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语》单音节实词同义关系的格式与形成原因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林松[1](2021)在《两汉汉语复合词构词法研究》文中认为构词法本质上是研究词语构成所涉的语素关系规律或规则。因此,构词法实际上是研究既有词语内部语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语素如何构成词及语素构词规律的方法。多数学者在阐述现代汉语复合词构词法时,将偏正、联合、主谓、述宾和述补五种构词基本方式予以列明。两汉时期的复合词构词法则呈现出自己的特点。本文以西汉的《史记·本纪》《盐铁论》,东汉的《论衡》《潜夫论》四部着作为基本语料,在对语料的复合词从语义、构词方式等多个角度进行细致、充分描写的基础上,对两汉时期的汉语复合词构词法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和深入的分析,从而梳理出汉语复合词构词法在这一时期的全貌,总结两汉时期汉语复合词在语义、结构上的特点,同时采用共时与历时的比较研究,将两汉时期的复合词与相近时期部分着作中的复合词的构词方式和特点作比较,分析其发展的规律及动因。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首先,至汉代,联合式构词法已成为汉语构词法中最能产的构词方法,大有取代偏正式构词法首要地位的趋势。同时,联合式复合词中同素异序复合词的数量有所变化。从字序上看,语料中有同素异序现象,但较之先秦数量已经开始减少,这说明随着汉语词汇的发展,很多词己基本定型,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汉语词汇的稳定性。虽然同素异序复合词数量在减少,但其在现代汉语中也还存在。关于造成这一现象的要素,学者们认为其主要包括语音、认知习惯(如汉语中对长幼、尊卑先后顺序的固化认知或喜好)、时间及空间的自发顺位(如时间表达遵循前后、古今顺序,空间表达习惯左右等)。其次,较之先秦,两汉时期的偏正式复合词的数量所占比例有所下降。但与学者们的“偏正式方式主要构成名词,没有构成形容词”这一观点有异,本文研究所涉四部语料,偏正式形容词均在各书出现,虽然数量极少,但从数量占比角度,其与前述学者研究的先秦时期的数量占比有所增长,有一定的发展。此外,四部语料相关的偏正复合词中尚有少量的数词和副词。此外,自西汉到东汉,偏正式复合词的构词形式有了明显的发展,也是复合词中构词形式最丰富的一类。另外,在本文的论述中,主谓式与动宾式复合词在所选语料中数量较少,构词方式在两汉时期也没有大的变化,且动宾式复合词中的动词,大多不带宾语,故推断两汉时期的动宾式复合词词汇化程度不高,其发展也并不成熟。最后,本文所涉附加式复合词,从数量及构成上看,变化不大。但是细细考察,发现词缀的数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如名词性词缀“者”,否定词性的词缀“无”等等,此外,附加式复合词构词方式稳定。董秀芳认为这是句法结构词汇化的一个后果,即句法结构的词汇化造成了词缀的增加。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一)在研究方法上,一方面在历时研究的语料选择上,以两汉四部语料为核心,前引西汉前两部语料,后接魏晋两部语料,通过历时比较,对系统研究两汉复合词构词法的发展轨迹和规律有一定的价值;另一方面,结合数据统计和定量分析,在构建较为科学合理的复合词判定标准前提下,对四部语料中的复合词做了穷尽性数据统计,并以百分比的形式做了对比,实现了对两汉四部语料复合词构词的定量分析;(二)在研究视角上,除却传统复合词构词方法比较外,重视复合词构词、构词方式对语素义的影响。对所选语料所涉例证大部分复合词语义进行了诠释和界定,对复合词构词结构、方法可能影响词素语义及构词导致原来语素义变化的现象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揭示,并基于此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三)在研究内容领域,如前所述所选语料及借助语料的历时比较研究,其主要关注复合词构词方式的数据分析和定量分析,对联合式构词法、偏正式构词法等构词方法所涉数据进行横向对比且分不同时期进行纵向比较,得出了联合式构词法在两汉时期已成为汉语构词法中高产能的构词方法这一结论;(四)展现了汉语复合词在两汉时期各种构词方式的发展及其演变。
高秀丽[2](2020)在《《国语辞典》(影印本)三音节词语释义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中国大辞典编纂处主编的《国语辞典》(影印本)三音节词语释义为研究对象,从三音节词语释义提示词、释义方式、释义内容等方面对三音节词的释义进行了说明,初步探讨了三音节词语释义的路径,努力为语文词典释义、辞书编纂与三音节词语研究提供可信的资料。全文内容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对三音节词语研究和《国语辞典》释义进行了综述,概括了相关研究情况。界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详细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相关的研究理论。第二章《国语辞典》(影印本)释义提示词分类分析,主要阐释提示词的功用,说明三音节词语释义提示词的使用概况,总结出《国语辞典》释义提示词是对《辞源》等词典的继承,及其释义的系统性。第三章《国语辞典》(影印本)三音节词语释义方式分析,主要说明《国语辞典》三音节词语释义的不同方式,通过分析其不同的释义方式,总结词典释义应该注意的问题,为词典的修订编纂提供一些参考。第四章《国语辞典》(影印本)三音节词语之组成与释义的关联,主要分析1+2和2+1的释义构成,总结《国语辞典》三音节词语的释义特点。按不同词性切分1+2和2+1,然后分析三音节词语释义构成,发现1+2式为动词性时,动词性+名词性三音节词语占多数,其释义与组成成分之间多为组合关系。1+2式为名词性时,首字“老”“小”“大”的原义及虚化义都表现出比较强的构词能力。2+1式为名词性时,2多为名词性,其释义与组成成分之间多为组合关系。第五章《国语辞典》(影印本)三音节词语之高量构词语素字,印证了“小、老、不、打”在1+2式三音节词语体现出的较强构词能力;分析了在2+1式三音节词语中,“子”尾和“的”尾的词释义与组成成分间的关系。第六章总结与思考,对《国语辞典》三音节词语释义情况加以总结,说明《国语辞典》的编纂价值。论文运用定量分析法、数据统计与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对封闭域内的释义材料作详细的分析。
张洁[3](2020)在《《新序》反义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刘向所撰《新序》是“采传记行事”而成的一部“谏书”。目前,关于《新序》的研究多从版本校勘、成书性质、文本内容、取材来源、文学价值、思想价值等角度切入研究成果显着,但从语言词汇角度仅从复音词、介词、副词、单音节谓语动词切入进行了研究,在该方向仍有较大研究空间。通过检索,以语言学视角研究刘向《新序》仅有4篇硕士论文和一篇期刊文章,在反义词的关注上可以说是空白的。缘此,本文选取以刘向《新序》反义词为研究课题,对书中反义词进行封闭穷尽性的统计研究,在此基础上详细考察分析,进而从分类、存在方式、义位对应关系、语用角度上展示出《新序》反义词的全貌、语义关系及其特点作用等,愿求对古代汉语反义词的研究提供一些可借鉴的资料。本论文就《新序》反义词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相关研究。绪论部分。简介刘向《新序》及语料价值,概述《新序》研究现状及古汉语反义词研究现状,并通过定量与定性结合、描写与解释结合的研究方法,穷尽式的统计归纳出该书反义词词组,着重对《新序》反义词的判定标准和原则做出界定。第二部分从词性、反义逻辑关系、内容角度详细描写了《新序》反义词的分类,并从反义连文、反义对文、标签式反义词、语境反义词几方面论述《新序》反义词的存在方式。第三部分从语义上从义位对应关系的角度切入,用四种类型概括了《新序》中反义词,分别为双边单义、双边多义、多边单义、多边多义。第四部分从语用上分析总结《新序》反义词的特点和作用,得出《新序》反义词数量上丰富繁多,其中单音词反义词的数量远超双音节反义词,在《新序》中占主导地位;大部分反义词出现使用的频率次数较高,一直为后世沿袭至今;反义词在词性分布、义位对应关系、音节分布上不平衡性明显;比较稳定,多为语言反义词;言语反义词占一定比例。其次,主要从构词、表意、修辞与辨析词义几方面来论述《新序》反义词作用。结语部分。
王长华[4](2020)在《先秦汉语丧葬词语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先秦汉语丧葬词语为研究对象,包括先秦汉语丧葬建筑类、丧葬服饰类、丧葬器具类、丧祭用品类和丧礼名称类词语,是特定语义范畴的断代研究。在传统训诂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传统词义学和现代词义学为主要研究方法,并且运用义素分析理论和隐喻、转喻认知理论,对先秦时期丧葬词语进行共时层面的静态描写,并对其词义演变及规律作历时层面的分析探讨。首先,整理统计先秦时期经典文献语料中与丧葬内容密切相关的460个名词性丧葬词语,根据语义特征将其分为丧葬建筑、丧葬服饰、丧葬器具、丧祭用品和丧礼名称五大类,然后再进行逐级划分。从共时的角度对先秦汉语丧葬词语作静态描写,通过语义属性、生成属性和使用属性对同一类别中的不同词项进行分析,以便探求先秦丧葬词语在词义来源、词义差异、词形结构和发展演变等方面的特点。其次,从历时动态的角度分析先秦汉语丧葬词语的词义发展变化情况。通过对丧葬词语在先秦时期的词义演变关系的描写,分析词义引申的路径和词义演变的类型;通过词义引申所导致的新旧义位之间的范围变化,分析词义演变的结果,即义位的扩大、缩小和转移,进而探究先秦丧葬词语词义演变的特征和规律。最后,根据先秦汉语丧葬词语词义演变情况,梳理丧葬词语在隐喻认知和转喻认知作用下的词义引申脉络,进一步探讨先秦丧葬词语词义变化的认知机制与动因。作为先秦汉语专类词汇研究,本文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方法,对先秦传世文献中的丧葬词语进行穷尽式考查,统计其在先秦典籍中出现的频次,并举例分析;将共时与历时相结合,来探求先秦汉语丧葬词语的语义构成、词义演变和认知动因;同时结合历史文献与文化参照,以便更好地分析与描写先秦丧葬词语的语义特点。
高晓情[5](2020)在《部编版初中教材文言文同义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对文言文词汇的积累与运用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同义词的理解和掌握对学生不仅在学习文言文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学生学习整个语文及文化中也有着极大的价值。本论文是以“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简称为“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为例,摘取教材中文言文动词、名词、副词同义词作为研究对象,在借鉴和吸收之前学者的经验成果上,以词汇学、语义学、语法学、训诂学等相关理论作为指导,从训诂学角度揭示同义词组内部词汇形成原理,从词汇语义学、语用学、语法学角度分析我们所择取的同义词中每一组词义之间的同和异,以便探讨中学文言文同义词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也期待为今后教师教学和教材的编排提供可靠性意见。本文写作分为如下几个章节: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研究现状和述评、研究目的与价值、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理论和方法。第一章首先对同义词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接着介绍同义词的确定方法;之后介绍了同义词的辨析方法。第二章是对文言文中动词、名词、副词等同义词进行分类,再在每类词下面按照语义类别进行构组,并辨析每一同义词组。对每组同义词的辨析,首先是指出每组词的同义义项,然后主要从语义、语用、语法等方面辨析同义词词组成员间的不同之处。第三章是从以下四个方面总结了文言文同义词与中学文言文教学的关系。其一,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和质量;其二,减轻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负担;其三,培养学生热爱古文的情感;其四,提高学生语文水平。
易雪凤[6](2019)在《敦煌曲子词同义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敦煌曲子词是近代汉语研究的重要语料,敦煌曲子词同义词的研究对近代汉语同义词研究具有较高的价值。本论文主要就敦煌曲子词中的同义词进行分析和研究,主要包括三部分:一、绪论。介绍了敦煌曲子词及同义词的研究现状,同义词研究的方法,以及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缘由。二、敦煌曲子词同义词分类研究。从音节、构组、词性三个方面对同义词进行研究。从音节方面,对单音节词进行词义研究,从词汇本义与新义之间的关系,探究词汇发展的脉络及派系;对复音节词进行结构研究,探究出近代汉语词汇的主要构成是联合型和偏正型。从构组方面,对构组的数目研究,发现二组同义词组49组及多组同义词组44组,展现了敦煌曲子词中同义词汇的丰富性;对构组方式研究,发现敦煌曲子词中同义词组最主要的构成方式是复音节词与复音节词构成的同义词组,共70组,符合汉语词汇双音化的事实。从词性方面,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方面若干角度对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同义词进行辨析,分析每组同义词之间构成同义关系的“同”及细微之处的“异”。三、敦煌曲子词同义词特点及其形成原因。本论文归纳出同义词组共93组,其中单音节同义词15组,复音节同义词70组,单音节与复音节交叉形成的同义词组8组,单音节同义词较复音节同义词少,复音节同义词在敦煌曲子词中占绝对优势。佛教词汇在敦煌曲子词中数量较多,共11组,占所有同义词的11.83%。敦煌曲子词同义词的产生原因,主要包括内部原因新词新义的产生、古词的袭用和汉语双音化;外部原因包括吸收方言词、借用外来词、婉词的应用、观察认识事物的方式和角度不同等。
胡熠[7](2019)在《汉语低程度义副词的历时来源考察》文中认为近年来,汉语程度副词一直是汉语学界研究的核心。汉语低程度义副词作为汉语程度副词的重要次类,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通常附属于高程度义副词的研究。本文采用通史研究方法,坚持共时描写和历时考察相结合,对通史语料进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低程度义副词进行描写和解释,尽力描绘其发展过程,揭示其句法语义特点,追溯其历时来源,阐明其发展的机制动因。全文正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第二章,概述汉语低程度义副词系统。该部分基于已有研究成果,以语义功能和句法功能为依据对汉语低程度义副词划分小类,确定现代汉语低程度义副词系统和汉语史低程度义副词系统。对这两类低程度义副词系统组合分布、语用特点、使用频率进行概要说明。第三章,探究汉语低程度义副词的直接来源及主要来源,选取常用低量程度副词进行个案研究,归纳概括汉语低量程度副词的发展特点及规律。根据汉语低程度义副词的直接语义来源对单音节低程度义副词的进行分类,根据词汇内部构成形式对汉语双音节低程度义副词进行分类,随后选取使用频率高的汉语低程度义副词,对其进行语法化个案分析。观察它随着时代的更替,语义、句法位置和组合能力等发展情况,最后对汉语低程度义副词通史发展特点进行概括。第四章,基于历时和共时语料,对汉语低程度义副词的发展机制及触发动因逐层探究。从句法位置、语义基础及认知因素三方面低程度义副词的发展机制展开讨论,结合外部与内部原因统筹考虑触发其虚化的动因,在语法化描述的过程中探寻汉语低程度义副词的发展规律。第五章,该部分为结论和余论部分,主要是对全文进行总结,概述本文观点并指出本文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通过研究发现,汉语低程度义副词是一个具有不同时间层次的系统,有些意义及功能偏弱的汉语低程度义副词会随着语言使用的发展被新兴程度所取代。新兴程度副词使用频率高于原有程度副词,总体趋于稳定,是现代汉语副词的重要来源。从直接来源分类来看,较多单音节低程度义副词都是直接来源于表示“细小、短浅、偏颇”等义的形容词,还有少量来源表示“少”义的表数副词或者是表示“片刻、一会儿”义的时间副词。复音式低程度义副词是直接来源于单音副词重叠、单音副词加后缀、单音词副词连用。通过对汉语低程度义副词虚化动因探寻,发现“句法位置”和“语义”不仅仅是其分类的标准,同时也是其虚化的重要机制。此外,引发汉语低程度义副词虚化的机制还有:“隐喻”、“组块心理”、“重新分析”。而触发汉语低程度义副词的动因可分为外因和内因,外因是人们认知思维的发展,内因则是语言内部存在的累积和排挤作用下的结果。
吴双[8](2019)在《满语同义词研究》文中认为满语同义词研究是满语词汇语义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满语词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由于这一领域的研究非常复杂、繁难,可供借鉴的成果较少,尚待进一步专门系统的探讨研究。满语同义词数量较多,且分布较广,来源复杂,具有历时变化。本文运用词汇学、文化语义学等理论方法,在以往研究成果基础上,对满语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区别以及与其他语义的关系,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探讨。在共时研究方面,其一,本文运用大量例词和例句,对满语同义词的细微区别进行了深入辨析。其二,归纳满语同义词在语音和语法方面的特点,即语音上具有“近音同义”、“和谐多变”的特征,语法上具有“根同义同”、“根异形近”的特征。其三,在分析满语同义词词义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同义词与多义词之间的密切关联,揭示了满语同义词的同义关系和多义关系之间错综复杂的语义关系。在历时研究方面,其一,纵向分析满语同义词的演变方式,阐释了演变方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其二,乾隆中期,满语词汇(主要是汉语借词和多义词)发生了显着变化,在新词与旧词并存期间,构成了大量同义词。这些同义词的变化有规律可循,本文分别从借词累积的承继性、新词旧词演变的多样性和词根词发展的演进性,论述了满语同义词的变化特点。其三,通过考察多义词历时变化,探寻相关同义词发生的变化,论证了多义词的发展变化会引起相应同义词的连锁反应。其四,在满语中,借词与固有词之间、借词与借词之间有诸多同音现象。这些词有的被改造,有的被新词或旧词替代,致使新词与旧词并存期间构成了部分同义词。文中通过大量实例,论证了同音词的历时变化对同义词的发展演变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本论文不仅拓宽了满语同义词研究的视角,将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相结合,而且扩展了满语同义词研究的范围,从单纯的同义词研究延伸到同义词与多义词、同音词相互关系研究。对满语同义词在深度和广度上的拓展研究,为满语词汇学研究提供了实证依据,对满语应用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王依娜[9](2018)在《西周金文句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周是汉语发展史上一个比较重要的时期,上承商代,下接春秋战国,时间近三百年,西周汉语研究是上古汉语研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但相比西周传世文献,西周时期最重要的出土文献——西周金文虽然数量巨大,语料内容庞大,但是研究却相对薄弱。已有研究存在使用语料不够全面,运用的语言学理论不够新颖,方法上以举例为主,少有穷尽描写和研究等问题。随着西周金文语料的增多,考释水平的提高,语言学理论和汉语语法研究成果的推陈出新,西周金文的句法研究,尤其是一些特色句式的研究也亟待进一步深入。本文以《殷周金文集成》及其后新发表的西周金文为研究对象,针对语料封闭性特点,借鉴了专书语法研究之方法,对语料进行穷尽性统计和分析,并在定量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定性分析,同时以历时比较的方法进行历时关照,深入研究各类句式发展脉络。论文细致考察了西周金文的判断句、有字句、在字句、兼语句、与格句式、连动式、并列式等7种重要句式,结合西周传世文献、殷墟甲骨卜辞、春秋战国时期语料,分析了上述7种句式的历时演变面貌,并借鉴语言类型学、语法化理论、认知语法、语义地图等理论依次探讨了殷商西周时期汉语判断句的表达类型和语用策略、先秦汉语领有动词“有”的语法化、西周金文在字句的语义类型、兼语句与使动表达之关系、上古汉语与格句式的句式演化以及语义地图等一系列问题。
刘丽琴[10](2018)在《《鶡冠子》单音节实词同义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鶡冠子》是先秦时期的一部道家着作,具有较高的词汇史与文学史的研究价值。本文以《鶡冠子》中的单音节实词爲研究对象,使用“双重印证法”对单音节实词词义进行考释。在此基础上,按照词义相同或相近的关系进行分组。进行同义词构组时,本文首先对《鶡冠子》单音节实词同义词所涉及的文本进行校勘,再将有相同义位的同义词进行构组;然後就同义词组内的各词,按其相同义位出现的频率,对《鶡冠子》单音节实词同义词进行穷尽性的计量分析。本文在辨析同义词时,选取了几组具有代表性的同义词,着重从词义的角度进行辨析。本文通过对《鶡冠子》单音节实词同义词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专书同义词构组依靠语境在某一个或2个或3个义位上构成同义关系,《鶡冠子》单音节实词同义词的丰富多样,充分反映出先秦汉语同义词的情况。我们在辨认同义词时,可以从词义的相同或相近角度出发,也可以从关键实词对应位置来确定。因此,在阅读古代文献时,可以通过已知词义来揣测相同位置的生词僻义。同时,对于《鶡冠子》文本来讲,较爲详尽的词义考释,有助於读者更进一步了解《鶡冠子》思想内容。本论文共分爲五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鶡冠子》单音节实词同义词研究的缘由、目的、任务、方法、意义价值以及鶡冠子与《鶡冠子》概况。第二章主要介绍了《鶡冠子》单音节实词同义词基本情况。《鶡冠子》单音节实词同义词总计285组,主要分爲名词类(65组),形容词类(75组),动词类(145组)。第三章是《鶡冠子》单音节实词同义词具体考释。主要考释名词12组,动词同义词23组,形容词同义词16组。第四章是《鶡冠子》单音节实词同义词辨析,主要从七个方面着手。第五章是结语。主要总结本篇论文核心观点以及不足之处。
二、《国语》单音节实词同义关系的格式与形成原因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语》单音节实词同义关系的格式与形成原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两汉汉语复合词构词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综述 |
1.1.1 汉语构词法研究概况 |
1.1.2 汉语复合词研究概况 |
1.2 选题缘由及研究对象与方法 |
1.2.1 选题缘由 |
1.2.2 研究对象 |
1.2.3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意义 |
1.4 几点说明 |
1.4.1 本文对词的判定标准 |
1.4.2 本文拟采用的复合词判定标准 |
1.4.3 其他事项 |
第二章 西汉汉语复合词构词法研究 |
2.1 西汉复合词构成概况 |
2.2 《史记·本纪》复合词构词法研究 |
2.2.1 《史记》研究概况 |
2.2.2 语料的选择 |
2.2.3 《史记·本纪》复合词构词概貌 |
2.2.4 小结 |
2.3 《盐铁论》复合词构词法研究 |
2.3.1 《盐铁论》语言研究综述 |
2.3.2 语料的选择 |
2.3.3 《盐铁论》复合词构词概貌 |
2.3.4 小结 |
2.4 西汉汉语复合词构词法特征总结 |
第三章 东汉汉语复合词构词法研究 |
3.1 东汉复合词构成概况 |
3.2 《论衡》复合词构词法研究 |
3.2.1 《论衡》词汇研究概况 |
3.2.2 语料的选择 |
3.2.3 《论衡》复合词构词概貌 |
3.2.4 小结 |
3.3 《潜夫论》复合词构词法研究 |
3.3.1 《潜夫论》词汇研究概况 |
3.3.2 语料的选择 |
3.3.3 《潜夫论》复合词构词概貌 |
3.3.4 小结 |
3.4 东汉汉语复合词构词法特征总结 |
第四章 两汉汉语复合词构词法对比研究 |
4.1 联合式复合词 |
4.2 偏正式复合词 |
4.3 动宾式复合词 |
4.4 述补式复合词 |
4.5 主谓式复合词 |
4.6 附加式复合词 |
第五章 结语 |
5.1 两汉时期复合词特点 |
5.1.1 数量呈上升趋势,构词形式基本完备 |
5.1.2 联合式最能产 |
5.1.3 偏正式复合词构词形式丰富 |
5.1.4 主谓式复合词数量较少 |
5.1.5 动宾式复合词数量较少 |
5.1.6 句法结构的词汇化造成了词缀的增加 |
5.2 不足之处 |
5.2.1 关于研究语料的选择 |
5.2.2 数据统计 |
5.2.3 词的界定及构成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国语辞典》(影印本)三音节词语释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综述 |
一、《国语辞典》研究概述 |
(一)《国语辞典》词汇的比较研究 |
(二)《国语辞典》释义与体例研究 |
二、三音节词语专题研究 |
(一)三音节词语语义与语用研究 |
(二)三音节词语语法结构研究 |
第二节 研究理论、方法、内容 |
一、本文的选题依据、意义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意义与目的 |
(二)研究理论与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一)词典与语料说明 |
(二)研究范围与对象 |
第二章 《国语辞典》(影印本)释义提示词功能比较 |
第一节 释义提示词的功用 |
一、词典编纂的基本指向功用 |
(一)表示同一语言单位的不同写法 |
(二)表示义项的由来、演变 |
(三)表示释语与被释词同义 |
(四)表示词语适用的环境 |
二、有关词语认知、外延功用 |
(一)对人、物的称呼 |
(二)表示事物的性状 |
(三)相关的其他方面 |
第二节 释义提示词之比较 |
一、谓、称、指 |
(一)相同点 |
(二)不同点 |
二、犹、犹言、即 |
(一)相同点 |
(二)不同点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国语辞典》(影印本)三音节词语释义方式分析 |
第一节 全部性释义方式 |
一、解说式释义 |
(一)解说专科词 |
(二)解说语文词 |
二、定义式释义 |
(一)种差加属释义 |
(二)种差功能加属释义 |
(三)属词释义 |
(四)形似定义释义 |
三、同义式释义 |
(一)同义词对释 |
(二)同义交叉释义 |
四、组合式释义 |
(一)顺序组合 |
(二)逆序组合 |
五、化合式释义 |
(一)肯定化合 |
(三)否定化合 |
第二节 部分性释义方式 |
一、只释三音节词语中的双音节2 |
(一)双音节2在前 |
(二)双音节2在后 |
二、只释三音节词语中的1 |
(一)单音节1在前 |
(二)单音节1在后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国语辞典》(影印本)三音节词语之释义与组成的关联 |
第一节 1+2式三音节词语释义与其组成成分关系 |
一、1+2式为动词性的释义构成分析 |
(一)动词性单音节1+动词性双音节2 |
(二)动词性单音节1+名词性双音节2 |
(三)副词性单音节1+动词性、形容词性双音节2 |
(四)单音节1、双音节2为非动词词性 |
二、1+2式为名词性的释义构成分析 |
(一)专有名词 |
(二)特殊名词 |
(三)一般名词 |
三、1+2式为形容词性的释义构成分析 |
(一)正常式 |
(二)ABB式 |
四、1+2式为副词性的释义构成分析 |
(一)组合关系 |
(二)化合关系 |
五、1+2式为其他词性的释义构成分析 |
第二节 2+1式三音节词语释义与其组成成分关系 |
一、名词性的2+1中双音节2的性质 |
(一)名词性 |
(二)数量/名/动词性 |
(三)动词性 |
(四)形容词性 |
(五)代词性 |
(六)其他 |
二、2+1为动词性 |
(一)双音节2为动词性 |
(二)双音节2为名词性 |
(三)双音节2为其他 |
三、2+1为形容词 |
(一)双音节2为动词性 |
(二)双音节2为数量/动、数数 |
(三)双音节2为名、形容词性 |
(四)双音节2为其他 |
四、2+1为副词 |
(一)数词性 |
(二)其他 |
五、2+1为其他词 |
(一)双音节2为否定 |
(二)双音节2为数量 |
(三)双音节2为其他 |
第三节 其他类三音节词语释义与其组成成分关系对比分析 |
一、首素(语素)为数词性 |
二、首素(语素)为动词性 |
三、首素(语素)为名性、形容词性 |
四、首素(语素)为副词性 |
第四节 1+2 式和2+1 式三音节词语释义与其组成成分关系对比分析 |
一、词性方面 |
二、释义方面 |
第五章 《国语辞典》(影印本)三音节词语之高量构词语素 |
第一节 1+2式中高量的首语素 |
第二节 2+1式中高量的末语素 |
一、“的”尾 |
二、“子”尾 |
三、合成词素 |
第六章 结论与思考 |
一、《国语辞典》释义的主要特征 |
(一)释义简洁性与准确性 |
(二)提示词的使用严整、系统 |
二、对一些释义条目的讨论 |
三、本文研究中对汉语构词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新序》反义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新序》选题缘由及语料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新序》反义词的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新序》反义词的判定和统计 |
第五节 《新序》反义词的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新序》反义词的分类 |
第一节 按词性分类 |
第二节 按逻辑关系分类 |
第三节 按照内容分类 |
第二章 《新序》反义词的存在方式 |
第一节 反义对文 |
第二节 反义连文 |
第三节 标签式反义词 |
第三章 《新序》反义词的语义分析 |
第一节 《新序》反义词的义位对应关系 |
第二节 《新序》反义词的词义分析 |
第四章 《新序》反义词的特点和作用 |
第一节 《新序》反义词的特点 |
第二节 《新序》反义词的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新序》反义词词表 |
附录2 :《新序》反义词按照反义逻辑关系分类 |
附录3 :《新序》反义词按照内容分类 |
后记 |
(4)先秦汉语丧葬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先秦汉语丧葬词语研究综述 |
一、先秦汉语词汇研究 |
二、汉语词义演变研究 |
三、丧葬词汇研究 |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步骤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步骤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理论依据 |
一、词汇系统的相关理论 |
二、语义学的相关理论 |
三、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 |
第五节 本文所用主要术语说明 |
第二章 先秦汉语丧葬词语分类描写 |
第一节 先秦汉语丧葬建筑类词语 |
一、墓地建筑类词语 |
二、治丧场所建筑类 |
第二节 先秦汉语丧葬服饰类词 |
一、殓丧之服 |
二、居丧之服 |
三、吊唁之服 |
第三节 先秦汉语丧葬器具类词语 |
一、丧具类词语 |
二、棺具类词语 |
三、旌旗类词语 |
四、葬具类词语 |
第四节 先秦汉语丧祭用品类词语 |
一、祭肉酒饮类词语 |
二、谷物类词语 |
三、饮食器具类词语 |
第五节 先秦汉语丧礼名称类词语 |
一、逝者死亡之称 |
二、居丧者之称 |
三、治丧诸职官之称 |
四、丧礼诸祭之称 |
五、丧礼讳谥之称 |
六、庙礼诸祭之称 |
第三章 先秦汉语丧葬词语词义演变情况分析 |
第一节 先秦汉语丧葬词语词义演变关系 |
一、由本义(或早期义)引申出丧葬义 |
二、由基础义引申出丧葬义 |
三、由丧葬义引申出其他义项 |
第二节 先秦汉语丧葬词语词义演变的类型 |
一、连锁式 |
二、辐射式 |
三、综合式 |
第三节 先秦汉语丧葬词语词义演变的结果 |
一、先秦汉语丧葬词语词义义位的扩大 |
二、先秦汉语丧葬词语词义义位的缩小 |
三、先秦汉语丧葬词语词义义位的转移 |
第四章 先秦汉语丧葬词语的认知语义分析 |
第一节 先秦丧葬词语词义变化的隐喻认知分析 |
一、以物理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 |
二、以心理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 |
第二节 先秦丧葬词语词义变化的转喻认知分析 |
一、指称转喻 |
二、语法转喻 |
第三节 先秦丧葬词语词义演变的认知机制及动因分析 |
一、先秦汉语丧葬词语词义演变的隐喻机制分析 |
二、先秦汉语丧葬词语词义变化的转喻机制分析 |
三、先秦汉语丧葬词语词义演变的认知机制动因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部编版初中教材文言文同义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相关研究的现状和述评 |
(一)文言文同义词研究 |
(二)中学文言文词汇类教学研究 |
(三)文言文同义词教学类研究 |
二 研究的目的与价值 |
三 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 研究理论和方法 |
(一)研究基础理论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文言文同义词概述 |
一 同义词的界定 |
二 同义词的确定方法 |
三 同义词的辨析方法 |
(一)语义差异 |
(二)语法功能的差异 |
(三)语用差异 |
第二章 同义词辨释 |
一 同义动词 |
(一)看组类同义词 |
(二)聚集类同义词 |
(三)知晓类同义词 |
(四)到达类同义词 |
(五)说类同义词 |
(六)询问类同义词 |
(七)记录类同义词 |
(八)畏惧类同义词 |
(九)敲打类同义词 |
(十)拜访类同义词 |
(十一)鸣叫类同义词 |
(十二)手拿类同义词 |
(十三)行走类同义词 |
(十四)赠送类同义词 |
(十五)随从类同义词 |
(十六)增多类同义词 |
(十七)离别类同义词 |
二 同义名词 |
(一)房屋类同义词 |
(二)日光类同义词 |
(三)陆地类同义词 |
三 同义副词 |
(一)统括类同义词 |
(二)仅有类同义词 |
(三)已然类同义词 |
第三章 文言文同义词与中学文言文教学 |
一 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和质量 |
二 减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负担 |
三 培养学生热爱古文的情感 |
四 提高学生语文水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 |
(6)敦煌曲子词同义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材料简介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选题缘由及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本文的几点说明 |
第一章 敦煌曲子词同义词音节分类研究 |
第一节 单音节同义词研究 |
第二节 复音节同义词研究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敦煌曲子词同义词构组研究 |
第一节 敦煌曲子词同义词构组数目研究 |
第二节 敦煌曲子词同义词构组关系研究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敦煌曲子词同义词词性分类研究 |
第一节 名词同义词辨析 |
第二节 动词同义词辨析 |
第三节 形容词同义词辨析 |
第四节 副词同义词辨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敦煌曲子词同义词特点及形成原因 |
第一节 敦煌曲子词同义词特点 |
第二节 敦煌曲子词同义词形成原因 |
结语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汉语低程度义副词的历时来源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1.1 整体的宏观研究 |
1.1.2 关于低量程度程度副词的研究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拟解决的问题 |
1.3.3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二、汉语低程度义副词系统 |
2.1 汉语程度义副词的鉴定标准 |
2.1.1 语义标准 |
2.1.2 句法位置标准 |
2.2 汉语低程度义副词系统 |
2.2.1 现代汉语低程度义副词系统 |
2.2.2 汉语史低程度义副词系统 |
三、汉语低程度义副词的来源 |
3.1 汉语单音节低程度义副词的来源 |
3.1.1 来源于“细小、少”义的形容词 |
3.1.2 来源于“厚度小”义的形容词 |
3.1.3 来源于“偏颇”义的形容词 |
3.1.4 来源于“少”义的表数副词 |
3.1.5 来源于“片刻”义的时间副词 |
3.2 汉语复音节低程度义副词的主要来源 |
3.2.1 来源于汉语低程度义副词重叠 |
3.2.2 来源于汉语程度副词加后缀 |
3.2.3 来源于汉语低程度义副词连用 |
四、汉语低程度义副词的机制动因分析 |
4.1 汉语低程度义副词的发展机制 |
4.1.1 句法位置因素 |
4.1.2 语义基础因素 |
4.1.3 认知因素 |
4.2 汉语低程度义副词发展的触发动因 |
4.2.1 外部原因:人们思维认知不断发展 |
4.2.2 内部原因:副词累积与排挤之间的矛盾 |
五、结语和余论 |
5.1 本文结论 |
5.2 余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8)满语同义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问题 |
三、研究对象与内容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突破 |
第一章 满语同义词的界定 |
第一节 满语同义词的定义 |
一、同义词的确定标准 |
二、同义词的词性问题 |
三、满语同义词的界定标准 |
第二节 满语同义词的分类 |
一、从来源角度划分 |
二、从同义程度角度划分 |
三、从结构角度划分 |
四、从功能角度划分 |
第三节 满语同义词与多义词的关系 |
一、满语同义词的意义关系 |
二、满语同义词与多义词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满语同义词的形成演变 |
第一节 满语同义词的形成途径 |
一、新词与旧词的并用 |
二、固有词与借词的并用 |
三、对事物现象所持感情和态度不同 |
四、命名时取义角度不同 |
五、满语构词因素的影响 |
第二节 满语同义词的演变方式 |
一、词义的产生与消失 |
二、词义的分化 |
三、词义的趋同 |
第三节 多义词和同音词对满语同义词的影响 |
一、满语多义词对同义词的影响 |
二、满语同音词对同义词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满语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区别 |
第一节 满语同义词之间的语义区别 |
一、语义性质或行为程度不同 |
二、语义范围大小不同 |
三、语义特征强调的侧重点不同 |
第二节 满语同义词之间的修辞区别 |
一、感情色彩区别 |
二、语体语域色彩区别 |
第三节 满语同义词之间的搭配区别 |
一、包含搭配 |
二、交叉搭配 |
三、全异搭配 |
第四节 满语同义词的通用与连用 |
一、满语同义词的通用 |
二、满语同义词的连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满语同义词的个性特点 |
第一节 满语同义词的语音特点 |
一、近音同义 |
二、和谐多变 |
第二节 满语同义词的语法特点 |
一、根同义近 |
二、根异形近 |
第三节 满语同义词的变化特点 |
一、借词累积的承继性 |
二、旧词新词演变的多样性 |
三、词根词发展的演进性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满语同义词的研究价值 |
第一节 满语同义词的应用研究 |
一、满语同义词与满语教学 |
二、满语同义词与辞书编纂 |
三、满语同义词与文献翻译 |
第二节 满语同义词研究的发展趋势 |
一、满语同义词的专题研究 |
二、满语同义词的专书研究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西周金文句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现状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内容、特点和方法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特点 |
1.2.4 研究方法 |
1.3 相关问题说明 |
1.3.1 语料选取 |
1.3.2 体例、简称等说明 |
第二章 西周金文判断句研究 |
2.1 判断句内涵和外延问题的理论探讨 |
2.1.1 已有判断句定义简述 |
2.1.2 判断句内涵和外延界定 |
2.2 西周金文判断句的描写和分析 |
2.2.1 西周金文判断句之描写 |
2.2.2 西周金文判断句之特点分析 |
2.3 西周传世文献、殷商时期判断句及其与西周金文判断句的比较 |
2.3.1 西周传世文献的判断句 |
2.3.2 殷商时期的判断句 |
2.3.3 与同时期传世文献、殷商时期判断句的比较 |
2.4 殷商西周汉语判断句的表达类型及其语用策略 |
2.4.1 殷商西周汉语判断表达的构式类型 |
2.4.2 殷商西周汉语判断表达的语义类型 |
2.4.3 殷商西周汉语判断表达的语用策略 |
2.4.4 余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西周金文有字句研究 |
3.1 西周金文有字句的描写和分析 |
3.1.1 已有研究 |
3.1.2 西周金文的有字句 |
3.2 西周传世文献、殷商时期有字句及其与西周金文有字句比较 |
3.2.1 西周传世文献的有字句 |
3.2.2 殷商时期的有字句 |
3.2.3 与西周传世文献、殷商时期有字句的比较 |
3.3 殷商西周时期的领有动词“有” |
3.3.1 领有和空间存在的区别判定 |
3.3.2 领有动词“有”的考察 |
3.4 先秦汉语领有动词“有”的语法化 |
3.4.1“有”语法化的认知理据和源头语境 |
3.4.2“有”在动词连用中的语法化 |
3.4.3“有”语法化的进一步扩展 |
3.4.4 余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西周金文在字句研究 |
4.1 西周金文的在字句 |
4.1.1“在字句 1” |
4.1.2“在字句 2” |
4.2 西周传世文献、殷商时期的在字句 |
4.2.1 西周传世文献的在字句 |
4.2.2 殷商时期的在字句 |
4.2.3 与西周传世文献、殷商时期在字句比较 |
4.3 基于认知的西周金文在字句语义分析 |
4.3.1“在字句 1”的语义分析 |
4.3.2“在字句 2”的语义分析 |
4.4 余论和小结 |
4.4.1 余论 |
4.4.2 小结 |
第五章 西周金文兼语句研究 |
5.1 西周金文兼语句的结构类型 |
5.1.1 齐全式 |
5.1.2 省略式 |
5.1.3 特殊式 |
5.2 西周金文兼语句的语义类型 |
5.2.1 使令类 |
5.2.2 助佑类 |
5.2.3 任命类 |
5.3 与同时期传世文献、殷商和春秋战国时期兼语句的比较 |
5.3.1 与同时期传世文献兼语句的比较 |
5.3.2 与殷商时期兼语句的比较 |
5.3.3 与春秋战国时期兼语句的比较 |
5.4 兼语句起源及其与使动范畴发展顺序问题 |
5.5 小结 |
第六章 西周金文与格句式研究 |
6.1 与格句式概论 |
6.1.1 研究思路、内容及相关说明 |
6.1.2 与格句式的内涵和外延 |
6.1.3 与格句式之双宾语结构 |
6.1.4 与格句式之于类句式和以类句式 |
6.1.5 与格句式与双及物结构 |
6.1.6 小结 |
6.2 西周金文的与格句式 |
6.2.1 结构类型 |
6.2.2 语义类型 |
6.2.3 小结 |
6.3 同时期传世文献、殷商、春秋战国时期与格句式的结构类型 |
6.3.1 同时期传世文献与格句式的结构类型 |
6.3.2 殷商甲骨卜辞与格句式的结构类型 |
6.3.3 春秋战国时期与格句式的结构类型 |
6.3.4 小结 |
6.4 同时期传世文献、殷商、春秋战国时期与格句式的语义类型 |
6.4.1 同时期传世文献与格句式的语义类型 |
6.4.2 殷商时期与格句式的语义类型 |
6.4.3 春秋战国时期与格句式的语义类型 |
6.4.4 小结 |
6.5 西周金文与格句式特点及先秦与格句式的演变 |
6.5.1 西周金文与格句式之特点分析 |
6.5.2 与格句式结构类型的演变 |
6.5.3 与格句式语义类型的演变 |
6.5.4 小结 |
第七章 西周金文连动式研究 |
7.1 西周金文的连动式 |
7.1.1 已有研究和连动式界定 |
7.1.2 结构类型 |
7.1.3 语义类型 |
7.1.4 基于认知的西周金文连动式分类 |
7.2 与西周传世文献、殷商、春秋战国时期连动式的比较 |
7.2.1 与西周传世文献连动式的比较 |
7.2.2 与殷商时期连动式的比较 |
7.2.3 与春秋战国时期连动式的比较 |
7.3 余论和小结 |
7.3.1 余论 |
7.3.2 小结 |
第八章 西周金文并列式研究 |
8.1 复音化与并列式的判定 |
8.1.1 西周时期复音化所处阶段 |
8.1.2 并列式判定标准问题 |
8.2 西周金文的并列式 |
8.2.1 并列式的结构类型 |
8.2.2 并列式的语义类型 |
8.3 与西周传世文献、殷商时期并列式的比较 |
8.3.1 与西周传世文献并列式比较 |
8.3.2 与殷商时期并列式比较 |
8.4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鶡冠子》单音节实词同义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鶡冠子》单音节实词同义词研究基本情况 |
1.1.1 《鶡冠子》单音节实词同义词研究缘由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方法 |
1.1.4 《鶡冠子》单音节实词同义词研究的意义价值 |
1.2 鶡冠子与《鶡冠子》概况 |
1.2.1 《鶡冠子》的作者 |
1.2.2 《鶡冠子》流传与注疏 |
1.2.3 《鶡冠子》篇章与字数 |
1.2.4 版本对比 |
1.3 21世纪以来学者对《鶡冠子》研究的概述 |
1.4 《鶡冠子》同义词研究几点说明 |
1.4.1 《鶡冠子》同义词收录范围与上标 |
1.4.2 引文格式与引文文献简称 |
2.《鶡冠子》单音节实词同义词基本情况 |
2.1 名词类(65组) |
2.2 动词类(145组) |
2.3 形容词类(75组) |
3.《鶡冠子》单音节实词同义词考释 |
3.1 语料的取舍原则与考释的基本方法 |
3.1.1 语料的取舍原则 |
3.1.2 考释的基本方法 |
3.2 《鶡冠子》单音节实词同义关系的具体考释 |
3.2.1 名词类考释(12组) |
3.2.2 动词类考释(23组) |
3.2.3 形容词类考释(16组) |
4.《鶡冠子》单音节实词同义词辨析 |
4.1 词义实际所指不同 |
4.2 行爲方式不同 |
4.3 施受关系不同 |
4.4 词义使用范围不同 |
4.5 构成同义关系的语义来源不同 |
4.6 其反义词不同 |
4.7 词义侧重点不同 |
5.结语 |
附录1《鶡冠子》单音节实词同义词补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国语》单音节实词同义关系的格式与形成原因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两汉汉语复合词构词法研究[D]. 林松. 吉林大学, 2021(01)
- [2]《国语辞典》(影印本)三音节词语释义研究[D]. 高秀丽.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3]《新序》反义词研究[D]. 张洁.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先秦汉语丧葬词语研究[D]. 王长华.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5]部编版初中教材文言文同义词研究[D]. 高晓情. 海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敦煌曲子词同义词研究[D]. 易雪凤.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7)
- [7]汉语低程度义副词的历时来源考察[D]. 胡熠.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8]满语同义词研究[D]. 吴双. 黑龙江大学, 2019(02)
- [9]西周金文句式研究[D]. 王依娜.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10]《鶡冠子》单音节实词同义词研究[D]. 刘丽琴. 四川师范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