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稳定性磷脂的酶法合成及应用

高稳定性磷脂的酶法合成及应用

一、高稳定性磷脂的酶催化合成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Douglas G.Hayes[1](2020)在《可持续生产再生资源表面活性剂的国际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表面活性剂是重要的化学产品,作为乳化剂和界面改性剂应用于家用洗涤剂、个人护理产品、油漆和涂料、食品、化妆品和制药工业中。聚焦表面活性剂在研究和开发方面取得的最新国际进展,尤其以改善其在整个生命周期的生态可持续性,包括以再生资源为原料的衍生物、使用绿色制造原则生产、以及在消费者使用和处置过程中提高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生物基表面活性剂来源于植物油、多糖、蛋白质、磷脂和其他可再生资源,目前约占表面活性剂市场的24%,这一比例预计还将增加,特别是在亚洲。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对消费者很有吸引力,因为这能减少二氧化碳(一种与气候变化有关的温室气体)的产生。酶可以通过减少有机溶剂、水和能源的使用,减少副产品和废物的形成,大大提高工艺的可持续性。在用于合成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酶中,脂肪酶是最强效的,因其具有较高的生物催化活性、操作稳定性和形成或切割酯、酰胺和硫代酯键的能力。为了使酶成为表面活性剂的强效催化剂,需对其进一步研究开发,以提高催化生产率、稳定性和降低其购买成本。

张冰玉[2](2020)在《低温脂肪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脂肪酶基因高通量筛选方法的初步建立》文中认为脂肪酶是一种特殊的甘油三酯水解酶,其作用条件温和、副产物少、可作用于油-水界面催化甘油酯水解成脂肪酸和甘油,还能催化水解、酯交换、酯化、醇解、酸解和氨解多种反应。低温脂肪酶是指在0oC仍具有一定催化活性、最适温度不超过30oC的脂肪酶,大多数在高温条件下酶活力较差。低温脂肪酶还具有一定有机溶剂耐受性、偏好C3C10长链的脂肪酸酯以及具有更宽泛的pH适用范围,因此低温脂肪酶在水产饲料、食品、生物医药、皮革、环境治理、生物柴油、洗涤等行业有较大的应用前景。据报道,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气单胞菌属(Aeromonas)是低温脂肪酶的主要来源。为了拓宽低温脂肪酶的基因资源,本论文从微生物中克隆、表达三个脂肪酶基因,获得的重组蛋白分别命名为PgLip、PfLip和BcLip,分别来源于谷关假单胞菌(Pseudomonas guguanensis)、台湾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ormosensis)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clausii)。酶学性质测定表明,PgLip、PfLip和BcLip最适温度均在20oC以下,在0oC仍具有较高的酶活力,因此它们都属于低温脂肪酶。脂肪酶对金属离子普遍具有一定的抗性。此外,虽然在去垢剂SDS中酶活力丧失较多,但在其它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如Tween-20、Tween-80和Triton X-100中酶活力却大幅度提高;另外,对于乙醇、异戊醇和异丙醇有机溶剂,相对于低浓度条件,在高浓度有机溶剂中脂肪酶甚至被激活,表现出独特的特征。因此,三个低温脂肪酶的克隆、表达和生化表征丰富了我们对脂肪酶生物多样性的科学认识。我们尝试结合生物传感器的灵敏和流式分选的快速来建立脂肪酶的高通量筛选方法。在对上述3个脂肪酶进行详细生化表征的基础上,我们以动态传感器-调节系统为模型、结合生物传感器和流式分选的方法初步建立了一个用于脂肪酶筛选的高通量筛选体系。首先构建一个对细胞内脂酰CoA响应的基因表达盒,该表达盒使用AR启动子使得其控制下游红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表达,并反映胞内脂酰CoA。脂酰CoA在胞内会被脂肪酸β-氧化酶系降解进入代谢途径,因此生物传感器的灵敏度下降;为了增加该传感器的灵敏度,需要将参与β-氧化的相关基因敲除或抑制其表达。因此我们使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BL21(DE3)大肠杆菌中的fadE基因。大肠杆菌的fadE编码脂酰CoA脱氢酶,敲除fadE基因可以阻断脂肪酸的分解代谢,同时又不影响菌株的生长。因此该基因的敲除使得细胞内的脂肪酸能维持稳定的浓度。以敲除fadE的大肠杆菌为基础、以BcLip脂肪酶为模型构建针对脂肪酸(脂酰CoA的前体)响应的细胞系统。优化水、油、水乳化体系,使细菌能较好地形成乳化体系,最终通过流式细胞仪高通量筛选表达脂肪酶BcLip的大肠杆菌。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土壤宏基因组质粒文库,利用上述方法结合生物传感器和流式分选的高通量筛选方法,初步从土壤样品中筛选出含脂肪酶活性的菌株。本研究取得了如下结果:通过同源比对,克隆获得三个低温脂肪酶基因;将基因成功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生化表征,丰富脂肪酶基因资源、对脂肪酶生物多样性的科学认识。同时,结合生物传感器和流式分选,我们以所获得的脂肪酶BcLip为模型初步建立了一个用于脂肪酶基因的高通量流式筛选方法。应用该方法,成功地从土壤宏基因组质粒文库中筛选到表达脂肪酶的重组菌株。该方法经优化后可望用于脂肪酶的筛选,因此为脂肪酶筛选提供了新的思路;该方法基于功能进行筛选,因此对方法中的生物传感器元件进行改造后还可能用于其它饲料酶如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等的筛选,并有可能获得全新的酶基因资源。

孙美娜[3](2020)在《生物酶催化制备神经酰胺类物质的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神经酰胺及其类似物具有调节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作用。发现一种由苯甘氨醇合成的神经酰胺类似物可以抑制细胞因子TNF-α的产生。然而,苯甘氨醇小分子结构中有氨基和羟基的两个活性氢基团。在传统的化学合成中,没有羟基保护作用的过程很难控制以主要生成酰胺的过程。本文研究了脂肪酶选择性催化苯甘氨醇酰胺化的工艺。实验表明,固定化商品脂肪酶Novozym 435在醇胺基团上具有最佳的区域选择性。根据实验结果和计算机模拟,发现脂肪酶的特定N-酰基选择性机制不仅是由于分子内迁移和质子穿梭机制,且还取决于酶活性位点的特殊结构。在无溶剂体系中,脂肪酶负载量为15 wt%(占总底物重量)的芳族酰胺化合物的最佳反应收率达到89.41±2.8%,几乎无副产物(0.21±0.1%酯和0.64±0.2%二乙酰化化合物)。较其他实验,本实验工艺具有酶含量低,重复利用率高,无溶剂和高N-酰化选择性等优点。同时,这种基于Novozym 435酶促法对大多数种类的氨基醇化合物具有出色的区域选择性。利用高纯度的一系列芳香族链烷醇酰胺为原料制备脂质体,从而解决了药物的脂溶性和水溶性的难题。同时利用磷脂酶去催化其发生转磷脂化反应,增强了对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具有调节作用,从而抑制细胞因子TNF-α的产生。较传统的化学合成法,酶促合成显示出高的区域选择性和转化率。该方法可能是合成芳族链烷醇酰胺有前途的替代策略。

蒋希芝[4](2020)在《桑椹花青素的结构修饰和纳米复合物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提出花青素是亲水性的多酚类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广泛的生物学特性,如抗氧化、抗衰老、抗炎、抗菌和抗癌,在医药、食品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然而,花青素相对较低的稳定性降低了其生物利用度,限制其应用价值,因此,减少花青素降解和控制释放尤为重要。目前,结构修饰和复合载体是花青素稳定化的两种有效方法。桑椹中花青素含量丰富,其主要成分为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Cyanidin-3-O-glucoside),也是天然色素的重要来源之一。本课题选取成熟桑椹果实,采用酸化乙醇溶剂提取,经D101大孔树脂纯化后制得桑椹花青素,对花青素进行酰基化结构修饰、制备Fe3O4/花青素磁性生物纳米复合材料和新型生物基水凝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和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生物酶法,对桑椹花青素进行酰基化修饰,并与非酰基化花青素进行对比分析。运用单因素实验筛选脂肪酶、反应溶剂和酰基供体,分析对花青素酰基转化率的影响,其转化率最大为13.5%。运用正交试验,确定酰基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为酰基化催化酶、吡啶为催化反应溶剂、没食子酸甲酯为酰基供体,反应时间12h,花青素浓度2mg/m L时,酰基化效果最好。采用傅里叶红外(FTIR)、HPLC-MS对产物进行分析,经鉴定,酰基化产物为单酰基或多酰基花青素。(2)研究温度、光照、pH值等条件对酰基化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酰基化可提高花青素的热稳定性、光稳定性和耐酸碱稳定性,相同温度下,酰基化花青素保留率提高5%,光照6天后,酰基化花青素的保留率仍高达96.1%。酰基化可以显着增加花青素体外抗氧化性,增强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总还原能力比非酰基化花青素提高30%,金属离子螯合能力高达到90%。酰基化花青素细胞活性抑制率可达81%,而非酰基化花青素仅为50%,因此,酰基化花青素可以有效抑制细胞增殖。(3)利用吸附法制备pH敏感型Fe3O4/花青素磁性生物纳米复合材料,并研究了花青素释放效果。采用水热法,一步合成高分子聚合物改性的表面功能化的磁性纳米粒子,利用制备的磁性纳米粒子吸附花青素(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考察吸附比例、pH值、反应温度、时间和溶剂等对花青素吸附效果的影响,当花青素和Fe3O4质量比为1:50,反应温度60℃,在pH8的溶液中反应20h,Fe3O4对花青素的吸附效果最好,反应溶液澄清透明。通过物理手段,将吸附了花青素的磁性纳米粒子进行释放试验,分析解离溶剂、pH值、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对花青素释放效果的影响。采用吸光度法测定花青素的释放效率,Fe3O4与花青素复合后的络合物粉末在酸性甲醇溶液中的一次释放率为60.9%,两次总释放效率可达80%。(4)对Fe3O4/花青素磁性生物复合材料性能进行结构表征,研究功能化磁性纳米粒子的结构特性。Fe3O4纳米颗粒的微观表面呈粗糙的多孔结构,而Fe3O4/花青素磁性生物复合物的表面变得光滑,透射电镜显示Fe3O4/花青素磁性生物复合材料,其透明度大大减弱。Fe3O4/花青素磁性生物复合材料的平均粒径约为222nm,与Fe3O4相比较,其粒径增大,电荷减少。Fe3O4/花青素复合物在1000cm-1~1300cm-1处出现花青素C-O特征峰,以上结果均表明花青素已成功地复合在Fe3O4粒子上。在弱碱性环境下,Fe3O4的-OH、花青素的-OH以及碱液中的-OH形成Fe3O4/花青素磁性生物复合材料;酸性条件下,Fe3O4/花青素磁性生物复合材料解离为Fe3O4纳米粒子和花青素,实现花青素的释放。(5)基于上述研究工作基础,以PVA水凝胶为基体,分别制备Fe3O4生物基水凝胶、Fe3O4/花青素(ANC)生物基水凝胶、原花青素(OPC)生物基水凝胶,并对特性进行研究。采用水和近红外两种方法诱导断裂的水凝胶样品自愈,直至全部愈合。新型生物基水凝胶均具备水促愈合功能,将水活性动态硼酸盐键引入到PVA水凝胶中,硼酸根离子与聚乙烯醇(PVA)微晶的羟基形成的硼酸盐键,通过吸水作用提供了动态共价交联的硼酸盐键,从而引发化学自愈。在近红外激光照射下,诱导自愈,PVA/Fe3O4/ANC/EG水凝胶,最高温度可上升至64℃,光热性能优异。与纯PVA水凝胶相比,所制备的新型生物基水凝胶在高拉伸力和极限断裂位移方面具有的良好力学性能。PVA水凝胶导电性较差,电压仅为22.4mV,而添加了石墨粉末的水凝胶导电性均大大增加,PVA/Fe3O4/EG、PVA/Fe3O4/ANC/EG和PVA/OPC/EG水凝胶导电性分别增大到56.0mV、52.0mV和63.6mV。原花青素的-OH基团能够与有机染料叔胺基的氮原子和磺酸基的氧原子形成氢键,呈现出对水中溶解的有机染料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水凝胶表面负载盐晶体(Na Cl),30min内基本溶解,表现出良好的抗盐垢作用。红外光照射下,水凝胶表现出较强的热局部化效应,从而大大减少热量向水体扩散,有效地控制蒸发面附近的热量,减少不必要的热损失。对水凝胶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和分析,新型生物基水凝胶自愈合遵循物理(水凝胶微晶的熔化/再结晶)和化学(硼酸盐键的可逆共价交联)自愈合诱导机制及多羟基吸附机理。通过上述分析,确定了生物酶法酰基化桑椹花青素不同的酰基化位点、酰基类型和酰基数量,有效提高花青素稳定性;通过物理分子间吸附制备Fe3O4/花青素磁性生物复合材料,实现花青素的有效释放,从而开发花青素可控释放、靶向作用的新思路;制备的生物基水凝胶具有生物活性和光热效应,可应用于柔性穿戴、海水净化、伤口愈合敷料等领域,为天然花青素的应用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陈亚淑[5](2019)在《北极海洋红球菌Rhodococcus sp.B7740产稀有类胡萝卜素和异戊二烯醌类物质的鉴定、纯化及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极海洋红球菌Rhodococcus sp.B7740(Rh sp.B7740)是我国北极科考队第三次科考期间于北极站点B77处(1464?9.28?W,76?58.08?N)25米深的海水中获得的菌株,经16S r RNA序列分析和形态学观察确定其为红球菌。其外观呈现鲜艳的橙红色,生存环境极为特殊,在此之前尚未见相关次生代谢产物的报道。为了探索和了解这株北极海洋红球菌所产红色色素的特殊结构及功能性,我们采用非常规的分离纯化方法,采用多光谱和LS-MS/MS分析,发现和确证了所产色素为类胡萝卜素及类异戊二烯醌类的混合物(B7CIQE),有别于其他来源的类胡萝卜素,其中包含特殊结构的芳香类胡萝卜素isorenieratene,chlorobactene和synechoxanthin,它们首次在红球菌中被鉴定,自然界中也十分稀有和新奇。除此而外,价格昂贵且稀有的长链质子化甲基萘醌MK8(H2)以高产量存在(约1mg/g细菌湿重),也为我们研究有价值的异戊二烯类化合物提供了物质基础。为了证实北极海洋红球菌Rhodococcus sp.B7740中异戊二烯类色素的健康意义,首先对其基本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本课题研究得到的高速逆流色谱(HSCCC)体系首次同时分离获得了高纯度的芳香类胡萝卜素的3种单体;采用多光谱和生物技术着重研究了食品中存在,但研究极少的isorenieratene(φ,φ-胡萝卜素)的稀有生物活性,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评价。课题的研究不仅为探索北极海洋新奇微生物中有益于人类的色素资源宝库展示了新的研究领域,丰富了海洋微生物类胡萝卜素的多样性,同时也为揭示这些罕见的芳香类胡萝卜素的结构和独特生物活性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B7CIQE主要组成成分研究采用溶菌酶破壁和表面活性剂增溶,成功地从北极海洋红球菌Rhodococcus sp.B7740中同时提取出了类胡萝卜素和类异戊二烯醌类化合物,经HPLC-DAD-MS/MS联用,初步探究了B7CIQE的主要成分,证实该菌中含有9种类胡萝卜素和14种异戊二烯醌,发现和首次从红球菌鉴定了三种罕见的芳香类胡萝卜素,包括18%all-trans-synechoxanthin(24.18-33.40μg/g),11%chlrobactene(14.78-19.34μg/g),9%isorenieratene(12.09-15.82μg/g),在此之前未见任何相关文献报道,为北极海洋红球菌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领域,也丰富了极地海洋微生物来源类胡萝卜素的多样性和新颖性,同时也获得了新颖芳香类胡萝卜素的新资源,使Rh sp.B7740成为了一种极具潜力的工程菌。2. B7CIQE抗氧化与抗增殖活性研究采用β-胡萝卜素漂白法等方法,在体外和细胞水平研究了Rhodococcus sp.B7740红球菌中类胡萝卜素及类异戊二烯醌类提取物整体的抗氧化及抗人肝癌细胞Hep G2和人口腔癌细胞KB的增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β-胡萝卜素氧化抑制率为B7CIQE(70.20%)>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66.70%)>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17.80%)>番茄红素(1.90%);油脂开始氧化温度的高低顺序为B7CIQE(175℃)>β-胡萝卜素(165℃)>叶黄素(162℃)>番茄红素(160℃);蛋白质氧化抑制率为B7CIQE(25.75%)>β-胡萝卜素(24.97%)>叶黄素(17.94%)>番茄红素(10.40%);Hep G2细胞抗增殖实验半最大效应浓度为叶黄素(20.86μg/m L)<β-胡萝卜素(124.88μg/m L)<B7CIQE(126.34μg/m L)<番茄红素(139.24μg/m L);KB细胞抗增殖实验的半最大效应浓度为B7CIQE(25.14μg/m L)<叶黄素(64.29μg/m L)<番茄红素(69.87μg/m L)<β-胡萝卜素(149.16μg/m L)。实验证明,B7CIQE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活性和抗肝癌细胞和口腔癌细胞增殖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其在人体内的活性提供了前期基础。3. B7CIQE中芳香类胡萝卜素的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通过实验,我们获得了一种未曾报道的分离纯化B7CIQE的高效HSCCC方法,也可借用于对其它类胡萝卜素的分离。并确定了相关的分析条件,即当溶剂体系为正己烷-乙腈-二氯甲烷同时体积比固定为10:6.75:3.25(v/v/v)时,B7CIQE中多种类胡萝卜素均有较好的分离纯化效果。纯化后收集的isorenieratene和chlorobactene的高效液相色谱纯度达90%以上(isorenieratene纯度约为92.87%,chlrobactene约为96.39%),证明了该方法的高效性。同时,经过高精度质谱对分离纯化出的三种芳香类胡萝卜素鉴定结果表明,三种芳香类胡萝卜素(synechoxanthin,isorenieratene和chlorobactene)的MS测试值与理论计算值差别均在10ppm以内,进一步证实了这三种类胡萝卜素的分子结构。4. B7CIQE中双芳香环isorenieratene(φ,φ-胡萝卜素)在含铁胃液中的稳定性及与HSA的相互作用双芳香环且结构对称的φ,φ-胡萝卜素最初是在欧洲奶酪中发现,本课题中该色素首次从红球菌中发现和分离,对于其结构和生物活性的研究极为少见。该化合物比植物来源类胡萝卜素拥有更高的稳定性,为了了解在人体消化过程中及对过渡金属离子和低p H稳定性,我们选用较低p H的胃环境,考察其在模拟胃环境下的稳定性和保存量。研究发现,在铁离子和氧存在下,从B7CIQE中纯化得到的isorenieratene,与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相比,具有显着的高稳定性(存留率均在95%以上),可抵抗低p H环境下不同形式铁的催化和氧的攻击。同时,本章采用多光谱和模拟对接研究了isorenieratene与H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与高等植物来源的膳食类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相似,isorenieratene能与HSA发生静态结合作用,抑制了人血清白蛋白的荧光光谱。isorenieratene与HSA的绑定常量(Ksv和Ka)均在适宜范围内,与非芳香族类胡萝卜素略有差异,其值略高。这说明isorenieratene在血液循环的储存和分布中具有良好的状态。实验结果表明,Isorenieratene与HSA结合绑定的过程是自发放热,与β-胡萝卜素-HSA和叶黄素-HAS体系一致,isorenieratene-HSA的相互作用在体系中的作用力主要以疏水性作用和静电引力为主。电脑模拟对接实验表明,isorenieratene可能同时附着于HAS的位点I和位点II,但位点II可能是主要结合位点,这与荧光竞争实验研究结果一致。同步荧光光谱学研究表明,isorenieratene-HSA的相互作用增强了HSA中Trp和Tyr微环境的极性。红外光谱检查结果显示,与HSA相比,isorenieratene-HAS体系中的α-helix结构呈下降趋势,β-turn增加,表明蛋白部分结构展开。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结果显示,与游离HSA体系相比,isorenieratene-HSA的相互作用减少了蛋白的α-helix结构,同时isorenieratene-HSA体系中Phe微环境具有更强的疏水性。此外,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图谱中,isorenieratene-HAS体系的类胡萝卜素标记峰比非芳香类胡萝卜素相比更强,表明isorenieratene在结合过程中具有更高的稳定性。这与它的多不饱和高度对称性有关,双芳香环和对称的异戊二烯结构,使电子在大π键上呈离域均匀分布,从而提高其稳定性。5. Isorenieratene对紫外诱导视网膜伤害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利用多层磷脂囊模型和人视网膜细胞ARPE-19模型分析isorenieratene对UVB诱导的损伤的潜在作用,实验数据表明,isorenieratene与两种视网膜黄斑色素(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相比,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和抗UVB辐射作用。电子顺磁共振结果表明,isorenieratene能降低模型脂质体系中单重态氧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形成。与叶黄素(88.84%Q1-LL)和玉米黄质(77.67%Q1-LL)相比,MTT和流式细胞检测结果证明了isorenieratene对UVB照射模型中ARPE-19(75.36%Q1-LL)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90.94%Q1-LL)。经过ROS、RT-PCR和WB分析测试解释了isorenieratene保护ARPE19降低紫外损伤作用的分子机制,主要包括两方面,其一是在细胞内的优良抗氧化作用,其二为isorenieratene上调细胞内tspo基因表达和与TSPO蛋白的含量。此外,分子对接也同样证实了isorenieratene能与TSPO蛋白发生良好的结合作用(S=-8.5438)。因此,我们认为isorenieratene作为一种芳香类胡萝卜素可能具有多种活性功能,包括保护视网膜和抑制紫外线诱导损伤等。

肖忠春[6](2019)在《甘蓝型油菜含油量相关候选基因筛选及BnaFAX1的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油菜是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的油料作物之一,也是我国食用植物油的重要来源。我国油菜主产区长江流域的菜籽含油量长期徘徊在42%左右,而加拿大和欧洲等各国菜籽的含油量可达45%50%;油菜含油量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相当于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约2.5个百分点。因此,探索甘蓝型油菜产油量提高的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含油量性状的QTL和GWAS分析,并结合极端高低含油量材料的转录组分析鉴定含油量相关的候选基因。同时,由于拟南芥中FAX1被报道参与脂肪酸转运,并且有助于提高生物量和种子含油量,为了探索甘蓝型油菜中FAX1是否具有同样的功能,本研究通过对脂质转运相关的膜蛋白BnaFAX家族基因进行分析,最终筛选出含油量主效功能基因BnaFAX1-1和BnaFAX1-2,并通过对其在拟南芥中异源过表达和在甘蓝型油菜中同源过表达植株的表型及功能验证分析,明确了BnaFAX1在油菜油脂累积和生物量提升中的重要作用。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重组自交系群体含油量的QTL定位本研究以黄籽油菜GH06为母本(含油量:约44.57%),以黑籽油菜中油821为父本(含油量:约36.69%),两亲本杂交F2代通过“一粒传法”连续自交10代,构建了包含186个株系的高世代重组自交系群体(RIL),连续三年(20162018)种植于重庆市北碚区歇马镇油菜种植基地(北纬29o45’39.99",东经106o22’38.47",海拔238.57 m),该群体采用60K芯片构建了包括8575个SNP标记,1201个簇,覆盖甘蓝型油菜基因组6140.2cM的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其中,用于QTL分析的参考图谱包括5560个SNP位点,标记之间平均距离为1.10cM。利用Win QTL Cartographer 2.5软件,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三年实验的群体含油量数据进行了QTLs检测,共检测到26个与含油量相关的QTLs,单个QTL解释含油量的表型变异(R2)在3.69%18.47%之间,单个QTL的加性效应在-1.571.43之间。这些位点主要分布在A01,A03,A05,A06,A09,C01,C03和C05染色体上。其中2016-qOCA09-1和2017-qOCA09-2位置重叠,2016-qOCA09-2和BLUP-qOCA09-1位置重叠,2018-qOCA09-1和BLUP-qOCA09-2位置重叠,2016-qOCA05-1和2016-qOCA05-2位置重叠,2018-qOCA03-1和2018-qOCA03-2位置重叠,2018-qOCA05-1和2018-qOCA05-2位置重叠。这些重叠的QTL位点主要集中在A03,A05和A09染色体上,并且单个QTL能够解释5.59%18.47%的表型变异。这些重叠位点的加性效应均为正值,说明影响含油量的增效基因主要来自于母本。2.重测序群体含油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以重庆市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从国内外广泛收集的588份育种品系为材料,连续三年(20162018)种植于重庆市北碚区歇马镇油菜种植基地(北纬29o45’39.99",东经106o22’38.47",海拔238.57 m)。利用该群体的重测序数据,筛选后得到的覆盖甘蓝型油菜基因组的385692个有效SNP数据,对连续三年含油量表型数据进行最佳线性无偏估计后(BLUP)再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检测到17个与含油量显着关联的SNP位点,单个SNP位点能够解释的表型变异在5.46%6.68%之间,并且这些位点主要分布在A01,A03,C05和C07染色体上,其中A03染色体上包含最多的显着性位点(11个SNPs),C07染色体上包含4个显着性位点,而A01和C05染色体上分别仅包含一个显着性位点。位于A03和C07染色体上的显着SNP位点物理位置比较相近,且位于A03染色体上的S317975486位点能够解释最大的表型变异(6.68%)。3.极端含油量材料转录组测序开花后30天的种子为本地油菜油脂合成的高峰期,本研究选取了1个低油(CQ46,约33%)及2个高油(CQ24和CQ52,约43%)材料花后30天的主序种子(30SM),主序角果皮(30SPM),花后30天的侧枝种子(30SB),侧枝角果皮(30SPB)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通过CQ24/CQ46和CQ52/CQ46在四个组织部位的韦恩分析发现,在30SM,30SB,30SPM和30SPB中,分别有1628,2658,2146和1493个共同差异基因;这些结果为后续筛选关键基因提供了丰富的数据。通过对CQ24/CQ46和CQ52/CQ46在四个组织部位中的共同差异基因进行GO分析发现,四个组织中差异基因富集在各生物学功能的趋势基本一致。在生物过程分类中,参与最多的GO类别是细胞过程、代谢过程和单一生物过程;在细胞组分方面,主要分布在细胞、细胞成分和细胞器;在分子功能方面主要集中在结合和催化两类别上。通过对CQ24/CQ46和CQ52/CQ46在四个组织部位中的共同差异基因进行KEGG分析发现,四个组织部位中的差异基因主要集中在代谢路径中,其中在碳代谢通路中的差异基因最多,在本研究中,我们主要关注脂质代谢路径的差异基因。在30SM,30SB,30SPM和30SPB中,分别有21,44,29和18个差异基因富集在脂质代谢路径中。4.含油量相关候选基因筛选根据要点1中对含油量进行QTL定位所获得的位点置信区间内的基因和要点2中关联分析所获得的与含油量显着关联的SNP位点上下游300kb区间内的基因,结合要点3中极端高低含油量材料转录组分析确定的差异基因,再结合拟南芥同源基因功能,筛选出可能与含油量相关的25个基因。其中12个基因在高含油量材料中是上调表达的,13个是下调表达的。为了验证转录组测序结果的准确性,我们从差异表达基因中挑选了9个基因进行qRT-PCR验证,结果显示这些差异基因在qRT-PCR和高低含油量材料转录组测序结果中的表达变化趋势相同,这充分证实了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的可靠性。5.主效BnaFAX1基因的筛选本研究通过对拟南芥中脂质转运(FAX)基因在甘蓝型油菜中的同源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发现了21个成员,同时对拟南芥,白菜,甘蓝和甘蓝型油菜中的FAX成员进行进化分析,并将甘蓝型油菜中的FAX成员的基因结构,保守模块等与拟南芥FAX成员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在6个BnaFAX1成员中,BnaFAX1-1和BnaFAX1-2在进化关系上与AtFAX1最相近,且基因结构与保守模块与AtFAX1最相似。通过比较6个BnaFAX1成员在高低含油量甘蓝型油菜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量发现:BnaFAX1-1在高含油量油菜的所有检测组织中的表达量均高于低含油量材料,BnaFAX1-2在高含油量油菜的大部分检测组织中的表达量均高于低含油量材料,BnaFAX1-3在所有检测组织中几乎不表达,BnaFAX1-4在所有检测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比较低,而BnaFAX1-5和BnaFAX1-6在各检测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虽然比较高,但是他们在低含油量油菜各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基本都高于高含油量油菜。因此我们推测BnaFAX1-1和BnaFAX1-2在高含油量油菜的油脂积累中发挥着主要作用,过表达这两个基因也许能提高甘蓝型油菜种子的含油量。而且在我们之前利用60K SNP芯片对地上部生物产量进行GWAS分析的研究中,BnaFAX1-1(14454789-14456198)位于生物产量显着性位点Bn-A07-p12412116位置14546056上游91kb处。因此,本研究选择了BnaFAX1-1和BnaFAX1-2两个基因进行进一步的转基因研究。6.BnaFAX1-1和BnaFAX1-2基因在拟南芥中异源过表达对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比较野生型与异源过表达BnaFAX1-1和BnaFAX1-2的拟南芥植株生长表型,我们发现异源过表达BnaFAX1-1和BnaFAX1-2转基因植株生长更加旺盛,通过对生长49天的拟南芥进行表型统计,我们发现BnaFAX1-1和BnaFAX1-2过表达株系的茎秆鲜重(茎秆第二节间向上1cm),茎秆直径(茎秆第二节间向上1cm处),株高,莲座叶鲜重,莲座叶干重,地上部鲜重和地上部干重均显着高于对照。在种子成熟后,角果长度、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和单株籽粒重被统计,结果显示,BnaFAX1-1过表达拟南芥单株角果数和单株籽粒重显着高于对照,而角果长度、每角粒数和千粒重并没有差异;BnaFAX1-2过表达拟南芥角果长度、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单株籽粒重均显着高于对照,而千粒重并没有显着差异;以上结果表明,BnaFAX1-1和BnaFAX1-2在拟南芥中异源过表达不仅能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而且可以提高单株籽粒产量。通过对成熟种子的总脂含量测定,我们发现BnaFAX1-1过表达拟南芥四个株系成熟种子的总脂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而BnaFAX1-2过表达拟南芥三个株系与对照相比并没有显着差异。7.BnaFAX1-1和BnaFAX1-2基因在甘蓝型油菜中过表达对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比较BnaFAX1-1和BnaFAX1-2在甘蓝型油菜中过表达株系与野生型田间花期生长表型,结果显示,与野生型甘蓝型油菜Westar相比(WT),过表达植株表现为整株生长更加旺盛,株高更高,叶片数更多,叶片更大。为了更加准确地了解转基因植株与对照之间的生长差异,我们在每个株系中随机选择了10个单株进行表型测定。结果显示,BnaFAX1-1和BnaFAX1-2过表达株系的株高,单株主茎上的叶片数、叶长、叶宽、叶面积、茎秆上部、中部和下部的直径都显着高于对照植株(选择植株同一位置的叶片和茎秆进行测量)。而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与对照相比并没有显着差异。在田间种子成熟后,我们对BnaFAX1-1和BnaFAX1-2过表达转基因甘蓝型油菜株系与对照植株的表型进行观察与测量,调查统计显示,与对照相比,BnaFAX1-1和BnaFAX1-2转基因植株株高、有效分枝数、主花序角果数、单株角果数、角果长度、每角粒数、单株经济产量和地上部生物产量都显着高于对照,而主花序长度没有明显差异。与对照相比,BnaFAX1-1转基因种子千粒重没有显着差异,而BnaFAX1-2转基因种子千粒重则显着降低。这些结果表明,提高甘蓝型油菜中BnaFAX1-1和BnaFAX1-2基因的表达,能够有效地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并能有效增加甘蓝型油菜的经济产量。8.BnaFAX1-1和BnaFAX1-2基因在甘蓝型油菜中过表达对种子含油量和脂肪酸成分的影响通过对BnaFAX1-1和BnaFAX1-2甘蓝型油菜过表达株系成熟种子中的含油量和蛋白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转基因成熟种子中的含油量均显着高于对照,而蛋白含量并没有显着差异。通过对成熟种子中脂肪酸成分的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与野生型对照种子相比,转基因各株系种子中油酸(C18:1)含量极显着提高,而花生酸(C20:0)和芥酸(C22:1)含量则发生极显着下降。这些结果表明BnaFAX1-1和BnaFAX1-2过表达可以同时提高种子含油量和菜籽油品质。综上所述,结果表明BnaFAX1-1在提高甘蓝型油菜籽粒含油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其产量,而其在拟南芥中的同源基因并未发现类似表型。这说明BnaFAX1-1在甘蓝型油菜中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

李冰麟[7](2019)在《磷脂酶D催化磷脂酰基转移反应生产稀有及非天然磷脂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解决稀有及非天然磷脂酶催化合成的技术难题,针对现有磷脂生产工艺,即磷脂酶D(PLD)催化的磷脂酰基转移反应中存在的生产效率低、选择性低、后处理工艺复杂、产品安全隐患大等问题。本文主要研究方向为酶催化反应工程,通过磷脂酶D固定化和水-固反应体系构建对磷脂酰基转移反应过程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究,为稀有及非天然磷脂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保障包括“大脑维生素(磷脂酸丝氨酸,PS)”等磷脂产品的市场推广。设计了吸附-沉淀-交联固定化方法固定化PLD,提升该生物催化剂的催化性能。通过沉淀-吸附作用将游离酶蛋白分子附着于无孔纳米二氧化硅载体表面,进而利用分子间和分子内交联作用使酶蛋白分子以层状“酶网”包裹固定化在纳米二氧化硅载体表面,形成核(载体)壳(聚集酶)结构的交联酶聚集体(CS-CLEAs)。该固定化方法简便易行,所得固定化酶易于回收反复使用,且固定化效果良好。PLD固定化率达80%,固定化PLD催化磷脂酰基转移反应制备磷脂酰乙醇胺(PE)比活力达15872U/gprotein,约为游离PLD比活力(13813U/gprotein)的1.15倍。动力学研究表明,PLD固定化后表现出更高的磷脂酰基转移活力,且对磷脂底物亲和性增大。同时,采用该方法固定化PLD还可有效改善其pH耐受性、热稳定性、储藏稳定性和运行稳定性。为了进一步提升吸附-沉淀-交联固定化技术的效果,提出了结合生物印迹的核壳交联酶聚集体固定化酶方法(CS-BI-CLEAs)。针对磷脂酰基转移反应生产稀有磷脂磷脂酰甘油(PG)过程,以底物甘油为配体诱导PLD酶蛋白形成有利于催化作用的构象,即在“生物印迹”作用下诱导酶的“超活化”结构,然后以吸附-沉淀-交联方法将“超活化”的酶分子以层状“酶网”包裹固定化在纳米二氧化硅载体表面,固定酶分子的“超活化”构象,洗涤除去配体甘油后,得到生物印迹-固定化PLD。CS-BI-CLEA固定化技术,可以有效僵化具有生物印迹特征的PLD酶蛋白,使其能够在水相中依然保持有利的催化构象,催化活力显着提高。固定化PLD催化磷脂酰基转移反应合成PG的最大比活力达到166953U/gprotein,是游离PLD合成PG时比活力(11922U/gprotein)的14倍。同时,固定化PLD的反应选择性也得到提升,PG的最高产率可以达到94.0%,副产物PA产率仅有5.96%。传统的磷脂酰基转移反应采用有机溶媒-水两相体系(Water-Organic Biphasic System),不仅污染环境、影响产品安全性,而且催化酶效率低、磷脂酶D回收利用困难。因此,本文提出以多孔载体表面负载磷脂底物,与水相中的酶及第二底物接触作用,进行水-固体系(Aqueous-solid System)磷脂酰基转移反应的方法。将不溶于水的底物磷脂酰胆碱(PC)预溶解在乙酸乙酯溶液中,加入硅胶载体后,以丙酮为沉淀剂通过吸附-沉淀作用使游离PC附着在载体表面形成载体负载化磷脂,PC负载率高达90.7%。将载体负载化PC分散于PLD、丝氨酸水溶液中进行磷脂酰基转移反应生产磷脂酰丝氨酸(PS)。在此水-固体系中,固相载体表面为磷脂酰基转移反应的“人造界面”,当载体表面被PC分子覆盖后,进行反应的水-固界面亲水性降低,为磷脂酰基转移过程提供了疏水微环境,降低了水解副反应发生的机率,提高了反应选择性和产物收率。通过系统探究载体PC负载量、载体空余表面积和载体孔道结构等对磷脂酰基转移反应的影响,确定优化条件下PS最大产率达99.5%。此外,水-固体系可以方便实现游离PLD水溶液的回收再利用,重复使用6次之后PS产率仍达到73.6%。之后,本文以无孔纳米二氧化硅为载体进行水-固体系磷脂酰基转移反应生产非天然磷脂磷脂酰γ-羟基丁酸(PB)。有效降低了PC吸附及酶催化反应过程的传质阻力,提高底物PC负载率和产物PB收率。实验结果表明,最大PC负载率达98.3%,显着降低了原料PC的浪费。探究了PC负载率、载体PC负载量、载体空余表面积等对磷脂酰基转移反应的影响,优选条件下PB最大产率为97.3%。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飞行时间质谱(TOF-MS)三种手段表征所合成的PB样品。由于水-固体系PC反应转化率接近完全,因此,无需复杂纯化过程即可获得很高纯度PB,可直接用于动物实验,为药理药效研究提供所需原料药样品。通过硅胶表面共价结合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制备具有吸附作用的功能化硅胶,可实现磷脂底物在水介质中均匀吸附于硅胶表面,从而发展了直接吸附法水-固体系(Direct adsorption aqueous-solid system)磷脂酰基转移反应。采用共价结合法将辛基酚聚氧乙烯醚(曲拉通X-100)表面活性剂分子固定在四种不同规格的硅胶载体表面。通过曲拉通X-100分子长碳链与磷脂的疏水亲和作用,实现将水介质中磷脂底物PC分子转移吸附于硅胶表面。将吸附了PC的硅胶分散在水介质中进行磷脂酰基转移反应合成PS。在间歇式批次反应过程中,尺寸较小的曲拉通X-100改性载体具有更好的PC吸附性能及反应效果,最大PC负载量和PS产率分别达到98.9%和99.0%。研究表明,相对于团聚状磷脂的溶解过程,PC分子吸附过程是限速步骤。采用一步吸附模型和两步吸附模型对PC的吸附过程进行了理论研究,求解了相关吸附动力学参数。两个模型求取的PC分子在改性硅胶表面形成半胶束时的吉布斯自由能分别为-29.8 kJ/mol和-23.0kJ/mol,远小于其在水溶液中形成胶束的时的吉布斯自由能(19.5kJ/mol),同时临界半胶束浓度(2.76×10-6mol/L)也远小于临界胶束浓度(4.36×10-4mol/L)。功能化硅胶通过分子亲和作用加快了水溶液中PC分子在硅胶表面的吸附速率,促使PC分子不断溶解,从而实现了在水介质中直接吸附PC。利用直接吸附法建立的水-固反应体系,以改性硅胶载体为填料,依次以PC水溶液、酶溶液和洗脱液为流动液,建立了PS的连续化生产固定床反应工艺。小尺寸的曲拉通X-100改性载体虽然具有更高的PC吸附率和PS转化率,但是尺寸较大的载体的时空产率更大。因此,综合PC负载率、PS产率和时空产率三者的作用,尺寸为20-40目的曲拉通X-100改性硅胶(5.34×10-10 molTriton/gsilica)是水-固体系连续化生产PS中固定床反应器最优填料。连续化生产实验证明曲拉通X-100共价改性的硅胶载体理化性质十分稳定,重复使用30次后也未显示性能衰减。针对水-固反应体系特点,选用椰子油为溶剂洗脱产物磷脂,得到的含有磷脂酰丝氨酸(PS)的椰油溶液。以此为芯材,壳聚糖为壁材,通过水相分离法制备了含PS的微胶囊产品,实现了PS从原料生产到成品加工的完整工艺过程。

李赛赛[8](2019)在《纳米复合载体中磷脂酶D原位交联与碱基交换催化反应》文中研究指明磷脂酶D(Phospholipase D简称PLD)[EC3.1.4.4]催化的碱基交换反应在制备高纯度天然稀有磷脂或合成一些重要磷脂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游离PLD易失活且难以重复使用,因此对游离酶进行修饰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固定化酶手段对游离PLD进行修饰是目前常用的方法。本文使用ZnO纳米线/大孔SiO2(ZnO NWs/SiO2)复合材料作为载体,阴离子双环氧化合物作为交联剂,采用原位吸附-交联法和原位共交联法固定PLD。并将所得到的纳米生物催化剂应用于催化碱基交换反应。1.采用原位吸附-交联的方法有效地将PLD固定在ZnO NWs/SiO2纳米复合载体上。在交联固定酶之前,阴离子长链双环氧交联剂先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吸附在氧化锌纳米线的表面。研究结果表明,在原位交联的精细控制下,固定化PLD的负载量高达113.7 mg/g载体,在所有负载量范围内具有13,987到16,142U/g蛋白质的高比活力。固定化PLD在催化磷脂酰胆碱(PC)转化为磷脂酰丝氨酸(PS)的过程中显示出高活性和稳定性。另外,为了找到最佳合成过程对PLD负载量、底物摩尔比、温度、溶液pH值和反应时间等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在优化的条件下,PS的产率在50°C下40分钟内达到94.8%。固定化PLD不仅表现出比游离PLD更好的热稳定性和对pH的耐受性,而且还显着提高了储存稳定性和可重复使用性。发现在4°C温育60天后,固定化PLD保留了81.5%的初始活性,并且在13次循环使用后仍然保留了80.4%的PS产率。固定化PLD的酶活力有待进一步提高。2.为了进一步提高酶活力,本文尝试了通过与多聚-L-赖氨酸(PLL)原位共交联将PLD固定在由ZnO纳米线和大孔SiO2组成的纳米复合载体上。在最佳pH值6.5下,PLL浓度范围为0-0.6 mg/mL时,PLD的负载量达到平均114mg/g载体。PLD与PLL的共交联显着提高了PLD的活性。共交联PLD的最高比活力达到25.8 U/mg蛋白质,是交联PLD(15.9 U/mg蛋白质)的1.62倍。在共交联PLD催化PC和甘油转化为磷脂酰甘油(PG)的碱基交换反应中,PG的产率在优化的条件下(45°C,pH 6.5,80min)达到98.6%。共交联的PLD不仅表现出良好的pH耐受性和热稳定性,而且与交联PLD相比储存稳定性和可重复使用性进一步得到改善。经过13次重复使用后,PG的产率仍然保持在≥85.4%。

张桂菊,徐宝财,赵秋瑾,翟苓苓,尹青[9](2014)在《酶催化法合成食品乳化剂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食品乳化剂是现代食品工业不可或缺的添加剂。与化学合成法相比,酶催化法合成食品乳化剂具有很多优势,如催化效率高、反应条件温和、产品纯度高、色泽浅且容易分离纯化等。本文介绍了脂肪酸单甘酯、脂肪酸糖酯、丙二醇脂肪酸酯以及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四类常用食品乳化剂的酶催化法合成研究进展,对酶催化合成方法、反应媒介的选择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刘媛媛[10](2012)在《固定化磷脂酶D催化磷脂酰基转移合成磷脂酰甘油工艺开发》文中研究指明磷脂酰甘油(Phosphatidylglycerol,简称PG)作为一种特殊的稀有磷脂,在对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肺部疾病的诊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不仅如此,磷脂酰甘油还是胡萝卜素类脂生物合成的中间产物。虽然磷脂酰甘油是一种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广的磷脂质,但其通常在生物体内含量较少;而若干单一脂肪链的PG是药物脂质体制剂的重要辅料,因而合成磷脂酰甘油是十分必要的。选择酶改性方法合成PG需要的投入的成本相对低,同时条件温和,是用来大量制备磷脂酰甘油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本文即选用酶转化法,利用了磷脂酶D的转磷脂酰基特性催化大豆磷脂酰胆碱与甘油合成磷脂酰甘油。磷脂酶D(PLD)的转磷脂酰基活力在合成PG反应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因此,为了提高其的活力,对产PLD的野生链霉菌株进行紫外照射选育,筛选得到一株高产且具有良好传代稳定性的变异株,其酶活力提高了约27.8%。通过摇瓶培养,利用响应面分析对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确立最优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浓度13.0g/L、牛肉膏和蛋白胨各6.0g/L、MgSO4浓度1.5g/L、MgSO4·7H2O1.0g/L、CaCl23.0g/L、NaCl2.0g/L、 Tween800.6g/L,在此条件下,实际测得酶的转磷脂酰基活力可达到2.034U/ml.利用最佳培养基组成发酵所得游离PLD为催化剂,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出合成PG适宜反应条件为:温度28℃、pH5.5、底物摩尔比(甘油:PC)165、相体积比(V有机相:V水相)1.5:1,反应时间4h。在上述条件下进行反应,磷脂酰甘油的生成率为77.3%。采用Design-expert8.0通过中心组合法进行三因素五水平的试验设计,确立了最优工艺条件为:pH值6.2、V有机相:V水相2.0、温度28.2℃、其余条件同上。最优工艺条件下,PG的生成率可达到81.5%。由于游离磷脂酶D对环境的要求非常严格,极易失活,并且其价格比较昂贵,但将其固定化后,不仅可重复使用,而且,易于与反应体系分离。通过单因素实验的方法对固定化PLD催化合成PG反应的影响因素进行逐个考察,得出适宜反应条件为:温度30℃、pH6.5、底物摩尔比(甘油:PC)110、相体积比(V有机相:V水相)1.5:1、反应时间6h。在上述条件下进行反应,磷脂酰甘油的生成率为64.1%。试验设计方法与游离酶相同,最终确立了最优工艺条件为:pH值6.9、V水相:V有机相1.8、温度30.6℃、其他条件不变,实际测得PG的生成率可达到66.7%。最终在实验基础上,对合成磷脂酰甘油的工艺进行放大概算,单批反应物1t,磷脂酰甘油年产量6.34吨,通过进行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对设备进行了计算与选型,最后给出了经济评价,年收益可达214.38万元,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高稳定性磷脂的酶催化合成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稳定性磷脂的酶催化合成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可持续生产再生资源表面活性剂的国际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表面活性剂简介
2 表面活性剂制备、使用和处置中可持续性的重要性
3 生物基表面活性剂
4利用酶制备表面活性剂:绿色制造的一个例子
5结论
1.INTRODUCTION TO SURFACTANTS
2.THE IMPORTANCE OF SUSTAINA-BILITY IN THE SURFACTANTS’PRE-PARATION,USE,AND DISPOSAL
3. BIOBASED SURFACTANTS
4. USE OF ENZYMES TO PREPARESURFACTANTS:AN EXAMPLE OFGREEN MANUFACTURING
5. CONCLUSIONS
REFERENCES:

(2)低温脂肪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脂肪酶基因高通量筛选方法的初步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脂肪酶概述
        1.1.1 脂肪酶来源
        1.1.2 脂肪酶分类与分子结构
        1.1.3 脂肪酶性质
        1.1.4 脂肪酶的应用
    1.2 低温脂肪酶
        1.2.1 低温脂肪酶的特征
        1.2.2 低温脂肪酶的研究意义
        1.2.3 低温脂肪酶的应用前景
    1.3 宏基因组学
        1.3.1 基因的获得
        1.3.2 宏基因组文库的构建
        1.3.3 宏基因组文库的筛选
    1.4 生物传感器
    1.5 研究意义
第二章 低温脂肪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和生化表征
    2.1 实验材料
        2.1.1 菌株、载体、质粒、试剂、培养基和实验仪器
        2.1.2 引物
    2.2 实验方法
        2.2.1 克劳氏芽孢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2.2.2 脂肪酶基因的获取
        2.2.3 表达载体的构建
        2.2.4 脂肪酶基因的重组表达
        2.2.5 重组脂肪酶的纯化
        2.2.6 蛋白浓度测定
        2.2.7 脂肪酶的酶学性质
        2.2.8 脂肪酶的生化表征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假单胞菌的分析
        2.3.2 BcLip基因的克隆、表达和生化表征
        2.3.3 PfLip的克隆、表达和生化表征
        2.3.4 PgLip的克隆、表达和生化表征
    2.4 讨论
第三章 高通量筛选脂肪酶基因方法的初步建立
    3.1 实验材料
        3.1.1 菌株、载体、试剂、仪器及培养基
        3.1.2 本章所有引物
    3.2 实验方法
        3.2.1 fadE基因的敲除
        3.2.2 针对脂肪酶高通量筛选系统的构建
        3.2.3 针对脂肪酶高通量筛选系统的验证
    3.3 结果与分析
        3.3.1 fadE基因的敲除
    3.4 讨论
第四章 脂肪酶高通量筛选方法的初步应用
    4.1 实验材料
        4.1.1 菌株、载体、试剂、仪器及培养基
        4.1.2 引物
    4.2 实验方法
        4.2.1 土壤宏基因组的构建
        4.2.2 高通量筛选土壤宏基因组文库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土壤微生物宏基因组DNA的提取
        4.3.2 土壤宏基因组DNA酶切效果比较
        4.3.3 土壤宏基因组的酶切和回收
        4.3.4 用于构建土壤文库p AR-Ds Red-Amp载体质粒
        4.3.5 连接、转化以构建土壤宏基因组文库
        4.3.6 高通量筛选土壤宏基因组文库
    4.4 讨论
第五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生物酶催化制备神经酰胺类物质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脂肪酶的选择性
    1.2 神经酰胺类物质的化学合成现状
    1.3 神经酰胺类物质的应用现状
    1.4 本实验研究思路和内容
第二章 有机溶剂体系下生物酶催化合成神经酰胺类物质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4 产物检测方法
    2.5 产物结果表征
    2.6 结果与讨论
        2.6.1 不同脂肪酶的区域选择性的机理模拟
        2.6.2 酶种类、温度及溶剂三因素对酰胺化反应的影响
        2.6.3 底物比对酰胺化反应的影响
        2.6.4 酶量对酰胺化反应的影响
        2.6.5 脂肪酶的稳定性对酰胺反应的影响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低温溶剂冷冻结晶分离神经酰胺类物质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不同溶剂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3.4.2 冷冻时间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3.4.3 料液比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3.4.4 冷冻温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3.4.5 冷冻批次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无溶剂体系中生物酶制备神经酰胺类物质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及仪器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原理和方法
        4.3.1 实验原理
        4.3.2 试验方法
    4.4 检测方法
    4.5 结构表征
    4.6 结果讨论
        4.6.1 酶种类对酰胺化反应的影响
        4.6.2 酶量对酰胺化反应的影响
        4.6.3 温度对酰胺化反应的影响
        4.6.4 底物比对酰胺化反应的影响
        4.6.5 时间对催化酰胺化反应的影响
        4.6.6 脂肪酶的稳定性
        4.6.7 不同碱基链的神经酰胺类物质酶催化和化学合成方法的对比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维生素C和E的神经酰胺类物质脂质体制备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和仪器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一系列不同脂肪链的神经酰胺类物质的制备
        5.3.2 不同方法制备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神经酰胺类物质的脂质体
    5.4 结构表征
    5.5 结果与讨论
        5.5.1 不同脂肪链的神经酰胺类物质的亲水亲油平衡值
        5.5.2 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最大吸收波长值的测定
        5.5.3 制备方法的筛选
        5.5.4 不同的脂肪链的酰胺对V_C和V_E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
        5.5.5 制备温度对V_C和V_E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
        5.5.6 药脂比对维生素脂质体包封率影响
        5.5.7 酰胺与胆固醇的比值对V_C和V_E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
        5.5.8 Tween-80:总脂材(w/w)对V_C和V_E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磷脂酶C和D催化制备磷脂酰神经酰胺类物质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和仪器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仪器
    6.3 实验方法
        6.3.1 磷脂酶作用原理
        6.3.2 实验方法
    6.4 检测方法
    6.5 结构表征
    6.6 结果分析
        6.6.1 不同来源的磷脂酶对转磷脂酰化反应的影响
        6.6.2 不同溶剂对磷脂酶催化PC转磷脂酰化反应的影响
        6.6.3 pH值对磷脂酶催化PC转磷脂酰化反应的影响
        6.6.4 钙离子浓度对磷脂酶催化PC转磷脂酰化反应的影响
        6.6.5 乙醚与水的不同比例对磷脂酶催化PC转磷脂酰化反应的影响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问题及建议
    7.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及导师简介
附件

(4)桑椹花青素的结构修饰和纳米复合物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桑椹花青素的主要成分、含量及理化性质
    1.3 花青素的研究进展
        1.3.1 花青素的种类
        1.3.2 花青素提取纯化工艺
        1.3.3 花青素的生物活性
    1.4 花青素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研究
        1.4.1 花青素酰基化研究
        1.4.2 花青素复合载体研究
    1.5 磁性纳米材料
        1.5.1 磁性纳米材料制备
        1.5.2 磁性纳米载体
        1.5.3 磁性纳米光热剂
    1.6 生物基水凝胶
    1.7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8 主要研究内容
    1.9 技术路线
第2章 生物酶催化合成酰基化桑椹花青素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2.2.3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桑椹花青素成分鉴定
        2.3.2 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标准曲线
        2.3.3 不同脂肪酶对花青素酰基化的影响
        2.3.4 不同反应溶剂对花青素酰基化的影响
        2.3.5 不同酰基供体对花青素酰基化的影响
        2.3.6 反应时间和花青素浓度对花青素酰基化的影响
        2.3.7 正交试验
        2.3.8 酰基化花青素结构分析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酰基化桑椹花青素稳定性和抗氧化性的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3.2.3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温度对酰基化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
        3.3.2 光照对酰基化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
        3.3.3 pH值对酰基化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
        3.3.4 酰基化花青素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3.3.5 酰基化花青素总还原能力的测定
        3.3.6 酰基化花青素Fe~(2+)鳌合能力的测定
        3.3.7 酰基化花青素细胞活性抑制率的测定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pH敏感型Fe_3O_4/花青素磁性生物复合材料性能及机理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4.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4.2.3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合成参数对Fe_3O_4/花青素磁性生物复合材料的影响
        4.3.2 Fe_3O_4/花青素磁性生物复合材料释放性能研究
        4.3.3 Fe_3O_4/花青素磁性生物复合材料特性及反应机理分析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Fe_3O_4/花青素新型生物基水凝胶特性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5.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5.2.3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新型生物基水凝胶水促愈合研究
        5.3.2 新型生物基水凝胶光热愈合研究
        5.3.3 新型生物基水凝胶力学性能研究
        5.3.4 新型生物基水凝胶电学特性
        5.3.5 新型生物基水凝胶染料吸附特性
        5.3.6 新型生物基水凝胶自清洁特性
        5.3.7 新型生物基水凝胶盐水蒸发特性
        5.3.8 新型生物基水凝胶结构及机理研究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北极海洋红球菌Rhodococcus sp.B7740产稀有类胡萝卜素和异戊二烯醌类物质的鉴定、纯化及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稀有特殊结构的芳香类胡萝卜素和类异戊二烯甲基萘醌的来源与分布
        1.1.1 稀有特殊结构的芳香(以下简称稀有)类胡萝卜素的来源
        1.1.2 甲基萘醌的来源
    1.2 稀有类胡萝卜素和甲基萘醌的提取、纯化及结构特征
        1.2.1 稀有类胡萝卜素和甲基萘醌的提取
        1.2.2 稀有类胡萝卜素和甲基萘醌的纯化
        1.2.3 稀有类胡萝卜素和甲基萘醌的结构特征
    1.3 .稀有类胡萝卜素和甲基萘醌的理化特性和代谢
        1.3.1 稀有类胡萝卜素的理化特性和代谢
        1.3.1.1 稀有类胡萝卜素的显色性与溶解性
        1.3.1.2 稀有类胡萝卜素的稳定性和代谢活性
        1.3.2 甲基萘醌的理化特性和代谢
        1.3.3 稀有类胡萝卜素和类异戊二烯醌的定性分析
    1.4 稀有类胡萝卜素和甲基萘醌的重要生物活性
        1.4.1 稀有类胡萝卜素的重要生物活性
        1.4.2 甲基萘醌的重要生物活性
    1.5 .AMD的病理研究
    1.6 类胡萝卜素对AMD的影响研究
    1.7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
    1.8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9 本课题的创新点
    1.10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北极海洋红球菌B7740产类异戊二烯物质的提取和结构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1.4 实验方法
        2.1.4.1 北极海洋红球菌B7740 产类异戊二烯醌与类胡萝卜素(B7CIQE)的提取
        2.1.4.2 B7CIQE液质鉴定前处理
        2.1.4.3 液相检测条件
        2.1.4.4 质谱检测条件
    2.2 结果与分析
        2.2.1 HPLC结果分析
        2.2.2 类异戊二烯醌的分析鉴定
        2.2.3 类胡萝卜素的鉴定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B7CIQE在体外模拟体系中的生物活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主要试剂
        3.1.3 主要仪器
        3.1.4 实验方法
        3.1.4.1 B7CIQE的提取与富集
        3.1.4.2 红球菌产类异戊二烯的浓度测定
        3.1.4.3 β-胡萝卜素漂白法
        3.1.4.4 脂质氧化稳定性
        3.1.4.5 类胡萝卜素对蛋白质氧化的抑制作用
        3.1.4.6 DNA链断裂保护实验
        3.1.4.7 细胞培养
        3.1.4.8 细胞内抗氧化实验
        3.1.4.9 细胞毒性与抗癌细胞增值活性
        3.1.4.10 统计学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B7CIQE抗漂白能力
        3.2.2 抗脂质氧化能力
        3.2.3 类胡萝卜素抑制蛋白氧化的实验
        3.2.4 对DNA解链的保护作用
        3.2.5 细胞内抗氧化实验
        3.2.6 细胞毒性与抗增殖活性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B7CIQE中几种稀有类胡萝卜素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主要试剂
        4.1.3 主要仪器
        4.1.4 实验方法
        4.1.4.1 B7CIQE的分离提取
        4.1.4.2 高速逆流色谱(HSCCC)固定相与流动相配置
        4.1.4.3 HSCCC前准备
        4.1.4.4 HSCCC分离纯化
        4.1.4.5 分离纯化样品的液相检测
        4.1.4.6 分离纯化样品的高精度质谱鉴定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溶剂体系中正己烷、乙腈和二氯甲烷体积比为10:8:2时的分离效果
        4.2.2 溶剂体系中正己烷、乙腈和二氯甲烷体积比为10:6.5:3.5时的分离效果
        4.2.3 溶剂体系中正己烷、乙腈和二氯甲烷体积比为10:7:3时的分离效果
        4.2.4 溶剂体系中正己烷、乙腈和二氯甲烷体积比为10:6.75:3.25时的分离效果
        4.2.5 高精度质谱结果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B7CIQE中双芳香环isorenieratene(φ,φ-胡萝卜素)在含铁胃液中的稳定性及与HSA的相互作用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主要试剂
        5.1.3 主要仪器
        5.1.4 实验方法
        5.1.4.1 isorenieratene的收集
        5.1.4.2 模拟餐后胃液的制备
        5.1.4.3 类胡萝卜素胶束溶液
        5.1.4.4 铁离子溶液的制备
        5.1.4.5 铁诱导的类胡萝卜素的氧化
        5.1.4.6 测量类胡萝卜素的浓度
        5.1.4.7 类胡萝卜素-人血清白蛋白体系的制备
        5.1.4.8 荧光强度测量
        5.1.4.9 竞争反应
        5.1.4.10 同步荧光测量
        5.1.4.11 红外光谱分析
        5.1.4.12 表面增强拉曼分析
        5.1.4.13 分子对接
        5.1.4.14 统计学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三种类胡萝卜素在模拟胃环境中不同形式铁(二价铁离子、三价铁离子和肌红蛋白铁)诱导的氧化情况
        5.2.2 isorenieratene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5.2.2.1 荧光猝灭分析
        5.2.2.2 热力学参数与结合模式分析
        5.2.2.3 结合位点(竞争实验)分析
        5.2.3 isorenieratene对 HSA蛋白构象的影响
        5.2.3.1 同步荧光光谱分析
        5.2.3.2 红外光谱分析
        5.2.4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分析
        5.2.5 分子对接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isorenieratene对抗紫外诱导损伤的活性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实验材料
        6.1.2 实验细胞与培养基
        6.1.3 主要试剂
        6.1.4 主要仪器
        6.1.5 实验方法
        6.1.5.1 isorenieratene的收集
        6.1.5.2 isorenieratene对抗紫外辐照产生的自由基测定
        6.1.5.3 ARPE-19细胞培养
        6.1.5.4 isorenieratene细胞安全毒理实验
        6.1.5.5 UV造模
        6.1.5.6 流式细胞仪对凋亡的检测
        6.1.5.7 活性氧(ROS)检测
        6.1.5.8 TSPO基因翻译与表达
        6.1.5.9 TSPO蛋白与isorineratene分子对接模拟
        6.1.5.10 统计学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isorenieratene猝灭紫外诱导单线态氧结果分析
        6.2.2 isorenieratene猝灭紫外诱导羟基自由基结果分析
        6.2.3 isorenieratene的安全剂量分析
        6.2.4 isorenieratene对 ARPE-19 细胞内ROS积累的影响
        6.2.5 细胞凋亡分析
        6.2.6 实时荧光定量PCR和 western blot分析
        6.2.7 分子对接
    6.3 讨论
    6.4 结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6)甘蓝型油菜含油量相关候选基因筛选及BnaFAX1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QTL定位的原理及方法
    1.2 甘蓝型油菜含油量QTL定位研究进展
    1.3 关联分析方法
    1.4 甘蓝型油菜含油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研究进展
    1.5 油菜种子含油量与环境的关系
    1.6 植物油脂合成与代谢机制概述
        1.6.1 脂肪酸从头合成
        1.6.2 脂肪酸合成的结束、去饱和、运输及甘油脂的生成
        1.6.3 三酰甘油(TAG)的生物合成
    1.7 植物油脂转运概述
        1.7.1 质体脂肪酸输出
        1.7.2 脂肪酸从内质网向质体转运
        1.7.3 脂肪酸向过氧化物酶体转运
        1.7.4 脂肪酸跨质膜运输
    1.8 运用基因工程手段提高油菜种子含油量的研究进展
    1.9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QTL定位及GWAS所用实验材料及方法
        2.1.1 QTL定位所用实验材料及田间实验设计
        2.1.2 GWAS所用实验材料及田间实验设计
        2.1.3 性状考察
        2.1.4 数据分析
        2.1.5 QTL定位方法
        2.1.6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方法
        2.1.7 含油量相关候选基因筛选
    2.2 转基因所需实验材料和方法
        2.2.1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2.2.2 主要实验材料
        2.2.3 主要试剂与试剂盒
    2.3 实验方法
        2.3.1 油菜总RNA提取
        2.3.2 油菜总DNA提取
        2.3.3 cDNA的合成
        2.3.4 qRT-PCR
        2.3.5 超表达载体及亚细胞定位载体构建
        2.3.6 转基因再生植株Basta复检、PCR鉴定及定量检测
        2.3.7 拟南芥播种及培养
        2.3.8 拟南芥转化
        2.3.9 转基因拟南芥纯系筛选
        2.3.10 亚细胞定位方法
        2.3.11 种子总脂含量测定
        2.3.12 种子脂肪酸组分测定
        2.3.13 转基因甘蓝型油菜种子含油量和蛋白含量测定
        2.3.14 转基因油菜叶片激素提取方法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含油量QTL和 GWAS分析
        3.1.1 高世代重组自交系群体和自然群体的表型变异
        3.1.2 RIL群体各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3.1.3 自然群体各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3.1.4 RIL群体含油量QTL定位分析
        3.1.5 自然群体含油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2 含油量相关的候选基因鉴定
        3.2.1 QTL定位获得的含油量相关显着位点及候选基因
        3.2.2 GWAS分析获得的含油量相关显着位点及候选基因
        3.2.3 极端含油量差异甘蓝型油菜之间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3.2.4 极端高低油测序材料间TAG生物合成和组装路径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3.2.5 QTL定位结合极端高低油材料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候选基因
        3.2.6 GWAS分析结合极端高低油材料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候选基因
        3.2.7 转录组测序数据qRT-PCR验证
    3.3 甘蓝型油菜脂肪酸转运蛋白的功能研究
        3.3.1 脂肪酸转运蛋白FAX家族各基因成员鉴定及进化分析
        3.3.2 甘蓝型油菜FAX基因组分布、基因结构及保守模块分析
        3.3.3 甘蓝型油菜FAX1 基因家族各成员在高低油材料各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
        3.3.4 BnaFAX1-1和BnaFAX1-2 组织表达特征分析和亚细胞定位
        3.3.5 BnaFAX1-1和BnaFAX1-2 超表达载体构建
        3.3.6 Bna FAX1-1和Bna FAX1-2在拟南芥中异源过表达转基因株系的获得及表型鉴定
        3.3.7 BnaFAX1-1和BnaFAX1-2在甘蓝型油菜中过表达转基因株系的获得
        3.3.8 BnaFAX1-1和BnaFAX1-2在甘蓝型油菜中过表达转基因株系表型鉴定
第4章 讨论
    4.1 含油量在两个群体中的表型变异
    4.2 两个群体含油量与其他性状的相关分析
    4.3 含油量的QTL定位
    4.4 含油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
    4.5 含油量相关候选基因的筛选
        4.5.1 QTL区间内候选基因的筛选
        4.5.2 GWAS分析显着SNP区间内候选基因的筛选
        4.5.3 BnaFAX1-1和BnaFAX1-2 的筛选鉴定
    4.6 BnaFAX1-1及BnaFAX1-2 异源过表达拟南芥的表型分析
    4.7 BnaFAX1-1及BnaFAX1-2 过表达甘蓝型油菜的田间表型分析
    4.8 BnaFAX1-1及BnaFAX1-2 过表达甘蓝型油菜种子含油量及脂肪酸成分分析
第5章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5.1 主要结论
        5.1.1 筛选确认了一批稳定表达的QTL位点和SNP关联位点
        5.1.2 筛选到一批在特殊群体和重庆环境中起作用的基因位点
        5.1.3 筛选到一批与含油量相关的候选基因
        5.1.4 BnaFAX1-1及BnaFAX1-2 过表达影响植株生长发育
        5.1.5 BnaFAX1-1及BnaFAX1-2 过表达提高甘蓝型油菜种子含油量和油酸含量
    5.2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7)磷脂酶D催化磷脂酰基转移反应生产稀有及非天然磷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磷脂
        1.1.1 磷脂的种类和功能
        1.1.2 磷脂的分布和供求现状
    1.2 磷脂的制备
        1.2.1 物理萃取法
        1.2.2 化学合成法
        1.2.3 酶催化法
    1.3 磷脂酶D催化磷脂酰基转移反应体系的研究
        1.3.1 磷脂酶D及磷脂酰基转移反应体系简介
        1.3.2 磷脂酶D自身缺陷
        1.3.3 酶的固定化
        1.3.4 磷脂酰基转移反应的反应体系
    1.4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1.4.1 选题意义
        1.4.2 研究目标和内容
第二章 吸附沉淀交联法制备固定化PLD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仪器和设备
        2.2.3 吸附沉淀交联法制备固定化PLD
        2.2.4 酶活力的测定
        2.2.5 表征技术
        2.2.6 动力学参数的确定
        2.2.7 热稳定性和储藏稳定性
        2.2.8 酶的循环再利用
        2.2.9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2.3 吸附沉淀交联法制备固定化PLD的条件优化
        2.3.1 沉淀剂对固定化过程的影响
        2.3.2 固定化过程中pH对 PLD固定化的影响
        2.3.3 固定化过程中交联剂戊二醛浓度对PLD固定化的影响
        2.3.4 固定化过程中酶量对PLD固定化的影响
    2.4 固定化PLD的表征
        2.4.1 红外光谱分析
        2.4.2 扫描电镜分析
    2.5 固定化PLD催化磷脂酰基转移反应
        2.5.1 反应温度和pH对 PLD催化磷脂酰基转移反应的影响
        2.5.2 PLD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2.5.3 热稳定性和储藏稳定
        2.5.4 固定化PLD的回收再利用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物印迹-固定化法制备PLD固定化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和设备
        3.2.3 制备生物印迹-固定化PLD
        3.2.4 PLD酶比活力的测定
        3.2.5 热稳定性、储藏稳定性、再利用稳定性
    3.3 吸附沉淀交联法制备固定化PLD的条件优化
        3.3.1 沉淀剂对固定化过程的影响
        3.3.2 交联剂浓度对固定化过程的影响
    3.4 固定化PLD的表征
        3.4.1 红外光谱分析
        3.4.2 扫描电镜分析
    3.5 固定化PLD催化磷脂酰基转移反应
        3.5.1 反应温度对PLD催化磷脂酰基转移反应的影响
        3.5.2 反应pH对 PLD催化磷脂酰基转移反应的影响
        3.5.3 PLD催化磷脂酰基转移反应的反应选择性研究
        3.5.4 热稳定性和储藏稳定
        3.5.5 固定化PLD的回收再利用
    3.6 固定化方法对制备生物印迹-固定化PLD的影响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吸附沉淀法建立磷脂酰基转移反应的水-固反应体系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和设备
        4.2.3 PC 在载体表面的吸附实验
        4.2.4 磷脂酰基转移反应水-固反应体系的建立
        4.2.5 载体PC负载量对磷脂酰基转移反应的影响
        4.2.6 磷脂酰基转移反应在不同反应体系中的性能评价
        4.2.7 游离酶溶液的循环再利用
        4.2.8 表征技术
    4.3 磷脂酰基转移反应水-固体系的构建
        4.3.1 沉淀剂对PC的负载效果的影响
        4.3.2 载体对水-固体系的影响
        4.3.3 载体PC负载量对磷脂酰转移反应的影响
    4.4 磷脂酰基转移反应在不同反应体系中的性能评价
    4.5 游离酶溶液的循环再利用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磷脂酰基转移反应水-固体系中合成磷脂酰伽马羟基丁酸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与试剂
        5.2.2 仪器和设备
        5.2.3 磷脂酰基转移反应在水-固体系中制备PB
        5.2.4 载体PC负载量对磷脂酰基转移反应的影响
        5.2.5 游离PLD溶液的运行稳定性
    5.3 酶催化法合成PB的定性表征
    5.4 磷脂酰基转移反应在水-固体系中制备PB
        5.4.1 反应温度对磷脂酰基转移反应合成PB的影响
        5.4.2 反应pH对磷脂酰基转移反应合成PB的影响
        5.4.3 载体表面PC负载量对磷脂酰转移反应的影响
    5.5 磷脂酰基转移反应在不同反应体系中的性能评价
    5.6 游离酶溶液的循环再利用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直接吸附法建立磷脂酰基转移反应的水-固反应体系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材料与试剂
        6.2.2 仪器和设备
        6.2.3 曲拉通X-100 环氧化物的制备
        6.2.4 曲拉通X-100 改性修饰硅胶的制备
        6.2.5 PC 在曲拉通 X-100 改性修饰的硅胶载体表面的吸附实验
        6.2.6 直接吸附法水-固反应体系制备PS
        6.2.7 吸附模型的确定
        6.2.8 游离PLD溶液的循环再利用
        6.2.9 曲拉通X-100 修饰的硅胶的循环再利用
        6.2.10 PS的连续化生产
    6.3 曲拉通X-100 环氧化物红外分析
    6.4 直接吸附法建立水-固反应体系
        6.4.1 PC在曲拉通X-100 修饰硅胶表面的吸附
        6.4.2 利用水-固体系进行磷脂酰基转移反应
    6.5 吸附模型的确定
    6.6 游离酶溶液的循环再利用
    6.7 曲拉通X-100 修饰硅胶的循环再利用
    6.8 磷脂酰基转移反应连续化生产工艺
    6.9 磷脂酰丝氨酸微胶囊的制备
    6.10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8)纳米复合载体中磷脂酶D原位交联与碱基交换催化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磷脂
        1.1.1 磷脂简介
        1.1.2 国内外磷脂研究现状
    1.2 磷脂酶D
        1.2.1 磷脂酶D概述
        1.2.2 磷脂酶D的结构和功能
        1.2.3 游离磷脂酶D存在的问题
    1.3 固定化酶
        1.3.1 固定化酶概述
        1.3.2 固定化酶方法
        1.3.3 固定化酶载体
    1.4 磷脂酶D的应用研究
        1.4.1 磷脂酶D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1.4.2 磷脂酶D在医疗中的应用
    1.5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意义
2 实验
    2.1 实验试剂
    2.2 实验材料
    2.3 实验仪器
3 原位吸附-交联法固定化磷脂酶D及其催化碱基交换反应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试剂及设备
    3.3 实验内容
        3.3.1 ZnO纳米线/大孔SiO_2 复合材料的制备
        3.3.2 阴离子交联剂的制备
        3.3.3 磷脂酶D在 ZnO纳米线/大孔SiO_2 复合载体上的固定
        3.3.4 拉曼光谱
        3.3.5 磷脂酶D负载量测定
        3.3.6 扫描电子显微镜
        3.3.7 酶活力测定
        3.3.8 生物催化合成磷脂酰丝氨酸
        3.3.9 磷脂酰丝氨酸生成率测定
        3.3.10 热和储存稳定性
        3.3.11 固定化磷脂酶D重复使用率测定
    3.4 结果讨论
        3.4.1 阴离子交联剂的表征
        3.4.2 交联剂在载体上的吸附表征
        3.4.3 磷脂酶D交联在纳米复合载体上
        3.4.4 溶液的pH值及酶浓度对负载量的影响
        3.4.5 磷脂酶D浓度对负载量和比活力的影响
        3.4.6 反应条件对碱基交换反应的影响
        3.4.7 热和储存稳定性
        3.4.8 重复使用性
    3.5 本章小结
4 原位共交联磷脂酶D和多聚-L-赖氨酸及其催化碱基交换反应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试剂及设备
    4.3 实验内容
        4.3.1 ZnO纳米线/大孔SiO_2 复合材料的制备
        4.3.2 阴离子交联剂的制备
        4.3.3 磷脂酶D在纳米复合载体上的固定
        4.3.4 磷脂酶D负载量测定
        4.3.5 酶活力测定
        4.3.6 生物催化合成磷脂酰甘油
        4.3.7 磷脂酰甘油生成率测定
        4.3.8 储存稳定性
        4.3.9 固定化磷脂酶D重复使用率测定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磷脂酶D在纳米复合载体上的固定
        4.4.2 溶液pH值对磷脂酶D负载量的影响
        4.4.3 多聚-L-赖氨酸浓度对固定化磷脂酶D负载量和比活力的影响
        4.4.4 反应条件对碱基交换反应的影响
        4.4.5 热和储存稳定性
        4.4.6 操作稳定性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9)酶催化法合成食品乳化剂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酶催化合成脂肪酸单甘酯
    1.1 酯化法
    1.2 水解法
    1.3 酯交换法
    1.4 甘油解法
2 酶催化合成脂肪酸糖脂
3 酶催化合成丙二醇脂肪酸酯
4 酶催化合成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
5 总结和展望

(10)固定化磷脂酶D催化磷脂酰基转移合成磷脂酰甘油工艺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磷脂
        1.1.1 磷脂概述
        1.1.2 磷脂的性质
        1.1.3 磷脂的改性方法
    1.2 磷脂酰甘油
        1.2.1 磷脂酰甘油概述
        1.2.2 PG的分子结构
        1.2.3 PG的合成
        1.2.4 PG的生理作用
        1.2.5 PG的应用
    1.3 PG的检测与分析
        1.3.1 薄层色谱法的检测与分析
        1.3.2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检测与分析
        1.3.3 核磁共振波谱法(NMR)的检测与分析
    1.4 研究目的及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磷脂酶D的紫外诱变育种及发酵条件优化
    2.1 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主要设备
        2.1.2 实验主要试剂
        2.1.3 菌种
        2.1.4 培养基
    2.2 实验方法
        2.2.1 链霉菌种的培养条件
        2.2.2 游离PLD的制备
        2.2.3 PLD磷脂酰基转移活力的测定
        2.2.4 薄层层析法测定PLD活力
        2.2.5 蛋白浓度的测定
    2.3 实验内容
        2.3.1 诱变处理
        2.3.2 响应面法优化PLD发酵条件研究
    2.4. 结果与讨论
        2.4.1 自然选育
        2.4.2 紫外诱变剂量的确定
        2.4.3 突变菌株的筛选
        2.4.4 传代稳定性检验
        2.4.5 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结果与分析
        2.4.6 中心组合实验设计结果与分析
        2.4.7 优化理论值的验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游离磷脂酶D催化合成磷脂酰甘油反应条件研究
    3.1 材料与仪器
        3.1.1 主要设备
        3.1.2 实验主要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游离PLD的制备
        3.2.2 薄层层析法测定PG生成率
    3.3 实验内容
        3.3.1 游离酶催化合成磷脂酰甘油反应条件研究
        3.3.2 响应面法优化游离PLD催化合成PG反应条件
    3.4 结果与分析
        3.4.1 有机溶媒对合成PG的影响
        3.4.2 缓冲溶液体系对合成PG的影响
        3.4.3 温度对合成PG的影响
        3.4.4 底物摩尔比对合成PG的影响
        3.4.5 pH值的选择
        3.4.6 两相比对合成PG的影响
        3.4.7 合成PG最佳反应时间的选择
        3.4.8 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结果与分析
        3.4.9 中心实验设计结果与分析
        3.4.10 优化理论值的检验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固定化磷脂酶D催化合成磷脂酰甘油的反应条件
    4.1 材料与仪器
        4.1.1 主要设备
        4.1.2 实验主要试剂
    4.2 实验方法
        4.2.1 磷脂酶D的固定化方法
        4.2.2 薄层层析法分析测定PG生成率
    4.3 实验内容
        4.3.1 固定化PLD催化合成PG反应条件研究
        4.3.2 响应面法优化固定化PLD催化合成PG反应条件
    4.4 结果与分析
        4.4.1 有机溶媒对合成PG的影响
        4.4.2 缓冲溶液对合成PG的影响
        4.4.3 温度对合成PG的影响
        4.4.4 底物摩尔比对合成PG的影响
        4.4.5 最适pH值的选择
        4.4.6 两相体积比对合成PG的影响
        4.4.7 合成PG最佳反应时间的选择
        4.4.8 固定化PLD的使用稳定性
        4.4.9 Plackett-Bunnan实验设计结果与分析
        4.4.10 中心组合实验设计结果与分析
        4.4.11 优化理论值的检验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固定化PLD制备磷脂酰甘油工艺放大概算
    5.1 Aspen plus简述
    5.2 简述固定化PLD催化合成PG工艺流程
    5.3 工艺过程与分析
        5.3.1 合成磷脂酰甘油的工业生产信息
        5.3.2 工艺中物性方法的选择
        5.3.3 设备选型
    5.4 单批次合成PG工艺过程放大计算
        5.4.1 单批次工艺过程的物料衡算
        5.4.2 单批次工艺过程的能量衡算
    5.5 设备的计算选型
        5.5.1 泵的选型
        5.5.2 间歇搅拌反应器的选型
        5.5.3 倾析器
        5.5.4 蒸发器
        5.5.5 产品干燥设备的选型
    5.6 经济概算
        5.6.1 生产磷脂酰甘油的固定资产投资概算
        5.6.2 成本估算
        5.6.3 年收益
    5.7 本章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主要设备一览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高稳定性磷脂的酶催化合成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可持续生产再生资源表面活性剂的国际研究进展[J]. Douglas G.Hayes. 粮油食品科技, 2020(05)
  • [2]低温脂肪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脂肪酶基因高通量筛选方法的初步建立[D]. 张冰玉.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3]生物酶催化制备神经酰胺类物质的工艺研究[D]. 孙美娜.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4]桑椹花青素的结构修饰和纳米复合物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D]. 蒋希芝. 江苏科技大学, 2020
  • [5]北极海洋红球菌Rhodococcus sp.B7740产稀有类胡萝卜素和异戊二烯醌类物质的鉴定、纯化及活性研究[D]. 陈亚淑.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6]甘蓝型油菜含油量相关候选基因筛选及BnaFAX1的功能研究[D]. 肖忠春. 西南大学, 2019(05)
  • [7]磷脂酶D催化磷脂酰基转移反应生产稀有及非天然磷脂的研究[D]. 李冰麟. 西北大学, 2019(01)
  • [8]纳米复合载体中磷脂酶D原位交联与碱基交换催化反应[D]. 李赛赛. 宁波大学, 2019(06)
  • [9]酶催化法合成食品乳化剂的研究进展[J]. 张桂菊,徐宝财,赵秋瑾,翟苓苓,尹青.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4(01)
  • [10]固定化磷脂酶D催化磷脂酰基转移合成磷脂酰甘油工艺开发[D]. 刘媛媛. 西北大学, 2012(05)

标签:;  ;  ;  ;  ;  

高稳定性磷脂的酶法合成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