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态动词类别的边界歧义

情态动词类别的边界歧义

一、情态动词范畴的界限模糊性(论文文献综述)

王连柱[1](2021)在《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跨语言比较研究 ——以汉语、印地语、阿拉伯语和希腊语为例》文中提出伴随“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提出与实施,语言和文化沟通问题愈发引起研究者的关注。欲解决好语言和文化沟通问题,实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心相通,以国外受众乐于接受的形式讲述好“中国故事”,除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外,还应加强语言本体研究、跨语言和跨文化研究。汉、印、阿、希四个民族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参与者,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广泛的影响力,研究好他们的语言和文化,提出语言和文化沟通问题的解决方案,对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本研究选取汉、印、阿、希四种民族语言及其及物性系统作为跨语言比较研究的对象,以期增进人们对四种语言、四个民族的认识,让民族沟通之路更为通畅。纵观语言研究史可知,史上论及及物性这一重要且复杂语言现象的学者众多,总结来看,他们对及物性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形式和意义两个层面,即(形态)句法及物性和语义及物性。最先从意义层面探讨语义及物性的学者是Halliday,其将及物性视为小句经验功能的一部分,作用是把人们对主客观世界的各种经验用“过程”“参与者”以及“环境成分”表达出来。Halliday和Fawcett的及物性系统主要是基于英语建构的,而每种语言都需要一个特定的、与该语言特征相适应的及物性系统。多位学者如Caffarel、Teruya和何伟已相继建构起针对法语、日语和汉语的及物性系统。此外,有些学者如Lavid、Matthiessen和何伟已经尝试开展及物性系统的跨语言比较或对比研究,或者类型学研究,但是这类研究的数量还比较少,覆盖的语种和语料也不够丰富,且没有将语言比较或对比与文化、思维层面的阐释相结合,追问何以呈现此样不同。在汲取前人研究经验并指出问题与不足的基础上,本研究以Halliday的及物性理论以及何伟关于及物性系统建构的研究为指导,借助比较和对比等研究方法,探究汉、印、阿和希四语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之间的共性和殊性,并从认知、思维及文化出发,对殊异背后所隐伏的深层动因进行解释,以期补益于人们对四种语言,以及它们背后的民族认知、民族思维及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识。从及物性过程类型出发,本研究发现,四语的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有五点共性特征:丰富性、层次性、张力性、隐喻性和抽象性。丰富性指四语的及物性系统均拥有丰富的过程类型和多样化的参与者角色,都能够有效表征发生在物质和社会世界、心理世界和关系世界的认知经验。层次性指四语的及物性过程类型均可按照具化程度,区分为上层、基本层和下层过程,在进行语篇分析时,人们可以选择基于上层、基本层甚至是下层及物性过程进行分析。张力性指当受到使用语境、知识背景、生活经验等主客观条件“牵制”时,小句从本应属的某种过程类型变成了另一种过程类型,或者小句的过程类型难以分辨,亦此亦彼、非此非彼。隐喻性指一种及物性过程会被隐喻化为另外一种过程,与过程相关的参与者和环境的功能角色可能会随之出现变化。抽象性指四语及物性系统内部不同层次的过程之间存在抽象与具体的关系。从及物性过程的语义配置结构出发,本研究发现,虽然四语及物性过程的语义配置结构均包含“过程”“参与者”和“环境”三种语义成分,但它们的相对序位、省略与凸显、整合程度等并不完全相同。汉语呈现出:1)“参与者”前置,“过程”通常不居于小句句首,“过程”和“参与者”的位置关系种数略多,有一定位置自由度;2)“环境”前置,位置集中;3)有较高比例的“参与者”省略;4)语义整合类型居中,语义整合程度稍高等显着特征。印地语呈现出:1)“过程”后置,“过程”的位置固定、单一,“过程”和“参与者”的位置关系种数最少;2)“环境”前置,位置集中;3)有一定数量的“参与者”省略;4)语义成分整合类型最少,语义整合程度最低等显着特征。阿拉伯语呈现出:1)“过程”和“参与者”均可前置,但以“过程”前置为主,“过程”和“参与者”的位置关系种数最多,位置自由度最高;2)“环境”分散,位置自由度较高;3)没有“参与者”省略;4)语义整合类型较多,语义整合程度最高等显着特征。希腊语呈现出:1)“过程”和“参与者”均可前置,但以“参与者”前置为主,“过程”和“参与者”的位置关系种数较多,位置自由度较高;2)“环境”分散,位置自由度较高;3)有少量“参与者”省略;4)语义整合类型较多,语义整合程度较高等显着特征。四语在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上的殊异,是由四个民族不同的认知、思维直接导致的,但殊异产生的最终根源还在于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地理、自然和社会环境。汉语所呈现出的殊异,与汉民族的农耕文化和儒道文化,及由其而生的事理逻辑思维、时间性思维、悟性思维和整体性思维,顺序象似性认知、由背景到图形认知和非常强的认知突显调控能力、较高的去范畴化努力程度紧密相关。印地语所呈现出的殊异,与印民族的多元文化、宗教文化,及由其而生的论辩逻辑思维、带有随意性的时间性思维、直觉证悟思维和整体—分析中介型思维,突显象似性认知、由背景到图形认知和较强的认知突显调控能力、较低的去范畴化努力程度密切相关。阿拉伯语所呈现出的殊异,与阿民族的沙漠游牧文化、外来文化和宗教文化,及由其而生的形式逻辑思维、空间性思维、理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突显象似性认知、由图形到背景认知和较弱的认知突显调控能力、非常高的去范畴化努力程度密切相关。希腊语所呈现出的殊异,与希民族的商贸文化、科学文化,及由其而生的形式逻辑思维、空间性思维、理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突显象似性认知、由图形到背景认知和较弱的认知突显调控能力、较高的去范畴化努力程度紧密相关。探究不同语言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之间的异同,并从认知、思维及文化出发,阐释殊异产生的根源,不仅有助于语言教学,而且对增进民族间的沟通与理解大有补益。

王晓琴[2](2021)在《对外汉语视域下的“没想到”与“想不到”研究及其对外汉语教学法》文中研究指明“没想到”与“想不到”在留学生口语交际中都有较高的使用频率,同时存在一定偏误率。“没想到”与“想不到”与一般近义词或近义结构不同,由于动词“想”本身意义的复杂性以及否定词“没”和“不”用法的不同,使二者在不同语言环境中存在不同的含义,在用法方面存在共同之处的同时也存在区别,加深了学生学习的困难,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本文基于CCL语料库实际语料,运用汉语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理论,从句法、语义及语用三个层面对“没想到”和“想不到”展开本体研究;通过调查问卷和收集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语料的方式对留学生习得情况展开调查;在对外汉语教学法理论指导下,根据留学生水平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以期指导和运用于教学实践。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绪论部分交代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及意义,总结了前人研究成果,交代了研究框架及本文的理论基础,并对研究对象及语料的来源进行了说明。第一章从本体的角度,通过纵向的汉语史考察和横向的句法、语义及语用调查,在溯源的基础上,探析这两个结构语法化的历程和动因;并在现代汉语层面对这两个结构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对CCL语料库语料进行整理和分类,总结“没想到”与“想不到”的句法功能,二者可充当定语、谓语、插入语,也可单独成句;在分析二者语义及语用功能时,先阐释了“没”和“不”不同的否定词对“没想到”与“想不到”语义的影响,再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分析二者的语用价值。第二章是留学生对“没想到”与“想不到”习得情况的调查与分析。笔者根据现实资源及语料情况确定了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及调查方式。在整理语料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根据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及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搜集整理的语料,发现留学生在习得过程中最常出现二者误用、搭配错误及色彩意义理解错误的情况。第三章是对“没想到”与“想不到”的教学法研究及教学设计。笔者根据留学生水平的不同,主要运用听说法和视听法理论指导教学,用听说法指导结构教学,用视听法营造语言环境进行两个结构的功能教学。并根据教学反馈进行反思,通过语素分析法、例句分析法、情境法、图表归纳法等方法进行两者的辨析教学,以期希为两个结构的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借鉴。

黄晨[3](2021)在《现代汉语意愿情态的表达及其维译研究》文中认为情态是表示说话人对句子命题的真值或事件现实性状态的主观态度,根据说话人表达情态语义的不同,可以将情态分为“认识情态”、“道义情态”和“动力情态”。动力情态表达说话人基于事件状态对命题成真的可能性或必然性的观点和态度,涉及“能力”、“意愿”等含义,意愿情态是动力情态的下位范畴,与动力情态其他范畴成员之间在情态语义、情态量值、主观性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表意愿的情态动词具有高情态量值和强主观性等特征。意愿情态主要表达说话人或施事主语趋向于进行某个动作或希望某个事件在未来能够实现的态度与想法,其典型范畴成员有“想”“要”“愿意”“肯”“打算”等。意愿情态可以看作由“意愿发出者”、“发出的意愿”以及“意愿的实现”等三个关键要素构成的过程。其中,意愿发出者主要包括“说话人”和“施事主语”;发出的意愿主要涉及情态动词所表达的情态语义,包括“意愿”、“意图”、“意志”等;意愿的实现是谓词宾语涉及的事件状态,属于未然事件,具有非现实性特征,非现实性与将来时范畴具有密切联系,因而意愿情态还与将来时范畴有关。现代汉语意愿情态表达方式在维吾尔语中的翻译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相互对应转换”,即在翻译过程中采用维吾尔语中与其相对应的、能够表达该情态意义的形式手段,从而表达原文所包含的情态语义,使译文与原文在意义上实现对等;另一种是“灵活互动转换”,主要是以“舍形式求意义”为原则,采取省译或变译的方法,改变原文中的情态表达方式,以便减轻译文读者的理解负担,使译文便于读者阅读,同时也符合译文读者的表达习惯。

陈青青[4](2020)在《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知道”的情态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情态作为一个语法范畴,表达说话人对句子中命题的真值或事件的现实性状态的主观态度,包括一系列语义概念:可能性、必要性、能力、意愿、义务、许可等。在众多表达情态的语言手段中,情态助动词是最主要的形式载体。现代汉语中,“知道”通常作为心理动词,即蕴涵心理状态的动词,表示“对于事物或道理有认识”或“懂得”之义。在句法上,“知道”有两种用法,一种是作为实义动词,带体词宾语,即“知道+N”;一种是作为助动词,带谓词宾语,即“知道+V”。现有文献已经对“知道”从多个角度进行研究,包括语义特征、句法环境、“X知道”固定构式等,尽管有涉及其主观性、认知模式、情态萌芽等方面的研究,但大多数尚未深入到“知道”的情态意义表达的研究。因此,本文采用Palmer(1990)提出的传统情态类型三分法,即把情态类型分为认识情态、动力情态与道义情态,旨在描述、分析和解读“知道”作为现代汉语中典型心理动词可表达的不同情态意义。本文从北京语言大学语料库(BCC)中随机收集3000条语料(使用“知道”作为谓语的句子)来构成本研究所需的语料库,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细致观察和分析,试图回答三个问题:(1)“知道”可以表达哪些情态意义?(2)“知道”表达情态义时形态上表现出哪些句法行为?(3)“知道”在语篇中可表现出哪些语用功能?基于以上问题,本文的研究结果发现:(1)“知道”可表达多种情态义,包括表达能力义或意愿义的动力情态、表达义务义或承诺义的道义情态、表达推断义或假设义的认识情态。(2)当“知道”表达前两种情态即道义情态和动力情态时,所体现出来的句法特征及语法意义与现代汉语中典型的情态助动词的相一致。(3)当“知道”用作情态助动词时,可表达重要的语用功能,蕴涵了说话者对听话者或话语所指对象的积极或消极的主观评价。本研究对现有关于心理动词的研究特别是对“知道”的研究进行了一定的补充,为研究类似“知道”类动词和人类语言中的众多心理动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另外,本研究也希望为相应的对外汉语教学者提供更多的教学思路。

卢旺辉[5](2020)在《能愿动词“要”和“得”的辨析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章从三个平面理论入手,特别是从语义平面和语用平面对能愿动词“要”和能愿动词“得”进行了对比辨析。文章先对能愿动词“要”和“得”的语义展开辨析。文章对二者的义项类别重新进行整理归类,把“要”分成五个义项,把“得”分成三个义项。在“意愿义”上,“要”和“得”存在类型涵盖差异、表达程度的强弱差异、思维方式的呈现差异、问答方式差异;在“义务义”上,二者存在语气强弱差异、共现时的顺序差异、唯一性的强调差异、问答方式差异;在“可能义”上,二者存在时间方向上的指向差异和问答方式差异。其次,文章对能愿动词“要”和“得”的语用特征展开辨析描述。在语体上,“要”可用于口语和书面语,“得”只出现在口语中;在得体性上,“要”在书面表达或正式的口语表达中,得体性程度超过“得”;在会话含义上,尤其是意愿表达上,“要”凸显主动和感性,“得”凸显被动和理性。最后,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将搜集到的东南亚初级阶段来华留学生对能愿动词“要”和“得”的习得偏误情况进行考察,并根据具体的偏误表现尝试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陈诗语[6](2020)在《基于范畴观的“想”义双音动词词群的多维考察》文中提出“想”义双音动词作为典型的高频心理动词,语言演变的长河中表现出“异彩纷呈”的多样化特征,本文以“范畴观”理论和“系统论”方法论为统摄,将“想”义双音动词词群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动态范畴理论、原型范畴理论,同时综合运用语义语法学、认知语言学、功能语言学等流派理论,以横向和纵向立体化维度,从内部和外部探究其范畴的生动表现,并对相关现象进行具象地描写与解释。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论:对选题意义、课题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和任务进行了简明的概述,同时也针对诸如“范畴”、“词群”、“心理动词”等术语,明确了其在本文中的内涵。第一章:从内部视角,首先对研究对象“想”义双音动词词群进行了分类与界定,然后分别从纵向维度,阐释了单音词“想”与“想”义双音动词词群间上下位的范畴层级关系;从横向维度,根据“原型范畴”理论,构拟出各词群的动—形连续统。从而全面探究“想”义双音动词词群内部的范畴化。第二章:从外部视角,根据“双向选择”的理论原则,选择“程度范畴”、“时间范畴”、“语气范畴”这三类认知范畴为代表,研究“想”及“想”类双音动词词群在与它们组配时的语法表现特点及适配度,同时结合心理学和语用学理论,研究其中的交际意义。再者,笔者将研究视野拓展至“句模”,此时,重点在各类句模的基础上考察“想”类双音动词作为动核成句的结构类型及关系,并对其中“经事”、“涉事”进行归类讨论,从而将句法平面类化,有助于交际的实际应用。第三章:将范畴置于微观动态连续统中,则非范畴化是其中重要的环节。在此基础上,选取“想”义双音动词词群中含“想”的双音动词,考察其在跨层词汇化历程中非范畴化的生动表现,并对其共性进行归纳和探析,以此推进词群的词汇化研究。结语: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明确了重要结论及创新点,并反思了本文有待完善之处。此外,余论还指出了“X想”、“想X”等可待挖掘研究方向。

张秀松[7](2020)在《语言类型学视角的汉语情态研究现状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情态是跟时态、体态相并列的一种重要的语法范畴。语言类型学视角的汉语情态研究,主要包括汉语情态的范畴化研究、汉语情态系统的勾勒、汉语情态表达式(含情态动词、情态副词和情态语气词)的多义性和语法化研究等方面。借助的理论模型主要有语义地图模型、力量-动态模型、语义的隐喻/转喻扩展模型。未来的汉语情态研究应该强化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的有机结合,强化理论检讨,基于对汉语情态表达的实证研究,检视国际语言学界提出的关于情态表达的形成和演变的解释模型的跨语言有效性。

陶明星[8](2019)在《英语时体用法中的虚拟思维》文中研究说明哲学界、逻辑学界及语言学界均对“时”、“体”进行了大量研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对英语时、体的形式与意义不匹配现象(本文称之为非典型用法)和一般现在时的“现联性”、历史现在时的“生动性”、一般过去时和过去进行体表“现在”时间的“礼貌性”和现在完成体的“现时关联”等等问题还没有一个统一解释。所以,本文基于虚拟性理论,从分析上述种种用法中所体现的虚拟思维入手,对它们进行统一解释。具体研究:1)英语一般现在时诸用法中的虚拟思维;2)英语一般过去时非典型用法中的虚拟思维;3)英语进行体非典型用法中的虚拟思维;4)英语完成体非典型用法中的虚拟思维。研究发现:一般现在时的各种用法与过去时、进行体和完成体的非典型用法都反映虚拟性,虚拟思维表现为:指类、转移指示中心/投射指示中心或描述虚拟事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一般现在时的各种用法中,状态现在时和习惯现在时的动词没有入场,指向类概念而不是例概念;瞬间现在时从一个虚拟的视角虚构(重构)了一个同步进行的事件,从而实现事件发生和描述的同步性;一般现在时表示过去和表将来用法中的虚拟思维体现在指示中心的转移;叙事文学作品中用现在时描述假想的、虚幻的事件,思维发生在想象的空间,动词失去时态功能,即任何读者在任意时间阅读,阅读时间和作品中的事件时间没有任何关系。这里现在时的虚拟性优势在于,可以使任何读者在任意时间阅读时都可以产生“身临其境”的效果。2)一般过去时的非典型用法中,习惯过去时的动词不是指向现实中发生的行为事件,而是指向由这些事件抽象出来的“类”概念;间接引语和态度过去时表达现在时间并且显得礼貌些,“礼貌”产生于说话人将指示中心投射到了一个虚拟的“听话人说话时间”;假设性过去时表达与说话人信念、期望相反的情景。假想过去时的含义是动作或事件在说话时还没有发生,或将来也不可能发生,即将事件性从说话人的直接现实中排除出去,只表达说话人对事件的评价、看法。3)进行体的非典型用法中,习惯进行体中的动词指向有限时间内可以重复发生的动作抽象而成的“习惯”——类概念,而不是指向一个现实中的动作的持续;在进行体表达静态的属性特征用法中,在说话时,动作不一定要发生,虽然也许会发生,即它是虚拟发生的事件;静态动词进入进行体可以表示动态意义,静态动词表示状态是连续的、不间断的,但是虚拟思维可以截取状态中的“一段”,从而凸显它,把它虚拟成动态的活动。这一过程是把状态分解成了一个个首尾相连的“动作”,然后凸显其中的一个与众不同;进行体表将来时间用法是说话人将说话时间和参照时间右移到虚拟的动作发生时间,即通过指示中心转移来实现的;现在进行体表现在时间用法中的动词为心理动词,这样就出现事件时间与描述时间不同步。说话时虚拟了发生在心理空间的行为事件并把它回放到现在。礼貌性是这样产生的:因为说话人涉及的动作是虚拟而来的,没有现实发生,那么对听话人来说就没有“强迫”(imposition),所以显得礼貌些;过去进行体表现在时间用法即涉及指示中心的转移,也涉及到指示中心的投射,后者是为了表达礼貌;瞬间动词die、win等等也可以用进行体标志,其实质是在心理空间虚拟了一个慢镜头,在现实中不会发生。4)现在完成体具有现时关联。现时关联产生于把可以用过去时描述的事件转用现在完成体描述的过程中,说话人将过去的参照时间转移到说话时间位置,同时将事件的终结点虚拟延伸到现在的参照时间位置,这样一来,一个终结点在过去的动作被人为虚拟拉长到现在;现在完成体表非完整时,说话人通过使用时间状语,把原本的具体单个动作虚拟出许许多多个同样的动作,并把这一系列有间隔的动作虚拟成连续的状态,从而凸显状态的持续,即显性表达其主观性。动词指向类概念而不是例概念,反映虚拟思维;过去完成体在表达过去的习惯用法中,动词类指一系列有间断的、可重复的动作,而不是特指其中的某个例。在表达虚拟语气用法中,所描述的动作都没有发生,反映虚拟思维。总之,英语一般现在时的各种用法都体现虚拟思维,一般过去时、进行体和完成体的非典型用法也体现虚拟思维。

崔晋苏[9](2019)在《现代汉语负面评价话语的语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张巍[10](2019)在《英语母语者汉语可能类情态动词二语习得研究 ——基于互动论视角》文中提出“情态”是人类自然语言普遍存在的范畴之一,情态问题也是语言学、逻辑学乃至哲学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情态动词是情态表达的重要手段,情态动词的习得同样是情态习得的关键。汉语情态动词的本体研究由来已久,成果丰硕,且在近年来仍被学界持续关注,研究的时空视角不断扩大,新的成果不断问世。相对而言,汉语情态动词的二语习得研究进展缓慢,研究模式较固化,研究方法和视角几乎千篇一律,难以挖掘到情态二语习得的深层问题。本文选取汉语可能类情态动词典型成员“可能、能、会、要、应该”和英语母语学习者作为考察对象,全面考察了该类情态动词的本体特点,继而在广泛调查的量化分析和深度访谈基础上,选取典型学习者进行多重个案的质化历时跟踪研究。基于互动论框架深入讨论了初、高级学习者对相关情态动词的习得情况,包括习得途径、速率、顺序、难度、过程、母语迁移等重要问题的分析讨论,揭示了该类情态动词二语习得的基本规律,较为精细地勾勒了学习者二语发展的历时图景。同时,为汉语二语互动习得研究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本文共由八章组成。第一章,绪论部分。本部分主要说明了选题缘起,回顾了中外学术史上的情态及情态习得研究概况,指出了汉语情态动词本体研究和习得研究的不足,显示了学术空白;同时,对本文研究的理论背景、研究方法、语料来源等问题进行了说明。第二章,本章主要对“情态”本身的定义及分类进行了介绍,论述了汉语情态动词在情态表达手段中的重要地位及情态动词与情态表达之间的关系;对本文的重要概念“可能”从“可能性”、“可能世界”及广、狭义等角度进行了界定,指出本文所讨论的“可能”包括“可能性”与“必然性”两个构成要素,并对可能类情态动词的情态表达类型进行了归属性辨析和总结,认为应隶属于可能认识情态表达。第三章,本章主要对汉语可能类情态动词进行本体考察。根据情态动词的一般语法特征、词频统计、认知语言学家族相似性理论等确定了可能类情态动词的五个基本成员“可能、能、会、要、应该”,并考察了其语义历时发展过程;在现代汉语共时层面考察了其句法、语义、语用、篇章特点及其情态表达的下位分类问题;通过汉英对比,揭示了汉语可能类情态动词在情态否定、连用、语用、可能性表达维向分工等方面的显着特点,分析了汉英情态表达的认知特点和语言思维特征。第四章,本章主要介绍互动论。首先,厘清了“互动”的定义,强调包括人际互动和认知互动两个层面,介绍了二语习得领域内互动理论的提出、发展及与社会文化理论的融合;其次,就互动论的核心思想“意义协商”理论进行了必要的介绍;最后,考察了英语和汉语二语习得领域内的互动习得研究,指出汉语二语互动习得研究尚处在理论介绍的初级阶段。第五章,本章主要通过语料库统计分析、问卷调查、口语语料收集等途径对英语母语者汉语情态动词使用和习得情况进行大量调查。调查发现:学习者普遍存在的偏误主要有遗漏、误加、错用等,在日常交际口语表达中存在着对“可能”的过度产出现象,在书面表达中多数学习者可以做到情态动词的正确使用,但基本囿于文体需要,情态类型表达较单一;同时,由于多数汉语教材对情态动词项目的安排存在输入不足问题,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与教师或同伴互动解决的学习策略;根据学习者习得现状的总体分析、情态动词自身的语言学特性(复杂性和抽象性)及互动促学的教学实践需求等,最后论述了汉语情态动词互动习得研究的适切性问题。第六章,本章主要在意义协商视域内针对初级学习者的情态动词互动习得进行多重个案考察,选取4位代表性学习者进行了为期40周的跟踪调查,获得转写语料约63000字。首先,基于Marlos的“观念空间”理论分析了情态动词交际困难及由此导致的互动协商概况;其次,在意义协商框架内考察分析了个体情态动词的互动习得情况,指出不同情态动词的协商类型分布特点和协商起点及重点,揭示了学习者对不同情态动词的习得途径、顺序、难度、固化现象及习得过程,结合学习者口语产出测量了其习得效果。第七章,本章主要在动态评估框架内考察高级学习者互动习得情况,选取6位代表性学习者进行人均24次、共计144人次的互动跟踪,全程为期2年,获得转写语料近40万字。首先,分析了高级学习者在交际信息类型、话题控制等方面呈现出的会话特点,指出了动态评估的调节性学习历程(MLE)思想对高级学习者互动习得考察的可操作性;其次,分别讨论了高级学习者对不同情态动词的调节性学习历程,考察了不同情态动词的学习者语言能力诊断、最近发展区创建、调节策略类型分布、学习者反馈、母语迁移、情态范畴概念认知转变、私语、自动化浮现等动态评估核心问题,例证了学习者在习得后期口语语篇情态表达的多样性,全方位勾勒并展示了学习者二语发展图景。第八章,本章主要对全文进行总结,对习得研究形成了初步考察结论,总结了英语母语者汉语可能类情态动词二语习得的基本历程和二语发展规律,对汉语二语互动习得研究做出了探索性尝试;同时,指出了本文研究在考察范围、层面、学习者性别、年龄等因素造成的习得差异等方面的不足,并对今后研究进行了规划性展望。

二、情态动词范畴的界限模糊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情态动词范畴的界限模糊性(论文提纲范文)

(1)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跨语言比较研究 ——以汉语、印地语、阿拉伯语和希腊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语种和语料
    1.6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及物性研究综述
    2.1 引言
    2.2 及物性
        2.2.1 句法及物性
        2.2.2 语义及物性
    2.3 及物性系统
        2.3.1 悉尼模式下的及物性系统
        2.3.2 加的夫模式下的及物性系统
        2.3.3 融合模式下的及物性系统
        2.3.4 其他及物性系统
    2.4 及物性系统的比较或对比及类型学研究
        2.4.1 双语比较或对比
        2.4.2 多语比较或对比及类型学研究
    2.5 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设计
    3.1 引言
    3.2 理论基础
        3.2.1 及物性理论及及物性、及物性系统的层次归属
        3.2.2 及物性和及物性系统的概念
        3.2.3 及物性系统的建构
    3.3 研究设计
        3.3.1 总体设计
        3.3.2 语料的处理与使用
        3.3.3 语言与认知、思维和文化
    3.4 小结
第四章 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共性:以汉、印、阿、希四语为例
    4.1 引言
    4.2 丰富性
        4.2.1 及物性系统丰富性的世界经验基础
        4.2.2 及物性过程的丰富性:一种跨语言共性
        4.2.3 及物性过程的丰富性与语篇分析:以汉、印、阿、希四语的语篇为例
    4.3 层次性
        4.3.1 及物性系统层次性的生物学基础
        4.3.2 及物性系统的层次性:一种跨语言共性
        4.3.3 及物性过程的层次性与语篇分析:以汉、印、阿、希四语的语篇为例
    4.4 张力性
        4.4.1 何谓张力性
        4.4.2 及物性系统的张力性:一种跨语言共性
        4.4.3 一种认知经验与多种经验过程:以汉、印、阿、希四语的小句为例
        4.4.4 一种经验过程与多种认知经验:以汉、印、阿、希四语的小句为例
    4.5 隐喻性
        4.5.1 隐喻性的思维基础
        4.5.2 及物性隐喻:从“一致式”到“隐喻式”
        4.5.3 及物性隐喻的跨语言普遍性:以汉、印、阿、希四语的语篇为例
    4.6 抽象性
        4.6.1 何谓抽象性
        4.6.2 及物性系统的相对抽象性:以汉、印、阿、希四语的小句为例
        4.6.3 不同层次及物性过程的相对抽象性
    4.7 小结
第五章 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殊性:以汉、印、阿、希四语为例
    5.1 引言
    5.2 “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陈述语气小句视角
        5.2.1 关于序位和语气
        5.2.2 汉语陈述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2.3 印地语陈述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2.4 阿拉伯语陈述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2.5 希腊语陈述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2.6 “过程”与“参与者”序位的跨语言比较:陈述语气小句视角
    5.3 “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感叹语气小句视角
        5.3.1 关于感叹语气
        5.3.2 汉语感叹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3.3 印地语感叹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3.4 阿拉伯语感叹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3.5 希腊语感叹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3.6 “过程”与“参与者”序位的跨语言比较:感叹语气小句视角
    5.4 “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4.1 关于“环境”
        5.4.2 汉语小句中“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4.3 印地语小句中“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4.4 阿拉伯语小句中“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4.5 希腊语小句中“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4.6 “环境”序位的跨语言比较
    5.5 “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与凸显
        5.5.1 关于省略
        5.5.2 汉语语篇中“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
        5.5.3 印地语语篇中“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
        5.5.4 阿拉伯语语篇中“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
        5.5.5 希腊语语篇中“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
        5.5.6 “参与者”或“过程”省略的跨语言比较
    5.6 “参与者”“过程”等语义成分的分立与整合
        5.6.1 关于语义成分的分立与整合
        5.6.2 汉、印、阿、希语中“复合参与者”现象
        5.6.3 汉、阿、希语中“过程”和“参与者”的重合
        5.6.4 阿、希语中“参与者”同“过程”的并合
        5.6.5 语义成分分立与整合的跨语言比较
    5.7 小结
第六章 从民族认知、民族思维及民族文化看殊性:以汉、印、阿、希四语为例
    6.1 引言
    6.2 民族认知、民族思维和民族文化
    6.3 从民族认知看殊性
        6.3.1顺序象似性(自然顺序)和突显象似性(规约顺序)
        6.3.2 由背景到图形和由图形到背景
        6.3.3 认知突显与不突显
        6.3.4 范畴化与去范畴化
    6.4 从民族思维看殊性
        6.4.1 事理逻辑(类比)思维(汉)、形式逻辑(演绎)思维(希、阿)和论辩逻辑(演绎+类比)思维(印)
        6.4.2 时间性思维(汉)、空间性思维(希、阿)和带有随意性的时间性思维(印)
        6.4.3 悟性(直觉)思维(汉)、理性(逻辑)思维(希、阿)和直觉证悟思维(印)
        6.4.4 整体性/综合性思维(汉)、分析性思维(希、阿)和整体—分析中介型思维(印)
    6.5 从民族文化看殊性
        6.5.1 农耕文化(汉)、商贸文化(希)、沙漠游牧文化和外来文化(阿)及多元文化(印)
        6.5.2 儒道文化(汉)、科学文化(希)和宗教文化(阿、印)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研究发现
    7.2 创新之处
    7.3 研究局限
    7.4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术语缩略表
    附录2 参与者角色术语缩写表
    附录3 英汉姓名对照表
    附录4 英汉术语对照表
    附录5 语言标注指南
    附录6 汉语文本语料
    附录7 印地语文本语料
    附录8 阿拉伯语文本语料
    附录9 希腊语文本语料

(2)对外汉语视域下的“没想到”与“想不到”研究及其对外汉语教学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选题意义
        (一)学术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 研究现状综述
        (一)关于固定结构的本体研究
        (二)关于动词“想”的研究
        (三)关于否定词“没”与“不”的研究
        (四)关于“到”做补语的研究
        (五)关于“没想到”与“想不到”的研究
    四 研究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五 理论基础
第一章 “没想到”与“想不到”的本体研究
    第一节 “没想到”与“想不到”历时考察
        一 “想到”历时考察
        二 “没想到”历时考察
        三 “想不到”历时考察
    第二节 “没想到”与“想不到”句法分析
        一 句法功能
        二 分布特点
        三 “没想到”与“想不到”句法功能对比
    第三节 “没想到”与“想不到”语义特征分析
        一 “没想到”的语义特征
        二 “想不到”的语义特征
        三 “没想到”与“想不到”语义特征对比
    第四节 “没想到”与“想不到”语用功能分析
        一 “没想到”的语用功能
        二 “想不到”的语用功能
        三 “没想到”与“想不到”语用功能对比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没想到”与“想不到”留学生习得情况调查分析
    第一节 调查设计
        一 调查对象
        二 调查内容
        三 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
        四 HSK动态作文语料库语料分析
    第二节 偏误分析
        一 “没想到”与“想不到”误用
        二 搭配错误
        三 色彩意义理解错误
第三章 “没想到”与“想不到”教学法研究
    第一节 听说法理论基础上的结构教学
        一 “没想到”与“想不到”听说法教学设计
        二 “没想到”与“想不到”听说法教学反馈
        三 “没想到”与“想不到”听说法教学反思
    第二节 视听法理论基础上的功能教学
        一 “没想到”与“想不到”视听法教学设计
        二 “没想到”与“想不到”视听法教学反馈
        三 “没想到”与“想不到”视听法教学反思
    第三节 “没想到”与“想不到”辨析教学
        一 语素分析法
        二 例句分析法从语法层面辨析
        三 情境功能辨析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留学生 “没想到”与“想不到”习得情况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二
致谢

(3)现代汉语意愿情态的表达及其维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研究概述
    第三节 研究对象
    第四节 研究意义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六节 语料来源
第一章 现代汉语意愿情态范畴
    第一节 情态的范畴类型
        一、认识情态
        二、道义情态
        三、动力情态
    第二节 意愿情态的概念界定
    第三节 意愿情态的典型成员
    第四节 意愿情态的构成要素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现代汉语“意愿类”意愿情态的表达及其维译
    第一节 现代汉语“意愿类”意愿情态
        一、想
        二、愿意
    第二节 现代汉语“意愿类”意愿情态的维译
        一、“想”的维译
        二、“愿意”的维译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现代汉语“意图类”意愿情态的表达及其维译
    第一节 现代汉语“意图类”意愿情态
        一、打算
        二、肯
    第二节 现代汉语“意图类”意愿情态的维译
        一、“打算”的维译
        二、“肯”的维译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现代汉语“意志类”意愿情态的表达及其维译
    第一节 现代汉语“意志类”意愿情态
    第二节 现代汉语“意志类”意愿情态的维译
    第三节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4)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知道”的情态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Research Objectives and Questions
    1.3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1.4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2.1 Previous Studies on Chinese Psychological Verbs
        2.1.1 Definitions and Classifications of Psychological Verbs
        2.1.2 Discussions on Subjectivity and Modalization of Psychological Verbs
        2.1.3 Semantic and Grammatical Similarities between Psychological Verbsand Modal Auxiliaries
    2.2 Previous Studies on Chinese Psych Verb "Zhidao"
        2.2.1 An Overview of Traditional Study of "Zhidao"
        2.2.2 Previous Studies of Factivity and Subjectivity of "Zhidao"
        2.2.3 Previous Studies of Epistemic Logic and Modality of "Zhidao"
        2.2.4 Discussions on Grammaticalization and Modalization of "Zhidao" Typeof Verbs
    2.3 Summary
Chapter 3 Theoretical Foundation
    3.1 Modality
        3.1.1 An Overview of Definitions of Modality
        3.1.2 An Overview of Classifications of Modality
        3.1.3 Three-fold Distinction of Modality
        3.1.4 Linguistic Means of Expressing Modality in Mandarin Chinese
    3.2 Modal Auxiliary Verbs
        3.2.1 Definitions of Auxiliary Verbs
        3.2.2 Classification Standards of(Modal)Auxiliary Verbs
        3.2.3 Syntactic Behaviors of(Modal)Auxiliary Verbs
    3.3 Summary
Chapter 4 Analysis of Modal Meanings and Syntactic Behaviors of "Zhidao"
    4.1 Polysemy and Syntactic Representation of "Zhidao"
    4.2 Dynamic Modality Expressed by "Zhidao"
        4.2.1 Ability Sense in Participant-inherent Dynamic Modality
        4.2.2 Willingness Sense in Participant-inherent Dynamic Modality
        4.2.3 Ability or Willingness Sense in Participant-imposed Dynamic Modality
    4.3 Deontic Modality Expressed by "Zhidao"
        4.3.1 Obligative Sense in Deontic Modality
        4.3.2 Commissive Promises in Deontic Modality
    4.4 Epistemic Modality Expressed by "Zhidao"
        4.4.1 Deductive Epistemic Modality
        4.4.2 Assumptive Epistemic Modality
    4.5 A Discussion on Syntactic Behaviors of "Zhidao"
        4.5.1 Syntactic Constituents
        4.5.2 A Discussion Under the Classification Standards of Auxiliary Verbs
        4.5.3 A Discussion Under Syntactic Distribution Standards of Auxiliary Verbs
    4.6 Summary
Chapter 5 Pragmatic Functions of "Zhidao"
    5.1 Introduction
    5.2 Pragmatic Functions of Praise and Appreciation
        5.2.1 "Zhidao" Modified by "Ye" (Also)or "Lian.Ye" (Even)
        5.2.2 "Zhidao" Negated and Modified by "Cong" or "Conglai" (Never)
    5.3 Pragmatic Functions of Blaming and Criticism
        5.3.1 "Zhidao" Modified by "Ye" (Also)
        5.3.2 "Zhidao" Modified by "Zhi/Cai/Jiu" (Only)
        5.3.3 "Zhidao" Negated and Modified by "Cong" or "Conglai" (Never)
        5.3.4 "Zhidao" Negated and Modified by "Yidianye" (Not at all)
    5.4 Summary
Chapter 6 Conclusion
    6.1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
    6.2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6.3 Limitations and Prospects for Further Research
References

(5)能愿动词“要”和“得”的辨析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对象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目的
    六、研究方法
    七、语料来源
第一章 “要”和“得”在语义平面上的对比
    第一节 “要”的义项
        一、意愿义
        二、义务义
        三、可能义
        四、将来义
        五、比较义
    第二节 “得”的义项
        一、意愿义
        二、义务义
        三、可能义
    第三节 “要”和“得”在意愿义上的对比
        一、意愿义的类型涵盖差异
        二、意愿义的程度强弱差异
        三、意愿义的思维方式呈现差异
        四、意愿义的问答方式差异
    第四节 “要”和“得”在义务义上的对比
        一、义务义的语气强弱差异
        二、义务义共现时的顺序差异
        三、义务义的唯一性差异
        四、义务义的问答方式的差异
    第五节 “要”和“得”在可能义上的对比
        一、可能义在时间方向上的指向差异
        二、可能义问答方式的差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要”和“得”在语用平面上的对比
    第一节 语体差异
        一、“要”出现于口语和书面语
        二、“得”常出现于口语
    第二节 得体性差异
        一、口语体中的得体程度较一致
        二、书面语体中,“要”的得体性更高
    第三节 会话含义不同
        一、“要”和“得”的意愿义会话含义对比
        二、“要”和“得”的义务义会话含义对比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东南亚初级阶段来华留学生关于能愿动词“要”和“得”习得情况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开展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内容
        三、调查目的
    第二节 问卷调查的结果
        一、选择题中的偏误情况数据统计及分析
        二、判断题中的偏误情况数据统计及分析
        三、连词成句题中的偏误情况数据统计及分析
        四、简答题中的偏误情况数据统计及分析
        五、书面写作中的能愿动词语体偏误情况统计分析
第四章 留学生习得能愿动词“要”和“得”的偏误表现
    第一节 遗漏偏误
    第二节 错序偏误
    第三节 误代偏误
    第四节 误加偏误
    第五节 其他偏误
        一、语体偏误
        二、会话含义理解偏误
第五章 关于能愿动词“要”和“得”的教学建议
    第一节 宏观教学建议
        一、设置分班,对比母语与目的语
        二、合理制定义项的教学顺序
    第二节 微观教学建议
        一、针对遗漏性偏误的建议
        二、针对错序性偏误的建议
        三、针对误代性偏误的建议
        四、针对误加性偏误的建议
        五、针对语体偏误的建议
        六、针对会话含义的理解偏误建议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基于范畴观的“想”义双音动词词群的多维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的意义
        0.1.1 范畴观视角
        0.1.2 词群聚合理据
        0.1.3 句模的语义类型化
        0.1.4 “想”义双音动词的研究意义
    0.2 研究现状
        0.2.1 关于“范畴”的研究
        0.2.2 关于“词群”的研究
        0.2.3 关于句模的研究
        0.2.4 关于“想”义语词的多维描写
    0.3 研究的任务
    0.4 研究方法
        0.4.1 基本原则
        0.4.2 研究方法
    0.5 基本术语的界定
    0.6 语料来源
第一章 “想”义双音动词词群的内部视角考察
    1.1 引言
    1.2 “想”义双音动词词群的界定
        1.2.1 原型范畴理论概说
        1.2.2 “想”义双音动词词群的确立
    1.3 “想”与“想”义双音动词词群
        1.3.1 单音词“想”核心地位的确立
        1.3.2 单音词“想”语义的共时考察
        1.3.3 “想”与“想”义双音动词词群的范畴系联
    1.4 “想”义各双音动词词群间的范畴系联
        1.4.1 动态范畴理论概说
        1.4.2 “想”义双音动词词群连续统的构拟
    1.5 小结
第二章 “想”义双音动词词群的外部视角考察
    2.1 引言
    2.2 “想”义双音动词词群与认知范畴的组配
        2.2.1 “双向选择”理论概说
        2.2.2 “想”义双音动词与程度范畴的选择性组配
        2.2.3 “想”义双音动词与时间范畴的选择性组配
        2.2.4 “想”义双音动词与语气范畴的选择性组配
        2.2.5 小结
    2.3 “想”义双音动词词群与句模范畴的组配
        2.3.1 语义选择限制
        2.3.2 “想”义动核的语义选择
        2.3.3 “想”义双音动词词群句模的配置与分析
        2.3.4 小结
第三章 “想”义双音动词的非范畴化观照
    3.1 范畴化与非范畴化的关系
    3.2 词汇化、语法化与非范畴化的关系
    3.3 “想”义双音动词的跨层词汇化演绎
        3.3.1 “X想”的跨层词汇化
        3.3.2 “想X”的跨层词汇化
        3.3.3 跨层词汇化中的非范畴化统摄
    3.4 小结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同义词词林(第二版)》“想”义动词条目
    附录二 李秋杨(2014)基于语义范畴的心理动词分类
    附录三 苍黎黎(2012)基于《动词用法词典》的心理动词分类
    附录四 本文“想”义双音动词词库
    附录五 全文中英术语对照表
参考文献
作者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语言类型学视角的汉语情态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类型学视角下汉语情态的范畴化研究
    (一)汉语情态范畴的边界模糊性研究
    (二)汉语情态范畴的小类研究
    (三)汉语情态系统或其子系统的勾勒
二、类型学视角下汉语情态范畴的语法化研究
    (一)汉语情态意义的共时语法化研究
    (二)汉语情态表达的历时语法化研究
        1.汉语情态动词的语法化研究
        2.汉语情态副词的语法化研究
        3.汉语情态语气词的语法化研究
        4.汉语其他情态表达的语法化研究
三、类型学视角下汉语情态表达的认知研究
四、类型学视角下汉语情态范畴的语义地图模型研究
五、类型学视角下汉语情态研究的展望

(8)英语时体用法中的虚拟思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问题
    1.4 文章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英语时的非典型用法研究
        2.1.1 ERS时间理论的研究
        2.1.2 形式主义的研究
        2.1.3 系统功能语法的研究
        2.1.4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
    2.2 英语体的非典型用法研究
        2.2.1 英语进行体非典型用法的研究
        2.2.1.1 形式主义的研究
        2.2.1.2 功能主义的研究
        2.2.2 英语完成体非典型用法的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理论依据
    3.1 语言系统中的虚拟性
        3.1.1 国外学者的虚拟性理论
        3.1.2 国内学者对虚拟性理论的发展
    3.2 哲学视角的虚拟性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英语一般现在时各用法中的虚拟思维
    4.1 一般现在时非指示用法中的虚拟思维
        4.1.1 状态现在时用法中的虚拟思维
        4.1.2 习惯现在时用法中的虚拟思维
        4.1.3 瞬间现在时用法中的虚拟思维
    4.2 一般现在时表过去用法中的虚拟思维
    4.3 一般现在时表将来时间用法中的虚拟思维
    4.4 一般现在时在虚构叙事中的虚拟思维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英语一般过去时非典型用法中的虚拟思维
    5.1 习惯过去时中的虚拟思维
    5.2 过去时表现在和将来时间中的虚拟思维
        5.2.1 间接引语中的虚拟思维
        5.2.2 态度过去时中的虚拟思维
        5.2.3 假设性过去时中的虚拟思维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英语进行体非典型用法中的虚拟思维
    6.1 进行体不表动作过程用法中的虚拟思维
        6.1.1 进行体表习惯用法中的虚拟思维
        6.1.2 进行体表静态用法的虚拟思维
    6.2 进行体中静态动词转动态用法的虚拟思维
    6.3 进行体表“时”用法中的虚拟思维
        6.3.1 进行体表将来用法中的虚拟思维
        6.3.2 进行体表现在用法中的虚拟思维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英语完成体非典型用法中的虚拟思维
    7.1 现在完成体表非完整用法中的虚拟思维
    7.2 过去完成体表非完整用法中的虚拟思维
    7.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主持的课题
致谢

(10)英语母语者汉语可能类情态动词二语习得研究 ——基于互动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情态问题研究综述
        1.2.1 学术史上的情态问题:从哲学、逻辑学到语言学
        1.2.2 西方语言学史上的情态研究
        1.2.3 中国语言学史上的情态研究
        1.2.4 研究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1.3 理论背景与研究方法
        1.3.1 理论背景
        1.3.2 研究对象及范围
        1.3.3 研究目的、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1.4 语料来源
第2章 情态概说与基本概念界定
    2.1 情态概说
        2.1.1 情态的定义及本文界定
        2.1.2 情态的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2.2 情态表达与情态动词
        2.2.1 情态表达手段的多样性
        2.2.2 情态动词在情态表达中的地位
        2.2.3 情态动词与情态表达的对应关系
    2.3 “可能”与可能类情态动词
        2.3.1 “可能”与可能性
        2.3.2 可能性与可能世界
        2.3.3 可能性与情态的构成要素
        2.3.4 广义可能性与狭义可能性
        2.3.5 可能类情态动词的情态表达类型归属
        2.3.6 本文的界定
第3章 现代汉语可能类情态动词的本体考察
    3.1 基本成员的历时考察
        3.1.1 基本成员的确定
        3.1.2 基本成员的历时考察
    3.2 句法、语义及语用特征
        3.2.1 句法特征
        3.2.2 语义特征
        3.2.3 语用特征
        3.2.4 情态表达的下位分类
    3.3 篇章分布与功能
        3.3.1 不同文体篇章中的分布调查
        3.3.2 不同文体篇章中的功能分析
    3.4 可能类情态动词的汉英对比
        3.4.1 英语可能类情态动词的确认
        3.4.2 句法对比
        3.4.3 语义对比
第4章 互动论——情态习得研究的理论基础
    4.1 互动与互动论
        4.1.1 “互动”的定义
        4.1.2 互动论的提出
    4.2 互动论的发展与核心思想
        4.2.1 互动论的前期研究
        4.2.2 互动论的后期研究
        4.2.3 互动论与社会文化理论的融合
        4.2.4 互动论的核心思想——意义协商
    4.3 相关研究简介
        4.3.1 英语二语互动习得研究
        4.3.2 互动研究在汉语二语习得领域
第5章 英语母语者汉语可能类情态动词使用及习得情况调查
    5.1 相关现象的考察与调查
        5.1.1 情态偏误现象
        5.1.2 口头表达的案例呈现——过度产出现象
        5.1.3 书面表达的语料库调查
        5.1.4 访谈及问卷调查
    5.2 习得现状分析与互动研究的适切性
        5.2.1 习得现状分析
        5.2.2 互动研究的适切性、必要性与可行性
第6章 协商策略与协商效应——初级学习者的互动习得
    6.1 情态动词与互动协商
        6.1.1 情态动词与交际困难
        6.1.2 情态动词与互动协商
    6.2 “可能”的互动协商与习得
        6.2.1 互动协商的重点:否定形式
        6.2.2 协商策略:类型、频率与分布
        6.2.3 协商效用:口语产出与习得效果测量
    6.3 “能、会、要、应该”的认识情态义互动习得
        6.3.1 “能”的认识情态义习得
        6.3.1.1 互动协商的重点:句式分布与使用偏好
        6.3.1.2 协商后退与认识情态输出的间断性
        6.3.2 “会”的认识情态义习得
        6.3.2.1 主要习得途径:语块和纵向结构
        6.3.2.2 互动协商重点:情态句形式标记与人际功能实现……
        6.3.2.3 命题成分的语义逻辑关系与认识情态义习得
        6.3.3 “要”的认识情态义习得
        6.3.3.1 互动协商的起点:功能差异感知
        6.3.3.2 互动协商的重点:将然性表达与认识情态义认知……
        6.3.3.3 互动促学的效应:短期效应与固化现象
        6.3.4 “应该”的认识情态义习得
        6.3.4.1 互动协商的类型特点:被动协商与澄清请求
        6.3.4.2 协商的重点:“应该”推测用法的情态理据
        6.3.4.3 协商习得效应:交互认知协同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动态评估与二语发展——高级学习者的互动习得
    7.1 高级学习者的会话与互动协商
        7.1.1 会话管理中的话题控制与移位活动
        7.1.1.1 交际信息量与信息类型
        7.1.1.2 提问与话题建立及控制
        7.1.1.3 话题类型
        7.1.2 会话任务类型与互动协商
        7.1.3 会话分析与动态评估
    7.2 最近发展区与互动调节习得
        7.2.1 “发展”与“最近发展区(ZPD)”思想
        7.2.2 “调节性学习历程(MLE)”与第二语言发展
        7.2.2.1 调节性学习历程
        7.2.2.2 调节性学习与第二语言发展动态评估
    7.3 “可能”的互动调节与学习者语言能力诊断
        7.3.1 学习者二语表现
        7.3.2 互动调节与问题诊断
        7.3.2.1 情态表达手段匮乏与过度产出
        7.3.2.2 人际功能认知和交际策略偏好
        7.3.2.3 英语母语迁移与汉语中介语使用及句法特点
    7.4 “能、会、要、应该”的互动调节与认识情态义习得
        7.4.1 “能”的互动调节与认识情态义习得
        7.4.1.1 互动调节诊断:偏向主观性义项的情态感知和使用…
        7.4.1.2 互动调节与“能”的认识情态义最近发展区建立
        7.4.1.3 互动调节与习得过程历时发展
        7.4.2 “会”的互动调节与认识情态义习得
        7.4.2.1 学习者语言技能专门化
        7.4.2.2 他人外部调节与最近发展区创建
        7.4.2.3 私语、自我内部调节与认识情态义涌现
        7.4.3 “要”的互动调节与认识情态义习得
        7.4.3.1 习得难度和调节需求的多样化
        7.4.3.2 调节策略与最近发展区创建
        7.4.3.3 学习者历时发展与认识情态义涌现
        7.4.4 “应该”的互动调节与认识情态义习得
        7.4.4.1 分散性调节与集中调节
        7.4.4.2 语言输入理解、模仿与情态感知
        7.4.4.3 母语迁移与概念认知转变
        7.4.5 情态动词连用涌现与口语语篇的情态表达多样性
        7.4.5.1 情态动词连用的范例调节习得与口语产出涌现
        7.4.5.2 会话管理与口语会话语篇的认识情态表达多样性……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语
    8.1 全文结论
    8.2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四、情态动词范畴的界限模糊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跨语言比较研究 ——以汉语、印地语、阿拉伯语和希腊语为例[D]. 王连柱.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对外汉语视域下的“没想到”与“想不到”研究及其对外汉语教学法[D]. 王晓琴.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现代汉语意愿情态的表达及其维译研究[D]. 黄晨. 喀什大学, 2021(07)
  • [4]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知道”的情态意义[D]. 陈青青. 西南大学, 2020(01)
  • [5]能愿动词“要”和“得”的辨析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 卢旺辉.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6]基于范畴观的“想”义双音动词词群的多维考察[D]. 陈诗语.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7]语言类型学视角的汉语情态研究现状与展望[J]. 张秀松.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0(01)
  • [8]英语时体用法中的虚拟思维[D]. 陶明星. 湖南大学, 2019(01)
  • [9]现代汉语负面评价话语的语用研究[D]. 崔晋苏. 华中师范大学, 2019
  • [10]英语母语者汉语可能类情态动词二语习得研究 ——基于互动论视角[D]. 张巍. 吉林大学, 2019(10)

标签:;  ;  ;  ;  ;  

情态动词类别的边界歧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