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接统制”与“他”的句内所指规则(论文文献综述)
陆玲[1](2020)在《《红楼梦》中篇章回指的维译研究》文中提出语篇的衔接手段作为篇章话语研究中的热点一直受到诸多学者的关注。回指作为语篇衔接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篇章的理解也至关重要。简单地说,回指就是指在篇章中用一种语言形式表达另一种语言形式所表现的意义。不论是句内回指还是篇章回指,亦或是回指的表现形式,语言学家运用不同学科知识都对回指现象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卓有成效地研究成果。而有关回指的跨语言研究,即回指现象在不同语言翻译过程中的表现则少有人关注。每一种语言都有回指现象。汉维两种语言的特点及表达习惯的差异,在回指的使用上自然也会不尽相同。这就会给译文回指语语义的确认、回指形式的选择以及篇章组织的逻辑关系等方面带来挑战。在此基础上,通过梳理汉语语篇《红楼梦》及其维译本中不同类型的回指实例,以名词回指、代词回指和零形回指三大类型回指形式为研究对象,再进一步归纳出下位分类后,结合具体的翻译实例,分析汉语不同回指类型在维语语篇中的使用情况及对应转换关系,旨在为汉语回指的维译实践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结果表明:1)汉语不同的回指形式在维译过程中主要运用了保留回指语、省略回指语、增加回指语以及转换回指语这四个翻译技巧。2)汉语不同回指形式在维译过程中受上下文语境、语言表达形式以及篇章话题等因素的制约时需要转换成相应地回指形式。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回指的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对象及方法等。第二章是回指的相关概念介绍。第三章参照前人对回指的研究成果,将《红楼梦》中的名词回指、代词回指及零形回指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下位分类,分析不同回指类型的维译情况。第四章试图分析《红楼梦》中影响维语不同类型回指选择的制约因素。第五章对《红楼梦》中回指的维译研究进行总结。
莫雪梅[2](2020)在《《关于日本型创新的建议》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创新型国家的行列中也出现了中国的身影。不过和其他大多数的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还需要不断吸取其他国家创新的成功经验。中国的邻国日本也是我们学习借鉴创新成功经验的对象之一。笔者选择了小笠原泰和重久朋子所着的《关于日本型创新的建议》进行翻译。该着作主要分析了日本和欧美国家创新根源上的差异,指出根植于日本社会文化的创新之源,对如何发展日本型创新给出了建议。该文本从体裁上看属于议论文;从文本类型上看主要属于信息型文本。文章中所使用的语言简单易懂,逻辑清晰。笔者主要选取了书中的第二章、第三章和第七章的重点内容进行翻译。第二章主要讲述了根植于日本社会文化的创新方法,分析了创新和改革的区别以及日本组织的优势;第三章主要讲述了盲目学习美国型创新的危害;第七章主要讲述了今后日本型创新的出路。在进行文本翻译时,笔者结合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来解决翻译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灵活采用多种翻译方法,尽量使中国读者获得和原语读者相似的阅读感受。本篇翻译实践报告由五个章节所组成。第一章为引言,主要介绍翻译实践的背景、意义与价值。第二章介绍翻译实践内容和过程。第三章介绍文本分析,译前准备、翻译理论与方法。第四章为案例分析,主要对(一)句内括号的翻译,包括供选性文字、解说性文字、直注性文字和伴随性文字的翻译以及(二)“という”句型中“という+N”句型的翻译以及“ということ”句型的翻译进行具体分析。第五章为翻译实践报告的总结。
孙成娇[3](2019)在《汉语话题结构的动态句法》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首先区分了句层面的句法话题(话题1或Hockett-话题)和语用话题(话题2或Prague-话题)以及语篇层面的实体话题(话题3或Geluykens-话题)。在句层面,话题1/述题结构是静态的形式二分,话题2/焦点结构是动态的意义二分。例如,英语句首NP是话题1,却未必是话题2,也可能是焦点。在篇层面,句所含实体都是话题3。本文进一步确立辨认汉语主语和话题的标准,并定义出左置句法话题句ST1、右置句法话题句ST2和中置句法话题句ST3。主要形式ST1包括话题化、左偏置、汉语式以及论元分裂式话题句。本文继续证明,汉语话题化结构不存在孤岛限制,并非通过wh移位生成;不论其述题是否含孤岛结构,其中的空位都更宜处理为由语境赋义的真空位。此论证过程还揭示出:ST1的允准和解读是句法、语义、语用互动的过程;ST1可分为边缘话题1和述题;述题本身必须合语法,而边缘话题1必须能够自然融入述题语义(亦即建立起显性或隐性的先行词-代词关联);ST1既要对边缘话题1与述题的陈述关系释义,又要对述题小句进行满足语境的完整释义。因此,本文根据动态句法理论(DS)从边缘话题1如何贡献于话题句理解的视角来探究它与整个句法过程的关系。本文基于DS构建起汉语动态解析模型,又运用模型对ST1和ST2做出了统一的链接解析,将ST3处理为单一Ty(t)树。ST1述题独立的合语法性体现为逆向链接于Ty(e)话题树的Ty(t)命题树;左置话题1向述题的自然融入体现为链接转换中复制需求的满足。各次类的区别是述题中承接复制性语义值的成分不同。ST2的解析相似,不过只有在确定边缘成分能满足复制需求的前提下才可建立链接关系。若ST1或ST2的述题内还嵌有ST1,则内ST1的解析树需先置于待定位置,等命题式生成后再合并进外层树的相应位置。若ST1的左置话题1不止一个,则话题Topl-Topn解析为依次逆向链接的Ty(e)树,而Topn投射的Ty(e)树又链接于最右述题投射的Ty(t)树。此外,由无指成分担任边缘话题1的ST1并非普通意义上的话题结构,需解析为待定节点合并的过程。这证实了 Cannetal.(2005)关于所有语言的左边缘结构都有链接与待定节点合并两种解析方案的论断。从左至右的线性解析也能捕捉到各类话题句的完整释义过程。本文的形式刻画不仅证实了汉语话题结构的多样性,而且反映出左、右边缘话题结构的语法机制是一致的(都是句法、语义、语用互动的过程),而中置话题句确属特殊话题结构。全文论证表明,汉语的话题优先性更宜理解为话题1/述题结构整体的优先性。
郑友奇[4](2017)在《词汇功能语法视角下的汉语话题和话题结构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旨在词汇功能语法框架下对现代汉语中句首名词短语及其所在的话题结构进行研究。名词短语是语言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句法范畴,对名词短语的研究不能脱离对话题结构的探讨。从结构上对现代汉语进行系统的研究应追溯到1898年马建忠所着的《马氏文通》。1在书中,马建忠专门对名词短语进行了研究。而明确提出将动词前名词短语作为话题进行研究的则是赵元任。在1979年出版的《汉语口语语法》中,赵元任先生提出将对主语和谓语的研究转变为话题和述题的研究,这一主张凸显了汉语动词前名词短语话题功能。1976年,李呐和汤普森从类型学的角度汉语划为话题突显型(topic-prominent)语言,也引起了海内外学者对汉语话题结构的关注和探讨。虽然国内外学者对现代汉语名词短语进行了深入复杂的研究,尤其是国内学者在几十年前就已展开对名词短语的争论和探讨,但是对一些重要问题的研究仍然没有达成共识。限于篇幅,本文主要对现代汉语中出现的NP+NP+VP构式进行研究。依据名词短语与主句内谓词之间是否存在论元关系,从语用的角度来看,本文将这种构式中位于句首的名词短语分别称为句首论元性话题和句首非论元性话题。虽然这两种结构在表层形式上表现一致,但在句法描述和解释方面目前仍存在着显着差别。对动词前话题化名词短语的研究不能回避如何能够更好地区分话题和主语以及名词短语的生成方式问题。本文在话题和主语的区分问题上坚持主语是句法研究的概念,而话题是语用概念的立场。另外,针对话题结构的生成方式,在传统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框架内,有的研究者坚持汉语话题结构的移位生成说,有的研究者坚持基础生成说,还有研究者则认为汉语话题的生成过程中两种方式都存在。和以往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框架内研究成果中的主张不同,本文没有纠缠于移位和基础生成之争,而是从功能结构和成分结构映射的角度对汉语话题结构进行新的描述和解释。话题结构中的话题化名词短语必然还要涉及到话题标记,尤其是介词。本文在详细讨论了话题和主语的区别、话题化名词短语的生成方式以及话题标记等相关问题后,接下来就句首名词短语的属性、话题结构的长距离依存、功能结构和功能不确定之间的互动以及句首非论元话题和话题结构,尤其是无动词结构和汉语悬垂话题结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本研究的结论是词汇功能语法理论更适合包括汉语在内的结构非固定型语言的研究。本文所用的例句主要是现代汉语语料,此外还有少部分的古代汉语、日语、英语、俄语、希伯来语、阿拉伯语、瓜拉尼语等。其中,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语料有一部分是从现代汉语文学作品中摘录的,一部分则来自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的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语料库。其他语种的语料均选自目前已公开发表的研究文献中。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1)将词汇功能语法理论引入汉语研究,在目前国内的语言学研究中,在形式句法研究方面占主流的传统转换生成语法和在功能方面占主流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基础上,丰富汉语研究的理论框架,对今后汉语研究带来新的启发;(2)按照本研究在词汇功能语法理论框架内的分析,指出话题不是小句PRED值所要求的子范畴。这对目前学界内有些学者所主张的汉语并非是话题突出型语言的观点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3)本研究将具有语篇功能的话题化名词短语在功能结构中赋予了REFERENCE属性,除了能够避免移位和基础生成观点之间的争论,还在功能结构中对话题和主语的关系进行了明示;(4)本研究依照词汇功能语法理论的观点,注意兼顾英语和其他语言之间的差异,对成分结构的分法并没有严格定义和要求,主张成分结构的表达应该以具体语言的成分结构特点为基础。具体到汉语来说,在对汉语中有关句式进行分析时,相对于采用二分结构,可能使用三分结构,甚至四分结构等可能更符合汉语句法结构的灵活性特点。(5)在论述话题结构的功能不确定时,提出底部独特性原则:即,话题结构的底部在小句内不能被共享,但可以和小句内成分存在功能上的指称控制关系。
桑彤[5](2013)在《回指理论研究综述》文中认为回指是自然语言的共性,世界上所有语言都拥有一套完备而复杂的照应语系统。回指理解是语言理解中的重要环节,因而受到各种形式语言学理论的青睐。这一重要性促使一些着名的语言学理论以及涉及句子加工的心理语言学模型竞相解释回指结构。
毛颢[6](2013)在《汉英叙事语篇回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回指一直被看作是“大脑之窗”,是日常语言信息传递和交流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语篇连贯的一种重要手段,涉及到句法、语义、语用、认知等语言描写层面上的多维限制。在各种语言理论中回指问题都是关键问题。回指研究之所以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因为它不仅是一个透视许多语言理论的窗口,更在于它不同寻常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为满足交际活动的需要,几乎所有的语言都形成一套复杂而完备的回指语系统,汉语和英语也不例外。作为指称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回指现象是当代语言学,特别是自然语言处理的一个研究热点和难点问题。以往的回指研究中基于语篇的汉英回指对比研究尚不多见。目前还没有人对英汉语篇回指使用分布、回指释义确认做过系统的实证性的对比研究。有鉴于此,本文系统性、多维度、深层次地研究了汉英叙事语篇回指。本课题主要研究目的有两项;(一)为回指的使用和识别确认提出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研究汉英两种语言在回指使用上所具有的不同分布、特性和规律;进一步应用该框架解析英语和汉语语篇中的回指;建立一种明细的表征手段和形式化操作模式,使语言研究在微观层面的分析更为精细化,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二)探讨回指与句法、语义、语用、认知等语言描写层面基础理论问题;提出一种面向语篇的回指选择、回指解析思路;建立能够把形式、功能和认知有机结合起来的理论路径。第一个问题回指的应用研究为课题的研究主线,第二个问题基础理论的研究则始终贯穿和蕴涵于前者。本课题的研究是一个关涉普遍语言问题和普遍语言理论问题的研究。本文以回指释义、回指选择、回指解析等相关经典问题为主线展开;运用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语料分析为基础对英汉叙事语篇回指进行对比研究;比较了汉英两种语言在回指使用上所具有的不同分布、特性和规律;分析了汉英回指分布、回指解析的共性和个性。对汉英回指选择的重要方面进行了对比;揭示了汉英回指现象背后隐藏的语言类型的重要作用;加深了对语言本质的认识。对汉英语篇回指系统、深入、多视角研究,丰富了汉英回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案例。经过深入细致的论证和分析,参照向心理论、深层认知心理机制等相关理论和观点,首次建立了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的回指分析框架——“主题—谓语动词语义规则”,对回指解析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以“主题—谓语动词语义规则”回指解析模式弥补了以往回指解析研究方面的弱势,具有普遍的解释力。结果表明:本文推导出的语篇回指分析框架是可行的、有效的,本文的语篇回指分析框架和规则能用来识别、确认和解释语篇回指。这种模式不仅对回指的现状做出解释,而且对回指将要发生的连续或转移状态做出动态预测,并论证了该模式的有效性,解决了当前回指解析研究对语篇回指不能完全解析的问题。全文共七章。第一章,研究引论。对以往的回指研究进行了富有批判性的综述,对具有代表性的回指理论流派如生成语法的约束理论、新格莱斯主义进行述评,总体上介绍了本次研究的理论背景、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研究目的和内容、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以及研究思路等。第二章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的描述,阐述和分析了回指的基本概念、回指特征和回指分类以及零形回指与省略等零形式的关系。第三章至第六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第三章结合句法、语义和语用理论,从回指的句法语义、层次分析、认知思维与语篇理解等不同角度探析回指的释义问题,明确回指的释义和制约机制,为解释语篇中大量的回指现象提供有力的基本依据。深化对回指现象的认识,进一步探求和揭示回指的使用规律,为回指及零形回指解析提供理论基础。第四章以语料分析为基础对英汉叙事语篇回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以语料为支撑分别对英汉语中的名词回指、代词回指和零形回指进行考察和具体对比分析。通过定量定性分析找出英汉回指的共性和个性并且做出合理解释。第五章分析了向心理论解析模式对英语语篇回指的解释力,从语篇回指的微观层面探索语言内部机制与外部机制(信息结构、认知机制、语用机制、语境因素及社会文化规约等)如何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完成言语交际行为。第六章参照向心理论、深层认知心理机制等相关理论和观点,首次建立了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的回指分析框架。针对向心理论的局限,对向心理论引入两点修正,重点剖析“主题规则”和“谓语动词的语义指向规则”对回指确认的影响,从而建立回指解析的规则。为验证修正后的回指解析模式在自然语篇中的表现,选用真实自然的语料对“主题规则”和“谓语动词的语义指向规则”模式进行了实证性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推导出的语篇回指分析框架是可行的、有效的。第七章,结语。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和价值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和前景。本研究用语料数据展示了英汉语篇回指的共性和个性,建立了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的回指分析框架——“主题—谓语动词语义规则”,对回指解析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其发现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英汉语篇结构,也可以应用到第二语言教学、语言对比与翻译等研究领域。本研究可以为语言现象的解释提供新颖观察视角;为不同语言理论的比较与发展提供基础研究素材;为第二语言教学提供语言结构对比思路;为语言信息处理提供理论支持;属于前沿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韩雅文[7](2013)在《人称代词“他”句内回指的歧义》文中研究指明回指现象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就已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然而,学界对于第三人称代词句内回指歧义的研究却还非常有限。本文在三个平面理论的基础之上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相结合、格式法和次范畴化法相结合、语境构拟法等研究方法,从回指歧义的分布、产生原因、常见句法结构类型、回指影响因素以及消解途径五个方面对这个问题展开系统的分析。本文的正文部分由五个章节组成。第一章的绪论部分介绍了文章的研究对象、方法及语料来源,并对以往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梳理。这部分在肯定了以往相关研究的同时,也指出了他们的不足之处,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目标。第二章着力于全面讨论回指结构的分布。首先,根据词源归纳了“他”的指向性功能特点和常见的指向类型。然后,分别研究了“他”与先行语各自的句法分布规律,并将二者在同一个句子中可能的组合对应关系进行总结,为下文归纳歧义类型、探讨判定原则提供依据。第三章着重分析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回指歧义现象。首先,在第二章分布的基础上归纳回指歧义多发的句法结构类型。然后,分别从句法、语义、语用和认知四个方面分析了回指歧义产生的原因及影响歧义判定的因素。在肯定了这些表层句法判定因素作用的同时,也依据实例提出了质疑,为下文研究具体的判定方法做铺垫。第四章着重探讨了歧义的消解方法。这部分以句法分析方法引出,介绍肯定了句法表层消歧方法的同时也指出了它们所不能解释的回指歧义情况,并辅以语义、语用、认知心理等方法对句法消歧的遗漏现象进行分析。在本章的最后,文章尝试提出了“四步筛选法”,认为应以综合系统的方法解决回指歧义问题。第五章结语部分就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进行了总结陈述。
林素廷[8](2012)在《浅谈汉语反身代词的语义所指问题》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生成语法角度探讨汉语反身代词"自己"的语义所指问题,对汉语的反身代词与其先行词的约束关系进行了分析。此外,还通过跨语言的比较,总结了乔姆斯基的约束原则对汉语解释的局限性,并且为汉语的反身代词提出了一些调整方案。
叶枫[9](2011)在《基于制约条件的英语语篇语义分析及构建》文中研究表明意义是语篇交际的主要内容,语义是语篇的本质属性。语篇语义学是对超越句子的语言复合体的意义的研究。但是,语篇语义学理论不充分、不完善,是当前制约自然语言处理的瓶颈之一。语篇意义的研究有较长的历史,但是作为一个研究领域“语篇语义学”是在1980年代才正式被提出,而且目前的几种学派各有侧重,研究理论和方法尚未形成统一的、完整的体系。甚至语篇语义的实体概念都没有清晰地提出过,基本都是把语篇意义作为心理学或话语分析的一个话题展开,偏重把语篇的意义看作是心理的属性,而语篇语义的语言学范畴的系统研究不多。本文以语言项的形式-意义制约关系为主线,把制约的视角拓展到语篇的层次,探索语篇的语义内容和结构的来源、成因,以及处理的方法,构建一个完整的语篇语义分析和处理的体系。本文的目的是在小句之下、句子层、句际关系、语篇层等四个层次上,讨论知识整合、信息操作、形成推理、语义表征等方面语义操作,构建一个综合的、整体性的语篇语义分析和处理的模型,对语篇意义的来源或基础、语篇整体的语义信息的处理过程、语义内容的组织方式、语篇语义结构的形式化表征等方面做出解释和说明。国外语篇语义研究主要有四大学派。欧洲大陆学派的语篇语义研究,侧重于从语言学和心理学的角度研究语篇的意义内容。van Dijk(1980)讨论了语篇语义的宏观结构,分析如何通过宏观规则的操作形成宏观命题;后来又在话语分析的框架下提出了话语的语义分析的七大特征或原则(Van Dijk, 1985a)。Seuren(1985)的《语篇语义学》是第一本以此为题的专着。它以模型-理论范式,整合了简化的命题(reduced propositions)之间的语篇计算和真值条件计算,从而展现了句子的意义是如何受到连贯语篇中的条件制约的。但是,他的着眼点最终还是以句子为主,对语篇的语用功能、语篇整体的特征等都没有涉及。悉尼学派的语篇语义研究,是在系统功能语法框架下,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作为社会符号的语篇在人际交往中的意义或功能,主要是结合系统理论和功能理论,研究语篇的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谋篇意义,并在系统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语言评价理论和语篇格律理论。语篇语义学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一部分,不是一个独立的分支。美国的形式语义学派的语篇语义研究,叫做动态语义学,代表理论是话语表征理论。语篇语义的基础是句子的真值条件,依靠符号和公式做严格的演算和表征,来计算、推导小句之间的意义关系。美国的功能主义学派的语篇语义研究,主要是在功能语法和话语分析领域,在信息结构、话题结构、指示关系等课题的研究成果深化了对语篇语义的认识。在语篇结构方面,修辞结构理论可以说明语篇段之间功能上的关系和整个语篇的层级性结构。在心理学的语篇理解的研究中,Kintsch(1988)的构造-整合模型,解释语篇中的语言知识是如何操作和整合,以形成语篇的心理表征的。Gernsbacher(1990)的结构建造框架,认为语篇理解是通过对语篇提供的信息的心理表征的强化或抑制,实现语篇的心理表征的构建。国内的语篇语义学研究刚起步,只有少数几篇论文,都是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下的语篇意义的研究。心理语言学的语篇语义研究侧重依照语言理解的心理学机制解释语篇语义的处理过程,但是在语言学上的观察和实验却是离散的,缺乏对语言现象的全面的把握和处理。形式语义学通过真值条件的逻辑公式来描写语篇语义关系,虽然准确、简洁、无歧义,但是对真值条件不确定的句子,如涉及语境和语用因素的,则无法处理。功能主义的语篇语义研究,较好地分析和掌握了语言的形式、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但是没有形成对这个分析过程的形式化的即表征,需要一个形式化的体系来全面而系统地记录语义分析和处理的过程。本文有两个根本问题。一个核心问题是:语篇语义学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落实到语言的实体上?换句话说,语篇的语义在多大程度上是语言为中心的?因为语篇的是“使用中的话语”,必然涉及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因素。语篇语义学在多大程度是语言学的,多大程度上是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这个问题又可以分解为几个子问题。首先,语篇语义的基础来源是什么?是词语?句子?还是语篇?其次,语篇的语义是怎么形成的?如何从词语、句子,以及句子和语篇的组织获得语篇整体的意义?第三,语篇的语义具有怎样的结构?另一个核心问题是:语篇的语义如何描写或表征?即,如何把语篇的语义分析的结果整合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中描写出来。本文的语义的基础是语言哲学上的整体论,即一个元素只有在整体中才有意义。语篇语义学既尊重语篇语义的组合性,从词、句的语义实体出发,进行语篇语义的构建;又重视语篇意义的整体性,充分考虑语篇整体的规约结构和意义。而且,整体论的语言学体系是非模块性,本研究中语篇语义分析的四个层次的区分是为分析的方便,它们并不是自然的、自治的,而是有内在的联系的。本文的理论基础是语篇语言学中的语义理论和构式语法中形式-意义对应的观点。在语义构建方面,本文认为语言项体现了形式-意义的制约关系,把语篇语言学中语义特征的分析和语篇语义构建中的各成分之间的关系,都分析为形式-意义之间的制约条件。这些制约条件标记为属性-值矩阵,以盒装图的形式表征出来,实现对语篇语义的描写。本文的研究方法是分析和比较语篇语义研究的理论,以制约条件为主导,构建起本研究的理论框架,然后通过语言实例来分析和论证,完善和改进该模型。在本研究的语篇语义学模型中,对语篇语义的处理包括三个方面:(1)内容,(2)结构,(3)表征。首先是对语篇语义的基础来源和基本内容的分析,进而是对这些内容的组织结构的分析,最后是把前两者予以形式化的表征。语言项是意义与形式的结合体,二者是一种互动的制约关系,这种制约是语篇的语义信息处理的指向标,指导着语篇的信息单位以何种形式来操作:建立新信息,强化或者抑制已有信息。本文在四个层次上来分析语篇语义和结构方面的制约关系。1.小句之下的信息和特征,主要包括:(1)独立的程序语的语义信息和特征,(2)短语的可及性与信息处理的关系,(3)关键词对于语篇意义框架的激活作用三个方面。2.句子层的信息和特征。小句是语篇语义的基本单位,语义分析包括三个步骤:(1)先从小句的题元结构分析获得基本的概念意义或逻辑意义;(2)然后通过信息结构的分析,明确语义内容在小句内的分布所传递话题、焦点等意义;(3)最后,还要考虑句子整体所具有的构式意义。3.小句关系的信息和特征。明确句际关系的本质是语义关系,在表达上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有语言标识的句际关系,有联系语和语法结构两个类别;二是无语言标识的句际关系,这主要是推理。4.语篇整体的信息和特征。把语篇看作是体现了功能和形式的对应的规约化的构式,相对应地本文从体裁和语篇类型分析语篇的交际功能和形式结构,重视语篇整体结构所传达的信息。这四个层次中,1和2属于语篇语义内容的分析,3和4属于语义结构的分析。二者又可归为一个范畴,即对语篇语义的实体的分析。语篇语义的另一个范畴是表征,即对语篇语义的形式化描写。本文提出以嵌套的特征结构盒装图为主要手段,表征语篇段的语义关系和结构,实现对语篇语义内容分析和结构构建的过程的描写。本研究试图证明,以制约条件为主线,通过构建一个整体性的分析和表征的体系,一方面,我们可以实现自下而上的从词语到语篇的语义分析,也可以实现自上而下的语篇整体对其成分的意义和结构的制约因素的分析,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特征结构的盒装图实现对整个语篇语义分析和处理做全程的描写和表征。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研究方法依然属于内省法。理论的完整性和实践的可行性还需要在自然语篇的意义处理中进一步检验和完善。在语料方面还不够丰富,中英文语料也没有区分,而且对语料的分析可以更详细和深入。语篇语义分析的盒状图的形式表征还要进一步细化。
邱明波[10](2011)在《动词的指向对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和反身代词的句内回指的制约》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动词的指向为切入点,研究现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和反身代词的句内回指问题。基本思路是:从最小的聚合关系与组合关系开始考察,逐步增加参数,不断替换参数,根据新增参数在动态的组合中对代词回指产生的影响的不同,对参数进行次范畴化,各类参数的次范畴化完成了,制约代词回指的因素也就揭示出来了。采用的方法是次范畴化、格式法、替换法。动词的指向是指动词所代表的动作或关系及于个体或个体的领域。在认知语法所谓的能性过程中,能量从施事发出,最终到达受事,从施事到受事,是能性的指向;在非能性过程中,虽然没有具体的能量流,但仍有抽象的关系,它反映了实体间的一种不对称,在观察、认识过程中,从感事到对象,这是观察的指向;在影响过程中,从致事到受事,这是因果的指向;在有方向的动作中,从动作者到朝向目标,这是动作方向的指向。动词的指向投射于句法,往往形成主谓宾结构。动词所代表的动作或关系由主语所代表的主体发出,及于宾语所代表的个体或个体的领域。动词的“指向”实际上反映了动词与其它句子主干的组配矩阵。在主谓宾句中,动词一般指向宾语。如果宾语是[+独存]性NP,动词的指向往往表示主体所发出的动作作用于个体;如果宾语是[-独存]性NP/AP/VP,甚至是小句S,动词的指向往往表示主体所发出的动作作用于个体的领域。其中,个体可能就是主体自身,这时个体往往用反身代词指代;个体也可能不是主体自身,而是客体他身,这时个体往往直接用普通名词指称,也可以用第三人称代词指代。以[±指向自身][±指向他身]、[±指向自身的领域][±指向他身的领域]、[±指向自身的非领域][±指向他身的非领域]6对语义特征为标准对动词进行次范畴化,可以形成动词的指向的分类系统。动词的“指向”包括内容与方向两个维度。动词指向不同的内容在句法上表现为动词带不同的宾语,形成不同的格式,我们因此分出直接指向、间接指向和关涉指向三大类;动词指向不同的方向反映动作主体与动作所及客体之间的同指或异指关系,因此把动词的指向分为外向、内向、双向三大类。把动词指向的内容次类和方向次类相互进行配对,就得到了单个格式层面动词的指向的9个次类。动词的“指向”是第三人称代词和反身代词回指的强制约因素之一,抓住动词的指向可以解释一大部分回指问题。在动词的指向理论框架内考察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和反身代词的回指,我们分别把“他”和“自己”代入格式中的X,并用以上6对语义特征对动词进行次范畴化,就得到了制约第三人称代词和反身代词的回指的动词分类系统S他和S自己,从而归纳出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和反身代词的句内回指规律。在对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和反身代词的回指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我们再以动词的指向的12对语义特征:[±指向自身他][±指向他身他]、[±指向自身自己][±指向他身自己]、[±指向自身的领域他][±指向他身的领域他]、[±指向自身的领域自己][±指向他身的领域自己]、[±指向自身的非领域他][±指向他身的非领域他]、[±指向自身的非领域自己][±指向他身的非领域自己]为纲,在多个格式层面把动词的两个子分类系统S他和S自己合起来对比分析,可以得到复杂外向动词、复杂内向动词、复杂双向动词、单纯外向动词、单纯内向动词、单纯双向动词6大类若干小类,形成动词的指向的复杂网络总系统S(S=S他US自己),最终达到给现代汉语动词系统定“向”的目的。又由于动词的指向的语义特征直接反映了动词指向的内容和方向,所以根据动词的总分类系统S,可以归纳出汉语第三人称代词与反身代词的分布规律。本文共六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回顾现有代词回指的研究文献,分析它们的成就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确立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为本文的理论框架,交待动词的指向概念、动词的指向的认知模型、动词的指向的语义特征的提取、动词的指向的次范畴化操作流程,并得出单个格式层面动词的指向的分类系统。第三部分主要以格式2/3/4为例,考察动词的指向对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句内回指的制约情况,得到动词的指向分类子系统S他,归纳出“他”的回指规律。第四部分主要以格式5/6/7为例,考察动词的指向对汉语反身代词的句内回指的制约情况,得到动词的指向分类子系统S自己,归纳出“自己”的回指规律。第五部分综合第三、四部分的考察结果,在多个格式层面形成动词指向总的分类系统S(S=S他US自己),为现代汉语动词系统定“向”,总结出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和反身代词的分布规律。第六部分为结语,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指出本文的不足及今后需进一步做的工作。
二、“直接统制”与“他”的句内所指规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直接统制”与“他”的句内所指规则(论文提纲范文)
(1)《红楼梦》中篇章回指的维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回指的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回指的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思路及创新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3.3 创新 |
1.4 研究对象及语料来源 |
2.回指及相关概念介绍 |
2.1 回指的定义 |
2.2 回指的分类 |
2.3 本文相关术语说明 |
2.3.1 回指的相关术语 |
2.3.2 回指的相关说明 |
3.《红楼梦》中不同类型的回指及其维译技巧 |
3.1 《红楼梦》中名词回指的分类及其维译技巧 |
3.1.1 同形回指 |
3.1.2 异形回指 |
3.2 《红楼梦》中代词回指的分类及其维译技巧 |
3.2.1 人称代词回指 |
3.2.2 指示代词回指 |
3.3 《红楼梦》中零形回指的分类及其维译技巧 |
3.3.1 单项零形回指 |
3.3.2 多项零形回指 |
3.4 小结 |
4.影响《红楼梦》中不同类型回指维译的制约因素 |
4.1 影响名词回指维译的制约因素 |
4.1.1 称谓表达方式的制约 |
4.2 影响代词回指维译的制约因素 |
4.2.1 上下文的制约 |
4.2.2 篇章表达的制约 |
4.3 影响零形回指维译的制约因素 |
4.3.1 语言特点的制约 |
4.3.2 话题因素的制约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关于日本型创新的建议》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摘要 |
第1章 引言 |
1.1 翻译实践背景 |
1.2 翻译实践意义与价值 |
第2章 翻译实践简介 |
2.1 翻译实践内容简介 |
2.2 翻译实践过程简介 |
第3章 文本分析与译前准备 |
3.1 文本分析 |
3.1.1 文本类型 |
3.1.2 文本语言特点 |
3.2 翻译理论与方法 |
3.3 译前准备 |
第4章 案例分析 |
4.1 句内括号的翻译 |
4.1.1 供选性文字 |
4.1.2 解说性文字 |
4.1.3 直注性文字 |
4.1.4 伴随性文字 |
4.2 “という”句型的翻译 |
4.2.1 “という+N”句型的翻译 |
4.2.2 “ということ”句型的翻译 |
第5章 结语 |
5.1 翻译实践总结 |
5.2 问题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件1 原文/译文对译 |
致谢 |
(3)汉语话题结构的动态句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与目标 |
1.2 研究理论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结构 |
2 话题结构研究述评 |
2.1 话题概念 |
2.1.1 Prague-话题与Halliday-主位 |
2.1.2 Hockett-话题 |
2.1.3 句法话题及句法话题结构 |
2.2 句法话题结构的形式特征 |
2.3 句法话题结构的功能特征 |
2.3.1 边缘成分的话题身份 |
2.3.2 边缘成分的信息状态和语篇功能 |
2.3.3 句法话题结构的信息包装 |
2.4 汉语话题与主语 |
2.4.1 赵元任等的观点 |
2.4.2 李讷(Li)等的观点 |
2.4.3 曹逢甫等的观点 |
2.5 汉语主语、话题及话题结构的辨认 |
2.5.1 汉语主语的辨认 |
2.5.2 汉语话题、话题结构的辨认 |
2.6 汉语话题结构的语法机制 |
2.6.1 传统解释 |
2.6.2 形式句法解释 |
2.6.3 语义/语用解释 |
2.6.4 动态句法解释 |
2.6.5 评述 |
2.6.6 总结 |
2.7 本章小结 |
3 理论框架:动态句法(DS) |
3.1 理论概述 |
3.1.1 自然语言的组合性与语境依赖性 |
3.1.2 自然语言处理之标示不足 |
3.2 核心概念 |
3.2.1 语言知识 |
3.2.2 句法与语义 |
3.2.3 语言解析与语言生成 |
3.2.4 语境 |
3.2.5 线性与递增性 |
3.2.6 合式性/合语法性 |
3.3 模型工具 |
3.3.1 树逻辑及节点修饰 |
3.3.2 树结构“生长” |
3.4 理论优势 |
3.5 DS对边缘结构的处理方案 |
3.5.1 左边缘结构 |
3.5.2 右边缘结构 |
3.5.3 DS模式下的话题和焦点效应 |
3.6 本章小结 |
4 汉语动态解析模型 |
4.1 DS的语言共性/个性观 |
4.2 汉语的整体句法特征 |
4.3 汉语动态解析模型的基本内容 |
4.4 汉语的计算规则——命题模版的构建 |
4.5 汉语的词项行为(一)——名词短语(NP)的解析 |
4.5.1 汉语无定限定词短语的解析 |
4.5.2 汉语专有名词(短语)的解析 |
4.5.3 汉语非无定限定词短语的解析 |
4.5.4 汉语光杆名词短语的解析 |
4.5.5 总结 |
4.6 汉语的语用行为 |
4.6.1 汉语代词的解析 |
4.6.2 汉语空成分的解析 |
4.6.3 汉语领属结构的解析 |
4.7 汉语的词项行为(二)——动词短语的解析 |
4.7.1 DS对动词短语的刻画 |
4.7.2 动词的标示不足 |
4.7.3 汉语动词短语的解析 |
4.8 本章小结 |
5 汉语话题化和左偏置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5.1 汉语话题化和左偏置结构简介 |
5.2 汉语左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方案 |
5.2.1 DS对话题化、悬置话题左偏置及附着性左偏置结构的处理方案 |
5.2.2 汉语左置句法话题句的DS处理方案 |
5.3 话题化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5.3.1 不含孤岛结构的话题化话题句 |
5.3.2 含有非特指、非特谓性孤岛结构的话题化话题句 |
5.3.3 含有特指、特谓性孤岛结构的话题化话题句 |
5.3.4 总结 |
5.4 左偏置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5.4.1 汉语左偏置话题句与话题化话题句的不同 |
5.4.2 论元共指性左偏置话题句的解析 |
5.4.3 非论元共指性左偏置话题句的解析 |
5.5 话题化和左偏置结构解析的英汉对比 |
5.5.1 汉英话题化结构的解析 |
5.5.2 谓词之左NP的解析 |
5.5.3 Ty(e~*→t)边缘话题的解析 |
5.5.4 无定、无指性边缘话题的解析 |
5.5.5 总结 |
5.6 本章小结 |
6 汉语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6.1 汉语式话题结构简介 |
6.2 汉语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方案 |
6.3 时地语域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6.4 领格语域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6.5 上位语域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6.6 背景语域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6.7 本章小结 |
7 论元分裂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7.1 论元分裂式话题结构简介 |
7.2 论元分裂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方案 |
7.3 数量短语作宾语的分裂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7.4 指量短语作宾语的分裂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7.5 “的”字短语作宾语的分裂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7.6 论元分裂式主谓句的动态解析 |
7.7 本章小结 |
8 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8.1 右置句法话题句简介 |
8.1.1 人类语言里的右边缘句法话题结构 |
8.1.2 汉语里的右置句法话题句 |
8.2 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方案 |
8.2.1 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合格条件 |
8.2.2 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方案 |
8.3 汉语右偏置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8.4 与话题化结构对应的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8.4.1 形容词谓语句和动词谓语句中主语的易位 |
8.4.2 主谓谓语句中主语的易位 |
8.4.3 名词谓语句中主语的易位 |
8.4.4 跟“的”字结构有关的主谓易位 |
8.5 与汉语式话题句对应的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8.5.1 右置话题能够补回可选性论元位置的情形 |
8.5.2 右置话题能够补回汉语式话题位置的情形 |
8.6 与论元分裂式话题句对应的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8.6.1 右置话题跟数量短语相关的情形 |
8.6.2 右置话题跟指量短语相关的情形 |
8.6.3 右置话题跟“的”字短语相关的情形 |
8.7 其它易位句的动态解析 |
8.7.1 副词的易位 |
8.7.2 述语和宾语之间的易位 |
8.7.3 连动结构所涉及的易位 |
8.7.4 兼语式所涉及的易位 |
8.8 本章小结 |
9 中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9.1 中置句法话题句简介 |
9.2 中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方案 |
9.3 受事类中置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9.4 拷贝式中置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9.5 分裂式中置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9.6 状语中置话题化的动态解析 |
9.7 “把”字句的动态解析 |
9.8 本章小结 |
10 多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10.1 多话题句简介 |
10.2 述题主谓结构之内嵌有话题结构的情形 |
10.2.1 话题化结构述题之内含有话题结构的情形 |
10.2.2 左偏置结构述题之内含有话题结构的情形 |
10.2.3 汉语式话题句述题之内含有话题结构的情形 |
10.2.4 论元分裂式话题句述题之内含有话题结构的情形 |
10.2.5 右置话题句述题之内含有话题结构的情形 |
10.3 左边缘话题多于一个的情形 |
10.3.1 左边缘含话题化话题的多话题句 |
10.3.2 左边缘含左偏置话题的多话题句 |
10.3.3 左边缘含汉语式话题的多话题句 |
10.3.4 左边缘含论元分裂式话题的多话题句 |
10.4 本章小结 |
11 结话 |
11.1 本研究的过程与结果 |
11.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11.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4)词汇功能语法视角下的汉语话题和话题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表征和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意义 |
1.6 理论框架 |
1.7 全文架构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2.1 研究状况 |
2.1.1 主语和话题的定义和判定标准 |
2.1.1.1 主语的界定 |
2.1.1.2 话题的界定 |
2.1.2 主语和话题的平面归属 |
2.2 动词前名词短语的话题标记 |
2.2.1 话题标记的定义及跨语言普遍性 |
2.2.2 话题标记的研究维度 |
2.2.2.1 无标话题的韵律表现 |
2.2.2.2 话题的句法机制 |
2.2.2.3 有标话题的形态表现 |
2.3 句首名词短语的生成方式 |
2.3.1 移位生成说 |
2.3.2 基础生成说 |
2.3.3 移位生成和基础生成混合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句首名词短语的分类及其属性 |
3.1 信息结构中的话题和焦点 |
3.2 句首名词短语的分类 |
3.3 功能结构中的句首名词短语属性 |
3.3.1 语法功能 |
3.3.2 语篇属性 |
3.3.3 语法化的语篇属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话题结构的长距离依存功能控制及功能不确定性 |
4.1 长距离依存 |
4.2 孤岛限制 |
4.2.1 句子主语孤岛 |
4.2.2 并列结构孤岛 |
4.2.3 附加语孤岛 |
4.2.4 孤岛限制的词汇功能语法简析 |
4.3 空语类 |
4.3.1 乔姆斯基(Chomsky)的空语类研究 |
4.3.2 黄正德(James Huang)的空语类研究 |
4.3.3 徐烈炯的自由空语类研究 |
4.4 功能不确定性(functional uncertainty) |
4.4.1 功能不确定性理论提出背景 |
4.4.2 功能不确定性理论的技术操作 |
4.5 现代汉语话题结构的功能不确定性 |
4.5.1 汉语话题结构的底部 |
4.5.2 汉语话题结构的主体 |
4.6 功能不确定性和功能控制的互动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句首非论元性名词短语及其结构词汇功能语法分析 |
5.1 功能不确定性中的所指路径 |
5.2 句法操作的线性顺序 |
5.2.1 从小框架到大框架 |
5.2.2 从大框架到小框架 |
5.3 话题化名词短语的句法身份 |
5.3.1 普通名词短语作状语 |
5.3.2 特殊的名词短语状语 |
5.4 省略式话题句的词汇功能语法研究 |
5.4.1 幸亏句考察 |
5.4.2 无动词话题句 |
5.4.2.1 名词谓语句 |
5.4.2.2 无动词形容词谓语句 |
5.5 汉语悬垂话题结构的词汇功能语法研究 |
5.5.1 作为附加语的名词短语 |
5.5.2 相关研究回顾 |
5.5.3 词汇功能语法分析 |
5.5.3.1“背景”属性的设定 |
5.5.3.2“参照点”属性的设定:一个统一的框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本研究主要观点 |
6.2 本研究主要贡献 |
6.3 本研究局限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5)回指理论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回指的概念界定及理论阐述 |
三、回指的语言理论及回指加工模型研究回顾 |
(一) 回指语言学理论 |
(二) 回指加工的心理语言学模型 |
四、汉语回指理论研究回顾 |
(一) 形式主义视角解释句内回指 |
(二) 功能主义视角解释篇章回指 |
五、结语 |
(6)汉英叙事语篇回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引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回指研究的理论背景 |
1.1.2 语篇中的回指 |
1.1.3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3 汉英回指对比研究现状 |
1.2.4 既往研究的局限性 |
1.3 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
1.3.1 研究的创新点 |
1.3.2 研究的难点 |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语料来源 |
1.6 基本思路和本文结构 |
2 回指研究理论体系建构 |
2.1 回指概念界定 |
2.2 回指的特征 |
2.3 回指的分类 |
2.4 零形回指与省略等零形式 |
2.5 小结 |
3 语篇回指的释义和制约机制 |
3.1 语篇因素的制约 |
3.2 功能因素的制约 |
3.2.1 语言经济原则的表现 |
3.2.2 语言明晰原则 |
3.2.3 语篇连贯的衔接手段 |
3.3 认知推理的制约 |
3.4 语义因素的制约 |
3.5 主题因素的制约 |
3.6 小结 |
4 汉英语篇回指分布模式对比 |
4.1 汉英语篇回指对比研究目的 |
4.2 汉英回指对比实证研究 |
4.3 数据统计步骤 |
4.4 数据分析 |
4.4.1 回指选择使用频率 |
4.4.2 名词回指线性距离分布特征 |
4.4.3 代词回指线性距离分布特征 |
4.4.4 零形回指线性距离分布特征 |
4.5 汉英语篇回指分布差异动因 |
4.6 小结 |
5 汉英语篇回指解析机制 |
5.1 回指解析与向心理论 |
5.2 向心理论简介 |
5.3 向心理论与语篇实体的关系 |
5.3.1 语篇连贯与注意状态 |
5.3.2 指称形式与语篇连贯 |
5.4 向心理论基本原理 |
5.5 对向心理论的修正 |
5.5.1 向心理论在回指解析中的局限 |
5.5.2 谓语动词的制约 |
5.5.3 主题的制约 |
5.6 小结 |
6 语篇回指解析规则的发掘与语料分析 |
6.1 主题规则 |
6.1.1 语篇主题和回指确认 |
6.1.2 语篇回指的识别确认 |
6.2 语篇主题对回指的制约 |
6.2.1 语篇主题中心论 |
6.2.2 主题链与回指链 |
6.2.3 主题连续性 |
6.2.4 多主题语篇 |
6.3 动词语义指向规则 |
6.3.1 动词的语义指向与句内回指 |
6.3.2 动词的语义指向与语篇回指 |
6.3.3 动词的语义指向与配价和依存的关系 |
6.3.4 语义指向的维度 |
6.3.5 动词语义指向的两项对立 |
6.4 实证性研究 |
6.5 小结 |
7 结语 |
7.1 本研究的性质 |
7.1.1 基于语料库的实证研究 |
7.1.2 汉英语言对比研究 |
7.2 本研究的发现和结论 |
7.3 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
7.3.1 本研究的理论价值 |
7.3.2 本研究的应用价值 |
7.4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7)人称代词“他”句内回指的歧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
1.2 研究现状 |
1.2.1 关于回指的研究现状 |
1.2.2 关于汉语人称代词“他”语义指向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他”及其先行语的分布 |
2.1 第三人称代词“他”的性质概述 |
2.1.1 产生及演变的历史渊源 |
2.1.2 指向性功能的特点 |
2.1.3 “他”的语义指向的类型 |
2.2 “他”的分布 |
2.2.1 “他”充当句子的主要成分 |
2.2.2 “他”充当句子的附加成分 |
2.2.3 “他”作复谓结构中的兼语 |
2.3 先行语的分布 |
2.3.1 先行语充当句子的主要成分 |
2.3.2 先行语充当句子的附加成分 |
2.3.3 作复谓结构兼语式中的兼语或连谓式中的宾语 |
2.4 “他”及其先行语的对应分布 |
2.4.1 句中只有一个可能的先行语时 |
2.4.2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可能的先行语时 |
第三章 “他”的句内回指歧义现象 |
3.1 “他”的句内回指歧义类型 |
3.1.1 从“他”与先行语的句法分布对应关系看 |
3.1.2 从“他”所充当的句法成分看 |
3.1.3 从动词的语义特征来看 |
3.2 “他”句内回指歧义产生的原因 |
3.2.1 句法原因 |
3.2.2 语义原因 |
3.2.3 语用、认知原因 |
3.3 影响回指判定的因素 |
3.3.1 句法因素 |
3.3.2 语义因素 |
3.3.3 语用因素 |
3.3.4 认知因素 |
第四章 “他”句内回指歧义的消解 |
4.1 句法分析 |
4.2 对句法判定方法的补充 |
4.2.1 语义分析 |
4.2.2 语用分析 |
4.2.3 认知心理分析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浅谈汉语反身代词的语义所指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约束理论与汉语的照应词 |
三、约束原则对汉语解释的局限性 |
四、结语 |
(9)基于制约条件的英语语篇语义分析及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缩略符号说明 |
绪论 |
第一节 对本研究的说明 |
一、语篇研究 |
二、语义学研究 |
三、制约条件 |
(一) 制约条件的定义 |
(二) 以制约条件为基础的缘由 |
(三) 意义与形式的相互制约关系 |
(四) 语篇处理中形式-意义制约的四个层次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语篇语义学的渊源和发展 |
二、国外相关研究的综述 |
三、国内相关研究的综述 |
四、对当前文献的评述 |
第三节 语篇语义学的研究目的 |
第四节 语篇语义研究的基本问题 |
第五节 语篇语义研究的几个基本概念 |
一、语篇语义的三种隐喻观 |
(一) 管道观 |
(二) 蓝图观 |
(三) 建筑观 |
二、语篇语义的两个方面 |
(一) 知识整合 |
(二) 信息操作 |
三、语篇的语义内容与结构 |
(一) 意义优先于形式 |
(二) 基于内容的研究 |
(三) 基于结构的研究 |
四、语篇语义的表征方法 |
(一) 线型 |
(二) 树型 |
(三) 盒状图型 |
第六节 对基本原理和数据来源的说明 |
第七节 本论文的思路和组织 |
一、论文的思路 |
二、论文的组织 |
上编 语篇语义的内容 |
第一章 小句之下的信息及特征 |
第一节 程序语的语义信息及特征 |
一、概念信息与程序信息 |
二、语篇分析中程序信息的处理 |
(一) 程序语的判断和区分 |
(二) 程序语和程序信息的类型 |
第二节 短语的形式特征与可及性 |
一、可及性理论简介 |
二、短语可及性的标记 |
(一) 短语的形式特征与可及性级别 |
(二) 决定短语可及性的三个特征 |
(三) 短语位置特征与可及性的关系 |
三、英语可及性标示语的分类 |
第三节 关键词的框架激活与框架构建 |
一、“框架”的概念 |
二、语篇语义处理中的两种框架 |
(一) 认知框架 |
(二) 语法框架 |
三、关键词的框架功能 |
(一) 关键词的框架激活 |
(二) 关键词与框架构建 |
(三) 语篇语义构建中的框架转换 |
小结 |
第二章 句子层的信息及特征 |
第一节 小句的题元结构 |
一、题元结构理论 |
二、题元角色的类型 |
三、题元与论元 |
四、论元与附加语 |
(一) 论元的类型 |
(二) 附加语 |
五、小句的题元结构分析 |
第二节 小句的信息结构 |
一、信息结构的语言学性质 |
(一) 信息结构的性质 |
(二) 信息结构的形式表征 |
二、已知信息与新信息 |
(一) 已知信息与新信息的概念基础 |
(二) 主位与主题操作 |
三、话题与焦点操作 |
(一) 话题 |
(二) 从小句的话题到语篇的主题 |
(三) 焦点操作 |
第三节 句子的构式意义 |
一、构式的定义 |
二、句子意义的组合性与整体性 |
三、句子意义与构式意义 |
小结 |
中编 语篇语义的组织 |
第三章 句际关系的信息与特征 |
第一节 小句关系研究的几个理论框架 |
一、Winter 的小句关系理论 |
二、以消息为中心的小句关系理论 |
第二节 句际关系的形式和性质 |
一、衔接 |
二、连贯 |
第三节 有语言标识的句际关系 |
一、联系语连接的句际关系 |
(一) 句际联系语的性质 |
(二) 句际联系语的类型 |
(三) 句际联系语的功能 |
二、基于语法结构的小句关系 |
(一) 跨越小句的主位推进 |
(二) 主位推进的类型 |
第四节 无语言标识的句际关系 |
一、句际关系的推理 |
二、句际推理关系的类型 |
三、确定小句关系的推理机制 |
(一) 根据情景做出的推理 |
(二) 动态语篇中对五方面事物的跟踪 |
(三) 从多视角确定小句关系 |
小结 |
第四章 语篇整体的信息和特征 |
第一节 语篇与构式 |
一、构式语法的语篇研究的渊源 |
二、作为规约构式的语篇模式 |
(一) 规约化的语篇 |
(二) 句法与语篇互补关系 |
(三) 语言形式的语境依赖性 |
(四) 作为体裁的框架 |
第二节 语篇整体的意义与功能:体裁与语篇类型 |
一、语篇的体裁与语篇类型 |
二、语篇体裁传达的信息 |
三、语篇类型的特征及信息 |
第三节 语篇的整体结构所传达的信息 |
一、语篇的宏观结构 |
(一) 宏观结构的语义属性 |
(二) 宏观操作的规则 |
二、语篇的超结构信息 |
(一) 语篇超结构的性质和特征 |
(二) 宏观结构和超结构的关系 |
(三) 侧重利用形式的语篇 |
小结 |
下编 语篇语义的表征 |
第五章 语篇语义的整体化形式表征 |
第一节 整体论的意义观 |
第二节 形式化表征的工作机制 |
一、构式分析所涵盖的信息 |
二、构式标注和分析的传统 |
(一) 嵌套盒装图 |
(二) 特征结构 |
三、特征合一的信息操作 |
(一) 特征合一简介 |
(二) 特征合一的四种情况和过程 |
第三节 实例分析:一个语篇语义分析与构建的表征过程 |
小结 |
结论 |
第一节 本研究的回顾 |
第二节 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10)动词的指向对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和反身代词的句内回指的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图示目录 |
表格目录 |
1. 代词的回指研究回顾与本文的研究思路 |
1.1 代词的回指问题 |
1.1.1 什么是回指 |
1.1.2 为什么要研究回指 |
1.1.3 代词回指研究回顾 |
1.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1.3.1.1 句法学派的回指研究 |
1.1.3.1.2 非句法学派的回指研究 |
1.1.3.2 国内研究概况 |
1.1.3.2.1 篇章回指研究概况 |
1.1.3.2.2 句内回指研究概况 |
1.1.3.3 国内外代词回指研究的成果与不足 |
1.2 本文的理论背景与研究思路 |
1.2.1 研究对象、范围、语料来源 |
1.2.2 理论背景:词汇语法理论 |
1.2.3 研究思路 |
1.2.4 研究目的、方法 |
1.2.4.1 研究目的 |
1.2.4.2 研究方案的论证 |
1.2.4.2.1 次范畴化 |
1.2.4.2.2 格式法 |
1.2.4.2.3 替换法 |
1.2.5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
2. 现代汉语动词的指向 |
2.1 以往的相关研究 |
2.1.1 语义指向 |
2.1.2 动词语义所及的方向 |
2.2 现代汉语动词的指向 |
2.2.1 动词的指向的界定 |
2.2.2 动词"指向"中的两项对立 |
2.2.2.1 "方向"的对立 |
2.2.2.2 "内容"的对立 |
2.2.2.3 动词的指向的认知模型 |
2.2.3 动词的指向的次范畴系统 |
2.2.3.1 动词的指向的语义特征的抽取 |
2.2.3.2 动词的指向的分类系统 |
2.2.3.3 动词的指向的句法表现 |
2.2.3.3.1 内向动词 |
2.2.3.3.2 双向动词 |
2.2.3.3.3 外向动词 |
2.2.4 动词的指向的认知模型Ⅰ的扩展运用 |
2.2.4.1 动词的指向的认知模型的概括力 |
2.2.4.2 领域与非领域的分界线 |
2.2.4.3 直接指向、间接指向和关涉指向 |
2.2.4.4 动词的指向的认知模型的递归使用 |
2.2.5 动词的指向中的连续统 |
2.3 小结 |
3. 动词的指向对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句内回指的制约 |
3.1 "NP_1+V+他(的)VP/AP/NP_2"中"他"的句内回指 |
3.1.1 "他"后的"VP/AP/NP_2"的次范畴化 |
3.1.2 主句动词V的次范畴化 |
3.1.2.1 格式_(2a 他)中V的次范畴化 |
3.1.2.2 格式_(2b 他)中V的次范畴化 |
3.1.3 格式_(2a 他)中"他"的回指情况 |
3.1.3.1 间接外向动词_他 |
3.1.3.2 间接双向动词_他 |
3.1.3.3 间接内向动词 |
3.1.4 格式_(2b 他)中"他"的回指情况 |
3.1.4.1 关涉外向动词_他 |
3.1.4.2 关涉双向动词_他 |
3.1.4.3 关涉内向动词_他 |
3.1.4.4 无向动词_他 |
3.1.5 小结 |
3.2 "NP_1NP_2+V+他(的)VP/AP/NP_3"中"他"的句内回指 |
3.2.1 "他"能否与NP_1同标 |
3.2.2 格式_(2 他)中次范畴系统在格式_(3 他)中的扩展使用 |
3.2.3 格式_(3a 他)中第三人称代词的回指情况 |
3.2.3.1 间接外向动词_他 |
3.2.3.2 间接双向动词_他 |
3.2.3.3 间接内向动词_他 |
3.2.4 格式_(3b 他)中第三人称代词的回指情况 |
3.2.4.1 关涉外向动词_他 |
3.2.4.2 关涉双向动词_他 |
3.2.4.3 关涉内向动词_他 |
3.3 "NP+V_1+V_2+他"格式中"他"的句内回指 |
3.3.1 格式_(4 他)能否回指NP |
3.3.1.1 格式_(4 他)的研究缘起 |
3.3.1.2 格式_(4 他)中PRO插入 |
3.3.2 格式_(2 他)的次范畴系统在格式_(4 他)中的扩展使用 |
3.3.3 格式_(4 他)中动词小类制约"他"的回指例证 |
3.3.3.1 间接外向动词_他 |
3.3.3.2 间接双向动词_他 |
3.3.3.3 间接内向动词_他 |
3.4 动词的次范畴系统_他的进一步扩展使用 |
3.5 动词的次范畴系统S_他制约第三人称代词句内回指的规律 |
3.5.1 动词的次范畴系统_他 |
3.5.2 小结:动词的指向制约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句内回指规律 |
4. 动词的指向对汉语反身代词的句内回指的制约 |
4.1 汉语反身代词的长距离约束 |
4.1.1 关于格式_(6 自己)和格式_(7 自己) |
4.1.2 动词V_2的指向的语义特征的抽取 |
4.1.2.1 格式_(6 自己)中动词V_2的指向的语义特征的抽取 |
4.1.2.2 格式_(7 自己)中动词V_2的指向的语义特征的抽取 |
4.1.3 动词V_2的次范畴化 |
4.1.4 格式_(6 自己)中"自己"的回指 |
4.1.4.1 直接外向动词_(自己) |
4.1.4.2 直接双向动词_(自己) |
4.1.4.3 直接内向动词_(自己) |
4.1.5 格式_(7a自己)中"自己"的回指 |
4.1.5.1 间接外向动词_(自己) |
4.1.5.2 间接双向动词_(自己) |
4.1.5.3 间接内向动词_(自己) |
4.1.6 格式_(7b自己)中"自己"的回指 |
4.1.6.1 关涉外向动词_(自己) |
4.1.6.2 关涉双向动词_(自己) |
4.1.6.3 关涉内向动词_(自己) |
4.1.7 长距离约束产生的原因与动词V_1的性质 |
4.2 汉语反身代词的次统制约束 |
4.2.1 次统制约束概念 |
4.2.2 次统制约束的动词制约 |
4.2.2.1 NP_1和NP_2都[+属人] |
4.2.2.2 NP_1[+属人]、NP_2[-属人] |
4.3 汉语反身代词的阻断效应 |
4.3.1 阻断效应研究回顾 |
4.3.2 "自己_1"与"自己_2" |
4.3.3 动词的指向对阻断效应的制约 |
4.4 动词的次范畴系统S_(自己)制约汉语反身代词的句内回指规律 |
4.4.1 动词的次范畴系统S_(自己) |
4.4.2 小结:汉语反身代词"自己"的句内回指规律 |
5. 动词的指向的次范畴系统及汉语第三人称代词与反身代词的分布规律 |
5.1 汉语第三人称代词与反身代词在动词的指向认知模型中的分布 |
5.1.1 动词指向个体 |
5.1.1.1 动词指向简单个体 |
5.1.1.1.1 直接外向动词 |
5.1.1.1.2 直接双向动词 |
5.1.1.1.3 直接内向动词 |
5.1.1.2 动词指向个体的非领域 |
5.1.1.2.1 关涉外向动词 |
5.1.1.2.2 关涉双向动词 |
5.1.1.2.3 关涉内向动词 |
5.1.2 动词指向个体的领域 |
5.1.2.1 间接外向动词 |
5.1.2.2 间接双向动词 |
5.1.2.2.1 间接双向动词 |
5.1.2.2.2 间接双向动词 |
5.1.2.3 间接内向动词 |
5.2 动词的指向次范畴系统S制约汉语第三人称代词与反身代词的分布规律 |
5.2.1 动词的指向次范畴系统及第三人称代词与反身代词的分布表 |
5.2.2 动词的指向系统制约第三人称代词与反身代词的分布例证 |
5.2.2.1 复杂外向动词 |
5.2.2.2 单纯外向动词 |
5.2.2.3 复杂双向动词 |
5.2.2.4 单纯双向动词 |
5.2.2.5 复杂内向动词 |
5.2.2.6 单纯内向动词 |
5.2.2.7 自向动词 |
5.2.2.8 无向动词 |
5.2.2.9 其它动词 |
5.3 动词的指向制约汉语第三人称代词与反身代词的分布规律 |
6. 结语 |
6.1 小结 |
6.1.1 代词的句内回指已有的研究成果 |
6.1.2 代词的句内回指研究中存在的空缺及难以解释的问题 |
6.1.3 动词的指向的界定 |
6.1.3.1 动词的直接指向 |
6.1.3.2 动词的间接指向 |
6.1.3.3 动词的关涉指向 |
6.1.4 动词的指向的语义特征及其在单个格式层面的分类系统 |
6.1.5 动词的指向对过去的难题的重新解释 |
6.1.6 动词的指向对第三人称代词的句内回指的制约规律 |
6.1.7 动词的指向对反身代词的句内回指的制约规律 |
6.1.8 动词的指向在多个格式层面的总分类系统及其制约汉语第三人称代词与反身代词的分布规律 |
6.1.9 动词的指向理论中的两个层面、两个维度及关涉指向在系统中的地位 |
6.1.10 动词的指向理论的认知基础 |
6.2 余论 |
6.2.1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 |
6.2.2 进一步的讨论 |
6.2.2.1 "指向"中的句法手段与词汇手段 |
6.2.2.2 直接指向、间接指向与关涉指向之间的对称与不对称 |
6.2.2.3 本文理论框架不能解释的一些问题 |
6.2.2.4 "指向"以外的其它制约因素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现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和反身代词的释义调查问卷 |
附录2: 问卷调查结果示例 |
后记 |
四、“直接统制”与“他”的句内所指规则(论文参考文献)
- [1]《红楼梦》中篇章回指的维译研究[D]. 陆玲.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7)
- [2]《关于日本型创新的建议》翻译实践报告[D]. 莫雪梅.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0(07)
- [3]汉语话题结构的动态句法[D]. 孙成娇. 浙江大学, 2019(01)
- [4]词汇功能语法视角下的汉语话题和话题结构研究[D]. 郑友奇.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01)
- [5]回指理论研究综述[J]. 桑彤.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3(12)
- [6]汉英叙事语篇回指研究[D]. 毛颢. 武汉大学, 2013(11)
- [7]人称代词“他”句内回指的歧义[D]. 韩雅文. 南京大学, 2013(08)
- [8]浅谈汉语反身代词的语义所指问题[J]. 林素廷.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2(10)
- [9]基于制约条件的英语语篇语义分析及构建[D]. 叶枫.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1(04)
- [10]动词的指向对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和反身代词的句内回指的制约[D]. 邱明波. 复旦大学,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