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沥青路面车辙的成因及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郭昱涛[1](2021)在《基于贯入剪切疲劳试验的沥青混合料耐久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轮迹下的剪切流动型车辙和Top-Down开裂已成为沥青路面病害的主要表现形式,严重影响其耐久性。本文基于钻芯取样及有限元计算,分析了路面轮迹处病害成因,提出了贯入剪切疲劳试验方法,据此评价典型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切疲劳性能。首先,主干路钻芯取样结果表明,沥青路面轮迹处病害多为剪切流动型车辙和TopDown开裂;对北京市典型沥青路面结构进行有限元计算,证明剪应力是轮迹处破坏的主要原因,且并不是由于单次剪应力过大,而是重复荷载剪切疲劳作用导致。其次,为了评价轮迹处病害产生,需要找到一种沥青混合料剪切疲劳性能的试验方法,对比多种剪切试验并通过有限元计算,发现重复贯入剪切试件内部与车辆轮迹边缘的剪力分布相似,其破坏形式与实际剪切流动型车辙和Top-Down开裂相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所以提出60℃与15℃下的贯入剪切疲劳试验评价轮迹处剪切流动型车辙与Top-Down型裂缝。然后,由于影响沥青混合料抗剪性能的主要因素为混合料类型与胶结料,上面层采用AC-13典型级配,通过DSR、BBR及黏附性试验对沥青性能进行评价,选择三种代表性的胶结料分别为基质沥青、SBS改性及橡胶SBS复合改性沥青,进行混合料的剪切试验。再次,通过60℃和15℃单轴贯入试验测定不同沥青混合料的剪切强度,并对紫外老化与冻融循环后其抗剪强度衰减规律进行研究。贯入剪切疲劳试验评价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切疲劳性能,在60℃下进行贯入剪切疲劳试验,选用0.7、0.9、1.1、1.3MPa四个应力水平,测定3种沥青混合料的剪疲劳寿命来评价其抗剪切流动型车辙性能;在15℃下进行贯入剪切疲劳试验,选用0.2,0.3,0.4,0.5四个应力比进行循环加载,提出以劲度模量残留比突变点为剪切疲劳开裂的失效判据,评价其抗Top-Down剪切疲劳开裂性能。试验研究表明橡胶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切疲劳及耐老化性能最优,SBS改性沥青次之,基质沥青最差;车辆循环碾压下的剪力作用是导致沥青路面轮迹处病害的主要原因,外界环境老化加剧了病害的发生。最后,基于MMLS3小型加速加载设备对沥青混合料的抗剪耐久性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橡胶SBS复合改性沥青经加速加载设备碾压后其抗剪耐久性最佳;沥青路面轮迹处的剪切流动型车辙与Top-Down开裂并非相互独立的,车辙会加剧裂缝的扩展,开裂也会加速车辙的产生。所以在沥青面层设计阶段应综合考虑由剪切疲劳寿命不足导致的剪切流动型车辙与Top-Down开裂,选择抗剪性能较优的材料,对减少沥青路面轮迹处病害产生,提高其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
马玉娟[2](2021)在《基于Markov的沥青路面性能评价及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指出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建设交通强国必然要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高速公路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养护工作至关重要。路面使用性能评价及预测为道路养护提供重要依据,因此要做好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就要对路面使用性能进行评价与精确地预测。本文依托G55二广高速,首先对G55二广高速(K118-K425路段)道路的数据进行收集,然后,根据收集的道路情况信息分析病害成因并对路面使用性能进行评价;最后,选择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指标利用修正的衰变-Markov模型对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值进行预测,并与灰色模型所得预测值作比较,得出以下结论(1)对沥青混凝土路面G55二广高速(K118-K425路段)的情况进行调查检测,调查结果表明路面的破坏形式主要是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块状裂缝以及龟裂。路面的整体破坏处于病害发展的早-中期,只有部分路段破坏比较严重,如:K415-K420路段。(2)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在路面技术状况指数PQI中影响最大,其权重占比为0.35,路面损坏为本研究路段的主要影响因素。(3)直线性、二次式、S性以及指数性四种衰变方程中,指数性衰变方程的预测效果最好,指数性衰变方程中衰变方程PCI=100×e^(-k×tβ)测的PCI值度更高,其预测的最大差值平方和为55.753,而衰变方程PPI=PPI0{1-exp[-(α/t)β]}预测的最大差值平方和为199.57。(4)修正的衰变-Markov预测模型的精度要高于衰变方程的预测精度,高于灰色模型的预测精度,灰色模型预测结果的最大误差值为6.41,修正的衰变-Markov模型预测结果的误差值均在±3之间,因此修正的衰变-Markov模型预测结果更可靠。修正的衰变-Markov预测模型更加适用于数据量较少的短中期预测。
杨露[3](2020)在《伊犁地区省道219线特殊土路基及沥青路面病害处治措施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疆伊犁地处我国西北部,自治区居民居住地分散且彼此之间距离较长。公路作为新疆交通出行的主要方式,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保障公路的使用功能极为重要。伊犁地区省道219线是一条重要的省级干线公路,由于路线经过的地区特殊土较多,路基路面病害较多,严重影响该段公路的正常使用功能。本文在分析省道219线自然地理、气候等条件的基础上,对省道219线特殊土路基和路面病害及处理措施进行了研究,提出的处治措施对保障省道219线的使用功能具有实际意义,有利于促进伊犁地区交通和经济发展。在分析了省道219线沿线的自然地理情况、区域地质构造、工程地质分区、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的基础上,发现该路段不良特殊性土较多,对公路路基稳定和路面结构的影响较大,为分析该路段特殊土路基和路面病害原因提供了基础。通过调查省道219线原有路基基本情况和路基损坏状况,分析了省道219线常见盐渍土、湿陷性黄土、软弱土、杂填土等特殊土路基病害特征。结合勘察结果,系统提出了省道219线不同类型的特殊土路基处置措施和方法,为省道219公路特殊土路基病害的处置提供了技术支持。在详细调查了省道S219线路面结构和路面病害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路面病害路段的特殊土分布情况和路基病害状况,分析了省道219线路面病害产生的原因,并进行了路面状况技术评价和路面结构强度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省道219的路面损坏情况比较严重,主要病害是裂缝和车辙。最后,在对沥青路面各类病害处置措施进行分类总结的基础上,结合省道219线的路基和路面病害调查资料,分析发现省道219线沥青路面病害主要是由特殊土路基病害引发。提出了在处理路面病害前必须先行处理路基病害,再根据交通资料,重新设计道路结构层的处理方法。对于基层压实度尚可,稳定性较好的路段,总结提出了沥青路面裂缝类、松散类、变形类和其他类型的路面病害的处理措施。
刘姿彤[4](2020)在《河西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维修整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病害是常见的沥青路面主要病害之一,它的出现和形成直接影响沥青路面使用性能,降低沥青路面使用寿命,影响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严重时可以导致重大交通事故。因此,有关车辙病害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众多专家和学者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但是,目前针对河西地区特有的高温、重载环境,现有研究对此地区车辙病害没有直接应用价值,处治措施欠佳,亟待进一步研究,故本文以甘肃省河西地区G30高速公路的案例为切入点,提出针对河西地区特殊环境切实、可靠的车辙病害养护技术措施。本文以甘肃省河西地区G30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病害调查为契机,通过现场调查收集基础数据资料,分析河西地区高速公路在高温、重载环境条件下的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类型以及成因,针对性的得出应对不同原因产生的各种类型的车辙病害的养护处理措施,本着改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的目的,为沥青路面的设计、养护施工提供参考性意见和建议。首先,基于甘肃省河西地区G30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调查,对该地区车辙病害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依据现有的车辙病害类型:磨耗型、失稳型、压密型,调查结果发现河西地区的车辙以失稳型、压密型车辙居多。其中,失稳型车辙病害路段占统计路段的56%;压密型车辙病害路段占统计路段的36%;磨耗型车辙病害路段占统计路段的8%,部分路段兼具失稳型车辙病害和压密型车辙病害,形成较为复杂的病害路段。其次,给出了车辙病害的处治措施方案。在总结甘肃省河西地区沥青路面车辙病害分类和成因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针对不同车辙病害类型的处治措施方案,分析采用MS-4型微表处对磨耗型及压密型车辙进行维修处治,选用MS-4型微表处,MS-4型微表处混合料在车辙维修整治过程中表现出的性能要远远好于MS-3型微表处混合料的性能。利用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进行失稳型车辙维修处治,上面层为5cm改性沥青AC-16,中面层为10cm改性沥青ATB-30,下面层为原路面。最后,通过MS-4型与MS-3型微表处车辙病害处治方法对比分析,并基于车辙模拟试验和马歇尔试验,对车辙病害养护评价指标进行了核查验证,结果表明,MS-4型微表处在严重车辙处治的很多方面都要优于MS-3型微表处。此外,以古永高速公路为项目依托,在车辙病害严重路段铺筑了试验路,并对其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进行了评价,各项指标结果显示MS-4型微表处处治河西地区高温、重载条件下的磨耗型及压密型车辙,具有突出优势。按照相同的研究思路,对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也进行了试验段铺设,最后对路面平整度、车辙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在经历一个高温季节后,经过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处治的试验路面仍处于较好的服务状态,达到了预期的要求,从而再次验证了处治方案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陈文浩[5](2020)在《蒙东地区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经济迅速发展,全区交通量呈现逐年增长态势,与日俱增的交通量对于公路养护单位的压力与挑战也越来越大。作为公路路面主要受力层,沥青面层直接承受车辆荷载和大气、温度、湿度等自然因素的耦合作用,容易产生早期病害,导致公路使用寿命减少、行车安全性下降。采取适时科学的维修养护就显得尤为必要,预防性养护作为一种早期主动性干预措施得到了世界各国广泛关注。论文针对内蒙古东北地区气候条件及能源运输、重载车辆较多导致干线公路病害严重的实际情况,结合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的使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在调查蒙东地区公路沥青路面现有病害种类及其成因,分析本地区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定数据的基础上,依据路面损坏状态、路面行驶质量、路面结构强度等路况评定指标对其进行评估。结合国内外工程实例分析各种预防性养护措施的适用性,运用沥青路面的微表处、雾封层、开普封层等养护技术对不同路段进行养护作业,依托公路预防性养护工程的施工监控与室内外试验结果,对其进行了相应的评价。结果表明,预防性养护技术能有效抑制路面病害的发展,提高公路使用性能,降低了公路全寿命周期养护成本,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王丕栋[6](2020)在《冀西南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性能衰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与运营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也面临着繁重的交通和复杂的环境导致的病害频发,路用性能逐年下降。本研究依托冀西南地区的邢临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检测项目,在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冀西南地区的自然地理、交通特征、路面结构与材料等进行调查研究,基于层状体系理论对典型路面结构进行力学响应分析,同时结合多尺度界面理论选择不同界面尺寸下影响路面结构性能的指标进行室内外实验和检测分析,最终建立冀西南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性能衰变模型,具体开展的研究工作包括:1.依托邢临高速公路检测项目,对其自然地理概况、区域交通特征、路面结构与材料以及路面病害特征进行汇总,分析发现该地区典型路面病害为裂缝、车辙和松散病害,其中整体路网最为突出的为裂缝病害,主要与路用材料和交通量有关,而车辙病害主要与高温和重载交通有关。2.采用BISAR3.0软件对冀西南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结构进行力学分析可知,面层的各力学响应值变化幅度比基层的明显,其中最大剪应力出现在中面层处,在层间粘结不完全状态下剪应力值约为连续状态下的3倍,同时在超过标准轴载80%以后上面层表面的竖向变形急剧增加。3.选取不同尺度下的沥青路面结构性能评价指标进行实验和检测分析,发现前期温度对于各指标的影响远大于湿度的影响,级配对沥青混合料的抗变形能力影响较大,其中细粒式的抗变形能力最小,中粒式和粗粒式的大体相同;在超过60℃和0.9MPa的环境中,沥青混合料的车辙变形速度急剧增加,总变形量也增大一倍多。4.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关联度分析得到各分项指标与车辙深度指数的关联性:车辙变形量>路面结构强度>沥青膜厚度>集料棱角性,回归分析得到冀西南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衰变模型为(?).
曹秋华[7](2020)在《基于温度场的沥青路面车辙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量逐年增加,高速公路的各种病害相继发生,严重影响行车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其中,在沥青路面病害中车辙病害是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实际上,路面车辙病害的影响因素众多,且各影响因素互相叠加,很难区分哪种因素对路面车辙病害的影响较大。因此,本文采用控制单一变量的方法,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三维沥青路面模型分析车辙病害影响因素,并进行法国沥青混合料车辙敏感性试验(FRT)揭示车辙发展规律,不仅为沥青混合料设计提供参考依据,而且还可以为沥青路面的养护与维修提供指导意见。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通过对沥青路面热传导基本理论的分析,简要介绍了太阳辐射理论、气温与对流热交换理论以及路面有效辐射理论。本文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三维沥青路面结构,通过控制上面层的热物理参数(热传导率、比热、太阳辐射吸收率以及路面发射率)来研究道路各结构层一天二十四小时的温度场变化情况,研究表明:在选取路用沥青材料时选取路面热传导率小、比热容大、太阳辐射吸收率小、路面发射率大的沥青混合料能有效降低路面各结构层的温度并达到预防车辙的目的。(2)本文建立三维沥青路面模型,研究沥青路面受外部因素(行车速度、车辆载重)和内部因素(路面发射率、比热容、太阳吸收率、热传导率)两部分影响时的竖向位移、压缩蠕变以及剪切蠕变的变化情况,进而总结出影响路面车辙形成的最不利组合。主要研究结论如下:沥青路面车辙主要发生在中面层,上面层次之,下面层最小。在外部影响因素分析中,车辆载重比行车速度对路面车辙的影响要大;在内部影响因素分析中,对路面车辙的影响程度大小排序为:太阳吸收率>热传导率>比热容>路面发射率,在0.3-0.5范围内合理的减小太阳吸收率、在2 000J/m?h?℃-4 000J/m?h?℃范围内合理的减小热传导率、在1 000J/kg?℃-2 000J/kg?℃范围内合理的增大比热容及在0.6-0.9的范围内选择发射率较大的沥青混合料均有利于减小路面车辙量。(3)本文介绍了法国车辙试验(FRT)的主要技术参数,并对FRT试验的方案、环境因素模拟方式、数据测量方法以及相关条件参数进行了简要的介绍。FRT设备自动化程度高、自带橡胶轮胎能够较为真实的模拟车辆荷载对路面的作用情况,可以同时测量两块沥青混合料试件,用于相互对比,不仅节约试验时间,而且可以提高试验的精度。文章建立车辙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模拟不同条件下的车辙变形情况,通过对比不同轴载累计作用后的车辙深度发现,虽然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存在误差,但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揭示了沥青路面车辙受温度的影响规律,并为如何降低沥青路面车辙量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说明了FRT试验研究沥青路面车辙的可靠性。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合理地评价沥青路面车辙发展规律提供借鉴。
严诺[8](2020)在《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与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由于具有着较好的力学特性、耐久性以及行车舒适性,从而近年来成为我国主要的公路路面类型。但随着日益增加的大流量交通、车辆重载超载等问题出现,造成许多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开裂、车辙、破损等病害,其运行安全面临着严峻考验。其中车辙相较于其他病害造成沥青路面的损坏更大、发生率及维修难度更高,对路面交通运输安全运行造成直接威胁。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影响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影响因素出发,对六钦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车辙病害进行了调查,并在典型断面钻取芯样进行沥青抽提试验、筛分试验等来探究导致该路段车辙病害产生的原因;基于马歇尔试验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通过室内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与冻融劈裂试验,完成了沥青材料和级配类型对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影响的研究。对研究路段车辙病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行车道车辙病害情况较超车道严重,且中面层产生的车辙变形量相对较大。通过对不同车辙深度路段的芯样进行毛体积密度测定,发现压密变形是导致研究路段车辙病害发生的原因之一。进一步对不同车辙深度路段的芯样进行筛分试验、沥青抽提试验,发现沥青含量和级配都对车辙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其中级配偏细也是导致研究路段车辙发生的重要原因。以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为基础,通过室内车辙试验研究不同沥青材料、不同级配类型对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所产生的影响,以及研究了不同温度与不同荷载对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影响。分析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级配越细、荷载越大、温度越高对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越是不利。通过水稳试验研究不同级配类型对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性能所产生的影响,表明随着沥青混合料最大公称粒径的增大,其水稳定性随之降低。从沥青路面抗车辙技术措施角度出发,分别从晒水降温处理、设置专用爬坡车道、提高沥青路面养护工艺措施、建立综合性管理体系这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以进一步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车辙能力。
赵润民[9](2020)在《无人驾驶条件下沥青路面车辙控制标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无人驾驶技术在世界各国的快速发展,车辆驾驶的无人化也对道路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车辙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之一,其造成的路面不平整度对车辆的行驶稳定性以及行驶安全性等均具有一定影响。目前世界各国对沥青路面车辙的控制均采用单一的车辙深度指标控制,且未考虑无人驾驶车辆区别于传统有人驾驶车辆的特殊化需求。这对无人驾驶车辆的安全运行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从无人驾驶车辆的行驶特性出发,针对无人驾驶车辆进行沥青路面车辙控制阈值研究。首先利用MATLAB,对利用三维近景摄影技术获取的路面纹理信息进行单位标准化、网格稀疏化、路面模型实体化、文件镜像化等处理,使其形成能够适应Abaqus计算要求的inp模型文件;利用Yeoh模型对185R13LT型子午线轮胎进行二维有限元建模,并通过旋转形成完整三维轮胎模型;通过STATIC静态分析进行充气、位移接触计算;通过STEADY稳态分析进行干燥条件下的轮胎滚动计算;通过EXPLICIT显式分析轮胎-路面及欧拉流体网格单元的三相耦合状态,得出最终的轮胎-路面-水流三相耦合运行结果,并利用轮胎静态接地状态及动态滑水运行计算结果检测模型有效性。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能够较好地表征车辆轮胎在路面水膜条件下的运行过程,并得出了AC-13路面上,车辆轮胎与路面之间不同速度、不同水膜厚度条件下的摩擦系数变化曲线。其次,考虑到鲁棒性高、简洁性强等特性,本文采用模糊控制的无人驾驶车辆转向变道控制系统作为控制系统,在Simulink中采用三角形隶属函数,以车辆偏差角、车身偏移量以及车身质心与规划点之间的距离作为模糊控制的控制参数,以车辆虚拟方向盘转角作为输出控制对象,通过7个模糊控制子集以及35条模糊控制规则实现了无人驾驶车辆在转向变道过程中的方向自我控制,并以车身不侵入第三车道为原则,研究确定该无人驾驶条件下的极限控制转向率,以此作为研究车辙条件下的车身稳定性以及车辆安全性的仿真条件。本文以车辙深度、车辙侧面角以及车辙宽度三个指标划分车辙形态,以车身侧倾角、车身竖向加速度两个指标表征车辙影响条件下的车身稳定性。通过正交设计,利用Simulink-Carsim联合仿真得出了车辙形态三个指标对车身稳定性不同指标的影响敏感性,并针对不同车身稳定性指标分别提出了差异化的干燥条件下车辙形态控制标准。本文进一步利用仿真计算,得出无人驾驶控制下的车辆横向变道安全性保证的最小摩擦系数需求,并结合有限元计算结果,进一步提出了水膜条件下的无人驾驶车辆车辙控制阈值。结果表明,随着速度的增加以及水膜厚度的增加,轮胎路面之间的摩擦力以及相应的摩擦系数单调递减;车辙深度会对车身侧倾角产生较大的影响,车辙深度与车辙侧面角均会对车身的竖向加速度产生较大影响,车辙宽度对车身侧倾角以及车身竖向加速度影响均不大,可不做考虑;考虑车身侧倾角指标时,车辙阈值控制值为2.5cm,车辙宽度以及车辙的侧面角无需控制;考虑无人驾驶车辆的最大竖向加速度指标时,车辙深度一般不应大于1.5cm,当车辙达到2cm时,车辙侧面角则不应大于1°;在有水条件下时,车速应控制在70km/h以下,车辙深度不应超过1cm;当车辆行驶速度小于等于60km/h时,车辙控制阈值可进一步放宽。
陈明虹[10](2020)在《城市道路交叉口排水沥青路面系统设计》文中指出随着我国交通技术的不断发展,配合“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和应用,排水沥青路面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城市道路新建或改建工程当中。针对城市道路交通渠化严重、车速缓慢、车辆频繁启动与制动等特点,本文采用离散元软件PFC3D建立了排水沥青路面车辙虚拟试验,并对排水沥青路面的抗车辙性能展开了数值模拟研究,围绕排水沥青路面在城市道路交叉口区域的设计和应用展开了详细的研究和探讨。首先,本文针对城市道路交叉口排水沥青路面的沥青混合料离散元模拟展开了研究。本文利用图像处理与三维建模技术,建立了真实集料三维模型库,并利用该模型库模拟生成了沥青混合料,在对其进行虚拟压实与参数赋值后生成了具有稳定骨架结构的排水沥青路面离散元三维数字试件。其次,在取得了排水沥青路面车辙板虚拟试件后,本文对其进行了虚拟车辙试验。通过与室内车辙试验所得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离散元方法的可靠性。此外,对不同级配试件板的虚拟车辙试验结果进行比对分析,讨论了集料级配、环境温度的变化对于排水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影响。再次,本文提出了基于制动荷载的虚拟室内车辙试验优化方法。在对制动荷载作用下路面结构的应力响应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后,本文得到了制动荷载作用下路面结构内部应力随深度的变化曲线,并预测了最大变形的出现位置。对虚拟试件进行了基于制动荷载的室内车辙试验后,讨论了集料级配的变化对于制动荷载作用下试件板变形量的影响,验证了该试验方法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城市道路交叉口排水沥青路面的推荐级配。最后,在完成了排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后,本文进一步对城市道路交叉口的路面排水结构进行了设计。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对排水沥青路面模型进行了降雨条件下的渗流分析,研究了不同降雨强度下排水沥青路面结构的渗流规律,对城市道路交叉口排水路面系统的排水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论文以城市道路交叉口排水沥青路面系统设计及路面结构内部渗流规律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种基于离散元方法的沥青路面虚拟车辙试验,分析了制动荷载作用下排水沥青路面结构内部应力分布特点与抗车辙性能,为优化城市道路交叉口排水沥青路面系统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二、浅谈沥青路面车辙的成因及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沥青路面车辙的成因及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贯入剪切疲劳试验的沥青混合料耐久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轮迹处车辙与开裂成因机理分析 |
1.2.2 剪切试验方法 |
1.2.3 沥青混合料疲劳开裂破坏判据研究 |
1.2.4 现有研究不足之处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沥青路面车辙与开裂成因分析及耐久性评价方法的提出 |
2.1 沥青路面车辙与开裂病害调查 |
2.1.1 剪切流动型车辙病害调查 |
2.1.2 Top-down裂缝病害调查 |
2.2 车辆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轮迹处受力分析 |
2.2.1 ABAQUS软件介绍 |
2.2.2 模型条件假设 |
2.2.3 路面结构组合及材料参数 |
2.2.4 车辆荷载及网格划分 |
2.2.5 力学分析 |
2.3 车辙与开裂成因分析 |
2.4 耐久性评价方法的提出 |
2.4.1 沥青混合料贯入剪切疲劳试验方法的提出 |
2.4.2 沥青混合料贯入剪切疲劳试验有限元分析 |
2.4.3 贯入剪切疲劳试验破坏判据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沥青材料性能评价及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3.1 沥青材料性能评价 |
3.1.1 高温性能 |
3.1.2 低温性能 |
3.1.3 黏附性能 |
3.2 原材料及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3.2.1 沥青技术指标 |
3.2.2 矿料技术指标 |
3.2.3 级配设计 |
3.2.4 最佳油石比确定 |
3.2.5 路用性能验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沥青混合料抗剪切强度评价 |
4.1 不同温度下沥青混合料抗剪切强度评价 |
4.1.1 60℃下混合料抗剪切强度评价 |
4.1.2 15℃下混合料抗剪切强度评价 |
4.2 外界老化对沥青混合料抗剪切强度影响评价 |
4.2.1 紫外老化对沥青混合料抗剪切强度影响评价 |
4.2.2 冻融循环老化对沥青混合料抗剪切强度影响评价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沥青混合料抗剪切疲劳性能评价 |
5.1 60℃高温下沥青混合料抗剪切疲劳性能评价 |
5.1.1 60℃下沥青混合料抗剪切疲劳性能评价 |
5.1.2 荷载作用次数与荷载大小关系研究 |
5.2 15℃常温下沥青混合料抗剪切疲劳性能评价 |
5.3 不同老化条件对沥青混合料抗剪切疲劳性能影响评价 |
5.3.1 60℃下不同老化条件对沥青混合料抗剪切疲劳性能影响评价 |
5.3.2 15℃下不同老化条件对沥青混合料抗剪切疲劳性能影响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沥青混合料抗剪耐久性验证 |
6.1 基于MMLS3 小型加速加载设备碾压后沥青混合料抗剪耐久性验证 |
6.1.1 常温车辆荷载碾压下沥青混合料抗Top-Down开裂性能验证 |
6.1.2 高温车辆荷载碾压下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验证 |
6.2 沥青路面车辙与开裂交互影响研究 |
6.2.1 剪切流动型车辙对Top-Down开裂的影响研究 |
6.2.2 Top-Down开裂对剪切流动型车辙的影响研究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基于Markov的沥青路面性能评价及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1.1 研究意义 |
1.1.2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路面性能评价研究 |
1.2.2 路面使用性能预测模型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路面使用性能预测模型 |
2.1 预测模型类型 |
2.2 模型选取 |
2.2.1 Markov模型 |
2.2.2 修正的衰变-Markov模型 |
2.2.3 灰色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3 G55二广高速公路路况检测及分析 |
3.1 G55二广高速公路概况 |
3.1.1 气候水文情况 |
3.1.2 交通概况 |
3.2 G55二广高速病害检测结果分析 |
3.2.1 检测手段及方法 |
3.2.2 G55二广高速公路检测结果及分析 |
3.3 病害成因分析 |
3.3.1 路面病害类型 |
3.3.2 主要病害的成因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及预测 |
4.1 路面性能评价 |
4.2 建立路面使用性能预测模型 |
4.3 模型验证 |
4.3.1 灰色模型预测 |
4.3.2 预测结果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伊犁地区省道219线特殊土路基及沥青路面病害处治措施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公路病害系统的集合性 |
1.3.2 公路病害系统的层次性 |
1.3.3 公路病害系统的相互性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的沿线自然地理概况分析 |
2.1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自然环境情况 |
2.1.1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 |
2.1.4 水文条件 |
2.2 区域地质构造、地震 |
2.2.1 区域地质构造 |
2.2.2 地层岩性 |
2.2.3 新构造运动 |
2.3 工程地质分区 |
2.3.1 Ⅰ类区 |
2.3.2 Ⅱ类区 |
2.4 特殊性岩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原路基情况、病害分析及处置措施 |
3.1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原有路基状况调查 |
3.2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路基损坏状况分析总结 |
3.2.1 路肩边沟不洁 |
3.2.2 水毁冲沟(路基边坡) |
3.2.3 土路肩损坏 |
3.2.4 路缘石缺损 |
3.3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特殊土路基情况分析 |
3.3.1 盐渍土 |
3.3.2 湿陷性黄土 |
3.3.3 软弱土 |
3.3.4 杂填土 |
3.4 不同类型特殊土路基病害防治方法和要点 |
3.4.1 盐渍土路基病害防治要点 |
3.4.2 黄土路基病害防治要点 |
3.4.3 软弱土路基病害防治要点 |
3.4.4 杂填土路基病害防治要点 |
3.5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特殊土路基处理方法的选择研究 |
3.5.1 盐渍土段路基处理 |
3.5.2 湿陷性黄土段路基处理 |
3.5.3 软弱土段路基处理 |
3.5.4 杂填土段路基处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沥青路面病害调查分析 |
4.1 沥青路面病害分类及主要病害原因分析 |
4.1.1 沥青路面病害分类 |
4.1.2 沥青裂缝类病害 |
4.1.3 沥青路面松散类病害 |
4.1.4 沥青变形类路面病害 |
4.1.5 沥青路面其他病害 |
4.2 伊犁省道219线路面结构调查 |
4.2.1 原路段具体情况 |
4.2.2 病害调查结果 |
4.3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路面病害原因分析 |
4.3.1 横向裂缝 |
4.3.2 纵向裂缝 |
4.3.3 块状裂缝 |
4.3.4 路面车辙 |
4.4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路面状况技术评价 |
4.5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路面结构强度评价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沥青路面病害处治措施研究 |
5.1 沥青路面裂缝类病害处置 |
5.1.1 沥青路面裂缝类病害修复材料 |
5.1.2 沥青裂缝维修措施 |
5.1.3 裂缝修补办法 |
5.2 沥青路面松散类病害处置措施 |
5.2.1 沥青路面坑槽处治措施 |
5.2.2 沥青路面麻面、松散处治措施 |
5.3 沥青路面变形类病害处治方法 |
5.3.1 沥青路面车辙处治方法 |
5.3.2 沥青路面雍包处治方法 |
5.3.3 沥青路面沉陷处治方法 |
5.4 沥青路面其他病害处置措施 |
5.4.1 沥青路面冻胀翻浆处治措施 |
5.4.2 沥青路面泛油处治措施 |
5.5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沥青路面病害处置方案研究 |
5.5.1 沥青路面裂缝病害处置 |
5.5.2 沥青路面松散类病害处置 |
5.5.3 沥青路面变形类病害处置和其他病害处置 |
5.6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沥青路面结构(补强+新建)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研究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河西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维修整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河西地区高速公路车辙病害调查及原因分析 |
2.1 河西地区车辙病害调查 |
2.1.1 甘肃省公路网简介 |
2.1.2 沥青路面车辙病害调查 |
2.2 河西地区车辙病害原因分析 |
2.2.1 沥青路面车辙病害常规分类 |
2.2.2 压密型车辙分析 |
2.2.3 失稳型车辙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河西地区车辙维修整治技术分析 |
3.1 压密型车辙维修整治技术 |
3.1.1 压密型车辙微表处整治方案及技术要求 |
3.1.2 MS-4型微表处技术特点分析 |
3.1.3 MS-4型微表处配合比设计 |
3.1.4 原材料性能对MS-4型微表处的影响 |
3.2 失稳型车辙维修整治方案 |
3.2.1 失稳型车辙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整治方案及技术要求 |
3.2.2 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技术特点分析 |
3.2.3 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级配设计及验证 |
3.2.4 添加剂性能对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车辙维修整治方案实体工程验证 |
4.1 压密型车辙维修整治验证 |
4.1.1 试验路概况 |
4.1.2 压密型车辙现场调查及原因分析 |
4.1.3 压密型车辙现场维修整治 |
4.1.4 试验路使用后期性能检测 |
4.2 失稳型车辙维修整治验证 |
4.2.1 失稳型车辙现场调查及原因分析 |
4.2.2 失稳车辙现场维修整治 |
4.2.3 试验路使用后期性能检测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蒙东地区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蒙东地区沥青公路路况调查分析 |
2.1 蒙东地区的气候、地理环境和交通状况 |
2.2 兴安盟地区沥青路面早期病害及成因分析 |
2.2.1 裂缝类 |
2.2.2 变形类 |
2.2.3 坑槽类 |
2.3 公路路况调查 |
2.3.1 基本状况 |
2.3.2 路面技术状况检测及评价 |
2.3.3 路面状况评价 |
2.4 沥青路面性能衰减的影响因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预防性养护技术措施的选用和分析 |
3.1 预防性养护技术措施分析 |
3.2 预防性养护方案选择分析 |
3.3 预防性养护技术 |
3.3.1 裂缝灌封 |
3.3.2 坑槽修补 |
3.3.3 同步碎石封层 |
3.3.4 微表处 |
3.3.5 开普封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开普封层施工效果及其评价 |
4.1 原材料的选择与使用 |
4.1.1 沥青 |
4.1.2 集料 |
4.2 施工工艺 |
4.2.1 同步碎石封层 |
4.2.2 微表处工艺 |
4.3 施工实施效果评价 |
4.3.1 开普封层中同步碎石封层实施效果对比 |
4.3.2 开普封层中微表处实施效果对比 |
4.3.3 开普封层实施前后效果对比 |
4.3.4 开普封层整体施工效果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冀西南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性能衰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必要性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冀西南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特征及成因分析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质条件 |
2.1.2 气候特点 |
2.2 高速公路交通特征 |
2.2.1 交通量 |
2.2.2 轴载特性 |
2.3 高速公路路面结构及材料 |
2.3.1 路面结构 |
2.3.2 路面材料 |
2.4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性能分析 |
2.4.1 指标选取 |
2.4.2 评价情况 |
2.5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特性及成因分析 |
2.5.1 路面病害特性分析 |
2.5.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性能研究理论及指标分析 |
3.1 沥青路面性能研究理论概述 |
3.1.1 沥青路面设计理论 |
3.1.2 沥青路面结构性能衰变研究 |
3.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响应分析 |
3.2.1 沥青路面基本力学模型 |
3.2.2 沥青路面结构响应分析 |
3.2.3 不同轴载作用下沥青路面结构响应分析 |
3.2.4 不同层间接触状态下沥青路面结构响应分析 |
3.3 基于力学响应的沥青路面结构性能指标选择 |
3.3.1 微观尺度下沥青路面的指标选择 |
3.3.2 细观尺度下沥青路面的指标选择 |
3.3.3 宏观尺度下沥青路面的指标选择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尺度的沥青路面结构性能衰变研究 |
4.1 项目概况 |
4.1.1 气候及交通概况 |
4.1.2 结构设计及材料配比 |
4.1.3 路面性能与病害情况 |
4.2 多尺度的沥青路面性能实验方法 |
4.3 多尺度的沥青路面实验设计 |
4.3.1 温度变化设计 |
4.3.2 湿度变化设计 |
4.3.3 荷载变化设计 |
4.4 多尺度的沥青路面实验 |
4.4.1室内实验 |
4.4.2 室外检测 |
4.5 多尺度的沥青路面结构性能衰变分析 |
4.5.1 微观尺度下沥青路面性能衰变分析 |
4.5.2 细观尺度下沥青路面性能衰变分析 |
4.5.3 宏观尺度下沥青路面性能衰变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冀西南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性能衰变模型研究 |
5.1 沥青路面性能衰变模型研究 |
5.2 沥青路面性能衰变模型的确定 |
5.2.1 模型比选 |
5.2.2 参数确定 |
5.3 基于结构性能衰变的车辙仿真分析 |
5.3.1 分析模型及参数选取 |
5.3.2 沥青路面结构模型建立 |
5.3.3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温度场的沥青路面车辙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 |
1.2.1 沥青路面温度场研究现状 |
1.2.2 沥青路面车辙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温度场的沥青路面车辙计算模型 |
2.1 沥青路面热传导基本理论 |
2.1.1 太阳辐射理论 |
2.1.2 气温与对流热交换理论 |
2.1.3 路面有效辐射理论 |
2.2 有限元法计算沥青路面车辙的原理 |
2.2.1 沥青路面车辙有限元计算方法 |
2.2.2 有限元法计算路面永久变形的原理 |
2.3 沥青路面蠕变模型 |
2.4 沥青路面车辙模型建立及材料参数选取 |
2.4.1 沥青路面结构形式 |
2.4.2 车辆荷载作用形式及作用时长确定 |
2.4.3 温度场引入 |
2.4.4 材料参数确定 |
2.5 小结 |
第三章 连续变温条件下沥青路面温度场研究 |
3.1 沥青路面温度场模拟 |
3.2 不同因素对沥青路面温度场的影响 |
3.2.1 路面发射率对沥青路面温度场的影响 |
3.2.2 比热容对沥青路面温度场的影响 |
3.2.3 太阳吸收率对沥青路面温度场的影响 |
3.2.4 热传导率对沥青路面温度场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四章 连续变温条件下沥青路面车辙影响因素分析 |
4.1 沥青路面车辙分析 |
4.1.1 加载次数与车辙变形深度关系分析 |
4.1.2 一天24小时不同时间段内的车辙对比分析 |
4.2 外部因素对沥青路面车辙的影响 |
4.2.1 行车速度对车辙的影响 |
4.2.2 车辆轴重对车辙的影响 |
4.3 内部因素对沥青路面车辙的影响 |
4.3.1 路面发射率对车辙的影响 |
4.3.2 比热容对车辙的影响 |
4.3.3 太阳吸收率对车辙的影响 |
4.3.4 热传导率对车辙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FRT试验的沥青路面车辙分析 |
5.1 关于FRT试验仪器简介及试验方案的确定 |
5.1.1 FRT试验简介 |
5.1.2 FRT试验仪器简介 |
5.1.3 混合料材料配比及质量计算 |
5.1.4 FRT试验方案的确定及数据处理 |
5.2 FRT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5.2.1 制备热拌沥青混合料 |
5.2.2 试件成型 |
5.2.3 实验结果分析 |
5.3 基于FRT试验的三维仿真结果分析 |
5.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3.2 行车荷载的确定 |
5.3.3 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与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沥青路面车辙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 |
2.1 车辙类型及形成机理 |
2.1.1 车辙的分类 |
2.1.2 车辙形成机理 |
2.2 车辙主要影响因素 |
2.2.1 沥青材料性质与添加剂 |
2.2.2 集料性能与级配 |
2.2.3 环境温度 |
2.2.4 行车荷载与速度 |
2.2.5 路面纵坡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沥青路面车辙成因分析 |
3.1 沥青路面实地车辙调查 |
3.1.1 概况及路面结构 |
3.1.2 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 |
3.1.3 车辙调查 |
3.1.4 典型路段钻取芯样 |
3.2 沥青路面车辙成因分析 |
3.2.1 沥青面层变形分析 |
3.2.2 沥青面层密度分析 |
3.2.3 沥青面层油石比分析 |
3.2.4 沥青面层级配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4.1 原材料技术指标 |
4.1.1 沥青材料 |
4.1.2 粗、细集料和矿粉 |
4.2 试验仪器 |
4.3 配合比设计 |
4.3.1 矿料级配设计理论 |
4.3.2 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 |
4.3.3 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实证分析 |
5.1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研究 |
5.1.1 车辙试验方法 |
5.1.2 级配类型和沥青材料对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影响 |
5.1.3 温度对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影响 |
5.1.4 荷载对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影响 |
5.2 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研究 |
5.2.1 浸水马歇尔试验 |
5.2.2 冻融劈裂试验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改善措施 |
6.1 洒水降温处理 |
6.2 设置专用爬坡车道 |
6.3 不断提高沥青路面养护工艺措施 |
6.4 建立综合性管理体系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9)无人驾驶条件下沥青路面车辙控制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沥青路面车辙成因及预测研究现状 |
1.2.2 容许车辙控制标准研究现状 |
1.2.3 无人驾驶车辆发展现状 |
1.2.4 现有研究不足及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沥青路面积水对摩擦系数的影响研究 |
2.1 轮胎模型的建立 |
2.1.1 子午线轮胎结构分析 |
2.1.2 子午线轮胎橡胶模型材料本构模型的确定 |
2.2 路面模型的建立 |
2.2.1 路面原始数字化3D模型的获取与建立 |
2.2.2 3D数字化路面模型的inp文件化处理 |
2.3 水膜模型的建立 |
2.4 轮胎-路面-水膜三相接触耦合定义 |
2.5 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 |
2.5.1 轮胎-路面耦合模型有效性论证 |
2.5.2 流体耦合模型结论有效性论证 |
2.5.3 不同工况下的过水路面轮胎滚动仿真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人驾驶车辆的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模型的建立 |
3.1 无人驾驶车辆变道转向控制系统 |
3.1.1 基于模糊控制的无人驾驶车辆变道控制子系统的建立 |
3.1.2 无人驾驶车辆虚拟方向盘转角扩大因子的确定 |
3.1.3 无人驾驶车辆变道路径以及极限转向率的设计确定 |
3.2 无人驾驶车辆Carsim建模 |
3.2.1 无人驾驶车模型 |
3.2.2 路面模型的建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无人驾驶车辆稳定性需求研究 |
4.1 车辙指标参数的正交设计 |
4.2 无人驾驶车辆稳定性的评判指标 |
4.3 正交实验仿真结果 |
4.4 以无人驾驶汽车车身侧倾角为指标的仿真结果 |
4.5 以无人驾驶汽车车身竖向加速度为指标的仿真结果 |
4.6 小摩擦系数下的无人车变道安全性仿真 |
4.6.1 小摩擦系数情况下的车辆失控状态的分析 |
4.6.2 不同速度下的极限摩擦系数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无人驾驶条件下多工况沥青路面车辙阈值研究 |
5.1 考虑无人驾驶车辆水膜路面行车安全性的车辙阈值 |
5.2 考虑无人驾驶车辆车身侧倾角的车辙阈值 |
5.3 考虑无人驾驶车辆车身竖向加速度的车辙阈值 |
5.4 无人驾驶条件下的沥青路面车辙综合阈值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进一步研究内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城市道路交叉口排水沥青路面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排水沥青路面的研究和发展 |
1.2.2 城市道路交叉口车辙病害防治 |
1.2.3 城市道路排水系统设计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离散元虚拟试件生成方法研究 |
2.1 离散元方法介绍 |
2.1.1 离散单元法基本原理 |
2.1.2 离散元方法在沥青混合料研究中的应用 |
2.1.3 离散元软件PFC3D介绍 |
2.2 粗集料颗粒模拟方法 |
2.2.1 粗集料颗粒生成方法 |
2.2.2 粗集料颗粒三维模型采集方法 |
2.2.3 粗集料颗粒离散元模型生成方法 |
2.3 排水沥青混合料集料级配方案设计 |
2.3.1 混合料级配设计曲线的确定 |
2.3.2 粗集料颗粒投放数量计算 |
2.4 排水沥青混合料虚拟试件生成 |
2.4.1 材料参数设置 |
2.4.2 虚拟试件成型 |
2.4.3 空隙率检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室内车辙试验的离散元模拟 |
3.1 室内车辙试验介绍 |
3.1.1 试验条件 |
3.1.2 试验材料 |
3.1.3 主要试验流程 |
3.1.4 车辙试验结果 |
3.2 基于离散元方法的室内车辙试验模拟 |
3.2.1 边界条件 |
3.2.2 荷载模型 |
3.2.3 车轮荷载加载方法 |
3.3 虚拟车辙试验数值结果分析 |
3.3.1 虚拟车辙试验验证 |
3.3.2 试件板内部受力分析 |
3.3.3 不同级配混合料虚拟车辙试验分析 |
3.3.4 温度对虚拟车辙试验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制动荷载的虚拟车辙试验优化 |
4.1 制动荷载作用下路面结构应力响应分析 |
4.1.1 基于ABAQUS的有限元数值模型 |
4.1.2 路面结构内部应力分布特点 |
4.2 制动荷载的离散元模拟方法 |
4.2.1 水平力在离散元模型中的施加方法 |
4.2.2 加载方法的可行性验证 |
4.2.3 制动荷载的简化模型 |
4.3 基于制动荷载的虚拟车辙试验 |
4.3.1 制动荷载加速度对变形的影响 |
4.3.2 集料级配对抗剪强度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道路交叉口排水路面系统设计 |
5.1 城市道路交叉口排水系统设计 |
5.1.1 道路排水性沥青路面结构 |
5.1.2 城市道路排水系统 |
5.1.3 城市道路路面排水结构 |
5.1.4 排水方案初步设计 |
5.2 城市道路交叉口排水路面系统模型建立 |
5.2.1 GEOSTUDIO软件介绍 |
5.2.2 排水路面模型的建立 |
5.2.3 模型参数的确定 |
5.2.4 模型边界条件的设置 |
5.3 城市道路交叉口排水路面系统渗流数值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进一步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浅谈沥青路面车辙的成因及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贯入剪切疲劳试验的沥青混合料耐久性评价[D]. 郭昱涛.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2]基于Markov的沥青路面性能评价及预测研究[D]. 马玉娟.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3]伊犁地区省道219线特殊土路基及沥青路面病害处治措施应用研究[D]. 杨露. 长安大学, 2020(06)
- [4]河西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维修整治技术研究[D]. 刘姿彤. 长安大学, 2020(06)
- [5]蒙东地区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研究[D]. 陈文浩. 长安大学, 2020(06)
- [6]冀西南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性能衰变研究[D]. 王丕栋. 河北大学, 2020(08)
- [7]基于温度场的沥青路面车辙影响因素分析[D]. 曹秋华.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4)
- [8]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与技术研究[D]. 严诺.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9]无人驾驶条件下沥青路面车辙控制标准研究[D]. 赵润民. 东南大学, 2020(01)
- [10]城市道路交叉口排水沥青路面系统设计[D]. 陈明虹. 东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