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级程序繁殖玉米自交系的关键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高永钢[1](2017)在《玉米雄性核不育基因MS22突变位点鉴定与基因表达研究》文中指出在传统的玉米杂交种生产中,人工去雄不仅加大了制种成本、不能保证去雄的及时性与彻底性,也很容易出现混杂,使得杂交种子质量降低、杂种优势的发挥受限。植物的细胞核雄性不育受核基因控制,不育性彻底稳定,受环境影响小,在玉米杂交种配制中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课题研究所用材料为玉米雄性核不育突变体,通过前期研究发现受MS22基因调控作用并表现为隐性核不育。由于目前未对MS22基因的突变位点进行系统明确的研究,未阐明MS22基因导致的败育机制。为此本研究将开展如下实验:对该突变体进行田间农艺性状调查、育性鉴定研究;MS22基因克隆及测序,分析比较ms22突变体(ms/ms)与正常可育株(MS/ms)的基因序列差异,确定MS22突变位点;在不同生育阶段研究MS22在不同器官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不同外源激素诱导及非生物逆境胁迫下研究MS22的表达特性。通过研究我们得到以下实验研究结果:(1)通过研究表明该突变体是由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的核不育,杂交后代F2出现3:1的分离,回交后代出现1:1的分离。不育株与可育株在农艺性状方面没有出现明显差异。突变体与可育株间差异主要出现在雄花絮的小花及花药育,不育株雄花絮紧闭、不能正常散粉,小花内花药空瘪瘦小、无花粉粒,为无花粉型完全败育突变体。(2)通过对MS22生物信息学分析,该基因属于谷氧还蛋白家族(glutaredoxin,GRX),位于玉米7号染色体短臂。MS22具有谷氧还蛋白家族特殊结构域,参与植物厌氧胁迫反应及其他代谢反应的调控响应。(3)通过PCR扩增,获得包含MS22序列在内共1523bp长度的序列。通过序列比对发现,在900bp-1300bp处,不育株的PCR扩增序列与可育株扩增序列间存在62个碱基缺失。这一区段的缺失导致该基因的功能发生改变,进而对与该基因相近的其它基因互做具有干扰作用,进而导致在生殖发育时期某些细胞学进程的中断而表现出雄性不育现象。(4)在玉米不同生长发育阶段(V3-V10),研究MS22基因在不同器官组织中的表达差异,MS22在V3时期的根中的表达量较高,V3-V6时期茎尖、叶片中MS22表达量较高。MS22在玉米的茎中的表达量较其他器官低。V7-V10时期叶片、节间、花丝中MS22的表达较低。V7-V10阶段,MS22在雄花与雌穗中的表达量较高。(5)喷施不同植物激素诱导MS22表达,我们发现不同激素具有对MS22的上调表达诱导效应,通过分析发现,诱导表达作用大小依次为:SA、MeJA、ZT、2,4-D、ACC、GA、ABA。(6)盐胁迫、低温、机械损伤及高温处理后,MS22对盐胁迫下诱导最敏感,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它处理。其次在45℃高温胁迫下MS22的也出现较高的表达水平。说明MS22基因对高盐及高温的胁迫诱导较为敏感。这说明MS22是一类参与胁迫诱导应激反应的蛋白,可能在植物抵御不良环境条件方面与其它基因共同协调起到信号传递的作用。通过研究发现ms22不育株与可育株在营养生长阶段表型没有较为明显差异。通过PCR扩增,获得1523bp长度的序列。通过测序及序列比对发现,不育株较可育株缺失62个碱基,这一区段的缺失是该突变体表现为不育的关键。通过研究分析发现,MS22是一类在植物中参与光合代谢、厌氧反应过程及逆境胁迫响应的作用。植物激素如水杨酸、赤霉素、茉莉酸甲酯等对植物在逆境防御及育性调节等方面都有一定作用,玉米MS22受到这些激素的诱导表达明显上升。通过实验结果分析,我们认为玉米MS22基因在逆境响应、物质代谢调控、育性调节等方面具有多重的生物学功能。
徐丁一[2](2017)在《解析玉米营养生长阶段转变的遗传驯化机制》文中指出植物的生长发育一般经历几个重要的阶段转变,不同发育阶段有其特异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玉米营养生长阶段的转变指玉米由幼态营养生长阶段向成熟态营养生长阶段的转化,这个转化过程伴随着叶片形态结构和生理构造的显着差异。其中最显着的特征差异是幼态叶和成熟叶表皮蜡质含量差异。现代栽培玉米是由野生祖先种大刍草(Zea mays ssp.parviglumis)驯化而来,在玉米驯化和适应过程中,玉米的植株形态和花器构造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关于玉米驯化性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形态结构和生殖发育方面,已经克隆了控制这些性状的多个关键基因。相比之下,对玉米营养生长阶段转变的驯化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通过对13份大刍草和50份栽培玉米营养生长阶段转变相关性状的研究,了解大刍草和玉米营养生长阶段转变的分化情况。再利用一套由玉米-大刍草杂交构建的BC2S3重组自交系群体对其进行遗传结构解析,通过精细定位确定主效调控位点的候选基因,最后通过关联群体挖掘候选基因功能位点,利用分子群体遗传学手段解析玉米营养生长阶段转变的分子进化机制。主要结论包括:1.‘栽培玉米和大刍草营养生长阶段的转变存在显着差异,与大刍草相比,栽培玉米营养生长阶段的转变提前了近2.5片叶;2.利用玉米-大刍草杂交衍生得到的BC2S3群体对营养生长阶段转变的相关性状,即最后一片含有上表皮蜡质层的叶片(LLEW)进行QTL定位分析,研究发现玉米营养生长阶段的转变由一个主效QTL和11个微效QTL协同调控,其遗传结构相对简单;其中在10个QTL上,来自玉米的等位基因表现为促进营养生长阶段的转变,说明在玉米驯化过程中,营养生长阶段的转变可能受到了强烈的定向选择,从而导致玉米幼态叶向成熟叶的转变显着提前;3.营养生长阶段转变与开花期的表型相关性较低,控制两性状的QTL中仅有2个微效QTL置信区间部分重叠,说明营养生长阶段的转变和生殖生长转变可能受相对独立的遗传调控;4.位于玉米第9染色体的qVT9-1是控制玉米营养生长阶段转变的主效位点,该位点可以解释13.6%的表型变异;利用近等基因系群体对qVT9-1进行精细定位,最终将qVT9-1精细定位于263kb的物理区间,该区间仅包含已知的Glossy15(Gl15)基因,该基因通过突变体克隆得到,在控制玉米营养生长阶段的转变过程中起主要调控作用;5.对qVT9-1近等基因系的叶毛发育动态分析发现,玉米等位基因系比大刍草等位基因系提前1片叶进入成熟叶发育期;虽然qVT9-1的近等基因系在营养生长转变上存在显着差异,但在代表生殖生长转变的开花期和总叶片数性状上,qVT9-1的近等基因系间未表现出显着表型差异,说明qVT9-1仅影响营养生长阶段的转变;对Gl15的时空表达分析发现,在播种后8天的茎尖分生组织中,两近等基因系表达量达到最高且无显着差异,而在13~16天,即在Gl15表达下降过程中,检测到大刍草等位基因的表达量显着高于玉米等位基因,这个表达差异可能最终导致营养生长阶段转变的表型差异;6.利用玉米关联群体对Gl15及其上下游区域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序和关联分析,共检测到32个与营养生长阶段转变显着关联的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其中SNP2154的变异导致蛋白翻译提前终止,可能是Gl15的功能位点;分子群体遗传学分析发现,SNP2154在玉米驯化中受到了强烈的驯化选择。
陆姗姗[3](2016)在《玉米自交系特性保持的形态性状和分子依据》文中提出玉米自交系的典型性和纯度是影响玉米杂交种质量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发挥品种增产特性的重要基础。如何保持玉米自交系的特性和纯度,前人研究较少。本研究期望通过分析玉米自交后代和单倍体诱导系后代的遗传纯合度,田间性状的一致性和自交系纯合度对产量的影响,明确定系循环技术建立保种圃的依据,为玉米自交系繁殖技术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1.建立保种圃的依据。通过SNP分子标记技术对三个不同纯度的材料昌7-2、郑58、LX9801检测S0代到S3代的纯合度,得出随着自交代数的增加,自交系纯合度增加,纯合进度降低。田间性状一致性程度随着自交代数的增加而提高,在S3代群体目测性状一致性达到100%。DH系纯合度较高,可以作为自交系纯合的手段,用于保种圃的建立,但也未能达到100%的纯合度,其原因需要进一步研究。2.自交系达到预期纯合度所需的自交代数。自交系后代的实际纯合度与理论纯合度显着相关。实际值(y)与理论值(x)符合线性方程y=0.7971x+19.44,R2=0.8997??,对于任何一个自交系,可以根据?n=-3.322×log[(1-P)/(1-X)]计算纯合需要的代数,其中?n为自交代数,P为期望的实际纯合度计算的理论值,X为需要提纯材料的实际纯合度计算的理论值。3.保种圃中纯合单株的选择所依据的性状。根据SSR检测具有一致性和SNP纯合度在99%以上株系的田间性状得出,在自交系田间选择时,应该根据性状稳定的特点并结合自交代数依次进行。首先依据较易稳定纯合的群体目测性状;其次,个体测量性状中,叶宽、果穗长、果穗直径、雄穗一级侧枝数、穗行数等可作为第二类依据的性状;第三,穗位高/株高、行粒数、叶长等较难稳定的性状,应在自交高代选择。4.自交系微效遗传差异对产量的影响。利用不同纯合度的株系相互杂交,其大多数杂交组合(F1)的产量均高于亲本株系的产量,随着遗传差异的加大,杂种优势也在加大,昌7-2、郑58、LX9801的0X0杂交组合产量比株系亲本总体平均提高了13.07%。方差分析表明,昌7-2和郑58多数组合亲本和杂交组合产量、千粒重、穗行数、行粒数差异不显着,LX9801多数组合亲本和杂交组合产量、行粒数差异显着,并且得出影响产量首要因素是行粒数,其次是千粒重。纯合自交系株系两两杂交也能提高杂交组合的产量,对其机理需要进一步研究。5.玉米自交系产量和产量三要素性状的SNP关联分析。本研究找到与产量相关的SNP 18个,位于3、7和9号染色体上;与千粒重相关的SNP 3个,位于1、3和5号染色体上;与行粒数相关的SNP 43个,位于1、3、5、6、7、8和9号染色体上,多数位于3和9号染色体上,其中与产量共同的SNP标记9个。6.对重要的SNP标记进行注释。产量和行粒数、千粒重相关性状显着的SNP标记共有10个,与其相连锁的基因主要与植物生长发育、细胞增殖过程的酶类有关。但这些分子标记所连锁的基因的功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于新艳,丛颖[4](2016)在《SPR(亲本自交系提纯复壮)技术的选育原理》文中提出玉米雄性不育的应用是提高种子纯度,降低种子生产成本的一种有效方法。北京德农种业有限公司与科研院所合作,通过多年大量的田间试验,先后鉴定(调查)了T、C、S群(型)不育胞质的育性表现,对很多自交系进行不育系的转育和恢复系的筛选工作,实现了不育化技术生产杂交种,并应用于大面积生产。经多年多点推广种植表明,不仅种子纯度质量高,而且恢复散粉株率在96%以上。转育成功的不育系PmsZ58等,不育株率稳定在99.6%99.8%,对公司现有大部分品种的制种工作大为有益,极大地提高了玉米杂交种纯度质量。本文以郑单958为例,详述了雄性不育的选育过程,即亲本自交系提纯复壮(简称SPR,Seed Parents Recover)技术的选育原理。SPR技术是育种工作的基础,公司按照质量控制管理制度加强各个环节的监控,同时运用DNA分子标记技术进行鉴定,更加方便判定自交系是否发生混杂。SPR技术的应用将会指导育种及生产工作者加快提纯自交系的速度。
李惠平,王兆富,胡美静,谢淑芳,苏毅,林永明,李晓花[5](2013)在《玉米自交系防杂保纯关键技术》文中认为探讨玉米自交系混杂和退化的原因,提出防杂保纯关键技术,以期为玉米自交系保纯提供参考。
张学才[6](2012)在《CIMMYT玉米育种过程的建模与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育种的主要任务是寻找控制目标性状的基因,研究这些基因在不同目标环境下的表达形式,聚合存在于不同亲本材料中的有利基因,从而为农业生产提供适宜的品种。育种方法的优化以及遗传/基因信息的有效利用,有利于育种家提高育种效率、提高育种过程中的预见性,从而加速新品种的选育。纯系育种计算机模拟工具QuLine已经被应用于比较不同育种方法优劣、利用已知基因信息的亲本选配、预测不同亲本杂交后代的表现、研究显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对选择的影响、优化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策略和制定设计育种方案等研究。QuHybrid是一个杂交种选育计算机模拟工具,在保留QuLine原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测交表现预测和杂交种表现预测,因此可以实现杂交种育种过程模拟。本研究利用杂交种育种模拟工具QuHybrid开展了CIMMYT玉米育种建模研究,优化了CIMMYT玉米籽粒维生素A源改良的育种策略和比较了不同测验种在玉米自交系选育过程中的育种功效。主要结果如下:1、CIMMYT玉米育种方法论概述:从CIMMYT玉米项目组的基本情况开始,然后详细介绍了CIMMYT玉米育种宏环境划分、育种项目组及其育种目标简述、CIMMYT玉米种质资源、自交系与杂交种选育流程、DH育种流程及MARS和GS育种流程等方面的内容,这些信息是利用杂交种育种模拟工具QuHybrid开展建模和模拟研究的基础。其中的自交系与杂交种选育流程、DH育种流程及MARS和GS育种流程是目前常用的经典和现代玉米育种方法,其育种流程将在杂交种育种模拟工具QuHybrid中被定义为模板文件,供育种家开展杂交种育种模拟时选择使用。2、改良玉米籽粒维生素A源育种策略的建模与优化:利用生物加强方法,培育籽粒中维生素A源含量高且农艺性状优良的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是解决发展中国家维生素A缺乏问题的一种重要途径。为将供体中控制维生素A合成的有利等位基因有效导入到现有玉米育种材料中去,以得到籽粒中维生素A源含量高且农艺性状优良的新玉米自交系,本研究在已有遗传学研究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包含4个主效加性基因的遗传模型,模拟了2种花费和选择精度都不同的表型测定方法、9种育种策略和20种育种规模,通过目标基因型的选育成功概率比较了不同育种规模下所有育种策略的育种效率和经济效率。结果表明:现有育种规模下,所有育种策略的成功概率都低于90%,将现用育种规模加倍可以确保所有育种策略的成功概率达到90%以上。比较九种育种策略,发现其中两种具有较高的育种效率和经济效率,一是利用分子标记选择全部主效基因的MAS育种策略,另一个是利用分子标记选择两个效应值最大的主效基因同时采用UPLC测定方法选择剩余遗传变异的表型联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策略。增加育种规模不仅能够提高各育种策略的育种效率,同时也能提高其经济收益率。在固定育种规模的条件下,增加杂交组合数和增加分离群体大小在提高各育种策略的育种效率上不存在显着差异。本研究中目标性状的遗传模型较为简单,当目标性状由更多数量性状基因控制且遗传模型更为复杂时,MAS的相对于表型选择的育种效率将有所降低,将本研究所得结论推广到目标性状为复杂数量性状时要慎重。本研究中利用成功概率作为评价标准比较不同育种策略育种功效这一方法可以推广到其它育种研究中去。3、玉米自交系选育过程中不同测验种育种功效比较:利用计算机模拟共产生了3类玉米自交系选育过程中广泛使用的测验种,即自身产量高的自交系测验种、自身产量低的自交系测验种以及由这两个自交系杂交一次产生的单交种测验种,比较和评价了3类测验种在12种遗传模型中的相对育种功效,鉴定出不同遗传模型下的最优测验种。结果表明:同一测验种在不同遗传模型中的相对育种功效是不同的;利用自交系作为测验种时可以使用自交系自身表现,即优良等位基因频率,作为选择标准挑选优异测验种,但是最优测验种的选择受目标性状遗传模型限制,育种家应根据目标群体中目标性状的遗传模型选择最优测验种;所有遗传模型中,单交种作为测验种时的育种功效都是居中的,利用单交种作为测验种在育种实践中有其合理性。在杂交种育种模拟过程中,利用自交系自身产量遗传进度、自交系与单个测验种组配的测交种产量遗传进度以及自交系与测验种群体内所有测验种组配的测交种产量平均遗传进度三个评价标准可以全方位地比较各育种策略的优劣,这些评价标准可以推广到其它育种研究中去。计算机模拟技术已经成功地应用于解决数量遗传学和植物育种学中存在的众多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育种模拟不仅回答了育种家所关心的问题,有时还能提供育种家没有意识到的有用信息,说明利用计算机模拟方法研究植物遗传育种相关理论与优化不同复杂数量模型下育种策略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可靠的,相关研究成果丰富了植物育种学方法论。育种模拟工具QU-GENE可以用来模拟更为复杂的遗传模型,杂交种育种模拟工具QuHybrid可以模拟异花授粉作物的大多数繁殖方式和杂交方式,两者结合可模拟杂交种育种过程中碰到的大部分问题。在CIMMYT,这些模拟工具正被应用于开展高通量标记数据在小麦和玉米育种中的利用策略、不同基因型到表型预测模型比较、全基因组育种策略优化、外源优异基因向CIMMYT优异育种材料的高效导入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闫树合,赵学新,张钦慧[7](2011)在《规范化玉米自交系种子繁殖技术》文中提出玉米自交系种子分为四级,即育种家种子(原原种)、原种、良种和制种用亲本,其繁殖生产程序为:育种家种子(套繁)—原种(穗系鉴定)—良种(混繁)—生产制种用亲本,以3或4个世代为一循环周期。
杨虎[8](2011)在《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玉米属禾本科玉米属植物,原产于美洲大陆的墨西哥、秘鲁、智利等沿安第斯山麓狭长地带。1492年哥伦布到达新大陆后,始有关于玉米文字记载的历史。稍后玉米被引种到北欧诸国,并从那里传播到非洲和亚洲以至世界大部分地区。玉米现已发展为粮食、经济、饲料、果蔬、能源等多元用途作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玉米种植面积位居第一位,产量处于第二位。其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玉米是利用杂种优势时间最早、面积较大的作物。杂交玉米的培育和推广,是玉米种子商品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玉米种子商品化主要标志是20世纪中期出现种、粮生产分工并确立。由此,玉米种子商品率日益提高,逐渐形成产业化。至20世纪末,杂交玉米覆盖率已逾90%,为所有农作物杂种利用最高。可以说正是在20世纪,玉米种业从无到有,从原始自留种发展到种业产业化,由迟滞封闭的传统孤立态走向蓬勃开放的现代产业化,亦代表着中国种业的发展方向。玉米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玉米种子产业的良性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故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时间为序,以玉米种业发展为线索,梳理了20世纪玉米种业在各个阶段所表现的具体形式和发展特点,首次尝试结合运营管理体制与玉米种业的核心载体——玉米品种的演变,把中国玉米种业的演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引入—1962);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突破以往单纯按时间或政治体制划分的局限,从本质上揭示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与特征。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探讨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分析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与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本文首先以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为切入点,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传统玉米种业的延续与渐变过程(引入—1962)。在回顾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基础上,客观展现了传统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继承与创新,并总结了传统玉米种业渐变的科技特征。玉米约在16世纪初期传入中国。最早是经由西南陆路传入,大致是先边疆,后内地;先山区,后平原;先南方,后北方。玉米的传入和发展促使耕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开垦,增加了粮食产量,对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起了重要作用。正因如此,人们越来越重视玉米的种植、栽培和种子收集保存等各种技术的学习和总结,这就是传统玉米种业的相关技术积累工作,亦为玉米种业的继承与创新准备了前提。在中国玉米种业由传统向现代渐变创新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科技特征,即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随之,玉米栽培与科技关系亦日益密切。中国玉米种业经过农家种时期的长期发展与引进种改良,已取得一定成绩,1958年12月,农业部颁布《全国玉米杂交种繁殖推广工作试行方案》,统一规划全国的玉米育种、繁殖和推广工作。1963年玉米单交种新单1号的育成标志我国玉米育种从以选育双杂交种为主向以选育单杂交种为主利用杂交优势的新阶段。亦为中国玉米种业进入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时期奠定了坚实基础。此阶段受政治等因素影响,玉米种业发展较为曲折缓慢,但仍取得一定成绩:一是玉米栽培技术的进步;二是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三是玉米种质创新技术与体制发展。在探索高产高效玉米杂交种的过程中,紧凑型株型育种成效显着。1976年烟台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伊育成的烟单14成为第一个在生产较大规模推广利用的玉米紧凑型品种,标志着中国玉米种业进入以紧凑型玉米为主导的时代。李登海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育了一系列紧凑型玉米品种,其中掖单2号与掖单13号分别为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我国玉米主推品种,从而开拓了紧凑型玉米育种的崭新局面,亦为我国玉米种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为玉米种业发展准备了前提条件。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和现代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乃是紧凑型玉米育种的理论基础;正是在这些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掖单13号等系列优良品种不断产生,并在实践中普及推广,取得增产实效;玉米紧凑型良种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紧凑型玉米乃是密植型种,栽培管理上有其特殊要求,只有采取合适恰当的栽培与管理技术才能保证理想增效。各时期标志性玉米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利用促进了玉米种业持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发展,玉米种业产业化亦逐渐被提上日程,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至1995年,国家实施了玉米种子工程项目,亦标志着我国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开端。在分析归纳了现代玉米种业的科技创新变革和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变革的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了总体分析。最后以登海种业与德农种业为例对现代玉米种业公司进行了个案分析。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经历了一个由政府主管到逐步走向市场调节公司化的过程。1987年,中国种子公司正式成立,并于1995年更名为中国种业集团公司。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主要包括玉米品种研发体系、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和玉米产业组织结构等方面。现代产业化玉米种业公司成长历程集中体现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状况。登海种业是最大的玉米种子现代企业、德农种业为新兴的玉米种子企业,皆具代表性,故而在对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总体分析之后,以他们为个案进行了例证分析。玉米种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首先是促进玉米产量提高和面积扩大。新中国成立前后,无论是面积、单产还是总产均有较大程度地提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紧凑型玉米的持续培育并得以迅速大面积推广,体现了玉米品种发展对产量提高的贡献之巨。吉林省是我国春玉米最大产区,山东省是我国夏玉米最大产区。故本文以山东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对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吉林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发展对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作用。考察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有三个因素影响最为突出:一是作为玉米种业自身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是内驱动力;二是作为国家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是指针,具导引作用;三是作为产业经济杠杆,市场需求乃是玉米种子产业的核心环节,具强大推动力。最后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纵观20世纪玉米种业的发展,它体现出自身运行的特点,有巨大成就,亦有问题与不足,无论得失成败,都对我们今天玉米种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启示与借鉴。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强化种业科研,走创新之路;锐意体制改革,走产业集团化之路;加强种子品牌建设,走优质精品之路;严格市场监管,走依法治种之路;拓宽种子市场,走国际化之路。
张万松,王春平,张爱民,郭香墨,张伟,智海剑,田保明[9](2011)在《国内外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体系比较》文中指出【目的】中国种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其中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健全是种业技术的关键问题之一。本研究通过对中国主要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与发达国家同类标准的比较,探索中国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新体系构建方案。【方法】对世界上重要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122个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与中国相应13个农作物现行标准进行比较,分析两者的异同点,根据中国种业发展的情况,提出中国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新体系的构建意见。【结果】(1)中国现行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与发达国家相比,主要存在两方面差异:一是质量标准的种子等级系统不一致。发达国家质量标准的种子一致地相应于种子生产四级程序,在育种家种子基础上分为三级,而中国现行的粮、棉、油及薯类作物种子质量标准中种子等级程序多样化,有两级,有三级,甚至四级,不一致。二是质量标准的指标系统不健全。发达国家的粮、棉、油作物都基本包括净种子、杂质、其它作物种子总量、其它品种、其它类型、杂草种子、有毒(有害)杂草种子、发芽率和种子含水量等;在薯类作物中,主要突出了应有的病害指标。而在中国的标准中,仅有纯度、净度、发芽率和水分四个指标;薯类仅显示纯度、薯块整齐度和不完善薯块率三个指标,缺少当地必要的病害指标。(2)归纳出制定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两原则:一是标准体系中种子生产等级系统的合理性,应体现以育种家种子为种源,通过重复繁殖和限代繁殖,有效保持优良品种的种性;二是体系中指标系统的健全程度,既要体现中国现代种子生产要求,又能与国际接轨,以保证生产出优质种子,建立种子商品在国内外的品牌。(3)根据中国种业发展实情提出了构建中国主要农作物四级种子(包括育种家种子)质量标准新体系的探索方案。【结论】中国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须兼具统一的"四级种子等级系统"和健全的"八项质量指标系统",薯类还应突出应有的薯块病害指标,为建立中国商品种子的国内外品牌奠定基础。
史利玉[10](2010)在《玉米粗缩病抗性遗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病害,也是我国黄淮海玉米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感病植株显着矮化、不抽雄、雌穗不结实或籽粒少、产量严重损失甚至绝收。开展玉米粗缩病抗性遗传研究,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此病的经济有效途径之一。然而,现有种质资源中抗性材料较少。因此,寻找抗玉米粗缩病种质资源,探索其抗性遗传规律,发掘优异抗病等位基因,为玉米抗病分子育种实践提供基础。本论文就玉米粗缩病抗源鉴定、功能标记开发、QTL分析及候选基因功能分析做了相关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网箱集团接种结合移栽的方法对200份国内外玉米自交系进行粗缩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抗源较少,仅占鉴定材料的10%。筛选出的抗源有沈137、多黄29、金黄96B、中自01、海9-21、P138、CA339、齐319、丹3130、9046、835、黄野四、齐318、R18、SH15、CA335、X178、辽68、金黄59等,为玉米粗缩病抗性遗传研究以及抗病育种提供了材料基础。2.利用抗病自交系(沈137、多黄29、中自01、P138、CA339、齐319、丹3130、齐318、CA335、X178)和感病自交系(掖107、掖478、吉4112、803、K22、鲁原92、掖3189、辽5114、U8112、B73)分别构建抗、感基因组DNA池,结合AFLP标记筛选多态AFLP扩增片段,将稳定多态AFLP扩增片段转化为SCAR标记并进行相关验证。研究获得2个与玉米粗缩病抗性显着相关的SCAR标记SCAR69和SCAR74,分别位于染色体bin 2.07和5.04区;2个SCAR标记可应用于抗玉米粗缩病毒分子标记辅助选择。3.以现有X178×B73以及黄早四×掖107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分别构建高密度分子标记连锁图谱。其中,X178×B73 RIL群体的图谱包括643个分子标记(SSR, SNP和SCAR),覆盖玉米10条染色体,平均图距为1.59cM;黄早四×掖107 RIL群体构建的连锁图谱包括540个分子标记(SSR,SNP和SCAR),覆盖玉米10条染色体,平均图距为2.38 cM;选用3个抗病衡量指标(病株率—ID,病情指数—SI,校正病情指数—CSI)对玉米粗缩病抗性进行多年多点的QTL分析。结果表明,在X178×B73 RIL群体,检测到玉米第8染色体8.03处存在1个主效抗病QTL,其抗性基因来源为亲本X178,可解释28%的表型方差。在黄早四×掖107 RIL群体,于染色体2、3、4、6、7、8、10均检测到抗病QTL,其效应较小。通过比较定位分析以及抗病基因簇集分布,发现在玉米第3染色体3.04(SNP610-SNP1438)、第4染色体4.03(SNP1287—SNP581)、第6染色体(SNP1518-SNP408)、第7染色体7.02/03(SNP637—SNP686)、第8染色体8.06(SNP619—SNP68)存在玉米粗缩病抗性位点。4.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 (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4E, eIF4E)是RNA病毒成功感染植物的重要决定因素。以玉米抗病自交系X178和感病自交系掖478为材料:1)分离eIF4E同源基因ZmeIF4E,研究基因表达模式。结果表明ZmeIF4E有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组成,编码218个氨基酸的蛋白;荧光定量PCR显示,该基因受植物激素——乙烯(ETH)、水杨酸(SA)和茉莉酸甲酯(JA)的调控,且在X178和掖478两自交系中的表达模式不同。2)ZmeIF4E序列比对(X178和掖478)和启动子分析表明,顺式作用元件DOFCOREZM、EECCRCAH1、GT1GAMSCAM4和GT1CONSENSUS存在的差异是ZmeIF4E基因表达模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3)关联分析表明,顺式作用元件EECCRCAH1与玉米粗缩病抗性显着相关;同时还发现顺式作用元件GT-1与玉米粗缩病抗性也显着相关。此外,这两个顺式作用元件在ZmeIF4E基因表达中存在互补或协同效应。综上可得ZmeIF4E基因的活性在玉米与粗缩病毒互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四级程序繁殖玉米自交系的关键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级程序繁殖玉米自交系的关键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玉米雄性核不育基因MS22突变位点鉴定与基因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国内外玉米生产发展概述 |
1.1 玉米的传播及发展概况 |
1.2 玉米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 |
2 玉米成熟花序的结构 |
2.1 玉米雄花序的形态描述 |
2.2 玉米花序的发育过程 |
2.3 玉米雄蕊的发育 |
3 植物的雄性不育 |
3.1 植物雄性不育概述 |
3.2 植物雄性不育的分子假说 |
4 植物雄性不育机制的研究 |
4.1 绒毡层发育相关基因导致的雄性不育 |
4.2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相关基因导致的雄性不育 |
5 雄性不育的分类 |
5.1 细胞质雄性不育 |
5.2 细胞核雄性不育 |
5.3 玉米雄性核不育利用途径及现状 |
6 植物激素与花发育调控 |
6.1 赤霉素响应花药发育和雄性育性 |
6.2 茉莉素(Jasmonates)对植物花发育的调控 |
6.3 油菜素甾醇对开花的调控 |
6.4 生长素与植物花发育 |
7 谷氧还蛋白系统 |
7.1 GRXs的分类 |
7.2 GRXs的反应机制 |
7.3 植物GRXs相关研究 |
8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玉米MS22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1 生物信息学分析 |
1.1 玉米MS22同源性搜索及相似性分析 |
1.2 MS22蛋白的理化性质分析 |
1.3 MS22蛋白质结构的预测与分析 |
1.4 MS22蛋白的同源性分析以及进化树的构建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玉米MS22的基因序列及结构 |
2.2 玉米MS22的理化性质分析 |
2.3 玉米MS22磷酸化位点预测 |
2.4 玉米MS22蛋白的信号肽预测 |
2.5 玉米MS22的跨膜区结构预测 |
2.6 玉米MS22基因的亚细胞定位 |
2.7 玉米MS22蛋白质结构预测及分析 |
3 讨论 |
第三章 玉米ms22突变体农艺性状分析及育性田间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农艺性状调查内容与方法 |
1.3 田间育性鉴定方法 |
1.4 淀粉碘化钾染色 |
1.5 数据处理 |
1.6 实验设计 |
1.7 主要试剂及配制 |
2 结果分析 |
2.1 不育株与可育株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
2.2 主要农艺性状变异系数研究 |
2.3 突变体材料田间育性鉴定 |
2.3.1 ms22雄性不育突变材料的表型分析 |
2.3.2 雄性不育突变材料花粉的碘-碘化钾染色 |
2.3.3 ms22突变体材料延迟失绿的观察 |
3 讨论 |
第四章 玉米MS22突变位点分析及育性分子鉴定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试剂与主要设备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分析 |
2.1 玉米ms22基因与启动子的克隆及测序分析 |
2.2 ms22突变体中MS22突变位点鉴定 |
2.3 ms22突变体育性的分子标记鉴定 |
3 讨论 |
第五章 玉米MS22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的培养与处理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总RNA的完整性检测 |
2.2 cDNA第一链质量检测 |
2.3 玉米MS22基因在不同器官组织中的表达差异 |
2.4 不同外源激素诱导下玉米MS22基因的表达差异 |
2.5 不同非生物逆境胁迫下玉米MS22基因的表达差异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本研究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解析玉米营养生长阶段转变的遗传驯化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前言 |
1.1 植物生长发育阶段的转变 |
1.1.1 植物生长发育阶段 |
1.1.2 植物生长发育阶段的特征 |
1.1.3 植物生长发育阶段转变的影响因素 |
1.2 玉米营养阶段转变的研究 |
1.2.1 玉米营养生长阶段转变 |
1.2.2 玉米营养生长阶段转变的意义 |
1.2.3 玉米营养生长阶段转变的研究 |
1.2.3.1 轮回选择响应 |
1.2.3.2 突变体研究 |
1.2.3.3 玉米“glossy”性状研究 |
1.2.3.4 其他性状研究 |
1.2.3.5 microRNA调控研究 |
1.2.3.6 QTL定位 |
1.3 玉米驯化研究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玉米营养生长阶段转变的遗传结构研究 |
2.1 材料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田间试验 |
2.1.3 表型鉴定 |
2.1.4 TBO染色 |
2.1.5 统计分析 |
2.1.6 定位方法 |
2.1.7 精细定位 |
2.1.8 标记开发 |
2.1.9 基因型鉴定 |
2.1.10 表达实验 |
2.2 结果分析 |
2.2.1 玉米与大刍草营养生长阶段转变存在显着分化 |
2.2.2 玉米营养生长阶段转变的表型变异 |
2.2.3 LLEW与其他性状的相关性 |
2.2.4 玉米营养生长阶段转变的遗传调控 |
2.2.5 玉米营养生长阶段转变的定向选择 |
2.2.6 与开花期QTL重叠分析 |
2.2.7 qVT9-1精细定位 |
2.2.8 候选基因分析 |
2.2.9 近等基因系效应验证 |
2.2.10 Glossy15表达分析 |
2.3 总结 |
第三章 候选基因关联分析和分子进化分析 |
3.1 材料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候选基因测序 |
3.1.3 目标区间测序 |
3.1.4 关联分析 |
3.1.5 分子群体遗传学分析 |
3.2 结果分析 |
3.2.1 自然群体表型变异 |
3.2.2 LLEW与其他性状相关性分析 |
3.2.3 Glossy15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分析 |
3.2.4 候选基因关联分析 |
3.2.5 显着关联多态性位点分析 |
3.2.6 单倍型分析和进化树分析 |
3.2.7 大刍草和玉米目标片段序列分析 |
3.2.8 等位基因频率分布 |
3.2.9 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
3.2.10 构建最小生成树 |
3.3 总结 |
第四章 总结与讨论 |
4.1 大刍草和栽培玉米营养生长阶段的转变存在显着分化 |
4.2 玉米营养生长阶段转变的遗传结构相对简单 |
4.3 Glossy15是影响玉米营养生长阶段转变的关键基因 |
4.4 玉米营养生长阶段的转变相对独立 |
4.5 提前终止变异位点SNP2154可能是Glossy15的功能位点 |
4.6 提前终止变异位点SNP2154受到强烈的驯化选择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玉米自交系特性保持的形态性状和分子依据(论文提纲范文)
缩写词及中英文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玉米自交系种性退化 |
1.1.1 玉米自交系种性退化的现象 |
1.1.2 玉米自交系变异及退化的原因 |
1.1.2.1 玉米自交系混杂 |
1.1.2.2 自交系不同来源引发的变异退化 |
1.1.2.3 多代自交引起自交系的退化 |
1.1.2.4 基因重组与突变 |
1.1.2.5 粒位效应 |
1.1.2.6 生长环境的变化 |
1.2 玉米自交系特性保持技术研究 |
1.2.1 玉米种质资源保持 |
1.2.2 玉米自交系生产方法 |
1.2.2.1 三、二圃法 |
1.2.2.2 三级法 |
1.2.2.3 原原种生产原种 |
1.2.2.4 四级种子生产程序 |
1.2.2.5 株系循环法 |
1.2.3 利用纯系理论进行种子繁殖 |
1.2.3.1 纯系理论 |
1.2.3.2 利用纯系理论建立保种圃 |
1.3 数量性状关联分析 |
1.3.1 连锁不平衡 |
1.3.2 关联分析的研究方法 |
1.3.3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技术 |
1.3.4 SNP关联分析在玉米上的应用 |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田间试验 |
2.2.1 性状一致性调查 |
2.2.2 产量测定 |
2.3 分子标记检测 |
2.3.1 玉米自交系全基因组DNA的提取 |
2.3.2 利用20对核心SSR引物PCR扩增 |
2.3.3 全基因组SNP的检测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4.1 原始纯度的检测及纯合度的分析 |
2.4.2 田间性状的调查及产量分析 |
2.4.3 自交系关联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自交系自交后代的差异 |
3.1.1 自交系原始纯度的检测 |
3.1.2 自交系自交后代遗传纯合度的差异 |
3.1.2.1 昌 7-2 自交系后代纯合度 |
3.1.2.2 郑58自交系后代纯合度 |
3.1.2.3 LX9801自交系后代纯合度 |
3.1.2.4 自交系不同差异类型的自交后代遗传相似系数分析 |
3.1.2.5 自交系后代纯合进度分析 |
3.1.3 纯度不同材料自交后代形态性状一致性的差异 |
3.2 单倍体诱导系后代的纯合度及其差异 |
3.3 自交系纯合度的理论值与实际值的关系 |
3.4 玉米自交系纯合单株选择依据的性状 |
3.4.1 自交后代利用SSR检测的多态性 |
3.4.2 SSR检测水平上依据的性状 |
3.4.3 SNP检测水平上依据的性状 |
3.5 自交系纯合对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
3.5.1 玉米自交系不同株系间产量差异分析 |
3.5.2 玉米自交系不同株系产量杂交优势分析 |
3.5.3 亲本自交系与杂交组合之间产量构成因素的差异 |
3.6 自交系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与SNP关联分析 |
3.6.1 产量与SNP标记的关联分析 |
3.6.2 千粒重与SNP标记的关联分析 |
3.6.3 行粒数与SNP标记的关联分析 |
3.6.4 产量、行粒数、千粒重共有SNP标记的候选基因 |
4 讨论 |
4.1 玉米自交系自交后代的纯合度差异 |
4.2 单倍体诱导系自交后代的纯合度 |
4.3 自交系自交代数纯合度的理论值与实际值的关系 |
4.4 自交纯合单株选择依据的性状 |
4.5 自交系纯合对产量的影响 |
4.6 自交系产量及其产量三要素的关联分析 |
5 结论 |
5.1 玉米自交系自交后纯合度与纯合进度 |
5.2 单倍体诱导系自交后代的纯合度 |
5.3 自交系自交代数纯合度的理论值与实际值的关系 |
5.4 自交纯合单株选择依据的性状 |
5.5 自交系纯合对产量的影响 |
5.6 自交系产量及其产量三要素的关联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玉米自交系防杂保纯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玉米自交系混杂退化的原因 |
1.1 种源纯度低 |
1.2 生物学混杂 |
1.3 去杂去劣不及时, 不彻底 |
1.4 过度自交与微小差异积累 |
1.5 基因重组与突变 |
1.6 异地效应 |
1.7 机械混杂 |
2 玉米自交系防杂保纯措施 |
2.1 完善良繁体系 |
2.2 设置隔离区 |
2.3 严格去杂 |
2.3.1 苗期去杂。 |
2.3.2 中期除杂。 |
2.3.3 花期除杂。 |
2.3.4 收获期除杂。 |
2.4 收获与贮藏 |
2.5 超量繁殖, 分期应用 |
2.6 定期更换原种 |
2.7 提纯自交系 |
(6)CIMMYT玉米育种过程的建模与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经典玉米育种方法与理论 |
1.1.1 玉米杂交种推广类型及其发展历程 |
1.1.2 经典玉米育种方法 |
1.2 现代玉米育种方法 |
1.3 计算机模拟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
1.3.1 育种模拟工具的开发 |
1.3.2 育种模拟工具在传统育种中的应用 |
1.3.3 计算机模拟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
1.3.4 计算机模拟在已知基因信息育种中的应用 |
1.3.5 计算机模拟在未知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中的应用 |
1.3.6 分子设计育种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CIMMYT 玉米育种概述 |
2.1 CIMMYT 玉米项目组简介 |
2.2 CIMMYT 玉米育种方法论概述 |
2.2.1 CIMMYT 玉米育种宏环境划分 |
2.2.2 CIMMYT 育种项目组及其育种目标简述 |
2.2.3 CIMMYT 玉米种质资源 |
2.2.4 CIMMYT 自交系与杂交种选育流程 |
2.2.5 CIMMYT 的 DH 育种流程及 MARS 和 GS 育种流程 |
第三章 玉米籽粒维生素 A 源育种策略建模与优化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杂交育种模拟工具 QuHybrid |
3.1.2 遗传模型 |
3.1.3 育种策略模拟和育种目标设置 |
3.1.4 育种规模及遗传进度及检测花费标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育种策略间成功概率比较 |
3.2.2 育种规模大小对各育种策略成功概率的影响 |
3.2.3 不同育种规模下各育种策略的经济效率比较 |
3.2.4 遗传模拟群体和模拟遗传模型稳健性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自交系选育过程中不同玉米测验种育种功效比较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杂交育种模拟工具 QuHybrid |
4.1.2 遗传模型模拟 |
4.1.3 亲本与测验种群体的模拟与产生测验种 |
4.1.4 育种流程模拟 |
4.1.5 试验设计与判断标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两个等位基因遗传模型下自交系自身产量遗传进度 |
4.2.2 两个等位基因遗传模型下自交系与三个测验种测交产量遗传进度 |
4.2.3 两个等位基因遗传模型下自交系与测验种群体测交产量遗传进度 |
4.2.4 三个等位基因遗传模型下自交系自身产量遗传进度 |
4.2.5 三个等位基因遗传模型下自交系与三个测验种测交产量遗传进度 |
4.2.6 三个等位基因遗传模型下自交系与测验种群体测交产量遗传进度 |
4.2.7 两个等位基因遗传模型下有利等位基因频率的变化 |
4.2.8 三个等位基因遗传模型下有利等位基因频率的变化 |
4.3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结论与讨论 |
5.1 CIMMYT 玉米育种方法论及其建模 |
5.2 玉米籽粒维生素 A 源育种策略建模与优化 |
5.3 玉米自交系选育过程中不同测验种育种功效比较 |
5.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规范化玉米自交系种子繁殖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规范化玉米自交系种子繁殖的保障措施 |
1.1 规范管理:对玉米自交系种子的来源和数量进行严格详细的档案登记管理。 |
1.2 种植鉴定: |
1.3 田间考察: |
1.4 抗性调查: |
1.5 株系选择: |
2 规范化玉米自交系繁殖的技术措施 |
2.1 选择基地: |
2.2 适时播种: |
2.3 去杂去劣: |
2.4 隔行去雄: |
2.5 果穗收获: |
(8)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条件 |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
五、研究方法与手段 |
六、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传入—1962) |
第一节 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 |
一、玉米引进中国的途径探讨 |
二、玉米在中国的传播 |
三、玉米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
第二节 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与改良 |
一、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 |
二、近代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改良创新 |
三、金皇后等标志性玉米品种的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玉米农家种改良创新的科技特征 |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
第二章 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 |
第一节 杂交玉米栽培技术演变 |
一、玉米栽培发展状况及特点 |
二、主要玉米生产技术的发展演变 |
第二节 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 |
一、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搜集过程 |
二、中国玉米种质资源分布 |
三、玉米抗病性改良与种质资源利用 |
四、中单2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玉米种质创新理论及技术演变 |
一、"南繁"等异地培育理论的创立与推广 |
二、玉米杂种优势技术创新与利用 |
三、玉米推广体系的初创与曲折发展 |
第三章 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 |
第一节 紧凑型玉米品种变革的科技基础 |
一、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 |
二、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 |
第二节 紧凑型玉米的产生与利用 |
一、紧凑型玉米的产生 |
二、紧凑型玉米品种的效应 |
三、掖单13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紧凑型玉米栽培与管理技术 |
一、紧凑型玉米的栽培技术 |
二、紧凑型玉米的管理技术 |
三、紧凑型玉米选育栽培的问题与启示 |
第四章 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 |
第一节 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 |
一、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
二、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的转变 |
三、玉米品种评定与审(认)定的演变 |
四、玉米品种推广体系的推进与创新 |
第二节 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分析 |
一、玉米品种研发体系 |
二、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 |
三、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 |
四、玉米产业组织结构 |
五、玉米种业需求及风险控制状况 |
第三节 现代玉米种业公司个案分析—以登海、德农种业为例 |
一、登海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
二、北京德农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
第五章 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影响与动因分析 |
第一节 玉米种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分析 |
一、促进玉米产量提高与面积扩大 |
二、推动了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 |
三、改变了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增长方式 |
第二节 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的内驱动力 |
一、农家品种的评选及品种间杂交种的选育 |
二、玉米双交种的培育 |
三、玉米单杂交种的培育及其发展 |
四、玉米科学家的贡献 |
第三节 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的推动 |
一、组织玉米育种攻关和改革管理措施 |
二、玉米种子工程 |
三、知识产权法与植物新品种保护 |
四、种子法颁布历程 |
第四节 市场因素—玉米消费需求的拉动 |
一、市场需求理论分析 |
二、玉米市场需求的态势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0)玉米粗缩病抗性遗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数量性状遗传研究 |
1.2 植物数量抗病遗传研究 |
1.2.1 QTL定位 |
1.2.1.1 作图群体 |
1.2.1.2 分子标记 |
1.2.1.3 QTL定位的统计分析方法 |
1.2.2 数量抗病位点(QRL)定位 |
1.2.3 数量抗病基因的克隆 |
1.2.4 数量抗病机理研究 |
1.2.4.1 部分QRL对应R基因 |
1.2.4.2 部分QRL对应RGA |
1.2.4.3 部分QRL对应防卫基因 |
1.2.4.4 部分QRL对应防卫反应途径中的相关基因 |
1.2.5 数量抗病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
1.3 玉米粗缩病概述 |
1.3.1 玉米粗缩病的危害 |
1.3.2 玉米粗缩病症状 |
1.3.3 玉米粗缩病的病原 |
1.3.3.1 玉米粗缩病病毒 |
1.3.3.2 玉米粗缩病病毒鉴定 |
1.3.3.3 玉米粗缩病病毒接种 |
1.3.4 玉米粗缩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 |
1.3.4.1 玉米粗缩病的发病规律 |
1.3.4.2 玉米粗缩病的防治措施 |
1.3.5 玉米粗缩病种质资源鉴定 |
1.3.6 玉米粗缩病的抗性遗传 |
1.3.7 玉米粗缩病的标记辅助育种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200份玉米自交系粗缩病抗性鉴定 |
2.1 摘要 |
2.2 前言 |
2.3 材料和方法 |
2.3.1 鉴定材料 |
2.3.2 鉴定方法 |
2.3.3 病情调查分级及抗性类型划分标准 |
2.4 结果分析 |
2.4.1 2007年抗性鉴定 |
2.4.2 2008年抗性鉴定结果 |
2.4.3 玉米自交系抗性稳定分析 |
2.5 讨论 |
第三章 利用育种群体开发玉米抗粗缩病SCAR标记 |
3.1 摘要 |
3.2 前言 |
3.3 材料和方法 |
3.3.1 供试材料及表型鉴定 |
3.3.2 DNA提取及抗、感DNA池构建 |
3.3.3 AFLP分析 |
3.3.4 多态型AFLP扩增片段的纯化、克隆及测序 |
3.3.5 SCAR标记开发及验证 |
3.3.6 SCAR标记染色体定位 |
3.4 结果分析 |
3.4.1 AFLP分析 |
3.4.2 SCAR标记开发 |
3.4.3 SCAR标记的验证 |
3.4.4 SCAR标记的定位 |
3.5 讨论 |
3.5.1 关于BSA/AFLP分析方法 |
3.5.2 SCAR标记定位 |
3.5.3 SCAR标记的应用前景 |
第四章 玉米抗粗缩病QTL分析 |
4.1 摘要 |
4.2 前言 |
4.3 材料和方法 |
4.3.1 材料种植与抗性评价 |
4.3.1.1 材料种植 |
4.3.1.2 抗性评价 |
4.3.2 表型数据统计与分析 |
4.3.3 DNA提取及分子标记 |
4.3.4 分子标记连锁图谱的构建 |
4.3.5 QTL定位 |
4.4 结果分析 |
4.4.1 X178×B73 RIL群体 |
4.4.1.1 表型鉴定及其遗传分析 |
4.4.1.2 连锁图谱构建 |
4.4.1.3 QTL分析 |
4.4.2 黄早四×掖107RIL群体 |
4.4.2.1 表型鉴定及其遗传分析 |
4.4.2.2 连锁图谱的构建 |
4.4.2.3 QTL分析 |
4.5 讨论 |
4.5.1 玉米抗粗缩病表型衡量指标的选择 |
4.5.2 玉米粗缩病分子标记连锁图谱 |
4.5.3 玉米粗缩病抗性QTL分析 |
4.5.4 玉米粗缩病抗性候选基因 |
4.5.5 抗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策略 |
第五章 玉米粗缩病QRL候选基因ZmeIF4E的功能分析 |
5.1 摘要 |
5.2 前言 |
5.3 材料和方法 |
5.3.1 材料及其处理 |
5.3.1.1 供试材料及粗缩病毒 |
5.3.1.2 植物激素对材料的处理 |
5.3.1.3 抗性鉴定 |
5.3.2 DNA提取及ZmeIF4E基因组序列分离 |
5.3.3 RNA提取及ZmeIF4E cDNA序列分离 |
5.3.4 ZmeIF4E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 |
5.3.5 ZmeIF4E的启动子分析 |
5.3.6 ZmeIF4E的启动子与玉米粗缩病抗性关联分析 |
5.4 结果分析 |
5.4.1 ZmeIF4E的分离 |
5.4.2 ZmeIF4E对植物激素响应的qRT-PCR分析 |
5.4.3 ZmeIF4E的顺式作用元件分析 |
5.4.4 ZmeIF4E与玉米粗缩病抗性的关联分析 |
5.5 讨论 |
5.5.1 ZmeIF4E启动子调控分析 |
5.5.2 病原菌—植物激素--ZmeIF4E基因表达 |
5.5.3 ZmeIF4E调控元件与玉米粗缩病抗性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文章 |
四、四级程序繁殖玉米自交系的关键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玉米雄性核不育基因MS22突变位点鉴定与基因表达研究[D]. 高永钢.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2]解析玉米营养生长阶段转变的遗传驯化机制[D]. 徐丁一.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5)
- [3]玉米自交系特性保持的形态性状和分子依据[D]. 陆姗姗. 山东农业大学, 2016(03)
- [4]SPR(亲本自交系提纯复壮)技术的选育原理[J]. 于新艳,丛颖. 种子世界, 2016(02)
- [5]玉米自交系防杂保纯关键技术[J]. 李惠平,王兆富,胡美静,谢淑芳,苏毅,林永明,李晓花. 云南农业, 2013(04)
- [6]CIMMYT玉米育种过程的建模与模拟研究[D]. 张学才.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10)
- [7]规范化玉米自交系种子繁殖技术[J]. 闫树合,赵学新,张钦慧. 种子科技, 2011(10)
- [8]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D]. 杨虎.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
- [9]国内外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体系比较[J]. 张万松,王春平,张爱民,郭香墨,张伟,智海剑,田保明. 中国农业科学, 2011(05)
- [10]玉米粗缩病抗性遗传研究[D]. 史利玉. 四川农业大学,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