应函数的确定及计算 |
4.5 健康损害外部性的货币化评估 |
4.5.1 基于关系、网络视角看货币化评估的必要性 |
4.5.2 货币化评估方法介绍 |
4.5.3 健康损害观测点货币化评估 |
4.6 健康损害评估的不确定性分析 |
4.7 小结 |
第5章 基于关系、网络视角私人乘用车颗粒物致健康损害外部性消除机制 |
5.1 基于关系、网络视角外部性消除机制的含义 |
5.2 私人乘用车使用端的庇古税及启示 |
5.2.1 OECD和欧盟国家经验 |
5.2.2 中国私人乘用车使用端庇古税和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 |
5.2.3 政府作为割点的庇古税启示 |
5.3 私人乘用车使用端的科斯方案及启示 |
5.3.1 美国和欧盟排放交易经验 |
5.3.2 中国排放交易经验 |
5.3.3 关系、网络视角的产权及污染权 |
5.4 融合庇古税和科斯方案优势的外部性消除机制构想 |
5.4.1 科斯方案污染权限额的确定原则 |
5.4.2 构想中庇古税的确定原则 |
5.5 构想的现实意义及困难 |
第6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1.1 关系、网络新视角更能反映外部性本质 |
6.1.2 准确核算健康损害货币化规模是外部性消除前提 |
6.1.3 新外部性消除构想融合庇古税和科斯方案优势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6.4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医院成本核算规范化模式的构想(论文参考文献)
- [1]X供电公司运维成本多维精益管理研究[D]. 阴斯怡.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2]基于病种成本的XE医院成本管理研究[D]. 孙航.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3]政府会计:改革历程梳理与战略思考[J]. 梁毕明,张月娥. 财会通讯, 2021(09)
- [4]新医改背景下B公立医院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研究[D]. 姚磊.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0)
- [5]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D]. 王秀芳. 兰州大学, 2021(09)
- [6]医院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研究 ——以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为例[D]. 朱文锋.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4)
- [7]中国体育卫星账户的编制构想与应用研究[D]. 李燕辉.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2)
- [8]HD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研究[D]. 陈孟奇.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DRG支付制度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D]. 林夏.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10]私人乘用车颗粒物致健康损害外部性分析 ——基于关系、网络视角[D]. 姜雁杰. 山东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