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虫棉新品种——中棉29

抗虫棉新品种——中棉29

一、抗虫棉新品种——中棉29(论文文献综述)

史晓玲[1](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研究表明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王天友[2](2020)在《南疆陆地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对脱叶剂的敏感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棉花是重要的天然纤维作物,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新疆以其独特的环境条件和资源优势,成为我国棉花的主产区。近些年来为了减少劳动成本,挖掘棉花增产增收的潜能,机采棉技术在新疆特别是兵团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棉花机械采收虽然降低了生产成本,但导致棉花质量严重下降。因此,培育品质性状优良,对脱叶剂敏感适宜机采的棉花品种是新疆棉花产业提质增效的前提保障。本试验以南疆90份种质资源为研究材料,通过表型性状和SSR分子标记对南疆陆地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对脱叶剂的敏感性进行了研究,为正确利用南疆陆地棉种质资源进行亲本选配,筛选和培育适宜机采的陆地棉新品种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90份南疆陆地棉种质资源材料进行了2年的表型性状鉴定,发现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0.82%-26.55%,平均变异系数为10.00%,多样性指数在1.92-2.07之间,平均值为2.02。结果表明南疆陆地棉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具有较大的遗传多样性。表型性状聚类结果表明南疆陆地棉种质资源可以分为2个类群,分别包含36份材料和54份材料。2个类群又可以分别划分成3个亚群,各亚群间的表型性状具有不同的特点,可以为陆地棉新品种的培育提供具有不同特点的材料。2.从18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的条带清晰、有多态性的22对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基因多样性的平均值为0.2817,PIC的变化范围是0.0220-0.5388,平均值为0.2497,表明南疆陆地棉种质资源具有一定的遗传多样性。利用NTSYS、Powermarker和Structure分别进行聚类分析和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南疆陆地棉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比较简单,基于相似系数的NTSYS聚类结果与表型性状的聚类结果差别较大,而Powermarker和Structure的结果与表型性状聚类结果具有一致性。3.通过田间试验,发现不同材料对脱叶剂的响应不同,喷施脱叶剂后第4-7天的脱叶率可作为脱叶剂敏感性的评价指标,喷施脱叶剂后,果枝叶的脱叶效果最好,叶枝叶次之,主茎叶的脱叶效果最差,然后筛选出了对脱叶剂敏感的6份典型材料:JP-11(10)、新陆中2号(33)、新陆中29号(41)、军棉1号(69)、中414(82)、中棉641(89)。通过表型性状和SSR分子标记均表明南疆陆地棉种质资源可以分为2个大的类群,表明其遗传基础比较狭窄,而南疆陆地棉发现表型性状变异系数较大,遗传多样性较丰富,SSR分子标记也表明南疆陆地棉种质资源具有一定的遗传多样性。田间试验表明不同品种的脱叶剂敏感性有所不同,并从中筛选出对了对脱叶剂敏感的典型材料。本实验为利用南疆陆地棉种植资源多样性评价及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为培育适宜机采的新品种提供了参考。

张辰[3](2019)在《棉花新品种中棉所89号不同栽培模式产量和纤维品质分析》文中认为转基因抗虫棉的选育与种植,有效地控制了棉铃虫等害虫的危害,棉花的产量与效益得到了提高,在棉花的生产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前,随着抗虫棉品种的不断发展,不仅抗虫棉的选育方向需要有所调整,而且适宜抗虫棉品种的栽培技术也要进行改善。本实验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下,选用sGK中3017(中棉所89)和鲁棉研28号两个转基因抗虫棉品种,探索适宜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的栽培方式,分析其对棉花形态、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期对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的推广起到推动作用。棉花是重要的纤维、油料作物,而在生产中因黄萎病的发生使棉花的产量大幅降低,品质严重下降。实践证明培育棉花抗病品种是生产上防治黄萎病最经济、高效和环保的方法。本实验室前期利用同源序列法克隆了棉花VIP1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功能分析表明棉花VIP1基因对抗黄萎病性状具有正调控作用。为此本研究以18份陆地棉优异种质为材料,利用VIP1基因鉴定其抗病性,并分析该基因与棉花相关表型性状的关系,探索棉花抗病基因对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获得主要结果如下:1、sGK中3017品种在露地直播时产量和纤维品质表现较好;在进行简化整枝处理时产量和纤维品质表现稳定;sGK中3017在密度为9万株·hm-2情况下产量与纤维品质表现较为稳定。2、基于各因素对sGK中3017的影响,结果表明sGK中3017在密度为9万株·hm-2覆膜播种,进行简化整枝处理时产量与纤维品质表现稳定。3、利用VIP1基因鉴定18份陆地棉优异种质的抗病性,分析其基因序列间的等位差异,发现其中存在6个SNP位点和1个InDel位点。该基因的4个外显子中共有4个变异位点,起始密码子上游有1个变异位点,终止密码子下游有2个变异位点。并且这些变异位点对抗黄萎病指数、株高、铃重、衣分等表型性状有一定的显着影响。

龚举武[4](2018)在《中棉所70RIL群体纤维产量与品质性状多环境遗传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物品种在不同环境中的稳定性表现,对于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我国棉花种植往西北内陆棉区拓展以来,同一材料在不同棉区的遗传稳定性研究,对于内地材料往西北内陆棉区引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以国审品种中棉所70、父本901-001、母本s GK中156系及中棉所70RIL群体为材料,在我国长江、黄河和西北内陆三大棉区九个环境下,对纤维产量和品质性状进行多点鉴定,结果表明901-001系铃重、子指、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及比强度均大于s GK中156,衣分则相反;群体的纤维产量和品质性状在不同环境差异较大,均呈正态分布。遗传模型分析表明,除纤维的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15LQ和15ALE)、马克隆值(16LQ)和伸长率(15ALE)环境下没有主基因,铃重、衣分、子指、整齐度指数和比强度性状是以2~4对主基因起作用,最多检测到4对主基因,同时受多基因修饰。铃重、衣分、上半部平均长度、马克隆值和伸长率以多基因遗传为主;子指、整齐度指数和比强度以主基因遗传为主。针对以上两大类不同遗传特点,提出各自的选择方法。相关性研究表明,衣分与铃重、子指呈极显着负相关,铃重与子指呈极显着正相关。马克隆值与上半部平均长度、比强度呈极显着负相关,与伸长率呈负相关,与整齐度指数关系不明确;上半部平均长度与比强度、整齐度指数和伸长率,比强度与整齐度指数和伸长率,整齐度与伸长率间均呈极显着正相关。铃重与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整齐度、比强度、马克隆值和伸长率关系不明确;衣分与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比强度和伸长率呈极显着负相关,与整齐度指数呈负相关,与马克隆值呈极显着正相关;子指与比强度呈极显着正相关,与上半部平均长度、整齐度指数和伸长率呈正相关,与马克隆值呈负相关。REML模型分析表明,环境、基因型和GE互作都达到极显着水平,表明性状不仅由基因决定,还受到环境的影响;整齐度指数遗传率最低,铃重遗传率变幅最大。联合分析表明,子指的遗传率最大为97.45%,整齐度指数最小为72.69%,铃重、衣分、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比强度、马克隆值和伸长率均在90.0%以上。纤维产量与品质性状变化趋势分析表明,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在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棉区不同年份差异不大,铃重、衣分和纤维伸长率表现为西北内陆棉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趋势;子指和比强度表现为长江流域>黄河流域>西北内陆棉区的趋势;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整齐度指数和马克隆值表现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西北内陆棉区的趋势。GGE双图标分析表明,铃重、衣分、子指、上半部平均长度及马克隆值可以分成三个类型区,而整齐度指数、比强度和纤维伸长率分为两个类型区。环境间关系表明,除整齐度指数在15AY和16AY呈负相关,铃重、衣分、子指、上半部平均长度、比强度、马克隆值和伸长率在9个环境间均呈正相关。纤维产量与品质性状在9个环境都有较好的区分力和代表性,具有一定的差异;区分力来说,铃重、子指和伸长率在16ALE、16CD和16AY,衣分、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整齐度指数、比强度、马克隆值和纤维伸长率性状在15AY下具有较好的区分力。以研究优质棉RIL群体为主的主基因+多基因分析及稳定性研究在所查文献中未见报道,为提高优质棉品种选育奠定基础。

刘桂珍,马宗斌,霍晓妮,王振宇,李武,张金宝[5](2014)在《1985-2013年河南省棉花品种试验及审定概述》文中提出回顾了1985-2013年河南省棉花品种试验及品种审定工作,重点概述了参试单位和承试单位的变化、试验组别的调整、区域和生产试验参试品系的数量和对照品种的变化、品种审定的数量以及审定品种的类型和抗性等问题,以期为进一步做好品种试验及审定工作提供借鉴。

傅明焱[6](2012)在《转Bt基因抗虫棉鲁棉研21号高产的生物学和生理生化特性》文中认为棉铃虫是我国黄河流域棉区棉花的首要害虫,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棉铃虫在黄河流域棉区持续暴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棉花生产急剧下滑,而且,随着国际竟争日益加剧,生产上不但要求新品种抗虫、高产、优质,还要求综合性状优良,抗逆性强、稳产性好、易管理等,这对棉花育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生产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在这种形势下,基于国内外对转基因抗虫棉研究的理论基础,利用国产转Bt基因抗虫棉种质为抗源进行抗棉铃虫育种攻关,最终选育出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综合性状优良的常规抗虫棉新品种鲁棉研21号。本文介绍了转Bt基因抗虫棉新品种鲁棉研21号的选育过程,产量、品质及抗性表现,介绍了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并对鲁棉研21号的生物学特性与生理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4个不同类型的转基因抗虫棉品种为材料,深入研究了常规转Bt基因抗虫棉鲁棉研21号高产高效的生物学特性与生理生化特性,取得以下主要结论:1、鲁棉研21号前期营养生长速度快,干物质积累量大,初花期单株干物重比鲁棉研15高2.2%,而比中棉所41、99B分别高59.0%和62.0%。2、鲁棉研21号开花后发育进程快,开花结铃集中,全生育期比中棉所41、99B短3~5d;铃大,单铃重分别比鲁棉研15号、中棉所41和99B高0.20g、0.56g和0.55g;衣分高,结铃性较强;从而,实现了产量构成要素的同步改良,而且三桃齐结,早熟不早衰。3、鲁棉研21号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协调,先建源后扩库,源大库大。4、叶片叶绿素含量高。叶绿素含量是叶片功能期持续时间长短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反映了单位叶面积的光合单位数与体内含氮水平,可衡量植株光合作用能力强弱和衰老程度。研究证实,后期叶绿素含量较高的品种能形成更多的经济产量。本研究表明,鲁棉研21号与其他品种相比,叶绿素含量较高,到盛铃期仍高于其他三个品种,说明其具有较强的光合同化能力,且叶片功能期较长,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最终形成较高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5、叶片淀粉、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与中棉所41和99B两个常规棉品种相比,鲁棉研21号在各生育阶段均有着较高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而且可溶态糖含量自蕾期上升快、总量大,维持时间也较长,这与该品种开花前快速生长、干物质积累量大的特点相吻合,为集中开花成铃奠定了物质基础。而且,开花后到盛铃期仍维持了较高的碳、氮代谢水平,从而保证了充足的光合产物供给,使其能持续集中、大量成铃,上中下部结铃均匀。6、叶片抗氧化酶活性较高。较高的SOD活性对防止膜脂过氧化,减轻膜伤害和植物衰老有重要作用。本研究表明,鲁棉研21号在多数时期的SOD活性高于同类品种中棉所41和99B,其中,盛花期、盛铃期鲁棉研21号甚至高于杂交棉鲁棉研15号,这说明鲁棉研21号较其他品种具有更好的抗逆性。过氧化物酶(POD)是防御活性氧或其它过氧化物自由基对细胞伤害的重要保护酶,在叶片生长的一定阶段内, POD活性越高,叶片的抗衰老能力越强。鲁棉研21号在盛花期以后,POD值升高明显,反映了其生长发育后期抗活性氧能力强的生理特点。丙二醛(MDA)是膜脂过氧化的最终分解产物,对细胞膜具有伤害作用,MDA含量的多少反映了膜损伤程度的大小,是常用的膜脂过氧化指标之一。本研究表明,鲁棉研21号在生长发育的中、前期MDA含量较其他同类品种低,这与鲁棉研21号抗氧化酶类活性较高、大田生产表现抗逆性强的特点相吻合。7、叶片激素类物质代谢协调。激素是以系统的方式调控植株的生长发育的。研究推测杂交种的产量优势,特别是在铃数与铃重上的优势,可能与IAA和ABA的含量变化有关,并认为皮棉产量与IAA含量呈显着正相关。本研究结果表明,杂交棉鲁棉研15号IAA含量高于其它三个品种,与推测结果相一致。鲁棉研21号具有类似于杂交棉的生长发育特点,前期生长发育快、干物质积累量大,这与该品种盛铃期前高水平的IAA含量是密不可分的。

喻树迅,范术丽[7](2010)在《国产转基因棉花研发及产业化》文中研究指明棉花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涉及1亿棉农的重要经济来源,1900万名纺织及相关行业工人的就业问题等。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棉铃虫危害猖獗,每年给国家造成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元的经济损失。据统计,1992年棉铃虫特大爆发,棉农为防治棉铃虫喷施农药中毒事件就有10万多例。面对严峻的生产形势,我国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在科技部国家"863"计划、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专项等项目和农业部、国家发展

宋先锋,翟媛媛,蒋洪杰[8](2010)在《喻树迅 技术战中长起的“棉花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整洁、素雅的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以下简称中棉所)在午后的阳光里春意盎然,河南省棉花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就坐落其中。院子里处处可见中棉所的文化。科研处小彭虽说工作时间不长,但对这里的一草一木相当熟悉。他指楼墙上的大字介

唐中杰[9](2009)在《河南省棉花生产与品种遗传改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植棉大省,自然生态条件优越,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符合棉花生长发育要求,利于棉花生长。河南棉花生产一直稳步发展,面积虽有起伏,但一直稳定在70万公顷左右,占全国棉花播种面积的1/6,皮棉总产接近100万吨。本文在查阅国内外有关棉花生产和品种改良的基础上,以河南省棉花生产发展历程着手,对我省棉花生产发展优势及棉花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指出河南省棉花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在曲折中前进,呈波浪式发展,生产布局不断集中、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生产能力不断增加。优良品种的推广对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河南省棉花生产发展历程表明,品种改良是我省棉花生产从低水平到跻身国内先进行列的支撑点。1、产量性状遗传改良河南省近30年棉花品种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均有稳定的上升趋势,分别以每年18.8773kg/hm2/year、5.2671 kg/hm2/year和6.8239 kg/hm2/year的年增长率提高,其中籽棉产量年增长达显着水平,三个棉花产量组分性状的贡献大小依次是:株铃数>衣分>铃重,株铃数的贡献率最高。2、抗病性遗传改良河南省近30年棉花品种枯萎病指以每年0.2480的显着速度增加,黄萎病指以每年0.9679的速度增加,枯黄萎病在河南省棉花生产上的危害依然严峻。主要是近年来一些棉花新品种的抗病性差和棉农的一些不良耕作习惯所致。3、纤维品质遗传改良河南省近30年棉花品种绒长、比强度、马克隆值分别以每年0.0136mm、0.1159 cN/tex和0.0161的速度增长,其中纤维比强度和细度的变化达显着水平;品种改良应重视纤维品质各主要指标的协调,兼顾品质与产量、品质与早熟性之间的关系。4、棉花主要农艺性状遗传改良霜前花率、株铃数、铃重、衣分、株高和果枝数与皮棉产量之间成极显着正相关,影响力大小为:株铃数>果枝数>霜前花率>衣分≥株高>铃重,提高霜前花率、株铃数、铃重、衣分、株高和果枝数,可有效增加棉花皮棉产量;生育期、子指以及密度与皮棉产量成负相关,生育期长、子指和密度大不利于皮棉产量的提高。为进一步促进我省棉花育种工作的发展,带动我省棉花生产步出困境,必须与生物技术紧密结合,对常规育种技术进行改造升级,集成一套高产、优质、抗病虫和抗逆的棉花综合育种技术体系,创造各种类型的优异新材料,培育高产、优质、广适性棉花新品种,才能整体促进我省棉花生产的发展。

眭书祥,赵国忠,李爱国,朱青竹,赵丽芬,李增书[10](2008)在《转Bt+CpTI基因抗虫棉品种SGK321性状分析和种质利用》文中研究指明SGK321是以"石远321"为受体,导入Bt+CpTI双价抗虫基因后育成的抗虫棉品种。SGK321霜前皮棉产量水平高于常规对照品种,接近杂交对照品种。其早熟性较好,生育期短于对照品种,霜前花率高于对照品种,第一果枝节位适中。抗虫性明显优于一般Bt抗虫棉,三代棉铃虫3龄以上幼虫存活率和幼虫株率与对照相比明显下降;用SGK321棉叶饲养棉铃虫,5龄以下幼虫不能化蛹和羽化;对抗性棉铃虫具有较强的抗虫性,尤其是对大龄幼虫的正常生育阻碍作用明显,对幼虫致死快,致死率高;还可延缓棉铃虫抗性的产生。稳产适应性较好、抗逆性强。具有丰富的遗传基础,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较高,2001-2006年6年间作为种质资源被中国众多育种机构利用,已培育出72个双价抗虫棉品种(系),其中24个品种通过国家及省级审定,18个品系参加了各级试验;育成抗虫、抗病、大铃、高衣分、优质等不同类型种质材料237份。对中国棉花生产与品种改良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抗虫棉新品种——中棉29(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虫棉新品种——中棉29(论文提纲范文)

(1)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一、气候资源
        二、水资源
        三、土地资源
        四、自然灾害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本章小结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附录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一) STC访谈记录
        (二) WFJ访谈记录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南疆陆地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对脱叶剂的敏感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棉花种质资源研究概况
        1.1.1 棉花种质资源概述
        1.1.2 棉花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现状
        1.1.3 棉花种质资源的利用
    1.2 棉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2.1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
        1.2.2 遗传多样性产生的原因
        1.2.3 棉花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2.4 棉花细胞学和生化标记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2.5 棉花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3 棉花脱叶催熟技术研究现状
        1.3.1 适宜机采的棉花性状研究进展
        1.3.2 脱叶催熟剂的应用研究现状
        1.3.3 不同品种棉花对脱叶剂的敏感性及相关指标的研究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南疆陆地棉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南疆陆地棉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2.2 南疆陆地棉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相关分析
        2.2.3 南疆陆地棉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2.2.4 南疆陆地棉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
    2.3 讨论与结论
第3章 基于SSR的南疆陆地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基因组DNA提取
        3.1.3 基因组DNA浓度和纯度的检测
        3.1.4 SSR分子标记分析
    3.2 数据统计和分析
        3.2.1 带型统计方法
        3.2.2 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聚类
        3.2.3 群体结构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遗传多样性分析
        3.3.2 聚类分析
        3.3.3 群体结构分析
    3.4 讨论与结论
第4章 筛选对脱叶剂敏感的南疆陆地棉种质资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及试剂
        4.1.2 试验设计
        4.1.3 调查项目与方法
        4.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喷施清水后不同种质资源脱叶率对比
        4.2.2 喷施脱叶剂后不同种质资源脱叶率对比
        4.2.3 喷施脱叶剂对脱叶率的影响
        4.2.4 喷施脱叶剂对药后吐絮率的影响
        4.2.5 不同类型叶片脱叶率及脱叶药效对比
        4.2.6 脱叶剂敏感种质资源的筛选
    4.3 讨论与结论
第5章 全文总结
    5.1 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
    5.2 基于SSR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5.3 筛选脱叶剂敏感的种质资源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表1 清水对照90个品种间的多重比较
    附表2 喷施脱叶剂90个种质资源间多重比较
作者简介

(3)棉花新品种中棉所89号不同栽培模式产量和纤维品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进展
    1.2 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
        1.2.1 种植密度的研究
        1.2.2 不同整枝方式的研究
        1.2.3 覆膜栽培技术的研究
    1.3 棉花黄萎病的研究进展
        1.3.1 黄萎病的发生与危害
        1.3.2 棉花黄萎病的症状
        1.3.3 棉花黄萎病的致病机理
        1.3.4 棉花黄萎病的致病机制
        1.3.5 黄萎病对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
    1.4 植物VIP1 蛋白的研究进展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2.1.1 田间播种
        2.1.2 室内培养
    2.2 试验方法
        2.2.1 田间试验设计
        2.2.2 供试材料数据调查
        2.2.3 数据分析
        2.2.4 室内棉苗培育及取样
        2.2.5 基因组DNA的提取
        2.2.6 目的基因的gDNA克隆及测序
        2.2.7 基因DNA序列拼接及分析
        2.2.8 不同序列变异位点与表型性状的关联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不同覆膜方式对s GK中3017 产量与纤维品质的影响
    3.2 不同整枝方式对s GK中3017 产量与纤维品质的影响
    3.3 不同密度处理对s GK中3017 产量与纤维品质的影响
    3.4 不同处理组合对s GK中3017 产量与纤维品质的影响
    3.5 棉花新品种黄萎病抗性鉴定
        3.5.1 棉花GhVIP1 基因的gDNA克隆
        3.5.2 棉花GhVIP1 基因的gDNA序列变异
        3.5.3 棉花新品种黄萎病抗性鉴定及产量与品质分析
4 讨论
    4.1 覆膜方式对棉花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4.2 整枝方式对棉花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4.3 密度对棉花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4.4 抗黄萎病基因对棉花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5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4)中棉所70RIL群体纤维产量与品质性状多环境遗传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我国优质棉育种现状
    1.3 优质棉遗传研究
    1.4 棉花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研究
    1.5 我国棉花产量和品质性状稳定性研究
    1.6 棉花数量性状位点定位研究
    1.7 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2章 中棉所70RIL群体纤维产量和品质的表型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棉花重组自交系的构建
        2.1.3 田间试验及纤维品质检测
        2.1.4 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亲本的纤维产量和品质性状的表现
        2.2.2 中棉所70RIL群体纤维产量和品质性状的表现
        2.2.3 中棉所70RIL群体产量和品质性状的超亲分析
    2.3 讨论
第3章 RIL群体产量和品质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3.1.2 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铃重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3.2.2 衣分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3.2.3 子指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3.2.4 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3.2.5 整齐度指数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3.2.6 比强度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3.2.7 马克隆值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3.2.8 纤维伸长率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3.3 讨论
第4章 中棉所70RIL群体产量和品质性状的相关和遗传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4.1.2 分析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中棉所70RIL群体产量性状的相关分析
        4.2.2 中棉所70RIL纤维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4.2.3 中棉所70RIL群体纤维产量与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4.2.4 中棉所70RIL群体纤维产量与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
    4.3 讨论
第5章 中棉所70RIL纤维产量及品质性状的稳定性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5.1.2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铃重的稳定性分析
        5.2.2 衣分在多环境下的稳定性分析
        5.2.3 子指在多环境下的稳定性分析
        5.2.4 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在多环境下的稳定性分析
        5.2.5 整齐度指数在多环境下的稳定性分析
        5.2.6 比强度在多环境下的稳定性分析
        5.2.7 马克隆值在多环境下的稳定性分析
        5.2.8 纤维伸长率在多环境下的稳定性分析
        5.2.9 突出家系比较分析
    5.3 讨论
第6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1985-2013年河南省棉花品种试验及审定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品种试验概况
    1.1 参试单位和承试单位的变化
    1.2 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组别的调整
    1.3 参加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品系的数量变化
    1.4 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对照品种的调整
2 品种审定概况
3 讨论

(6)转Bt基因抗虫棉鲁棉研21号高产的生物学和生理生化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转 Bt 基因抗虫棉的遗传特点
        1.2.2 转基因抗虫育种策略
        1.2.2.1 杂交亲本的选择
        1.2.2.2 杂交方式
        1.2.2.3 杂交后代的处理
        1.2.2.4 比较鉴定
        1.2.2.5 选育抗虫杂交棉
    1.3 鲁棉研 21 号的选育
        1.3.1 总体思路
        1.3.2 转基因抗虫种质的选择提高
        1.3.3 组合的选配
        1.3.4 杂交后代的选择与比较鉴定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调查记载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鲁棉研 21 号的产量、品质与抗性表现
        3.1.1 特征特性
        3.1.2 丰产性突出
        3.1.3 纤维品质优良
        3.1.4 抗虫强
        3.1.5 抗(耐)病性好,抗逆性强
        3.1.6 主要经济性状一般配合力较高
    3.2 鲁棉研 21 号高产稳产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3.2.1 气候条件
        3.2.2 生育进程
        3.2.3 株高增长动态
        3.2.4 果枝数与果枝始节位
        3.2.5 叶面积指数
        3.2.6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3.2.7 成铃动态
        3.2.8 产量水平
        3.2.9 三桃比
        3.2.10 产量构成
    3.3 鲁棉研 21 号高产稳产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3.3.1 叶绿素含量
        3.3.2 C、N 代谢
        3.3.3 抗氧化酶活性与丙二醛含量
        3.3.4 内源激素变化
    3.4 鲁棉研 21 号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
        3.4.1 鲁棉研 21 号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3.4.1.1 基础条件
        3.4.1.2 产量指标
        3.4.1.3 产量构成与生育进程
        3.4.1.4 一播全苗
        3.4.1.5 苗期管理
        3.4.1.6 蕾期管理
        3.4.1.7 花铃期管理
        3.4.1.8 后期管理
        3.4.2 鲁棉研 21 号简化栽培技术要点
        3.4.2.1 机械播种
        3.4.2.2 扩行降密
        3.4.2.3 重施底肥,简化追肥
        3.4.2.4 简化整枝
        3.4.2.5 合理化调
        3.4.2.6 简化中耕
4 结论
    4.1 生物学特性
    4.2 生理生化特性
参考文献
致谢

(8)喻树迅 技术战中长起的“棉花人”(论文提纲范文)

让科研人员在项目中成长
围绕国家的需要去拼搏创新
“把您的优势无限放大”

(9)河南省棉花生产与品种遗传改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棉花生产概述
        1.1.1 世界棉花生产
        1.1.2 我国棉花生产
    1.2 我国棉花品种遗传改良状况
        1.2.1 棉花产量性状改良研究进展
        1.2.2 棉花品质性状改良研究进展
        1.2.3 棉花产量与品质性状间关系的演变研究
        1.2.4 棉花抗病性改良研究进展
        1.2.5 转基因抗虫棉研究进展
    1.3 我国棉花品种遗传改良的成就和不足
    1.4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2 河南省棉花生产形势研究
    2.1 河南省棉花生产在全国的位置和比重
    2.2 河南省棉花的生产优势
        2.2.1 河南是全国棉花生产优势区域之一
        2.2.2 植棉历史悠久,棉花生产相对稳定
        2.2.3 人力资源优势明显,植棉比较效益高
        2.2.4 河南省具有信息区位优势
        2.2.5 河南省具有产业化基础
    2.3 河南省棉花生产发展历程
        2.3.1 第一个快速发展和稳定阶段(1949~1960年)
        2.3.2 波动剧烈的时期(1961~1981年)
        2.3.3 波动中快速发展的阶段(1982~1992年)
        2.3.4 稳步递减阶段(1993~2000年)
        2.3.5 恢复性增长阶段(2000~2007年)
        2.3.6 滑坡阶段(2007年至今)
    2.4 河南省棉花生产存在的问题
        2.4.1 生产条件差,自然灾害频繁
        2.4.2 生产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
        2.4.3 生产波动大,总产徘徊不前
        2.4.4 品质结构单一,质量问题突出
        2.4.5 枯黄萎病发生依然严重,次生害虫危害逐年增大
        2.4.6 国家缺乏对棉花的优惠政策,植棉比较效益差
        2.4.7 科研经费和人才严重短缺,生产技术的老化
        2.4.8 资源制约发展,增产难度加大
        2.4.9 棉田污染加重,环保压力增大
        2.4.10 市场监管力度不够,削弱了棉花生产的发展
    2.5 品种改良对河南省棉花生产的促进作用
        2.5.1 不同历史时期河南省棉花研究进展及其成就
        2.5.2 近期河南省棉花生产代表品种介绍
    2.6 小结与讨论
3 河南省棉花品种遗传改良研究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河南省棉花审定品种概况
        3.2.2 产量遗传性状改良
        3.2.3 抗病性研究
        3.2.4 纤维品质遗传改良研究
        3.2.5 综合农艺性状遗传改良研究
    3.3 小结与讨论
        3.3.1 提高棉花产量,集成配套生产技术
        3.3.2 加强抗病育种、综合防治
        3.3.3 创新棉花资源,提升纤维品质
        3.3.4 合理配置棉花综合农艺性状
4 河南省棉花发展展望
    4.1 河南省棉花生产形势展望
        4.1.1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棉花生产质量和效益
        4.1.2 调优区域布局,提升棉花产品档次
        4.1.3 加强政策扶持,建立长期稳定发展的机制
        4.1.4 加强市场监管,保护棉花产业健康发展
        4.1.5 建立产业合作机制,推进棉花生产的产业化进程
    4.2 河南省棉花品种遗传改良展望
        4.2.1 选育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棉花新品种
        4.2.2 满足纤维品质的多元化需求,进行品质改良
        4.2.3 继续加强抗黄萎病育种
5 参考文献
Abstract
附表1 近30年来河南省已审棉花品种的系谱来源、应用面积及获奖情况
附表2 近30年河南审定棉花品种性状一览表

(10)转Bt+CpTI基因抗虫棉品种SGK321性状分析和种质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选育过程
2 性状分析
    2.1 遗传基础分析
    2.2 配合力分析
    2.3 抗虫性分析
    2.4 产量分析
    2.5 抗逆性和早熟性
3 SGK321种质应用
    3.1 育成新品种
    3.2 育成新品系
    3.3 育成新种质材料
    3.4 利用效率
4 结论

四、抗虫棉新品种——中棉29(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2]南疆陆地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对脱叶剂的敏感性分析[D]. 王天友. 塔里木大学, 2020
  • [3]棉花新品种中棉所89号不同栽培模式产量和纤维品质分析[D]. 张辰.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3)
  • [4]中棉所70RIL群体纤维产量与品质性状多环境遗传稳定性研究[D]. 龚举武. 新疆农业大学, 2018
  • [5]1985-2013年河南省棉花品种试验及审定概述[J]. 刘桂珍,马宗斌,霍晓妮,王振宇,李武,张金宝. 中国棉花, 2014(10)
  • [6]转Bt基因抗虫棉鲁棉研21号高产的生物学和生理生化特性[D]. 傅明焱. 山东农业大学, 2012(02)
  • [7]国产转基因棉花研发及产业化[J]. 喻树迅,范术丽. 生物产业技术, 2010(03)
  • [8]喻树迅 技术战中长起的“棉花人”[J]. 宋先锋,翟媛媛,蒋洪杰. 创新科技, 2010(03)
  • [9]河南省棉花生产与品种遗传改良研究[D]. 唐中杰. 河南农业大学, 2009(03)
  • [10]转Bt+CpTI基因抗虫棉品种SGK321性状分析和种质利用[J]. 眭书祥,赵国忠,李爱国,朱青竹,赵丽芬,李增书. 科技导报, 2008(09)

标签:;  ;  ;  ;  ;  

抗虫棉新品种——中棉29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