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矛盾的“文本”——梭戛生态博物馆田野考察实录(论文文献综述)
吴晓梅,吴秋林[1](2021)在《从社区呈现到全景融合:中国生态博物馆建设视域转型》文中研究说明生态博物馆的理论基础问题是生态关系的建立和表达,其主要路径是把社区区域等同于生态博物馆的展示区域,并且使用布展方式在区域内建立标牌,以实现博物与环境的生态关系的建立。中国的生态博物馆建设全景式地实践了这一过程,并且在早期的"六枝原则"中明确了这一理论。其在早期的生态表现中确立了博物与环境关系的经典范式,后期多元化生态表现中,还实现了生态学与生态博物馆的融合。
李传欢[2](2021)在《传统村落景观价值研究》文中认为每一个传统村落都是一个活态延续的景观系统,其中既有已中止发展的文物,还有仍在继续发展演变的传统,景观结构复杂。论文从文化景观视野研究传统村落遗产景观的价值内涵。首先,论文绪论部分阐明了研究的背景和理论依据、传统村落景观的概念、传统村落景观相关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选题价值。论文主体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阐释了传统村落景观的构成要素以及由各要素相关联的景观系统,在此基础上根据景观构成要素分析了村落景观类型及特征。第二章是论文核心章节,基于对传统村落景观遗产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考,阐释了传统村落景观的审美、社会与文化、环境与生态以及旅游与经济四项价值,明晰了传统村落景观作为当代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内涵。第三章是基于前两章对传统村落景观构成与价值的分析,尝试提出了传统村落景观类型划分依据,将传统村落景观划分为生态型、田园型和聚落型,并构建了三种类型传统村落景观的评价体系,最后按类型提出了对传统村落景观保护策略。论文结语指出,传统村落景观作为一种因日益减少而愈加珍贵的景观资源,对其进行分类施策保护将是维护传统村落景观活态自然延续的必要举措。
王梦恩[3](2020)在《中国生态博物馆展示体系研究》文中认为生态博物馆是一种新的遗产保护模式,旨在将文化、遗产及自然环境在其原生地共同进行整体、活态的保护与传承。生态博物馆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其一般都有以下几个主要要素:地方文化、当地社区居民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生态博物馆还拥有以下一些共同特点:在文化的原生地对文化进行保护;强调社区居民的文化主人地位,由居民自己保护、传承和发展自己的文化;强调对文化及其文态环境、自然环境等进行整体的、活态的、可持续的保护等等。生态博物馆的思想更像是一种理论或方法论,它打破了传统博物馆和遗产保护的固有模式,为文化保护和遗产保护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生态博物馆对地方文化、自然环境的关注正契合了现代社会地方文化意识觉醒、保护文化多样性和保护自然环境的大势。生态博物馆起源于法国,随后开始向全世界传播,20世纪80年代由苏东海、安来顺等人介绍入中国。生态博物馆传入中国后,获得了快速发展,各个地区都开始建设生态博物馆,积累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对中国的地方文化保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文化进行保护是为了更好的传承、传播和发展文化,其中,文化的展示同样十分重要。但是目前,国内的生态博物馆虽然拥有大量的建设实践经验,但还并未建立起完善的展示体系,展示水平普遍较低。因此,对生态博物馆展示体系进行研究对于保护和展示我国的地方文化的多样性,促进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地方发展模式,提高中国生态博物馆的展示水平,以促进中国生态博物馆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某种程度上,生态博物馆更像是一个微型社会,对生态博物馆进行展示,就是对一个微型社会进行展示。生态博物馆展示的内涵既包含了一般遗产展示的内容,又有其自身独特的地方,所涉及的展示方式等也比传统博物馆和一般的遗产地更加复杂。文章对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和太行三村生态博物馆展示现状进行研究,结合对全国其他24个生态博物馆展示情况的分析,总结出中国生态博物馆的展示存在着展示水平低、资源利用率不够、专职人员匮乏、对自然环境缺乏关注等主要问题。结合这些问题和生态博物馆本身的思想内涵要求,提出了做好文化资源调查、研究和转化,从当地社区培养“文化代言人”,强化居民文化主人地位,加强生态博物馆的概念普及,增进生态博物馆建设中对自然环境重要性的认识、构建科学完善的展示体系等几个解决的思路。生态博物馆的展示相较于一般的遗产展示更有全局意识和整体性,也更注重对当下的展示,而对自然环境的展示则是生态博物馆展示中最值得称道的地方。对生态博物馆展示与一般遗产展示的异同的比较研究厘清了构建生态博物馆展示体系的理论上的合理性;“文化需要不断发展创新而不是固本守旧”是贯穿全文的隐性思想;这两点是本文所构建的中国生态博物馆展示体系中的众多内容的思想和逻辑出发点。本文构建的中国生态博物馆展示体系主要包含了展示原则、展示内容、展示方式和公众参与四个方面。该体系集中体现了生态博物馆的整体性、活态性、居民自主性等核心思想。其中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强调,是大多数生态博物馆研究较少涉及的,是本2研究的一个亮点。构建较为完善的生态博物馆展示体系,进一步丰富了国内生态博物馆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对中国生态博物馆的展示具有理论指导意义,也可促进国内生态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
黄智维[4](2019)在《西双版纳章朗村生态博物馆与社区茶产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70年代,欧洲某些社区受到城市化、工业化的巨大冲击,甚至消失在工业化浪潮中,这一现象引起了西方学者的关注。生态博物馆就在这样一个“反思工业化”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旨在有效地保护和抢救那些区域性和独特性的文化。中国的少数民族也拥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某些地区的特色文化也面临类似的问题。到了 20世纪90年代,国内学者开始引进生态博物馆这—概念并加以实践,用来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从贵州梭戛生态博物馆到浙江安吉生态博物馆,国内的生态博物馆经历了三代的发展,它们都为国内生态博物馆的发展积累了经验。如何更好地促进当地社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寻找符合当地新型发展模式,是当下生态博物馆建设的重要方向。本文选取位于西双版纳的章朗生态博物馆,以当地茶产业作为切入点,运用文献分析、深入访谈等研究方法,论述了章朗生态博物馆与茶产业之间的关系,在大量资料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揭示出章朗生态博物馆如何与茶产业相互影响。本论文希望通过对这两者的研究探索生态博物馆建设的新模式:生态博物馆与特色产业相互融合、相互推动,使其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本文由五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介绍了生态博物馆的理论和实践,梳理了生态博物馆建设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介绍章朗村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以及章朗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历程和基本情况。第三部分通过实地调研所收集的数据,详细整理了当地茶产业发展历程和现状。第四部分在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细致分析后,探讨生态博物馆对当地茶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第五部分以生态博物馆价值评估体系为切入点,分析茶产业如何推动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为其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孙佳[5](2018)在《新博物馆学与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文中指出诞生于20世纪60、70年代的新博物馆学是人们对多样性文化及其生存环境进行整体性保护的努力成果,旨在对社区内的文化遗产及自然环境进行原地的、整体的、活态的保护,通过社区居民自下而上的文化自觉意识和自我管理的方式保护社区文化遗产,构建社区文化认同,实现社区居民的文化自主权,进而促进社区发展。从新博物馆学兴起到鼎盛再到裂变,不过短短数十年历史,我国历史街区的新博物馆实践探索也不过经历数年,新博物馆学是否能够成为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的理想模式目前还难以定论,但起码提供了值得探索的方向。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新博物馆学的理论研究始终落后于实践探索,以至于至今仍未建立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导致新博物馆实践中问题重重。因此,本文将用两个章节的篇幅,在对新博物馆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进行全面、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试图全面把握新博物馆学理论的内涵与特征,为之后的实证研究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第一章以社会结构分析法从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文化危机与生态危机,后工业时代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生态的失衡与本土意识的觉醒,后殖民时代的到来与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的兴起,遗产运动的勃兴和以“物”为中心的博物馆学的后现代转向等五个方面深度分析新博物馆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在此基础上剖析新博物馆学的理论渊源,包括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社会文化史理论、文化生态理论、人类学理论、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理论、社区发展理论等。进而依据雨果·戴瓦兰等学者的理论,将新博物馆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分为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的萌芽时期、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的形成时期、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裂变与再生时期。通过爬梳国际新博物馆学在不同时期的理论发展轨迹及各国的实践探索,从发展中总结其规律和经验,为把握新博物馆学理论的内涵与特征奠定基础。第二章根据新博物馆学学者的研究成果及各国新博物馆学实践,总结出新博物馆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强调“以人为本”“整体性保护”“集体记忆”“保护多元文化”等基本理念与原则;保护社区文化遗产,服务社区发展等目标与任务;以及新博物馆的基本要素、类型及方法。在总结新博物馆特征时,运用比较方法,通过将其与传统博物馆在产生模式、核心旨归、价值取向、场所精神、教育方法、运行机制、文化政治等方面进行比较,提炼出新博物馆之于传统博物馆在功能与内涵上的转向和衍变。第三章总结西方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经验及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分析新博物馆学与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在理论面向、内容与方法上的耦合,从理论上明确新博物馆理念和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的契合点。最后对新博物馆学理念下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的欧洲、美洲及亚洲代表性国家地区的经验加以总结,以期鉴照我国新博物馆理念下的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第四章在对中国早期新博物馆实践探索的代际更迭加以梳理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早期新博物馆实践的特点。之后在对我国两个典型历史街区新博物馆在街区文化遗产保护方面采取的措施及其成效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其实践中存在的矛盾与畸变,以及导致矛盾与畸变产生的深层原因,为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打下基础。第五章提出了新博物馆学理念下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原则及策略,包括从终身教育、社区参与、重建集体记忆、整体保护、完善制度等方面,最终实现还权于民,维护历史街区场所精神,优化历史街区文化生态,实现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与街区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最后,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创意产业两种语境下对历史街区新博物馆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肖羽珊[6](2018)在《生态博物馆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作用研究 ——以黎平侗族地扪生态博物馆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文化多样性的保存和发展旨在探寻地域内族群及其未来发展。一方面,文化持有人的多元化理念共同构建了潜在的知识储备中心,除持续发挥提升族群素质的作用外,还为文化转向的未来路径持续发力;另一方面,尊重文化持有人持有的多样性文化,不仅是文化自信的正确表达,也是区域内外不同族群和谐共生的良治之道。生态博物馆是世界范围内文化多样性保护的有益尝试,作为舶来品,生态博物馆理念迎合了中国文化多样性保护的底层需求,但其发展适应度如何,其发展立场是否适合中国土壤,是否发展处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模式,显然亟需再反思生态博物馆理论和实践。论文基于黎平侗族地扪生态博物馆的实证调查,旨在探寻生态博物馆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作用机理、经验模式和困境障碍,并以此提出对策性建议。论文前置绪论、中置本论、未置结论,本论共四章。绪论介绍了论文的研究缘起,强调了文章的研究意义,专题梳理了国内外乡村研究与生态博物馆研究的脉络并述评,交待了研究方向与思路。第一章以实证调查为主,辅以规范研究,整体系统梳理了地扪侗寨文化生境,一方面,采用社会学的视角梳理了自然地理与历史文化实况,另一方面,从建筑营造技艺、民俗、传统手工技艺、传统音乐和传统戏剧梳理了地扪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章以第一手资料为支撑,认为地扪生态博物馆保护传承地域文化的经验与成就一方面在于口述史记录村落发展、多视角调查文化遗产、多渠道培养文化传人和多元化传播民族文化的文化保护模式确保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文旅产业、生态种养和手工技艺的社区发展模式确保协同式发展。第三章认为地扪生态博物馆保护传承地域文化的困境与障碍在于经济发展与文化坚守的冲突、人才匮乏与文化自治的冲突导致社区难以持续发展,文化持有人自我定位的缺失、外来经营者发展理念的排斥导致村落发展理念滞后。第四章认为地扪生态博物馆保护传承地域文化的思路与对策可考虑顶层设计持续发力,主导地扪模式发展战略,一是完善顶层设计,二是推动文化自觉,三是提供资金保障;基层民众理念更新,实现活态发展活态传承,一是引导村落发展与文化保护的均衡发展机制,二是寻求手工技艺与科技创新的创新创业途径;尊重多元文化交融,鼓励文化持有文化自觉,一是结束文化代理,二是培育社区经营,三是重视居民利益。文章最终认为政府、社会组织和居民的多元利益均衡格局是地扪生态博物馆保护传承地域文化的根本要素,其中,政府主导是关键,社会组织发力是重点,居民参与是核心。
尚国峰[7](2017)在《社区参与视角下的生态博物馆 ——以梭嘎生态博物馆为例》文中研究指明1998年,中国乃至亚洲第一所生态博物馆梭嘎生态博物馆建立。生态博物馆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和实践正式应用到了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中。发展至今天,梭嘎生态博物馆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逐渐显现出许多问题。本文在田野调查资料的基础上,以社区参与的角度切入,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从头饰服饰、建筑、歌舞乐器、节日文化、信仰崇拜等方面对长角苗的文化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描述,在较为完整的还原了长角苗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呈现出长角苗如今生活的现状,通过对比生态博物馆建立前后,长角苗族文化生活的变迁来探讨生态博物馆作为一个外来概念在本土化过程中,在保护长角苗传统文化中存在的问题,反思如何才能有效地做到生态博物馆模式下的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全文共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对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进行了介绍。同时对国内外有关生态博物馆及社区参与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研究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是关于长角苗与梭嘎生态博物馆建立的概要性介绍。第三部分是生态博物馆模式下陇嘎寨的社区发展。主要呈现生态博物馆的建立对梭嘎长角苗社会文化生活带来的改变。第四部分是生态博物馆模式下长角苗社区发展的现状。通过对长角苗民族服饰、建筑、歌舞乐器、节日文化、信仰崇拜等文化要素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分析来检视生态博物馆在保护长角苗传统文化中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在前文描述性叙事的基础上,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从社区参与的角度分析梭嘎生态博物馆在保护长角苗传统文化中存在的问题,反思如何才能有效地做到生态博物馆模式下的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第六部分,结语。通过以上对生态博物馆模式下长角苗社区发展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指出梭嘎生态博物馆现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社区居民,政府及其主管部门以及旅游企业和专家学者等各方参与的不到位所导致。而要做好社区参与,离不开对“地方性知识”的重视和运用。
罗澳[8](2017)在《生态理念在乡村旅游景观设计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世纪以来的中国,在学术领域中,对于乡村旅游的相关研究增速迅猛;在实践领域中,创新的乡村旅游项目大量成立。这是城市化和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以及国家政策对乡村发展格外重视的结果。景观设计作为乡村旅游开发的一个环节,景观设计市场在应对乡村旅游快速增加的需求上必然出现一些问题,包括乡村旅游景观设计不合理,设计大同小异,设计不可持续。在解决乡村旅游设景观设计可持续性的问题上,生态理念的运用和落实是主要的解决方法,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乡村旅游景观设计关系到多门学科的合作。自19世纪50年代起,随着生态学的发展,生态学与诸多学科发展出交叉门类,产生了较为完备的乡村旅游规划设计理论。通过对当今热门的乡村旅游案例进行研究,在乡村旅游景观设计中,生态理念主要体现在设计理念和策略,还有建材、水体、绿化、新能源等各方面技术的运用。结合问卷调查,分析不同人群对乡村旅游的认识、对乡村旅游景观的认识和对生态理念的认识。根据问卷反馈,站在景观设计者的角度为生态理念在乡村旅游景观设计的应用进行评价和建议。综上,本文论述了生态理念在乡村旅游景观设计的应用手段和应用情况,并针对国内的应用情况提出了建议。本文有利于景观从业者在乡村旅游景观设计中对生态理念有一个较为透彻的认识,在实践中提升国内乡村旅游景观的水平。
赵迪心[9](2016)在《生态博物馆模式的语言选择及设计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之一。生态博物馆的出现反映了在现代社会迅速发展过程中以及在博物馆所处的社会环境不断变化的状况下,社会和公众对博物馆功能和内涵提出的新要求,即在寻求一种人类文化未来的发展方式,包括如何阻止不同地域文化的退化、如何激活不同地域文化的生命力、如何激发不同地域文化的原创力。本文从博物馆发展的新动向开始探讨博物馆的时代特征及其发展走向,梳理了生态博物馆的兴起、思想来源和在中国及根植于不同国家、民族土壤中的表现。期望在保证地域自然环境与传统文化良性发展、传承以及与社区经济发展和谐共生的基础上获得一种展示语言,即在生态博物馆模式下探讨一种设计叙事方法,来建设和恢复民族文化符号以及体现完整的生活“地貌”的文化体系。
于富业[10](2014)在《关于中国生态博物馆的初步研究 ——以贵州生态博物馆群和浙江安吉生态博物馆群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生态博物馆理念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法国,目前已被不少国家接受并付诸实践。生态博物馆旨在打破传统博物馆的空间束缚,将社区内的自然环境、文化遗产进行整体性的协同保护,特别关注了生活于特定自然环境中、与文化遗产密切相关的人的因素和诉求,以促进社区文化认同以及人、物、环境的和谐发展。中国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目前已建有二十余座生态博物馆,但是其效果并不乐观,原因出于多方面,本文即是对这些问题的初步分析研究。首先,本文从环境主义思潮、博物馆分化以及文化多样性保护等角度出发,分析生态博物馆理念产生的根本原因,探讨生态博物馆理念在法国、加拿大、美国、瑞典、日本、英国的传播与实践,并从宏观上归纳分析生态博物馆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中国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其次,从中国生态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的理论认识,自然分布、分类与代际划分等方面阐述中国生态博物馆的概况,并以贵州生态博物馆群和浙江安吉生态博物馆群为考察对象,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原住民对生态博物馆建设的认识和态度,从兴建的背景和条件、具体的建设过程、运营管理三个层面详细剖析中国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情况,并对比分析贵州生态博物馆群和浙江安吉生态博物馆群的异同。最后,本文从中国国情出发,参照国内外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实践,结合实地考察的结果对中国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进行思考,阐述中国生态博物馆建设目前所取得的成绩,利用“批判博物馆学”、“社会生态学”理论,结合“二律背反”对中国生态博物馆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及相应的解决思路。认为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前提下,中国生态博物馆建设首先应回归民间,让原住民认知生态博物馆理念,自发、自组织地发起生态博物馆建设行动,并设计、规划好持续运营的路径,政府和社会有限地给予支持,社会民众广泛参与,才能成为生态博物馆发展的有效途径,才能使中国的生态博物馆在保护生态环境、传承文化遗产、促进社区发展等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矛盾的“文本”——梭戛生态博物馆田野考察实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矛盾的“文本”——梭戛生态博物馆田野考察实录(论文提纲范文)
(1)从社区呈现到全景融合:中国生态博物馆建设视域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生态博物馆的时代研究 |
(一)生态和生态博物馆 |
(二)生态博物馆的理论基础 |
(三)中国生态博物馆建设与实践的三个阶段 |
二、中国生态博物馆早期的生态实践研究 |
三、中国生态博物馆中后期的生态实践研究 |
四、结语 |
(2)传统村落景观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理论依据 |
一、作为遗产的乡村景观 |
二、景观遗产的保护视野 |
第二节 传统村落景观的概念界定 |
一、相关概念回顾 |
二、传统村落景观概念界定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文化景观理论研究现状 |
二、乡村景观遗产研究现状 |
三、传统村落景观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与意义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意义 |
第一章 传统村落景观构成及特征 |
第一节 景观构成要素及系统 |
一、村落景观构成要素分析 |
二、传统村落景观系统 |
第二节 村落景观类型及特征 |
一、生态类景观特征 |
二、聚落类景观特征 |
三、人文类景观特征 |
第二章 传统村落景观价值阐释 |
第一节 景观及审美价值 |
一、景观审美的发生机制 |
二、传统村落景观的审美意象 |
三、传统村落景观的审美功能 |
第二节 社会与文化价值 |
一、原乡与乡愁 |
二、文化容器 |
第三节 环境与生态价值 |
一、反映宜居宜业的环境特征 |
二、反映人类应对自然灾害的智慧 |
三、反映传统造物思想和设计理念 |
四、反映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理念 |
第四节 旅游与经济价值 |
一、传统村落景观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
二、国外传统村落景观旅游情况例举 |
三、中国传统村落景观旅游情况例举 |
第三章 传统村落景观价值评价及保护策略 |
第一节 传统村落景观类型划分 |
一、聚落型 |
二、田园型 |
三、生态型 |
第二节 传统村落景观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
一、传统村落景观价值评价的原则 |
二、聚落型景观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
三、田园型景观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
四、生态型景观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
第三节 传统村落景观保护策略 |
一、聚落型——保护历史遗产,塑造特色景观 |
二、田园型——保护生态环境,传承民俗文化 |
三、生态型——活态演进,有机更新 |
结语 传统村落景观未来发展趋势 |
一、传统村落景观在一个时期里会继续式微 |
二、传统村落景观的价值在未来将进一步突显 |
三、乡村旅游是传统村落景观存续和保护的主要途径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中国生态博物馆展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方法和目的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目的 |
(四)本文创新点 |
三、中国生态博物馆的实践及相关研究 |
(一)中国生态博物馆实践 |
(二)生态博物馆展示研究 |
四、遗产展示的概念及相关研究 |
(一)国际法文件中的遗产展示概念 |
(二)遗产展示相关研究 |
第一章 中国生态博物馆展示的现状 |
一、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的展示 |
(一)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概况 |
(二)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的展示 |
二、太行三村生态博物馆的展示 |
三、其他生态博物馆的展示 |
第二章 中国生态博物馆展示的问题探讨 |
一、中国生态博物馆展示中存在的问题 |
(一)展示水平有待提高 |
(二)资源利用率不够 |
(三)专职人员匮乏 |
(四)对自然环境缺乏足够关注 |
二、生态博物馆展示的问题的解决思路 |
(一)做好文化资源调查、研究和转化工作 |
(二)从当地社区培养“文化代言人” |
(三)强化居民文化主人的地位 |
(四)加强生态博物馆概念普及 |
(五)增进生态博物馆建设中对自然环境重要性的认识 |
(六)构建科学完善的展示体系 |
三、生态博物馆展示与一般文化遗产展示的比较 |
(一)生态博物馆展示与一般遗产展示的相同之处 |
(二)生态博物馆展示与一般遗产展示的不同之处 |
第三章 构建中国生态博物馆展示体系 |
一、生态博物馆的展示原则 |
(一)遗产展示的基本原则 |
(二)整体性原则 |
(三)活态性原则 |
(四)服务社区原则 |
(五)兼顾发展与创新 |
二、生态博物馆的展示内容 |
(一)遗产展示的基本内容 |
(二)自然环境 |
(三)社会生活 |
(四)地方产业 |
三、生态博物馆的展示方式 |
(一)遗产展示的基本方式 |
(二)生活场景展示 |
(三)节日展示 |
(四)演出展示 |
(五)数字化展示与媒体展示 |
四、生态博物馆展示与公众参与 |
(一)生态博物馆社区居民参与 |
(二)游客参与 |
(三)社会与政府参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中国现有生态博物馆名单(部分)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西双版纳章朗村生态博物馆与社区茶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选题背景和相关概念 |
1、选题背景 |
2、选题意义 |
3、相关概念 |
(二) 相关研究综述 |
1、国外生态博物馆的发展 |
2、国外生态博物馆的研究综述 |
3、国内生态博物馆的理论研究和发展历程 |
4、国内生态博物馆的跨学科研究 |
5、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茶产业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方法 |
1、文献资料研究法 |
2、实地考察法 |
3、比较研究法 |
(四) 难点和创新点 |
1、本研究的难点和重点 |
2、本研究的创新点 |
二、章朗村与生态博物馆 |
(一) 村落印象 |
(二) 章朗村的人文环境 |
1、章朗村的族群情况 |
2、章朗村的生计方式 |
3、章朗村的宗教信仰 |
4、章朗村的传统村落习俗 |
(三) 章朗村的种茶概况 |
1、章朗村的古树茶 |
2、章朗村中茶叶的用途 |
(四) 章朗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与现状 |
1、章朗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历程 |
2、章朗生态博物馆的基本情况 |
三、章朗村的茶产业 |
(一) 章朗村制茶的自然条件 |
(二) 章朗村的生态古树茶 |
1、生态茶园的形成因素 |
2、相关保护规定的原因 |
(三) 章朗村茶产业现状 |
1、章朗村茶产业的经济效益 |
2、章朗村茶叶生产概况 |
四、生态博物馆推动章朗茶产业发展 |
(一) 章朗生态博物馆的功能与特色 |
1、章朗生态博物馆的功能 |
2、章朗生态博物馆的特色 |
(二) 章朗生态博物馆与村落社区 |
1、章朗生态博物馆融入社区 |
2、章朗生态博物馆强化社区的对外联系 |
(三) 章朗村茶产业发展的内外因素 |
1、章朗村茶产业主要影响因素 |
2、生态博物馆对章朗茶产业的影响 |
3、茶叶市场对章朗村茶产业的影响 |
4、章朗茶产业内外因素的联动分析 |
五、茶产业拓展章朗生态博物馆的价值 |
(一) 茶产业对章朗生态博物馆价值评估的影响 |
1、传统博物馆的价值评估体系 |
2、生态博物馆的价值评估体系 |
3、章朗生态博物馆适用的价值评估体系 |
(二) 文化资产角度 |
1、文化资产的定义与组成 |
2、章朗生态博物馆文化资产的更新 |
3、茶产业丰富章朗生态博物馆文化资产 |
(三) 社会资产角度 |
1、社会资产的定义与组成 |
2、章朗生态博物馆的社会资产 |
3、茶产业扩大章朗生态博物馆的社会资产 |
(四) 身份资产角度 |
1、身份资产的定义和组成 |
2、章朗生态博物馆的身份资产 |
3、茶产业巩固章朗生态博物馆身份资产 |
结语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新博物馆学与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沦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 |
第五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新博物馆学的源流及其发展 |
第一节 新博物馆学的源流 |
一、新博物馆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
二、新博物馆学的理论建构 |
第二节 新博物馆学的发展历程 |
一、新博物馆学的萌芽 |
二、新博物馆学的形成 |
三、新博物馆学的发展 |
四、新博物馆学的裂变与再生 |
第二章 新博物馆学的内容及其特征 |
第一节 新博物馆学的基本理念 |
一、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社区与社会发展 |
二、力主对社区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 |
三、关注社区生活和社区记忆 |
四、注重对多元文化的保护 |
五、强调博物馆在终身教育中的作用 |
第二节 新博物馆的要素、类型与方法 |
一、新博物馆的基本要素 |
二、新博物馆的类型 |
三、新博物馆的方法 |
第三节 新博物馆学实践的特征 |
一、“底层性”的产生方式 |
二、“人本性”的核心旨归 |
三、“地方性”的叙事视角 |
四、“活态性”的记忆场所 |
五、“建构性”的教育方法 |
六、“民主性”的文化政治 |
七、“开放性”的运行机制 |
第三章 新博物馆学与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 理论耦合与国际经验 |
第一节 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的历程与趋势 |
一、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 |
二、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趋势 |
第二节 新博物馆学与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的耦合 |
一、新博物馆学人本思想与后现代城市主义人文转向的耦合 |
二、新博物馆与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内容与方法的耦合 |
第三节 新博物馆学理念下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经验 |
一、欧洲经验 |
二、美洲经验 |
三、亚洲经验 |
四、启示与借鉴 |
第四章 新博物馆学理念下的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国实践与矛盾畸变 |
第一节 中国新博物馆学实践的代际更迭及其特点 |
一、中国新博物馆学实践的代际更迭 |
二、中国新博物馆学实践的特点 |
第二节 中国历史街区新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
一、福州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
二、黄山屯溪老街社区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
第三节 中国历史街区新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的矛盾与畸变 |
一、核心的偏移: 从遗产保护的工具到发展经济的手段 |
二、主客体的错位: 居民“文化自治”与政府“文化代理”的悖论 |
三、规范的失序: 专门立法的缺失和管理制度的混乱 |
四、结构体系的失衡: 价值系统的变异与动力的缺失 |
五、活态文化的缺失: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长期被忽视 |
第五章 新博物馆学视域下的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 策略探讨与前景展望 |
第一节 新博物馆学视域下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
一、教育为先,提升社区居民文化自觉 |
二、还权于民,丰富社区参与途径 |
三、重建记忆,维护历史街区场所精神 |
四、整体保护,优化历史街区文化生态 |
五、完善制度,规范新博物馆的建设与管理 |
第二节 新博物馆学视域下历史街区的发展前景 |
一、发挥历史街区新博物馆的教育作用,提升其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
二、继续推进历史街区新博物馆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 |
余论 |
一、历史街区新博物馆面临的机遇与困境 |
二、历史街区新博物馆的巩固与发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6)生态博物馆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作用研究 ——以黎平侗族地扪生态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综述 |
一、国内外乡村研究与述评 |
二、国内外生态博物馆研究与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田野调查 |
第一章 地扪侗寨文化生境 |
第一节 地扪侗寨的自然地理与历史文化 |
一、自然地理 |
二、历史文化 |
第二节 地扪侗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一、侗族建筑营造技艺 |
二、侗族民俗 |
三、传统手工技艺 |
四、传统音乐与传统戏剧 |
第二章 地扪生态博物馆保护传承地域文化的经验与成就 |
第一节 文化保护模式确保可持续发展 |
一、口述史记录村落发展 |
二、多视角调查文化遗产 |
三、多渠道培养文化传人 |
四、多元化传播民族文化 |
第二节 社区发展模式确保协同式发展 |
一、文旅产业 |
二、生态种养 |
三、手工技艺 |
第三章 地扪生态博物馆保护传承地域文化的的困境与障碍 |
第一节 社区难以继续发展 |
一、经济发展与文化坚守的冲突 |
二、人才匮乏与文化自治的冲突 |
第二节 村民主体性缺失 |
一、文化持有人自我定位的缺失 |
二、外来经营者发展理念的排斥 |
第四章 地扪生态博物馆保护传承地域文化的的思路与对策 |
第一节 顶层设计持续发力,主导地扪模式发展战略 |
一、完善顶层设计 |
二、推动文化自觉 |
三、提供资金保障 |
第二节 基层民众理念更新,实现活态发展活态传承 |
一、引导村落发展与文化保护的均衡发展机制 |
二、寻求手工技艺与科技创新的创新创业途径 |
第三节 尊重多元文化交融,鼓励文化持有文化自觉 |
一、结束文化代理 |
二、培育社区精英 |
三、重视居民利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社区参与视角下的生态博物馆 ——以梭嘎生态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二、研究综述 |
(一)生态博物馆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二)社区参与 |
(三)研究述评 |
第一章 长角苗与梭嘎生态博物馆 |
一、长角苗概况 |
二、梭嘎生态博物馆的建立 |
第二章 短暂的繁荣:生态博物馆模式下陇嘎寨的社区发展 |
一、民族生活的改善 |
二、社区居民观念的转变 |
第三章 尴尬的保护:生态博物馆模式下长角苗社区现状 |
一、物质文化 |
(一)民居建筑 |
(二)头饰服饰 |
二、精神文化 |
(一)信仰崇拜 |
(二)节日活动 |
(三)歌舞乐器 |
三、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困境与路径:关于梭嘎生态博物馆现状的思考 |
一、社区参与的不到位 |
(一)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社区参与 |
(二)专家学者的社区参与 |
(三)旅游企业的社区参与 |
(四)观光游客的社区参与 |
(五)社区居民的社区参与 |
二、建设与运营:地方性知识的运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生态理念在乡村旅游景观设计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相关概念清理 |
1.1.1. 生态理念 |
1.1.2. 生态旅游 |
1.1.3. 乡村旅游 |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1. 国内乡村旅游景观研究背景 |
1.2.2. 国外乡村旅游景观研究背景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乡村旅游景观设计研究 |
2.1. 乡村的界定 |
2.1.1. 农村 |
2.1.2. 乡村 |
2.1.3. 村落 |
2.2. 乡村旅游景观设计 |
2.2.1. 乡村旅游景观设计概念 |
2.2.2. 乡村旅游景观设计方法 |
2.2.3. 乡村旅游景观设计要素 |
2.3. 乡村旅游景观相关设计理论 |
2.3.1. 景观生态学 |
2.3.2. 风景园林学 |
2.3.3. 生态美学 |
2.4. 小结 |
3. 乡村旅游景观类型研究 |
3.1. 体验自然型乡村旅游景观 |
3.1.1. 概念综述 |
3.1.2. 体验自然型乡村旅游景观中的生态理念 |
3.1.3. 案例研究 |
3.2. 体验人文型乡村旅游景观 |
3.2.1. 概念综述 |
3.2.2. 体验人文型乡村旅游景观中的生态理念 |
3.2.3. 案例研究 |
3.3. 体验产业型乡村旅游景观 |
3.3.1. 概念综述 |
3.3.2. 体验产业型乡村旅游景观中的生态理念 |
3.3.3. 案例研究 |
3.4. 小结 |
4. 生态措施在乡村旅游景观设计的应用 |
4.1. 生态技术的应用 |
4.1.1. 水的相关处理 |
4.1.2. 立体绿化 |
4.1.3. 生态材料 |
4.1.4. 生态能源 |
4.2. 生态策略的应用 |
4.2.1. 生态保守策略 |
4.2.2. 生态改造策略 |
4.2.3. 生态重构策略 |
4.3. 小结 |
5. 生态理念在乡村旅游景观设计的应用评价 |
5.1. 问卷调查 |
5.1.1. 问卷设计 |
5.1.2. 问卷内容 |
5.1.3. 问卷反馈情况 |
5.2. 问卷结果分析 |
5.2.1. 乡村旅游游客的评价 |
5.2.2. 景观从业者的评价 |
5.2.3. 乡村旅游居民的评价 |
5.3. 小结 |
6.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9)生态博物馆模式的语言选择及设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博物馆发展的新动向 |
第一节 博物馆生存文化 |
第二节 博物馆与人类记忆 |
第三节 博物馆与城市生态 |
第三章 生态博物馆在中国 |
第一节 生态博物馆的兴起 |
第二节 生态博物馆的思想来源 |
第三节 生态博物馆在中国的行动 |
第四章 生态博物馆的设计叙事挑战 |
第一节 生态博物馆叙事设计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生态博物馆设计叙事的原则 |
第三节 生态博物馆设计叙事的政策建议 |
第五章 走出围墙的生态博物馆 |
第一节 保护文化的视角 |
第二节 生态文化保护的迷惑 |
第三节 生活化的博物展陈形式 |
第六章 缺失的文化责任感 |
第一节 被忽略的身份 |
第二节 价值与选择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
(10)关于中国生态博物馆的初步研究 ——以贵州生态博物馆群和浙江安吉生态博物馆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生态博物馆理念的产生发展与问题 |
第一节 生态博物馆理念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二节 生态博物馆理念的发展历程 |
第三节 生态博物馆在国外实践过程中的问题 |
小结 |
第二章 中国生态博物馆的概况 |
第一节 中国生态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的理论认识 |
第二节 中国生态博物馆建设的有利条件 |
第三节 中国生态博物馆的自然分布、分类与代际划分 |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西南地区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实践——以贵州生态博物馆群为例 |
第一节 贵州生态博物馆群建设的背景分析 |
第二节 贵州生态博物馆群的建设过程 |
第三节 贵州生态博物馆群存在的问题 |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东部地区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实践——以浙江安吉生态博物馆群为例 |
第一节 浙江安吉生态博物馆群兴建的基础 |
第二节 浙江安吉生态博物馆群建设的目标与现状 |
第三节 浙江安吉生态博物馆群与贵州生态博物馆群的比较 |
小结 |
第五章 对中国生态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
第一节 中国生态博物馆建设取得的成绩 |
第二节 中国生态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的问题分析 |
第三节 中国生态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的思路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论文图表索引 |
攻读学位期间的成果 |
致谢 |
四、矛盾的“文本”——梭戛生态博物馆田野考察实录(论文参考文献)
- [1]从社区呈现到全景融合:中国生态博物馆建设视域转型[J]. 吴晓梅,吴秋林.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21(05)
- [2]传统村落景观价值研究[D]. 李传欢.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3]中国生态博物馆展示体系研究[D]. 王梦恩. 河南大学, 2020(02)
- [4]西双版纳章朗村生态博物馆与社区茶产业发展研究[D]. 黄智维. 云南大学, 2019(03)
- [5]新博物馆学与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 孙佳.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7)
- [6]生态博物馆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作用研究 ——以黎平侗族地扪生态博物馆为例[D]. 肖羽珊.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7]社区参与视角下的生态博物馆 ——以梭嘎生态博物馆为例[D]. 尚国峰. 西南大学, 2017(02)
- [8]生态理念在乡村旅游景观设计的应用研究[D]. 罗澳.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9]生态博物馆模式的语言选择及设计问题研究[D]. 赵迪心. 中央美术学院, 2016(08)
- [10]关于中国生态博物馆的初步研究 ——以贵州生态博物馆群和浙江安吉生态博物馆群为例[D]. 于富业. 南京艺术学院,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