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政部关于民办非企业单位使用票据等问题的通知(论文文献综述)
刘芳池[1](2020)在《非营利组织税收优惠制度研究》文中认为非营利组织可以依照市场模式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其本身公益性的特性又使它与市场的逐利本质相区分,非营利组织的出现弥补了政府与市场在社会治理方面的缺陷。各个国家为了促进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纷纷采取各项举措,其中提供税收优惠是较为普遍的做法。我国非营利组织税收优惠制度给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带来了许多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这期间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瑕疵。本文全面梳理国内非营利组织税收优惠相关规定,从宏观把控到细节分析,深入研究了非营利组织税收优惠制度在立法层面、实体性规定和程序性规定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通过总结借鉴国外成熟的立法经验,提出符合我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非营利组织税收优惠制度的完善建议,希望可以促进非营利组织税收优惠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冯兰淇[2](2021)在《我国个人所得税公益性捐赠扣除制度优化研究》文中提出理论和实践均证明,个人所得税的捐赠扣除制度可有效激励公益捐赠。十九届四中全会报告指出:“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强化税收调节作用,同时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社会贫富差距也日益拉大,而单纯依靠政府和市场难以形成完全合理的收入分配体系,需要慈善等第三次分配的重要手段予以调节,实现共同富裕。目前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尚不发达,与经济社会发展对其要求仍有差距。因此,有必要通过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公益捐赠扣除制度来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本论文基于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公益性捐赠扣除制度,利用相关经济财税数据,测算现行个人所得税公益性捐赠扣除制度的激励效果,分析影响激励效果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个人所得税公益性捐赠扣除制度的建议。首先,本文辨析了与个人公益性捐赠相关的概念,确定本文研究对象。同时从志愿失灵理论、委托政府理论、税收价格弹性等经济学原理,论证公益性捐赠扣除制度作为激励个人捐赠有效手段的合理性。其次,梳理了我国个人公益性捐赠发展的历史脉络,总结当前我国个人公益性捐赠的特征,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然后在梳理我国个人所得税公益性捐赠扣除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历年来的捐赠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评价当前制度的激励效果,得出激励效果不足的基本结论,接着深入分析其背后的主要原因,具体包括:(1)个人所得税公益性捐赠扣除制度不尽完善,对个人捐赠积极性的激发能力有限;(2)公益性捐赠扣除渠道较窄,限制了个人所得税激励效应的发挥;(3)原个人所得税征管模式影响捐赠扣除的积极性。最后,在借鉴美国和英国有关个人所得税公益性捐赠扣除制度有关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个人所得税公益性捐赠扣除制度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从税制完善角度提出适当提高税前扣除比例,允许超额捐赠跨年结转,制定非货币捐赠方式财产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等政策建议。从完善配套措施方面提出推行日常小额捐赠累计扣除制度,简化税前扣除程序,加强对公益组织监管等建议。
黎星艺[3](2021)在《非营利医疗机构税收管理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文章在相关理论研究和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文献分析法、总结归纳法从我国现行非营利医疗机构税收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入手,分析我国非营利医疗机构税收管理制度和税收优惠政策制定、运行方面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并积极借鉴美国、英国、日本非营利医疗机构税收管理的经验并基于此结合中国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经营发展的特点提出完善建议。文章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首先,我国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发展迅速,但税收征管问题较多,表现在税收管理制度、税收优惠政策、税收征管等方面。其次,英国、美国和日本在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税收管理方面具有诸多可借鉴之处,比如税收主体确定、税收激励政策制定等方面。最后,基于中国非营利医疗机构实际发展情况,相关发展性建议需从明确税收主体、统一税收立法、完善企业及个人公益性捐赠的税收激励政策等方面进行。本文的研究在创新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税收管理方法、创新税收征管思路方面具有一定的突破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我国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税收征管,对于新医改下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高税收管理意识和能力具有重要价值。
王宝乾,丁小莉[4](2021)在《分类管理背景下的民办高校涉税业务管理的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部等五部门发布的《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实施细则》(教发[2016]19号)规定,民办高校按照营利和非营利属性,在分类登记上大致分为民办非企业单位、事业单位及企业三种类型。这就导致原本同属于运营的收入及支出事项,因民办高校划分类别的不同在核算上产生明显的差异。文章结合当前民办高校分类管理后所面临的涉税现状与困惑,从增值税及企业所得税两个维度,进行分析与探索。研究结论对民办高校的涉税管理和政策制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黄卉[5](2020)在《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执行的困境及对策 ——以广州市H区为例》文中指出在当今提高政府公共管理效率、提倡“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理念的时代背景下,运用非营利组织的力量作为“第三方”在政府和市场中调和,鼓励非营利组织发展,是社会有效参与公共管理、满足公众需求的必然要求。对非营利组织进行税收优惠减免,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可以减轻社会组织的税收负担,实现财政效力最大化和公共服务优质化,保障其经济基础;另一方面有利于非营利组织的成长,给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保障其持续健康发展。然而在税收优惠政策执行的过程存在各种阻力,非营利组织税收优惠政策执行陷入困境,导致优惠政策实施效果往往不显着。在此背景下,探索非营利组织税收优惠政策执行的困境,完善对非营利组织税收优惠政策执行的改进,是推动非营利组织持续健康发展、促进政府管理创新、追求政府“善治”、助推政府与公民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运用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访谈法四种研究方法,结合公共管理学中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市场失灵理论,分析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执行的困境及对策。从非营利组织及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基本概述出发,梳理了广州市H区非营利组织的基本情况。与非营利组织沟通联系,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广州市H区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执行现状、执行效果、优惠力度、享受者的建议等,整理出广州市H区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执行的困境。主要困境包括:一是免税资格认定门槛普遍较高;二是资格认定审批程序比较复杂;三是税收优惠政策阐述不够明晰;四是税收优惠政策宣传渠道单一;五是非营利组织的纳税意识薄弱等方面。通过查找相关数据进行整理、调查研究,借鉴国外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执行的经验,探讨对广州市H区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执行的启示,最后得出广州市H区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执行的五点改进建议:一是科学设立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资格认定门槛;二是简化非营利组织各项资格资格认定审批流程;三是细化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优惠的相关政策;四是强化非营利组织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五是增加对非营利组织财务人员的沟通和辅导。研究希望通过整理归纳广州市H区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执行的困境,为税收优惠政策有效执行提供参考借鉴,从税收优惠在实质上对非营利组织进行鼓励扶持,推动非营利组织高质量发展,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杨建艺[6](2020)在《广东省社会组织的政府监管问题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和监管数据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党和政府对社会组织的发展高度重视,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和提供公共服务、参与社会事务的关键环节,社会组织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然而随着其数量不断攀升,队伍逐渐壮大,一系列腐败和违法违规行为等负面新闻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对社会组织的公信力建设产生负面影响,社会组织的发展日益要求一个宽松良好又有序规范的外部环境,统一健全的社会组织政府监管体系是社会组织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持条件,对社会组织政府监管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广东省一直处在我国各项改革试点的前沿,其社会组织的发展在全国也发挥着领头羊的作用,因此研究广东省的社会组织政府监管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广东省率先成立社会组织管理局,也在社会组织政府监管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运用社会组织政府监管的事前、事中、事后体系分析框架,在查阅搜集了我国和广东省社会组织监管的政策文本以及在广东省政府相关网站上收集整理了广东省社会组织政府监管有关数据的基础上,对该文本和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当前广东省在社会组织政府监管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党的建设在社会组织监管方面发挥的引领作用不够,政府监管理念还需创新,社会组织监管的法律体系不够完善,重事前准入、轻日常监管的现象依然存在,社会组织监管机构的力量薄弱,社会监督和社会组织内部治理力量也存在不足,这些问题成为制约广东省社会组织政府监管体系建设的重要因素,抑制了社会组织活力激发,不利于社会组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政府职能理论强调建设引导型政府、服务型政府、责任型政府、治理型政府和企业型政府,本文以政府职能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分析广东省社会组织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能的对策和建议,认为要建设统一健全的社会组织政府监管体系,就要明确监管职责、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更新监管理念、创新社会组织监管思想,完善法律基础、构建法律法规框架体系,实现全面覆盖、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体制,合理分配力量、适当鼓励社会组织竞争,强化社会监督、完善组织内部治理制度。
王冬雪[7](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贫困是造成人类生活不幸的罪恶本源,是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障碍和藩篱。消除贫困是人类社会努力实现的理想,是国际社会一致认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和政治承诺。开发式扶贫是党和政府在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实践中始终坚持的根本方针。开发式扶贫的本质在于将自食其力和社会帮扶结合起来,将扶贫资源与贫困群体需求有效对接,更大程度地激发贫困群体的内生动力,帮助贫困群体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冲破贫困藩篱,打破贫困代际传递的恶性循环,由内而外彻底摆脱贫困。要想从根本上彻底摆脱贫困,实现可持续稳固脱贫,单纯地进行物质救济式帮扶是有限的,而且容易助长贫困群体等靠要的思想。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只有通过发展贫困地区教育,提高贫困群体科学文化素质,帮助他们树立自力更生的意识和脱贫致富的信心,通过坚持学习、努力奋斗才能彻底改变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前途和命运。因此,教育扶贫作为国家脱贫攻坚战略体系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不断显现,并被赋予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历史使命。一直以来,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兴学赈灾是民间社会的应尽责任。作为社会扶贫的重要主体之一,社会组织有责任有义务参与教育扶贫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国农村扶贫开发也相应地进入到脱贫攻坚阶段,社会组织扶贫成为国家扶贫开发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上升到国家顶层设计层面。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社会组织教育扶贫问题对于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扶贫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于更好发挥社会组织在教育扶贫中的作用有着不言而喻的深远影响。为此,论文围绕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选题,运用历史研究、系统研究、综合研究和实证研究等方法,详细论述了我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理论资源、实践探索、实践模式等内容,以此明确了我国社会组织参与教育扶贫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深刻探讨了我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角色定位、基本经验、发展机遇、发展挑战和发展路径等问题,以助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实现教育扶贫教育脱贫的总体目标。具体来说,论文在结构安排上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本章主要介绍了论文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学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现状、论文研究思路及在此过程中运用的研究方法、论文框架结构及论文创新和不足之处,为论文研究提供基本的逻辑起点。第二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问题概述。本章主要阐释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基本概念、现实背景、发展脉络、总体成效。以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现实背景为出发点,爬梳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发展脉络,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1978年—1989年探索阶段、1990年—2000年展开阶段、2001年—2011年深化阶段、2012年以来攻坚阶段。并从缓解了政府教育扶贫财政压力、填补了政府教育扶贫工作空隙、促进了政府教育扶贫效率提高、减轻了贫困家庭子女教育负担等四个方面阐释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取得的总体成效。第三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理论资源。本章主要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国外学者的相关理论以及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相关理论四个方面对论文的理论资源进行归纳,为第四章到第六章的实践探索、模式分析和未来展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第四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实践探索。本章主要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以资育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六个方面概括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涉足的主要领域和实践的具体内容。第五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主要模式。本章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实践模式大体划分为三种基本模式,即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模式、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其中,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又包括筹款工具模式、项目运行模式、组织资助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模式又包括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又包括社会企业模式、公益创投模式、影响力投资模式。第六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未来趋向。这一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明确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角色定位。论文科学合理地将社会组织在教育扶贫实践中所扮演的角色定位为扶贫资源的链接者、扶贫服务的提供者、扶贫能力的建设者、扶贫行动的倡导者和扶贫工作的合作者。在此基础上,第二部分提出要发扬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基本经验。论文从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抓好教育扶贫品牌建设、重视舆论宣传引导作用、开展多种形式慈善募捐四个方面深刻总结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四十年来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经验,为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指导意见。第三部分分析了当前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发展机遇,即经济与社会转型激发社会组织发展、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提供发展时机、政府职能转变需要社会组织承接工作、制度创新为社会组织创造发展环境四大机遇。第四部分检视了当前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所遇到的挑战。论文分析指出,当前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存在法律缺失、社会组织外部管理僵化、普遍资源短缺和内部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亟需尽快解决。第五部分建设性地提出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优化性路径选择。论文提出,为继续推进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良性发展,必须构建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法律体系、改善社会组织外部治理环境、落实社会组织培育扶持政策并加强社会组织内部能力建设。总之,通过全面总结和分析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实践情况,论文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归纳概括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主要模式,包括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模式、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三种基本模式。其中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包括筹款工具模式、项目运行模式、组织资助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模式包括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包括社会企业模式、公益创投模式、影响力投资模式。二是鉴于社会组织在大扶贫格局下社会扶贫中的重要主体地位,明确定位了中国社会组织在2020年后农村教育扶贫中的五种角色,即资源链接者、服务提供者、能力建设者、行动倡导者和扶贫工作合作者。三是高度总结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四十年来的基本经验,包括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抓好教育扶贫品牌建设、重视舆论宣传引导作用、开展多种形式慈善募捐四个方面,为2020年后解决农村相对教育贫困问题提供了指导意见。四是全面分析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在当前以及2020年后解决农村相对贫困问题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建设性地提出了优化性路径选择。
徐志萍[8](2020)在《捐助法人治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7年颁布实施的《民法总则》首次在我国民法中设立了捐助法人制度,将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以及宗教活动场所等以财产为基础成立的法人统一纳入捐助法人的范畴进行特殊规制,成为我国民法典编撰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长期以来,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宗教活动场所等特殊类型的法人在我国的法人分类体系中一直存在着定性困难的问题,导致实践中捐助法人面临着主体资格模糊、业务范围不明确的尴尬境地,且由于立法对捐助法人的设立和运行缺乏有效的规范和指引,捐助法人长期存在着运行效率低下、内部治理混乱、外部监管疲软等诸多发展障碍,一直处于舆论漩涡的中央地带,面临着严重的治理困境和信任危机。同时,以基金会代表的捐助法人数量不断增多且在我国的慈善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在此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战斗中,众多捐助法人利用自身信息和资源优势在筹集善款、募集物资方面为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因此对捐助法人治理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民法总则》的制定过程中,我国学者结合大陆法系中的财团法人制度与我国的相关立法实践创设了捐助法人制度,将基金会等具有财团性质的法人与社会团体法人进行分别立法,以发挥财团法人制度在保障捐助人意志实现和促进公益事业方面的重要制度价值和功能。但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实务界,捐助法人都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捐助法人制度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与现行法如何衔接的问题,即现有的捐助法人需要对自身进行重新定位,相关法律、法规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确保立法之间的统一和协调,才能为捐助法人治理提供相应的制度规范和指引。因此,本文结合捐助法人在治理中面临的制度障碍,针对捐助法人概念、业务活动的规范、理事会的性质、监事会会功能以及监管模式的转变五个方面中存在若干问题,借鉴大陆法系的财团法人制度以及英美法系中的基金会治理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构建起以法人自治为核心的,外部监管制度服务于内部治理的、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捐助法人治理框架,并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协调各方的权利义务实现捐助法人在自治和他治之间的平衡,保证捐助法人经营运作的合法性和适当性,从而发挥其在我国公益捐赠事业中的重要制度价值,促进社会公益目的实现。
周丽[9](2019)在《共治逻辑下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研究》文中提出伴随国家-社会关系的调适,社会公众对高绩效公共服务需求的增生,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实践的开展,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需要在新问题、新视角和新材料的驱动下给予新的探究。本文聚焦于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复杂关系,通过构建一个契合中国情境的政社关系解释框架,在分析改革开放40年政社关系的制度变迁和行动建构之基础上,探索促成政社共治的制度化之路。本文基于政府和社会组织关系共治制度化的研究主题,在充分比较分析该领域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建构了一个包含“制度”与“行动”双重理论视角的整合性分析框架,并尝试在本文提出的“嵌套式制度结构”中讨论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这一讨论以国家-社会关系的历史演进、公共服务时代的来临以及治理实践勃兴所构成的情境为背景,论述了共治及其制度生成的可能性,本质上是讨论当前政社关系所面临的宏观制度环境。作为进一步的讨论,本文在规则制定、监督激励、独立性、价值目标和行动者黏合方式五个维度展开分析,以此系统呈现改革开放40年中政社关系的制度变迁过程和变迁特征,并获知宪法、法律和政策影响政社关系趋于共治的机理,并且以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为例,揭示和呈现共治的行动建构过程,探索其中的“螺旋式”结构是如何逐步被制度化的,目的是探究微观机制对政社关系的影响,以此说明促进制度嵌套性的发展是共治制度构建的实质性问题。因此,社会治理的共治逻辑就是制度的嵌套性建构,是本文的核心观点。作为一项研究的理论概括和对策分析,本文围绕政社共治关系制度化的问题意识,从“基于正当性的机制”这一解释政社关系制度化的微观运作机制、“嵌套式制度结构中”中的法治、政策和机制的黏合等角度,做出了对政社共治关系制度化一般逻辑的回答。论文的研究借助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多个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互动关系的跟踪调查,获取了大量一手资料,并运用“过程-事件分析”、比较分析、“编码分析”、叙事分析等技术方法,对经验材料进行系统整理和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发现是:1.政社关系的制度变迁属于典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在中国独特的政治体制和政治传统下,执政党促进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的政策是政社关系制度变迁的主导制度因素和驱动力量。2.政社关系制度化的重心呈现出阶段性特征。不同阶段的制度化重心演变过程是为:主体合法性→行动规范→主体间关系→关系运行方式。这四种制度化重心分别对应改革开放40年政社关系的四个阶段,即:“控制-依附”阶段(1978-1991)、“管制-剥离”阶段(1992-2001)、“调控-协同”阶段(2002-2011)与“平等-共治”阶段(2012--)。在这四个阶段中,规则制定、监督激励、独立性、价值目标、行动者黏合方式等制度要素呈现出不同组合。此外,变迁过程中的制度依赖现象不容忽视,如何克服“制度惯性”是政社关系变革所面临的一大挑战。3.制度环境、资源占有、行动者目标、行动策略、行动者地位等行动要素的差异性展现了政社关系建构过程性特征,这些特征具有内在的联系性和连续性。一是从价值角度看,关系构建行动的制度化本质上是重塑公共性的过程。二是从结构角度看,行动者地位是动态的,其演变反映了制度设计者的改革意图;达成政社共治的关键是通过调整资源占有结构,实现各主体的分工优化和权力平衡。三是从方式角度看,行动者的行动具有策略性,这是行动者在既有制度空间和资源约束条件下理性行为的表现。4.在“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这类政社关系互动共治中,呈现出“螺旋式”行动建构特点,这反映了社会治理场域中多元行动者的独特行动逻辑:在初设与规范阶段,制度是行动的重要结构性因素;在优化阶段,信任与道德成为促成共治的关键因素。两套行动逻辑运行方式不同、逻辑重心相异,但却是连续统一相互配合的。5.嵌套性制度建构的水平,影响政府与社会组织共治的绩效,促进共治制度嵌套性的发展成为实质性问题。从一定意义上,社会治理的共治逻辑,就是制度的嵌套性建构,“基于正当性”的机制可以解释政社关系制度化的复杂逻辑。本文正是以此为视角,初步揭示了“嵌套性制度下如何达成共治”的问题:在法治层面彰显公民基本权利,回应社会治理变革;在政策层面以人民为导向,优化政策决策,改进政策执行;在机制层面强化纵向权力分配和横向政策扩散机制,完善社会组织的“自我造血”和“跨界合作”机制等。
刘洁[10](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治理中政府工具选择探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治理已走过四十余年。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政府的政策息息相关,政策目标的达成与否又与政府工具的选择密切相关。政府工具理论是以技术理性为指导,倡导转变政府施政形式,促进政府目标有效实现的手段与方法。因此,恰是的政府工具选择是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选用冯德尔多兰对政府工具限制性与扩展性的划分方式,结合萨拉蒙将政府工具划分为直接政府、社会规制、经济规制、经费支持、政府支持、政府支持企业以及福利券的划分类别,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央政府以及地方政府对民办高等教育下发的政府文件进行文本的定量与定性分析。以期对民办高等教育治理中政府工具的选择运用增添一种新的理解与分析方式。通过对改革开放后中央政府部门下发的关于民办高等教育治理相关的包括办法、法律、方案、复函、纲要等12种文件类型,总数为70份的相关政府下发文件的整理、梳理与分析,对我国改革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治理中以2002年《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为节点,分析前后两个历史阶段我国在民办高等教育治理中工具选择的特点。发现前一个阶段颁布的政府工具选择总数为288条,包含32份政府文件,占总文件数的45.71%。后一个阶段的政府工具选择总数为346条,包含38份政府文件,占总文件数的54.29%,文件数量相对持平,文件中政府工具的选择运用更加丰富。且前一阶段的治理主要以传统的行政手段为主,限制性政策工具占整个工具选择的94.09%,扩展性政府工具的使用仅占5.91%,且包含最多的为宏观政策的鼓励,缺乏实际操作的政策指导。后一阶段中拓展性政策工具的使用明显增多,其数量为前一阶段的三倍,占总拓展性政策工具(19822019)选择数的75%。从而得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治理中政府工具的选择在总体上是由限制性政府工具的使用向扩展性政府工具的使用转变。在对两个时期工具选择的类别分析中,发现后一个时期的工具选择增加了经费支持中的政府拨款、直接贷款、税收;政府支持工具中增加了基础设施建设与政府购买;政府支持企业工具类型中大力发展了独立学院。除此之外,在对地方政府相关文件的梳理中发现,从下发的文件时间与类型可以看出,中央政府相关文件的下发相对地方文件的下发具有先行性与导向性。同时,我国地方民办高等教育治理中政府工具选择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存在一定的地域特征。此外,部分地区在工具选择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除此之外,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治理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政府工具的属性特征不清晰或残缺,信息服务供给不足等。因此,本研究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四点政府建议:不断完善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治理中政府工具的属性特征,同时政府工具选择适当的协调地域差异。加强政府工具中信息服务工具的供给,同时依据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特点不断创新政府工具,提供更多、更高效的政府工具选择。
二、财政部关于民办非企业单位使用票据等问题的通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财政部关于民办非企业单位使用票据等问题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2)我国个人所得税公益性捐赠扣除制度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2 个人所得税激励公益性捐赠的相关理论概述 |
2.1 个人公益性捐赠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个人公益性捐赠的界定 |
2.1.2 与个人公益性捐赠相关的主体界定 |
2.2 税收激励公益性捐赠的理论基础 |
2.2.1 公益性捐赠扣除制度存在基础:志愿失灵理论及委托政府理论 |
2.2.2 税收激励公益性捐赠的机制分析:公益性捐赠的税收价格弹性理论 |
2.2.3 第三次分配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我国个人公益性捐赠的现状及特征分析 |
3.1 我国个人公益性捐赠的历史变迁 |
3.1.1 1978-1993:萌芽阶段 |
3.1.2 1994-2007:蓬勃发展阶段 |
3.1.3 2008 至今:全民参与阶段 |
3.2 我国个人公益性捐赠现状特征及未来发展趋势 |
3.2.1 现状及其特征分析 |
3.2.2 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我国个人所得税公益性捐赠扣除制度激励效应分析 |
4.1 我国个人所得税公益性捐赠扣除制度的历史沿革及现状分析 |
4.1.1 我国个人所得税公益性捐赠扣除制度的历史沿革 |
4.1.2 我国个人所得税公益性捐赠扣除制度的政策内容与总体评价 |
4.2 我国个人所得税公益性捐赠扣除制度激励效应的实证研究 |
4.2.1 激励效应的模型分析 |
4.2.2 数据与变量说明 |
4.2.3 实证分析 |
4.2.4 基本结论:个人所得税公益性捐赠扣除制度激励效应不足 |
4.3 激励效应不足原因分析 |
4.3.1 公益性捐赠扣除制度不尽完善,对个人捐赠积极性的激发能力有限 |
4.3.2 公益性捐赠扣除渠道较窄,限制了激励效应的发挥 |
4.3.3 原个人所得税征管模式影响捐赠扣除的积极性 |
4.4 本章小结 |
5 英美两国个人所得税公益性捐赠扣除制度实践与思考 |
5.1 美国个人所得税公益性捐赠扣除制度实践 |
5.1.1 美国个人所得税公益性捐赠扣除制度概述 |
5.1.2 美国个人所得税公益性捐赠扣除制度特点 |
5.2 英国个人所得税公益性捐赠扣除制度实践 |
5.2.1 英国个人所得税公益性捐赠扣除制度概述 |
5.2.2 英国个人所得税公益性捐赠扣除制度特点 |
5.3 总结与思考 |
5.3.1 完善的税前扣除制度 |
5.3.2 灵活的扣除票据管理制度 |
5.3.3 大额捐赠的结转措施 |
6 优化我国个人所得税公益性捐赠扣除制度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
6.1 优化我国个人所得税公益性捐赠扣除制度的总体思路 |
6.2 优化我国公益性捐赠扣除制度的具体建议 |
6.2.1 完善个人所得税公益性捐赠扣除制度 |
6.2.2 优化公益性捐赠扣除流程,拓宽扣除渠道 |
6.2.3 完善公益性捐赠扣除相关配套措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非营利医疗机构税收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分析 |
2.1 基本概念 |
2.1.1 医疗机构 |
2.1.2 医疗服务 |
2.1.3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
2.2 相关理论分析 |
2.2.1 营利性医疗机构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区别 |
2.2.2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纳税人性质归属 |
2.2.3 关于非营利性医院是否可向举办人分配收益问题 |
第三章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税收政策及税收管理存在的问题 |
3.1 目前我国医疗机构的税负概况 |
3.1.1 房产税、土地使用税 |
3.1.2 车船税 |
3.1.3 企业所得税 |
3.1.4 个人所得税 |
3.2 我国目前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税收优惠政策 |
3.2.1 税收优惠政策导向 |
3.2.2 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具体税收优惠政策 |
3.3 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实施的税收征管制度 |
3.4 现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税收管理存在的问题 |
3.4.1 市场准入实体机制畸形导致的税收意识淡薄问题 |
3.4.2 税收制度配套措施存在漏洞导致税收流失问题 |
3.4.3 税收优惠政策零散导致税收征管操作难度大 |
第四章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税收筹划与税务处理 |
4.1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税收筹划 |
4.1.1 医疗机构涉税政策分析 |
4.1.2 医疗机构的税收模式 |
4.1.3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税收筹划方式 |
4.1.4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税收筹划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4.2 民办营利性医疗机构转变为民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税务处理 |
4.2.1 会计制度的调整 |
4.2.2 税收的转变 |
第五章 国际经验借鉴及启示 |
5.1 非营利医疗机构的注册 |
5.2 非营利医疗机构免税资格的认定 |
5.3 相关税收政策 |
5.4 国外非营利组织税收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5.4.1 确定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 |
5.4.2 非营利组织免税程序的合法化、科学化、制度化 |
5.4.3 .捐赠制度细则明确 |
5.4.4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税收的监督管理 |
5.4.5 建立并完善非营利医院的惩罚性税收制度 |
第六章 相关政策建议 |
6.1 完善立法,保障税收政策的实现 |
6.1.1 建立完善的税法体系 |
6.1.2 建立科学的认证标准体系 |
6.1.3 完善现行捐赠的免税制度 |
6.2 完善税收优惠政策的配套措施 |
6.3 制定有针对性的税收征管措施 |
6.3.1 严格非营利医疗机构资格认定,设立免税审核制度 |
6.3.2 推行普遍而简易的税务登记制度 |
6.3.3 强化票据管理 |
6.3.4 制定专门所得税稽查办法 |
6.4 建立独立的监管制度 |
6.4.1 改变双重管理体制 |
6.4.2 实行信息公开化制度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分类管理背景下的民办高校涉税业务管理的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分类管理背景下的民办高校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管理的不足 |
三、加强民办高校涉税业务管理相关建议 |
(5)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执行的困境及对策 ——以广州市H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 |
1.2.2. 国内文献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 |
1.4.1. 创新点 |
1.4.2. 难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非营利组织 |
2.1.2. 企业所得税 |
2.1.3. 税收优惠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2. 市场失灵理论 |
2.2.3. 理论基础为本研究提供的理论支撑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州市H区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基本情况 |
3.1. H区非营利组织 |
3.1.1. 发展历程 |
3.1.2. H区非营利组织的类别 |
3.2. 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
3.2.1. 具体内容 |
3.2.2. 优惠政策的意义 |
3.3. 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流程 |
3.3.1. 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免税资格认定流程及资料 |
3.3.2. 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认定流程及资料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州市H区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执行的困境分析 |
4.1. 调查分析 |
4.1.1. 问卷调查分析 |
4.1.2. 访谈法分析 |
4.2. 优惠政策执行的困境产生的原因 |
4.2.1. 税务机关方面 |
4.2.2. 纳税人方面 |
4.3. 优惠政策执行的困境的表现 |
4.3.1. 免税资格认定门槛普遍较高 |
4.3.2. 资格认定审批程序比较复杂 |
4.3.3. 税收优惠政策阐述不够明晰 |
4.3.4. 税收优惠政策宣传渠道单一 |
4.3.5. 非营利组织的纳税意识薄弱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外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执行的经验借鉴 |
5.1. 代表性国家非营利组织税收优惠经验介绍 |
5.2. 代表性国家非营利组织税收优惠经验启示 |
5.2.1. 非营利组织税收政策应设立合理的法律依据 |
5.2.2. 完善非营利组织的相关捐赠减免细则 |
5.2.3. 简化非营利组织税收减免的相关程序 |
5.2.4. 加强非营利组织税收优惠实施的监管力度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广州市H区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执行的改进对策 |
6.1. 科学设立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门槛 |
6.1.1. 统一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标准 |
6.1.2. 税务机关设立科学的认定流程和条件 |
6.2. 简化非营利组织各项资格认定审批流程 |
6.2.1. 认证流程的优化 |
6.2.2. 进一步完善非营利组织的税收征管 |
6.2.3. 加强非营利组织的管理 |
6.3. 细化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优惠的相关政策 |
6.3.1. 明确优惠政策的相关工作 |
6.3.2. 明确非营利组织的税法地位 |
6.4. 强化非营利组织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 |
6.4.1. 强化非营利组织税收优惠政策宣传广度和深度 |
6.4.2. 扩大税收优惠政策宣传覆盖面 |
6.5. 增加对非营利组织财务人员的沟通和辅导 |
6.5.1. 加强企业税收管理员对非营利组织的一对一辅导 |
6.5.2. 监督非营利组织需合法合规配备专职财务人员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广州市H区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执行情况的问卷调查 |
附录二:广州市H区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执行情况的访谈提纲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广东省社会组织的政府监管问题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和监管数据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评述 |
1.4 核心概念 |
1.4.1 社会组织 |
1.4.2 监管及政府监管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理论基础:政府职能理论 |
2.1.1 政府职能理论的主要内容 |
2.1.2 政府职能理论指导下的政府监管 |
2.2 分析框架:社会组织的政府监管框架 |
2.2.1 社会组织的政府监管框架的主要内容 |
2.2.2 社会组织的政府监管框架的应用 |
第3章 广东省社会组织的政府监管情况 |
3.1 广东省社会组织发展现状 |
3.2 广东省社会组织的政府监管总体情况 |
3.3 社会组织的政府监管文本分析 |
3.3.1 我国社会组织的政府监管文本分析 |
3.3.2 广东省社会组织的政府监管文本分析 |
3.4 广东省社会组织的政府监管数据分析 |
3.4.1 事中监管 |
3.4.2 事后监管 |
第4章 广东省社会组织的政府监管问题及分析 |
4.1 党建在社会组织中的引领作用不够 |
4.2 社会组织的政府监管理念仍需创新 |
4.3 组织监管的法律保障体系有待完善 |
4.4 重事前准入轻日常监管现象还存在 |
4.5 社会组织的政府监管机构力量薄弱 |
4.6 社会监督和内部治理力量依然不足 |
第5章 广东省社会组织的政府监管对策建议 |
5.1 明确监管职责,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 |
5.2 更新监管理念,创新社会组织监管思想 |
5.3 完善法律基础,构建法律法规框架体系 |
5.4 实现全面覆盖,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体制 |
5.5 合理分配力量,适当鼓励社会组织竞争 |
5.6 强化社会监督,完善组织内部治理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框架结构和创新及不足 |
1.4.1 框架结构 |
1.4.2 创新之处 |
1.4.3 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问题概述 |
2.1 相关概念阐释 |
2.1.1 社会组织 |
2.1.2 教育扶贫 |
2.1.3 社会组织教育扶贫 |
2.2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现实背景 |
2.2.1 贫困地区人力资本有待开发 |
2.2.2 社会组织服务社会优势凸显 |
2.2.3 精准扶贫要求多元力量参与 |
2.3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历史进程 |
2.3.1 1978 年—1989 年: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探索阶段 |
2.3.2 1990 年—2000 年: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展开阶段 |
2.3.3 2001 年—2011 年: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深化阶段 |
2.3.4 2012 年以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攻坚阶段 |
2.4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总体成效 |
2.4.1 缓解了政府教育扶贫财政压力 |
2.4.2 填补了政府教育扶贫工作空隙 |
2.4.3 促进了政府教育扶贫效率提高 |
2.4.4 减轻了贫困家庭子女教育负担 |
第3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理论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
3.1.1 发展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3.1.2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 |
3.1.3 教育同生产劳动实践相结合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
3.2.1 发展教育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大举措 |
3.2.2 发展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基础 |
3.2.3 发展教育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根本之策 |
3.3 国外学者的相关理论 |
3.3.1 人力资本理论 |
3.3.2 文化贫困理论 |
3.3.3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3.4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相关理论 |
3.4.1 有教无类——教育的普惠性 |
3.4.2 治乱学说——教育的教化性 |
3.4.3 经学致用——教育的实用性 |
3.4.4 教养兼施——教育的公益性 |
第4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实践探索 |
4.1 基础教育 |
4.1.1 学前教育 |
4.1.2 义务教育 |
4.1.3 普通高中教育 |
4.1.4 特殊儿童教育 |
4.1.5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
4.2 职业教育 |
4.2.1 发展农村中高等职业教育 |
4.2.2 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
4.2.3 抓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
4.2.4 培养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
4.3 普通高等教育 |
4.3.1 扶持大学生就业创业 |
4.3.2 指导城市返乡青年创业 |
4.4 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 |
4.4.1 学前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
4.4.2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
4.4.3 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
4.4.4 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
4.4.5 普通高等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
4.5 以资育人 |
4.5.1 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自立自强 |
4.5.2 通过人文助困树立学生积极心态 |
4.5.3 通过感恩教育培育学生责任意识 |
4.6 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
4.6.1 改善农村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
4.6.2 提高农村学校信息化水平 |
第5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主要模式 |
5.1 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 |
5.1.1 筹款工具模式 |
5.1.2 项目运行模式 |
5.1.3 组织资助模式 |
5.2 政府和社会组织合作模式 |
5.2.1 政府购买服务模式 |
5.2.2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
5.3 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 |
5.3.1 社会企业模式 |
5.3.2 公益创投模式 |
5.3.3 影响力投资模式 |
第6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未来趋向 |
6.1 明确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角色定位 |
6.1.1 扶贫资源的链接者 |
6.1.2 扶贫服务的提供者 |
6.1.3 扶贫能力的建设者 |
6.1.4 扶贫行动的倡导者 |
6.1.5 扶贫工作的合作者 |
6.2 发扬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基本经验 |
6.2.1 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 |
6.2.2 抓好教育扶贫品牌建设 |
6.2.3 重视舆论宣传引导作用 |
6.2.4 开展多种形式慈善募捐 |
6.3 抓住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机遇 |
6.3.1 经济与社会转型激发社会组织发展 |
6.3.2 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提供发展时机 |
6.3.3 政府职能转变需要社会组织承接工作 |
6.3.4 制度创新为社会组织创造发展环境 |
6.4 正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挑战 |
6.4.1 社会组织教育扶贫法律缺失 |
6.4.2 社会组织外部管理僵化 |
6.4.3 社会组织普遍资源短缺 |
6.4.4 社会组织内部能力不足 |
6.5 优化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路径选择 |
6.5.1 构建社会组织教育扶贫法律体系 |
6.5.2 改善社会组织外部治理环境 |
6.5.3 落实社会组织培育扶持政策 |
6.5.4 加强社会组织内部能力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后记 |
(8)捐助法人治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捐助法人的概念与性质辨析 |
一、我国民法中捐助法人的概念与分类 |
二、司法实践对捐助法人的认知偏差 |
三、正确认知捐助法人的财团属性 |
第二章 捐助法人从事商业活动的正当性及限制 |
一、我国捐助法从事商业活动的现状 |
二、捐助法人从事商业活动的合法性和正当性 |
三、合理规范捐助法人的商业活动 |
第三章 捐助法人“理事会性质之争”及其解释路径 |
一、学界关于捐助法人理事会性质的争论 |
二、决策权的边界:捐助法人理事会性质的解释路径 |
三、改革:限制理事会对捐助法人重大事项的决策权 |
第四章 捐助法人监事会设置的必要性及其制度功能的实现 |
一、我国捐助法人监事会制度面临的困境 |
二、他律法人也需要内部监督 |
三、捐助法人监事会制度改革的路径和建议 |
第五章 我国捐助法人监管模式的缺陷及转变 |
一、强行政监管模式制约了捐助法人的自主发展 |
二、行政监管模式要回归捐助法人的私法属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共治逻辑下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宏观研究 |
二、关于组织与环境的中观研究 |
三、关于行动及其策略的微观研究 |
四、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问题和研究思路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知识观 |
二、研究策略 |
三、基于信度与效度考量的资料收集与分析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
第一节 政社关系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制度视角下的组织理论 |
二、行动视角下的“组织合作” |
第二节 政社关系中的“分析性概念” |
一、嵌套式制度结构 |
二、行动与行动者 |
三、“共治” |
第三节 政社关系的整合性分析框架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共治生成的可能性:三个事实基础 |
第一节 国家-社会关系的历史演进 |
一、国家权力的释放 |
二、社会结构的变革 |
三、政社关系的调适 |
第二节 “公共服务时代”的来临 |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要求 |
二、服务指向的治理体系再造 |
第三节 治理领域的理论勃兴 |
一、西方治理理论及其适用性 |
二、当代治理理论的中国话语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走向共治:政社关系的制度变迁 |
第一节 如何分析制度?——从要素到过程 |
一、制度的特征与要素 |
二、制度变迁 |
第二节 政社关系的制度变迁过程 |
一、阶段一:控制-依附(1978-1991) |
二、阶段二:管制-剥离(1992-2001) |
三、阶段三:调控-协同(2002-2011) |
四、阶段四:平等-共治(2012--) |
第三节 政社关系的制度变迁特征 |
一、典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 |
二、不同阶段制度重心迁移 |
三、党的政策是主导和先行力量 |
四、明显的路径依赖现象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共治的行动建构:政府购买服务中的政社关系分析 |
第一节 购买行动的分析要素 |
第二节 购买行动的建构过程 |
一、初设阶段的行动特征 |
二、规范阶段的行动特征 |
三、优化阶段的行动特征 |
四、行动特征的比较分析 |
第三节 “螺旋式”行动建构:购买行动模式建构的特征和逻辑 |
一、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引入及其适用性 |
二、“螺旋式”行动建构的呈现 |
三、“螺旋式”行动建构的内在逻辑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如何达成共治:共治的制度化之路 |
第一节 共治制度化的“隐形之手” |
一、制度化及其机制 |
二、基于正当性的制度化机制 |
第二节 公共性扩张的法治建设路径 |
一、彰显公民基本权利 |
二、回应社会治理变革 |
第三节 人民导向的政策改进路径 |
一、优化政策决策 |
二、改进政策执行 |
第四节 多维视角的机制优化路径 |
一、理顺纵向府际间权力分配机制 |
二、强化横向府际的政策扩散机制 |
三、健全社会组织“自我造血”机制 |
四、完善社会组织“跨界合作”机制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三节 进一步的讨论 |
一、政社互动中的公共性再生产 |
二、合作治理中的政府角色转型 |
三、行政学研究中的制度与行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
附录A: 调查问卷 |
附录B: 针对民政部门的访谈提纲 |
附录C: 针对社会组织的访谈提纲 |
附录D: 正式访谈目录 |
附录E: 访谈文本(部分) (另附支撑材料) |
附录F: 本文的逻辑思路与核心观点图 |
附录G: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治理中政府工具选择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五)研究的基本思路、内容与方法 |
一、民办高等教育治理中政府工具选择的文本分析 |
(一)民办高等教育治理中政府工具选择的分析框架 |
(二)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治理中政府工具选择的政府文件选择 |
(三)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治理中政府文件外部属性分析 |
(四)建构分析编码表 |
(五)定义分析单元与类目 |
(六)信效度评估 |
(七)数据统计分析 |
二、研究结论 |
(一)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治理中政府工具选择特点 |
(二)我国地方民办高等教育治理中政府工具选择的特点 |
(三)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治理中政府工具选择的价值取向 |
三、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治理中政府工具选择的优化 |
(一)不断完善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治理中政府工具的属性特征 |
(二)政府工具选择需要协调地域差异 |
(三)加强政府工具中信息服务工具的提供 |
(四)依据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特点不断创新政府工具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期刊类 |
(三)硕博论文类 |
致谢 |
四、财政部关于民办非企业单位使用票据等问题的通知(论文参考文献)
- [1]非营利组织税收优惠制度研究[J]. 刘芳池. 企业合规论丛, 2020(01)
- [2]我国个人所得税公益性捐赠扣除制度优化研究[D]. 冯兰淇.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21(02)
- [3]非营利医疗机构税收管理问题研究[D]. 黎星艺.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4]分类管理背景下的民办高校涉税业务管理的建议[J]. 王宝乾,丁小莉. 商业会计, 2021(10)
- [5]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执行的困境及对策 ——以广州市H区为例[D]. 黄卉.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广东省社会组织的政府监管问题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和监管数据的分析[D]. 杨建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08)
-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研究[D]. 王冬雪. 吉林大学, 2020(08)
- [8]捐助法人治理问题研究[D]. 徐志萍.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9]共治逻辑下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研究[D]. 周丽. 南京大学, 2019(01)
- [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治理中政府工具选择探究[D]. 刘洁. 西南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