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针脱针治疗难治性网球肘68例

封针脱针治疗难治性网球肘68例

一、封闭加注射针划剥治疗顽固性网球肘68例(论文文献综述)

南德铉[1](2013)在《针刺循经筋近端阿是穴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循经筋近端阿是穴对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共收集2010年10月—2011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2医院经筋研究室门诊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规律性阿是穴组)和对照组(针刺传统穴位组),各组30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在年龄,病程和病情程度方面无明显差异(P>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针刺循经筋近端阿是穴尺泽次、肱骨外上髁、肘尖次、手三里次、小海次;对照组针刺临床常规选穴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三间。每天1次治疗,每次留针30分钟,7次为1个疗程。休息3天,进行下一疗程,3个疗程结束后,判断疗效。结果:经临床疗效比对,治疗组30例,痊愈17例,占56.67%;有效12例,占40.00%;无效1例,占;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30例,痊愈10例,占;有效14例,占46.67%;无效6例,占20.00%;有效率80.00%。两组卡方差检验比较,总有效率有显着性差异。结论:1.针刺循经筋近端规律性阿是穴法在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方面疗效明显,优于传统针刺取穴法。2.本治疗方法适宜在临床推广,证明了经筋治疗本病的有效性。

徐振华[2](2011)在《针拨加局部封闭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针拨加局部封闭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进行科学分析,对疼痛、活动角度、活动角度、功能活动以及X线影像学等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能否更有效的减少疼痛的发生时间,扩大活动范围,减少病人痛苦。为将此法纳入常规化、标准化及临床推广提供一定的依据。确定平常的局部封闭治疗加入简单的针拨方法可以增加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属临床性研究,采用随机单盲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共100例患者,观察临床疗效。结果首先对比了年龄,T检验显示:针拨治疗组的平均年龄为47.5岁,封闭治疗组平均年龄为48.5岁,经比较没有显着差异(T=0.864,P=0.390>0.05)。在两个组别的性别方面检验结果显示:X2值为000,对应的P值为0.987,大于0.05,说明两组性别比较没有差异。(一)治疗效果方面的检验结果:1、针拨治疗组的简化疼痛评分为14.2,封闭治疗组简化疼痛评分为16.7岁,经比较具有显着差异(T=2.466,P=0.015<0.05)。2、视觉疼痛卡检验结果显示:X2值为8.179,对应的P值为0.042,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术后3-4天疼痛口述检验结果显示:X2值为9.843,对应的P值为0.049,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现有疼痛强度具有明显差异,针拨治疗组疼度强度为0度、1度和2度的比例明显高于封闭组,3度、4度和5度的比例又明显低于封闭组。(二)中医方面治疗结果检测:舌苔结果显示:X2值为20.008,对应的P值为0.000,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舌苔变化具有明显差异,针拨治疗组舌苔变化比例为82.1%,明显高于封闭组的38.6%。脉象结果显示:X2值为20.044,对应的P值为0.000,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脉象变化具有明显差异,针拨治疗组脉象变化比例为83.9%,明显高于封闭组的40.9%。(三)西医治疗结果检测:握力结果显示:X2值为10.853,对应的P值为0.004,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握力恢复具有明显差异,针拨治疗组握力增大比例明显高于封闭组,而封闭组握力减小比例明显高于针拨组,说明针拨组疗效好于封闭组。活动范围结果显示:X2值为11.477,对应的P值为0.003,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活动范围恢复具有明显差异,针拨治疗组活动范围增大比例明显高于封闭组,而封闭组活动范围减小比例明显高于针拨组,说明针拨组疗效好于封闭组。功能障碍结果显示:X2值为10.163,对应的P值为0.006,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功能障碍恢复具有明显差异,针拨治疗组功能障碍减弱比例明显高于封闭组,而封闭组功能障碍增强比例明显高于针拨组,说明针拨组疗效好于封闭组。疗效标准判定:X2值为8.559,对应的P值为0.036,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疗效具有明显差异,针拨治疗组痊愈和有效比例明显高于封闭组,而封闭组无效比例明显高于针拨组,说明针拨组疗效好于封闭组。结论:1、针拨治疗组的简化疼痛评分说明针拨治疗组简化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封闭治疗组。2、视觉疼痛卡检验结果说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具有差异,针拨治疗组评分为0和2的比例明显高于封闭组,但是评分为4和6的比例又低于封闭组。3、术后3-4天疼痛口述检验说明针拨治疗组疼痛强度明显低于封闭组。

龙智铨[3](2010)在《顽固性网球肘诊疗进展》文中提出

刘承珠[4](2010)在《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颈肩臂痛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颈肩臂痛的临床疗效,找出起效快、疗效好、药效持久的针刺镇痛的方法。为穴位注射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颈肩臂痛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对4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组。治疗组20例采用针刺颈夹脊对应穴、风池、附分、肩井、阿是穴,加腺苷钴胺穴位注射。对照组20例采用针刺治疗。每周治疗2次,治疗6次为1疗程。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第3、5、7次前分别进行视觉模拟评分表进行疼痛评分(VAS评分)以观察病情变化,从而判定疗效。最后用Excel软件采集数据,用统计学软件SPSS12.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40例患者,对照组20例,显效2例占10%,有效17例占75%,总有效率为95%,愈显率10%。治疗组20例,治愈2例占10%,显效14例占70%,有效4例占20%,总有效率为100%,愈显率80%。统计学处理总有效率没有显着差异(P>0.05),反而愈显率极有显着差异(P<0.01)。结论1.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颈肩臂痛上,都有确切的镇痛作用,但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治疗组在短时间内减轻患者的自觉疼痛方面优于对照组。3.本研究表明,针刺加注射用腺苷钴胺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颈肩臂痛疗效显着,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岳永彬[5](2010)在《肘外侧软组织痛的临床解剖学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一、观测肘外侧痛常见压痛部位(肱骨外上髁、肱桡关节间隙、环状关节面至桡骨粗隆的间隙、Frohse弓和旋后肌)的解剖结构,更好地理解肘外侧痛的发病机制,以指导临床治疗。二、对肘外侧痛患者压痛部位进行体表定位,总结其规律,为临床诊断、鉴别诊断肱骨外上髁炎、肱桡关节滑膜炎、肱桡滑囊炎、骨间背神经卡压综合征提供客观依据。三、通过对肘外侧痛常见压痛部位的解剖及对压痛部位进行体表定位,对肘外侧痛的诊断命名提出新的意见,使之规范化。方法:一、解剖学观测:解剖7具成人上肢标本,在桡侧腕短伸肌和指伸肌间隔分离,显露旋后肌远侧缘并继续向上延伸至肱骨外上髁上4~5 cm,向下延伸至距腕关节远端2~3 cm。观察临床肘外侧常见压痛部位的解剖结构。重点观察肱骨外上髁、环状关韧带、Frohse弓和旋后肌管,测量肱桡关节间隙与髁间连线(肱骨内外上髁的连线)的距离S1,骨间背神经与Frohse弓交点至髁间连线距离S2,骨间背神经与Frohse弓交点至前臂正中线距离S3,以及环状韧带宽度、Frohse弓的纵径、横径、旋后肌管的长度及旋后肌管与前臂长轴的夹角。使前臂被动旋前、旋后,观察骨间背神经的位置变化及与旋后肌的关系,最后沿骨间背神经走行方向切开旋后肌管,观察其结构形态。二、临床研究:选取肱骨外上髁炎、肱桡关节滑膜炎、肱桡滑囊炎、骨间背神经综合征患者各30例(所选患者来源于南方医院中医正骨门诊及越秀正骨医院门诊。其中,肱骨外上髁炎患者男18例,女12例;肱桡关节滑膜炎患者男15例,女15例;肱桡滑囊炎患者男13例,女17例;骨间背神经卡压综合征男16例,女14例,病变手臂均为优势手),分别对其压痛部位进行体表定位,定位方法如下:肘关节屈曲呈90°,掌面向内与身体冠状面平行,与水平面垂直,放于身体正前方。在体表定位骨性标志肱骨外上髁,用圆珠笔头在其周围探查肱骨外上髁炎压痛范围,测量记录该范围的大小,记为L1。肱桡关节间隙处压痛处与髁间连线距离L2,环状关节面与桡骨粗隆间隙压痛处至髁间连线距离L3, Frohse弓压痛处与髁间连线距离L4,与前臂正中线的垂直距离L5。上述所测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基本统计量处理,以均数±标准差(X±S)描述,并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每种疾病男女患者之间在体表定位方面有无差异。结果:一、解剖学观测:1、肱骨外上髁是肱骨小头外侧的骨性突起,为前臂浅层伸肌如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指伸肌、小指伸肌、尺侧腕伸肌附丽处,此外,起于肱骨外上髁部的还有肱桡肌、旋后肌。2、肱桡关节间隙是肱骨小头与桡骨小头之间的关节间隙,其前壁为肘关节囊纤维层,外侧壁为桡侧副韧带。3、环状关节面表面被环状韧带覆盖,环状韧带宽(9.70±1.43)mm,位于桡骨环状关节面的周围,内侧端附于尺骨桡切迹的前后缘,外侧端通过桡侧副韧带附着于肱骨外上髁。环状韧带前方为肱二头肌的止腱,外侧为肱桡肌,后外侧为旋后肌纤维。肱桡关节滑囊位于肱二头肌止腱和桡骨小头之间的间隙中。4、桡神经在肱骨外上髁附近分为深浅两支:桡神经浅支和桡神经深支。桡神经深支亦称骨间背神经,经桡骨颈外侧,行至旋后肌处,穿过一弧形结构,即Frohse弓,将旋后肌分为浅深两层,并沿前臂骨间膜后面下行达腕关节背面。本研究标本中所见Frohse弓环形5具(71.4%)、袢形2具(28.6%),其中肌性2具(28.6%),腱性3具(42.9%),混合性2具(28.6%),其纵径为(9.14±2.04)mm,横径为(6.86±2.19)mm。旋后肌管是骨间背神经穿经旋后肌所形成的管状结构,长度为(30.14±3.24)mm,与前臂长轴呈(25.71±4.27)°的夹角。前臂被动旋前时,旋后肌管变窄,骨间背神经被拉紧,在Frohse弓处被压;前臂被动旋后时,旋后肌管变宽,骨间背神经松弛,无Frohse弓卡压骨间背神经现象。切开旋后肌管,可见其前后壁分别为旋后肌的浅深肌层。5、旋后肌起自肱骨外上髁和伸肌总腱,起点与尺侧腕伸肌起点愈着,肌腱还与桡骨环状韧带和尺骨旋后肌嵴相连。肌纤维斜向下外走行,并向前包绕桡骨,止于桡骨上1/3的前面。自前而后被肱桡肌、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指伸肌和尺侧腕伸肌所覆盖。二、临床研究:各种肘外侧痛疾病压痛处体表定位男女患者相比,P值均大于0.05,无显着统计学差异,即说明男女患者在体表定位上相同。具体而言,肱骨外上髁炎压痛部位大多仅局限于肱骨外上髁周围(5.50±0.65)mm范围内;肱桡关节滑膜炎压痛处距髁间连线为(9.18±1.36)mm;肱桡滑囊炎压痛处距髁间连线为(27.17±5.60)mm;骨间背神经卡压综合征压痛处距髁间连线为(47.80±7.72)mm;与前臂正中线的垂直距离为(34.99±6.59)mm。结论:一、从形态学上看,肱骨外上髁是前臂浅层伸肌如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指伸肌、小指伸肌、尺侧腕伸肌等肌的附丽处,同时肱桡肌、旋后肌也部分起于该处。毫无疑问,这是造成肱骨外上髁炎的解剖学基础,但是其病理变化属于炎症改变还是退行性改变,目前尚无定论;肱桡关节间隙位于桡骨小头与肱骨小头之间,其间被滑膜皱襞及脂肪组织占据。由于创伤、运动等诸多因素导致这些滑膜和脂肪组织充血、水肿,关节腔积液,关节软骨破坏,产生局部疼痛、关节功能受限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即肱桡关节滑膜炎。在解剖过程中,可观察到桡骨小头与肱骨小头之间有少许滑膜皱襞及脂肪组织伸入;在环状关节面与桡骨粗隆之间存在一些滑囊,肘关节频繁的活动使滑囊壁易受到损伤,但滑囊壁可很快完成自身的修复。在反复的损伤与修复过程中,滑囊壁的微孔被新生的滑膜或瘢痕封闭,使整个滑囊闭锁,滑液的生成—分泌平衡被破坏,囊内压力逐渐升高,使肘关节疼痛,酸胀不适,即为肱桡滑囊炎;骨间背神经在进入旋后肌时,穿过一弧形的结构,即Frohse弓。由于外伤、职业劳损、占位性病变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因素的影响,使该神经容易受到压迫,产生肘部疼痛、甚至伸腕、伸指障碍,或无力等一系列症候群,即骨间背神经卡压综合征。在临床工作中,常常见到一些病人,尤以从事体力劳动者为多,整个旋后肌经行区弥漫性压痛,此即为旋后肌综合征,可能与旋后肌劳损有关。二、肱骨外上髁炎压痛部位大多仅局限于肱骨外上髁周围(5.50±0.65)mm范围内,封闭治疗该病时,应在肱骨外上髁压痛最明显处进针,直达骨膜缓慢给药,再将针头退出2 mm,估计在伸肌腱深、浅部的起点,缓慢向周围作圆形浸润注射;肱桡关节滑膜炎压痛处位于肱桡关节间隙。封闭治疗及抽吸积液的进针处选在距髁间连线(9.18±1.36)mm的关节间隙。肱桡滑囊炎压痛处在环状关节面和桡骨粗隆之间,距髁间连线(27.17±5.60)mm,封闭治疗时,于滑囊穿刺成功后注入,有助于滑囊内液吸收,故应以囊内注射为目标,注药之前宜先抽吸尽囊内积液。骨间背神经卡压综合征压痛处距髁间连线(47.80±7.72)mm,与前臂正中线的垂直距离(34.99±6.59)mm。封闭时,参照上述定位方法找到的压痛处作为进针点,注意用细针头进行注射,以减少反复穿刺所致的损伤。三、除肱骨外上髁炎外,引起肘外侧软组织痛的疾病还有肱桡关节滑膜炎、肱桡滑囊炎和骨间背神经卡压综合征等,不能一概笼统地诊断为“网球肘”。此外,网球肘的命名只是从病因方面考虑而作出的,也不能反映疾病本身病变的解剖学基础。因此,在诊断肘外侧软组织痛时,诊断命名应以压痛点相对应的解剖结构为基础。对于肘外侧软组织痛的压痛仅限于肱骨外上髁周围(5.50±0.65)mm内的,笔者建议临床诊断为肱骨外上髁炎。压痛位于肱桡关节间隙的,应考虑肱桡关节滑膜炎;压痛位于环状关节面和桡骨粗隆之间的,应考虑肱桡滑囊炎,而不应一概笼统地诊断为网球肘;压痛位于Frohse弓处或沿旋后肌管方向分布,并伴有伸指障碍的,应考虑骨间背神经卡压综合征;压痛弥漫于整个旋后肌,应诊断为旋后肌综合征,而不应诊断为骨间背神经卡压综合征。笔者认为骨间背神经卡压综合征和旋后肌综合征是有区别的:前者是由骨间背神经在旋后肌管内及其上下口受压而引起,压痛点集中或沿旋后肌管分布,治疗分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后者多为旋后肌劳损引起,压痛点较弥散,休息及理疗后症状可消失。

龙智铨[6](2005)在《顽固性网球肘的治疗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

郑文寅[7](2000)在《盐卤草纸隔火灸治疗顽固性网球肘100例》文中研究指明

宁伟宏[8](2000)在《封闭加注射针划剥治疗顽固性网球肘68例》文中提出

宁伟宏[9](1999)在《封闭加注射针划剥治疗顽固性网球肘68例》文中研究说明

二、封闭加注射针划剥治疗顽固性网球肘68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封闭加注射针划剥治疗顽固性网球肘68例(论文提纲范文)

(1)针刺循经筋近端阿是穴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 临床资料
2 试验设计
3 疗效观察
4 统计方法
5 研究结果
分析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针拨加局部封闭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前言
文献综述
实验研究
    一、临床资料
    二、研究方法及标准
    三、研究结果
讨论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3)顽固性网球肘诊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诊断方面
2 治疗方面
    2.1 局部封闭疗法
    2.2 手术
    2.3 其他疗法
3 疗效评定标准

(4)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颈肩臂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1.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1.中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1.1 病名
        1.2 病因病机
        2.西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2.1 病名
        2.2 病因
        2.3 发病机制
        2.4 诊断
        3.小结
    综述2.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
        1.非手术治疗
        1.1 针灸治疗
        1.2 中药
        1.3 牵引
        1.4 推拿
        1.5 物理治疗
        1.6 西药
        2.手术治疗
        2.1 手术疗法的基本原则
        2.2 神经根型颈椎病手术适应证
        3.小结
    综述3.穴位注射疗法的认识
        1.穴位注射常用药物
        1.1 中草药制剂
        1.2 维生素制剂
        1.3 其他常用药物
        2.常用腧穴
        2.1 足三里
        2.2 内关
        2.3 三阴交
        3.适应范围
        3.1 内科疾病
        3.2 妇儿科疾病
        3.3 外皮科
        3.4 五官科
        4.小结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的选择
    2.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3.临床观察指标
        3.1 疗效分级评定标准
        3.2 视觉模拟评分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3.3 统计学方法
    4.研究结果
        4.1 基本资料
        4.2 疗效分析
        4.3 安全性评价
    5.典型病例
    6.结论
第三部分 讨论
    1.病机特点
    2.病理特点
    3.针刺治疗
        3.1 腧穴处方
        3.2 配伍特点
    4.穴位注射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
    5.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肘外侧软组织痛的临床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肘外侧软组织的解剖学观测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章 肘外侧软组织痛的临床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统计学审稿证明

(6)顽固性网球肘的治疗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针对病因治疗
2 针对病理治疗
    2.1 针刀疗法
    2.2 手术治疗
3 其他疗法

(7)盐卤草纸隔火灸治疗顽固性网球肘100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治疗方法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3.2 结
4 讨 论
    4.1 网球肘发病机理
    4.2 本法治疗机理

(8)封闭加注射针划剥治疗顽固性网球肘68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治疗方法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3.2结果分析
4 讨论
    4.1网球肘的发病机理
    4.2 本法治疗机理
    4.3 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

四、封闭加注射针划剥治疗顽固性网球肘68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针刺循经筋近端阿是穴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研究[D]. 南德铉.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3(05)
  • [2]针拨加局部封闭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研究[D]. 徐振华.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1(04)
  • [3]顽固性网球肘诊疗进展[J]. 龙智铨.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16)
  • [4]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颈肩臂痛的临床观察[D]. 刘承珠.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0(12)
  • [5]肘外侧软组织痛的临床解剖学研究[D]. 岳永彬. 南方医科大学, 2010(04)
  • [6]顽固性网球肘的治疗研究进展[J]. 龙智铨. 中医正骨, 2005(06)
  • [7]盐卤草纸隔火灸治疗顽固性网球肘100例[J]. 郑文寅.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0(09)
  • [8]封闭加注射针划剥治疗顽固性网球肘68例[J]. 宁伟宏.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0(01)
  • [9]封闭加注射针划剥治疗顽固性网球肘68例[J]. 宁伟宏. 湖北预防医学杂志, 1999(05)

标签:;  ;  ;  ;  ;  

封针脱针治疗难治性网球肘68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