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居民收入差距的多角度透视和综合治理(论文文献综述)
李映瑛[1](2021)在《金融开放对中国居民消费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消费再次受到了政策制定者与学者们的高度关注。然而,中国的最终消费率自2000年起连续下降,至2019年仍维持在38.78%的较低水平,因此,中国亟需多举措来增强居民消费。对于中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成因,学术界进行了大量探讨,但甚少关注金融开放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同时,2018年以来中国金融开放进程明显加快,连续出台了多项降低外资金融机构准入门槛、便利境外投资者参与中国金融市场的政策。中国稳步扩大金融开放的举措是否会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促进居民消费升级?这日益成为学术界要回答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探讨了金融开放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及作用机理:首先,基于现有研究成果,提出金融开放影响居民消费的研究假设;其次,分析了中国居民消费及金融开放水平的时间变化趋势及空间分布特征;最后,利用中国31个省2010-201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金融开放与居民消费的关系及内在机理,并进行了稳健性检验。本文研究发现:(1)1978-2019年,中国居民消费水平逐年提升,居民消费结构逐渐优化,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不断缩小,但居民消费率却自2000年起连续下降;中国省际居民消费水平具有显着的正向空间相关性和集聚效应。(2)2004-2018年,中国法定金融开放水平先上升后保持不变,与世界上182个国家相比,中国法定金融开放程度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而事实金融开放水平总体上保持上升的趋势;中国省际金融开放水平空间分布不均,空间集聚态势进一步增强。(3)在中国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下,金融开放能够提高居民消费水平。(4)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金融开放对居民消费水平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5)金融开放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存在阈值效应,当金融开放达到一定程度后,金融开放才能促进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6)金融发展在金融开放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中起着门槛变量的作用,当金融发展水平达到0.4306时,金融开放对居民消费水平的促进作用才开始显现。(7)金融开放对不同类型的居民消费支出影响并不相同,金融开放能够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8)金融开放对居民消费水平、生存型居民消费支出及消费结构的影响存在显着的空间溢出效应。(9)金融开放能够通过促进居民可支配收入、缓解流动性约束、降低家庭面临的不确定性、减小收入差距来影响居民消费。
钟磊[2](2021)在《校园欺凌的影像呈现及教育反思 ——基于我国三十部青春题材电影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校园欺凌是世界各国中小学校园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校园欺凌更对欺凌者和被欺凌者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因其存在的普遍性、后果的高危害性和严重性以及防治的低效性,校园欺凌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各国教育机构和公众的广泛关注,成为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和共同关注的教育难题。在此背景下,关于校园欺凌的研究成为国内外教育理论研究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当前,已有研究从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视角对校园欺凌的概念内涵、类型特点、影响因素和对策建议进行了系统分析与有益探讨,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了前提与基础。但校园欺凌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其产生与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其深刻理解与有效防治需要多视角的解读以及多方力量的整合。因此,从多个角度,借助不同媒介,采用多种方法,对其进行全视角和全景式的透视与剖析,才能达成对其全面和全方位的深度解读。与此同时,随着恶性校园欺凌事件的频繁发生,以及各方的广泛关注,各种以校园欺凌为主题的题材被拍摄成电影,以此来反映现实,映射问题。此类题材的电影致力于利用影像叙事的手段对校园欺凌事件进行再现,并在此过程中加入导演自身的思考,使其呈现出真实性、哲思性与娱乐性共存的特征。一方面,作为影视教育,校园欺凌影像是具有艺术性的教育活动;另一方面,作为艺术作品,校园欺凌影像又是具有教育意蕴的影视艺术。于此意义而言,校园欺凌影像有机结合了艺术与教育,为研究校园欺凌问题提供了有效媒介、全新载体和独特视角。基于此,本研究立足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视角,以吉尔·德勒兹的“时间-影像”“运动-影像”理论、福柯的规训与惩罚理论、古斯塔夫·勒庞的“心理群体”概念以及格伯纳的“涵化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研究、文本分析、符号分析以及焦点小组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作为研究媒介和载体的30部反映校园欺凌问题的青春题材电影进行分析与探讨,充分挖掘电影所具备的现实性特征与意义,并对电影反映现实的方式和手段、电影的情节内容、人物设置、人物形象在现实中的定位以及电影的拍摄技法进行分析、总结与共性特征提取,在此基础上,将其与现实生活做类比,进而对现实中的校园欺凌现象进行影射、分析与研究,以深度挖掘校园欺凌影像呈现的教育反思及意蕴。遵循此逻辑思路,在对校园欺凌的影像呈现以及校园欺凌影像的叙事动机进行分析阐述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影像呈现的校园欺凌成因及教育反思。概括而言,核心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如下七个部分。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缘起、研究问题、研究意义、文献综述以及研究设计与方法。第一章为校园欺凌研究的理论基础,重点探讨了吉尔·德勒兹的“时间-影像”“运动-影像”理论、福柯的规训与惩罚理论以及古斯塔夫·勒庞的“心理群体”概念以及格伯纳的“涵化理论”及其运用于校园欺凌研究的适切性。第二章为校园欺凌的影像呈现,主要从人物形象、空间叙事和行为表达三个维度呈现影像中的校园欺凌景象;第三章为校园欺凌影像的叙事动机,重点从私人矛盾空间建构与社会关系不合理两个维度分析探讨了样本电影影像叙事的推进;第四章为影像呈现的校园欺凌成因,主要从学校教育的功利化倾向、家庭教育的功能性扭曲以及社会教育的结构性缺失三个维度展现了影像呈现的校园欺凌成因;第五章为校园欺凌影像呈现的教育反思,主要从影视和教育两个维度分析探讨了校园欺凌影像呈现出的教育意蕴、思考与反省,具体包括充分尊重校园欺凌事件的真实性、准确把握校园欺凌影像的立场与观点、有效阐释校园欺凌事件的生成与化解机制以及主动凸显主体关注与人文关怀等对策思考,以充分有效发挥校园欺凌影像教化与规训、反思与批判的教育价值及社会功用。结语部分主要从教化与规训、反思与批判两个维度对校园欺凌影像呈现的教育意蕴、思考和反省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杜婉嘉[3](2020)在《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理性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孙玮毅[4](2020)在《A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纳税筹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一个能源生产大国,更是能源消耗大国。煤炭作为基础能源之一,在国民经济发展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近年来,随着全民环保意识不断加强、去产能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的增长方式开始逐步实现集约化、精细化,煤炭产品市场开始逐渐收缩,煤炭企业耗能高、污染高、成本高的弊端开始逐渐凸显。而税种多、赋税重也成了煤企和专家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为了切实解决煤炭企业面临的诸多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篮子的政策促进煤企转型升级,税务筹划因其具有节税避税、改善管理机制、扩大投资等特点逐渐被企业高管所接受,成为企业经营创效、优化管理、规避风险的若干重要手段之一。论文从税务筹划机理入手,综合运用财务会计、税收政策、企业管理等理论,采用文献阅读引用、总结分析等方法,以A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案例,对煤炭生产企业实施税务筹划的若干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研究表明,税务筹划可以释放较大的节税避税效益,优化管理机制,从而促进企业从根本提升市场竞争力。首先,论文参阅了国内国外有关税务筹划的概念体系、目标体系、筹划措施、风险管控和管理制度的介绍,税务筹划的研究逐步成熟化,但仍需在改革管理制度以及完善筹划举措上下真功夫。其次,论文概述了税务筹划的概念、基本原则、技术措施,阐述了煤炭行业的特点和实施税务筹划的内部外部动因,为深入探讨煤炭企业税务筹划打下理论基础。第三,分析了煤炭企业税务筹划的目标体系,以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房产税、个人所得税为具体对象介绍了涉税现状和适用的税收政策,并分析了煤炭企业税务筹划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以A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案例,分析了诸如项目承租、产品销售定价、资产划转、采购业务、劳务输出、房产租赁、仓储管理、固定资产折旧、投资选择、筹资选择、对外捐赠、购进专用设备、年终一次性奖金计税方式等若干实际案例的筹划方案、筹划依据和改进措施,结果显示上述操作为煤炭企业节省巨大的税收资金,效果非常显着。最后,分析了煤炭企业税务筹划的风险和原因,构建了事前评估、事中监测和事后评价的风险管理体系,从内部环境、税务风险识别与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个方面制定了防范税收风险的具体措施,实现税务筹划安全有保障。通过此次论文研究,以期丰富税务筹划理论和实践指导作用,对A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煤炭行业整体健康发展起到良性促进作用。
董骥[5](2019)在《金融开放水平的增长效应与危机效应研究 ——基于85个国家和地区的2005-2017年的数据》文中研究表明金融开放是一个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一部分,其实质是主张政府放松金融管制,允许资本自由跨境流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放宽对外资入境的限制,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之后,金融开放水平大幅度提升,并在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中,宣布了金融开放的12大具体举措,标志着金融开放进入快车道。然而,金融开放在促进开放过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会提高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因此,考察金融开放对开放国的增长效应与危机效应及其条件尤为重要。历史地看,发达国家对金融开放经历了严格管制——逐渐放松——宏观审慎的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各国奉行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实施资本管制,严格控制金融开放,促进了战后各国的经济恢复。但是,自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各国出现滞胀,新古典主义经济思想又开始占据主流。McKinnon和Shaw提出的金融自由化理论为西方发达国家放松金融管制、开放资本账户提供了理论支撑。政府实施金融开放,促进国际资本跨境流动。到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基本取消了资本管制,经历了一段高速增长期。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的过程并没有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顺利。20世纪70年代,曾经有一些发展中国家效仿发达国家,实施金融改革,鼓励金融开放,允许资本有限地自由流动,不幸地是,大部分金融改革都因为经济金融危机而搁浅。20世纪80年代末,在“华盛顿共识”的鼓动下,发展中国家纷纷实施金融开放,放松资本管制,允许国际资本跨境流动,然而这也导致这些发展中国家频发金融危机,对经济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21世纪之后,以2008年次贷危机为代表的金融危机使得西方发达国家对金融开放的态度再次发生转变,市场机制的不稳定性也使得新古典主义的自由放任逐渐被宏观审慎取代,各国倾向于资本管制,限制自身的开放水平。一般而言,一个国家实施金融开放会帮助本国获得更为廉价的国际资本,改善投资结构,对这些国家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实体经济、带动服务业发展、提升本国货币地位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然而,由于国际资本具有流动性强且投机性、复杂性并存的特点,加之一些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开放初期监管与风险防范措施欠缺,金融开放带来的国际资本流动会导致金融系统脆弱性上升,最终导致本国资本大量流出,本币汇率暴跌,经济崩溃。因此,金融开放是一把“双刃剑”,包含有增长效应与危机效应,既能给开放国带来经济增长,也能会带来严重的金融危机和经济波动。本文针对金融开放水平的增长效应和危机效应的内在机制、生成条件及其是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现阶段我国金融开放水平的增长效应与危机效应等几个问题展开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准确、客观地评价现阶段我国的金融开放水平,对我国金融开放的进程提出政策建议。通过从金融开放与金融自由化、金融开放的测度与金融开放的增长效应与危机效应以及金融开放的空间溢出效应四个方面综述金融开放的相关理论可以发现:有关金融开放水平的增长效应与危机效应的研究都能表明影响金融开放水平的增长效应与危机效应的因素存在显着的门限效应,但理论依据不够充分。本文采用案例分析与模型分析方法,分析得出影响金融开放水平增长效应与危机效应的门限变量,并应用于实证分析,增加实证研究结论的可信度。本文还构建空间经济距离矩阵,采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了金融开放水平在空间上的增长溢出效应与危机溢出效应。以20世纪90年代的墨西哥、泰国与21世纪初的阿根廷为案例,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一个国家实施金融开放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结果表明一个国家的制度质量不高与监管不到位,是引发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本文在Aghion等(2004)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开放经济体的二期动态模型,模型中存在一种由金融资本与国家固定生产要素生产的可交易商品,而且生产者面临信贷约束。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由于国家固定生产要素的供给是非弹性的,金融开放的增长效应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开放初期的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储蓄率与国内外利率差。进而对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深入分析,发现不同的金融发展水平导致金融开放的增长效应也是不同的。这个模型解释了一个国家金融开放增长效应与危机效应的内在机制,为使用面板门限模型作实证研究提供有说服力的门限变量。采用85个国家和地区的2005--2017年的数据,建立面板门限回归模型与空间杜宾面板模型,实证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开放水平的增长效应与危机效应,以及在空间上对其它国家的增长溢出效应与危机溢出效应,并结合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条件,研究我国金融开放水平的增长效应与危机效应,得出如下主要结论:第一,在金融开放水平增长效应模型中,选取初始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储蓄率、国内外利率差、制度质量、监管水平为门限变量,面板门限回归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对于发达国家,初始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国内储蓄率、国内外利率差、制度质量、监管水平均存在门限效应,而且对于国内经济变量属于门限变量更高层次的国家,它们的金融开放水平的增长效应都显着大于属于门限变量低层次的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水平、储蓄率、国内外利率差、制度质量、监管水平存在门限效应,并且对于国内经济变量属于门限变量更高层次的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开放水平的增长效应要明显高于国内经济变量属于门限变量较低层次的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开放水平的增长效应,对于国内储蓄率,发展中国家国内储蓄率越高,金融开放水平的增长效应越大。第二,在金融开放水平危机效应模型中,选取初始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制度质量、监管水平为门限变量,面板门限回归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对于发达国家,金融开放水平的危机效应不显着;以初始经济发展水平为门限变量,模型中存在多重门限,模型结果联系样本显示,超过90%的发达国家的样本数据处于金融开放水平的危机效应不显着或显着为负的区间内;以金融发展水平、国内制度质量、监管水平为门限变量,模型中均存在双重门限,金融开放水平的危机效应的系数估计或者统计上不显着或者显着为负。对于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水平的危机效应是显着为正的;初始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国内制度质量、监管水平存在门限效应,以初始经济发展水平为门限变量,模型中存在单一门限,当国内经济发展水平高于门限值时,开放水平的危机效应显着为正,低于门限值时,开放水平的危机效应在统计上并不显着;以金融发展水平为门限变量,模型中存在双重门限,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由低到高,金融开放水平的危机效应显着为正且先上升后下降,当国内金融发展水平高于第二门限值时,金融开放水平的危机效应相对较小;以制度质量、监管水平为门限变量,模型中存在单一门限,当制度质量、监管水平低于门限值时,金融开放水平的危机效应显着为正,高于门限值时,金融开放水平的危机效应在统计上不显着。第三,采用空间杜宾面板模型实证研究金融开放水平在空间上的增长溢出效应和危机溢出效应。增长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发现:对于发达国家,金融开放水平的增长溢出效应并不显着,对于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水平的增长溢出效应显着为正;危机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发现,对于发达国家,金融开放水平的危机溢出效应显着为负,对于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水平的危机溢出效应为负但在统计上并不显着。第四,结合实证研究的结论,采用信号分析法,利用我国的基本数据,分析现阶段我国金融开放水平的增长效应与危机效应,分析结果显示:现阶段我国的金融开放水平的增长效应刚好达到强增长效应的良好状态,我国金融开放水平的危机效应处于强危机效应的中等水平。利用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分析现阶段我国金融开放水平在空间上的增长溢出效应与危机溢出效应,分析结果显示:现阶段我国提升金融开放水平对其它国家的经济增长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我国能够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开放中获益;现阶段我国提升金融开放水平对其它国家的危机溢出效应在统计上并不显着,发达国家的金融开放会对我国的危机效应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本文的主要的创新之处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第一,针对以往金融开放水平增长效应与危机效应的研究缺少理论模型支撑的缺陷,建立了一个开放经济体的二期动态模型,分析了不同类型国家的金融开放影响经济增长与金融稳定的内在机制,并从模型中筛选出面板门限模型中的门限变量,增加了实证研究结论的可信度;第二,针对以往很少有文献关注一个国家的金融开放水平对其它国家经济发展的溢出效应这一问题,构建空间经济距离矩阵,采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了金融开放水平在空间上的增长溢出效应与危机溢出效应;第三,结合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水平的增长效应与危机效应的面板门限回归模型估计结果,采用信号分析法,综合我国国情数据,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金融开放水平的增长效应与危机效应,指出现阶段我国金融开放水平具有强增长效应,但也具有强危机效应。
袁吉[6](2018)在《Z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经济后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国内资本市场正处于深刻的变革期,各个行业也伴随着发生新的发展变化,于此,并购重组事件的发生也愈发频繁,成为上市公司进行战略调整和主营业务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并购方案的设计需要涉及多方的利益,较为复杂,上市公司并购的动因、方式、路径、结果及整合也各不相同。本文便针对某上市公司Z公司并购重组X公司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该案例的特性,归纳出并购重组过程中对资本市场、上市公司、标的公司和投资者值得总结和借鉴的经验。本文首先介绍了Z公司并购重组的背景,由并购的动因开始,详细介绍了交易的过程和结果。然后探讨了在并购X公司后,上市公司经济后果所达到的状态,指出了并购重组对上市公司长期利益的积极影响。在对经济后果的分析中,采用了财务绩效分析法和经济效应分析法,在此量化分析的基础是,对并购前后的业务规整与发展战略做了探讨。最后,将Z公司并购重组成功经验予以提炼总结,并对上市公司在并购重组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重要事项提出了合理建议。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为:Z公司在并购重组X公司后,财务绩效与经济效应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并购前的详细尽调、并购中的方案设计、并购后的协同整合都起到重要作用。在企业并购,尤其是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过程中,应当全局面、多角度、高要求地在各个阶段深入研究及布局,各个环节有机协调,产生作用力的耦合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更好地为公司的股东及投资者创造财富。
朱良华[7](2018)在《财政扶贫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文中提出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消除贫困、追求共同富裕和公平正义的历史。反贫困是人类社会自始以来的共同任务。匮乏或短缺是贫困的外显,也是贫困的基本特征。从扶贫实践来看,贫困人口的脱贫首先表现为收入上的脱贫。收入贫困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力贫困与权利贫困的综合反映。财政扶贫则是利用财政资金开展扶贫的所有扶贫行为的总称。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积极介入扶贫行动,不仅是履行公共财政职能的要求,而且是增加社会福利、实现社会公正的要求,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以财政扶贫的收入分配效应作为论题,结合财政扶贫实践现状,遵循“理论构建——实证分析——对策探索”的基本思路开展研究。首先,阐释了财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的理论基础;然后,系统分析了我国贫困地区农村收入分配现状,并在梳理我国扶贫政策演变历程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了财政扶贫实践情况;接下来,以广西54个贫困县为例,对财政扶贫的收入分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定量评价了财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的效率,并深入剖析了相关影响因素;最后,结合实证分析结论,提出了进一步改善财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效率的相关建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首先,财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的理论基础。财政扶贫具备收入分配功能。从路径上来看,财政一方面通过转移支付制度改善贫困人群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提高他们的收入,或者为贫困人口提供必要帮扶,减少他们的各项支出,从而实现减贫;另一方面则是由财政支出借助中间媒介减贫。财政扶贫的收入分配效应是政府在运用财政资金和财政政策进行扶贫的过程中,对居民收入分配带来的影响和效果,本质上为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对国民收入进行的再分配。这种分配效应具有双向性,既可能缩小收入差距,也可能扩大收入差距。对于财政扶贫的收入分配效应判定,除了传统的收入增长和收入差距调节维度之外,还应该包含减贫效应维度,这是由反贫困实践中的贫困线要求所决定的。其次,我国农村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现状及财政扶贫实践。当前,我国贫困规模依然不容小觑,贫困人口相对集中与绝对分散并存,地区间的贫困差异明显,同步脱贫难度较大。贫困地区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增长最快,结构占比不断提高;经营性收入占比呈下降趋势,但仍是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可是与全国的差距依然明显,收入不平等问题还是比较严峻。充分发挥财政扶贫收入分配功能,有效发挥财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的积极效应显得尤其重要。为此,我国财政扶贫力度不断加大,但仍面临诸多挑战。第三,财政扶贫的收入分配效应。广西作为西部民族地区,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难度大,具有典型意义。以广西54个贫困县为例,对财政扶贫的收入分配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1)财政扶贫资金收入分配的整体效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财政扶贫资金对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加具有显着正的影响。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每增加1%,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将增长0.16%。财政扶贫资金规模则对减贫具有显着影响,财政资金每增加1%,贫困发生率可以降低0.08个百分点。不过,财政扶贫资金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贫困地区城乡收入差距。这意味着当前财政扶贫项目的实施,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效应要弱于城镇居民,财政扶贫靶向性存在一定偏离。(2)基于财政扶贫资金来源的收入分配效应。财政扶贫资金来源分为中央资金和地方资金。不管是中央资金,还是地方资金,均有利于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符合理论预期。其中,地方扶贫资金的收入增长效应大于中央资金。中央扶贫资金支出每增长1%,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0.04%;而省级财政扶贫资金支出每增长1%,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则可以增长0.08%。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和地方财政扶贫资金都可以显着地降低贫困发生率,并且在1%水平上显着。不过,地方财政扶贫资金可以显着地缩小贫困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而中央扶贫资金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不显着。(3)不同财政扶贫资金支出结构的收入分配效应。从实证研究结果来看,扶贫发展资金、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其他专项资金可以显着地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而以工代赈资金、易地搬迁资金对于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不显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扶贫发展资金每增加1%,农村居民收入则增长0.14%。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每增加1%,农村居民收入则增加0.05%。以工代赈资金、易地搬迁资金对于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不显着。其他专项资金每增长1%,农村居民收入则增长0.01%。扶贫发展资金、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其他专项资金均可以降低贫困发生率,而以工代脤资金、易地搬迁资金的减贫效应均不显着。扶贫发展资金每增加1%,可以降低贫困发生率0.09个百分点。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每增加1%,可以减少贫困发生率0.03个百分点。以工代赈资金不利于减贫,易地搬迁资金则具有减贫效应,但它们的影响均不显着。其他专项资金每增长1%,可降低贫困发生率0.01个百分点。扶贫发展资金、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易地搬迁资金的增加均可以缩小贫困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但影响力度较小,而以工代赈、其他专项资金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则不显着。综合来看,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和扶贫发展资金的收入分配效应比其他扶贫资金要有效,需要对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向做出适当调整。第四,财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的效率及影响因素。以广西54个贫困地区为例的DEA分析表明,从2013年到2015年,财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效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并且保持了连续增长,但是贫困县之间财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的效率差异较大,地区之间的效率水平不够均衡。2014年和2015年的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出现此消彼长的变化。在每年DEA无效的贫困县中,位于规模报酬递增区域的贫困县数量远少于位于规模报酬递减区域的贫困县数量,反映出当前财政扶贫资金的分配面临着规模不足与规模冗余并存的矛盾。从地级市层面来看,地区间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差距明显,并呈现出动态变化,这反映出各个贫困县财政扶贫对收入分配调节作用还不稳定,协同性还不够。基于Tobit面板随机模型的回归结果来看,与财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效率正相关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贫困地区以实体经济为核心的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公路里程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通过进一步的稳健性检验发现,第一产业规模以上企业绩效与财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效率显着负相关;低保覆盖率则通过负向影响纯技术效率的路径制约了财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效率;而农作物播种面积对财政调节收入分配效率的影响不显着。第五,提高财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效率的政策建议。实证分析的启示是:除了继续发挥相关影响因素的正向效应之外,应该进一步提高产业扶贫的精准性,切实保障和提高贫困人口获益水平,同时强化低保待遇的识别及动态监管。为此,提出如下建议:首先,从思想认识层面树立科学指导思想,正确看待财政扶贫事业的长期性。其次,优化财政扶贫资金分配、使用和监督机制,以及采取必要的配套措施,不断提高财政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的绩效。
冯亮[8](2016)在《中国农村环境治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这一点已成为举国上下的基本共识并凝聚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而农村环境治理就是在这一背景下逐步展开的。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由点到面的推进,农村环境治理从实践层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与深入,然而相关主题的理论研究则明显滞后。本文针对这一现状从两个方面开展研究:宏观上运用数量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农村环境治理的发展阶段、政策脉络及其治理理念进行分析;微观上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以实地调研为基础并广泛搜集案例素材,对农村环境治理的丰富内涵以及治理成本与治理结构之间的联系予以阐释,并指出了治理结构的优化路径。本文研究表明,2005-2006年是中国环境治理的转折点,在此期间,中国的环保部门开始将农村环境从实质上纳入治理的范围,中国环境治理中“重城市、轻农村”的格局开始朝“城乡并重”的方向扭转。自2005年以来,中国的农村环境治理呈现出阶段性推进的特征。2005-2008是中国农村环境治理的“顶层设计”时期;2008-2010期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断强化;2010-2013期间,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成为农村环境治理的重要抓手;2013年以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成为政府部门推进农村环境治理新的推进器。根据2005-2015中国农村环境治理实践,本文首次从理念层面上对“环境整治”和“环境治理”做了一个基础性的区分界定:环境整治侧重于间歇性的项目投入,单向运作即可实现,带有暂时性的特点;而环境治理则兼顾间歇性的项目投入和连续性的日常运行,需要双向互动才能持续,具有历时性的特点。本文依据调研素材建构了一个具有较强包容性的微观分析框架:即村内矛盾-产业结构-环境治理-外部力量四者之间的关联性互动。在农村社会开放性与流动性日益提高的情况下,考察对象与公共治理领域的大师奥斯特罗姆所研究对象的相对封闭性不同,因此必须将包括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外部力量的介入纳入分析范围,进而实现对既有公共治理理论的丰富。这个综合性的分析框架,将有助于突破既有的关于公共产品的供求分析。良好的农村环境被认为是一项基本的公共产品,供给主体一般认为是政府部门,消费主体是村民。与一般的供求分析有所不同的是,本文的分析并未停留在简单的供求模式以及效率探讨上,而是依据案例从两个角度予以了突破:一方面从制度变迁的角度阐明了“有效监督”是确保农村环境治理成效巩固的关键点,这样一来就通过监督成本将治理成本引入了供求分析;另一方面通过对政府和村庄内部结构的考察,阐明了同时激发多方参与者的积极性进而降低治理成本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亦即需要从政府供给切换到了多方联合供给。监督成本的高低往往因治理内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通过对农村环境治理中不同治理内容的比较分析表明,“有效监督”的难题在日常运行相对较难的农村垃圾治理中体现得最为突出。简单依靠外部力量来解决垃圾治理中的监督难题,面对点多面广的农村其成本往往非常之高,而高成本的治理必然是难以持续的。随着消费观念与生活生产方式的现代化以及资源约束趋紧,垃圾资源化可以说是不二选择,而垃圾分类则是垃圾资源化的关键环节。垃圾分类关系重大,但其成效则取决于分类过程中监督水平。为了降低监督成本,必须充分调动各方积极因素加强农村社会的组织建设,发展农村社会的集体经济。本文案例研究表明,日常监督需要依靠本土性组织才能降低治理成本。组织资源和资金投入具有一定的替代关系,在组织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即使资金投入相对较少也同样能达到较好的治理效果。而集体经济的发展无疑是提高基层社会的组织动员能力最根本的途径,它能大大增强村民参与环境治理的激励,并通过内部监督来降低监督成本、提高监督水平。对成功案例的对比分析表明,既有的那种认为政府部门是农村环境治理的供给主体的认识是有局限的。这种局限性体现在两个层面:首先这种看法忽略了政府内部系统的协作程度对产品供给的重大影响;其次,从治理费用角度来看,单单依靠政府部门来作为供给方是不可能持续的。正如政府内部有着横向的层级和纵向的部门划分一样,农村环境治理作为一项公共事务,其内部的责任体系也必须进行切割分配。然而,责任体系的分配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政府系统内部,而应该在包括政府机构、村民、企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等在内的整个社会体系下进行分配。因此,需要突破那种认为政府才是农村环境治理供给主体的既定认识,按照降低治理成本、优化治理结构的目标,形成合理的责任分配体系。这种合理的责任分配体系将有助于发挥不同主体的独特价值、激发多方参与者的动力,并增强彼此之间的协作、提高治理项目的效益。对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农村环境冲突事件的分析表明:由于“邻避冲突”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使得农村将不得不承受越来越多的外源性污染,当前的法律带来的困境、基层社会变迁带来的困境以及政商一体化带来的困境,使得受害圈的农民在体制内难以找到申诉的渠道,因而最终可能走向体制外暴力抗争。需要通过社会环保组织的培育、环保法律法规的细化完善,使得农村环境抗争中的受害者能够形成一种自我保护力量,约束和引导政商一体化的发展冲动,使得经济发展更加环境友好。总的看来,对于农村环境问题的治理结构可以从包括治理理念、治理内容、城乡关系、参与主体在内的不同维度加以理解,每一个维度都为治理结构的优化提供了一个重要视角。而根据制度经济学大家威廉姆森的理论,治理结构的优化才是提高治理成效、降低治理成本根本之道。
鲁保林[9](2012)在《一般利润率下降规律:理论与现实》文中认为一般利润率下降规律是马克思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审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机制及其内在矛盾,在理性分析和总结前人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一条非常重要的经济规律。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深和外部因素对中国经济影响日渐显现背景下,如何运用这个规律去分析和解决那些事关中国经济社会能否科学发展的现实重大问题,诸如如何正确处理好投资与消费,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传统产业与高端产业的关系等等,进而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走向,无疑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理论难题之一。从微观层面来看,利润率表示资本的增值程度。利润率水平的高低是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好坏和评价企业经济效益高低的重要指标。从宏观层面来看,利润率是资本积累的条件、刺激与动力,而资本积累又是影响经济增长与波动的关键变量。一般来说,利润率上升的时候,投资增长率也比较高,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加快,并带动就业和消费水平提升。因此详尽考察经济转型时期实体经济利润率的波动、趋势及其原因,对于理解我国经济形势的发展与演变,评判相关政策措施的利弊得失,以及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都具有典型的意义。在实践中努力把握更多规律性的东西,可以帮助人们在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长期的理论研究中,学界特别关注甚至是惟一关注资本主义经济利润率的演变趋势,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利润率的波动与趋势变化问题长期被忽视。不少学者习惯性地认为一般利润率趋于下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经济现象,而且现有的绝大多数理论与经验文献也都是围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展开分析。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些学者根据当今社会主义经济的实际情况,提出一般利润率下降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仍然客观存在的论断,但缺乏实际统计资料的验证。本文根据马克思的一般利润率下降规律理论,适当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利用1981-2009年的统计数据,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体经济的利润率进行初步测算,以期在对实体经济利润率的现实水平和历史轨迹进行深入细致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实体经济利润率的演变趋势,进而检验一般利润率下降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是否发挥作用。我们的实证研究表明:如果剔除各年的不规则变动和较短时期的周期变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体经济利润率的变动轨迹是:1981-1990年,利润率趋于下降;1991-1998年,利润率缓慢回升;1999-2009年,利润率再度趋于下滑。整体来看,在将近30年的时间里,我国实体经济利润率基本呈下降态势。鉴于工业部门仍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之一,我们还单独考察了我国工业部门利润率的变动趋势。经验分析显示,从1981年至今,资本有机构成的上升推动工业部门利润率在波动中趋于下降。因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体经济以及工业部门的利润率变化趋势与马克思的预测完全一致。为了进一步透视中国经济的利润率,我们还借助西蒙·莫恩的分析框架,细致剖析了导致实体经济以及工业部门一般利润率和净利润率波动的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此外,我们还使用同样的方法测算了1966-2009年美国非金融公司部门的利润率。在此基础上,本文比较了中美两国利润率演进的异同,对影响利润率波动的制度背景和政策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显示,长期内,两国经济一般利润率和净利润率的下降主要受产出资本比的影响。在短期内,两国一般利润率波动的原因在多数情形下也主要由产出资本比的变化得到解释。但对短期净利润率变动的解释较为复杂,它可能更多地受到利润份额的影响。这主要是由于非生产性支出份额在短期内的波动幅度较大,进而导致利润份额的波动幅度也同时增大,使之成为某些时期影响两国净利润率上升或下降的主要因素。具体而言,我国工业部门净利润率的短期波动与最近30年以来的市场化改革以及收入分配制度的演进等有关。而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及与之相关的制度安排对美国净利润率趋势的变化产生了很大影响。在对我国实体经济利润率的波动、趋势及其原因作出理论解释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利润率下降与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变迁之间的内在联系。运用一般利润率下降规律去初步判断中国投资结构失衡、消费需求不足以及出口依存度攀升形成的具体根源。我们认为,在一般利润率下降规律的制约下,实体经济的利润率持续走低,资本就开始寻找其他回报率更高的投资领域。与此同时,财富往少数群体的集中、市场化的全面铺开使得实体经济的产能过剩更趋恶化,再加上政府对资本投资领域管制的放松,虚拟经济因而受到更多过剩资本的青睐。利润率下降和消费需求不足的联系则较为复杂。二者往往会相互影响,相互恶化。一般利润率下降规律的作用使得我国的居民收入差距不断增大,收入差距的扩大则直接降低了居民的消费需求。反过来,消费需求的萎缩又进一步加剧了利润率的下降。我国目前所处的产业分工格局以及“世界工厂”地位的形成也与一般利润率下降规律在全球层面发挥作用是分不开的。上世纪70年代后,为了应对不断下降的利润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进一步向外扩张,力求将本国先进的技术与落后国家的廉价劳动力结合起来。跨国公司纷纷把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投资转向亚洲和拉丁美洲一些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据统计,对外开放以后我国引进的外资有将近70%投向制造业方面。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我国制造业的生产和出口能力大幅提高,出口需求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在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我们着重指出了当前经济增长动力结构所引发的负面效应。这种负面效应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宏观投资效率日趋下降,结构性产能过剩日益凸显,资产泡沫风险逐步增大,外贸依存度持续攀升。我们认为,目前这种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不仅危机四伏,而且在未来难以为继。一方面,在利润率下降规律的作用下,.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动力不断减弱,实体经济中大量资本析出进入房地产领域,形成对生产性投资的挤出,导致资源配置扭曲。如果不遏制投机性资金在房地产领域的获利空间,那么虚拟经济自我推动、自我实现的泡沫经济循环就会掏空实体经济,必将导致巨大的金融风险。另一方面,在欧美经济形势仍然低迷,外部环境充满诸多不确定性的背景下,过度膨胀的房地产泡沫与萎缩的消费需求相互恶化甚至可能会引发生产过剩危机。为了使中国经济逐步走上稳定、协调、高效和可持续的发展轨道,我们必须加快转变和提升目前的经济增长动力结构。把经济增长的动力从扩大投资与出口转移到扩大消费,尤其是居民的消费需求上来。坚决抑制房地产投机炒作行为,促进房价回归到合理水平,挤出房地产泡沫,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引导资本流向实体经济。基于对一般利润率下降规律的理解以及对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的认识与剖析,我们提出扩大消费需求和推进自主创新两条思路,以防范产能过剩和培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创性动力,减缓利润率下滑的步伐,从而使它只有趋势的性质。这样一来,它的波动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负面作用也会大大降低。
王海兵[10](2011)在《以人为本企业财务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思想为指导对企业财务问题进行研究,源于以追逐利润为中心的物本财务管理模式难以支撑现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对构建和谐社会形成障碍。传统的企业被定义为物质资本出资者所有,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目标,甚至是唯一目标。改革开放下的市场经济大潮,不断推进着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在“股东至上”逻辑的主导下,企业一方面创造了大量的经济财富,物质资本的逐利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但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例如劳资矛盾激化、产品质量存在隐患、资源过度开采及低效利用、生态环境恶化等。企业商业伦理与财务道德缺失,不仅损害了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也加剧了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现代企业是人力资本所有者和非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合约,加大人力资本投资、积极履行企业公民义务,以取得员工大力支持和社会广泛认可是企业基业长青的法宝。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将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企业微观层面,开展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财务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不能脱离其现实社会属性。我国企业财务理论研究受到西方经济理论的影响很大,不少财务理论都是西方“舶来品”,过于强化财务的自然属性,财务管理的技术性、工具性特征明显,常常是见“物”不见“人”。世界经济理论的主流已经由新古典主义转向人本主义,尽管人本主义经济理论尚不完善,但极具生命力,必将对财务理论与实践产生深远的影响。“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根本,人既是手段,也是目的。这里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现实的人;不是少数人,而是绝大多数人;不仅包括当代人,也包括后代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第1章:导论。开篇提出本研究的现实背景、理论背景和研究意义,在分析我国国情和企业财务管理实践发展现状、梳理回顾主流经济理论演进对财务理论研究影响的基础上,指出我国企业应实施以人为本的财务战略。第2章:文献综述。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包括西方以人为本的财务管理研究现状、国内以人为本的财务管理研究现状、以人为本财务管理的政策文献综述、国内外学者以人为本的财务研究对本文的启示。第3章: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制度设计。回顾了我国企业财务制度的发展历程,对其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政策建议。提出企业财务制度设计的影响因素和设计原则,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涉及企业财务通则、企业财务通则应用指引、人力资本财务制度、物质资本财务制度、社会资本财务制度和环境资本财务制度。第4章: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文化建设。首先,对企业财务文化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总结了财务文化研究存在的问题。其次,对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文化的概念、涵义进行了探讨,并基于文化视角和财务视角对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文化加以分类,提出以人为本企业财务文化建设内容。最后,引入美国安然公司破产案例,对安然公司的企业财务文化进行了评析。第5章:以人为本的企业投融资管理。首先提出以人为本的“融资”和“投资”的概念,其次探讨了以人为本的投融资管理的具体内容,以人为本的融资包括人力资本融资和体现人本精神的物力资本融资,以人为本的投资包括人力资本投资、社会责任投资和环境投资。为了增强理论研究指导实践的适用性,以国有企业为例,对自然灾害条件下如何开展以人为本的投融资管理进行了深入探讨。第6章:以人为本的企业收益分配。本章对企业收益分配模式进行了述评,从国家的宏观层面和企业的微观层面分析考察了我国企业实施以人为本的收益分配的必要性。运用博弈方法对不完全信息下的物质资本雇佣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参与剩余分配的收益分配模式选择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人力资本价值评估对于合约选择具有重大影响。以人为本的企业收益分配应贯彻成本补偿原则和利润分享原则,探讨了当前我国企业收益分配存在的两大误区以及资本参与收益分配的基本框架。最后,提出了人力资本以股权化方式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观点和政策建议。第7章: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报告设计。基于信息观和计量观考察了人本财务报告产生的必然性,提出发展人本会计是提高财务报告信息含量的根本途径。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包括资产权益表、增值表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在内的以人为本财务报告体系。通过对海尔案例的考察,提出了海尔报告模式对我国企业披露以人为本财务报告的若干启示。第8章: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绩效评价。分析了传统财务绩效评价在评价主体、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上的局限,建立了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理论基础、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原则和评价实施。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1)设计了包括宏观财务制度和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在内的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宏观财务制度包括企业财务通则及应用指引,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包括人力资本财务制度、体现人本精神的物质资本财务制度、社会资本财务制度和环境资本财务制度。将广义的资本及权益概念引入到企业财务制度设计,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符合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同时也体现了现代财务管理的本质特征。(2)从财务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和物质文化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了我国企业开展以人为本的财务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具有实践参考价值。以人为本的财务文化研究是基于“财务”和“人本”双重视角的企业文化研究,是企业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安排。财务变革从文化入手,是一个可行的思路。(3)系统化地发展了人力资本的投融资理论。人力资本融资应在一定的道德与法律框架下进行,通过适当的制度设计,可以赋予人力资本担保功能。以人为本的投资突破了按照投资标的形态划分的做法,从企业“内部人”(经营者和员工)、企业“外部人”(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消费者、供应商等)和“后代人”三个维度,将投资划分为人力资本投资、社会责任投资和环境投资,并对每一种投资进行了深入研究。(4)提出了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方式。以人为本的企业收益分配的基本原则是成本补偿原则和利润分享原则,前者是资本投入企业的参与约束条件,后者是资本投入企业的激励相容约束条件。构建了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三种股权化形式:人力资本的“干股”模式、人力资本的“实股”模式和“动态股权制”模式。(5)为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报告设计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可资借鉴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指导框架。设计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报告,关键在于发展人本会计,提出了构建包括资产权益表、增值表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在内的以人为本财务报告体系。案例研究表明,海尔集团在披露财务会计报告、社会责任报告和环境报告方面独树一帜,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应用价值,同时,本文也分析总结了海尔模式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6)提出以人为本的财务绩效评价的理论体系。剖析了传统财务绩效评价在评价主体、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方面存在的缺陷,建立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原则和具体实施的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本文提出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绩效评价原则包括合法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和卡尔多-希克斯改进原则,是在反思传统财务分析评价弊端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理论创新性和实践指导性。
二、居民收入差距的多角度透视和综合治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居民收入差距的多角度透视和综合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1)金融开放对中国居民消费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金融开放概念界定 |
1.2.2 金融开放主要度量方法 |
1.2.3 居民消费相关研究 |
1.2.4 金融开放与居民消费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之处 |
2 研究设计 |
2.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2.1.1 金融开放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2.1.2 金融开放对居民消费影响机理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2.2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
2.2.1 变量选取 |
2.2.2 数据来源 |
2.3 模型构建 |
3 金融开放与居民消费的时空特征分析 |
3.1 居民消费的时空特征分析 |
3.1.1 居民消费的时间变化趋势分析 |
3.1.2 居民消费的空间特征分析 |
3.2 金融开放的时空特征分析 |
3.2.1 我国金融开放程度的测量及其时间变化趋势分析 |
3.2.2 金融开放的空间特征分析 |
4 金融开放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平稳性检验 |
4.2 金融开放对居民消费水平影响的实证分析 |
4.2.1 经典面板模型回归结果 |
4.2.2 面板分位数模型回归结果 |
4.2.3 门槛面板模型回归结果 |
4.2.4 空间面板模型回归结果 |
4.3 金融开放对居民消费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
4.3.1 空间计量模型相关检验 |
4.3.2 空间面板模型回归结果 |
4.4 金融开放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城乡分样本回归结果 |
4.4.1 经典一次面板模型回归结果 |
4.4.2 经典二次面板模型回归结果 |
4.4.3 面板分位数模型回归结果 |
4.4.4 门槛面板模型回归结果 |
4.4.5 空间面板模型回归结果 |
4.5 稳健性检验 |
5 金融开放对居民消费影响机制的实证分析 |
5.1 基于收入增长效应的分析 |
5.2 基于流动性约束的分析 |
5.3 基于预防性储蓄的分析 |
5.4 基于收入差距的分析 |
6 结论、对策建议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校园欺凌的影像呈现及教育反思 ——基于我国三十部青春题材电影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校园欺凌现象的普遍性 |
(二)校园欺凌后果的高危害性和严重性 |
(三)校园欺凌影像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有效媒介和全新载体 |
二、研究问题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五、文献综述 |
(一)关于校园欺凌的研究 |
(二)关于校园欺凌题材电影的研究 |
(三)研究述评 |
六、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样本选取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校园欺凌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吉尔·德勒兹的“时间-影像”“运动-影像”理论 |
(一)“运动-影像”理论 |
(二)“时间-影像”理论 |
(三)德勒兹理论运用于校园欺凌研究中的适切性 |
二、福柯的规训与惩罚理论 |
(一)微观权力理论的提出 |
(二)微观权力形式的演变 |
(三)微观权力的表现形式:规训与惩罚 |
(四)微观权力的运作方式 |
(五)规训与惩罚理论运用于校园欺凌研究的适切性 |
三、古斯塔夫·勒庞的“心理群体”概念 |
(一)心理群体的特征 |
(二)“心理群体”概念运用于校园欺凌研究的适切性 |
四、格伯纳的“涵化理论” |
(一)大众传媒与“社会学习” |
(二)电影与大众教育 |
(三)“涵化理论”运用于校园欺凌研究的适切性 |
第二章 校园欺凌的影像呈现 |
一、人物形象 |
(一)冲动的欺凌者 |
(二)委屈的被欺凌者 |
(三)沉默的大多数 |
(四)为人师表的焦虑 |
二、空间叙事 |
(一)躁动的班级教室 |
(二)被冷落的校园角落 |
(三)并不宁静的教师办公室 |
三、行为表达 |
(一)冲突中的言语 |
(二)冲突中的肢体动作 |
(三)潜在的网络行动 |
第三章 校园欺凌影像的叙事动机 |
一、私人矛盾空间建构 |
(一)心理冲突 |
(二)物理空间 |
二、权力关系不合理 |
(一)社会位阶与身份焦虑 |
(二)性别关系 |
(三)叙事线索 |
第四章 影像呈现的校园欺凌成因 |
一、学校教育的功利化倾向 |
(一)学校教育功利化倾向在样本电影中的表现 |
(二)学校教育制度严苛的影响 |
(三)学校教育制度压抑学生现实诉求的影像分析 |
二、家庭教育的功能性扭曲 |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 |
(二)家庭教育的滥用 |
(三)家庭教育的过度 |
三、社会教育的结构性缺失 |
(一)社区教育工作的关注度不足 |
(二)网络的误导与激化 |
(三)社会刻板成见 |
第五章 校园欺凌影像呈现的教育反思 |
一、充分尊重校园欺凌事件的真实性 |
(一)什么是充分尊重校园欺凌事件的真实性 |
(二)为什么要充分尊重校园欺凌事件的真实性 |
(三)如何充分尊重校园欺凌现象的真实性 |
二、准确把握校园欺凌影像的立场与观点 |
(一)准确把握校园欺凌影像立场与观点的主体 |
(二)准确把握校园欺凌影像立场与观点的方法 |
(三)准确把握校园欺凌影像立场与观点的意义 |
三、有效阐释校园欺凌事件的生成与化解机制 |
(一)校园欺凌事件的生成 |
(二)校园欺凌事件的化解 |
(三)校园欺凌生成与化解机制的现实应用 |
四、主动凸显主体关注与人文关怀 |
(一)关怀被欺凌者的现实处境 |
(二)抱有真诚的教育关注 |
(三)提升青少年的媒介素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及着作情况 |
(4)A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纳税筹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主要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纳税筹划理论基础 |
2.1 纳税筹划理论基础 |
2.1.1 与纳税筹划有关的概念界定 |
2.1.2 税务筹划的基本原则 |
2.1.3 实施纳税筹划的技术措施 |
2.2 税收筹划的目的 |
2.2.1 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 |
2.2.2 获取资金的时间价值 |
2.2.3 直接减轻税收负担 |
2.2.4 降低涉税风险 |
2.2.5 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
2.3 煤炭行业特点及纳税筹划动因分析 |
2.3.1 煤炭行业特点 |
2.3.2 煤炭企业税收问题分析 |
2.3.3 煤炭企业涉税现状及税收问题分析 |
第三章 煤炭企业涉税政策分析 |
3.1 增值税税收政策 |
3.2 资源税税收政策 |
3.3 房产税税收政策 |
3.4 企业所得税税收政策 |
3.5 个人所得税税收政策 |
第四章 A 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纳税筹划方案设计 |
4.1 A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
4.2 A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涉税现状及税负情况分析 |
4.3 A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纳税筹划目标分析 |
4.4 增值税纳税筹划方案 |
4.4.1 矿区医院承租项目的纳税筹划 |
4.4.2 产品销售定价的纳税筹划 |
4.4.3 资产整体划转的纳税筹划 |
4.4.4 采购业务的纳税筹划 |
4.4.5 劳务输出的纳税筹划 |
4.5 资源税纳税筹划方案 |
4.6 房产税纳税筹划方案 |
4.6.1 租赁免租期设计的纳税筹划 |
4.6.2 租赁服务转为仓储服务的纳税筹划 |
4.7 企业所得税纳税纳税筹划方案 |
4.7.1 选择组织形式的纳税筹划 |
4.7.2 选择注册地点的纳税筹划 |
4.7.3 选择投资的纳税筹划 |
4.7.4 筹资的纳税筹划 |
4.7.5 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纳税筹划 |
4.7.6 公益性捐赠的纳税筹划 |
4.8 个人所得税纳税纳税筹划方案 |
4.9 A 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纳税筹划效果分析及展望 |
第五章 煤炭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 |
5.1 煤炭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种类及成因分析 |
5.2 煤炭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管理体系 |
第六章 A 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税务筹划改进措施 |
6.1 完善企业的税收管理内控制度 |
6.2 再造业务流程,合理分配集团企业内部单位收益 |
6.3 建立指标化的税收风险预警机制 |
6.4 加强税务管理的人才培养与引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金融开放水平的增长效应与危机效应研究 ——基于85个国家和地区的2005-2017年的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in English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西方国家对金融开放态度的转变 |
1.1.2 我国金融开放的历史进程与现状 |
1.1.3 本文研究的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1.5 研究框架与本文结构 |
1.5.1 研究框架 |
1.5.2 全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开放:概念及联系 |
2.1.1 金融自由化 |
2.1.2 金融开放 |
2.1.3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开放 |
2.2 金融开放的测度 |
2.2.1 法定开放度 |
2.2.2 实际开放度 |
2.2.3 法定开放度与实际开放度的比较 |
2.3 金融开放的增长效应与危机效应 |
2.3.1 金融开放的增长效应 |
2.3.2 金融开放的危机效应 |
2.3.3 金融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的条件 |
2.4 金融开放的空间溢出效应 |
2.4.1 金融开放的增长溢出效应 |
2.4.2 金融开放的危机溢出效应 |
2.5 文献综述评述 |
第三章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开放的失败案例与国际经验 |
3.1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开放的失败案例 |
3.1.1 失败案例1:墨西哥比索危机 |
3.1.2 失败案例2:亚洲金融风暴中的泰国 |
3.1.3 失败案例3:阿根廷金融危机 |
3.2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开放的经验教训 |
第四章 金融开放、增长与危机:一个理论模型 |
4.1 基准模型:Aghion模型 |
4.1.1 Aghion模型假设 |
4.1.2 实施金融开放之前的经济体的经济发展 |
4.2 模型分析:不考虑国内金融机构与资本异质的特殊情况 |
4.2.1 实施金融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 |
4.2.2 金融开放条件下不同收入水平经济体的经济增长 |
4.3 模型分析:考虑国内金融机构与资本异质的特殊情况 |
4.3.1 生产者资本账户开放后的模型分析 |
4.3.2 金融机构开放后的模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证模型选择与数据来源 |
5.1 实证分析模型 |
5.1.1 面板门限回归模型 |
5.1.2 空间面板模型 |
5.2 变量解释与数据来源 |
5.3 变量的单位根检验与多重共线性检验 |
第六章 基于面板门限回归模型的金融开放水平增长效应的实证研究 |
6.1 增长效应的基准模型:普通面板固定效应模型 |
6.2 门限变量为初始经济发展水平的面板门限回归模型 |
6.2.1 门限个数与门限估计值 |
6.2.2 国家类别划分 |
6.2.3 门限变量为初始经济发展水平的面板门限回归模型系数估计结果 |
6.3 其它门限变量的全样本面板门限回归模型 |
6.4 不同类别国家金融开放水平增长效应研究 |
6.4.1 发达国家金融开放水平增长效应研究 |
6.4.2 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水平增长效应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面板门限回归模型的金融开放水平危机效应的实证研究 |
7.1 危机效应的基准模型:普通面板固定效应模型 |
7.2 金融开放水平的危机效应的面板门限回归模型 |
7.3 不同类别国家金融开放水平危机效应研究 |
7.3.1 发达国家金融开放水平危机效应研究 |
7.3.2 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水平危机效应研究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金融开放水平的空间溢出效应 |
8.1 空间权重矩阵的设置 |
8.2 金融开放水平增长溢出效应研究 |
8.2.1 空间自相关检验 |
8.2.2 金融开放水平增长效应的空间面板模型 |
8.2.3 金融开放水平的增长效应的分解:直接效应与溢出效应 |
8.3 金融开放水平危机溢出效应研究 |
8.3.1 空间自相关检验 |
8.3.2 金融开放水平危机效应的空间面板模型 |
8.3.3 金融开放水平危机效应的分解:直接效应与溢出效应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现阶段我国金融开放水平的增长效应与危机效应 |
9.1 我国金融开放的历史进程与现状 |
9.1.1 我国金融开放的历史进程 |
9.1.2 我国金融开放取得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
9.2 现阶段我国金融开放水平的增长效应与危机效应 |
9.2.1 我国金融开放水平的增长效应 |
9.2.2 我国金融开放水平的危机效应 |
9.3 我国金融开放水平的空间溢出效应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启示 |
10.1 研究结论 |
10.2 政策启示 |
10.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Z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经济后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框架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内文献综述 |
2.1.2 国外文献综述 |
2.1.3 文献综述评述 |
2.2 相关概念与分类 |
2.2.1 对相关概念的厘清 |
2.2.2 并购重组的分类 |
2.3 并购重组经济后果的相关理论 |
2.3.1 效率理论 |
2.3.2 代理理论 |
2.3.3 市场势力理论 |
2.3.4 价值低估理论 |
第3章 Z公司并购重组案例介绍 |
3.1 交易各方的基本情况 |
3.1.1 上市公司:Z公司 |
3.1.2 标的资产:X公司 |
3.2 Z公司并购重组动因分析 |
3.2.1 Z公司收购动因——提升持续盈利能力 |
3.2.2 标的方股权转让原因 |
3.3 Z公司并购重组方案、过程与结果 |
3.3.1 并购重组方案 |
3.3.2 并购重组过程与结果 |
3.4 Z公司并购重组后的整合情况 |
3.4.1 业务规整 |
3.4.2 战略调整 |
第4章 Z公司并购重组的经济后果分析 |
4.1 并购重组完成前后的财务绩效分析 |
4.1.1 盈利能力指标 |
4.1.2 营运能力指标 |
4.1.3 偿债能力指标 |
4.1.4 成长能力指标 |
4.2 并购重组完成前后的经济效应分析 |
4.2.1 规模效应 |
4.2.2 协同效应 |
4.2.2.1 经营协同 |
4.2.2.2 管理协同 |
4.2.2.3 财务协同 |
第5章 Z公司并购重组的经验借鉴及风险防范建议 |
5.1 并购方向符合监管要求,切勿盲目跨界并购 |
5.2 选择适合自身标的,预防业绩“变脸” |
5.3 优化并购方案,避免“类借壳” |
5.4 并购中的相关风险防范建议 |
5.4.1 保证治理结构稳定 |
5.4.2 统一规划发展战略 |
5.4.3 规避、化解管理风险 |
第6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财政扶贫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四、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财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贫困与反贫困 |
二、财政扶贫 |
三、财政扶贫收入分配效应 |
第二节 财政支持扶贫的理论依据 |
一、公共财政理论 |
二、福利经济理论 |
三、社会公正理论 |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节 财政扶贫的作用机制与路径 |
一、财政扶贫资金的传递过程 |
二、财政扶贫的作用机制 |
三、财政扶贫的路径分析 |
第四节 财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效应的机理 |
一、财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的逻辑 |
二、财政扶贫收入分配效应的双向性 |
三、财政扶贫收入分配效应的构成 |
第二章 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收入分配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农村贫困现状 |
一、农村贫困人口规模与分布 |
二、贫困地区农村贫困规模与分布 |
三、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状况 |
四、农村贫困的主要特征 |
第二节 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现状 |
一、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及构成 |
二、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情况 |
第三节 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现状 |
一、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与结构 |
二、东、中、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与结构 |
三、不同类型贫困县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与结构 |
第四节 连片特困区农村居民收入现状 |
一、连片特困区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 |
二、连片特困区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 |
第三章 我国财政扶贫实践考察 |
第一节 我国扶贫政策的演变历程 |
一、以区域瞄准为重点的体制改革扶贫阶段(1978-1985年) |
二、以贫困县瞄准为重点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2000年) |
三、以贫困村瞄准为重点的综合性扶贫阶段(2001-2010年) |
四、以片区攻坚和贫困户瞄准为重点的精准扶贫阶段(2011年至今) |
第二节 我国财政扶贫的现行政策安排 |
一、中央层面的财政扶贫政策与制度 |
二、地方层面的财政扶贫政策与制度 |
第三节 财政扶贫的主要参与路径 |
一、大力推进教育扶贫 |
二、多样化补偿鼓励易地搬迁 |
三、加快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四、织密织牢兜底保障网 |
五、积极扶持地方产业发展 |
第四节 我国财政扶贫的资金投入 |
一、财政扶贫资金的规模变化 |
二、财政扶贫资金的重点投向 |
第五节 当前财政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对贫困长期性认识不足的苗头显现 |
二、制度体系建设滞后于扶贫实践 |
三、基于因素法的资金分配方案设计还不够科学 |
四、财政扶贫资金支出结构还需要优化 |
五、财政扶贫考核评价指标设计存在缺陷 |
六、扶贫项目资金报账流程相对繁琐 |
七、资金监管措施存在疏漏或执行不到位 |
第四章 财政扶贫收入分配效应的实证分析:以广西为例 |
第一节 广西财政扶贫实践现状 |
一、广西贫困现状 |
二、广西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分析 |
三、广西财政扶贫实践及成效 |
第二节 财政扶贫资金的收入分配整体效应分析 |
一、基于资金规模的收入分配效应模型设定 |
二、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说明 |
三、财政扶贫收入分配整体效应的实证结果分析 |
第三节 财政扶贫资金来源的收入分配效应分析 |
一、不同资金来源的收入分配效应模型构建 |
二、数据说明与回归方法选择 |
三、中央和地方财政扶贫资金的收入分配效应结果分析 |
第四节 财政扶贫资金结构的收入分配效应分析 |
一、区分资金投向的收入分配效应模型设定 |
二、数据说明与回归方法选择 |
三、不同投向扶贫资金的收入分配效应结果分析 |
第五章 财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的效率评价:基于广西的分析 |
第一节 模型构建与指标设计 |
一、方法的选择 |
二、实证模型构建 |
三、投入产出指标设计 |
四、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二节 实证结果与评价分析 |
一、效率评价结果 |
二、基于县域层面的效率评价分析 |
三、基于市域层面的效率评价分析 |
四、关于规模报酬递减的现实依据 |
五、财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的效率判定 |
第三节 财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效率的影响因素 |
一、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
二、模型构建与回归结果 |
三、结果解释 |
四、稳健性检验 |
第六章 改善财政扶贫收入分配效应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树立科学的财政扶贫指导思想 |
一、客观认识财政扶贫的长期性 |
二、注重改善财政扶贫的收入分配效应 |
三、坚持市场配置财政扶贫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
第二节 优化财政扶贫资金分配、使用和监管机制 |
一、完善财政扶贫资金的分配机制 |
二、优化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向 |
三、构建财政扶贫综合绩效评价体系,用好考核指挥棒 |
四、打造形成财政扶贫资金闭环监督体系 |
第三节 改善财政扶贫收入分配效应的配套措施 |
一、探索建立乡级报账机制,提高资金支出效率 |
二、加强扶贫制度规范的前瞻性建设 |
三、努力保持贫困地区经济持续中高速增长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中国农村环境治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现实背景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环境经济学相关理论述评 |
二、公共事物治理相关理论述评 |
三、新中国农村公共事物治理变迁的述评 |
四、农村环境治理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内容与分析框架 |
一、案例研究与多元方法 |
二、农村环境治理的内容 |
三、基本分析框架 |
第四节 创新与展望 |
第一章 可持续性:环境问题的根本性阐释维度 |
第一节“传统”与“现代”视角下的环境问题 |
一、农耕文明:可持续的传统经验 |
二、工业文明:负外部性及环境破坏 |
第二节“现代性”何以成为问题 |
一、一点哲学的反思 |
二、我们有几个地球? |
第三节 未来社会的重构与环境问题 |
一、资源分类·技术匹配·社会演进 |
二、传统重构与环境问题化解思路 |
小结: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问题的根本性解决 |
第二章 问题聚焦:中国农村环境治理 2005-2015 |
第一节 数量检阅 |
一、从CNKI看农村环境治理 |
二、从《中国环境报》看农村环境治理 |
三、从《人民日报》看农村环境治理 |
第二节 政策脉络 |
一、治理视域中的“农村环境”变迁 |
二、农村环境治理的政策发展 |
三、政策的阶段性与数量印证 |
第三节 理念剖析 |
一、宣传话语中的“整治”与“治理” |
二、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 |
第四节 治理内容划分 |
一、初始投入维度 |
二、日常运行维度 |
三、治理结构简析 |
小结:多角度透视农村环境治理 |
第三章 制度选择:从“门前三包”到“雇保洁员” |
第一节 案例概述:京郊兴北村的环境治理 |
第二节“门前三包”阶段 |
一、基于经验的解释 |
二、两个假定及推论 |
第三节 村集体雇保洁员阶段 |
一、由“分”到“统”的新办法 |
二、囚徒困境及其推论 |
第四节 村集体内部垃圾换日用品阶段 |
一、有效的激励机制 |
二、垃圾的商品化尝试 |
第五节 国家介入雇保洁员阶段 |
一、垃圾源头分类并未复制成功 |
二、兴北村与邻村的对比 |
三、政府相关部门的积极性 |
小结: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归纳 |
第四章 有效监督:农村环境治理中的自组织力量 |
第一节 自组织:农村环境治理中的不可替代性要素 |
一、农村环境问题的特点 |
二、政府介入的困境 |
三、市场参与的局限 |
第二节 村社建设:经济发展·环境问题·村内矛盾 |
一、农村环境问题是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
二、村内矛盾是理解内部监督的关键 |
三、村社建设的多重意义 |
第三节 嵌入性:内在于地方社会关系的农村环境治理 |
一、嵌入性的观察视角 |
二、垃圾池的故事:自组织的成功运作案例 |
三、“垃圾池”背后的两种逻辑 |
小结:农村环境治理结构的进一步呈现 |
第五章 治理成本:政府行为与农村垃圾分类解析 |
第一节 农村垃圾源头分类的必要性 |
一、农村垃圾的产量与构成 |
二、垃圾处理的费用及其技术选择 |
三、微观例证之管窥 |
第二节 试点剖析:京郊王平镇的垃圾治理 |
一、王平镇的新办法及其理念 |
二、试点的效益-成本分析 |
三、地方政府试点的推动措施分析 |
第三节 农村环境治理与政府行为 |
一、“试点”的局限性分析 |
二、农村环境治理中的项目制及其异化 |
三、村镇环境治理的日常逻辑 |
第四节 绩效考核及治理结构 |
一、农村环境治理的考核 |
二、农村环境治理目标的偏离 |
三、农村环境治理的系统性困境 |
小结:农村环境治理中的几个误区 |
第六章 环境事件:农村环境治理中的冲突及其结构 |
第一节 农村环境抗争的总体分析 |
一、环境抗争的数量与趋势 |
二、邻避冲突与城乡二元结构 |
第二节 农村环境事件剖析 |
一、案例:三个农村环境事件 |
二、剖析:农村环境抗争的类型与步骤 |
第三节 多重困境:农村环境抗争难以成功 |
一、法律带来的困境 |
二、基层社会变迁带来的困境 |
三、政商一体化的发展结构 |
小结:走出结构性困境 |
第七章 路径探寻:实践者的经验分析及其启示 |
第一节 广西横县的探索 |
一、横县探索的内容 |
二、横县垃圾分类的历史脉络 |
第二节“绿十字”的实践 |
一、行走在中国的乡村 |
二、五山模式 |
第三节 横县、五山与王平之比较及启示 |
一、农村环境治理的动力生成 |
二、农村环境治理的多方协同 |
三、农村环境治理中的项目管理 |
小结:在实践中前进 |
第八章 总结 |
一、宏观方面:中国农村环境治理的政策变迁与治理理念 |
二、微观方面:村内互动模型与治理内容 |
三、农村环境治理中的真正难题与治理结构优化 |
附录 1:农村垃圾产量与组分参考 |
附录 2:农村垃圾处理费用数据参考 |
附录 3:图表索引 |
附录 4:农村环境治理相关政策索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及获奖 |
致谢 |
(9)一般利润率下降规律:理论与现实(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学者围绕利润率下降规律是否成立的争论 |
2.1.1 技术进步一定是劳动节约型吗 |
2.1.2 资本有机构成是否会趋于提高 |
2.1.3 关于利润率下降规律含义的争议 |
2.1.4 技术进步与利润率的关系 |
2.1.5 产品创新与利润率下降 |
2.1.6 对国内外学者非议马克思利润下降规律的分析 |
2.2 一般利润率下降的原因 |
2.2.1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
2.2.2 利润挤压 |
2.2.3 社会积累结构变迁 |
2.2.4 非生产性劳动增加 |
2.2.5 竞争 |
2.2.6 多因素的综合作用 |
2.3 利润率下降与经济危机 |
2.3.1 围绕三种危机理论的争论 |
2.3.2 利润率下降危机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2.3.3 利润率下降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 |
2.4 利润率下降规律的实证研究 |
2.4.1 针对美英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实证研究 |
2.4.2 针对中国的实证研究 |
2.4.3 关于中国经济利润率实证研究存在的不足 |
3. 一般利润率下降规律的基本内涵 |
3.1 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家关于利润率下降问题有关论点的批判 |
3.2 利润的来源 |
3.3 一般利润率的形成 |
3.3.1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
3.3.2 剩余价值、利润与利润率 |
3.3.3 利润率的平均化 |
3.4 一般利润率下降规律的含义 |
3.5 一般利润率下降的内在动力 |
3.6 利润率下降的反作用因素 |
3.7 规律内部矛盾的展开 |
4. 中国实体经济利润率:1981-2009 |
4.1 利润率的计算方法及争议 |
4.2 变量选取和数据处理 |
4.2.1 固定资本存量的计算 |
4.2.2 变资本的计算 |
4.2.3 利润总额的计算 |
4.3 改革开放以来实体经济利润率长期走势及原因分析 |
4.3.1 改革开放以来实体经济利润率的长期趋势 |
4.3.2 改革开放以来实体经济利润率趋向下降的原因 |
4.4 改革开放以来实体经济利润率短期波动研究 |
4.4.1 1981-1990年的利润率变动趋势及原因分析 |
4.4.2 1990-1998年的利润率变动趋势及原因分析 |
4.4.3 1998-2009 年的利润率变动趋势及原因分析 |
4.5 中国工业利润率的长期趋势与短期波动 |
4.5.1 变量选取和数据处理 |
4.5.2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部门利润率长期走势及原因分析 |
4.5.3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部门利润率短期波动研究 |
4.5.4 与已有研究结论的比较 |
4.6 对利润率长期走势和短期波动的小结 |
5. 对中国实体经济利润率的另一种透视:基于莫恩的方法 |
5.1 模型构建 |
5.2 实体经济和工业部门利润率变动的初步分析 |
5.2.1 实体经济利润率变动的初步分析 |
5.2.2 工业部门利润率变动的初步分析 |
5.3 利润份额的变化趋势及其决定因素 |
5.3.1 实体经济利润份额的演变轨迹 |
5.3.2 工业部门利润份额的演变轨迹 |
5.3.3 利润份额的进一步分解及其决定因素 |
5.4 产出资本比的变动趋势及其决定因素 |
5.4.1 实体经济名义产出资本比的演变轨迹 |
5.4.2 实体经济实际产出资本比的演变轨迹及原因分析 |
5.4.3 工业部门名义产出资本比的演变轨迹 |
5.4.4 工业部门实际产出资本比的演变轨迹及原因分析 |
6. 中美实体经济利润率比较 |
6.1 1966年以来美国实体经济利润率的演变轨迹 |
6.1.1 相关变量的处理方法 |
6.1.2 非金融公司部门利润率的变动趋势及原因分析 |
6.1.3 非金融公司部门利润份额的变动趋势及原因分析 |
6.1.4 非金融公司部门产出资本比的变动趋势及原因分析 |
6.1.5 对美国实体经济利润率动态的总结 |
6.2 中美实体经济利润率的比较 |
6.2.1 两国实体经济的一般利润率均呈下降趋势 |
6.2.2 两国实体经济一般利润率长期下降的原因相同 |
6.2.3 两国实体经济净利润率长期下降的原因基本相同 |
6.2.4 两国实体经济一般利润率和净利润率短期波动的原因比较 |
6.2.5 两国非生产性支出的结构和演变轨迹不同 |
7. 利润率下降规律视角下的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分析 |
7.1 利润率下降与投资结构失衡 |
7.2 利润率下降与消费需求不足 |
7.2.1 中国低消费率的现状和成因 |
7.2.2 收入分配失衡的表现 |
7.2.3 收入分配失衡成因 |
7.3 利润率下降与出口依存度攀升 |
7.4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失衡的负面效应 |
7.4.1 宏观投资效率日趋下降 |
7.4.2 结构性产能过剩日益凸显 |
7.4.3 资产泡沫风险逐步加大 |
7.4.4 外贸依存度持续攀升 |
8. 中国经济增长动力:转变与对策 |
8.1 扩大消费需求,防范产能过剩 |
8.1.1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
8.1.2 千方百计地抓好就业工作 |
8.1.3 多措并举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收入 |
8.1.4 完善住房、医疗和教育等社会保障体系 |
8.2 推进自主创新,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 |
8.2.1 保护知识产权、大力鼓励创新 |
8.2.2 理顺要素价格机制,促使企业转型升级 |
8.2.3 支持战略性产业和新兴产业群的发展,大力淘汰落后产能 |
8.2.4 加强研发投入和人才培养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10)以人为本企业财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现实背景和意义 |
1.1.2 理论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目标和方法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逻辑框架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的不足 |
1.5 关键概念界定 |
2.以人为本财务研究文献综述:现状与启示 |
2.1 西方学者以人为本的财务管理研究现状 |
2.1.1 基于人本管理视角的以人为本财务管理研究 |
2.1.2 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以人为本财务管理研究 |
2.1.3 基于企业社会责任视角的以人为本财务管理研究 |
2.1.4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以人为本财务管理研究 |
2.2 国内学者以人为本的财务管理研究现状 |
2.2.1 人本财务管理及人本财务学 |
2.2.2 相关研究之一:经济可持续发展财务 |
2.2.3 相关研究之二:人力资本财务 |
2.2.4 相关研究之三:利益相关者财务 |
2.2.5 相关研究之四:企业社会责任财务 |
2.3 以人为本财务管理的相关政策文献综述 |
2.4 国内外学者以人为本的财务研究对本文的启示 |
3.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制度设计 |
3.1 企业财务制度的历史沿革 |
3.2 我国财务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
3.2.1 新《企业财务通则》评析 |
3.2.2 改进我国企业财务制度的建议 |
3.3 企业财务制度设计的影响因素 |
3.4 企业财务制度设计的原则 |
3.5 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设计 |
3.5.1 传统企业财务制度设计及其缺陷 |
3.5.2 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 |
4.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文化建设 |
4.1 企业建设以人为本的财务文化的必要性 |
4.2 企业财务文化研究的文献回顾 |
4.2.1 国外有关企业财务文化的研究现状 |
4.2.2 国内有关企业财务文化的研究现状 |
4.3 对"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文化的界定 |
4.3.1 "财务文化"、"财务管理文化"和"理财文化"辨析 |
4.3.2 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文化的概念及涵义 |
4.4 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文化的分类 |
4.4.1 基于文化视角的分类 |
4.4.2 基于财务视角的分类 |
4.5 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文化 |
4.5.1 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精神文化 |
4.5.2 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制度文化 |
4.5.3 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行为文化 |
4.5.4 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物质文化 |
4.6 案例:安然公司的企业财务文化评析 |
5.以人为本的企业投融资管理 |
5.1 以人为本的"融资"和"投资"概念 |
5.2 以人为本的融资管理具体内容 |
5.2.1 人力资本融资 |
5.2.2 物力资本融资 |
5.3 以人为本的投资管理具体内容 |
5.3.1 人力资本投资 |
5.3.2 社会责任投资 |
5.3.3 环境投资 |
5.4 以人为本的投融资实践——国有企业自然灾害投融资管理 |
5.4.1 国有企业开展自然灾害投融资管理的意义 |
5.4.2 建立国有企业自然灾害融资长效机制 |
5.4.3 国有企业自然灾害损失预防的投资预算管理 |
6.以人为本的企业收益分配 |
6.1 企业收益分配模式述评 |
6.2 我国企业实施以人为本的收益分配的必要性 |
6.2.1 从国家的宏观层面考察 |
6.2.2 从企业的微观层面考察 |
6.3 人力资本参与剩余分配的博弈分析及合约选择 |
6.3.1 人力资本固定支付合约的博弈分析 |
6.3.2 人力资本变动支付合约的博弈分析 |
6.3.3 结论及应用 |
6.4 以人为本的企业收益分配原则 |
6.4.1 成本补偿原则 |
6.4.2 利润分享原则 |
6.5 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收益分配模式 |
6.5.1 当前企业收益分配的误区 |
6.5.2 资本收益分配的基本框架 |
6.5.3 人力资本以股权化方式参与企业收益分配 |
7.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报告设计 |
7.1 以人为本财务报告产生的必然性 |
7.1.1 对财务报告信息决策有用性理论的反思 |
7.1.2 发展人本会计是提高财务报告信息含量的根本途径 |
7.2 以人为本的财务报告设计 |
7.3 案例:海尔集团以人为本的财务报告模式 |
7.3.1 海尔集团情况概述 |
7.3.2 海尔报告模式及启示 |
8.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绩效评价 |
8.1 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的概念 |
8.2 传统财务绩效评价的局限 |
8.2.1 财务绩效评价主体方面的局限 |
8.2.2 财务绩效评价指标方面的局限 |
8.2.3 财务绩效评价方法方面的局限 |
8.3 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理论基础 |
8.4 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体系 |
8.4.1 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主体 |
8.4.2 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绩效评价客体 |
8.4.3 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绩效评价原则 |
8.4.4 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绩效评价实施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四、居民收入差距的多角度透视和综合治理(论文参考文献)
- [1]金融开放对中国居民消费影响的研究[D]. 李映瑛. 山西大学, 2021
- [2]校园欺凌的影像呈现及教育反思 ——基于我国三十部青春题材电影的分析[D]. 钟磊.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理性化研究[D]. 杜婉嘉. 东北师范大学, 2020
- [4]A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纳税筹划研究[D]. 孙玮毅.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5]金融开放水平的增长效应与危机效应研究 ——基于85个国家和地区的2005-2017年的数据[D]. 董骥. 山东大学, 2019(02)
- [6]Z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经济后果研究[D]. 袁吉. 天津大学, 2018(06)
- [7]财政扶贫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D]. 朱良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8)
- [8]中国农村环境治理问题研究[D]. 冯亮.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
- [9]一般利润率下降规律:理论与现实[D]. 鲁保林. 西南财经大学, 2012(04)
- [10]以人为本企业财务问题研究[D]. 王海兵.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