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兼谈我国外汇储备资料的统计口径错位(论文文献综述)
罗素梅,周光友[1](2020)在《外汇储备功能动态演变与最优规模》文中提出在中国持有高额外汇储备的背景下,文章以外汇储备功能演变为视角,以Agarwal模型为理论基础,构建了基于多层次动态替代的最优规模分析框架.通过实证检验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需求决定因素与最优规模的相关性,并测度中国最优外汇储备规模和适度区间.研究表明,外汇储备理论规模由不同层次的需求决定,最优规模是基于动态替代效应的规模.随着功能的演变,外汇储备逐步从满足基本交易需求转向满足安全稳定需求,这说明外汇储备在维护金融安全与稳定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进口、FDI、外债、跨境资本流动、利率和汇率对外汇储备规模有着明显影响,金砖国家、新钻国家和高额储备国等不同类型国家对外汇储备需求有明显的异质性.模拟结果显示,中国外汇储备最优规模约为16 669亿美元,适度区间在16 669亿美元到23 580亿美元之间.当前我国应充分发挥外汇储备在维护金融安全中的特殊作用,防范金融风险,保障国家金融安全.
陈洁[2](2019)在《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及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祝国平,付琼,王雨薇[3](2018)在《外汇储备管理理论的演进研究》文中指出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外汇储备对于我国应对外部冲击和债务风险、深化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外汇储备,关于其适度规模、币种和资产结构优化等问题一直是学者们讨论的热点。通过对外汇储备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结合我国外汇储备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未来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研究应着重于汇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储备管理战略问题、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外汇储备问题和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问题。
杨羽莎[4](2016)在《中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及其发展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2015年末,我国外汇储备较之前有所下降,降为3.33万亿美元,比去年年底下降了 5126.56亿美元。在当今国际环境下,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外汇储备的规模大小对一个开放经济贸易国家的发展,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它可以用来规范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以确保一国偿还外债的能力,还可以干预外汇市场,稳定货币汇率,提高国际对该国货币的信心,可以减少"经济危机"。但是凡事都需要适度和适量,外汇储备的量也应该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数量过于庞大的外汇储备本身就不具备合理性。虽然在惯性思维中我们认为财富总是越多越好,但是过度的财富有时候反而是一种负担,正如数额过于庞大的外汇储备在某种程度上便是资源配置浪费的表现。同时,过多的储备还会一定程度上带来通货膨胀,不利于我国国内物价的稳定,也不利于我国政治经济的长治久安。在金融领域中,一个国家货币当局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非常重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通常都是最有效的调控经济手段,若外汇储备数额过高,会在某种程度削弱该国的货币政策独立性,这不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在当今全球经济贸易自由化的大好形势下,在我国开立多个自贸区的今天,我国经济金融领域的专家也都相继开始正视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问题,着重了对此方面的相关研究。作为对外开放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究竟应该拥有多少外汇储备,当前中国的外汇储备究竟是过度还是不足,都在我国学者的考量范围之内。外汇储备问题由来已久,并不是新颖的话题,但是本文先立足于其适度规模的问题,再通过引入外汇储备可持续性发展的概念深入研究其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经过一系列分析和测算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最近的年份中我国确实存在超额外汇储备的情况,这种差距在2013年达到其峰值,随后两年的差异逐渐变小,表明中国外汇储备的增长在最近几年已经放缓。同时,本文站在外汇储备的来源结构变化的角度,考量对外汇储备的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阐述我国的外汇储备的可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和内部决定机制。然后选择相关的数据和指标,构建VAR模型,从而对外汇储备的可持续性决定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与观察。实证结果表明,国内生产总值(GDP),外商直接投资(FDI),汇率(E)、利率(R)、出口依存度这5个因素是影响外汇储备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不同的时间维度,不同影响因素对外汇储备的可持续性的影响也是各不相同的,出口依存度不论在短期还是长期都是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作用次之。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面临转型,逐步从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模式向内需拉动型过渡,从长期来看,庞大经济体量下的外汇储备规模增速将放缓,且已呈现出轻微下降趋势。当务之急是,我国仍要考虑外汇储备的合理配置,发挥其特殊的功能,达到外汇储备规模的价值最优化。
李振[5](2015)在《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新千年之后,随着经济全球化范围持续扩大和程度持续加深,世界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全新阶段。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和国际资本的迅速流动,为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广泛空间,在此情况下,外汇储备将更多地承担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金融稳定的重任。外汇储备是指一国货币管理当局所拥有的,可以用于调节国际收支、稳定本币汇率、缓冲外部冲击及维持市场信心的所有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的能够自由兑换的外汇资产。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波动范围比较狭窄,并且始终不足10亿美元水平;从改革开放后到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波动幅度有所扩大,并且在1991年第4季度末达到200多亿美元水平;从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后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持续扩大,并且在1996年末达到1000多亿美元水平;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至今,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一路攀升,并且在2006年末达到10000多亿美元水平。截止到2014年第2季度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已经攀升到39932.13亿美元。各国政府机构和国际金融组织始终高度重视外汇储备问题,一方面,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另一方面,它在国际金融领域中占有重要位置。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早已超出普遍的国际标准,但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仍然保持高速增长,这主要受到近年来我国经济、对外贸易、外商投资以及汇率管理制度改革等具体因素的影响。过于庞大的外汇储备规模将会增加国内物价水平上涨压力、增加本国货币升值压力、增加本国承担外币汇率波动风险以及无法享有国际组织的特殊优惠政策等。如果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保持适度规模,那么不仅可以实现外汇储备资产保值增值,还可以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实现内外均衡发展。基于上述原因,本文将会通过阐述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现状,并且研究外汇规模迅速增加的原因,最终得出外汇储备规模管理的政策建议。本文内容总共划分为五个部分,下面为详细结构安排。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有关研究现状、本文内容以及结构安排和创新与不足。第二章为外汇储备概述及适度规模的度量。主要阐述外汇储备概念和作用,以及适度规模的度量方法,主要包括:比例分析法、成本收益法、需求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和“衣柜效应”分析法。第三章为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现状。主要阐述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扩张的主要阶段和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国际地位,并且运用三种比例分析法,即:外汇储备规模与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外汇储备规模与年进口总额比例和外汇储备规模与外债余额比例,以及因素分析法来度量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第四章为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过大庞大的原因。主要阐述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迅速增加的原因,具体包含:经济、对外贸易、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快速发展,银行结售汇制度和人民币升值预期,以及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管理不足,主要包括: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政策僵化、管理行为模糊和管理经营机构行政色彩过重。第五章为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管理的政策建议。主要阐述外汇储备规模管理的政策建议,具体包括: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增加国家实物战略储备、增加对外投资、推进汇率制度改革、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黄峰敏[6](2014)在《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问题与管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3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再创历史新高,达到3.82万亿美元,比去年年底增长了5097亿美元,年增额也创下历史新高。外汇储备的规模对一个对外开放的国家来说有着重大的意义,它可以用来调节一国政府国际收支失衡,保证一国外债偿付的能力,同时又是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币汇率、提高国际对本币信心的重要手段,还可以降低“经济危机传染”的可能性。但是一国所持有的外汇储备,并不总是越多越好,因为持有过多的外汇储备是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如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引起通货膨胀、影响当局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等等。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国际间资本流动也变得更加频繁,学者开始越来越关注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问题的研究,但随着国际经济关系的不断发展变化,外汇储备合适规模的标准也在不断随之发生改变,目前理论界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达成共识。作为一个不断深化对外开放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到底应该持有多大的外汇储备规模,目前的外汇储备规模到底是多还是少,成为政府和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就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地分析研究。在总结了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外汇储备规模的影响因素,并先后利用改进过的阿格沃尔模型和考虑了预防金融风险因素的外汇储备适度规模模型对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进行实证分析,得到的结论是:近年来我国存在超额的外汇储备,而且实际外汇储备规模与模型估算出的外汇储备适度规模之间的差额逐年增大;改进后的阿格沃尔模型估算出的外汇储备适度规模要小于考虑了预防金融风险因素的模型所估算出的适度规模,基于模型的估算,我国的超额外汇储备的规模较大。最后本文分析了我国超额外汇储备形成的原因,并对外汇规模管理提出对策和建议。
罗伟[7](2014)在《金砖国家外汇储备适度规模测度:基于修正的JR模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末全球产业转移,带动新兴市场国家步入了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而金砖国家首当其冲,经过20多年的发展,迅速崛起,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总量由1991年的7.2%上升到2012年的20.3%,提高了近三倍。而随着金砖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国际收支顺差以及全球金融动荡频发,促使其外汇储备也进入了快速增长的轨道,截至2012年,已占全球总量的41%。外汇储备作为重要的储备资产,虽然可以满足一国多种用汇需求,但过多和短缺都将产生负面效应。外汇储备不足,会减弱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降低投资信心等;过多持有,一方面可以增强抗风险能力、满足各种需求等,另一方面也带来较高的机会成本、资源闲置以及币值不稳定等。因此,对金砖国家来讲,保持合理的外汇储备规模变得十分必要,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前提是适度规模的科学测度。另外,一国注重“量”的同时,也需兼顾外汇储备的“质”,即结构稳定性。所以,科学管理外汇储备的规模与结构,两者相互作用共同保障外汇储备高质量和合理水平。本文以金砖国家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外汇储备的规模、结构现状及外汇储备的高速增长原因。然后对前人的不同测度模型进行综合比较,提出采用预防审慎动机的JR模型,并在其基本原理上加以修正,选取1991-2012年度数据,分析金砖国家外汇储备规模的变化及对适度规模进行测度。笔者认为,2003年前中国和俄罗斯外汇储备不足,2003年后外汇储备已严重超量;巴西2007年前外汇储备不足,2007年后外汇储备处于超量状态,中国、俄罗斯、巴西的超量缺口有增大趋势。2001年后,印度外汇储备相对合理,但近两年出现不足的迹象,南非却长期短缺。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并针对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原因,重点讨论了优化管理外汇储备规模的建议,如调整国际收支项目、建立外汇储备库等,同时针对外汇储备结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曾鑫[8](2014)在《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及其收益风险研究》文中提出外汇储备问题一直是国际金融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而新兴市场国家的外汇储备更是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本文在全球范围内,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亚洲、欧洲、美洲、中东及非洲四大经济体中19个新兴市场国家的外汇储备及其收益风险问题,以便新兴市场各国能够合理持有外汇储备额,并根据各国的实际国情选择适当比例的储备币种与储备资产,以实现各新兴市场国家能够在当今国际形势下控制外汇储备风险提高储备投资收益。这对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实现保值增值有重大意义。本文认为,在外汇储备规模上,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规模数额巨大,占全球外汇储备量的78.6%,紧随其后的是欧洲经济体、拉美经济体及中东和非洲经济体,分别占全球外汇储备的7.74%、7.57%和2.81%。具体到国别上看,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数额最多的是东亚经济体中的中国,截至2012年其外汇储备量为33115.9亿美元,约占亚洲新兴经济体外汇储备额的70%,约占全球外汇储备额的42%。外汇储备全球排名前十的国家:中国、俄罗斯、巴西、韩国、新加坡、印度、泰国、墨西哥、马来西亚和印尼。在外汇储备结构上,美元、欧元、日元、英镑作为国际上常用的四种储备货币,但无论是币种结构还是资产结构,美元仍然是众多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的首选,但随着国际经济力量的变化,欧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地位大幅上升。在外汇储备收益与风险上,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保值增值受到利率、汇率、政策以及国际资本流动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并且通过实证表明,亚洲、欧洲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的风险损失率大约在10%~25%之间;而拉美、中东及非洲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的风险损失率都在25%以上;而亚洲、欧洲经济体国家的外汇储备额要普遍高于拉美、中东及非洲经济体国家的外汇储备量,由此,外汇储备量较大的新兴市场国家面对较小的风险损失率,即在相同的外部条件下这些国家在面临风险时拥有较大的选择性和可控性。最后针对文中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认为各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持有外汇储备量,同时要调整外汇储备资产,改变美元独大的状况,并选择适合本国的汇率政策,增加海外股权投资,增强海外投资能力,以应对国际化战略的挑战。
邵洁[9](2013)在《外汇储备持有成本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外汇储备对一国经济的发展和稳定性发挥着重要作用,亚洲金融危机后,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亚洲国家,纷纷快速增加其所持有的外汇储备数量。2010年末,我国外汇储备已达到28473.38亿美元,2011年末更是达到了31811.48亿美元,10年增长了近19倍,外汇储备规模的大幅增长,提高了我国在国际经济中的竞争力,增强了我国调节对外支付水平及稳定经济波动的能力,但巨额的储备和较快的增长给我国货币当局提出了新的风险管控的挑战,中国经济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存在很多学者未曾研究的领域和未曾涉及的影响因素的探讨,对于我国汇率制度的改革以及如此大规模的资本流动等对外汇储备规模的影响都应重新分析,因此如何构建合理的外汇储备结构、测算外汇储备的持有成本是目前我国外汇管控的难点。本文基于对我国外汇储备结构的历史、现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概括了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结构和现状,通过剖析当前外汇储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和特点,得出结论,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从而使得我国的外汇储备管理处于效率低下的状态。在此基础上,引用外汇储备风险管理理论,加之西方经济学中关于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理论,分析长期影响我国日益增长的外汇储备供给和需求的因素,对我国外汇持有成本进行测度,并建立了持有成本的测算模型,根据实证结果对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效应、合理结构以及风险管理和控制模式的架构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意见。
李劲松[10](2013)在《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与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以来,由于国际收支的贸易顺差、直接投资净流入和热钱流入等因素影响,我国外汇储备余额激增,截至2012年底,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3.31万亿美元,连续七年位居世界第一。文章在梳理外汇储备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现状、特点以及储备来源结构的变化情况,探讨了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深层次原因,并从实证的角度对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进行测算与研判,得出结论认为: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进行测算,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大大超过合理水平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作为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文章重点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和资产结构,并探讨其存在的风险与问题,得出结论认为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单一,资产结构过于集中于美元债券,有待于进一步调整与优化。通过风险价值对外汇储备所面临的汇率风险进行测度,发现持有英镑、日元和欧元的风险分别是美元的2.64倍、2.24倍、1.61倍,因此从实证的角度表明了我国持有规模过大的美元资产也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在外汇储备币种结构优化配置方面,本文结合Heller-Knight模型和Dooley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我国外汇储备的最优币种权重。而在外汇储备资产结构优化配置方面,以美元资产为例开展实证研究,认为我国应在保证储备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基本前提下,适当提高对美国AAA级公司债券的投资额,从而提高整体资产组合的收益率。此外,由于股权投资有助于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调整与转变,因此适当提高股权投资比例也是美元储备资产的调整方向之一。本文认为只有在源头上保持我国外汇储备的合理增长,并把富余的非储备性质外汇储备进行多样化的实物资产组合,这样才能减小难以控制的风险。因此,文章的最后根据全文研究成果提出了中国外汇储备的优化路径及对策选择,具体包括:保持外汇储备的合理规模、优化外汇储备币种结构和资产结构、增加黄金实物储备、完善外汇储备管理制度等。
二、论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兼谈我国外汇储备资料的统计口径错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兼谈我国外汇储备资料的统计口径错位(论文提纲范文)
(1)外汇储备功能动态演变与最优规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国外相关研究 |
1.2 国内相关研究 |
1.3 简要评价 |
2 理论分析 |
2.1 外汇储备的需求层次 |
2.2 外汇储备的替代效应及动态演进 |
2.2.1 单向替代效应 |
2.2.2 多向替代效应 |
2.2.3 动态替代效应 |
2.3 外汇储备最优规模与适度区间的界定 |
3 数据、变量与模型 |
3.1 数据说明 |
3.2 变量选择与定义 |
3.2.1 基本交易需求D1 |
3.2.2 安全稳定需求D2 |
3.2.3 信用保证需求D3 |
3.2.4 投机盈利需求D4 |
3.3 检验方法及计量模型 |
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1 描述性统计 |
4.2 基准回归 |
4.3 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 |
4.3.1 工具变量法 |
4.3.2 系统GMM |
4.4 异质性检验 |
4.4.1 环境因素(分阶段检验) |
4.4.2 国别因素(分组检验) |
4.4.3 地理因素(分区域检验) |
4.5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动态替代效应分析 |
5 外汇储备规模的测度 |
6 结束语 |
(3)外汇储备管理理论的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研究的演进 |
二、外汇储备结构问题的研究 |
(一) 币种结构 |
1. 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的影响因素。 |
2. 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的优化配置。 |
(二) 资产结构 |
(三) 外汇储备资产多层次、多目标管理 |
三、外汇储备管理理论研究的展望 |
(一) 汇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储备管理战略问题 |
(二)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外汇储备问题 |
(三) 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问题 |
(4)中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及其发展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结构安排 |
1.2.4 可能的创新及不足 |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3 小结 |
3 中国外汇储备的发展历程,利弊影响及持续性发展的影响因素 |
3.1 中国外汇储备的发展历程 |
3.2 持有外汇储备的利弊分析 |
3.2.1 持有高额外汇储备对中国的有利影响 |
3.2.2 持有过多外汇储备对中国发展的不利影响 |
3.3 外汇储备的持续性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
3.3.1 外汇储备变化的可持续性概念 |
3.3.2 外汇储备的变化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
4 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及持续变化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1 从阿格沃尔模型入手研究外汇储备适度规模 |
4.1.1 阿格沃尔模型 |
4.1.2 在阿格沃尔模型基础上的中国最优外汇储备规模 |
4.1.3 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与实际规模 |
4.2 外汇储备可持续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1 数据说明 |
4.2.2 经济变量设定说明 |
4.2.3 外汇储备可持续性发展实证结果及说明 |
5 针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管理的政策及建议 |
5.1 适度调整中国对外贸易及对外融资政策 |
5.2 完善外汇管理体制 |
5.3 加强对中国国际上的财政收支管理 |
5.4 积极拉动内需 |
5.5 拓宽外汇储备投资渠道 |
5.6 向典型外汇管理国家借鉴经验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外汇储备规模增长原因 |
1.2.2 关于外汇储备规模是否超额 |
1.2.3 关于外汇储备规模如何调节 |
1.3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4 创新与不足 |
2 外汇储备概述及适度规模的度量 |
2.1 外汇储备的相关概念及作用 |
2.1.1 外汇储备的相关概念 |
2.1.2 外汇储备的作用 |
2.2 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度量方法 |
2.2.1 比例分析法 |
2.2.2 成本收益法 |
2.2.3 需求分析法 |
2.2.4 定性分析法 |
2.2.5 “衣柜效应”分析法 |
3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现状 |
3.1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扩张的主要阶段 |
3.2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国际地位 |
3.3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度量 |
3.3.1 比例分析法 |
3.3.2 因素分析法 |
4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过于庞大的原因 |
4.1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迅速增加的原因 |
4.1.1 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 |
4.1.2 银行结售汇制度 |
4.1.3 人民币升值预期 |
4.2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管理的不足 |
4.2.1 管理观念落后 |
4.2.2 管理政策僵化 |
4.2.3 管理行为模糊 |
4.2.4 管理经营机构行政色彩过重 |
5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管理的政策建议 |
5.1 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 |
5.2 调整经济增长方式 |
5.3 增加国家实物战略储备 |
5.4 增加对外投资 |
5.5 推进汇率制度改革 |
5.6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问题与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及论文的基本框架 |
1.2.1 研究思路 |
1.2.2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二章 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相关文献综述 |
2.1 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基本理论综述 |
2.2 对中国的研究综述 |
2.3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增长现状、效应分析以及影响因素 |
3.1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发展状况 |
3.2 外汇储备的效应分析 |
3.2.1 高额外汇储备对中国经济的正面影响 |
3.2.2 高额外汇储备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 |
3.3 影响因素 |
3.3.1 影响外汇储备的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 |
3.3.2 中国外汇储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四章 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实证 |
4.1 基于阿格沃尔模型的外汇储备适度规模 |
4.1.1 阿格沃尔原始模型 |
4.1.2 在阿格沃尔模型基础上的中国最优外汇储备规模 |
4.1.3 外汇储备适度规模与实际规模的比较 |
4.2 考虑金融风险的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实证 |
4.2.1 模型设计及变量说明 |
4.2.2 实证结果分析 |
4.3 结论 |
第五章 超额外汇储备的形成机制和解决对策 |
5.1 我国超额外汇储备的形成机制 |
5.1.1 中国超额外汇储备形成的直接原因 |
5.1.2 中国超额外汇储备形成的深层次原因 |
5.2 加强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
5.2.1 适度调整中国的外贸、外资政策 |
5.2.2 完善外汇管理体制 |
5.2.3 加强对中国国际收支管理 |
5.2.4 加强外债管理,建立中长期外债管理基金 |
5.2.5 积极拉动内需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金砖国家外汇储备适度规模测度:基于修正的JR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创新之处 |
1.4.2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外汇储备适度规模测度相关理论基础 |
2.1 外汇储备内涵及适度规模界定 |
2.1.1 外汇储备的内涵 |
2.1.2 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界定 |
2.1.3 外汇储备规模与结构的关系 |
2.2 外汇储备适度规模测度方法及评价 |
2.2.1 比例分析法 |
2.2.2 成本收益法 |
2.2.3 存货缓冲模型 |
2.2.4 违约模型 |
2.2.5 基于效用最大化的理论模型 |
2.2.6 理论模型述评 |
第三章 金砖国家外汇储备现状分析 |
3.1 外汇储备的规模现状 |
3.1.1 全球外汇储备增长情况 |
3.1.2 金砖国家外汇储备增长情况 |
3.2 外汇储备的结构现状 |
3.2.1 币种结构分析 |
3.2.2 来源结构分析 |
3.2.3 投资结构分析 |
3.3 金砖国家外汇储备增长原因 |
3.3.1 外部原因 |
3.3.2 内部原因 |
3.4 非适度外汇储备的负面效应 |
3.4.1 外汇储备短缺的负面效应 |
3.4.2 外汇储备过剩的负面效应 |
第四章 金砖国家外汇储备适度规模测度 |
4.1 修正的JR模型 |
4.1.1 JR模型的前提与假设修正 |
4.1.2 修正的JR模型求解 |
4.2 参数设定及赋值 |
4.3 结果分析 |
第五章 金砖国家外汇储备有效管理政策建议 |
5.1 外汇储备规模优化管理对策 |
5.1.1 优化经济增长及增强危机抵抗能力 |
5.1.2 加强金砖国家区域合作 |
5.1.3 超量外汇储备的管理对策 |
5.1.4 短缺外汇储备的管理对策 |
5.2 外汇储备结构优化管理对策 |
5.2.1 优化币种结构 |
5.2.2 优化投资结构 |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8)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及其收益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对外汇储备研究沿革与现状 |
1.2.2 国内对外汇储备研究沿革与现状 |
1.3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文章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与文章结构安排 |
1.3.3 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 |
本章小结 |
第2章 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
2.1.2 国际储备与外汇储备 |
2.2 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特征概述 |
2.2.1 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整体特征 |
2.3 新兴市场国家与发达国家外汇储备对比分析 |
2.3.1 发达国家外汇储备额状况 |
2.3.2 新兴市场国家与发达国家外汇储备状况比较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规模与结构分析 |
3.1 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适度规模 |
3.1.1 适度外汇储备确定标准的比较 |
3.1.2 基于凯恩斯“动机需求”理论的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实证分析 |
3.2 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结构 |
3.2.1 外汇储备结构的分类 |
3.2.2 基于“资产组合选择模型”的币种结构实证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风险收益分析 |
4.1 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面临的主要风险 |
4.1.1 利率风险 |
4.1.2 汇率风险 |
4.1.3 政策风险 |
4.1.4 国际资本流动冲击风险 |
4.2 基于 Var 模型的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收益风险研究 |
4.2.1 理论基础 |
4.2.2 实证分析 |
4.2.3 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5.1 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3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9)外汇储备持有成本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1、选题意义 |
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3、研究思路 |
4、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 |
二、文献综述 |
三、中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及持有风险 |
(一) 中国外汇储备的现状 |
1、探索阶段(1979年-1993年) |
2、平稳过渡阶段(1994—2002年) |
3、持续增长阶段(2003年至今) |
(二) 中国外汇储备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1、受国家政策导向的影响 |
2、受国内储蓄、投资高增长的影响 |
3、受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状态的影响 |
4、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以及大量热钱的流入 |
(三) 中国外汇储备持有风险 |
1、削弱了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
2、导致资金的闲置和资源的损失,不利于国民经济发展 |
3、通货膨胀及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增大 |
4、外汇储备货币结构不合理,不利于资源优化配置 |
5、遭受持有外汇储备的财政损失 |
四、外汇储备持有成本的度量 |
(一) 中国外汇储备的组成 |
(二) 外汇储备的持有成本分析 |
(三) 建立持有成本的测算模型 |
1、货币当局 |
2、商业银行 |
3、国内居民 |
(四) 外汇储备持有成本的测度与结果分析 |
1、成本测度 |
2、结果分析 |
五、外汇储备成本与适度规模 |
(一) 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及其成本 |
(二) 以海勒模型为基础构建中国适度外汇储备规模 |
六、控制中国外汇储备成本及风险的政策建议 |
(一) 外汇储备的规模效应 |
1、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现状 |
2、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需求分析 |
(二) 外汇储备的合理结构 |
1、外汇储备的结构的现状 |
2、外汇储备的合理结构分析 |
(三) 外汇储备的风险管控模式构建 |
1、外汇储备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
2、国外先进外汇储备管理经验借鉴 |
3、世界外汇储备结构管理的发展趋势 |
4、我国外汇储备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与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3.1 国外研究评述 |
1.3.2 国内研究评述 |
1.3.3 研究文献评价 |
1.4 主要国家的外汇储备管理经验 |
1.4.1 美国的外汇储备管理经验 |
1.4.2 日本的外汇储备管理经验 |
1.4.3 欧元区的外汇储备管理经验 |
1.4.4 挪威的外汇储备管理经验 |
1.4.5 英国的外汇储备管理经验 |
1.4.6 新加坡的外汇储备管理经验 |
1.4.7 对中国的启示 |
1.5 论文结构及研究方法 |
1.5.1 论文结构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1.6.1 研究的重点 |
1.6.2 研究的难点 |
1.6.3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6.4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外汇储备结构优化配置的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国际储备 |
2.1.2 外汇储备 |
2.1.3 外汇汇率 |
2.1.4 中国外汇储备管理制度的演变 |
2.2 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测算方法 |
2.2.1 比例分析法 |
2.2.2 成本-收益法 |
2.2.3 回归分析法 |
2.2.4 协整分析法 |
2.2.5 定性分析法 |
2.3 储备货币币种选择理论 |
2.3.1 资产组合理论 |
2.3.2 Heller-Knight模型 |
2.3.3 Dooley模型 |
第三章 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
3.1 中国外汇储备的增长现状 |
3.1.1 中国外汇储备总量增长现状 |
3.1.2 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特点 |
3.1.3 中国外汇储备的来源结构变化趋势 |
3.2 中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原因分析 |
3.2.1 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是经济基础 |
3.2.2 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长期双顺差是直接原因 |
3.2.2.1 经常项目顺差 |
3.2.2.2 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 |
3.2.3 我国外债余额的不断增加是客观原因 |
3.2.4 国内投资小于储蓄是理论原因 |
3.2.5 人民币升值及热钱流入是市场性原因 |
3.2.6 逐步完善的金融体系为外资流入创造了条件 |
3.3 中国外汇储备增长原因的实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研究 |
4.1 基于比例分析法的外汇储备适度规模测定 |
4.1.1 基于特里芬比例法的分析 |
4.1.2 基于“盖杜蒂-格林斯潘法则”的分析 |
4.2 基于阿格沃尔模型的外汇储备适度规模测算 |
4.2.1 阿格沃尔模型介绍 |
4.2.2 阿格沃尔模型的修正 |
4.2.3 相关数据的选取与参数的确定 |
4.2.4 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测算 |
4.2.5 结果分析 |
4.3 对中国外汇储备规模是否过度的研判 |
4.4 外汇储备规模过度的影响分析 |
4.4.1 外汇储备增长的正面影响 |
4.4.2 外汇储备增长的负面影响 |
4.5 外汇储备增长对通货膨胀影响的实证研究 |
4.5.1 数据选择及处理 |
4.5.2 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
4.5.3 VAR模型的估计及分析 |
4.5.4 脉冲响应分析与结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外汇储备结构现状及其风险研究 |
5.1 我国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分析 |
5.1.1 全球外汇储备币种结构 |
5.1.2 发达国家外汇储备币种结构 |
5.1.3 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币种结构 |
5.1.4 中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估算 |
5.2 我国外汇储备的资产结构分析 |
5.3 我国外汇储备结构存在的问题与风险 |
5.3.1 币种结构和外汇储备职能需求不匹配 |
5.3.2 美元比例过大面临的汇率风险 |
5.3.3 资产配置单一导致的外汇储备收益偏低 |
5.3.4 保值风险 |
5.3.5 投资期限错配导致的流动性风险 |
5.4 外汇储备结构面临汇率风险的实证研究 |
5.4.1 计量模型的选择 |
5.4.2 美元汇率的波动性分析 |
5.4.3 对欧元、英镑和日元的分析 |
5.4.4 各币种的在险价值(VaR)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外汇储备的结构优化配置研究 |
6.1 外汇储备结构管理理论 |
6.1.1 外汇储备币种选择的三大原则 |
6.1.2 外汇储备资产结构管理原则 |
6.2 中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优化的实证研究 |
6.2.1 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的选择 |
6.2.2 Heller-Knight模型和Dooley模型的运用 |
6.2.3 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优化模型的构建 |
6.3 中国外汇储备资产结构优化配置研究 |
6.3.1 中国外汇储备中的美元资产结构 |
6.3.2 美元资产结构的收益率分析 |
6.3.3 美元资产结构的优化配置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外汇储备的优化路径及对策选择 |
7.1 保持外汇储备的合理规模 |
7.1.1 调整外贸政策,优化外资结构 |
7.1.2 加强对引进外资的管理,提高引资质量 |
7.1.3 放宽国内外资本的双向流动,平衡资本与金融项目 |
7.1.4 扩大内需,适当控制外贸顺差 |
7.1.5 改善贸易结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7.2 渐进式优化外汇储备币种结构 |
7.3 合理利用外汇储备资产,优化资产结构 |
7.3.1 有效合理利用外汇储备资产 |
7.3.2 适当调整美元资产结构 |
7.4 适时增加黄金实物储备 |
7.4.1 黄金的价格趋势分析 |
7.4.2 黄金序列的平稳性及ARCH效应检验 |
7.4.3 构造GARCH模型 |
7.5 加快推进外汇制度改革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中文参考文献 |
外文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1 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外汇储备与黄金储备 |
附录2 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各变量指标值 |
四、论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兼谈我国外汇储备资料的统计口径错位(论文参考文献)
- [1]外汇储备功能动态演变与最优规模[J]. 罗素梅,周光友. 管理科学学报, 2020(08)
- [2]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及管理研究[D]. 陈洁. 浙江大学, 2019
- [3]外汇储备管理理论的演进研究[J]. 祝国平,付琼,王雨薇. 经济纵横, 2018(10)
- [4]中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及其发展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分析[D]. 杨羽莎. 东北财经大学, 2016(06)
- [5]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管理研究[D]. 李振. 东北财经大学, 2015(06)
- [6]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问题与管理问题研究[D]. 黄峰敏. 厦门大学, 2014(08)
- [7]金砖国家外汇储备适度规模测度:基于修正的JR模型[D]. 罗伟. 长沙理工大学, 2014(08)
- [8]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及其收益风险研究[D]. 曾鑫. 山西财经大学, 2014(09)
- [9]外汇储备持有成本的研究[D]. 邵洁. 复旦大学, 2013(03)
- [10]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与结构优化研究[D]. 李劲松. 云南大学,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