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代的毛泽东》文本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少年时代的毛泽东》文本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课文《少年时代的毛泽东》存在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汲淑娟[1](2021)在《语文教材中的老舍作品及教学研究》文中认为

孙逍遥[2](2021)在《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单元学习任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于2019年率先在北京、山东等六个省份使用,这次教材的更新不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添砖加瓦,而是基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范式重构,它坚持“守正出新”的理念,力求创新单元内部组织,设计出由单元导语、课文及注释、学习提示、单元学习任务组成的新型组织框架。其中单元学习任务取代了以往教材中机械、繁琐的课后练习,以单元学习内容为基础,用任务引领学习活动,整合“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从人文素养提升、阅读表达能力培养、综合实践素养发展等多个方面设计语文学习活动,体现出了统编版教材的新特点。论文以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单元学习任务”为研究对象,从编排和使用两个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以便更好地把握其编排特点和使用现状,并在此基础上为教师今后使用“单元学习任务”提出行之有效的策略。论文共分为五部分:绪论部分首先阐述了课题的研究缘起及意义,并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最后阐明了研究方法。第一部分主要从两方面论述“单元学习任务”的设计理念。一方面是从宏观角度出发,探究“单元学习任务”的设计依据,主要以“任务驱动”、大单元设计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作为设计依据;另一方面是从微观角度出发,探究“单元学习任务”的编写理念,主要论述了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石、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依归三部分内容。第二部分对“单元学习任务”的设计特色进行探析,围绕情境、活动、写作三方面展开,情境的创设包括“在具体任务中创设情境”和“通过引入语创设情境”两种方式;活动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三类活动,在“单元学习任务”中具有注重整合性、体现延展性两大特点;写作任务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文体训练丰富多样,任务安排详实合理,既注重读写结合、又注重联系生活、既注重传统继承、又注重与时俱进,既注重独立思考、又注重合作交流。第三部分以向教师和学生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单元学习任务”的使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师生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第四部分结合对“单元学习任务”设计特色探析以及对使用现状的调查研究,从整体把握的宏观角度和具体使用的微观角度尝试提出相应的使用策略,希望为今后的使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苑昌昊[3](2021)在《教科书里的中国 ——新中国小学语文教科书国家形象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小学语文教科书国家形象是国家意志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体现,是国家形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涉学生意识形态的发展。本研究以国家形象教育的视角审视新中国小学语文教科书国家形象的变迁历史,以公民教育课程体系分析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语文教科书的落实,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新中国教科书国家形象的研究是一项系统过程。在这一复杂系统中,本研究选取“小学语文”为目课程,选取新中国成立至今的70余年为历史跨度,围绕国家课程教科书中对中国形象的表征重点研究三个问题。一是,新中国小学语文教科书国家形象的基本内涵。主要回答什么是新中国小学语文教科书国家形象、国家形象的存在的原因以及具有怎样的功能与价值。国家形象是一种“官方知识”,其三大核心任务是帮助学生理解国家形象的基本观点、掌握国家形象的认识工具以及体悟国家形象蕴含的情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础。二是,新中国小学语文教科书国家形象的变迁历程。主要回答新中国小学语文教科书国家形象变迁的基本阶段、总体趋势与影响因素三个子问题。通过对历史的梳理划分出变迁的探索期(1949-1966年)、改革期(1978-1999年)以及完善期(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得到新中国小学语文教科书国家形象由“紧随时势”到“稳中求进”再到“弘扬传统”的变迁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国家发展是小学语文教科书国家形象变迁的客观基础,学制改革是小学语文教科书国家形象变迁的系统保障,学科性质是小学语文教科书国家形象变迁的基本遵循。三是,新中国小学语文教科书国家形象的时代启示。主要包含对新时代教科书国家形象建构的启示以及对新时代教科书国家形象研究的启示。小学语文教科书国家形象建构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领导、立足小学语文的独特性与加强多学科的协同育人。对语文教科书国家形象研究要坚持相对独立系统假设,加强教科书国家形象研究的系统化;贯彻课程建设分科逻辑,深入探寻小学语文课程的特殊价值;深挖国家形象建构规律,探索语文教科书国家形象建构标准。

许林[4](2020)在《以史为鉴: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选择与实践创新》文中研究说明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技术革命带来生产发展,世界经济秩序面临重构;民粹主义与新冠疫情冲击欧美政治,全球化进程出现逆流。世界变局影响着中国变局,中国正处于千年未遇之大变局:一是社会结构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中国成为国内市场承载不下自身生产能力的制造业大国,经济格局决定了中国必须开放开明,以求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进而增进世界对中国产品的认同;二是世界秩序从冷战后美国独大的单极格局向多极格局转型,中国正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针对“修昔底德陷阱”的对抗性竞争疑虑,中国突破零和博弈思维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赢理念,并躬行自明身体力行推动一带一路沿线的全球公共产品建设,中国与世界的思想文化交流与碰撞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密切与深入,做好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意义重大;三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更新换代,全球文化交流的平台呈现出网络社交媒体化倾向,以往主要建立在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上的跨文化传播理论与当下的人际、组织、大众、国际等各类传播混合一体无缝接轨的信息扩散交流实践不相适应,亟待创新开拓。如何在大变局中做好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本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从理念内核、组织传播、公民外交等方面较为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树立仁和善念为核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哲学世界观,学习佛教基督教等组织的成功经验,借助网络社交媒体开展文化对外“轻传播”实践创新。论文首先以史为鉴,利用文献研究法,深入剖析了中国仁和理念的进阶之程:炎黄先祖已学会了建立我者与他者之间的非战争关系,顺利实现了三个部落的融合,部落融合后又以禅让制体现出了对权力公正的正确政治追求;而夏、商、周,从部落禅让到宗法分封再到周以后秦的中央集权的建立,呈现出了从部落天下到家天下的中国政治视野里的“天下”体系的动态生成,也体现了以“中和”为目标的中国整体哲学观的初步形成;今天的中国将血脉传承里、集体无意识里自远古起就一直充盈着的仁爱万物、和待天下的善念发展成为能维系全球和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哲学信念,每个中国公民都应理解并拥有这份善念,并将这份善念作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核心理念。论文接着继续使用文献研究法从传播环境适应、传播主体设定、传播内容把关等三方面总结佛教与基督教等外国文化在中国传播的经验得失,发现外来宗教在他国的传播要获得成功:一是要弱化组织色彩,规避与当权者争夺文化领导权的嫌疑,以得到当权者的支持;二是必须主动融入当地文化,要先树精英形象、寻求社会身份认同,选用与当地精神同质、生活贴近的传播内容,以生动传播形式,进行“适应”传教;三是从文化抵触、文化顺应到文化同化,外来文化必须经过长期自觉的“本土化”过程,不断调整、变化,才可能真正融入本地文化。这对我国孔子学院类的文化对外传播组织有启发意义。论文还从现实层面,采用内容分析法,呈现了国际舆论利用中国民间舆论消解甚至黑化中国国家舆论场的引导作用的现象,并探究了其原因:信息科技的发展让普通网民借助网络社交媒体成为了对外文化传播的主力,这些网民却媒介素质堪忧并缺乏相关国际公共关系常识。论文创造性地提出文化对外“轻传播”实践方式,认为要利用好社交类平台做好文化对外传播,应将重心放在引起他者对我方文化的兴趣上,即争夺关注度上,并在此基础上获取认同度,要采用以下策略:注重关注度、彰显独特性、扩大接触面、铺陈情感律。具体操作方法是:一要善于契合他者文化心理痛点,借势名人晕轮效应,培养超级文化传播者,搭乘热点话题公关;二要政治人物形象个性化、重要人物形象生活化;三要尽一切可能扩大本文化与他者的接触面,因为这是“滚动摩擦”时代的媒介接触,要善于全平台协作传播;四要以情动人,在中国故事里附加上浓烈的感情。

梁静[5](2020)在《彭湃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及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民问题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逐步认识到教育农民的重要性。彭湃作为我党早期着名的农民运动领袖,在领导农民运动的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海丰农村农民实际相结合,对农民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乡土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思想政治觉悟,激发了农民的革命热情,促进了当时广东以及全国农民运动的向前发展。历史虽已远去,但对农民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既需要我们关注现实,也需要在借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当前,解决好“三农”问题已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民是农村的主人,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主力军。解决“三农”问题不仅需要党和政府给予物质支持,更需要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农业增收、农村发展提供内生动力。为此,本文对彭湃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及实践探索进行系统梳理,提炼出彭湃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并从中汲取有益经验,以期为当前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借鉴、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本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的指导下,综合运用了文献分析法、学科交叉法、阶级分析法以及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对彭湃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及当代价值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彭湃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来源和现实依据。思想来源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农民教育理论、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现实依据包括时代背景、海丰农民的现实处境、个人实践经历三个方面。其次,梳理了彭湃进行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分别是:从教育入手,对农民进行思想启蒙;领导农民运动,深化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再次,提炼总结了彭湃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经验,即原则、内容、方法。其原则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农民利益诉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挥教育者示范引导作用;其内容包括革命理论教育、农民阶级觉悟教育、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其方法包括:实事求是,循循善诱;形式多样,寓教于乐;强化组织,凝心聚力。最后,论述了彭湃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一是有利于确立新时代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即用正确理论武装农民、切实维护农民的物质利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二是有利于明确新时代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社会主义法治教育;三是有益于创新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即采取多样化的宣传形式、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史为鉴,通过对彭湃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过程、实践经验及当代价值的研究,使我们对彭湃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也为新时代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益借鉴。

汪圆[6](2020)在《《故乡》的文学解读与教学解读研究》文中提出鲁迅的小说《故乡》自1921年发表以来,文学界与教育界对其关注热情就从未减退。近百年来文学界对《故乡》的研究经历了由聚焦文本自身的自由化解读到为意识形态制约的政治化解读再到百花齐放的多元化解读过程。与此相对应的是,教育界的《故乡》研究也经历了类似的过程。由此可见,《故乡》可以说是百年来文学解读与教学发展的一个“见证者”。因此,本课题以《故乡》为考察点,梳理历史进程中文学解读与教学解读的具体流变,并做出反思与建议。本课题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故乡》的文学价值与编选情况,具体分析了《故乡》的文学文本价值、入选教材的原因及在各个版本教材中的选录情况,以此作为后续研究的基础。第二部分是《故乡》的自由化解读期,分别考察了文学研究与语文教学视域下《故乡》的解读情况,并据此分析文学解读与教学解读的关系。第三部分与第四部分别为政治化与多元化解读期,并按照相同的思路进行两个方面的论述。最后以《故乡》为基点,探讨文学解读与教学解读的内涵、小说主题思想的读解以及核心教学内容的确定等问题,并分析比较名师的教学案例,总结优点与不足,从而为中学课堂提供有益的借鉴。

赵晓芳[7](2020)在《《故乡》在语文教科书中的经典化历程研究》文中提出文学经典是语文教科书不可或缺的内容,教科书是传播与普及经典的重要途径,而选文作为教科书的重要核心部分之一,蕴含着丰富的教学信息。在语文教科书的选文中,文学作品所占篇目最多,其中有不少篇目被各个时期、不同版本的语文教科书选做课文,在时间的流逝中、在版本的更迭中,这些课文逐渐完成了其作为教科书经典选文的“经典化”历程。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在文学作品教学实践中,很多时候教师对工具性的重视大于人文性,甚至教学内容陈旧、单一,致使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认识不够深入,尤其是一些经典选文的教学。为此,本文以鲁迅的小说《故乡》为个案,从文学史、教材史和教学史三个维度,梳理《故乡》自诞生以来各个历史时期文学界的阐释状况,在语文教科书中的选编状况,以及在语文教学中的发展状况,探索其经典化的历程,希望对理解语文教科书,理解文学经典,理解文学作品教学产生积极的意义;同时对文学作品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确定与选择提供某些参考,也为进一步研究《故乡》的经典化提供一些史料。本论文以史述为线,加以分析,对不同时期关于《故乡》在文学、教材和教学三方面的历史材料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正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缘起,明确研究价值,分析研究现状,确定研究方法,界定核心概念。第二章主要是从经典与经典化、文学经典与教科书经典选文、教科书选文经典化的影响因素三方面来对理解语文教科书选文经典化的分析框架进行阐述。第三章概述了《故乡》第一次入选语文教科书中的状况,标志着经典化历程的开始。首先追溯了《故乡》的诞生过程,然后分析了《故乡》在《新青年》杂志发表后文学界对其阐释和评价,最后从作者、作品、读者三方面探寻《故乡》何以入选教科书。第四、五、六、七章依次是民国时期(1923-1949)、“十七年”时期(1949-1966)、新时期(1978-2000)、新世纪以来(2001年以后)四个时期,从文学史、教材史、教学史三个维度,厘清《故乡》的经典化历程,重点分析语文教材史和教学史的发展流变,以期丰富当前语文教学材料,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第八章从《故乡》在语文教科书中的经典化历程中得出启示,主要归纳了文学研究对课文经典化的影响、政治思潮对课文经典化的影响和教科书经典选文的一般特征,以肯定经典选文的教学价值。

包智慧[8](2019)在《建国三十年《史记》文学研究史论》文中研究说明建国三十年(1949-1978)《史记》文学研究是《史记》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时代和环境的特殊性,本时期的研究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和政治内容,呈现出与以往各个研究阶段不同的研究特点。对建国三十年的《史记》文学研究成果进行整体观照,不但有助于总结这一时期的研究经验,而且对当今《史记》研究具有借鉴意义,亦有助于研究的继续深入。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对建国三十年《史记》文学研究进行概览。首先是对本时期文学研究的时代大背景进行简要的介绍,再根据研究内容和特点,将这一时期《史记》文学研究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其次对建国三十年的文学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分为专着和论文两类,并分别介绍了此期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和成绩。再次从司马迁的政治和哲学思想入手,探讨了司马迁的“人民性”和“唯物论”思想,以期勾勒出《史记》文学研究的学术背景。最后从研究方法的多样化、研究问题的深入化和扩大化、争鸣氛围浓厚等三个方面总结本时期文学研究的特点。第二章,建国三十年司马迁研究。本章包括司马迁生平研究和司马迁评价研究两部分。在司马迁生平研究方面,学者从生年、卒年、游历三个方面对司马迁的生平行事作出了较深入的考证,但是由于缺乏直接的史料依据,这些问题并未得到妥善解决。同时,学者们还探讨了司马迁的贡献及其地位,对司马迁在中国史学、文学甚至是世界史学上的地位和影响都给予了肯定和赞扬。第三章,建国三十年《史记》文学研究。本章包括编纂体例、人物研究、语言艺术、叙事艺术和其他研究五部分。本时期的文学研究在前代学者的研究基础上,运用文本细读法,对《史记》的编纂体例、写人、语言、叙事艺术进行了一些研究,并对《史记》中的多个人物形象进行了具体分析。此外,学者们对《史记》的书名、《史记》的传播、司马迁与档案工作之间的关系、“马班异同”等几个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探讨,不仅推进了传统课题的深化,同时还开辟了一些新的研究领域。但囿于时代,本时期的文学研究存在着研究面过于狭窄,研究文章过于零碎化,对《史记》个案研究不足的现象。第四章,建国三十年司马迁文学思想研究。相比较司马迁哲学和政治学思想研究的活跃与深入,本时期的文学思想研究显得凝滞,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也基本在“发愤着书”说、“春秋笔法”理论和“实录精神”这三个方面,与建国前的研究相比差别不大,仅在“实录精神”的分析上有所深入和开拓。

刘莎[9](2019)在《周佛海的早期活动及思想》文中认为周佛海是20世纪中国左右近代言论界和政界的风云人物。但是,既往学界对周佛海的研究和评价大多停留在汉奸身份这一层面上,评判也过于简单,泛论缺乏实证。鉴于此,本文将周佛海早期的经历贯穿起来,从周佛海与近代思想界及政界的关系来切入,希望借此说明解释其是如何接受社会主义思想,又是如何离开社会主义阵营的,以求对该人物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全文分为五章,前一部分简要梳理他的家世与启蒙教育,以考察其早年思想的内在关联。第二部分基本上以时间为线索,对周佛海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期的经历和思想变化历程进行探究。简言之,其早期经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1897年到1917年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是周佛海的少年时代,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僚家庭,早年不幸丧父,家道中落,先后在乡塾和新式小学接受启蒙教育,在师友的帮助下,东渡日本求学。第二阶段自东渡日本到进入京都帝国大学。这一阶段,他利用很大一部分时间研究与介绍社会主义,一度成为《解放与改造》、《新青年》、《共产党》、《民国日报·觉悟》等报刊的积极撰稿人,鼓吹基尔特社会主义。同时,经张东荪推介,结识陈独秀,以留日学生代表的身份参与中共一大的筹建工作,成为中共最早的党员之一。第三阶段自进入京都帝国大学起到退出中共组织。这一阶段,他进入京都帝国大学研修经济学,加入孤军社。他的思想主要围绕马克思经济学说展开,对社会主义思想经历了从支持到犹疑的变化。归国后,应戴季陶之约,他就任国民党宣传部秘书,同时兼任广东大学教授。是年秋天,脱离中国共产党组织。日本留学八年的周佛海可称为“鼓吹社会主义的能手”。在此期间,他经历了人生的两大转折——参加中共一大以及退出中共。然而,这两大转折并非一时之想法促成。与其同辈的人一样,周佛海的思想在细微地转变,不断调整自己的主张与其所在的交际圈相适应。换言之,周佛海的交际圈也随着其思想的转变而有所变化。由此个案,我们可以对同时代一批知识青年的共同经历、思想状况及政治选择进行更深入一步的分析与思考。

郭强[10](2018)在《高中语文传记类选修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人教版《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传记是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纪实文学形式,对于传记作品的阅读历来被古今中外的人们所重视。阅读传记作品可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丰富人生体验、陶冶性情、健全人格。然而把传记阅读与语文课的学习结合起来,单独开设一门传记类选修课是新课程改革之后一种新的尝试。近年来高考命题在“实用类文本”阅读中的材料大都选择的是人物传记,分值也在逐渐加大。因此针对高中传记类选修课的教学现状,笔者以人教版《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为例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在本研究中笔者以甘肃宁县某高中为调查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高中传记类选修课的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根据对调查结果的梳理与分析,笔者发现在传记类选修课的教学中教师对教学目标不够了解、教师教学方法单一仍以传统讲授法为主、教师相关专业理论素养欠缺;学生对传记作品的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应试倾向明显、学生阅读传记写作传记的能力较弱;教材组元方式不合理、教学评价手段单一、课程开设时间不合理。针对上述现状与问题,本研究提出了准确定位教学目标,重新整合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注重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和灵活性;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等建议。笔者希望通过本论文能够引起一线教师对高中传记类选修课程的重视,为有效开展高中语文传记类选修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二、课文《少年时代的毛泽东》存在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课文《少年时代的毛泽东》存在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2)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单元学习任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课题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相关说明
第一章 “单元学习任务”的设计理念分析
    第一节 “单元学习任务”的设计依据
        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二、大单元设计观
        三、任务驱动
    第二节 “单元学习任务”的编排理念
        一、以立德树人为目标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石
        三、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依归
第二章 “单元学习任务”的设计特色
    第一节 创设学习情境,提供学习支架
        一、在任务中创设情境
        二、通过引入语创设情境
    第二节 拓宽活动范围,注重整合延展
        一、注重整合性
        二、体现延展性
    第三节 重视写作实践,提升写作素养
        一、文体训练丰富多样
        二、任务安排详实合理
        三、既注重读写结合,又注重联系生活
        四、既注重传统继承,又注重与时俱进
        五、既注重独立思考,又注重合作交流
第三章 “单元学习任务”的使用现状调查分析
    第一节 调查问卷设计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内容设计
    第二节 调查结果分析
        一、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二、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第三节 “单元学习任务”在使用中的现存问题
        一、对“单元学习任务”的认识局限化
        二、对“单元学习任务”的使用不全面
        三、“单元学习任务”的使用效果不理想
第四章 “单元学习任务”的使用建议
    第一节 整体把握,提升“单元学习任务”的使用效果
        一、全面使用,“导语”“提示”“任务”相互配合
        二、合理安排,课前课堂课后选择使用
        三、创设情境,进行真实语文实践活动
        四、统筹规划,单篇专题单元设计兼用
    第二节 灵活处理,增强“单元学习任务”的可操作性
        一、加强指导,拓展思维——写作任务的使用策略
        二、精选资源,重视指导——拓展阅读类任务的使用策略
        三、领会感悟,细读深思——课文赏析类任务的使用策略
        四、借助媒介,重视合作——实践活动类任务的使用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3)教科书里的中国 ——新中国小学语文教科书国家形象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1.全面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要求
        2.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教育自觉
        3.落实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路向探寻
    (二)研究问题
        1.新中国小学语文教科书国家形象的基本内涵
        2.新中国小学语文教科书国家形象的变迁历程
        3.新中国小学语文教科书国家形象的时代启示
    (三)研究意义
        1.本体论意义
        2.方法论意义
        3.史料学意义
    (四)研究设计
        1.研究逻辑
        2.研究过程
        3.研究方法
        4.研究样本
一、语文教科书国家形象研究文献综述
    (一)语文教科书国家形象研究的价值取向
        1.教科书国家形象研究的价值取向
        2.语文教科书国家形象的研究定位
    (二)语文教科书国家形象研究的焦点问题
        1.语文教科书国家形象的存在样态
        2.语文教科书国家形象的优化改进
    (三)语文教科书国家形象研究的基本思路
        1.主题分析的思路
        2.话语分析的思路
    (四)语文教科书国家形象研究的问题反思
        1.对隐性课程研究取向的反思
        2.对绝对封闭系统假设的反思
二、语文教科书国家形象基础理论研究
    (一)国家形象教育:语文教科书国家形象研究的核心论域
        1.教科书国家形象的核心论域
        2.教科书国家形象的基本内涵
    (二)教材建设制度:语文教科书国家形象研究的规则指向
        1.国家形象与教材建设制度
        2.教科书国家形象建构主体
    (三)学科课程体系:语文教科书国家形象研究的系统依托
        1.国家形象教育与政治课程
        2.国家形象教育与历史课程
        3.国家形象教育与语文课程
三、新中国小学语文教科书国家形象的变迁历程
    (一)探索期(1949-1966 年)的小学语文教科书国家形象
        1.崭新的社会主义国家
        2.饱经战乱的东方大国
        3.辉煌灿烂的文明古国
    (二)改革期(1978-1999 年)的小学语文教科书国家形象
        1.开放的社会主义国家
        2.危机深重的近代中国
        3.灿烂辉煌的文明古国
    (三)完善期(2000 年至今)的小学语文教科书国家形象
        1.飞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大国
        2.危机深重的近代中国
        3.辉煌灿烂的文明古国
四、新中国小学语文教科书国家形象变迁的总体趋势
    (一)“紧随时势”与形象建构的“厚今薄古”
        1.“紧随时势”策略的基本表现
        2.“紧随时势”策略的形成基础
    (二)“稳中求进”与形象建构的“古今平衡”
        1.“稳中求进”策略的形成轨迹
        2.“稳中求进”策略的存在基础
        3.“稳中求进”策略的历史影响
    (三)“弘扬传统”与形象建构的“厚今薄古”
        1.“弘扬传统”取向的形成基础
        2.“弘扬传统”取向的正式确立
        3.“弘扬传统”取向的现实意义
五、新中国小学语文教科书国家形象变迁的影响因素
    (一)国家发展是小学语文教科书国家形象变迁的客观基础
        1.探索期(1949-1966 年):服务于社会主义改造,落实思想与劳动教育
        2.发展期(1978-1999 年):坚持“三个面向”,加强两史一情教育
        3.完善期(2000年至今):育新世纪社会主义新人,深化传统文化教育
    (二)学制改革是小学语文教科书国家形象变迁的系统保障
        1.修业年限对形象建构的影响
        2.课程结构对形象建构的影响
    (三)学科性质是小学语文教科书国家形象变迁的基本遵循
        1.“工具说”与小学语文教科书国家形象
        2.“工具性与思想性统一”与小学语文教科书国家形象
        3.“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与小学语文教科书国家形象
结语
    (一)小学语文教科书国家形象变迁的研究结论
        1.新中国小学语文教科书国家形象的核心论域
        2.新中国小学语文教科书国家形象的变迁历程
        3.新中国小学语文教科书国家形象的影响因素
    (二)小学语文教科书国家形象建构的时代启示
        1.对小学语文教科书国家形象建构的启示
        2.对小学语文教科书国家形象研究的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以史为鉴: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选择与实践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跨文化传播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外跨文化传播研究文献综述
        1.2.2 国内跨文化传播研究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逻辑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论文框架
    1.4 研究重点与创新思考
        1.4.1 研究重点
        1.4.2 创新之处
    1.5 主要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内容分析法
第2章 先人理念:中国仁和的进阶之程
    2.1 从部落天下到家天下的融合选择
        2.1.1 炎、黄、蚩尤的“三国”融合
        2.1.2 禅让故事里的权力公正
        2.1.3 夏、商、周的整体世界观
    2.2 汉朝的均势“和”策略
        2.2.1 汉匈一家的“和”理念
        2.2.2 汉匈共处的“和”策略
        2.2.3 汉匈相争的“有利均势”战
    2.3 唐代:夷狄一体的开放格局
        2.3.1 开放包容的社会意识格局
        2.3.2 广迎宾朋的社会实体格局
        2.3.3 多元融合的灿烂文化成果
    2.4 全球变局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2.4.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提出
        2.4.2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基础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他山之石:佛教与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经验
    3.1 “理解他者的理解”:传播之环境适应
        3.1.1 方法:分寸感与“理解他者的理解”
        3.1.2 把握两国关系,规避可能风险
        3.1.3 理解传播体制,处好公共关系
    3.2 个人传经与组织布道:传播之主体设定
        3.2.1 弱化组织色彩,淡化文化领导权之争
        3.2.2 树立精英形象,寻求身份认同
    3.3 求同存异,文明互鉴:传播之内容把关
        3.3.1 精神求同,“适应”传教
        3.3.2 内容求轻,形式生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现实压力:国际舆论与中国民间舆论的双重误读
    4.1 民间意识与国家理念的错位
        4.1.1 从2020新冠肺炎疫情看国际舆论对民间舆论的利用
        4.1.2 官方舆论场对“中国为世界抗疫作贡献”的舆论引导
        4.1.3 民间舆论场对“中国为世界抗疫作贡献”的意义消解
        4.1.4 常识缺乏下的错位与误读
    4.2 西方对中国的误读
        4.2.1 远方的乌托邦
        4.2.2 愚昧的中国
        4.2.3 黄祸论
        4.2.4 中国崩溃论
        4.2.5 中国威胁论
    4.3 被掩敝的国际公共关系
        4.3.1 跨文化传播研究中传受双方母国关系的缺席
        4.3.2 传播模式对传受双方母国关系模式的忽略
        4.3.3 传受双方母国关系被掩蔽的原因探究
        4.3.4 对外文化传播主体的公民化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变局中的中国文化对外“轻传播”策略
    5.1 “轻传播”的概念探析
    5.2 路径选择:万物自生听的网络社交媒体
        5.2.1 技术基础:“沉浸”泛在的网络信号覆盖
        5.2.2 渠道平台:内容、服务、账号的多维信息超市
        5.2.3 范围特征:人内、人际、组织、大众、国际的组合传播
    5.3 实践创新:“轻传播”的效果四律
        5.3.1 注重关注度
        5.3.2 彰显独特性
        5.3.3 扩大接触面
        5.3.4 铺陈情感律
    5.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5)彭湃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及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 研究方法
        (二)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彭湃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来源及现实依据
    一、彭湃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来源
        (一) 马克思主义农民教育理论
        (二) 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
        (三)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
    二、彭湃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依据
        (一) 时代背景
        (二) 海丰农民现实处境
        (三) 个人实践经历
第二章 彭湃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
    一、从教育入手,对农民进行思想启蒙
        (一) 组织社会主义研究社
        (二) 组织劳动者同情会
        (三) 撰写理论文章
    二、领导农民运动,深化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一) 组建农会,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组织保障
        (二) 开办讲习所,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人才保障
        (三) 建立农民武装,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军事保障
        (四) 建立党组织,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政治保障
第三章 彭湃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内容、方法
    一、彭湃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一) 重视农民利益诉求
        (二)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 发挥教育者示范引导作用
    二、彭湃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一) 革命理论教育
        (二) 农民阶级觉悟教育
        (三) 科学文化知识教育
    三、彭湃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一) 实事求是,循循善诱
        (二) 形式多样,寓教于乐
        (三) 强化组织,凝心聚力
第四章 彭湃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
    一、有助于确立新时代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一) 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农民
        (二)切实维护农民的物质利益
        (三)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二、有利于明确新时代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一)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二)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三) 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教育
    三、有益于创新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一) 采取多样化的宣传形式
        (二) 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
        (三)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故乡》的文学解读与教学解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故乡》的文学价值与编选情况
    第一节 《故乡》的文学文本价值分析
        一、确立现代国民性审视主题
        二、乡土小说写实空间的延展
        三、文本互涉下还乡模式的百年书写
    第二节 《故乡》入选教材的原因与编选情况
        一、《故乡》入选教材的原因
        二、《故乡》的选录情况
第二章 《故乡》的自由化解读期
    第一节 文学研究视域下的《故乡》
        一、多个派别的共同赞誉
        二、关于结尾的争议
    第二节 语文教学视域下的《故乡》
        一、现实意识的彰显与传达
        二、训练意识非显着化
    第三节 文学解读与教学解读的关系
        一、教学解读对文学解读的吸纳
        二、自由取向下的同步发展
第三章 《故乡》的政治化解读期
    第一节 文学研究视域下的《故乡》
        一、鲁迅战斗者形象的树立
        二、三位一体化的主题分析
        三、情感分明的人物解读
    第二节 语文教学视域下的《故乡》
        一、教学模式的机械化
        二、编排意图的单一化
        三、语文工具性特点突出
    第三节 文学解读与教学解读的关系
        一、政治取向下的同质发展
        二、政治取向下的共同迷失
第四章 《故乡》的多元化解读期
    第一节 文学研究视域下的《故乡》
        一、叙事艺术的开掘
        二、主题的多元解读
        三、人物解读角度多样化
    第二节 语文教学视域下的《故乡》
        一、文体意识的强化
        二、编排意图的多元化
        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双重渗透
    第三节 文学解读与教学解读的关系
        一、多元取向下的不同解读
        二、教学解读对文学解读的吸纳
第五章 《故乡》解读反思与教学案例比较研究
    第一节 《故乡》的解读反思
        一、把握文学解读与教学解读的内涵
        二、贴近现实人生进行主题读解
        三、关注小说核心教学内容的确定
    第二节 《故乡》教学案例比较研究
        一、教学案例的呈现
        二、教学案例的异同点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故乡》在语文教科书中的经典化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价值
    1.3 研究现状
    1.4 核心概念
    1.5 研究方法
2 语文教科书选文经典化的分析框架
    2.1 经典与经典化
    2.2 文学经典与教科书经典选文
    2.3 教科书选文经典化的影响因素
        2.3.1 较高水准的艺术价值
        2.3.2 批评家的阐释与评价
        2.3.3 教科书的选收与阐释
3 第一次入选语文教科书的《故乡》
    3.1 《故乡》的诞生
        3.1.1 《故乡》的创作背景
        3.1.2 《故乡》的创作渊源
    3.2 《故乡》发表后文学界的评价
    3.3 《故乡》何以入选语文教科书
        3.3.1 作者视角
        3.3.2 作品视角
        3.3.3 读者视角
4 民国时期教科书中的《故乡》(1923~1949)
    4.1 民国时期文学界对《故乡》的阐释
        4.1.1 事实文学视域下的《故乡》
        4.1.2 情感文学视域下的《故乡》
    4.2 民国时期《故乡》在语文教科书中的选编
        4.2.1 民国时期国文国语课程标准概述
        4.2.2 民国时期《故乡》在语文教科书中的选编
        4.2.3 民国时期教科书经典选文的特征
    4.3 民国时期各版教科书对《故乡》的设计
        4.3.1 从回忆中看国语教学中的《故乡》
        4.3.2 从助读和练习系统看国语教学中的《故乡》
5 “十七年”时期教科书中的《故乡》(1949~1966)
    5.1 “十七年”时期文学界对《故乡》的评价
        5.1.1 基于典型人物的“农民问题说”
        5.1.2 基于社会批判的“社会反映说”
    5.2 “十七年”时期语文教科书对《故乡》的选编
        5.2.1 “十七年”时期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概述
        5.2.2 “十七年”时期《故乡》在语文教科书中的选编
        5.2.3 “十七年”时期教科书经典选文的特征
    5.3 “十七年”时期各版教科书对《故乡》的设计
        5.3.1 从助读和练习系统探析《故乡》的课堂教学
        5.3.2 从教学参考书中探析《故乡》的课堂教学
6 新时期语文教科书中的《故乡》(1978~2000)
    6.1 新时期文学界对《故乡》的评价
        6.1.1 为人生之“隔膜”
        6.1.2 为社会之“反帝反封建”
        6.1.3 为叙事模式之“艺术”
    6.2 新时期语文教科书对《故乡》的选编
        6.2.1 新时期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概述
        6.2.2 新时期《故乡》在语文教科书中的选编
        6.2.3 新时期语文教科书经典选文的特征
    6.3 新时期各版教科书对《故乡》的设计
        6.3.1 《故乡》课例之教学过程分析
        6.3.2 《故乡》课例之教学内容分析
7 新世纪以来教科书中的《故乡》(2001 年以后)
    7.1 新世纪以来文学界对《故乡》的评价
    7.2 新世纪以来教科书对《故乡》的选编
        7.2.1 新世纪以来语文课程标准概述
        7.2.2 新世纪以来《故乡》在语文教科书中的选编
        7.2.3 新世纪以来教科书经典选文的特征
    7.3 新世纪以来各版教科书对《故乡》的设计
        7.3.1 《故乡》教学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
        7.3.2 《故乡》教学语言艺术的品读鉴赏
8 《故乡》经典化历程的启示
    8.1 文学研究对课文经典化的影响
        8.1.1 多元化的个性解读,提升文学审美空间
        8.1.2 渗透人文精神内涵,建构文学价值体系
    8.2 政治思潮对课文经典化的影响
        8.2.1 思想道德取向对课文经典化的影响
        8.2.2 政治文化取向对课文经典化的影响
    8.3 历久弥新:教科书经典选文的一般特征
        8.3.1 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和经典性
        8.3.2 常读常新,具有永恒性和时代性
        8.3.3 适做课文,具有向生性和教学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建国三十年《史记》文学研究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历代《史记》文学研究略叙
    二、论文选题的意义
    三、研究对象
    四、研究现状
第一章 建国三十年《史记》文学研究概览
    第一节 时代背景
    第二节 成果概览
        一、着作类成果
        二、文章类成果
    第三节 《史记》“人民性”讨论
        一、《史记》“人民性”
        二、司马迁哲学思想
    第四节 研究特点
第二章 建国三十年司马迁研究
    第一节 司马迁生平研究
        一、生年研究
        二、卒年研究
        三、游历研究
    第二节 司马迁评价研究
        一、司马迁的贡献
        二、司马迁的地位
第三章 建国三十年《史记》文学研究
    第一节 编纂体例
        一、《史记》“五体”
        二、“太史公曰”
    第二节 人物研究
        一、写人艺术
        二、人物形象
    第三节 语言艺术
        一、古语、口语、谚语
        二、人物语言与叙述语言
        三、讽刺语言
        四、字法与句法
    第四节 叙事艺术
        一、互见法
        二、寓论断于叙事
        三、艺术结构
    第五节 其他研究
        一、《史记》书名
        二、《史记》传播
        三、档案工作
        四、马班异同
第四章 建国三十年司马迁文学思想研究
    一、发愤着书
    二、春秋笔法
    三、实录精神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9)周佛海的早期活动及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回顾
第一章 早年岁月
    第一节 家世与启蒙
    第二节 接受新式教育
    第三节 东渡日本
第二章 接触早期马克思主义
    第一节 第一高等时代
    第二节 改造经济组织与精神改造
    第三节 创造“理想社会”
第三章 周佛海与中共创建
    第一节 引路人:张东荪
    第二节 鹿儿岛高等中学时代
    第三节 中共一大前后
第四章 马克思经济学说的推介
    第一节 师友:河上肇
    第二节 社会主义与中国经济问题
    第三节 专注研究经济问题
第五章 脱离社会主义阵营
    第一节 加入孤军社
    第二节 投靠戴季陶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周佛海专着目录
    附录二 周佛海政论文章目录
致谢

(10)高中语文传记类选修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人教版《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的目的
        2.研究的意义
    (三)本课题研究现状
        1.概念界定
        2.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二、高中语文传记类选修课的教学价值、教学目标和教材分析
    (一)传记类选修课的教学价值
        1.励志教育的价值
        2.知识渗透的价值
        3.互文阅读的价值
    (二)传记类选修课的教学目标分析
        1.落实高中语文课程基本理念
        2.高中传记类选修课课程目标分析
    (三)传记类选修教材分析—以人教版《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为例
        1.教材体例分析
        2.教材编排特色
        3.教材编写的不足
三、高中语文传记类选修课教学现状调查
    (一)调查概况
        1.调查对象
        2.调查方法
        3.调查过程
    (二)调查结果汇总及数据分析
        1.对学生的调查结果汇总及数据分析
        2.对教师的调查结果汇总及数据分析
四、高中语文传记类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归因分析
    (一)学生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1.学生对传记作品认识不够,学习兴趣不高
        2.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应试倾向明显
        3.学生阅读传记、写作传记的能力较弱
    (二)教师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师对传记作品教学目标不够了解
        2.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忽视策略性知识
        3.教师相关专业理论素养欠缺
    (三)课程方面存在的问题
        1.课文组元方式不合理
        2.教学评价手段单一
        3.课程开设时间不合理
五、高中语文传记类选修课教学应对策略
    (一)准确定位教学目标,重新整合教学内容
        1.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2.重新整合教学内容
    (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
        1.运用年表梳理与思维导图法,聚焦传主的经历
        2.运用批注式阅读法,客观评价人物
        3.略读与精读指导相结合
        4.比较阅读与拓展阅读相结合
        5.以读促写,尝试写作法
    (三)注重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和灵活性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2.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1.学习相关理论,明确传记教学目标
        2.研究学生学情,明确传记教学起点
        3.研读新课程标准,转变教学理念
六、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高中传记类选修课教学现状问卷调查(教师卷)
    附录2 :高中传记类选修课教学现状问卷调查(学生卷)
    附录3 :教师访谈提纲
致谢

四、课文《少年时代的毛泽东》存在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语文教材中的老舍作品及教学研究[D]. 汲淑娟.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单元学习任务”研究[D]. 孙逍遥.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3]教科书里的中国 ——新中国小学语文教科书国家形象变迁研究[D]. 苑昌昊.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4]以史为鉴: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选择与实践创新[D]. 许林. 江西师范大学, 2020(06)
  • [5]彭湃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及当代价值研究[D]. 梁静. 河南大学, 2020(04)
  • [6]《故乡》的文学解读与教学解读研究[D]. 汪圆.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7]《故乡》在语文教科书中的经典化历程研究[D]. 赵晓芳.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8]建国三十年《史记》文学研究史论[D]. 包智慧.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9]周佛海的早期活动及思想[D]. 刘莎. 华中师范大学, 2019(12)
  • [10]高中语文传记类选修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人教版《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为例[D]. 郭强. 西北师范大学, 2018(06)

标签:;  ;  ;  

《少年时代的毛泽东》文本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