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类生命活动中的精神价值

论人类生命活动中的精神价值

一、论人的生命活动中的精神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郭明[1](2021)在《竞技本质因素的体育哲学辨析》文中研究表明采用文献资料法,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思想为理论依据进行哲学辨析,力求揭示体育与竞技的存在关系与理论联系。二者呈现出对立统一的辩证之意,既有对立层次的明显差异,其各自为属,体育是人塑造自我的社会文化活动,竞技是人身体性运动竞争的技艺,为本质间的不同所在;又有统一层次的紧密交织、交相促进,不为孤立发展,以共同良性的服务与作用于人,来实现主体的自由完整价值。故此,对体育与竞技的关系展开全面探索,在历史变迁中考量体育与竞技关系发展的流变,确证着两者从“结合体”到“离散体”的状态转向。从而基于找寻体育与竞技的多重本质属性因素之下,明清两者差异与共在之间的联系。再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异化理论分析,因社会大环境影响干涉体育的各种表现形式对竞技本质异化的幻象之关联,从中剖析人、体育、竞技三者间产生的割裂缘由,由此探索其出现异化的根源及造成的危害,最终在哲学视域中以体育的精神伦理层面为竞技建立起本质意义的复归路径。本论文将从以下五个部分进行探究分析:一、在对体育与竞技的概念解说中,架构起体育与竞技关系的哲学线索。从哲学视域和思维中阐释体育、竞技的概念,以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思想论述体育与竞技两者间的区别与联系,将人、体育、竞技展开明确的梳理整合,达到体育与竞技关系存在的主线目的。二、在历史文化背景的变迁中,拷问体育与竞技关系发展的流变转向。从自然万物中人开始出现时期的鸿蒙秘境为起点,而后经历神只的争斗、智者的诗篇、人神的欢娱、夺冠的狂热、价值的向度五个阶段,体育与竞技由最原初的结合体不分离状态转变到最后来的各自为属那般,其关系进行了向度的甄别选择,体育主“育”,竞技主“竞”,分别走向不同的发展征途。三、在体育与竞技的不同因素找寻中,深度探讨二者本质共在性与差异性的起因。主要从体育与竞技的身体性、运动性、竞争性、技艺性、规则性、游戏性、暴力性、体能性等因素来进行二者的“有与无”主体确认、“动与静”实践规约、“强与弱”认知状态、“高与低”行为自觉、“内与外”秩序框定、“此与彼”立场认同、“虚与实”价值尺度、“是与非”本体感知,以获得体育与竞技对立统一(异同共存)的辩证哲学关系澄明。四、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异化理论,以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干涉体育的各种表现形式,由此出现非人道现象、拜金主义、体育暴力、兴奋剂、假球黑哨等诸多问题,来揭露竞技本质异化存在的根源及危害。竞技本质的异化是社会大环境下人之主体被物化侵蚀致使人文体育精神缺失的后果,主体失位,进而造成体育与竞技关系的遮蔽破裂,竞技本质失守,不再本性自然。五、立足于竞技本质异化的幻象和根源剖析,以及对人之主体产生的伤害,运用体育的精神伦理层面来使竞技获得纯粹的本质意义回归。从体育的伦理规范、公平正义、生命塑造、卓越追求和自由解放等路径对竞技进行正确引导,从而在二者的辩证统一中促进其良性发展,以最终实现主体的自由之态。

崔佳[2](2020)在《马克思审美思想研究 ——审美实践的人性意蕴及其现代性批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性的生成与完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为核心的主题。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经济学哲学批判、对资本与经济合谋的政治与哲学解构、对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历史唯物主义判定中无不指向这一核心问题。也正是在追求人的自由与解放的思想历程中,马克思表达了对完满丰富的感性人性和自由主体的历史唯物主义建构,也明确地表达了立基于具体人性的审美思想。“美的规律”的理念、“劳动创造美”的观念、“音乐的耳朵”和“形式美的眼睛”的观点等具体地表达了他审美思想的核心。马克思基于具体人性论的审美思想将感性活动这一形下活动升华成审美活动的存在论根基,回应了传统审美观念的形而上学的困境、面对了现代审美的物质主义难题,将审美真正导入到改变世界与实现人类全面自由解放的思想境遇之中。马克思的审美思想将创造美的过程作为审美应有的内容,又使审美的既定对象复活了与生存与发展的互动关系,从根本上变革美与审美二元对立的美学范式。本文就在此意义上来展开对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研究,以期探寻审美回归的思想路径与实践智慧。审美是美对人的感性触动,更是人对美的主体回响。审美是关乎人的心理、感官、情感和想象,是对心灵与道德的指引,对人生活的观念、存在的理解、价值的追求有着无可取代的重要意义。然而,现代性审美日常化的沉沦、大众化的享乐、抽象化的疏离、商品化的客观等事实,戕害了人的审美能力、物化了人的审美体验、弱化了人的审美批判,为资本逻辑宰制和意识形态把控创造了可乘之机。依循审美观念的思想历程、重拾审美的人性根基、重建审美的体验逻辑、追录审美的价值理想成为直面审美困境、开掘审美意蕴、生成审美能力的重要问题,也是马克思审美思想研究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因为,马克思的审美思想要求我们既要关注审美对象所体现出来的美的本质,又需要关注审美主体能够感受美的能力本身。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审美观念不再是分裂人的创造美和感受美这两种活动的审美范式。而是在人的生存和发展,自我理解的意义上,去创建审美的实践范式。可以说,马克思的审美思想真正走出了传统形而上学的思想地基,筑起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批判的塔楼,同时达到了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社会的肯定性理解与否定性理解的辩证统一之中。基于此,本文以马克思的人性理论为根基,探讨马克思如何以审美现代性批判回应现实的社会、现代的历史发展逻辑,如何以审美实践实现人类的全面自由解放。形成以思想发展史为前提,哲学理论为依据,时代发展现实为背景的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研究思路。论文共分为五章:论文的第一章在梳理西方审美观念的历史演变中透视和把握不同时期审美主体与人性生成的内在关系,在审美的思想史定位中,探析传统审美观念的思想疑难与实践困境。论文认为,从古代到近代,审美经历了从主体被赋予神性、理念和上帝的聚焦形式,导致审美主体自我迷失,形成审美观念实体化阶段;到注重感受和趣味的先在性,导致固化主体的物化审美阶段;再到将实在的理性和抽象的感性予以综合的、主体人性分裂的形上审美过程,来呈现马克思审美思想的思想史根基。论文的第二章基于马克思哲学革命和立足人性观变革来透视马克思的审美思想变革,从感性活动的真实意义揭示人性的“类本性”和“类特性”,建构具体人性观的感性活动;并以感性活动为中心来理解人的存在和人的发展,在人性基底中获得审美主体的感性生成。内在地敞开了一个以人的感性活动为存在论根基的审美原则,形成了马克思研究审美的理论根基和自身理论逻辑阐发的独特维度。论文的第三章从马克思的自身理论把握其审美思想的内涵,构建以感性活动、现实历史和自由个性为核心概念的马克思审美思想的内在逻辑。作为审美存在论根基的感性活动,不再是外在于审美的附属性内容,而构成了审美的内在环节和要素。审美所体现的不仅是关于人的现实生活过程的“对象意识”,更是关于自身存在状态和价值追求的“自我意识”。审美直观与个性的生成在根本上呈现为一种历史性关系,在全面把握人类审美活动的复杂构成中,实践活动既是人类性与自由个性的结合,又具有审美的自由意境和构成了“现实的历史的人”的形上追求。论文的第四章力图在自由、全面解放和发展中建构马克思的审美理想,并从“美的规律”的审美实践,超越受现代意识形态形塑的认识主义和心理主义的审美观念。在人的双重属性和审美关系的双向建构的互动关系中,构建审美的内在规范,满足人们对审美的需求,将审美作为人生存的本质维度。使人能够从直观、体验和移情等审美环节中看到人性的更高存在和理想存在,实现人的精神生活的自由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自由全面发展。论文的第五章以现代性批判回应现实时代,马克思基于感性活动的审美思想同时是一种审美现代性批判。不仅展开了理解资本主义现代性的一个重要维度,而且对当代西方审美思想的演变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审美现代性批判建立审美实践的当代视野,从资本主义现代社会生产关系的经济批判、社会批判,重建现代社会的审美现代性,是我们理解和把握当代审美状况和发展趋向的重要思想参照。

李亚芯[3](2020)在《网络游戏中青少年精神交往的价值实现》文中研究说明网络游戏创造了一个具有开放、自由、匿名等特征的虚拟世界,吸引了青少年群体的广泛参与。在青少年的网络游戏实践中,精神交往无处不在。因此在青少年涌向网络游戏的“大规模迁徙”已经变成社会现实的情况下,正确认识精神交往这一交往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将从马克思恩格斯传播观中的精神交往论出发,对网络游戏中青少年的交往行为进行全方位关照,分析青少年精神交往中呈现的游戏隐性对话过程、游戏形象塑造、游戏社交关系连接等现象,以期从青少年的游戏行为探究青少年的精神世界,揭示网络游戏中青少年的精神交往价值。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参与式观察法、深度访谈法对网络游戏中青少年的精神交往进行实证研究,一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梳理了网络游戏的演变,探讨了网络游戏成为青少年精神交往场所的合理化。网络游戏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但在青少年群体所处的整体舆论环境中却出现了网络游戏的“消逝”现象。本研究从理性智慧、物质交往、游戏场域三个层面论证了青少年在网络游戏中精神交往的合理化。第二章分析了网络游戏中青少年精神交往的表现方式。其中,语言是青少年在网络游戏中精神交往的中介,青少年通过文字、语音、表情包三种语言形式进行网络游戏中的精神交往。青少年在网络游戏中的精神交往是隐形对话的过程,青少年通过编码、解码和领悟实现网络游戏中的精神交往。点赞、送礼物、举报、加好友等“符号化”的行为是青少年精神交往的外在表达形式。第三章对网络游戏中青少年精神交往价值实现的途径进行剖析。网络游戏中青少年精神交往价值实现的最根本途径是实践,分为以人内交往为代表的内生性实践和以人际交往为代表的外源性实践两种,青少年通过实践最终达到网络游戏中精神交往的价值实现。第四章阐述了网络游戏中青少年精神交往价值实现的机制,导向机制是网络游戏中青少年精神交往价值实现的基础,游戏玩家不同的价值导向会导致不同的游戏价值实现;激励机制是网络游戏中青少年精神交往价值实现的催化剂,网络游戏中的正向反馈、技能提升、段位晋升不断激励着青少年玩家进行后续的游戏活动;反思、理解进行实现团队合作等玩家自我调控的机制,是青少年在网络游戏中进行精神交往价值实现的保障。第五章在充分挖掘网络游戏中青少年精神交往的基础上,本研究发现青少年在网络游戏精神交往中存在主体性回归的个人价值、共同体建构的团队价值以及实现社会化的社会价值。首先,青少年在网络游戏中的精神交往中实现了人的生命自由,彰显了人的本体论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这充分肯定了人在传播活动中的主体能动地位,是人主体性的回归。其次,青少年在网络游戏的精神交往中通过游戏空间与其他游戏玩家的合作,促进了青少年团队意识的形成,进而完成从自我认同到圈层认同的转变,成为游戏共同体的一份子。最后,青少年在网络游戏中的精神交往是实现社会化的途径之一,通过网络游戏行为实现社会交往、认识传统文化以及展开物质交往,这些都是青少年玩家在现实世界中精神交往的延伸,是青少年社会化的实践探索。第六章探讨了网络游戏中青少年精神交往的价值实现中出现的障碍——精神交往异化现象,并对此提出了具体可行的策略。精神交往异化是人类交往处于物的依赖状态时不可避免的情况。所以对于网络游戏出现的交往主体异化、网络游戏异化以及人与游戏关系异化的现象,本研究提出提高青少年自身媒介素养、营造良好游戏环境等建议,以期促进青少年玩家在网络游戏中的精神交往健康发展。综上,青少年依托网络游戏这一精神交往载体,在游戏实践中对其精神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青少年通过网络游戏中的精神交往,在网络游戏过程中实现了人主体性的回归,在游戏共同体建构中找到了归属感和认同感。虽然青少年在网络游戏中存在着精神交往异化现象,但是正是交往异化和对交往异化克服的矛盾运动,不断推动网络游戏向前发展,更有效地发挥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精神交往的积极作用。

欧阳秀敏[4](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研究》文中指出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应当顺应新时代发展变化而需要深入探析的“新课题”。说它“老”,因为从本质上看,中国共产党自孕育与诞生以来就已顺应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需要,逐步探索并不断丰富着以革命文化教育青年学生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活动。说它“新”,是因为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自信”“时代新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新时代命题的提出,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价值定位、对象特征、领域载体、实践目标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因此,如何基于守正创新的原则,处理好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中“变”与“不变”的关联问题?如何围绕新时代的新形势、新使命和新要求,把牢中国共产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如何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同、自信与践行?如何立足新时代大学生的成长特征与成才需要,以革命文化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创新助力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实践,从而真正培养出既堪担为人民谋幸福、民族谋复兴之大任,又具有国际情怀的时代新人?这些显然都是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所面临的现实性问题,都具有理论解析的必要性和实践探索的紧迫性。从本质上看,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应当在聚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两大目标的基础上,解答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为此,研究需从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历史实践、现实境况、实践目标、特征原则和实施路径等方面加以阐释。在理论基础上,文章利用发生学的研究方法,从源头上探索了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教育思想和列宁无产阶级文化教育思想的理论品格、核心要义和价值旨归,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系统梳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的几代领导人关于革命文化教育的重要论述。由此,以理论的一脉相承性和时代创新性为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奠定坚实的论证基础。在历史实践上,通过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坚持以革命文化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的主要做法,为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启示。在现状分析上,文章在对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认知、认同、自信、践行以及具体的教育情况展开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归纳并提出了其中所存在的现实问题。基于此,再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归因分析。在路径建构上,文章基于“时移备变”的理念,在探析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目标、特征、原则的前提下,明晰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运行机理,进而在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强调要通过打造革命文化教育的“全课程”育人体系、“多样式”实践平台和“常态化”发展模式,构建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具体路径。总而言之,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是一项融合着“古”与“今”、“内”与“外”、“魂”与“体”、“显”与“隐”、“主”与“次”、“旧”与“新”等辩证逻辑的系统性工程,这一工程对于引导新时代大学生积极融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和为人类谋发展的时代性诉求和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实践性需要而言,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的意义,是既能够彰显时代价值,又极有必要在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析的新时代的“新课题”。

张君博[5](2019)在《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我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我发展是人生存发展的天然需要,是人对于自身思考,对人本质探索,对存在价值和理想境界的不懈追求。古今中外,不论是西方哲学的理性沉思还是中国哲学对内在人生境界的不懈追求,人类从来没有停止对自我的审视和对自我发展的探寻。如果说西方哲学关于个体自我主体性的理性沉思使自我发展高扬起主体性旗帜,中国传统哲学人生境界观则侧重从个体内在的心性体悟来感受自身精神生命成长。西方当代心理学普遍把自我发展看作阶段性的内在结构联系,注重对不同阶段的自我发展特征进行研究。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指出个体的自我发展必须基于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自我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统一,为研究大学生自我发展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当代大学生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在现实的辅导员工作中,我们发现部分大学生因自我认识的偏差和对自我处境的迷失带来人生规划混乱和现实处境迷茫,进而导致理想信念缺失、人生意义匮乏、自律意识缺乏,自我中心意识膨胀,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缺失,产生自我迷失、人格缺位、发展动力的丧失和发展进程的停滞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本论文针对辅导员日常工作中面对的突出问题,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通过对自我发展理论的历史文化维度和现代理论维度的梳理,详细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关系,在对学生群体的调研和对辅导员访谈的实证调查基础上,分析导致当代大学生自我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以促进学生成为整全的人为目标,从理想信念、知识能力、健全人格、人生境界四个维度来激励、唤醒和引导大学生自我发展。本文由绪论、自我发展理论梳理、实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关联、引导学生自我发展实施路径五部分共计八章组成。绪论。本章主要论述了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对西方心理学关于自我发展的研究理路和国内关于大学生自我发展的理论研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本论文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自我发展进行交叉研究的思路,以此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构建大学生自我发展培养体系,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模式。第一章当代大学生自我发展研究的理论借鉴和知识基础。本章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对于自我发展的方法论指导以及自我发展的历史文化维度和现代理论维度三个方面进行考察,为研究当代大学生自我发展提供了理论借鉴和知识基础。第二章当代大学生自我发展基本理论。本章从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性质、作用、指向、核心要素、范畴等方面阐述了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内涵;从微观时空境域和宏观时代特征两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自我发展的背景;从文化性与历史性、个体性和社会性、主动性和受动性、持续性和阶段性、政治性和价值性的统一角度分析了大学生自我发展的特征。第三章当代大学生自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本章对大学生自我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根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本科生学习与发展调查问卷》调研数据和部分辅导员的访谈,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当前大学生自我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大学生主体原因和在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层面的外部原因进行了分析。调研结论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和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第四章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自我发展。本章从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联系出发,指出引导大学生自我发展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自我发展提供重要保证,二者相互促进,互为支撑。探讨了全人教育原则、和谐发展原则、以学生为中心原则、生活世界原则、持续改进和产出导向原则等基于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最后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出发,分析指出理想信念、知识能力、健全人格和人生境界是构成当代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核心内容。第五章以理想信念树立为先导统领大学生自我发展方向。本章提出大学生应正确把握和理解自我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关系,通过自我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践行者。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确保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政治方向,增强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文化底蕴,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分类指导,丰富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平台支撑,进一步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第六章以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为核心筑牢大学生自我发展根基。本章主要探讨了大学生自我发展与知识、能力和素质之间的关系,指出扎实的知识基础、良好的自我发展能力和优秀的综合素质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核心基础,从四个维度、十六个能力点对自我发展能力进行分析,从十个层面对企业所看重的毕业生优秀综合素质进行解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树立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培养理念,借鉴国外先进教育模式,创新教学形式,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以此实现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提升,为大学生自我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七章以健全人格塑造为主线引领大学生自我发展目标。本章提出大学生自我发展的目标指向健全人格的塑造,并从人格的生理要素、心理要素、社会要素、道德要素和审美要素五个层面,指出生理要素是健全人格的基础,心理要素是健全人格的保障,社会要素是健全人格的核心,道德要素是健全人格的指向,审美要素是健全人格的提升,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五维体系,并对相关的路径和方法进行了探讨。第八章以人生境界培育为牵引提升大学生自我发展格局。本章指出高校可以从培养学生的天地胸怀、战略眼光、家国情怀和时代精神入手,涵育并提升大学生的人生境界,促使大学生个体的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相统一,自我发展和社会历史发展相统一,自我描述与精神超越相统一,使大学生以对至真、至善、至美人生境界的追求和向往为牵引,充分扩展大学生自我发展格局,从而更好地支撑和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本论文的研究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激励、唤醒和引导大学生自我发展相结合,希望能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理想信念树立、知识能力培养、健全人格塑造、人生境界培育等方面开展工作,引导学生自觉走上自我发展之路,建构起学生成长发展的意义世界,使学生真正发展成为德才兼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叶添阁[6](2019)在《儒家人学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当代价值探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指导,关照现实现的人,立足于人的价值的实现,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深厚的人学基础。儒家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被归结为人学,主要回答了“何为人”、“何以成人”、“成何人”三个问题,与马克思主义人学中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发展理论存在共通之处,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回答何以立德、何以树人、立德以树何人问题提供传统人学意义上的支撑。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与儒家人学思想关于人的本质的确证过程凸显了人的主体性与超越性,启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的主体性发展,以人生境界教育为依托开展道德教育与道德培养。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与儒家人学思想关于人的价值实现的追问,会通于价值实现的实践性与统一性,而儒家人学所提倡的“成己成人说”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提供传统支撑;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与儒家人学思想关于人的发展的定位都关注到个体人格的完善,而儒家所主张践行的“君子人格”,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映照,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格培养标目标提供具体补充。

许敬辉[7](2018)在《唐君毅哲学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哲学家唐君毅先生的理论视野广泛,融摄中西印,在多个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目前,国内外主要集中在人生哲学、政治哲学、文化哲学、哲学史梳理与阐释等视域下的研究。本文试图系统地从唐君毅哲学观视角刻画出唐君毅的“立三极”的逻辑和历史发展脉络以及体系本身的丰富内涵。从现象肯定到超现象肯定,特别是“无”的发现,及《易传》、孔子生生变易观、五行之终绐相克,归于人要实现生命的一种价值;对生命的体验归为道德自我之发现,紧扣生命的具体问题展示精神在现实世界的超升之道,达于道德理性之圆满境界;诠释了生命即存在、存在即生命,以生命之本根、无私之性情及对生命的觉醒,提供了一道路或一桥梁以通其他哲学。以此来增补当下唐君毅哲学研究的整体建设。唐君毅先生关于哲学诠释的基本观点,并为接下来第二、三、四章做了理论准备。唐君毅之天道论侧重在对宇宙全幅的建构,论述东方侧重事物的功能、作用与相互间的关系、西方侧重从个体存在上反省个体之所以为个体的根据;人道论归结为,只要自觉我是人,便能层层超升的论断;知识论由西方理论的铺陈而知中国哲学的价值。此正可见唐君毅对中国哲学的支柱之功,使之既传承于儒佛道哲学思辨的精华,又遥契于西方近代哲学思想特别是康德、黑格尔的哲学,由此而步入独具慧心的哲学创造。唐君毅先生发生命之性情以“立人极”的思想。唐君毅哲学奠基于“人生体验”,把对生命的体验归结为道德自我之发现,向人们展示了精神在现实世界的超升之道,形成了“道德自我的建立”的基本立场和核心观念。后运用发现的“心本体”观念,进而为各种文化活动立根,基本上是上承孔孟之教,横通于康德的实践理性。又以人自己为中心,从人心论到人生与人文,说明人类文化都原于人心灵精神之求实现真美善等价值,旨在指个体自己内心应有的开悟,以完成其“立人极”的思想。唐君毅先生究天人之合德以“立太极”的思想。唐君毅哲学立足儒家信仰,对社会文化、教育、人文世界的各种现象和思想进行反思和批判,旨在通过对中、西、印三大思想系统的反思、融汇和判教工作,以此建构起“心灵九境”的哲学体系,旨趣则是“更能反映此境所生起之源,从源头上知其可进可退、可升可降之道,于是通一切学术,任持一切学术而不失。”以完成其“立太极”的思想。唐君毅先生融中西之人文以“立皇极”的思想。唐君毅哲学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文化或人文问题,旨在以哲学义理发展之线索为本,而以历史资料为之佐证。其对中国哲学义理之“道”,在察其问题之“原”,名辞义训之“原”,思想义理次第孳生之“原”;而于昔贤之言,略迹于“原心”,于诸家言之异义者,乐推“原”其本旨所存,以求其可并行不悖,而相融无碍之处。又围绕原理、原心、原名、原辩、原言与默、原辩与默、原致知格物、原道、原太极及原命等一一讨论。后以“命”不离于“性”,专就人之面对天地万物,而能有其理想必因其“性”之义加以阐述。再后依“本体论之后,须有工夫论”,专就宋明以后儒学加以论述。以生命之本根、无私之性情及对生命的觉醒,知道生命才是文化之根、学术之本的“立皇极”理想。最后,结语部分总结了本文所论的主题,即唐君毅哲学的发展和体系的建构过程,是一个从道德自我到心灵境界的过程。唐君毅即哲学史以言哲学,使心灵永不陷落于一家,通过一个巨大的融会、贯通、包举、分疏,使一切哲学在历史开展下各归其位、各得其价值、各有其普遍的永恒的意义,即心灵的超越。从这些方面来看,唐君毅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启示推动了中国哲学的发展。

赵进祺[8](2018)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价值是对当前构筑“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的积极回应,如何认识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价值产生和实现是摆在教育理论和实践面前的巨大时代课题。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价值研究能够有效避免出现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二者对立的窘境,从二者共通的精神层面作为契合点,进而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研究路径。本文立足马克思主义价值思想,深刻阐释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精神指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维护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意义,深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思想精神的认识价值、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关照其对真、善、美理想境界的精神追求,旨在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推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价值,应当深刻把握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循环往复且不断上升的过程,要遵循其实现的客观规律。在现实教育实践中,注重建立教育审美机制、构建社会合力教育场、调动个人潜力、健全教育评价体系以及开拓教育的生命体验路径,是顺利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价值的有效方法,也是成功引领人民精神力量的现实路径,更是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康庄大道。

刘露晓[9](2017)在《生命价值论》文中认为生命的价值是什么,怎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们在生命活动或生活过程中总会有这样的价值追问。这种价值追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命态度和生活方式。自近代科学诞生以来,人类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但对价值的寻求却远远落后,对生命价值的追问更是有时被掩盖和遗忘。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在任何时候都离不开对自身生命的反思和拷问。因此,在当今科技力量日益强大、物质生活日渐富足、但灾难和苦难仍未减退的社会,探索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培育一种健康合适的生命价值观,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正是基于以上考量,本文试图对人的生命价值做出系统性的哲学反思,主体内容大致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生命”与“价值”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和意义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分析,总结出生命价值的基本定义、特征和形态。本文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活动异常丰富,但唯有人的生命活动最为独特、影响最大。人的生命不仅有相同于自然界中的其他生命体的生物性特征,更重要的是拥有超越生物性的精神性特征。人之为人在于人具有对自身生命的自我意识,人的生命活动总要追寻意义,进而只有人才会创造出一个价值世界。人的生命是自然性与超自然性、有限性与无限性、历史性与超越性的矛盾统一体。而人的生命价值是作为客体的生命对于作为主体的人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意义关系。生命价值既体现为人的个体生命对于人类的种族繁衍、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和家族家庭传承的价值和意义,也表现为对于生命主体的自我价值理想及其实现所具有的价值意义。人的生命价值是人的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个体生命的价值最为基本。人的生命价值既是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也是目的价值与手段价值的统一。人的生命价值不是停留在某个地方等待人去发现,而是根本上在于人的自主创造性。此外,人的生命价值还包含自然价值、社会价值和精神价值三种基本形态,同时蕴藏丰富的内涵。第二部分梳理了人类历史上的生命价值思想。从历史上看,古今中外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们对生命的价值做了大量的探讨,凝聚了许多宝贵的思想精华和理论资源。东西方哲学家和思想家对人的生命本质和构成、人在宇宙中的地位、生命的意义、人生的幸福以及生死问题等等都提出过许多深刻的理论洞察。例如,古希腊哲学家十分强调灵魂的价值和对善的寻求;中世纪的神学哲学家则强调人的个体生命的有限性和非独立性,高扬上帝和神的整体性和无限性,将人的自然生命屈从在对上帝的信仰之下,以获得灵魂的救赎;西方近代哲学家将个体生命的人从神的禁锢和奴役中解放出来,弘扬人的个性,肯定人的生命价值,主张人的生命价值的自我创造,追求人自身的幸福;现代西方哲学家(尤其是生命哲学家)注重人的生命的非理性方面,对人的生命本质做绝对化、抽象化理解,抬高人的生命价值。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道家和佛家同样非常关注人生价值,它们之间体现着现实主义、无为主义与出世主义的根本之别,但在重视人的道德价值或精神价值以及在实现最高价值方面的方法或途径方面又有着相似之处。相比东西方传统哲学家的生命价值观点,马克思提供了一种不同的生命价值理解范式,也即用“现实的人”来替代东西方传统将人的生命做抽象的理解。马克思对异化劳动和人的生命异化的无情批评以及对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和无产者的生命状况的深深关切,无不体现出他对现实的人的生命价值的高度重视。第三部分探讨了人的生命价值存在的基本前提和本体论依据。本文认为,人的生命价值依赖于三个基本前提。第一个前提是人的自然生物肌体的健康存在。也就是说,如果人失去了自然生命,那么一切有关于人的生命价值创造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正是立足于人的生命的完好和健康存在,我们每个人才有关于自身生命的自我意识,才拥有评价自身生命的能力并意识到自身生命的重要性,进而认识到生命是有价值的并努力创造价值,也即,生命价值是人自身赋予的。生命价值的第二个前提是人的主体性和生命自觉。也就是说,人的自我生命意识使人的生命成为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按照自身的意志,生命本身作为价值主体去认识世界,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履行道德责任。第三个前提是人的生死意识和对生死价值的洞察。生与死是人的生命的两极,两者相互规定,彼此观照。人的生命在死亡面前更能体现出其意义和价值。死亡不可避免的存在使人更能强烈地感受生命的有限和珍贵,更愿意发挥生命的无限潜能以创造出最大价值。以死观生,生命的价值才更加清晰地得以显现,并激发人的一种积极的生存自觉。第四部分讨论生命价值的实现与评价。一个人该如何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过一种有意义的人生,这涉及到生命价值的评价问题。本文认为,我们对生命价值做出恰当有效的评价是可能的,因为我们渴望和需求的不仅仅是生命本身,而是与价值相一致的生命,这就是生命的价值所在。人的生命价值实现可以区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也即对自我生命的珍爱,对个人幸福的追求,具体说,一个人爱护自己的生命,善待他人的生命,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满足个人的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需要,获得一种幸福感;第二个阶段是人的社会价值的实现,也即对他人的给予和对社会的奉献,一个人的社会价值的大小有无在于为他人和社会付出和贡献的多少有无,而不是自己从他人或社会那里索取或得到多少,虽然社会贡献是衡量个体生命的社会价值的重要指标,但不能因此而降低甚至否定残疾人的生命价值;第三个阶段是人的精神价值的实现,也即个体生命对人格尊严的维护,对真善美的理想追求和践行,以及对人生境界的提升。生命价值实现的这三个层次紧密联系,相互促进,构成一个统一体,它们都是个体生命自由选择、努力创造的结果。本文在最后一部分尝试说明生命教育的可行性与生命价值观的培育路径。生命价值的任何理论构建都应当落实到实践层面。在现实生活当中,人们并非都清楚地意识到生命价值之所在,并有目的地去创造和实现自身的生命价值。种种极端的生命现象(诸如主观故意的残害虐待生命,劳累和疾病突然地夺走年轻宝贵的生命等等)的不断涌现和频发莫不显示出现代人时刻遭遇的生存困惑,生命的脆弱性与生命价值的理想性有时很容易被忽视和遗忘。这就要求我们展开生命教育,培育一种积极的生命价值观。本文认为,我们尤其应该重视没有生命基础的卓越。生命教育要重视提升人的生命意识,加强生命主体的自我教育。基于此,在生命价值观的形成与教育中,每个人都应该勇于面对逆境与苦难,超越个体的幸福,追求给予、担当和奉献。在这样的生命价值观指导下,我们也许可以获得一种有意义的人生。

孟楠[10](2017)在《大学立德树人文化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思考》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在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首次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完成和实现这样宏伟而神圣的使命,事关国家文明富强,人民幸福安康,民族强大崛起,教育振兴,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的大事。搞好大学立德树人文化研究,意义重大。对大学教育而言,立德树人方向的校准、目标的确立、模式的创新、制度的设计决定大学前途与命运,决定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文化实力,更标明价值取向,精神追求和终极关怀。研究大学立德树人文化,就是在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指导下,研究如何通过文化建构,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大学立德树人文化的研究置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视野,首先是基于依据更科学更权威的理论支撑和方法论的指导,从学理上确保研究的价值方向;其次是基于大学过往教育中的“人学空场”现实,特别是人才培养中的经验教训。中国大学自诞生的那一天起,传统教育中就一直被取“仕”思想惯性束缚;建国后形势的胁迫、政治及政治运动对大学教育的异化;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有的地方和学校,育人被冷落,树人被遮蔽,人被“工具”异化,道德不仅丧失了崇高,而且也失去了根基。最后,基于国家崛起对有德性有理想的新型人才的迫切需要。没有高素质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大业难以为继。立足人学视域、研究问题,力求大学教育回到它的原点——人,回归它的本真——育人,完成根本任务——树人,这是本研究的核心价值追求。研究大学立德树人从文化切入,依据和思路是,首先是因为有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指导。它的核心精神和价值追求,是一种把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人类精神的丰富与超越,文化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有机统一起来的社会历史理论,是我们认识、把握当今人类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抵制技术理性过分膨胀而导致的各种社会发展问题和价值冷漠状态,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积极培育和增强社会主义制度和文化价值的凝聚力,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其次是研究大学立德树人,依据文化的逻辑,会超越各种认知的局限,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对于理解把握立德树人的理论价值、当代的重大意义和实施过程中对策的提出,都具有方法论的作用。为此,大学立德树人文化研究,首先从马克思主义人学、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价值诉求和研究成果、发展脉络梳理开始,紧密结合立德树人中现实问题的分析,形成研究思路和框架。前后两大部分。前四章紧紧围绕“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问题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展开论述。基于马克思人学中的主要观点,将视角放在了指向人性、生命、主体、生活、公民等领域,从立德的范畴论域和树人的内在本质内涵及其二者的关系入手,确立了大学立德树人生命文化、德育文化和智育文化等主体要素,涵盖了党的教育方针德育体美诸方面。人学的指向和文化的视角,保证了文化建构中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高度,系统地回答了何为立德、何为树人以及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问题。后半部分,围绕大学“怎样立德”、“怎样树人”的问题即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展开论述。文化的视角,使“怎样立德”、“怎样树人”的研究,超越了过去技术性、程式化的方式、方法的层面,透过具体对策背后的价值、理念、精神、策略等更深层次更本质的方面去挖掘。为此,确定了大学立德树人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共三章的内容。精神文化中包括了大学的办学理念、精神、宗旨,并从人学和文化的维度,给出了学理上的依据,并没有停留在一般性的举措和技术方案的层面。制度文化在分析大学从管制、管理到治理的制度变迁的过程基础上,超越了一般制度制定、制度范围、结构和实施等范畴,重点论述了制度背后的文化问题,从制度的价值追求、作用功效、管理方式、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及大学章程等层面,回答了大学制度及制度文化在立德树人上的方向把握、体系和能力提高与完善等问题。大学物质文化一章,依据国内学术界的共识,在界定范畴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在物质文化中怎样立德树人的主要文化要素进行论述,明确了课程、学科(专业)、教师队伍和环境技术文化的内涵、统领的理念、价值追求、建设方向、建构策略、基本路径,突出强调了服务于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宗旨,侧重阐述了实施中资源的统筹、协同、整合,尤其注意到了信息技术发展的态势及对大学物质文化的影响与作用,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思路和对策。本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民族复兴依靠大学造就培养有道德能创新的一代新人;新人造就要“以文化人”,德在文化濡养中而立,人在化人环境中而树!

二、论人的生命活动中的精神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人的生命活动中的精神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竞技本质因素的体育哲学辨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2.1.1 国外竞技本质研究述评
        2.1.2 国外竞技本质异化思想述评
        2.1.2.1 异化理论释义研究述评
        2.1.2.2 竞技本质异化理论研究述评
    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2.2.1 国内竞技本质研究述评
        2.2.2 国内体育释义研究述评
        2.2.3 国内关于体育与竞技问题的研究述评
        2.2.3.1 关于体育与竞技关系的研究
        2.2.3.2 关于体育与竞技关系问题的研究
3 论文研究计划
    3.1 研究思路与框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逻辑分析法
4 概念解说
    4.1 体育
    4.2 竞技
    4.3 体育与竞技的理论阐述
5 时间的疑难——体育与竞技的哲学拷问
    5.1 鸿蒙的秘境:体育与竞技的远古礼赞
    5.2 神只的争斗:体育与竞技的诸神之战
    5.3 智者的诗篇:体育与竞技的赛会史诗
    5.4 人神的欢娱:体育与竞技的宗教信仰
    5.5 夺冠的狂热:体育与竞技的锦标梦魇
    5.6 价值的向度:体育与竞技的哲学甄别
    小结
6 本质的阐释——体育与竞技的因素找寻
    6.1 身体性的“有与无”:体育与竞技的主体确认
    6.2 运动性的“动与静”:体育与竞技的实践规约
    6.3 竞争性的“强与弱”:体育与竞技的认知状态
    6.4 技艺性的“高与低”:体育与竞技的行为自觉
    6.5 规则性的“内与外”:体育与竞技的秩序框定
    6.6 游戏性的“此与彼”:体育与竞技的立场认同
    6.7 暴力性的“虚与实”:体育与竞技的价值尺度
    6.8 体能性的“是与非”:体育与竞技的本体感知
    小结
7 文化的幻象——竞技本质异化的体育哲学辨析
    7.1 身体的奴役:竞技非人道现象的体育训练
    7.2 政治的干预:竞技荣誉背离中的体育竞赛
    7.3 经济的膨胀:竞技商业浪潮中的体育功利
    7.4 群体的角逐:竞技过度职业化的体育暴力
    7.5 技术的跃进:竞技科技进步中的体育置换
    7.6 文化的表演:竞技市场运作中的体育娱乐
    小结
8 精神的指引——竞技本质意义的体育哲学考察
    8.1 道德的承诺:竞技面对人性向善的体育伦理规范
    8.2 价值的衡量:竞技树立竞赛规范的体育公平正义
    8.3 行为的凸显:竞技针对身体本能的体育生命塑造
    8.4 超越的魅力:竞技极限挑战精神的体育卓越追求
    8.5 本质的回归:竞技寻找主体发展的体育自由解放
    小结
9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2)马克思审美思想研究 ——审美实践的人性意蕴及其现代性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马克思审美思想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二、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研究现状及评述
        (一) 西方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研究现状综述
        (二) 当代中国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研究现状综述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 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传统审美观念的局限与马克思审美思想的开启
    一、 古代“实在主体”与审美感性的拼接
        (一) 仰视“神性”的审美观念
        (二) 分有“理念”的审美观念
        (三) 回归“上帝”的审美观念
        (四) 实体审美的主体迷失
    二、 近代“经验主体”与审美感性的回归
        (一) “形式性-主观式”的审美转向
        (二) “认识论-感觉论”的审美逻辑
        (三) “经验论-人性论”的审美趣味
        (四) 物化审美的主体固化
    三、 德国古典哲学“形上主体”与审美感性的抽象
        (一) 审美判断力与人性的完善
        (二) 审美教育与人格的健全
        (三) 审美理想与人性的自由
        (四) 形上审美的人性割裂
第二章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人性奠基
    一、 直面存在本身的具体人性观建构
        (一) 超越唯心主义的感性回归
        (二) 扬弃“类本质”的人性回归
        (三) 立基感性活动的“具体人性观”
    二、 审美主体的感性生成
        (一) “感性活动”的形上意蕴
        (二) “感性存在”的审美欲求
        (三) “审美主体”的现实生成
    三、 具体人性论的审美原则
        (一) 重置审美的社会根基
        (二) 变革审美的内在旨趣
        (三) 确立审美的实践追求
第三章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内涵逻辑
    一、 “感性活动”:审美的存在根基
        (一) “感性活动”的存在论翻转
        (二) “感性活动”的审美体验
        (三) “感性活动”的双重统一
    二、 现实的历史:审美的实践逻辑
        (一) 审美直观的双重指向:对象与主体
        (二) 审美反思的存在意境:自由
        (三) 审美批判的现实存在:感性世界
    三、 “现实的历史的人”:审美的形上追求
        (一) “美的规律”的审美实现
        (二) “自由个性”的审美生成
第四章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实践理想
    一、 “实践观点”的审美观念
        (一) 认识主义审美观的逻辑基底对实践的拒斥
        (二) 心理主义审美观的物化基底对实践的物化
        (三) 实践观点审美观的人性基底对实践的回归
    二、 人性解放的审美实践
        (一) 审美的过程与人性解放的历程
        (二) 审美能力的解放与人性的解放
    三、 自由劳动的审美理想
        (一) 劳动的审美化与自由的现实化
        (二) “第一需要的劳动”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第五章 马克思审美现代性的审美批判
    一、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现代性批判的三个维度
        (一) 审美观念的意识形态批判
        (二) 审美活动的物象化逻辑批判
        (三) 审美追求的个人主义批判
    二、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现代性张力
        (一) 和解超越性与世俗性的现代审美观念
        (二) 统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现代审美活动
        (三) 表达自然感受与自由追求的现代审美体验
    三、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当代视野
        (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审美批判与审美生产
        (二) “艺术之为感性活动”与审美重建
        (三) “生命感觉异化”与审美现代性批判的理论延展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网络游戏中青少年精神交往的价值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价值与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网络游戏为青少年精神交往构建了新场域
    第一节 网络游戏的演变
        一、网络游戏的产生
        二、网络游戏的发展
        三、网络游戏的“消逝”
    第二节 网络游戏成为青少年精神交往合理化的场所
        一、理性智慧是网络游戏中青少年精神交往合理化的基础
        二、物质交往是网络游戏中青少年精神交往合理化的前提
        三、游戏场域是网络游戏中青少年精神交往合理化的载体
第二章 网络游戏中青少年精神交往的表现方式
    第一节 语言是网络游戏中青少年精神交往的中介
        一、文字表达是语言的主要形式
        二、语音通话是语言的“在场”表达
        三、表情包是语言的外化感性形式
    第二节 隐性对话是网络游戏中青少年精神交往的过程
        一、编码是精神交往的开端
        二、解码是精神交往的“结束”
        三、领悟是有效精神交往的标志
    第三节 符号化的行动是网络游戏中青少年精神交往的外在表达
        一、点赞和送礼物是积极交往的形式
        二、举报是网络游戏机制的自我监督
        三、加好友是网络游戏交往的延伸
第三章 网络游戏中青少年精神交往的价值实现路径
    第一节 人内交往是网络游戏中青少年精神交往的内生性实践
        一、“主我”的形成与发展
        二、“客我”的形成与发展
        三、“主-客我”互动实现自我认知
    第二节 人际交往是网络游戏中青少年精神交往的外源性实践
        一、伙伴关系促进精神支持
        二、师徒关系加强精神依赖
        三、亲密关系找寻精神寄托
        四、敌对关系铸就精神堡垒
第四章 网络游戏中青少年精神交往的价值实现机制
    第一节 导向机制是网络游戏中青少年精神交往价值实现的基础
        一、目的行为刺激自我
        二、调节行为规范自我
        三、戏剧行为展示自我
    第二节 激励机制是网络游戏中青少年精神交往价值实现的催化剂
        一、游戏的正向反馈突出自我表现
        二、游戏的技术提高促进自我提升
        三、游戏的段位进阶实现自我超越
    第三节 调控机制是网络游戏中青少年精神交往价值实现的保障
        一、在游戏体验中进行游戏反思
        二、在理解中达到人际交往和谐
        三、在游戏团队中实现游戏荣耀
第五章 网络游戏中青少年精神交往的价值实现本质
    第一节 主体性的回归是网络游戏中青少年精神交往的个人价值
        一、网络游戏中青少年的精神交往实现了人的生命自由
        二、网络游戏中青少年的精神交往彰显了人的本体论意义
        三、网络游戏中青少年的精神交往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节 共同体的建构是网络游戏中青少年精神交往的团队价值
        一、互动交流是游戏共同体凝聚的基础
        二、自我认同是游戏共同体成立的前提
        三、圈层认同是游戏共同体凝聚的体现
    第三节 社会化的途径是网络游戏中青少年精神交往的社会价值
        一、网络游戏中青少年的精神交往促进社会交往
        二、网络游戏中青少年的精神交往推动文化发展
        三、网络游戏中青少年的精神交往刺激物质交往
第六章 网络游戏中青少年精神交往价值实现的障碍及对策
    第一节 网络游戏中青少年精神交往价值实现的障碍
        一、主体的异化
        二、网络游戏的异化
        三、人与游戏关系的异化
    第二节 网络游戏中青少年精神交往异化的原因
        一、网络游戏中青少年的精神交往受到物的控制
        二、网络游戏中青少年精神压力的增加
        三、游戏虚拟场景和现实生活的断裂
    第三节 网络游戏中青少年精神交往异化的对策
        一、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养
        二、加强网络游戏的行业自治
        三、营造游戏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4)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相关概念阐释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革命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教育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教育思想的生成轨迹
        二、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教育思想的逻辑框架
        三、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教育思想的理论影响
    第二节 列宁的无产阶级文化教育思想
        一、列宁无产阶级文化教育思想的内容解析
        二、列宁无产阶级文化教育思想的本质特征
        三、列宁无产阶级文化教育思想的创新性价值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文化教育思想
        一、毛泽东关于革命文化教育的论述
        二、邓小平关于革命文化教育的论述
        三、江泽民关于革命文化教育的论述
        四、胡锦涛关于革命文化教育的论述
        五、习近平关于革命文化教育的论述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以革命文化教育青年学生的历史实践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时期党以革命文化教育青年学生的主要做法
        一、建立宣传阵地,激发革命斗争意识
        二、组织学生运动,坚持意识形态领导
        三、创办各类学校,培养革命需要人才
        四、开展整风运动,促进革命思想发展
    第二节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党以革命文化教育青年学生的主要做法
        一、以马克思主义奠定革命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石
        二、以党的革命历史教育增强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
        三、以革命英雄主义涵育青年学生的精神品质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党以革命文化教育青年学生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革命文化教育的课程化建设
        二、推进革命文化教育的生活化发展
        三、丰富革命文化教育的仪式化活动
        四、提升革命文化教育的法治化水平
        五、发展革命文化教育的网络化模式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以革命文化教育青年学生的经验启示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文化教育的全面领导
        三、坚持革命文化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立场
        四、坚持一以贯之地发挥革命精神的涵育功能
        五、坚持与时俱进地创新革命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现实样态-基于福建省 7 所高校的调查
    第一节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现状的调查设计
        一、问卷设计思路与基本结构
        二、调查对象选取及其主要特征
        三、样本情况
        四、工具与方法
    第二节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数据分析
        一、对革命文化的认知态势
        二、对革命文化的认同程度
        三、对革命文化的自信心理
        四、对革命文化的践行情况
    第三节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评价度高与主动关注度低之间存在矛盾
        二、党对革命文化理论教育重视度高与现实成效度低之间存在矛盾
        三、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力弱与学生实践体验诉求强之间存在矛盾
        四、学校革命文化教育方式单一与传播媒介多元之间存在矛盾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制约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实效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经济市场化进程使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面临挑战
        一、市场经济的逐利性本质消解大学生对革命精神的崇尚心理
        二、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弊端削弱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心
        三、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冲击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政治认同
    第二节 文化多元化发展制约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一、西方多元文化的冲击削弱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理论认同
        二、多重价值取向消解大学生对革命文化价值的认知与践行
        三、各群体信仰的多元化加大大学生对革命精神崇尚与学习的难度
    第三节 教育信息化趋势给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带来新的冲击
        一、虚拟空间的难控性削弱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正向传播的有效度
        二、网络舆论的复杂性降低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兴趣度与认知度
        三、信息平台的多样性影响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线下教学的参与度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运行机理
    第一节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具有新旨归
        一、在阐释复兴使命中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二、在传承红色基因中解决“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三、在强化初心指引中解决“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第二节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呈现新特征
        一、革命文化铸魂育人的价值定位更加鲜明
        二、革命文化涵育人心的表现形式更加多元
        三、以革命文化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要求更加全面
        四、革命文化教育的场域和载体更加丰富
    第三节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原则
        一、坚持教育内容的历史性与教育目标的政治性相统一
        二、坚持资源利用的科学性与环境建设的创新性相融合
        三、坚持线下教育的主导性与线上教育的辅助性相促进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具体路径
    第一节 打造革命文化教育“全课程”育人体系
        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
        二、以地方革命文化资源打造革命文化校本课程
        三、以“课程思政”引导大学生确立革命文化的价值自觉
    第二节 创设革命文化教育“多样式”实践平台
        一、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打造革命文化育人品牌
        二、创建各类活动组织,提升革命文化育人实效
        三、打造红色研学精品,强化革命文化精神体验
        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激发学生自觉践行意识
    第三节 构建革命文化教育“常态化”发展模式
        一、打造革命文化教育的网络“信息场”
        二、构建革命文化教育的实践“共同体”
        三、优化革命文化教育的国际“软环境”
    本章小结
结论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一、选题的缘由
        二、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关于自我发展的研究
        二、国内对于大学生自我发展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创新
第一章 当代大学生自我发展研究的理论借鉴和知识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自我发展的方法论指导
        一、从人与对象世界的关系出发把握自我发展的起因
        二、从人的实践性出发把握自我发展的途径
        三、从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出发把握自我发展的内涵
        四、从成为“高尚的人”出发把握自我发展的精神追求
        五、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出发把握自我发展的目标
    第二节 自我发展的历史文化维度考察
        一、西方哲学中的自我及自我发展观演变
        二、以境界提升为核心的中国传统哲学中蕴含的自我发展思想
    第三节 自我发展的现代理论维度考察
        一、现代心理学关于自我发展的代表理论
        二、现代心理学关于自我发展的基本共识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自我发展基本理论
    第一节 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概念界说
        一、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内涵
        二、相关概念界分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发展的背景分析
        一、大学生自我发展所处的微观时空境域
        二、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时代背景演变
        三、融入祖国、人民之“大我”的大学生自我发展
    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文化性和历史性
        二、个体性和社会性
        三、主动性与受动性
        四、持续性与阶段性
        五、政治性与价值性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自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 从调查数据看当代大学生自我发展存在问题
        一、自我发展的认知和定位不足
        二、自我发展的自主性有待加强
        三、自我发展的价值导向不清晰
        四、获得外部支持的主动性欠缺
        五、自我发展能力亟待提升完善
    第二节 从辅导员访谈看当代大学生自我发展存在问题
        一、自我中心主义倾向
        二、自我同一性危机
        三、自我发展内生动力欠缺
    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内部原因
        二、外部原因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自我发展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关系
        一、引导大学生自我发展能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提升
        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为大学生自我发展夯实根基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引导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基本遵循
        一、借鉴全人教育理念
        二、注重学生和谐发展
        三、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四、立足日常生活世界
        五、持续改进和产出导向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核心体系
        一、坚定的理想信念
        二、完善的知识能力素质
        三、健全的人格素养
        四、崇高的人生境界
第五章 以理想信念树立为先导统领大学生自我发展方向
    第一节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三个维度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二、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第二节 用理想信念教育确保大学生自我发展方向
        一、教育学生正确把握自我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关系
        二、教育学生正确把握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辩证统一
        三、教育学生树立“四个正确认识”投身伟大中国梦的现实实践
    第三节 以理想信念树立为先导的大学生自我发展路径
        一、加强理论学习筑牢理想信念教育根基,明确自我发展政治方向
        二、坚定文化育人丰富理想信念教育内涵,增强自我发展文化底蕴
        三、开展分层教育提升理想信念教育实效,促进自我发展分类指导
        四、注重阵地建设拓展理想信念教育手段,丰富自我发展平台支撑
第六章 以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为核心筑牢大学生自我发展根基
    第一节 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内涵
        一、知识的基础作用
        二、能力的外在表现
        三、素质的整体关切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发展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
        一、扎实的知识储备
        二、良好的自我发展能力
        三、高素质优秀人才
    第三节 以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为核心的大学生自我发展路径
        一、树立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培养理念
        二、借鉴新型教育理念的先进性
        三、提升课堂知识传授的实效性
        四、提升学生自我教育的自觉性
第七章 以健全人格塑造为主线引领大学生自我发展目标
    第一节 人格教育的重要性
        一、人格的内涵
        二、开展大学生人格教育的意义
    第二节 以健全人格塑造为主线的人格教育内涵
        一、生理要素是健全人格的基础
        二、心理要素是健全人格的保障
        三、社会要素是健全人格的核心
        四、道德要素是健全人格的指向
        五、审美要素是健全人格的升华
    第三节 以健全人格塑造为主线的大学生自我发展路径
        一、注重和引导大学生加强体育锻炼
        二、关注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三、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充分的社会化
        四、加强和提升大学生道德品质水平
        五、指引和呼唤大学生美好生活向往
第八章 以人生境界培育为牵引提升大学生自我发展格局
    第一节 人生境界的内涵
        一、人生境界体现了个体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的统一
        二、人生境界体现了个体自我发展和社会历史发展的统一
        三、人生境界体现了个体理想自我描述与精神超越的统一
    第二节 人生境界对于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的作用
        一、追求至真的人生境界能够支撑大学生在求真道路上孜孜不倦
        二、向往至善的人生境界能够引导大学生在向善意志上砥砺前行
        三、渴求至美的人生境界能够激发大学生在万物共生中圆融自如
    第三节 以人生境界培育为牵引的大学生自我发展路径
        一、涵养自我发展的天地胸怀
        二、培育自我发展的战略眼光
        三、厚植自我发展的家国情怀
        四、激励自我发展的时代精神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6)儒家人学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当代价值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难点及创新点
        1.5.1 研究的难点
        1.5.2 研究创新点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
    2.1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基本内涵
    2.2 对现实的人的关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和归宿
    2.3 人的价值实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心
    2.4 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
3 何以立德: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立足点的探寻
    3.1 何为人: 关于人的本质的确证
        3.1.1 本身之自由: 马克思主义人学所确证的人的本质
        3.1.2 仁者,人也: 儒家人学中人的最高本质
        3.1.3 主体性与超越性: “仁”与自由的会通
    3.2 人的主体性与超越性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3.2.1 以主体性发展为依托的道德教育
        3.2.2 人生境界教育为依托的道德培养
4 何以树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价值的实现
    4.1 何以成人: 关于人的价值的实现
        4.1.1 实践生成论: 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成人之道
        4.1.2 成己成人说: 儒家人学的成人之道
        4.1.3 实践性与统一性: 实践生成论与“学以成人”的会通
    4.2 成己成人说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支撑
        4.2.1 以“成己之学”为依托的个体价值实现
        4.2.2 以“成人之学”为依托的社会价值实现
5 立德以树何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目标的映照
    5.1 成何人: 关于人的发展的定位
        5.1.1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终极追求
        5.1.2 君子人格: 儒家人学的普适性要求
        5.1.3 人格的完善: 君子人格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会通
    5.2 君子人格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格培养环节的启示
        5.2.1 以“现代君子人格”培养为依托的核心价值观培养
        5.2.2 以“慎独”精神培养为依托的道德自律
结语
参考文献
    一、经典着作
    二、专着
    三、中文译着
    四、期刊论文
    五、学位论文
    六、报纸类

(7)唐君毅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哲学之诠释
    第一节 天道论
        一、形而上学之意义
        二、现象主义
        三、直就呈现之现象
        四、存有之哲学
        五、变之哲学
        六、宇宙之究竟
    第二节 人道论
        一、人道论之意义
        二、价值之存在
        三、价值之分类与次序
        四、意志自由
        五、价值之选择
        六、人道之实践
    第三节 知识论
        一、知识论之意义
        二、知识之通性
        三、知识之分类
        四、知识之起源
        五、知识之对象
        六、知识之价值
第二章 发生命之性情以“立人极”
    第一节 人生之体验
        一、心灵之发展
        二、自我生长之途程
    第二节 道德自我之建立
        一、世界之肯定
        二、精神之表现
    第三节 道德理性
        一、文化哲学之思
        二、文化意识之思
        三、道德自我之思
    第四节 心物与人生
        一、物质与生命
        二、心与真理
        三、人生与人文
第三章 究天人之合德以“立太极”
    第一节 客观境界
        一、万物散殊境
        二、依类成化境
        三、功能序运境
    第二节 主观境界
        一、感觉互摄境
        二、观照凌虚境
        三、道德实践境
    第三节 超主观客观境
        一、归向一神境
        二、我法二空境
        三、天德流行境
    第四节 通观九境
        一、九境构造与开阖
        二、通达余境义
        三、观主体依理成用
        四、观生命存在之事用之理
        五、存在之理之相
第四章 融中西之人文以“立皇极”
    第一节 原之论
        一、原理与原心
        二、名辩与致知
        三、原道
        四、原命
    第二节 原性论
        一、原性及诸义
        二、先秦性论
        三、秦至唐性论
        四、宋明清性论
    第三节 原道论
        一、原道之道
        二、周秦诸子之道
        三、两汉经子之道
        四、佛家哲学之道
    第四节 原教论
        一、原教及释名
        二、宋初之教
        三、宋明之教
        四、明末及清之教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8)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手段
    四、可能的创新之处和预期成果
第一章 价值与精神价值的哲学解释与思想政治教育运用
    第一节 价值与精神价值的哲学解释
        一、价值思想与价值本质
        二、精神价值概述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精神价值概述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内涵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价值概述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价值重要性
    第一节 精神价值推动直接价值向间接价值生成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价值推动物质生产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价值促进精神生产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价值调控社会生活行为
    第二节 精神价值引导价值意识向价值实践转化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心理向价值实践转化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念向价值实践转化
        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评价向价值实践转化
    第三节 精神价值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性
        一、精神价值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理性
        二、精神价值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理性
        三、精神价值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批判理性
        四、精神价值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建构理性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价值形态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价值
        一、思想政治教育认识价值的内容:满足认识需要
        二、思想政治教育认识价值追求“真”
        三、思想政治教育认识价值的特征:合规律性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价值
        一、思想政治教育道德价值的内容:满足道德需要
        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价值追求“善”
        三、思想政治教育道德价值的特征:合目的性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价值
        一、思想政治教育审美价值的内容:满足审美需要
        二、思想政治教育审美价值追求“美”
        三、思想政治教育审美价值的特征:合生命自由体验性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价值实现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价值实现过程
        一、精神价值实现的客体主体化阶段
        二、精神价值实现的主体客体化阶段
        三、精神价值实现是螺旋上升的过程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价值实现规律
        一、主客统一律
        二、分化整合律
        三、协调递增律
        四、真善美统一律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价值实现途径
        一、展现价值客体的魅力: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审美机制
        二、营造价值创造的环境: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合力场域
        三、激发价值主体的内化:调动受教育者自我完善的巨大潜力
        四、开展价值行为的评价: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反馈体系
        五、契合价值升华的过程: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体验路径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生命价值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的问题及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2“生命”与“价值”的一般理解
    2.1“生命”的涵义与特征
        2.1.1 生命的一般特征
        2.1.2 人的生命的独特性
        2.1.3 人的生命的内在矛盾性
    2.2“价值”的涵义与特征
        2.2.1 价值的构成要素
        2.2.2 价值的本质
        2.2.3 价值的分类
    2.3 生命价值的基本界定
        2.3.1 生命价值的含义
        2.3.2 生命价值的特征
        2.3.3 生命价值的形态
3 历史上的生命价值思想
    3.1 西方生命价值思想
        3.1.1 古希腊罗马哲学中的生命价值思想
        3.1.2 中世纪哲学中的生命价值思想
        3.1.3 近代西方生命价值思想
        3.1.4 现代西方生命价值思想
    3.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命价值思想
        3.2.1 儒家生命价值思想
        3.2.2 道家生命价值思想
        3.2.3 佛家生命价值思想
    3.3 马克思的生命价值思想
        3.3.1 人学研究的生存论转向
        3.3.2 人的生命本质
        3.3.3 人的价值及其实现
4 生命价值的前提性依据
    4.1 人的自然生物肌体的健康存在
        4.1.1 人的自然生命的重要性
        4.1.2 自然生命与“自我”意识
        4.1.3 自我意识与生命意识
    4.2 主体性与生命自觉
        4.2.1 主体意识与主体性
        4.2.2 人的主体能力与主体地位
        4.2.3 主体性与生命自觉
    4.3 生死意识与生死价值
        4.3.1 生的意识与生的价值
        4.3.2 死亡意识与死的价值
        4.3.3 生死价值的转换
5 生命价值的实现与评价
    5.1 生命的自我价值实现与评价
        5.1.1 价值的评价
        5.1.2 自我价值与自我评价
        5.1.3 幸福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5.2 生命的社会价值实现及评价
        5.2.1 社会价值与社会评价
        5.2.2 社会贡献与社会价值的实现
        5.2.3 残疾人的生命价值
    5.3 生命的精神价值实现及评价
        5.3.1 精神生命与精神价值
        5.3.2 真善美与生命的精神价值实现
        5.3.3 生命的精神价值与人生境界
6 生命教育与生命价值观的培育
    6.1 生命教育应当直面生命困惑
        6.1.1 极端生命现象及案例
        6.1.2 生存悖论与生命困惑
        6.1.3 生命认知的盲点
    6.2 生命教育应当培育生命自觉
        6.2.1 加强生命主体的自我教育
        6.2.2 强化素质教育与情感教育
        6.2.3 破除“神话”,追寻生命的意义
    6.3 生命教育应当指向生命价值
        6.3.1 逆境与苦难中的生命价值观培育
        6.3.2 超越个人幸福的生命价值观培育
        6.3.3 给予与奉献的生命价值观培育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10)大学立德树人文化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理论根基研究现状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及中国探索的过程
        (二)国内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
        (三)国内外学校文化研究
    三、研究的思路与框架结构
第二章 大学立德树人的生命文化
    一、人与生命
        (一)人的生命是自然的存在物
        (二)人的生命是社会存在物
        (三)人的生命是精神存在物
    二、生命与文化
        (一)人的生命是未特定化的生物体
        (二)人的生命是文化的存在
        (三)人的生命是超越性的存在
    三、立足本原性,建构立德树人的生命文化
        (一)生命认知中的迷失
        (二)生命文化中的实践问题
        (三)走向立德树人的生命文化
    注释
第三章 大学立德树人的德育文化
    一、德育文化中的人学的概念
        (一)对“树人”之人的理解
        (二)对“树人”之人性的把握
        (三)对“人的发展”的阐释
    二、德育文化的困境与挑战
        (一)是高科技挑战道德责任
        (二)是市场经济挑战人的价值取向
        (三)是数字化生活挑战人的价值判断
        (四)教育理念的偏差挑战德育的实践
    三、德育文化内容中的基本问题
        (一)德育文化内涵基本要素的视角
    四、德育文化现实重大问题的视角
    五、创新大学德育文化
        (一)道德文化的人学主线
        (二)要“立”真、善、美、爱“之德”以“树人”
        (三)拓展德育视野,建构人的精神世界
        (四)大学“立德树人”德育文化再造
    注释
第四章 大学立德树人的智育文化
    一、马克思人学中有关能力发展的思想
    二、科学、技术与人文
        (一)知识的价值
        (二)新世纪需要的人才特征
        (三)坚持科学、技术与人文的统一
    三、教学、科学研究与社会实践
        (一)坚持立德树人的教学文化
        (二)深化科学与技术研究,创新学术文化
        (三)强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注释
第五章 大学立德树人的精神文化
    一、大学精神与文化选择
        (一)大学精神的概念界定
        (二)大学精神与文化选择
        (三)大学精神文化的形成
    二、树立现代大学办学理念
        (一)倡导新的科学与人文结合的大学理念
        (二)树立“立德树人”的新理念
        (三)树立引领社会前进的大学理念
    三、坚持文化自觉、创新大学精神文化
        (一)坚持文化自信,努力成为伟大中国梦的精神文化先锋
        (二)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
        (三)转化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创新大学精神文化,创造出中华文明新辉煌
    注释
第六章 大学立德树人的制度文化
    一、人学视角的现代大学制度与文化
        (一)人学与制度
        (二)制度与文化
        (三)大学制度与大学制度文化
    二、大学制度文化中的迷思与反省
        (一)大学制度文化变迁中问题的理性透视
        (二)大学制度文化问题成因浅析
    三、促进大学制度文化创新
        (一)加速理念升华与观念更新
        (二)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
        (三)大学治理现代化中的章程建设
    注释
第七章 大学立德树人的物质文化
    一、大学物质文化的蕴意和构架
        (一)大学物质文化的要义
        (二)大学物质文化的价值追求
    二、现代大学课程体系和学科(专业)
        (一)课程设置及其价值观
        (二)课程体系结构
    三、建设立德树人的教师队伍
        (一)教师水平决定大学水平
        (二)教师队伍的现状及文化能力的缺失
        (三)大力建构现代教师文化
    四、大学环境技术文化
        (一)大学环境技术文化的要义与特征
        (二)努力建构大学环境技术文化
        (三)精心打造环境技术文化的新样态
    注释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论人的生命活动中的精神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竞技本质因素的体育哲学辨析[D]. 郭明. 江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马克思审美思想研究 ——审美实践的人性意蕴及其现代性批判[D]. 崔佳.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3]网络游戏中青少年精神交往的价值实现[D]. 李亚芯.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4]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研究[D]. 欧阳秀敏.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1)
  • [5]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我发展研究[D]. 张君博.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6]儒家人学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当代价值探究[D]. 叶添阁. 浙江大学, 2019(02)
  • [7]唐君毅哲学研究[D]. 许敬辉. 河北大学, 2018(12)
  • [8]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价值研究[D]. 赵进祺.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9]生命价值论[D]. 刘露晓. 华中科技大学, 2017(03)
  • [10]大学立德树人文化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思考[D]. 孟楠.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论人类生命活动中的精神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