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州体育学院学报》第23卷2003年目次分类索引(论文文献综述)
张然[1](2020)在《“珞珈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心雕龙》研究是中国古代文论研究领域的显学,自黄侃先生拉开了《文心雕龙》研究的现代序幕,一代代学者砥砺前行。现如今,《文心雕龙》研究被称为“龙学”,这项研究已经成果斐然、蔚为大观。武汉大学位于中国的中部,其前身是晚清名臣张之洞在1893年创办的自强学堂,武大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最早的百年老校之一。《文心雕龙》与武汉大学的缘分,也已有百年历程。1914至1919年,黄侃先生于北京大学传授《文心雕龙》。1919年离开北大后,他将有关《文心雕龙》的课程带至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武昌中华大学等高校,珞珈龙学由此开启。时至今日,已逾百年。黄侃、朱东润、刘永济、刘绶松、刘纲纪、吴林伯、易中天、罗立乾、李建中等多位先生的薪火相传,力保珞咖龙学历经风雨,仍龙脉不断。梳理珞珈龙学的百年历程,可分成三个阶段:阶段一,珞珈龙学初创期(20世纪初至50年代),这一阶段的代表学人有黄侃、朱东润、刘永济三位先生。黄先生是导夫先路之人,在学术研究和三尺讲坛上,均点燃了珞珈龙学的星星之火。朱先生接棒,以一部《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贡献了精彩的“刘勰”一章,进一步强化了对义理阐释的重视。刘先生则是筑其重镇式的学者,《文心雕龙校释》一书成为“龙学”经典,由此奠定了珞珈龙学重义理阐释、重宏观研究的学派特质。这三位先生皆注重理论阐释,尤其关注刘勰的创作论思想,此研究倾向对路珈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后的俊贤们基本都沿着这一方向,不断深化、拓展。同时,对理论阐释重视的背后,也有着学者们借古鉴今的良苦用心,注重现实的研究品格开始逐渐显现。简言之,初创期的珞珈龙学之特点可以概括为:开始重视对义理的阐释,并从整体、全面的角度对《文心雕龙》做研究。阶段二,珞珈龙学发展期(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这一阶段的代表学人有刘绶松、刘纲纪、吴林伯、易中天、罗立乾五位先生。刘绶松先生的学术蓬勃期遇上了政治运动的蓬勃期,他的“龙学”研究有着深刻的时代印记,时时处处都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角度,去分析刘勰文学思想中的文学与政治关系的相关理论。虽然这种研究视角在无形中削弱了对《文心雕龙》审美思想的探讨,但却成为珞珈龙学现实品格的一种独特的表现。珞珈龙脉传至刘纲纪先生,刘先生凭借极高的理论水平,使珞珈龙学又上了一个高度。他以极强的逻辑性建构了刘勰美学思想的理论体系,并将刘勰及《文心雕龙》定位为哲学家与哲学典籍,这一观点仍时常被后学征引。同时,其专着《刘勰》是较早在台出版的来自大陆的学术专着,是珞珈龙学扩大对外影响的一个范例。吴林伯先生则是珞珈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位大家,虽着作等身,但所获声名并不相称,这与其专着《<文心雕龙)义疏》《<文心雕龙>字义疏证》出版时间较晚有关,但吴先生真正做到了校注释义全面发展,又因国学基本功扎实,其“龙学”着述功力深厚,是“龙学”界亟待挖掘的一座宝藏。吴先生还指导过一篇硕士论文《<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此文的作者是易中天先生,他同刘纲纪先生一样也研究了《文心雕龙》的美学问题。这篇讨论《文心雕龙》美学问题的论文,历经多次修改后,出版了同名专着《<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是首部研究《文心雕龙》美学思想的专着。发展期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是罗立乾先生,他同吴先生一样,在校注释义方面均有建树。他对刘永济先生及《文心雕龙校释》素有研究,其《新译文心雕龙》明显有《校释》的影子。罗先生还注重探讨《文心雕龙》的当下之用,在珞珈龙学现实品格方面,极具代表性。发展期的这几位代表人物,沿着初创期先贤们奠定的重义理、重宏观的研究方向,继承并光大了珞珈龙学的这种学统。无论是刘绶松先生被誉为“《文心雕龙》理论研究的奠基石”①的《<文心雕龙)初探》,还是刘纲纪、易中天两位先生在建构刘勰美学思想理论体系方面的努力,抑或是吴林伯先生对刘勰文学思想与其它典籍理论之间关系的厘清,以及罗立乾先生对《文心雕龙》理论精义当下之用的多番探讨,这些都彰显了珞珈学人对初创期先贤们理论品格的自觉追求,以及对刘勰文学思想古为今用的现实性考虑。概言之,发展期的珞珈龙学承接了初创期的研究方向与学术品格,在政治运动纷杂的历史时期没有放弃对刘勰及《文心雕龙》的研究,并想方设法从各种角度为刘勰及《文心雕龙》赋予“新生”,这也使得现实的品格一直流淌在珞珈龙学的血脉中,并成为其一大亮点。改革开放后,珞珈龙学的发展日益蓬勃。研究领域及方向日渐多元,理论着述都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对外交流不断扩大。这些都使珞珈龙学的实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现今珞珈龙学已成为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不容忽视的“龙学”学派。阶段三,珞珈龙学拓新期(2001至2019年),这一时期的珞珈龙学成果不断,学人辈出,李建中先生是此期代表。他在《文心雕龙》文本的译注,理论的阐释与解读,刘勰的人格精神,“龙学”的学术史等多个研究领域,皆有涉猎。依靠以中西比较和古今对话的学术思路,他为新世纪的珞珈龙学不仅贡献了《文心雕龙讲演录》《文心雕龙导读》《龙学档案》等重要成果,还凭借“青春版《文心雕龙》”成功地完成了《文心雕龙》课程的教改。拓新期的其他珞珈学人同样在注重理论研究,强调现实针对性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对《文心雕龙》各种重要理论、观点、命题的探讨仍旧是主要的研究选题。尤其是珞珈讲坛上的老师善于把《文心雕龙》的理论研究与学科的学术动向相结合,对学生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珞珈龙学整体发展情况良好、有序。尤其是2011年成功承办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年会后,珞珈龙学更是维持每年都有相关“龙学”着述发表的势头,而这也体现了珞珈龙学积极的人才培养工作和合理的人员梯队建设。总体而言,新时期珞珈龙学的着述质量及学界认可度均较高,研究具有多学科、跨学科及多视角的特点,并开始有意识地总结前辈学人及整个学派的研究成果。不过,发展至百年的该学派仍然没有出现可以比肩《文心雕龙校释》的经典之作,缺乏可以扛鼎的“龙学”专着。这是种遗憾,但更是对珞珈龙学的鞭策与期待。总之,珞珈龙学以20世纪初黄侃先生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的讲坛上传授《文心雕龙》为发端,以刘永济先生在武汉大学讲授《文心雕龙》并将讲义集结成书,作为其学统正式确立的重要标志。代表学人及作品有刘永济先生的《文心雕龙校释》、刘纲纪先生的《刘勰》、吴林伯先生的《<文心雕龙>义疏》、易中天先生的《<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罗立乾先生的《新译文心雕龙》以及李建中先生的《文心雕龙讲演录》等。该学派的主要特点在于注重对《文心雕龙》做整体性的研究,善于从义理阐释的角度去剖析刘勰的文学思想,突出学术研究的现实品格并着力与教学相结合。
张光润[2](2018)在《袁同礼研究(1895-1949)》文中研究说明袁同礼,字守和,祖籍直隶安肃,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于北京南横街本宅,1965年病逝于美国华盛顿。在他出生之年,造就“同治中兴”的洋务运动,已在甲午海战中幻为泡影,一系列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变迁的大事件已是山雨欲来。中国近代图书馆运动“发轫”于三年后的戊戌维新。他在这场巨变中养成了新知和旧学,并以发展图书馆事业回应了那个时代,成就了自己在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中的先驱地位。1949年初旅美定居之前,他不仅领导全国最大的国立图书馆,并将它带向了世界,深度参与了近代社会的变迁。有关袁同礼的研究,近三十年来逐渐受图书馆界关注,相关专题论述层出不穷,至今仍是方兴未艾,但由于资料和视野所限,历史学界有关他在近代社会变迁上的讨论,尚不多觏。有鉴于此,本文在借镜图书馆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他学问和事业中的若干大事件作深入研究,着重强调其在近代变迁中的独特意义,并力图通过这些研究进一步拓展、丰富和深化袁同礼研究应有的内涵。全文除绪论、结语和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外,主体部分由四个专题研究组成,分别从家世、成学、学问和事业方面作系统论述。第一章论述袁同礼家世及成长的时代,分析袁家由农村迁居城市的近代意义,及袁同礼童年成学时的新旧知识比重。第二章研究袁同礼近代知识结构的形成,既详论北大预科的成学背景及成绩,也重视在清华学校的第一份图书馆职业,及游学欧美对近代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清华学校部分,也简单梳理了近代图书馆史的发展特征;游学美欧部分,则着重讨论他在近代群学意义上广泛参与各种学术组织,及以近代目录学为中心的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第三章学问篇以《永乐大典》的访求和研究为例,结合他在中华图书馆协会和北平图书馆的任职经历,系统研究他的15篇研究成果,详述其中的编目方法的近代转变,典籍观念的新旧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永乐大典》由流散史到阅读史的转变。第四章事业篇则以他去国之前精力所萃的国立北平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从他宣示中外的三条立馆宗旨出发,分节论述他带领北平图书馆走向世界的近代化进程,以及这一进程所具有的近代意义。文末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是撰写本文的资料长编,也是对正文的有益补充,为研究袁同礼在近代巨变中的独特地位提供了相对翔实的背景。
赵佩娟[3](2018)在《知识社会史视角下的民国时期工具书出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国时期是传统到现代的过渡期,一方面,古代文化摇摇欲坠,另一方面,西方文明扑面而来。整理传统和吸收新知成为民国文化界并行的两股风潮,工具书作为对知识进行整理序化的工具,在民国时期迅速发展。本文围绕民国时期工具书的出版特点、出版动机、出版生态、出版舆论四个方面展开,探讨由古代工具书发展而来的民国工具书的变化,在这一转变中西方文明蓝本的传入发挥的作用,工具书编纂者、出版者和读者在工具书出版生态中扮演的角色。基于知识社会史视角的民国时期工具书的出版考察,可以看到编纂者、民营出版机构、政府、学术机关、读者各方的力量相互交织,共同推进民国时期知识管理的进程。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阐述研究源起及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并对关键概念进行说明。第二章为时间脉络梳理部分,说明历史变迁中的工具书出版情况,重点讨论民国时期工具书的发展变化。第三章为出版动因部分,论述由需求引起的民国时期工具书大量出版的现象。第四章为生产图景部分,从编纂者角度阐述工具书的生产状态。第五章为话语互动部分,展现工具书出版后编纂者、出版者和读者之间的话语互动。本文按上述思路从知识社会史的视角探讨了民国时期工具书的出版行为,这种出版行为受西方文明影响,并且由特定的社会语境决定。
唐子茜[4](2017)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古今中外无论是社会结构的建立、社会关系的调整,还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过程,究其实质都是按照平等的内在价值和规则不断进行的。所以平等问题始终是政治哲学领域研究中的重要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平等观进行批判和对旧平等观进行改造的过程中批判地吸收,从而建立起了一种科学的平等观。马克思主义平等观是随着社会主义实践而不断深化发展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届领导集体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不断继承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平等观,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研究,有助于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为理论界走出平等误区提供指导,以期能对当前存在的不平等现象提出应对策略,有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促进国人树立并践行科学的平等观,保障全面深化改革的顺利进行。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国外对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研究不多,近现代西方学者大多是阐释自己的平等理论。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对平等问题的系统研究起步较晚。90年代以前,国内理论界对于平等的研究整体上是比较忽视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收入差距的拉大,各种不平等现象凸现出来,与平等相关的研究成果逐渐增多,尤其在十八大把“平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后,国内理论界对平等的研究又兴起了一股热潮,但较多的是将平等置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框架中进行分析,或者是关于中国的平等价值观或平等问题、社会主义平等观或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研究。依然鲜见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系统研究。本文通过参阅和梳理大量相关文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方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形成条件、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基本特征、在五大布局中的体现、重要意义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力图建构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理论体系,实现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其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主要内容及特征的建构角度,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在五大布局中的体现的系统全面论述,均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是在不平等成为世界多国普遍现象的时代背景下,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这30多年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许多不平等现象的现实基础上,并在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平等实践的经验教训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既是对我国古代平等观的扬弃,也是对西方资本主义平等观的借鉴和超越,最主要的,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继承和发展。从基本内容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体系是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和结果平等这“四个平等”的有机统一;从基本类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体系主要包括国家平等、民族平等、城乡平等、区域平等、性别平等、残健平等等;从基本特征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包括“八个统一”: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的统一、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平等性与效率性的统一、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目的性与手段性的统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对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继承性与发展性的统一、对资本主义平等观的借鉴性和超越性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体现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领域全面发展中的内在规定和价值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平等观,诠释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消除不平等现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进“四个全面”,坚定“四个自信”,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郭瑶[5](2013)在《从《通报》看西方汉学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 ——以《通报》“学术论文”目录为基础的文献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日益密切与频繁的中西文化交流,使得西文汉籍所承载的文化价值愈加凸显。在海外汉学的研究中,西文汉籍扮演了重要角色,西文汉籍文献的整理是汉学研究最基础的工作,它为汉学研究提供最广阔的视角,最全面、最集中、最系统的资料参考依据。早期考狄所编写的“中国书目”(Biblioteca Sinica, dictionnsaire bibliographique des ouvrages relatifs al’ Empire chinois),开各类书目之先河,是“西文汉籍文献学”研究的鼻祖;袁同礼主编的“西文汉学书目"(China in Western Literature:a Continuation of Cordier’s Biblioteca Sinica),以“中国书目”为基础,进行了更加明晰、严谨、科学的文献编撰,为后来者的“西文汉籍文献学”提供了重要范式。西文汉籍文献学以其巨大的历史性的学术价值,彰显了其对于海外汉学研究的不可替代的指导性、参考性作用。创办于1890年、由法——荷汉学家联合主编的《通报》(T’oung Pao,简称T.P.),是一份专业的、国际性的汉学研究杂志。在123年的出版史中,它通过学术论文(Articles de fond)、杂识(Melanges)、杂录(Varietes)、记事(Chronique)、评论简报(Bulletin Critique)、讣告(Necrologie)、书目(Bibliographie)、新收到赠书(Livres Recus)、按语和征询(Notes and Queries)、通信(Correspondence)、通知(Annonces)、评论(Review articles)、书评(Book reviews)这些常规和经典性栏目,记录了汉学研究的历史与动态。“学术论文”栏目作为其一直保留的栏目,以其连续性和学术性,较好地反映了这份杂志以及汉学研究的发展与变迁历程。本文首先对《通报》的编辑和出版史进行了基本梳理。然后,以《通报》“学术论文”栏目为主要对象,以所有目录的翻译、整理为基础,从文献学的角度出发,同时采用类型学、统计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分别对各类文章进行趋势、数目及研究侧重点的分析,进而对该栏目的特色进行初探性总结。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通报》基本概况介绍,包括《通报》创办的学科背景、缘起、主编声明和创刊目的及其发行情况、历任主编概况、刊名变更、栏目简介。第二章和第三章是对“学术论文”栏目的文献学浅析,分别从历史、地理类,宗教、哲学类,文学类,语言、文字类和艺术类等5各方面对文献进行了分段统计、趋势分析以及类型学浅析。第四章是对《通报》“学术论文”栏目的文献学、目录学特征的总结和分析。本文在国际上首次对《通报》的栏目翻译、整理和文献学分析,具有开创性意义。并且这不论是对学术资料的索引还是对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研究,甚至对汉学学术史的梳理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高源[6](2013)在《清代“抄纂之书”中的科技文献》文中研究表明“抄纂之书”,作为古代传统文献的大宗,其在清代的发展达到了鼎盛,并且出现了质量上乘的佳作。纵观清代“抄纂之书”中的科技文献,或零星分散,或篇幅广聚,本文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清代“抄纂之书”的发展是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业态因素是分不开的。社会政局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学术风气的嬗变和文化政策的变化、鼎盛的书业体系,为清代“抄纂之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土壤,是清代“抄纂之书”繁盛的时代背景。二、清代“抄纂之书”,笔者将其划分为汇编型、选编型、类编型三个方面,蕴藏在其中的科技文献资料,又是极富特色的一种宝贵的资源。文中所述的清代各类“抄纂之书”,如《四库全书》、《元明类事钞》、《沅湘通艺录》、《古今图书集成》、《格致镜原》等,都是蕴含有丰富科技文献的“抄纂之书”的优秀代表,是研究清代科技史的宝贵资料。当然,还有其他数量不少的“抄纂之书”,限于篇幅,难以一一尽述。三、笔者总结了清代“抄纂之书”中的科技文献的特征、价值及不足之处,以便于从总体上对清代“抄纂之书”中的科技文献进行比较详细的把握,给予客观的评判。那么,在这些的基础上,希望对清代的“抄纂之书”中的科技文献越来越重视。清代“抄纂之书”,在科技史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不可低估,随着研究深入,其价值必将不断地被挖掘利用。
李运昌[7](2010)在《再造文明与教育革新 ——胡适高等教育思想研究》文中提出胡适是一位“文化立国”论者,同时又是“教育救国”论者。他不但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袖之一,同时又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奠基人。他的一生都在为再造文明而努力,而其再造文明的主要途径是教育革新。他的终生梦想是把中国建设成一个现代化国家,使她能够屹立于世界之林。他认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必须有现代化的人,而造就现代化的人必须靠现代化的教育,因而他把教育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他把再造文明视为我国现代教育的唯一方针,这是其高等教育思想的文化基础,也是其对中国教育进行革新的指导方针。为再造文明而革新教育是胡适高等教育思想的重要特色。为了探究再造文明与教育革新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从下面几个部分展开进行:首先,探究胡适受教育的经历其教育思想形成过程。从九年家乡教育到上海接受新教育,然而赴美留学,这是他一步步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迈进的历程,同时他的思想由萌芽而结胎而至成熟的形成过程。期间他在九年家乡教育时期,不但打下了坚实的传统教育基础,同时也形成了朴素的科学理念;在上海接受新式教育阶段,深受梁启超等人的影响,萌发“教育救国”思想;赴美留学阶段,在接受全新的西方教育的同时,有意识地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研究,期间他接受杜威的实验主义,孕育了文学革命的种子,更重要的是产生了为祖国造新文明的观念和“教育—树人—救国”的思想路线,从而坚定选择了终身从事教育的志业。其次,通过探究胡适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和他的中西文化观,发掘再造文明的基本途径和努力方向。他首先从文学革命入手,发起白话文学运动,客观上为教育的普及提供了语言文字基础,从而使教育的普及成为可能。文学革命的另一重大作用便是思想解放和个人解放,因此说,胡适发起文学革命的另一重要目的是为了塑造新型国民性。胡适认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有传统和现代之分,同时也认为任何一种文明都包含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从而认为中西文化是大同小异的,从根本上来说,它们都是向解放人类、使人们生活幸福的方向走,而它们的差距在于:西方近代文明起于近代科学。胡适把科学看作是人类的智慧,是精神因素,因而说西方文明是真正的精神文明,又因西方近代文明是建立在近代科学技术之上的,因而又称其为科学文明和工业文明。他深刻认识到西方近代文明的四个源头——文艺复兴、宗教革命、新科学和工业革命,它们的领袖人物都是大学的产儿。因此说,西方近代文明在根源上是中世纪大学促成的。他认为这些正是中国所缺乏的,这也是造成近代中国与西方差距的主要原因。平心而论,胡适并不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一无是处,而是不适合于现代世界的发展,同时也认为西方近代文明的科学与民主的重要因子在中国不是没有,而是没有得到发扬光大。就是这个重要因子才使得再造文明有了可能性。因而说,西方近代文明是胡适再造文明的努力方向,再造文明的基本途径便是改造中国的传统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这便是其建设中国现代教育体系的文化根源。第三,胡适从文明进化的角度,发现了科学的重要作用。因而,在教育革新过程中,他特别强调了科学研究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科学研究离不开人才,二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他认为科学研究,人才是第一要件,其次才是设备。而人才的产生,必须要有现代化的教育做基础。因而,他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积极参与教育制度的各项改革,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使科学研究能顺利进行,除了广聘人才和努力培养人才之外,必须还要创造独立、自由的学术环境,这便是他的教育独立思想。总之,胡适是中国现代教育的重要奠基人,他以再造文明为指导方针,积极参与各项教育革新活动,并形成了科学与人才并重,学术独立与思想自由的教育理念。
夏兴通[8](2010)在《我国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编制与实施研究》文中提出当今世界,标准已成为企业和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技术要素,成为人类经济活动、社会生活等各领域所普遍遵守的技术规则。标准化作为一种技术制度,是管理和规范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技术保障,在我国各项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标准化工作对新闻出版行业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作为出版发行企业图书营销管理的重要内容,图书营销分类工作具有重要的地位。而当前制约我国出版发行企业图书营销分类工作水平和质量提高的一个瓶颈就是缺乏一部通用性的图书营销分类法,出版发行企业大多“借用”图书馆分类法或自编适用于本企业的分类法来进行图书营销分类:而且分类工作中还存在不规范和管理粗放等问题。这不利于图书营销分类工作整体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读者的图书消费和行业内图书营销信息的流通共享。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为编制、应用我国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创造了条件。论文以作者参与的“出版物营销分类法标准编制”与“出版物营销分类法标准实施指南”项目研究为基础,对我国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编制与实施进行了研究。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1章首先以标准化工作对我国新闻出版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为背景,提出用标准化方法解决我国图书出版发行业存在的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缺失问题。然后介绍了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接着从理论研究和编制成果等角度对国内外近三十年来关于图书营销分类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最后介绍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第2章对“图书营销分类法”及相关的“图书”、“图书营销分类”概念进行定义。第3章对我国图书营销分类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分析。论文对我国古代、近现代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图书营销(销售、发行)分类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并结合参与项目研究过程中的调查活动,对当前我国出版发行企业图书营销分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第4章在对我国图书营销分类进行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编制、应用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的研究课题,详细分析了其必要性。然后结合国内外通用性分类法的编制和应用实践,提出了三条通用性分类法编制、应用的基本路径,分析了其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并就这三条基本路径在我国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编制、应用中的现实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以行业标准化作为实现我国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编制、应用的基本路径并详细分析了这条路径的可行性。第5章探讨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编制与实施的相关原理与方法。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编制与实施应该符合标准本身的定位以及图书营销分类活动的特点,并遵循和运用相关的文献分类、商品分类和标准化活动的原理和方法。因此,论文定义了“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概念并进行了标准定位分析,并系统地分析了图书营销分类活动的构成、作用和特点,还深入文献分类学、营销学和标准化学,总结相关的原理与方法,并就这些原理方法和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编制与实施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第6章、第7章以作者参与编制和实施的《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为基础,运用第5章探讨的相关原理和方法,分析了我国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在编制和实施中的具体问题,包括编制过程中的原则和思路、分类大纲的制定、分类标记系统的设计、分类主表的设计、分类附表的设计、标准文本的设计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原则和思路、营销分类标引规则、出版社上架建议的规范、书店实施标准的基本模式等。最后,在第8章“结语”中对论文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并展望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刘媛[9](2010)在《上海儿童日常生活中的历史(1927-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27-1937年,由于现代化运动的蓬勃发展,上海城市处于社会高速转型期,市民的生活方式也在经历着由传统到现代的变迁,儿童日常生活场景已不同于传统生活和乡村生活,上海城市在日常生活中塑造儿童成长为现代人才,儿童的成长成才又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增添活力。文章主要依靠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国民政府、上海市政府和其他社团的各种统计、年鉴,《申报》等为主要史料,辅以时人着述、儿童书籍和图像,以实证分析的方法对20世纪20-30年代上海儿童的日常生活进行了专题研究,通过再现上海城市为儿童构建的物质精神生活环境,传达社会转型期上海城市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之互动关系。导论部分界定了文中研究对象的基本范围,讨论了研究二三十年代上海儿童日常生活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然后回顾了国内外儿童史的研究现状,肯定学术界在儿童史研究领域取得的成绩,指出这些都为本文的儿童史研究提供借鉴。同时,介绍了文章的研究思路、框架、方法、史料来源和研究中的不足之处。文章主体又可分为三个部分,共四章。第一章为第一部分,总论社会转型期中的上海儿童概况;从上海儿童人口、上海儿童生活环境两个方面分述社会转型期间上海对现代人才的需求以及为儿童发展提供的契机。分别考察了儿童人口在上海总人口中的比重、儿童的社会分层问题和儿童生活背景的改变。提出城市按照自身需求来教养儿童的问题,上海把儿童定位为城市未来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主力军,儿童培养的目标应符合上海城市发展的需要。第二、三、四章为第二部分,分别从儿童的物质生活、儿童的精神生活、儿童的群体生活来描述分析儿童日常生活。第二章叙述儿童的物质生活。物质生活是反映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生活状况和生活水平的基础性指标,这一时期上海儿童日常生活还是具备了很多现代性特征,涉及到很多具体内容,本文主要研究了儿童物质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医疗卫生、儿童消费来做为进一步分析的依据。在研究过程中,考虑到儿童的分层分类,注重不同社会阶层儿童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差异,并特别突出研究了工人家庭中儿童的物质生活状况,在内容和层面上都能反映出1927-1937年问上海儿童物质生活水平的轮廓,又可见微知着,在社会给儿童提供的物质生活层面上展示上海的社会变迁。第三章择取儿童的教育、儿童的娱乐为分析对象,通过对社会给予儿童的教育环境的度量、教育内容的实施、新型娱乐方式的出现和儿童节的设立来建构起儿童精神生活的概貌。发现儿童的教育以顺应社会转型潮流、服务上海城市、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为依归,儿童娱乐方面突出了与时俱进的儿童图书、塑造新民的儿童玩具、应运而生的儿童电影和呼唤现代人才的儿童节与儿童年。无论是初等学校教育的快速前行,还是全方位社会教育的熏陶,以及与时俱进的儿童娱乐,还有专门成立的儿童节和儿童年等,都表达上海社会对现代人才的呼唤和教养。第四章分析了儿童的群体生活和现代人格的养成。群体生活也是儿童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儿童的家庭生活和团体生活两方面着手,以孩子剧团这一纯粹的儿童团体为例,分析儿童群体生活的现代成份,社会转型期的儿童群体生活以儿童为中心,体现儿童的能动性和主体性。儿童进行日常生活也是儿童社会化的过程,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群体生活的现代化特征将1927-1937年上海儿童锻炼为具有现代人格特征的现代人,人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方可得到辩证的统一。第四章还从儿童生活技能的积累、社会角色的塑造、行为规范的约束和价值观念的养成来透析儿童的现代人格以及儿童发展和社会变迁的互动。第三部分是结语,指出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的现代化密不可分,儿童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部分,同时儿童的发展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他们在成年后将对社会的发展承担责任。儿童培养理念的确立既要符合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同时反作用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家庭、社会、政府对1927-1937年问上海儿童的成长发展均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他们的合力造就未来现代化建设接班人;1927-1937年间上海儿童日常生活是现代化和传统社会交相渗透的结果,生活方式在传统中趋新和超越;而上海社会转型与儿童日常生活现代化又具有全方位的、渗透式的、彼此互动的特点。
刘梦涵[10](2009)在《面向特大城市的分层次交通拥堵评价模型及算法》文中指出特大城市由于存在超大的城市规模、庞大的人口数量和复杂的网络结构,其交通拥堵现象和规律较中小城市有所不同。在传统的拥堵评价研究领域,国内外已经提出了大量城市拥堵评价的一般化模型,但缺乏针对特大城市的拥堵评价模型。本文在综述国内外现有的交通拥堵评价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对特大城市复杂的交通流特性的分析,运用统计学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构建了面向特大城市的分层次交通拥堵评价模型。为了构建评价模型,本文首先确定了评价特大城市交通拥堵的四个维数,包括:拥堵强度、拥堵时间、拥堵空间和拥堵点段。提出了面向特大城市的路网分层次交通拥堵评价体系框架,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用于确定各层次拥堵评价模型的基本功能及相互联系。构建的模型具体包括:首先,提出了面向特大城市的宏观交通强度评价模型。将累积Logistic回归理论引入到路段拥堵强度评价,构建了基于行程速度的路段拥堵强度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分层抽样技术和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基于车辆行驶时间(VHT)加权的分层次交通拥堵指数(TCI)模型。其次,提出了面向特大城市的中观交通拥堵时空分布评价模型。在依次分析拥堵时间和空间评价因变量和自变量的相关性后,采用非线性回归技术,提出了基于行程速度的某等级道路的严重拥堵持续时间(SCD)评价模型和拥堵持续时间(CD)评价模型,并确定SCD模型采用指数函数形式,CD模型采用三次曲线函数形式;以及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技术构建了严重拥堵空间范围(SCB)模型和拥堵空间范围(CB)模型,确定了采用行程速度和停车时间的二元线性SCB模型,和基于行程速度的CB单元线性模型。最后,提出了面向特大城市的微观重点拥堵点段识别模型。通过分析重点拥堵点段具备的典型拥堵特征,针对每个特征分别设计了判别算法。在该过程中,本文利用了小波变换提取行程速度数据的近似成分并用于评价周期性拥堵特征。在分析拥堵的时空分布特征基础上,提出了原发性拥堵的判别方法。这两个特征被用于重点拥堵点段的判定。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本文采用了统计检验和模型预测与实测数据对比两种检验方法。验证过程表明所构建的评价模型和算法适用于特大城市的交通拥堵评价。
二、《广州体育学院学报》第23卷2003年目次分类索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州体育学院学报》第23卷2003年目次分类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1)“珞珈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初创期的“珞珈龙学” |
第一节 珞珈龙学的奠基 |
一、珞珈龙学之诞生 |
二、黄侃与珞珈龙学 |
三、朱东润的“龙学”成果 |
第二节 刘永济:珞珈龙学之功臣 |
一、“龙学”专着之特点 |
二、《文心雕龙校释》义理研究 |
三、“龙学”对词学的影响 |
四、“龙学”的中西比较思维 |
第二章 发展期的“珞珈龙学”(上) |
第一节 珞珈龙学的发展 |
一、珞珈龙学之长成 |
二、胡国瑞的“龙学”成果 |
第二节 刘绶松对“龙学”的贡献 |
一、高度强调政治性的学术研究思路 |
二、论《文心雕龙》中的现实主义 |
三、关于《文心雕龙》研究的“阶级性” |
四、刘绶松“龙学”之特点 |
第三节 刘纲纪的“龙学”成就 |
一、对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的定位 |
二、《文心雕龙》的美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
三、刘勰的人格精神、佛学思想与思维模式 |
四、对刘勰生平事迹之考证 |
五、与刘纲纪先生的商榷 |
第四节 吴林伯:珞珈“龙学”的巨匠 |
一、极富特点的“龙学”着作 |
二、论《文心雕龙》诸命题 |
三、论《文心雕龙》与其它典籍的关系 |
四、吴林伯“龙学”治学方法 |
第三章 发展期的“珞珈龙学”(下) |
第一节 易中天的“龙学”着作 |
一、《文心雕龙》之文学本体论 |
二、《文心雕龙》之创作规律论 |
三、《文心雕龙》之审美理想论 |
四、易中天对珞珈龙学的贡献 |
第二节 罗立乾的“龙学”着述 |
一、《新译文心雕龙》的“承”与“新” |
二、两大类“龙学”论文 |
三、罗立乾对“龙学”的态度 |
第四章 拓新期的“珞珈龙学” |
第一节 新世纪的珞珈龙学 |
一、论文的定量和定性分析 |
二、珞珈龙学之壮大 |
第二节 李建中:传承“珞珈龙学”的薪火 |
一、发现《文心雕龙》的诗性智慧 |
二、重释《文心雕龙》的关键词 |
三、创生《文心雕龙》青春版 |
结语 |
一、珞珈龙学的现实品格 |
二、珞珈龙学的辐射效应 |
附录 “珞珈龙学”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袁同礼研究(1895-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综述 |
三 主要史料和章节安排 |
第一章 家世与童年(1895-1913) |
第一节 家世考 |
一 曾祖移居京师 |
二 祖父定居京师 |
第二节 童年 |
第二章 成学之路(1913-1924) |
第一节 北大预科 |
一 入学前的北大预科 |
二 入学后的预科调整 |
三 预科成学 |
第二节 以图书馆为志业(1916-1924) |
一 水木清华四寒暑 |
二 游学美欧 |
第一节 缘起 |
一 《永乐大典》的编纂和流传 |
二 全祖望和缪荃孙的研究 |
第二节 袁同礼的调查与研究 |
二 系列调查研究及影响 |
第四章 主持国立北平图书馆(1929-1948) |
第一节 作中国文化之宝库 |
一 访购中西书籍 |
二 使受学之士观摩有所 |
第二节 通中外图书之邮 |
一 出版品交换 |
二 善本寄美保存 |
第三节 树长治久安之基 |
结语 |
附录一 :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3)知识社会史视角下的民国时期工具书出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4 关键概念说明 |
1.4.1 工具书 |
1.4.2 知识社会史 |
2 时间脉络:历史变迁中的工具书出版 |
2.1 古代工具书出版概况 |
2.2 民国时期工具书出版概况 |
2.2.1 民国时期工具书的出版时间分布 |
2.2.2 民国时期工具书的出版类型分布 |
2.2.3 民国时期工具书的出版机构分布 |
2.3 从古代工具书到民国工具书的承袭与断裂 |
3 需求逻辑:民国时期工具书大量出版的动因 |
3.1 读者的知识需求 |
3.1.1 印刷物大量生产背景下的知识管理需要 |
3.1.2 满足个人发展的知识应用需要 |
3.2 民营出版机构的商业驱动 |
3.2.1 民国时期出版工具书的民营出版机构数量统计 |
3.2.2 民国时期工具书的销售情况考量 |
3.3 政府和学术机关的自我发展需求 |
3.3.1 政府编纂工具书以满足自身需要 |
3.3.2 学术机关编纂工具书以有益学术 |
4 生产生态:民国时期工具书编纂者及其工作方法 |
4.1 作为编纂者的民国知识分子 |
4.1.1 处于东西文化交汇点的民国知识分子 |
4.1.2 工具书编纂者的工作日常 |
4.2 民国时期工具书的编排方法和检索方法 |
5 话语空间:民国时期工具书编纂者、出版者与读者的话语互动 |
5.1 社会对工具书的话语转变 |
5.2 编纂者与出版者对工具书的价值建构 |
5.3 读者对工具书的质疑与信任 |
结语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民国时期出版的工具书一览表 |
致谢 |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
1.4 研究方法与理论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难点及创新点 |
1.5 基本概念解析 |
1.5.1 平等及平等观的发展历程及基本内涵 |
1.5.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涵义 |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形成条件 |
2.1 时代背景——世界形势和时代特征 |
2.2 现实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平等状况 |
2.3 经验借鉴 |
2.3.1 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平等实践及经验教训 |
2.3.2 资本主义国家的平等实践及经验教训 |
2.4 理论渊源及思想借鉴 |
2.4.1 理论渊源:马列主义平等观 |
2.4.2 直接来源:毛泽东的平等观 |
2.4.3 文化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平等思想 |
2.4.4 思想借鉴:国外平等观 |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发展历程 |
3.1 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理论贡献 |
3.1.1 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平等观形成的历史背景 |
3.1.2 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平等观的主要内容 |
3.2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理论贡献 |
3.2.1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平等观形成的历史背景 |
3.2.2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平等观的主要内容 |
3.3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新发展 |
3.3.1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平等观形成的历史背景 |
3.3.2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平等观的主要内容 |
3.4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新贡献 |
3.4.1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平等观形成的历史背景 |
3.4.2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平等观的主要内容 |
3.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演进的特色 |
3.5.1 平等的程度不断加深 |
3.5.2 平等的范围不断扩大 |
3.5.3 政策制度不断完善细化 |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主要内容 |
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基本内容 |
4.1.1 权利平等是平等体系的核心 |
4.1.2 机会平等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
4.1.3 规则平等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
4.1.4 结果平等是国家运作的伦理原则 |
4.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四种平等”的辩证关系 |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基本类型 |
4.2.1 国际平等 |
4.2.2 城乡平等 |
4.2.3 区域平等 |
4.2.4 民族平等 |
4.2.5 男女平等 |
4.2.6 残健平等 |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基本特征 |
5.1 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的统一 |
5.2 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
5.3 平等性与效率性的统一 |
5.4 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
5.5 目的性与手段性的统一 |
5.6 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
5.7 对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继承性与发展性的统一 |
5.7.1 对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继承性 |
5.7.2 对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发展性 |
5.8 对资本主义平等观的借鉴性和超越性的统一 |
5.8.1 对资本主义平等观的借鉴性 |
5.8.2 对资本主义平等观的超越性 |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在五大布局中的体现 |
6.1 经济平等观 |
6.1.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促进平等 |
6.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体现了平等的实现 |
6.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维护平等方面的制度优势 |
6.1.4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平等观的目标 |
6.2 政治平等观 |
6.2.1 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党纪面前人人平等 |
6.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实现平等的基本前提 |
6.2.3 全面依法治国是消除特权现象的锐利武器 |
6.2.4 政治体制改革要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
6.3 文化平等观 |
6.3.1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体现了思想言论上的自由、民主和平等 |
6.3.2 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 |
6.3.3 确保公民享有平等的文化权益 |
6.4 社会平等观 |
6.4.1 构建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实现平等 |
6.4.2 以平等为价值取向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
6.5 生态平等观 |
6.5.1 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平等 |
6.5.2 促进国际、区域间生态环境权平等 |
6.5.3 实现资源代际管理以确保代际生态环境平等 |
6.5.4 社会主义公有制有助于消除生态危机产生的社会根源 |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时代价值 |
7.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理论价值 |
7.1.1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平等观 |
7.1.2 诠释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 |
7.1.3 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7.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实践价值 |
7.2.1 对消除不平等现象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
7.2.2 有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7.2.3 有助于推进“四个全面” |
7.2.4 有助于坚定“四个自信” |
8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经典着作和文献 |
二、中文着作 |
三、外文原/译着 |
四、期刊论文 |
五、报纸网络文章 |
六、学位论文 |
附录A |
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从《通报》看西方汉学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 ——以《通报》“学术论文”目录为基础的文献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概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一章 《通报》概况 |
第一节 《通报》的创办 |
一、《通报》创办的学科背景 |
二、《通报》的缘起 |
三、《通报》的主编声明和创刊目的 |
第二节 《通报》的编辑和出版情况 |
一、《通报》的发行情况 |
二、《通报》的历任主编概况 |
三、《通报》的刊名变更 |
四、《通报》的重点栏目简介 |
第二章 《通报》“学术论文”栏目的文献学浅析(一)以历史、地理类和宗教、哲学类论文为中心的分析 |
第一节 “学术论文”栏目选取的缘由 |
第二节 论文分类的基本依据 |
第三节 历史、地理类论文分析 |
一、历史、地理类论文的分段统计和趋势分析 |
二、历史、地理类论文分类浅析 |
第四节 宗教、哲学类论文分析 |
一、宗教、哲学类论文分段统计和趋势分析 |
二、宗教、哲学类论文分类浅析 |
第三章 《通报》“学术论文”栏目的文献学浅析(二)以文学类,语言、文字类和艺术类论文为中心的分析 |
第一节 文学类论文分析 |
二、文学类论文分类浅析 |
第二节 语言、文字类论文分析 |
一、语言、文字类论文的分段统计和趋势分析 |
二、语言、文字类论文分类浅析 |
第三节 艺术类论文分析 |
一、艺术类论文的分段统计和趋势分析 |
二、艺术类论文分类浅析 |
第四章 《通报》“学术论文”栏目的的文献学、目录学特点 |
《通报》“学术论文”栏目的的文献学、目录学特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1890年第一辑第1卷彩色封面 |
附录二:1890年第一辑第1卷白色封面 |
附录三:1906年第二辑第7卷封面 |
附录四:1930年第二辑第27卷封面 |
附录五:1978年第二辑第64卷封面 |
附录六:1993年第二辑第79卷封面 |
附录七:T'oung Pao“学术论文”栏目目录(1890-2012) |
附录八:历史、地理类论文基本索引 |
附录九:宗教、哲学类论文基本索引 |
附录十:文学类论文基本索引 |
附录十一:语言、文字类论文基本索引 |
附录十二:艺术类论文基本索引 |
附录十三:论文表格索引 |
附录十四:“学术论文”栏目作者中外文对照 |
(6)清代“抄纂之书”中的科技文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绪论 |
0.1 相关的概念及范畴 |
0.1.1 “抄纂”、“抄纂之书” |
0.1.2 “科技文献” |
0.2 学术史回顾 |
0.3 研究思路与意义 |
0.4 创新与不足 |
1 清代“抄纂之书”的发展 |
1.1 影响清代“抄纂之书”发展的因素 |
1.1.1 政治因素——日益强化的专制制度体系 |
1.1.2 经济因素——超长稳定的自然经济体系 |
1.1.3 文化因素——承继传统的文化体系 |
1.1.4 业态因素——臻于极盛的书业体系 |
1.2 清代“抄纂之书”的发展情况 |
1.2.1 汇编型“抄纂之书” |
1.2.2 选编型“抄纂之书” |
1.2.3 类编型“抄纂之书” |
2 清代“抄纂之书”中的科技文献选介 |
2.1 汇编型“抄纂之书”中的科技文献资料 |
2.1.1 综合性丛书《四库全书》 |
2.1.2 科技类专科丛书 |
2.2 选编型“抄纂之书”中的科技文献资料 |
2.2.1 抄撮文献《元明事类钞》 |
2.2.2 选录文献《沅湘通艺录》 |
2.3 类编型“抄纂之书”中的科技文献资料 |
2.3.1 综合性类书《古今图书集成》 |
2.3.2 专科性类书《格致镜原》 |
3 清代“抄纂之书”中的科技文献的特征 |
3.1 分布不均性 |
3.2 目的实用性 |
3.3 经验总结性 |
3.4 鲜明时代性 |
4 清代“抄纂之书”中的科技文献的价值与局限 |
4.1 清代“抄纂之书”中的科技文献的价值 |
4.1.1 一般价值 |
4.1.2 特殊价值 |
4.2 清代“抄纂之书”中的科技文献的局限性 |
4.2.1 体例编排的疏漏 |
4.2.2 资料取舍的失当 |
4.2.3 辗转传抄的讹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7)再造文明与教育革新 ——胡适高等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既有研究成果综合分析 |
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及研究难点 |
第1章 胡适的学思历程 |
1.1 九年家乡教育与传统文化熏染 |
1.1.1 徽州文化的熏染 |
1.1.2 胡适的家世与父母的影响 |
1.1.3 成为“无神论”者的思想根源 |
1.1.4 私塾教育外的偶得 |
1.2 上海求学与初步接受新思想 |
1.2.1 步出家门,赴沪求学 |
1.2.2 思想的变动 |
1.2.3 思想的结胎 |
1.3 七年留美生涯与志业的选择 |
1.3.1 浪子回头,赴美留学 |
1.3.2 由农学改习哲学 |
1.3.3 师从杜威,接受实验主义 |
1.3.4 再造文明的滥觞与志业的选择 |
1.3.5 酝酿文学革命 |
第2章 胡适高等教育思想的文化基础 |
2.1 胡适与新文化运动 |
2.1.1 胡适与文学革命 |
2.1.2 胡适与整理国故 |
2.1.3 新文化运动的目的:再造文明 |
2.2 胡适的中西文化观 |
2.2.1 胡适的基本文化文明观 |
2.2.2 胡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 |
2.2.3 胡适对西方近代文明的态度 |
2.2.4 全盘西化还是中国本位文化? |
2.2.5 中国文化复兴之路 |
第3章 胡适的高等教育发展方略与实践 |
3.1 胡适的高等教育总体发展方略 |
3.1.1 再造文明与高等教育关系 |
3.1.2 对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战略规划 |
3.1.3 高等教育发展方略 |
3.2 胡适与我国高等教育革新 |
3.2.1 初教北大的教育革新实践 |
3.2.2 执掌中国公学的教育革新实践 |
3.2.3 北大中兴时期的教育革新实践 |
3.2.4 出掌北大的教育革新实践 |
3.2.5 晚年在台湾的教育革新实践 |
第4章 胡适的教育独立论与高等教育理念 |
4.1 胡适的教育独立思想 |
4.1.1 胡适的教育独立思想探源 |
4.1.2 胡适的教育独立思想内涵 |
4.1.3 胡适教育独立思想的评价和启示 |
4.2 胡适的高等教育理念 |
4.2.1 科学与人才并重 |
4.2.2 学术独立与思想自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我国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编制与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现状综述 |
1.4.1 我国图书营销分类法研究现状 |
1.4.2 国外图书营销分类法研究状况 |
1.5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6 研究创新 |
2 图书营销分类法概念探析 |
2.1 图书 |
2.1.1 图书的构成要素与本质属性 |
2.1.2 图书与其他出版物的区别 |
2.1.3 图书概念定义 |
2.2 图书营销分类 |
2.3 图书营销分类法 |
3 我国图书营销分类的历史与现状 |
3.1 我国古代图书销售中的图书分类 |
3.2 我国近现代图书销售中的图书分类 |
3.3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图书营销(发行)分类 |
3.4 当前我国出版发行企业图书营销分类的现状 |
3.4.1 出版发行企业图书营销分类法使用的基本情况 |
3.4.2 读者对当前图书营销分类的看法 |
3.4.3 出版发行企业营销分类存在的问题 |
4 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编制、应用的路径选择 |
4.1 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的定义 |
4.2 编制、应用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的必要性 |
4.3 编制、应用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的路径选择 |
4.3.1 通用性分类法编制、应用的基本路径 |
4.3.2 我国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编制、应用的路径选择 |
4.4 以标准化路径编制、应用我国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的可行性 |
5 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编制、实施的原理与方法 |
5.1 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定义与定位分析 |
5.1.1 标准的含义 |
5.1.2 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定义 |
5.1.3 标准的分类 |
5.1.4 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定位分析 |
5.2 图书营销分类活动的构成、作用与特点 |
5.2.1 图书营销分类活动的构成要素 |
5.2.2 图书营销分类的作用 |
5.2.3 图书营销分类的特点 |
5.3 文献分类的原理与方法 |
5.3.1 分类活动的起源与文献分类的出现 |
5.3.2 文献分类法编制的基本原理 |
5.3.3 文献分类法的类型与功能 |
5.3.4 文献分类法的编制原则 |
5.3.5 文献分类法的设计步骤 |
5.3.6 文献分类法的发展趋势 |
5.4 商品分类的原理与方法 |
5.4.1 产品分类的理论与方法 |
5.4.2 商品分类在营销管理实践中的应用——品类管理 |
5.5 标准化活动的原理与方法 |
5.5.1 标准化活动的基本原理 |
5.5.2 标准化的基本方法 |
5.5.3 制定和实施标准的流程 |
6 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编制 |
6.1 编制原则与编制思路 |
6.1.1 编制原则 |
6.1.2 编制思路 |
6.2 分类大纲的制定 |
6.2.1 制定分类大纲的基本考虑 |
6.2.2 制定分类大纲的具体方法 |
6.3 分类标记系统的设计 |
6.3.1 分类标记的功能 |
6.3.2 对分类标记的性能要求 |
6.3.3 分类标记符号的种类与标记制度 |
6.3.4 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分类标记系统的设计 |
6.4 分类主表的设计 |
6.4.1 立类的原则与方法 |
6.4.2 确立类名的原则 |
6.4.3 类目的划分与排列 |
6.4.4 类目注释 |
6.4.5 类目微观结构设计 |
6.5 分类附表的设计 |
6.5.1 设立的依据 |
6.5.2 设计的思路与方法 |
6.6 文本的设计 |
6.6.1 标准文本编写的要求 |
6.6.2 标准文本的主要构成要素及其内容 |
6.6.3 《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构成素及内容 |
7 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实施 |
7.1 实施《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重要性 |
7.2 标准实施工作的原则与思路 |
7.2.1 实施原则 |
7.2.2 实施思路 |
7.3 《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实施中的图书营销分类标引问题 |
7.3.1 图书营销分类标引的含义与作用 |
7.3.2 《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使用本的制定 |
7.3.3 营销分类标引的方式 |
7.3.4 营销分类标引的规则 |
7.4 出版发行企业实施《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基本原则与一般步骤 |
7.4.1 基本原则 |
7.4.2 一般步骤 |
7.5 《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在出版社图书营销分类标引工作中的应用 |
7.5.1 出版社在图书营销分类标引上的有益尝试——上架建议 |
7.5.2 目前出版社上架建议存在的问题 |
7.5.3 规范和完善上架建议的建议 |
7.6 书店实施《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基本模式与内容 |
7.6.1 书店实施《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两种基本模式 |
7.6.2 品类管理实施模式的基础 |
7.6.3 品类管理实施模式的主要步骤和内容 |
7.7 标准实施案例:《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在深圳出版发行集团的实施 |
7.7.1 背景 |
7.7.2 标准实施的基本过程 |
7.7.3 初步效果评估与总结 |
8 结语 |
8.1 论文总结 |
8.2 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
附录:《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主表和复分表示例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攻博期间科研情况 |
后记 |
(9)上海儿童日常生活中的历史(1927-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导言 |
一 选题缘起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思路、研究资料、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社会转型时期的上海儿童 |
第一节 社会转型时期的上海儿童人口 |
一 上海的儿童人口 |
二 上海儿童人口的来源 |
三 上海儿童的社会分层 |
第二节 社会转型为儿童成长提供契机 |
一 现代儿童观念启蒙下儿童地位的提升 |
二 社会对儿童定位:现代化建设接班人 |
小结 社会转型期的上海都市对现代人才的渴求 |
第二章 上海儿童的物质生活 |
第一节 现代化的物质生产与儿童的日常生活 |
一 儿童的衣食住行:现代生活方式的熏陶 |
二 儿童的医疗卫生与身体成长:健全国民的培育 |
第二节 上海儿童的消费 |
一 家庭收入与儿童消费 |
二 传媒宣传的儿童日用品——以《申报》广告为例 |
三 上海儿童日常消费的实证研究——以工人家庭为例 |
小结 儿童身体素质与上海现代化进程的互长 |
第三章 上海儿童的精神生活 |
第一节 学习:现代人才的培养 |
一 教育环境的度量:现代化的教育体系 |
二 1927-1937年儿童教育发展趋势 |
第二节 休闲: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儿童娱乐 |
一 与时俱进的儿童图书 |
二 塑造新民的儿童玩具 |
三 应运而生的儿童电影 |
第三节 儿童节与儿童年 |
一 设立 |
二 庆祝活动 |
三 社会效应 |
小结 现代城市设施丰富儿童精神生活,多元文娱构建儿童现代知识体系 |
第四章 上海儿童的群体生活与人格养成 |
第一节 儿童的人际交往 |
一 家庭生活 |
二 组织与团体生活 |
三 儿童群体生活的特点 |
第二节 儿童现代人格的塑造 |
一 生活技能的积累和社会角色的塑造 |
二 行为规范的约束和价值观念的养成 |
小结 儿童现代人格养成,肩负起建设现代城市的时代使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面向特大城市的分层次交通拥堵评价模型及算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必要性与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框架结构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交通拥堵评价模型 |
2.1.1 直接测量交通拥堵的参数 |
2.1.2 间接评价交通拥堵的模型 |
2.2 交通拥堵评价算法 |
2.2.1 数理统计方法 |
2.2.2 人工智能技术 |
2.3 本章小结 |
3 面向特大城市的路网分层次交通拥堵评价体系框架 |
3.1 特大城市交通拥堵的多维特征的评价变量选取 |
3.1.1 交通拥堵多维特征分析 |
3.1.2 交通拥堵评价变量选取 |
3.2 特大城市的路网分层次交通拥堵评价体系框架 |
3.2.1 交通拥堵评价层次划分 |
3.2.2 交通拥堵评价体系框架 |
3.3 特大城市交通拥堵评价的数据分析和补充采集 |
3.3.1 拥堵评价数据属性分析 |
3.3.2 拥堵评价数据补充采集 |
3.4 本章小结 |
4 面向特大城市的宏观交通强度评价模型与算法 |
4.1 交通拥堵强度评价模型的设计 |
4.1.1 交通拥堵强度评价变量的定义 |
4.1.2 交通拥堵强度评价模型的设计 |
4.2 基于Logistic回归的路段交通拥堵强度评价模型 |
4.2.1 路段交通拥堵强度评价模型的实现 |
4.2.2 路段交通拥堵强度评价模型的检验 |
4.3 基于不同交通需求的分层次交通拥堵指数模型 |
4.3.1 分层次交通拥堵指数模型的实现 |
4.3.2 分层次的交通拥堵指数模型的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5 面向特大城市的中观交通拥堵时空分布评价模型与算法 |
5.1 交通拥堵时空分布评价数据模型设计 |
5.1.1 交通拥堵时空分布变量的定义 |
5.1.2 交通拥堵时空评价变量特性分析 |
5.1.3 交通拥堵时空分布评价模型的设计 |
5.2 基于行程速度的交通拥堵时间分布评价模型 |
5.2.1 交通拥堵时间分布评价模型的实现 |
5.2.2 交通拥堵时间分布评价模型的检验 |
5.3 基于多元回归的交通拥堵空间分布评价模型 |
5.3.1 交通拥堵空间分布评价模型的实现 |
5.3.2 交通拥堵空间分布评价模型的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6 面向特大城市的微观重点拥堵点段识别模型与算法 |
6.1 基于小波变换的重点拥堵点段识别模型设计 |
6.1.1 重点拥堵点段的定义及特征分析 |
6.1.2 小波变换理论及在交通运行评价中的应用 |
6.1.3 基于小波变换的重点拥堵点段识别模型设计 |
6.2 基于小波变换的重点拥堵点段识别模型实现 |
6.2.1 采用拥堵强度判别的拥堵路段识别 |
6.2.2 基于小波分解树的常发性拥堵路段识别 |
6.2.3 基于时空分布的原发性拥堵路段识别 |
6.3 基于小波变换的重点拥堵点段识别模型验证 |
6.3.1 实测数据的检验 |
6.3.2 模型的误差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索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广州体育学院学报》第23卷2003年目次分类索引(论文参考文献)
- [1]“珞珈龙学”研究[D]. 张然. 山东大学, 2020(11)
- [2]袁同礼研究(1895-1949)[D]. 张光润.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7)
- [3]知识社会史视角下的民国时期工具书出版研究[D]. 赵佩娟. 武汉大学, 2018(12)
-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研究[D]. 唐子茜. 北京交通大学, 2017(01)
- [5]从《通报》看西方汉学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 ——以《通报》“学术论文”目录为基础的文献学分析[D]. 郭瑶.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3(S2)
- [6]清代“抄纂之书”中的科技文献[D]. 高源. 辽宁大学, 2013(01)
- [7]再造文明与教育革新 ——胡适高等教育思想研究[D]. 李运昌. 河北大学, 2010(10)
- [8]我国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编制与实施研究[D]. 夏兴通. 武汉大学, 2010(10)
- [9]上海儿童日常生活中的历史(1927-1937)[D]. 刘媛.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1)
- [10]面向特大城市的分层次交通拥堵评价模型及算法[D]. 刘梦涵. 北京交通大学, 2009(12)
标签:文心雕龙论文;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论文; 文明发展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文献回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