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应用程序设计与Java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梁启森[1](2021)在《压铸模具远程运行维护管理系统设计及软件开发》文中研究指明压铸模具大型化是我国压铸行业发展新态势,受限于高昂的制造成本和维护费用,高效完善的压铸模具运行维护系统成为当下研究热点。伴随着“中国制造2025”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深度推进,压铸企业纷纷着力于数字化转型。压铸模具作为压铸企业生产的关键设备,大部分企业仍缺乏有效的运行维护技术方案。本文针对压铸模具运行维护需求,结合压铸生产工艺特点,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B/S架构的压铸模具远程运行维护管理系统,实现压铸模具运动副自动维护、状态数据远程监测和模具信息远程管理的功能。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设计并实现了压铸模具运动副集中润滑系统。根据压铸模具运动特点,以PLC为核心,接入各类传感器和执行机构,实现了压铸模具运动件的受力检测装置及自动润滑系统。设计了HMI触摸屏,提供现场即时数据展示和控制调试的终端界面,帮助工作人员更好地维护模具运动副。(2)提出压铸模具Web端远程运行维护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利用DTU模块实现上下位机通信,搭建了压铸模具运维管理系统的云端数据库,采用前后端分离的架构,实现了Web端运维管理平台,为模具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了一种远程、异地监测模具状态,管理模具信息的云端平台。(3)开展系统功能现场实验测试。将本系统安装在相关模具上,在压铸车间连续压铸生产,测试了系统的基本功能。本系统可实现有效的自动润滑效果,远程运维平台可实现状态参数的远程展示及其他模具信息管理功能,达到系统开发要求。
冯雁星[2](2021)在《AORBCO模型中的程序生成研究》文中认为由于计算机运算速度的提高及存储容量的增大,其处理的数据量越来越大,数据结构越来越复杂,处理数据的算法越来越复杂,使得计算机应用面越来越广泛,也显得计算机越来越具有智能,但实质上计算机程序存储和程序控制这一基本原理并没有改变。从软件智能化研究领域分析,计算机展现的智能体现在程序的自动执行上;人类的智能体现在软件的设计与开发上;人工智能应该主要体现在程序的自动生成上。程序自动生成的研究目的要使计算机软件能够对自身所处的环境有一定的感知和理解,能够根据自身的当前状态和能力,为实现既定目标自动生成解决方案,并执行解决方案达成目标,并在此过程中学习更多的知识和能力。首先,本文对人类的智能结构和人类解决问题的相关智能机制进行了研究,根据智能结构和智能机制对程序的组成和人类的编程过程进行了分析。通过对AORBCO模型及其描述语言进行分析与研究,用AORBCO描述语言对Ego的知识进行描述,为数据增加了语义,便于计算机对数据的理解和计算。要使Ego能够自动生成程序,就必须使Ego对自身的能力有一定的理解,使用形式语义学中的公理语义对模型中过程性知识的语义进行了描述,即通过对动作的前置条件、后置条件的描述来定义动作的语义。其次,AORBCO模型中的程序生成是Ego利用自身的信念和能力达成愿望的一个过程,即Ego规划过程。智能规划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过程的研究与发展主要集中在启发式搜索方法和规划模型设计方法上,如何设计一个通用的启发式函数仍然是一个较大的挑战。总结了人类程序设计时对问题进行描述、分解、合成的过程,对计算机的能力进行了语义描述、层次划分、组织,并提出更新与演化理论。此外,采用Java编程语言对规划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设计,设计路径规划实验对规划的组成部分进行了验证实验。类比人类解决问题的场景,由于自身能力不足不能求解问题时,具有自我意识的Ego能够通过与信念中的熟人进行通信来解决该问题,当Ego与熟人或熟人间产生冲突通过协商处理问题。Ego与信念中的熟人通信求解问题时,双方之间通过协商请求数据的格式、请求的方式以及规划结果的形式来处理问题。针对传统的智能规划问题中协商冲突与欺骗行为,本文提出规划质量(Quality of Planning,QoP)校验来解决,并对协商结果以及权值进行更新与演化。最后,使用Java GUI、JADE、图数据库相关的技术对智能系统的组成部分进行设计与实现,设计规划系统来对问题进行分析与验证。通过求解图形面积问题对人类求解问题的过程进行模拟,验证了系统自动规划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蒋毅[3](2021)在《基于安卓手机的电脑鼠标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智能手机现在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现代人的生活和日常工作中,已经逐渐地成为了其必不可少的部分。人们能够通过智能手机进行相互沟通交流,如打电话、可视聊天、文件互传、地图导航、网上购物等。2020年四季度申请入网的4G、5G手机中有91.6%为智能机,其中Android系统的比例依然位居首位。基于Android平台的智能手机已经是智能手机市场中的重要力量。因此利用基于Android平台智能手机的应用来实现对计算机电脑等其他设备的远程遥控成为技术发展的趋势。在公司会议室汇报工作时经常遇到演讲者忘记带鼠标或者在演讲过程中必须暂时地停下来,转到自己的讲台上,点击鼠标,然后对幻灯片进行更换操作,继续演讲下去,这样的情况对于听众以及演讲者都不友好。因此本文提出了开发一款智能手机应用实现远程控制电脑达到替代鼠标相关功能目的,从而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本文研究了在安卓客户端和PC服务器端处于同一个WIFI局域网环境时,系统如何通过WIFI网络建立Socket网络连接,通过安卓手机识别手指在屏幕上的滑动与点击等多点触控操作后,以TCP协议方式向服务器发送控制信息,服务器端接收到控制信息代码读取并解码后即向电脑Windows系统发送相对应的控制信息来控制电脑端鼠标或键盘的操作。具体包括以下两方面研究:一是电脑端方面,利用C#编程开发服务器端应用程序。这主要包括对C#语言基本语法的应用,C#语言对于Windows窗口程序的实现,Socket网络编程的基于TCP数据传输协议的应用,以及Windows系统中关于鼠标控制和键盘控制API的应用。二是手机端方面,利用安卓编程开发客户端应用程序。这主要包括安卓应用程序的界面布局,基本控件的使用,Handler处理多线程消息传递,控件监听器的实现,手势识别Gesture Detector的设计与实现。通过本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不仅能远程控制电脑,还能体验良好的人机交互,也为后续更深入的智能物联网控制延伸奠定基础。
马启良[4](2021)在《穿戴式老年人智能监护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社会养老服务问题开始凸显出来。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开始老化,很多老年人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因此老年人身体健康监测在养老服务中具有重要作用。当前针对于老年人身体健康监测问题,虽然已经有一些产品问世,但是这些产品存在着不足之处。它们中有些只能提供简单的生理信息监测服务,例如大多数产品只针对心率和血压值进行监测。而且这些产品异常分析算法也过于简单,只是对心率和血压设定一个阀值,当监测到的数据超过这个阀值时,便触发警报。另外,目前虽然有很多关于各类生理信息异常分析算法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都是针对识别精度的提高,对算法识别速度缺乏相应的研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识别速度同样非常重要。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做了如下工作:(1)利用心电传感器、心音传感器和血压传感器来实时对老人的心电、心音、血压三种生理信号进行采集,同时利用北斗定位模块实时采集老人的位置信息。然后利用ZigBee传输速度快、安全性高等特点,将采集到信息通过ZigBee网络传输给协调器,在利用协调器ZigBee转WiFi模块将这些信息通过网络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保存到数据库中。而老人家属则可以通过账户和密码,利用手机、电脑等移动智能设备登录Web网站查看老人身体状况。(2)本文为了提高生理信息异常分析算法的速度问题。分别针对PCG心音信号和ECG心电信号进行算法设计。对于PCG心音信号,本文提出利用隐马尔可夫模型HSMM对心音信号切分,然后提取出特征值,最后将特征值作为输入向量对DBN深度置信网络进行训练获得DBN异常心音分析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心音进行异常分析。针对ECG心电信号,本文先是利用二进样条四层小波变换对ECG信号进行分解,再利用极值法求出R波位置,并根据R波位置求出其他波的位置。根据这些位置信息提取出心电波形信息作为输入向量,对ANFIS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获得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异常心电信号识别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心电信号进行异常分析。本文将上述算法与当前以卷积神经网络CNN为核心的算法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所述算法在在与CNN算法识别精度相近的情况下,在测试速度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林睦纲,赵辉煌,陈坚祯,郑光勇,唐四薪[5](2021)在《基于CDIO理念的《JAVA网络编程》课程教学模式探讨》文中研究表明文章根据工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和网络编程课程的特点,在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从教学目标、内容组织与设计、教学实施等方面,对《JAVA网络编程》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与研究,提出了知识讲解案例化、能力培养项目化、课程考核全面化的网络编程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有效地把教学知识点与工程实践融合在一起,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网络编程能力与工程综合实践能力。
徐仲[6](2020)在《基于NB-IoT的水质监测装置设计》文中认为为了应对新形势下水质监测行业的诸多挑战、满足行业的发展需求,本文在认真分析了水质监测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工作内容之后,设计了一款基于NB-IoT技术的水质监测装置来进行水质自动监测。与人工监测方法相比,该装置在提高监测人员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了水质监测的成本;与传统的无线监测装置相比,该装置具有通信更加可靠、应用场景更加灵活的特点。本装置的设计特点是采用了软件和硬件配套开发的模式,监测过程从数据获取到结果展示均自动完成,这样的设计大大减小了监测人员的工作量,并达到了将监测结果保存在计算机中便于用户随时查看的目的。该装置的设计内容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部分。硬件设计包括器件的选型和电子线路的连接。本装置的硬件部分由电源、微处理器、传感器和NB-IoT四个模块组成。其中,传感器模块包括温度、浊度、pH值三种类型的传感器。软件设计包括下位机编程和上位机编程。下位机编程用于控制装置上的传感器和微处理器工作,完成监测数据的采集和计算,并实现NB-IoT模块的数据发送功能。另外,下位机编程还实现了系统的低功耗管理和装置稳定性保护。上位机编程用于监测数据的接收和存储。最后,在上位机中,利用Tomcat服务器搭建B/S网络架构,通过编程实现用浏览器查看监测结果。本论文在写作过程中不仅介绍装置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步骤,还会介绍与装置工作相关的理论知识、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参数等内容,让读者从宏观上了解整个装置的工作细节,并使读者明白该套设计方案的选择原因。
刘奕[7](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许佳佳[8](2020)在《智能生产与仓储管理系统程序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万物互联的数字信息时代,“德国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智能制造战略概念不断涌现,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已成为未来工业改革发展的主流趋势。无源超高频射频识别技术(Passive Ultra-High Frequenc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Passive UHF RFID)作为物联网关键技术之一,近年来凭借其低成本、高批量识别速率、低功耗等优势,在车辆识别、仓储制造等领域应用广泛。本文以某民用特殊燃料企业制造车间为研究对象,结合实地调研、文献调查、模拟实验、数值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传统制造车间生产与仓储管理现状及其不足,融合无源UHF RFID、室内无线定位等关键技术,对其智能生产与仓储管理系统(Intelligent Production and 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IPWMS)进行研究、设计与实现。本文主要研究工作与特色如下:1.适配应用场景,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系统标准模型的智能生产与仓储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包含感知层、传输层、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主要采用B/S+Layui+SpringMVC+SpringBoot+MyBatis+MySQL的核心技术架构,实现了无源UHF RFID技术在智能生产与仓储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创新;2.引入一种基于SpringBoot quartz定时器的物品自动盘点识别机制,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RFID+SVM的金属容器智能识别与标记定位算法,通过地埋天线号与标签返回信号来实现单库位区域的容器定位与位置偏离判定,经仿真测试验证定位准确度可达99%;3.设计了基于SM7加解密双向鉴别的轻量级信息安全防护机制,保障无源标签与读写器间的底层通信安全,具有快速实时生成子密钥、破解难度高的特点;4.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决策的风险预测模型,能有效提供风险告警。通过系统测试与应用验证,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IPWMS系统软硬件集成效果较好,自动出入库、告警可视化等业务逻辑均可正常稳定运行,具有良好性能,实现库房、库位、容器、物料精准绑定,优化了企业生产与仓储管理流程,可广泛并深度应用于生产制造与仓储物流等智能管理系统领域。
彭潇[9](2019)在《课程及教学大纲的本体构建及其在语义搜索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网络新技术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衍生了很多将网络技术融入到教育领域的研究,语义网和本体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经用于发明各种学习实体的语义模型。课程和教学大纲在教育组织中提供了重要信息并在学习活动和教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国内尚未有任何关于课程以及教学大纲内教育实体的本体概念化表示的研究。为了实现基于课程和教学大纲的智能服务,需要将非结构化的文本转化为设计良好的语义模型,语义建模是知识重用与共享的基础,也是知识进行管理的关键。本论文通过对高等教育课程和教学大纲中的概念和实体进行语义标注,构建了课程和教学大纲的本体,并应用于课程和教学大纲相关知识的语义搜索。论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研究内容包含以下三个部分:(1)基于ECS的课程和教学大纲本体构建方法针对课程和教学大纲领域知识的结构和特点,如课程知识繁多、教学大纲以非结构化文档存储的特点,传统的本体构建方法不能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在传统本体构建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融合骨架法和七步法提出了一种本体构建方法(Educational Curriculum and Syllabus,ECS),该方法在处理课程和教学大纲知识结构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并成功构建完成了课程和教学大纲本体。(2)基于推理机、SWRL规则与SPARQL查询的课程和教学大纲本体评价标准理论验证根据构建完成的课程和教学大纲本体,基于Protege工具定义相关规则及使用推理机对本体进行一致性验证;编辑SPARQL查询语句通过查询结果对本体进行完整性、有效性验证;通过本体文档化对本体进行可重用性验证。(3)基于课程和教学大纲本体的语义搜索设计实现ECS语义搜索系统对课程和教学大纲本体进行实证研究。系统运用HanLP依存句法分析树构建语义查询图算法,解决传统搜索基于关键词检索返回结果不准确的问题,使用余弦相似度算法在返回检索结果同时推荐语义相似问题,丰富系统功能。
张宁[10](2019)在《基于NB-IOT的智能路灯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重大科学技术的发展成熟总是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重大的变革,一直以来,路灯都是仅以照明为目的,但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同时,尤其物联网技术成为现实之后,人们意识中的传统路灯已经满足不了建设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的要求。传统路灯大多数是采用手动、光照、时钟控制以及半夜的超大功率运行,不能按需调节亮度,不仅造成能源的浪费而且降低了其使用寿命。此外,路灯分布分散,缺乏有效的定位手段,给维护管理增加了难度,浪费了社会资源。在此背景下,设计实现智能路灯控制系统势在必行。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外路灯系统的现状,分析了路灯系统实现智能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嵌入式技术、云技术、Web技术以及LPWAN,设计实现了基于NB-IOT的智能路灯控制系统。本系统包括主控模块、路灯现场环境数据采集模块、通信模块、输出控制模块、云平台、PC机Web管理系统等。本文选取基于Cortex-M4内核的32位低功耗微处理器STM32L476RCT6作为主控MCU,选取低功耗、低成本、广覆盖、广连接的NB-IOT模组BC95为通信模块,结合多个传感器、GPS模块以及继电器等外围电路模块实现了数据采集和输出控制,最终实现了系统硬件设计。选用FreeRTOS实时操作系统和状态机编程思想利用C语言实现了系统软件设计,同时使用了当前非常流行的云技术完成了设备到云平台的连接,使用Java语言完成了应用服务器和PC机Web管理系统。本系统改善了传统路灯的不足,实现了新时代、新技术下的智能路灯控制系统。该系统以提高照明的舒适性、人性化和智能化以及资源的节约性、系统安全性为基础,与Web终端、无线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和传统路灯相结合,实现了按需照明、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和控制执行的一体化。文章最后对系统的整体性能进行了全面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此系统能实现准确定位、准确采集各种数据,并根据数据执行相应的动作,同时将数据上传到应用端,并能从Web准确下发命令实现远程控制,满足了对智能路灯的需求。
二、网络应用程序设计与Java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应用程序设计与Java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压铸模具远程运行维护管理系统设计及软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论文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压铸车间内压铸模具运行维护研究现状 |
1.2.2 设备远程运行维护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 |
2 压铸模具远程运行维护系统总体方案 |
2.1 压铸模具运行维护需求分析 |
2.1.1 压铸模具结构组成 |
2.1.2 压铸模具生产工况 |
2.1.3 模具维护需求 |
2.2 系统总体方案 |
2.2.1 现场控制端总体方案 |
2.2.2 服务器端总体方案 |
2.2.3 远程终端总体方案 |
2.3 本章小结 |
3 压铸模具现场维护控制系统设计 |
3.1 压铸模具现场维护控制系统整体功能介绍 |
3.2 集中润滑动作单元设计 |
3.2.1 模具润滑部件 |
3.2.2 润滑动作单元设计 |
3.2.3 传感器选型 |
3.3 PLC控制系统设计 |
3.3.1 PLC数据分配 |
3.3.2 PLC程序设计 |
3.4 HMI触摸屏设计 |
3.5 DTU通信模块设置 |
3.6 本章小结 |
4 远程运维管理系统开发技术选型及数据库设计 |
4.1 通信协议 |
4.1.1 TCP/IP协议 |
4.1.2 HTTP协议 |
4.1.3 Socket通信 |
4.1.4 BIO和 NIO |
4.1.5 Modbus协议 |
4.2 Java相关技术 |
4.2.1 SpringBoot框架 |
4.2.2 Netty框架 |
4.2.3 MyBatis框架 |
4.2.4 SpringSecurity框架 |
4.3 Web前端相关技术 |
4.3.1 Vue.js框架 |
4.3.2 Node.js运行平台 |
4.4 数据库设计 |
4.4.1 数据库CDM概念结构设计 |
4.4.2 数据库PDM物理数据模型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压铸模具Web端远程运行维护管理系统设计 |
5.1 总体架构及相关技术选型分析 |
5.1.1 程序设计架构 |
5.1.2 开发工具及环境 |
5.2 服务端程序设计 |
5.2.1 .数据处理中心开发 |
5.2.2 数据层功能设计 |
5.2.3 权限管理功能设计 |
5.3 Web远程管理平台功能设计 |
5.3.1 基于Restful的前端API设计 |
5.3.2 前后端服务API设计 |
5.4 前端系统设计 |
5.4.1 前端程序设计方法 |
5.4.2 用户管理模块页面设计 |
5.4.3 模具管理模块页面设计 |
5.4.4 状态监测模块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系统实验测试 |
6.1 现场实验装置搭建 |
6.2 Web端运维平台部署 |
6.3 远程系统模具信息管理功能测试 |
6.4 系统运行维护功能测试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2)AORBCO模型中的程序生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智能Agent研究现状 |
1.2.2 自我意识研究现状 |
1.2.3 程序理解与程序生成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2 相关理论研究 |
2.1 基于唯识学的人工智能(AI)理论 |
2.1.1 自我意识理论 |
2.1.2 唯识学与人工智能 |
2.2 智能规划(AI Planning)理论 |
2.2.1 规划描述语言 |
2.2.2 规划方法 |
2.3 AORBCO模型及其描述语言 |
2.3.1 AORBCO模型 |
2.3.2 AORBCO描述语言 |
2.4 程序生成相关理论 |
2.4.1 程序的组成 |
2.4.2 程序生成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AORBCO模型中的规划 |
3.1 AORBCO模型与智能规划 |
3.2 描述性知识与问题分解 |
3.2.1 运行的进程实体——Ego(我) |
3.2.2 客体的组成与描述 |
3.2.3 熟人的描述 |
3.2.4 愿望的描述 |
3.2.5 愿望的分解过程 |
3.3 过程性知识的描述与组织 |
3.3.1 过程性知识的描述 |
3.3.2 过程性知识的层次 |
3.3.3 过程性知识的组织 |
3.4 过程性知识的使用及演化 |
3.4.1 过程性知识的使用 |
3.4.2 过程性知识的更新与演化 |
3.5 AORBCO模型规划相关试验 |
3.6 本章小结 |
4 AORBCO模型中的协商规划 |
4.1 通信交互 |
4.1.1 通信协议与通信语言 |
4.1.2 协商规划 |
4.2 通信协商规划 |
4.2.2 Ego调用熟人的能力 |
4.2.3 Ego发送愿望请求熟人规划的过程 |
4.3 Ego筛选策略与信任机制 |
4.3.1 筛选参数设计 |
4.3.2 规划结构与参数计算 |
4.4 协商规划相关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5 AORBCO模型中的规划验证实验 |
5.1 实验环境与配置 |
5.2 方案及相关技术 |
5.2.1 实验方案 |
5.2.2 相关技术 |
5.3 实验过程 |
5.3.1 系统的类图设计 |
5.3.2 规划过程设计与实现 |
5.3.3 协商规划交互过程 |
5.4 实验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致谢 |
(3)基于安卓手机的电脑鼠标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相关技术发展概况及国内外应用发展现状 |
1.2.1 Android技术概述 |
1.2.2 WIFI技术概述 |
1.2.3 国外应用现状 |
1.2.4 国内应用现状 |
1.3 课题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系统的开发环境与其相关技术 |
2.1 Android平台简介 |
2.1.1 Android平台架构 |
2.1.2 Android平台组件 |
2.1.3 Android平台事件处理 |
2.2 Android开发环境 |
2.3 Android开发平台搭建 |
2.4 Socket通信 |
2.4.1 Socket通信简介 |
2.4.2 Socket通信编程原理 |
2.5 安卓多点触控以及手势识别 |
2.5.1 多点触控技术简介 |
2.5.2 安卓多点触控及手势识别的实现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需求分析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3.1.1 需求分析概述 |
3.1.2 需求场景分析 |
3.2 功能需求分析 |
3.3 功能用例分析 |
3.4 性能需求分析 |
3.5 用户界面需求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安卓手机的电脑鼠标的设计 |
4.1 用户界面设计 |
4.2 程序模块设计 |
4.2.1 服务器程序设计 |
4.2.2 客户端程序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安卓手机的电脑鼠标的实现 |
5.1 开发环境 |
5.2 文件结构与用途 |
5.2.1 电脑服务器端程序 |
5.2.2 安卓客户端程序 |
5.3 服务器程序设计详解 |
5.4 客户端应用程序详解 |
5.5 用户界面 |
5.5.1 连接界面Logon类 |
5.5.2 控制界面类MainActivity类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系统测试目标及流程 |
6.2 系统测试项目及测试环境 |
6.3 系统测试结果及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 |
7.1 全篇总结 |
7.2 后续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穿戴式老年人智能监护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论文总体安排 |
2 相关技术以及总体设计方案 |
2.1 相关技术 |
2.1.1 ZigBee技术 |
2.1.2 北斗卫星定位技术 |
2.1.3 人工神经网络 |
2.1.4 小波变换 |
2.2 系统总体设计框架 |
2.3 本章小结 |
3 异常生理信息分析算法设计 |
3.1 异常心音分析 |
3.1.1 心音基本知识 |
3.1.2 异常心音分析研究现状 |
3.1.3 心音数据预处理 |
3.1.4 DBN异常心音分析模型设计 |
3.2 异常ECG分析 |
3.2.1 ECG基本知识 |
3.2.2 异常ECG分析研究现状 |
3.2.3 数据预处理 |
3.2.4 ANFIS异常ECG识别模型设计 |
3.3 血压分析模型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穿戴式老年人智能监护系统硬件与驱动程序设计 |
4.1 穿戴式老年人智能监护系统硬件设计 |
4.1.1 硬件装置的总体设计 |
4.1.2 生理信息采集节点电路设计 |
4.1.3 北斗定位电路设计 |
4.1.4 ZigBee与 WiFi转换电路设计(网关) |
4.1.5 电源电路 |
4.2 穿戴式老年人监护系统硬件驱动程序设计 |
4.2.1 生理信息采集节点驱动程序设计 |
4.2.2 定位信息采集节点驱动程序设计 |
4.2.3 网关节点驱动程序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5 服务器端程序设计 |
5.1 服务器端程序整体框架设计 |
5.2 串口程序 |
5.3 Web程序设计 |
5.3.1 开发平台介绍 |
5.3.2 Web总体设计 |
5.3.3 前端程序设计 |
5.3.4 数据库设计 |
5.3.5 后端程序 |
5.4 混合编程 |
5.4.1 Java与 Python混合编程 |
5.4.2 Java与 Matlab混合编程 |
5.5 本章小结 |
6 系统调试与运行 |
6.1 硬件调试 |
6.2 服务器端程序调试 |
6.3 系统整体调试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基于CDIO理念的《JAVA网络编程》课程教学模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基于CDIO理念的《JAVA网络编程》课程教学设计 |
1.《JAVA网络编程》课程教学目标 |
2.《JAVA网络编程》课程教学内容组织与设计 |
三、基于CDIO理念的《JAVA网络编程》课程教学模式的实施 |
1. 知识讲解案例化 |
2. 能力培养项目化 |
3. 课程考核全面化 |
四、结束语 |
(6)基于NB-IoT的水质监测装置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物联网发展及NB-IoT技术介绍 |
1.3 国内外水质监测研究现状 |
1.4 工作内容及设计目标介绍 |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章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
2.1 数据获取与处理方案设计 |
2.2 数据的收发方案设计 |
2.3 数据的展式方案设计 |
第3章 系统硬件设计 |
3.1 水质监测节点主控单元硬件设计 |
3.2 水温检测电路设计 |
3.3 浊度检测电路设计 |
3.4 pH值检测电路设计 |
3.5 NB-IoT模组电路设计 |
第4章 水质监测节点程序设计 |
4.1 传感器程序设计 |
4.2 NB-IoT模块程序设计 |
4.3 低功耗与稳定性软件设计 |
第5章 远程服务器端程序设计 |
5.1 B/S服务器架构整体设计方案 |
5.2 开发环境搭建 |
5.3 服务器端程序设计 |
5.4 浏览器前台程序设计 |
5.5 B/S前后台调试 |
第6章 系统集成与调试 |
6.1 监测节点软、硬件集成与调试 |
6.2 完整系统测试 |
6.3 测试结果分析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7)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8)智能生产与仓储管理系统程序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技术研究现状 |
1.2.1 物联网技术研究现状 |
1.2.2 智能生产与仓储管理技术研究现状 |
1.2.3 智能生产与仓储管理技术发展趋势 |
1.3 本文主要工作和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物联网基础技术简介 |
2.1 超高频RFID技术 |
2.2 室内无线定位技术 |
2.3 无线网络理论 |
2.4 信号处理技术 |
2.5 数据库技术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能生产与仓储管理系统方案设计 |
3.1 需求分析 |
3.1.1 应用场景与管理流程 |
3.1.2 管理系统功能与性能 |
3.2 管理系统方案设计 |
3.2.1 总体方案设计 |
3.2.2 硬件平台方案设计 |
3.2.3 软件架构设计 |
3.2.4 管理系统应用方案设计 |
3.3 管理系统开发流程简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智能生产与仓储管理系统程序设计 |
4.1 设备驱动与接口程序设计 |
4.2 物品识别程序设计 |
4.3 物品定位程序设计 |
4.4 系统通信程序设计 |
4.5 数据库设计 |
4.5.1 数据库概念设计 |
4.5.2 数据库表设计 |
4.5.3 数据库结构 |
4.6 功能程序设计 |
4.6.1 库房监控程序设计 |
4.6.2 工位管理程序设计 |
4.6.3 生产与仓储风险预测算法研究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智能生产与仓储管理系统测试与应用验证 |
5.1 系统功能与性能测试方案 |
5.2 系统功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
5.3 系统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
5.4 系统应用验证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6.2 后续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9)课程及教学大纲的本体构建及其在语义搜索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课程及教学大纲本体的研究现状 |
1.2.2 语义网技术的应用现状 |
1.3 主要工作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介绍 |
2.1 语义网与知识图谱 |
2.2 本体理论与相关构建技术 |
2.2.1 本体概念 |
2.2.2 本体相关语言 |
2.2.3 领域本体构建方法 |
2.2.4 本体建模工具 |
2.3 依存句法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课程与教学大纲本体构建 |
3.1 领域本体构建方法对比 |
3.2 ECS本体构建方法 |
3.2.1 骨架法与七步法 |
3.2.2 ECS方法流程 |
3.2.3 ECS方法详解 |
3.2.4 评价标准对比 |
3.3 确定本体的领域和范围 |
3.3.1 领域信息数据来源 |
3.3.2 课程与教学大纲的领域和范围 |
3.4 考察可复用本体 |
3.5 列举重要术语 |
3.6 定义类与类的层次结构 |
3.6.1 课程本体类层次结构 |
3.6.2 教学大纲本体类层次 |
3.6.3 综合本体层次图 |
3.7 定义类的属性和约束 |
3.7.1 类的属性 |
3.7.2 类的属性约束 |
3.8 类的实例化 |
3.8.1 课程本体实例 |
3.8.2 教学大纲本体实例 |
3.9 本体OWL表示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课程与教学大纲本体的理论验证 |
4.1 一致性验证 |
4.1.1 推理机 |
4.1.2 SWRL规则 |
4.2 SPARQL验证 |
4.3 本体文档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课程与教学大纲本体的语义搜索 |
5.1 系统需求分析 |
5.2 系统设计 |
5.2.1 系统开发环境 |
5.2.2 系统框架设计 |
5.3 系统实现 |
5.3.1 系统执行流程 |
5.3.2 语义解析模块 |
5.3.3 本体查询模块 |
5.3.4 问题推荐模块 |
5.4 实验与分析 |
5.4.1 搜索测试 |
5.4.2 对比效果 |
5.5 系统运行结果 |
5.5.1 系统首页 |
5.5.2 搜索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NB-IOT的智能路灯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智能路灯的背景和现状 |
1.2 路灯智能化的技术变革 |
1.2.1 NB-IOT的发展 |
1.2.2 基于NB-IOT的智能路灯成为现实 |
1.3 本文研究的智能路灯 |
1.3.1 项目背景 |
1.3.2 解决方案 |
1.3.3 系统特点 |
1.4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 |
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 |
2.1 系统总体结构 |
2.2 硬件结构 |
2.2.1 硬件需求分析 |
2.2.2 硬件框图 |
2.3 软件结构 |
2.3.1 嵌入式系统软件分析 |
2.3.2 中国电信物联网云平台 |
2.3.3 Web应用软件分析 |
2.4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 |
3.1 概述 |
3.2 最小系统电路 |
3.2.1 主控芯片选型 |
3.2.2 主控电路设计 |
3.3 电源及电源管理电路 |
3.3.1 220转5V电路 |
3.3.2 供电电路 |
3.3.3 升压电路 |
3.3.4 锂电池电量检测及充电电路 |
3.4 数据输入及检测电路 |
3.4.1 温湿度采集模块 |
3.4.2 光强采集模块 |
3.4.3 灯杆状态采集模块 |
3.4.4 电压、电流等采集模块 |
3.4.5 位置信息采集模块 |
3.4.6 人体状态采集模块 |
3.5 输出控制电路 |
3.5.1 报警指示模块 |
3.5.2 开关控制模块 |
3.6 通讯电路 |
3.6.1 USB转 UART通信电路 |
3.6.2 NB-IOT模块通信电路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
4.1 概述 |
4.2 RTOS |
4.2.1 FreeRTOS简介 |
4.2.2 FreeRTOS的应用 |
4.3 程序设计 |
4.3.1 软件定时器 |
4.3.2 IO口程序设计 |
4.3.3 串口程序设计 |
4.3.4 SPI程序设计 |
4.3.5 IIC程序设计 |
4.3.6 ADC程序设计 |
4.3.7 主程序流程设计 |
4.4 通信协议 |
4.5 电信物联网云平台对接 |
4.5.1 创建APP应用 |
4.5.2 NB-IoT参数设置 |
4.5.3 Profile开发 |
4.5.4 插件开发 |
4.5.5 设备注册 |
4.5.6 应用订阅 |
4.5.7 命令下发 |
4.6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基于JavaEE的 Web管理系统设计 |
5.1 概述 |
5.2 web系统技术选型分析 |
5.2.1 系统结构分析 |
5.2.2 主要技术分析 |
5.2.3 开发环境分析 |
5.3 web系统主要功能分析 |
5.3.1 数据库的创建以及配置 |
5.3.2 接收推送数据 |
5.3.3 登录Web系统查看存储到数据库的推送数据 |
5.3.4 命令下发功能 |
5.3.5 调用百度地图API展示设备位置 |
5.4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硬件测试 |
6.2 整体测试 |
6.3 测试结论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网络应用程序设计与Java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压铸模具远程运行维护管理系统设计及软件开发[D]. 梁启森. 浙江大学, 2021(09)
- [2]AORBCO模型中的程序生成研究[D]. 冯雁星. 西安工业大学, 2021(02)
- [3]基于安卓手机的电脑鼠标的设计与实现[D]. 蒋毅.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4]穿戴式老年人智能监护系统设计[D]. 马启良. 武汉纺织大学, 2021(08)
- [5]基于CDIO理念的《JAVA网络编程》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 林睦纲,赵辉煌,陈坚祯,郑光勇,唐四薪.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1(04)
- [6]基于NB-IoT的水质监测装置设计[D]. 徐仲. 长江大学, 2020(02)
- [7]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8]智能生产与仓储管理系统程序设计与实现[D]. 许佳佳.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9]课程及教学大纲的本体构建及其在语义搜索的应用[D]. 彭潇. 浙江工商大学, 2019(05)
- [10]基于NB-IOT的智能路灯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D]. 张宁. 兰州大学, 2019(02)
标签:java网络编程论文; 网络模型论文; 语义分析论文; 压铸模具论文; 软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