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华煤气与重庆燃气亲密接触(论文文献综述)
黄锦南[1](2021)在《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文中提出哈萨克斯坦是我国的世代友好邻邦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首倡之地和先行先试地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媒体中的国家形象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学科研究者的重视。然而,已有成果大部分采用了基于还原论的研究方法,并不能完全契合国家形象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其本身固有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特质,忽略了国家形象系统内部的动力学特征和涌现。因此,本论文将网络科学的复杂网络方法引入国家形象研究,以检验该方法在国家形象系统研究中的有效性。本文选取了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为研究对象,收集了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的全部涉华报道和2019年12月至2021年2月与新冠疫情相关的部分涉华报道文本,构建了一大一小、一整体一局部的两种文本数据库,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结合诸如国际关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中哈两国政府的各项大政方针政策,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官方媒体中的整体国家形象进行了全面挖掘和研究,并对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国在哈官媒中的国家形象进行了具体的个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哈真理报》涉华报道主要展现了以下4个角度的中国形象:(1)哈萨克斯坦的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2)哈萨克斯坦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3)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形象;(4)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1)对国别区域研究的方法创新作出探索,尝试复杂网络方法在国家形象研究中的应用;(2)挖掘和呈现“一带一路”和新冠疫情背景下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真理报》中的中国形象;(3)为国家形象、国别区域、乃至其他领域研究者提供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的客观中国形象数据和真实报道文本。
李丕富[2](2020)在《城市社区公共空间使用后评价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在经过30余年的飞速发展后,当前社会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城市社区公共空间作为人民公共活动的发生器,能集中反映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成为城市价值的体现。今天,在城市居住分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时代,如何营造富有活力、能够满足居民使用需求的公共空间成为社区发展的关键着力点。以往对社区公共空间的评价走的多是物质空间环境路线,对公共空间的社会性和居民实际使用需求考虑不足,导致社区在更新过程中产生诸多的问题。因此,建立一套以使用者需求为核心,涵盖公共空间物质环境、公共活动的评价体系尤为关键。全文共分为5个部分。第一部分,总结和梳理社区公共空间、使用后评价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论证本文研究的重要性以及意义。第二部分,从城市社区发展历程出发,揭示不同时期、不同类型城市社区发展的内在原因和发展现状,对城市社区进行分类,将其分为单位制、小区制和街区制三类,通过对三类社区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的解析,深入了解社区公共空间的特征和居民公共生活的特征。第三部分,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学者对社区公共空间POE(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的相关研究,综合运用人居环境科学、系统科学、环境行为心理学、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从公共空间品质、使用者行为、使用者心理三个层面筛选评价指标,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社区公共空间POE体系。第四部分,以西安市五环社区(单位制)、枫林绿洲社区(小区制)、赛高街区(街区制)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上文构建的公共空间POE体系的可行性,同时根据评价结果,总结三类社区公共空间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优化策略。第五部分,虽然本文所研究的社区包含单位制、小区制和街区制三个类型,但是不同社区的公共空间仍然具有相似之处,公共空间的核心是为人使用,通过对三类社区公共空间要素的总结,提出具有普适性的城市社区公共空间优化策略,其中包括文化层面、设计层面和管理层面的提升策略。本文旨在全面了解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发展现状和居民的使用需求,提升社区生活环境品质,满足居民公共活动需求,营造富有活力的社区公共空间;丰富公民参与社区建设的路径,为社区公共空间更新和优化提供大众参与平台;构建具有普适性的城市社区公共空间POE体系,为社区公共空间更新提供客观依据。
孙瑾玉[3](2020)在《延续历史记忆的钢铁工业遗址公园设计研究 ——以安钢遗址公园为例》文中认为钢铁产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自上世纪90年代起至今,伴随着传统工业的衰退和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部分钢铁企业破产倒闭或进行搬迁,遗留下大量工业废弃地,并产生了环境污染、经济退化等相关城市问题。这些遗址地中的相当一部分具有较高的历史意义和再利用价值,如果只进行简单的拆除与重建,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也将破坏场地的历史文化脉络。目前,虽有大量工业遗址改造方面的研究,但针对钢铁工业遗址公园设计的研究内容尚不多见。本论文通过对国内外遗址公园的文献及案例研究,从遗址公园的类型、建筑和室外场地的利用与转换、工业污染物的去除等角度对钢铁遗址公园设计的基本模式进行总结,提出现阶段遗址公园设计中可能面临的工业遗产保护、生态环境修复、场地功能转变这3个方面的问题和挑战。作者结合文献研究和实地考察,将延续历史记忆作为研究切入点提出设计策略,分别从延续场地肌理、保留工艺关键元素、利用制高点和突出物、利用机械设备和产品、重现生产场景等角度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将风景园林理论应用于实践,以河南省安阳钢铁厂遗址公园为例,结合理论研究内容进行方案设计,检验理论成果的可行性。
杨洋[4](2020)在《组织力: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的一个重大命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理论研究对接党中央提出的要求,把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纳入学术视野是一项现实任务。目前有关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研究正处于积极发展阶段,主要分为理论性和实务性研究,一是对组织力内涵、内容等理论建设和讨论,二是对如何提升党组织组织力的对策性建议。这两种研究的方式和思路是未来一个阶段开展相关研究的重要基础,然而,影响组织力的制约因素以及对其进行观察的方式尚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也就是说,连接二者之间的“桥梁”性研究可能是未来的重点之一。尽管组织力的研究热潮源自于十九大报告,但这一理论背后有着丰厚的思想渊源、理论论述和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等经典作家虽然没有直接提出组织力这一概念,也根本不可能为中国发展实际提供直接的思路,但他们的思想包含有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力理论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有关党的支部建设、组织建设、人民史观等等思想,是无产阶级政党加强组织力建设的思想指南,对中国共产党提高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新时代实践具有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就组织力建设发表过一系列的论述,为十九大形成组织力重大命题奠定了重要基础。党在对自身理论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上,总结出了“组织力”这一党“**力”体最新的话语表达,为指导实践提供了话语支撑。十九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组织力命题推向深入,为基层党组织建设指明了方向。在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重大战略部署的宏观背景下,全党开展了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一顶层设计与战略决策相结合的方式,为组织力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历了初步探索、全面推进和新的起点三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基层党组织建设都在不断推进。党中央持续加强部署城市基层党组织各项建设,经过不断的理论创新和科学实践,街道社区党组织在队伍建设、组织架构、主要职责等方面的规定更加合理更加精准。上海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探索中形成了以“凝聚力工程”为抓手的特色党建形式,在此基础上逐渐构建起“1+2”街道社区党建工作体制、“三三制”社区党建管理模式,这些兼具创新性和实效性的实践方式,为党组织自身建设和党建引领城市治理提供了科学的保障,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本研究选择了上海几个社区进行调研,辅以官方文件等相关资料,深入社区中观察社区党组织在自身建设和引领社区建设的各项状况,探讨和分析制约当前城市社区党组织组织力的影响因素。上海市主要有三种类型的居民社区,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也有着普遍性,经过初步调研和比较,最终决定选取四个社区开展进一步观察,分别为:一个历经了由差向好“根本性”扭转的大型社区、一个市中心老公房社区、一个市中心的纯商品房社区和一个兼具前三个社区部分特色的近郊商品房社区。组织力在这四个社区中呈现出强弱各异且有两极分化等的趋势。结合理论与实际,社区党组织组织力的强弱主要与党组织自身组织建设、功能建设,以及在社区中传播政党文化和树立政党权威有关,这样的观察结果就构成了制约组织力提升因素的分析框架,不仅对应着现实,也与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内涵相互照应。从主体性因素来看,主要是组织建设和功能建设问题。组织建设是基层党组织各项建设的根本,其中带头人队伍和组织体系建设是首要因素。具有很强个人能力和党性原则的干部队伍,能够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带头作用,具有科学合理和不断优化的组织结构能够为党组织开展各项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功能建设的弱化必然导致党组织整体上的逐步弱化。自建立以来,党就凭借自身的先进性和战斗力,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发挥各项功能,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来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在新时代,社区党组织提升组织力必须以更新的时代任务为契机,按照党中央的精神和人民群众的需要,大力拓展以服务为中心的各项政党功能建设,在实现政党功能中提升党员素质,在推动自身对社区的有效领导和有效服务中打造坚强战斗堡垒,提升自身的组织力。从政党文化因素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发挥其从内部支撑向外部传播的问题。党的先进文化是党组织各项建设的价值支撑,这为推动服务型党组织的构建以及向外科学的传播提供了坚实的精神力量。文化是党和国家建设的推动性因素。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现今,一些错误价值取向和腐朽文化不断冲击着党的先进文化体系,给党和国家事业带来危害。在城市社区,党组织必须不断传播优秀的政党文化,才能抵制各类错误价值取向和腐朽文化,形成以党的文化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形成推动整个社会发展的根本性力量。通过文化的传播,在社区形成政党文化与其他优秀文化的良性互动,推动党组织组织力的提升。从政党权威的角度来看,主要是构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共同体问题。面对逐渐形成的原子化社会,党组织需要通过树立权威的形象,将持续分化的基层社会弥合起来。缺乏认同的社区难以跟上党组织各项建设的脚步,党组织的发展也缺乏强有力的支撑,这就形成了边缘化的态势。因此,无论是党员还是群众,增强其认同感是树立政党权威的根本。从社区角度出发,需要通过物理空间、组织空间和关系空间的建构,形成以党组织权威和核心的共同体,才能实现党组织组织力的有效提升。组织力的提升需要有效地破解思路。第一,增强队伍建设和组织结构优化是组织建设的主体内容,也是其他几项思路的基本前提。只有选优配强党组织的带头人队伍,才能为不断扩大的党组织工作覆盖面提供充足的人力支撑,才能不断满足来自党中央和社区两个方向上的合理期待。第二,强化功能建设是党组织开展有效服务的基本方式,对内的监督管理和规范方面、对外的服务整合和动员方面是社区党组织功能建设的重点,也是组织力提升的重要内容。第三,政党文化具有影响社区的持久性力量,厚植政党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和科学的传播将为凝聚社区,特别是为构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提供根本的精神依托。第四,在政党权威的建构下,党组织组织力将实现主动式和协同式的有效提升。尽管破解组织力难题的思路还有许多,但这几种思路是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城市社区党组织提升组织力较为主要的优化路径。
黄翠翠[5](2020)在《艺术村的形成机制及其空间优化策略 ——以深圳三个典型艺术村为例》文中提出21世纪以来,文化创意产业因其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及环境污染少的特点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艺术村作为创意阶层集聚的重要空间载体,逐渐引起学界和政府的关注。艺术村作为一种新的空间现象,对我国传统村庄产业转型升级和城中村的空间转型带来了重大影响,而以往的城乡发展理论较少深入分析艺术村的形成机理,特别是缺乏对于不同类型的艺术村形成机理的实证研究,因此无法很好地解释其形成机制。在深圳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本文分别选取深圳市的鳌湖艺术村、大芬油画村和观澜版画村作为创作型、生产型和展示型艺术村的典型案例,通过实地调研、访谈和问卷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通过企查查、大众点评、携程旅行等获取网络数据;通过Arcgis分析企业分布规律。通过分析,对案例艺术村的发展定位、形成机理与空间转型进行重新审视。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空间生产、文化资本、场景理论和乡村空间规划理论,解析艺术村产业转型与空间变迁的过程及特征,探究不同类型“艺术村”形成的动力机制,诊断其发展现状与问题,结合政府、资本、村民、创意阶层和游客等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就“艺术村”的空间优化提出规划应对策略,旨在为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借鉴。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总结我国艺术村的空间分布特征,归纳其发展模式,划分主要类型并分析形成条件。从全国层面看,2019年末已发现“艺术村”133个。从分布上看,主要集聚在北京、成都、深圳、武汉等政治中心或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根据促进艺术村发展的主导力量,将我国艺术村归纳为“政府主导”、“自发形成”“多方协作”三种发展模式;根据艺术村介入产业链方式将艺术村划分为创作型、生产型和展示型三种类型。第二,分析艺术村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系统梳理,总结影响艺术村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区位条件、创意阶层、资本因素、政府政策和村民。研究发现不同影响因素在三类艺术村形成的萌芽、初具规模、快速发展、瓶颈或衰退的不同阶段其影响力不同。艺术村的形成是各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区位、创意阶层和政府政策是艺术村形成中最具有共性且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这三种因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与环境、资本和村民共同影响艺术村的发展。第三,深圳鳌湖艺术村是创意阶层自发组织并以创作为主的艺术村落,选取鳌湖艺术村作为创作型艺术村的典型案例,通过文本挖掘、半结构式访谈和实地调研,梳理鳌湖艺术村的发展历程,分析其由传统农业村、“垃圾村”到艺术村的物质空间演化过程,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客家建筑特色及功能混合使用。针对鳌湖艺术村发展中存在的空间紧凑、生活环境质量较差、商业设施不足等问题,为其提出明确发展方向、盘活村内闲置房屋、完善基础与公服设施等应对策略。第四,大芬油画村是在多方协作下共同作用形成的以油画生产为主的艺术村落,选取大芬油画村作为生产型艺术村研究的典型案例,通过文本挖掘、问卷调查、半结构式访谈和实地调研,梳理大芬油画村由传统农业村到艺术村的物质空间演化过程,分析其在社会空间变迁过程中各权力主体间的博弈关系,揭示生产型艺术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从萌芽、增长、转型、衰退各阶段演化的动力机制;针对大芬油画村发展中存在的土地存量不足、同质化竞争严重、产业发展思路不清晰等问题,从产业定位、功能分区、设施改造三个角度为大芬油画村的空间优化提出应对策略,认为应继续强化“大芬品牌”;重构功能分区,扩大高端定制区、油画体验区和电商办公区,增设创意交流区;增加景观设施,打造以油画步行街和新芬街为核心的景观轴和以咖啡步行街为核心的创意带。第五,观澜版画村是在政府主导下形成的以艺术品展示与观光为主的艺术村落。选取观澜版画村作为展示型艺术村研究的典型案例,通过文本挖掘、半结构式访谈和实地调研,梳理观澜版画村由传统农业村、“工业村”到艺术村的物质空间演化过程,认为其空间具有客家景观明显和生活、生产空间有序划分的景观特征。针对观澜版画村发展中存在的基础设施不健全、缺少特色景观、博物馆“去功能化”等问题,提出了增设特色景观、强化博物馆功能及完善版画产业配套等的规划应对策略。
赵英杰[6](2020)在《煤化学链燃烧发电系统能量网络集成与全生命周期分析》文中提出化石能源燃烧发电带来大量二氧化碳排放的问题亟需解决。化学链燃烧(CLC)是一种新兴的二氧化碳减排技术,将其应用于化石能源燃烧发电过程,构建一种新型近零碳排放发电模式,是实现化石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的重要技术途径。本文采用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建立并验证了600MW的煤化学链燃烧发电系统全流程模型,包括化学链燃烧子系统、余热回收子系统、蒸汽轮机发电子系统和二氧化碳压缩捕集子系统。探究了煤化学链燃烧子系统关键参数:反应器温度、载氧体与煤的质量比以及烟气CO2循环比对单元和整体发电系统能量效率的影响规律,优选了化学链燃烧单元工艺条件和操作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在碳捕集率为90%,二氧化碳循环比为0.65,空气反应器温度为1223 K,燃料反应器温度为1157 K,载氧体与煤的质量比为55时,化学链燃烧子系统燃烧效?率(71.70%)和发电系统净发电效率可达到最优值34.80%(HHV)。采用夹点-?分析方法对发电系统的换热网络进行了设计优化,对最优换热网络方案下的发电系统进行了全局?分析,明晰了各个发电子系统的?损及?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最优换热网络设计下,最小换热温差为10 K,对应换热网络第一子系统(烟气余热回收部分)和第二子系统(蒸汽轮机回热系统和二氧化碳捕集压缩系统)的?效率分别为82.15%和87.98%,换热网络总?损为246.32 MW。各发电子系统的?损由大到小依次是化学链燃烧子系统、蒸汽轮机子系统、余热回收子系统和二氧化碳捕集子系统,其值分别为594.6 MW、429.1 MW、268.7 MW和29.7 MW,对应的?效率分别是70.51%、74.76%、86.69%和95.46%。对发电系统以净现金值(NPV)、内部收益率(IRR)、单位发电成本(COE)等为指标进行了技术-经济评价,并与乙醇胺(MEA)为吸收剂的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的超超临界燃煤电厂(USC-CCS)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煤化学链燃烧发电系统比USC-CCS的净发电效率高出2.40%,单位发电量投资节省39.13%,单位发电成本降低13.95%,单位发电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9.68%,煤耗减少6.62%,二氧化碳捕集能耗减少32.05%。在考虑CO2捕集时,煤化学链燃烧发电系统相比传统的燃煤电厂在经济、能效和环保方面均具有优势。建立了煤化学链燃烧发电系统全生命周期评价模型,对其全生命周期资源消耗、能源消耗、环境影响潜值、成本以及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分析,与当前主要煤洁净发电技术(超超临界燃煤电厂(USC)、乙醇胺(MEA)为吸收剂二氧化碳为捕集技术的超超临界电厂(USC-CCS)、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带有二氧化碳捕集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CCS))进行比较得到:IGCC、USC-CCS、USC和IGCC-CCS加权后的环境影响潜值分别比CLC(0.99毫人当量)的高出29.49%、33.15%、33.49%和38.92%;CLC的能源回报率(3.22)比IGCC、USC-CCS和IGCC-CCS电厂高出12.73%、16.46%和26.40%;CLC的全生命周期成本(0.987 g/k Wh)比USC-CCS低14.84%,比IGCC-CCS低4.15%;CLC的可持续性(SIPP=1.46)比USC-CCS和IGCC-CCS分别高出40.83%和43.03%。与USC-CCS和IGCC-CCS相比,煤化学链燃烧发电系统在环境方面、资源和能源消耗以及生命周期成本、可持续性方面都有明显优势。
孙钰莹[7](2020)在《基于产权主体居住需求的厦门百家村更新公共政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居住方式的变化,近代历史住区的居住条件越来越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亟需得到更新改造。尤其今日,随着城市面貌的迅速变化,一些近代历史住区的建筑特色和历史环境遭到破坏;同时,大量原住民因拆迁而不得不迁至城市边缘地带,老城区的人文景观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提升近代历史住区环境时,如何处理保护城市文脉、维护居民利益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当务之急。百家村作为厦门近代以来第一批经过规划设计的小区,其所承载的价值不言而喻,所以其更新改造研究是旧城更新中的一次重要探索。本文以百家村为例,在阐述百家村历史住区演变历程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采用调查问卷与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历史住区价值进行识别。通过进一步分析调查问卷与实地访谈结果,提取百家村居民的住房需求与更新需求。基于居民的实际需求,对厦门现有的住房相关公共政策进行研究,提出居民在住区更新过程中因产权制度不清而导致利益受损、由于政策监管不严导致的历史住区遭到破坏,因公共政策制定标准过高而导致更新方式受限等问题。最后,针对以上问题从厦门百家村更新公共政策优化前提、产权政策、财政金融政策与修缮更新建设引导四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政策优化建议。本文通过梳理出百家村居民的居住需求与更新公共政策间的矛盾冲突,及其应对的解决办法,为与之类似的近代历史住区更新研究与实践提供可参考的工作方法和有益的建议。
崔鹏[8](2019)在《我国城市社区复合生态系统适灾弹性的度量研究 ——以暴雨内涝灾害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城市社区不断遭受地震、暴雨内涝、火灾、风灾、传染病等各类不确定性灾害扰动,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城市功能失效、社会秩序失衡等严重后果。我国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但城市社区防灾减灾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的优化和提升空间。“弹性”理念在解决前述我国社区防灾减灾存在不足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构建弹性社区可以从基本层面提升社会应对危机的能力,有效弥补传统的国家自上而下式灾害管理体系的局限性。国内外学者针对社区弹性做了大量前期研究,但一方面,城市社区适灾弹性的概念和内涵仍处于“百家争鸣”状态,研究框架和机理没有完全厘清和统一,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没有得到合理区分且缺乏针对性;另一方面,在测度和评价社区弹性时,对灾前预测和灾后度量的差异性认知不足,缺少两者之间互动关系的讨论。因此,本研究将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引入我国城市社区适灾弹性度量研究,按照“概念和内涵剖析-影响因素识别-评价指标选取-评价方法制定-影响机理分析-弹性仿真预测-实证研究-适灾策略制定”的思路,对我国城市社区灾后适灾弹性评价、灾前弹性预测等问题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按照以下步骤开展(城市社区复合生态系统简称:UCCE):(1)界定我国UCCE适灾弹性概念、内涵和框架。首先,从“社区”概念入手,介绍我国城市社区发展里程和组织架构变迁。然后,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将我国城市社区分为社会、经济和自然三个子系统,并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下文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的划分方式奠定基础。进而,通过文献综述和网络爬虫技术,确定我国城市社区典型灾害、特点及链式传递方式。其次,对我国城市社区适灾阶段和主要利益相关者进行划分,并总结国内外现有防灾减灾实践策略。最后,基于改进的可持续生计框架,提出我国城市社区适灾弹性框架。并依次对“适灾弹性”、“4R特性”、“弹性社区适灾机理”进行分析,最终形成全文的主要研究思路和逻辑框架。(2)识别我国UCCE适灾弹性影响因素。首先,通过人种志研究方法深入利益相关者群体中,利用深度访谈、自由交谈、圆桌交流等方式,围绕城市社区适灾弹性相关话题,获取调研资料。然后,基于扎根理论对搜集到的资料依次进行开放编码、主轴编码、选择编码以及理论饱和度检验,完成城市社区适灾弹性影响因素的初次选取。进而,通过专家问卷+主成分分析法(PCA)对影响因素进行约简。最终,通过信度和效度检验,将四个维度下的19个指标确定我国城市社区适灾弹性关键影响因素。(3)确定我国UCCE适灾弹性评价指标,建立适灾弹性灾后度量和分析方法。首先,确定指标的选取原则和依据,通过系统文献综述法(SLR)从国内外主流数据库中检索并初步提炼出92篇社区适灾弹性评价相关文章。然后,通过词频统计软件整理和专家问卷打分的形式,对上述维度和指标进行初次筛选。其次,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ANP),建立指标间比较矩阵、确定关系强度、检验矩阵一致性,并得到各个指标的组内权重和组间权重,通过既定规则筛选出三个维度下的20个评价指标。最后,基于PROMETHEEⅡ决策法建立我国城市社区适灾弹性的灾后度量方法和度量准则,并通过重要性-绩效分析(IPA)法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4)验证我国UCCE适灾弹性影响因素与评价指标之间的影响机理。首先,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建立我国城市社区适灾弹性影响机理的假设模型。其次,通过李克特五级打分量表,对调查问卷中各适灾弹性相关题目进行打分和汇总。进而,对获取的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信度分析、效度分析、相关性分析,确保问卷打分和题项设置的合理性。最后,对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度进行检验,验证各影响因素与评价指标之间的假设关系,为后续的模拟仿真奠定理论基础。(5)建立我国UCCE适灾弹性灾前度量与提升模型。首先,基于Matlab软件中的BP神经网络模块建立我国城市社区复合生态系统适灾弹性预测模型。其次,以暴雨内涝灾害为例,将样本数据在BP神经网络中进行训练和测试,通过隐藏层中的运算建立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之间的潜在关系。同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SNA),通过社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强度矩阵,在UCINET软件中定量计算社区适灾弹性的鲁棒性、冗余性、及时性和谋略性等4R特征。通过对比分析,为后续的实证研究和适灾弹性提升策略制定奠定基础。(6)开展灾害前后实证研究,为目标社区制定适灾弹性提升策略。本文的实证研究可以分为灾后评价和灾前预测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以南京市四个典型城市社区为例,通过2017年6月暴雨内涝灾害对社区造成的影响,利用PROMETHEEⅡ方法定量计算社区灾后的适灾弹性大小。继而,通过IPA对结果进行分析,找到社区的优势与不足。第二部分仍以上述四个社区为例,首先基于社区现有适灾弹性资本影响因素,预测2019年8月“利奇马”台风可能引起的暴雨内涝灾害下,四个社区的潜在适灾弹性大小。同时,根据社区社会网络关系和强度,计算社区整体和各个利益相关者的4R特性大小。最后,将这两部分结果匹配至对应的利益相关者和影响因素上,通过激励约束机制设计理论为目标社区及利益相关者提供适灾弹性提升策略,并为我国其他城市社区提供经验借鉴。
刘建军[9](2019)在《生态宜居视域下的辽南农村居住环境适老性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截止到2018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约2.5亿,其中农村老年人口已超过1亿,约占农村总人口 18.7%;而辽宁省农村老年人约占户籍人口的25.58%,高出全国约7%,反映出农村老龄化课题的急迫性。本研究结合国家“坚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以绿色生态为导向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战略目标,对如何构建辽南农村生态宜居适老性环境进行探索。对于老龄化问题,不同的省市地区有着各自的特点。作为劳动力人口流失严重的地区,辽宁不可能像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那样,依靠吸引大量的劳动力人口,来抵御老龄化。作为全省沿海经济带的核心区域,辽南兼有沿海型与内陆型两种典型村落,其适老性建设既有共通之处,也存在着差异化。主要表现为: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内陆型农村老年人交通出行成本较高;②沿海型村落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好于内陆型,新建农宅较多,但二者都存在村一级医疗卫生人员严重不足,医疗服务水平较低,村内闲置资源较多;③两种村落中多聚集着失能、失智老人,农宅基础生活设施都较为落后,缺乏必要的适老化部品对老年人日常生活进行支持。研究以上述问题为切入点,对辽南农村不同年龄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进行分析,探索“生态”、“宜居”概念下的适老性设计要素,并尝试构建相应的适老性评价模型。通过结构方程对适老性影响因素进行解析,从而全面地、系统地构建适老性设计评价体系及设计策略。研究首先对农村“生态宜居的适老性”的概念、内涵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详细的梳理。其次,重点阐述了在生态宜居视域下适老性的研究内容,发现老年人对舒适度的理解并不仅仅是依赖人体工程学所定义的无障碍尺寸,而是更关注对自身周围空间的尺度控制。因此,研究基于人际气泡理论引入了“个人领域”的概念,详细论述在这一概念下舒适度、便捷性、连续性等宜居相关概念的定义。以此为基础,对老年人在不同空间层面的适老性需求进行调研,并建立了5个理论假设。最后,研究综合适老性评价、实地测绘以及计算机模拟数据,建立生态宜居评价模型,验证相关假设。提出辽南农村适老性设计策略:①辽南农村居住环境适老性优化策略;②辽南农宅生态适应性节能与适老性设计策略,进而为辽南农村养老政策的制定以及适老性环境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论文在生态宜居的视域下从新审视老年行为、空间尺度、无障碍、适应性节能等农村居住环境适老性设计问题,尝试为老年人营建一个绿色、和谐、舒适、便捷的现代乡村生活环境。
彭名杰[10](2019)在《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重庆市江津区白鹭洲公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公共空间以它独特的生态条件与环境资源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逐渐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近些年在城市公园的建设中大量问题层出不穷:在公园的设计初期,并没有从整体功能入手去考虑公园的功能布局,导致公园的功能分区松散,毫无针对性;部分公园具备的生态功能低下,未能够由景观设计方法以及形态功能等方面着手完成整体的规划设计;只是盲目地引入先前的公园设计方案,创新性严重不足;考虑到无法深挖地域文化,使得多数城市公园呈现出千园一面的状态,文化性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基于此,本研究由实际问题着手,站在地域文化的角度积极探究城市公园规划相关的设计原则、设计理念以及设计方法等内容。(1)本文经由综合分析以及实地调研等方式,将地域文化更加富有针对性地引进到城市公园规划中,保障整体规划设计更具文化性特色。(2)通过对城市公园相关概念的解读,由其分类、特点以及功能入手,总结出当前城市公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地域文化缺失问题。(3)确定地域文化与城市公园两者间的依存关系情况,归纳城市公园规划期间地域文化的重要性以及与之相关的问题表现,积极探究民宿文化以及地方素材等相关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园内的表达,创造性地推出城市公园设计相关的地域文化原则。(4)提出设计目标、策略和方法,经由象征以及再现等手法完成地域文化相关的表达人物。由能源利用、功能布局以及植物配置等诸多层面详细表述了针对关于地域文化趋势的城市公园设计策略。(5)对重庆市江津区“白鹭洲公园”实例进行规划设计,规划了“一环、两带、三区”格局,完成动物景观、水系系统以及道路系统等相关的设计安排。联系公园定位情况展开文化表达以及相应的专项设计工作,选定实例证实基于地域文化城市公园设计规划的可行效果,整个设计分析很好地将理论以及实践联系起来,具备的实践应用价值以及理论分析意义更加突出。
二、中华煤气与重庆燃气亲密接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华煤气与重庆燃气亲密接触(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5 研究创新点及论文结构 |
2 整体中国形象系统网络构建与测量 |
2.1 关键词同现网络构建及其网络特性分析 |
2.2 网络层级分析及核心关键词节点提取 |
2.3 核心关键词节点内部网络构建及其加权聚类分析 |
3 中哈非经济关系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
3.1 中哈首脑外交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1.1 不断升级的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
3.1.2 值得信任、不吝支持的好朋友形象 |
3.1.3 潜力巨大、优势互补的合作伙伴形象 |
3.2 中哈边境和安全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2.1 中哈边境繁荣共建者形象 |
3.2.2 上合组织框架下哈重要安全合作伙伴形象 |
3.2.3 哈打击边境走私活动合作者形象 |
3.3 中哈人文交流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3.1 哈萨克斯坦文化传播的支持者形象 |
3.3.2 中哈人文交流的推动者形象 |
3.3.3 丝路复兴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形象 |
3.4 关键词节点“2017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中国形象分析 |
3.4.1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积极参与者形象 |
3.4.2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 |
3.4.3 历史悠久、底蕴丰厚的可持续发展大国形象 |
4 经济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
4.1 哈对华出口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1.1 哈对华出口贸易的积极推动者形象 |
4.1.2 哈出口贸易的重要市场形象 |
4.2 中哈交通运输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2.1 富有成效的交通运输合作伙伴形象 |
4.2.2 哈过境运输潜力释放的驱动者形象 |
4.3 中哈投资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3.1 中哈投资合作的推动者形象 |
4.3.2 带来多重利好和雪中送炭的对哈投资者形象 |
4.4 中国国内经济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4.1 飞速发展、迎难而上的经济强国形象 |
4.4.2 攻坚克难、施工高效的基建强国形象 |
5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之中国形象分析 |
5.1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技术”的中国形象分析 |
5.1.1 自主创新、积极进取的科技强国形象 |
5.1.2 科技惠民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5.2 灾难属性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的中国形象分析 |
5.2.1 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 |
5.2.2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6 中国形象之新冠疫情涉华报道个案分析 |
6.1 中哈关系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6.1.1 哈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
6.1.2 哈重要经济合作伙伴形象 |
6.2 中国国内抗疫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6.2.1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6.2.2 医疗系统强大、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大国形象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2)城市社区公共空间使用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居住模式的转变 |
1.1.2 居民公共空间需求的转变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社区 |
1.3.2 社区公共空间 |
1.3.3 使用后评价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社区公共空间研究综述 |
1.4.2 使用后评价研究综述 |
1.5 研究对象 |
1.5.1 评价对象的选择原则 |
1.5.2 具体评价对象简述 |
1.6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7 研究方法 |
1.7.1 PSPL调研法 |
1.7.2 IPA分析法 |
1.7.3 实证研究法 |
第二章 城市社区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解析 |
2.1 城市社区的演变历程 |
2.1.1 单位制社区 |
2.1.2 小区制社区 |
2.1.3 街区制社区 |
2.2 城市社区公共空间解析 |
2.2.1 公共空间的形成 |
2.2.2 公共空间的类型 |
2.2.3 公共空间的特征 |
2.3 城市社区公共活动解析 |
2.3.1 公共活动的类型 |
2.3.2 公共活动的特征 |
2.3.3 公共活动的主体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社区公共空间POE体系构建 |
3.1 多学科视角下的POE再认识 |
3.1.1 人居环境科学 |
3.1.2 系统科学 |
3.1.3 环境行为心理学 |
3.2 城市社区公共空间POE优化 |
3.2.1 城市社区公共空间POE概述 |
3.2.2 城市社区公共空间POE流程 |
3.3 城市社区公共空间POE指标体系构建 |
3.3.1 公共空间POE指标选取 |
3.3.2 构建城市社区POE指标体系 |
3.3.3 评估结果的赋值方法 |
3.3.4 评估结果的分析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社区公共空间POE实例研究 |
4.1 单位制社区——五环社区 |
4.1.1 五环社区公共空间POE前期准备 |
4.1.2 公共空间品质评价 |
4.1.3 使用者行为评价 |
4.1.4 使用者心理评价 |
4.1.5 五环社区评价结果及优化建议 |
4.2 小区制社区——枫林绿洲社区 |
4.2.1 枫林绿洲社区公共空间POE前期准备 |
4.2.2 公共空间品质评价 |
4.2.3 使用者行为评价 |
4.2.4 使用者心理评价 |
4.2.5 枫林绿洲评价结果及优化建议 |
4.3 街区制社区——赛高街区 |
4.3.1 赛高街区公共空间POE前期准备 |
4.3.2 公共空间品质评价 |
4.3.3 使用者行为评价 |
4.3.4 使用者心理评价 |
4.3.5 赛高街区评价结果及优化建议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社区公共空间优化策略 |
5.1 三种社区模式下的公共空间比较 |
5.1.1 公共空间要素比较 |
5.1.2 使用者行为特征比较 |
5.1.3 使用者心理需求比较 |
5.2 文化层面的提升策略 |
5.2.1 塑造社区精神 |
5.2.2 延续传统文化 |
5.3 设计层面的提升策略 |
5.3.1 完善空间层次 |
5.3.2 补充空间功能 |
5.3.3 丰富空间设施 |
5.4 管理层面的提升策略 |
5.4.1 公共导向的治理理念 |
5.4.2 居民为主的治理主体 |
5.4.3 多种途径的治理工具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延续历史记忆的钢铁工业遗址公园设计研究 ——以安钢遗址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逆工业化导致旧钢铁工业区的拆除 |
1.1.2 工业遗产保护的热度不断提升 |
1.1.3 城市公共空间的拓展与延伸 |
1.1.4 大型钢企面临的绿色转型任务和上位规划需求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国外研究进展 |
1.4.2 国内研究进展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相关理论概念的解读 |
2.1 钢铁工业遗址的相关概念解读 |
2.1.1 工业遗址 |
2.1.2 钢铁工业遗址 |
2.2 历史记忆的相关概念解读 |
2.2.1 历史记忆 |
2.2.2 延续历史记忆 |
2.3 本章小结 |
3.国内外钢铁工业遗址改造设计的案例研究 |
3.1 国外钢铁工业遗址改造设计的案例研究 |
3.1.1 卢森堡贝尔瓦尔工业荒地改造项目 |
3.1.2 北杜伊斯堡后工业景观公园 |
3.1.3 墨西哥蒙特利市钢铁博物馆公园 |
3.2 国内钢铁工业遗址改造设计的案例研究 |
3.2.1 首钢工业遗址公园 |
3.2.2 重庆工业文化博览园 |
3.2.3 西安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 |
3.3 本章小结 |
4.钢铁工业遗址公园设计基本模式的研究 |
4.1 钢铁工业用地的常见改造利用形式 |
4.1.1 大型工业主题旅游园区 |
4.1.2 城市主题公园 |
4.1.3 文化创意园 |
4.1.4 博物馆公园 |
4.2 钢铁工业建筑使用功能的转换和内部空间的改造 |
4.2.1 钢铁工业建筑的基本特征 |
4.2.2 钢铁工业建筑遗产的保留标准 |
4.2.3 钢铁工业建筑使用功能的转换 |
4.2.4 钢铁工业建筑内部空间的改造 |
4.3 室外空间的获取和功能安排 |
4.3.1 交通空间的获取和功能安排 |
4.3.2 场地的获取和功能安排 |
4.4 室内外空间的转换和融合 |
4.4.1 内外空间的相互转换 |
4.4.2 室内外空间的融合 |
4.5 钢铁工业污染物的处理 |
4.5.1 钢铁工业遗址污染物的测定 |
4.5.2 钢铁工业遗址污染物的去除 |
4.5.3 生态成效 |
4.6 钢铁工业遗址公园设计中可能面临的实际问题和挑战 |
4.6.1 工业遗产保护方面的问题 |
4.6.2 生态环境修复方面的问题 |
4.6.3 功能转变方面的问题 |
4.7 本章小结 |
5.钢铁工业遗址公园设计中延续历史记忆的设计策略 |
5.1 延续钢铁工业遗址历史记忆的的设计手法 |
5.1.1 原物保留 |
5.1.2 突出强调 |
5.1.3 提炼转译 |
5.1.4 场景再现 |
5.1.5 功能植入 |
5.2 对场地原始肌理的尊重 |
5.2.1 尊重厂区的原始地形 |
5.2.2 尊重厂区的交通脉络和空间结构 |
5.2.3 延续厂区的水系统 |
5.3 工艺关键元素的保留与再利用 |
5.3.1 主要生产车间和生产设备的工艺流程 |
5.3.2 关键生产设施设备的再利用 |
5.3.3 建筑空间的再利用 |
5.3.4 室外场地的设计 |
5.4 制高点与突出物的利用 |
5.4.1 看——观景台 |
5.4.2 被看——标志物 |
5.5 机械设备、产品和废弃物的再利用 |
5.5.1 机械设备 |
5.5.2 产品 |
5.5.3 废弃物 |
5.6 生产场景的再现和生产生活方式的体验 |
5.6.1 生产场景的再现 |
5.6.2 生产生活方式的体验 |
5.7 人文历史资源的利用 |
5.7.1 海报和标语的保留 |
5.7.2 工业历史事件的记载 |
5.7.3 体现厂区特征的标志设计 |
5.7.4 文创产品的开发 |
5.8 本章小结 |
6.钢铁工业遗址公园设计实践——安钢遗址公园设计 |
6.1 项目背景 |
6.1.1 区位概况 |
6.1.2 历史文化背景 |
6.1.3 上位规划和政策背景 |
6.1.4 场地现状 |
6.1.5 改造价值分析 |
6.1.6 SWOT分析 |
6.2 目标与策略 |
6.2.1 目标定位 |
6.2.2 设计策略 |
6.2.3 设计依据 |
6.3 总体设计方案 |
6.3.1 平面布局 |
6.3.2 景观结构 |
6.3.3 功能分区 |
6.4 专项设计 |
6.4.1 交通组织 |
6.4.2 竖向设计 |
6.4.3 视线组织 |
6.4.4 种植设计 |
6.4.5 滨水空间设计 |
6.4.6 生态修复措施 |
6.4.7 设施与小品 |
6.4.8 活动策划 |
6.5 延续历史记忆的设计表达 |
6.5.1 工业建筑构筑再利用 |
6.5.2 工业设施设备再利用 |
6.5.3 制高点利用 |
6.5.4 钢铁材料利用 |
6.5.5 钢铁工业废弃物再利用 |
6.5.6 钢铁工业流程展示 |
6.5.7 保留场地记忆的植被恢复模式 |
6.6 用地平衡表 |
7.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件 |
(4)组织力: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的一个重大命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与文献评价 |
(一)研究综述 |
(二)文献评价 |
三、核心概念 |
(一)组织力 |
(二)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
四、研究内容与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创新 |
第一章 提升党组织组织力命题的思想、论述和实践基础 |
一、支部与群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渊源 |
二、党员与组织:历史实践中对组织力的理论论述 |
(一)历史文献中关于组织力的理论论述 |
(二)基层党组织组织力重大命题的形成 |
三、部署与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创新 |
(一)全面从严治党的顶层设计与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的命题形成 |
(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丰富了党的工作路线思想内容 |
第二章 社区党组织组织力建设的历史发展与上海实践特色 |
一、社区党组织建设的发展:从探索到新起点 |
(一)初步探索 |
(二)全面推进 |
(三)新的起点 |
二、上海的实践特色:凝聚力工程与制度创新 |
(一)以“凝聚力工程”为抓手的基层党建实践 |
(二)以服务群众为核心的工作方向 |
第三章 社区党组织组织力建设的社会观察与制约因素 |
一、若干社区观察点选取的考虑 |
(一)三种社区类型的介绍与比较 |
(二)上海四个社区观察点的选取 |
二、四个社区组织力建设的情况 |
三、深入四个社区观察点的发现 |
四、制约组织力建设的原因分析 |
(一)组织建设与功能建设:有效领导与服务的前提 |
(二)政党文化:由内向外推动价值统合的精神支撑 |
(三)政党权威:以党组织为核心构建的社区共同体 |
(四)城市社区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影响因素的分析 |
第四章 从组织覆盖到功能强化:组织力提升的主体性因素 |
一、组织建设:提升社区党组织有效领导的根本方式 |
(一)内聚与延伸:队伍建设与对社区的示范效应 |
(二)优化与覆盖:自身架构与社区的工作覆盖面 |
(三)规范与期待:党与社区两个方向的合力塑造 |
二、功能建设:提升社区党组织有效服务的基本方式 |
(一)结构与目的:社区中政党功能的意涵与指向 |
(二)一致与差异:政党功能与组织力之间的关联 |
(三)向内与向外:政党功能聚焦发力的四项内容 |
第五章 向内支撑到向外传播:组织力提升的政党文化因素 |
一、服务型党组织:政党文化支撑与承载的具体指向 |
(一)政党文化在社区中的“服务”属性 |
(二)政党文化是服务型党组织的内核 |
二、吸引与传播:城市社区政党文化的主要建设方向 |
三、统合与转化:以政党文化提升组织力的内在逻辑 |
(一)政党文化对社区的统合 |
(二)文化力向组织力的转化 |
第六章 服从合作到主动认同:组织力提升的政党权威因素 |
一、服从与合作:政党权威在社区中的双重实质 |
二、两种认同:政党权威与组织力提升的关联性 |
三、三个空间:政党权威推动组织力建设的重点 |
第七章 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优化路径 |
一、组织建设视角下的组织力提升 |
二、政党功能视角下的组织力提升 |
三、政党文化视角下的组织力提升 |
四、政党权威视角下的组织力提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文献资料 |
二、学术着作 |
三、期刊论文 |
四、学位论文 |
附录 |
一、访谈提纲 |
二、调查问卷 |
三、访谈对象 |
四、文档资料 |
后记 |
(5)艺术村的形成机制及其空间优化策略 ——以深圳三个典型艺术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与对象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对象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特色 |
1.3.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特色与创新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研究进展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辨析 |
2.1.1 艺术村 |
2.1.2 文化创意产业 |
2.1.3 创意阶层 |
2.2 研究进展 |
2.2.1 艺术村的相关研究进展 |
2.2.2 创意阶层发展研究进展 |
2.2.3 村庄规划的相关研究进展 |
2.3 研究评述 |
2.4 理论基础 |
2.4.1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2.4.2 空间生产理论 |
2.4.3 文化资本理论 |
2.4.4 场景理论 |
2.4.5 乡村空间规划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艺术村的空间分布、类型划分与形成机制 |
3.1 艺术村的空间分布 |
3.2 发展模式 |
3.2.1 自发形成 |
3.2.2 政府主导 |
3.2.3 多方协作 |
3.3 主要类型划分 |
3.3.1 创作型艺术村 |
3.3.2 生产型艺术村 |
3.3.3 展示型艺术村 |
3.4 影响因素与形成机制 |
3.4.1 影响因素 |
3.4.2 形成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深圳市创作型艺术村的案例分析 |
4.1 鳌湖艺术村概况 |
4.1.1 地理区位 |
4.1.2 现状问题 |
4.2 鳌湖艺术村的空间变迁 |
4.2.1 物质空间演化 |
4.2.2 空间景观特征 |
4.3 鳌湖艺术村形成的影响因素与形成机制 |
4.3.1 影响因素 |
4.3.2 形成机制 |
4.4 鳌湖艺术村空间优化策略 |
4.4.1 明确发展方向与观澜版画村联动发展 |
4.4.2 增加商业用地盘活闲置房屋 |
4.4.3 完善基础与公服设施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深圳市生产型艺术村的案例分析 |
5.1 大芬油画村概况 |
5.1.1 地理区位 |
5.1.2 研究设计 |
5.1.3 现状问题 |
5.2 大芬油画村的空间变迁 |
5.2.1 物质空间演化 |
5.2.2 社会结构变迁 |
5.2.3 空间景观特征 |
5.3 大芬油画村形成的影响因素与形成机制 |
5.3.1 不同发展阶段的影响因素 |
5.3.2 形成机制 |
5.4 大芬油画村空间优化策略 |
5.4.1 明确产业定位 |
5.4.2 实现功能分区 |
5.4.3 加强设施改造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深圳市展示型艺术村的案例分析 |
6.1 观澜版画村概况 |
6.1.1 地理区位 |
6.1.2 现状问题 |
6.2 观澜版画村的空间变迁 |
6.2.1 物质空间演化 |
6.2.2 空间景观特征 |
6.3 观澜版画村形成的影响因素与形成机制 |
6.3.1 影响因素 |
6.3.2 形成机制 |
6.4 观澜版画村空间优化策略 |
6.4.1 增设特色景观 |
6.4.2 强化版画博物馆功能 |
6.4.3 完善版画产业配套 |
6.4.4 增加专项技能培训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三类艺术村形成机制与空间优化比较分析 |
7.1 影响因素 |
7.2 形成机制 |
7.3 空间优化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艺术村名录 |
附录二 调查问卷 |
附录三 访谈提纲 |
附录四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煤化学链燃烧发电系统能量网络集成与全生命周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全球节能减排概论 |
1.1.2 节能减排技术 |
1.2 燃煤电厂CO_2捕集方法与技术 |
1.3 化学链燃烧技术 |
1.3.1 化学链燃烧技术简介 |
1.3.2 化学链燃烧原理 |
1.3.3 化学链燃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
1.4 化学链燃烧技术耦合发电系统研究现状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目标与论文结构 |
1.6.1 研究目标 |
1.6.2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化学链燃烧发电系统模型与评价方法 |
2.1 Aspen Plus软件介绍 |
2.1.1 原料输入与设定 |
2.1.2 物性方法选择 |
2.1.3 单元模型选择 |
2.1.4 模型假设 |
2.2 系统流程介绍 |
2.2.1 煤化学链燃烧子系统 |
2.2.2 余热回收子系统 |
2.2.3 蒸汽轮机发电子系统 |
2.2.4 CO_2捕集子系统 |
2.3 化学链燃烧发电系统建模 |
2.3.1 煤化学链燃烧子系统建模 |
2.3.2 余热回收子系统建模 |
2.3.3 蒸汽轮机发电子系统建模 |
2.3.4 CO_2捕集子系统建模 |
2.4 化学链燃烧发电系统换热网络设计与优化方法介绍 |
2.4.1 夹点-?换热网络设计方法 |
2.4.2 流股热力学数据获取方法 |
2.5 化学链燃烧发电系统性能评价 |
2.5.1 系统能效评价方法 |
2.5.2 系统经济性评价方法 |
2.6 生命周期评价简介 |
2.6.1 全生命周期评价框架体系 |
2.6.2 生命周期评价目标和范围 |
2.6.3 生命周期评价清单分析 |
2.6.4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煤化学链燃烧发电系统的换热网络设计集成与优化评价 |
3.1 煤化学链燃烧发电系统性能研究 |
3.1.1 载氧体与煤质量比对化学链燃烧单元的影响 |
3.1.2 燃料反应器与空气反应器温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3.1.3 空气反应器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3.1.4 二氧化碳循环比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3.2 夹点-?方法对换热网络集成设计与优化 |
3.2.1 换热网络的冷热物流热力学参数获取 |
3.2.2 夹点-?方法对换热网络的设计 |
3.3 煤化学链燃烧发电系统的能效分析 |
3.3.1 氧煤比与反应温度对系统能效的影响 |
3.3.2 系统整体?效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化学链燃煤发电系统技术经济评价 |
4.1 电厂投资成本 |
4.2 发电成本计算 |
4.3 二氧化碳减排能耗与煤耗 |
4.4 经济性能评价 |
4.4.1 原料成本对发电系统经济性的影响 |
4.4.2 电厂运行时间对发电系统经济性的影响 |
4.4.3 电力的售价对发电系统经济性的影响 |
4.4.4 碳税对发电系统经济性的影响 |
4.5 COE敏感性分析 |
4.6 化学链燃煤电厂与传统燃煤电厂综合性能对比 |
4.7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化学链燃煤发电系统生命周期分析与评价 |
5.1 化学链燃煤发电系统的生命周期目标与范围 |
5.2 化学链燃煤发电系统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
5.2.1 数据来源和假设 |
5.2.2 清单分析 |
5.3 全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
5.3.1 全生命周期资源消耗评价 |
5.3.2 全生命周期能源消耗评价 |
5.3.3 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 |
5.3.4 全生命周期成本评价和电厂可持续性评价 |
5.4 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比较分析 |
5.4.1 资源消耗的对比 |
5.4.2 能源消耗的对比 |
5.4.3 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对比 |
5.4.4 生命周期成本与电厂可持续性对比 |
5.5 全生命周期敏感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基于产权主体居住需求的厦门百家村更新公共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近代历史住区的生活条件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居民需求 |
1.1.2 近代历史住区更新成为城市发展的棘手问题 |
1.1.3 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居住需求存在偏差 |
1.2 研究对象及基本概念 |
1.2.1 研究对象:厦门近代新村住宅——百家村 |
1.2.2 研究视角:产权主体居住需求 |
1.2.3 基本概念:近代历史住区 |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综述 |
1.3.1 国内外近代历史住区更新的研究综述 |
1.3.2 国内外近代历史住区更新的相关公共政策发展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5.3 研究内容 |
第2章 百家村历史住区概况 |
2.1 百家村发展历程研究 |
2.1.1 形成时期:拆迁户的安置住房 |
2.1.2 加建时期:市民向往的“模范村” |
2.1.3 旧城更新时期:城市中衰败的老旧住区 |
2.2 百家村住区认同研究 |
2.2.1 问卷设计及数据统计 |
2.2.2 住区认同分析 |
2.3 历史住区价值识别 |
2.3.1 历史价值 |
2.3.2 文化价值 |
2.3.3 使用价值 |
2.4 研究总结 |
第3章 百家村居住需求研究 |
3.1 住房需求个案分析 |
3.1.1 私有产权主体的住房需求 |
3.1.2 公有产权主体的住房需求 |
3.1.3 案例小结 |
3.2 更新需求个案分析 |
3.2.1 私有产权主体的更新需求 |
3.2.2 公有产权主体的更新需求 |
3.2.3 案例小结 |
3.3 产权主体与居住需求的综合分析 |
3.3.1 产权主体与住房需求的关联性探讨 |
3.3.2 产权主体与更新需求的关联性探讨 |
3.3.3 产权主体的居住需求总结 |
3.4 研究总结 |
第4章 居住需求与厦门市住房相关公共政策的互动探析 |
4.1 厦门市住房相关公共政策概述 |
4.2 私有产权主体需求与公共政策的主要矛盾 |
4.2.1 实施基础:产权制度不清导致住户利益受损 |
4.2.2 更新方式:私房改善与更新公共政策的冲突 |
4.2.3 更新资金:更新意愿与经济预算的不匹配 |
4.2.4 政策引导:私有产权缺少正面清单的引导 |
4.3 公有产权主体需求与公共政策的主要矛盾 |
4.3.1 更新方式:公房解危与房屋置换政策的冲突 |
4.3.2 政策引导:直管公房缺乏改善住房条件的正向引导 |
4.3.3 监督管理:缺乏动态的人群流通的监管机制 |
4.4 共性需求与公共政策的矛盾 |
4.4.1 设计方法:居民生活水平与政策制定标准的冲突 |
4.4.2 规划设计:居民需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条件的错位 |
4.4.3 补助政策:更新补偿政策存在不足 |
4.5 研究总结 |
第5章 基于居住需求的百家村更新公共政策优化思考 |
5.1 百家村住房产权政策 |
5.1.1 私房产权规范化 |
5.1.2 公房产权私有化与共有化 |
5.2 百家村财政金融政策 |
5.3 百家村修缮更新建设引导 |
5.3.1 私有产权更新改造办法 |
5.3.2 公有产权更新改造办法 |
5.3.3 居民自主修缮指导办法 |
5.4 研究总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百家村居民居住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B 当地居民访谈记录(摘取) |
(8)我国城市社区复合生态系统适灾弹性的度量研究 ——以暴雨内涝灾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图 |
1.5 本章小结 |
2 我国UCCE适灾弹性的相关理论界定 |
2.1 我国城市社区复合生态系统运行模式 |
2.1.1 社区概念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
2.1.2 我国城市社区组织架构与特点 |
2.1.3 我国城市社区复合生态系统构成 |
2.1.4 我国城市社区子系统间运行规律 |
2.2 我国城市社区典型灾害识别与分析 |
2.2.1 灾害的概念与发展 |
2.2.2 我国自然灾害时空分布 |
2.2.3 我国城市社区典型灾害及其特点 |
2.3 我国城市社区灾害治理特点及国外经验引介 |
2.3.1 我国城市社区适灾阶段划分 |
2.3.2 我国城市社区适灾利益相关者 |
2.3.3 国外城市社区防减灾经验引介 |
2.4 我国UCCE适灾弹性概念、内涵与框架 |
2.4.1 我国UCCE适灾弹性的概念 |
2.4.2 我国UCCE适灾弹性的内涵 |
2.4.3 我国UCCE适灾弹性的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3 我国UCCE适灾弹性的影响因素识别 |
3.1 我国UCCE适灾弹性影响因素收集 |
3.1.1 人种志研究简介 |
3.1.2 研究对象选取 |
3.1.3 访谈设计 |
3.2 我国UCCE适灾弹性影响因素选取 |
3.2.1 扎根理论概述 |
3.2.2 影响因素开放编码 |
3.2.3 影响因素主轴编码 |
3.2.4 影响因素选择编码 |
3.2.5 理论饱和度检验 |
3.3 我国UCCE适灾弹性影响因素约简 |
3.3.1 预调研问卷设计与发放 |
3.3.2 影响因素约简流程 |
3.3.3 影响因素信度与效度分析 |
3.3.4 我国UCCE适灾弹性影响因素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UCCE适灾弹性的灾后度量模型 |
4.1 我国UCCE适灾弹性评价指标选取 |
4.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1.2 基于SLR的指标选取方法 |
4.1.3 评价指标初选结果 |
4.1.4 基于专家打分法的指标约简 |
4.2 我国UCCE适灾弹性评价指标赋权 |
4.2.1 评价指标赋权方法选择 |
4.2.2 评价指标间关系确定 |
4.2.3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4.2.4 评价指标权重修正 |
4.3 我国UCCE适灾弹性度量与分析方法制定 |
4.3.1 适灾弹性度量方法选取 |
4.3.2 适灾弹性的度量流程 |
4.3.3 适灾弹性评价准则制定 |
4.4 本章小结 |
5 我国UCCE适灾弹性的作用机理研究 |
5.1 适灾弹性作用机理模型构建 |
5.1.1 结构方程模型概述 |
5.1.2 适灾弹性作用机理假设 |
5.2 适灾弹性样本数据的获取 |
5.2.1 调研流程概述 |
5.2.2 初始问卷设计与优化 |
5.2.3 最终问卷发放与数据收集 |
5.3 适灾弹性样本数据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2 信度分析 |
5.3.3 效度分析 |
5.3.4 相关性分析 |
5.4 适灾弹性作用机理模型检验 |
5.4.1 模型拟合度分析 |
5.4.2 SEM路径分析 |
5.4.3 作用机理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我国UCCE适灾弹性的灾前度量与提升策略 |
6.1 适灾弹性灾前度量的原理和流程 |
6.1.1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预测原理 |
6.1.2 BP神经网络模型的使用流程 |
6.2 适灾弹性灾前度量模型的构建 |
6.2.1 适灾弹性灾前度量模型构建流程 |
6.2.2 适灾弹性灾前度量模型训练 |
6.2.3 适灾弹性灾前度量模型结果测试与应用 |
6.3 适灾弹性灾前提升策略制定 |
6.3.1 适灾弹性提升策略流程设计 |
6.3.2 基于SNA法的适灾弹性4R特性计算 |
6.3.3 基于IRM的利益相关者适灾行为提升 |
6.4 本章小结 |
7 我国UCCE适灾弹性度量与提升实证研究—以暴雨内涝灾害为例 |
7.1 案例概况 |
7.1.1 社区选取 |
7.1.2 灾害事件 |
7.1.3 数据收集与统计 |
7.2 社区灾后适灾弹性度量与评价 |
7.2.1 适灾弹性计算结果 |
7.2.2 基于IPA的适灾弹性分析 |
7.3 社区灾前适灾弹性度量与评价 |
7.3.1 适灾弹性预测结果 |
7.3.2 社区社会网络整体描述 |
7.3.3 4R弹性特征计算结果 |
7.3.4 基于激励约束机制的适灾策略 |
7.4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我国城市社区复合生态系统适灾弹性评价指标筛选 |
附录2 我国城市社区复合生态系统适灾弹性打分表 |
附录3 我国城市社区复合生态系统适灾弹性评价与影响因素调查 |
附录4 我国城市社区复合生态系统适灾弹性评价指标比较打分表 |
作者简介及学术成果 |
(9)生态宜居视域下的辽南农村居住环境适老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提出问题 |
1.1.1 辽南农村养老困境 |
1.1.2 建筑空间与行为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1 政策背景:城镇化、供给侧与生态宜居 |
1.2.2 社会背景:农村老龄化现状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界定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相关理论与框架 |
1.4.1 结构方程模型 |
1.4.2 空间关系学 |
1.4.3 研究论文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2 生态宜居的适老性理论构建 |
2.1 生态宜居适老性相关研究 |
2.1.1 生态宜居文献综述 |
2.1.2 适老性文献综述 |
2.1.3 研究文献综述总结与评述 |
2.1.4 生态宜居与适老性的内在联系 |
2.2 生态宜居的适老性理论框架 |
2.2.1 生态宜居的适老性设计原则 |
2.2.2 生态宜居适老性空间划分 |
2.2.3 生态宜居的行为分析方法 |
2.2.4 引入“个人领域”概念 |
2.3 生态宜居适老性模型 |
2.3.1 生态宜居适老性评价模型 |
2.3.2 研究假设提出 |
2.4 本章小结 |
2 辽南农村适老性调研与统计描述 |
3.1 调研内容概述 |
3.1.1 调研对象概述 |
3.1.2 调研数据说明 |
3.1.3 辽南地域民俗 |
3.2 养老需求与行为数据统计 |
3.2.1 养老需求与老年人基本属性 |
3.2.2 老年人交通出行需求与行为特征 |
3.2.3 老年人邻里社交需求与行为特征 |
3.2.4 老年人农宅居住需求与行为特征 |
3.3 适老性满意度评价统计 |
3.3.1 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满意度评价 |
3.3.2 邻里社交空间适老性满意度评价 |
3.3.3 农宅居住环境适老性满意度评价 |
3.3.4 农宅热舒适度适老性满意度评价 |
3.4 农村基础设施现状统计 |
3.4.1 辽南农村交通设施 |
3.4.2 辽南村落基本概况 |
3.4.3 辽南农宅建筑信息 |
3.4.4 辽南农宅院落信息 |
3.5 农宅生态适应性节能统计 |
3.5.1 能源消耗类型调研数据 |
3.5.2 生态适应性节能方式 |
3.5.3 农宅属性与能耗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4 辽南农村出行空间适老性分析 |
4.1 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分析 |
4.1.1 交通出行空间研究概述 |
4.1.2 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现状分析 |
4.1.3 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需求分析 |
4.2 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影响因素 |
4.2.1 交通出行无障碍设计因素分析 |
4.2.2 交通出行便捷性设计因素分析 |
4.2.3 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相关分析 |
4.3 邻里社交空间适老牲分析 |
4.3.1 邻里社交空间研究概述 |
4.3.2 邻里社交空间适老性现状分析 |
4.3.3 邻里社交空间适老性需求分析 |
4.4 邻里社交空间适老性影响因素 |
4.4.1 人文生态适老性设计因素分析 |
4.4.2 宜居适老性设计因素分析 |
4.4.3 邻里社交空间适老性相关分析 |
4.5 农村出行空间适老性设计要点 |
4.5.1 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设计要点 |
4.5.2 邻里步行空间适老性设计要点 |
4.5.3 邻里休闲空间适老性设计要点 |
4.6 本章小结 |
5 辽南农宅居住空间适老性分析 |
5.1 居住行为的二次调研概述 |
5.1.1 老年居住行为统计描述 |
5.1.2 农宅居住空间演变特征 |
5.1.3 农宅居住空间适老性需求分析 |
5.2 农宅居住空间适老性分析 |
5.2.1 主要生活空间现状分析 |
5.2.2 辅助生活空间现状分析 |
5.2.3 院落生活空间现状分析 |
5.2.4 农宅适应性节能现状分析 |
5.3 农宅居住空间适老性影响因素 |
5.3.1 空间秩序性设计因素分析 |
5.3.2 空间适应性设计因素分析 |
5.3.3 光热舒适与适应性节能因素分析 |
5.3.4 农宅空间适老性相关分析 |
5.4 农宅光热能耗模拟分析 |
5.4.1 开间/进深对采光影响 |
5.4.2 开间/进深对能耗的影响 |
5.4.3 火炕对能耗的影响 |
5.5 农宅居住空间适老性设计要点 |
5.5.1 主要生活空间适老性设计要点 |
5.5.2 辅助生活空间适老化设计要点 |
5.5.3 光热舒适度与适应节能设计要点 |
5.6 本章小结 |
6 生态宜居适老性结构方程 |
6.1 数据信效度检验 |
6.1.1 信度检验 |
6.1.2 效度分析 |
6.1.3 潜变量与可观测变量 |
6.2 结构方程 |
6.2.1 结构方程模型 |
6.2.2 模型整体拟合度分析 |
6.3 适老性模型的修正 |
6.3.1 模型调整 |
6.3.2 模型的路径分析 |
6.4 适老性模型效应分析 |
6.4.1 潜变量的影响效应分析 |
6.4.2 观测变量影响效应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辽南农村生态宜居适老性设计策略 |
7.1 辽南农村居住环境适老性设计策略 |
7.1.1 辽南农村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建设策略 |
7.1.2 辽南农村邻里居住环境归属感营造策略 |
7.1.3 辽南农宅居住空间适老性设计策略 |
7.2 辽南农宅生态适应性节能与适老性设计优化策略 |
7.2.1 开间进深适应性节能优化策略 |
7.2.2 采暖设备更新及外墙维护策略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的不足 |
8.4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辽南农村适老性满意度调研问卷 |
附录B 入室调查问卷(二次调研) |
附录C 文中分析的农宅基本信息统计结果 |
附录D 适老性满意度评价统计结果 |
附录E 农宅光热物理信息统计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重庆市江津区白鹭洲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居民休闲区域逐渐丰富 |
1.1.2 地域文化建设开始盛行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研究 |
1.4 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2 地域文化和城市公园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城市公园相关概念 |
2.1.1 城市公园的概念 |
2.1.2 城市公园的发展历程 |
2.1.3 城市公园的分类 |
2.1.4 城市公园的作用 |
2.2 地域文化相关概念 |
2.2.1 地域文化的概念 |
2.2.2 地域文化的构成要素 |
2.2.3 地域文化的相关理论 |
3 地域文化和城市公园的关联性 |
3.1 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 |
3.1.1 地域文化与环境保护结合,为城市公园更新与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
3.1.2 挖掘地域文化,为城市公园提供素材 |
3.1.3 延续文脉发展,提升城市公园的文化内涵 |
3.2 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园的表达形式 |
3.2.1 历史文化 |
3.2.2 地方素材 |
3.2.3 民俗文化 |
3.3 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园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3.3.1 缺乏地域文化与生态性的融合 |
3.3.2 文化特色不鲜明 |
3.3.3 地域文化表达的景观元素较为单一 |
3.3.4 缺乏情感表达与参与性 |
4 以地域文化为视角的城市公园设计策略 |
4.1 设计目标 |
4.1.1 突出城市公园设计的保护性 |
4.1.2 突出城市公园设计的生态性 |
4.1.3 注重与地域文化特色的有机结合 |
4.2 设计策略 |
4.2.1 延续城市空间历史脉络,保留地方场所记忆 |
4.2.2 结合城市地方文化传统,塑造生态空间特色 |
4.2.3 遵循生态景观生态效应,建立城市安全格局 |
4.2.4 立足市民公共文化生活,提升生态空间活力 |
4.3 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公园设计要素 |
4.3.1 功能布局 |
4.3.2 空间结构 |
4.3.3 交通视线组织 |
4.3.4 景观岸线 |
4.3.5 植物配置 |
4.3.6 硬质铺装 |
4.3.7 园林建筑及景观小品 |
5 以地域文化为视角的城市公园设计 |
5.1 以地域文化为视角的城市公园设计原则 |
5.1.1 地域文化与城市公园设计相结合的兼顾性原则 |
5.1.2 地域文化与城市生态景观相融合的整体性原则 |
5.1.3 地域文化与城市公园景观相结合的时代性原则 |
5.1.4 地域文化与城市公园景观相结合的延续性原则 |
5.2 以地域文化为视角的城市公园设计目标 |
5.2.1 塑造文化景观廊道,提升城市空间品质 |
5.2.2 优化城市整体景观格局,改善自然生态环境 |
5.2.3 弘扬地方优秀文化传统,以城市魅力带动可持续发展 |
5.3 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园设计中的表达手法 |
5.3.1 直接表达 |
5.3.2 保留与再现 |
5.3.3 隐喻诠释 |
5.3.4 象征处理 |
6 策略实践——江津城市公园设计 |
6.1 江津项目概况 |
6.1.1 项目区位 |
6.1.2 资源优势 |
6.1.3 经济产业现状 |
6.1.4 规划政策解读 |
6.1.5 现有公园总结 |
6.2 项目现状分析 |
6.2.1 地形地貌分析 |
6.2.2 绿地和水文条件分析 |
6.2.3 周边环境和人群分析 |
6.2.4 外部道路分析 |
6.2.5 生态敏感性和植物分析 |
6.2.6 现状综合用地分析 |
6.2.7 场地限制条件分析 |
6.3 现状问题总结 |
6.3.1 外部交通割裂场地空间,影响交通组织与功能布局。 |
6.3.2 场地作为泄洪沟,山水关系不明确,生态活力较低。 |
6.3.3 场地空间功能混乱,地域文化难以表达 |
6.4 景观设计策略 |
6.4.1 弘扬历史文化传统,强化地域景观文化 |
6.4.2 紧扣城市地方文化特点,塑造节点空间特色 |
6.4.3 彰显可持续发展理论,创建城市生态公园景观格局 |
6.4.4 提高市民公共文化生活品质,拓展生态空间活力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四、中华煤气与重庆燃气亲密接触(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D]. 黄锦南. 浙江大学, 2021(08)
- [2]城市社区公共空间使用后评价研究[D]. 李丕富. 西北大学, 2020(02)
- [3]延续历史记忆的钢铁工业遗址公园设计研究 ——以安钢遗址公园为例[D]. 孙瑾玉.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组织力: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的一个重大命题研究[D]. 杨洋.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5]艺术村的形成机制及其空间优化策略 ——以深圳三个典型艺术村为例[D]. 黄翠翠. 广州大学, 2020(02)
- [6]煤化学链燃烧发电系统能量网络集成与全生命周期分析[D]. 赵英杰.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7]基于产权主体居住需求的厦门百家村更新公共政策研究[D]. 孙钰莹. 华侨大学, 2020(01)
- [8]我国城市社区复合生态系统适灾弹性的度量研究 ——以暴雨内涝灾害为例[D]. 崔鹏. 东南大学, 2019(01)
- [9]生态宜居视域下的辽南农村居住环境适老性设计研究[D]. 刘建军.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6)
- [10]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重庆市江津区白鹭洲公园为例[D]. 彭名杰. 重庆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