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毛泽东经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蒋永穆,王瑞[1](2021)在《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发展思想研究:回眸与展望》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的经济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思想中国化和时代化的产物。国内学术界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进程中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思想为研究对象,从不同的视角对中国共产党的经济发展思想进行了研究阐释,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国内学术界对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发展思想的研究整体上具有注重研究的时效性、全面性、代表性等特点。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特征,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当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发展思想的整体性研究,可以从理论的整体性、历史的整体性和实践的整体性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张文杰[2](2021)在《邓小平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邓小平德育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对我国德育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主要回答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什么是德育、如何开展德育”这一重大课题,为新时期党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背景下,邓小平从社会宏观和国家战略的角度,对我国德育的基本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和具体阐述,提出并形成极具系统性、开放性、包容性的大德育思想,其理论渊源、主客观条件、历史流变、主要内容、思想特质、方法论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理论与实践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本文通过对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发展历程追根溯源,探索其生成条件,从整体上梳理发展的历史脉络,领悟德育思想的精神要义和科学内容,总结德育实践的基本经验,重在研究其对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事业的当代价值。本研究从邓小平德育思想中汲取经验和智慧,寻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动力,不论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抑或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建设,都有独特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以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理论渊源和主客观条件为研究基点,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以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方式,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梳理其发展的脉络走向,总结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内容,提炼其基本特质和方法论特色,重新审视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七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选题依据、理论价值、现实意义、相关概念的界定和阐释、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重难点以及创新之处等。在国内外研究综述上,从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立论基础、主要内容、发展历程、基本特征、价值意义、工作方法等方面作出相关研究现状的分析和解读,剖判目前关于邓小平德育思想研究的不足和空白,明确邓小平德育思想可以深入研究的方向。第二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理论渊源。本章通过阐述邓小平德育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德育思想、中国传统德育思想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西方古希腊先哲的德育思想、中世纪德育思想和近代资本主义德育思想的关联,阐明邓小平德育思想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第三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主客观条件。本章通过反思苏东剧变思想文化根源,应对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德育经验教训,阐释邓小平德育思想形成的客观条件。同时指出邓小平德育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包括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民情怀、追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面向未来的远见卓识,阐明邓小平德育思想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第四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历史流变。本章是在对国内关于邓小平德育思想发展阶段梳理的基础上,根据邓小平德育思想发展的全过程和德育的基本规律,重新探析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历史流变,包括邓小平德育思想的萌芽、酝酿、发展、成熟四个阶段。第五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科学内涵。本章涵盖了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目标、价值维度、政治保证以及其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阐释邓小平德育思想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第六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和方法论特色。本章以第三、四、五章为基础,归纳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是继承性与创新性的协调统一、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协调统一、政治性与思想性的协调统一、理论性与应用性的协调统一,进一步剖析并概括出邓小平德育思想中可以借鉴的德育方法,即说服教育与示范教育相结合、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第七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本章重在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事业具有独特的当代价值,涵盖了以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为根本、倡导物质利益与革命精神相结合、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理念的实用价值;打破两种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壁垒、汲取人类德育文明的优秀成果、抵御各种腐朽文化思想侵蚀的交往价值;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德育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思想保证、德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协调统一的实践价值;德育与自由相结合、与人的解放相结合、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以及与劳动相结合的人文价值;德育的爱国主义情怀、集体主义关照、社会主义聚焦的情感价值。
陈想丽[3](2021)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开展国际斗争的历史经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但新生的人民政权面临着异常复杂的国际环境。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积极应对国际挑战,开展国际斗争,化解风险矛盾,在斗争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以丰富的文献和史料为支撑,较为全面地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开展国际斗争的基本条件、历史轨迹和内容特征,在总结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对其历史影响和当代启示进行了思考。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领导开展的国际斗争,既深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斗争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积累的斗争经验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斗争智慧的影响,也同冷战对峙下的两极格局与和平发展的时代新趋势并立同行的国际环境以及新中国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密不可分,同时也与毛泽东的斗争精神、民族情怀和世界眼光有直接关系。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三次调整国际战略,从1949年至20世纪50年代末,在“一边倒”战略下毛泽东领导开展了以反帝为核心的国际斗争;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立足争取“中间地带”,毛泽东领导开展了以反帝、反修、反殖为重点的国际斗争;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面向“三个世界”,毛泽东主要围绕反霸领导开展了国际斗争。整体来看,毛泽东开展国际斗争具有反帝反霸斗争的正义性、多个领域协同联动的复杂性、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的整体性等特征。在开展国际斗争的过程中,毛泽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深刻认识到开展国际斗争的必然性、长期性以及斗争形式的多样性,在斗争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始终遵循国家利益至上、独立自主、以斗争求和平的国际斗争原则,并通过宏观把握国际斗争的主要对象、综合运用多种斗争手段、提升国家斗争实力、推动建立国际统一战线等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国际斗争策略。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领导开展的国际斗争在当时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汲取其中的斗争经验对于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继续关注国际斗争的新形态新动向、把握国际斗争的本质和规律、增强开展国际斗争的能力和本领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张霜[4](2021)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客观要求,特别是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必然趋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全面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及怎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则是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深入和展开。而这一重大课题的深入研究则需要从历史研究的视角出发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做论述。历史研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研究的基础,包括实践史和思想史研究两个方面。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史而言,它是从十月革命胜利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建立就开始了艰辛漫长的建设实践,而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起始却要远远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运动。理论是实践的先导,选择以思想史的视角来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一方面是通过思想的梳理为全面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及怎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理论支撑,另一方面也是想通过梳理思想的过程中强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规律的认识,同时也想在思想梳理中对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发展的做未来展望。为此,本研究在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中将其分为了七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为绪论,重点介绍本研究的背景,阐明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对国内外大量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及实践的研究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并说明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同时对研究中存在的创新点和现有不足进行总结。第二部分为现代化的一般解释,着重从现代化的产生和研究的提出、现代化的基本含义、现代化的基本特征、现代化多样性存在的影响因素、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意蕴及其思想研究的当代意义几个方面做现代化的基础认知和理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探讨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第三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源起,主要基于现代化理论的视角,梳理现代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现代化理论的内容、现代化理论的流派和观点、现代化理论的存在价值和缺陷,阐述现代化理论的社会主义意义。第四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与发展,空想社会主义者和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思想包含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萌芽,列宁斯大林苏联政权建设推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等思想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和拓展,后斯大林时期苏联的改革、东欧国家的本土化现代化探索以及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的艰难探索让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陷入了曲折发展。第五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早期的探索,包括早期中国人对现代化的期望和认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家工业化思想、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第六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发展,即邓小平中国式现代化思想、江泽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和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第七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新时代的丰富,梳理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新时代的发展,阐明中国新发展阶段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指出中国新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发展的未来展望。
李建楠[5](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其实一直为党、国家和教育界所关注,并且不断有相关政策出台。但从现实情况来看,相关政策的实施尚未完全改变人们对劳动的错误认识和态度,尚未彻底改变人们对劳动教育的错误认知。在一些教育场合,劳动教育甚至被当作惩罚学生的手段,这也背离了劳动教育的应有之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无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还是《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在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文件的出台,都体现了进入新时代后中国共产党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劳动是创造人类社会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教育则是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的,这其实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教育是伴随着人类劳动而出现的。我国的劳动教育,一直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为基础,同时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理念,并根据我国国情合理采纳中外教育学者的相关理论和各国实践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关于劳动和劳动教育的论述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相关思想,不断丰富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思想,为我国劳动教育事业提供了更丰富的理论支撑。因此,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劳动教育思想演变历程的梳理和挖掘,有助于厘清劳动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发展脉络,在理论层面推进对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研究。同时,中国共产党的劳动教育思想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发展历程中已经出现诸多变化,这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而劳动教育对社会的改造作用也应加以考量,这样从整体上以历史视角分析劳动教育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才会更加深刻地理解劳动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理论上跟上时代步伐。围绕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演变与发展,本研究在论证中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重点介绍本研究的背景,阐明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对国内外大量关于劳动教育思想及实践的研究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并说明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同时对研究中存在的创新点和现有不足进行总结。第二部分为研究中涉及的主要概念。其一是对劳动及劳动教育的概念梳理,通过古今中外对二者的认识做综合分析和界定;其二是通过分析劳动在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劳动能力提升、劳动形态变化、劳动范围扩展,阐明影响劳动教育相关主要概念变化的主要因素;其三是从树立劳动观念、培养劳动精神、提升劳动素养的角度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劳动教育的特征进行分析。第三部分为本研究的理论来源,着重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与列宁的劳动教育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观念和耕读教育理念,并对近现代中外学者对劳动教育的思考和探索进行概述。第四部分为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党的劳动教育思想的确立与曲折发展探析,通过对该时期党的劳动教育思想从确立到探索实践,再到“文革”期间的曲折探索的梳理,从劳动教育目的和实践效果进行剖析。第五部分是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之前,党对劳动教育思想的重塑与革新。改革开放带来的生产力快速发展,使得劳动教育思想在发展中添加了“技术”的元素,无论是从劳动素养还是综合实践出发,这时期的劳动教育思想开始强调综合技术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性。第六部分是进入新时代后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全面构建。中国共产党明确了这一时期劳动教育思想的理论出发点和创新动力,在劳动教育思想中强调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塑造良好社会风气、培育人才创新能力,这些是建设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培育时代新人、破解人才培养问题的需要,同时将劳动教育延伸到社会不同主体,体现了新时代党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全面性。第七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演进与发展的经验及启示,指出劳动教育思想演进与社会主要矛盾紧密相关,在劳动教育思想发展中要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把握理论实际相结合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拓展实践平台,完善制度保障体系,使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更好发挥作用。
朱洲[6](2021)在《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干部队伍建设。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以及贯彻落实新时代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伟大实践中,党的干部队伍工作从研究探索到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其过程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光辉,又以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培养造就了一批又一批适应形势任务需要的干部队伍,为党国家事业的顺利发展和取得重大成就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眼于党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科学提出了新时代好干部的标准,强化了党管干部、组织选人,加大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并修改完善党章,先后两次修订完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实践充分证明,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在自我革命的优秀传统鞭策下,坚持守正创新,形成了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中国共产党在干部队伍建设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经验做法以及由此淬炼的指导思想,已成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着优势组成部分,是我们做好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的世界观、方法论,为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提供了遵循。本文以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为研究对象,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的指导下,重点对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关键问题展开探讨,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对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理论进行分析,对包括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及其建设等进行概念界定。重点阐述马克思列宁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在理性甄别的基础上,分析中华优秀传统吏治思想中的有益成分。同时分析国外政党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作为后续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将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形成及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时期进行系统梳理,并对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思想进行分析,提出不同历史阶段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主要体现和价值所在。第三,归纳分析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重点阐述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的政治、思想、组织、能力、作风以及纪律建设等方面的实践做法与基本经验。第四,总结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发展特点、精髓和价值。在特点方面,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发展特点,包括:体现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工作要求,在形式上是经由党的主要领导人阐述,与时俱进丰富完善等。提出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贡献,包括: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和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建立的党员干部队伍保证了中国共产党政治路线的贯彻落实。第五,分析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时代际遇,阐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并在对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的发展历程、经验、内容以及方法等问题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阐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
张文书[7](2021)在《毛泽东人才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研究》文中提出毛泽东人才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新民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才工作的根本遵循,在新中国7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传承。毛泽东人才思想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下,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相关人才理念,在领导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而来。研究毛泽东人才思想有助于深刻理解其内涵,把握其哲学思维特征。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结合中国近代革命阶段划分,以文本为依据,梳理出毛泽东人才思想发展过程的四个时期:萌芽阶段、形成阶段、成熟阶段、发展阶段。在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毛泽东准确把握人才工作的矛盾点,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人才思想。毛泽东人才思想主要内容包括重视人才、培养人才、选用人才和管理人才四个方面。首先,毛泽东具有强烈的人才工作意识,重视人才对于革命的作用,从国家、社会和集体层面关注人才的价值,尊重人才的创新创造。其次,在青年运动、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毛泽东形成了以德育为引领,以实践为原则,以劳动与教育相结合为途径的育才思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再次,毛泽东坚持德才兼备识才,五湖四海选才,任人唯贤用才。最后,以党管人才为原则,管思想和管行为并举,对人才既严管也厚爱。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在此基础上,从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视角分析,毛泽东人才思想具有价值取向的人民性、内涵结构的科学性、理论品格的时代性和思维方法的创新性等特征。毛泽东人才思想历久弥新,诸多原则与理念对新时代人才工作依然能够提供有益启示。在育才理念上,要将德育理念贯穿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并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在人才管理上,要坚持党管人才,在人才政策、人才调控和人才服务上下功夫。在体制机制层面,要完善流动机制,健全激励机制,改进评价机制。最后,引领人才走向世界,在人才能力、人才结构和人才评价上全面提升国际化水平。
柳保吉[8](2021)在《毛泽东认识论思想及其当代启示》文中提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亦即认识论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历来广受人们关注。毛泽东曾说:“哲学就是认识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历史征程中,毛泽东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持续思考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并阐发了思想主张,形成了完整的认识论思想体系。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毛泽东认识论思想是其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对认识和实践关系问题的精准把握和高深见解。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毛泽东非常善于从哲学上思考中国革命、建设问题,总结中国革命、建设经验教训。毛泽东认识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思想与中国革命、建设伟大实践结合的重要思想结晶,是指导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从形成来看,既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又有清晰的形成发展过程。从基本内容来看,主张“没有正确调查,没有发言权”,重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强调“辩证法也就是认识论”,坚持“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从重要特征看,始终坚持实践性原则,旗帜鲜明反对主观主义,注重认识论与方法论的结合。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至今,毛泽东认识论思想始终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实践中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为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时期推进伟大事业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不断开拓创新奠定了深厚哲学基础,其理论精华得到了与时俱进和科学发展,实现了守正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人要始终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不断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本领。新时代下,持续有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依然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中需要接续思考和回答的重大课题。因此,我们仍然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人学哲学用哲学的优良传统,仍然需要深化对毛泽东认识论思想的研究,不断接受毛泽东哲学智慧的滋养,从而为深入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和伟大梦想提供坚实认识论支撑。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守好群众路线党的生命线。这也是研究毛泽东认识论思想的价值和启示所在。
刘基琴[9](202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周恩来宣传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周恩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杰出的共产党人。中国共产党从创立、发展到逐步壮大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全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作为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的典范,周恩来在这一时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宣传教育思想,不仅为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还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以及新时代党的宣传教育工作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周恩来所处的社会背景、革命活动经历和革命理论建设等方面,研究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周恩来宣传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主要划分为四个时期:初步萌芽时期、逐渐形成时期、走向成熟时期和继续发展时期。在周恩来宣传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其宣传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周恩来宣传教育思想内容丰富,主要包括宣传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对象和方向、途径和方法、地位和作用等内容。从宣传教育思想的内容来分析所蕴含的宣传教育思想特征,是理解和研究周恩来宣传教育思想内涵的重点方式。其宣传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有:强调原则性、讲究战略性、对象具有针对性、方法途径多样性等特点。最后总结概括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周恩来宣传教育工作的宝贵经验和启示。其宣传教育教育思想的历史经验主要包括: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全党全军,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进行宣传教育,重视团结人民群众的力量,科学合理地区分宣传教育的对象,强调宣传教育方式的多样性,注重宣传教育的对外合作与交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周恩来宣传教育思想的历史经验,启示当今的宣传教育工作者要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群众路线不动摇,宣传教育的对象要有合理性和针对性,灵活运用新媒体宣传教育工具,结合国内外环境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通过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周恩来宣传教育思想的研究,深刻认识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周恩来宣传教育思想内容丰富,对推动和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对新时代党的宣传教育工作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
季雅轩[10](2021)在《1924-1937年毛泽东农民问题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24-1937年间,毛泽东关注农民问题,对农民问题的认识逐渐深化。他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要求,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之上,借鉴并汲取近代中国农民运动中的农民思想,在革命实践中形成了比较丰富、科学的农民问题思想,成为毛泽东思想重要的组成部分。论文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1924-1937年毛泽东农民问题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和现实依据。理论来源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着作中的农民问题思想、近代中国农民运动中的农民思想以及孙中山的农民问题思想等;现实依据是1924-1937年中国共产党解决土地问题和农民问题的实践。毛泽东注重农民运动及农村调查研究的个人品格是形成1924-1937年毛泽东农民问题思想的主观条件。第二部分分析了1924-1937年毛泽东农民问题理论的主要内容,其中包括对农民阶级分析、毛泽东发动和组织农民运动、关于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改善和对农民的思想教育与改造等方面问题。第三部分梳理并探究了1924-1937年毛泽东农民问题思想的特点和意义。1924-1937年间毛泽东从开始关注农民问题到解决农民问题,都十分注重调查研究,在维护农民利益的同时,更加注重农民革命的作用,这都是毛泽东农民问题思想在这一时期所表现出的鲜明特点。1924-1937年毛泽东农民问题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农民思想,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为新时代维护农民利益、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走新型农业合作化道路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借鉴。
二、试论毛泽东经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毛泽东经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发展思想研究:回眸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内学术界对毛泽东思想中关于经济发展思想的研究 |
(一)关于经济发展目的的研究 |
(二)关于经济发展动力的研究 |
(三)关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 |
(四)关于经济发展速度的研究 |
二、国内学术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关于经济发展思想的研究 |
(一)国内学术界对邓小平理论中关于经济发展思想的研究 |
(二)国内学术界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经济发展论述的研究 |
(三)国内学术界对科学发展观中关于经济发展论述的研究 |
三、国内学术界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经济发展思想的研究 |
(一)关于经济发展目的的研究 |
(二)关于经济发展理念的研究 |
(三)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研究 |
四、国内学术界关于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发展思想研究的特点与展望 |
(一)研究特点 |
(二)研究展望 |
(2)邓小平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价值 |
1.2.2 现实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和阐释 |
1.3.1 德育 |
1.3.2 德育与德育工作 |
1.3.3 邓小平德育思想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4.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重点和难点 |
1.6.1 研究重点 |
1.6.2 研究难点 |
1.7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理论渊源 |
2.1 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德育思想的继承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德育思想 |
2.1.2 列宁的德育思想 |
2.1.3 毛泽东的德育思想 |
2.2 对中国传统儒家德育思想的继承 |
2.2.1 先秦儒家的德育思想 |
2.2.2 后世儒家的德育思想 |
2.3 对西方德育思想的扬弃 |
2.3.1 古希腊先哲的德育思想 |
2.3.2 中世纪德育思想 |
2.3.3 近代资本主义德育思想 |
2.4 小结 |
第三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生成条件 |
3.1 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客观条件 |
3.1.1 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德育经验教训的总结 |
3.1.2 对苏东剧变思想文化根源的反思 |
3.1.3 对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应对 |
3.2 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主观条件 |
3.2.1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
3.2.2 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民情怀 |
3.2.3 追求实效的工作作风 |
3.2.4 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 |
3.2.5 面向未来的远见 |
3.3 小结 |
第四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历史流变 |
4.1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萌芽(1975 年-1978 年) |
4.1.1 对教育科学文化领域的整顿 |
4.1.2 对德育的拨乱反正 |
4.1.3 打破教育战线上“左”倾思想禁锢 |
4.2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酝酿(1978 年-1987 年) |
4.2.1 德育工作的新起点 |
4.2.2 德育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确立 |
4.2.3 德育工作的精神文明向度 |
4.2.4 基层德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
4.3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发展(1987 年-1992 年) |
4.3.1 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关联的再反思 |
4.3.2 德育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再强化 |
4.3.3 党性教育的德育之途 |
4.4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成熟(1992 年-1997 年) |
4.4.1 德育评价论 |
4.4.2 德育效用论 |
4.4.3 德才兼备论 |
4.4.4 德育功能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内容架构 |
5.1 “四有”新人的德育目标 |
5.1.1 理想信念教育 |
5.1.2 基本道德规范的自律教育 |
5.1.3 科学文化知识教育 |
5.1.4 遵纪守法的他律教育 |
5.2 “三个面向”的德育价值维度 |
5.2.1 面向“现代化”的传统价值 |
5.2.2 面向“世界”的民族价值 |
5.2.3 面向“未来”的现实价值 |
5.3 德育的文明之基 |
5.3.1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德育的现实基础 |
5.3.2 德育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精神动力 |
5.3.3 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
5.3.4 德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协调共生性 |
5.4 德育的政治保证 |
5.4.1 社会主义道路是德育的政治方向 |
5.4.2 无产阶级专政是德育的制度保障 |
5.4.3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德育的组织保证 |
5.5 小结 |
第六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及方法论特色 |
6.1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 |
6.1.1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 |
6.1.2 继承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 |
6.1.3 政治性与思想性的辩证统一 |
6.1.4 理论性与应用性的辩证统一 |
6.2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方法论特色 |
6.2.1 说服教育与示范教育相结合 |
6.2.2 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 |
6.2.3 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 |
6.2.4 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
6.3 小结 |
第七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
7.1 “求用尚效、聚焦民心”为依据的实用价值 |
7.1.1 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为根本 |
7.1.2 倡导物质利益与革命精神相结合 |
7.1.3 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理念 |
7.2 “对话沟通、和而不同”为意旨的交往价值 |
7.2.1 打破两种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壁垒 |
7.2.2 汲取人类德育文明的优秀成果 |
7.2.3 抵御各种腐朽文化思想的侵蚀 |
7.3 “崇实尚行、与时俱进”为要旨的实践价值 |
7.3.1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
7.3.2 德育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思想保证 |
7.3.3 德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协调统一 |
7.4 “求知求做、德文合一”为判据的人文价值 |
7.4.1 德育与自由相结合 |
7.4.2 德育与人的解放相结合 |
7.4.3 德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 |
7.4.4 德育与劳动相结合 |
7.5 “薪火相传、形上诉求”为旨意的情感价值 |
7.5.1 德育的爱国主义情怀 |
7.5.2 德育的集体主义观照 |
7.5.3 德育的社会主义聚焦 |
7.6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开展国际斗争的历史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2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开展国际斗争的基本条件 |
2.1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开展国际斗争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斗争的相关理论 |
2.1.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斗争智慧 |
2.1.3 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斗争经验总结 |
2.2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开展国际斗争的时代背景 |
2.2.1 二战后时代主题出现“和平与发展”的新趋势 |
2.2.2 世界整体处于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 |
2.2.3 新中国成立后面临严峻挑战 |
2.3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开展国际斗争的主观条件 |
2.3.1 强烈的斗争意识 |
2.3.2 深厚的民族情怀 |
2.3.3 广阔的世界眼光 |
3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开展国际斗争的历史轨迹和内容特征 |
3.1 1949 年至20 世纪50 年代末:实施“一边倒”开展反帝斗争 |
3.1.1 新中国成立后选择“一边倒”的历史必然性 |
3.1.2 “一边倒”战略下以反帝为核心开展国际斗争 |
3.2 20 世纪50 年代末至60 年代末:争取“中间地带”开展国际斗争 |
3.2.1 国际战略转变为争取“中间地带”的动因 |
3.2.2 争取“中间地带”开展反帝、反修、反殖的国际斗争 |
3.3 20 世纪60 年代末至70 年代中期:立足“三个世界”开展反霸斗争 |
3.3.1 “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的形成和意义 |
3.3.2 面向“三个世界”以反霸为重点开展国际斗争 |
3.4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开展国际斗争的基本特征 |
3.4.1 具有反帝、反霸的正义性 |
3.4.2 多个领域的协同联动 |
3.4.3 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统一 |
4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开展国际斗争的基本经验 |
4.1 正确认识国际斗争的形势 |
4.1.1 认清开展国际斗争的必然性 |
4.1.2 认清开展国际斗争的长期性 |
4.1.3 认清国际斗争形式的多样性 |
4.2 准确把握国际斗争的方向 |
4.2.1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
4.2.2 在开展国际斗争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
4.3 坚定开展国际斗争的原则 |
4.3.1 遵循国家利益至上的斗争原则 |
4.3.2 遵循独立自主的斗争原则 |
4.3.3 坚持以斗争求和平的斗争原则 |
4.4 采取有针对性的国际斗争策略 |
4.4.1 宏观把握国际斗争的主要对象 |
4.4.2 综合运用军事手段与非军事手段 |
4.4.3 全面提升国家的斗争实力 |
4.4.4 推动建立国际统一战线 |
5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开展国际斗争的历史影响和当代启示 |
5.1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开展国际斗争的历史影响 |
5.1.1 扞卫了新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
5.1.2 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 |
5.1.3 提供了开展国际斗争的理论和经验 |
5.2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开展国际斗争的当代启示 |
5.2.1 关注新时代国际斗争的新形态新动向 |
5.2.2 深刻把握当代国际斗争的实质和规律 |
5.2.3 不断增强开展国际斗争的能力和本领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现代化的基本逻辑 |
2.1 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
2.1.1 现代化概念的界定 |
2.1.2 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 |
2.1.3 现代化的不同阶段 |
2.1.4 现代化和后现代化的关联 |
2.2 社会主义国家所追求的现代化意蕴 |
2.2.1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
2.2.2 构建全面发展的现代化 |
2.2.3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2.3 当前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研究的意义审视 |
2.3.1 破解当前现代化发展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 |
2.3.2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理论支撑 |
2.3.3 强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规律的认识 |
第3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源起:现代化理论的回顾 |
3.1 现代化研究的兴起与发展(20 世纪60 年代) |
3.1.1 现代化研究兴起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
3.1.2 现代化研究的理论成果 |
3.1.3 经典现代化理论的一般理论 |
3.1.4 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分支理论 |
3.1.5 经典现代化理论研究的学派 |
3.1.6 经典现代化理论存在的价值和弊端 |
3.2 现代化理论的批判与反思(20 世纪70 年代) |
3.2.1 现代化理论遭受批判和反思的时代背景 |
3.2.2 现代化理论批判与反思的理论成果 |
3.2.3 现代化理论批判与反思的理论成果评析 |
3.3 现代化理论的修正与重建(20 世纪80 年代) |
3.3.1 现代化理论修正和重建的理论内容 |
3.3.2 现代化理论修正和重建的理论评析 |
第4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与发展 |
4.1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早期萌芽 |
4.1.1 空想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未来的设想 |
4.1.2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 |
4.2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 |
4.2.1 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现农业现代化 |
4.2.2 基于强大物质力量的基础上实现工业化现代化 |
4.2.3 巩固无产阶级政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障 |
4.2.4 实行文化革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意识导向 |
4.2.5 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力量支撑 |
4.3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持续探讨 |
4.3.1 高速工业化的社会主义工业发展模式 |
4.3.2 全盘集体化的社会主义农业发展模式 |
4.3.3 自上而下的社会主义高度集权政治模式 |
4.4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曲折发展 |
4.4.1 后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思想 |
4.4.2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思想 |
4.4.3 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思想 |
第5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的早期探索 |
5.1 中国人早期的现代化探索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产生 |
5.1.1 中国人早期的现代化探索 |
5.1.2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产生 |
5.1.3 中国早期现代化探索中的人物现代化思想分析 |
5.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家工业化思想开始提出 |
5.2.1 建立新民主主义工业化国家 |
5.2.2 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思想 |
5.2.3 土地革命是实现中国工业化的前提 |
5.3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深入探索 |
5.3.1 优先发展重工业,合理调整农重轻比例关系 |
5.3.2 计划经济体制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 |
5.3.3 建立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 |
5.4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初步构建 |
5.4.1 农业现代化思想 |
5.4.2 工业现代化思想 |
5.4.3 国防现代化思想 |
5.4.4 科学技术现代化思想 |
5.4.5 分两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
第6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发展 |
6.1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新探索 |
6.1.1 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
6.1.2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6.1.3 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
6.1.4 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
6.2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持续发展 |
6.2.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导向 |
6.2.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
6.2.3 新“三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6.2.4 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战略设想与安排 |
6.2.5 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的战略部署 |
6.3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不断深入 |
6.3.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
6.3.2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6.3.3 “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 |
6.3.4 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设想与战略安排 |
第7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创新 |
7.1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新时代的发展 |
7.1.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底蕴来源 |
7.1.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
7.1.3 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目标的基本特征和建设方向 |
7.2 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
7.2.1 更高质量的发展 |
7.2.2 更高效率的发展 |
7.2.3 更加公平的发展 |
7.2.4 更可持续的发展 |
7.2.5 更为安全的发展 |
7.3 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发展的未来展望 |
7.3.1 以创新引领高质量的发展 |
7.3.2 以协调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 |
7.3.3 以绿色共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环境 |
7.3.4 以开放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7.3.5 以共享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宗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劳动教育的一般解释 |
2.1 劳动与劳动教育的概念诠释 |
2.1.1 劳动 |
2.1.2 劳动教育 |
2.2 社会发展中导致劳动教育相关概念变化的主要因素 |
2.2.1 劳动能力提升 |
2.2.2 劳动形态变化 |
2.2.3 劳动范围拓展 |
2.3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劳动教育特征 |
2.3.1 树立尊重广大劳动人民的劳动观念 |
2.3.2 培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劳动精神 |
2.3.3 提升面向人的全面发展的劳动素养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理论来源 |
3.1 马克思、恩格斯与列宁的劳动教育观 |
3.1.1 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
3.1.2 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主要途径 |
3.1.3 劳动精神是社会主义社会以及个体发展的需要 |
3.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近现代教育学者的劳动教育理念 |
3.2.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观念 |
3.2.2 符合农业社会发展需要的“耕读”劳动教育理念 |
3.2.3 中国近现代教育学者对传统劳动教育的反思 |
3.3 国外学者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
3.3.1 近代欧洲学者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和探索 |
3.3.2 苏联教育学者在劳动教育方面的理论与实践 |
第4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确立与曲折发展 |
4.1 新中国成立后劳动教育思想的初步确立 |
4.1.1 以“为工农服务”作为劳动教育的核心价值 |
4.1.2 以解决毕业生就业和人才紧缺为劳动教育契机 |
4.1.3 “以俄为师”的劳动教育政策取向 |
4.2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十年探索与实践 |
4.2.1 劳动教育向“本土探索”的思想转变 |
4.2.2 摆正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 |
4.2.3 以培养有文化的劳动者为劳动教育目的 |
4.2.4 通过课堂教学和勤工俭学进行劳动教育实践 |
4.3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曲折探索 |
4.3.1 以世界观改造为劳动教育重点 |
4.3.2 以“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劳动教育目的 |
4.3.3 “开门办学,上山下乡”的劳动教育实践 |
第5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探索革新 |
5.1 强调“技术”的劳动教育恢复与探索 |
5.1.1 劳动与技术“合成”下的劳动教育 |
5.1.2 以“为四化培养建设人才”为劳动教育目的 |
5.1.3 通过开设劳动技术课进行劳动教育实践 |
5.2 立足“素养”的劳动教育改革与深化 |
5.2.1 劳动教育中“人”的回归 |
5.2.2 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素质为劳动教育目的 |
5.2.3 劳动教育列入综合实践活动 |
第6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全面构建 |
6.1 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意义审视 |
6.1.1 劳动教育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基本前提 |
6.1.2 劳动教育是培养现代化强国建设人才的重要支撑 |
6.1.3 劳动教育是破解人才培养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 |
6.2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在新时代的发展 |
6.2.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理论出发点 |
6.2.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创新动力 |
6.3 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思想建设的要点 |
6.3.1 引导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
6.3.2 塑造诚实劳动的良好社会风气 |
6.3.3 培育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能力 |
6.4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 |
6.4.1 重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
6.4.2 加强劳动者技能培训,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的体制机制 |
6.4.3 强化党员干部劳动教育,筑牢拒腐防变底线 |
第7章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演进与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
7.1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演进的历史经验 |
7.1.1 劳动教育思想演进与社会主要矛盾紧密相关 |
7.1.2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党的劳动教育思想的根本遵循 |
7.2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发展的主要原则 |
7.2.1 坚持理论实际相结合,在发展中丰富党的劳动教育思想 |
7.2.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实践创新为社会提供合格建设者 |
7.3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实践的机制构建 |
7.3.1 探索立德树人中劳动教育的合理路径 |
7.3.2 拓展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实践平台 |
7.3.3 不断完善劳动教育制度保障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6)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核心观点、创新点、重点及难点 |
1.4.1 核心观点 |
1.4.2 创新点 |
1.4.3 重点及难点 |
2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理论渊源与借鉴 |
2.1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相关概念 |
2.1.1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 |
2.1.2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 |
2.1.3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 |
2.2 马克思列宁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 |
2.2.1 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 |
2.2.2 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 |
2.2.3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 |
2.3 中华优秀传统吏治思想 |
2.3.1 中国传统吏治思想的传承 |
2.3.2 中华传统吏治思想的批判与吸收 |
2.4 国外政党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
2.4.1 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
2.4.2 非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
3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形成及发展历程 |
3.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干部队伍建设思想 |
3.1.1 突出党员干部的阶级立场 |
3.1.2 强调党员干部的斗争精神 |
3.1.3 重视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 |
3.1.4 服从真理,改正错误 |
3.1.5 坚持五湖四海,反对山头主义 |
3.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干部队伍建设思想 |
3.2.1 注重保持革命战争年代精神 |
3.2.2 强调一切听从党安排 |
3.2.3 重视批评与自我批评 |
3.2.4 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 |
3.2.5 经验教训 |
3.3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干部队伍建设思想 |
3.3.1 强调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建设方针 |
3.3.2 强调党员干部具备开拓进取精神 |
3.3.3 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与党性锻炼 |
3.3.4 强化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 |
3.3.5 强调党员干部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 |
3.3.6 注重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制度化与规范化 |
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思想 |
3.4.1 提出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突出忠诚干净担当 |
3.4.2 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
3.4.3 坚持党管干部,强调发挥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 |
3.4.4 突出重点,建立健全干部工作五大体系 |
3.4.5 增强执政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
3.4.6 组织选拔与群众拥护有机统一 |
3.4.7 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有机统一 |
4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 |
4.1 干部队伍的政治建设 |
4.1.1 对党绝对忠诚 |
4.1.2 坚定政治立场,提高政治能力 |
4.1.3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
4.2 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 |
4.2.1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4.2.2 坚定理想信念 |
4.2.3 干群平等 |
4.2.4 不谋私利 |
4.3 干部队伍的组织建设 |
4.3.1 根据党和国家事业的需要选人用人 |
4.3.2 坚持民主集中制 |
4.3.3 任人唯贤 |
4.3.4 在实际工作中考察识别干部 |
4.3.5 完善考核评价使用机制 |
4.3.6 注重干部来源广泛性代表性 |
4.4 干部队伍的能力建设 |
4.4.1 注重实绩 |
4.4.2 突出胜任力 |
4.4.3 注重实践锻炼 |
4.4.4 强调斗争精神 |
4.4.5 注重班子整体建设 |
4.5 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 |
4.5.1 密切联系群众 |
4.5.2 理论联系实际 |
4.5.3 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
4.5.4 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
4.5.5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
4.5.6 惩治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形式主义和奢靡之风 |
4.6 干部队伍的纪律建设 |
4.6.1 模范遵守纪律 |
4.6.2 自觉接受监督 |
4.6.3 实行问责制度 |
4.6.4 开展反腐败斗争 |
4.6.5 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
5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发展特点、精髓和价值 |
5.1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发展特点 |
5.1.1 体现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工作要求 |
5.1.2 经由党的主要领导人阐述 |
5.1.3 与时俱进丰富完善 |
5.2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精髓 |
5.2.1 干部是党的正确路线确定后的决定因素 |
5.2.2 干部是党的宝贵财富及杜绝个人依附 |
5.2.3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暨任人唯贤 |
5.2.4 坚持民主集中制决定干部问题 |
5.2.5 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
5.2.6 干部权责一致 |
5.2.7 干部成长体现组织培养与个人努力相统一 |
5.2.8 信任不能代替监督 |
5.3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价值 |
5.3.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 |
5.3.2 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和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5.3.3 建立了保证中国共产党政治路线贯彻落实的干部队伍 |
6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时代际遇和创新发展 |
6.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创新发展的境遇 |
6.1.1 世情的深刻变革引发新的国际力量博弈 |
6.1.2 国情的深刻变革要求统揽和推进“四个伟大” |
6.1.3 党情的深刻变革激励全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 |
6.1.4 社情的深刻变革考验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
6.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创新发展 |
6.2.1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
6.2.2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
6.2.3 全面提升干部解决实际问题本领能力 |
6.2.4 建立常态化考核评价机制 |
6.2.5 健全科学选拔任用机制 |
6.2.6 加强监督管理狠抓作风 |
6.2.7 建立健全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和保护机制 |
6.2.8 完善人才工作体系 |
6.2.9 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毛泽东人才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理论意义 |
1.1.3 实践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及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人才 |
1.5.2 毛泽东人才思想 |
1.5.3 人才学 |
第2章 毛泽东人才思想形成的基础及过程 |
2.1 毛泽东人才思想形成的基础 |
2.1.1 毛泽东人才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
2.1.2 毛泽东人才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
2.2 毛泽东人才思想形成的过程 |
2.2.1 萌芽阶段 |
2.2.2 形成阶段 |
2.2.3 成熟阶段 |
2.2.4 发展阶段 |
第3章 毛泽东人才思想的主要内容 |
3.1 高度重视人才 |
3.1.1 重视人才作用 |
3.1.2 重视人才价值 |
3.1.3 重视人才创造 |
3.2 科学培养人才 |
3.2.1 以德智体全面发展为育才目标 |
3.2.2 以贯彻道德教育为育才理念 |
3.2.3 以实践锻造人才为育才原则 |
3.2.4 以劳动与教育结合为育才途径 |
3.3 合理选用人才 |
3.3.1 坚持德才兼备的识才标准 |
3.3.2 开拓五湖四海的选才视野 |
3.3.3 贯彻任人唯贤的用才路线 |
3.4 严格管理人才 |
3.4.1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
3.4.2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 |
3.4.3 强化组织纪律管理 |
第4章 毛泽东人才思想的特征 |
4.1 价值取向的人民性 |
4.1.1 人才服务于人民 |
4.1.2 人才受人民检视 |
4.2 内涵结构的科学性 |
4.2.1 具有科学的理论指导 |
4.2.2 构建科学的理论体系 |
4.3 理论品格的时代性 |
4.3.1 具有时代特征 |
4.3.2 回应时代需求 |
4.4 思维方法的创新性 |
4.4.1 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 |
4.4.2 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 |
第5章 毛泽东人才思想的当代启示 |
5.1 创新发展育才理念,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 |
5.1.1 将德育理念贯穿人才发展始终 |
5.1.2 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
5.1.3 培养信念坚定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
5.2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提升人才管理规范性 |
5.2.1 管理好人才政策 |
5.2.2 管理好人才调控 |
5.2.3 管理好人才服务 |
5.3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保证人才选用合理性 |
5.3.1 完善人才流动机制 |
5.3.2 健全人才激励机制 |
5.3.3 改进人才评价机制 |
5.4 加大人才对外开放,提升人才国际竞争力 |
5.4.1 提升人才结构国际化水平 |
5.4.2 提升人才能力国际化水平 |
5.4.3 提升人才评价国际化水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8)毛泽东认识论思想及其当代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第2章 毛泽东认识论思想的形成 |
2.1 毛泽东认识论思想的理论渊源 |
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认识论思想 |
2.1.2 中国哲学中的认识论思想 |
2.1.3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实践探索的宝贵经验 |
2.2 毛泽东认识论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 |
2.2.1 毛泽东认识论思想的初步形成 |
2.2.2 毛泽东认识论思想的成熟阐发 |
2.2.3 毛泽东认识论思想的丰富发展 |
第3章 毛泽东认识论思想的基本内容 |
3.1 没有正确的调查,没有发言权 |
3.1.1 调查研究极为重要 |
3.1.2 调查就是解决问题 |
3.1.3 以实事求是反对本本主义 |
3.2 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
3.2.1 认识的实践基础 |
3.2.2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
3.2.3 促进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3.3 辩证法也就是认识论 |
3.3.1 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辩证法 |
3.3.2 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
3.3.3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法 |
3.4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
3.4.1 共产党的路线,就是人民路线 |
3.4.2 党的正确领导必须经过群众路线 |
3.4.3 一般和个别、领导和群众相结合 |
第4章 毛泽东认识论思想的重要特征 |
4.1 始终坚持实践性原则 |
4.1.1 实践理性主体素质的生成 |
4.1.2 在继承与结合中彰显实践性 |
4.2 旗帜鲜明反对主观主义 |
4.2.1 主观主义是党和人民的大敌 |
4.2.2 坚决扫除主观主义的作风 |
4.3 注重认识论与方法论的结合 |
4.3.1 强调哲学的方法论功能 |
4.3.2 承继中国共产党的优秀思想传统 |
第5章 毛泽东认识论思想的当代启示 |
5.1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5.1.1 争做求实、务实、踏实的实干家 |
5.1.2 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
5.2 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 |
5.2.1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
5.2.2 使调查研究在全党蔚然成风 |
5.3 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
5.3.1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深化“四个正确认识” |
5.3.2 抓住主题主线主流,坚定“四个自信” |
5.4 守好群众路线党的生命线 |
5.4.1 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的坚实执政基础 |
5.4.2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
(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周恩来宣传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选题缘由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国外研究综述及分析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3.研究综述分析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四)研究特色及不足之处 |
1.研究特色 |
2.不足之处 |
(五)基本概述 |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划分 |
2.宣传教育思想的概述 |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周恩来宣传教育思想的概述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周恩来宣传教育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和条件 |
(一)理论基础 |
1.马克思恩格斯宣传教育思想 |
2.列宁宣传教育思想 |
3.毛泽东宣传教育思想 |
(二)社会条件 |
1.“三座大山”的压迫 |
2.无产阶级的崛起 |
(三)个体条件 |
1.成长经历 |
2.学习经历 |
3.革命经历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周恩来宣传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
(一)初步萌芽时期 |
1.东渡日本时期:初步认识到宣传教育的重要性 |
2.五四运动前后:创办报刊和成立社团进行宣传教育 |
3.留学欧洲时期:在组织活动和报刊中进行宣传教育 |
4.任职黄埔时期:发挥学校对宣传教育工作的作用 |
(二)逐渐形成时期 |
1.南昌起义前后:重视对军队的宣传教育工作 |
2.红军长征时期:创新宣传教育工作的方式 |
(三)走向成熟时期 |
1.西安事变前后:强调要团结进行抗战工作 |
2.全面抗日战争时期:运用报刊文化进行宣传教育工作 |
(四)继续发展时期 |
1.解放战争时期:注重宣传教育工作的统筹协调 |
2.建国初期:统一部署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周恩来宣传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指明宣传教育的目的 |
1.巩固党的建设 |
2.宣传党的政策 |
3.团结人民群众 |
(二)区分宣传教育的对象 |
1.以党员干部为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 |
2.以人民群众为宣传教育的主要对象 |
3.以党的军队为宣传教育的重要对象 |
4.以敌人敌军为宣传教育的争取对象 |
(三)把握宣传教育的方向 |
1.对内争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
2.对外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和认可 |
(四)强调反宣传教育的作用 |
1.揭露敌人的恶行,彰显我党的优势 |
2.瓦解敌军的军心,增强我军的斗志 |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周恩来宣传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 |
(一)强调原则性 |
1.党性原则 |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3.真实性原则 |
4.群众路线原则 |
(二)讲究战略性 |
1.辩证灵活,积极主动 |
2.深入敌部,探得军情 |
3.审时度势,坚决果断 |
(三)注重针对性 |
1.党员加强党性 |
2.军队听党指挥 |
3.团结人民群众 |
(四)方法多样性 |
1.通过学校教学进行宣传教育 |
2.借助新闻报刊进行宣传教育 |
3.利用组织活动进行宣传教育 |
4.通过启发方式进行宣传教育 |
五、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周恩来宣传教育思想的经验与启示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周恩来宣传教育思想的经验 |
1.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全党全军 |
2.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进行宣传教育 |
3.重视团结人民群众的力量 |
4.科学合理地区分宣传教育的对象 |
5.强调宣传教育方式的多样性 |
6.注重宣传教育的对外合作与交流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周恩来宣传教育思想的启示 |
1.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
2.必须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3.坚持群众路线不动摇 |
4.宣传教育的对象要有针对性合理性 |
5.灵活运用新媒体宣传教育工具 |
6.结合国内外环境加强对外交流合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10)1924-1937年毛泽东农民问题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原因和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国内文献综述 |
2.国外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五)相关界定 |
一、1924-1937年毛泽东农民问题思想形成条件 |
(一)1924-1937年毛泽东农民问题思想的理论来源 |
1.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着作中的农民问题思想 |
2.近代中国农民运动中的农民思想 |
3.孙中山的农民问题思想 |
(二)1924-1937年毛泽东农民问题思想的现实依据 |
1.大革命前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民问题的实践 |
2.中国共产党1924-1937年解决农民问题的实践 |
(三)毛泽东个人主观条件 |
1.农民的儿子 |
2.传统文化对少年毛泽东的影响 |
3.游学考察,把握农村和农民的现状 |
二、1924-1937年毛泽东农民问题思想的内容 |
(一)关于农民阶级分析 |
1.农民是半无产阶级 |
2.农民的革命性 |
3.农民的政治地位 |
(二)关于发动和组织农民运动 |
1.农民运动是推动中国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
2.农民运动“好得很”,是“革命先锋” |
(三)关于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改善 |
1.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
2.提高农业生产力 |
3.关心农民生活 |
(四)关于农民的思想教育和改造 |
1.反对封建迷信 |
2.提高农民文化知识水平 |
3.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武装农民头脑 |
三、1924-1937年毛泽东农民问题思想的主要特点及意义 |
(一)1924-1937年毛泽东农民问题思想的主要特点 |
1.注重调查研究 |
2.注重维护农民利益 |
3.注重发挥农民革命作用 |
(二)1924-1937年毛泽东农民问题思想的意义 |
1.1924-1937年毛泽东农民问题思想的历史意义 |
2.1924-1937年毛泽东农民问题思想的当代价值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四、试论毛泽东经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发展思想研究:回眸与展望[J]. 蒋永穆,王瑞. 社会科学辑刊, 2021(06)
- [2]邓小平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张文杰. 西北大学, 2021(11)
- [3]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开展国际斗争的历史经验研究[D]. 陈想丽.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2)
- [4]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D]. 张霜. 吉林大学, 2021(02)
- [5]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D]. 李建楠. 吉林大学, 2021(01)
- [6]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研究[D]. 朱洲.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7]毛泽东人才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研究[D]. 张文书.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8]毛泽东认识论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 柳保吉.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周恩来宣传教育思想研究[D]. 刘基琴.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2)
- [10]1924-1937年毛泽东农民问题思想研究[D]. 季雅轩. 渤海大学,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