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动机环保技术要三条腿走新路(论文文献综述)
沙凯强[1](2020)在《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共产党员应知的党史小故事》(选取部分);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新疆艺术》(选取部分);《幸福生活小百科》(选取部分)》文中研究说明
孙跃杰[2](2016)在《洛阳156工业遗产群历史研究与价值剖析》文中认为我国目前对于近现代工业遗产的研究仍然处于推进“遗产化”的过程中。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工业遗产受到关注,得到保护,从地方政府、学界到设计界都在不断探索如何“活态”的保护这些城市文化特色,但对于新中国成立后的现代工业遗产认识的仍然存在明显的滞后,特别是对于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内建设的工业项目,“156项目”是我国现代工业的开端和奠基,它特有的时代特色、历史价值、社会文化价值与科技价值尚待进一步认识和挖掘。洛阳一直以古都着称,新中国成立后,洛阳以“新兴工业城市”的定位成为河南省内首屈一指的工业基地,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八个新兴重点工业城市之一。“一五”时期的“156项”工程有6个项目落户洛阳,涉及奠定新中国工业基础的能源电力行业、机械制造行业和有色金属行业三大行业,其产品为新中国的工业、农业做出过杰出贡献。其内部有严谨的居住、教育、商业、科研用地规划,至今保存有相对完整的城市肌理和风貌建筑。作为新中国工业遗产的典范,对于洛阳156工业遗产群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可以为我国现代工业遗产的研究奠定基础,也可为全面深入我国现代工业遗产研究领域提供参考。本文梳理了洛阳作为依托于6个国家156重点项目而规划建成的新兴工业城市的历史和六个156项目的建设历史,分析了作为工业遗产群的洛阳涧西现代工业遗产的构成和现状,从工业遗产群的角度推进对于洛阳156工业遗产整体性的遗产化认知。本文利用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我国近现代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体系研究》课题组于2014年提出了《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试行)》对洛阳156现代工业遗产进行了价值评价,一方面验证了该导则的普适性,同时根据研究对象的时代性和地域性特点,修正增加了适合自身研究阐释条文,并构建了洛阳156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理论体系。同时从城市遗产保护和城市文化构建的角度,比较理论研究结果与现状之间的差异,研究其完整性与“群”的突出价值,揭示以洛阳156时期工业遗产为典型代表的我国现代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误区和问题所在。从而对比研究得出的价值评价结果和目前洛阳实施的关于工业遗产的保护现状,发现作为存量丰富,构成复杂的洛阳156工业遗产在尚未进行更深入的价值评价和遗产认知的情况下就迅速消逝的原因。进而在对其进行深入的本体价值评价和再利用潜力研究的基础上的,分别就厂区和历史街区两种不同类型的场地环境,探究工业遗产厂区与建筑改造再利用的规范性工作程序和因地制宜的再利用模式。
王素斋[3](2014)在《科学发展观视域下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驱动力量。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数以亿计的中国人从农村走向城镇,推动着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大转变。在我们感叹这史无前例的大变革的同时,也看到,城乡差距日益加大,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进城农民工不能享受到均等化的公共服务,资源、环境和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等诸多问题,使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成为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瓶颈”。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选择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推进城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力图将新型城镇化发展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论文从世界城镇化发展一般规律出发,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审视中国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分析传统模式存在问题及面临的挑战,准确把握中国城镇化的特殊性,论证选择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必然性及其内涵、特征和战略方向,在借鉴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典型案例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国模式”的基本要求、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从而为转变城镇化发展模式,实现城镇化科学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对策建议。具体来说,论文结构上共分为理论基础、问题与经验、对策建议三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导论和第一章),主要是对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国城镇化研究的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阐述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基本概念和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城镇化思想、中国化城镇化理论、西方学者城镇化理论以及科学发展观理论在内的相关理论,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选择提供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是用科学发展观审视中国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回顾我国城镇化发展历程,总结成就和历史经验,分析问题及成因,阐明城镇化发展模式转型的必要性,并对中外城镇化发展模式进行案例研究,为明确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提供现实依据和经验借鉴。第三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探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目标、基本思路和原则,构建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框架,提出新型城镇化推进路径和体制机制保障的对策建议。本文在吸收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就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推进以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提升人口城镇化水平;坚持生态优先,建设集约、智慧、绿色、低碳的城镇化,为人们提供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强化产业支撑,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为农业人口转移夯实产业基础;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构建科学的城镇体系,引导人口合理流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化质量,为人们生活品质提升创造条件;尊重自然与传统,塑造城镇特色,让人们看得见、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统筹城乡,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让城乡居民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
丁宝寅[4](2014)在《资源能够带来发展吗? ——对华北某村庄发展变迁的考察》文中认为当今我国农村不断发展变迁的过程,也是发展主义不断对农村进行建构的过程。本研究通过实地研究的方式,追踪了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村庄在改革开放之后经历的与矿产资源开发密切相关的变迁。与以往的研究从单一经济层面分析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不同,本研究从微观层面对一个村庄的发展历程进行全方面的分析,展现了在发展主义之下这个资源型村庄发展的现实。论文首先对研究的缘起和相关的研究和理论进行了介绍,接着对研究村庄的基本情况和矿产资源开发的历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本研究将近30年来宋村矿产资源开发分为了四个阶段:蛭石开采阶段、铁选厂零星建立阶段、铁矿开发的高潮阶段和近几年来的衰落阶段。宋村矿产资源开发从无到有、由盛而衰,尽管看似是两个相反的过程,但都遵循了发展主义经济理性至上和现代性的逻辑。在矿产资源开发逐渐兴起的时期,发展主义所倡导的市场化改革为矿产资源的开采建立了基础,并且唯经济增长至上的发展观念遮蔽了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所出现的环境污染、分配不公和治理混乱等问题;而宋村矿业衰落的原因同样是由于国家层面发展战略的调整,“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话语以及对钢铁行业产能过剩进行结构性调整,都是出于更快、更好发展经济的目的,但却造成了宋村及周边农村地区的衰落。在村庄内部,发展主义话语被不同的群体利用来建构与矿产资源开发的行动和现实。由于各个群体所具有的知识、权力、社会网络等方面的差异,行动的结果也不尽相同。总的来说,乡政府领导、村庄的政治和经济、社会精英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掌握着较多的主动权,能够利用这一过程谋求自己的利益,而普通的村民和村中的弱势群体则默默承担了矿业开发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心理上的成本。村庄内部由于矿产资源开发出现了分化,从另一个更高的层面来看,村庄与城市之间也存在着类似的分化,矿产资源开发的成本更多地落到了乡村之中。论文分析了我国建国以来农村工业化发展的历程以及城乡关系发展变迁的情况,认为尽管从表面上看,我国的城乡关系经历了从“汲取”到“反哺”的转向,但在实质上,城乡关系仍旧处于不平等的状态。城市通过对发展话语的垄断,将自身塑造为乡村发展的未来图景,并通过发展的话语将乡村牢牢地乡村掌控在自己的权力网络之中,从经济上和意识形态上对乡村进行掌控。最后,论文对“发展”本身进行了反思,提出认识到“发展”具有社会建构的性质,并揭示其中所蕴含的权力关系,这是通往以自由为基础的真正的发展的前提。
朱民强[5](2013)在《毛泽东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在深刻总结我们党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并且经历了一个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而不断丰富其内涵、修正其表述的过程。我们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孕育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四个现代化”的过程中,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从“二位一体”(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三位一体”(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到“四位一体”(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再到当前“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的演变过程。党的十八大政治报告中提出,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要求,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并对此作出了新的部署,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向“五位一体”跃进,也使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角度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成为一个新的学术关注点;毛泽东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思想(以下简称毛泽东“总体布局”思想)对于我们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有着深远影响,对于指导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全文一共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在绪论里说明了问题的研究意义,评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研究现状,并说明了研究方法以及重点难点等。正文部分共包括六个章节:第一章论述了毛泽东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思想的形成条件,包括毛泽东“总体布局”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理论基础和历史必然性。毛泽东“总体布局”思想是在当时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形成的,并且深受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对于社会建设思想和中国传统战略思想的影响。毛泽东“总体布局”思想有其历史必然性,它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必然要求;是根本政治制度建立后的必然趋向。第二章论述了毛泽东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思想的形成过程,包括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最初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发展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构想的提出。毛泽东探索中国现代化的建设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新中国的建设是“摸着石头过河”,先是借鉴“苏联模式”发展国民经济,苏联模式的弊端显现后,毛泽东立足中国实际,决定建立独立、完整、现代化的工业体系,开始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但探索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发展心切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但只有切合实际的赶超战略才是具有切实可行性的,“大跃进”后,毛泽东深刻终结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四个现代化”,这也标志着毛泽东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思想走向了成熟。第三章论述了毛泽东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四个现代化”思想的内涵、“四个现代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步骤。“四个现代化”思想的内涵主要有四部分组成,它们是毛泽东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思想;毛泽东工业现代化建设的思想;毛泽东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思想;毛泽东社会主义科学技术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四个现代化”之间密不可分、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国防现代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的保证,科学技术与文化现代化是关键。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毛泽东制定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平衡与不平衡发展战略和同世界各国的经济交往的战略。第四章论述了毛泽东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思想的实践,包括“总体布局”思想下农业现代化的实践、“总体布局”思想下工业现代化的实践、“总体布局”思想下国防现代化的实践和“总体布局”思想下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实践。毛泽东“总体布局”思想的实践,首先是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实践,毛泽东提出了“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即用“大农业”思想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农、林、牧副、渔综合平衡,全面发展,并且要求在发展中兼顾农民群众的利益。其次,在发展工业现代化方面对我国的生产力布局做了战略上的调整——三线建设,在发展国民经济中对我国经济体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再次,国防与科技现代化的实践,主要表现在“两弹一星”的研制和大庆油田的开发上面。最后,在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实践方面,毛泽东强调在将工作重点转向经济建设的同时来一个技术革命,并在他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对技术革命的战略步骤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毛泽东不仅重视物质生产生活的实践,而且也关心精神文明的建设,他提出要实现高度现代文化,制定了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双百”方针,这些都是毛泽东“总体布局”思想下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的实践。第五章论述了毛泽东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思想的经验与局限性,有益的经验主要包括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注重协调利益关系;要正确对待历史经验。毛泽东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思想在探索中不断发展,不仅有有益的思想可以继承,但也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主要包括追求带有理想化色彩的社会主义模式;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速度方面急于求成;将阶级斗争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动力机制。第六章论述了毛泽东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理论贡献与历史启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理论贡献方面提出了社会主义分为不发达的和比较发达的两个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目标和方法的思想;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若干重要指导方针。历史启示方面提出了必须坚持我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辨证地对待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必须充分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等内容。
高媛[6](2012)在《组织学习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世界市场需求正趋于复杂多变,各个产业、技术和产品的生命周期日益缩短,各种原有的竞争格局和游戏规则不断被颠覆。汤姆·彼得斯的一句“创新,或者死亡”是对这个时代最恰当的诠释。而在创新理论中,学习被认为是创新效率的源泉。从知识流动和创造的角度看,技术创新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知识的获取、传播、分享和利用的组织学习过程。组织学习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已在学术界达成了共识。鉴于技术创新的必然性以及组织学习在实现创新过程中的重要性,近年来有关组织学习的范式(探索式学习与利用式学习)与技术创新模式(突破性创新与渐进性创新)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们和管理实践者们的重视。通过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而实现突破性创新与渐进性创新的平衡,是构建持续创新能力的关键。笔者发现,虽然经过众多学者的努力,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但仍存在一些缺陷。比如,“探索”和“利用”一对概念在组织学习和技术创新领域存在严重的交叉和混淆,概念边界不清,划分标准不明;再比如,探索式学习对渐进性创新以及利用式学习对突破性创新这种交叉作用如何,结论很不一致。都有待进一步探讨。本研究是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的:⑴在组织学习与技术创新双重视角下,澄清了“探索”与“利用”的概念。即找出了探索式学习与利用式学习、突破性创新与渐进性创新的划分依据。进而对两对概念进行了界定;⑵鉴于动态能力与组织学习的密切关系,对其进行了深入探讨。整合了动态能力的研究视角,并提出了知识演变视角下动态能力的测量维度;⑶以随机的278家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企业为样本,针对“组织学习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这一基本问题展开调研。并实证检验了探索式学习、利用式学习和突破性创新、渐进性创新之间的关系;⑷用同样的样本,进一步检验了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⑸在前面的实证模型基础上,构建了以环境动态性为调节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考察了不同环境背景下,组织学习对技术创新影响效果的不同。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澄清了探索式学习与利用式学习、突破性创新与渐进性创新的划分依据。组织学习之所以区分为探索式和利用式,源于知识搜寻距离的远程化(探索)还是本地化(利用);技术创新之所以区分为突破性和渐进性,源于技术生命周期的三个阶段: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该理论发现丰富了对“探索”和“利用”的区分标准的研究,使两类学习的划分及两类创新的区别更加明朗化。(2)将动态能力整合到“知识演变”视角下,并且找出三个测量维度。本研究整合了动态能力研究中常见视角,基于此对“动态能力”进行定义,并找出其应有的三个测量维度:环境感知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和协调能力。这为研究者提供了可操作性的工具,特别是对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关于动态能力评估及其与其它变量之间关系的定量化实证研究产生有力的推动。(3)发现企业追求的创新模式不同,应采取的组织学习范式也有不同。若追求渐进性创新,应同时进行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若追求突破性创新,或者进行探索式学习,或者进行利用式学习的同时构建动态能力;若同时追求两类创新,两类学习均不可少,但同时要构建动态能力,并以科学的管理来规避因两类学习竞争资源而带来的风险。该发现丰富了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尤其对较少的实证证据是个有益的补充;而且回答了实践中关于“以不同的创新模式为诉求,分别应进行怎样的组织学习活动?”这一问题。(4)发现了动态能力在“利用式学习→突破性创新”路径中的完全中介作用。在对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研究中发现,探索式学习对渐进性创新的直接正向作用显着,其间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不存在;利用式学习未能直接促进突破性创新,而是完全以动态能力(感知能力和整合能力)为中介发挥作用。该结论首先弥补了有关动态能力实证研究匮乏这一理论不足;其次,之前对组织学习与技术创新关系探讨的文献中,也未有实证证据表明动态能力的作用,该结论也弥补了这项理论空白;最后,该结论一定程度上回答了“为何有时企业的组织学习实践未能带来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这一现实问题。(5)证明了环境动态性在组织学习→技术创新关系中的正向调节作用。具体讲,环境越动荡,探索式学习对突破/渐进性创新的正向作用越显着,反之,环境越稳定,该作用越不明显;环境越动荡,利用式学习对渐进性创新的正向作用越显着,而稳定环境下则没那么明显。该结论使对组织学习与技术创新之间复杂关系的把握更全面系统;另一方面回答了这样的现实问题:组织学习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在不同的环境下是否同样重要?
肖克凡[7](2010)在《生铁开花》文中研究表明1梆黄之子一大早儿,父亲匆匆走出家门,到区里开会了。小巧玲珑的母亲追到门口叫着父亲名字,说云亭你不吃早点就走哇。父亲烦躁地甩下俩字:不饿!母亲随即一声叹息,带着几分京剧青衣韵味。
崔永华[8](2008)在《当代中国重大科技规划制定与实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技规划,作为从国家层次促进和引导科技发展的重要举措,20世纪20年代首次在前苏联成功实施以来,引起各国政府的重视。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世界范围的科技与经济全球化浪潮,发达国家普遍改变了过去长期采取的对科技发展不干预政策,纷纷制定科技规划或科技计划,大幅度增加研究开发支出,把争夺科技制高点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定了八次重大科技规划。从中国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看,这些相继制定的“科技规划”虽反映着各个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国防建设等方面的需求和战略选择,但其产生的作用和影响相差很大,相比之下,1956年和1986年颁布的科技规划较为成功。但是,关于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问题,学术界较多的是侧重在对科技史(包括政策史和思想史)的研究,而对科技规划的研究却很少。因此,本文尝试突破科技史的研究范围,采用“线上串珠”方式,以历史进程为线索,在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四个系统的框架下,对建国以来五个时期的科技规划递嬗和个案进行历史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以资益于我国当代。科技发展规划是以科技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研究科技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上,勾画未来科技发展以及以科技发展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蓝图,并通过规划的实施来推动这一蓝图的实现。科技规划的目标、期限、涉及范围、组织实施的机构和方法、评估与调整是构成科技规划的五大要素。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科技规划体制基本上是因循前苏联的科技规划模式。但是由于不断的政治运动的干扰,我国科技规划体系从未达到与前苏联同等周密完善的程度。“一五”计划顺利完成以后,党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和“双百”方针,制定了第一个科技规划(1956-1967),推进了科技事业的发展,出现了新中国科技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1956年科技规划成功实施的主要原因,包括:国家化的科学建制、高效的动员机制、留学生的作用、前苏联的援助、科技工作者的爱国热忱和艰苦奋斗精神。这次科技规划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有突出国防重工业、轻视基础研究、农业付出沉重代价等局限性。自1957年夏起,政治意识形态领域的运动波及到科技规划的实施。一是来自国内。反右扩大化,使被错划为右派的科技人员受到压抑,“双百”方针受到损害;“大跃进”运动中大闹技术革命使科技事业元气大伤。二是来自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单方面撕毁援助合同。中央在1960年冬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科技战线也随即进行调整,颁布“科技宪法”,给知识分子“脱帽加冕”。《十年规划》(1963-1972)确定了“自力更生,迎头赶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方针,提出了“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关键”的观点。规划方向明确,目标、任务合理,切实可行,执行措施有力,对指导我国科技事业的稳定发展,起到重要的历史作用。国防科技规划特别是“两弹一星”取得巨大成功。“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使规划的执行基本陷入停顿,但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和为实现《十年科学规划》所制定的一些措施,其发生作用的时间并不局限在执行规划的那三年,在一个较长的时期里,《十年科学规划》一直影响着中国科技发展的模式。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科技规划由“冒进”与调整逐步转变为比较完善的规划体系,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1978年,面临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和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冲击,邓小平成为科技事业的领路人,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拔乱反正,唤来了科学的春天。《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反映出的浮躁和不切实际是显而易见的。随着经济政策的调整以及国人对于现实认识的深入,1982年对于“八年规划”的全面调整,也就不难理解了。回溯“八年规划”的制定及其调整。从八年规划的制定情况来看,科技和经济互相脱节,没有很好倾听经济专家的意见,没有真正吸收经济专家来参与科技规划制定,也就难以搞好科技规划。只有经济和科技部门共同努力,制定切实可行的科技规划,才能真正做到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世纪80年代,国家确立了“依靠”、“面向”和攀高峰的科技发展方针。90年代,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把科技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落实这一战略。世纪之交,面对知识经济浪潮,我国科技政策进行了新的调整与完善,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这一时期制定实施了多个科学规划,开始了科技体制改革,把科技工作部署为四个层次,真正形成了全面而趋于完善的科技规划体系,即远景规划(15年)→5年滚动计划→专项科技计划→年度计划。其中,《1986-2000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影响深远,较为成功。这一规划摒弃“赶超”战略,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科学技术体系。突出特点:一是强调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推动了科技体制改革;二是技术政策的颁布实施,促进了科技成果迅速广泛地应用于生产;三是相继出台了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推动高技术产业化的火炬计划、面向农村的星火计划、支持基础研究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技计划,保证了规划的实施,为国家管理科技活动、配置科技资源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科学和技术R&D活动的全球化也在不断加快。加入WTO后,中国的开放速度进一步加快,需要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寻求自己的创新和突破,从而解决中国发展问题。《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特点包括:第一,明确国家目标,即为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强大的科学和技术支持。第二,突出战略重点,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第三,重视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第四,强化制度创新。第五,体现区域特色。第六,注重开放环境,在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中找到中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的位置。同时,规划制定的过程面向国际开放。第七,鼓励公众参与,使得规划制定在全社会形成共识。本文最后从共性与变化、时间维度、偏误现象等几个角度对建国以来重大科技规划进行整体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技规划制定、实施、评估等方面的几点建议:重视技术预见在科技规划中的作用,优先领域和重点方向要服务国家目标,构建基于Web Services的科技规划专家咨询系统,加强科技规划法制化和程序化建设,建立和完善评估体系和评估制度等。
齐欢[9](2011)在《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文中认为作为一种历史必然性,现代化是一切后发国家摆脱落后形成现代国家的必然进程。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是从本国的历史条件、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出发,同时吸收外部的积极因素追求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化价值取向的道路。越南作为一个后发国家,其现代化从启动、发展、对模式的探索和转型且充满了艰辛和曲折。1858年越南成为法国殖民地后被卷入了世界现代化性大潮。1945年越南在印支共的领导下获得了民族独立后开始了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86年实施革新开放以来现代化才走上正确的道路。研究该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我们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问题和实施赶超型战略的理解,总结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的一般规律。通过对越南的个案分析,有助于丰富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实践与理论范式的研究,对学科建设也有一定意义。为一些后发国家探索一条较成功的现代化道路可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综合运用历史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和西方现代化理论等理论对越南1945年以来的现代化历史进程及其特点、成就问题与经验教训、现代化水平、模式及走向进行了研究。本文由绪论和正文的第一至第十章和结语构成。绪论主要讨论本论文选题及有关概念的界定、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安排等。第一章讨论了越南现代化启动的历史背景(1858-1945年)。国际背景是18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由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世界现代化进程使许多前资本主义国家成为西欧的殖民地和附属国。国内背景是法国入侵和殖民统治对越南的传统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其发生分化和重组,从根本上改变了在“王朝循环”模式支配下的封建王朝的历史方向,越南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衰败化”和“边缘化”冲击下,越南在印支共的领导下走向“革命化”,经过义静苏维埃运动和八月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越南现代化的启动以19世纪下半叶阮朝的改革为标志。①从阮朝的改革到1945年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是越南现代化低度发展阶段②。第二章探讨了两种社会制度影响下的越南现代化进程(1945—1975年)。本章主要论述二战后越南分治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北方和在资本主义制度影响下的南方现代化进程。本章分为两个时期,一是1945—1954年抗法时期;二是1954—-1975年抗美时期。内容包括,北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和实践效果。美国在南越进行移植美式模式的现代化实践。由于战争的影响,越南错过了1945—1973年世界经济黄金时代①的发展机会。而东亚一些国家则利用越战的机会迅速发展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第三章阐述了越南统一后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及严重挫折(1975—1986年)。越南在1976年建立统一的社会主义共和国,结束了长期国家分裂、南方政治衰败、和社会动乱的局面,成立了具有强大社会动员和整合能力高度集权的现代国家政权,提供了能进行自主型现代化发展的制度保证。但多年战争破坏使越南现代化起点很低,这决定了现代化发展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由于指导思想和内外政策上的失误,越南再次错过有利的发展时机。虽然从1979年越南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但效果有限。直到实行全面革新开放后才进入现代化的正确轨道。第四章讨论革新开放后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间现代化建设的情况(1986—-1996年)。越共在1986年12月召开“六大”确定了全面革新的路线。六大成为越南现代化进入新时期的标志。越南在坚持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合理成分的同时吸收了其他国家现代化理论的有益成份,通过实践逐渐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新理论。七大制定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建设纲领》,使越南现代化进入第一个高速发展期。第五章论述了在苏联、东欧解体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下,越南对现代化战略进行的调整(1997—-2001年)。这时期,越南现代化面临多重挑战:在苏联、东欧的解体的影响下的政治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下的经济危机和腐败影响下的社会危机。鉴于此,越南对政治体制和领导层、现代化的指导思想、经济战略、政策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提出了在2020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目标。第六章研究了越南现代化进程的第二次快速发展的情况(2001-2006年)。2001年4月,越共“九大”把七大的《建设纲领》加以具体化。在九大思想指导下,越南的现代化进入第二个加速期。但发展中的问题也大量出现。第七章论述了越共十大到十一大间的现代化进程的情况,并分析了今后现代化进程的走向与趋势(2006—2011年)。经过20年的探索,越南已初步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体系和一条适合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十大后越南现代化进程又取得重大进展。2011年1月召开的越共十一大为今后现代化道路指明了方向。第八章对1945年以来越南现代化进程成败的经验教训作了分析。对每个阶段现代化获重大进展和遭受挫折的原因从政治体制、经济、社会、外交、文化和军事以及自然地理和资源等方面作了较为深入分析。第九章对越南现代化进程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选用以中科院的两次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为主对越南的经济、社会、综合现代化、生态、文化和国际现代化水平作了较系统的量化评价。由于政治现代化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世界上还没有相关的定量评价体系,因此,对其评价限于定性方面。第十章对越南现代化进程的模式①进行了总结。世界各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发展模式。本章对越南现代化模式的分析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诸多方面的内容。通过分析指出,越南早期现代化启动属于典型的挑战——回应(汤因比的说法)的模式。独立后,北方采取了经典社会主义模式,南方模式则试图建立资本主义模式。革新后,越南现代化模式开始向与东亚模式、中国模式、西方新自由模式相结合的市场化模式转变,形成了具有“越南特色混合型后全能主义模式”。本文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为结语。对以上各章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总结,对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进行升华和提炼。
鲁柏祥[10](2007)在《基于知识的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 ——宏观理论与微观实践》文中研究指明人类正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科技在经济增长中起着核心作用,世界农业的快速发展无不得益于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农业技术创新,中国农业的落后其实是“弱知”农业的表现。农业自然资源的严重稀缺与巨大的农村人口决定了劳动与技术双重密集的知识农业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路径选择,技术创新则是知识农业的核心。以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为载体,综合运用科技、推广、教育等多种手段,完全可以使中国从农业大国走向农业强国。创建于计划经济时代,条块分割、部门分离的国家农业科研、推广、教育三大系统在功能、效率等方面已越来越显示出其不适应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农村教育发展与农业生产应用中的体制冲突与制度混乱。改革开放后迅速成长起来的农业企业和走向自主经营的广大农民是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他们迫切需要符合市场需求的先进实用技术。为有效解决这种新旧制度矛盾,就需要建立新型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本论文以中国“三农”现实、知识经济、全球化、市场化为基本背景,以有效促进农民富裕、农业发展、农村和谐为价值取向,在充分考虑农业科技特性和农业技术创新内在要求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理论和多种分析手段,以“体系”及其“运行”为研究重点,宏观上主要通过对现行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剖析,微观上主要通过对典型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实际运行机理及其效果的实证分析,综合运用过程参与、历史跟踪、现场访谈与问卷调查等方法,并借鉴国际经验,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对现行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进行研究,构建了以知识为基础,宏观上技术的受体、供体、载体紧密结合,微观上研究开发、推广服务、教育培训三位一体的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一般框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本论文共分9章。第1章,“导论”。在对一些基本概念做出界定的基础上,首先通过对时代变迁、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间相互关系的分析与论述,提出本研究课题确立的背景和对中国“三农”的特殊意义;然后对研究目的、思路、方法、结构、拟解决的问题等作了交待。第2章,“国内外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首先通过对知识经济、技术创新、农业技术创新、国家创新系统等相关理论的回顾与综述,追溯技术创新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为实证分析和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构建寻找基础性理论支持。其次,对国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以发现国内专家学者对本论题的重要论述与研究进展,为本论文提供应用性理论支持。第3章,“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理论观点”。在综合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中应遵循的关于财富增长、农业经营、农业技术等三个方面的基本理论观点。第4章,“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现状与问题”。分别从农业科技及其管理、农技推广及其管理、农村教育和农民培训及其管理入手,对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现状及其运行做了描述性分析,并对存在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讨论。第5章,“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国际经验”。通过对美国、泰国的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实践加以总结与分析,以期发现历史、文化、社会制度、自然生态、生产力发展水平与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间的相关性。第6章,“农业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案例实证”。本章以实证的方法,通过三个分别属于不同所有制性质、不同发展历史背景、不同发展路径与发展阶段的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式、效率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剖析,揭示出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机理与一般规律。第7章,“基于知识的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提出了以知识为基础的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一般理论框架及其运行机理,并重点对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各结构要素的建设与运行作了理论安排。第8章,“农业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与运行”。本章从农业技术创新的导向出发,构建了农业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一般模型,并对其内在机理及其运行要求作出阐述。第9章,“基于知识的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与措施”。本章分别从技术创新环境、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条件、技术创新队伍、技术创新管理五个方面提出了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有效推进的相应对策与措施。总之,本论文强调知识、技术、制度与农业经营的紧密结合,并从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及两者契合点的把握上同时推进对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研究,构建了私营部门(主要为企业、农户)研究开发、推广服务、教育培训三统一,公营部门(主要为高等农业院校、农业科研院所、农技推广部门)研究、推广、教育三结合,行政管理部门(各级农、科、教行政管理机构)农业科技管理、农技推广管理、农业教育管理相协调的,非盈利性中介组织为必要补充的新型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希望本研究能有助于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对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理论与方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发动机环保技术要三条腿走新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动机环保技术要三条腿走新路(论文提纲范文)
(1)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共产党员应知的党史小故事》(选取部分);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新疆艺术》(选取部分);《幸福生活小百科》(选取部分)(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语料介绍 |
(一)汉译维 |
1.《共产党员应知的党史小故事》介绍 |
(二)维译汉 |
1.《北京798艺术区》介绍 |
2.《彭德怀特型演员宗利群》介绍 |
4.《幸福生活小百科》介绍 |
二、译文 |
(一)汉译维 |
1.《共产党员应知的党史小故事》译文 |
(二)维译汉 |
1.《北京798艺术区》译文 |
2.《彭德怀特型演员宗利群》译文 |
3.《浅谈油画作品《木卡姆》的构图特征》译文 |
4.《幸福生活小百科》译文 |
三、原文 |
(一)汉译维 |
1.《共产党员应知的党史小故事》原文 |
(二)维译汉 |
1.《北京798艺术区》原文 |
2.《彭德怀特型演员宗利群》原文 |
4.《幸福生活小百科》原文 |
结语 |
致谢辞 |
(2)洛阳156工业遗产群历史研究与价值剖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缘起 |
1.1.1 我国城市高速发展与城市文化遗产的濒危 |
1.1.2 我国工业遗产的研究与文创产业领域的发展为我国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提供了契机。 |
1.1.3 关于新中国建立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工业遗产研究任务紧迫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当前国外关于工业遗产的研究发展概况 |
1.2.2 当前国内工业遗产学术领域的研究发展概况 |
1.2.3 当前关于新中国现代工业遗产的研究概况 |
1.3 研究的目标、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研究框架及创新点 |
1.4.1 研究的对象与研究内容 |
1.4.2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4.3 创新点 |
第二章 “156 项目”与洛阳城市变迁历史 |
2.1 新中国156项工业与城市建设背景 |
2.1.1 新中国156项工业建设的大背景 |
2.1.2“一五”时期新兴工业城市建设概览 |
2.1.3“一五”时期典型新兴工业城市规划概览 |
2.2 一场从零开始的造城运动——新兴工业城市洛阳的发展轮廓 |
2.2.1 洛阳在建国初期城市发展的基础状况 |
2.2.2 新时代的开创——新中国156项工程选址洛阳后第一期城市规划 |
2.2.3 充实与提高——20 世纪80年代后洛阳城市发展 |
2.3 洛阳(涧西区)156 时期城市发展详解 |
2.3.1 洛阳涧西区工业择址 |
2.3.2 作为新兴工业城市的洛阳涧西区规划详解 |
2.3.3“苏联模式”or“洛阳模式”?洛阳市初期城市规划成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洛阳“156 项”工程建设历史研究 |
3.1 洛阳“156 项”工程建设历史概览 |
3.1.1“156 项”工程在河南省的建设情况 |
3.1.2 洛阳“156 项”工程总体状况 |
3.2 洛阳“156 项”工程电力工业方面的建设——洛阳热电厂建设历史 |
3.2.1 洛阳热电厂建厂背景 |
3.2.2 洛阳热电厂建厂历史 |
3.2.3 洛阳热电厂“一五”时期建设实践 |
3.3 洛阳“156 项”工程机械工业方面的建设——洛阳滚珠轴承厂建设历史 |
3.3.1 洛阳滚珠轴承厂建厂背景 |
3.3.2 洛阳滚珠轴承厂建厂历史 |
3.3.3 洛阳滚珠轴承厂“一五”时期建设实践 |
3.4 洛阳“156 项”工程机械工业方面的建设——洛阳第一拖拉机厂建设历史 |
3.4.1 洛阳第一拖拉机厂建厂背景 |
3.4.2 洛阳第一拖拉机厂建厂历史 |
3.4.3 洛阳第一拖拉机制造厂“一五”时期建设实践 |
3.5 洛阳“156 项”工程机械工业方面的建设——洛阳矿山机器厂建设历史 |
3.5.1 洛阳矿山机器厂建厂背景 |
3.5.2 洛阳矿山机器厂建厂历史 |
3.5.3 洛阳矿山机器厂“一五”时期建设实践 |
3.6 洛阳“156 项”工程船舶工业方面的建设——河南柴油机厂建设历史 |
3.6.1 河南柴油机厂建厂背景 |
3.6.2 河南柴油机厂建厂历史 |
3.6.3 河南柴油机厂“一五”时期建设实践 |
3.7 洛阳“156 项”工程有色金属工业方面的建设——洛阳有色金属加工厂建设历史 |
3.7.1 洛阳有色金属加工厂建厂背景 |
3.7.2 洛阳有色金属加工厂建厂历史 |
3.7.3 洛阳有色金属加工厂“一五”时期建设实践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洛阳156工业遗产分类构成分析 |
4.1 洛阳156工业遗产构成体系框架的构建 |
4.1.1 基于生产与辅助设施分类的洛阳156工业遗产构成 |
4.1.2 基于物质与非物质层面的洛阳156工业遗产构成 |
4.1.3 洛阳156工业遗产构成体系 |
4.2 洛阳156工程生产厂区遗产构成与现状分析 |
4.2.1 洛阳156工程生产厂区物质遗产构成 |
4.2.1.1 洛阳156工程工业厂区整体规划 |
4.2.1.2 洛阳156工程工业厂区建筑研究 |
4.2.1.3 洛阳156工程厂区生产线与生产设备 |
4.2.1.4 洛阳156工程厂区大型构筑物 |
4.2.2 洛阳156工业生产厂区非物质遗产构成 |
4.2.2.1 洛阳156工业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及技术创新 |
4.2.2.2 洛阳156工业企业管理 |
4.2.2.3 洛阳156工业遗产档案 |
4.2.2.4 洛阳156工业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 |
4.3 洛阳156工程配套设施遗产构成与现状分析 |
4.3.1 洛阳156工程配套科研高教遗产 |
4.3.1.1 洛阳涧西工业区高校和科研院所整体风貌 |
4.3.1.2 洛阳涧西工业区高校和科研院所典型案例研究 |
4.3.2 洛阳156工程住宅街坊建筑分析 |
4.3.2.1 洛阳156苏式街坊初始建设情况概览 |
4.3.2.2 洛阳156苏式街坊典型案例研究 |
4.3.3 洛阳156工业遗产其他配套设施 |
4.3.3.1 商业配套构成 |
4.3.3.2 文教卫生设施 |
4.3.3.3 对外接待建筑 |
4.4 整体大于局部之和——洛阳涧西工业区整体风貌 |
4.4.1 城市功能分区与路网绿化 |
4.4.2 广场景观与沿街整体风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洛阳156工业遗产本体价值评价初探 |
5.1 洛阳156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的理论前提 |
5.1.1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目标与意义的明确 |
5.1.2 国内外关于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的研究 |
5.1.3 天津大学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的研究进展 |
5.2 洛阳156工业遗产价值剖析 |
5.2.1 基于工业建筑单体的洛阳156工业遗产价值评价 |
5.2.2 基于工业厂区完整性的洛阳156工业遗产价值评价 |
5.2.3 基于工业遗产群的洛阳156工业遗产价值评价 |
5.2.4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的地域性与时代性特征 |
5.3 洛阳156工业遗产分级保护构成层级 |
5.3.1 国内学界关于工业遗产分级保护的理论探讨 |
5.3.2 洛阳156工业遗产分级保护体系的构建 |
5.3.3 基于遗产群理念的洛阳156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初建 |
5.4 洛阳156工业遗产保护现状与困境 |
5.4.1 遗产or地产——在用中的庞大厂区 |
5.4.2 保护or拆迁——老街坊的尴尬境地 |
5.4.3 民生改善的呼声与遗产化认知的艰难推进 |
5.4.4 保护路径的缺乏与起步缓慢的文创产业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洛阳156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探索 |
6.1 洛阳156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动因与目标 |
6.1.1 洛阳156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动因与原则 |
6.1.2 洛阳156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目标与发展模式 |
6.2 洛阳156工业遗产厂区部分的改造再利用探索 |
6.2.1 以营建城市副中心为目标的旧厂区整体更新规划——以洛阳第一拖拉机厂为例 |
6.2.2 厂区整体搬迁促成的旧厂区整体更新规划——以洛阳铜加工厂为例 |
6.3 洛阳156时期工业遗产历史街区部分的改造再利用探索 |
6.3.1 长春路历史街区街区复兴方案 |
6.3.2 老街坊的活态保护——以10号街坊和36号街坊为例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科学发展观视域下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二、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和写作思路 |
四、论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科学发展观与城镇化发展模式的相关理论 |
第一节 城镇化及相关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城镇化的理论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城镇化发展的思想 |
三、西方学者关于城镇化的相关理论 |
四、科学发展观理论 |
第二节 城镇化发展模式的相关概念 |
一、城镇化 |
二、城镇化发展模式 |
三、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
第二章 用科学发展观审视中国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现状与问题 |
第一节 中国城镇化发展历程回顾 |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城镇化的发展 |
二、改革开放后中国城镇化的发展 |
第二节 中国城镇化的模式与特点 |
一、动力机制:从政府主导到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
二、城镇化方针:从小城镇战略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
第三节 中国城镇化取得的成就与基本经验 |
一、城镇化取得的成就 |
二、城镇化求索的基本经验 |
第四节 从科学发展观视角审视中国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城镇化发展与“以人为本”理念的偏离 |
二、城镇化发展与“全面发展”理念的偏离 |
三、城镇化发展与“协调发展”理念的偏离 |
四、城镇化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偏离 |
第五节 城镇化中存在不科学发展问题的成因 |
一、对城镇化发展的认知偏差导致城镇化发展质量不高 |
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阻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
三、土地制度改革滞后制约城镇集约发展和农民增收 |
四、不合理的财政税收体制影响城镇化健康发展 |
五、等级化的城市管理体制制约着城镇体系优化与协调发展 |
第三章 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及典型案例研究 |
第一节 转变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必然性 |
一、中国现实国情的必然要求 |
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
三、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发展方式转型的现实需要 |
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内涵及特征 |
一、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内涵 |
二、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特征 |
第三节 国内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典型案例 |
一、统筹城乡路径下的新型城镇化——成都城乡一体化改革实践 |
二、低碳路径下的新型城镇化——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化发展实践 |
三、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华明镇“宅基地换房”城镇化实践 |
第四节 典型国家城市化发展模式及启示 |
一、英国城市化发展模式 |
二、美国城市化发展模式 |
三、德国城市化发展模式 |
四、日本城市化发展模式 |
五、拉美国家城镇化发展模式 |
六、典型国家城市化发展的经验教训对中国的启示 |
第四章 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发展目标与路径 |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思路与原则 |
一、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总体目标 |
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思路 |
三、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 |
一、指标体系设置原则 |
二、指标体系的框架结构 |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
一、以人为本,提升人口城镇化水平 |
二、生态优先,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低碳城镇化 |
三、强化产业支撑,推动四化同步发展 |
四、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构建科学的城镇体系 |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化质量 |
六、尊重自然与传统,塑造城镇特色 |
七、统筹城乡,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
第五章 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体制机制创新 |
第一节 健全城乡规划制度,形成规划先导机制 |
一、增强规划的全局指导性 |
二、城镇规划中要突出人本理念 |
三、城镇规划要坚持生态导向 |
四、城镇规划要有前瞻性 |
五、增强规划的刚性约束 |
第二节 协调政府与市场关系,健全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城镇化实现机制 |
一、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明确各自职责 |
二、完善市场机制,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 |
三、加强政府制度供给,完善政府调控职能 |
第三节 创新土地制度,完善土地集约利用和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
一、明晰土地产权关系,完善土地物权性质 |
二、健全土地流转制度,规范土地流转市场的市场化机制 |
三、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完善征地补偿机制 |
四、规范土地使用制度,形成土地集约利用机制 |
第四节 改革户籍制度,形成人口自由流动机制 |
一、降低落户门槛,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 |
二、剥离附着福利,恢复户籍的人口登记功能 |
三、协调推进户籍制度的配套改革 |
第五节 创新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完善保障机制 |
一、改革教育制度,推进教育公平 |
二、改革就业制度,畅通劳动力流通渠道 |
三、改革住房制度,确保农民工在城镇“住有所居” |
四、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
第六节 改革行政管理与财税体制,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
一、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构建合理的事权分担机制 |
二、改革城镇管理体制,促进公共资源优化配置 |
三、改革财税体制,增强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
四、创新投融资方式,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
五、改进政绩考核体系,形成引领城镇化科学发展的激励机制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4)资源能够带来发展吗? ——对华北某村庄发展变迁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综述 |
1.2.1 发展主义相关研究以及对发展的反思 |
1.2.2 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1.2.3 城乡关系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社区介绍 |
1.4.1 调研地点的选择 |
1.4.2 青林县及杨乡自然、社会、经济概况 |
1.4.3 宋村概况 |
第二章 宋村矿产资源开发的不同阶段及特点 |
2.1 国家法律文本层面的矿产资源开发管理 |
2.2 对宋村矿产资源开发过程的描述 |
2.2.1 1994年前的宋村矿产开采 |
2.2.2 初期铁选厂的建立和发展 |
2.2.3 矿产资源开发带来的喧嚣 |
2.2.4 矿业的衰落 |
第三章 矿业兴衰与发展主义的渗透 |
3.1 对于宋村矿产资源开发兴衰原因分析 |
3.1.1 宋村矿产资源开发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 |
3.1.2 宋村矿产资源开发衰退的原因 |
3.2 矿产资源开发与变迁之中的发展主义逻辑 |
3.2.1 发展主义逻辑之一:经济增长至上 |
3.2.2 发展主义逻辑之二:市场、理性与世俗化 |
第四章 不同行动者的话语和行动策略 |
4.1 不同行动者的利益诉求 |
4.2 不同行动者话语的建构 |
4.3 不同行动者的行动策略 |
4.3.1 乡镇政府干部——“变通”与谋利 |
4.3.2 村庄领导干部——代理和参与 |
4.3.3 村庄经济社会精英——经济与政治权力的转化 |
4.3.4 普通村民——抗争与顺应 |
4.4 矿产资源开发给不同群体带来的影响 |
第五章 农村工业化,为了乡村的发展? |
5.1 新中国农村工业化历程回顾 |
5.2 从汲取到反哺——未完成的转变 |
5.3 矿产资源开发——掠夺还是发展? |
5.4 被阻隔的发展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无处不在的发展主义 |
6.2 不同的行动策略与分化 |
6.3 对城乡关系和农村工业化的反思 |
6.4 对于“发展”的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研究过程摘要 |
附录2:主要被访谈对象情况简介 |
附录3:访问和观察中主要关注的问题 |
作者简介 |
(5)毛泽东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创新点摘要 |
绪论 |
(一)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 研究方法 |
2. 创新点 |
3. 论文的重点、难点问题 |
一、 毛泽东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思想的形成条件 |
(一) 毛泽东“总体布局”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
1. 毛泽东“总体布局”思想形成的时代特征 |
2. 毛泽东“总体布局”思想形成的国际背景 |
3. 毛泽东“总体布局”思想形成的国内背景 |
(二) 毛泽东“总体布局”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
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建设的构想 |
2.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思想 |
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建设思想 |
(三) 毛泽东“总体布局”思想的历史必然性 |
1. 根本政治制度建立要求的必然趋向 |
2.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发展的必然结果 |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必然要求 |
二、 毛泽东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最初探索 |
1. 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主要借鉴苏联模式的经验 |
2.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开始摆脱苏联模式的禁锢 |
(二) 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探索 |
1. 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确立 |
2. 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整体构思 |
(三)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发展 |
1. 莫斯科会议和赶超英美口号的提出 |
2.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
(四)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构想的提出 |
1. “四个现代化”提出的历程 |
2.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构想的形成 |
三、 毛泽东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思想的基本内容 |
(一) “四个现代化”思想的内涵 |
1. 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思想 |
2. 工业现代化建设的思想 |
3. 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思想 |
4. 科学技术现代化建设的思想 |
(二) “四个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
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
2.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
3. 国防现代化建设是保证 |
4. 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关键 |
(三) 实现“四个现代化”战略步骤的选择 |
1. “两步走”的战略思想 |
2. 国民经济平衡与不平衡发展战略 |
3. 同世界各国的经济交往的战略 |
4. “大过渡”理论战略 |
四、 毛泽东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思想的实践 |
(一) “总体布局”思想下探索农业现代化的实践 |
1. 用“大农业”思想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
2. 关心和保护农民的利益 |
(二) “总体布局”思想下探索工业现代化的实践 |
1. 新中国工业布局的实践——三线建设 |
2. 经济体制改革探索的实践 |
(三) “总体布局”思想下探索国防现代化的实践 |
1. 国防尖端科技的突破性进展 |
2. 国家战略部门的显着成就 |
(四) “总体布局”思想下探索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实践 |
1. 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发展的实践 |
2. 实现高度现代文化 |
五、 毛泽东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经验与实践中的局限性 |
(一) 毛泽东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经验 |
1. 提出了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 |
2. 强调了注重协调利益关系 |
3. 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 |
(二) 毛泽东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实践中的局限性 |
1. 追求带有理想化色彩的社会主义模式 |
2. 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速度方面急于求成 |
3. 将阶级斗争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动力机制 |
六、 毛泽东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理论贡献与历史启示 |
(一) 毛泽东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理论贡献 |
1. 社会主义分为不发达的和比较发达的两个阶段 |
2. 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目标和方法的思想 |
3. 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若干重要指导方针 |
(二) 毛泽东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历史启示 |
1. 必须坚持我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
2. 必须辨证地对待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
3. 必须充分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组织学习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如何区分利用-探索式学习、渐进-突破性创新? |
1.2.2 追求不同的创新模式,是否要求不同的组织学习范式? |
1.2.3 为何有些企业的组织学习实践并未带来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
1.2.4 在不同的环境背景下,组织学习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是否同样重要? |
1.2.5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关键概念界定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内容框架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利用”与“探索”:组织学习与技术创新的双重视角 |
2.1 研究目的 |
2.2 组织学习的界定 |
2.3 利用式学习 vs.探索式学习 |
2.3.1 概念区分 |
2.3.2 对立与平衡:利用式学习与探索式学习的关系 |
2.4 渐进性创新 vs.突破性创新 |
2.4.1 概念区分 |
2.4.2 渐进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之间的平衡 |
2.5 关键概念界定 |
2.6 组织学习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
2.7 文献综述总体结论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知识演变视角的动态能力理论架构及测度 |
3.1 研究目的 |
3.2 动态能力的概念及研究视角 |
3.2.1 动态能力概念的起源 |
3.2.2 动态能力的定义 |
3.2.3 动态能力的研究视角 |
3.3 知识演变视角下的动态能力 |
3.3.1 动态能力与知识管理相互区别又有重叠 |
3.3.2 动态能力的发展由组织学习引导 |
3.3.3 知识吸收能力是获取动态能力的手段 |
3.3.4 动态能力与知识管理、组织学习关系的整合 |
3.3.5 知识演变视角下动态能力的概念界定 |
3.4 知识演变视角下动态能力的测度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组织学习与技术创新理论关系模型 |
4.1 研究目的 |
4.2 理论模型假设 |
4.2.1 组织学习→技术创新 |
4.2.2 探索式学习与利用式学习的协同→技术创新 |
4.2.3 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变量结构维度的实证研究 |
5.1 研究目的 |
5.2 变量测量及问卷设计 |
5.2.1 解释变量——探索式学习与利用式学习 |
5.2.2 被解释变量——突破性创新与渐进性创新 |
5.2.3 中介变量——动态能力 |
5.3 研究方法 |
5.3.1 样本 |
5.3.2 数据同源偏差检验 |
5.3.3 统计方法 |
5.3.4 结构方程模型(SEM) |
5.4 探索性因素分析 |
5.4.1 效度分析 |
5.4.2 信度分析 |
5.4.3 探索性因素分析小结 |
5.5 验证性因素分析 |
5.5.1 测量模型信度检验 |
5.5.2 测量模型效度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探索/利用式学习与突破/渐进性创新关系的实证检验 |
6.1 研究目的 |
6.2 拟合优度检验 |
6.3 整体结构方程模型的检验 |
6.4 中介效应检验 |
6.4.1 中介效应检验方法选择 |
6.4.2 中介效应检验 |
6.5 探索式学习与利用式学习乘积效应检验 |
6.6 结论与讨论 |
6.6.1 实证研究整体结果 |
6.6.2 组织学习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
6.6.3 动态能力的中介效应 |
6.6.4 探索式学习与利用式学习的相互作用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权变视角下组织学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 |
7.1 研究目的 |
7.2 理论假设的提出 |
7.3 变量的测量 |
7.4 探索性因素分析 |
7.4.1 效度分析 |
7.4.2 信度分析 |
7.4.3 探索性因素分析小结 |
7.5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7.5.1 模型比较 |
7.5.2 信度检验 |
7.5.3 效度检验 |
7.6 调节作用检验 |
7.7 结论与讨论 |
7.7.1 实证研究整体结果 |
7.7.2 环境动态性对“探索式学习→突破/渐进性创新”的调节作用 |
7.7.3 环境动态性对“利用式学习→渐进性创新”的调节作用 |
7.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案例思考 |
8.1 学习——创新的翅膀:华为成功之路 |
8.1.1 华为创新概况 |
8.1.2 组织学习 |
8.1.3 动态能力 |
8.1.4 技术创新 |
结语 |
8.2 仿制——创新之殇:中国汽车曾经的痛 |
8.2.1 “合资”的陷阱 |
8.2.2 不学习的苦果 |
8.2.3 中国汽车业未来的学习-创新之路 |
结语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管理启示 |
9.1 主要研究结论及理论贡献 |
9.1.1 “探索”与“利用”在组织学习与技术创新两个领域的联结点在于知识的搜寻距离和技术的生命周期 |
9.1.2 动态能力的几个常见研究视角可以概括为“知识演变”视角,并且可以由三个维度进行测量 |
9.1.3 两种学习对两类创新的作用方式各自不同 |
9.1.4 证明了环境动态性在组织学习→技术创新关系中的正向调节作用 |
9.2 管理启示 |
9.2.1 技术创新绩效要通过组织学习来实现 |
9.2.2 想要实现组织学习的效果,必须培养动态能力 |
9.2.3 如何正确开展组织学习活动 |
9.2.4 管理启示小结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一、发表论文 |
二、参与科研项目 |
附件 |
(7)生铁开花(论文提纲范文)
1梆黄之子 |
2大英格手表 |
3父与子 |
4师傅徒弟 |
5珍稀动物 |
6“奶奶”和小提琴 |
7酸碱反应 |
8此起彼伏 |
9氧化还原 |
10高温裂变 |
11点火升温 |
12有人自杀 |
13风生水起 |
14所谓合资 |
15这是“柏林墙” |
16镇厂之宝 |
17不受欢迎的人 |
18夜来风雨声 |
19阿庆呢 |
20基本如此 |
(8)当代中国重大科技规划制定与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科技规划的概念 |
二、选题的论据及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五、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
六、论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中国首次科技规划成功实施 |
第一节 新中国首次科技规划的背景 |
一、冷战国际环境和“一边倒”外交政策 |
二、“一五”计划与大规模工业建设 |
三、现代技术革命和新中国科学技术事业迅速发展 |
第二节 十二年科技规划的制定与执行 |
一、中国科学院制定发展规划 |
二、“向科学进军”的动员令 |
三、十二年规划的制定 |
四、十二年科学规划的内容与特点 |
五、十二年规划的执行 |
第三节 十二年科技规划的成功因素分析 |
一、科学活动全面纳入国家目标 |
二、留学归国人员在科技规划中的作用 |
三、新体制下的奖励制度 |
四、苏联的国际主义援助 |
第四节 十二年规划的历史贡献与几点反思 |
一、科学技术宏观管理的“规划模式” |
二、中国科研机构的设置和布局 |
三、科技管理体制的形成 |
四、几点反思 |
第二章 “文革”时期科技规划实施与中断 |
第一节 十年科技规划的背景 |
一、国内经济危机与中苏关系恶化 |
二、反右扩大化、“大跃进”与技术革命运动及其影响 |
三、“科学十四条”与“脱帽加冕”——科技战线的调整 |
第二节 十年科技规划的制定 |
第三节 十年科学规划的实施与中断 |
一、编制1963-1972年农业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
二、制定发展科学技术的若干政策条例 |
三、第三个五年计划 |
四、十年规划实施取得的成绩 |
第四节 《十年科学规划》的特点及其影响 |
一、自力更生的思想 |
二、赶超战略的调整 |
三、强调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结合 |
第五节 “两弹一星”工程与中国式“大科学”体制的反思 |
一、“两弹一星”工程——中国式“大科学”体制的突出成果 |
二、中国式“大科学”体制并非真正现代意义的“大科学”体制 |
第三章 1978年前后科技规划“冒进”与调整 |
第一节 1978年前后科技规划的内外环境 |
一、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冲击 |
二、科学技术事业遭受严重摧残 |
三、国内经济建设的恢复与“新冒进” |
第二节 八年科技规划的制定 |
一、《汇报提纲》关于制定科技发展长远规划的设想 |
二、《八年规划》的制定过程 |
三、《八年规划》中提出的奋斗目标及其内容 |
四、《八年规划》承袭了“文革”前的赶超思想 |
第三节 八年科技规划的调整 |
一、国家经济目标的调整 |
二、对《八年规划》的批评和重新估价 |
三、确定科学技术发展新方针 |
四、1982年调整《八年规划》 |
第四节 八年科技规划的教训与反思 |
一、以科技工作者为主制定规划会带来局限 |
二、经济专家应参与科技规划的制定 |
第五节 科技规划对农业技术现代化的作用 |
第四章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规划体系的形成与完善 |
第一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规划体系形成的背景 |
一、政治精英主导下的改革 |
二、社会主义的挫折与市场化改革浪潮 |
三、从国防到经济的科技发展动力转变 |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战略转移和科技体制改革 |
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发展战略的转移 |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体制改革的历程 |
第三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规划体系构成分析 |
一、远景科技规划的制定与调整 |
二、5年科技攻关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
三、专项科技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
四、科技规划体系的完善 |
第四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规划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第五章 21世纪初期中国科技发展规划与战略选择 |
第一节 当代科技规划发展的国际态势 |
第二节 2006-2020中长期科技规划背景与意义 |
一、整体发展目标: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二、经济发展阶段:进入人均GDP1000~3000美元区间 |
三、总体判断:中国科技发展形势与任务 |
第三节 2006-2020中长期科技规划制定过程 |
一、制定程序的变化 |
二、《规划纲要》主要内容 |
三、规划制定前后的争议 |
第四节 2006-2020中长期科技规划与战略选择 |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选择 |
二、“自主创新”:战略基点 |
三、重点突破:战略部署 |
四、政策要点:战略保障 |
第五节 关于如何实施《规划纲要》的思考 |
第六章 当代中国重大科技规划整体分析与建议 |
第一节 当代中国重大科技规划整体分析 |
一、科技规划共性与变化分析 |
二、科技规划时间维度分析 |
三、科技规划制定主体及模式分析 |
四、科技规划偏误现象分析 |
五、科技规划局限性分析 |
第二节 对未来科技规划的几点建议 |
一、重视技术预见在科技规划中的作用 |
二、优先领域和重点方向要服务国家目标 |
三、构建基于Web Services的科技规划专家咨询系统 |
四、加强科技规划法制化和程序化建设 |
五、建立中长期科技规划评估体系 |
参考文献 |
读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界定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界定 |
二、研究意义 |
三、对有关概念的理解与诠释 |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 |
一、中国的研究 |
二、越南本国的研究 |
三、其他国家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文结构 |
第四节 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重点 |
二、难点 |
三、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越南现代化启动的历史背景(1858—1945年) |
第一节 国际背景 |
一、世界现代化、工业化浪潮的加快及对东亚国家的冲击 |
二、西方殖民者对东南亚国家的入侵与殖民 |
第二节 国内背景 |
一、传统社会的特点及对现代化启动的制约作用 |
二、法国殖民统治对越南社会的影响及变化 |
第三节 越南封建王朝的改革及早期现代化思想 |
一、阮朝末期的改革运动及早期现代化思想的启蒙 |
二、创建民主共和政体的现代化进程的现代化思想 |
第四节 越南共产党的建立及其领导人民反法国、日本殖民者的胜利 |
第二章 两种社会制度影响下的越南现代化进程(1945—1975年) |
第一节 实行战时社会主义制度的北方现代化进程 |
一、越南民主共和国现代化指导思想——胡志明思想 |
二、抗法、抗美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
第二节 南越的依附性发展和美式现代化的破产(1954—1975) |
一、美式民主制度试验的失败 |
二、扭曲发展的经济现代化 |
三、美国失败的现代化实验——南越"战略村计划" |
四、南越社会的畸形发展 |
第三章 统一后越南对现代化道路的初步探索和严重挫折(1975—1986年) |
第一节 强化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危害与革新思维的提出 |
第二节 世界工业化第三次浪潮发展机遇的丧失 |
一、政治现代化进程:对国家的"苏式"政治整合及反思 |
二、经济发展走到崩溃的边缘 |
三、国家全面控制下的社会整合 |
四、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对现代化的负面影响 |
第四章 革新后,现代化走上正轨并进入第一个加速期(1986—1996年) |
第一节 革新伊始时期越共对现代化思想与理论的思考(1986—1991年) |
一、苏联、中国及一些国际组织对越南革新开放思想的影响 |
二、革新开放的总设计师——阮文灵的革新思想 |
三、强调思维革新和在革新中坚持"六项基本原则" |
四、"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提出 |
五、以民为本的社会现代化思想的提出 |
六、走向世界的新起点:"广交友,少树敌"外交政策的提出 |
第二节 革新开放的蓝图:《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建设纲领》的出台(1991—1996) |
一、正式树立"胡志明思想"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
二、提出形成有国家管理的市场机制理论 |
三、提出民富国强、社会公平、文明的发展目标 |
四、提出"全方位、多样化"的外交路线 |
第三节 十年革新的举措与初步成就 |
一、越共六大和七大的召开的背景及对现代化的初步设计 |
二、在苏东剧变的压力下谨慎地进行政治革新 |
三、工作重点的转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进程 |
四、社会现代化进程逐渐步入正轨 |
五、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开始出现 |
六、外交战略的成功转变和外交关系的新格局 |
第五章 金融危机冲击下越南对现代化战略的调整(1996—2001) |
第一节 八大召开与金融危机冲击下对现代化指导思想的调整 |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理论体系的探索 |
二、工业化、现代化思想的提出 |
三、对时代特征、国际形势的理论认识 |
四、以民为本的社会发展思想的深化 |
第二节 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下越南现代化进程的减速及调整 |
一、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改革与调整 |
二、金融危机后对经济现代化战略的调整(1996—2001) |
三、现代社会的特征开始显现 |
四、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问题 |
五、八大的外交方针及对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作用 |
第六章 越南现代化进程的第二次加速期(2001—2006) |
第一节 现代化思想与理论的发展 |
一、认为国际形势和外部环境有利于越南推进现代化进程 |
二、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思想体系的初步形成 |
三、新战略的形成: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 |
四、强调分配公平和加快文化对外交流 |
五、利用全方位外交推进现代化的思想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第二次加速 |
一、政治体制改革进程提速 |
二、经济现代化的第二次加速 |
三、社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 |
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生态出现恶化趋势 |
五、全方位外交政策的成果及对现代化的推进 |
第七章 迈出改革新步伐(2006-2010) |
第一节 越共十大以来关于现代化建设的新思想 |
一、加强党建新思想的提出 |
二、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对越南的影响在增强 |
三、开展新农村建设,强调要实现社会的进步与公平 |
四、提出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的对外开放新战略 |
第二节 中国现代化理论与思想对越南的影响 |
第三节 现代化进程的新进展 |
一、现代民主政治的特点日益凸现 |
二、增长快速和危机并存的经济现代化进程 |
三、现代社会端倪初现 |
四、全面开放态势的形成 |
五、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成为社会共识 |
六、越共"十一大"后现代化发展的走向 |
第八章 越南现代化进程中经验与教训 |
一、经验 |
二、教训 |
第九章 对越南现代化进程水平的综合评估 |
第一节 对经济现代化进程水平的评价 |
第二节 对社会现代化进程水平的评估 |
第三节 对经济、社会的综合现代化水平的评估 |
第四节 对生态现代化的评价 |
第五节 对政治现代化的评价 |
一、政治现代化评价标准 |
二、对政治现代化进程水平评价 |
第六节 对国际现代化的评价 |
一、国际现代化的定义及其水平定量评价标准 |
二、对越南国际现代化水平的评价 |
第七节 对文化现代化的定量评价 |
一、文化现代化的定义及其水平定量评价标准 |
二、对文化现代化定量评价 |
第十章 越南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演变及特点 |
第一节 统一前南、北方现代化模式及特点(1945至1975年) |
一、北方仿效苏联的"战时社会主义模式"的实践 |
二、资本主义影响下的南方现代化模式的构建及其失败 |
第二节 苏式经典社会主义模式在全国的确立、挫折及初步变革(1975—1986年) |
一、高度集权政治现代化模式的进一步强化 |
二、高度集中与统一的经济现代化模式 |
三、国家高度控制下的社会发展模式 |
四、经典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和危害 |
第三节 现代化模式的全新转型及趋向:自主型发展模式的形成(1986—2006年) |
一、越共探索有越南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 |
二、在稳健的基础上向民主、分权和法制化转型的后全能政治模式 |
二、向市场化不断迈进的社会主义定向经济模式 |
四、逐步走向国家社团主义的开放、注重民生和多元化的社会及文化发展模式 |
第四节 十一大后,越南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走向 |
一、具有越南特色的政治现代化模式正在构建 |
二、长期坚持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体制取向 |
三、长期坚持国家管理下的社会发展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基于知识的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 ——宏观理论与微观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 |
1.1.2 农业科技是现代农业增长的主因 |
1.1.3 知识农业是中国农业的必由之路 |
1.1.4 技术创新是中国知识农业的灵魂 |
1.1.5 现行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局限 |
1.1.6 体系重构是农业技术创新的需要 |
1.2 研究对象、目的、意义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路径与主要内容 |
1.4.1 研究路径 |
1.4.2 主要内容 |
1.5 主要创新与存在不足 |
1.5.1 主要创新 |
1.5.2 存在不足 |
1.6 相关概念界定 |
1.6.1 知识与知识经济 |
1.6.2 科学与技术 |
1.6.3 体系 |
2 国内外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国外相关理论与文献 |
2.1.1 知识与学习理论 |
2.1.2 经济增长理论 |
2.1.3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1.4 技术创新理论 |
2.1.5 农业技术创新理论 |
2.1.6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
2.2 国内相关理论与文献 |
2.2.1 农业科研及其管理 |
2.2.2 农技推广及其管理 |
2.2.3 农村教育及其管理 |
2.2.4 技术创新及其体系 |
2.2.5 农业企业技术创新 |
2.3 本章小结 |
2.3.1 国外部分 |
2.3.2 国内部分 |
2.3.3 基本观点 |
3 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几个基本理论观点 |
3.1 财富增长的基本理论观点 |
3.1.1 财富探源 |
3.1.2 财富增长 |
3.1.3 利润生成 |
3.1.4 组织生命 |
3.2 农业经营的基本理论观点 |
3.2.1 不确定性 |
3.2.2 风险叠加性 |
3.2.3 系统集成性 |
3.3 农业技术的基本理论观点 |
3.3.1 农业技术的特性 |
3.3.2 农业技术的分类 |
3.3.3 农业技术的替代扩散 |
3.3.4 农业技术的供给主体 |
3.4 本章小结 |
3.4.1 知识、财富、利润与组织生命周期 |
3.4.2 农业经营特性与农业经营基本要求 |
3.4.3 农业技术的性质与创新主体的分工 |
4 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
4.1 现状描述 |
4.1.1 总体框架 |
4.1.2 阶段划分 |
4.1.3 运行流程 |
4.2 农业科研及其管理 |
4.2.1 科研机构 |
4.2.2 资源配置 |
4.2.3 存在问题 |
4.3 农技推广及其管理 |
4.3.1 基本推广模式 |
4.3.2 基层推广组织 |
4.3.3 存在问题 |
4.4 农村教育及其管理 |
4.4.1 普通教育 |
4.4.2 成人教育 |
4.4.3 存在问题 |
4.4 本章小结 |
4.4.1 农业科研及其管理 |
4.4.2 农技推广及其管理 |
4.4.3 农村教育及其管理 |
4.4.4 基本观点 |
5 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国际经验 |
5.1 美国的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
5.1.1 农业科研 |
5.1.2 农业推广 |
5.2 泰国的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
5.2.1 农业科研 |
5.2.2 农业推广 |
5.3 本章小结 |
5.3.1 美国 |
5.3.2 泰国 |
5.3.3 基本观点 |
6 农业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案例实证 |
6.1 以教育培训为重点的农业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
6.1.1 教育培训系统构成 |
6.1.2 具体做法 |
6.1.3 主要特色 |
6.2 以研究开发为重点的农业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
6.2.1 研究开发系统构成 |
6.2.2 具体做法 |
6.2.3 主要特色 |
6.3 以推广服务为重点的农业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
6.3.1 推广服务系统构成 |
6.3.2 具体做法 |
6.3.3 主要特色 |
6.4 本章小结 |
6.4.1 研究开发 |
6.4.2 推广服务 |
6.4.3 教育培训 |
6.4.4 其它方面 |
7 基于知识的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构建 |
7.1 目的意义 |
7.1.1 目的 |
7.1.2 意义 |
7.2 功能定位 |
7.2.1 推动农业发展的高度化 |
7.2.2 形成国家农业竞争优势 |
7.2.3 促进区域农业跨越发展 |
7.3 基本原则 |
7.3.1 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
7.3.2 现实要求与长远战略相结合 |
7.3.3 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相结合 |
7.3.4 农业技术创新与国家技术创新相衔接 |
7.4 体系结构 |
7.4.1 体系构成 |
7.4.2 结构特性 |
7.5 主体要素 |
7.5.1 政府管理部门 |
7.5.2 教育科研机构 |
7.5.3 农业企业 |
7.5.4 中介组织 |
7.5.5 农户 |
7.6 系统类别 |
7.6.1 业务类系统 |
7.6.2 管理类系统 |
7.6.3 环境类系统 |
7.7 业务类系统分述 |
7.7.1 研究开发系统 |
7.7.2 推广服务系统 |
7.7.3 教育培训系统 |
7.8 管理类系统分述 |
7.8.1 行政管理系统 |
7.8.2 监督评价系统 |
7.9 环境类系统分述 |
7.9.1 基础设施系统 |
7.9.2 制度环境系统 |
7.10 运行机制 |
7.10.1 调控机制 |
7.10.2 市场机制 |
7.10.3 合作机制 |
7.10.4 投入机制 |
7.11 本章小结 |
8 农业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及其运行 |
8.1 经营哲学与市场驱动 |
8.1.1 经营哲学 |
8.1.2 市场驱动 |
8.2 投入产出模型 |
8.2.1 线性模型 |
8.2.2 双环模型 |
8.3 经营战略与创新路径 |
8.3.1 经营战略 |
8.2.2 创新路径 |
8.4 创新过程与类型 |
8.4.1 创新过程 |
8.4.2 创新类型 |
8.5 创新特性 |
8.5.1 功利性 |
8.5.2 被动性 |
8.5.3 模仿性 |
8.5.4 时效性 |
8.6 构建原则 |
8.6.1 市场需求原则 |
8.6.2 全面整合原则 |
8.6.3 有效管理原则 |
8.6.4 约束激励原则 |
8.7 体系结构 |
8.7.1 体系构成 |
8.7.2 结构特征 |
8.8 系统分述 |
8.8.1 研究开发系统 |
8.8.2 推广服务系统 |
8.8.3 教育培训系统 |
8.9 条件保障 |
8.9.1 组织保障 |
8.9.2 机制保障 |
8.9.3 制度保障 |
8.9.4 队伍保障 |
8.10 本章小结 |
9 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对策与措施 |
9.1 营造技术创新环境 |
9.1.1 制定技术创新政策 |
9.1.2 抓好技术创新立法 |
9.1.3 建设技术创新文化 |
9.2 增加技术创新投入 |
9.2.1 公共投入 |
9.2.2 企业投入 |
9.3 创造技术创新条件 |
9.3.1 培育农业技术市场 |
9.3.2 建设农产品营销体系 |
9.3.3 加速农村信息化进程 |
9.4 建设技术创新队伍 |
9.4.1 研究开发队伍 |
9.4.2 推广服务队伍 |
9.4.3 教育培训队伍 |
9.4.4 农业企业家队伍 |
9.5 加强技术创新管理 |
9.5.1 积极转变政府职能 |
9.5.2 强化技术创新领导 |
9.5.3 推动科技经济一体 |
9.5.4 促进国际交流合作 |
9.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农业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调查问卷 |
致谢 |
四、发动机环保技术要三条腿走新路(论文参考文献)
- [1]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共产党员应知的党史小故事》(选取部分);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新疆艺术》(选取部分);《幸福生活小百科》(选取部分)[D]. 沙凯强. 新疆大学, 2020(07)
- [2]洛阳156工业遗产群历史研究与价值剖析[D]. 孙跃杰. 天津大学, 2016(11)
- [3]科学发展观视域下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D]. 王素斋. 南开大学, 2014(04)
- [4]资源能够带来发展吗? ——对华北某村庄发展变迁的考察[D]. 丁宝寅.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
- [5]毛泽东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思想研究[D]. 朱民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3(06)
- [6]组织学习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D]. 高媛. 上海交通大学, 2012(07)
- [7]生铁开花[J]. 肖克凡. 中国作家, 2010(24)
- [8]当代中国重大科技规划制定与实施研究[D]. 崔永华.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6)
- [9]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D]. 齐欢. 云南大学, 2011(02)
- [10]基于知识的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 ——宏观理论与微观实践[D]. 鲁柏祥. 浙江大学, 2007(05)
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组织环境论文;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