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震综合解释新技术、新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申旭辉,黄建平,林剑,罗志才,乐会军,吴立新,张学民,崔静[1](2022)在《地球物理探测卫星数据分析处理技术与地震预测应用研究项目及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地震监测预警和预测预报是当前地球科学及相关学科所面临的最艰巨的问题之一,是关系到人类社会安全与国计民生的亟待攻克的科学难题。为进一步提高地震预测科学研究水平,推进地震监测预测能力建设,我国于世纪之交提出了建立地震立体观测体系的战略发展思路,并希望突破三维地球物理场获取能力瓶颈,发展地球多圈层耦合模型,通过卫星观测获取全球大地震的震例信息,以有效推进地震监测预测科学探索。地球物理卫星探测作为天基平台成为地震立体监测预测科学探索的新的重要方向。2018年2月我国首颗地球物理场卫星电磁监测试验卫星ZH1(01)成功发射入轨,并顺利通过在轨测试。针对我国电磁卫星数据处理技术接近国际并跑状态,重力卫星数据处理尚处于跟踪研究阶段,全球地磁场建模方面处于起步阶段,电离层建模技术达到国际并跑水平的问题,以及多圈层耦合的地球物理场多参量综合分析面临的科学问题。本项目开展了星载电磁场、电离层数据处理与定标校验技术、星载重力场数据处理技术、全球/区域地球物理场精细建模技术、地球物理场多参量综合分析与地震异常识别技术的研究,实现了相应算法和模块的研发,建立了全球地球物理场模型和主要地震震例特征库及样本库,构建了卫星地震监测预测应用平台,完成全球及中国强震震例积累,并在川滇地区开展地震监测预测应用示范和震情跟踪检验,示范应用取得明显成效。主要成果体现在:取得新技术3个:(1)高精度三频信标电离层反演技术;(2)VLF电波FDTD传播模型;(3)星载重力梯度数据的精细处理技术。新方法3个:(1)高精度磁场数据的优化处理方法;(2)卫星磁场扰动信号提取算法;(3)卫星多参量综合分析方法。新产品3个:(1)全球主磁场模型,成功纳入新一代全球地磁场参考模型IGRF2020.0,为全球地球物理场建模百年来首个中国模型;(2)全球三维电离层电子密度模型;(3)全球时变重力场模型。新理论1项:多源异质地震异常信息融合与异常识别。新平台1个:卫星地震监测预测应用平台。
芦俊,杨春[2](2021)在《地震波传播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建设与成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解决地震波传播的野外观测在教学中无法实现、从而导致地震波理论的课堂教学效果较差的问题,基于"虚拟仿真助推实践教学"的理念,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震勘探原理与解释"课程教学团队搭建了地震波传播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建设了地震波传播数值模拟的软硬件平台,设计了配套的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复杂三维模型的建立、网格化、观测系统设计以及地震波传播的模拟。实践表明,地震波传播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可以提高学生对复杂的地震波传播问题的感性认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何展翔,董卫斌,赵国,侯宇健,沈义斌,刘雪军[3](2021)在《时频电磁(TFEM)技术:数据处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时频电磁(TFEM)技术应用于油气勘探已二十余年,发挥了重要作用,系统研究数据处理对于该方法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厘清了TFEM数据处理流程,分析了数据处理的特点和优势;给出了电磁属性的概念,改进了主要电磁属性参数提取方法,明确了TFEM法油水识别因子;进一步论述了储层目标多解性的约束处理解释方法。展示了实际探区的含油含水实例,实际剖面显示出油气因子与地震异常的叠加能够更好地指示有利含油目标,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为TFEM数据处理方法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雷德文,李献民,杨万祥,阎建国,王玉鹏[4](2021)在《准噶尔盆地地震勘探评价优化体系的建立和应用》文中指出近年来,在"提质增效,高效勘探"的总体战略背景下,地震勘探的评价优化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准噶尔盆地地震勘探资料的处理和解释工作中,通过实施面向目标的一体化工作流程,提出了"三单一策"的研究方法及评价体系,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着效果。但该评价体系没有包含地震资料的采集工作,并且主要采用的是一些定性描述方法。为此,通过构建以地震资料有效频宽为核心评价指标,提出了地震采集的相应指标体系,从而将地震采集方案评估及优化纳入到地震勘探的评价优化中,提出了"三单一策2.0",构建了一种地震勘探评价优化体系,并在多个勘探项目中实施,取得了显着的效果。所提出的方法思路,可为类似地区地震勘探的评价优化提供一定借鉴。
赖锦,王贵文,庞小娇,韩宗晏,李栋,赵仪迪,王松,江程舟,李红斌,黎雨航[5](2021)在《测井地质学前世、今生与未来——写在《测井地质学·第二版》出版之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测井地质学以地质学和测井学的方法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各种测井信息,来解决基础地质和石油地质的地质问题。经过数十年发展,测井地质学在油气勘探开发各个环节得到广泛应用。非常规油气的兴起使得测井地质学正面临多重挑战和全新探索,亟需建立针对非常规油气的测井地质学综合方法理论体系。本文以《测井地质学·第二版》出版为契机,系统归纳了测井地质学的起源及发展历程、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流程。然后总结了测井资料与地震、地质信息的匹配性,并分析了不同探测特性测井方法纵向分辨率区间特征。在此基础上评述了测井地质学在井旁构造解析、沉积学特征研究、层序地层划分、地应力方向判别及大小计算、井壁裂缝识别与评价、烃源岩评价以及非常规油气"七性关系"综合评价当中的应用。但由于测井资料的负载能力有限性、测井与地质信息属性不对应性以及测井资料本身的多解性,使得测井地质学在测井—地质转换、非常规油气测井评价及其与人工智能融合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加强基础岩石物理研究,挖掘测井曲线中包含的地质信息,并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将拓展测井地质学研究的精度和广度,从而使其未来可更好地应用至非常规油气测井评价等实践工作中。
郭伟[6](2021)在《超深层无井条件下的砂岩输导体研究 ——以白云凹陷文昌组为例》文中认为白云凹陷为珠江口盆地面积最大、新生代地层发育最全的深大凹陷,据最新估算,其油气地质资源量为20-80亿吨。当前,白云凹陷渐新世、中新世构造层已发现的油气储量仅占整个资源量的七分之一,因而白云凹陷深部地层具有巨大的油气勘探潜力。但是,白云凹陷文昌组地层埋深普遍超过4000m,凹陷中心地层埋深更是达到8000-12000m。由于缺少钻井资料的有效揭示(与地层埋深大有很大关系),当前白云凹陷文昌组油气分布、油气优势运移路径及有利成藏区带等重要问题尚不清楚,给后续油气勘探带来很大风险。因此,在白云凹陷文昌组开展砂岩输导体研究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传统的砂岩输导体研究依赖于井资料,其对于像白云凹陷文昌组这类无井地区并不适用。目前,在超深层无井条件下开展砂岩输导体研究,还没有人尝试过,因而这是一项难度较大且极具挑战性的研究工作。以白云凹陷文昌组沉积层序为例,本文首次基于地震资料开展超深层无井条件下的砂岩输导体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为:1)刻画烃源岩分布。通过沉积层序原形结构剖面恢复来开展古地貌、古环境及沉积相分布研究,得到每个层序的密集段分布,进而通过密集段来刻画烃源岩分布范围;2)刻画沉积砂体分布。通过增强地震岩相分析(6个传统地震相标识和光滑性、整洁性和特殊反射波形等3个新增地震标识)从地震剖面上直接识别地震岩相,然后通过砂岩(骨架岩相)地震扫描解释刻画砂体平面分布;3)砂体与烃源岩的连通关系研究。通过骨架岩相、沉积环境、水流路径等3要素叠加重建白云凹陷文昌组沉积体系,得到砂体与烃源岩的平面叠合分布。然后通过两者的的空间关系来开展砂体与烃源岩连通性研究;4)砂体与砂体连通性研究。通过砂体扫描解释、砂体尖灭及连通性测试分析来开展砂体间连通性研究;5)油气优势运移通道分析。将湖盆古地貌与三类孔隙性砂体叠合,首先根据地层倾向和古水流路径确定优势运移方向,然后通过辨别烃源岩→优势输导砂体→盆地边缘或油气圈闭,确定油气优势运移通道及有利汇聚区;6)油气运移痕迹研究。油气运移经过砂岩孔隙时,会在孔隙空间留下残留油,其在后期高温高压背景下会裂解成气,使砂岩成为含气砂岩,表现为低速层。这类砂岩在地震剖面上通常表现为右下倾斜对称波形、强振幅反射,据此反射特征可以识别油气运移痕迹。通过上述研究,得到如下结果:(1)基于增强地震相分析,在白云主洼文昌组识别出3类地震岩相:硅质碎屑岩、火山碎屑岩和含灰质碎屑岩。其中硅质碎屑岩细分为砂包泥、砂夹泥、砂泥互层、泥夹砂、泥包砂、泥岩。火山碎屑岩细分为火山集块岩、火山碎屑沉积岩、含火山碎屑沉积岩。含灰质碎屑岩细分为泥灰岩和钙质砂泥岩。(2)建立了断陷湖盆复杂岩相识别方法。砂包泥岩相中的河道砂呈弱振幅不干净反射。砂夹泥岩相中的河道砂呈底面下凹、短轴不连续、右下倾斜对称波形、不干净反射,其中高孔隙含气河道砂表现为强振幅反射。水下分流河道砂呈层状连续、多个底面下凹、右下倾斜对称波形、中-强振幅反射。席状砂呈平行、层状连续、光滑、右下倾斜对称波形、中-强振幅反射。湖底扇砂呈底面下凹、右下倾斜对称波形、干净、弱-强振幅反射。火山集块岩呈弱层状、不整洁、弱振幅反射。火山碎屑沉积岩呈极不光滑、层状、弱振幅反射。火山熔岩呈左下倾斜对称波形、不光滑、不连续、强振幅反射。底面下凹、短轴不连续、右下倾斜对称波形及强振幅是孔隙性砂岩最典型的识别特征。(3)通过骨架岩相、沉积环境和水流路径三要素叠合,构建了白云凹陷文昌组5个层序的沉积体系,其包含4类“源-汇”体系:1)主洼北部缓坡带以番禺低隆起为主要物源(东北斜坡局部含火山碎屑物源),主要为河流-浅湖-深湖过渡环境,发育大-中型辫状河三角洲-湖底扇沉积体系;2)主洼西南轴向陡坡带以云开隆起为主要物源,纯陆源碎屑沉积,主要为半深湖-深湖环境,发育大-中型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湖底扇沉积体系;3)主洼东南陡坡带以云荔隆起陆源碎屑(主要)与火山碎屑为混合物源,主要为半深湖-深湖环境,发育中-小型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湖底扇沉积体系;4)白云东洼为陡坡+岩浆底侵形成的多隆洼多物源体系,发育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湖底扇沉积体系,沉积体规模相对较小。(4)在白云主洼文昌组识别出七类砂岩输导层,分别为:1)原地输导层,深水扇砂,砂岩被烃源岩包围,形成岩性圈闭;2)短距离层状输导层,由三角洲前缘砂体或深水扇砂体相互连通构成;3)长距离层状砂岩输导层,由三角洲砂体(辫状河道和前缘砂)构成,其主要存在于单个分支河道三角洲朵叶体内;4)顺倾向层状砂岩输导层,由辫状河三角洲砂层顺倾向方向进行输导,主要在单个三角洲朵叶内输导;5)顺倾向和侧向砂岩输导层,可在不同三角洲朵叶体间输导;6)三角洲砂岩与基底不整合面构成的复合输导体系;7)砂岩输导层与断层构成的复合输导体系。(5)刻画了文昌组沉积期白云主洼不同地区砂岩输导层的分布:1)主洼西北缓坡带:整体上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内部的砂岩孔隙性好、连通性高,多个期次的三角洲砂体(河道砂、河口坝和席状砂)可构成长距离的砂岩输导体,加上层序内部的砂体均与深洼区烃源岩连通。因而这一地区砂岩输导层最为发育;2)主洼西南陡坡带:WCSQ1和WCSQ2于断层下降盘洼陷区发育大量扇三角洲砂体,其前缘砂体具备较好的孔隙性,并与深湖相泥岩较好地连通,具有形成大型滚动背斜圈闭的潜力;3)主洼西侧:WCSQ1和WCSQ2发育大量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它们可以构成有效砂岩输导层,具有形成滚动背斜圈闭油气藏的潜力。WCSQ3和WCSQ4则发育斜坡背景的有效砂岩输导层,具有形成砂岩上倾尖灭的岩性油气藏潜力;4)主洼东北斜坡带:受东侧火山碎屑影响,WCSQ1-WCSQ4主要发育短距离砂岩输导层,而WCSQ5发育长距离砂岩输导层;5)主洼东南地区:受湖盆边缘火山碎屑影响,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砂体构建的短距离砂岩输导层。(6)指明了白云主洼文昌组有利成藏区带和层段。西北斜坡带为最好的成藏区,WCSQ2-WCSQ4等3个层序段具有较大的古油气藏发育潜力;其次为西南断阶带,WCSQ1和WCSQ2具有古油气藏发育潜力;再者为主洼西侧,WCSQ3和WCSQ4两个层段具有较好的成藏潜力。主洼东北、东南部及白云东洼等区域主要为火山碎屑沉积岩,砂岩输导能力差,古油气藏规模较小。本论文首次在无井条件下利用地震资料开展超深层的砂岩输导体研究,创新成果包括:(1)建立了断陷湖盆复杂岩相的地震识别技术;(2)探索出一种超深层无井条件下利用地震资料开展砂岩输导体研究的方法。这些创新成果对于湖相沉积和无井区超深层的油气运移等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并能指导白云凹陷深部地层的油气勘探。
石耀霖,胡才博[7](2021)在《王仁先生在地震预报中的开拓性工作》文中认为中国是一个多地震和强地震的国家,地震预报是当代科学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王仁先生从20世纪70年代起开展了前瞻性和开拓性的工作,他的思想的科学性已经被半个世纪以来的地震科学进展所证明.本文简要回顾了王仁先生关于地震预报的科学思想和实践,以及这些思想在近年来取得的突出进展,展望了今后数值地震预报在高性能计算物理模型驱动和机器学习数据驱动下的发展前景.
张振宇,袁桂琴,孙跃,王之峰[8](2021)在《地质调查地球物理技术标准现状与发展趋势》文中提出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地质调查地球物理技术标准从无到有,从零散到成系列,逐步建立了重力勘查、磁力勘查、电法勘查、地震勘查、放射性勘查等系列化的标准体系,为我国地质调查地球物理技术方法规范化工作程序的建立和新方法新技术推广起到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地质调查的转型发展,目前已经形成的地球物理勘查技术标准体系不能完全适应当下地质调查的需求。本文总结了我国地质调查地球物理技术标准的发展现状,结合当前我国地质调查转型发展对地球物理方法技术的需求,研究探讨了地球物理勘查技术标准化工作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陈欢庆[9](2021)在《中国石油精细油藏描述进展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结合研究实践,将中国石油精细油藏描述研究进展总结为基于开发地震技术的复杂构造精细研究、潜山复杂岩性识别技术、井震结合储层精细预测技术、特低渗透储层裂缝表征技术、砾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分类研究、基于密井网资料隔夹层刻画技术、砾岩油藏水淹层解释技术、油田开发过程中储层变化规律研究、砾岩储层水流优势通道识别技术、低渗透储层定量分类评价技术、断块油藏构型建模技术和多学科剩余油综合表征技术等12个方面。总结目前精细油藏描述研究中存在8方面问题,主要包括微构造(特别是低级序断层)解释无法满足油田开发需求、单砂体边界刻画和井间预测难度很大、裂缝表征与地质建模问题、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定量预测十分困难、复杂储层测井解释仍需持续攻关、水流优势通道识别预测问题、剩余油表征方法单一难以满足生产需要、精细油藏描述成果管理现状无法满足工作需求。最后指出了精细油藏描述研究的发展趋势。
吕庆田,张晓培,汤井田,金胜,梁连仲,牛建军,王绪本,林品荣,姚长利,高文利,顾建松,韩立国,蔡耀泽,张金昌,刘宝林,赵金花[10](2019)在《金属矿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设备:回顾与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是深部矿产资源勘查的主要技术手段.长期以来,我国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和仪器严重依赖国外进口,国产勘查技术无论仪器设备,还是方法、软件尚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深部矿产勘查需求."十二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设立了"深部矿产资源勘探技术"重大项目,以提高深部矿产资源探测的深度、精度、分辨率和抗干扰能力为目标,研发高精度重磁探测技术、电法及电磁探测技术、地震探测、钻探和井中探测技术和装备.经过4年的攻关研究,突破了高精度微重力传感器、铯光泵磁场传感器、宽带感应式电磁传感器等10余项关键技术;研发、完善和升级了地面高精度数字重力仪、质子磁力仪、大功率伪随机广域电磁探测系统、分布式多参数电磁探测系统等18套勘探地球物理仪器设备;创新和完善了20余项勘探地球物理数据处理、正反演方法,研发和完善了2套适合金属矿数据处理及解释的大型软件系统,和8套其他专用软件系统,大幅度提升了我国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水平.本文旨在介绍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果,首先回顾我国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发展历程,然后再重点介绍"深部矿产资源勘探技术"重大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进展,最后对发展我国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提出作者的看法和建议.
二、地震综合解释新技术、新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震综合解释新技术、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地球物理探测卫星数据分析处理技术与地震预测应用研究项目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项目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
1.1 研究目标及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 |
1.2 项目课题设置与研究思路 |
2 项目研究进展和主要研究成果 |
2.1 星载电磁场数据处理与定标校验技术 |
2.1.1 卫星平台工作对载荷数据影响的模拟 |
2.1.2 矢量磁场数据高精度标定和去扰技术研究 |
2.1.3 电磁场数据处理方法优化与评估 |
2.2 星载电离层数据处理与定标校验技术 |
2.2.1 电磁卫星GNSS数据评估 |
2.2.2 三频信标TEC反演 |
2.2.3 中性大气反演 |
2.2.4 朗缪尔探针伏安特性曲线干扰分析及数字平滑方法研究 |
2.3 星载重力场数据处理技术 |
2.3.1 重力卫星荷载星象仪姿态数据联合 |
2.3.2 加速度计数据的精细处理技术 |
2.3.3 重力梯度数据的精细处理技术 |
2.3.4 星间测距数据的精细处理技术 |
2.3.5 重力卫星数据的质量评估技术 |
2.4 全球/区域地球物理场精细建模技术 |
2.4.1 全球/区域电离层电子密度精细建模 |
2.4.2 全球主磁场精细建模 |
2.4.3 地磁岩石圈磁场精细建模 |
2.4.4 全球时变重力场精细建模 |
2.4.5 局部重力场精细建模 |
2.5 地球物理多参量综合分析与地震异常识别技术 |
2.5.1 不同时空尺度电离层背景构建 |
2.5.2 历史地震电离层多参量异常分析建库 |
2.5.3 历史地震大气层多参数异常分析建库 |
2.5.4 多源异质地震异常信息识别及其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
2.5.5 基于地球物理场多参量的短临地震统计预测模型 |
2.6 川滇地区地震监测预测应用示范 |
2.6.1 应用示范平台集成及典型震例解剖 |
2.6.2 直流电场立体观测试验与圈层耦合模型检验 |
2.6.3 超低频电磁波立体观测及示范应用 |
2.6.4 川滇地区临震电离层电子密度扰动特征研究 |
2.6.5 强震地球物理场综合检验与震情跟踪示范 |
3 结语 |
(2)地震波传播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建设与成效(论文提纲范文)
一、虚拟仿真教学系统设计理念 |
二、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建设 |
1.硬件平台建设 |
2.软件平台建设 |
三、虚拟仿真实践教学设计 |
四、虚拟仿真系统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与成效 |
五、展望与构想 |
六、结论 |
(3)时频电磁(TFEM)技术:数据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数据处理流程及电磁属性 |
1.1 数据处理流程 |
1.2 时频电磁属性异常 |
2 主要电磁属性参数的提取 |
3 时频电磁法油水识别因子 |
4 储层目标多解性的约束处理解释 |
5 认识和结论 |
(5)测井地质学前世、今生与未来——写在《测井地质学·第二版》出版之时(论文提纲范文)
1 测井地质学起源及发展历程 |
2 测井地质学内涵和外延 |
2.1 测井地质学研究内容 |
(1)测井资料处理与综合解释: |
(2)测井层序地层分析: |
(3)测井沉积学研究: |
(4)测井井旁构造解析: |
(5)测井地应力分析: |
(6)裂缝储层的测井评价: |
(7)烃源岩测井识别与评价: |
(8)非常规油气资源测井识别与评价: |
2.2 测井地质学研究方法流程 |
(1)区域地质背景分析。 |
(2)钻井岩芯和野外露头的观察与实验。 |
(3)测井资料的预处理。 |
(4)“地质刻度测井”。 |
(5)测井资料处理。 |
(6)测井资料的综合地质解释。 |
(7)测井地质目标评价。 |
3 不同测井方法探测特性及纵向分辨率 |
4 测井地质学主要应用及启示 |
4.1 测井井旁构造解析 |
4.2 测井沉积学研究 |
4.3 测井层序地层学分析 |
4.4 测井地应力分析 |
4.5 裂缝测井识别 |
4.6 烃源岩测井评价 |
4.7 非常规油气测井“七性关系”评价 |
5 当测井地质学遇见人工智能 |
(1)测井曲线预测。 |
(2)岩性与孔洞缝的识别。 |
(3)自动地层对比。 |
(4)储层参数的自动预测。 |
(5)测井知识库建立及沉积微相、岩相等自动判别技术。 |
(6)水力压裂等工程技术人工智能支持。 |
6 测井地质学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
6.1 测井资料“一孔之见”与负载能力有限性 |
6.2 测井资料多解性 |
6.3 测井信息与地质信息属性与尺度不对应性 |
6.4 问题与对策 |
6.5 创新未来 |
7 结束语 |
(6)超深层无井条件下的砂岩输导体研究 ——以白云凹陷文昌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 |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1 砂岩地震岩相识别研究 |
1.3.2 砂岩输导体定义 |
1.3.3 砂岩输导层油气输导机制 |
1.3.4 砂岩输导体的研究方法 |
1.3.5 砂岩输导体的发展趋势 |
1.3.6 白云凹陷文昌组研究现状 |
1.3.7 主要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完成的工作量 |
1.7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1.7.1 主要研究成果 |
1.7.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地质概况 |
2.1 白云凹陷位置 |
2.2 白云凹陷始新世构造特征 |
2.3 白云凹陷始新世地层特征 |
2.3.1 层序地层格架 |
2.3.2 地层发育特征 |
第3章 砂岩地震反射特征 |
3.1 概述 |
3.2 砂岩速度与波阻抗结构分析 |
3.3 相对低速砂岩的孔隙度估算 |
3.4 相对低速砂岩层的地震正演 |
3.5 小结 |
第4章 增强地震岩相分析与孔隙性砂岩识别 |
4.1 增强地震岩相分析方法 |
4.2 白云主洼始新统细分地震岩相识别 |
4.3 沉积微相砂体地震识别特征 |
4.4 典型剖面砂岩解释 |
第5章 沉积层序原形结构剖面恢复及分析 |
5.1 .原形结构剖面恢复的方法 |
5.2 典型测线的沉积层序原形结构剖面恢复 |
5.2.1 B-B’测线原形结构剖面恢复 |
5.2.2 C-C’测线原形结构剖面恢复 |
5.2.3 D-D’测线原形结构剖面恢复 |
5.2.4 E-E’测线原形结构剖面恢复 |
5.2.5 F-F’测线原形结构剖面恢复 |
5.2.6 G-G’测线原形结构剖面恢复 |
5.2.7 H-H’测线原形结构剖面恢复 |
5.3 小结 |
第6章 沉积体系重建及分析 |
6.1 砂层地震扫描解释 |
6.2 沉积体系重建方法 |
6.3 白云凹陷文昌组沉积体系分析 |
6.3.1 WCSQ1沉积体系 |
6.3.2 WCSQ2沉积体系 |
6.3.3 WCSQ3沉积体系 |
6.3.4 WCSQ4沉积体系 |
6.3.5 WCSQ5沉积体系 |
第7章 孔隙性砂岩发育及分布 |
7.1 孔隙性砂岩判别方法及类型划分 |
7.2 不同孔隙砂岩的平面分布 |
7.2.1 WCSQ1不同孔隙砂岩的发育及分布 |
7.2.2 WCSQ2不同孔隙砂岩的发育及分布 |
7.2.3 WCSQ3不同孔隙砂岩的发育及分布 |
7.2.4 WCSQ4不同孔隙砂岩的发育及分布 |
7.2.5 WCSQ5不同孔隙砂岩的发育及分布 |
第8章 砂岩输导体分布特征 |
8.1 文昌组断裂体系发育特征 |
8.2 砂岩输导体分布研究方法 |
8.3 文昌组砂岩输导体分布特征 |
8.3.1 WCSQ1砂岩输导体分布 |
8.3.2 WCSQ2砂岩输导体分布 |
8.3.3 WCSQ3砂岩输导体分布 |
8.3.4 WCSQ4砂岩输导体分布 |
8.3.5 WCSQ5砂岩输导体分布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7)王仁先生在地震预报中的开拓性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王仁先生的地震预报科学思想 |
2 王仁先生在地震预报中的创新探索 |
2.1 应力场反演 |
2.2 岩石力学实验 |
2.3 单一强震和地震序列的数值模拟 |
3 王仁先生地震预报思想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
3.1 数值地震预报在国际学术界的发展和应用 |
3.2 数值地震预报在国内学术界的发展和应用 |
3.3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地震预报的发展和应用 |
4 展望 |
(8)地质调查地球物理技术标准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标准现状 |
2 正在制定中的地球物理技术行业标准 |
3 发展趋势 |
3.1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行业标准与技术应用转型发展相适应 |
3.2 综合地球物理勘查技术标准需求趋势明显上升 |
3.3 依据方法技术进步,及时制修订行业标准 |
4 结论与展望 |
(9)中国石油精细油藏描述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精细油藏描述研究进展 |
2.1 基于开发地震技术的复杂构造精细研究 |
2.2 潜山复杂岩性识别技术 |
2.3 井震结合储层精细预测技术 |
2.4 特低渗透储层裂缝表征技术 |
2.5 砾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分类研究 |
2.6 基于密井网资料隔夹层刻画技术 |
2.7 砾岩油藏水淹层解释技术 |
2.8 油田开发过程中储层变化规律研究 |
2.9 砾岩储层水流优势通道识别技术 |
2.1 0 低渗透储层定量分类评价技术 |
2.1 1 断块油藏构型建模技术 |
2.1 2 多学科剩余油综合表征技术 |
3 精细油藏描述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微构造(特别是低级序断层)解释无法满足油田开发需求 |
3.2 单砂体边界刻画和井间预测难度很大 |
3.3 裂缝表征与地质建模问题 |
3.4 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定量预测问题 |
3.5 复杂储层测井解释仍需持续攻关 |
3.6 水流优势通道识别预测难度大 |
3.7 剩余油表征方法单一难以满足生产需要 |
3.8 精细油藏描述成果管理现状无法满足油描工作需求 |
4 精细油藏描述发展方向 |
4.1 加大地震数据应用力度 |
4.2 重视基础分析测试实验、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方法应用 |
4.3 优化地质建模算法、探索多点地质统计学等建模新方法并重视模型更新验证 |
4.4 推动剩余油描述从定性向定量化方向发展 |
4.5 攻关非常规油藏精细油藏描述相关问题 |
4.6 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方法新技术应用 |
5 结论 |
(10)金属矿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设备:回顾与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金属矿勘探技术发展历程 |
1.1 重、磁勘探技术 |
1.2 电法及电磁勘探技术 |
1.3 金属矿地震勘探技术 |
1.4 井中物探及测井技术 |
1.5 硬岩深井岩心钻探技术 |
2 金属矿勘探技术新进展 |
2.1 重磁探测技术 |
2.1.1 进展概述 |
2.1.2 代表性成果 |
2.2 电法及电磁探测技术 |
2.2.1 进展概述 |
2.2.2 代表性成果 |
2.3 金属矿地震探测技术 |
2.3.1 进展概述 |
2.3.2 代表性成果 |
2.4 钻探及井中物探与测井技术 |
2.4.1 进展概述 |
2.4.2 代表性成果 |
3 挑战及下一步研发方向 |
4 结论 |
四、地震综合解释新技术、新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地球物理探测卫星数据分析处理技术与地震预测应用研究项目及研究进展[J]. 申旭辉,黄建平,林剑,罗志才,乐会军,吴立新,张学民,崔静. 地震科学进展, 2022(01)
- [2]地震波传播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建设与成效[J]. 芦俊,杨春. 中国地质教育, 2021(04)
- [3]时频电磁(TFEM)技术:数据处理[J]. 何展翔,董卫斌,赵国,侯宇健,沈义斌,刘雪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21(06)
- [4]准噶尔盆地地震勘探评价优化体系的建立和应用[J]. 雷德文,李献民,杨万祥,阎建国,王玉鹏. 新疆石油地质, 2021(06)
- [5]测井地质学前世、今生与未来——写在《测井地质学·第二版》出版之时[J]. 赖锦,王贵文,庞小娇,韩宗晏,李栋,赵仪迪,王松,江程舟,李红斌,黎雨航. 地质论评, 2021(06)
- [6]超深层无井条件下的砂岩输导体研究 ——以白云凹陷文昌组为例[D]. 郭伟.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 [7]王仁先生在地震预报中的开拓性工作[J]. 石耀霖,胡才博. 地球物理学报, 2021(10)
- [8]地质调查地球物理技术标准现状与发展趋势[J]. 张振宇,袁桂琴,孙跃,王之峰. 物探与化探, 2021(05)
- [9]中国石油精细油藏描述进展与展望[J]. 陈欢庆. 中国地质, 2021(02)
- [10]金属矿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设备:回顾与进展[J]. 吕庆田,张晓培,汤井田,金胜,梁连仲,牛建军,王绪本,林品荣,姚长利,高文利,顾建松,韩立国,蔡耀泽,张金昌,刘宝林,赵金花. 地球物理学报, 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