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电压高低对冶炼行业能耗影响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永明,张明[1](2021)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江苏工业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十四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重点任务"。十三五"以来,江苏工业碳排放量逐年下降,且碳排放强度呈逐年下降趋势,从重点行业来看,2015—2017年高耗能行业碳排放量基本趋于稳定,高耗能产业产量保持稳定。在全国实现绿色转型的背景下,江苏工业既面临产业结构优化和能源转型革命等严峻挑战,同时也蕴藏着新能源和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为使江苏在全国率先实现碳达峰,基于国内理论研究及现状的数据分析,建议尽快研究制定实施全省碳排放达峰专项规划,分步、分地区、分行业开展碳达峰行动,构建"低碳产业结构、低碳能源结构、低碳技术结构"体系,践行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为长三角地区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样板,为全国低碳发展探索新路。
魏丙坤[2](2021)在《氩氧精炼铁合金过程炉内碳含量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氩氧精炼低碳铬铁合金过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冶炼过程机理,利用冶金热力学与动力学的知识,建立了氩氧精炼低碳铬铁合金过程数学模型,并在其基础上运用过程控制模型与策略,为氩氧精炼低碳铬铁合金的工艺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基于以上目标本文完成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冶炼过程的机理进行分析和研究,给出了氧气、氩气供给速率和AOD炉内碳含量变化速率的关系,求得了氧气、氩气供给速率和AOD炉内温度变化速率间的关系,并建立了氧气供给速率与炉内脱碳速率、氧气供给速率与炉内温度、氩气供给速率与炉内脱碳速率以及氩气供给速率与炉内温度之间的数学模型。2.传统冶炼过程中,炉内碳含量的检测工作往往需要停炉进行,针对这一情况,基于模型,选择炉内温度作为二次输出量,炉内碳含量作为主要输出量,设计对应的PID控制器,构造了氩氧精炼低碳铬铁合金的碳含量经典控制方法,由于该方法最终碳含量输出往往较预期存在一定的误差,不能准确得到要求的碳含量目标。3.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了基于内模控制的氩氧精炼低碳铬铁合金碳含量控制方法。通过内部模型取倒数,串联滤波器,构建相应的内模控制器,可以有效解决外在扰动不可测的问题,实现稳态无误差,通过此方法控制氩氧精炼低碳铬铁合金的过程,最终得到的炉内碳含量能够达到预期的冶炼目标,但其冶炼时间受到内模控制器中滤波器时间常数的制约,导致冶炼时间较长,使冶炼效率不高。4.为提高冶炼效率,给出了专家控制与内模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方法,依据实际工业生产条件,将整个冶炼过程划分成五个阶段,并求取每个阶段所对应的滤波器时间常数,进而建立滤波器时间常数专家系统表,从而调整不同冶炼阶段的内模控制器,相较于传统的内模控制方法,该方法能够使系统具有更快的动态响应,有效缩短冶炼时长,但牺牲了传统内模控制方法稳态无差的特点,难以达到预期的冶炼目标。5.针对专家内模控制系统存在的冶炼精度问题,设计了改进的内模控制方法,通过对内模控制器进行抗饱和设计,将其分解为一个前馈控制器和一个反馈控制器,以此达到饱和补偿的目的。同时,还在此前专家内模控制的基础上建立抗饱和控制器的专家系统表,使系统控制器在不同的碳含量阶段均能得到有效的饱和补偿。相较于传统内模控制方法和专家内模控制方法,该方法具有动态响应快,冶炼时间短,冶炼效率高,稳态误差小等特点。最后以此搭建了氩氧精炼低碳铬铁合金DCS系统,仿真和运行结果表明,系统达到了冶炼时间65分钟、碳含量0.25%的预期冶炼目标。
曾波华[3](2021)在《基于切削力特征的镨钕合金碳含量软测量系统研究》文中认为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被誉为“工业黄金”。稀土合金的品质决定着下游稀土产业链的产品质量,而镨钕(Pr-Nd)等稀土合金中的碳元素含量可以最直接、最快速地反映合金的质量好坏。因此为保证稀土金属的产品质量,必须对镨钕合金等稀土金属进行碳含量实时检测。但在实际生产中,目前主要依靠离线的化学分析法得到。而人工化验分析碳含量,存在检测周期过长、检测成本高以及不能实现全检等问题,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大规模镨钕等稀土合金生产过程实时控制软测量技术以其实时性强、软件代替部分硬件等优点成为解决这个问题最佳选择之一。本文在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20192BBE50010)的支持下,以赣州某企业的稀土合金生产车间为实施地点,研究基于切削力特征的镨钕合金碳含量软测量检测系统,实现镨钕等稀土合金碳含量检测的在线实时及智能化。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深入分析氟盐体系熔盐电解法制备镨钕合金的生产工艺流程及特点,针对当前化学分析法的缺陷,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切削力特征的物理测碳方法,建立合金切削力与镨钕合金碳含量之间的软测量机理模型,研究两者之间的关联规律。针对单一的软测量模型难以满足复杂工况的问题,提出基于机器学习的三种数据处理算法,对切削力原始信号的输入特征进行寻优以提高检测精度。(2)为验证切削力预测镨钕合金碳含量的软测量模型,设计了基于虚拟仪器技术(Lab VIEW)的在线自动检测系统。本文详细描述了其整体设计方案、检测原理、总体结构等,对自动检测系统所包含的重要组成部分展开深入分析,并且利用有限元分析(Ansys)技术仿真验证测试装置的强度、刚度等机构功能。基于上述设计思路,确定系统软件部分各模块的功能,保证了软件与硬件两部分的稳定连接。(3)通过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切削力特征的镨钕合金碳含量软测量检测系统能实现在线准确检测,优于传统化学检测方法,并对比分析机器学习的三种算法模型识别率,其中的SVM算法检测精度最高,最后将软测量模型融入检测实际应用中。
李佳佳[4](2021)在《适应网荷互动的可中断负荷特性及监测模型研究》文中提出近二十年经济高速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得电力需求呈现出显着的季节性差异,用电尖峰越来越明显。随着电力系统中需求侧资源响应能力的持续改善,需求侧在保持网荷平衡中的功能越发突出。但事实上,电力消费需求仍然高于传统电力供应能力,为了保障能源安全,保证电力供给的效率和可靠性,对电力供应与需求机制的研究刻不容缓,而对适用于网荷互动的负荷特性的研究则是其中的重要环节。首先针对高能耗工业、商业和居民三类典型负荷的生产(消费)流程、负荷设备及用电特性进行了研究,评估了三类典型负荷成为可中断负荷的潜在能力;通过计算电力客户的基线负荷,与其实际负荷对比,获得用户的实际可中断量;通过构建负荷损失成本计算模型,分析了不同行业的损失成本数据。其次,通过对可中断负荷的不确定性影响因素模型的研究,推断出可中断负荷的波动范围,据此归纳出对可中断负荷产生不确定影响的两方面原由:负荷削减总需求和用户响应。并采用区间概率分布对不确定性进行建模,量化了不确定性成分对系统的作用;接着对概率分布参数估计方法进行了研究,评估了最小二乘法作为参数估计方法得到的拟合结果的准确性;通过算例对目标负荷响应用户的响应不确定性进行剖析,得到可中断负荷的波动范围。最后,研究了可中断负荷的监测控制评价模型,从参加项目的可中断负荷的物理特性、历史数据以及不确定性几个维度综合得到各类用户的可中断量,定量描述了负荷参与可中断的潜力及其波动;分析了目前存在的可中断负荷管理几大模式,选择了适用于扬州电网的合理可中断模型,并结合可中断负荷特性模型定制了详细的控制方法,初步建立了参加可中断负荷需求响应项目的用户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结合了扬州数家用户的实际运行数据,评估了不同行业可中断潜力及可中断能力,初步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为可切负荷选择和精准负荷管控提供了实施思路。
李媛[5](2021)在《基于XRF与机器学习的锌冶炼渣重金属定量分析研究》文中提出锌冶炼浸出渣、钴镍渣、锌焙砂是湿法炼锌工艺产出的冶炼固废渣及中间产物,因含有Zn、Cu、Pb、Ag、Cd、As等多种有价金属元素,其资源化利用潜力巨大。然而由于其成分含量不稳定,检测精度不足等原因,导致关键元素的资源转化效率难以保证,因此对冶炼渣关键资源组分的精准定量分析在锌冶炼行业绿色发展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Zn、Cu、Pb、Cd、As五种目标元素为分析对象,分别采用XRF工作曲线法和XRF结合机器学习的方法对浸出渣、钴镍渣、锌焙砂中以上五种目标元素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以相对误差、相对标准偏差作为方法的评价指标,对两种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工作曲线法是以从工业现场采集的样品作为标准化样品进行ICP-AES检测,将ICP-AES检测结果作为目标元素定量分析基准值,随后对样品进行X射线荧光光谱(XRF)检测,建立目标元素工作曲线,利用工作曲线对各目标元素进行定量分析。XRF结合机器学习的方法是首先建立样品自动分类模型根据以上三种样品的XRF全谱图信息将样品分类,然后利用RBF神经网络,根据分类结果对每一类样品分别构建样品中五种目标元素含量预测模型,实现浸出渣、钴镍渣、锌焙砂样品目标元素含量预测。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能实现固废样品目标元素的定量分析。工作曲线法相对误差均值为2.81%,相对标准偏差均值为2.24%;XRF结合机器学习的方法相对误差均值为0.32%,相对标准偏差均值为0.8%。因此,XRF结合机器学习的方法能够实现在无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对三种样品全自动精准分类,根据样品的分类结果选择适当的定量分析模型,并对固废样品进行精准定量分析和基体校正,且分析结果优于传统工作曲线分析方法。
徐洪傲[6](2020)在《氧化酸浸-旋流电积回收铜镉渣中有价金属铜的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精炼锌产量逐年增加,湿法炼锌副产物铜镉渣量也随之不断增大,铜镉渣属于危险固体废物,其中含有多种有价金属,必须对其加以回收处理。此外,铜镉渣为铜含量较高的含铜废料,相对于贫铜矿具有更高的研究利用价值。本文针对湿法炼锌行业副产物铜镉渣的成分及结构特性,结合旋流电积技术对存在析出电位差异的复杂多金属离子溶液分离与提取的优势,以云南某湿法炼锌厂副产物铜镉渣为研究对象,采用常压氧化酸浸-旋流电积的方式回收铜镉渣中的有价金属铜。浸出过程是从铜镉渣中综合回收利用其中有价金属的关键步骤,研究了常压条件下不同工艺参数对铜镉渣氧化酸浸浸出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硫酸浓度为150g/L、液固比为4:1、过氧化氢用量为理论计算值的4倍、浸出时间为60min、浸出温度为30℃、原料粒径为-75μm、搅拌速度为300r/min的条件下,铜和镉的浸出率均可达97%以上,由于渣中部分锌以硫化锌的形式存在,因此锌的浸出率较低。根据铜镉渣浸出液中铜离子的浓度,设计了三段旋流电积从铜镉渣模拟浸出液中回收金属铜的研究方案,并考察了不同电流密度和循环流量对每段电积过程相关技术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阶段控制溶液中终点铜离子浓度为18g/L-20g/L,当电流密度为300A/m2,电解液循环流量为400L/h时,阴极铜纯度可达99.996%以上,电流效率可达98.75%;第二阶段控制溶液中终点铜离子浓度为7g/L-10g/L,当电流密度为400A/m2,循环流量为700L/h时,阴极铜的纯度可达99.99%以上,电流效率可达到98.93%;第三阶段控制溶液中终点铜离子浓度在0.5g/L以下,当电流密度为200A/m2,循环流量为500L/h时,可得到纯度大于99.9%的阴极铜,电流效率可达到93.37%。采用三段旋流电积的方式可使溶液中的铜离子浓度降低至0.1g/L以下,溶液中的铜离子在阴极上的电沉积率达99%以上。为探究不同的旋流电积工艺对电流效率、铜离子电沉积率、阴极铜品质及电积过程中杂质离子迁移规律等的影响,对铜镉渣浸出液在不除杂的情况下分别采用一段旋流电积、两段旋流电积和三段旋流电积等三种方式进行电积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三种不同的电积工艺下浸出液中铜离子在阴极上的电沉积率分别达到96.78%、99.20%和99.08%;采用分段旋流电积时的电流效率可明显从90.52%提高至98%以上;当溶液中的铜离子浓度降低到10g/L以下时,溶液中杂质离子的浓度开始出现较大波动;采用分段旋流电积获得的阴极铜产品表面光泽度更好,产品表面光滑,结晶、凸瘤等较少。采用分段电积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阴极电流效率、降低能耗,还可以提高溶液中铜离子在阴极上的电沉积率和获得更好的阴极铜产品形貌品质。
于伯浩[7](2019)在《MnO2与CNTs增强PbO2复合阳极的电沉积制备与电化学特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湿法炼锌电积过程普遍选用Pb-(0.5-1.0wt%)Ag合金作为阳极,相较铅阳极具有导电性好、硬度高的特点,但同时客观存在析氧电催化活性较弱、能耗较高、耐腐蚀性差、机械强度较低等问题。二氧化铅(PbO2)是一种具有金属导电性质的惰性金属氧化物,电催化活性高、导电性好、耐腐蚀性强,能够很好地满足锌电积工业生产中强腐蚀性硫酸介质的要求,是一类具有重要探索和研究价值的有色金属电积用阳极材料。本论文采用阳极复合电沉积技术,在Pb-0.6wt%Sb(PS)表面实现了甲磺酸-甲磺酸铅体系中α-PbO2与β-PbO2(活性颗粒MnO2、CNTs弥散掺杂)的分步可控制备。拟充分利用基质金属氧化物与第二相活性颗粒的协同效应,达到提高锌电积过程析氧电催化活性、降低直流电耗、延长使用寿命等目的。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云南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等支持。首先,采用旋转圆盘电极,运用流体动力学伏安法在甲磺酸-甲磺酸铅体系中研究了PbO2电沉积的反应、控制、扩散、沉积与生长等过程的动力学规律,通过Levich方程iL(28)0.62nFAD02/3v-1/6w1/2C0*,确定了PbO2电沉积过程的反应速率常数与扩散系数。PbO2的电沉积过程为明显的可逆反应,反应由扩散过程和电化学过程混合控制;增加Pb(Ⅱ)与甲磺酸浓度、升高溶液温度,反应速率常数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Pb(Ⅱ)和甲磺酸浓度的增加对溶液中的Pb(Ⅱ)向圆盘电极表面的扩散传输起到抑制作用,降低扩散系数,但升高溶液温度会增大扩散系数;在甲磺酸-甲磺酸铅体系中电沉积制备的PbO2主要为斜方晶型的α-PbO2,伴有少量立方晶型的β-PbO2。升高溶液温度有利于促进β-PbO2的生成。其次,采用阳极复合电沉积技术,在甲磺酸-甲磺酸铅体系PS基体表面制备了α(β)-PbO2,重点考察了Pb(Ⅱ)浓度、MSA浓度、电流密度、溶液温度等对PS/α(β)-PbO2在硫酸-硫酸锌溶液中析氧电催化活性、腐蚀特性、晶型结构、表面微观组织特征等的影响规律。探明了甲磺酸-甲磺酸铅体系中制约PbO2电沉积过程晶型结构的导向因素,结果表明:电流密度和溶液温度分别决定PbO2电沉积时的电子转移过程和扩散过程,影响其形核速率与生长速率,从而出现甲磺酸-甲磺酸铅体系中制备出的PbO2存在α-PbO2和β-PbO2两种晶型结构的差异。25℃下制备的沉积层以α-PbO2晶型为主,显微硬度最高,达到426.2 Hv。升高溶液温度有利于促进亚稳态α-PbO2晶型向β-PbO2晶型发生转变及β-PbO2的沉积和生长,在溶液温度为60℃时制备的沉积层以β-PbO2晶型为主,对应的复合阳极在锌电积摸拟溶液中的可逆性最佳(i0:9.128×10-8A·cm-2),耐腐蚀性最强(icorr:3.76×10-4A·cm-2),析氧电催化活性最好,在电流密度为300 A·m-2、400 A·m-2、500 A·m-2下对应的阳极析氧过电位分别为0.844 V、0.907 V、0.928 V。再次,在PS基体表面电沉积出α-PbO2的基础上,继续在甲磺酸-甲磺酸铅体系中制备出了第二相颗粒MnO2、CNTs弥散掺杂的β-PbO2。提出了MnO2、CNTs与β-PbO2的共沉积改性机理,研磨处理的MnO2与NaF处理的CNTs的表面在甲磺酸-甲磺酸铅体系中带有负电荷,在解决了活性颗粒团聚问题的同时促进了其在电场力作用下向阳极表面的移动和吸附,提高了β-PbO2在α-PbO2表面的异相形核和生长速率,将第二相颗粒包覆后形成了交错分布的空间网络结构;利用基质金属氧化物(二氧化铅)与活性颗粒(MnO2、CNTs)本身特性及相互的协同效应,沉积层晶粒间隙得到填补,尺寸得到细化,组织更加致密均匀。当MnO2与CNTs在β-PbO2中弥散嵌入后,复合阳极的电催化活性在锌电积模拟溶液中电流密度为300 A·m-2、400A·m-2、500A·m-2下的阳极析氧过电位分别降低到0.613 V、0.677V、0.693 V。同时,腐蚀电位提高,腐蚀电流密度降低,耐腐蚀性得到增强。最后,考察了新型复合阳极在锌电积模拟溶液中电积8天的电流效率、直流电耗、槽电压、腐蚀寿命等电化学特性。α-PbO2沉积时间长的复合阳极的耐腐蚀性更强,β-PbO2沉积时间长的复合阳极的析氧电位更低,电催化活性更高;在电积过程中新型阳极表面伴随着微量β-PbO2薄膜的生成,其析氧电催化活性又得到进一步提高。与Pb-0.8wt%Ag合金相比,PS/α-PbO2/β-PbO2-MnO2-CNTs复合阳极在硫酸-硫酸锌模拟溶液中电积8天后的槽电压降低299 mV,电流效率提高2.1%,直流电耗降低323.54 kWh/(t·Zn)。同时,在大电流密度20000 A·m-2下的加速运转寿命达到68.2 h,转化为正常使用电流密度500 A·m-2下的寿命达到109120 h。
陈娇[8](2019)在《焦炭质量与炼焦能耗的预测模型研究》文中认为钢铁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资源和能源密集产业,焦炭质量与炼焦能耗作为炼焦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指标,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炼焦企业设备和技术欠缺,很难实现在线监测。为了保证焦炭的质量及稳定性,炼焦能耗符合要求,对焦化生产过程进行实时控制,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预测模型进行预测来指导企业的生产。本文针对炼焦企业焦炭质量与炼焦能耗很难实现在线监测的问题,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焦炭的生产工艺、焦炭质量指标以及炼焦能耗等进行了深入的探究,构建一种基于混沌优化算法(Chaos Optimization Algorithm)和差分进化算法(Differential Evolution Algorithm,DE)优化的RBF神经网络模型,将该模型用于焦炭质量与炼焦能耗的预测。炼焦的实际过程是一个涉及物理与化学的过程,结合炼焦生产过程中的炼焦生产流程原理,分析探讨影响焦炭质量与炼焦能耗的因素,找到模型的输入输出量,构建相应的预测模型。通过对炼焦企业采集的数据进行筛选与预处理,利用实际生产数据对神经网络进行学习,确定神经网络的参数,用训练后的网络对焦炭质量与炼焦能耗进行预测,将预测得到数据与实际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为解决神经网络参数随机选择影响预测模型精度问题,本文提出混合算法对神经网络的函数中心、宽度以及输出权值进行优化。首先将RBF(Radial Basis Function)网络仿真得到的中心值、宽度以及输出权值进行组合,作为CDE(Chaos and Differential Evolution Optimization Algorithm,CDE)算法种群规模的个体,初始化CDE算法中各个参数,混合算法的适应度函数取决于RBF网络的均方差,并作为评价种群的标准,得到最优的解,将这些解解码后代回网络,得到CDE-RBF网络的预测模型,将该模型用到实际生产的预测中,进行焦炭质量与炼焦能耗的预测。最后焦炭质量与炼焦能耗的预测模型仿真结果表明CDE-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能够弥补RBF网络预测精度低的缺点,能够正确指导炼焦企业焦炭生产过程中的实时控制,为炼焦企业了解焦炭质量好坏与炼焦能耗多少提供了参考,对实际生产具有指导作用。
刘红召[9](2019)在《铼在辉钼矿焙烧过程中的逸出及淋洗液吸附机理研究》文中指出铼是一种稀有高熔点金属,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铼没有独立矿床,主要伴生于辉钼矿中,在钼精矿焙烧过程中作为副产品回收。但我国钼伴生铼资源存在挥发率低、低浓度含铼淋洗液尚无合理的技术方法进行高效回收的问题。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本文对钼和铼氧化过程热力学进行了系统分析,查明影响钼精矿中铼挥发率和进入淋洗液比例的关键性因素,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提高钼精矿焙烧过程铼挥发率的新方案;研究了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从低浓度含铼溶液中吸附铼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形成了高效回收淋洗液中低浓度铼的新技术。通过本文的研究,克服了现有钼精矿焙烧过程中铼挥发率低、淋洗液中低浓度铼无法高效回收的技术难题,成果在多家企业得到工业化应用,为我国钼伴生铼资源的高效回收提供了技术经济可行的新途径。论文针对现有钼精矿焙烧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在系统的热力学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提升铼挥发率的新方案。钼精矿焙烧过程主要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分析表明,铼的氧化物中,仅Re2O7具有很高的蒸气压,需将铼氧化为高价态并保持较高的温度才能实现铼的高效挥发;钼的高价氧化物MoO3不能将铼氧化为最高价态Re2O7,而铼的高价氧化物Re207可以将钼氧化到最高价态MoO3,因此,在钼精矿焙烧过程中,只有将钼大部分氧化为MoO3后,才有可能将铼大量氧化为Re2O7,因此,焙砂的氧化程度是影响铼挥发率的关键因素。另外,由于Re2O7的蒸气压随温度变化较大,采用布袋收尘系统处理烟气时,作业温度为1 50℃,烟气中的铼仅有18.3%进入淋洗液;采用电收尘作业温度在240℃左右,烟气中的铼有56.6%可进入淋洗液,因此,收尘作业温度的高低是影响铼能否进入淋洗液的关键因素。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烟灰集中进入高溶性钼精矿焙烧和钼精矿两段焙烧技术方案,旨在提高钼精矿焙烧过程中铼总体挥发率。论文在钼精矿焙烧淋洗液中低浓度铼的回收方面,研究了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铼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质,并通过条件试验、扩大试验和工业试验,形成了从钼精矿焙烧淋洗液中回收铼成套工艺技术。从淋洗液中富集低浓度铼的探索试验表明,ZS70树脂具有优异的吸脱附性能和循环使用性能,铼是以Re04-的形式吸附到ZS70树脂上。铼在树脂上的吸附过程可以用Langmuir模型进行描述,在293K-333K之间,铼在树脂上的吸附过程△G<0,△H<0,△S<0,说明该吸附过程是个自发进行的、放热的、混乱程度降低的过程。动力学研究表明,铼在树脂上的吸附受内扩散控制,表观活化能为4.4kJ/mol。在淋洗液体系中,树脂对铼的饱和吸附容量为60.42mg/g干树脂,对钼的饱和吸附容量为9.3mg/g干树脂;随着吸附温度降低、初始浓度提高,铼在树脂上平衡吸附容量增大;硫酸根、钼酸根、氟离子等杂质离子降低了铼的平衡吸附容量和吸附速度;采用浓度为2.5%的氨水溶液,20min内可以将树脂上的铼完全解吸附。从钼精矿焙烧淋洗液中回收铼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吸附过程流速控制在3~4BV/h,处理量192BV以内,吸附率>99%;采用浓度为2.5%的氨水溶液进行解吸附,流速控制为1.5BV/h,铼的解吸峰集中在2BV~4BV之间,5倍树脂体积液量可以将铼完全解吸;解吸液铼含量在4~8g/L,钼含量在0.7~1.2g/L,解吸液中铼浓度相比淋洗液可富集63倍,钼铼比从淋洗液中的6.2降低到0.2,富集铼的同时实现了钼铼的初步分离。一次蒸发结晶控制蒸发量小于93%,铼的析出量占解吸液中总铼量的94.1%,经过二次重结晶,得到的高铼酸铵产品纯度达到99.98%。
黄仔牛[10](2019)在《改质镍渣熔融氧化过程中熔化特性与黏度演变规律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闪速炉水淬镍渣是镍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大宗固废,其中的TFe含量可达40wt%,因此研究镍渣中铁资源综合回收对镍渣的综合利用有重要意义。熔化特性与黏度直接影响熔渣中的化学反应速率、传质速率以及晶体的析出与长大速率,是熔融镍渣氧化过程中磁铁矿相生成的重要影响因素。镍渣成分复杂,元素种类较多,其主要渣系为CaO-SiO2-FeO-MgO四元体系,因此我们在研究该四元体系的基础上,探究实际镍渣熔化特性与黏度的变化规律和主控因素,为改质熔融氧化法提取镍渣中的铁资源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支撑。本文研究了碱度与FeO含量对CaO-SiO2-FeO-MgO渣系相图、熔化特性以及黏度的影响,并从微观结构演化上阐明了黏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了碱度对镍渣熔化温度与黏度的影响规律,获得了最佳的氧化条件;最后探究了改质镍渣熔融氧化过程中铁元素的富集行为。具体结论如下:(1)利用FactSage计算CaO-SiO2-FeO-MgO四元相图,分析结果表明:在空气气氛下,当碱度为0.381.50时,成分点位于尖晶石相初晶区,且随碱度的增加,尖晶石相初晶区面积先增大后减小;当FeO含量为6.0016.00 wt%时,成分点位于黄长石相初晶区,当FeO含量达到26.00 wt%时,成分点位于尖晶石相初晶区;FeO含量为26.0046.07 wt%时,随着FeO含量的增加,尖晶石相初晶区面积逐渐增大。(2)对CaO-SiO2-FeO-MgO四元渣系的熔化特性与黏度的变化规律的研究表明:当碱度为0.381.50时,随着碱度的增加,渣系的液相线温度、熔化温度和临界黏度温度均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当碱度为0.90时,液相线温度、软化温度、半球温度、流动温度和临界黏度温度均达最低,分别为1297℃、1244℃、1256℃、1274℃和1263℃;当FeO含量为6.0046.07 wt%时,随着FeO含量的增加,渣系的液相线温度、熔化温度和临界黏度温度均呈减小的趋势;随着碱度与FeO含量的增加,熔渣黏度逐渐减小,这主要是因为熔渣结构发生了由层状或网状结构向二聚体或单体结构转变,使得硅酸盐的聚合度不断减小。(3)对实际镍渣的熔化温度与黏度的研究表明:当碱度为0.381.50时,随着碱度的增加,镍渣的熔化温度与临界黏度温度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当碱度为0.90时,镍渣的熔化温度与临界黏度温度最低,软化温度、半球温度、流动温度和临界黏度温度分别为1275℃、1313℃、1406℃和1294℃,这些结果与(2)中的研究结果保持一致;改质镍渣熔融氧化过程中,适宜的氧化条件是温度14001500℃,碱度0.90。(4)对实际镍渣中磁铁矿相析出行为的研究表明:改质剂CaO的加入有助于镍渣中铁橄榄石与铁镁橄榄石的分解;改质剂CaO与氧气同时存在的条件下,可以实现镍渣中的铁组分向磁铁矿相中的迁移与富集;尖晶石中主要物相为磁铁矿相(Fe3O4)。碱度为0.90的改质氧化镍渣在非平衡凝固过程中,磁铁矿相在1455℃时开始析出,010 s时磁铁矿相晶粒的长大速率为1.20μm/s,明显高于1022 s时磁铁矿相晶粒的长大速率0.16μm/s,22 s后磁铁矿相的晶粒尺寸基本保持不变,呈颗粒状。
二、网络电压高低对冶炼行业能耗影响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电压高低对冶炼行业能耗影响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江苏工业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碳达峰、碳中和基本概念 |
1. 碳达峰、碳中和的理论基础 |
2. 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概念 |
二、江苏工业碳排放现状 |
1. 江苏工业碳排放及碳排放强度 |
2. 重点行业碳排放情况 |
3. 江苏工业实现碳达峰的基础 |
三、碳达峰、碳中和对江苏工业发展的挑战及机遇 |
1. 挑战 |
2. 机遇 |
四、江苏工业实现碳达峰的路径建议 |
1. 制定和落实省级专项发展规划,统筹碳达峰全省布局 |
2. 以绿色发展倒逼产业结构优化,培育绿色经济新动能 |
3. 构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加速推动关键领域技术突破 |
4. 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作用,提升低碳经济治理能力 |
(2)氩氧精炼铁合金过程炉内碳含量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
1.2 课题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铁合金生产工艺简介 |
1.2.2 碳含量检测方法 |
1.2.3 终点控制方法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氩氧精炼低碳铬铁合金过程数学模型建立 |
2.1 氩氧精炼铬铁合金建模方法概述 |
2.1.1 数学模型在冶炼过程中的作用 |
2.1.2 建立数学模型的常用方法 |
2.2 氩氧低碳铬铁生产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 |
2.2.1 机理模型的基本假设 |
2.2.2 脱碳速率与供氧速率关系模型 |
2.2.3 脱碳速率与供氩速率关系模型 |
2.2.4 温度变化速率与气体供给速率关系模型 |
2.3 机理模型传递函数求取 |
2.3.1 碳含量与供氧速率传递函数 |
2.3.2 碳含量与供氩速率传递函数 |
2.3.3 温度与气体供给速率传递函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AOD的经典控制方法和内模控制方法 |
3.1 氩氧精炼低碳铬铁合金经典控制方法 |
3.1.1 经典控制方法 |
3.1.2 系统设计 |
3.2 AOD经典控制方法仿真分析 |
3.3 氩氧精炼低碳铬铁合金内模控制方法 |
3.3.1 内模控制 |
3.3.2 系统设计 |
3.4 AOD内模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专家内模的氩氧精炼低碳铬铁合金碳含量控制系统 |
4.1 专家内模控制系统 |
4.1.1 专家系统概述 |
4.1.2 专家控制系统建立 |
4.1.3 专家内模控制系统设计 |
4.1.4 AOD专家内模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
4.2 改进的专家内模控制系统 |
4.2.1 抗饱和结构 |
4.2.2 改进内模控制 |
4.2.3 抗饱和内模结构专家系统 |
4.2.4 仿真分析及实验对比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氩氧精炼低碳铬铁合金集散控制系统的实现 |
5.1 AOD的 DCS系统结构及管理层设计 |
5.1.1 DCS系统配置及结构 |
5.1.2 集中操作监视 |
5.2 AOD的 DCS控制系统的主要子系统设计 |
5.2.1 底枪气体控制子系统 |
5.2.2 顶枪气体控制子系统 |
5.2.3 倾动控制子系统 |
5.2.4 加料控制子系统 |
5.2.5 除尘监测子系统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3)基于切削力特征的镨钕合金碳含量软测量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镨钕合金冶炼工艺研究现状 |
1.2.2 金属碳含量测定方法研究现状 |
1.2.3 软测量建模方法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切削力特征的镨钕合金碳含量软测量研究 |
2.1 镨钕合金碳含量检测的软测量思路 |
2.2 镨钕合金碳含量软测量模型 |
2.2.1 辅助变量选取 |
2.2.2 辅助变量预处理 |
2.2.3 碳含量软测量模型建立 |
2.3 基于机器学习的碳含量软测量算法优化 |
2.3.1 基于SVM的碳含量软测量算法优化 |
2.3.2 基于决策树的碳含量软测量算法优化 |
2.3.3 基于RNN的碳含量软测量算法优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镨钕合金碳含量自动检测系统总体方案 |
3.1 检测方法性能评价指标 |
3.2 总体设计方案 |
3.3 系统硬件 |
3.4 系统软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镨钕合金碳含量自动检测系统硬件 |
4.1 硬件结构分析 |
4.1.1 进给装置 |
4.1.2 传动装置 |
4.1.3 分拣装置 |
4.1.4 数据采集装置 |
4.2 整体结构模态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镨钕合金碳含量自动检测系统软件 |
5.1 开发环境简介 |
5.2 软件模块设计 |
5.2.1 登录模块 |
5.2.2 电机运动控制模块 |
5.2.3 数据采集模块 |
5.2.4 数据保存模块 |
5.3 环境噪声分析及滤波处理 |
5.4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镨钕合金碳含量软测量实验 |
6.1 碳含量模型验证与分析 |
6.1.1 误差实验 |
6.1.2 分级实验 |
6.1.3 切削力变化规律实验 |
6.2 基于机器学习的切削力特征分类优化研究 |
6.2.1 切削力特征分析与提取 |
6.2.2 特征分类结果 |
6.3 检测方法性能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适应网荷互动的可中断负荷特性及监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项目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可中断负荷实施方式 |
1.2.2 可中断负荷实施情况 |
1.2.3 江苏电网源网荷精准切负荷系统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1.4 章节内容分配 |
第2章 典型用户可中断负荷特性研究 |
2.1 可中断工业负荷特性研究 |
2.1.1 钢压延加工行业 |
2.1.2 机械加工行业 |
2.1.3 造船业 |
2.1.4 水泥业 |
2.1.5 化工行业 |
2.1.6 纺织业 |
2.2 商业负荷 |
2.3 居民负荷 |
2.4 可中断负荷特性建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可中断负荷损失成本分析 |
3.1 可中断负荷损失成本影响因素 |
3.1.1 提前通知时间 |
3.1.2 中断持续时间 |
3.1.3 中断发生时间 |
3.1.4 不同电压等级 |
3.2 可中断负荷损失成本评估计算模型 |
3.3 不同类型中断损失成本计算 |
3.3.1 延时可中断负荷中断成本计算 |
3.3.2 立即可中断负荷中断损失计算 |
3.4 典型行业用户损失成本评估分析 |
3.5 可中断负荷激励机制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可中断负荷控制精度影响研究 |
4.1 需求响应不确定性分析 |
4.1.1 需求响应的随机性 |
4.1.2 需求响应的模糊性 |
4.1.3 需求响应中的粗糙性 |
4.2 可中断负荷不确定性表征模型 |
4.2.1 基于负荷削减需求的可中断不确定性建模 |
4.2.2 基于用户响应的可中断不确定性建模 |
4.3 参数估计方法 |
4.4 算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可中断负荷监控模型 |
5.1 基于历史数据的可中断负荷预测 |
5.1.1 负荷聚类 |
5.1.2 支持向量机算法 |
5.1.3 基于负荷聚类的支持向量机算法负荷模型 |
5.1.4 算例分析 |
5.2 可中断负荷具体控制策略 |
5.2.1 可中断管理模型各主要类型介绍 |
5.2.2 可中断管理模型选择 |
5.3 可中断负荷监控模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可中断负荷能效评价指标体系 |
6.1 可中断负荷评价指标 |
6.2 可中断负荷需求响应评估方法 |
6.2.1 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简介 |
6.2.2 权重划分及计算 |
6.3 算例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XRF与机器学习的锌冶炼渣重金属定量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锌冶炼固废常规定量分析方法 |
1.3 XRF定量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1.3.1 XRF基本原理 |
1.3.2 传统XRF无标样分析法研究进展 |
1.3.3 工作曲线法研究进展 |
1.3.4 XRF结合化学计量法定量分析研究进展 |
1.4 研究意义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方法与理论基础 |
2.1 样品采集 |
2.2 实验样品目标元素浓度值测定 |
2.2.1 实验设备及材料 |
2.2.2 标准溶液的制备及标准曲线的建立 |
2.2.3 样品预处理 |
2.2.4 样品检测与结果分析 |
2.3 样品XRF检测 |
2.3.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2.3.2 样品预处理 |
2.3.3 目标元素特征谱线选取 |
2.3.4 测试时间确定 |
2.3.5 样品测试 |
2.4 样品分类方法 |
2.4.1 KNN算法 |
2.4.2 SVM算法 |
2.4.3 SOM神经网络 |
2.5 RBF神经网络元素含量预测模型 |
2.5.1 RBF神经网络简介 |
2.5.2 RBF神经网络学习 |
2.5.3 RBF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 |
第三章 XRF工作曲线建立及精度分析 |
3.1 引言 |
3.2 目标元素工作曲线的建立 |
3.2.1 锌焙砂目标元素工作曲线的建立 |
3.2.2 钴镍渣目标元素工作曲线的建立 |
3.2.3 浸出渣目标元素工作曲线的建立 |
3.3 工作曲线定量分析精准度分析 |
3.3.1 XRF工作曲线法对锌焙砂目标元素定量分析 |
3.3.2 XRF工作曲线法对钴镍渣目标元素定量分析 |
3.3.3 XRF工作曲线法对浸出渣目标元素定量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机器学习的优化 |
4.1 引言 |
4.2 利用机器学习实现样品自动分类 |
4.2.1 XRF结合KNN算法实现样品分类 |
4.2.2 XRF结合SVM算法实现样品分类 |
4.2.3 XRF结合SOM神经网络实现样品分类 |
4.2.4 分类方法比较 |
4.3 基于XRF-RBF神经网络的目标元素含量预测 |
4.3.1 RBF神经网络对锌焙砂目标元素含量的预测 |
4.3.2 RBF神经网络对钴镍渣目标元素含量的预测 |
4.3.3 RBF神经网络对浸出渣目标元素含量的预测 |
4.4 RBF神经网络预模型与工作曲线分析模型比较 |
4.4.1 精密度分析 |
4.4.2 准确度分析 |
4.4.3 目标元素不同浓度下两种方法的精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6)氧化酸浸-旋流电积回收铜镉渣中有价金属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铜镉渣简介 |
1.2.1 铜镉渣来源 |
1.2.2 铜镉渣中主要有价金属的性质及用途 |
1.3 铜镉渣回收处理现状 |
1.3.1 浸出法 |
1.3.2 萃取法 |
1.3.3 置换法 |
1.3.4 结晶法 |
1.3.5 电积法 |
1.4 旋(湍)流电积技术简介 |
1.4.1 旋(湍)流电积技术 |
1.4.2 影响旋流电积过程的因素 |
1.5 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选题依据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原料、设备及方法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试剂及设备 |
2.2.1 实验主要试剂 |
2.2.2 实验主要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第三章 铜镉渣常压氧化酸浸研究 |
3.1 氧化酸浸理论基础 |
3.1.1 热力学分析 |
3.1.2 动力学分析 |
3.2 氧化酸浸实验 |
3.2.1 实验步骤 |
3.2.2 酸度对浸出率的影响 |
3.2.3 温度对浸出率的影响 |
3.2.4 时间对浸出率的影响 |
3.2.5 液固比浸出率的影响 |
3.2.6 氧化剂用量对浸出率的影响 |
3.2.7 搅拌速率对浸出率的影响 |
3.2.8 浸出条件优化实验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模拟浸出液旋流电积提取金属铜的研究 |
4.1 电沉积原理 |
4.2 实验步骤及工艺流程 |
4.2.1 实验步骤 |
4.2.2 工艺流程 |
4.2.3 电积过程技术指标及计算 |
4.3 模拟浸出液三段旋流电积研究 |
4.3.1 一段旋流电积 |
4.3.2 二段湍流电积 |
4.3.3 三段旋流电积 |
4.3.4 阴极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铜镉渣浸出液旋流电积提铜对比实验研究 |
5.1 实验现象对比分析 |
5.2 技术参数对比分析 |
5.3 铜、氢离子浓度变化对比分析 |
5.4 杂质离子迁移对比分析 |
5.5 阴极铜品质对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B(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7)MnO2与CNTs增强PbO2复合阳极的电沉积制备与电化学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锌冶金概况 |
1.2 湿法炼锌工艺能耗分析 |
1.3 湿法炼锌工艺用阳极材料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铅及铅基阳极材料 |
1.3.2 二氧化铅阳极材料 |
1.4 复合电沉积方法概况 |
1.4.1 复合电沉积的分类及特点 |
1.4.2 复合电沉积的原理及模型 |
1.5 二氧化铅电沉积的机理及改性 |
1.5.1 二氧化铅电沉积的机理 |
1.5.2 二氧化铅电沉积的改性 |
1.6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6.1 论文的选题依据 |
1.6.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6.3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2.2 复合阳极的制备 |
2.2.1 基体的制备 |
2.2.2 沉积液的制备 |
2.2.3 沉积层的制备 |
2.3 复合阳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2.3.1 析氧电催化活性测试 |
2.3.2 循环伏安曲线测试 |
2.3.3 耐腐蚀性测试 |
2.3.4 交流阻抗谱测试 |
2.4 复合阳极的物理性能测试 |
第三章 旋转圆盘电极表面电沉积PbO_2过程动力学规律 |
3.1 旋转圆盘电极表面电沉积PbO_2实验 |
3.1.1 旋转圆盘电极表面电沉积PbO_2实验装置 |
3.1.2 旋转圆盘电极表面电沉积PbO_2实验原理 |
3.2 旋转圆盘电极表面电沉积PbO_2过程动力学规律初探 |
3.3 电沉积工艺对旋转圆盘电极表面电沉积PbO_2过程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
3.3.1 Pb(Ⅱ)浓度对旋转圆盘电极表面电沉积PbO_2过程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
3.3.2 MSA浓度对旋转圆盘电极表面电沉积PbO_2过程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
3.3.3 溶液温度对旋转圆盘电极表面电沉积PbO_2过程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
3.4 旋转圆盘电极表面电沉积PbO_2过程动力学规律探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b-0.6wt%Sb基体表面电沉积α(β)-PbO_2沉积层的制备及性能 |
4.1 Pb-0.6wt%Sb基体表面电沉积α(β)-PbO_2沉积层实验初探 |
4.2 电沉积工艺对基体表面PbO_2沉积层物化性能的影响 |
4.2.1 Pb(Ⅱ)浓度对Pb-0.6wt%Sb基体表面PbO_2沉积层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4.2.2 Pb(Ⅱ)浓度对Pb-0.6wt%Sb基体表面PbO_2沉积层物理性能的影响 |
4.2.3 MSA浓度对Pb-0.6wt%Sb基体表面PbO_2沉积层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4.2.4 MSA浓度对Pb-0.6wt%Sb基体表面PbO_2沉积层物理性能的影响 |
4.2.5 电流密度对Pb-0.6wt%Sb基体表面PbO_2沉积层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4.2.6 电流密度对Pb-0.6wt%Sb基体表面PbO_2沉积层物理性能的影响 |
4.2.7 溶液温度对Pb-0.6wt%Sb基体表面PbO_2沉积层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4.2.8 溶液温度对Pb-0.6wt%Sb基体表面PbO_2沉积层物理性能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活性颗粒共沉积改性β-PbO_2复合阳极的制备及性能 |
5.1 Pb-0.6wt%Sb基体表面电沉积α(β)-PbO_2沉积层初期生长行为 |
5.1.1 电流密度对Pb-0.6wt%Sb基体表面PbO_2沉积层初期生长行为的影响 |
5.1.2 溶液温度对Pb-0.6wt%Sb基体表面PbO_2沉积层初期生长行为的影响 |
5.2 活性颗粒改性PS/α-PbO_2/β-PbO_2-MnO_2复合阳极的制备 |
5.2.1 活性颗粒MnO_2的超声分散优化 |
5.2.2 MnO_2浓度对PS/α-PbO_2/β-PbO_2-MnO_2复合阳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5.2.3 MnO_2与β-PbO_2共沉积改性机理 |
5.3 活性颗粒改性PS/α-PbO_2/β-PbO_2-CNTs复合阳极的制备 |
5.3.1 活性颗粒CNTs的超声分散优化 |
5.3.2 CNTs浓度对PS/α-PbO_2/β-PbO_2-CNTs复合阳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5.3.3 CNTs与β-PbO_2共沉积改性机理 |
5.4 活性颗粒改性PS/α-PbO_2/β-PbO_2-MnO_2(CNTs)复合阳极的制备 |
5.4.1 PS/α-PbO_2/β-PbO_2-MnO_2(CNTs)复合阳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5.4.2 PS/α-PbO_2/β-PbO_2-MnO_2(CNTs)复合阳极的物理性能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复合阳极在锌电积模拟过程前后物化性能的变化规律 |
6.1 锌电积模拟系统装置及原理 |
6.2 不同PbO_2沉积时间复合阳极电解模拟过程前后物化性能的变化 |
6.2.1 不同PbO_2沉积时间复合阳极电解模拟过程前物化性能的对比 |
6.2.2 不同PbO_2沉积时间复合阳极电解模拟过程后物化性能的对比 |
6.3 最优复合阳极与传统铅银阳极的性能对比 |
6.3.1 最优复合阳极与传统铅银阳极电化学性能的对比 |
6.3.2 最优复合阳极与传统铅银阳极物理性能的对比 |
6.3.3 最优复合阳极与传统铅银阳极应用性能的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焦炭质量与炼焦能耗的预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焦炭质量与炼焦能耗预测研究现状 |
1.3 相关原理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2 炼焦生产机理分析及影响因素的确定 |
2.1 炼焦生产机理分析 |
2.2 炼焦能耗预测模型分析 |
2.2.1 焦炭质量指标要求 |
2.2.2 焦炭质量预测模型影响因素 |
2.2.3 焦炭质量预测模型变量确定 |
2.3 炼焦能耗预测模型分析 |
2.3.1 炼焦能耗影响因素 |
2.3.2 炼焦能耗预测模型变量确定 |
2.4 本章小结 |
3 焦炭质量与炼焦能耗RBF预测模型分析 |
3.1 RBF神经网络 |
3.1.1 径向基函数 |
3.1.2 RBF神经网络结构 |
3.1.3 RBF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 |
3.2 RBF神经网络的焦炭质量预测模型分析 |
3.2.1 数据样本选择预处理 |
3.2.2 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确定 |
3.2.3 RBF神经网络的预测分析 |
3.3 RBF神经网络的炼焦能耗预测模型分析 |
3.3.1 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确定 |
3.3.2 数据样本选择预处理 |
3.3.3 神经网络的预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混沌差分进化算法 |
4.1 差分进化算法 |
4.1.1 差分进化算法原理 |
4.1.2 差分进化算法的步骤 |
4.1.3 差分进化算法的参数分析 |
4.1.4 差分进化算法的优缺点 |
4.2 混沌搜索算法 |
4.2.1 混沌映射 |
4.2.2 混沌优化算法流程 |
4.3 混沌差分进化算法 |
4.4 本章小结 |
5 焦炭质量与炼焦能耗CDE-RBF预测模型 |
5.1 CDE-RBF算法流程 |
5.2 CDE优化RBF神经网络的焦炭质量预测模型 |
5.2.1 CDE-RBF网络焦炭质量预测模型确定 |
5.2.2 CDE-RBF算法的实现 |
5.2.3 CDE-RBF神经网络焦炭质量预测模型的预测分析 |
5.3 CDE优化RBF神经网络的炼焦能耗预测模型 |
5.3.1 CDE-RBF神经网络炼焦能耗预测模型确定 |
5.3.2 CDE-RBF算法的实现 |
5.3.3 CDE-RBF神经网络炼焦能耗预测模型的预测分析 |
5.4 本章小节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符号说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铼在辉钼矿焙烧过程中的逸出及淋洗液吸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铼的基本性质 |
1.2 铼资源情况 |
1.2.1 铼资源的主要赋存状态 |
1.2.2 世界铼资源储量 |
1.2.3 我国铼资源储量 |
1.2.4 铼的应用现状 |
1.3 国内外铼开发利用技术现状 |
1.3.1 钼精矿焙烧技术现状 |
1.3.2 钼精矿焙烧尾气二氧化硫浓度 |
1.3.3 铼在钼精矿焙烧过程中的挥发情况 |
1.3.4 铼富集技术现状 |
1.3.5 铼回收的工业实例 |
1.4 选题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1.4.1 选题的意义 |
1.4.2 实现铼高效综合回收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
1.4.3 选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试验原料和分析方法 |
2.1 试验原料 |
2.1.1 洛钼钼精矿 |
2.1.2 江铜钼精矿 |
2.1.3 钼精矿焙烧淋洗液 |
2.1.4 离子交换树脂 |
2.1.5 其他试剂 |
2.2 试验装置 |
2.2.1 静态吸附/解吸附试验装置 |
2.2.2 动态吸附/解吸附试验装置 |
2.2.3 动态吸附/解吸附扩大试验和工业化试验 |
2.3 化学分析方法 |
2.3.1 原理 |
2.3.2 光谱测定分析线选择 |
2.3.3 质谱测定同位素选择 |
2.3.4 标准溶液配制 |
2.3.5 标准曲线 |
2.3.6 样品制备 |
2.3.7 计算方法 |
2.4 其他测试方法 |
3 钼精矿焙烧过程中铼挥发机理研究 |
3.1 热力学计算方法 |
3.2 辉钼矿(MoS_2)的氧化反应 |
3.2.1 标准吉布斯自由能 |
3.2.2 Mo-S-O的优势区域 |
3.2.3 辉钼矿氧化反应次序 |
3.3 硫化铼(ReS_2)的氧化反应 |
3.4 钼化合物和铼化合物的交互反应 |
3.4.1 Re_2O_7和钼化合物的反应 |
3.4.2 MoO_3和铼化合物的反应 |
3.5 铼氧化物的蒸气压 |
3.5.1 铼主要氧化物基本性质 |
3.5.2 铼主要氧化物蒸气压 |
3.6 焙烧过程主要化学反应的标准反应热 |
3.6.1 钼精矿氧化的反应阶段 |
3.6.2 铝精矿不同氧化过程的标准反应热 |
3.7 差热分析 |
3.7.1 钼精矿的差热分析 |
3.7.2 MoO_2差热分析 |
3.7.3 Re_2O_7的差热分析 |
3.8 小结 |
4 钼精矿焙烧过程中铼走向及挥发率提升的研究 |
4.1 钼精矿焙烧技术方法简述 |
4.2 钼精矿中铼分布特征 |
4.3 铼在钼精矿焙烧过程中的挥发率 |
4.3.1 回转窑-布袋收尘钼精矿焙烧系统 |
4.3.2 多膛炉-电收尘钼精矿焙烧系统(钼铁用氧化钼) |
4.3.3 多膛炉-电收尘钼精矿焙烧系统(高溶氧化钼) |
4.3.4 不同类型钼精矿焙烧生产线铼挥发率对比 |
4.4 铼在钼精矿焙烧烟灰中的分布特征 |
4.4.1 不同类型烟灰中的铼含量 |
4.4.2 烟灰形貌和组成特征 |
4.5 钼精矿焙烧淋洗液 |
4.5.1 不同类型钼精矿焙烧方式淋洗液铼含量 |
4.5.2 淋洗液主要化学元素组成 |
4.5.3 淋洗液中主要元素的存在形式 |
4.6 铼高效进入淋洗液的两个关键影响因素 |
4.6.1 钼精矿焙砂的氧化程度 |
4.6.2 钼精矿焙烧收尘系统温度 |
4.7 提高钼伴生铼进入淋洗液的技术方案 |
4.7.1 烟尘集中进入高溶性氧化钼焙烧的工艺 |
4.7.2 钼精矿两段焙烧工艺 |
4.8 小结 |
5 离子交换法从淋洗液中吸附铼的机理研究 |
5.1 探索试验 |
5.1.1 萃取法 |
5.1.2 离子交换树脂法 |
5.2 ZS70树脂吸附铼的机理 |
5.2.1 ZS70树脂物理性质 |
5.2.2 pH值对平衡浓度的影响 |
5.2.3 红外光谱分析 |
5.2.4 ZS70树脂吸附铼的主要反应 |
5.3 ZS70树脂吸附铼的热力学研究 |
5.3.1 吸附等温线 |
5.3.2 吸附模型 |
5.3.3 热力学参数计算 |
5.4 ZS70树脂吸附铼的动力学研究 |
5.4.1 平衡浓度随吸附时间的变化 |
5.4.2 动力学控制步骤的确定 |
5.4.3 吸附表观活化能 |
5.4.4 搅拌速度对铼吸附速度的影响 |
5.5 杂质阴离子对铼吸附性能的影响 |
5.5.1 硫酸根对吸附的影响 |
5.5.2 氟离子对吸附的影响 |
5.5.3 不同类型阴离子对铼吸附的影响 |
5.6 小结 |
6 从淋洗液中回收铼的工艺研究 |
6.1 从淋洗液中吸附铼的机理 |
6.1.1 红外光谱分析 |
6.1.2 不同吸附阶段解吸液化学组成差异 |
6.1.3 动态吸附曲线中钼的变化特征 |
6.1.4 树脂在淋洗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
6.2 淋洗液体系铼吸附的动力学研究 |
6.2.1 淋洗液体系控制步骤的确定 |
6.2.2 铼吸附的表观活化能 |
6.3 淋洗液体系下的吸附容量和分配比 |
6.3.1 饱和吸附容量 |
6.3.2 吸附温度对吸附的影响 |
6.3.3 铼浓度树脂吸附性能的影响 |
6.3.4 硫酸根对吸附平衡浓度的影响 |
6.4 解吸附剂的研究 |
6.4.1 解吸剂的选择 |
6.4.2 解吸附后树脂的测试 |
6.4.3 解吸液的富集倍数 |
6.5 动态吸附-解吸附试验 |
6.5.1 扩大试验 |
6.5.2 半工业试验 |
6.6 蒸发结晶试验 |
6.6.1 一次蒸发结晶 |
6.6.2 二次蒸发结晶 |
6.7 蒸发钼液除杂 |
6.7.1 蒸发母液除杂机理 |
6.7.2 蒸发母液除杂试验 |
6.8 从钼精矿焙烧淋洗液中回收铼的工艺流程 |
6.8.1 主要技术指标和流程说明 |
6.8.2 工艺流程图 |
6.8.3 经济可行性分析 |
6.9 从钼冶炼淋洗液中回收铼的生产实践 |
6.10 小结 |
7 硒在回收铼过程中析出机理及脱除技术研究 |
7.1 硒在离子交换法回收铼工艺中的走向 |
7.1.1 淋洗液中的硒 |
7.1.2 硒在离子交换吸附过程中的行为 |
7.1.3 硒和铼在解吸附过程中的行为 |
7.1.4 解吸液沉淀物 |
7.1.5 不同状态离子交换树脂的电子探针分析 |
7.1.6 解吸附树脂的XPS分析 |
7.2 硒析出到离子交换树脂上的机理研究 |
7.2.1 淋洗液中硒析出反应 |
7.2.2 解吸液中硒的析出机理 |
7.2.3 硒吸附在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原因分析 |
7.3 硒对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性能的影响 |
7.4 氧化剂脱除离子交换树脂上的硒 |
7.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改质镍渣熔融氧化过程中熔化特性与黏度演变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镍渣的概况 |
1.2.1 镍渣的来源 |
1.2.2 镍渣的矿物相组成特征 |
1.2.3 镍渣的综合利用现状 |
1.3 炉渣熔化特性的研究 |
1.4 熔渣黏度的研究 |
1.4.1 炉渣黏度的测量方法 |
1.4.2 影响炉渣黏度的因素 |
1.5 熔渣结构的研究 |
1.5.1 熔渣结构的理论模型 |
1.5.2 熔渣结构的表征方法 |
1.6 FactSage热力学软件及其在冶金炉渣研究中的应用 |
1.6.1 FactSage热力学软件 |
1.6.2 FactSage热力学软件在冶金炉渣研究中的应用 |
1.7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7.1 研究目的 |
1.7.2 研究内容 |
1.7.3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CaO-SiO_2-FeO-MgO渣系相图与熔化特性 |
2.1 原渣成分及物相 |
2.2 实验原料及设备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设备 |
2.3 研究方案 |
2.3.1 实验及测试方法 |
2.3.2 计算方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碱度对 CaO-SiO_2-FeO-MgO渣系相图与熔化特性的影响 |
2.4.2 FeO含量对 CaO-SiO_2-FeO-MgO渣系相图与熔化特性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CaO-SiO_2-FeO-MgO渣系黏度与熔渣结构 |
3.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3.1.1 实验原料 |
3.1.2 实验设备 |
3.2 研究方案 |
3.2.1 实验及测试方法 |
3.2.2 计算方法 |
3.3 碱度与FeO含量对 CaO-SiO_2-FeO-MgO渣系黏度的影响 |
3.3.1 碱度对 CaO-SiO_2-FeO-MgO渣系黏度的影响 |
3.3.2 FeO含量对 CaO-SiO_2-FeO-MgO渣系黏度的影响 |
3.4 碱度与FeO含量对 CaO-SiO_2-FeO-MgO渣系熔渣结构的影响 |
3.4.1 碱度对 CaO-SiO_2-FeO-MgO渣系熔渣结构的影响 |
3.4.2 FeO含量对 CaO-SiO_2-FeO-MgO渣系熔渣结构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镍渣熔化温度与黏度的研究 |
4.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实验方案的制定 |
4.2.2 测试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碱度对镍渣熔化温度的影响 |
4.3.2 碱度对镍渣黏度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改质镍渣熔融氧化过程中铁元素的富集行为 |
5.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5.2 研究方案 |
5.2.1 计算方法 |
5.2.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改质镍渣熔融氧化过程中的热力学分析 |
5.3.2 碱度对磁铁矿相析出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网络电压高低对冶炼行业能耗影响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江苏工业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对策研究[J]. 李永明,张明. 现代管理科学, 2021(05)
- [2]氩氧精炼铁合金过程炉内碳含量控制方法研究[D]. 魏丙坤. 长春工业大学, 2021
- [3]基于切削力特征的镨钕合金碳含量软测量系统研究[D]. 曾波华.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4]适应网荷互动的可中断负荷特性及监测模型研究[D]. 李佳佳. 扬州大学, 2021(08)
- [5]基于XRF与机器学习的锌冶炼渣重金属定量分析研究[D]. 李媛.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6]氧化酸浸-旋流电积回收铜镉渣中有价金属铜的研究[D]. 徐洪傲.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7]MnO2与CNTs增强PbO2复合阳极的电沉积制备与电化学特性[D]. 于伯浩.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6)
- [8]焦炭质量与炼焦能耗的预测模型研究[D]. 陈娇.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2019(01)
- [9]铼在辉钼矿焙烧过程中的逸出及淋洗液吸附机理研究[D]. 刘红召.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2019(07)
- [10]改质镍渣熔融氧化过程中熔化特性与黏度演变规律的研究[D]. 黄仔牛. 兰州理工大学,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