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灾害与气候波动耦合问题探讨

中国地质灾害与气候波动耦合问题探讨

一、中国地质灾害与气候波动的耦合性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施紫越,辛存林,王晶菁,刘海博,刘昕,朱利东[1](2021)在《我国构造地貌学研究热点及趋势探讨:基于中文文献计量学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构造地貌学作为地球科学领域的新兴学科,具有独特的资源环境意义与科学内涵。通过中文文献计量学手段,对1956—2019年间收录于知网的构造地貌学领域的学术论文进行分析,尤其是近10年来重点报道的研究成果,探讨相关的研究热点与趋势。关键词与共词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构造地貌学的显着特征是与大地构造单元、地震活动紧密联系,构造地质学、地貌学、地球物理学和地理信息科学贡献了构造地貌学进展的主要部分,且研究热点在持续更新,能源盆地的古地理特征、多影响因素的耦合作用、沉积过程的响应是比较突出的研究亮点。最后,分析了我国构造地貌学的主要研究趋势和方向,并提出简要见解。

张宇辉[2](2021)在《水热作用对土体力学性质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的愈加显着,各种自然地质灾害频发,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严重影响。为了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诱发的地质灾害,降低灾害发生的风险与损失,本文基于重庆地区近69a的实测气象数据,分析了近年来重庆市气候变化特征,并以此作为室内试验中水热作用的取值参考;再通过直剪试验和筛分实验等室内试验方法,以探寻水热作用对土体抗剪强度和粒径级配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以重庆地区近69a的实测气象资料为基础,得到重庆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并进行了重庆地区气候变化与地质灾害的响应分析:(1)重庆地区近69a的年均气温和年最高温均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而高温日数呈现上涨趋势,极端高温干旱事件频发。重庆地区近69a的年降雨量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而雨日数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此外,近69a得降雨强度也呈现显着增加的趋势。(2)重庆地区气候的变化与地质灾害的发生有较好的同步性。近些年重庆地区多灾因子耦合作用下发生的灾害越来越频繁,极端高温干旱事件与极端降雨事件叠加形成灾害链,对地质灾害的发生起到推动作用。2.通过研究分析温度以及干湿循环条件对岩土体结构的影响后发现:(1)土体加热后,粒组含量会出现大颗粒减少,小颗粒增多的现象。温度越高,加热时间越长,土体破碎程度越大。(2)干湿循环作用也会导致土颗粒发生了颗粒破碎现象,且破碎程度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大。3.通过研究级配、降雨及温度等水热作用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后发现:(1)曲率系数Cc主要影响土体的内摩擦角,而不均匀系数Cu主要影响的是土体的粘聚力。(2)土体的抗剪强度随着降雨持时的增长而不断衰减。不同降雨强度下抗剪强度的变化也有所区别:当降雨强度较小时,c和φ随降雨的进行呈近线性的方式衰减;而降雨强度较大时,抗剪强度指标在降雨前期衰减速度很快,而后慢慢变缓,直至稳定。(3)随着加热的持续进行,土体含水率不断降低,抗剪强度不断增加。同时,对于低含水率土而言,温度越高,抗剪强度也越大。4.在前文的研究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探究了水热耦合作用对土体抗剪强度得影响:(1)土体抗剪强度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不断衰减。第一次和第二次循环后的衰减幅度最大,经历5次干湿循环后抗剪强度指标基本稳定。(2)相较于级配、降雨和温度,干湿循环幅度对抗剪强度的影响更大。(3)对于颗粒分布较均匀的土,在低温、小强度降雨环境中发生较小幅度的干湿循环后,土体的抗剪强度衰减程度较小;而对于不良级配土,在高温,高强降雨环境中发生较大幅度的干湿循环后,土体抗剪强度衰减程度较大。

王博娅[3](2020)在《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现状及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在高密度建设、历史悠久的北京市中心城区,人与自然的矛盾尤为突显,绿色空间作为解决生态问题的主要抓手被高度重视。生态系统服务作为研究人与自然利益关系的概念被广泛认知,风景园林学科不断拓宽的研究领域为解决生态问题供了新的途径,如何通过风景园林的途径解决北京市中心城区的生态问题,构建良好的人居环境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北京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城市绿色空间和生态系统服务的解读,出了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城市绿色空间的优化思路;通过对北京市自然生态格局和绿色空间发展历程的梳理,总结绿色空间的演变特点;通过对景观格局的研究,分析绿色空间的数量结构差异和空间梯度分异特征,总结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问题。研究进而结合生态系统服务的系统综合性、不可替代性和人为主导性的特点,采用量化研究方法,从要素配置、网络结构和功能引导措施三方面进行绿色空间的现状评价,出相应的优化策略,最终完成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优化。研究主要结论如下:首先,通过对绿色空间的本体认知、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以及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关系的分析,出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优化思路。其次,通过景观格局的研究发现,不同绿色空间类型之间的要素数量结构有明显差异,以灌草地为主要覆被类型;通过移动窗口法对研究区内不同方向的景观格局进行动态分析,发现在一道绿隔以内、东北、西北、南部地区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分异特征,越往边缘区推进,绿色空间类型越丰富,数量越大,分布越连续。第三,借助生态绿当量的概念,分析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数量特征,结果显示,全区、海淀区和石景山区满足要求,朝阳区、丰台区、东城区和西城区不满足要求;研究进而采用线性规划模型结合一系列城市建设的约束条件对城市绿色空间的要素数量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寻求生态优先前下综合效益最大时各类型绿色空间的适合比例,并针对不同情况出内部升和外部整合的优化建议。第四,研究基于图论理论和最小费用模型模拟构建了研究区内具有生态含义的功能性连接网络,通过现状分析总结结构问题,并从斑块、路径、网络和结构等方面出了重要斑块的保护和修复、重要路径的识别和疏通、现状网络的连接和强化、现状结构的整合和分级等优化途径。结合重要性计算和生态学原理,总结了三种重要斑块类型,分别为具有重要能量保持功能的“主导型斑块”,处于关键衔接位置的“枢纽型斑块”和连接较多路径的“过渡型斑块”;三种重要路径类型,分别承载了自然要素之间的连接、重要斑块之间的连接、网络结构中的唯一连接;“三步走”网络优化策略,即先进行整体改善网络的组分间连接,再进行稳固加强的组分内连接,最后构建完善功能的局部小网络;三级结构整合建议,连接自然要素的一级网络,人工构建的贯穿全区的二级网络,加密结构的三级网络。此外,通过对全区、中心地区-核心区、核心区这三个圈层功能性连接网络的分析,发现不同的研究单元,形成了不同的距离阈值,为进一步深化网络结构供基础和依据;通过对六个行政区的研究,发现不同的城市发展模式和自然地理特征,形成了不同的结构模式,包括点状辐射结构、枝状连接结构和网状复合结构,为不同模式下网络优化供了方向。最后,通过对研究区内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的评价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明确各片区的服务特征:一道绿隔以内是以社会与文化服务为主导的区域,西北部地区是综合调节、支持和社会与文化服务的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地区,东北区域和南部区域均以调节服务和支持服务为主导类型。由此明确各分区的主要矛盾,并通过制定功能引导策略来保证绿色空间主导服务的高效发挥。因此本文从研究视角、维度和方法上进行一定的创新,总结出合理调整要素数量结构是高绿色空间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构建功能性连接网络是保护生态安全维持系统稳定的有效途径,制定功能引导策略是保证主导服务高校发挥的重要方式,为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优化供了方向。

马雪龙[4](2020)在《河北怀来盆地晚更新世以来的古气候变迁》文中提出晚更新世以来,气候全球气候发生了极为频繁的干湿冷暖交替变化。怀来盆地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对晚更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极为敏感。本文选取怀来盆地的万窑村剖面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粒度等的环境替代指标,重建了研究区晚更新世以来古气候演化过程,并进行了区域对比,初步探讨了气候变化的原因。得到以下结论:(1)根据剖面岩层的特征,并结合前人在该地区的研究结果,分析了研究区地层沉积特征,发现岩性由粗变细再变粗的特点,沉积环境表现为河流相—湖泊相—河流相沉积的转变。(2)结合万窑村剖面各环境替代指标,将研究区晚更新世以来的气候演化划分为4个阶段:晚更新世中期,气候温和湿润;晚更新世中晚期,气候温暖湿润;晚更新世晚期,气候寒冷干燥;全新世时期,气候温和略干。表现为温润—暖湿—冷干—升温的波动。(3)区域对比分析表明,怀来盆地古气候演化与全球气候变化较为相似,一些气候事件如YD事件、B?lling暖期、8.2ka降温等较为明显;但与河北平原中南部相比,怀来盆地进入末次冰期的事件较早,持续时间较长,且全新世时期气候更干一些,推测主要是因为采样点所在纬度较高、海拔较高而造成的。

白文彬[5](2020)在《川西金川黄土地层时代与15万年以来环境演化》文中研究说明川西高原风成黄土-古土壤序列记录了西南季风和高原季风的演化过程,对探讨高原隆升与大气环流演化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距今15万年是青藏高原隆升的第三阶段共和运动的开始,此次运动不仅对高原内部而且对高原周围地区的环境演化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川西晚更新世以来黄土进行研究,对研究青藏高原隆升的环境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川西高原金川角木牛剖面为研究重点,以古地磁年代学研究为基础,通过与黄土高原黄土地层、金川马厂剖面进行对比,建立了金川角木牛剖面的地层年代框架。在此基础上,对金川剖面磁化率、色度和粒度等环境指标进行分析,并与深海氧同位素曲线进行对比,对金川地区15万年以来的环境演化进行了探讨。获得成果如下:1、以古地磁极性柱、标志层、磁化率及色度指标为基础,通过与金川马厂剖面、黄土高原典型黄土地层进行对比,对川西金川角木牛剖面黄土地层的时代进行了厘定。2、以磁化率、色度和粒度等为环境代用指标,将金川黄土15万年以来气候划分为三个阶段:(1)150 ka B.P.-100 ka B.P.(L2晚期-S1中期),气候由冷干迅速向着暖湿发展;(2)100 ka B.P.-43 ka B.P.(S1中期-L1早期),气候由暖湿向冷干缓慢发展;(3)43 ka B.P.-0(L1早期-至今),气候由冷干迅速向暖湿,而后缓慢向冷干发展。3、将川西气候变化曲线与黄土高原和阿拉斯加、深海氧同位素曲线、中国南海氧同位素曲线和中国南方石笋氧同位素进行了区域对比。

周浩[6](2020)在《西峰蒲河流域河流阶地分布、时代及成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河流阶地作为河流系统对地面抬升和气候变化响应的结果,记录了河谷发育过程中地面抬升和气候变化信息,所以对河流阶地的研究不仅可以重塑河流演化历史,还有助于提取阶地形成时期的地面抬升和气候变化信息。西峰位于黄土高原中部,区域内蒲河等河流径流量小,但河谷宽阔且不对称,发育多级河流阶地,是河流多次侵蚀堆积的结果,蕴含丰富构造气候信息,但目前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西峰蒲河流域河流阶地野外调查和室内年代学分析,获得研究区内河流阶地的特征、分布、级序和年代框架,同时探讨河流阶地发育模式和动力来源,获得以下几点成果及认识:1、野外调查和实测显示,西峰蒲河流域共发育七级河流阶地,T7T2阶地上覆黄土地层分别为:S0L15、S0L9、S0S5-1、S0S1、S0L1、S0L1。2、通过阶地上覆黄土-古土壤天文调谐年龄对比和阶地沉积物OSL测年分析表明,七级河流阶地形成年龄分别为:1.26Ma,0.94Ma,0.53Ma,0.13Ma,7060ka,11ka和4ka。3、西峰蒲河流域河流阶地形成受地面抬升和气候变化的共同控制,地面抬升提供河流下切动力和空间,气候变化控制河流堆积-下切的转化。当地面抬升速率慢时(T7T4),河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较不敏感,仅在气候变化强烈的时期形成并保存阶地;当地面抬升达到一定程度后(T4T1),河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敏感,在每次气候转型期都形成并保存相应的阶地。4、通过河流阶地形成时间与青藏高原隆升阶段对比和区域河流特征分析得出,青藏高原隆升和北东向扩展是西峰蒲河流域河流阶地形成的动力来源。

徐烨[7](2019)在《云南小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和影响因子分析》文中提出云南小江流域位于我国西南岩溶区,是国家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重点区域和生态安全屏障。作为典型的断陷盆地,盆-山地形变化强烈,气候反差较大,地下水位埋藏较深,水土资源不匹配,植被立地条件较差,加之不合理的人为活动,流域出现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如水土漏失加剧、石漠化程度加深等,严重影响了小江流域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阻碍了区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科学认识生态系统服务机制、准确分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空间格局和时间变化,并且探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因子,对于维护和提升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及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本研究基于ArcGIS平台,以小江流域为对象,客观合理地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时空变化特征并且进行影响因子识别,为断陷盆地石漠化生态治理和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提供有效的科学指导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农产品生产评估。云南小江流域2008年、2010年、2013年和2016年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分别为1.63?105t和2.888t/mu、1.88?105t和3.013t/mu、2.37?105t和4.594t/mu、2.59?105t和3.209t/mu,农产品总产量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单位面积产量先增加后减少,农产品供给服务功能整体有所提高。不同地貌类型的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盆底平坝区(3.633 t/mu)、台地槽谷区(3.545 t/mu)、峰丛洼地(3.490 t/mu)、岩溶中山区(3.458 t/mu)、岩溶河谷区(3.303 t/mu)。耕地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地形起伏度较小的平坝区和台地槽谷区;石漠化程度加重,土壤质量下降,水资源减少,农作物生长环境受到威胁,农产品供给服务能力下降。(2)碳储存评估。小江流域1982年、2003年、2016年总的碳储量分别为1.48?107t、1.47?107t、1.75?107t,碳储量呈现出先缓慢减少后显着增加的态势。不同地貌分区中碳储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岩溶河谷区、岩溶中山区、台地槽谷区、沉积平坝区、峰丛洼地。光合作用和岩溶碳汇是小江流域碳储存的主要来源,受植被覆盖率、降雨、气温、光照等因子影响。海拔较高的中山区和河谷区是植被覆盖度较高的地区,是主要的碳储存功能区域。石漠化面积扩大、植被覆盖度降低,碳通量减少,碳储存能力降低。此外,雨季的平均碳通量(9.03 t/(km2·a))大于旱季(6.88 t/(km2·a)),表明雨季的固碳能力高于旱季,反映出温度、降雨有助于碳储量的增加。(3)生境质量评估。小江流域1982年、2003年和2016年平均生境质量指数依次为3.761、3.669、2.893,生境质量持续下降。2016年和1982年相比较,生境质量下降区域的面积(65.86%)明显大于生境质量增长区域的面积(14.67%),生态环境恶化。不同地貌区生境退化程度由高到低为盆底平坝区、台地槽谷区、峰丛洼地、岩溶中高山区、岩溶河谷区。海拔较低的盆底平坝区和台地槽谷区受人为干扰较为频繁,植被指数较低,生境质量相对较差。岩溶中山区和岩溶河谷区降雨较多,满足植被生长和发育所需的条件,植被指数较高,生境质量较好。石漠化面积扩大,植被覆盖度减小,生态环境恶化,生境质量下降。(4)盆底平坝区和台地槽谷区是流域主要的农业生产区,岩溶河谷区和岩溶中山区是主要的碳储存和生境质量功能区。农业生产区应注重保护耕地,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岩溶河谷区和岩溶中山区应实施森林保护措施,做好监测和预报工作,并且做好水土流失防治工程。

辛聪聪[8](2019)在《基于DEM雅鲁藏布江东构造结河谷地貌及其地质环境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研究区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东构造结,在板块挤压构造背景下,区域构造活动强烈,高山峡谷、河谷平原、高原等地貌单元在此均有发育分布。不同地貌单元发育不同的宽峡谷及垂直地貌。雅鲁藏布江自西向东流经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挤压的东构造结,河流向南转向90°形成大拐弯。为了解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形地貌的发育规律和成因特征,本文以野外调查数据、数值高程数据(ASTER-DEM)和面积-高程积分(Hypsometry Index)为基础,结合构造、气候、岩性等地质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研究中利用ASTER-DEM提取了多个地貌因子,包括高程、坡向、坡度、河流纵剖面;调查数据包含阶地、谷肩、剥夷面、夷平面以及灾害;面积-高程积分将区域地貌的定性特征转变为定量特征。得到以下主要结果:(1)受构造与气候的共同作用使得大拐弯构造结区域地貌特征复杂。区域主要发育6个地貌单元,雅鲁藏布江中游山原区,雅鲁藏布江强烈切割极高山区,雅鲁藏布江中游中等切割高山,雅鲁藏布江下游强烈切割中山,三江流域强烈切割极高山区,帕隆藏布强烈切割高山区。(2)以ASTER-DEM数据为基础,利用ArcGIS对研究区进行面积高程积分(HI)值计算,结果显示:构造与气候是影响区域HI值的主要因素。以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及尼洋河出口为中心由外向内HI值逐渐增加,隆升逐渐增强。在以构造作用为主的区域,HI值偏高,HI≥0.43,处于缓慢隆升,甚至强烈隆升,地貌以高山峡谷为主;当以气候作用为主的区域,HI<0.43,隆升停滞或侵蚀夷平,区域以南迦巴瓦和加拉白垒峰为中心向周围扩展,位于高寒河谷平原或平坝区,HI值偏低。岩性对HI值的影响较小。雅鲁藏布江作为印度洋暖湿气流的运输通道,使气候对区域侵蚀作用加强。(3)以ASTER-DEM数据为基础,利用ArcGIS对研究区河谷纵剖面、宽度、坡向和坡度进行提取。(1)雅鲁藏布江、帕隆藏布以及易贡藏布等主要河流发育干流扎曲裂点,直白裂点以及扎曲至直白大拐弯裂点,支流易贡乡、古乡及通麦裂点。其中扎曲与通麦裂点是以构造作用为基础形成的,直白、易贡乡和古乡裂点与气候作用有关,直白至扎曲的大拐弯裂点受构造与气候的共同作用控制。(2)研究区内河流流向东西向多于南北向,则坡向的朝向以南北向为主;(3)河流宽度与河流纵剖面具有耦合性,构造作用为主的区域,河流发育峡谷,纵比降较大,河谷宽度较小,气候作用为主的的河段,侵蚀沉积作用强烈,纵比降较小,河流宽度加大;(4)由于地貌的复杂性,区域内坡度大小分布具有差异,在构造活跃区,发育极高山及峡谷地貌,坡度偏大,在河谷谷底两侧偏小,在山原及河谷平原等区域内,坡度偏小;河谷两侧发育谷肩与剥夷面侵蚀层状地貌,在层状地貌分布的位置坡度小于快速下切的区域;(5)河流纵剖面在构造作用下主要以幼年深切段为主,当受到气候作用时,以老年期均衡阶段为主。(4)区域地质与气候作用对地质环境具有较强的控制。(1)构造作用下的间歇性下切,河谷发育剥夷面与谷肩;(2)冰川、滑坡或泥石流堵江形成堰塞湖逐渐形成河谷湖相沉积;冰川活动中携带大量冰碛物进入冲沟,沉积在河谷两侧及河床内部;雅鲁藏布江宽谷段与区域西风一致,使得风积物在两岸堆积;河流沉积物分布于河床及河流两岸,主要以河漫滩及阶地的形式存在,多数形成宽谷及宽峡谷过渡段;(3)区域发育高寒河谷平原与高寒河谷平坝地貌,单元地貌内发育深厚覆盖层,雅鲁藏布江干流宽谷段沉积物覆盖层厚度大,最大600m以上;(4)研究区河段发育大量崩塌滑坡以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其中崩塌滑坡更多分布于河流的峡谷段,主要受构造、气候、地貌以及地震等因素控制;在区域内外动力作用下,发育暴雨型泥石流、冰川泥石流以及冰川-暴雨泥石流,以暴雨泥石流为主,泥石流主要分布于高寒河谷平原和河谷平坝,少数的冰川泥石流或冰川暴雨泥石流发育与峡谷段。

黄明奎,马璐[9](2017)在《重庆市地质灾害气候性诱发机理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气候异常已成为全球环境、工程建设与运营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诱发山区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重庆是我国地质灾害发生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为了研究重庆地区地质灾害气候性诱发机理,在统计分析了重庆1950年以来的地质灾害和气象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重庆市气温、降雨强度等气候变化特征以及地质灾害与气候变化的耦合特征,并研究了重庆市地质灾害的气候性诱发机理,揭示了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气候对地质灾害的影响规律,结果可为地质灾害的预测、预防和治理提供技术参考。

王进寿[10](2016)在《青藏高原沱沱河地区二叠纪含煤岩系烃源岩评价及气水合物形成条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陆域永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因其可观的数量及比海域水合物更易开采等特性而备受清洁能源研究者的青睐。但相较国外而言,我国在陆域水合物成藏地质背景、烃源岩沉积环境、水合物形成条件等方面研究起步晚。青藏高原是世界中纬度地带永冻土发育范围最大、层最厚、最集中的区域之一,处于羌塘含油气沉积盆地北部,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烃源岩分布较广,可为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提供必要的烷烃气,同时对该区天然气水合物的远景初步预测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具备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条件和找矿潜力。本文以青藏高原沱沱河地区二叠系烃源岩形成地质背景及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条件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研究区含煤岩系地层沉积期前后的地史演化、上二叠统含煤岩系的沉积相和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的较系统详实描述,结合区内烃源岩筛选评价、烷烃气成分及成因等内容的综合分析,得到如下认识:1.青海省沱沱河地区发育一套晚二叠世含煤岩系地层,沉积厚度>1800米。该套地层总体表现为海陆交互相沉积,其中在乌丽地区发育障壁海岸和三角洲两个沉积体系,分别以放射虫硅质岩和煤层为其标志。地层下部富有机质岩性段的沉积相为三角洲平原相、上部贫有机质岩性段处于浅海潮坪相沉积环境。微相控制煤的发育和分布。聚煤环境为泥炭沼泽,主成煤期为乐平统吴家坪阶-长兴阶底部,煤阶较高。沉积环境与烃源岩形成、天然气水合物成矿间具耦合关系。2.对区内晚泥盆世高铝玄武岩、早二叠世玻镁安山岩、晚二叠世亚碱性-碱性拉斑玄武岩和晚三叠世火山岩钙碱性玄武岩的构造属性厘定,发现研究区处于大洋(D3)、俯冲起始(P,)、陆缘弧发展(P3)到成熟(T3)的清晰演化脉络,上二叠统(P3)富碳泥泥沼烃源岩沉积于较成熟稳定的陆内环境,利于陆生生物的繁盛与保存。通过火山作用对烃源岩发育影响的分析,认为与煤系地层沉积同期的晚二叠世水下火山岩浆喷发大量H2S、SO2等还原性气体对有机质保存有利,陆生和水生生物随陆源碎屑沉积发育为生烃母质层。晚三叠世火山岩具有降低上二叠统烃源岩中的有效碳含量和成为水合物成藏封盖的双重效用。3.上二叠统烃源岩遭受了低级区域变质和动力变质作用,前者的变质温度促进烃源岩中有机质的成熟度,同时岩石中新生变质矿物绢云母、绿泥石等的强吸附作用强化了烃源岩对自源游离甲烷气的自生自储能力;后者的构造压力使烃源岩被动排烃,另外造成烃源岩中形成大量裂隙、节理,改善了储集层的孔渗条件和储集空间,在圈闭较好的构造部位有利于水合物的生成。4.对冻土特征、地质过程及融区的分析,发现沱沱河地区与国内外已知陆域水合物产出地冻土地温梯度基本接近,满足水合物形成的地温条件。研究区现存多年冻土层主要形成于珠穆朗玛冰期;构造-融区的断裂为烃类气体的运移通道。5.通过烃源岩地质特征研究,沱沱河地区上二叠统那益雄组含煤烃源岩中的煤质属无烟煤,且煤的灰分含量较高,变质程度较高,曾经历过煤型裂解气的主要生气阶段。但发现乌丽一带具有烃源岩出露面积广、沉积厚度大、后期构造变动适中等利于水合物形成的地质条件因素。6.通过对上二叠统那益雄组含煤岩系的岩石热解分析,岩石TOC(%)普遍>0.4, Tmax (℃)介于408~555之间。氯仿沥青“A”含量较低,饱和烃比列达33.45~88.17%。有机质类型以腐泥腐殖型(Ⅱ2)为主,少数为腐殖型(Ⅲ)。镜质体最大反射率均值为3.41%,烃源岩处于高成熟-过成熟。基于生物标志化合物及有机质沉积环境分析,上二叠统那益雄组烃源岩有机质来源于陆生高等植物与水生生物的混合,沉积于强还原、高盐度的水体,利于有机质的大量保存。最有利的烃源岩为上二叠统含煤岩系,烃源岩评价为中等-好的级别。7.通过岩石地球物理特性差异,利用测井曲线对冻土层内含煤岩系泥岩、煤层及高灰分煤岩层进行解释,有效识别出深部>51.55米的多个煤层,煤岩及碳质泥岩是含煤岩系烃源岩的生烃母质层。8.沱沱河地区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条件要素依赖:适宜的地温梯度、自然地表低温、较厚的面状冻土、含煤层系、充足的气源、低强度的断裂构造及较好的储、盖层组合。那益雄组含煤层系烃源岩控制水合物气源,气体组分中甲烷比例超过99%,甲烷为热解气和生物气的混合成因,干燥系数反映出烃类气体为干气,极利于水合物的形成。9.较系统的分析了沱沱河地区天然气水合物生-储-盖等成藏地质条件,建立了天然气水合物圈闭成藏的4种模式(褶皱圈闭、断层及岩性圈闭、不整合面圈闭和冻土圈闭);总结出影响水合物成藏的4个因素(高原隆升、活断层、融区及气候变暖)及烷烃气逸散的方式,其中第四纪气候变化与该地区冻土厚度增减、气水合物保存之间表现出耦合性。10.通过与祁连山木里盆地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模式的比较与探讨,提出沱沱河地区水合物成藏演化经历了有机质沉积保存阶段,烃源岩成岩、变质、生排烃阶段和水合物成藏阶段。11.根据沱沱河地区开心岭、乌丽两个地带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地质条件、有机地球化学指标参数,圈定3处气水合物有利成矿区带、3处有利勘查目标区,为客观评价本区气水合物资源潜力及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二、中国地质灾害与气候波动的耦合性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地质灾害与气候波动的耦合性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构造地貌学研究热点及趋势探讨:基于中文文献计量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数据处理与方法
    1.1 文献获取与调研
    1.2 文献计量学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学术论文计量学特征
    2.2 研究机构特征
    2.3 被引用次数与下载次数特征
    2.4 学科类别与专业特征
    2.5 资助项目特征
3 讨论
    3.1 文献关键词及共词分析
    3.2 近10年研究热点特征分析
    3.3 研究进展及趋势
4 结论

(2)水热作用对土体力学性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温度对岩土体力学性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降雨对岩土体力学性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水热耦合作用对岩土体力学性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试验方案
第二章 重庆气候变化与地质灾害特征
    2.1 资料与方法
        2.1.1 资料
        2.1.2 方法
    2.2 重庆气温变化特征
        2.2.1 年均气温变化特征
        2.2.2 最高气温变化特征
        2.2.3 高温日数变化特征
    2.3 重庆降雨变化特征
        2.3.1 年降雨量变化特征
        2.3.2 雨日数变化特征
        2.3.3 降雨强度变化特征
    2.4 气候变化与地质灾害响应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热作用对土体粒径级配的影响
    3.1 土体基本物理性质指标
    3.2 颗粒破碎量化指标
        3.2.1 指标破碎量B_g
        3.2.2 指标相对破碎率B_r
    3.3 温度对土体粒径级配的影响
        3.3.1 试验方案
        3.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3.4 干湿循环对土体粒径级配的影响
        3.4.1 试验方案
        3.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级配、降雨和温度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
    4.1 试样的制备
    4.2 直剪试验
    4.3 粒径级配对抗剪强度的影响
        4.3.1 试验方案
        4.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4 降雨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
        4.4.1 试验方案
        4.4.2 含水率对抗剪强度的影响
        4.4.3 模拟降雨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
        4.4.4 对比分析结果
    4.5 温度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
        4.5.1 试验方案
        4.5.2 温度对土体含水率的影响
        4.5.3 温度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热耦合作用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
    5.1 干湿循环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
        5.1.1 试验方案
        5.1.2 试验结果与分析
    5.2 水热耦合作用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
        5.2.1 正交试验设计
        5.2.2 试验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现状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基金项目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生态现状:生态环境恶化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1.1.2 国家政策引导: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
        1.1.3 城市发展需要:响应城市战略定位,优化升首都功能
        1.1.4 学科融合必然:交叉融合的多学科为城市环境问题供出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构建生态系统服务视角下城市绿色空间优化的研究框架
        1.2.2 探索城市绿色空间要素配置和空间结构优化的研究方法
        1.2.3 探讨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城市绿色空间的功能引导策略
        1.2.4 推进北京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工作的开展
    1.3 研究现状
        1.3.1 城市绿色空间的综合研究
        1.3.2 生态系统服务在城市绿色空间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范围和对象
        1.4.1 研究范围—北京市中心城区
        1.4.2 空间尺度—分片区分圈层
        1.4.3 用地类型—城市建设用地以内绿地和非建设用地内绿色空间
        1.4.4 功能价值—生态打底综合发展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城市绿色空间及其生态系统服务的解读
    2.1 城市绿色空间的本体认知
        2.1.1 构成要素
        2.1.2 结构布局
        2.1.3 功能价值
        2.1.4 城市绿色空间的特性
    2.2 城市绿色空间生态系统服务的解读
        2.2.1 概念内涵
        2.2.2 服务特点
    2.3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城市绿色空间优化的分析框架
        2.3.1 理论依据
        2.3.2 优化思路
    2.4 小结
3 北京市概况与中心城区绿色空间发展历程概述
    3.1 北京城市概况
        3.1.1 自然地理概况
        3.1.2 社会经济概况
    3.2 北京市自然生态格局
        3.2.1 绿色空间基底
        3.2.2 自然山水结构
        3.2.3 小结
    3.3 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发展历程
        3.3.1 建国前绿色空间的发展
        3.3.2 建国后绿色空间的发展
        3.3.3 北京市绿色空间的演变特点
    3.4 小结
4 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景观格局分析
    4.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4.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4.1.2 景观格局指数
        4.1.3 移动窗口法
    4.2 各区绿色空间景观格局的分析
        4.2.1 全区的景观格局分析
        4.2.2 各圈层的景观格局分析
        4.2.3 各行政区的景观格局分析
    4.3 景观格局的梯度变化分析
        4.3.1 斑块密度(PD)
        4.3.2 最大斑块指数(LPI)
        4.3.3 边缘密度(ED)
        4.3.4 景观分离度(DIVISION)
    4.4 小结:绿色空间景观格局特征和问题总结
        4.4.1 景观格局特征
        4.4.2 现状问题总结
5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绿色空间要素配置的优化研究
    5.1 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要素配置的现状评价
        5.1.1 评价方法
        5.1.2 评价结果
        5.1.3 要素配置的问题总结
    5.2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要素配置的优化研究
        5.2.1 优化方法
        5.2.2 优化结果
        5.2.3 优化建议
    5.3 小结
6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绿色空间网络结构的优化研究
    6.1 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功能性连接网络的研究方法
        6.1.1 基于最小费用模型的网络构建方法
        6.1.2 网络评价方法
    6.2 全区范围绿色空间网络结构的优化研究
        6.2.1 功能性连接网络的模拟构建
        6.2.2 功能性连接网络的现状分析
        6.2.3 网络结构的问题总结
        6.2.4 网络结构的优化途径
    6.3 各圈层绿色空间网络结构的优化研究
        6.3.1 中心地区-核心区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6.3.2 核心区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6.3.3 各圈层之间的比较研究
    6.4 各行政区绿色空间网络结构的优化研究
        6.4.1 东城区网络结构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6.4.2 西城区网络结构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6.4.3 海淀区网络结构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6.4.4 朝阳区网络结构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6.4.5 丰台区网络结构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6.4.6 石景山区网络结构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6.4.7 各行政区之间的比较研究
    6.5 小结
        6.5.1 现状特征
        6.5.2 优化途径
        6.5.3 优化建议
7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功能引导策略研究
    7.1 生态系统服务的分布特征
        7.1.1 调节服务分布特征
        7.1.2 支持服务分布特征
        7.1.3 社会与文化服务分布特征
        7.1.4 各功能区的主导服务类型
    7.2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的功能引导策略
        7.2.1 以社会与文化服务保护控制为主的区域
        7.2.2 以综合服务协同发展为主的区域
        7.2.3 以调节和支持服务保障升为主的区域
    7.3 小结
8 结论和余论
    8.1 结论
        8.1.1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城市绿色空间的优化思路
        8.1.2 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具有数量结构差异和空间梯度分异特点
        8.1.3 合理调整要素数量结构是高绿色空间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
        8.1.4 构建功能性连接网络是保护生态安全维持系统稳定的有效途径
        8.1.5 制定功能引导策略是保证主导服务高效发挥的重要方式
    8.2 创新点
    8.3 余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4)河北怀来盆地晚更新世以来的古气候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1 晚更新世以来古气候研究
        1.3.2 湖相沉积物中典型环境替代性指标研究
        1.3.3 怀来盆地晚更新世以来古气候研究
        1.3.4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4.3 主要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交通位置
        2.1.2 气候、水文及植被特征
        2.1.3 地貌特征
    2.2 区域地质特征
        2.2.1 区域大地构造
        2.2.2 研究区地层
第3章 样品采集与地层年代
    3.1 剖面位置
    3.2 典型剖面岩性描述
        3.2.1 万窑村剖面
        3.2.2 卧牛山剖面
        3.2.3 杨户庄剖面
    3.3 地层年代初步分析
第4章 研究区古气候样品前处理与指标气候意义
    4.1 沉积物粒度
        4.1.1 粒度分析方法及样品前处理
        4.1.2 粒度参数指标及气候指示意义
        4.1.3 粒度分级指标指示意义
        4.1.4 粗粒度敏感组分分析
    4.2 沉积物色度
        4.2.1 色度分析方法及样品前处理
        4.2.2 色度指标指示意义
    4.3 沉积物磁化率
        4.3.1 磁化率测试及样品前处理
        4.3.2 磁化率指标指示意义
第5章 研究区古气候演化重建
    5.1 古气候变化重建
    5.2 研究区晚更新世以来古气候演化区域对比
        5.2.1 万窑村剖面与延怀盆地及华北平原气候对比
        5.2.2 远程气候对比
第6章 结论与不足
    6.1 结论
    6.2 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川西金川黄土地层时代与15万年以来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川西黄土年代学进展
        1.2.2 川西黄土的成因及物源
        1.2.3 川西黄土的古环境研究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完成的工作量
2 川西高原概况
    2.1 地形地貌特征
    2.2 地质环境特征
    2.3 气候特征
    2.4 土壤特征
    2.5 川西黄土概况
        2.5.1 川西黄土的分布
        2.5.2 川西黄土的分类
3 材料与方法
    3.1 金川角木牛剖面
    3.2 马厂剖面
    3.3 样品采集与测试
4 金川角木牛剖面黄土地层时代的厘定
    4.1 古地磁地层厘定
    4.2 标志层厘定
    4.3 古气候代用指标厘定
    4.4 金川马厂剖面对比厘定
5 十五万年以来古气候演化研究
    5.1 磁化率
    5.2 粒度
    5.3 色度
    5.4 综合对比分析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6)西峰蒲河流域河流阶地分布、时代及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河流阶地研究现状
        1.2.2 河流阶地年代学研究现状
        1.2.3 黄土地层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案与工作量
        1.3.1 研究内容
        1.3.2 工作方法
        1.3.3 技术路线图
        1.3.4 完成的工作量
2 区域自然地理及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区域地貌概况
        2.1.3 气候水文概况
    2.2 区域地质概况
        2.2.1 区域地层概况
        2.2.2 区域构造概况
3 蒲河流域河流阶地发育特征及序列
    3.1 黑河雷家坪段河流阶地特征
    3.2 蒲河关户川段河流阶地特征
    3.3 蒲河巴家咀段河流阶地特征
    3.4 蒲河南部青寨-白纸坊段河流阶地特征
    3.5 交口河张家湾段河流阶地特征
    3.6 茹河彭阳段河流阶地特征
    3.7 本章小结
4 河流阶地年代厘定
    4.1 阶地年代的测定方法
        4.1.1 黄土-古土壤序列定年
        4.1.2 光释光测年
    4.2 阶地年代学结果
        4.2.1 黄土剖面测量结果
        4.2.2 光释光测试结果
    4.3 本章小结
5 蒲河流域河流阶地发育模式
    5.1 河流下切速率与区域地面抬升
    5.2 河流阶地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5.3 地面抬升背景下,河流阶地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5.4 本章小结
6 蒲河流域河流阶地的动力来源
    6.1 蒲河流域河流阶地对青藏高原隆升的的响应
    6.2 区域河流特征对比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7)云南小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和影响因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和发展过程
        1.2.2 国外研究进展
        1.2.3 国内研究现状
        1.2.4 岩溶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现状
        1.2.5 断陷盆地生态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背景
    2.3 地形地貌
    2.4 气候水文
    2.5 土壤和植被概况
    2.6 社会经济概况
    2.7 生态环境概况
第三章 数据获取及处理
    3.1 地形数据
    3.2 气象数据
    3.3 土壤属性及相关数据
    3.4 植被和土壤碳密度数据
    3.5 农产品数据
    3.6 植被指数数据
    3.7 碳汇计算
    3.8 生境质量评价模型的选取和建立
        3.8.1 评价指标体系
        3.8.2 指标权重的确定
    3.9 数据分析及软件使用
第四章 小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和时空分布
    4.1 农产品供给功能评估
        4.1.1 农作物生产空间格局分析
        4.1.2 农作物生产时间变化分析
        4.1.3 不同地貌分区农作物生产变化特征
    4.2 碳储存功能评估
        4.2.1 碳储量空间格局分析
        4.2.2 碳储量时间变化分析
        4.2.3 不同地貌分区碳储量变化特征
    4.3 生境质量评估
        4.3.1 生境质量空间格局分析
        4.3.2 生境质量时间变化分析
        4.3.3 不同地貌分区生境质量变化特征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小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因子和驱动机制分析
    5.1 影响因子提取
        5.1.1 气候因子
        5.1.2 地形因子
        5.1.3 土地利用类型
        5.1.4 石漠化空间分布
    5.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影响因子相关性分析
        5.2.1 农产品供给服务的影响因子分析
        5.2.2 碳储存服务的影响因子分析
        5.2.3 生境质量的影响因子分析
    5.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驱动机制分析
        5.3.1 农产品供给服务的驱动机制
        5.3.2 碳储存服务的驱动机制
        5.3.3 生境质量的驱动机制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小江流域生态修复的措施和建议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存在不足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8)基于DEM雅鲁藏布江东构造结河谷地貌及其地质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意义及选题背景
        1.1.1 研究意义
        1.1.2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及方法
        1.2.1 研究现状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地质环境条件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地理位置及交通概况
        2.1.2 气象水文
        2.1.3 第四纪气候
    2.2 地貌特征
    2.3 地层岩性
    2.4 地质构造
        2.4.1 大地构造背景
        2.4.2 构造特征
    2.5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活动
        2.5.1 新构造运动
        2.5.2 地震活动
第3章 基于DEM面积-高程积分分析
    3.1 DEM数据获取
    3.2 面积-高程积分计算方法简介
        3.2.1 积分曲线法
        3.2.2 体积比法
        3.2.3 起伏比法
    3.3 研究区DEM数据处理
        3.3.1 河网数据的提取
        3.3.2 流域单元的划分
    3.4 面积-高程积分计算
        3.4.1 计算过程及结果
        3.4.2 插值分析
第4章 基于DEM地形因子提取
    4.1 河流纵剖面的提取
    4.2 坡度的提取
    4.3 坡向的提取
第5章 雅鲁藏布江东构造结河谷地貌成因分析
    5.1 研究区地貌分布
        5.1.1 海拔高程
        5.1.2 侵蚀地貌特征
    5.2 河流裂点及河谷宽度特征
        5.2.1 河流裂点成因分析
        5.2.2 大拐弯裂点分析
        5.2.3 河谷宽度特征
    5.3 地形特征分析
        5.3.1 坡向特征
        5.3.2 坡度特征
    5.4 HI值差异分析
        5.4.1 HI值分布特征
        5.4.2 构造因素
        5.4.3 岩性及第四系沉积
        5.4.4 气候因素
        5.4.5 河流因素
        5.4.6 HI值与地貌分布的关系
    5.5 戴维斯侵蚀旋回
第6章 构造与气候耦合下的地质环境效应
    6.1 第四纪谷底深厚覆盖层
        6.1.1 帕隆藏布流域
        6.1.2 多雄河
        6.1.3 雅鲁藏布江流域
    6.2 区域高烈度分布特征
    6.3 灾害发育特征
        6.3.1 崩塌与滑坡
        6.3.2 泥石流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学术成果

(9)重庆市地质灾害气候性诱发机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来源与处理分析
2 地质灾害气候性诱发机理分析
    2.1 1950年以来重庆气温特征分析
    2.2 1950年以来重庆降雨强度特征分析
    2.31950年以来重庆地质灾害与气候耦合特征分析
    2.4 地质灾害气候性诱发机理分析
3 结论

(10)青藏高原沱沱河地区二叠纪含煤岩系烃源岩评价及气水合物形成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陆域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3 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条件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目的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3 技术路线
    1.4 主要工作量及创新点
        1.4.1 主要完成工作量
        1.4.2 创新点
    1.5 自然地理
第二章 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成矿地质背景
    2.1 构造单元划分
    2.2 地层
    2.3 岩浆岩
        2.3.1 晚泥盆世火山岩
        2.3.2 早二叠世火山岩
        2.3.3 晚二叠世火山岩
        2.3.4 晚三叠世火山岩
        2.3.5 火山作用对烃源岩发育的影响
    2.4 变质作用
        2.4.1 区域低温动力变质岩系
        2.4.2 动力变质岩
        2.4.3 变质作用对烃源岩形成的影响
    2.5 构造特征
    2.6 区域构造演化
        2.6.1 元古宙造山前基底形成阶段
        2.6.2 海西—印支期主造山演化阶段
        2.6.3 陆内构造阶段
        2.6.4 新生代高原隆升阶段
    2.7 小结
第三章 研究区冻土地貌形态、地质过程及融区
    3.1 冻土地貌形态
        3.1.1 冻土的定义
        3.1.2 冻土的分布及地温特征
        3.1.3 研究区冻土类型
        3.1.4 冻土地貌形态
    3.2 冻土地质过程
    3.3 融区
        3.3.1 构造-地热融区
        3.3.2 地表水融区
    3.4 小结
第四章 烃源岩
    4.1 烃源岩特征
        4.1.1 含煤岩系烃源岩分布特征
        4.1.2 烃源岩煤质与煤类特征
        4.1.3 含煤碎屑岩系排烃特征
        4.1.4 含煤碎屑岩系生烃成藏特征
    4.2 烃源岩的确定
        4.2.1 有机质数量
        4.2.2 有机质类型
        4.2.3 有机质成熟度
        4.2.4 有机质稳定碳同位素
    4.3 沱沱河地区二叠纪烃源岩评价
第五章 上二叠统烃源岩测井自然伽玛地球物理
    5.1 烃源岩测井自然伽玛特征
    5.2 那益雄组烃源岩岩性组合及变化规律
第六章 水合物成矿地质条件、赋存规律及地表地质特征
    6.1 气水合物形成条件分析
        6.1.1 温-压条件
        6.1.2 冻土条件
        6.1.3 气源条件及气体组分
    6.2 气水合物赋存稳定带深度预测
        6.2.1 温压条件预测水合物垂向赋存层段
        6.2.2 那益雄组生烃母质层位预测水合物垂向赋存层段
    6.3 气水合物地质赋存条件
        6.3.1 气水合物生-储-盖层地质特征
        6.3.2 断裂构造与甲烷气运移
        6.3.3 影响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因素及甲烷气逸散方式
    6.4 水合物地表地质特征
    6.5 小结
第七章 研究区与祁连山木里盆地水合物成藏模式对比研究
    7.1 祁连山木里盆地气水合物成藏模式
        7.1.1 木里盆地气水合物矿床地质特征
        7.1.2 木里盆地气水合物控矿因素及成藏模式简述
    7.2 研究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成藏模式探讨
第八章 水合物资源有利成矿区带选区及目标区优选
    8.1 有利成矿区带选区及原则
        8.1.1 有利成矿区带选区的原则
        8.1.2 有利成矿区带选区方法及分类
        8.1.3 有利成矿区带的地质特征
    8.2 有利目标区优选及原则
        8.2.1 有利目标区优选原则
        8.2.2 有利目标区优选条件
        8.2.3 有利目标区优选
    8.3 小结
第九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四、中国地质灾害与气候波动的耦合性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构造地貌学研究热点及趋势探讨:基于中文文献计量学的视角[J]. 施紫越,辛存林,王晶菁,刘海博,刘昕,朱利东. 地震科学进展, 2021(05)
  • [2]水热作用对土体力学性质的影响研究[D]. 张宇辉. 重庆交通大学, 2021
  • [3]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现状及优化研究[D]. 王博娅.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4]河北怀来盆地晚更新世以来的古气候变迁[D]. 马雪龙.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2)
  • [5]川西金川黄土地层时代与15万年以来环境演化[D]. 白文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9)
  • [6]西峰蒲河流域河流阶地分布、时代及成因分析[D]. 周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7]云南小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和影响因子分析[D]. 徐烨.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9(07)
  • [8]基于DEM雅鲁藏布江东构造结河谷地貌及其地质环境效应研究[D]. 辛聪聪.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9]重庆市地质灾害气候性诱发机理分析[J]. 黄明奎,马璐.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11)
  • [10]青藏高原沱沱河地区二叠纪含煤岩系烃源岩评价及气水合物形成条件研究[D]. 王进寿. 中国地质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中国地质灾害与气候波动耦合问题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