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危重症患儿心肌酶学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谢华浩[1](2021)在《腹腔镜日间手术患儿围术期心电图的分析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回顾性分析和总结近三年腹腔镜日间手术患儿术前常规心电图诊断结果、术中及术后期心电图具体表现、术中及术后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对比分析腹腔镜日间手术患儿围术期心电图表现,对小儿外科腹腔镜日间手术围术期心电图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统计分析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完成术前常规心电图检查的日间手术患儿566例(研究组)、未完成术前常规心电图检查的日间手术患儿432例(对照组)共998例患儿临床资料信息,包括:姓名、年龄、生长发育状况(BMI值)、性别、住院号、术中基础资料、出院诊断、术前常规心电图诊断结果、术中及术后期心电图表现、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研究组中术前心电图诊断结果异常组部分患儿术前电解质及心肌酶学情况等。术中基础资料主要为:[手术方式、麻醉诱导-手术-苏醒流程时间、术中输液速度等,详见结果]。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一般情况1.1研究组患儿566例(男444例,78.45%;女122例,21.55%);对照组患儿432例(男360例,83.33%;女72例,16.67%);两组性别构成情况无差异。1.2研究组腹股沟斜疝患儿320例(56.54%),鞘膜积液患儿118例(20.85%),隐睾患儿128例(22.61%);对照组腹股沟斜疝患儿248例(57.40%),鞘膜积液患儿78例(18.06%),隐睾患儿106例(24.54%);两组病种构成情况无差异。1.3研究组患儿5-7岁280例(49.47%),7-10岁共194例(34.28%),10-14岁共92例(16.25%)。对照组患儿均为3-5岁,共432例(100.00%)。1.4研究组和对照组术中基础资料比较未见明显差异。2.研究组术前心电图诊断结果统计情况2.1研究组患儿566例中共有320例术前心电图诊断结果为异常,具体异常结果:窦性心律不齐270项,窦性心动过速47项,偶发室性早搏4项,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4项,偶发房性早搏2项,窦房结游走心律2项,WPW预激综合征A型2项,WPW预激综合征B型1项,窦性心动过缓1项,共计333项,其中13例患儿具有两项心电图异常结果。320例中有239例在术前完成了电解质及心肌酶学检查,显示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且各种异常结果亚组之间电解质和心肌酶学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2不同病种、年龄、性别组患儿术前心电图诊断结果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研究组术中及术后期心电图诊断结果统计情况3.1研究组术前心电图诊断结果正常组246例患儿中共有65例在术中及术后期出现心电图异常诊断结果,65项(人均一项)结果包括:窦性心动过速48项,其余异常17项,具体如下:5项偶发室性早搏,5项窦性心律不齐,4项偶发房性早搏,2项窦性心动过缓,1项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术前心电图诊断结果异常组320例患儿中有309例在术中及术后期出现心电图异常诊断结果,其中某些患儿出现两项及以上异常,共计412项异常结果,具体如下:窦性心律不齐276项,窦性心动过速105项,其余异常31项,具体如下:10项偶发室性早搏,6项偶发房性早搏,4项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4项窦性心动过缓,2项WPW预激综合征A型,2项一度房室传导阻滞,2项窦房结游走心律,1项WPW预激综合征B型。3.2研究组中不同性别组、不同病种组、不同年龄组患儿在术中术后期心电图诊断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3研究组术中及术后出现的心电图异常类型与术前心电图异常类型的对比显示,两者都以窦性心律不齐和窦性心动过速为主。但对比统计分析显示两组总体仍有差异(P<0.001),术中及术后出现的心电图异常项目中窦性心动过速明显增加,其他的类型没有明显增加。3.4术前心电图正常患儿术中及术后出现的心电图异常类型与术前心电图异常类型的对比结果显示,两者都以窦性心律不齐和窦性心动过速为主。但对比统计分析显示两组总体仍有差异(P<0.001),术前心电图异常以窦性心律不齐占主要,术前心电图正常患儿术中及术后出现的心电图异常则以窦性心动过速为主。3.5术前心电图异常患儿术中及术后出现的心电图异常类型与术前心电图异常类型的对比显示,两者都以窦性心律不齐为主。但对比统计分析显示两者总体仍有差异(P<0.05),术中及术后出现的心电图异常项目中窦性心动过速明显增加,其他的类型增加不明显。4.对照组术中及术后期心电图诊断结果统计情况4.1对照组患儿432例中有345例在术中及术后期出现心电图异常诊断结果,其中某些患儿出现两项及以上异常,共375项异常结果,具体如下:窦性心律不齐202项,窦性心动过速159项,偶发室性早搏4项,偶发房性早搏3项,窦性心动过缓2项,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1项,WPW预激综合征A型1项,WPW预激综合征B型1项,一度房室传导阻滞1项,窦房结游走心律1项。4.2对照组不同性别组、不同病种组患儿在术中及术后期心电图表现未见明显差异(P>0.05)。5.研究组和对照组术中及术后期心电图表现对比分析对照组心电图异常诊断结果比例高于研究组(P<0.01),使用Bonferroni法进行两两比较分析显示,只有窦性心动过速比例存在差异,且对照组比例高于研究组,其他异常诊断结果类型比较未见明显差异。6.术中及术后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统计情况研究组和对照组共998例腹腔镜日间手术患儿在术中及术后期无一例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结论:1.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全身状态(ASA-PS)分级系统评估为Ⅰ级或Ⅱ级且无心肺疾病的日间手术患儿,术前心电图异常的比例仍然很高,且类型丰富,以窦性心律不齐和窦性心动过速最为常见。2.腹腔镜日间手术患儿术中和术后期心电监测的应用,可以较术前单次常规心电图捕捉到更多的心电图异常信息,能及时反应腹腔镜手术中麻醉和手术操作等刺激对患儿心电活动的影响,具有比较强的应用必要性。3.术前心电图能发现较高比例的无症状心律失常,但其在预测术中及术后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方面价值不大。
李静雯[2](2021)在《手足口病不同病原感染所致心肌酶学变化的对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肠道病毒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心肌酶学变化,观察不同病原与心肌酶学变化之间的关系,以探讨其在手足口病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作用。方法:本研究采取病例回顾性分析法,选取长春市儿童医院2016年6月至2019年10月感染性疾病科病区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共2590例,收集手足口病患儿住院期间的原始记录,对患儿的疾病诊断、粪便肠道病毒核酸结果、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包括心肌酶学结果进行记录。根据患儿粪便肠道病毒核酸结果分组:EV-71组、CV-A16组、CV-A6组、CV-A10组以及EV组(其他未明确具体病原血清型的肠道病毒组)。结果:1、5组不同病原感染手足口病研究对象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数据男女性别比为1.57:1,男童发病率略高于女童。2、5组不同病原感染手足口病研究对象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前期儿童易患病。3、5组不同病原四项心肌酶数值升高两项及两项以上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V-71组有49.84%患儿存在两项及两项以上的心肌酶学变化。4、5组不同病原患儿CK升高例数占比无差异性(P>0.05);CK-MB、LDH以及AST升高例数占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V-71感染患儿CK-MB及LDH升高例数占比均位于首位。5、5组不同病原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数值变化比较中,CK、AST数值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K-MB、LDH数值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V-71组CK-MB数值为(21.47±10.75)U/L,明显高于其他四组;EV-71组的LDH数值(674.80±134.49)U/L与CV-A10组的LDH数值(657.86±165.14)U/L,显着高于其余3组。结论:1、5组不同病原感染手足口病性别无差异,男童发病率略高于女童。2、5组不同病原感染手足口病年龄无差异,学龄前期儿童易患病。3、EV-71组有半数患儿存在两项及两项以上的心肌酶学变化。4、EV-71组CK-MB、LDH数值水平及异常例数占比均位于首位。5、EV-71感染患儿更易引起心肌损伤。
任冲,杨冰,陈楠[3](2021)在《CK-MB、cTnI、IL-10水平对小儿心肌炎的诊断价值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白介素10(IL-10)水平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4月间某院收治的4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择该时段内体检的4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儿童血清中CK-MB、cTnI、IL-10水平,观察3种因子水平随小儿心肌炎病情分期的变化,分析3种因子单项诊断和联合诊断小儿心肌炎时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中CK-MB、cTnI、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期小儿心肌炎患儿血清IL-10水平高于迁延期,迁延期IL-10水平高于慢性期(P<0.05);急性期、迁延期、慢性期小儿心肌炎患儿血清CK-MB、cTn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CK-MB、cTnI、IL-10联合诊断AMI的曲线下方面积(AUC)为0.828,高于CK-MB(0.676)、cTnI(0.799)、IL-10(0.592)(P<0.05)。结论:检测血清CK-MB、cTnI、IL-10水平对临床诊断小儿心肌炎有较大帮助,能体现病情发展不同阶段炎症反应的进展程度,3种因子联合检测有较高诊断价值。
张维娜,张雪娇,王建国[4](2020)在《手足口病患儿血清cfDNA、25(OH)D水平变化及其与心肌损害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清循环游离DNA(cfDNA)、25-羟维生素D[25(OH) D]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心肌损害的关系。方法选取HFMD患儿206例(观察组)、健康体检儿童94例(对照组),观察组中轻症145例、重症61例,并发心肌损害47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fDNA、25(OH) D及心肌酶学指标[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心电图检查并计算QT间期离散度(QTcd),分析血清cfDNA、25(OH) D水平与血清心肌酶学指标、QTcd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cfDNA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25(OH) D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重症患儿血清cfDNA水平高于轻症患儿,25(OH) D水平低于轻症患儿(P均<0.05);观察组发生心肌损害患儿血清cfDNA、cTnT、CK、CK-MB水平及QTcd高于未发生心肌损害患儿,25(OH) D水平低于未发生心肌损害患儿(P均<0.05);观察组血清cfDNA与血清cTnT、CK、CK-MB水平及QTcd均呈正相关,血清25(OH) D与血清cTnT、CK、CK-MB水平及QTcd均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 HFMD尤其是重症或存在心肌损害患儿血清cfDNA升高而25(OH) D降低,且二者与心肌损害指标均有相关性,可为临床诊断、病情评估及治疗提供参考。
陈卫伟[5](2020)在《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炎性细胞因子和生化指标的分析及其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的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中炎性细胞因子及生化指标水平,可能与手足口病病情进展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EV71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免疫球蛋白(IgG、IgM、IgA)、补体(C3、C4)及心肌酶谱(LDH、HBDH、CK、CK-MB)与血糖(GLU)水平,并将外周血炎性因子及生化指标与脑脊液白细胞计数(csf-WBC)进行相关性分析,来探讨其在手足口病疾病进程及严重程度中的临床意义,为手足口病病情评估提供诊疗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检测手足口病患儿肠道病毒类型,收集包括轻症组、重症组、危重组在内的267例EV-71感染的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标本及其中77例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脑脊液标本,和52例健康体检儿童外周血标本,采用迈瑞BC5390CRP血液分析仪进行WBC计数;BD FACS Canto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检测;利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心肌酶谱、血糖、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检测;采用毛细吸管法进行脑脊液白细胞直接计数。[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组外周血IL-6、IL-10、GLU水平和WBC计数均明显升高;EV-71感染手足口病重症组患儿血浆IL-6、IL-10、GLU和WBC计数水平均明显高于轻症组,危重组患儿血浆IL-6、IL-10、GLU和WBC计数水平均明显高于轻症组,并且危重组患儿血浆IL-6、IL-10、GLU和WBC计数水平较重症组有明显升高。(2)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组补体C3、C4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EV-71感染手足口病轻症组、重症组及危重组三组之间补体C3、C4水平无统计学差异。(3)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组血清IgG、IgM水平明显降低,IgA无明显差异。EV-71感染手足口病重症组患儿血清IgG、IgM水平明显低于轻症组,危重组患儿血清IgG、IgM水平明显低于轻症组,并且危重组患儿血清IgG、IgM水平较重症组有明显降低。EV-71感染手足口病轻症组、重症组及危重组三组之间血清IgA水平无统计学差异。(4)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组LDH、HBDH、CK及CK-MB水平明显升高。EV-71感染手足口病重症组患儿LDH、CK-MB水平明高于轻症组,危重组患儿LDH、CK-MB水平明显高于轻症组,并且危重组患儿LDH、CK-MB水平较重症组有明显升高;EV-71感染手足口病重症组患儿HBDH、CK水平与轻症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危重组患儿血清HBDH、CK水平明显高于轻症组,并且危重组患儿HBDH、CK水平较重症组有明显升高。(5)EV-71感染致中枢神经损伤的重症和危重症患儿脑脊液白细胞计数与外周血IL-10、IL-6存在正相关,而与外周血中心肌酶(LDH、HBDH、CK、CK-MB)、免疫球蛋白(IgG、IgM)、Glu、外周血白细胞无显着相关。[结论]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IL-6、IL-10、WBC计数、GLU以及心肌酶LDH、HBDH、CK、CK-MB明显升高,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水平明显降低,提示EV71感染机体后,病毒可引起机体炎症反应及心肌细胞损伤,早期检测上述指标,有利于缩短诊断时间,及时制定治疗方案。随着疾病严重程度加重,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IL-6、IL-10、WBC计数、GLU以及心肌酶LDH、HBDH、CK、CK-MB水平进行性升高,与疾病严重程度一致;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水平随疾病加重逐渐降低。提示以上指标与手足口病的病程进展相关,动态监测其在患儿体内的含量,能够从侧面反映患儿的免疫状态,有助于动态评估患儿的病情,为临床早期识别诊治危重症患儿提供可靠依据。发生中枢神经损伤的重症和危重症患儿脑脊液白细胞计数与外周血IL-6、IL-10存在明显正相关,此发现提示了对于临床有重症倾向化的患儿,尽早联合检测脑脊液及外周血IL-6、IL-10,并结合临床医生经验,综合临床特征,尽早进行对应的治疗。
梁素兰[6](2020)在《儿童呼吸道传染病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重型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比较儿童常见呼吸道传染病临床流行病学资料,探讨不同病原体所致儿童呼吸道传染病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重型危险因素,为儿童常见呼吸道传染病预防及临床病情判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01月0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收治的年龄在0-18岁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包括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猩红热、手足口病、麻疹)总共1063例,根据病原学种类不同分为细菌类和病毒类,先分别分析每个疾病临床流行病学资料,然后综合分析细菌组和病毒组流行病学、检验相关资料及重型危险因素,结果采用SPSS25.0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检验方面:无论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在有无并发症组之间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流行病学方面:(1)儿童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整体男性发病例数所占百分比大于女性。(2)麻疹、手足口病发病年龄高峰分别为0-1岁及1-3岁,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猩红热发病年龄高峰均为3-7岁。儿童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发病年龄高峰集中在1-7岁。(3)除手足口病外,其余4种疾病均有两次发病高峰,主要集中于6月份及12月份左右。3.临床重型危险因素:年龄、民族、有无基础疾病、有无并发症、最高体温、白细胞、C反应蛋白、热程、肝功能及心肌酶有无异常在临床轻型与重型之间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检验方面:无论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有并发症组均高于无并发症组。2.流行病学方面:儿童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整体男性发病百分比大于女性,手足口病除外。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1-7岁,麻疹除外。发病时间高峰呈双峰型,分别为6月份及12月份左右,手足口病除外。3.临床重型危险因素:有基础疾病、热程长、白细胞高、C反应蛋白高是临床重型的独立危险因素。
张月霞[7](2019)在《心肌酶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早期手足口病的诊断价值》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心肌酶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早期手足口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81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儿童83例为对照组。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进行心肌酶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分析心肌酶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早期手足口病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儿心肌酶指标(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超敏C-反应蛋白等测定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手足口病高危患儿肌酸激酶同工酶、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明显高于一般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心肌酶学指标在早期手足口病的诊断中应用价值显着,对提升诊断准确性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和广泛应用。
袁林杨[8](2019)在《手足口病重症第2期患儿临床特征与S100B、NSE、头颅MRI的关联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手足口病重症第2期患儿的临床特征与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水平、头颅核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变化的关联性,为精准识别及其精确早期干预重症手足口病,为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进展,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奠定基础。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03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病区收治的95例手足口病重症第2期患儿为重症组,随机另选96例手足口病普通型为普通组,在我院儿童保健科体检的健康儿童90例设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所有患者和对照组血清NSE、S100B水平,重症组并行头颅MRI检查。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 71)和柯萨奇病毒A 16型(Cox sachie virus,Cox A l6)的阳性率重症组分别为62.1%和10.5%,轻症组分别为33.3%和25%,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重症组患儿体温39.0℃以上、肢体抖动、呕吐、肢体乏力的发生率分别为91.5%、100%、4.2%、7.3%,普通组为56.2%、0%、0%、4.1%;重症组39.0℃以上、肢体抖动、呕吐的发生率与普通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重症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为(5.11±1.35)d,普通组为(3.11±1.32)d,重症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重症组白细胞、中性粒百分比、谷丙转氨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血糖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普通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重症组、普通组、对照组血清中的S100B的含量分别为(1.79±0.30),(0.33±0.11)和(0.15±0.04)ng/ml,重症组血清中S100B含量明显高于普通组及对照组(P<0.01);普通组血清中S100B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5)重症组、普通组、对照组血清中的NSE的水平分别为(53.27±14.91),(6.76±3.49),(6.35±3.44)ng/ml。重症组血清中NSE含量均明显高于普通组及对照组(P<0.01),普通组血清中NSE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6)重症组头颅MRI提示脑实质有损害影像者52例,占54.7%,脑实质有损害的患儿MRI可见脑组织单发或多发异常信号(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其中单发脑实质损伤者30例,多发脑实质损伤者22例,损伤部位以基底节、丘脑及脑干区多见。(7)随访发现,重症2期组患儿中有12例发展至3期以上,其中11例3期,1例4期。并发现发展至3-4期的患儿头颅MRI均有异常改变(8例有多发性脑实质损害,2例为单发的脑干病变),发展至3-4期的12例患儿的NSE和S100B水平较病情被及时控制而未再进展83例2期患儿的数值明显增高,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EV71为引起手足口病重症第2期的主要病原体。(2)体温39.0℃以上、肢体抖动、呕吐、白细胞增高、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显着升高对手足口病重症第2期患儿的早期临床观察有一定的指导性及参考价值。(3)血清S100B、NSE含量水平对早期识别重症手足口病(第2期)有一定的指导性及参考价值。(4)手足口病重症第2期患儿头颅MRI脑实质损害比例比较高,MRI联合NSE和S100B的水平对于评估手足口病的病情及预测手足口病的进展以及预后评估有较高敏感性及临床价值。
刘紫徽[9](2019)在《NT-proBNP在重症手足口病中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急性期手足口病患儿血清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检测和分析,探讨NT-proBNP在评估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早期识别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以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郴州市儿童医院PICU住院治疗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及同期在郴州市儿童医院发热门诊就诊的手足口病普通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普通型组、重型组、危重型组;依据入院24小时内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分为非危重组、危重组、极危重组;住院治疗第7天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普通型组门诊初诊时、重型及危重型组入院24小时内及治疗第7天行NT-proBNP、CK-MB、cTnI及超声心动图LVEF检测。分别对不同严重程度、死亡组与存活组入院24小时内NT-proBNP、CK-MB、cTnI、LVEF进行比较;存活组治疗第7天与入院24小时内NT-proBNP、CK-MB、cTnI、LVEF前后比较;普通型组、重型组、危重型组入院24小时内NT-proBNP、CK-MB、cTnI、LVEF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组入院24小时内NT-proBNP、CK-MB、cTnI、LVEF比较三组间NT-proBNP、CK-MB、cTn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两比较:危重型组高于重型、普通型组,重型组高于普通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两比较:危重型组明显低于重型组和普通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普通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PCIS评分组入院24小时内NT-proBNP、CK-MB、cTnI、LVEF比较三组间NT-proBNP、CK-MB、cTnI、LVE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两比较:极危重组NT-proBNP、CKMB、cTnI高于危重组、非危重组,危重组高于非危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极危重组LVEF低于危重组、非危重组,危重组低于非危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入院24小时内NT-proBNP、CK-MB、cTnI、LVEF相关性分析NT-proBNP与CK-MB、cTnI呈正相关性(R=0.675,P=0.000、R=0.623,P=0.000),与LVEF呈负相关性(R=-0.597,P=0.000);cTnI、CK-MB与LVEF无相关性(R=-0.197,P=0.154、R=-0.247,P=0.103)。4.死亡组入院24小时内NT-proBNP、CK-MB、cTnI均明显高于存活组,LVEF明显低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存活组治疗第7天NT-proBNP、CK-MB、cTnI水平均明显低于入院24小时内;LVEF高于入院24小时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病原体检出情况85例手足口病患儿,共检出病毒64例,其中病毒检出率最高为EV-A71 29例(45.31%)。普通型组主要为CV-A16 9例(50.00%),重型组主要为EV-A71 15例(48.39%),危重型组主要为EV-A71 11例(73.33%),死亡病例全部为EV-A71。不同严重程度组病原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重症手足口病NT-proBNP升高,危重型LVEF下降,并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NT-proBNP水平与CM-KB、cTnI水平正相关,与LVEF负相关。2.联合检测NT-proBNP、CM-KB、cTnI水平及LVEF,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早期诊断和识别,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刘宇阳[10](2018)在《脑利钠肽在重症手足口病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及目的:脑利钠肽(BNP)是一种由3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日本学者Sudoh 1988年首先从猪脑中分离发现,随后研究发现,BNP广泛分布于心、肺、肾等其他部位。目前研究发现,BNP在多种疾病中均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对于BNP与手足口病的研究很少,故本研究第一部分旨在探讨BNP在重症手足口病中发挥的作用;循环衰竭、神经源性肺水肿均是危重症手足口病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呼吸机的成熟应用,神经源性肺水肿得到控制后仍有部分患儿死于循环衰竭,但目前尚缺乏预测循环衰竭的预警指标。故本次研究第二部分主要通过探讨危重症手足口病循环衰竭的相关因素,明确它们对预后的影响。通过本次研究,向临床医生提供评估病情及预后的生物学指标,帮助临床医生对疾病严重程度及发展方向早判断,早认识、及时予以相应的治疗,降低疾病的致残率及死亡率。对象与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于西安市儿童医院感染科住院治疗的HFMD患儿386例为研究对象,纳入病例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病例组研究对象分为普通型组(150例)、重症组(120例)、危重症组(80例)和死亡组(36例)。选择同期在我院儿保科体检的10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检测病例组各组急性期、恢复期(除外死亡组)及对照组儿童血浆BNP水平,比较病情不同时期血清BNP水平差异,并利用ROC曲线明确普通型及重症手足口病间BNP的临界值。另外,对危重症组、死亡组116例患儿联合检测左室射血分数、心率、血压、肌酸激酶同工酶、高敏肌钙蛋白T、氧分压及氧合指数水平等,分析两组间上述指标水平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分析:1)采用回顾性分析对不同严重程度HFMD病例及对照组患儿BNP水平进行分析研究。分析发现,当HFMD急性期,病例组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BNP水平显着高于危重症组、重症组、普通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症组BNP水平显着高于重症组及普通型组,重症组BNP水平显着高于普通型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病例组恢复期BNP水平明显低于急性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恢复期BNP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2)根据普通型组及重症组手足口病BNP的ROC曲线表明,普通型手足口病及重症手足口病间的BNP临界值是189.4pg/ml,此值的敏感性为84%,特异性为82%。3)对危重症组及死亡组患儿完成左室射血分数、BNP、心率、血压、肌酸激酶同工酶、高敏肌钙蛋白T、氧分压及氧合指数水平8项指标的比较,发现两组间左室射血分数、BNP、心率、血压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肌酸激酶同工酶、高敏肌钙蛋白T、氧分压及氧合指数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BN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成正比,即病情越重血浆BNP水平越高;当BNP为189.4pg/ml时,提示手足口病有向重症发展的可能。BNP水平不仅有助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并且在预后评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对于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当出现心率、血压、BNP及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异常时往往提示预后不良,它们是危重症手足口病循环衰竭甚至死亡的危险因素。
二、危重症患儿心肌酶学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危重症患儿心肌酶学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腹腔镜日间手术患儿围术期心电图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心电图在儿科学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其价值与争议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2)手足口病不同病原感染所致心肌酶学变化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心肌酶学测定在手足口病患儿心肌损害中的临床价值 |
1.对手足口病的认识 |
2.心肌酶学的应用 |
3.手足口病与心肌酶学 |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纳入标准 |
1.1.2 排除标准 |
1.1.3 研究对象分组 |
1.2 研究方法 |
1.3 实验材料 |
1.3.1 主要试剂 |
1.3.2 实验设备 |
1.3.3 实验原理 |
1.3.4 样本要求 |
1.4 检测值参考范围 |
1.5 统计学分析方法 |
第二章 结果 |
2.1 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
2.1.1 性别、年龄分析 |
2.1.2 病原分析 |
2.2 不同病毒感染与患儿心肌酶变化关系分析 |
2.2.1 患儿心肌酶异常例数比较 |
2.2.2 患儿心肌酶数值变化比较 |
第三章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第五章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3)CK-MB、cTnI、IL-10水平对小儿心肌炎的诊断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检测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比较两组血清CK-MB、cTnI、IL-10水平 |
2.2 比较不同病情分期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CK-MB、cTnI、IL-10水平 |
2.3 分析血清CK-MB、cTnI、IL-10单因子及联合检测小儿心肌炎的诊断价值 |
3 讨论 |
(4)手足口病患儿血清cfDNA、25(OH)D水平变化及其与心肌损害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血清cf DNA、25 (OH) D及心肌酶学指标检测方法 |
1.3 QTcd测算方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血清cf DNA、25 (OH) D水平比较 |
2.2 观察组不同病情患儿血清cf DNA、25 (OH) D水平比较 |
2.3 观察组发生与未发生心肌损害患儿血清cf DNA、25(OH) D、心肌酶学指标及QTcd比较 |
2.4 观察组血清cf DNA、25 (OH) D与c Tn T、CK、CK-MB水平及QTcd的相关性 |
3 讨论 |
(5)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炎性细胞因子和生化指标的分析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手足口病简介 |
二、手足口病的病原体 |
三、手足口病传染性 |
四、手足口病流行特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EV-71手足口病患儿组与健康对照组及不同严重程度患儿组血浆IL-6水平比较 |
2.2 EV-71手足口病患儿组与健康对照组及不同严重程度患儿组血浆IL-10水平比较 |
2.3 EV-71手足口病患儿组与健康对照组及不同严重程度患儿组外周血WBC计数比较 |
2.4 EV-71手足口病患儿组与健康对照组及不同严重程度患儿组外周血GLU水平比较 |
2.5 EV-71手足口病患儿组与健康对照组及不同严重程度患儿组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
2.6 EV-71手足口病患儿组与健康对照组及不同严重程度患儿组补体C3、C4比较 |
2.7 EV-71手足口病患儿组与健康对照组及不同严重程度患儿组心肌酶谱结果比较 |
2.8 EV-71手足口病患儿脑脊液白细胞计数与外周血IL-6、IL-10相关性分析 |
2.9 EV-71手足口病患儿脑脊液白细胞计数与外周血WBC计数相关性分析 |
2.10 EV-71手足口病患儿脑脊液白细胞计数与GLU相关性分析 |
2.11 EV-71手足口病患儿脑脊液白细胞计数与IgG、IgM相关性分析 |
2.12 EV-71手足口病患儿脑脊液白细胞计数与心肌酶相关性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EV71感染手足口病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致谢 |
(6)儿童呼吸道传染病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重型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一般临床资料 |
2.内容与方法 |
3.质量控制 |
4.统计方法 |
5.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7)心肌酶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早期手足口病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心肌酶、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 |
2.2 观察组中高危患儿与一般患儿心肌酶、超敏C-反应蛋白对比 |
3 讨论 |
(8)手足口病重症第2期患儿临床特征与S100B、NSE、头颅MRI的关联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图对照表 |
前言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样本的采集与处理 |
1.3 主要的试剂 |
1.4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S100B、NSE实验原理及操作方法 |
1.5 临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HFMD病原学监测结果 |
2.2 临床症状特征比较 |
2.3 实验室常规辅助检查检测结果 |
2.4 重症组、普通组、对照组 3 组血清中 S100B 和 NSE 水平的检测比较 |
2.5 重症组患儿S100B、NES水平与头颅MRI特征比较 |
2.6 短期随访结果 |
3 讨论 |
3.1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 |
3.2 手足口病重症2期体征、辅助检查对早期诊断的意义 |
3.3 S100B和 NSE水平增高与HFMD严重度关联性分析 |
3.4 S100B、NSE与 MRI联合对HFMD病情、预后评估的价值 |
3.5 预后分析 |
4 不足及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科研成果 |
(9)NT-proBNP在重症手足口病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资料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对象来源 |
2.1.2 纳入条件 |
2.1.3 剔除标准 |
2.2 临床分组 |
2.2.1 普通型组、重型组及危重型组 |
2.2.2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分组 |
2.2.3 存活组与死亡组 |
2.3 研究方法 |
2.3.1 数据收集 |
2.3.2 检测方法 |
2.3.3 结果判断 |
2.3.4 质量控制 |
2.4 医学伦理 |
2.5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普通型组及重型、危重型组入院24 小时内NT-proBNP、CK-MB、cTnI、LVEF比较 |
3.3 入院24 小时内NT-proBNP水平、CK-MB、cTnI、LVEF相关性分析. |
3.4 不同PCIS评分组入院24 小时内NT-pro BNP、CK-MB、c Tn I、LVEF比较 |
3.5 存活组治疗第7 天与入院24 小时内NT-proBNP、CK-MB、cTnI、LVEF比较 |
3.6 死亡组与存活组入院24 小时内的NT-proBNP、CK-MB、cTnI、LVEF比较 |
3.7 手足口病病原体检出情况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语名词对照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脑利钠肽在重症手足口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手足口病概述 |
1.2.2 BNP研究进展概述 2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病例组分组 |
2.3 排除标准 |
2.4 标本采集及检测方法 |
2.5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
3.1 急性期病例组及对照组脑利钠肽水平比较 |
3.2 急性期不同严重程度手足口病脑利钠肽水平比较 |
3.3 病例组恢复期与急性期、对照组脑利钠肽水平比较 |
3.4 普通型及重症手足口病患儿BNP的ROC曲线 |
3.5 危重症组及死亡组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分析 4 讨论 |
4.1 探讨BNP在重症手足口病中的作用 |
4.2 危重症手足口病循环衰竭的相关因素分析 5 结论 6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危重症患儿心肌酶学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腹腔镜日间手术患儿围术期心电图的分析研究[D]. 谢华浩. 西南医科大学, 2021(01)
- [2]手足口病不同病原感染所致心肌酶学变化的对比分析[D]. 李静雯.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CK-MB、cTnI、IL-10水平对小儿心肌炎的诊断价值研究[J]. 任冲,杨冰,陈楠.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1(04)
- [4]手足口病患儿血清cfDNA、25(OH)D水平变化及其与心肌损害的关系[J]. 张维娜,张雪娇,王建国. 山东医药, 2020(35)
- [5]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炎性细胞因子和生化指标的分析及其临床意义[D]. 陈卫伟. 苏州大学, 2020(02)
- [6]儿童呼吸道传染病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重型危险因素分析[D]. 梁素兰.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7]心肌酶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早期手足口病的诊断价值[J]. 张月霞.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9(17)
- [8]手足口病重症第2期患儿临床特征与S100B、NSE、头颅MRI的关联性分析[D]. 袁林杨. 右江民族医学院, 2019(01)
- [9]NT-proBNP在重症手足口病中的应用价值[D]. 刘紫徽. 南华大学, 2019(01)
- [10]脑利钠肽在重症手足口病中的应用研究[D]. 刘宇阳. 西安医学院, 2018(01)
标签:心肌酶论文; 婴幼儿护理论文; 手足口病的治疗论文; 心肌损伤论文; nt-probnp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