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下腰椎不稳(论文文献综述)
周文博[1](2021)在《经Wiltse入路改良TLIF与通道辅助下MIS-TLIF的疗效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回顾性地对比术中使用我科自行研发和制作的宽面改良软组织拉钩,经最长肌和多裂肌肌肉间隙(Wiltse入路)行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与Quadrant通道辅助下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行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椎旁肌肉的术中和术后随访时间内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观察并详细记录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经单侧减压放置椎间融合器的单节段TLIF患者共63名,根据术中采用的椎间隙暴露和减压的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经Wiltse入路改良TLIF组(A组,33例)与通道辅助下MIS-TLIF组(B组30例),所有患者随访资料完整并且术后随访大于12个月。观察研究指标包括患者基线资料、手术节段、手术切口长度、术中C型臂X线透射次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不同时间段血清肌酸激酶(CK,creatine kinase)含量、术后融合率、多裂肌萎缩程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Oswestry idsability index)、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visual analogue score)等。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手术节段对比无统计学差异,A组的手术切口长度大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手术时间与B组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B组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小于A组(P<0.05)。A组术后1天、3天血清CK较B组低(P<0.05),术后5天两组血清CK对比无统计学差异。A组术后3天及3个月腰背痛VAS评分较B组低(P<0.05)。A组术后3月的ODI功能障碍指数较B组高,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后6个月以及术后12个月的ODI功能障碍指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术后融合率无统计学差异。在术后的随访期间,A组13例、B组15例完善腰椎MRI复查且伪影干扰小,A组多裂肌手术前后萎缩比(0.14±0.06)与B组(0.13±0.04),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多裂肌与最长肌肌间隙(Wiltse入路)改良TLIF与Quadrant通道辅助下MIS-TLIF都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后者手术切口较短,前者术中对椎旁肌的影响较小。
郑越生[2](2020)在《三种不同植骨方法在TLIF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腰椎退变性疾病是指一系列因腰椎间盘及关节突软骨和周围韧带退变性病变引起的,以腰腿疼痛为主要症状的脊柱外科疾病的总称。腰椎融合术在退变性疾病治疗广泛应用,已经成为脊柱外科手术治疗中的一项重要手段。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融合术,其在保留脊柱后侧韧带复合结构的同时,又不会损伤椎管内神经组织。其临床采用的椎间融合方法有所不同,主要有自体髂骨+融合器、自体椎板关节突骨+融合器、同种异体骨+融合器,关于这几种植骨来源对疗效的影响,未见报道。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植骨方法在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TLIF)手术治疗单一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月间,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南部战区总医院)接受TLIF手术治疗109例单一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植骨方法不同分为:自体髂骨+融合器(A组,42例)、自体椎板、关节突骨+融合器(B组,38例)、同种异体骨+融合器(C组,29例)。术后随访3个月、6个月、12个月,比较三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椎间融合率、疼痛VAS评分、腰椎JOA评分等情况。结果: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A组椎间融合率均高于B组、C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12个月融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三组患者的VAS、JOA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术后3、6、12个月,三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术后3个月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术后6、12个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术后3、6、12个月,三组患者的JOA评分均高于术前,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组内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三种不同植骨方法TLIF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均为有效的手术方式,三者近期疗效满意。术后3个月自体髂骨融合组的椎间融合率高于自体椎板关节突骨融合组、同种异体骨融合组,6个月后三组间融合率无统计学差异。
陈飞飞[3](2020)在《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的可行性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脊柱领域常见病、多发病,经过保守治疗无效后,我们往往会采取开放手术的治疗方式。腰椎后路融合手术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经典手术方式之一,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临床实践表明,腰椎融合固定术可有效改善脊柱的失平衡状态,维持手术节段的稳定性,促进椎间隙的融合。但是,坚强的内固定会使病变节段原有活动度减少,相邻节段代偿性增加运动幅度,进而引起相邻节段椎间盘、小关节应力分布异常,加速相邻节段退变。与此同时存在的创伤大、出血多、花费高、恢复时间长、术后残留下腰痛等缺点,不容小视。当今,脊柱手术整体向微创方向发展,从最开始的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到目前从韩国引进的大热的UBE技术,这些技术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脊柱微创的发展,同样也存在“假微创、真开放”、“大通道、多通道”、“多切口、大切口”、“减压、融合与固定独立分开、各自为战”、“需要全麻或者硬膜外麻醉方式”、“术中需要变换手术体位”、“开放大cage,不能撑开、不能固定”等特点。针对目前脊柱微创领域的技术现状,我们课题组设想能否根据胸椎根外固定的思路、启示,借助于目前的脊柱微创内镜技术,借鉴颈椎零切迹钢板、可膨胀椎间融合器的设计灵感,发明一种手术技术或者匹配的脊柱微创器械,在目前常规椎间孔镜单一 7.5mm通道下通过安全三角(kambin’s triangle),完成腰椎间减压、融合、固定三大任务的一站式完成,减少手术创伤,实现真正意义的微创技术。目的:1、受到胸椎椎弓根根外固定的启示,我们创造性的提出了通过Kambin’s三角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通过影像解剖、神经影像学的测量、评估,评价其解剖可行性及神经安全性。2、为下一步研发新技术相关的脊柱微创器械(新型一体化可固定椎间融合器)提供解剖学参数,并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方法:1、早期对45具胸椎干骨标本进行测量,重点测量椎弓根-肋骨复合体中骨性结构间的相互关系,即测量横突中线与椎体的解剖对应关系、横突与椎弓根的解剖关系、横突与肋骨的解剖关系以及椎弓根与肋骨的解剖关系。得到启发,是否可寻找腰椎椎弓根根外固定的新方法,即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2、为证实该技术的解剖可行性,分别收集山东省立医院60名(男性22人,女性38人)进行腰椎CT扫描的志愿者,将扫描信息传至GEAW4.4工作站。测量腰椎体后角(P点)到对侧前角相应靶点(A:对侧前中1/3中点;B:对侧前中点;C:对侧中中点;D:对侧前中1/3上点;E:对侧前上点;F:对侧中上点)的距离及各径线分别在矢状位、横断位与相应椎体终板平行线的夹角(a1、a2、a3、b1、b2、b3、c1、c2、c3),并做统计学分析。3、该技术的入路是经由安全三角来实现的,安全三角区域能否为该技术提供技术可行性,不对硬膜囊/行走神经根、出口神经根产生损害。对60名志愿者(男性27人,女性33人)在山东省立医院接受腰椎MR检查,并将其检查结果数据上传至飞利浦(Achieva 1.5 T MR)工作站。预设三个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工作靶点(P1、P2、P3),分别测量它们在冠状位、矢状位上到达出口神经根、硬膜囊/行走神经根的距离,上下终板平面出口神经根到硬膜囊/行走神经根的距离,并做统计学分析。4、新技术的实现对脊柱微创(经皮椎间孔镜下)器械提出了迫切需求。我们根据新技术特点设计了一款可在单一常规7.5mm套筒下实现减压、融合与固定一站式完成的新型一体化可固定椎间融合器。同时对此款新型一体化可固定椎间融合器进行有限元分析,间接评估其临床效用。结果:1、男女标本解剖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横突与椎弓根的解剖关系,横突中线位于椎弓根上、下边界的范围内。横突中线在T6[(1.36±1.20)mm]和T7[(0.82±1.01)mm]处更接近椎弓根中线。横突中线在T11[(4.96±0.89)mm]和T12[(5.09±0.99)mm]处远离椎弓根中线。横突中线至椎弓根上缘的距离由T1[(4.32±1.28)mm]逐渐增大至T12[(12.31±1.03)mm]。横突中线至椎弓根下缘的距离由T1[(-6.60±1.02)mm]逐渐减小至T12[(-1.87±1.02)mm]。横突中线位于T1至T9椎弓根下缘上方约4mm处。横突中线位于T10到T12椎弓根下缘约1-2 mm。为了研究横突与肋骨的解剖关系,肋骨在胸横突的前外侧从T1到T8重叠。但是肋骨在T9到T12的横突中有一小部分重叠。横突与肋间重叠高度由T1[(5.32±1.08)mm]到 T12[(0.31 ±0.66)mm]先增大后减小,在T5[(10.92±1.22)mm]处达到最大值。对于横突与椎体的相对位置,横突中线对应于椎体上1/3或中1/3的下半部分。横突中线至椎体上缘的距离由T1[(4.99±0.65)mm]逐渐增大至T12[(10.11±1.43)mm]。横突中线到椎体下缘的距离由 T1[(10.17±1.36)mm]到 T12[(9.18±0.93)mm]先增大后减小,在T5[(11.96±0.91)mm]处达到最大值。椎体横突中线到椎体中线的距离变化不大,在2mm-4mm之间波动。在椎弓根与肋骨的解剖关系上,椎弓根在前外侧T1-T6之间完全重叠,在T7-T9之间大部分重叠(约4/5)。但从T10到T12,肋骨部分重叠(约3/4)。椎弓根与肋骨重叠高度由T1[(6.12± 1.18)mm]到T12[(3.90± 1.04)mm]先升高后降低,在T5[(11.12±1.22)mm]时达到最大值。2、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过程中各路径可分为两组,中份组中,PC路径最短,PA路径和PB路径差距不大(P=0.123),无统计学意义。全长组中,PF路径最短,PD路径和PE路径差距不大(P=0.177),无统计学意义。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各路径从L1到S1整体呈现依次增大趋势,其中以PA路径、PD路径最明显,PB路径、PE路径次之;PC路径、PF路径先增大后减小。PE为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最理想的路径,其上行路径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L3处到达最高;其下行路径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L5处下降最低。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各路径在矢状位上的夹角a1、a2、a3、b1、b2、b3以及横断位上的夹角c1、c2、c3差异较大(P=0.000),有统计学意义;即 a1>a2>a3、b1>b2>b3、c1<c2<c3。矢状位下行路径的角度中b1、b2、b3变化明显且一致,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均在L3处最小,S1处最大;矢状位上行路径的角度中a1、a2变化一致,呈现增大趋势,a3先减小后增大,在L4处最小,L5处最大。横断位路径角度中c1、c2、c3变化一致,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其中cl、c2在L2处最大,c3在L3处最大,均在S1处最小。3、在L1/2-L5/S1各节段,各靶点(P1,P2,P3)到同侧出口神经根、硬膜囊/行走神经根的距离c1、c2、c3、c4、c5、c6双侧配对t检验p值均大于0.05;同节段各靶点双侧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将双侧合并进行均值的计算。c1、c2、c3、c4、c5、c6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自L1/2逐渐增大,L4/5最大,后L5/S1稍减小。随着靶点P1,P2,P3沿着椎间盘后缘水平中线向外侧移动,到硬膜囊、行走神经根的距离逐渐增大、到出口根的距离逐渐减小。靶点P1到出口根的距离明显大于到硬膜囊/行走根的距离,二者相差约1-3mm;靶点P3到出口根的距离明显小于到硬膜囊/行走根的距离,二者相差约1-3mm;而靶点P2到出口根的距离和到硬膜囊/行走根的距离各节段相差不大,均数相差均在1mm以内。上、下终板平面水平出口神经根到硬膜囊/行走神经根的距离d1、d2均逐渐增大(P<0.0001),且下终板平面数值均大于上终板平面(P<0.05)。各节段分别在上下终板平面左右两侧数值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26)。在L1/2-L5/S1各节段,各靶点(P1,P2,P3)切面水平上、下位椎体后下、上角投影点到出口神经根的距离s1、s2、s3、s4、s5、s6双侧配对t检验p值均大于0.05;同节段双侧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将双侧合并进行均值的计算。矢状位上,随着靶点(P1,P2,P3)切面的外移,s1,s3,s5逐渐减小,即s1>s3>s5;s2,s4,s6逐渐减小,即s2>s4>s6;在各个节段,均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L1/2节段最小,L5/S1节段最大。4、我们根据新技术对于脊柱微创器械的迫切需求,早期设计了四项专利(两项发明专利+两项实用新型专利),分别是:一种自导向撑开镜下可固定椎间融合器、一种自导向四面可撑开镜下植骨椎间融合器、一种可自控保护神经血管的腰椎间孔镜工作套筒、一种自导向可镜下植骨椎间融合器。5、建立新型一体化可固定椎间融合器有限元模型,导入Abaqus 6.14-4软件中进行有限元分析。Model A(8mm融合器)共有223281个节点551584个单元,ModelB(10mm融合器)共有223413个节点552141个单元,Model C(12mm融合器)共有223507个节点552497个单元。约束L5椎体下表面的自由度为0,在L4椎体上表面向终板施加负荷为400N的垂直于水平面压力模拟正常人腰椎承载重力,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的方向上分别施加7.5Nm的纯扭矩,分前屈、后伸、左右旋转和左右侧曲等6种运动状态加载。记录不同手术模型中椎体、固定螺钉、融合器的最大应力和最大位移值。结论:1、胸椎椎弓根-肋骨复合体是一个三维解剖结构。椎弓根、横突、肋骨不在同一平面上,在不同节段中相对位置不同。椎弓根-肋骨复合体螺钉固定在解剖学上是可行的,可作为胸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有效补充。2、经Kambin’s三角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即PET0FPC技术)具有解剖可行性,同时为新型一体化可固定椎间融合器的设计和制作提供解剖学参数。3、Kambin’s三角可作为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的工作区域,但实际安全区域比理论上的范围要小。椎弓根中内1/3纵垂线与椎间盘后缘水平中线的交点(P2)为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的最优“靶点”。实现脊柱内镜下单一通道彻底减压、融合固定一站式完成,具有神经安全性。4、以新型一体化可固定椎间融合器为代表的一系列相应的脊柱微创(经皮椎间孔镜下)器械被设计研发出来,其中四项专利申请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其他专利正在积极申报过程中。5、新型一体化可固定椎间融合器,从有限元分析工程力学中表明,具有较高的强度,能够承受人体腰椎活动的负荷,并且不会破坏邻近终板造成融合器沉降,能够很好的实现椎间融合。
吴思宇,吴丹[4](2015)在《脊柱钉棒系统内固定术联合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下腰椎不稳症的临床效果》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脊柱钉棒系统内固定术联合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下腰椎不稳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9例下腰椎不稳患者进行脊柱钉棒系统内固定术联合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对同时期的21例下腰椎不稳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1%,对照组为71.5%,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钉棒系统内固定术联合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下腰椎不稳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吴建明,王卫国[5](2014)在《脊柱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下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回顾性分析脊柱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下腰椎不稳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9例下腰椎不稳症患者采用后路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及椎体间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采用下腰痛JOA评分对患者手术前后进行评分,采用Macnab评分对患者术后症状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分。X线平片观察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术后JOA评分较高,与术前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JOA评分改善的总有效率为100%,Macnab评分的优良率为89.8%。所有患者在5-9个月内发生了骨性融合,且未发生钉棒折断、松动。结论脊柱钉棒系统内固定术联合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下腰椎不稳症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罗文[6](2013)在《腰椎间自体骨植骨融合与Cage植骨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对比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对比研究腰椎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椎间自体骨单纯植骨融合与Cage植骨融合对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到2013年3月因退变性腰椎不稳症在我院行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的两组患者,其中单纯自体骨植骨融合23例共23节段为A组,其中男9例,女14例,平均年龄60.7岁;Cage植骨融合28例共28节段为B组,其中男11例,女17例,平均年龄60.9岁。随访时间为术后1月、6月、12月、18月,随访内容包括测量椎间隙高度,计算植骨融合率,利用JOA下腰痛评分(29分)计算临床疗效优良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根据手术时间,出血量,随访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资料判定:1、两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无明显差异;2、两组术前、术后1月椎间隙高度无显着差异,术后两组之间比较自体骨组椎间隙高度丢失较多;3、两组术后18月植骨融合率比较无显着差异;4、两组术后6月、12月及18月临床疗效优良率比较无显着差异;5、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着差异,其中A组脑脊液漏1例,假关节形成1例;B组术中硬脊膜破裂2例,1例形成脑脊液漏,无假关节形成病例;6、两组邻近关节退变率比较无显着差异。结论:采用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中长期融合率、临床疗效优良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邻近关节退变率等方面与Cage植骨融合无显着差异,而且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无免疫排斥反应,取材方便,节省医疗费用,但在维持椎间隙高度方面不如Cage植骨融合。自体骨与Cage都可作为治疗腰椎不稳症椎间融合的植骨材料,临床疗效好。
吴小春,张小勇,韩为[7](2012)在《椎间植骨融合与加用B-Twin融合治疗下腰椎不稳》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椎间单纯植骨融合与加用可膨胀式椎间融合器(B-Tw in)两种不同融合方法治疗下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按同一标准选择的36例下腰椎不稳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植骨融合率、椎间隙高度及并发症等有无差异。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病例临床疗效、植骨融合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椎间隙高度有差别,椎间植骨融合组椎间隙高度丢失较多。结论自体骨与可膨胀式椎间融合器(B-Tw in)是治疗下腰椎不稳的良好融合材料。后路椎间单纯植骨融合(以下简称)治疗费用较低,无免疫排斥反应,但其术后椎间隙高度丢失较加用可膨胀式椎间融合器(以下简称B-Tw in融合)多;B-Tw in融合术后恢复较快,但治疗费用较高。
林斌,林秋燕,邵泽豹[8](2012)在《后路固定椎间碎骨植骨与髂骨块植骨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对比研究后路椎间碎骨植骨与自体髂骨块植骨两种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75例患者,男41例,女34例;年龄27~68岁,平均55.6岁。临床表现:下腰痛72例,间歇性跛行47例;75例患者均有下肢痛,其中单侧下肢痛37例,双侧下肢痛23例,交替性双下肢痛15例;直腿抬高受限57例,感觉障碍66例,运动障碍58例,膝、跟腱反射异常45例,伴马尾损害23例。退变节段:L4、532例,L5S126例,L3、46例,2个间隙11例。将病例随机分为髂骨组和碎骨组,髂骨组行腰椎后路减压椎弓根固定+自体髂骨椎间融合(pedicalscrew fixation+iliac crest grafting)治疗,碎骨组行腰椎后路减压椎弓根固定+碎骨椎间融合(pedical screw fixation+granular bone grafting)。两组分别于术前,术后3、6、12个月测定JOA(Japanese Orthopaedics Association)腰背痛手术评分和ODI(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评分,并对术后融合情况进行评估。[结果](1)各组术前、术后JOA、ODI评分有显着差异,而两组之间评分无明显差异;(2)各组术前、术后椎间隙高度有显着差异,术后两组之间比较碎骨组椎间隙高度丢失相对较多,有统计学差异;(3)各组术前、术后椎间隙活动度有显着差异,两组之间比较椎间隙活动度无明显差异;(4)两组中植骨块与上下终板交界处无透亮区;随访影像学检查示椎间植骨融合良好,螺钉无折断和松动,未发现植骨块脱入椎管。[结论]两组在术后融合时间、融合率及临床症状缓解程度上无显着差异。但碎骨植骨在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方面优于髂骨组,而且无取髂骨处遗留痛等并发症。碎骨植骨椎间融合是治疗腰椎退行性不稳的一种有效手术方法。
胡旻炜[9](2012)在《棘突及椎板骨在腰椎后路植骨融合术中的应用》文中提出背景:下腰痛大部分是由腰椎不稳引起的,需要手术治疗缓解症状。腰椎融合术成为治疗腰椎疾患的常用外科手术方法。其中腰椎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随着时间推移,技术不断成熟,也出现了很多改良的植骨方法和植骨器械。髂骨是腰椎融合术使用较多的自体骨植骨材料,而神经减压咬除的棘突及椎板骨经常被丢弃,造成了自体骨的浪费。近些年又出现了腰椎融合器,已在临床广泛使用,给椎体间植骨带来了便利但也带来了很多风险和花费。然而使用棘突和椎板骨植入腰椎椎间的临床效果是否能达到满意的融合效果及安全性,一直有较大的争议。目的:通过随访及分析腰椎疾患术后病人的恢复程度,证实在行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中使用棘突及椎板骨植入椎体间的植骨方法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按照制定的筛选标准,收集符合标准的病人病例资料及随访。测量术前术后的椎间前缘高度和上一椎体前缘高度的比值,椎间后缘高度和上一椎体后缘高度的比值以及椎间上下边缘的角度,采用SPSS V13.0进行影像学的数据分析。通过CT检查腰椎手术节段是否完全融合。通过功能恢复评价表测定患者的术后功能恢复程度。结果:通过按照标准筛选,有36名由同一主刀医师手术的病人符合并成为研究对象。平均随访19.5个月后,功能恢复评价表结果显示:19个病人功能完全恢复,占52.8%;11个病人功能回复良好,占30.6%;剩下的6个病人恢复一般,占16.7%。在最终的随访中,所有的病人疼痛症状都得到了改善。影像学数据分析显示所有手术节段术后椎间高度及腰椎弧度都有所恢复以及维持。CT检查显示术后18个月所有手术节段都达到了骨性融合。1例病例术后出现切口皮肤感染,5例病人出现脑脊液漏,经过相关处理后都得到了治愈。结论腰椎后路植骨融合术中使用棘突及椎板骨植入椎间,可以达到最终的椎体间骨性融合,这个方法是安全有效的。
钟家云,赵德兵[10](2010)在《几种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
二、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下腰椎不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下腰椎不稳(论文提纲范文)
(1)经Wiltse入路改良TLIF与通道辅助下MIS-TLIF的疗效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腰椎椎间融合术在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中的应用(综述) |
References |
(2)三种不同植骨方法在TLIF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腰椎退变性疾病的非手术治疗 |
二、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手术治疗 |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2.1 三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
2.2 三组患者的术后椎间融合率比较 |
2.3 三组患者的预后广义估计方程检验结果 |
2.4 三组患者手术前、后VAS、JOA评分比较 |
2.5 典型病例 |
讨论 |
3.1 脊柱内固定器械的选择 |
3.2 椎体间融合术入路的选择 |
3.3 椎间融合器的选择 |
3.4 椎间植骨方法的选择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TLIF技术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致谢 |
(3)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椎弓根-肋骨复合体中骨性结构间的解剖关系研究及启示 |
前言 |
1.1 材料和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结论 |
1.5 启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的影像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
前言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结论 |
附图表 |
REFERENCES |
第三部分 经Kambin's三角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的神经影像学评估 |
前言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结论 |
附图表 |
References |
第四部分 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相应的一系列脊柱微创器械的研发 |
前言 |
专利简介 |
第五部分 新型一体化可固定椎间融合器经Kambin's三角行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
前言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 |
5.3 讨论 |
5.4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第六部分 综述: 腰椎融合技术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课题的创新点与局限性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外文论文1 |
外文论文2 |
(4)脊柱钉棒系统内固定术联合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下腰椎不稳症的临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5)脊柱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下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方法 |
1.4 疗效评价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6)腰椎间自体骨植骨融合与Cage植骨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资料和方法 |
(一)病历资料 |
(二)纳入标准 |
(三)排除标准 |
(四)剔除标准 |
二、手术治疗 |
(一)麻醉方式 |
(二)手术方式 |
(三)术后处理 |
三、观察指标和疗效评价标准 |
(一)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
(二)临床疗效优良率 |
(三)影像学评估 |
(四)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
(五)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 |
四、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一、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评价 |
二、临床症状体征改善评价 |
三、临床疗效优良率评价 |
四、椎间隙高度评价 |
五、植骨融合率评价 |
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邻近节段退变率评价 |
讨论 |
一、腰椎不稳症的定义 |
二、腰椎不稳症的病因病机及分型 |
三、腰椎不稳症的治疗方式 |
四、手术适应症的确定 |
五、关于腰椎减压术 |
六、关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 |
七、关于椎间自体骨植骨融合与 Cage 植骨融合术 |
八、常见的手术并发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8)后路固定椎间碎骨植骨与髂骨块植骨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临床表现 |
1.3 手术方法 |
1.3 术后处理 |
2 结果 |
2.1 评价方法 |
2.2 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 |
2.3术前、后X线片参数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比较 |
3 讨论 |
3.1 退变性腰椎不稳的诊断和特点 |
3.2 腰椎不稳症的治疗 |
3.3 关于碎骨植骨的问题 |
3.4 腰椎植骨融合的并发症及预防 |
4 结论 |
(9)棘突及椎板骨在腰椎后路植骨融合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表 |
第1章 前言 |
1.1 下腰痛的介绍 |
1.2 腰椎植骨融合术简介 |
1.3 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的优缺点 |
1.4 本研究的目的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病人的选择 |
2.2 手术步骤 |
2.2.1 术前处理 |
2.2.2 手术过程 |
2.2.3 术后处理 |
2.3 数据的收集及研究 |
第3章 结果 |
3.1 症状功能恢复效果 |
3.2 影像学检测分析结果 |
3.3 并发症的处理 |
3.4 病例 |
第4章 讨论 |
4.1 腰椎植骨融合术的原理 |
4.2 腰椎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的发展 |
4.3 腰椎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与其他融合术的比较 |
4.3.1 与腰椎后外侧融合术的比较 |
4.3.2 与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比较 |
4.3.3 与腰椎前路椎体间融合术的比较 |
4.4 腰椎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使用腰椎融合器 Cage |
4.5 腰椎后路植骨融合术使用内固定 |
4.6 腰椎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并发症 |
4.7 腰椎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的影响因素 |
4.7.1 构建良好的植骨床 |
4.7.2 移植骨块的大小和质量 |
4.7.3 移植骨替代物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四、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下腰椎不稳(论文参考文献)
- [1]经Wiltse入路改良TLIF与通道辅助下MIS-TLIF的疗效对比研究[D]. 周文博. 西南医科大学, 2021(01)
- [2]三种不同植骨方法在TLIF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研究[D]. 郑越生.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6)
- [3]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的可行性研究[D]. 陈飞飞. 山东大学, 2020(11)
- [4]脊柱钉棒系统内固定术联合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下腰椎不稳症的临床效果[J]. 吴思宇,吴丹. 当代医学, 2015(17)
- [5]脊柱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下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研究[J]. 吴建明,王卫国. 江西医药, 2014(11)
- [6]腰椎间自体骨植骨融合与Cage植骨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对比研究[D]. 罗文.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3(04)
- [7]椎间植骨融合与加用B-Twin融合治疗下腰椎不稳[J]. 吴小春,张小勇,韩为. 实用骨科杂志, 2012(09)
- [8]后路固定椎间碎骨植骨与髂骨块植骨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的临床研究[J]. 林斌,林秋燕,邵泽豹.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2(17)
- [9]棘突及椎板骨在腰椎后路植骨融合术中的应用[D]. 胡旻炜. 南昌大学, 2012(12)
- [10]几种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研究进展[J]. 钟家云,赵德兵. 微创医学,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