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记者邢香山

中国女记者邢香山

一、中国女记者象山行(论文文献综述)

王梦梦,杜珍珍,吴丹丹,王腾飞[1](2016)在《港湾利用与象山开洋节文化变迁》文中指出本文分析了象山港湾类型、分布、利用方式与渔业发展之间的联系,梳理了开洋节沿革及开洋节文化的意义变迁。研究发现:农业分化出渔业与渔文化,形成捕捞民俗活动;在旅游经济推动下,渔业衍生了经贸活动。在政府和渔民推动下最终形成"中国开渔节"文化品牌,并享誉中外。

刘琼[2](2013)在《浙江省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案例分析与比较》文中研究说明2013年2月18日国务院《国民旅游休闲纲要》的颁布标志着我国进入全民旅游休闲的时代。而体育旅游作为旅游休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将迎来它的发展热潮。对体育旅游精品项目进行分析与比较,将对我国各地发展体育旅游、打造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提供帮助与借鉴。本文以浙江省宁海国家登山健身步道与象山国际海钓节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和比较分析法得出打造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所需的外部环境与文化内涵。宁海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的优势:具有优越的环境条件;坚持科学安全环保的建设理念;具有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实现了景景相通、村村相连的体育旅游新模式。宁海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存在的问题:缺乏品牌赛事的影响力;典型节庆活动的拉动不足;休闲运动基地的开发不足;缺乏文化创意活动。为打造浙江省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提出可行性建议:应注重产业链的融合与发展;需要各部门的相互支持与协作;需要专业素质人才对其进行科学管理;让体育参与社会管理。

崔海东[3](2011)在《本体·工夫·发用:宋代儒学展开的“一贯之道”研究》文中提出先秦儒家的基本义理架构是“本体——工夫——发用”三者相即一如之格局,即孔子的“一贯之道”。道体生生,直贯于人则为性体(有自然属性与道德属性之分),个体之人则或由他缘(“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或因己醒(“明明德”,“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从而惺觉心体,于人伦日用中寻得工夫下手处,而后反躬性体(将二分之性合而为一),上达道体,从而对越在天,体证天命流行境。而后再度下开发用,先为修身之气象(动容貌、出辞气),再为齐家、化乡(即教化治理家族、乡党,此二者为下行),再为治国、平天下(即进入公权力系统,此二者为上行)。并于同时爱物成物,最终人物同进,峻及于天。此是宋代儒学展开的义理坐标。宋代儒学的展开,依此可分为五期。第一期为宋代儒学的正式开展,此代表人物为周敦颐(濂溪)与张载(横渠)。二人义理如下:濂溪(1)援道据《易》,立《太极图》、《说》。(2)建立了“无极—→太极”之混沌型道体。(3)在宋儒中首度构建儒学“道体—→性体”的直贯模式。(3)性体、心体、发用,则言焉未详,而工夫一节更是未能达到理论自觉。横渠(1)出发点均为辟佛老,故有“定论—→破论—→立论”之逻辑结构。(2)就道体而言,一是定位佛教之谬在于执世界为幻象、泥人生有轮回,道教之谬在于执世界乃有生于无、泥人生有长生不老。二是破之以“太虚即气”,认为世界是一个“太虚本体→气之聚散→万物→气→太虚”的过程,而此过程由其自性之神化所完成。三是构建起“太和”道体。此道体实隐有性、气之分解,故已非濂溪之混沌型,但又未进至二程之分解型,其过渡、中介性质甚重。(3)就性体而言,横渠以佛老执同行异报、饮食男女为妄之说,故二氏之谬在于只识气质之性,而不知天地之性,后者方为人性之本。(4)就心体而言,横渠以佛教误在万法唯识,其病在于执闻见为知,而不知人贵在有德性之知。(5)就发用而言,横渠是宋儒中第一个完整继承孔门“明体达用”之旨,完全达到了理论自觉,在熙宁变法的直接刺激下,放弃政治上行,而开出了宋明儒的下行一途,其自身有井田实践,高弟吕和叔更是创建吕氏《乡约》,发起了一场对“天命——革命说”之革命,从而使下行成为宋儒政治实践之主要模式。(6)横渠在工夫环节虽作艰苦努力,然而未得门径以入。第二期为宋代儒学的正式形成,此代表人物为程颢(明道)与程颐(伊川)。首先,二程一反濂溪、横渠之外在地言天道而贯人事之路线,自人生界立言,据《乐记》“不能反躬,天理灭焉”,开出宋代儒学之工夫论转向,从而完全就内里复兴先秦儒学。其次,明道所讨论的道体,不是其发明的天理,而是生生之天。明道于性体,则亦以此生意训仁。明道之工夫,在于“敬义立而德不孤”,以“存—→诚—→敬义立”而人物同进,对越在天。再次,宋代儒学之正式复兴则在伊川。(1)伊川之道体承明道而正式言分解型的理气双行。(2)伊川之性体,一是以理一分殊说明人性之由来;二是以公训仁;三是在恶的形成上,详细讨论了气(才)、情、欲、意等源头。(3)宋儒至伊川方开始正式讨论心体与心性关系,一是心为性之所存与所主,二是心分体用,三是心体有向上向内的上达对越与向下向外的发用两大能力。(4)伊川之工夫尤为详备,一是进学在致知,包括对外的穷烛万物之理,以及对自身德性良知的体认。二是涵养须用敬,既已发明良知,则需要涵养之,其途径为敬,故“致知——涵养”二者是一致的。此二者合而为“敬以直内”。三是集义以养气,即要在确切的人伦日用中做工夫。此与对外穷理合而为“义以方外”。综上三分两合,则是伊川之工夫:人物同进、内外双修。第三期为宋代儒学之过渡,此代表人物为胡宏(五峰)。五峰诸范畴皆有传统义与革新义,其以性体为中心,上达道体、下发心体,然每一环节均有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性无善恶与心分善恶之间不仅无法打通,反而衍生了心生万法之弊。故而其学不永,速为朱子学所淹没,殊非意外。第四期为道学之大成,此为朱子。(1)就本体而言,自濂溪至五峰,道学之本体由一而二之两分局面愈演愈炽,故朱子之初衷即在弥合此两橛。故于道体处,朱子提出“实体”范畴,以一统理气、道器、体用。就性体而言,则坚持二分之局面,因为此是凡庸善恶是非之根本格局,此二分格局不存,则工夫亦无必要,因生知安行、不思不勉之圣人毕竞少之又少。就心体而言,朱子正是要惺觉之、唤醒之,以自作工夫,消泯性体之二分,而求上达天境之可能。(2)朱子之工夫为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就敬以直内,朱子有“静(涵养)—→敬(动静一如,内外兼修)—→乐(和乐境)”之阶级;就义以方外,朱子有格物致知—→人物同进—→臻至天境之圆顿。(3)朱子之发用,重点在于下行,一是兴办书院,传播道学,首先纯化儒士,而后儒化全民。二是齐家,欲收拢宗族,巩固基层,故损益古礼,制订《朱子家礼》五卷。三是化乡,整理、宣传《吕氏乡约》,并增为《损益吕氏乡约》,并创建社仓,此二者推广甚溥,功效极隆。第五期:是为宋代儒学之分流,此代表人物为陆九渊(象山)与叶适(水心)。二人皆反对伊川与朱子。象山之学,有心而无性。水心之学,则有性而无心。然二人皆能守儒学明体达用之基本规模,是为羽翼。

隋金波[4](2011)在《云间月澄 ——杨慈湖哲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杨慈湖(1141-1126)是南宋思想史上一位重要的思想家,尤其是在心学史上,更被时人认为是“泰山乔岳”般的人物,这一评价与后世对杨慈湖思想的批评态度大为不同。本文在仔细阅读杨慈湖遗留的全部着作和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尝试着找出一种解读杨慈湖思想的新方式。本文认为,杨慈湖的哲学中存在着一个由其思想之主要哲学概念构成的…一’一‘心’一‘觉”’的动态结构,杨慈湖思想中诸如“不起意”、“心之精神是谓圣”等理论问题,都可以由这个动态结构得到说明。杨慈湖自幼成长在儒者家庭,乃父杨庭显之“心本清明”、“十百千万,皆本于一”的思想对他影响深刻。在以往的研究中,杨慈湖的思想因他本人与陆象山的师生关系而被认为是“以心为本”的心学。实际上,杨慈湖对心学史上重要人物孟子和陆九渊的思想并非是单纯地继承,他对孟子之思除了“性本善”的观点而外不乏批评之辞;象山答杨慈湖的“本心之问”对杨慈湖思想的发展过程来说,其功用在于确证而不在于启发。并且,慈湖对“心”之本质状态与其发用功能的阐释也远胜过其师陆象山。经过分析,我们认为以“心学”范畴来解读杨慈湖的思想并不能够完整而清晰地说明杨慈湖思想的整体面貌。在慈湖的话语系统中,他几乎不在单一的意义上论述“心”概念,而是将之与“一”和“觉”等概念一起使用来阐明其思考。概而言之,慈湖的思想主要呈现为一个“‘‘觉…’的动态结构,慈湖在这一结构之中阐释“心”清明无体,澄然无际的特性;世界之本相从根本处而言,就是作为存在者整体的“一”;而对世间万物之“一”状态的洞达,便是己“心”之“觉”。整全性的“一”只有在主体之“心”深入其中并且“觉”了以后,才会向我们展示出其各个方面的意义,已“心”之思也因此才获得思考前提和思想成果,此为杨慈湖思想“‘一’—‘心’一‘觉’”的动态结构之梗概内容。通过阅读杨慈湖的着作我们还发现,杨慈湖本人对佛禅基本持否定态度,对道家思想和道教科仪规范却较为熟悉。慈湖思想在后世的流传过程中曾一度淹没,到了明代,伴随着阳明学的兴起,因阳明学学者自身解释阳明思想的需要,慈湖之学被重新诠释,慈湖思想也因此获得重登中国思想史舞台的机会,慈湖思想与阳明学之间的关联,应该成为中国思想史的研究中被重新予以重视的课题。

蔡晓芸[5](2007)在《宁波象山举办首届国际海钓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报讯 (记者蔡晓芸 象山电)6月10至11日,2007“海景杯”首届中国象山国际海钓节在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举行。据介绍,此次海钓节由浙江省象山县人民政府、宁波市旅游局、浙江省钓鱼协会联合主办,以“时尚海钓休闲象山”为主题,充分挖掘“中国渔山——亚洲第一钓?

尚方[6](2001)在《中国女记者象山行》文中研究指明 以“善待海洋就是善待人类自已”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开渔节”向首都女新闻工作者协会发出了邀请。很快,一支由北京各大新闻单位和10个沿海城市的50名女记者组成的采访队伍,精神饱满,欢快热闹地开赴我国着名的四大渔港之一的浙江象山县石浦港。

二、中国女记者象山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女记者象山行(论文提纲范文)

(1)港湾利用与象山开洋节文化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一、象山港湾分布
    1. 象山港湾概况
    2. 象山港湾对开洋节的影响
二、象山开洋节的沿革
    1. 天子之祭
    2. 民间祭祀始兴
    3. 民间祭祀的变化发展
    4. 中国开渔节的举办
三、象山开洋节的文化变迁
    1. 开洋节的文化意义
    2. 开洋节文化变迁
    3. 开洋节文化意义驱动因素
四、结论与讨论

(2)浙江省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案例分析与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资料法
        1.3.2 实地考察法
        1.3.3 比较分析法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研究
        2.1.1 旅游
        2.1.2 体育旅游
        2.1.3 体育旅游文化
        2.1.4 体育旅游精品项目
    2.2 国外体育旅游研究及其发展趋势
        2.2.1 国外体育旅游研究的历史沿革
        2.2.2 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2.3 我国体育旅游研究及其发展
        2.3.1 国内体育旅游研究进展
        2.3.2 我国旅游需求特征
        2.3.3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3 浙江省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区域概况分析
    3.1 宁海县区域概况分析
        3.1.1 区位条件
        3.1.2 交通状况
        3.1.3 资源条件
        3.1.4 区域发展
    3.2 象山县区域概况分析
        3.2.1 区位条件
        3.2.2 交通条件
        3.2.3 资源条件
        3.2.4 区域发展
4 浙江省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内容分析
    4.1 宁海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内容分析
        4.1.1 建设背景
        4.1.2 山经系统分布图
        4.1.3 步道特征
        4.1.4 步道具体分布
        4.1.5 难度评级标准
        4.1.6 综合分级标准
        4.1.7 具体环保措施
        4.1.8 安全保护措施
        4.1.9 步道建设的具体分工
    4.2 象山国际海钓节内容分析
        4.2.1 象山国际海钓节各届活动概况比较
        4.2.2 象山国际海钓节各届活动内容分析
5 浙江省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文化内涵分析
    5.1 宁海国家登山健身步道文化内涵分析
        5.1.1 半日精品路线
        5.1.2 一日精品路线
        5.1.3 两日精品路线
    5.2 象山国际海钓节海洋文化内涵分析
        5.2.1 中国开渔节的由来
        5.2.2 中国开渔节活动内容
        5.2.3 中国渔港古城——石浦
6 结论
    6.1 宁海国家登山健身步道优势分析
        6.1.1 宁海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具有优越的环境条件
        6.1.2 宁海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坚持科学安全环保的建设理念
        6.1.3 宁海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具有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
        6.1.4 宁海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实现了景景相通、村村相连的体育旅游新模式
    6.2 宁海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存在的问题
        6.2.1 宁海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缺乏品牌赛事的影响力
        6.2.2 宁海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典型节庆活动的拉动不足
        6.2.3 宁海国家登山健身步道休闲运动基地的开发不足
        6.2.4 宁海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缺乏文化创意活动
7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本体·工夫·发用:宋代儒学展开的“一贯之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现状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理论创新、写作难点与不足
第二章 宋代儒学展开的先秦坐标:先秦儒学的基本架构
    第一节 “吾道—以贯之”
        一. 宋代儒学展开缘因的三种观点
        二. 先秦儒学的基本架构
        三. 孔子之天境
    第二节 论道体
        一. 关于体用的争论
        二. 体字的诸层含义
        三. 道体析义
        四. 孔子之前——帝(令)、天(命)
        五. 混沌本体——孔子之天
        六. 形上本体——道
    第三节 论性体
        一. 孔子之论性体
        二. 七十子及后学之性
        三. 孟子之性
        四.自然属性与道德属性之间的关系
    第四节 论心体
        一. 孔子之心体
        二. 七十子及后学之论心
        三. 孟子的道德源流本心说
    第五节 论工夫
        一. 工夫析义
        二. 《诗经》之工夫
        三. 孔门之工夫
        四. 《中庸》之诚
    第六节. 论发用
        一. 孔子的理想模式
        二. 孔子的现实命运
第三章 宋代儒学展开之第一期——濂溪、横渠之开场
    第一节 “庆历——熙宁”诸子综述
        一. 第一期庆历诸子
        二. 第二期宋初三先生
        三. 第三期熙宁诸子
        四. 此三期之教训
    第二节 宋代儒学展开之综述
        一. 依时间分
        二. 依义理分
    第三节 濂溪
        一. 二程与朱子对濂溪之态度及原因
        二. 《太极图说》首句之澄清
        三. 《太极图说》析评
    第四节 横渠
        一. 横渠义理之综述
        二. 横渠之道体
        三. 天地、气质两分——横渠之性体
        四. 闻见与德性——横渠之心体
        五. 《吕氏乡约》对“天命——革命说”之革命
第四章 宋代儒学展开之第二期——明道、伊川之初成
    第一节 二程的工夫论转向
        一. 二程义理的基本定位与规模
        二. 二程对古文运动与汉学之批判
        三. 二程的工夫论转向
        四. 二程之同异
    第二节 明道
        一. 生生谓仁——明道之道体
        二. 敬义立而德不孤——明道之工夫
        三. 明道之评述
    第三节 伊川
        一. 伊川之道体
        二. 伊川之性体
        三. 伊川之心体
        四. 伊川之工夫
第五章 宋代儒学展开之第三期——五峰之过渡
    第一节 天命无是非——五峰之道体
        一. 传统义
        二. 革新义
    第二节 性无善恶——五峰之性体
        一. 传统义
        二. 革新义
    第三节. 同体异用——五峰之理欲观
        一. 朱子与牟先生之评述
        二. 五峰之本义
    第四节. 性动为心,心以成性——五峰之心性关系
        一. 未发为性,已发为心,心统寂感——欲望的起源
        二. 性体心用,性动为心——性体能否运动
        三. 心为性主,心以成性
    第五节. 心生万法——五峰之心体
        一. 心体之特点
        二. 心体之弊病
第六章 宋代儒学展开之第四期——朱子之大成
    第一节 朱子学之综论
        一. 朱子之本体
        二. 朱子之工夫
        三. 朱子之发用
        四. 朱子学之对象
    第二节 朱子之实体
        一. 朱子实体提出的理论背景
        二. 朱子实体析义
    第三节 朱子之性体
        一. 一性与二性之辨
        二. 人物(禽)之辨
    第四节 朱子之心体
        一. 心体的来源与特点
        二. 中和新说:已发未发/心统性情/心有体用
        三. 心体本义:源流与体用之辨
    第五节 朱子工夫论之一:涵养用敬
        一. 先涵养后察识——对湖湘学派的超越
        二. 涵养之始学工夫——静
        三. 涵养之小学工夫——洒扫应对
        四. 涵养之大成工夫——敬以直内
    第六节:朱子工夫论之二:格物致治
        一. 格致之第一义:人事
        二. 格致之第二义:万物
        三. 仁不离智,以仁摄智
第七章 宋代儒学展开之第五期——象山、水心之分流
    第一节 象山
        一. 从象山三解“艮背”看其心学义理的展开
        二. 政教并流,渐复三代——象山之政治思想
    第二节 水心
        一. 乾体、刚性与习的工夫
        二. 上下“一本”何以可能——论水心重建南宋基层社会的方案
第八章 结语
    第一节 儒学的祛魅登场与被祛魅离去
    第二节 明代儒学对宋儒之发展
    第三节 当代儒学的开展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一:明道《定性书》析义
附录二:《遗书》未明语者诸卷之拣别
附录三:《胡宏集》重印本点校辨误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云间月澄 ——杨慈湖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杨慈湖研究文献综述
    1.2 杨慈湖研究背景以及现状
2.杨慈湖学行述论
    2.1 慈湖时思想界的一般状况及其从政前的生活
    2.2 慈湖的家学及其着作
    2.3 慈湖的政治活动与政治主张
3 杨慈湖哲学思想溯源
    3.1 与孟子、陆象山思想渊源重考
    3.2 即孔子而思:圣人意义世界的开显
    3.3 圣人境界的通达之路:《绝四记》释论
4 杨慈湖哲学思想"‘一’—‘心’—‘觉’"的动态结构
    4.1 "一"与"道"、"性"
        4.1.1 "一"与"万事、万物、万理归一
        4.1.2 "道"、"道心"与"道在事中"
        4.1.3 "性"、"性量广大"与人性之善恶
    4.2 "心"与"意"
        4.2.1 "心"、"意"与"毋意"
        4.2.2 "心之精神是谓圣"
    4.3 "觉"与"永"、"光"
        4.3.1 慈湖之"觉"与觉者
        4.3.2 "永"、"光"之境
5 杨慈湖哲学思想与佛、道的关系
    5.1 儒抑或是禅:慈湖"归禅"之批评
    5.2 慈湖的老、庄观及其道教活动
6 杨慈湖哲学思想在南宋及后世影响
    6.1 慈湖与舒磷、沈焕及袁燮
    6.2 慈湖学派及其流传
    6.3 慈湖思想与阳明学的关联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四、中国女记者象山行(论文参考文献)

  • [1]港湾利用与象山开洋节文化变迁[J]. 王梦梦,杜珍珍,吴丹丹,王腾飞. 改革与开放, 2016(19)
  • [2]浙江省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案例分析与比较[D]. 刘琼. 杭州师范大学, 2013(10)
  • [3]本体·工夫·发用:宋代儒学展开的“一贯之道”研究[D]. 崔海东. 南京大学, 2011(03)
  • [4]云间月澄 ——杨慈湖哲学思想研究[D]. 隋金波. 浙江大学, 2011(12)
  • [5]宁波象山举办首届国际海钓节[N]. 蔡晓芸. 华东旅游报, 2007
  • [6]中国女记者象山行[J]. 尚方. 传媒, 2001(01)

标签:;  ;  ;  

中国女记者邢香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