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乳品与人类》杂志读者构成与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卢玮[1](2014)在《美国食品安全法制与伦理耦合研究(1906-1938)》文中提出近些年来,随着中国产业经济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中国已经进入一个经济社会现代化过程中重要的转型时期。而于此间转型期的各类社会问题与矛盾也不断凸显。其中,事关公共社会安全与利益的食品安全问题话题逐渐增多,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民生问题。社会问题本质上也是这个社会伦理价值体系的问题。食品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热点,这正恰恰反映出,当前我们的食品安全法律与伦理约束机制本身出现难以融合的问题。在食品安全问题面前,法律理应发挥权利的最终保障作用,但是,现有的食品安全法律规制体系却在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领域常常显得无力。从食品安全法律伦理的角度来审视这种无力感,可以获得一些启示,那就是法律对于伦理因素的重视与接纳程度,是有关食品安全法能够保障公民食品安全利益的一个内在的、重要的又是极易被忽略的因素。一部“安全有效”的食品安全法,必然是包含通顺的伦理逻辑联系的复合体系。食品安全法的基本价值就在于公共健康与安全利益,而伦理观念是评价这一价值的重要方法。食品安全问题确实是当前中国一个主要的社会问题。但是,食品安全问题并不仅存于中国,综观英、美等世界各国,他们都在各自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集中爆发过食品安全事件,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被称之为社会转型时期。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尤其是食品工业的出现就开始产生的。当然,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在各国发生的时间并不一致,食品工业的发展与问题也不尽相同,但是作为城市化进程中一个普遍的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仍然在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中,获得重视并采取多维措施进行规制,各国都有自己的应对策略,这些策略各具重点与特色,也反映出各国不同的社会环境与制度环境差异。其中最为主要与普遍的方法就是,以立法的形式对于食品安全问题进行规范,并建立相应的政府监管体系。本文选取美国1906-1938年这段特殊历史转型时期的食品法制作为考察目标,主要是因为美国这个时期的食品法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伦理性。可以为研究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给予一定的借鉴和反思。而通过法律与伦理的耦合性考量,也是本文一个独特角度。美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的完备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法律法规众多。自1906年首部直接以食品命名的法律开始,制定及修改的相关法律法规达35部之多,几乎涵盖食品生产加工消费的全部环节与流程,并且具有精细化与专业化的明显特征。二是美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与监管主体也颇具特色,为美国的食品安全保驾护航起到重要作用。美国有20几个联邦和州的行政部门行使食品安全监管权,且这些部门之间既有分工也有协调,行政监管职权与执法力度也具有清晰层次与针对性,形成有序有力的食品安全监管权网络。关于美国食品安全法与伦理耦合的研究,国内尚未有专门性、系统性专题性研究。从目前研究情况来看,国内相关主题研究呈现以下特征:1.研究方式以专题涵盖、对比性研究为主。主要有:(1)历史学研究视角。(2)政治监管制度史研究视角。2.研究内容分散。围绕目前争议较大的转基因食品的讨论,也在近年形成区域。与国内研究相比较,关于美国食品安全立法变迁的研究与分析,国外研究进行地较早,针对1906-1938这段历史时期的食品立法研究,则主要侧重于监管措施以及社会利益的平衡,以及消费者保护与社会影响因素的分析等。主要有:(1)美国联邦食品立法变迁研究;(2)联邦食品法案中的监管权研究;(3)消费者及其他公共利益影响立法研究。本文主要围绕食品安全法律伦理问题所涉及的三大主体领域,即政府监管领域、食品生产企业领域、消费者及公众利益领域。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食品安全法制与伦理理论。对伦理学、应用伦理学、法律伦理学、食品法律伦理学进行层次分明的阐述,重点对影响食品法制的几个近代西方伦理思想进行介绍,例如康德的实践理性思想、斯密的道德情操理论以及韦伯的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精神文化的影响等。从这些理论的梳理中,逐步寻得食品法律伦理理论的历史溯源,为食品法律伦理的建构提供理论体系支撑。在食品法律伦理阐述中,本文首先阐述了法律伦理学对近代伦理思想的关系与类别,得出法律伦理学属于伦理学中的应用伦理学领域,其次对于食品法律伦理涉及的范围进行重点圈定,以得出作为经济法与社会法之间的社会性法律属性的食品安全法律,主要涉及到的伦理理论分别是消费伦理、商业伦理与行政伦理。在本章的最后一节对这三类伦理理论进行深入阐述,阐明这三大伦理也是指导后面三章内容的理论支撑。第二章,消费伦理与食品法制。首先对于联邦立法之前的消费者保护状态以及消费伦理应用情况进行阐述,随后对于1906年纯净食品法案中的消费权益保护的主要条款,例如错误标签食品的法律规制、有害掺假食品的法律规制、法律保护的程序性规定等,以及1938年联邦食品法案中的消费权益保护的主要条款,例如仿标等误导消费者行为的法律规制、掺假食品与虚假广告的法律规制、立法程序上的保护措施等进行阐述说明。第三章,企业伦理与食品法制。本章首先对于美国1906-1938年这一段时期内,食品安全立法进程中企业参与性进行研究,主要围绕企业参与之动力因素研究、企业参与之路径选择研究进行。随后对于两部法案中所确立的企业伦理思想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基本原理对企业诉求的回应及实质条款与立法举措。本章最后也对企业伦理运用机制进行重点评析,围绕法律对道德与经济的自然融合;“食品是资本的主要形式”之认知;与政府、消费者关系的协调策略等三个内容。第四章,行政伦理与食品法制。首先阐述了美国统一各州食品立法问题。重点阐述了统一各州食品立法原因,包括:社会公共利益各方的支持、联邦权力在各州贸易活动中的扩张。随后本章论述了州之食品监管权力与作用,包括州立法机关权力与州执法机构及其权力等,并论证了州立法与联邦立法的关系:不得违背联邦法案条款;适当修改联邦立法;直接适用联邦立法等。本章中还对联邦政府食品监管权变迁以及食品监管权的法律规制具体内容进行充分阐述,主要有制定食品质量标准权、组织相关科学研究、执行规则的制定、违法行为的判断、国会的非直接控制权、调查与检查权、食品案件诉讼权、准司法审判、违法行为惩处权等实体与程序性职权。此外,本章也对主要食品监管主体权限进行阐述,主要是农业部的食品监管权和联邦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监管权。第五章,为食品法制之伦理耦合相关问题评析。问题一是消费伦理与企业伦理的妥协与合作。本章提出社会公共利益是两者合作的内在基础动力,联邦统一监管是消费者与企业合作策略的具体选取与运用,并且对于食品法案的福利影响与实现进行分析。问题二在于政府监管中的伦理运用。主要从两个方面评析,首先是监管主体对于平衡社会力量的伦理策略,包括对于适宜社会环境的促成与利用、立法基于平衡社会利益的修正、对于执法争议的解决与平衡。其次是监管主体对公共利益伦理策略运用,包括用公共利益理论对监管适当性的解释、监管者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策略、监管者与消费者权益的合作策略。另外还有伦理策略与商业利益俘获理论的争议问题,包括法案对相关利益方的“回馈”问题考察、监管者策略与“企业利益俘获”之辩等。通过以上文章对于美国这一历史时期具有社会立法代表意义的食品监管法制的考察,并运用消费伦理、企业伦理与行政伦理三个伦理理论研究方法,得出结论:作为社会性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食品安全法制较好的体现了法律伦理的耦合性,虽然这一段时期的食品法制,由于受到历史条件与食品技术以及立法技巧的影响与限制,仍然有一些不足或者遗憾,但是,正是1906年的这部纯净食品法案,开创了美国近代历史上的进步主义法制改革,成为该法制改革的里程碑。即法制进步与伦理耦合性的强度成正比关系。此外,通过对于美国食品安全监管法这段历史的考察,我们可以以史为鉴,对当代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当前我国食品法律难以解决今天纷繁不绝的食品安全问题,对此,我们应该从法条中间去寻找规则之外的因素,例如伦理,我们的法律是否忽视了它的作用?“法律虽然表示着必要的强制,但是这种强制可以建立在商谈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可以从规范的有效性向度弥补法律赤裸裸强制性的缺陷。”法律制度规范之中伦理性融合的程度,决定了这部法律,尤其是食品法律这样的社会公益类法律的价值甚至生命。
杨茂凯[2](2013)在《网络谣言的成因、危害及其治理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社会,网络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由诸多原因所引致的网络谣言问题也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网络谣言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安全的重要因素,如何防治网络谣言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本课题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网络谣言的成因、危害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探讨和分析,并对网络谣言问题进行了哲学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网络谣言的治理对策。第一章概括性的阐述了文章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介绍了网络谣言的概念界定及其表现形式。给出了网络谣言的定义和特点,并对网络谣言的表现形式,从不同领域和层面进行了阐述(主要有:政治、科学和利益纠纷方面)。第三章阐述了网络谣言的产生原因。主要从技术方面、社会方面和心理方面形成阐述了网络谣言的成因。第四章探讨了网络谣言的危害。介绍了网络谣言对个人、企业、社会和网络环境本身的不良影响,通过本章内容能够对网络谣言的危害进行全面的认识。第五章主要内容是网络谣言引发的哲学思考。第六章提出了网络谣言的治理对策。主要从个人的道德自律和政府部门治理两方面分析了网络谣言问题应对之策。第七章是结论。说明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所得出的总结,以及课题研究的不足之处。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从不同视角了解网络谣言的成因与危害;有助于从不同方面对网络谣言问题进行哲学思考与有效治理;有助于净化网络环境,形成良好的网络社会环境。
刘晶[3](2010)在《表达与物欲向往:二度空间中的奢侈品传播研究 ——以《Vogue》的中文版《服饰与美容》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经济互相渗透、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中国成为了奢侈品的主要输入地之一,截至2009年,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大国,然而形成巨大反差的是中国本土能跻身世界奢侈品行列的商家却几乎集体缺位。在中国经济增长导致对高端消费品的需求持续增长的同时,中国人的消费与生活方式正日益被享受和自我发展型所取代。追求时尚与形象、展现个性与发展自我正逐渐成为新一代消费者的愿望与需求。奢侈品作为高附加值的特殊商品在发达国家已经有非常成熟的传播机制,作为奢侈品进驻中国的最主要的广告媒介——时尚杂志也随之涌入了人们的视野。这些在二度空间中传播品牌形象、缔造时尚神话的装帧精美的纸媒便成为了广告传播的经典文本。基于此,本文选择了被奉为时尚圣经的百年时尚杂志《Vogue》的中文版《服饰与美容》作为典范文本,从奢侈品的溯源特征、时尚杂志的议程设置、时尚杂志广告的创意表现规律、近年出现的广告新特征、奢侈品广告的局限、以及中外广告案例的比较等六大方面进行了论述,从传播学、设计学、心理学等角度解读大量的广告实例并辅以相关的问卷研究和访谈,希望能为国内立志于成为奢侈品的商家提供文化上的启示与设计上的启发。
王慧[4](2008)在《新闻杂志的广告权力话语及其形成机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基于语言学、符号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运用文本分析法、个案研究法和初步的内容分析对新闻杂志上广告符号进行具体话语分析,更多地明确大众媒介话语之间的关系,探析不同的概念体系下“权力”形态。本文话语分析视角选用一个具体大众媒介——国内新闻杂志包含了新闻一个在我国具有显着的影响力的话语与杂志一个独特话语的媒介,提出新闻杂志话语从性质、传播特性、消费影响来看具备资源性的权力,合法性的权力,阶层性的权力、弥散性的权力;得出在广告话语的结构和意义上,新闻杂志的话语赋予了广告权力话语资源性的权力、合法性的“偷渡”;在广告话语的传播和功能上,新闻杂志话语与广告权力话语共同完成了阶层性权力幻象的构建与弥散性权力的社会化表达。而这一权力机制运行的背后是政治意识形态控制、西方消费主义逻辑表征和女性弱势的延伸,是社会矛盾的映射。本文以权力的自身逼近“媒介权力”的研究,真正还原因研究的视角不同而被隐藏的“媒介权力”的本质。
宋超[5](2007)在《建国初期中苏农业科学技术合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传统农业科学技术曾经走过一条辉煌灿烂的发展道路,其成就令西方世界望尘莫及。明清之后,封建政府保守传统,闭关自守,轻视科学技术,农业科技发展曲折,日趋落后;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列强纷纷侵入掠夺,战乱频繁,经济萧条。解放前夕,农业科技教育机构残缺,基本生产资料严重不足,农业再生产十分困难。苏联的经济、科技是从19世纪初发展起来的。十月革命后,苏联在基础研究各学科几乎都有世界水平科学成果,建立了完善发达的农业科研、教育体系。至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农业科技居世界先进行列,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科学技术是在人类的共同努力、相互交流中发展起来的。国际科学技术合作是后进国家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中苏互助合作关系由来已久,不断发展。进入20世纪,由相互同情和支援,发展为友好、互助与同盟。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内经济凋敝,灾害频仍,国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华实行封锁、禁运政策和战争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同苏联进行全面经济技术合作。中苏农业科学技术合作具有良好的政治、经济、人文背景和多方面的优势与基础条件。中苏农业科技合作具有突出优势和既有基础。中苏比邻而居,山水相连,共同边界达7600多公里。两国文化相互交流与融通,文化异质性及其对合作影响较小。两国在同一纬度均有大面积国土和耕地,生态环境相同或相近,有利于农业品种引进和技术移植;同时,两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生态环境复杂多样,种质资源丰富,互补性强,培育农业新品种条件得天独厚。在我国中苏边境省区引进使用拖拉机和半机械化农具最早。早在20世纪初,新疆、内蒙和黑龙江、吉林等地的边民就开始使用从苏联引进的拖拉机(火犁)和各类马拉农具。20世纪30、40年代,便与苏联开展了比较广泛的农业科技合作。例如,向苏联派遣留学生,聘请苏联专家,从苏联引进农业新品种和农机具,并大范围推广。新中国成立后,这些地区在推广使用苏联技术、良种、农业机械及农场建设、管理等方面为全国提供经验和示范。同时,一些合作项目被承接下来,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国际科学技术合作的途径是影响合作成效的关键。在中苏农业科学技术合作的11年间,随着两国外交关系及合作进程的发展,合作途径不断拓展。前期合作没有统一的组织协调机构,采取外交、外贸途径进行,以聘请专家、互遣留学生、交换实用的和传统的农业技术、相互引进和交换种子、苗木等为主要内容,基本属于互换型合作。中期合作则通过中苏科学技术委员会,统一进行组织和协调,双方合作研究项目逐渐增多,合作模式开始由互换型向互补型转化。后期合作重点是围绕“122项协定”规定的项目,由双方共同进行科学研究。同时,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农业科研单位与苏联对口机构相继建立了直接联系,科研信息、书刊资料和试验材料能够及时交换,为提高合作科研效率创造了有利条件。从双方提出的项目内容来看,前期合作主要是解决我国生产中的技术问题,中后期则逐渐转向以增设新学科专业和“122项”合作科研为重点,如聘请师资、专家,派遣实习生、研究生等。苏方提出的项目,前期侧重于种质资源和我国传统农业技术方面的相关内容,中后期则逐渐转向以我国采用苏联技术的改进成果和新研究成果为主。这就是说,后期基本属于互补型合作。互补型合作层次更深,双方主要输出是智力资源。这是合作深化和发展的结果,标志着我国农业科技力量和科研水平逐步提高,与苏联差距不断缩小。互补性构成双方合作的基础,中苏农业科技合作对两国整体经济技术合作具有特殊意义。从两国整体合作来看,由于我国向苏联提出的项目以工业为主,并且数量多、任务重,几乎达到了苏方的最大承受能力,而苏方非常重视我国农业技术,提出的项目以农业为重点。为了“以农补工”,我国对苏联提出的农业项目尽可能给以满足。所以,就两国农业科技合作而言,中方承担苏方提出的项目比中方向苏方提出的要多。特别是后期,在苏方强调双方承担项目要尽可能均等的情况下,我国承担的农业项目更多。这是两国农业科技合作不断发展深入及合作途径不断拓宽的重要促成因素。建国初期中苏农业科学技术合作,采用了当代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常用的各种方式。这些方式包括:互派科学家、学者、专家、留学生;交换科技情报及文献;共同制定和执行计划与项目;共同研究、开发和试验,交换研究成果、交流科研经验;以及共同组织举办训练班、学术会议、成果展览会等。本文根据档案及其他有关资料对上述各种合作方式内容进行了细致研究。科技合作的目的在于引进对方国家科学技术,为我所用。苏联专家和留学生是传播科学技术的主要载体,在科技合作中作用最大,影响也最为深远。1948—1960年,农业部门聘请苏联专家共221人,派遣农科留苏学生253人,苏联派遣来华考察专家共95人,中方向苏联派遣考察人员335人。苏联专家的聘请、选派要求标准很高,审查严格。我国聘请苏联专家重点是为了发展高、精、尖、新的现代化技术以及培养高等院校开设新专业或新课程的师资。苏联专家具有顾问、专家的双重身份。他们以精深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务实的作风,在制订科学规划、科技教育和生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科技的灵魂在于开放。中苏专家互访与广泛交流,有助于加深合作,促进双方农业科技发展。留苏学生是经过严格的标准和程序选派的,苏联高等农业院校有100多所,他们集中在几所最优秀的院校,半数以上是在莫斯科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和列宁格勒农学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苏农业科技合作为我国农业生产提供了现代先进技术和宝贵经验,实现了农业增产和植物病虫害、牧畜疫病的及时防治,为农业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苏联引进的农业优良品种,在当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丰富了农业育种材料。例如,从苏联引入的棉花品种是一些地区20世纪50、60年代生产的主体品种,也是后来育成品种的主要遗传物质载体;利用引进品种和近代形成的杂种畜群,育成了一批畜牧新品种;一些在近代未能推广的农业技术得到提高完善和普及,如新疆细毛羊、卡拉库尔羔皮羊、伊犁白猪、苏白猪和家畜人工授精技术、青贮饲料技术等。通过中苏农业科技合作,增设新学科,培养人才,我国建立了现代农业科学的学科体系。留苏学生的专业有2/3属于农业基础科学,并侧重于新兴学科,如动植物生理、生化、生物物理等。这批留苏学生是我国农业科研、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术队伍的领兵人。原子能农业利用是当时新设学科之一,其卓越成就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反响,已形成社会经济效益近60亿元。50年代初,从苏联引进的拖拉机和耕垦、耙耢、播种、中耕、收割、脱粒等15种主要农业机械,通过消化引进技术,50年代末全部实现国产化。截至1958年底,全国拖拉机总量由1949年的117台发展到45000台。由苏联提供全套农机设备,派来不同层次专家援建的国营友谊农场,是新中国第一个按照科学程序建立的大型机械化国营农场。它的建立,引入了土地规划技术和国营农场建设、管理的经验,培养了大批人才,为农业机械化起到了示范作用,达到了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出粮食、出经验、出人才”的要求。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友谊农场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机械化农场和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建场以来生产粮食累计达百亿公斤,并形成了现代化大农业的独特经营模式,成为中国现代化农业的示范基地。中苏农业科技合作是在平等互利基础上进行的双方输出、双向对流的互助合作,两国都是受益者。苏联从我国大量引进的传统农业技术、新技术成果和农业品种,对农业发展也产生了积极作用和影响。同时,中苏农业科技合作存在一些缺憾和负面影响,如高等农业教育全盘苏化的弊端,照搬苏联政治干预学术的做法,推行“米丘林学说”,限制摩尔根遗传学,以及文化传统的排异和固有局限也产生了一定消极影响。但是,合作的积极意义是主要的。本研究认为,建国初期中苏农业科学技术合作的产生、发展与终结是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与影响的结果,具有一定历史必然性;这段合作历史对新中国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奠定了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机械化的初步基础,对中国农业发展影响深远。
许光远[6](2006)在《消费者欢迎了 益生菌发展了 企业家重视了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乳酸菌分会成立了——第二届乳酸菌与健康国际研讨会纪实》文中提出
张品纯[7](2004)在《科普期刊出版产业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历史时期,科普期刊正在逐步走向市场。如何从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提高科普期刊出版的市场化程度,进而提高其产业化水平,是出版管理部门和科普期刊出版工作者遇到的一个新课题。 本文首先查阅了国内外关于期刊出版产业化问题的论述,概述了现有研究成果的主要观点和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以调查全国科普期刊基本情况所获得的资料为依据,对我国科普期刊的出版现状进行了分析;结合产业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出版学等相关理论知识,对科普期刊的市场结构与产业特征、社会功能与外部效应以及赢利模式进行了研究;论述了科普期刊出版单位的竞争环境,利用迈克尔·波特的竞争分析理论,对推动科普期刊出版产业发展的五种竞争力量——现有科普期刊之间的竞争、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产品的威胁、供方议价实力和买方议价实力进行了深入分析;从产前、产中和产后三个环节分析了影响科普期刊出版市场化的关键因素,提出了促进科普期刊出版产业化的资源配置方案、出版模式和营销策略;研究了科普期刊品牌运营和刊群经营的典型案例。研究的成果可作为出版管理部门制定科普期刊发展相关政策的决策依据,对科普期刊出版单位的产业化经营实践具有参考价值。
二、《乳品与人类》杂志读者构成与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乳品与人类》杂志读者构成与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食品安全法制与伦理耦合研究(1906-193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综述 |
三、 论文结构安排 |
四、 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一章 食品安全法制与伦理理论 |
第一节 近代西方法律伦理思想溯源 |
一、 西方法律伦理思想嬗变及特征 |
二、 近代西方法律伦理的代表人物及思想 |
第二节 法律伦理学的提出与发展 |
一、 伦理学及应用伦理学理论 |
二、 法律伦理学理论体系 |
第三节 食品法律伦理的兴起与运用 |
一、 论食品法的法律属性 |
二、 食品安全伦理理论内涵 |
三、 消费伦理、企业伦理与行政伦理 |
四、 食品安全伦理的原则与意义 |
第二章 消费伦理与食品安全法制 |
第一节 联邦立法之前的问题与措施 |
一、 消费者保护领域里的争论 |
二、 联邦-州两级政府的解决途径 |
三、 消费欺诈的联邦立法意义 |
第二节 1906 年《纯净食品和药品法》的消费者保护 |
一、 错误标签或者伪标的法律规制 |
二、 有害掺假食品的法律规制 |
三、 法律保护的程序性规定 |
第三节 1938 年联邦法案中的消费者保护 |
一、 关于仿标行为的规定 |
二、 关于掺假行为的规定 |
三、 保护措施的强化 |
第四节 立法变迁中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评析 |
一、 构成违法行为基本要素的变化 |
二、 偏重纠正而非惩罚或预防违法行为 |
三、 法律标准明确性问题 |
四、 消费者团体合作执法问题 |
五、 “普通消费者”的界定 |
第三章 企业伦理与食品法制 |
第一节 立法进程中企业参与性研究 |
一、 企业参与之动力因素研究 |
二、 企业参与之路径选择研究 |
第二节 法案确立之企业伦理 |
一、 基本原理反映企业诉求 |
二、 实质条款与立法举措及其关系 |
第三节 企业伦理运用机制评析 |
一、 法律对道德、经济的自然融合 |
二、 “食品是资本的主要形式”之认知 |
三、 策略路径的正确选择 |
四、 商业利益的法律确认 |
五、 企业、消费者与政府的合作 |
第四章 行政伦理与食品安全法制 |
第一节 统一各州食品立法问题 |
一、 统一各州食品立法原因 |
二、 各州之食品监管权力与作用 |
三、 州统一立法与联邦立法的关系 |
第二节 政府监管与联邦立法 |
一、 联邦政府食品监管权的变迁 |
二、 食品监管权的法律规制 |
三、 主要监管主体及其监管权 |
第五章 食品安全法制之伦理耦合相关问题评析 |
第一节 消费伦理与企业伦理从冲突到耦合 |
一、 社会公共利益:合作的精神动力 |
二、 联邦监管:合作的策略选取与运用 |
三、 法案确立之利益及其影响分析 |
第二节 政府行政监管中的伦理运用 |
一、 监管主体对于平衡社会力量的伦理策略 |
二、 监管主体对公共利益伦理策略运用 |
三、 伦理策略与商业利益俘获理论的争议 |
结论:食品安全有效之法如何可能 |
一、 美国食品安全立法与伦理的耦合性 |
二、 健全中国食品安全法制的一些思考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2)网络谣言的成因、危害及其治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2 网络谣言概念的界定及其表现形式 |
2.1 “网络谣言”的界定 |
2.1.1 网络谣言的定义 |
2.1.2 网络谣言的特点 |
2.2 网络谣言的表现形式 |
2.2.1 政治方面的网络谣言 |
2.2.2 科学方面的网络谣言 |
2.2.3 经济利益方面的网络谣言 |
3 网络谣言的成因 |
3.1 技术原因 |
3.1.1 网络的开放性 |
3.1.2 网络的匿名性 |
3.1.3 建立和注册网站简捷性 |
3.1.4 网络信息的互动性 |
3.2 社会原因 |
3.2.1 网络谣言的防范意识淡薄 |
3.2.2 权威信息的滞后 |
3.2.3 预警能力差 |
3.3 心理原因 |
3.3.1 猎奇和娱乐心理 |
3.3.2 恐慌心理 |
3.3.3 盲从心理 |
3.3.4 宣泄心理 |
4 网络谣言的危害 |
4.1 网络谣言扰乱个人生活秩序 |
4.2 网络谣言影响企业的发展 |
4.3 网络谣言危及社会稳定,损害国家形象 |
4.4 网络谣言对网络公信力的影响 |
5 网络谣言引发的哲学思考 |
5.1 网络谣言的实质 |
5.1.1 以既定事实为基础的真相发现机制 |
5.1.2 以主观的善恶标准来判断事件的善恶 |
5.1.3 以生活常识作为事实判断的标准 |
5.2 网络谣言折射出的认识论问题 |
5.2.1 网络对认识主体及人的思维方式的影响 |
5.2.2 网络谣言的认识论解析 |
5.3 对网络谣言的辩证思考 |
6 网络谣言的治理对策 |
6.1 加强个体的道德自律 |
6.2 加强政府部门的有效治理 |
6.2.1 提高对网络谣言的防范意识 |
6.2.2 运用多种辟谣方法减轻谣言的影响力 |
6.2.3 加强网络监管 |
6.2.4 加强技术治理 |
6.2.5 加强网络预警预测 |
6.2.6 加强信息公开,提高政府网络影响力 |
6.2.7 加强和完善网络管理方面法律法规的建设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表达与物欲向往:二度空间中的奢侈品传播研究 ——以《Vogue》的中文版《服饰与美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源于奢侈品牌的奢侈品广告 |
1.1 奢侈概念的溯源 |
1.2 唤起精美和享乐的欲求 |
1.3 奢侈品的现代化传承 |
1.4 奢侈品牌杂志广告的意义运作 |
1.4.1 艺术化图像的催眠 |
1.4.2 神话思维式的内在逻辑 |
1.4.3 消费社会的符号化现实 |
第二章 奢侈品杂志广告的诉求特征 |
2.1 媒介的选择 |
2.1.1 时尚杂志的内容 |
2.1.2 时尚杂志的受众 |
2.1.3 时尚杂志的议程设置 |
2.2 消费心理洞察 |
2.2.1 意义转移 |
2.2.2 虚假真实 |
2.2.3 叙事催眠 |
2.3 广告的特征 |
2.3.1 视觉化主导 |
2.3.2 资讯式渗入 |
2.3.3 特殊效果吸引 |
第三章 奢侈品牌杂志广告的创意表现规律 |
3.1 主题定位 |
3.2 故事叙述与情境塑造 |
3.2.1 象征型社会附加值的强调 |
3.2.2 想象型的心理附加值的催生 |
3.3 道具设计 |
3.4 代言人 |
3.5 色调运用 |
第四章 奢侈品牌杂志广告的新特点 |
4.1 绘画性 |
4.2 后现代性 |
4.3 民族(或民俗)性 |
4.4 亚文化 |
4.5 自然化 |
4.6 男色化 |
第五章 奢侈品杂志广告的局限 |
5.1 广告诉求同质化 |
5.2 广告风格全盘西化 |
5.3 有限的传播效果 |
5.4 新媒体挑战 |
第六章 中国奢侈品杂志广告的未来 |
6.1 精致的视觉彰显品牌的文化格调——茅台酒案例 |
6.2 本土的民族性幻化成国际化视觉语言——奢侈品牌上海滩案例 |
6.3 奢侈品牌的核心元素:文化为本、细节为王、名人效应、精准媒体 |
6.3.1 文化为本 |
6.3.2 细节为王 |
6.3.3 艺术联姻 |
6.3.4 名人传奇 |
6.3.5 匹配媒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新闻杂志的广告权力话语及其形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理论以及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对象及目标 |
2 新闻杂志及其广告概况 |
2.1 新闻杂志及定位 |
2.2 新闻杂志广告 |
3 新闻杂志的话语特性及对广告权力话语的文本影响 |
3.1 新闻杂志的权力话语 |
3.2 新闻杂志话语对广告权力话语的影响 |
4 新闻杂志广告的超文本权力话语及其形成机制 |
4.1 政治意识形态权力话语的资源性赋予和合法性偷渡 |
4.2 男性权力话语和社会资本权力话语的阶层性构建 |
4.3 消费主义权力话语的弥散性渗透 |
5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
后记 |
(5)建国初期中苏农业科学技术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一、中苏关系研究概况 |
二、中苏经济技术合作研究概述 |
第三节 论文的结构与主要内容 |
一、研究内容界定 |
二、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二、论文的学术创新点 |
三、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中苏农业科技合作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近代中国农业科技概况 |
一、曲折发展与相对落后 |
二、农业生产力遭到破坏 |
第二节 20世纪上半叶苏联的农业与科技 |
一、苏联农业概况 |
二、苏联科技实力 |
三、苏联农业科技、教育和机械化水平 |
第三节 中苏结盟与经济技术合作 |
一、从相互同情与支援到互助结盟 |
二、中苏结盟与经济技术合作 |
第二章 中苏农业科技合作的优势和基础 |
第一节 中苏农业科技合作的文化基础 |
一、文化异质与认同对国际合作的影响 |
二、中苏文化融通与认同的历史必然性 |
三、中苏两国文化交流、融通与认同 |
第二节 中苏农业科技合作的地缘优势 |
一、农业引种和育种的地理区位优势 |
二、农业科技合作的边境优势 |
第三节 建国前中苏(俄)农业科技合作 |
一、农业技术引进与推广 |
二、农业优良品种引进与推广 |
三、农机具引进与应用 |
四、农科留苏教育 |
第三章 中苏农业科技合作的途径 |
第一节 前期合作的外交途径 |
一、建国初期我国科技外事工作的管理体制 |
二、农业科技合作外交途径的形成 |
三、外交途径实现的外贸方式 |
第二节 建立科技合作的专门机构 |
一、中国科技界在苏联的对口考察及其意义 |
二、签署《中苏科学技术合作协定》 |
三、中苏科学技术合作委员会的建立 |
四、中苏农业科技合作的发展 |
第三节 共同制定并实施农业“122项”科研计划 |
一、《十二年科学规划》与农业科技 |
二、《十二年科学规划》与“122项”协定 |
三、农业“122项”协定的实施 |
第四节 中苏对口农业机构的直接联系 |
一、中苏农业部之间的直接联系 |
二、中苏两国农业科学院之间的直接联系 |
三、其他对口农业科研机构的直接联系 |
四、中苏高等农业院校的直接联系 |
第四章 中苏农业科技合作的方式与内容 |
第一节 聘请顾问和专家 |
一、苏联专家的规模 |
二、苏联专家的部门分布及工作特点 |
三、选派与聘请苏联专家的要求 |
四、聘请苏联专家的补偿与生活待遇 |
五、各合作阶段中苏政策调整及其影响 |
第二节 互派留学生 |
一、向苏联派遣农科留学生的意义 |
二、派遣留苏农科学生的严格选拔 |
三、农科留苏学生的派遣规模 |
四、农科留苏学生的培养 |
第三节 专家互访与交流 |
一、中国专家对苏联的农业考察 |
二、苏联专家对中国的农业考察 |
第四节 相互引进和交换农业良种 |
一、中国从苏联引入的农业良种 |
二、苏联从中国引进农业良种和技术概况 |
第五节 中国从苏联引进的农机具 |
一、新式农具引进 |
二、农业机械引进 |
第五章 中苏农业科技合作的积极意义 |
第一节 为中国发展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
一、先进技术与提高农业产量 |
二、有效防治植物病虫害和家畜疫病 |
第二节 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家畜育种的成效 |
一、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和利用的成效 |
二、家畜育种的主要成效 |
第三节 促进中国发展现代农业科教事业 |
一、增设新的学科专业 |
二、培养现代农业科技人才 |
第四节 实现进口农机国产化 |
一、仿制改进与机引农业机械国产化 |
二、技术引进消化与拖拉机制造业发展 |
第五节 国营友谊农场建立和发展的示范作用 |
一、土地规划学科的引入与技术传播 |
二、学习和消化先进农业科技知识 |
三、输出农业科技人才和技术 |
四、友谊农场发展与农业现代化 |
第六章 中苏农业科技合作的缺憾及其影响 |
第一节 中苏农业科技合作的文化传统制约 |
一、中苏(俄)文化传统的差异 |
二、文化传统的撞击与排异 |
三、中国文化传统固有局限对合作的制约 |
第二节 中苏农业科技合作的缺憾 |
一、有些项目合作缺乏计划性 |
二、引进消化技术存在一定不足 |
三、全盘引进与照搬苏联高等农业教育模式 |
第三节 政治因素对合作带来的负面影响 |
一、“米丘林学说”的传播及负面作用 |
二、“大跃进”运动对合作科研和留苏教育的影响 |
三、政治分歧与苏联后期合作的退缩 |
结语 中苏农业科技合作的动因、机制与终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建国初期中苏农业学技术合作应聘来华工作的部分苏联专家名单 |
二、1953——1965年留苏农科研究生、进修生、实习生分专业人数统计表 |
三、1954年苏联赠送给中国建立大型国营机械化农场的农机设备清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科普期刊出版产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的基本前提、目标、方法和内容 |
第二章 我国科普期刊的出版现状分析 |
2.1 科普期刊的分布情况 |
2.2 科普期刊的从业人员状况 |
2.3 科普期刊的出版发行状况 |
2.4 科普期刊的经营状况 |
2.5 科普期刊的合作办刊情况 |
2.6 科普期刊出版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三章 我国科普期刊的出版特征分析 |
3.1 市场结构与产业特征分析 |
3.2 社会功能与外部效应分析 |
3.3 赢利模式分析 |
第四章 科普期刊出版单位的竞争环境与竞争态势分析 |
4.1 科普期刊出版单位的竞争环境分析 |
4.2 科普期刊出版单位的竞争态势分析 |
第五章 影响科普期刊出版市场化程度的关键因素分析 |
5.1 产前市场化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5.2 产中市场化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5.3 产后市场化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科普期刊产业化经营个案分析 |
6.1 品牌运营案例分析--《家庭医生》杂志社 |
6.2 刊群经营案例分析--中国农机院期刊社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继续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科普期刊情况调查表 |
附录二 我国部分科普期刊名单 |
作者简历 |
四、《乳品与人类》杂志读者构成与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食品安全法制与伦理耦合研究(1906-1938)[D]. 卢玮. 华东政法大学, 2014(03)
- [2]网络谣言的成因、危害及其治理对策研究[D]. 杨茂凯. 江西农业大学, 2013(02)
- [3]表达与物欲向往:二度空间中的奢侈品传播研究 ——以《Vogue》的中文版《服饰与美容》为例[D]. 刘晶. 华东师范大学, 2010(03)
- [4]新闻杂志的广告权力话语及其形成机制[D]. 王慧. 暨南大学, 2008(03)
- [5]建国初期中苏农业科学技术合作研究[D]. 宋超. 南京农业大学, 2007(05)
- [6]消费者欢迎了 益生菌发展了 企业家重视了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乳酸菌分会成立了——第二届乳酸菌与健康国际研讨会纪实[J]. 许光远. 中外食品, 2006(08)
- [7]科普期刊出版产业化研究[D]. 张品纯.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3)
标签:食品安全论文; 网络监管论文;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论文; 立法原则论文; 法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