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形势、新问题、新思路——我国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下的两点工作思路(论文文献综述)
刘念[1](2017)在《湖北省潜江小龙虾品牌建设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化农业的不断发展,基于社会发展和受众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产品品牌有了更高的要求。品牌农业作为一种创新发展模式的现代农业,有助于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也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和业界研究关注的重点和热点问题。第一部分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进而提出研究潜江小龙虾品牌建设的目的和意义、通过文献资料收集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得出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紧接着本文对农产品品牌建设涉及到的概念进行了总结,简单阐述了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内容和作用。其次,农产品品牌建设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如何经营农产品品牌的可持续发展才是品牌建设的关键。在文章主体部分,首先展开小龙虾发展基本历程,阐述了潜江小龙虾产业发展现状和潜江小龙虾品牌建设发展情况,总结了潜江小龙虾品牌建设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通过PEST分析法宏观上分析了潜江小龙虾品牌建设的存在的问题。之后,针对潜江小龙虾品牌建设的现状,对潜江小龙虾品牌建设环境进行了SWOT分析,深入分析了问题背后的原因,得出结论。最后根据前文分析得出的结果,根据潜江小龙虾品牌建设现状,结合潜江市实际情况,在借鉴总结国外农产品品牌建设优秀经验的基础上,从潜江市品牌建设生产者、经营者、政府等方面提出了潜江小龙虾品牌建设的对策建议。
王薇[2](2015)在《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畜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畜牧养殖数量最大的国家,畜牧业也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我国动物疫情防控形势越来越严峻复杂。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关系国家食物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是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责,是农村农业工作的重要内容。2012年5月2日,《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发布实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指导全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综合性规划,是我国动物疫病防治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进入了规划引领、科学防治的新阶段。本论文在此背景下,从政府管理的角度出发,依据《规划》的基本理念,研究影响我国动物疫情政府防控能力的基本要素,对于我国制定合理的防控政策、创新防控组织体系建设、防控技术推广以及促进、社会防控资源整合有着很强的迫切性和现实性。本文在公共管理学、危机管理学、农业推广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视角下,综合运用公共危机管理理论、风险理论、脆弱性分析、动物卫生经济学理论以及系统管理理论对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依据《规划》提出的四个能力建设的基本保障,提出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的四大基础要素:法制规范、组织体制、科技支撑和条件保障。分章对此四大基本要素在我国建设的基本概况、存在的基本问题、问题引发的原因、国外的基本经验及做法以及可能的改进方向和做法进行了综合分析,旨在提升我国政府提高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能力。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文献探讨和实证昀方法对动物疫情防控能力建设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观点与结论。首先,改变观念,建立系统化的动物疫情防控法律体系。其中需要改变观念,从动物卫生安全的高度看待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立法;健全动物防疫组织立法,防止动物疫情防控立法碎片化;树立动物疫情风险意识,健全动物卫生风险评估机制。其次,突破限制,建立开放型的动物疫情防控体制框架。需要从专业性出发设立常规性指挥机构;以任务为中心建立复合式组织结构;以政府为中心的多元主体参与共治。再次,创新科技,构建有机性的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支撑。需要做到接轨国际标准,加强科技支撑基础条件建设;抓住核心技术,做好科技支撑沟通平台建设;注重社会需求,完善科技支撑能力评价机制;重视技术应用,科学研究与防控实践相结合。最后重视投入,建立稳定性的动物疫情防控条件保障。需要在条件保障上重心前移,加大和稳定动物疫病防控财政支持;建立多元化的动物疫病防控资金分摊机制;对动物疫病防控重点领域进行合理分派;合理安排重大动物疫情应急资金和物资储备。本文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及通过案例的实地调查和大量的统计数据来进行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可能在两方面具有创新:一是基本研究思路的创新性。文章突破单纯的从畜牧兽医学的角度来探讨动物疫情防控问题,而是从人类社会公共管理的角度来考察人类社会的管理行为如何削弱或消减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的发生的风险。二是计量研究方法具有创新性。本项目采用回归分析对现阶段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的基本情况进行实证分析,找出目前影响防控能力的关键性要素,对我国短期内的防控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贺一鸣[3](2015)在《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科技对策研究 ——以唐山市乐亭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产业是我国农业支柱产业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量正在持续增长,对水产品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如何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作用,切实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是当前我国水产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参考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科研成果,阐述了农业科技在水产品健康育种养殖、防病抗病、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保障作用。结合唐山市乐亭县水产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实地调研、理论分析和文献分析等方法,总结了产地环境污染、鱼药和饲料添加剂的过量使用、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滞后、养殖生产不规范等造成唐山市乐亭县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针对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应用中存在的渔业技术基础薄弱、监督和监管体系不完善、业人员技术水平不高、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进而提出加快质量安全领域科学研究、促进渔业生产方式转变、完善水产品市场监管体系、提升从业者安全意识等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科技对策。
王傅[4](2015)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水产品加工业集群形成与演化机制研究 ——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深度开发与有效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的海洋水产品加工业,既是我国实施“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产业载体,也是目前沿海地区集群式布局特征最显4着、企业群落数量最多、就业吸纳能力最强的海洋传统产业之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我国海洋水产品加工与出口的主要基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后期,逐步形成了以烟台、威海、青岛和日照四市为核心的海洋水产品加工企业群落,截止2012年末海洋水产品加工企业总数已近1900家。然而,近年来受国内外需求疲软、生产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当前发展模式下的集群内部企业遭遇发展瓶颈,部分企业甚至陷入生存困境。现有文献对蓝色经济区海洋水产加工业竞争力及发展现状进行充分了研究,但未从集群形成与演化视角分析其集群式发展历程。因此,梳理蓝色经济区海洋水产品加工业集群的形成与演化过程,识别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创新性发展模式与战略将成为亟待开展的课题。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产业集群形成与演化的研究理论与成果,指出相关研究存在缺乏动态性刻画及单一学科概念解释力不足等问题,简要阐述了演化经济地理学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并构建了演化经地理学关于产业集群形成与演化的分析框架。其次,界定了海洋水产品加工业集群的概念并分析了目前我国各地海洋水产品加工业集群发展现状。再次,通过应用竞争选择、惯例传承概念及市场进入的博弈论方法分析蓝色经济区海洋水产品加工业集群的形成过程得到如下结论:(1)企业家创业、资源开发、政策推动与体制改革是主要推动因素;(2)在行业发展早期的粗加工阶段,行业进入与集群进入博弈存在不同。本地企业进入集群遇到阻力相对较小,而行业进入企业受到阻力较大,这导致行业发展早期集群主要由本地企业组成。在行业发展中后期的精深加工阶段,行业与集群进入企业选择进入是最优选择,且在位者都选择默许。通过应用企业衍生、创新驱动与路径依赖理念分析该集群演化过程得到如下结论:(1)三种形式的创新(企业制度创新、产品加工创新与市场营销创新)是集群不断演化的根本作用力;(2)企业衍生、生产链优化与研发共同体的构建是集群演化的微观路径。集群互动网络与资源依赖路径分岔是集群演化的中观路径,其中,海水养殖面积增长和海水养殖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是蓝色经济区海洋水产品加工业集群资源依赖新路径产生的直接动力因素。最后,结合集群发展历程的研究,在对集群目前问题分析与国内外相关集群治理经验研究基础上,提出养殖—加工—营销协同创新发展战略目标,并进一步提出产业链一体化建设、完善行业协会运作、品牌协同建设、产品与技术协同创新、建立食品质量与安全追溯制度等发展对策。
林靖欣[5](2013)在《广东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选择》文中认为自20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市场经济发展稳步推进,广东地区千家万户分散的家庭承包经营不能与市场有效对接。为解决此问题,一大批农民合作组织在广东地区广大农村应运而生。但当前广东省农民合作组织还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广东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如何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如何选择适合广东地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借鉴市场经济国内外成功经验和对广东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产生和发展的研究,对当前广东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模式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外相关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模式、发展状况、特点及存在的差距和现实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探讨新形势下广东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模式选择,可以为考察支持广东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与途径,探寻实现广东农村现代化转型的路径提供启示。
刘堃[6](2013)在《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海洋大国。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是解决人口增长、资源短缺与环境恶化等问题的必然选择。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对于转变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方式,以此解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面临的资源和环境两大发展瓶颈,整体推动海洋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将成为“十二五”以至今后一个时期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和主攻方向。但是,目前国内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系统研究还不多见,现有的一些探讨多限于应用分析,缺乏既能反映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又能体现海洋产业内在属性的深层次理论分析和系统思考。本文以“问题的提出—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对策研究”为研究主线和基本思路,在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和案例分析基础上,分别对我国六类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即海洋高效渔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水利用业、海洋电力业、深海油气业如何培育逐一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论文的主要结论和贡献包括:(1)对海洋产业、海洋新兴产业的基本内涵及组成门类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特征,界定了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基于“战略性”“新兴性”两个视角,构建了评价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遴选了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水利用业、海洋电力业等六类产业作为当前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具体组成门类。(2)尝试探讨了不同国家或地区在培育和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所采取的创新举措,从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经验,即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过程中,要加强政策法规制定,发挥引领保障作用;建立有效投融资机制,保证科技研发投入;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着力打造产业集群,充分发挥集聚效应;注重国际合作,相互取长补短。(3)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本质特征,探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具备的基本要素,即技术创新、自然资源、资金支持、人才资源、需求条件、政府行为,归纳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演化路径,即高新技术产业化与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明确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着力点并以此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机制模型。(4)对我国六类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即海洋高效渔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水利用业、海洋电力业、深海油气业如何培育逐一分析。分别阐述了以上六类产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了现阶段影响我国六类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与现实问题,基于技术创新、投融资、人才引进与培养、需求激励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改良机制。(5)基于我国六类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分析的结果,从六类产业的共性问题出发,主要立足政府角度,提出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过程中政府应扮演的角色和应采取的三类政策措施。
李宁玉[7](2013)在《广东省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所指的水产技术推广体系,主要是指与水产技术推广工作有直接联系的机构和人员构成的整体。即各级水产技术推广机构。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是实施科技兴渔的一个主要载体,为渔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是国家扶持农民、农业、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渔业结构调整、渔民增收和现代化渔业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现有的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是伴随着计划经济和传统管理体制的改革逐步形成的,自身存在着诸多弊端,目前整体上还很薄弱,无法满足新型渔民的多样性科技需求。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广东省的渔业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渔业和农村经济也进入了战略性结构调整新阶段,对水产技术的需求更加强烈,对技术推广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水产技术推广工作必须要有新思路和新举措,水产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也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科技进步的要求和渔业发展的新形势相适应。只有在深入研究国内外水产技术推广体系运行模式及其利弊的基础上,才能对广东省现有的水产科技推广体系建设进行全面的改革和战略性的调整,完善水产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尽快建成符合渔业现代化发展要求的新型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本文采用文献法、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等方法获取资料,并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详细分析了当前广东省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发展的对策。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我省的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中存在职能不完善、管理体制不健全、推广经费短缺、队伍素质偏低、服务手段落后等问题。在今后建设发展中,在坚持水产技术推广体系的主导地位的前提下,要进一步明确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的职能;科学设置水产技术推广机构;优化水产技术推广队伍;同时,要保证水产技术推广系统特别是履行公益性职能的推广机构所需经费,努力扩宽经费投入渠道。
檀云坤[8](2012)在《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 ——基于闽台农业合作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在两岸经贸乃至两岸关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两岸经贸合作,农业为先、农业为重。30多年来,两岸农业合作取得显着成效。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两岸经贸合作的密切发展和《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的全面实施,两岸农业合作必将进一步深化。作为区域农业合作重要组成部分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未来的路要怎么走?目前,理论界对海峡两岸农业合作、闽台农业合作的研究不少,而对ECFA背景下两岸农业合作问题的研究还较少,特别是对海峡两岸农业领域的一体化问题缺乏系统深入研究,对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尚无明确定义;对两岸经济一体化的研究也不少,但更多的是借鉴国外的理论和经验来分析。笔者认为,海峡两岸农业区域合作是“一个中国之内的两个不同经济主体或两个单独关税区”之间的合作,鉴于海峡两岸关系的复杂性、特殊性,不能简单运用特惠关税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欧盟模式、东欧模式等国外经验或理论的推演,来寻找两岸农业区域合作问题的解决办法。为此,在论文前期研究中首创提出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观点,并对其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是在大陆和台湾经贸关系日益紧密、农业合作不断推进的基础上,以获取海峡两岸农业经济集聚效应、协调效应和互补效应、增进两岸农民福祉为宗旨,以降低两岸交易成本、促进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要素在两岸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为目标,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加强政策协调,消除制度障碍,实现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农业生产要素一体化、农业经营管理一体化的过程或状态。30多年来,两岸农业合作沿着“分离→交流合作→携手→联手→整合→融合”的轨迹步步推进,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趋势非常明显。但是,两岸农业在功能性一体化和制度性一体化方面都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近年来,两岸农产品贸易虽然呈现较快增长态势,但仍然存在着双向流动不畅、贸易总额偏小等问题;两岸农产品贸易仍存在障碍,贸易成本仍然偏高。两岸农业产业合作虽然表现为不断升级态势,但仍存在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受限、农业技术溢出效益低、“双赢”效果有待提升等问题;两岸农业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仍存在障碍,资源配置没有达到最优状态;两岸在农业经营管理、农民合作组织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制约了两岸农业一体化水平的提高。如何消除贸易障碍,降低两岸农产品贸易成本;消除要素流动障碍,提高两岸农业生产要素流动的有利效应;缩小经营管理水平差距,提升两岸农业一体化水平,是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因此,本研究从海峡两岸的实际出发,结合闽台农业合作的实践,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等方法,构建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理论分析框架,分析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基础与发展,实证分析两岸农业一体化,研究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生产要素一体化的关键性问题,分析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和目标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为推进两岸农业合作,乃至两岸经贸交往提供决策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一,对相关研究进行评述,得出若干研究启示。第二,对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界定;运用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产业分工和竞争优势、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非博弈合作和博弈合作理论,结合两岸农业合作发展的实践,对两岸农业合作的机理进行探讨,并建立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三,分析两岸农业合作基础与发展,通过对两岸农业合作的基础、发展及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探讨两岸农业一体化的一般规律。第四,实证分析两岸农业一体化,通过对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天福集团、台湾农民创业园三种促进一体化类型的分析,验证两岸农业一体化的规律。第五,研究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关键性问题,重点分析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贸易政策对两岸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并通过引力模型,以水果贸易为例,实证分析关税税率下降对两岸的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第六,研究两岸农业生产要素一体化的关键性问题,运用双对数回归模型,从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对台湾农业发展的影响和台商对福建农业直接投资对福建农业发展的影响两个维度,实证分析要素流动对两岸农业发展的影响;结合两岸农业合作的有关数据,分析两岸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的流动情况和流动障碍。第七,分析两岸农业一体化发展趋势;提出合作模式选择的4条原则,选择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基本合作模式。第八,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要建立两岸农业协调机制、培育两岸农业物流产业、促进两岸要素双向流动、提升两岸农业合作实效、突出闽台区域先行先试等五方面推进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政策建议。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一)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是必然趋势。从实践角度来看,两岸农业合作是“分离→交流合作→携手→联手→整合→融合”逐步深化的过程。当前,两岸经贸往来日益频繁、ECFA的签署和实施,以及大陆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潜力,为进一步深化两岸农业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两岸农业的比较优势,即两岸在农业发展阶段、农业产业结构、农产品贸易、农业生产要素、农业经营管理和农产品生产成本等方面的差异性和互补性是两岸农业合作的基础和动力;合理两岸农业分工、合作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是深化两岸农业合作的潜力所在。虽然,两岸农业合作还存在政治、经济、管理等因素的制约,增加了合作的成本,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海峡两岸农业合作交流的进一步深入,这些制约因素将逐步得到消除,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必将迎来一个全新阶段,实现其终极目标——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即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农业生产要素一体化和农业经营管理一体化。(二)在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目标推进过程中,农产品贸易、农业生产要素流动、农业产业的分工往往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并依托一定的载体,或以某种形式呈现出来。两岸农产品物流推动、台资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和产业集群发展等合作类型,对加快两岸农业一体化进程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三)两岸农产品贸易问题主要是政治层面的问题,两岸的政策因素增加了农产品的贸易成本。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比较低,两岸贸易成本仍比较高。关税对两岸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不显着,农产品贸易政策对两岸农产品贸易有较大的影响;两岸直航有效地促进了两岸的农产品贸易,但目前仍要绕经第三地转口进入大陆或台湾,导致运输成本仍然居高不下。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农产品流通不应有关税,应该是个物流的范畴。大陆方面可以在前期对台湾开放部分农产品的基础上,对台湾农产品全面开放,对台湾所有输入农产品在原产地的条件下实行“零关税”,促进两岸农产品的贸易,提高人民的福利指数。(四)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对台湾农业发展有利无害。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不但对台湾地区农业GDP、农产品出口、农产品进口、劳均农业产值均没有显着影响,台湾当局所担心的“替代出口效应”、“逆进口效应”等引起的“贸易抑制效应”、岛内农业“空心化”问题与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而且,拓展了台湾农业发展空间和农民增收渠道。台湾当局对台商赴大陆农业直接投资设限,是基于“选举政治”等政治因素的考量。(五)两岸农业合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台资农业企业的示范性、带动性还不够,发挥的作用还不够。台商对福建农业直接投资对福建省的农业GDP、农产品出口、劳均农业产值和农民人均收入均没有显着影响,可能是由于投资规模小、引进层次低、技术溢出效益低、产品内销化趋势明显和辐射范围窄等因素而致。今后工作中,要对两岸农业合作的重点和方向重新定位,促进对台引进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更加注重推广、更加注重实效、更加注重“双赢”,让广大农民能够分享对台合作的成果。(六)两岸农业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仍不畅通,两岸农业资源配置没有达到最优状态。最主要的障碍来自台湾当局对大陆农业投资和技术输出的限制和陆资赴台投资农业的限制;同时,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中遇到的生产经营成本提高、金融支持不够、产品市场销售不畅、土地获取困难等各种要素流动障碍。(七)两岸农业合作在不同的阶段其合作模式和特点不同,政府在政策选择上要有利于资源优配、互利双赢、通过有效的管理与服务,促进合作模式的多元化。
国杰,晓舟[9](2011)在《办出特色 办出实效 办出水平 2011中国饲料工业展览会暨畜牧业科技成果推介会在南昌隆重举行》文中研究指明[本刊讯]四月的南昌,层层新绿,一派春光。20日,由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和全国畜牧总站联合主办的2011中国饲料工业展览会暨畜牧业科技成果推介会在这里隆重举行。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农业部副部长、中
姜作真,李春猛,王永强[10](2008)在《从烟台渔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谈加强基层渔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实施以来,各级渔业技术推广部门紧紧围绕技术研究、推广和示范的主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渔业技术推广体系运行机制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方法,较好地发挥了渔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有利地促进了科技成果向实现生产力的转化,为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为全面提升渔业产业素质和增加渔民收入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
二、新形势、新问题、新思路——我国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下的两点工作思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形势、新问题、新思路——我国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下的两点工作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湖北省潜江小龙虾品牌建设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方法 |
1.2.2 技术路线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综述 |
1.3.1 国外现状 |
1.3.2 国内现状 |
1.3.3 研究综述 |
1.4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1.4.1 农产品品牌理论 |
1.4.2 农产品品牌建设理论 |
第2章 潜江小龙虾产业概况与品牌建设现状分析 |
2.1 潜江小龙虾发展现状 |
2.1.1 小龙虾发展历程 |
2.1.2 潜江小龙虾发展现状 |
2.2 潜江小龙虾品牌建设现状 |
2.2.1 品牌推广模式多样化 |
2.2.2 品牌意识增强 |
2.2.3 品牌营销网络体系基本形成 |
2.2.4 政府政策扶持,力促品牌发展 |
2.2.5 品牌之间发展严重不平衡 |
2.2.6 小龙虾产业整合度提高,加快品牌建设的进程 |
2.2.7 餐饮品牌崛起,带动潜江小龙虾产业 |
第3章 潜江小龙虾产业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 |
3.1 潜江小龙虾市场环境的PEST分析 |
3.1.1 政治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社会环境分析 |
3.1.4 技术环境分析 |
3.2 结论 |
3.2.1 国际品牌效应仍不显着 |
3.2.2 品牌监管落实不到位,品牌意识淡薄 |
3.2.3 小龙虾产业标准化体系不完善,品牌品质缺乏保障 |
3.2.4 创新能力不足,品牌附加值低 |
3.2.5 营销宣传缺乏力度,品牌知名度低 |
第4章 湖北省潜江小龙虾产业品牌建设SWOT分析 |
4.1 潜江小龙虾品牌建设现状优势 |
4.1.1 繁育养殖升级,保质增产促发展 |
4.1.2 加工升级,增加产品多样性 |
4.1.3 品牌形象好 |
4.2 湖北省潜江小龙虾品牌建设现状劣势 |
4.2.1 龙头企业带动不足 |
4.2.2 小龙虾产品品牌较少,缺乏知名品牌 |
4.2.3 产品缺乏统一管理,关联产业缺乏协同性 |
4.3 湖北省潜江小龙虾品牌建设现状机遇 |
4.3.1 产品需求量逐年增长 |
4.3.2 低潮期后稳步向上发展 |
4.3.3 高度重视科研创新,促进产业链延伸 |
4.4 湖北省潜江小龙虾品牌建设现状威胁 |
4.4.1 品牌经营和管理人才的缺失 |
4.4.2 同行业区域竞争威胁 |
4.5 基于swot分析结论 |
第5章 国际案例经验借鉴 |
5.1 发达国家农产品品牌发展的相关经验 |
5.1.1 美国农产品品牌发展经验 |
5.1.2 欧盟农产品品牌建设经验 |
5.1.3 日本农产品品牌建设经验 |
5.2 发达国家农产品品牌设立经验借鉴 |
5.2.1 完善的农产品品牌建设战略体系 |
5.2.2 提高农产品品质保障 |
5.2.3 有效的资源分配 |
5.2.4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的不断推进 |
5.2.5 完备的农产品信息服务机制 |
第6章 推进湖北省潜江小龙虾品牌建设的对策 |
6.1 对潜江小龙虾产业经营者的建议 |
6.1.1 将品牌建设理论运用到小龙虾品牌建设的实践中去 |
6.1.2 强化品牌规划经营管理,提升品牌知名度 |
6.1.3 提升品牌附加值,扩大品牌影响力 |
6.2 对政府部门管理者的建议 |
6.2.1 支持龙头企业先发展,培养优势品牌 |
6.2.2 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健全品牌支撑体系 |
6.2.3 完善潜江小龙虾品牌监督体系,规范市场法律监管制度 |
6.3 健全品牌农业人才激励机制 |
6.3.1 从企业角度 |
6.3.2 从政府角度 |
6.4 强化“互联网+”思维,提升品牌形象 |
6.5 进一步促进小龙虾品牌走向市场化、全球化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危机防控能力研究 |
1.2.2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的研究 |
1.2.3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研究 |
1.2.4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1.3 研究问题与内容 |
1.4 本文研究框架与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公共危机 |
2.1.2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 |
2.1.3 危机防控能力 |
2.1.4 能力建设及其基础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
2.2.2 风险管理与脆弱性研究 |
2.2.3 动物卫生经济学 |
2.2.4 系统管理理论 |
第3章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能力建设基础及其形成 |
3.1 能力基础之一:法制体系建设情况 |
3.2 能力基础之二:管理体制建设情况 |
3.3 能力基础之三:科技研发支持情况 |
3.4 能力基础之四:条件保障建设情况 |
3.5 综合能力形成:应急响应实施情况 |
第4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法制体系建设 |
4.1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法制体系建设 |
4.1.1 我国动物卫生法律体系建设概况 |
4.1.2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应急管理法规建设情况 |
4.2 我国动物疫情应急法制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
4.2.1 立法文本及内容自身存在的问题 |
4.2.2 法律文本与实践工作存在脱节 |
4.2.3 应急法律体系的操作性存在欠缺 |
4.3 其他国家动物疫情防疫法律体系建设经验借鉴 |
4.3.1 美国:1+N系统化动物卫生法律体系 |
4.3.2 澳大利亚:风险监控为主的动物疫情防控立法 |
4.3.3 加拿大:体系健全覆盖面广的疫情防控立法 |
4.3.4 欧盟:规范化、人性化的动物卫生立法体系 |
4.4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立法的改进方向 |
4.4.1 健全动物防疫组织立法,防止立法碎片零散 |
4.4.2 树立动物疫情风险意识,健全风险评估机制 |
4.4.3 改变动物疫病防控观念,做好系统规范立法 |
第5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管理体制建设 |
5.1 构建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的理论基础 |
5.1.1 应急管理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 |
5.1.2 公共危机组织结构的特点 |
5.2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建设现状 |
5.3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建设的问题及原因 |
5.3.1 动物疫情常态应急机构尚未建立 |
5.3.2 危机管理指挥联动系统尚且缺乏 |
5.3.3 官方组织缺乏与社会力量的整合 |
5.3.4 重大动物疫情区域合作机制缺乏 |
5.4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管理体系的改进 |
5.4.1 专业性、常规性指挥机构的设立 |
5.4.2 以任务为中心建立复式组织结构 |
5.4.3 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相协调 |
第6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
6.1 动物疫病公共危机防控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现状 |
6.1.1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科研机构发展现状 |
6.1.2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成果研发情况 |
6.1.3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成果运用情况 |
6.2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问题 |
6.2.1 防控科技人力资本待遇较低、队伍不稳 |
6.2.2 防控技术研究投资不足、应用水平偏低 |
6.2.3 防控科研项目立项及管理处于无序状态 |
6.2.4 科技成果鉴定评价机制忽视了实践需求 |
6.2.5 科研成果推广缓慢,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
6.3 制约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主要因素分析 |
6.3.1 缺乏与时俱进的科学劳动价值评价机制 |
6.3.2 缺乏全面、完整、连续的经费资助机制 |
6.3.3 缺乏国家层面统一的科技管理服务平台 |
6.3.4 缺乏科技需求方主导的制度化评价机制 |
6.3.5 缺乏与社会转型相适应的成果转化机制 |
6.4 我国动物疫情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途径 |
6.4.1 优化薪酬结构,尊重科技人才价值 |
6.4.2 改善投资机制,加强基础条件建设 |
6.4.3 抓住核心技术,做好管理平台建设 |
6.4.4 注重社会需求,完善鉴定评价机制 |
6.4.5 重视技术应用,科研与防控相结合 |
第7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条件保障建设 |
7.1 我国动物疫病财政支持政策概述 |
7.1.1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财政支持政策的历史演变 |
7.1.2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条件保障基本理念的形成 |
7.2 我国动物疫病财政支持存在的问题 |
7.2.1 财政支持总量尚显不足 |
7.2.2 财政支出结构不够合理 |
7.2.3 财政支持的持续性不够 |
7.3 我国动物疫病财政支持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7.3.1 财政投入理念存在差距 |
7.3.2 财政分摊机制并未健全 |
7.3.3 财政支出方式过于单一 |
7.4 美国和澳大利亚动物疫病防控财政支持的基本经验 |
7.4.1 财政支持总量充足力度较大 |
7.4.2 财政支出结构动态均衡变化 |
7.4.3 多元主体共同平衡分摊费用 |
7.4.4 疫病消灭计划占据较大比重 |
7.5 改进我国动物疫病防控条件保障的建议 |
7.5.1 加大和稳定动物疫病危机防控财政支持 |
7.5.2 建立多元化动物疫病防控资金分摊机制 |
7.5.3 对动物疫病防控重点领域进行合理分派 |
7.5.4 合理安排动物疫情应急资金和物资储备 |
第8章 政府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的应急响应 |
8.1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应急响应的理论框架 |
8.2 Matlab回归分析理论模型 |
8.3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的实证研究 |
8.4 提升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的应急响应的路径选择 |
第9章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改变观念,建立系统化的动物疫情防控法律体系 |
9.2 突破限制,建立开放型的动物疫情防控体制框架 |
9.3 创新科技,构建有机性的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支撑 |
9.4 重视投入,建立稳定性的动物疫情防控条件保障 |
第10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 |
10.1 防控能力建设基础的综合性研究 |
10.2 防控能力基础条件的精细化研究 |
10.3 防控能力建设效果的全面性评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3)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科技对策研究 ——以唐山市乐亭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采用的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论文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与今后努力方向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农产品质量安全 |
2.1.2 现代农业科技 |
2.1.3 水产品 |
2.1.4 水产品质量安全 |
2.1.5 食品质量安全 |
2.2 水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理论综述 |
2.2.1 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
2.2.2 水产品供应链理论 |
2.2.3 水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理论 |
2.3 农业科技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作用 |
2.3.1 为水产健康养殖提供技术支持 |
2.3.2 提供先进的育种技术 |
2.3.3 提供防病、抗病技术 |
2.3.4 为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
第3章 唐山市乐亭县水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
3.1 唐山市乐亭县及水产业基本情况综述 |
3.1.1 唐山市乐亭县渔业基本情况 |
3.1.2 水产品质量安全情况 |
3.1.3 科技投入和使用情况 |
3.1.4 行业规范及实施情况 |
3.2 唐山市乐亭县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现状 |
3.2.1 产地环境污染 |
3.2.2 渔用添加剂使用过量 |
3.2.3 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滞后 |
3.2.4 水产品养殖生产不规范 |
第4章 水产品质量安全科技问题分析 |
4.1 缺乏质量安全技术支撑 |
4.1.1 质量安全技术基础薄弱 |
4.1.2 缺乏专业性人才 |
4.1.3 标准化生产欠缺 |
4.2 水产品监管体系不完善 |
4.2.1 质量安全体系不健全 |
4.2.2 水产品质量认证体系不完善 |
4.2.3 风险监测工作尚未展开 |
4.3 从业者职业技术水平低 |
4.3.1 生产环节化学药品滥用 |
4.3.2 管理环节存在疏漏 |
4.4 环境污染的制约 |
第5章 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科技对策 |
5.1 加强质量安全领域科技研究 |
5.1.1 加快水产品育种技术研究 |
5.1.2 加快研究和推广健康养殖技术 |
5.1.3 加强病害的生态防治技术 |
5.1.4 培养相关专业技术人才 |
5.2 转变渔业发展方式 |
5.2.1 加强无公害水产品的研发和推广 |
5.2.2 科学利用渔用饲料 |
5.2.3 建立区域性渔业养殖生态保护区 |
5.2.4 建立水产品标准化养殖基地 |
5.3 建立健全水产品市场监管体系 |
5.3.1 完善水产品质量认证标准 |
5.3.2 健全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 |
5.3.3 推进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工作 |
5.3.4 推动水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进程 |
5.4 提高从业者安全意识 |
5.4.1 提高从业者的安全意识 |
5.4.2 更新从业者管理理念和消费者安全意识 |
第6章 农业科技对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作用的相关思考 |
6.1 提高农业科技开发应用水平 |
6.2 从源头上保障水产品的质量安全 |
6.3 加强水产行业质量安全科学管理体系构建 |
6.4 提高整体从业人员行业素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水产品加工业集群形成与演化机制研究 ——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理论与现状研究综述 |
0.2.1 相关理论综述 |
0.2.2 研究现状综述 |
0.3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0.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 产业集群形成与演化的演化经济地理学理论分析 |
1.1 演化经济地理学概述 |
1.2 演化经济地理学基本概念 |
1.2.1 惯例传承 |
1.2.2 路径依赖 |
1.2.3 创新动力 |
1.2.4 选择机制 |
1.3 产业集群形成与演化的演化经济地理学分析框架 |
2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蓝色经济区海洋水产品加工业集群形成机制分析 |
2.1 海洋水产品加工业集群概念界定与发展现状 |
2.1.1 海洋水产品加工业集群概念 |
2.1.2 我国海洋水产品加工业集群发展现状 |
2.2 蓝色经济区海洋水产品加工业集群形成动力因素 |
2.2.1 企业家创业 |
2.2.2 政府投资与政策驱动 |
2.2.3 资源开发 |
2.2.4 市场需求增长与开发 |
2.3 蓝色经济区海洋水产品加工业集群企业进入分析 |
2.3.1 企业进入行业博弈 |
2.3.2 企业进入集群博弈 |
2.4 蓝色经济区海洋水产品加工业集群形成过程分析 |
2.4.1 集群形成前期 |
2.4.2 集群形成期 |
3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蓝色经济区海洋水产品加工业集群演化机制分析 |
3.1 蓝色经济区海洋水产品加工业集群演化动力因素 |
3.1.1 企业制度创新 |
3.1.2 产品加工技术创新 |
3.1.3 市场营销创新 |
3.2 蓝色经济区海洋水产品加工业集群演化微观路径分析 |
3.2.1 企业衍生 |
3.2.2 优化加工生产链 |
3.2.3 构建研发共同体 |
3.3 蓝色经济区海洋水产品加工业集群演化中观路径分析 |
3.3.1 集群网络互动 |
3.3.2 资源依赖路径分岔 |
4 蓝色经济区海洋水产品加工业集群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 |
4.1 蓝色经济区海洋水产品加工业集群发展问题 |
4.1.1 集群整体问题 |
4.1.2 企业个体问题 |
4.2 国内外相关产业集群发展经验 |
4.2.1 国外食品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4.2.2 国内食品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4.3 蓝色经济区海洋水产品加工业集群发展对策 |
4.3.1 强化养殖—加工产业一体化发展 |
4.3.2 完善行业协会运作机制 |
4.3.3 推进企业与区域品牌协同建设 |
4.3.4 提高产品与技术协同创新能力 |
4.3.5 建立食品质量与安全追溯制度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广东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二、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与特征分析 |
2.1 农民合作组织的定义、内涵 |
2.2 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 |
2.2.1 合作社数量和参加人数增长快 |
2.2.2 带动性增强,农民入社率不断提高 |
2.2.3 以现金出资为集资的主要方式 |
2.2.4 业务范围相对集中在农业生产领域 |
2.3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特征 |
三、广东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成效及存在问题 |
3.1 广东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 |
3.2 广东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特点 |
3.2.1 合作内容不断拓宽 |
3.2.2 经营范围延伸 |
3.2.3 标准化生产规模扩大 |
3.2.4 服务能力增强 |
3.2.5 质量档次提高 |
3.2.6 产销对接兴旺 |
3.3 广东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推进措施 |
3.3.1 各级重视,促进发展 |
3.3.2 制定政策,扶持发展 |
3.3.3 加强指导,规范发展 |
3.4 广东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主要成效 |
3.4.1 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营体制的创新 |
3.4.2 培育了农民收入的新增长点 |
3.4.3 加快了农业标准化实施进程 |
3.4.4 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 |
3.5 广东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存在问题 |
3.5.1 带动农户数量有限,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的作用有限 |
3.5.2 规模小,带动力不强 |
3.5.3 运行机制不健全,组织化程度低 |
3.5.4 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 |
3.5.5 思想认识不到位,参与热情不高 |
3.5.6 农民自身因素的限制 |
3.5.7 土地流转问题 |
四、国内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模式比较 |
4.1 农民合作组织发展模式的国际经验 |
4.1.1 欧美专业合作社模式 |
4.1.2 日本综合性合作社模式 |
4.2 农民合作组织发展模式的国内经验 |
4.2.1 江苏农民合作组织发展模式经验 |
4.2.2 黑龙江农民合作组织发展模式经验 |
五、广东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选择与途径 |
5.1 广东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选择与途径 |
5.1.1 专业大户或农村能人带动型 |
5.1.2 龙头企业带动型 |
5.1.3 农技服务部门带动型 |
5.1.4 政府引导扶持型 |
5.2 广东农民合作组织案例分析 |
5.2.1 珠江三角洲区域龙头企业带动型——广东佛山市丹灶镇水产专业合作社 |
5.2.2 东西两翼区域农技服务部门带动型——廉江市吉水西莲塘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 |
5.2.3 粤北山区政府引导扶持型——清远市阳山县农民专业合作社 |
5.2.4 专业大户或农村能人带动型——韶关市武江区龙安淮山生产专业合作社 |
六、对策与建议 |
6.1 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基本原则 |
6.2 优化发展环境,加大金融扶持力度 |
6.3 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服务能力 |
6.4 强化规范管理,加强示范引导 |
6.5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推动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健康发展 |
6.6 借鉴国际通行做法调整广东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
七、结论与不足 |
7.1 结论 |
7.2 创新与不足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6)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0.2.1 国外研究进展 |
0.2.2 国内研究进展 |
0.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0.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0.3.1 主要研究内容 |
0.3.2 技术路线 |
0.4 研究方法 |
0.5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0.5.1 可能的创新点 |
0.5.2 不足之处 |
1.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分析 |
1.1 海洋产业 |
1.1.1 概念界定 |
1.1.2 海洋产业分类 |
1.2 海洋新兴产业 |
1.2.1 海洋产业发展时序与海洋新兴产业 |
1.2.2 海洋新兴产业的基本特征 |
1.2.3 海洋新兴产业的选择 |
1.3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 |
1.3.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和特征 |
1.3.2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内涵 |
1.3.3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其它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
1.4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 |
1.4.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1.4.2 评价方法的选择 |
1.4.3 运算过程及结果分析 |
2.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 |
2.1 海洋高效渔业 |
2.2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 |
2.3 海洋生物医药业 |
2.4 海水利用业 |
2.5 海洋电力业 |
2.6 深海油气业 |
2.7 主要经验与启示 |
3. 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机制的理论分析 |
3.1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素 |
3.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演化路径 |
3.2.1 高新技术产业化 |
3.2.2 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
3.3 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机制 |
3.3.1 技术创新机制 |
3.3.2 投融资机制 |
3.3.3 人才配置机制 |
3.3.4 需求激励机制 |
4. 海洋高效渔业培育机制分析 |
4.1 海水健康养殖业培育机制分析 |
4.1.1 产业界定 |
4.1.2 海水健康养殖与传统养殖模式的比较分析 |
4.1.3 我国海水健康养殖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4.1.4 我国海水健康养殖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4.1.5 我国海水健康养殖业的培育路径 |
4.2 远洋渔业培育机制分析 |
4.2.1 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历程 |
4.2.2 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现状 |
4.2.3 我国远洋渔业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 |
4.2.4 案例分析:南极磷虾产业的培育机制 |
5.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培育机制分析 |
5.1 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历程 |
5.2 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
5.3 产业集群视角下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培育路径分析 |
5.3.1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集群化发展的必要性 |
5.3.2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的特征 |
5.3.3 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发展情况 |
5.3.4 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 |
5.3.5 提升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途径 |
6. 海洋生物医药业培育机制分析 |
6.1 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6.2 产业链视角下海洋生物医药业培育路径分析 |
6.2.1 生物医药产业链的一般形式 |
6.2.2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链的特殊性 |
6.2.3 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链存在的主要问题 |
6.2.4 优化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链的路径选择 |
7. 海水利用业培育机制分析 |
7.1 我国海水利用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7.1.1 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7.1.2 海水直接利用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7.2 我国海水利用业存在问题分析 |
7.2.1 成本问题 |
7.2.2 管理问题 |
7.2.3 生态问题 |
7.3 我国海水利用业培育机制 |
7.3.1 技术创新机制 |
7.3.2 管理协调机制 |
7.3.3 投融资机制 |
8. 海洋电力业培育机制分析 |
8.1 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的资源储量及分布状况 |
8.2 我国海洋电力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8.3 我国海洋电力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8.3.1 成本方面 |
8.3.2 政策规划方面 |
8.3.3 投融资方面 |
8.4 我国海洋电力业培育机制 |
8.4.1 技术创新机制 |
8.4.2 政策引导机制 |
8.4.3 投融资机制 |
9. 深海油气产业培育机制分析 |
9.1 产业界定 |
9.2 深海与浅海油气资源开发的区别 |
9.3 深海油气资源分布 |
9.4 我国深海油气开发历程及现状 |
9.5 典型的深海油气资源开发模式 |
9.5.1 不定量税收 |
9.5.2 PSA 模式 |
9.6 我国深海油气业的培育路径 |
9.6.1 制定国家级深海油气资源开发战略 |
9.6.2 选择适应于南海深水油气开发的技术装备 |
9.6.3 打造以产业链为核心的产业基地 |
10. 促进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
10.1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取向 |
10.2 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
10.2.1 促进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供给型政策措施 |
10.2.2 促进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性政策措施 |
10.2.3 促进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其它政策措施 |
参考文献 |
论文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广东省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1.2.1 加强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
1.1.2.2 改革水产技术推广体系的必要性 |
1.2 国内外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研究现状 |
1.2.1 国外体系建设研究现状 |
1.2.2 国内体系建设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广东省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水产业 |
2.1.2 水产技术推广 |
2.1.3 水产技术推广体系 |
2.1.4 水产技术推广体制 |
2.2 建设历程 |
2.2.1 建设阶段 |
2.2.2 建设现状与特点 |
2.3 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2.3.1 推广体系的职能不完善,落后于渔业发展需要 |
2.3.2 推广体系管理体制混乱,职能发挥不平衡 |
2.3.3 水产技术推广经费不足,制约推广工作发展 |
2.3.4 推广服务手段落后,服务效果成效不明显 |
2.3.5 推广人员素质不高,影响推广工作水平 |
2.4 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
2.4.1 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
2.4.2 政府机构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的影响 |
2.4.3 推广人员知识更新缓慢,难以适应工作需求 |
第三章 国外水产技术推广体系的经验借鉴 |
3.1 美国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
3.1.1 美国农(水产)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成 |
3.1.2 美国农业(水产)技术推广体系的管理 |
3.2 日本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
3.2.1 农(水产)业推广体系的主要构成 |
3.2.2 农(水产)业推广体系的管理 |
3.3 荷兰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
3.3.1 农(水产)业推广体系的主要构成 |
3.3.2 农(水产)业推广体系的管理 |
3.4 国外经验借鉴 |
3.4.1 法制化是推广成功的保障 |
3.4.2 大力提高水产推广人员的素质 |
3.4.3 政府主导,与水产科研、教育单位有机结合 |
3.4.4 发展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的水产推广体系 |
3.4.5 多渠道筹集资金,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并举 |
第四章 广东省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强化对策 |
4.1 坚持水产技术推广体系的主导地位 |
4.2 明确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的职能 |
4.3 科学设置水产技术推广机构 |
4.4 调整水产技术推广体系的服务功能 |
4.5 健全经费制度,加大投资力度 |
4.6 优化水产队伍、提高人员素质 |
全文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8)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 ——基于闽台农业合作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主要内容 |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数据来源 |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 2 文献综述 |
2.1 区域经济一体化 |
2.2 海峡两岸经贸合作 |
2.3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 |
2.4 研究启示 3 基本构想、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3.1 基本构想 |
3.1.1 基本概念 |
3.1.2 基本内涵 |
3.2 理论基础 |
3.2.1 要素禀赋与比较优势 |
3.2.2 贸易效应与投资效应 |
3.2.3 产业分工与竞争优势 |
3.2.4 交易成本与机会成本 |
3.2.5 两岸合作的政策博弈 |
3.3 分析框架 |
3.4 本章小结 4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基础与发展 |
4.1 农业合作基础 |
4.1.1 农业发展阶段 |
4.1.2 农业产业结构 |
4.1.3 农产品市场 |
4.1.4 农业生产要素 |
4.1.5 农业经营管理 |
4.1.6 农产品生产成本 |
4.2 农业合作现状 |
4.2.1 农业合作发展历程 |
4.2.2 农产品贸易 |
4.2.3 农业直接投资 |
4.3 存在主要问题 |
4.3.1 农产品贸易 |
4.3.2 农业直接投资 |
4.4 本章小结 5 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实证分析 |
5.1 农产品物流推动实证:两岸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 |
5.1.1 基本运作情况 |
5.1.2 对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影响 |
5.2 台资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实证:天福集团 |
5.2.1 基本运作情况 |
5.2.2 对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影响 |
5.3 产业集群发展实证:台湾农民创业园 |
5.3.1 基本运作情况 |
5.3.2 对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6 海峡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及其影响因素 |
6.1 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 |
6.1.1 研究方法选择 |
6.1.2 产品选择与数据来源 |
6.1.3 两岸农产品市场价格的相关性 |
6.2 贸易政策对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影响 |
6.2.1 大陆农产品贸易政策 |
6.2.2 台湾农产品贸易政策 |
6.2.3 两岸农产品贸易政策比较 |
6.2.4 贸易政策对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影响 |
6.2.5 影响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其他因素 |
6.3 关税税率降低对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影响 |
6.3.1 研究方法选择 |
6.3.2 研究对象概述 |
6.3.3 引力模型构建 |
6.3.4 研究数据来源 |
6.3.5 回归分析结果 |
6.3.6 研究结论 |
6.4 本章小结 7 海峡两岸农业生产要素一体化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
7.1 生产要素流动对海峡两岸农业发展的效应 |
7.1.1 台商对大陆直接农业投资对台湾农业发展的影响 |
7.1.2 台商对福建农业直接投资对福建农业发展的影响 |
7.2 两岸农业生产要素一体化的影响因素 |
7.2.1 土地要素流动 |
7.2.2 劳动力要素流动 |
7.2.3 资本要素流动 |
7.2.4 技术要素流动 |
7.2.5 经营管理要素流动 |
7.3 本章小结 8 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及模式选择 |
8.1 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
8.1.1 发展机遇 |
8.1.2 发展趋势 |
8.2 两岸农业一体化的模式选择 |
8.2.1 基本原则 |
8.2.2 总体导向 |
8.2.3 模式选择 |
8.3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
四、新形势、新问题、新思路——我国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下的两点工作思路(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北省潜江小龙虾品牌建设策略研究[D]. 刘念. 武汉轻工大学, 2017(06)
- [2]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D]. 王薇.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8)
- [3]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科技对策研究 ——以唐山市乐亭县为例[D]. 贺一鸣.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2)
- [4]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水产品加工业集群形成与演化机制研究 ——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 王傅. 中国海洋大学, 2015(07)
- [5]广东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选择[D]. 林靖欣.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3(01)
- [6]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机制研究[D]. 刘堃.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1)
- [7]广东省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D]. 李宁玉. 华南理工大学, 2013(S2)
- [8]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 ——基于闽台农业合作的实证分析[D]. 檀云坤. 福建农林大学, 2012(01)
- [9]办出特色 办出实效 办出水平 2011中国饲料工业展览会暨畜牧业科技成果推介会在南昌隆重举行[J]. 国杰,晓舟. 中国饲料, 2011(09)
- [10]从烟台渔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谈加强基层渔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J]. 姜作真,李春猛,王永强. 中国水产, 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