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粒饲料主养草鱼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刘璐,李学梅,吴兴兵,朱挺兵,杨德国,朱永久[1](2021)在《青鱼-鳙生态混养池塘的氮磷收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对青鱼-鳙生态混养池塘的水质状况、氮磷收支和利用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养殖期间各水质指标呈波动现象,其中TN(除5月份外)浓度较高,养殖末期(10-11月)含量显着高于其他月份,TP含量在4-6月份急剧上升,7-11月份TP含量显着高于4月份。氮磷收支研究表明,饲料是养殖池塘氮、磷的主要来源,占氮总输入的(87.43±0.19)%,占磷总输入的(94.52±0.09)%。底泥沉积、水体渗漏、吸附等综合积累是氮磷输出的主要项目,分别占氮、磷总输出的(72.07±1.04)%和(85.27±1.08)%,其次是养殖鱼类,终末水层积累的氮磷占总支出的比例较小。养殖池塘的氮、磷平均利用率分别为17.51%和9.78%,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对氮、磷的利用率均显着高于鳙(Aristichthys nobili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和鲢之间的氮、磷利用率差异不显着。
袁新程,谢永德,施永海,徐嘉波,杨明[2](2021)在《草鱼3种池塘养殖模式水质因子及养殖效益的比较分析》文中提出为探索草鱼不同养殖模式水质指标的变化规律和养殖效益差异,设置了3种养殖模式:草鱼+凡纳滨对虾混养模式(模式1)、草鱼+中华鳖混养模式(模式2)和草鱼单养模式(模式3),并对不同模式水体中总氨氮TAN、亚硝酸盐氮NO-2-N、硝酸盐氮NO-3-N、酸碱度pH、高锰酸盐指数CODMn、总氮TN、总磷TP以及养殖产量、净利润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在水质因子上,模式1和2的NO-2-N质量浓度随养殖时间均呈降低的变化趋势,NO-3-N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至养殖后期时NO-2-N、NO-3-N质量浓度均显着低于模式3(P<0.05);而3种模式的TAN质量浓度无明显规律性变化,且至养殖后期时无明显差异。3种模式间CODMn质量浓度未产生显着差异(P>0.05),但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模式1的pH均大于模式3,并在养殖中后期时显着大于模式2和3。3种模式的TN、TP质量浓度均随养殖时间呈逐渐升高趋势,其中模式1和2的TN、TP质量浓度均低于模式3,并均在10月12日时产生显着差异(P<0.05)。在养殖效益上,模式2的草鱼单位产量最高,总产值和净利润均高于其他两种模式,其次为模式1。研究表明,两种草鱼混养模式在水质因子和养殖效益上均优于草鱼单养模式,其中草鱼+中华鳖混养模式最佳。
胡建勇,李晓东,李林,高攀,徐军,刘晶[3](2021)在《两种养殖模式下草鱼幼鱼生长与肌肉组分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试验对池塘内循环水养殖和普通池塘养殖的草鱼的生长与肌肉组分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组为池塘内循环水养殖,对照组为普通池塘养殖。试验期132 d。结果显示,试验组草鱼增重率较对照组显着升高(P<0.05)。试验组草鱼肌肉必需氨基酸中苏氨酸(Thr)、异亮氨酸(Ile)、亮氨酸(Leu)、苯丙氨酸(Phe)、赖氨酸(Lys)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呈味氨基酸中天门冬氨酸(Asp)、甘氨酸(Gly)、苯丙氨酸(Phe)含量显着提高(P<0.05)。试验组草鱼肌肉棕榈一烯酸、α-亚麻酸、花生二烯酸、木蜡酸含量显着提高(P<0.05),饱和脂肪酸中仅棕榈酸含量显着增加(P<0.05)。氨基酸评分(AAS)显示,缬氨酸(Val)均为两组模式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蛋氨酸(Met)+半胱氨酸(Cys)为试验组的第二限制性氨基酸,Ile为对照组的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在化学评分(CS)方面,(Met+Cys)、Ile分别为对照组、试验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而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分别为Ile、(Met+Cys)。池塘内循环水养殖模式必需氨基酸指数较池塘主养模式高10.33%。研究表明,池塘内循环水养殖草鱼优于普通池塘养殖。塘主养模式
车轩,田昌凤,张俊,朱林,刘兴国,周寅,陈晓龙[4](2021)在《多营养级池塘养殖系统设计与试验》文中提出为有效解决水产养殖环境污染、提高水产品品质,本研究构建了一套1.33 hm2的多营养级池塘养殖中试试验系统,主要包括草鱼养殖区、河蟹养殖区、螺蛳鲢鳙养殖区和水处理设施等。养殖的草鱼、河蟹作为饲料营养的Ⅰ级利用层级,投放的螺蛳、鲢鳙作为Ⅱ级利用层级,种植的沉水植物作为Ⅲ级利用层级,按时打捞水草、螺蛳作为草鱼、河蟹的生物饵料,从而提高饲料营养物质向鱼蟹等主养对象的转化比例。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建立了试验系统水循环过程的1∶1比例计算模型,研究了全域水循环过程和单个草鱼养殖池的流动特性,并开展了水质调控试验,在试验系统内设置14个采样点,对一个养殖周期的水质参数进行监测。结果显示:草鱼养殖池壁附近的水体流度大于轴心区域的水体流速,有利于颗粒废物的沉淀,及时集排污;系统开启运行300 s后,水体在整个系统中的流态趋于稳定,营养物质在系统各个池塘中的分布基本均匀,保证物质能量的高效循环;系统对养殖水体氮、磷的去除效果显着,养殖全程的总氮质量浓度低于5 mg/L,总磷质量浓度低于1 mg/L,符合淡水养殖排放水标准,但对化学需氧量(COD)的控制效果不显着,应进一步改进系统结构,加强系统对有机污染物的处理能力。本研究为多营养级分隔池塘养殖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参数参考。
于秀娟,李清,阴鸿达[5](2021)在《全国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8月是一年中温度最高的时节,也是病害高发期。根据近年全国水产养殖病情测报数据,我们对8月易发疾病进行了预测,供参考。8月水产养殖应该重点关注草鱼出血病、刺激隐核虫、鲤春病毒血症和传染性皮下造血组织坏死病等病害。另外,去年同期发生过鲤浮肿病、白斑综合征和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等,也应予以关注。
张凯,谢骏,余德光,王广军,龚望宝,李志斐,郁二蒙,田晶晶,夏耘[6](2020)在《基于稳定同位素的草鱼推水养殖系统食物网的研究》文中提出推水养殖系统是集循环养殖、高效集污、生物净化及自动控制等技术为一体的生产方式。但该系统营养物质归趋尚未明晰,造成饵料资源浪费和养殖调控失策。该研究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推水养殖系统为实验组,以普通池塘养殖系统为对照组,利用稳定同位素[碳(δ13C)、氮(δ15N)]技术研究两种养殖系统生物食物组成和系统食物网结构。结果表明,草鱼推水养殖系统各生物组分δ13C介于(-25.76±0.23)‰~(-22.26±0.20)‰,普通池塘系统δ13C介于(-25.83±0.24)‰~(-22.38±0.15)‰;推水养殖系统各生物组分δ15N介于(6.73±0.08)‰~(12.34±0.11)‰,普通池塘系统δ15N介于(6.73±0.08)‰~(12.14±0.11)‰。稳定同位素混合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系统中草鱼饲料和底泥碎屑是消费者的主要食物来源。其中,草鱼的主要食物来源是草鱼饲料,鳙(Aristichthys nobilis)的主要食物来源是草鱼饲料、大型浮游动物,鲫(Carassius auratus)的主要食物来源是底泥碎屑,底泥碎屑的主要来源是草鱼饲料。推水养殖系统草鱼饲料对草鱼的食物组成贡献率高于普通池塘系统。因此,采用推水养殖模式,可促进养殖生物对饲料的摄食,提高饲料利用效率。
许愿斌[7](2019)在《AH“鱼安康”三水市场营销案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饲料产量自2011年开始,已经赶超美国成为世界第一[1]。饲料行业历经40年的发展,行业竞争也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一大批缺乏竞争力的企业面临着被整合淘汰。中小型饲料企业必须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找到适合自己的快速发展道路,在行业整合阶段保持屹立不倒并实现企业目标;再加上大环境的影响(环保、病害、消费端需求变化等),如何增加水产品养殖的单位产量是整个行业面临的重大问题,而作为养殖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饲料,在其中的作用尤其突出。但目前市场上还有很多养殖户无法改变其落后养殖观念,使用低档颗粒饲料,养殖效果参差不齐,收益得不到保障。要改变目前行业现状,高端饲料的推广和普及是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绪论介绍了案例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研究方法等,阐述了AH公司鱼安康营销案例研究的重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对三水市场的概况分析、以及运用STP、4P营销组合策略对市场营销战略及策略现状进行的分析,运用总体环境分析(政治、经济、社会、技术)、波特五力模型竞争环境分析、以及客户需求分析,对市场营销环境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出AH公司的整体竞争优势;通过运用SWOT分析得出最适合AH公司的发展战略;再通过综合分析总结出AH公司在三水市场取得的成效和成功原因;最后介绍了AH公司“鱼安康”营销案例研究的应用、优化及未来营销的财务预测内容。AH公司在三水市场短短两年时间就做到了市场占有率第二,三年内市场占有率达到第一。本文通过对其鱼安康在三水市场的营销案例研究的分析,不仅对AH公司高端饲料推广有实践意义,对同行业找出自己的竞争优势战略也提供了经验和借鉴,同时对AH公司鱼安康在市场的未来发展也做了预测和展望。
杨帆[8](2018)在《华东膨化鱼料激增200%,虾蟹料增长超60%,看2018澳华又将为养殖户创造怎样的美好未来?》文中认为回顾两三年前,膨化料在华东淡水鱼料市场并未被大家所认可,当时膨化料的研发技术尚未成熟,养殖效果优势无法体现,市场推广中屡屡碰壁。就在业界一致不看好膨化料市场的大背景下,澳华却迎难而上、异军突起,以鱼安康等高端膨化料为突破口抢占市场先机,打破了华东淡水鱼养殖十几年来只用颗粒料或普通膨化料的落后格局。如今的澳华已然成长为饲料行业中的一匹黑马,并朝着"全国高端膨化料第一品牌"的目标大踏步地向前迈进。2018年1月30日,"模式引领赢
王龙升,周琼,谢从新,申明华,周根根,何绪刚,李大鹏[9](2017)在《两种营养源对主养草鱼池塘浮游生物群落结构与碳/氮转化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探讨主养草鱼池塘主要生源要素的营养循环过程与能量转化效率,本实验运用稳定同位素(δ13C、δ15N)与C/N分析技术,研究两种不同投喂营养源(苏丹草、人工饲料)对主养草鱼池塘浮游生物群落结构、C-N营养转化可能存在的影响。结果显示,两种投喂营养源对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没有显着的影响,但投喂苏丹草更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群落增长。在投喂苏丹草的池塘,绝大部分苏丹草的能量被草鱼、团头鲂所利用(84%),而鲢、鳙利用较少(6.8%)。苏丹草对水体中颗粒有机物(POM)贡献了7.4%的能量。在投喂人工饲料的池塘,70.9%的人工饲料能量被草鱼和团头鲂利用。由于人工饲料的颗粒性特征,有少量饲料形成的碎屑被鳙利用(5.1%),另有8.1%和12%的能量分别贡献于POM和沉积物。研究表明,两种饲料源的营养元素首先被草食性鱼类利用,其次通过水体中浮游生物以及残饵、鱼类粪便传递给滤食性鱼类,最后归于沉积物。与人工饲料相比,苏丹草的营养元素更多被鱼类利用,较少浪费于沉积物中,其传递到沉积物的过程较慢。鱼类的能量转化与投喂的饵料密切相关,投喂苏丹草池塘的鱼类能量转化效率要高于投喂人工饲料的池塘。
李保民[10](2016)在《养殖池塘底质营养物质归趋特征及改良技术的研究》文中指出水产品营养价值丰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产品的需求量是逐渐增加的,池塘养殖产量在水产养殖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也在不断提高。养殖池塘是相对封闭与脆弱的生态系统,并且池塘沉积物是池塘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实验以规模化池塘养殖的湖北省公安县崇湖渔场作为研究场所,利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探讨主养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和主养黄颡鱼(Pelteobaggrus fulvidraco)两种养殖模式池塘沉积物有机质的归趋特征,同时分析两种不同主养模式池塘营养物质在池塘底泥中的累积特征,最后通过室内模拟的手段,探讨几种不同底质改良措施下,沉积物中营养物质的迁移特征,为池塘健康养殖模式的构建以及池塘底质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主养草鱼养殖新塘中草鱼的食物来源主要由人工投喂的饲料、POM(Particular Organic Matter)、沉积物有机质以及底栖动物等组成,其中以人工投喂的饵料相对贡献比率最高(42.30%),而主养草鱼老塘中人工投喂的饲料对草鱼的贡献比率占到了绝对优势,其值为83.81%。主养黄颡鱼养殖新塘中黄颡鱼的食物来源较为广泛,人工投喂的饵料(31.42%)、沉积物有机质(22.94%)、底栖动物(19.53%)、附着藻(13.24%)和POM(12.59%)均有相对较高的贡献率;而主养黄颡鱼老塘中黄颡鱼的食物主要来源于沉积物中的有机物质,其中沉积物有机质拟合后相对贡献比率为92.16%,主养黄颡鱼老塘沉积物中累积的大量残饵和碎屑可能成为黄颡鱼的主要食物来源。主养草鱼的新塘和老塘沉积物有机质均主要来源于池塘土壤有机质和人工投喂的饲料,其中土壤中的有机质贡献率超过均50%,而两者的贡献率之和均超过75%,相比较而言,各来源对池塘沉积物有机质的贡献比例差异不显着。而主养黄颡鱼新塘沉积物有机质同样主要来源于池塘土壤有机质和人工饲料,总体而言主养黄颡鱼老塘中土壤有机质的贡献比率下降,而人工饲料、POM和附着藻在沉积物中的贡献比例有所增加,表明长期的养殖活动使得池塘表层沉积物各种来源的有机质有显着增加。(2)主养草鱼和主养黄颡鱼老塘柱状沉积物中TC(Total Carbon)、TN(Total Nitrogen)和TP(Total Phosphorus)含量显着高于新塘(P<0.01)。在垂直方向上,两种主养模式的新塘柱状沉积物中的TC、TN、TP含量随着底泥深度的变化不显着,而两种主养模式老塘的柱状沉积物中,TC、TN和TP的含量从表层到底层有逐渐降低的趋势,表明随着养殖时间的增加营养物质在池塘沉积物中有明显的累积过程。柱状沉积物中碳氮磷含量与APA(碱性磷酸酶活性)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TC、TN和TP均与APA呈现显着的负相关关系,主养草鱼新塘和老塘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差异性不显着,主养黄颡鱼新塘的APA显着高于老塘(P<0.01),表明池塘沉积物中的APA可能受到养殖对象以及沉积物中营养物质的存在形态的影响。(3)在池塘沉积物修复期,种青处理组沉积物中总氮和总磷的含量、碱性磷酸酶的活性、烧失量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生石灰组沉积物中烧失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覆水处理后,种青处理组水体中正磷酸盐、叶绿素a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种青处理组水体总磷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暴晒组水体中正磷酸盐、总磷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生石灰组水体中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分析结果表明,种青、暴晒、投放生石灰降低了养殖池塘底泥中营养物质的含量,其中种青处理组沉积物中总磷的含量降低显着,覆水后水体中总磷的含量也有明显下降,以种青处理组的修复效果最佳。
二、颗粒饲料主养草鱼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颗粒饲料主养草鱼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青鱼-鳙生态混养池塘的氮磷收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与管理 |
1.2 采样及测定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池塘水体的理化指标 |
2.2 收获情况 |
2.3 氮磷收支估算 |
2.4 养殖生物对氮、磷的利用率 |
3 讨论 |
3.1 池塘水质的变化与评价 |
3.2 氮磷收支估算 |
(2)草鱼3种池塘养殖模式水质因子及养殖效益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试验设计 |
1.2.2 养殖管理 |
1.2.3 水样采集与测定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和分析 |
2.1 3种养殖模式的水质因子的比较 |
2.1.1 三态氮(TAN、NO-2-N、NO-3-N) |
2.1.2 酸碱度(pH)和高锰酸盐指数(CODMn) |
2.1.3 总氮(TN)和总磷(TP) |
2.2 3种养殖模式的养殖效益的比较 |
3 讨论 |
3.1 3种草鱼养殖模式的水质因子变化分析 |
3.1.1 三态氮的变化 |
3.1.2 pH和CODMn的变化 |
3.1.3 TN和TP的变化 |
3.2 3种养殖模式的养殖效益分析 |
4 结论 |
(3)两种养殖模式下草鱼幼鱼生长与肌肉组分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2.1 生长性能 |
1.2.2 肌肉质构特性 |
1.2.3 肌肉常规营养成分 |
1.2.4 肌肉氨基酸营养价值评价 |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两种养殖模式对草鱼生长及肌肉质构特征的影响(见表1) |
2.2 两种养殖模式对草鱼肌肉常规营养成分组成的影响(见表2) |
2.3 两种养殖模式对草鱼肌肉氨基酸含量及氨基酸营养价值评价(见表3、表4) |
2.4 两种养殖模式对草鱼肌肉脂肪酸含量的影响(见表5) |
3 讨论 |
3.1 两种养殖模式对草鱼生长及肌肉质构特征的影响 |
3.2 两种养殖模式对草鱼肌肉常规营养成分组成的影响 |
3.3 两种养殖模式对草鱼肌肉氨基酸含量及营养价值的影响 |
3.4 两种养殖模式对草鱼肌肉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
4 结论 |
(4)多营养级池塘养殖系统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系统设计 |
1.1 设计思路 |
1.2 系统设计与构建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水体流态特征研究 |
2.1.1 系统全域流动特性计算机数值模拟 |
2.1.2 草鱼养殖池水体流动特性计算机数值模拟 |
2.2 水质调控效果研究 |
2.3 水质测试方法 |
3 结果 |
3.1 水体流态特征 |
3.1.1 全域流动特性计算机数值模拟结果 |
3.1.2 单个草鱼养殖池的流动特性 |
3.2 水质调控效果 |
3.2.1 总氮质量浓度 |
3.2.2 总磷质量浓度 |
3.2.3 COD质量浓度 |
4 讨论 |
4.1 多营养级池塘养殖系统的水体流态特征 |
4.2 多营养级池塘养殖系统的水质调控效果 |
5 结论 |
(5)全国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论文提纲范文)
◎鱼类疾病 |
◎甲壳类疾病 |
◎病情预测 |
◎防控措施 |
◎病情预测 |
◎防控措施 |
◎病情预测 |
◎防控措施 |
(一)预防措施 |
(二)治疗措施 |
◎病情预测 |
◎防控措施 |
◎病情预测 |
◎防控措施 |
◎病情预测 |
◎防控措施 |
(一)细菌性烂腮病 |
1.预防措施 |
2.治疗措施 |
(二)细菌性肠炎病 |
1.预防措施 |
2.治疗措施 |
(三)细菌性败血症 |
1.预防措施 |
2.治疗措施 |
(四)鳖溃烂病 |
1.预防措施 |
2.治疗方法 |
(五)锚头鳋病 |
1.预防措施 |
2.治疗方法 |
◎病情预测 |
◎防控措施 |
(一)预防措施 |
(二)治疗措施 |
◎病情预测 |
◎防控措施 |
(一)预防措施 |
(二)治疗措施 |
◎病情预测 |
◎防控措施 |
(6)基于稳定同位素的草鱼推水养殖系统食物网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实验采样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组系统的同位素组成 |
2.2 两组系统消费者食物组成及食物贡献比例 |
2.3 两组系统底泥碎屑组成及贡献比例 |
2.4 两组系统食物网结构 |
3 讨论 |
3.1 两组系统各组分稳定同位素组成 |
3.2 两组系统的消费者食物组成 |
3.3 两组系统的食物网差异 |
4 结论 |
(7)AH“鱼安康”三水市场营销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饲料行业概述 |
1.1.2 饲料发展趋势 |
1.1.3 三水市场概述及发展趋势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际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研究综述 |
1.3.2 理论综述 |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AH公司“鱼安康”在三水市场的概况和营销现状 |
2.1 AH公司背景介绍及三水市场概况 |
2.1.1 背景介绍 |
2.1.2 市场基本情况 |
2.1.3 营销团队情况 |
2.2 AH公司“鱼安康”在三水市场的营销战略现状 |
2.2.1 市场细分(S) |
2.2.2 目标市场选择(T) |
2.2.3 市场定位(P) |
2.3 AH公司“鱼安康”在三水市场的营销策略组合现状 |
2.3.1 产品策略现状 |
2.3.2 价格策略现状 |
2.3.3 渠道策略现状 |
2.3.4 促销策略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H公司“鱼安康”在三水市场的营销环境分析 |
3.1 外部环境分析 |
3.1.1 总体环境分析 |
3.1.2 竞争态势分析 |
3.1.3 客户需求分析 |
3.2 内部环境分析 |
3.2.1 资源分析 |
3.2.2 能力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AH公司在三水市场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 |
4.1 AH公司在三水市场的SWOT分析 |
4.2 AH公司在三水市场的战略选择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H公司“鱼安康”三水市场营销成效及其原因分析 |
5.1 营销成效 |
5.1.1 成果总结 |
5.1.2 成功经验总结 |
5.2 原因分析 |
5.2.1 营销战略的成功原因分析 |
5.2.2 营销策略组合的成功原因分析 |
5.2.3 团队成功的原因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AH公司“鱼安康”营销案例研究的应用、优化及未来营销的财务预测 |
6.1 应用 |
6.2 优化 |
6.3 未来营销的财务预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华东膨化鱼料激增200%,虾蟹料增长超60%,看2018澳华又将为养殖户创造怎样的美好未来?(论文提纲范文)
定位高端, 提质增效 |
模式引领, 赢创未来 |
兴化站:颠覆传统, 模式制胜!看这位养鱼达人如何实现每亩塘盈利超4, 000元? |
兴化模式南北差距明显, 平均亩产2, 000~2, 500斤, 2017亏损比例增加 |
模式创新, 颠覆传统, 成为养鱼制胜法宝 |
2018再推新模式, 6月即可出鱼, 抢占市场先机 |
淮安站:5亩塘能出15, 500多斤鱼, 养鱼32年首次突破亩产3, 100多斤 |
洪泽西顺河镇周成凯:养鱼32年, 首次突破亩产3, 100多斤 |
淮安马甸镇何寿国:自家养的鲫鱼, 两个多月能长6两肉 |
淮安车桥镇刘甫春:现在养鱼发病率高, 希望今后鱼料能注重保健功能 |
建湖站:天寒地冻, 鱼价飞涨, 今年应该养草鱼还是养鲫鱼? |
今年主养鲫鱼还是草鱼?总有一款适合你 |
勇于尝试, 鱼料品质决定效益高低 |
挑战极限, 每亩塘能出3, 000多斤鱼 |
从自用到经销, 好鱼料值得分享 |
(10)养殖池塘底质营养物质归趋特征及改良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鱼类养殖现状 |
1.1.1 水产品的营养价值 |
1.1.2 水产养殖现状 |
1.1.3 中国水产养殖现状 |
1.1.4 草鱼和黄颡鱼的养殖现状 |
1.2 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生态学中的应用 |
1.2.1 原理 |
1.2.2 碳氮稳定同位素研究现状 |
1.2.3 混合模型估算沉积物和消费者食物的来源 |
1.3 淡水池塘沉积物中碳氮磷的累积 |
1.3.1 池塘沉积物 |
1.3.2 碳循环 |
1.3.3 氮循环 |
1.3.4 磷循环 |
1.4 污染沉积物的修复 |
1.5 课题的提出和意义 |
1.5.1 课题的提出 |
1.5.2 养殖池塘沉积物有机质归趋特征 |
1.5.3 不同养殖年限池塘沉积物营养物质的累积特征 |
1.5.4 不同修复方式下养殖池塘底质营养物质的迁移特征 |
第二章 养殖池塘沉积物有机质归趋特征 |
2.1 前言 |
2.2 材料方法 |
2.2.1 研究对象和样品采集 |
2.2.2 样品的处理 |
2.2.3 稳定同位素分析 |
2.3 结果 |
2.3.1 主养草鱼新塘和老塘稳定同位素特征及草鱼主要食物来源贡献率 |
2.3.2 主养黄颡鱼新塘和老塘稳定同位素特征及黄颡鱼食物来源贡献率 |
2.3.3 主养草鱼新塘和老塘中沉积物有机质的主要来源 |
2.3.4 主养黄颡鱼新塘和老塘沉积物有机质来源 |
2.4 讨论 |
2.4.1 主养草鱼新塘和老塘草鱼食物贡献率分析 |
2.4.2 主养黄颡鱼新塘和老塘黄颡鱼食物贡献率分析 |
2.4.3 主养草鱼新塘和老塘沉积物有机质来源变化特征 |
2.4.4 主养黄颡鱼新塘和老塘沉积物有机质来源变化特征 |
2.5 结论 |
第三章 不同养殖年限池塘沉积物营养物质累积特征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样品采集与处理 |
3.2.2 样品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养殖年限池塘沉积物碳氮磷含量的垂直分布特征 |
3.3.2 不同养殖年限池塘沉积物中碱性磷酸酶活性 |
3.3.3 池塘柱状沉积物中碳氮磷含量与碱性磷酸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 |
3.4 讨论 |
3.4.1 不同养殖年限池塘沉积物碳氮磷含量的垂直分布特征 |
3.4.2 不同养殖年限池塘沉积物中碱性磷酸酶活性 |
3.5 结论 |
第四章 不同修复方式下养殖池塘底质营养物质的迁移特征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模拟装置 |
4.2.2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
4.3 结果 |
4.3.1 沉积物中TPs、TCs与TNs的变化 |
4.3.2 沉积物中APA的活性与LOI的变化 |
4.3.3 水体o-P和TP含量的变化 |
4.3.4 水体NO_3~--N、NH_4~+-N和TN含量的变化 |
4.3.5 水体Chl-a含量的变化 |
4.3.6 小白菜产量的变化 |
4.4 讨论 |
4.4.1 底质修复技术下沉积物中营养物质的迁移特征 |
4.4.2 底质修复技术处理后水体中营养物质的迁移特征 |
4.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颗粒饲料主养草鱼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青鱼-鳙生态混养池塘的氮磷收支研究[J]. 刘璐,李学梅,吴兴兵,朱挺兵,杨德国,朱永久. 淡水渔业, 2021(06)
- [2]草鱼3种池塘养殖模式水质因子及养殖效益的比较分析[J]. 袁新程,谢永德,施永海,徐嘉波,杨明. 渔业现代化, 2021
- [3]两种养殖模式下草鱼幼鱼生长与肌肉组分的比较研究[J]. 胡建勇,李晓东,李林,高攀,徐军,刘晶. 饲料研究, 2021(15)
- [4]多营养级池塘养殖系统设计与试验[J]. 车轩,田昌凤,张俊,朱林,刘兴国,周寅,陈晓龙. 渔业现代化, 2021(04)
- [5]全国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J]. 于秀娟,李清,阴鸿达. 中国水产, 2021(08)
- [6]基于稳定同位素的草鱼推水养殖系统食物网的研究[J]. 张凯,谢骏,余德光,王广军,龚望宝,李志斐,郁二蒙,田晶晶,夏耘. 南方水产科学, 2020(03)
- [7]AH“鱼安康”三水市场营销案例研究[D]. 许愿斌.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8]华东膨化鱼料激增200%,虾蟹料增长超60%,看2018澳华又将为养殖户创造怎样的美好未来?[J]. 杨帆. 当代水产, 2018(03)
- [9]两种营养源对主养草鱼池塘浮游生物群落结构与碳/氮转化的影响[J]. 王龙升,周琼,谢从新,申明华,周根根,何绪刚,李大鹏. 水产学报, 2017(08)
- [10]养殖池塘底质营养物质归趋特征及改良技术的研究[D]. 李保民. 华中农业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