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仔——美国民族英雄的新形象

牛仔——美国民族英雄的新形象

一、牛仔——美国民族英雄的小说形象(论文文献综述)

李军[1](2019)在《塑造与消解:对“文学牛仔”英雄形象的历史解读》文中提出"文学牛仔"的英雄形象从出现到确立再到呈现出一种消解的趋势,在牛仔小说发展史上是一个渐变的历史过程。19世纪60年代,美国西部大平原地区"牧牛王国"的崛起为小说家提供了美国文学本土化的新素材,"文学牛仔"在传奇冒险故事中登场并随"一角钱丛书"的流行初具英雄形象。随着20世纪初美国西部踏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文学牛仔"被牛仔小说家刻画成阳刚威猛、热爱自由、神勇无畏和开拓进取的骑士英雄。20世纪后半期,美国社会与文化中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使"文学牛仔"的英雄神话开始解构,其英雄形象的消解反映了牧区社会衰落时牛仔作为社会边缘人的命运。

康杰,蔡墅[2](2018)在《安妮·普鲁《近距离:怀俄明故事》中的牛仔形象》文中研究表明神话的牛仔是美国的代表,甚至可以说是美国的理想公民。在美国,牛仔神话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以及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其强大的渗透力与影响力触及美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其短篇小说集《近距离:怀俄明故事》中,安妮·普鲁通过审视牛仔神话所引发的一些显而易见的过失,致力于去除这一神话的浪漫色彩。普鲁着力于解构牛仔神话,尽管她无法彻底摧毁牛仔神话,但是她挑战了它的真实性。通过质诘浪漫英雄的真实性,普鲁力图揭掉牛仔的假面具,让读者看到躲在神话帷幕背后的真实面目。

石松[3](2016)在《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从上个世纪到现在,中国的话本小说研究逐渐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无论是从历史或者美学的角度,还是传统的古代文论的方法,或者从宏观-微观的研究方法,学者们都有非常丰富的论着,然而由于语言的障碍与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民族以口耳相传的相关文学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比较分析的发展。中国话本小说中独有的民族特色与艺术特征在同类作品的分析中容易被忽视,只有通过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不同语境下具有相类似性质的文学在发生、发展等多个方面进行比较,才有可能更多地发掘出中国话本小说的独特魅力与价值。本论文进行研究分析的一个目标和焦点就是通过将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中的部分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尝试发掘中国话本小说中独有的艺术魅力和特点。本论文主要关注两个方面:其一,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中各自蕴含的民族文化、心理积淀以及文学价值是不同的,通过两者的比较分析,找出它们在题材、思想内涵、人物塑造和叙事技巧方面的特点与流变,凸显出来的特点不但具有时代的特点,还带有不同地域与文化背景下的思想观念与道德标准的发展特点。其二,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中的题材广泛,体裁也不尽相同,不同时代文人的艺术加工使两种不同文学具有雅俗共赏的相似特征。通过这两种不同题材、体裁作品的对比研究,发掘中国话本小说中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以及潜存于俗文学之中的生活智慧与普世观念,对中国话本小说的研究起到了一定的补充作用。雅俗共赏的特征既有一定的文化价值,也是一种广泛传播的重要保障,这也是中国话本小说中的经典作品得以流传至今的根本原因。本文主要选取中英美文学中流传较广、影响力较大的作品进行对比分析,具体的考察对象所采用的版本尽可能选用较为权威的版本。从宏观上把握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之间的联系,在微观上揭示两者在各自发展演变中的特点,从而分析它们在各个层面的艺术表现和文化价值,进而分析中国话本小说在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艺术成就,肯定其在文学、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影响。对二者的分析研究主要采取整体研究和个体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整体把握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异同点的基础上,具体对比分析其代表作品。在分析的过程中,本文也多采用文学、文化、历史等多个角度结合的方法进行比较,以注重这些方面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中华民族与英格兰民族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传统与文化深深地影响了同时期的文学创作。关于英雄形象的塑造问题,在不同民族的文学中有不少较为典型的例子,英雄形象既有历史的真实性,又含有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在不同文化语境下,文人的着眼点也不同,讲史话本中强调其“整体性”,而英格兰历史题材中体现的却是“个体性”,这也体现了中英文化的差异。关于传统道德与时代精神的问题,二者在其文学文本上的体现既有“超越”,又有“回归”。文本中“出格”的描写既是一种现实生活的夸张,又是一种文化回归。历史题材故事的构成方式问题,同样体现了不同民族的社会意识形态、民族心理与文学创作之间的相互影响,将宋元讲史话本和英美民间故事中的历史题材作品进行比较之后,两者在不同层面上的异同揭示了各自民族的文化传统的特点。民族传统中的审美心理问题不仅受到了历史和时代的影响,更与宗教与世俗密不可分。中国的宗教信仰较为复杂,与宗教内容关联甚紧的说经话本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宗教思想,然而从另一个角度审视说经话本,其中又蕴涵着民族自身意识形态的特点。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经历了依附、冲突、融合的发展过程。说经话本既有佛教思想,又有俗世观念。基督教在英美两国则是相对单一的宗教,以基督教内容为基础的英美民间故事多以圣经或某些相关故事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思想内容没有多大的改变。说经话本中的“因果报应”与英美民间故事中的宗教观念——原罪,都包含了劝诫人们积极向善的思想,因此,不同民族的审美情趣之中也反映出了各自的民族智慧。宗教与民俗的具体存在方式之一即为市民生活,市民生活文学文本中的体现,则进一步说明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的多层面异同。市民生活是民众喜闻乐道的题材,话本小说中有很大一部分作品都与市民生活相关;英美民间故事也是如此。中国话本小说和美国牛仔的民间故事中,常有探险遇奇的情节,这类情节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传奇性,经过分析可以看出两者流传至今的深层原因。民族传统来自于不同时代人民的心理积淀。话本小说中的侠义公案类与英美民间故事中的游侠故事再次反映了这个问题。“集体精神”与“个体精神”分别是两者的特点,这与前文提出的“整体性”与“个体性”是相互关联的。“集体精神”中的核心是“服从”,而“个体精神”中的核心则是“突破”。侠义公案类故事中强调的服从封建传统和道德观念的描写是处处可见的,而在英美民间故事的游侠类文本中,狂傲不羁的个性“突破”则是民族精神的缩影。然而更多的心理积淀则来自于平凡的生活内容.毕竟探险、奇遇只是发生在一部分民众的生活之中。爱情、家庭和婚恋的问题直接反映了各自民族传统观念中某些发展演变过程中的特点,女性是婚姻爱情故事中的主体,女性的地位变迁与爱情婚姻观念的变化既反映了时代和地域的不同,又体现了不同民族在传统观念和民俗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不同特点。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不仅在题材方面体现了诸多异同,在人物塑造的问题上,也显示出了不同的手法和特点。前文中所提到的英雄形象的塑造,在处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英雄与反英雄之间这两种对立统一的关系过程中,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的塑造手法各有千秋,然而,人性的复杂与同一却是不同塑造手法所达到的共同目标。在剖析人性不同层面的过程中,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的取舍并不相同,而对于人性深处的共同点,例如向善、勇敢等特点,两者又是不谋而合地进行歌颂。由此可见,在民族心理和传统文化的构成过程中,英雄人物的塑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英雄是一种典型化的人物,然而,典型人物在语言、行为、心理方面的描写又是不尽相同的。如何通过这些细节描写来凸显典型人物的特点,这是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塑造方面的另一问题。描写的细节问题不仅反映了创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情怀,而且还涉及到了读者的阅读体验和心理感受,同时,这也是不同民族的审美趣味与意识形态在文本中的投射。叙事问题是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的具体创作特点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之一。因为不论是典型形象的塑造手法,还是细节描写的审美趣味,它们都与叙事方法密不可分。“讲故事”即叙事,而“讲故事”是两种文学最初的来源和存在方式,也是最根本的特点。中西方的叙事理论各有特色,两者虽有很大程度上的异同,但仍然可以将“时”、“空”进行概括。叙事的“时”“空”在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中是不容忽视的基本问题。趋于“封闭式”的固定叙事结构在中国话本小说发展过程中因为发展阶段的不同而起到了不一样的作用,带有一定“开放式”的部分英美民间故事则向着“去中心化”的特点发展。不同的发展方式并不能分出孰优孰劣,比较的结果只能使两种文学各自的特点更加清晰,不同的叙事方式、叙事风格以及发展特点反映了不同民族的心理与情感。在中国话本小说和英美民间故事的文献资料中,具有相似特点的文本不一定具有相应的时代,而具有相对应时代的作品往往又相隔甚远,加之中国古代文学与英美文学相互之间并没有较为直接的文化影响和文学交流,选取两者文本中的能够进行比较的作品或文本是一个让人困扰的问题。因此只有分析文学的内在特点,突破固有的比较方式和角度,从文本出发,以两种文学所具有的文化、文学的两重视角进行比较分析,才能更好地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学发展规律。

何宝庆[4](2016)在《中美动作类电影英雄形象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英雄”作为电影艺术中的永恒主题,为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亦是中国武打电影一以贯之的叙事内容。无独有偶,美国西部牛仔、战争斗士以及超级英雄的产生为美国电影票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然而,因历史、地理、文化等的差异,使得两国根据自己的价值体系生产出了不同的英雄形象。中国的英雄形象来自民间、官方记载以及故事虚构。美国英雄启蒙于早期的欧洲骑士文化,诞生了不同的历史角色,最为经典的莫过于代表美国精神的“西部牛仔”。在构建国际精神与国家形象背景下,本研究以“英雄形象”为突破口,紧紧抓住中美武打动作片中的核心元素——打斗,并进一步探讨中国剑侠片、功夫片与美国西部牛仔、战争、超级英雄动作类电影在英雄形象类型、英雄动作特征、英雄情结设置、英雄服饰以及在影片中烘托英雄情节的音乐方面的差异,为中国武打片在人物塑造、动作设计、情节设置等方面提供有益的参考。研究结论如下:(1)中美动作类电影英雄形象相同之处:1.中美动作电影中英雄都具有坚持惩恶扬善、不畏强暴、扶贫济危、扞卫正义、牺牲自我的道德准则。2.中美动作电影的武打设计上,武打场面血腥暴力,格斗双方身手不凡,情节悬疑紧凑。3.英雄克服重重困难获得最后的胜利是中美动作电影的共同结局。4.中美动作电影英雄的服饰、音乐体现特定的历史背景和不同的文化内涵。(2)中美动作类电影英雄形象不同之处:1.中国传统文化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观念形成了侠客、精武、草根英雄;美国价值观“己所欲,施于人”产生了牛仔、斗士、超人英雄。2.中国的传统整体性思维决定着中国武打片在塑造古代侠义人物时,展现众英雄形象;而美国动作电影则遵循个人奋斗原则,倡导单枪匹马的个人英雄形象。3.中国武侠片动作善用广角的大写镜头,画面唯美;美国动作电影由于演员武术功底较差,多用近景的特写镜头,场面血腥暴力。4.中国武打电影英雄情节设计倡导侠义精神;而美国的动作片求个人英雄主义。建议:1.中国武打电影应深度挖掘武术文化内涵,促进武术动作设计服务电影不同人物形象的需要。2.中国武打电影要吸取美国高科技动作设计的成功经验及不拘一格的创作理念,创新英雄叙事题材,以满足电影走向世界的国际化需求。3.中美武打动作电影在艺术上要互相比照、互为他用可以产生出乎意料的艺术美感和创作空间。4抓住世界国际化发展进程带来的机遇,多加强中美跨文化研究,以更好的促进中美文化的交际。

李跃峰[5](2016)在《侠客美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侠客艺术及美学是包含在古典华夏美学历史中经久不息的文化潜流。相对于华夏大历史而言,侠的审美、艺术及美学无疑是处于边缘地带,但它在历史中积累了重要、丰富的审美经验,至今依然有值得深入研究的价值。从侠诞生的周秦之变开始,侠就被定义为“以武犯禁”(韩非子)的社会角色。在民间性的江湖文化史中,侠客的存在千百年来却以隐性的方式悄然影响着华夏审美心灵世界的建构,但无论是秦汉到清以来的大陆农耕文明的主流文化模式、还是近代新文化运动所表征的近代中国民间文艺流变,以及在20世纪冷战与后冷战国际格局下的革命文艺风潮,对侠文化乃至侠客文艺的美学思考,在大部分时段内都是被压抑或处于有意或无意的忽略状态。但20世纪以降的民间小说、市民文学、乃至文革期间的“样板戏”等都无法回避潜藏在民间侠义审美传统中那种的深刻的、具有积极意义的美学元素,那种在前现代漫长历史中养成的侠义人格心理,为现代社会提供了具有广泛社会基础的美学受众。由于新的文化媒介的出现,当代侠客文艺更是将其独有的艺术魅力发挥到极致,并显现出某种前沿性艺术特质和现代性文化的建构力量。这不仅源于好莱坞的艺术工业和消费文化的兴起,更重要的是中国历史上每一次社会失序后重建的剧烈变迁中,侠的文化实践及其思想形态都会以某种方式参与到新的文化与艺术精神的重构过程中,并显现为中国精神的指标性符号之一。20世纪的侠客文艺的演变似乎再现了他某种历史性生成机制,又一次成为当代最为耀眼的艺术门类之一。包括侠义文学、戏剧、武侠与以及演员个人命名的功夫电影,乃至网络虚拟空间的江湖话语和武侠游戏,玄幻、仙剑、穿越小说文本的流行等等,都在时代深处叙述着一种独特的无意识英雄崇拜和审美心理经验,具有无限延展的衍生文化形态,成为全球化时代华语世界可通约的艺术语言。由此也造就了侠客艺术的迅速嬗变,彰显了文化中国历史中另一条潜在的、延绵不绝的艺术线索并引起美学的自觉和反思。中西现当代艺术也恰恰在这里展开了对话与交融,在好莱坞的工业机制里诞生了与东方侠客艺术和美学特质有着某种类似性的功夫片。金庸、梁羽生、古龙的武侠文学,李小龙、成龙式的极具个体色彩的功夫电影在徐克、李安、张彻、吴镇宇等导演的推动下,将一种来自远古轴心时代的侠客美学模式穿越式的再造为一种大众艺术的影视美学,实现了东方与西方、历史与现实、传统媒介与现代数字技术的动态的、跨媒介文化整合。那种来自历史的文化阐释力无疑深深影响了时代艺术的展开路径。本文第一部分梳理了先秦社会侠客诞生的历史背景及文化基因序列,指出这种轴心时代诞生的初步理性化的周秦文明是华夏文化的重要源头,侠客与侠义文化的开始形成也建基于此一历史基点,其文化之源甚至可以上溯到神话时代。虽然两汉以后侠的人格形态及文化被主流社会所压抑,但先秦士文化的养成和西周封建的解体为侠客的文化生成奠定了历史性根基。虽然汉武帝以后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叙事中侠客的身影日渐星希,包括近代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中国社会文艺发展,都将其置于主流文化书写之外,只能以小传统模式长期居于华夏文化的边缘地带亦即民间江湖社会,成为亚文化边缘群体中闪光而游移的小传统。但关于侠客的艺术与美学思考在中国历史中却从未中断,尤其在民间江湖社会获得丰厚的沉淀,且历久弥新。本文第二部分意在更为深入地揭示古典侠客艺术与美学的内涵,并梳理其内在结构,揭示其历史流变生成过程;同时也深度阐释了与中国历史上另一个重要亚文化传统一一江湖文化的关联。江湖不仅有侠客,而且还是传统中国游民社会的重要空间。但在先秦以来漫长的历史时空内,他们和各类民间亚文化群体、游民社会是被皇权庙堂社会压制或忽略的存在,但也是永不屈服的梁山泊好汉们的江湖所在。它漫长的年代里积淀出一种强大的亚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结构,侠义精神逐步为各民族、各阶层、尤其是士大夫阶层所接受,并在悠久的文化实践中具有了一种文明的潜在动力机制、和隐性心理基因。江湖与庙堂的互动构成了文明内在的隐性文化潜流。尽管历史上华夏文明遭受了来自大陆文明体系内在的江湖文化与草原文明的反复砥砺,但作为特定地域内一个相对隔绝的文明整体,借助先秦时代诞生的儒道文明的文化整合力量,由秦至清的天下秩序却能够克服大陆文明体系内在的几乎所有危机。侠义文化的实践成为大转折时代普遍的社会选择,并逐步渗透到上层社会文化中,在汉魏以后的民间文化中诞生了唐传奇和游侠诗、边塞诗、江湖诗派、水浒戏、侠义文学等颇具浪漫主义色彩的美学与侠义艺术题材。侠客的精神不断照亮古典文明高峰期的旷达与勇敢精神,成为华夏民族心理深度积淀和自我文化意识的一部分。第三部分将阐述近代在海洋文明冲击下侠客文艺历史与近代侠客美学的变迁。近代以来,尤其是晚清之际全球化变迁格局刺激了华夏精神的全面复苏,近代侠文化与美学意识的苏醒也是其一。近代以西方为代表的海洋文明的介入使得华夏文明体固有的内在运行模式遭受根本性的挑战。正面的交锋失利,但东西边缘的对立与融合也悄然展开,侠文化的历史潜质再次得到发掘,由此而来的海洋与大陆文明的冲突几乎贯穿了有晚明清初至民国以来的整个近代史,侠义精神成为抗击封建皇权专制和抵御外辱的重要武器,而与此相关的文化与艺术的变迁则具有了全球化的特征,尤其是20世纪以来近代商业社会和市民阶层的形成,电影、广播电视等新兴媒介的兴起,已然改变了侠文化的传播与成长模式,把侠客文艺变为新时代的最具广泛性的大众艺术门类。第四部分重点阐释现代侠客艺术与美学在港台地区的兴起,并进而阐述了当代侠客美学的一般意义。近代随着大陆边缘脱离了天下庙堂核心秩序的约束,昔日位于大陆边缘的东南沿海如香港、澳门等,其底层民间社会有机会自我成长并一定程度上与西方法权体系相结合。借助中国传统与地缘的力量,侠义文化变得逐步强大起来。美苏冷战和后冷战格局下的香港和近代形成的海外华人社会获得了民族文化共鸣,港澳地区作为历史上岭南文化余脉,其隐性江湖文化的抵抗基因天然地具有抵御殖民文化的抗争基因,侠客文化获得意外的成长空间。以粤语文化区为主体的边缘地带既脱离了传统庙堂的羁绊,也部分架空了外来“主流”(西方殖民文化)的入侵,并与革命话语产生交集。尽管是一种有待提高的民间形态,但这种传统民间自组织特色的江湖社会与文化已然空前强大发达,凭借历史传承和华人世界特定接受心理结构建立了现代性文化叙事空间。漂泊的城市游民、功夫英雄、侠义警匪片、古惑仔故事等小传统民间叙事以一种泛侠客文化符号出现于高度国际化的商业空间,成为民族的、喜闻乐见艺术形式,且逐步由非主流成为主流,从边缘走向中心。但如此的侠显然已不仅仅是传统的回归而是面向未来的自我更新,一定意义上也延续了五四精神启蒙之余脉,具有特定历史阶段的自我反思意义。本文第五部分最后力图阐释侠客美学的当代意义,由于特定政治、文化、地理原因,作为一种成功的大众文化范式和艺术实践,侠客艺术与美学为20世纪冷战和后冷战时代的中国提供了走向现代性的独特启迪,在新时期文学思潮之外的开启了文化与艺术的现代性思考的新边疆。它延续了五四乃至由近代革命救亡而带来的启蒙之思,某种意义上也修复了20世纪因空前的人类暴力而分裂的华夏文明,成为21世纪“两岸三地”现代性艺术和思潮可通约的文化与艺术语言,在某种意义上也再造了中国现代性文化的“一致性”并延伸到新的媒介文化领域。迪斯尼制作的《功夫熊猫》、《花木兰》和李安的《卧虎藏龙》这样的新媒介作品,成为好莱坞工业力量与中国的“侠时代”共舞,产生了奇妙的跨文化对话和文本融合,在拥有不同文明历史完整性的文化体系间相互交织,铸就了独特的现代华夏艺术奇观。无疑、近代全球化所导致的地缘政治结构变迁既引发了古典中国的解体,也引发20世纪以降中国雅俗文化的重构、中心与边缘文化的互动。这样的历史大幕远未终结,侠客艺术与江湖文化的再度兴起既表证着中国历史自身的逻辑,广义上也可视为近代自大航海时代以来东西两大文明交织碰撞的继续,这种源自中国历史的抗争性文明力量在20世纪殖民地中国以及港、澳及世界华人圈中率先成为最具生命力的文化符号之一,既具有抗衡殖民地文化的天然基因,也具有普适性文明基础,最终被西方主导的世界艺术市场所接纳,并再次将此类昔日边缘文化浪潮以主流的方式、反馈至海峡两岸的华人主体社会之中,绽放出某种本文所理解的后现代特色的文化奇观。如此的侠客艺术与美学几乎脱离了它历史上留给中国人的直观印象,他的艺术性存在不仅突破了传统儒释道的美学解释体系,也走出了20世纪与冷战相关联政治美学话语的框架,甚至成就某种后现代文本符号和可通约的世界语,具有了广义的世界性文化魅力。这种隐藏在小传统体系、源自先秦乃至更为遥远的中国历史中的艺术与文化密码显然存在着我们尚未思考的美学内涵。

杨静[6](2015)在《美国文化偶像:西部牛仔英雄与集体记忆里的田园牧歌》文中研究指明西部牛仔是美国崛起时期流行媒体塑造的偶像人物,也是风靡全球的美国本土文化象征。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美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带来了重大的社会变革,普通民众经历着文化动荡和历史阵痛,而牛仔驰骋草原的光辉形象抚慰了美国人对边疆的眷恋之情,谱写了一曲民族集体记忆里的田园牧歌。本文认为,牛仔英雄超越历史和现实,书写了西部拓荒史诗的传奇篇章,是凝聚美国国民向心力、建构统一文化身份的重要媒介。

章家谊[7](2015)在《基于观念结构分析的中国初中语文教科书批评语言学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是一项基于观念结构分析的,关于中国初中语文教科书的批评语言学研究。母语教育是应用语言学研究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语文教科书则是母语教育最重要的媒介。然而,我国目前对语文教科书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经验层面,即使是学术层面的研究,也多是在学科教育学框架下开展,很少引起语言学界的关注。语文教科书可以说是人类言语行为的一种,“分析任何言语行为都应当从这一行为的本质入手”(胡范铸)。而要有效地认识语文教科书的本质,就必须理解“语文”的本质。传统语文教育理论一直纠缠于语文的性质问题,其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说最为流行。那么,到底如何正确认识语文/母语的性质?如何正确认识语文教育即母语教育的行为本质?母语教育是否只是一个学科的教学行为?甚至只是一个语言知识的教学行为?如果不是,那么,应该如何重构母语教育?我们认为,语言不但是人类最基本的交际工具,更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本方式,而语文教科书不仅是语言和文化知识的样本,“不仅仅是‘事实’的‘传输系统’,它还是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斗争及相互妥协等共同作用的结果。”(阿普尔等);而语文教科书提供的知识类型、呈现的认知水平、构建的意识形态更是对于未来社会人群的一种塑造方案,是“关于未来的一个预言”(阿普尔等)。由此,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的问题:在汉语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获得以外,——我们的语文教科书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怎样的知识类型,这一知识类型是否均衡?是否存在缺失?——我们的语文教科书为学习者呈现了一个怎样的认知水平,这—认知水平是否有助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我们的语文教科书为学习者构建了—个怎样的意识形态,这一意识形态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是否一致?——在对于上述一系列问题有效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能否提出一套新的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建议和规则?由此,本文选取中国大陆和香港、台湾的四种版本的初中阶段语文教科书,以书中所含所有名词为分析比较对象,综合运用依据观念结构理论、批评语言学理论、言语行为理论、教科书政治学理论、预设理论等相关理论,针对上述四版本语文教科书的知识类型、认知水平、意识形态等方面展开论述,从而考察当今的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是否符合语文教科书的行为本质,并就此对于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原则提出我们的批评和建议。本文共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综述语文教科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并介绍本文研究思路,据此提出在语文教科书研究方面前人未涉及而本文需要讨论的问题。第二章论述语文教科书行为的本质。语文是人的存在方式,因而语文教育的行为本质就是人的存在方式的教育,是人的存在性教育,必然要求语文教育应该让学生知道语言本身的各种可能性,以显示社会生活的各种可能性。因此,语文教科书,作为传达语文教育行为本质理念的载体和主要途径,其行为本质和本质功能必然是提供语言本身的各种可能性,以显示社会生活的各种可能性。本章还介绍了本文选取的分析对象——四版本中国初中语文教科书的原因和其所含全部名词概貌。第三章——第五章以四版本中国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所有名词为对象,进行语文教科书的知识类型分析、认知水平分析和意识形态分析。其中,第三章是语文教科书知识类型分析。基于“现行大学学科分类基本合理有效”和“母语既构成学习人类全部知识的必须,也开启学习人类全部知识的可能”的假设,通过对于语文教科书名词所反映的观念和观念结构与大学现行学科分类的对比,努力客观描写初中语文教科书知识类型结构。并进而对各种版本教科书的知识类型分析比较,得出四版本初中语文教科书虽然总体上均具有比较完整的大的知识类型框架,但是深入到具体的知识类型却可以发现,其中依然存在观念结构之间不均衡、知识类型缺失等问题。第四章是语文教科书认知水平分析。语文教科书认知水平分析可以从很多角度加以研究,本文主要讨论“认知强化功能”、“深度思维功能”及“多元思维观功能”。通过分析比较,认为初中语文教科书存在认知强化功能弱化、深度思维能力弱化、多元思维观能力弱化的问题,并提出其主要原因源于语文教科书编写存在的最大弊病——“角色预设偏误”。第五章是语文教科书意识形态分析。在回顾教科书意识形态研究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指出最能体现语文教科书意识形态的名词还是与人有关的名词,因此本文通过对四版本所含的人物类名词本身属性隐涵的意识形态的分析来考察初中语文教科书的意识形态倾向,揭示了教科书存在的“意识形态简单化”、“意识形态刻板化”的问题。第六章是教科书“叙说”(编写)行为的规则分析。结合对四版本初中语文教科书所含全部名词的分析结论,提出针对四版本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建议。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语文教科书编写言语行为”的“构成性规则”和“策略性规则”。第七章为结语,总结全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以及后续的研究展望。总之,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中国语文教科书的分析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为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提供切实的意见,为语文教科书的语言学视角研究作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张倩倩[8](2015)在《重构“老有所依”的精神家园 ——论《老无所依》的暴力书写》文中认为科马克·麦卡锡(1933——)被誉为美国当代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其创作包括南方哥特小说、西部边境小说以及后启示小说,多变的文学风格以及作品浓厚的文学价值令他享誉美国文坛。不过,对于麦卡锡的文学创作,评论家公认的即是他的暴力书写风格。可以说,暴力已经成为麦卡锡文学作品的标志,并且贯穿在他不同风格的文学创作中。其中,他出版于2005年的《老无所依》是一部迥异于令麦卡锡享誉美国文坛的西部小说创作风格的黑色西部小说。文本叙述的是充满了枪支和毒品制造的后现代语境下的西部世界的暴力现实,而叙述方式又十分独特,充满了后现代小说叙事风格。但是,就目前而言,国内还较少有人去解读它的文本内涵。本文即着眼于《老无所依》所呈现的暴力内容,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逐层深入挖掘小说用令人震颤的暴力和死亡来重构老有所依的精神家园的文本内涵。笔者认为,麦卡锡是意图以一个老年人的视角展示后现代语境下现代人身处暴力世界的现代悲剧,并意在在暴力悲剧中通过唤起人们对自我生存处境的清醒认知来重构自己的田园梦想,追求一个老有所依的精神国度。本论文的主体由四部分组成:第一章主要探讨了《老无所依》的暴力语境,分为两小节。在第一节中,笔者重点分析了《老无所依》作为麦卡锡的西部小说的又一力作所呈现的后现代西部所具有的空间和时间上的创作语境;第二节则重点探讨了《老无所依》在对西部神话彻底瓦解的基础上所呈现的后现代西部的暴力现实。第二章从暴力创伤层面探讨了文本中呈现的生存在黑色西部世界中的“边缘人”的形象。文本中塑造了三类人物形象,他们分别以贝尔、齐格、摩斯为代表。第一节重点探讨了他们身上所显现的在过去和现在之间徘徊的创伤灵魂;第二节则主要分析了面对已然失落的西部世界,深受暴力创伤的他们是如何在这个暴力世界确立自己的存在的。第三章则着眼于对文本具有反讽性的叙事语言和叙事结构的分析,意在解读文本中的人物在充满混乱与暴力的西部世界的生存悖论。第一节主要从语言运用上论述了生存悖论下他们在暴力的牢笼中对自我悲惨处境及社会体系的嘲讽;第二节则从叙事结构上探讨了他们在追逐——逃亡的故事主线中被作者有意的错位安排所产生的充满黑色喜剧性的命运悲剧。第四章回归于《老无所依》的暴力书写内涵,重点探讨了文本暴力解构西部神话的审美旨归,即文本通过展示一个堕落的、暴力的“老无所依”的西部世界来重构麦卡锡心中“老有所依”的精神家园。本章分两节,第一节是对《老无所依》的文本所展示的暴力内涵的文学诉求的探讨,即暴力是麦卡锡用以透视后现代语境下人性本质和反思历史重负的手段;第二节则探讨了《老无所依》对“老有所依”的精神家园的建构。结语部分则对《老无所依》的作者麦卡锡所具有的暴力情结做了简单的梳理概括,并指出了《老无所依》文本研究的启示意义。

黄梦娟[9](2015)在《论科马克·麦卡锡的《边境三部曲》对美国西部小说传统的继承与突破》文中指出科马克·麦卡锡在他的《边境三部曲》中,对美国西部小说的传统进行了思索与探寻。无论是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还是田园主题的书写以及对于边疆精神与传统的再审视,《边境三部曲》都实现了在西部小说传统之上的继承与突破。牛仔是西部小说的灵魂所在,三部曲以成长小说的形式,叙述了两位主人公约翰·格雷迪和比利·帕勒姆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与墨西哥北部的边境地带发生的冒险故事。他们是在传统的西部牛仔形象上发展而出的现代牛仔,在保有许多传统牛仔所具有的美好品质的同时,又有着自己的特质。约翰·格雷迪对世界本质的感知和他鲜明的道德感,使他在一个无序的当代西部世界中谱写了一出现代的牛仔神话;比利·帕勒姆凭借自身的实用精神,成为了西部文化落幕的见证者。在他们的旅途中,麦卡锡描写了多种女性形象,同时也写到了美国牛仔与墨西哥少女之间的一种新型的爱情关系,为展望现代边境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但三部曲中的女性与西部传统的女性形象之间仍主要属于继承的关系。在主题的书写上,麦卡锡在三部曲中重拾了传统西部小说中的田园主题。以一则“美国亚当”在西部的荒野上追寻伊甸园的故事,呈现了文明与自然的冲突更为剧烈的现代田园。三部曲处处凸显了以机器为代表的文明与以荒野和耕地为代表的自然的对立,在这样不可消解的矛盾中,麦卡锡通过对边境自然风光的瑰丽描写,对以马和狼为代表的自然生灵其生命价值的高扬,传达了构建“生态田园”的理想。在对于新的边疆与边疆传统的探索上,麦卡锡通过讲述现代牛仔在西南边境上的传奇故事,将读者的记忆带回到旧日的西部历史中,张扬了牛仔不畏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三部曲中的西南边境有别于传统的西部边疆,它与墨西哥的土地和历史联系紧密,麦卡锡的牛仔主人公们在这片新的边疆上开创了新的神话。同时,麦卡锡对长存于西部大地上的暴力进行了审视,通过不计其数的暴力行径探索存在于人内心深处的暴力冲动,并以此思索战争的暴力带给人们的创伤。总体而言,三部曲在人物、主题、思想的层面对西部小说的传统都有继承与突破,而它的突破之处,主要由于麦卡锡在遵循西部小说这种本土文学的创作形式之余,更将小说的题材牢牢地与他自身生活的时代紧密相连,为西部小说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将牛仔的故事再次带入了读者的视野。

周红[10](2014)在《美国牛仔文学中的个人主义价值观认知解读》文中指出风靡世界备受年轻人青睐的牛仔服饰来源于美国历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牛仔形象。牛仔形象和牛仔精神不仅被世人称道,而且成为美国精神的精髓,深深地感染了世世代代的美国人。美国文学作品对牛仔和牛仔精神刻画得栩栩如生,牛仔在放牧开荒中所体现个人主义价值观被描绘得淋漓尽致。牛仔文学作品中的个人主义价值观成为了当今美国人的个人主义认知模式,对当今美国人的日常工作生活、思维方式、民族发展壮大以及对外政策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二、牛仔——美国民族英雄的小说形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牛仔——美国民族英雄的小说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1)塑造与消解:对“文学牛仔”英雄形象的历史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学牛仔”英雄的出场
二、“文学牛仔”英雄的塑造
三、“文学牛仔”英雄神话的消解

(2)安妮·普鲁《近距离:怀俄明故事》中的牛仔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牛仔神话的起源
3. 普鲁对牛仔神话的解构
4. 结语

(3)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本文研究的范围及内容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话本小说研究的情况
        二、英美民间故事研究的情况
        三、话本小说与外国文学作品比较研究的情况
    第三节 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的可比性与意义
第二章 历史题材作品的着眼点、文化蕴含与构成方式
    第一节 附着于历史的英雄与英雄自身的历史
        一、宋元讲史话本“前佳后劣”现象的背后
        二、英国历史英雄故事中的“骑士传统”及其精神内核
        三、文化差异所导致的不同着眼点
    第二节 出格:更大范围的文化回归与张扬个性的不归路
        一、讲史话本对伦理道德多层次表达的中国特色
        二、英美民间故事渴望人性自由的执着诉求
        三、突破·回归·绝境的凄美
    第三节 宋元讲史话本与英美民间故事的构成方式
        一、一朝一代兴亡的整体观照
        二、英雄故事集锦
        三、异趣,存在于不同的构成方式之中
第三章 神异题材作品的审美刺激、哲理蕴含与传奇风格
    第一节 宗教·神异·审美刺激
        一、同而不同,说经话本与小说话本中的宗教、神异之作
        二、英美民间故事与宗教、神异的文化关联
        三、同样的刺激,不同的“美”
    第二节 不同文化氛围中宗教神异故事的哲理蕴含
        一、儒化的衲子羽流的斗室静思与心猿意马
        二、基督精神的神圣追逐与轻松释放
        三、不同的“智慧树”其实都扎根于凡人的心田
    第三节 迥然有异的“传奇”风格
        —、先明题旨,后述奇异
        二、奇事中或有或无的“意义”
        三、已知、未知和不可知
第四章 现实题材作品的生活化、揭秘性与情感追求
    第一节 万花筒般的现实生活写照
        一、苦海中挣扎而企盼“奇遇”的中国市民
        二、为了生存而竞争的美国西部牛仔
        三、失之毫厘而差之千里的生活态度
    第二节 游侠背后的文化密码
        一、世俗气息极浓的侠义公案小说
        二、我行我素的绿林游侠
        三、奴性与傲气:两个色彩各异的肥皂泡
    第三节 恋爱·婚姻·家庭
        一、话本小说婚恋故事中的“人道情怀”
        二、英美民间故事中婚姻爱情生活的悲喜剧
        三、哀怨惨烈与幽默诙谐
第五章 人物塑造:同一性与差别性
    第一节 对立统一的人物思想性格塑造
        一、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二、英雄与反英雄的对立统一
    第二节 “复杂”与“单一”人物形象的不同蕴含
        一、书筋类人物与扁平人物
        二、书胆类人物与圆形人物
        三、戏仿英雄的替身
    第三节 细节描写与人物塑造
        一、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生活细节描写
        二、表现人物举止言行的生活细节描写
        三、细节描写与审美感受
    第四节 描写语言与人物语言
        一、故事·人物·描写语言
        二、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
    第五节 外在行为与内在心理的多层面描写
        一、中国话本小说人物行为与心理的“双重奏”
        二、英美民间故事人物行为与心理的“多重奏”
第六章 叙事角度与手法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 叙事时间与故事时间
        一、打破时间顺序的叙事
        二、“补叙”种种
    第二节 叙事空间与叙事角度
        一、叙事空间与人物聚焦
        二、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
    第三节 叙事形式反映的文化异同
        一、潜移默化的教育与喋喋不休的训导
        二、民间文学叙事方式不同的发展演变
第七章 余论:比较研究的基本点、难点与展望
    第一节 基本点: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的诸多异同
        一、具有可比性的一个重要基本点:通俗而又复杂的思想蕴含
        二、具有可比性的另一个重要基本点:迥然有异的人物塑造
    第二节 中外文学比较的困境与解决途径、遗留问题
        一、时间差异及解决途径
        二、体裁交错与问题的遗留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中美动作类电影英雄形象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动作类电影
        2.1.2 荧幕英雄形象
    2.2 中美动作类电影英雄形象研究现状
        2.2.1 中美动作类电影研究现状
        2.2.2 银幕英雄形象研究现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影像分析法
        3.2.3 比较分析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中美动作类电影英雄形象类型比较分析
        4.1.1 刀剑侠客与西部牛仔
        4.1.2 精武英雄与铁血战士
        4.1.3 平民英雄与超级英雄
    4.2 中美动作类电影英雄动作比较
        4.2.1 英雄行使武力的原则比较
        4.2.2 英雄动作的演绎者——“动作明星”比较
        4.2.3 英雄动作不同风格节奏比较
        4.2.4 英雄武打场景兵器设计比较
    4.3 中美动作类电影英雄情节比较
    4.4 中美动作类电影英雄服饰比较
    4.5 中美动作类电影中的音乐比较
5 结论与建议
    5.1 中美动作类电影英雄形象相同之处
    5.2 中美动作类电影英雄形象不同之处
    5.3 建议
6 研究不足和展望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5)侠客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周秦侠客的诞生
一、周秦文化的养成
    (一) 商周封建与中原文化圈的建立
    (二) 先秦文化的养成
    (三) 士的文化
二、周秦英雄史观与侠士的出场
    (一) 英雄与国家
    (二) 侠义英雄的出场
    (三) 侠客与周秦社会转型
三、先秦侠士与审美
    (一) 士阶层的崛起
    (二) 侠士的养成
    (三) 先秦侠义之美
    (四) 先秦侠客的历史局限
四、春秋侠客与周秦文化
    (一) 侠与儒、道、墨
    (二) 侠与法家
    (三) 周秦文明遗产与华夏美学 第二章 两汉至唐宋侠客文化与美学
一、侠客与江湖文化
    (一) 江湖释义
    (二) 中国历史的隐性结构:江湖——庙堂社会
二、侠客历史与文化变迁
    (一) 汉朝侠客与政治
    (二) 侠客的儒家化
    (三) 东汉侠客的重生与凋敝
三、汉朝的侠客美学
    (一) 司马迁开创了侠客美学
    (二) 司马迁侠客美学思想特点
    (三) 汉朝的终结与侠客美学的递进
四、魏晋南北朝侠客文化与美学
    (一) 魏晋文化与游侠诗的兴起
    (二) 南北朝侠客文化与美学
五、唐宋以来侠客文化与美学
    (一) 隋唐侠客文化与美学
    (二) 两宋的武林江湖 第三章 元、明、清侠客文化与美学
一、江湖与海洋的砥砺
    (一) 海洋与中国
    (二) 中国的海上侠客
    (三) 近代江湖与海洋
二、元、明、清文艺与侠客美学
    (一) 元代侠客文艺与美学
    (二) 明清侠义小说与侠客文化
    (三) 清代的侠义公案小说
三、近代侠客文化的美学反思
    (一) 近代世界与侠客文化变迁
    (二) 历史周期、侠文化和美学 第四章 现代侠客美学与“新武侠”反思
一、20世纪中国侠客与革命文艺
    (一) 庙堂与侠客
    (二) 百日维新与侠客
    (三) 辛亥革命与侠客
    (四)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新侠客精神
二、20世纪侠客文艺及港台新武侠的崛起
    (一) 民国初年的侠客文艺
    (二) 港台新武侠文艺的兴起
    (三) 金庸小说的美学魅力
    (四) 香港武侠电影对新武侠文化的影响
    (五) 多媒体艺术与侠客美学
三、侠客、骑士与武士
    (一) 侠客与骑士
    (二) 侠客与武士
    (三) 武功与决斗 第五章 侠客美学的意义
一、侠客美学内涵
    (一) 侠与美
    (二) 侠客美学分析
二、侠客美学及特质
    (一) 中国独特人文地理与历史的产物
    (二) 高扬个体性自由精神与抵抗意志
    (三) 推崇与仁义相结合的勇敢精神
    (四) 具有潜在的大众文化批判性
    (五) 主流审美文化的重要补充
    (六) 代表了一种普适性文明精神
三、当代侠客文化的反思和美学意义
    (一) 当代侠客文化的理性反思
    (二) 侠客文化与江湖亚文化
    (三) 当代侠客艺术与全球化
    (四) 侠客艺术与美学的当代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美国文化偶像:西部牛仔英雄与集体记忆里的田园牧歌(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开发西部“边疆”
二西部牧场上的牛仔
三集体记忆里的田园牧歌

(7)基于观念结构分析的中国初中语文教科书批评语言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语文教科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一、教材与教科书概念的界定
    二、语文教科书研究的现状
    三、语文教科书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理论假设、理论背景、基本架构
    一、本文的理论假设
    二、本文的理论背景
    三、本文的基本架构
第四节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语料来源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语料来源 第二章 语文教科书功能定位分析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语文”的重构与语文教育的行为本质
    一、“语文”一词的由来
    二、语文学科的独特性
    三、语文的重要性
    四、对“语文”理解的现状和问题
    五、语文是人的存在方式
    六、语文教育的行为本质是人的存在性教育
    七、“语文”含义重构的框架设想
第三节 语文教科书的重构与行为本质
    一、中国语文教科书的变迁
    二、教科书的功能定位
    三、语文教科书的功能
第四节 语文教科书研究语料概况——以初中段人教版、沪教版、香港启思版和台湾康轩版为例
    一、语文教科书版本的选取
    二、四版本名词概貌 第三章 语文教科书知识类型分析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语文教科书知识类型框架分析
    一、知识类型框架
    二、语文教科书名词分析框架
    三、语文教科书知识类型分析比较
第三节 结论
    一、四版本初中语文教科书所含名词数量差距大
    二、四版本初中语文教科书均具有比较完善的观念结构
    三、四版本初中语文教科书总体上均具有比较完整的大的知识类型框架
    四、四版本初中语文教科书具体的观念之间的不均衡和知识类型的缺失 第四章 语文教科书认知水平分析
第一节 语文教科书认知水平框架
    一、语文教科书的认知
    二、语文教科书的认知水平
    三、语文教科书认知水平分析框架
第二节 语文教科书认知水平框架分析比较
    一、语文教科书认知强化功能的弱化
    二、语文教科书深度思维能力的弱化
    三、语文教科书多元思维观能力的弱化
第三节 结论 第五章 语文教科书意识形态分析
第一节 教科书意识形态研究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何为教科书意识形态
    二、教科书意识形态研究现状
    三、教科书意识形态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语文教科书人物类名词意识形态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二、语文教科书人物类普通名词意识形态分析
    三、语文教科书人物类专有名词意识形态分析
第三节 结论
    一、性别意识形态
    二、年龄意识形态
    三、身份角色意识形态
    四、人物形象意识形态 第六章 语文教科书编写规则分析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语文教科书编写建议
    一、语文教科书有关知识类型方面的建议
    二、语文教科书有关认知水平方面的建议
    三、语文教科书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建议
第三节 语文教科书编写规则
    一、语文教科书编写的构成性规则
    二、语文教科书编写的策略性规则 第七章 结语
一、本文的主要内容
二、本文的创新之处
三、本文的不足之处及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8)重构“老有所依”的精神家园 ——论《老无所依》的暴力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科马克·麦卡锡生平及创作概况
        (一) 生平
        (二) 创作概况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选题意义
第一章 《老无所依》的暴力语境
    第一节 《老无所依》与越战后的美国西部社会
        一、科马克·麦卡锡笔下的西部世界
        二、《老无所依》的创作语境
    第二节 “《平原上的城市》的终曲”
        一、对美国西部神话的彻底瓦解
        二、暴力西部映照下失落的美国文明
第二章 暴力语境下“老无所依”的“边缘人”
    第一节 过去和现在之间的徘徊者
        一、深受战争创伤的孤独灵魂
        二、远离现实世界的“流浪者”
    第二节 信仰失落下的自我追寻者
        一、试图拯救世界的正义信仰者
        二、迷失在金钱诱惑下的“堕落者”
        三、上帝和撒旦的自诩者
第三章 暴力世界的艺术表现
    第一节 生存困境下的嘲弄和反讽
        一、摩斯在绝境中的自我解嘲
        二、齐格的冷幽默对世界的嘲讽
        三、贝尔独白的反讽寓意
    第二节 无法逃脱的命运怪圈
        一、追逐——逃亡的循环与错位
        二、错位下人的“动物化”处境
第四章 重构“老有所依”的精神家园
    第一节 透视“老无所依”的暴力根源
        一、呼吁人性的回归与救赎
        二、反思充满暴力的历史重负
    第二节 追寻“老有所依”的精神国度
        一、科马克·麦卡锡对“老有所依”的定义
        二、《老无所依》对“家”的建构
结语
    一、作者科马克·麦卡锡对暴力的认知
    二、《老无所依》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致谢

(9)论科马克·麦卡锡的《边境三部曲》对美国西部小说传统的继承与突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新型爱情关系的建构与牛仔形象的重塑
    (一) 新型爱情关系中缺席的女性
    (二) 最后的牛仔
二、田园主题的回归与再书写
    (一) 牛仔亚当追寻的荒野天堂
    (二) 麦卡锡生态田园理想的建构
三、对新的边疆与边疆传统的探索
    (一) 在“更远的边疆”上开创新的神话
    (二) 对边疆暴力传统的重新认知和审视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美国牛仔文学中的个人主义价值观认知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一、美国牛仔文学中的个人主义形象
    (一)单枪匹马、不畏艰辛的个人形象
    (二)纪律严明、相互协作、注重团队精神的个人形象
    (三)不畏艰辛、独立思考、百折不挠的个人形象
    (四)独立自主、不干涉他人隐私的个人形象
    (五)以苦为乐、乐观向上的个人形象
二、个人主义价值观在美国牛仔文学中的体现
    (一)我行我素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二)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三)自由平等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四)拼搏竞争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三、个人主义认知模式在美国当今社会中的作用
    (一)对美国人思想意识的影响
    (二)对美国人工作生活的影响
    (三)对美国人看待人与自然等环境问题的影响
    (四)对美国对外政策和国际地位的影响

四、牛仔——美国民族英雄的小说形象(论文参考文献)

  • [1]塑造与消解:对“文学牛仔”英雄形象的历史解读[J]. 李军. 历史教学(下半月刊), 2019(05)
  • [2]安妮·普鲁《近距离:怀俄明故事》中的牛仔形象[J]. 康杰,蔡墅.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8(04)
  • [3]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D]. 石松. 扬州大学, 2016(12)
  • [4]中美动作类电影英雄形象比较研究[D]. 何宝庆. 上海体育学院, 2016(02)
  • [5]侠客美学研究[D]. 李跃峰. 武汉大学, 2016(06)
  • [6]美国文化偶像:西部牛仔英雄与集体记忆里的田园牧歌[J]. 杨静. 文化研究, 2015(02)
  • [7]基于观念结构分析的中国初中语文教科书批评语言学研究[D]. 章家谊. 华东师范大学, 2015(01)
  • [8]重构“老有所依”的精神家园 ——论《老无所依》的暴力书写[D]. 张倩倩.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2)
  • [9]论科马克·麦卡锡的《边境三部曲》对美国西部小说传统的继承与突破[D]. 黄梦娟.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3)
  • [10]美国牛仔文学中的个人主义价值观认知解读[J]. 周红. 芒种, 2014(11)

标签:;  ;  ;  ;  ;  

牛仔——美国民族英雄的新形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