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金沙江流域水土保持型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佳[1](2021)在《长江上游高山峡谷区土地利用优化布局研究 ——以云南省禄劝县雪山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优化乡村空间结构是当前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重中之重,对乡村空间进行各类用地结构与布局优化的研究,是实现乡村发展空间优化实践的基础和支撑。长江上游高山峡谷区作为中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高山高原峡谷区之一,属于全国生态建设重点区,同时也是全国脱贫攻坚重点区。长期以来,由于不合理开发利用现象普遍存在,造成了土地生态环境严重退化甚至恶化,水土流失日益加剧,土地质量退化,影响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不利于解决“三农”问题,使得长江上游区的“贫困”现象非常突出。为此,需要探索一条统筹兼顾减贫和建设生态环境双重目标、符合长江上游区实际的生态建设和扶贫致富的双赢之路。本文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可持续发展原理等为指导,以地处长江上游贫困山区的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雪山乡为例,基于多次实地调研和已有调查及统计数据,对雪山乡土地资源特点和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了客观的分析,总结、梳理和提炼了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肩负的主要战略任务;利用土地适宜性评价这一评价方法,充分考虑研究区域的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条件,建立了雪山乡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得出了研究区土地适宜性特点;在探讨的土地利用优化布局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建立适应生态环境保护、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要求的土地利用结构为核心,研究提出雪山乡土地利用优化结构的方案及合理措施,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以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最后分析了雪山乡土地利用优化布局的生态经济效应。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雪山乡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土地利用率低下,仅为49.82%。从农用地来看,耕地较少,占土地总面积的5.23%,而且陡坡耕种现象非常严重,不利于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森林覆盖率偏低,仅为24.30%。从建设用地来看,总面积只有133.88公顷,占比1.01%,需要适当扩建。而未利用地中的荒山荒草地(其他草地和裸地)达6585.78公顷,约占全乡土地总面积的1/2,亟待有效地开发利用和保护。由此进一步凝练了研究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乡村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肩负的重大战略任务,根据土地利用的战略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制定了雪山乡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方针为“二保三扩四加速”,并提出了土地利用具体的战略目标。(2)通过土地适宜性评价,得出了宜耕土地类、宜经济林果产业用地类、宜林土地类、宜牧草地类、宜自然生态修复地类、宜建设用地类、其他地类的评价结果,据此分析了土地适宜性特点。从评价结果来看,各土地适宜类的适宜等级偏低,以三等地为主,占全乡土地总面积的76.28%。其中,以宜林土地为主,占全乡土地总面积的57.71%,宜耕土地较少,占土地总面积的4.82%;宜经济林果产业用地占比为15.36%,为农村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奠定了土地资源条件。未利用土地的开发利用潜力较大,为产业开发和生态保护提供了土地资源保障。从限制因子来看,影响土地适宜性的主要是地形坡度、海拔高度和裸岩率。(3)基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充分探讨土地利用优化布局原理,研究制定了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并对各类用地在空间上进行优化配置。优化配置后的雪山乡耕地规模占土地总面积的4.75%,应重点实施“坡改梯”措施。经济林果产业用地规模达2044.93公顷,占比为15.36%,应按照高山峡谷区的立体气候特征,以高、中、低3个海拔层合理进行产业布局。林地规模最大,占土地总面积的57.71%,主要做法是政府致力于提高地面植被覆盖率而进行封山育林的管理以及对部分地区进行飞播种草。牧草地占土地总面积的7.51%,主要是加强草山建设与管理,提高草山质量和载畜能力。自然生态修复地占比为9.14%,总体上遵循长江上游高山峡谷区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生态为先”的理念和原则,因地制宜地采取封山育林等措施进行自然生态修复。建设用地规模为142.1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7%,应适当增加一定规模的建设用地。(4)通过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布局后,雪山乡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得到大幅度提升达到86.96%;生态用地比例提高到67.80%,单位面积土地生态服务价值净提升7079.24元/公顷;特色产业用地比例大幅度扩大,土地利用的农户增收效果和扶贫效应将显着增大,该乡书姑村委会50户典型脱贫户2018年和2020年特色产业种植纯收入分别占2018年和2020年家庭纯收入总数的20.94%和30.31%。全乡2020年末贫困发生率降为0.00%。
董玉婷[2](2021)在《长江上游高山峡谷生态脆弱区土地资源保护与农村扶贫产业用地开发布局研究 ——以云南省东川区舍块乡为例》文中指出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类的一切社会经济活动都离不开作为空间载体的土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强调“绿水青山”这一我国未来发展的“金山银山”。同时近几年来,国家强力实施了脱贫攻坚战略,目前正在推进脱贫成果巩固拓展与乡村振兴衔接。这给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了新的挑战,提出了新的要求。长江上游高山峡谷区具有山高、坡陡、谷深的地形特点,这决定了此类区域未来的土地利用需综合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需求。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地处长江上游高山峡谷区,既是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的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灾害区,同时也是贫困纵深严重的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地处东川区西北部的舍块乡,生态环境脆弱、生存条件较差,是东川区唯一一个进行整乡易地扶贫搬迁的省级重点扶贫乡镇。整乡搬迁并不意味着“一搬了之”,舍块乡的土地资源依然是搬迁人口不可缺少的增收途径之一,因此乡内的土地资源需要在加大保护力度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农村特色扶贫产业用地,用以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本文选取东川区舍块乡这一典型区域进行研究,旨在探讨长江上游高山峡谷生态脆弱区土地资源保护与农村扶贫产业用地开发的“双赢”问题,为长江上游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基础依据。特殊的地理区位和乡情,决定了舍块乡未来土地资源利用的基本战略是:以生态保护优先,以土地资源保护为主,在保护中适度进行农村扶贫特色产业用地开发,从而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做出贡献。本文以土地生态适宜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经济效益等理论作为指导,在对舍块乡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Arc GIS技术,以东川区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中的“现状土地利用图斑”为评价单元,通过综合考虑当地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对全乡土地进行了适宜性评价,得到了宜耕地类、宜林果产业用地类、宜林地类、宜牧地类、宜自然生态保护地类、宜建地类等6类土地适宜类的评价结果;进而以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优先等原则为指导,从生态文明建设和当地农村扶贫特色产业用地开发的需要出发,对舍块乡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进行了优化。主要结论如下:一、舍块乡现有的土地利用结构不科学,土地利用率有待提高。一是舍块乡未利用地占比较大,后备土地资源较多,但因其位于高山峡谷生态脆弱区,山高坡陡,自然环境恶劣,未利用地开发难度高。二是全乡现有耕地中有一半以上的耕地为坡度>25°的陡坡耕地,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三是林地比例显着偏低,目前全乡森林覆盖率仅为21.91%,离云南省提出的2025年和2035年全省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65.7%和67%以上的目标差距很大。二、全乡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舍块乡宜耕地面积十分有限,只占全乡土地总面积的3.34%,主要集中在云坪村;全乡土地总面积的7.80%为宜林果产业用地,主要分布在白鹤村,且其中三等宜林果产业用地占比较大,达88.52%;全乡土地总面积的48.90%为宜林地,在各村都有一定面积分布,以三等宜林地面积最大,占了全乡宜林地面积的94.28%;全乡土地总面积的32.28%为宜牧地,其中三等宜牧地占了近4/5,且一半以上的宜牧地分布于云坪村;全乡土地总面积的6.23%为宜自然生态保护地,其中2/3分布于云坪村、新和村和二二二林场;宜建地面积极少,仅占全乡土地总面积的0.43%,缺乏一等宜建地,二等和三等宜建地在8个村均有分布。三、舍块乡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后,耕地大部分集中在宜耕土地较多的云坪村,满足了当地发展高山药材规模种植的需求。林果产业用地主要集中在舍块村、白鹤村和茂麓村,这是基于当地发展绿色经济以及特色产业的需求,将一部分较适宜进行种植经济林果的土地进行了特色产业开发。林地则主要依据适宜性评价结果并结合舍块乡肩负建设生态屏障的重任进行布局,将现有林地和宜林荒山荒地均布局为林地,优化配置后的林地主要集中在九龙村。牧草地则主要集中在了云坪村,进一步向集中化、规模化进行布局,满足当地发展畜牧业规模养殖的需要。根据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将舍块乡一部分难以利用的土地保留为自然生态保护地,用以进行生态的自然恢复。建设用地主要根据适宜性评价结果和舍块乡整乡搬迁以及发展产业的需要,将建设用地近一半布局在云坪村。经过优化配置后,耕地面积减少了663.22hm2,林果产业用地面积增加了1307.98hm2,林地面积增加了2101.35hm2,牧草地面积增加了5411.57hm2,建设用地面积减少了57.48hm2,未利用地面积(自然生态保护地归入优化后的未利用地)减少了7703.01hm2。四、从长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出发,本文对舍块乡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进行了优化,与2017年土地利用现状相比,优化后的用地结构与布局更加重视自然生态因素的影响并切实考虑了当地实际发展的需求,也较好地解决了土地利用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优化配置后的用地布局更加科学且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优化结果分析表明,优化后的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使得舍块乡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比优化前增加了47.48%,有效地提升了舍块乡土地利用的生态效应,有力地保护了舍块乡的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同时,进一步满足了舍块乡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际需要,提升了总体土地利用率和综合效益。本文提出的土地资源保护与特色产业用地开发优化方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为未来舍块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依据;同时,也为其他类似地区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李鹏[3](2020)在《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时空演化研究 ——以汶川地震重灾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地震特别是强震及其次生地质灾害,造成地震后短期内的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改变区域的地表景观格局,留下大量的危险隐患,改变近地表系统的内在过程或特性,在很长时间内持续影响区域承载力和恢复力,改变区域生态地质环境安全状况。选取汶川地震重灾的十个县市为研究区,从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演化视角出发,结合文献查阅、野外采样、遥感反演等数据挖掘手段,开展生态地质调查;运用GIS分析监测区域生态环境、人类活动以及地质灾害时空分布;构建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时空变化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不同时段生态地质环境安全状态,分析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演化机制和发展趋势;探索生态地质环境恢复途径和治理方法,探讨生态地质环境安全的保护模式。推进我国生态地质环境研究,完善生态地质学理论体系,为地质灾害易发区防灾、减灾提供依据。论文主要创新成果如下:(1)从人口、经济和土地利用三个方面出发对研究区人类活动子系统时空变化进行了全面评估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社会经济受地质灾害影响明显,随着人类扰动的逐步加深,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明显,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时刻发生着变化。研究区人口分布不均匀,人口密度差距较大,受汶川地震影响各县市2008年人均GDP均有明显下滑。2000—2015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明显,不同地类间互有转移,其中建设用地和裸地变化最为显着。2000年和2005年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布较好,2010年开始景观格局破碎度、分离度增加,连通性降低,2015年景观格局分布最差,生态地质环境安全遭受严重的挑战。(2)地质灾害应急排查结果显示研究区灾后地质灾害隐患点2981处,整体上地震诱发的次生地质灾害沿龙门山断裂带和河流水系呈带状、线状分布。根据地质灾害隐患点信息量分析可知随着远离发震断层,地质灾害的敏感性逐渐降低;高程800~1800m范围和坡度8°~24°的区域对地质灾害最为敏感。基于信息量模型评价研究区地质环境稳定性,结果显示地质环境稳定性低是研究区地质环境的突出特征,地质环境低稳定性区和较低稳定性区域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5.15%;地质环境稳定性空间分布沿映秀-北川断裂呈中间高两边低、南部高北部低的空间格局。(3)基于多源遥感影像数据和气象统计数据,在定量遥感方法指导下对研究区生态环境子系统关键参数进行了反演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异明显,2000-2017年逐年植被覆盖度均值整体呈下降趋势,下降趋势不明显约0.17%/a,研究时段内植被覆盖退化区域略高于改善区域,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变化总体上与降雨的关系最为密切。2000-2017年间研究区降雨量大于蒸散量,可以很好地涵养水源,水源涵养量水平持续增强;东南低海拔平原地区土壤保持能力相对较差且变化不明显,研究区东南山地土壤侵蚀能力较强,变化相对明显;固碳释氧量整体呈现大幅波动增加的趋势,但线性趋势不明显,平均固碳释氧量水平较高;生物多样性指数南高北低,东南地区多年表现出较高的生物多样性维持水平,西部地区生物多样性维持指数多年普遍偏低。(4)在生态地质环境调查和动态监测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社会经济、地质环境、生态环境数据,选择人口密度、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地表起伏等28个重要生态地质安全指标,结合DPSIR概念模型构建了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评价体系。综合主观赋权法(AHP层次分析)和客观赋权法(熵值法)对生态地质安全各项指标进行赋权,对研究区不同时段生态地质环境安全状况进行定量评价。(5)生态地质环境安全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整体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指数偏低,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指数低值区偏多;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指数分布具有明显的正空间自相关性,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指数低值区在研究区北部聚集明显,高值区主要聚集在西部高海拔山地和东部平原,以及研究区中部自然保护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至2015年研究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指数有所下降,近五年下滑明显,生态地质环境安全降低的区域主导着整个研究区的生态地质环境安全发展方向;县域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指数最高的是汶川县,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指数最低的为青川县,自研究时段开始县域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指数逐年下降,生态地质风险极高。综上所述,本研究从生态地质环境安全视角出发,分析了地质灾害约束下的“人—地—生”复杂系统时空变化特征,构建了一套生态地质环境基础数据调查—动态信息监测与反演—安全状态评价—时空变化分析的技术方法,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模型,为生态地质调查、遥感信息反演、动态监测与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为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对于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付鹏[4](2019)在《基于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市域生态空间划分与管控研究 ——以昆明市为例》文中指出主体功能区战略是生态文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顶层设计,在市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中,科学合理的划分和管控生态空间是对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具体落实。在实际工作中,针对主体功能区战略的生态空间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较为滞后,因此,市域生态空间的划分与管控研究是国家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的科学问题。论文研究从国土空间规划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的视角出发,在综述评价生态空间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外生态空间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基于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界定市域生态空间的内涵与外延,并依据主体功能区、生态地理区划、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网络、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反规划等理论,以昆明市为研究对象,进行市域层面生态空间的划分及管控研究;提出基于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市域生态空间划分方法及类型,并分别提出市域重要生态空间和一般生态空间的管控体系,对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与管治的理论、方法、技术和空间管控上有一定的理论补充,同时对其他地区国土空间规划中生态空间的划分与管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是:生态空间是国土管控空间,与其对应的国土管控空间还有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生活、生产与生态的“三生”功能存在兼容性,三类空间中的重要空间需严格管控,是不可变动的,一般空间不是绝对不变的,是可以兼容和相互转换的;以昆明市为例,运用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的方法划定市域生态空间的可行性流程是,首先评价指标,其二通过收集市域层面各项矢量规划数据及地图,对市域国土空间适宜性进行评价,并划分出生态、农业及建设适宜空间,其三运用三维魔方法确定生态最适宜区和一般适宜区,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于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线的整合,对生态适宜空间做出适当调整,从而得出生态空间的范围,昆明市生态空间面积13027.56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61.99%,其中重要生态空间面积6795.65平方千米,一般生态空间面积6231.91平方千米;研究发现市域生态空间存在零星分布,大面积连片的空间被城镇或基本农田切断等问题;重要生态空间管控针对具体问题制定重要生态空间的管控措施,分级分类管控体系将各类保护区分为一、二、三级范围,一级内耕地、村庄要求全部退出,二、三级区域按30%-50%的比例退出;一般生态空间的管控以生态修复、森林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生态安全廊道的建设与保护为重点的管控体系及其保障机制。
王淑静[5](2019)在《金沙江流域典型生态脆弱县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以云南东川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首次历史性地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宪法。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矛盾,土壤污染、生境破坏等土地生态环境问题频出,人民美好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遭遇瓶颈。金沙江流域山区河流特征明显,不仅是我国生态屏障重点区,也是我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区。丰富的矿藏与水能使该地区长期受人类活动所影响,生态环境与开发模式不兼容。为构建绿色国土空间,有必要对生态环境脆弱区的土地生态安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有针对性地提出强化土地生态管护的建议与政策,以此提升国土开发和利用质量,为推进脱贫攻坚任务提供生态保障,为助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指引作用。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地处金沙江流域下游,生态环境极度脆弱,水土流失严重,且难以摆脱“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农田减少-人口贫困-陡坡垦殖-生态破坏”的恶性循环;同时,由于产业结构单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转移和贫困人口的增收;加之,改革开放后随着矿产资源的逐步枯竭,全区涉矿地区出现了大量的采空区、塌陷区和地质灾害隐患区。因此,本文以东川区为研究区域,以社会经济与土地利用变更数据为基础,结合国家级贫困县与资源衰退型城市的区域可持续发展任务要求,基于“驱动力(D)-状态(S)-响应(R)”框架模型构建了符合东川区地域特征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综合采用极差法、组合赋权法(熵权法-AHP)、多标准评价法测算东川区2013-2017年土地生态安全值,分析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时空变化规律,以提出相关对策及措施。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由所测土地生态安全值可知,东川区土地生态系统虽受到一定程度破坏,但仍然保持基本功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2013-2017年间,研究区综合安全水平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2013年生态环境处于敏感状态(Ⅱ级)(LES为0.406428)。2014年LES骤降到0.339695,属恶劣状态(Ⅰ级),生态结构受到显着破坏,水土流失问题较为严重,土壤重金属超标。但自2015年起生态安全水平逐步改善,至2017年达良好状态(Ⅳ级)(LES为0.649116)。东川区土地生态安全水平的提高主要基于如下原因:第一,区域生产总值较基期年增幅较大,经济条件的改善增强了土地生态系统稳定性。第二,坡改梯、退耕还林(草)等陡坡耕地、荒山荒地整治系列措施,实现了农业生产集约化,农林牧业综合化的发展态势,农民人均收入增加,生态系统自我恢复力逐渐增强。第三,政府部门不断干预,水土流失、空气污染等生态问题得以控制。第四,企业减排技术不断提高,人民生态环保意识逐渐增强。2.2013-2017年,东川区驱动力、状态、响应安全值较初始年均有不同程度地增加。其中,响应安全指标层对全区综合评价影响程度最大,其次分别为驱动力指标层、状态指标层。响应层指标中,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r8)影响程度最大;驱动力指标层中,陡坡耕地面积比例(d7)影响程度最大;状态层指标中,森林覆盖率(s3)影响程度最大。由此可知,“八大工程”等抗干扰措施亟需持续加强,以维持逐步好转的发展态势。3.为保障东川区土地生态安全稳定,以DSR模型为原则,可采取以下相应措施:(1)驱动力层:(1)合理安排剩余劳动力,协调各地域人地关系;(2)推进绿色经济发展,顺利实现脱贫目标;(3)合理改造坡耕地,提高土地生产力。(2)状态层:(1)加强水资源管理,因地制宜造林修复;(2)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实施土地生态保护规划;(3)加强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构建乡村发展新格局。(3)响应层:(1)坚持政府组织引导,推动全民生态意识;(2)加大土地生态投入,调整经济产业结构;(3)创新可持续发展建设,促进土地生态安全标本兼治。
刘致远[6](2019)在《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滇中地区土壤侵蚀研究》文中提出土壤侵蚀是全球性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对当今人类社会的存在发展与全世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制约作用。防治土壤侵蚀、优化生态环境、建设宜居环境,是全球各界人士广泛关注的问题。滇中地区由昆明市、玉溪市、曲靖市和楚雄州的42个县市区构成,其自然资源丰富,社会经济水平发展程度较高,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与交通的中心。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滇中地区城镇面积不断扩大,原有自然环境遭受破坏,土壤侵蚀日益严重,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也越发变得脆弱,厘清其土壤侵蚀时空变化,可为生态安全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依据。以滇中地区为研究区,以多时相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采用RUSLE模型,评价研究区198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18年7期土壤侵蚀等级,分析其时空变化规律,探究自然环境因子与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选定了研究区土壤侵蚀因子计算方法。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国内外学者所提出的因子计算方法,选定适用于滇中地区的最佳算法。降雨侵蚀力R因子选用通用简易算法计算,土壤可蚀性K因子根据EPIC模型求解,求取坡度S因子综合考虑缓坡、陡坡的影响,赋值获取水土保持措施P因子,坡长L和植被覆盖度C因子则采用常规算法予以计算。2.分析了滇中地区38a间土壤侵蚀时间变化。1980至2018年滇中地区中度及以上土壤侵蚀面积呈现先增后减、倒“U”型的变化趋势,对应侵蚀面积分别为12899.06 km2、14789.11 km2、20005.06 km2、23144.97 km2、20154.79 km2、19962.68 km2和12381.04 km2,其中,以2005年为界,在这以前中度及以上侵蚀面积逐年增多,25a间增长量高达10245.91 km2,占区域总面积的10.84%;在此之后侵蚀面积转而逐年下降,变化幅度亦达到10763.93 km2,区域面积占比为11.38%。年均土壤侵蚀模数变化与中度及以上土壤侵蚀面积保持一致,以2005年为转折点,侵蚀模数先增后减,总体向好发展,由1980年的1354.95 t/(km2·a)降至2018年的1000.25 t/(km2·a)。研究得出38a间滇中地区土壤侵蚀存在起伏变化,但总体朝土壤侵蚀程度减轻的方向发展。3.分析了滇中地区38a间土壤侵蚀空间分布。中东部区域平地较多,土壤侵蚀多以微度与轻度侵蚀为主,而极强度和剧烈侵蚀则多分布于滇中北部和西南部的高山、河谷处,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与区域内地形地势相关性显着。通过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得出,滇中地区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具有显着聚集性,全局Moran I指数平均值处于0.480.66之间,说明各强度等级空间分布规律性明显。而通过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中度及以上强度多集中分布于滇中地区的高山河谷处,进一步证明了强度土壤侵蚀的分布多与区域地形地势有关。4.研究了区域土壤侵蚀强度与自然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借助地理探测器,验证了海拔、坡度、植被覆盖度和年降雨量这四个因子对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均存在显着性影响,其中植被覆盖度的影响程度最为显着,其q值都在0.28以上。而因子组合中,植被覆盖度与坡度的组合q值均在0.510.68之间,反映出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和植被覆盖度、坡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在1980至2018年期间,滇中地区土壤侵蚀总体向好发展,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特征得以探明,强度分布与自然环境因子间的关系也已开展了初步的研究,但在提高土壤侵蚀估算精度和自然环境因子相关性方面仍需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与研究。在土壤侵蚀监测与防治工作中,应对区域内的坡度和植被覆盖度予以重点关注,并将高山、河谷区域作为治理重点。
朱艳艳,姜宏雷,赵成,方斌,顾小华[7](2015)在《澜沧江流域可持续型生态保护与水土流失治理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云南澜沧江流域为研究区域,对可持续型生态保护与水土流失治理规划的基本内涵、指导思想、原则、目标进行探讨,通过构建生态民生水保统筹体系,按照"基础防治—民生结合—和谐发展"的模式编制规划,注重生态修复与人类辅助防治相结合,产业结构总体布局与民生工程建设相结合,措施实施与政策扶持相结合,监督监测与技术推广相结合,以实现区域内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刘世斌[8](2013)在《流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体系研究 ——以梁子湖流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流域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地理单元。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域土地资源的大规模开发不仅加剧了资源短缺,还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因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而日益凸显,成为流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居民生产生活水平提高的严重制约因素。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做到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那么,如何引导并形成流域各区域土地利用的主导功能,构建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模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和协调发展,已成为流域国土空间开发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流域内不同地区的区位优势不同,土地利用、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水文条件、植被分布等自然状况具有一定的差异,所面临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问题不同,各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有各自的特点,土地利用的主导功能也有所不同,所以在构建可持续性的土地开发利用模式时,进行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是一种重要措施。进行流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体系的研究,全面梳理流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为科学合理地开展流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促进流域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本文基于流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需求,以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为主线,通过对流域土地利用特点、流域土地开发产生的环境问题以及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相关内容的详细分析,探讨了流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以此构建流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梁子湖流域的实际情况,提出梁子湖流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目标、原则和依据,分别运用基于决策树模型的综合分析分区法和基于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评价的系统聚类法划分梁子湖流域的土地利用功能区,对两种分区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最终的分区结果,最后提出各功能区土地利用的调控措施和梁子湖流域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土地利用模式。全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文章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介绍了文章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第二章为研究综述,分别就流域以及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述,并对流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国内外进展进行了综述。第三章为流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理论体系研究,通过分析流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理论基础,分区的目标、原则和依据,流域土地利用功能的类型划分,流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方案以及流域土地利用模式,以此形成流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理论体系。第四章为流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方法体系研究,通过分析地理空间分区的一般方法和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常用方法,提出流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两种针对性方法,并研究了流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指标体系构建的相关问题,以形成流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方法体系。第五章为研究区概况,介绍梁子湖流域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分析了梁子湖流域的土地利用现状和面临的环境问题。第六章以梁子湖流域为例开展实证研究,以构建的流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为依据,提出了梁子湖流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目标、原则和依据,确定梁子湖流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基本单元,分别采用基于决策树模型的综合分析分区法,以及构建流域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为依据的系统聚类法,形成两套分区方案,并对两种分区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最终的梁子湖流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结果。第七章为梁子湖流域土地利用模式构建研究,主要提出7个土地利用功能区的土地利用调控措施,并探讨了梁子湖流域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土地利用模式。第八章是对全文的总结与展望,分析了文章的研究结论和创新点,提出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研究表明:1、流域是一个结构和功能独特、相对独立完整的自然——经济系统,其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和土地利用功能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土地利用的生态功能地位突出;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是在“十一五”规划和主体功能区划指导下的一种较为中观具有一定导向性的土地利用分区方式,是我国土地利用分区研究工作的补充和完善;目前,有关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体系的研究并不系统,特别是针对流域这个特定对象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研究更是少见,考虑流域环境保护要求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流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对土地开发和保护空间进行合理划分,是流域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利用研究的一个重要科学问题。2、流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具体目标包括明确流域各区域土地利用的主导功能、形成合理的土地利用模式、保护流域的水体并维护流域的生态系统平衡、发挥土地作为流域社会经济调控的手段等,分区的原则有区域内相似性与区域间差异性原则、主导因素原则、因地制宜原则、统筹协调原则等;任何一种土地利用类型都具有多功能特性,但其主体功能是明确的,结合流域土地利用对人类的服务功能,文章将流域土地利用功能划分为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三类;流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方案有其独特性,把握各区域土地利用的主导功能并因地制宜地确定其土地利用的方式,才能发挥各功能区土地利用的优势,进而促进整个流域的全面发展。以上内容构成了流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理论体系。3、地理空间分区的方法多样,综合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研究可以看出综合分析法贯穿于大多数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部分分区工作则仅使用叠图法进行操作,聚类分析是分区工作中较常用的方法且一般须结合指标体系法使用,将叠图法与系统聚类分析法相结合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方法则被广泛采用;以流域土地利用的特点和土地利用功能的差异性为基础,可采用两种有针对性的方法开展流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一是基于决策树模型的综合分析分区法,二是以流域的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作为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主导标志,利用各分区单元土地利用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的综合评价得分为基础进行系统聚类,并加以综合分析来划分流域的土地利用功能区;流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指标体系包括土地利用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和生态环境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流域的土地利用子系统评价准则包括土地利用条件、土地利用功能和土地利用效益三个方面,生态环境子系统评价准则包括生态环境现状和生态环境压力两个方面,各评价准则又包含若干评价因子,合理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是决定评价是否科学,结果是否准确的关键,本文采用专家打分法来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4、梁子湖属于城郊型湖泊,是目前中国水质最好的淡水湖泊之一,梁子湖流域位于武汉市、鄂州市、黄石市和咸宁市的交界地带,总面积2417.24km2,流域经济相对落后,开发程度较低,旅游业较为发达;2009年末,流域土地利用中农用地面积167469hm2,建设用地面积16484hm2,未利用地面积57771hm2;流域土地利用的特点是水体资源集中,水质良好,但生态脆弱,土地利用类型分布集中,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的地域差异明显,旅游景观用地分布相对集中;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城镇化进程的压力、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显着、农业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产生的威胁以及上游水土流失等。5、开展梁子湖流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其目的是丰富完善流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引导形成梁子湖流域各区域的土地利用主导功能。梁子湖流域土地利用功能定位:发挥梁子湖流域水资源优势,加强核心水域和集水区的生态保护,重视流域生态农业基地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提升流域生态旅游特色,为农业生产和新型产业发展提供用地保障,凸显生态保护功能,促进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保障流域生态旅游区建设目标的实现。依据流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文章构建了梁子湖流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决策树模型,形成了基于决策树模型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方案,该方法将梁子湖流域划分生态、生产和生活三种类型的功能区,共计7个土地利用功能区;文章还研究了基于系统聚类法的梁子湖流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该方法通过构建土地利用子系统与生态环境子系统之间的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各分区单元的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评价得分,以此作为聚类分析的依据,生成聚类分析谱系图并形成分区结果,该方法将梁子湖流域划分为生态型、生产型、生活型和核心水体四类土地利用功能区。综合分析上述两种分区方案,最终形成梁子湖流域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方案:27个分区单元被划分成7个功能区块,其中生态类功能区3个,生产类和生活类功能区务2个,具体为:梁子湖核心水体生态功能保护区、流域北部生态屏障功能区、流域上游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流域基本农田保护区、流域一般生产功能发展区、流域下游生活功能改良区和流域西北部生活功能发展区,各功能区的面积依次为30818hm2、18793hm2、59092hm2、97087hm2、17409hm2、1465hm2、17060hm2;文章最后提出了各功能区土地利用的调控措施,并针对流域土地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环境问题,从产业结构调整、生态屏障建设、形成协调机制等方面探讨构建梁子湖流域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
李冰,唐亚[9](2012)在《金沙江下游地区人类活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壤侵蚀发生发展过程受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共同作用。社会经济因素通过驱动人类活动间接作用于侵蚀过程,已成为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作为长江流域土壤侵蚀最为严重的地区,金沙江下游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是造成其土壤侵蚀严重的基本条件,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了这一过程。通过分析金沙江下游地区植被破坏、农业耕作、工程建设这三方面的人类活动对该地区的土壤侵蚀的影响,以及针对不合理人类活动所实施的恢复措施和政策,总结目前对人类活动影响土壤侵蚀过程认识的局限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分析认为,争取认识金沙江下游干热气候的形成机制以及对人工生态系统的全面、系统、宏观评价,是建立正确的植被恢复策略的知识基础;农业耕作方面则应转换目前的研究重心,不应把过多精力集中在技术的改进和创新上,对于政策和市场经济对当地农民行为的驱动作用应予以相当的重视,并寻求改变山区农民顺坡陡坡耕作习惯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而工程建设方面则应加强监测与基础研究,特别是公路建设引发的土壤侵蚀情况。
白龙飞[10](2012)在《当代滇池流域生态环境变迁与昆明城市发展研究(1949-2009)》文中研究指明如何处理滇池流域生态环境和域内城市社会发展的关系是昆明城市发展中的核心问题。此问题始于战国时期环滇池地区城市出现之时,只是不同时期存在的问题的核心略有不同而已。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滇池流域城市的发展,流域内人口的迅速增长,城区范围的不断扩大,工业的快速发展,经济规模的急剧扩张,滇池流域的生态承载力与昆明城市发展之间的冲突已成为制约昆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20世纪90年代滇池流域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已经达到极限,很多生态指标失去了自我修复的功能,生态系统进入了恶化期。对20世纪50年代至现在的滇池流域生态环境变迁与城市发展进行历史学的考察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它可以揭示这种关系在当代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中变迁的原因、表现的内容和形成的特点,而弄清楚这些问题是定位流域内城市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实现生态环境与城市协调发展的基础。论文分析的时间段是1949-2009年。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构成。绪论部分主要对论文的选题原由和意义,论题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论文中使用的核心概念和理论,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等进行交待,为全文的展开提供知识基础。正文分为六章,从内容结构上看,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即流域生态环境特点与昆明城市历史发展的简单背景考察,第二部分为1949年后60年流域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关系的历史考察。第一章主要考察了滇池流域生态环境的特点及变迁历史、城市发展史,为后面的研究提供一种知识背景。第二章考察了20世纪50年代昆明城市发展与滇池流域生态的关系。这个时期滇池流域优良的生态环境为当时城市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支持,特别是提供了城市发展中所需要的重要物质资源。但同时,人们在获取最大化的物质利益驱动下,对滇池流域生态系统进行了大量盲目的开发利用,如流域内森林的乱砍乱伐与土地的盲目开荒等。第三章分析了20世纪60-70年代,由于政治运动主导了社会经济发展路径的选择,加上当时特有的战略考量,在流域内大量兴建工业、对滇池进行围海造田。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这些活动对滇池流域的生态环境产生了破坏性的影响,表现在20世纪60-70年代,流域内工业点源污染突出,有的水体污染开始严重,破坏了流域内部生态的自我净化能力,导致1970年开始,滇池流域进入了人为治理流域污染的时期。第四章考察了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旗帜下,流域经济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滇池流域的城市,特别是昆明主城区起到了经济发展的核心引领作用,加上城市规模快速扩张,滇池流域生态恶化加剧。决策者开始注意到了城市发展中流域生态对整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制约,并采取了大量的行动。然而,整个社会治理在“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考量下,治理工作更多是政治宣言式的表态,缺少执行的决心,效果很差,根本没有遏制住滇池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第五章讨论了20世纪90年代,由于滇池流域生态环境开始成为阻碍流域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整个流域生态系统能否正常运行成为流域城市发展的关键。政府治理力度加大,具体表现在两个规划的出现以及治理计划投资额的增加。然而,在对经济发展数量的追求下,整个治理工作无法遏制城市扩张、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态污染的速度,导致整个流域出现污染速度与治理速度并进,且污染速度超过治理速度的结果。20世纪90年代滇池流域的生态环境已不能承受流域内城市发展之重。第六章总结了21世纪前10年,滇池流域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关系的状况,在全国各地城市竞争驱动下,决策者重新定位了昆明城市的性质,想在流域生态恢复与都市化的蓝图中找到两者的平衡。于是,在城市快速发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有了强有力的推进,各种污染物数量在排放上与前期相比得到遏制。不过,整个流域生态环境在城市激剧扩张中仍然无法实现成功的修复。结语认为,当代滇池流域城市发展与滇池生态关系经历了人为破坏、无序发展到人为恢复、协调生态与城市发展关系的复杂过程。时间上,可以分为1949年至1979年前30年和1980年至2009年后30年。前30年流域生态环境基本能自我净化,为流域城市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资源支持。当然,前30年的无序发展,为后30年生态环境恶化的埋下伏笔。后30年在滇池流域生态系统的治理上,虽然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不少,然而效果并不理想。通过分析,当代滇池流域城市发展与生态关系的特点有六个方面:反复多变的城市功能定位;理想的规划与城市现实发展无法合拍;城市发展对滇池流域自然资源的超限消耗;掠夺式的发展与脆弱的生态体系冲突严重;生态理想与城市扩张难以融合;滇池流域生态变迁与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正向关联。笔者认为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滇池流域的城市发展中采用的是一种行动的理性,而不是理性的行动。笔者提出,在滇池流域的城市发展中必须采用一种理性的行动,在整个滇池流域生态承载力下规划城市发展的规模,放弃昆明城市发展规划中采用近代数量标准为指标的城市模式,而应采用一种生态宜居的指标作为提升昆明城市的影响力,让滇池流域生态环境在良性运行下培育出云贵高原中真正宜居的生态城市。
二、云南金沙江流域水土保持型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金沙江流域水土保持型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长江上游高山峡谷区土地利用优化布局研究 ——以云南省禄劝县雪山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内容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基础理论 |
一、国内外研究进展 |
二、理论基础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五节 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第二节 自然条件 |
第三节 社会经济概况 |
第三章 土地利用现状特点与土地利用战略目标任务 |
第一节 土地资源的自然特点 |
一、地形坡度大,以陡坡地为主 |
二、海拔高差大,以高海拔土地为主 |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及其特点 |
一、土地利用现状 |
二、土地利用现状特点 |
第三节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乡村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肩负的重大战略任务 |
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
二、肩负的重大战略任务 |
第四节 土地利用的战略指导思想、方针与目标 |
一、土地利用的战略指导思想 |
二、土地利用的基本原则 |
三、土地利用的战略方针 |
四、土地利用的战略目标 |
第四章 雪山乡土地适宜性评价 |
第一节 土地适宜性评价基本原则、内容与评价系统 |
一、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本原则 |
二、土地适宜性评价的主要内容 |
三、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 |
第二节 土地适宜性参评因子与分级指标 |
一、宜耕土地类的参评因子与分级指标 |
二、宜经济林果产业用地类的参评因子与分级指标 |
三、宜林土地类的参评因子与分级指标 |
四、宜牧草地类的参评因子与分级指标 |
五、宜自然生态修复地类的参评因子与分级指标 |
六、宜建设用地类的参评因子与分级指标 |
第三节 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 |
一、评价单元的选择 |
二、评价方法模型的构建 |
三、参评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及结果值 |
四、基础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第四节 评价结果分析 |
一、评价结果 |
二、土地适宜性特点分析 |
第五章 雪山乡土地利用优化布局 |
第一节 土地利用优化布局的基本原理 |
一、遵循生态规律,根据土地的生态适宜性进行各业用地布局,实现“人类与自然共生”,确保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
二、遵循生态经济规律,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有机结合的最佳综合效益 |
三、遵循可持续发展原理和国家发展战略,兼顾减贫开发和生态建设双重目标,建立山区生态友好型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
第二节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 |
一、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总体方案 |
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的特点分析 |
第三节 各类用地优化布局与合理利用措施 |
一、耕地的优化布局与合理利用措施 |
二、经济林果产业用地的优化布局与合理利用措施 |
三、林地的优化布局与合理利用措施 |
四、牧草地的优化布局与合理利用措施 |
五、自然生态修复地的优化布局与合理利用措施 |
六、建设用地的优化布局与合理利用措施 |
七、其他用地的优化布局与合理利用措施 |
第四节 土地利用优化布局的效应分析 |
一、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得到大幅度提升 |
二、生态用地比例大幅度扩大,土地生态服务价值将显着提高 |
三、特色产业用地比例大幅度扩大,土地利用的农户增收效果和扶贫效应将显着增大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未来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2)长江上游高山峡谷生态脆弱区土地资源保护与农村扶贫产业用地开发布局研究 ——以云南省东川区舍块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及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概况 |
二、国内研究概况 |
三、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优化研究的发展趋势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预期达到的目标和成果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工作的技术路线图 |
第五节 本文创新之处 |
一、研究区域选择 |
二、有关评价指标选取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概述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
二、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
第二节 理论基础概述 |
一、土地生态适宜性理论 |
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 |
三、生态经济效益理论 |
四、区位理论 |
五、可持续发展理论 |
六、系统理论 |
第三章 研究区域与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第一节 研究区域概况 |
一、自然地理概况 |
二、社会经济人口概况 |
三、数据来源 |
第二节 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
一、东川区舍块乡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分析 |
二、东川区舍块乡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分析 |
三、舍块乡土地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舍块乡土地适宜性评价 |
第一节 评价内容与系统 |
一、评价内容 |
二、评价系统 |
第二节 评价单元与方法 |
一、评价单元 |
二、评价方法 |
第三节 参评因子选取原则 |
一、主导性原则 |
二、综合性原则 |
三、可获得性原则 |
第四节 参评因子选取及等级划分 |
一、参评因子选取 |
二、评价指标等级划分 |
第五节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一、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二、构造判断矩阵 |
三、层次单排序计算 |
四、一致性检验 |
第六节 评价结果与分析 |
一、评价结果 |
二、评价结果分析 |
第五章 基于适宜性评价的舍块乡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
第一节 舍块乡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目的 |
第二节 舍块乡土地利用布局优化原则 |
一、因地制宜原则 |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 |
三、生态优先原则 |
四、整体性原则 |
第三节 舍块乡土地利用布局优化方向 |
一、耕地优化方向 |
二、林果产业用地优化方向 |
三、林地优化方向 |
四、牧草地优化方向 |
五、自然生态保护地优化方向 |
六、建设用地优化方向 |
第四节 舍块乡土地利用布局优化方法 |
第五节 舍块乡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结果 |
第六章 优化结果分析及相关对策建议 |
第一节 舍块乡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结果分析 |
一、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结果总体分析 |
二、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优化前后生态效应对比分析 |
第二节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对策建议 |
一、因地制宜进行土地合理利用,促进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提高 |
二、引导集约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
三、提高森林覆盖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
四、重视农村扶贫特色产业用地适度开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
五、加强政府宣传监管,提高民众科学意识 |
第七章 结论与不足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3)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时空演化研究 ——以汶川地震重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2.1 生态地质环境调查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区域生态安全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环境 |
2.1.2 地质地貌 |
2.1.3 社会经济概况 |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2.2.1 NDVI数据处理 |
2.2.2 ET数据处理 |
2.2.3 NPP数据处理 |
2.2.4 土地利用数据处理 |
2.2.5 气象数据处理 |
2.2.6 其它数据来源及处理 |
2.3 研究方法 |
2.3.1 趋势分析法 |
2.3.2 灰色关联分析 |
2.3.3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
2.3.4 人类扰动分析 |
2.3.5 信息量模型 |
2.3.6 空间自相关分析 |
第3章 地质灾害易发区人类活动子系统时空变化分析 |
3.1 人口 |
3.2 经济 |
3.3 土地利用 |
3.3.1 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变化分析 |
3.3.2 人类扰动分析 |
3.3.3 景观格局时空动态变化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质灾害易发区地质环境子系统评价研究 |
4.1 地质灾害基本状况 |
4.1.1 灾前地质灾害 |
4.1.2 灾后地质灾害 |
4.2 地质灾害主要特征及形成条件 |
4.2.1 主要地质灾害特征 |
4.2.2 地质灾害形成条件 |
4.2.3 地质灾害发展趋势 |
4.3 地质环境稳定性评价 |
4.3.1 评价指标体系 |
4.3.2 地质环境稳定性单指标分析 |
4.3.3 因子敏感性分析 |
4.3.4 地质环境稳定性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子系统时空演化研究 |
5.1 气候因子与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研究 |
5.1.1 气候因子时空演变分析 |
5.1.2 植被覆盖度变化 |
5.1.3 植被覆盖变化与气候因子变化灰色关联分析 |
5.1.4 植被覆盖变化驱动分析 |
5.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变化研究 |
5.2.1 水源涵养 |
5.2.2 土壤保持 |
5.2.3 固碳释氧 |
5.2.4 生物多样性维持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动态变化研究 |
6.1 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指标体系 |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2 指标体系理论框架 |
6.1.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指标标准化 |
6.2 生态地质环境安全评价 |
6.2.1 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指标权重确定 |
6.2.2 研究区不同时段生态地质环境安全评价 |
6.3 研究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时空变化分析 |
6.4 研究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调控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论文的主要成果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4)基于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市域生态空间划分与管控研究 ——以昆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保护与开发的现实矛盾 |
1.1.2 建设生态文明制度暨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需要 |
1.1.3 国家机构改革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开展需要创新理论和方法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 |
1.3.2 国内研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4.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辨析和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国土空间 |
2.1.2 主体功能与主体功能区 |
2.1.3 国土空间适宜区 |
2.1.4 生态空间 |
2.2 基础理论 |
2.2.1 生态地理区划理论 |
2.2.2 国外国土空间规划理论 |
2.2.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 |
2.2.4 反规划理论 |
2.2.5 主体功能区理论 |
第三章 研究区基本情况与区划数据来源 |
3.1 自然地理环境条件 |
3.2 社会经济状况 |
3.3 生态环境状况 |
3.4 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
3.5 基础数据与数据预处理 |
3.5.1 基础数据 |
3.5.2 数据预处理 |
第四章 市域生态空间划分研究 |
4.1 生态空间划分方法 |
4.2 构建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体系 |
4.2.1 评价体系构建依据 |
4.2.2 评价指标体系 |
4.3 评价单元 |
4.4 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过程 |
4.4.1 生态适宜性评价 |
4.4.2 建设适宜性评价 |
4.4.3 农业适宜性评价 |
4.5 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结果 |
4.5.1 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 |
4.5.2 建设适宜性评价结果 |
4.5.3 农业适宜性评价结果 |
4.6 划分国土适宜空间 |
4.7 生态空间划分结果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市域生态空间管控研究 |
5.1 生态空间问题探究 |
5.2 管控依据 |
5.3 重要生态空间管控研究 |
5.3.1 重要生态空间分级分类管控研究 |
5.3.2 重要生态空间重点突出问题管控研究 |
5.4 市域一般生态空间管控研究 |
5.4.1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 |
5.4.2 强化森林生态系统建设 |
5.4.3 闲置土地回收 |
5.4.4 开展生态安全廊道建设 |
5.5 生态空间管控保障机制 |
5.5.1 建立制度保障体系 |
5.5.2 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
5.5.3 完善公众参与体系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金沙江流域典型生态脆弱县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以云南东川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及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
二、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小结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二、研究工作的技术路线 |
四、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概述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土地生态安全 |
二、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
第二节 理论基础概述 |
一、土地生态学理论 |
二、人地关系理论 |
三、系统学理论 |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东川区概况及土地生态安全现状分析 |
第一节 自然环境概况 |
一、地理位置 |
二、地质地貌 |
三、气候条件 |
四、资源状况 |
第二节 社会经济概况 |
一、行政区划和人口 |
二、经济发展水平 |
三、贫困状况 |
第三节 土地生态安全现状分析 |
一、土地利用现状 |
二、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地生态安全的影响 |
第四章 东川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
第一节 东川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一、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本原则 |
二、基于DSR模型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二节 东川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
一、评价指标标准化 |
二、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三、评价标准划分 |
第三节 基于DSR模型东川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
一、2013-2017 年东川区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 |
二、评价结果分析 |
第五章 保障东川区土地生态安全的基本对策 |
第一节 加强土地生态安全驱动力正向作用 |
一、合理安排剩余劳动力,协调各地域人地关系 |
二、推进绿色经济发展,顺利实现脱贫目标 |
三、合理改造坡耕地,提高土地生产力 |
第二节 维稳土地生态安全状态良好水平 |
一、加强水资源管理,因地制宜造林修复 |
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实施土地生态保护规划 |
三、加强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构建乡村发展新格局 |
第三节 完善土地生态安全响应保障体系 |
一、坚持政府组织引导,推动全民生态意识 |
二、加大土地生态投入,调整经济产业结构 |
三、创新可持续发展建设,促进土地生态安全标本兼治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6)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滇中地区土壤侵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壤侵蚀因子研究现状 |
1.2.2 土壤侵蚀预测模型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区土壤侵蚀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条件 |
2.1.2 社会经济条件 |
2.2 技术路线 |
2.3 研究方法 |
2.4 数据来源 |
2.4.1 遥感数据 |
2.4.2 气象数据 |
2.4.3 地形数据 |
2.4.4 土壤数据 |
2.4.5 野外验证数据 |
2.4.6 土壤侵蚀数据 |
2.5 数据预处理 |
2.5.1 遥感影像数据预处理 |
2.5.2 气象数据处理 |
2.5.3 土壤数据处理 |
第3章 RUSLE模型因子定量表征 |
3.1 降雨侵蚀力因子 |
3.2 土壤可蚀性因子 |
3.3 地形因子(LS) |
3.3.1 坡长因子 |
3.3.2 坡度因子 |
3.4 植被覆盖管理因子 |
3.4.1 植被覆盖度的提取 |
3.4.2 植被覆盖管理因子的提取 |
3.5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 |
3.5.1 滇中地区土地覆盖分类系统 |
3.5.2 最大似然分类算法 |
3.5.3 分类过程与结果 |
3.5.4 执行分类 |
3.5.5 评价分类结果 |
3.5.6 分类后处理 |
3.6 土壤侵蚀量的评价方法 |
第4章 土壤侵蚀时空变化分析 |
4.1 土壤侵蚀模数计算 |
4.2 土壤侵蚀时间变化分析 |
4.3 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变化分析 |
4.3.1 土壤侵蚀强度分布空间自相关 |
4.3.2 土壤侵蚀强度分布全局空间自相关特征 |
4.3.3 土壤侵蚀强度分布局部空间自相关特征 |
第5章 土壤侵蚀强度与自然环境因子关系研究 |
5.1 地理探测器原理 |
5.2 土壤侵蚀强度与自然环境因子数据处理 |
5.2.1 土壤侵蚀强度数据处理 |
5.2.2 自然环境因子数据处理 |
5.3 地理探测结果分析 |
5.3.1 因子探测结果 |
5.3.2 生态探测结果 |
5.3.3 风险区探测结果 |
5.3.4 交互作用探测结果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讨论与结论 |
6.1.1 讨论 |
6.1.2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澜沧江流域可持续型生态保护与水土流失治理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澜沧江流域生态环境与水土流失现状 |
1.1 生态环境现状 |
1.2 水土流失现状 |
2 可持续型生态保护与水土流失治理规划的基本内涵 |
2.1 指导思想 |
2.2 目标 |
2.3 原则 |
3 可持续型生态保护与水土流失治理规划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措施 |
3.1 生态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 |
3.2 产业结构总体布局与民生工程相结合 |
3.3 措施实施与政策扶持相结合 |
3.4 监督监测与技术推广相结合 |
(8)流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体系研究 ——以梁子湖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形势严峻 |
1.1.2 流域水土治理任务艰巨 |
1.1.3 梁子湖生态保护地位突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流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综述 |
§2.1 流域基本问题论述 |
2.1.1 流域的特征 |
2.1.2 流域土地利用的特点 |
2.1.3 流域土地开发产生的环境问题 |
§2.2 关于流域土地资源利用方面的研究 |
2.2.1 关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 |
2.2.2 关于流域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研究 |
§2.3 关于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方面的研究 |
2.3.1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产生的背景 |
2.3.2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与其他土地利用分区的关系分析 |
2.3.3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一般技术路线与步骤 |
§2.4 流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三章 流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理论体系 |
§3.1 流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理论基础 |
3.1.1 地域分异理论 |
3.1.2 圈层结构理论 |
3.1.3 系统工程理论 |
3.1.4 景观生态学理论 |
3.1.5 人地协调理论 |
3.1.6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 流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目标、原则和依据 |
3.2.1 流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目标 |
3.2.2 流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原则 |
3.2.3 流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依据 |
§3.3 流域土地利用功能的分类 |
§3.4 流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方案 |
§3.5 流域土地利用模式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流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方法体系 |
§4.1 地理空间分区的一般方法论述 |
4.1.1 地理空间分区方法分类 |
4.1.2 图件叠置法 |
4.1.3 主导因素法 |
4.1.4 指标体系法 |
4.1.5 系统聚类法 |
4.1.6 综合分析法 |
§4.2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常用方法 |
§4.3 流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方法 |
4.3.1 基于决策树模型的综合分析分区法 |
4.3.2 基于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评价的系统聚类法 |
§4.4 流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指标体系研究 |
4.4.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4.2 指标因子的选取 |
4.4.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区概况 |
§5.1 自然条件 |
5.1.1 地理位置 |
5.1.2 地质条件及地形地貌 |
5.1.3 水文与水质 |
5.1.4 流域的湖泊面积历史演变 |
5.1.5 气候特征 |
5.1.6 土壤及植被 |
§5.2 社会经济状况 |
5.2.1 流域行政区划概况 |
5.2.2 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5.3 研究区土地利用及生态环境概况 |
5.3.1 梁子湖流域土地利用现状 |
5.3.2 梁子湖流域面临的环境问题 |
第六章 梁子湖流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
§6.1 分区原则与依据 |
6.1.1 分区原则 |
6.1.2 分区依据 |
6.1.3 数据收集与处理 |
§6.2 分区单元的划定 |
§6.3 基于决策树模型的梁子湖流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
6.3.1 梁子湖流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决策树模型构建 |
6.3.2 基于决策树模型综合分析法的分区方案 |
§6.4 基于系统聚类法的梁子湖流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
6.4.1 分区指标体系构建 |
6.4.2 指标数据处理 |
6.4.3 系统聚类分析 |
6.4.4 基于系统聚类法的分区方案 |
§6.5 梁子湖流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方案 |
6.5.1 两种分区方案的对比分析 |
6.5.2 分区方案的确定 |
6.5.3 各功能区基本情况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梁子湖流域土地利用模式构建 |
§7.1 各功能区土地利用调控措施 |
§7.2 梁子湖流域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探讨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问题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金沙江下游地区人类活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金沙江下游水土流失概况 |
2 人类活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
2.1 植被破坏 |
2.2 农业耕作 |
2.2.1 作物的选择 |
2.2.2 耕作方式 |
2.2.3 耕作季节 |
2.2.4 针对农业生产的水土保持措施及其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
2.3 工程建设 |
3 存在问题及展望 |
(10)当代滇池流域生态环境变迁与昆明城市发展研究(1949-200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与原由 |
二、相关研究成果概述 |
三、核心概念和理论的说明 |
四、使用材料说明 |
五、基本研究方法 |
六、研究主要内容与难点 |
第一章 滇池流域生态环境与城市概述 |
第一节 滇池流域生态环境概况 |
第二节 滇池流域城市发展简况 |
一、战国—隋代时期滇池流域的城市 |
二、唐宋时期滇池流域的城市 |
三、元明清时期滇池流域的城市 |
四、民国时期滇池流域的城市 |
第三节 历史上滇池流域生态环境与城市的互动关系 |
一、滇池流域城市的发展依赖于生态环境 |
二、滇池流域自然环境制约着城市的发展 |
三、城市发展对滇池流域生态环境也有一定的反作用 |
第二章 优良生态环境抚育下的城市发展:1949-1959 |
第一节 原始的生态与城市的获取 |
一、滇池流域生态环境及其对城市发展的支撑 |
二、滇池流域城市发展规划 |
三、滇池流域城市的状况 |
第二节 激情中工业、农业等的发展 |
一、工业的激增 |
二、土地的垦殖 |
三、水利的大兴 |
第三节 滇池流域生态环境的微变 |
一、森林覆盖率下降快 |
二、滇池人为改变明显 |
三、水土流失现象加重 |
四、工业排放物污染增加 |
第三章 政治理想下的生态环境改造与转折:1960-1979 |
第一节 政治调整中的城市定位及城市发展 |
一、城市发展规划重新调整 |
二、滇池流域城市的发展 |
第二节 人定胜天下的发展冲动 |
一、继续兴修水利 |
二、持续垦荒 |
三、工业在间断中发展 |
第三节 改造中的生态环境破坏 |
一、大规模围海造田及危害 |
二、乱砍乱伐致使森林大面积遭到破坏 |
三、生态环境问题的体现与行动 |
第四章 城市经济增长下的生态之变:1980-1989 |
第一节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的滇池流域地区 |
一、城市规模的增长 |
二、人口的迅速增加 |
三、土地使用压力的增加 |
四、工业产值的迅速增长 |
五、农业、水产业的发展 |
六、流域内生产、生活用水量的增加 |
第二节 滇池流域生态环境的病变 |
一、水质等级普遍下降 |
二、大气污染物的增加 |
三、森林面积锐减和绿化欠缺 |
四、水土流失加重 |
五、地下水的超采和污染 |
第三节 滇池流域生态环境代价的呈显 |
一、滇池流域生态恶化的表现 |
二、以经济获取为目标的治理方案 |
三、不同区域的治理工作与成效 |
第五章 社会经济发展追求中环境治理的失败:1990-1999 |
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新时期 |
一、规划中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 |
二、真实的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 |
三、经济发展的新成就 |
第二节 立体化的生态环境危机 |
一、流域生态中心滇池水体指标恶化加快 |
二、松花坝水源保护区生态状况堪忧 |
三、城区内的生活污染增加 |
四、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 |
五、水土流失依然严重 |
第三节 政治决心大于行动的环境治理 |
一、两个规划的目标 |
二、滇池流域不同区域的治理措施 |
三、令人失望的治理效果 |
四、生态危机的城市之痛 |
第六章 国际都市目标下的生态理想:2000-2009 |
第一节 不断变化的城市定位 |
一、定位的选择:生态城还是国际都市 |
二、城市规划布局的变化及其特点 |
三、定位的困惑 |
第二节 滇池流域城市发展的现实 |
一、加速度中的城市规模激增 |
二、经济社会提速发展中的城市 |
三、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努力 |
第三节 10年两个计划后滇池流域生态环境现状 |
一、两个规划中的滇池流域生态治理目标 |
二、行动与力度 |
三、两个五年计划后生态的现实 |
四、滇池流域三个区域的生态现状及治理 |
五、不能承受之重的城市理想与生态之痒 |
结语 |
一、关系变迁过程:一个轮回 |
二、治理历程:不成正比的投入与产出 |
三、六十年滇池流域生态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及特点 |
四、选择:行动的理性还是理性的行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云南金沙江流域水土保持型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江上游高山峡谷区土地利用优化布局研究 ——以云南省禄劝县雪山乡为例[D]. 王佳.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2]长江上游高山峡谷生态脆弱区土地资源保护与农村扶贫产业用地开发布局研究 ——以云南省东川区舍块乡为例[D]. 董玉婷.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3]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时空演化研究 ——以汶川地震重灾区为例[D]. 李鹏.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4]基于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市域生态空间划分与管控研究 ——以昆明市为例[D]. 付鹏. 云南大学, 2019(02)
- [5]金沙江流域典型生态脆弱县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以云南东川区为例[D]. 王淑静.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2)
- [6]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滇中地区土壤侵蚀研究[D]. 刘致远.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7]澜沧江流域可持续型生态保护与水土流失治理规划研究[J]. 朱艳艳,姜宏雷,赵成,方斌,顾小华. 中国水土保持, 2015(06)
- [8]流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体系研究 ——以梁子湖流域为例[D]. 刘世斌. 中国地质大学, 2013(04)
- [9]金沙江下游地区人类活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J]. 李冰,唐亚. 山地学报, 2012(03)
- [10]当代滇池流域生态环境变迁与昆明城市发展研究(1949-2009)[D]. 白龙飞. 云南大学, 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