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宋代西北森林资源的消耗形态及其生态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保宏彪[1](2021)在《北宋在河套南部的屯戍活动对当地生态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北宋在与西夏争夺河套南部的过程中,组织当地驻军开展了以屯垦和筑堡为代表的大规模屯戍活动,对土地的粗放式经营和对森林资源的掠夺式开发严重破坏生态。在气候逐渐转冷的大背景下,气温和湿度的间歇性波动导致河套南部农牧业生产摇摆不定,严寒、暴雨等极端天气和过度屯田、广筑堡寨、修筑道路、兴办马政四种人为因素进一步加剧了河套南部的生态恶化。
过轩[2](2019)在《北宋东京木材使用与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木材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天然材料之一,因其获取方式简单、资源丰富、用途多样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在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木材的使用为东京居民的生产与生活提供了便利,是居民衣食住行中不可或缺的原材料,木材的大量使用在为北宋东京居民的生产与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彰显了其繁荣发展的社会景象。北宋东京人口稠密、商业繁荣,是巨大的消费中心,木材需求量浩大。由于东京周边的林木资源有限,因此其木材消费大多仰仗各地供给。北宋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开辟了多个木材采伐区,并实施了比较完善的木材管理制度,为东京木材的充足供应提供了保障。北宋东京木材市场的繁荣,既为居民日常生产与生活提供了便利,又促进了东京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北宋东京木材的大量消耗离不开政府官营采木业的支持,西北秦陇地区是东京木材最主要的供给地,而荆湖、川渝及广大江南地区也是重要的木材产地。各地的木材通过官方采斫、政府采购、政府科率、地方献木及民间贩运等途径源源不断地输送至京城。木材被广泛应用在北宋东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涵盖了建筑业、薪炭燃料、交通运输业、木器制作等方面,按照其使用类型可分为建筑木材、燃料木材和手工业原材料等。另外,木材的大量使用不仅对东京地区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对采伐地区的生态环境、宋人的思想观念及与木材相关的生产行业均有一定的影响。
牛晓宇[3](2019)在《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四川藏区城镇生境质量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四川藏区城镇空间结构生态优化机制研宛”(批号:51578454)下的子项研究课题。目前我国正处于高速城镇化发展时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城镇建设成为这一时期的研究热点。四川藏区作为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城镇发展必须走生态化与可持续化的道路。然而该区域由于其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与历史发展因素,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本文基于对四川藏区代表性城镇区域发展历史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各时期土地利用类型的相互转化关系,并利用GIS软件与InVEST模型,对其生境质量进行定量分析,探索各时期生境质量变化的具体原因,以期对四川藏区生态化、可持续化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本文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1)对四川藏区城镇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寻找论文切入点,即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生境质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四川藏区研究现状、国内外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城镇化及生境质量评价研究作综述。2)针对四川藏区现状,选取适宜的生境质量评价模型,即InVEST模型。对模型评价原理、模型设置过程、优点与不足进行说明,并在课题组的研究基础上选取四川藏区代表性城镇区域作为研究对象。3)以若尔盖县、阿坝县为高原型城镇区域代表,以康定县县、德格县、稻城县为河谷型城镇区域代表,研究其历史发展、经济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发展、土地利用变化及生境质量变化,并对该县生境质量变化情况做初步分析。4)以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作为区分,探讨四川藏区代表性城镇区域土地利用与生境质量变化的内在关系,对四川藏区可持续、健康化城镇发展提出建议,并总结全文不足之处。
马琴玉[4](2019)在《北宋对黄河流域植被的破坏及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宋时期是由温暖期到寒冷期的过渡阶段,气候对黄河流域植被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但一定时期内人为因素对植被的影响更为严重。北宋建立伊始,为了国都开封的修建,就开始在黄河中上游地区大量开采木材,并随着玉清昭应宫的修建而推向高潮;另一方面,随着宋夏矛盾的升级,北宋在陕西各路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大规模屯田,并一直持续到北宋末期,从而导致大量的草场被破坏;再次,在应对中下游地区频繁的河患治理和河道清理,黄河流域的植被也被大量的开采使用。从生态学的角度看,所有的生命与非生命系统都紧密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其中林木、草场等植被系统不仅以其生态系统中第一性生产者角色而位居整个自然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键的地位,而且以其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的功能位于保护自然界生态平衡的核心。北宋对森林草场等植被资源的大规模破坏消耗,造成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的严重恶化,水旱灾害不断。这些水旱灾害增长趋势与北宋时期黄河流域的植被破坏程度的变迁高度一致:越往北宋后期,水旱灾害越多,发生的频次越密集,发生的比率成倍增长,而且旱灾增长的比率远高出水灾。从而导致北宋时期黄河流域的水旱等自然灾害不仅次数频繁,而且强度与广度远胜唐代。“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旱涝灾害发生引起了环境恶化和人体健康的变化,继而引发瘟疫,从而更加重了处于水深火热中人们的艰难困苦,同时也以血淋淋的现实显示着植被大量减损的严重后果。严重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促使有识之士不断关注环境问题,并积极思考、寻求解决方案。因此,北宋时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远超前人,不仅形成较为深刻的认识,而且能够依据现实,制定诸多有利于改善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措施。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尽管当时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无法与现代系统环保理论相提并论,但客观上却起到了增加、保护林木资源的作用;其次,他们的阴阳五行思想及与此紧密关联的宇宙观、顺应天道对待自然万物、用中庸之道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原则等,都与现代系统的环境保护意识高度契合,不仅在当时促进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为今天我们处理环境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胡守静[5](2018)在《北宋西北界壕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界壕广泛分布于宋王朝西北沿边诸路,在防御辽夏、界分蕃汉、保护道路、以及划定国界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长久以来这个重大学术问题并未引起重视,研究亦少之甚少,故本文立足于宋代文献,结合最新的考古成果对界壕的基本信息,诸如里程、走向、形制等方面做了较为全面的梳理与考证。本文主要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主要梳理了秦凤路的界壕。大体而言,秦凤路境内主要存在四段界壕,其中三段为真宗时期曹玮所修筑,一段为神宗时期文彦博所奏请修筑。曹玮所筑三段界壕分别是弓门至威远段、永庆寨至拶啰咙段、大小落门段,文彦博所奏请的界壕以甘谷城为中心,西至通渭寨,东至德顺军治平寨。第二章主要梳理的是泾原路的界壕。泾原路境内的界壕主要位于德顺军、镇戎军与原州等。其中德顺军境内的界壕有三段,是以南北流向的瓦亭川(今葫芦河)及其支流为核心的,界壕的走向亦基本与河流流向相同;镇戎军境内的界壕主要有沿战国秦长城所筑的长城壕、以熙宁寨为中心东西延伸的新壕,以及基本信息不甚明确的乾兴寨北边壕;原州境内有两段界壕,分别是长约五十一里的车道岘界壕以及新门寨西界壕;除此之外,还有被西夏人回填的“武延川边壕”以及独具特色的“护道壕”。第三章主要梳理的是环庆路界壕。总体而言,环庆路境内界壕里程较短,走向以东西向为主,这其中环州境内有三段,分别为灰家觜边壕、定边寨北边壕,安塞寨西边壕;庆州境内除了十二盘界壕外,还有一段因西夏国主出面而被迫停工的界壕。第四章分别梳理了鄜延路界壕。鄜延路的界壕主要集中在绥州城以及周边,分别为沿今淮宁河修筑的绥平寨北边壕以及绥州城外界壕。绥州城北界壕是宋夏立定界至时于相邻界堠之间所开掘,且其城外“二十里”划界的原则被日后其余沿边诸路所沿用,影响深远,是为“绥州例”。第五章除了探讨熙河路的界壕之外,着重梳理了宋辽沿边的界壕。总体而言,宋辽沿边的界壕可以熙宁年间为界分为两个时段,熙宁之前界壕以防御性的边壕为主,熙宁以后则为两国界至上的封堠居多。在余论一章中,着重对界壕的相关问题,诸如产生与渊源、修筑的时间阶段、以及界壕的形制与作用等,进行了探讨,以试图呈现出北宋西北界壕的基本面貌。
蔡雪莲[6](2017)在《清至民国河西走廊林木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区域林业史是近年来林业史研究的重点之一,主要探讨历史时期某一地理区域内林业资源的分布、变迁及其规律,考察林业机构和与林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内容。河西走廊处于中国甘肃省西北部狭长高平地,气候干旱,降水少,风沙多;土壤以荒漠土,盐渍土为主;该自然条件决定了河西走廊植物除祁连山生长云杉外,在河川或湖泊附近多生长具有耐旱性质的杨、柳、榆、梧桐等。历史时期河西走廊地区林木资源较之现在,种类相对较多,分布亦更为广泛。然而,随着长期以来对河西地区的不合理开发,以及生态环境的恶化,该区的林木资源逐渐减少。河西走廊地区的林木变迁史,可视为西北地区林木变迁的一个缩影。探讨历史时期河西走廊的林业史,可为今后学界开展对中国历史时期区域林业史的系统研究提供个案,尤其可为西部干旱地区林业史的探讨树立典型。本文结合传统史籍和河西走廊地区的地方志、档案资料,运用历史学和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探讨清至民国时期河西走廊林木资源的分布与变迁,以及该区的林政史、林木用途和林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等方面的情况。通过研究得出以下几点认识﹕一、河西走廊的林木资源呈东多西少的分布特点,在战争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下,清至民国时期河西走廊的林木资源在持续减少。二、清至民国时期,特别是民国时期,在全国林业政策的指导下,河西走廊的林业机构和林业政策向专门化、法制化转变,推动了河西地区的林业发展。三、清至民国时期河西走廊的林木除日常用度外,或被军阀用于官邸私宅建造,或被政府机关征用于公路建设、煤矿、邮电通讯等事业。四、河西地区的林产品资源有限,只供该区民众生产生活使用,不外销;林副产品中的苁蓉、大黄、甘草等药材因产量多、质量佳,销往临近的青海、新疆,甚至有的远销山西。研究历史时期河西走廊的林木业状况,可为今天河西地区的林木种植、管护及环境治理等提供借鉴。
聂传平[7](2015)在《宋代环境史专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环境史为主要研究视角,旨在探讨两宋时期不同地域人群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和彼此产生的影响。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经济取得了空前的发展,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也愈加密切。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在宋人对自然环境改造与利用进一步增强的基础上取得的,自然环境在此过程中亦受到深刻影响。通过对宋人与自然环境互动关系的考察,可以增进对宋代历史的理解和认知。本文正文内容共十一章,为研究的方便划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包括第1-5章,研究内容为北宋时期,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不同地域人群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史,这一部分以北宋都城东京(开封)为中心展开讨论。宋代实行发运使、转运使制度,以收聚地方财赋转运中央,都城便成为物质能量的消费与流动中心。东京作为一个巨大的消费中心,对木材和燃料的消耗都是极为巨大的,北宋政府为了保障东京的木材与燃料供给,制定了针对性的措施和较为严格的管理制度;同时东京对木材和燃料的大量消耗也给供给区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汴河在东京内河航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北宋政府为了维持对汴河的长久使用,采取了多种较为有效的治理措施,但因汴河高含沙量的特性,其“地上河”之势还是难以避免地形成了。宋代黄河河患的加重是华北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重要表现与推动力,河患的加重致使华北地区民生艰难,生态环境趋于恶化,且两者相互影响和掣肘,尽管也出现了淤田这一变水害为水利的创举,但并不足以从根本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西北边区的开拓是北宋在边疆开拓方面少有的成功案例,北宋政府采用自然环境开发与边疆开拓相结合的方式,二者相互推动,取得显着成效;弓箭手则在土地开发和戍边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随着宋蕃茶马贸易的逐步形成,西北吐蕃人渐而形成饮茶习俗,由此对北宋的依赖性也增强了。战争会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性,在“靖康之难”中,东京城饱受金军摧残,致使东京居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处于一种失衡、恶化的状态,而这也是导致此后东京衰落与城市地位下降的直接原因。中编为正文的第6-9章,研究内容主要是宋代南方地区不同地域人群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史,研究时段侧重于南宋时期,该部分以南宋都城临安(杭州)为中心展开讨论。在临安的柴、米、菜、水等基本生活物资供给中,其“四门”运销特点可反映出供给区的区位与生态特色;在南宋时期,经过历代官府的建设和维护,西湖成为一个风景怡人的生态景区,与临安城相互依存。两浙、江淮是宋代农业开发最成熟、单产最高的地区之一,也是两宋都城最主要的粮食供给地;而宋代圩田的兴起推动了两浙、江淮地区农业与水利的发展,是当地民众探索出的一条人与土地及水环境相处的有益模式,不过在南宋中后期,由于过度开发,部分地区出现了人与水环境紧张失衡的局面。宋代东南山区梯田的出现和推广是山区农业开发向纵深发展的重要表现;梯田的出现为山区农业的精耕细作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水田在山区的推广提供了可能性;梯田还对山区民众生产、生活及山区生态环境产生深远影响。宋代岭南社会发展与野生动物变迁是密切相关的,岭南人对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利用为自身提供了很大一部分生活所需,丰富了其社会生活内容,但对野生动物,尤其是一些大型兽类而言,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出现了“人进兽退”的现象。下编为正文的第10-11章,这一部分对全文具有总领和概括的作用。首先从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角度探讨宋人的生存概况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人类获取衣食住行之资的活动是人类与自然环境打交道的出发点,通过宋人衣食住行之资的获取,可从形而下的物质层面窥探宋人与其生存环境的相互关系。其后则分别探讨了宋代知识阶层(道学家和文学家)的生态观念和宋代官方关于动植物保护的政策、法规,从形而上的意识形态层面总结了宋人的生态观念和意识。总体来看,因历史时期的长期累积,宋代(指北宋)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一定的生态恶化趋势及林木资源过度消耗等问题,这给宋代北方地区的民生与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但宋代北方地区的民众也在主动地改造和适应环境。而宋代(以南宋为主)南方地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向纵深发展,为支持宋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也在加深。
方宝璋,邹心平[8](2015)在《层次态理论视角下的宋代生态管理思想及其实践》文中提出层次态理论是系统论的主要内容,强调不同系统层次的差异与协同,其理论具有普适性。宋代生态管理思想与实践暗含层次态理论,其治理对象分为植物、水土、动物、自然景观等层次;治理途径分为保护、干预、利用生态环境等层次;治理目标以人为本,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宋代层次态生态治理对当代的启示是,通过全面多层次的保护、干预、利用相结合的途径对自然生态进行治理,在人与自然和谐中永续利用自然。
叶梓[9](2014)在《北宋熙州经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熙州(今甘肃省临洮县)自古就是西北名邑,境内四山环抱,一水北流,山川河谷分布集中,形势险要。熙州地区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宋初,熙州为吐蕃所据,属唃厮啰政权管辖。北宋时期,熙州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是北宋经略河湟、扼制西夏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是中西交通要道之一。随着党项的崛起,北宋政府的御边政策开始转变,神宗熙宁年间,提出了经略熙河以断夏国右臂的战略。熙宁五年(1072年),在王韶等人的努力下,熙州顺利收复。熙州收复后,选择精明强干之人出任知州成了经略熙州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北宋一朝,出任知州的有三十多人。熙州知州多为精明强干之臣,他们在知熙州任上,勤勉努力。例如王韶,他在知熙州时,营田辟土、设置市易司、招纳蕃部、修建堡寨等,为熙州的长远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又如张诜、刘舜卿等,在知熙州任上,积极整顿边务,有效地抵御了少数民族的入侵,维护了熙州地区的稳定。熙州地区吐蕃众多,而熙州吐蕃对北宋西北的边防形势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宋政府根据边防形势的变化,对熙州所属的河湟吐蕃实行政治上拉拢、经济上帮助、文化上羁縻等政策,使吐蕃部族多数都能够依附于宋朝,成为北宋西北边防的重要力量。熙州的农林牧业资源丰富,熙州收复后,北宋政府在熙州垦地屯田、招募弓箭手、兴修水利、开发林木,促进了当地农、林业的发展。熙州是北宋西北重要的经济文化交流地区。宋政府通过在熙州设立市易务、买马司、开放沿边市场等措施,促进了熙州的经济文化发展,并取得了经略熙州的良好效果。
李明[10](2014)在《北宋关中农业经济研究》文中提出北宋关中地区是宋夏战争的战略后方,其范围包括永兴军路的京兆府、华州、同州、坊州、耀州、邠州及秦凤路的凤翔府和陇州。关中南依秦岭,北止于黄龙山与桥山,西至陇山,东抵黄河之滨,扼守东西要冲,依山凭河,战略地位非常突出,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北宋时期,关中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农业经济,成为拱卫开封的“西大门”和王朝所倚重的经济区,因此北宋政府非常重视对关中的治理与经略。安史之乱前,关中因是唐王朝都城所在地,从而聚集着庞大的居民、商旅及军队。为了满足数量庞大的消费群体,唐政府非常重视关中农业经济的发展,并取得十分显着地成效。然而,晚唐五代战乱,关中数为战场,惨遭破坏,人口流失,田地荒芜,致使关中农业经济迅速走向衰退。北宋建立以后,关中虽非国都所在,然其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凸显的军事战略地位,仍然受到北宋政府的高度重视。宋夏战场的地理位置,关中显得愈发重要,不仅为北宋提供了西北所需的兵力、军粮、战马等战争资源,而且是宋夏战争中的一个重要后勤补给基地。关中地区还是北宋重要的农业经济区。关中农业经济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北宋对西北经略的有效发挥,因此,北宋政府非常重视对关中农业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北宋政府重农政策和措施的推行,使关中垦田面积大为增加,自耕农、半自耕农所占比例逐年增长,缓和关中地区土地高度集中的矛盾;另一方面,北宋关中地方政府则积极落实中央有关农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并亲自带领民众兴修农田水利、劝课农桑及开垦农田,使关中农业经济的发展取得显着的效果,不仅满足了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还为宋夏沿边的守军提供大量粮食及其它军事物资,为北宋西北国防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宋代西北森林资源的消耗形态及其生态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宋代西北森林资源的消耗形态及其生态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北宋在河套南部的屯戍活动对当地生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北宋在河套南部的屯戍活动 |
(一)北宋在河套南部组织屯田 |
(二)北宋在河套南部修筑堡寨 |
二、北宋时期河套南部生态破坏的表现与原因 |
(一)河套南部生态破坏的表现 |
(二)河套南部生态破坏的原因 |
1. 过度屯田 |
2. 广筑堡寨 |
3. 修建道路 |
4. 兴办马政 |
三、结论 |
(2)北宋东京木材使用与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界定 |
二、选题缘由 |
三、选题意义 |
四、研究现状及分析 |
五、研究方法及创新 |
第一章 北宋东京木材来源地与获取途径考察 |
一、北宋东京木材来源地考察 |
(一)西北地区 |
(二)河东地区 |
(三)其它地区 |
二、北宋东京木材来源途径考察 |
(一)官方采斫 |
(二)政府采购 |
(三)官府科率 |
(四)民间贩运 |
(五)其它方式 |
小结 |
第二章 北宋东京木材的管理 |
一、东京木材管理机构 |
(一)竹木务 |
(二)作坊物料库第三界 |
(三)事材场 |
(四)退材场 |
二、东京木材运营管理 |
(一)木材运输管理 |
(二)木材使用管理 |
(三)贩木行为管理 |
小结 |
第三章 北宋东京木材需求与应用 |
一、木材的需求 |
(一)原料需求 |
(二)燃料需求 |
二、木材的应用 |
(一)建筑业 |
(二)薪炭燃料 |
(三)交通运输业 |
(四)木器制作 |
(五)应用于其它领域 |
小结 |
第四章 北宋东京木材使用的影响 |
一、木材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
(一)对木材采伐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
(二)对东京地区人居环境的影响 |
二、木材使用对思想观念的影响 |
(一)引发宋人的林木保护意识 |
(二)激发宋人火灾预防意识 |
三、木材使用对相关行业的影响 |
(一)对木工行业的影响 |
(二)对石炭开采业的影响 |
四、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目录 |
(3)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四川藏区城镇生境质量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型城镇化的爆发式发展 |
1.1.2 城镇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冲突日益严重 |
1.1.3 生态化城镇发展的政策要求 |
1.1.4 本章小结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四川藏区研究现状 |
1.3.2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理论(LUCC)研究进展 |
1.3.3 城镇化与生境质量评价 |
1.3.4 本章小结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模型原理及设置 |
2.1 InVEST模型简介 |
2.2 模型评价原理 |
2.3 模型设置 |
2.4 模型优点与不足 |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对象选取 |
3.1 四川藏区城镇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行政区划 |
3.2 四川藏区城镇历史演变 |
3.2.1 四川藏区城镇发展沿革 |
3.2.2 建国前影响四川藏区城镇发展的主要因素 |
3.2.3 近代影响四川藏区城镇发展的主要因素 |
3.3 四川藏区城镇分布规律 |
3.3.1 城镇靠近川中发达城市地区 |
3.3.2 城镇沿主要交通线分布 |
3.3.3 城镇沿河流分布 |
3.4 研究对象选取 |
第四章 四川藏区高原型城镇区域生境质量评价 |
4.1 若尔盖县生境质量评价 |
4.1.1 若尔盖县历史沿革 |
4.1.2 若尔盖县产业与经济发展 |
4.1.3 若尔盖县城镇发展 |
4.1.4 若尔盖县土地利用变化 |
4.1.5 若尔盖县生境质量变化 |
4.1.6 若尔盖县生境质量变化驱动力分析 |
4.2 阿坝县生境质量评价 |
4.2.1 阿坝县历史沿革 |
4.2.2 阿坝县产业与经济发展 |
4.2.3 阿坝县城镇发展 |
4.2.4 阿坝县土地利用变化 |
4.2.5 阿坝县生境质量变化 |
4.2.6 阿坝县生境质量变化驱动力分析 |
第五章 四川藏区河谷型城镇区域生境质量评价 |
5.1 康定县生态空间质量评价 |
5.1.1 康定县历史沿革 |
5.1.2 康定县产业与经济发展 |
5.1.3 康定县城镇发展 |
5.1.4 康定县土地利用变化 |
5.1.5 康定县生境质量变化 |
5.1.6 康定县生境质量变化驱动力分析 |
5.2 德格县生境质量评价 |
5.2.1 德格县历史沿革 |
5.2.2 德格县产业与经济发展 |
5.2.3 德格县城镇发展 |
5.2.4 德格县土地利用变化 |
5.2.5 德格县生境质量变化 |
5.2.6 德格县生境质量变化驱动力分析 |
5.3 稻城县生境质量评价 |
5.3.1 稻城县历史沿革 |
5.3.2 稻城县产业与经济发展 |
5.3.3 稻城县城镇发展 |
5.3.4 稻城县土地利用变化 |
5.3.5 稻城县生境质量变化 |
5.3.6 稻城县生境质量变化驱动力分析 |
第六章 四川藏区代表城镇区域生境质量变化驱动因素研究 |
6.1 各城镇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境质量影响对比分析 |
6.2 自然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
6.3 人为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
6.3.1 经济与产业发展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
6.3.2 城乡建设与发展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
6.3.3 环境保护策略实施与监管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
6.4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境质量影响的验证分析 |
6.4.1 若尔盖县叠图分析 |
6.4.2 康定县叠图分析 |
6.4.3 稻城县叠图分析 |
6.5 主要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取得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4)北宋对黄河流域植被的破坏及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起源与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 |
第一章 北宋对黄河流域植被的破坏 |
第一节 北宋以前黄河流域的植被的状况 |
第二节 北宋对黄河中上游的植被破坏 |
一、建筑中对黄河中上游地区林木资源的消耗与破坏 |
二、西北屯田中的植被破坏 |
第三节 黄河中下游边防及治河中的植被采伐 |
一、华北地区边防建设过程中的植被摧毁 |
二、治理河道过程中的木材消耗 |
第二章 北宋时黄河流域植被破坏的影响 |
第一节 北宋时黄河流域水旱灾害分析 |
第二节 北宋时黄河流域灾疫情分析 |
第三章 北宋时期的生态观与植被保护措施 |
第一节 北宋时期的生态观 |
第二节 北宋的植被保护措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北宋西北界壕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秦凤路 |
第一节 弓门至拶啰咙段 |
第二节 甘谷城至治平寨、通渭堡段界壕 |
第二章 泾原路 |
第一节 德顺军边壕 |
第二节 镇戎军边壕 |
第三节 原州界壕 |
第四节 会州、西安州界壕 |
第三章 环庆路 |
第一节 环州界壕 |
第二节 庆州界壕 |
第四章 鄜延路 |
第一节 绥平寨北边壕 |
第二节 绥州城外界壕 |
第五章 其他路 |
第一节 熙河路界壕 |
第二节 宋辽沿边诸路 |
余论 界壕的相关问题 |
第一节 界壕的出现与渊源 |
第二节 界壕修筑的时间阶段 |
第三节 界壕的形制与作用 |
附 宋代西北界壕简表 |
参考文献 |
(6)清至民国河西走廊林木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清至民国河西走廊概况 |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 |
第二节 政区沿革 |
第二章 清至民国河西走廊的林木资源 |
第一节 清至民国河西走廊林木资源的概况 |
第二节 清至民国河西走廊林木资源的变迁 |
一、林木资源的破坏 |
二、造林活动 |
第三章 清至民国河西走廊的林政 |
第一节 清代河西走廊的林业政策 |
一、林木种植政策 |
二、森林保护政策 |
第二节 民国河西走廊的林业政策及法律法规 |
一、林业机构 |
二、关于林木种植的政策及法规 |
三、林木管护措施 |
第四章 清至民国时期河西走廊林木的使用 |
第一节 日常用度 |
第二节 官府征用 |
第五章 清至民国河西走廊林产品的产、运、销 |
第一节 林产品的产、运、销 |
第二节 林副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宋代环境史专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环境史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概况 |
二、宋代环境史研究相关问题回顾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意义 |
上编 |
第一章 北宋东京的木材与燃料 |
第一节 东京木材来源及其消费 |
一、东京木材消费之概况 |
二、官营木业的采伐、运输和管理 |
三、东京木材消费之环境后效 |
第二节 东京的燃料供给与消费 |
一、北宋前期东京的燃料来源与供给 |
二、东京居民的燃料消费 |
三、熙宁以后石炭的推广普及 |
第三节 个案分析:玉清昭应宫的木材来源及其消耗 |
一、玉清昭应宫的建设 |
二、玉清昭应宫的建筑材料来源与供给 |
三、玉清昭应宫修建之环境影响 |
第二章 汴河的漕运与治理 |
第一节 汴河的漕运 |
一、汴河的漕运量 |
二、汴河漕运的管理与制度 |
第二节 北宋对汴河的治理 |
一、汴口的治理 |
二、汴河的疏浚 |
三、狭河与治堤 |
四、导洛通汴 |
第三节 汴河“地上河”的形成 |
一、谢德权抑或张君平:关于疏治京畿沟渠的传说与史实 |
二、汴河疏治与河床升高 |
三、清水入汴与汴堤上升 |
第三章 北宋河患加重背景下的华北生态与民生 |
第一节 黄河决溢改道与趋于恶化的华北生态环境 |
一、土地质量的下降 |
二、水系紊乱与塘泊淤积 |
三、治河物料的采伐 |
第二节 民生多艰:华北民众生计种种 |
一、河患与河役:华北民众的苦难与负担 |
二、“蓄水以限戎马”:防辽的代价 |
三、恶性的循环 |
第三节 变害为利:北方淤田的发展 |
一、北方淤田发展概况及分布 |
二、淤田的生态效益与工程技术 |
三、淤田的成效与淤灌区的百姓生计 |
第四章 北宋西北边区的生态、社会与民族 |
第一节 采造务、堡寨、弓箭手:北宋政府对西北吐蕃居地的开发与开拓 |
一、“不占之占”:森林开发与渭河上游谷地的开拓(960-1037) |
二、“屯田进筑”:弓箭手屯田和堡寨修筑(1038-1071) |
三、“武力开边”:熙河之役及其后的拓边与开发(1072-1127) |
第二节 西北边区的屯垦开发——以弓箭手屯田为中心 |
一、屯田的分布与环境选择 |
二、弓箭手屯田的特点与成效 |
三、弓箭手屯田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
第三节 西北吐蕃部落饮茶习俗的形成及其影响——兼论宋蕃“茶马贸易”的形成过程 |
一、西北吐蕃人的高原生活与饮茶需求 |
二、西北吐蕃部落的茶叶来源及饮茶习俗的形成 |
三、“恃茶为命”:茶马贸易对西北吐蕃人的影响 |
第五章 战争与环境:“靖康之难”中金军围汴造成的生态灾难 |
第一节 园林尽毁 |
第二节 水道填淤 |
第三节 疾疫横行 |
中编 |
第六章 南宋临安的物资供给与生态环境 |
第一节 临安的基本生活物资供给 |
一、“东门菜” |
二、“西门水” |
三、“南门柴” |
四、“北门米” |
第二节 生态西湖:临安的城市“后花园” |
一、对西湖水体的治理 |
二、对湖堤、湖岸的修建与治理 |
三、西湖园林景观与湖区生态 |
四、“西湖十景”的形成 |
第七章 宋代长江下游地区的圩田与水利 |
第一节 长江下游圩田的发展及其分布 |
第二节 圩田的管理与养护 |
第三节 圩民的劳作与营生 |
第四节 圩田与围田:人口压力下的人地关系 |
第八章 宋代东南山区的农业开发——以南宋时期梯田的兴起为中心 |
第一节 山区农业开发与梯田的出现 |
第二节 山区民众的生计与梯田的垦殖 |
第三节 梯田开发影响下的社会与环境 |
一、梯田开发对社会的影响 |
二、梯田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小结 |
第九章 环境史视野下的宋代岭南人与野生动物关系初探 |
第一节 宋代岭南人对野生动物的认识与利用 |
一、宋代岭南人对野生动物的认识 |
二、宋代岭南人对野生动物的利用 |
第二节 宋代岭南地区的开发与野生动物的退却:以象为例 |
一、唐宋时期野象在岭南的分布 |
二、野象分布的消退及其原因 |
第三节 由“蛮夷”到“神州”:宋代岭南生态环境的转变 |
小结 |
下编 |
第十章 宋人及其生存环境概说——以衣食住行为中心的考察 |
第一节 宋人的食物与食料 |
一、南北主食的差异 |
二、宋代的副食:肉食与水产 |
三、南北饮食的交流 |
第二节 宋人的衣着与衣料 |
一、衣着 |
二、衣料 |
第三节 宋人的居室与建材 |
第四节 宋代的交通运输与交通工具 |
一、交通运输概况 |
二、交通工具 |
第十一章 宋人的生态观念 |
第一节 宋代各阶层的生态观念 |
一、道学家的生态观念 |
二、文学家的诗性生态观 |
第二节 宋代官方的环境法令、措施及其体现的生态观念 |
一、保护动物的法令、措施 |
二、保护林木的法令、措施 |
第三节 宋人生态观的特点与时代背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层次态理论视角下的宋代生态管理思想及其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宋代生态治理对象层次态分析 |
(一) 植物、水土、动物、自然景观各层次的关系 |
(二) 对植物、水土、动物、自然景观各层次的治理 |
1.重视对植物的保护 |
2.重视对水土的保护 |
3.重视对动物的保护 |
三、宋代生态治理途径层次态分析 |
(一) 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与实践 |
1.保护森林植被思想与实践 |
2.保护野生动物思想与实践 |
3.保护水土生态思想与实践 |
4.保护自然景观思想与实践 |
(二) 干预生态环境的思想与实践 |
1.重视植树造林思想与实践 |
2.重视灭蝗思想与实践 |
3.完善水利设施思想与实践 |
4.美化环境景观思想与实践 |
(三) 利用生态环境的思想与实践 |
1.利用林木资源思想与实践 |
2.利用动物资源思想与实践 |
3.利用水土资源思想 |
(四) 生态治理途径层次态机制 |
四、宋代层次态生态治理思想对当代的启示 |
(一) 坚持天人合一的以人为本思想 |
(二) 坚持分层治理与整体协调治理相结合的方法 |
(9)北宋熙州经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史回顾 |
第一章 北宋熙州的概况 |
第一节 熙州的自然地理与历史沿革 |
一、自然地理 |
二、历史沿革 |
第二节 北宋熙州的战略地位 |
一、军事战略地位 |
二、交通要道 |
第二章 北宋熙州的收复与设置 |
第一节 北宋御边政策的转变 |
一、宋初御边政策 |
二、御边政策的转变 |
第二节 熙州的收复 |
一、王韶与《平戎策》 |
二、熙州的收复过程 |
第三节 熙州的设置 |
第三章 知州与北宋熙州经略 |
第一节 熙州知州群体 |
一、熙州知州易替情况 |
二、熙州知州的选派与任期 |
第二节 知州与熙州经略 |
一、以王韶为例 |
二、以张诜等为例 |
第四章 北宋熙州的吐蕃经略 |
第一节 熙州吐蕃对北宋西北边防的影响 |
一、熙州吐蕃概况 |
二、熙州吐蕃对边防的影响 |
三、战马来源的影响 |
第二节 北宋对熙州吐蕃的经制 |
一、政治经略 |
二、文化政策 |
第五章 北宋对熙州的经济经略 |
第一节 熙州的农牧业 |
一、农业与屯田 |
二、畜牧业 |
第二节 熙州的商贸 |
一、茶马贸易 |
二、榷场贸易 |
三、土地买卖 |
第三节 熙州的林木业 |
一、林木分布 |
二、林木开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北宋关中农业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学术史回顾 |
第一章 北宋关中的概况 |
第一节 关中自然地理与历史沿革 |
第二节 北宋关中的行政区划 |
第三节 北宋关中的战略地位 |
第二章 唐五代关中农业经济状况 |
第一节 安史之乱前关中农业经济 |
第二节 晚唐五代关中农业经济 |
第三章 北宋关中农业经济政策 |
第一节 重农与薄赋政策 |
第二节 农业管理机构 |
第三节 “不抑兼并”与“方田均税” |
第四章 北宋发展关中农业经济的措施 |
第一节 增加人口 |
第二节 开垦田地 |
第三节 兴修水利 |
第四节 备荒救灾 |
第五章 北宋关中农业经济发展的效果及制约因素 |
第一节 北宋关中农业经济发展的效果 |
第二节 北宋关中农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宋代西北森林资源的消耗形态及其生态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 [1]北宋在河套南部的屯戍活动对当地生态的影响[J]. 保宏彪. 西夏研究, 2021(03)
- [2]北宋东京木材使用与管理研究[D]. 过轩. 河南大学, 2019(01)
- [3]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四川藏区城镇生境质量变化研究[D]. 牛晓宇.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4]北宋对黄河流域植被的破坏及影响[D]. 马琴玉.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7)
- [5]北宋西北界壕考[D]. 胡守静. 宁夏大学, 2018(01)
- [6]清至民国河西走廊林木业研究[D]. 蔡雪莲. 西北师范大学, 2017(02)
- [7]宋代环境史专题研究[D]. 聂传平.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3)
- [8]层次态理论视角下的宋代生态管理思想及其实践[J]. 方宝璋,邹心平.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5(01)
- [9]北宋熙州经略研究[D]. 叶梓. 西北师范大学, 2014(06)
- [10]北宋关中农业经济研究[D]. 李明. 西北师范大学, 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