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后进生的教育转化(论文文献综述)
邹晓云[1](2020)在《城乡结合部小学班主任转化待优生的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结合部小学开始出现,并由于所处社会经济与文化环境的复杂性,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城乡结合部小学,往往存在外来务工子女多、留守儿童子女多、家长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家长对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等现象,造成的直接后果便是班级里待优生较多。转化待优生成为城乡结合部小学班主任亟待解决又深感棘手的工作。为此,本研究选择烟台市一所城乡结合部小学作为研究地点,以该学校成功转化待优生的班主任为个案考察对象,通过访谈法收集了四个班主任成功转化待优生的案例,在对这些案例进行整理和描述的基础上,分析了这些班主任成功转化待优生的策略,以便为城乡结合部小学班主任转化待优生提供参考。本研究具体分析了城乡结合部小学四个班主任成功转化待优生的案例,发现城乡结合部小学班主任转化待优生有效的策略为:(1)通过阅读教育理论着作汲取待优生转化的思想;(2)对待学生公正而严格,对学生充满信任;(3)把握城乡结合部小学待优生的特点,做到全面了解学生;(4)通过观察、谈话、家访等渠道寻找学生发展中出现各种问题的原因;(5)通过自我反思寻求待优生转化的有效方法,如采取作业分层、坚持正面引导、利用榜样的影响力量等;(6)积极利用家校合作进行转化。案例中城乡结合部小学班主任转化待优生所采用的策略既有共同之处又有相异之处,这恰恰反映了每个待优生呈现特点和形成原因的不同。因而,城乡结合部小学班主任转化待优生并无定法,班主任对待优生的积极转化有赖于他们深入学生内心,根据学生身上的特点和原因去寻找适合的方法进行因材施教。
李小平[2](2020)在《转化教育润物细无声——谈“后进生”教育转化策略》文中认为初中学校普遍存在成绩相对较差的一些学生被贴上"后进生"标签的现象,并由此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作为教师,应该关注班上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做到一视同仁。文章结合工作实践和经验,提出了关于教育转化"后进生"的四大策略:"一个都不能少"策略,"知彼知己"策略,"三心"策略,"众人合力"策略。
张孟月[3](2020)在《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后进生问题是每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也是教育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新高考背景下,在学生面对高中思想政治课选考和学考的新形势下,主要研究新高考视角下高中思想政治课上的后进生。再加上思想政治课本身有德育教育的功能,在转化后进生问题上有一定的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教师座谈会上谈到思政教师在学生立德树人方面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肩上有责任更有义务做好思想政治课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使思想政治课重燃新的生机。本人担任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五年,后进生问题一直是我研究关注的焦点。2018年我所在的湖北省正式开始新高考改革,这一年我正好作为第一批面对新高考改革的思想政治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观察,课后对学生的走访谈话,主要运用文献法、访谈法、案例研究法。并结合新高考改革的大背景,形成了对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原因及转化策略的一些思考。本文共有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包括四项内容。首先是研究依据和意义,介绍选这个题目的依据,有何理论和现实意义,为研究找到理论和实践的支撑;其次是文献综述,通过文献法,首先对国内外有关后进生的研究做一个概括总结,再通过研究现状评述总结已有研究的优缺点,为自己的研究找到突破点;再次是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最后是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第二部分是论文中核心概念的界定。通过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相关核心概念进行界定,为论文的写作界定清楚基本概念。第三部分是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成因,主要从学生、教师、学科、家庭四个方面多角的寻找原因。第四部分是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转化策略,针对原因找对策,这是本文的重点。但在上述策略中,我认为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应该在后进生转化中担任主要角色,所以本文中后进生的转化策略更侧重于当前教师应该怎么办,新高考中针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学考、选考合理制定教学目标,因材施教;精心安排教学内容,开发课程资源;教学模式的主动求变;教学方法的以退为进;新时代下,要增强教师的教学情怀;教学的同时要加强管理,因此要探索高中思想政治课走班教学管理的新方法;同时作为后进生同学,要养成好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最后在家长家庭教育的配合下逐步转变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第五部分是结语,作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我们探索转化后进生的道路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也还有一些问题需要直面,但是我们不能停止探索,要有信心更要有毅力。最后第六部分是参考文献和致谢。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在新高考中探索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使我们的思想政治科目在新高考中逐步改变现状,为奋战在一线的广大教育人打开一扇窗,让思想政治教师在新高考的路上,一抬头就能看到希望。
马镜涵[4](2019)在《小学数学后进生的对比个案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变化,在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后进生的教育给教师与家长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并且在需要特殊帮助的学生中占据比例较大的群体。对于学生来说自身的学习基础、学习环境、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性导致学习的差异性,所以班级内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些能力低、基础薄弱的学生。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更要注重后进生的数学能力的发展。数学能力不仅是学习科学的基础,还是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所以提高小学数学后进生的数学能力变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分为五部分,现分别对其主要内容进行如下介绍: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目的、意义、方法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创新之处。从梳理的国内外文献来看,现存研究主要是分析了数学后进生的特征,并针对其特性提出了转化的方法与策略,但小学数学后进生的转化研究显得不足,而且从课外辅导帮助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几乎无人做出这方面的讨论。本文运用个案研究的方法走进两位三年级数学后进生的生活,对他们数学成绩不良的原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进行转化教学,使课上与课后内容结合起来,形成合力,促进数学后进生的转化。第二部分是对后进生以及数学后进生进行界定。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受学科基础、学习环境、家庭环境、学习动机和学习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自身的智力发展水平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进而导致了数学后进生的产生。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后进生的特点进行总结。第三部分是对数学后进生的调查及分析。通过借鉴前人的调查方式及教师的指导设计问卷,对学生进行了调查,并对两名数学后进生的问卷进行分析,并对其父母、教师及校领导进行访谈,从而更深入的了解两名数学后进生的情况。第四部分呈现了对后进生的情况分析与转化过程。主要通过疏通家长、开导学生、对学生进行数学阅读与记忆训练、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应用题的训练以及放手学习、继续观察六个过程对两名后进生进行转化,并对两名后进生的变化进行对比。第五部分分别从学校、家长、教师、学生自身等四个方面,针对第三章和第四章所发现的问题给出转化建议。希望本研究可以为小学数学教师的后进生转化工作带来帮助。
冯哲原[5](2019)在《游戏化教学在后进生转化中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班级中往往存在一部分学习成绩落后、行为懒散、学习态度消极的学生,我们称他们为后进生。后进生的存在对于班风、学风的建设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如何对后进生进行有效转化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大量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缺乏是后进生形成的重要原因。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后进生转化问题的重要突破口。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游戏已经渐渐地融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而新课程教学改革以来,“寓教于乐”理念的提出,使游戏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被广泛关注,它的娱乐性和教育性相结合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有重要的理论、实践意义。本研究首先阐述了游戏化教学和后进生转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梳理了理论基础,界定了相关概念。通过问卷和访谈调查了后进生的学习现状。针对后进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内容理解困难、课堂参与度低等问题,将游戏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支持教学的重要手段,以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依据,把游戏和教学有机结合,以初中物理为学科背景,研究游戏化教学在后进生转化中的可行性和实效性。最后,选取上海市某初中八年级3个自然教学班进行了实践研究。研究发现游戏化教学能有效提高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提高课堂参与度。
韩秀萍[6](2019)在《农村小学后进生转化问题的实践研究 ——以潍坊市峡山区S小学为例》文中提出本次论文的理论基础是成败归因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因材施教思想;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总结整理相关资料的文献法、寻找研究对象共性的调查法、获取研究对象更多信息的访谈法、挖掘研究对象深层次原因的观察法。在对国内和国外研究成果分析整理的基础上,对潍坊市峡山区S小学三四五六年级的后进生发放问卷以获取研究数据,问卷从基本情况(年龄、性别等)、自我认知、自我情感、意志和行为习惯、学校因素、班级管理因素、社会因素入手,以调查数据为依托总结分析出农村小学后进生存在的主要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以及克服这些问题所采取的策略。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后进生普遍存在学习成绩偏差、自我认知不清、行为习惯不佳、意志力薄弱、师生关系紧张、亲子关系疏远等问题;他们的家长存在过分看重学习成绩、家庭教育失职、家庭成分残缺、隔辈溺爱严重等问题;学校对后进生认识不足、忽视后进生教育转化、班主任工作方法不恰当等;社会上“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也产生一定影响,最终使他们变成了真正的弱势群体。针对这些问题和原因相对应的从学生自身、家庭、学校、班主任、社会五个方面提出了转化后进生的具体措施,学生自身要树立正确学习观、培育浓厚学习兴趣、锻炼自身意志力;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转变自身身份、赏识与鼓励孩子、积极与学校合作;学校要落实校长责任制、创新考核评价机制、完善后进生发展计划、加大后进生转化激励力度;班主任要加强班风建设、开展班内结对帮扶、引导学生合理归因、因材施教、公平正义;努力构建良好社会风气、积极引导同伴群体交往;力求形成合力,促使后进生不论是学习成绩还是心理健康都得到提高。
蒋丽珺[7](2018)在《良好师生关系下后进生转化的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现代教育观念的变化,学生的个性化表现越加突出,传统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与学生个性化培养存在较多矛盾。在众多的矛盾问题中,师生关系矛盾一直是让教师较为头疼的问题,如何缓和与后进生之间的关系,积极引导后进生努力学习,成为了研究学者关注的重点内容。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后进生转化具有较大的影响,有较高的现实价值。本次研究从良好师生关系出发,首先,对良好师生关系下后进生转化的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方法、技术路线和创新之处等进行概述,明确本次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内容。而后,分析师生关系发展和现状,对师生关系的含义进行明确,分析师生关系的现状和师生关系异化的现状,从中分析异化和后进生出现的原因,明确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所面临的困境,以及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意义,提出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策略。从以上对师生良好关系的研究出发,对后进生进行系统分析,阐明转化的重要性和转化途径,提出具体的教育策略,并针对现代教育后进生转化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综上所述,后进生转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日常教学中的每一个机会,与后进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减少他们对学习的抵触心理,积极参与到学习生活中来。
贺仙文[8](2018)在《技工学校后进生的成因分析及管理对策研究 ——以云南铜业高级技工学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家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下,技工学校的发展体系也得到不断地完善和健全。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合作、开展职业教育培训等措施为技工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然而,由于大中专院校的扩招,生源减少,加之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和部分地区长期形成的重学历轻技能的意识,导致技工学校招生数量逐年急剧下降,使技工学校发展面临挑战。技工学校为更好地适应市场,想方设法大力招生,为保障生源数量,学生的综合素质就难以得到保证,加之来读技校的一般是没有顺利考上高中或大学的学生,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普通中学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于是就出现了大量的后进生。后进生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技工学校培养教育的总体质量,给技校及管理者带来一定的管理难度。同时随着国家工匠精神的提倡,国家越来越重视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技工学校所培养的学生毕业后一般去到行业生产的第一线,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进一步探究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管理转化这部分后进生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技双优的技能人才,对于技工学校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云南铜业高级技工学校为例,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后进生的基本情况、身份认同情况、学习习惯情况、行为习惯情况、家庭以及自身因素等方面进行调查,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一、研究背景及缘由;二、技工学校后进生的现状调查分析—以云南铜业高级技工学校为例;三、云南铜业高级技工学校后进生的管理对策建议。笔者从对后进生调查的现状中总结技工学校存在普遍性、自我身份认同度不高、对学习不感兴趣、自控能力较差等六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从社会、学校、家庭、自身四个方面分析后进生形成原因的基础上,从后进生的转化步骤为出发点,以多方配合管理形成合力为抓手,对后进生的管理对策提出建议,目的是促进技校后进生健康成长。
郭丰彪[9](2018)在《海兴县A初中“学习后进生”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对学习后进生的管理问题是每个学校都会遇到的教育问题,对学习后进生的管理教育,直接关系着学习后进生的学习发展和人生发展,也代表着学校的教学管理质量。本文通过对海兴县A初中班级学习后进生进行样本调查分析,发现学习后进生管理问题较为值得关注,在学校管理层面,学校学习后进生培养计划缺失,学校学习后进生进步监管机制缺失;在教师管理层面,教师对班级学习后进生管理责任心不足,教师对学习后进生管理方式单一,教师对学习后进生管理内容片面;在家长管理层面,家长对学习后进生教育目标设置不当,家长对学习后进生教育管理方式不当;在学习后进生自我管理层面,自我学习兴趣培育缺失,自我学习意志力不足,这些都是制约海兴县A中学班级学习后进生进步的障碍。对学习后进生管理不足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海兴县A初中的学校管理思想存在偏差,教师对学习后进生管理意识不足,家庭成员对学习后进生管理能力不足,学习后进生自我学习价值驱动设置不当。为此,要想提升海兴县A初中班级学习后进生管理,从学校管理层面,要端正学校教育管理思想,完善班级学习后进生管理档案,制定完善的学习后进生发展计划;从教师管理层面,要求教师增强学习后进生管理责任心,丰富学习后进生管理方式,丰富学习后进生管理内容,提升学习后进生管理意识;在学习后进生家长管理层面,学校要引导家长合理设置教育管理目标值,引导家长改善教育管理方式,引导家长提升教育管理能力;在学习后进生自我管理层面,学校要引导学习学习后进生要树立正确学习价值观,注重培育自身学习兴趣,要锻炼自身学习意志力等。
王翠侠[10](2017)在《SH中职学校后进生转化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后进生转化问题,一直是教育界的一大难题。中职学校是后进生的主要聚集地,后进生是中职学校的主要生源,是学校的主要教育对象,如何教育后进生,如何促使他们成人成才,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等,这是中职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本研究采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个案分析法等方法。通过调查SH中职学校后进生转化存在的问题有四方面:转化思想认识有误,转化手段陈旧,转化途径单一,转化过程缺乏持之以恒。导致后进生转化存在问题的原因包括三方面:教师对后进生的认识偏差,教师素质有待提高,学校管理机制不健全。最后得出中职学校后进生转化的对策: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全方位提升教师素质,提高其后进生转化能力,学校创建科学的后进生转化管理制度。本研究是结合本校后进生转化的实际而展开的,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理论研究与实证调查的有机结合;课题所形成的经验或成果将为今后班级,学校管理层面提供较为系统而全面的方法与模式,将有效地促进学校学生发展。
二、浅谈后进生的教育转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后进生的教育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1)城乡结合部小学班主任转化待优生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 |
(一)待优生内涵 |
(二)待优生分类 |
(三)待优生特点 |
(四)产生问题的原因 |
(五)待优生转化的策略相关研究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城乡结合部 |
(二)待优生 |
五、理论基础 |
(一)全面发展教育理论 |
(二)学生主体发展观 |
六、研究的内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的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案例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的选择 |
(一)案例研究的定义 |
(二)亲历案例研究 |
二、研究点的选取与背景 |
(一)抽样方法与研究点的选取 |
(二)研究地区D镇的背景介绍 |
(三)研究学校生源情况的背景介绍 |
三、访谈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一)访谈法 |
(二)访谈的主要阶段 |
四、研究的可靠性与研究伦理 |
(一)研究的可靠性 |
(二)研究伦理 |
第二章 案例分析 |
一、Z班主任转化待优生的案例分析 |
(一)案例背景 |
(二)案例分析 |
1.在阅读教育名着中领悟信任的力量 |
2.全面深入理解学生的表现和原因 |
3.重新认识单一说教方式的不足 |
4.注重与学生内心世界的沟通 |
5.有目的地提供同学间交往的方法与机会 |
6.帮助父母更好地表达对孩子的爱 |
7.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任务分层 |
(三)案例反思 |
二、Y班主任转化待优生的案例分析 |
(一)案例背景 |
(二)案例分析 |
1.注意不用语言伤害学生 |
2.深入分析学生表现背后的原因 |
3.帮助学生解决实质上的问题 |
4.沙盘游戏协助学生恢复心理健康 |
5.鼓励学生交朋友并给予具体的方法指导 |
6.化解学生对老师的抵触情绪,让学生学会感恩 |
7.促进学生自我分析问题并学会正确解决困难 |
(三)案例反思 |
三、J班主任转化待优生的案例分析 |
(一)案例背景 |
(二)案例分析 |
1.帮助家长认识和反思家庭教育中的问题 |
2.引导学生学会坚持 |
3.关注学生学习伙伴,指导学生交往 |
4.树立学习目标,恩威并施,以鼓励为主 |
5.制定班级制度,在班集体中转化待优生 |
6.发挥家委会的正面力量与家长沟通合力关注学生成长 |
(三)案例反思 |
四、M班主任转化待优生的案例分析 |
(一)案例背景 |
(二)案例分析 |
1.在阅读教育名着中领悟情感引导的力量 |
2.认真分析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 |
3.放大优点,委以“重任”,增强待优生的自信 |
4.对待优生寄予厚望,让他在自我实现中获得成功体验 |
5.改变传统师生关系,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
6.有章可循,让学生尽快理解老师 |
7.给予特殊学生适当关爱 |
(三)案例反思 |
第三章 城乡结合部小学班主任转化待优生的策略 |
一、通过阅读教育理论着作汲取待优生转化的思想 |
二、对待学生公正、严格,对学生充满信任 |
三、把握城乡结合部小学待优生的特点,做到全面了解学生 |
四、多渠道寻找学生发展中出现各种问题的原因 |
五、进行待优生转化方法的自我反思 |
六、积极利用家校合作进行转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转化教育润物细无声——谈“后进生”教育转化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一个都不能少”策略 |
二、“知彼知己”策略 |
三、“三心”策略 |
四、“众人合力”策略 |
五、结语 |
(3)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依据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关于后进生问题的研究 |
(二)国内关于后进生问题的研究 |
(三)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四、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关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后进生概念的概括 |
二、本篇论文中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概念的界定 |
(一)界定时,要抛开“差生”的提法 |
(二)界定时,要以人性化的观点来看待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的学科特点 |
(一)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多呈现浅阅读状态 |
(二)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原理理论理解呈现碎片化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学习不背书或死记硬背现象严重 |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对思想政治课本身缺乏兴趣 |
(五)与语数外学科相比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的转化相对较易 |
第二章 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成因 |
一、学生自身因素 |
(一)学考和选考学生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存在认知偏差 |
(二)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学习习惯差,学习信心不足 |
(三)走班教学中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自制力差,易受干扰 |
二、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课堂低效、方法素质有待提高 |
(一)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效果低效甚至无效 |
(二)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单一 |
(三)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能力素养有待提高 |
三、学科面临新高考,高中思想政治课地位尴尬,选考人数最少 |
(一)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成为新高考选考人数最少的科目 |
(二)学考制度下学生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兴趣不高 |
(三)新高考制度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设置和组织教学难度增加 |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社会地位尴尬 |
四、家庭教育不重视高中思想思想政治科目,过分溺爱 |
第三章 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转化策略 |
一、针对学考、选考合理制定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教学目标,因材施教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要从后进生的实际出发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要注重目标的统一性和有序性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要处理好与学考、高考目标要求的关系 |
二、精心安排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合理开发课程资源 |
(一)对于一些后进生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的运用 |
(三)合理开发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的主动求变 |
(一)同堂异构 |
(二)同课异构 |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的以退为进 |
(一)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一起读书 |
(二)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一起质疑 |
(三)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一起共鸣 |
五、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学情怀 |
(一)政治要强情怀要深 |
(二)思维要新 |
(三)视野要广 |
(四)自律要严人格要正 |
六、探索高中思想政治课走班教学管理的新方法 |
(一)实行行政班主任和高中思想政治课走班教师共同负责制 |
(二)实行高中思想政治课走班教学小组管理负责制 |
(三)建立高中思想政治课走班教学的信息化管理支撑系统 |
七、难得糊涂——改善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
八、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答题技巧 |
(一)牢固基础,善于联系,突出重点,击破难点,建立体系,灵活应用 |
(二)重视学科思维方式的培养、审题解题方法的总结 |
九、转变态度——家庭教育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形成合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小学数学后进生的对比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1.6 研究思路 |
第2章 后进生的理论概述 |
2.1 后进生的界定 |
2.2 数学后进生的界定 |
2.3 后进生转化的理论基础 |
第3章 数学后进生的调查及分析 |
3.1 选择研究对象 |
3.2 问卷调查内容与结果分析 |
3.2.1 问卷调查内容 |
3.2.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3.3 访谈 |
第4章 后进生情况分析与转化过程 |
4.1 后进生A、B的基本情况 |
4.1.1 后进生A的基本情况 |
4.1.2 后进生B的基本情况 |
4.1.3 后进生A、B的情况对比 |
4.2 数学后进生A、B的成因 |
4.2.1 数学后进生A的成因 |
4.2.2 数学后进生B的成因 |
4.3 数学后进生A、B的转化措施 |
4.3.1 疏导家长 |
4.3.2 开导学生 |
4.3.3 数学阅读与记忆训练 |
4.3.4 培养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
4.3.5 应用题训练 |
4.3.6 放手学习,继续观察 |
4.4 数学后进生A、B的变化对比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游戏化教学在后进生转化中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后进生 |
2.1.2 游戏化教学 |
2.2 文献综述 |
2.2.1 后进生相关问题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后进生相关问题国内研究现状 |
2.2.3 关于游戏化教学的国外研究现状 |
2.2.4 关于游戏化教学的国内研究现状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3.2 多元智能理论 |
2.3.3 沉浸理论 |
2.3.4 皮亚杰游戏理论 |
第3章 游戏化教学设计 |
3.1 后进生学习现状调查 |
3.1.1 问卷的设计 |
3.1.2 学生基本情况 |
3.1.3 学习兴趣情况 |
3.1.4 学习动机情况 |
3.1.5 学习习惯情况 |
3.1.6 学习环境情况 |
3.1.7 后进生学习现状访谈调查 |
3.1.8 后进生学习现状分析 |
3.2 课程与教材分析 |
3.3 教学资源分析 |
3.4 游戏化教学设计原则 |
3.4.1 适应性原则 |
3.4.2 平衡性原则 |
3.4.3 主体性原则 |
3.4.4 目的性原则 |
3.5 基于ADDIE的游戏化教学设计 |
3.5.1 教学目标设计 |
3.5.2 教学内容设计 |
3.5.3 游戏化教学模式设计 |
3.5.3.1 “情境-认知”模式 |
3.5.3.2 “情境-认知-情境-建构”模式 |
3.5.3.3 “问题-情境-探究”模式 |
3.5.4 游戏活动设计 |
3.5.5 教学评价设计 |
3.6 游戏化教学实施策略 |
3.6.1 关于“低”的策略 |
3.6.2 关于“勤”的策略 |
3.6.3 关于“多”的策略 |
3.6.4 关于“快”的策略 |
第4章 游戏化教学在后进生中的实践 |
4.1 实验对象分析 |
4.2 实验设计 |
4.2.1 实验目的 |
4.2.2 实验无关变量控制 |
4.2.3 实验评价工具 |
4.3 游戏化教学的实施 |
4.4 教学设计案例 |
4.4.1 “情境-认知”模式教学设计案例 |
4.4.2 “问题-情境-探究”模式教学设计案例 |
4.4.3 “情境-认知-情境-建构”模式教学设计案例 |
第5章 游戏化教学实验结果分析 |
5.1 评价设计 |
5.2 知识掌握情况分析 |
5.3 学习兴趣分析 |
5.4 后进生对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 |
5.5 使用意愿分析 |
5.6 课堂参与度分析 |
5.7 实施效果和原因分析 |
5.8 反思和总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创新之处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学生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 游戏化教学实施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3 学生课堂参与度评价量表 |
附录4 访谈提纲 |
致谢 |
(6)农村小学后进生转化问题的实践研究 ——以潍坊市峡山区S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三)研究述评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的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特色与不足 |
(一)研究的特色 |
(二)研究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农村小学后进生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农村小学后进生概念的界定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后进生概念界定 |
二、农村小学后进生教育转化的理论基础 |
(一)需求层次理论 |
(二)成败归因理论 |
(三)因材施教思想 |
第二章 峡山区农村小学后进生现状调查 |
一、峡山区农村小学后进生现状调查概述 |
(一)问卷调查概述 |
(二)访谈调查概述 |
二、峡山区农村小学后进生调查数据分析 |
(一)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二)访谈结果分析 |
第三章 农村小学后进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农村小学后进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学业成绩不理想 |
(二)行为习惯不佳,纪律性差 |
(三)自我认识不清,集体意识淡薄 |
(四)师生关系紧张,亲子关系疏远 |
二、农村小学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分析 |
(一)自我因素 |
(二)家庭因素 |
(三)学校因素 |
(四)社会因素 |
第四章 农村小学后进生转化的实践 |
一、促进农村小学后进生转化的策略 |
(一)自身方面 |
(二)家庭层面 |
(三)学校层面 |
(四)班主任层面 |
(五)社会层面 |
二、农村小学后进生转化的案例 |
(一)自我认知不清型 |
(二)行为习惯不当型 |
(三)意志力薄弱型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一、基本结论和发现 |
二、研究建议与意见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辞 |
(7)良好师生关系下后进生转化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师生关系发展和现状分析 |
2.1 师生关系发展及现状分析 |
2.1.1 师生关系的含义和发展 |
2.1.2 师生关系的现状 |
2.1.3 师生关系异化的现状 |
2.2 师生关系异化的原因分析 |
2.2.1 师生关系异化的事实依据 |
2.2.2 多角度看师生关系 |
2.3 师生关系异化的后果 |
2.3.1 学生对教育和教育体制的误解 |
2.3.2 后进生出现的原因 |
第3章 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
3.1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理念的缺失 |
3.1.1 教育观念和教师培训方式背离 |
3.1.2 继续教育内部功能缺失与窄化 |
3.1.3 缺乏不良问题的场景化培训 |
3.2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意义 |
3.2.1 适应现代化教学的要求 |
3.2.2 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
3.2.3 优化教育教学环境 |
3.3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举措 |
3.3.1 坚持教师的可持续性发展 |
3.3.2 加强培训机制,完善管理方案 |
3.3.3 素质教育理念深化 |
第4章 良好师生关系对后进生转化的策略 |
4.1 后进生及其影响 |
4.1.1 良好师生关系的界定和确立 |
4.1.2 后进生的定义与分类 |
4.1.3 后进生对班级、学校及社会的不良影响 |
4.2 后进生的转化 |
4.2.1 后进生转化的必要性 |
4.2.2 后进生转化的途径 |
4.3 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对后进生转化的策略 |
4.3.1 转变教育的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
4.3.2 从教学论的角度,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
4.3.3 从心理学角度,注重后进生心理沟通与辅导,克服后进生的心理障碍 |
4.4 后进生转化中应注意的问题 |
4.4.1 把握好与后进生进行谈话的内容和时机 |
4.4.2 掌握好对后进生表扬和批评的艺术 |
4.4.3 与家长交流的艺术 |
4.4.4 注重学校、教师、家长、社会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 |
4.4.5 对后进生的转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
第5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技工学校后进生的成因分析及管理对策研究 ——以云南铜业高级技工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缘由 |
一、当前技工学校招生形势严峻 |
二、当前技工学校生源问题 |
三、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技工学校 |
二、技工学校后进生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有关后进生概念的研究 |
二、有关后进生形成原因及管理对策的研究 |
三、已有研究的特点和本研究的立足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调查法 |
第二章 云南铜业高级技工学校后进生的现状调查分析 |
第一节 云南铜业高级技工学校的基本情况简介 |
一、云南铜业高级技工学校简介 |
二、云南铜业高级技工学校的办学特点 |
三、云南铜业高级技工学校面临的困难 |
第二节 云南铜业高级技工学校后进生现状调查设计 |
一、调查目的 |
二、问卷设计 |
三、调查对象 |
四、组织调查和对调查资料进行整理 |
第三节 云南铜业高级技工学校后进生的现状分析 |
一、技工学校后进生基本情况的调查 |
二、技工学校后进生身份认同的现状 |
三、技工学校后进生学习习惯现状 |
四、技工学校后进生行为习惯现状 |
五、技工学校后进生其他情况现状 |
六、访谈结果(包括访谈教师、学生) |
第四节 云南铜业高级技工学校后进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技工学校后进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技工学校后进生的成因分析 |
第三章 云南铜业高级技工学校后进生的管理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端正对技校生的认识,营造良好身份认同氛围 |
一、社会要完善制度,为技校生搭建广阔的发展空间 |
二、学校要营造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 |
三、教师要从心底认可技校后进生,做好教育引导工作 |
四、家庭送子女就读技校的观念需要更新 |
第二节 帮助技校生确立目标激发学习动力 |
一、家长的言传身教帮助技校生确立总目标 |
二、学校帮助技校生确定循序渐进的目标 |
三、教师督促帮助技校生完成学期目标 |
第三节 多方配合管理形成合力,促进技校后进生健康成长 |
一、政校合作,提升办学实力 |
二、师生配合,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
三、家校合作,同步教育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问卷调查 |
附录B 访谈提纲 |
附录C 访谈实录(含对教师、学生的访谈)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海兴县A初中“学习后进生”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初中学习后进生管理的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初中学习后进生管理的国外研究现状 |
1.4.3 国内外学习后进生管理研究现状述评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1.6 相关理论研究基础 |
1.6.1 人本管理理论 |
1.6.2 因材施教的思想 |
1.7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7.1 研究重点 |
1.7.2 研究难点 |
1.7.3 创新点 |
第2章 海兴县A初中学习后进生管理调查方案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分析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访谈法 |
第3章 海兴县A初中学习后进生管理调查问题分析 |
3.1 学校管理层面 |
3.1.1 学校对学习后进生档案管理缺失 |
3.1.2 学校对学习后进生培养计划缺失 |
3.1.3 学校对学习后进生进步监管机制缺失 |
3.2 教师管理层面 |
3.2.1 教师对学习后进生管理责任心不足 |
3.2.2 教师对学习后进生管理方式单一 |
3.2.3 教师对学习后进生管理内容片面 |
3.3 家长管理因素 |
3.3.1 家长对学习后进生教育目标设置不当 |
3.3.2 家长对学习后进生教育管理方式不当 |
3.4 学习后进生自我管理不足 |
3.4.1 自我学习兴趣培育缺失 |
3.4.2 自我学习意志力不足 |
第4章 海兴县A初中学习后进生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学校管理思想存在偏差 |
4.2 教师对学习后进生关注意识不足 |
4.3 家长对学习后进生管理能力不足 |
4.4 学习后进生自我学习价值驱动不当 |
第5章 海兴县A初中学习后进生管理对策 |
5.1 学校管理层面 |
5.1.1 端正学校教育管理思想 |
5.1.2 完善班级学习后进生管理档案 |
5.1.3 制定完善的学习后进生发展计划 |
5.2 教师管理层面 |
5.2.1 增强教师对学习后进生的管理责任心 |
5.2.2 丰富教师对学习后进生的管理方式 |
5.2.3 完善教师对学习后进生的管理内容 |
5.2.4 提升教师对学习后进生管理意识 |
5.3 学习后进生家长管理层面 |
5.3.1 学校要引导家长合理设置教育管理目标 |
5.3.2 学校要引导家长改善教育管理方式 |
5.3.3 学校要帮助家长提升教育管理能力 |
5.4 学习后进生自我管理层面 |
5.4.1 学校要引导学习后进生树立正确学习价值观 |
5.4.2 学校要引导学习后进生注重培育学习兴趣 |
5.4.3 学校要引导学生锻炼自身学习意志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SH中职学校后进生转化问题及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后进生 |
1.4.2 后进生转化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第2章 SH中职学校后进生转化现状调查 |
2.1 学校简介 |
2.2 调查问卷的设计、发放与回收 |
2.2.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2.2.2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2.3 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
2.4 访谈情况说明 |
第3章 SH中职学校后进生转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3.1 转化思想认识有误 |
3.1.1 班主任教师打压、排斥思想 |
3.1.2 任课教师不作为思想 |
3.2 转化手段陈旧 |
3.2.1 课堂教学手段按部就班 |
3.2.2 师生沟通手段缺乏平等 |
3.2.3 惩罚违纪手段简单粗暴 |
3.3 转化途径单一 |
3.3.1 忽视后进生的主体地位 |
3.3.2 忽视家庭教育的作用 |
3.3.3 忽视班级集体的影响 |
3.3.4 忽视企业文化的力量 |
3.4 转化过程不够深入持久 |
3.4.1 缺乏耐心教育 |
3.4.2 缺乏细心观察 |
3.4.3 缺乏转化恒心 |
第4章 SH中职学校后进生转化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对后进生的认识偏差 |
4.1.1 首因效应偏差 |
4.1.2 刻板印象偏差 |
4.2 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
4.2.1 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有待提高 |
4.2.2 教师科学文化素质有待提高 |
4.2.3 教师教育能力素质有待提高 |
4.2.4 教师心理素质和创新素质有待提高 |
4.3 学校管理机制不健全 |
4.3.1 各部门形式主义工作作风 |
4.3.2 缺乏详细的转化计划 |
4.3.3 缺少与各相关部门和人员的配合 |
第5章 SH中职学校后进生转化的对策 |
5.1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
5.1.1 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后进生 |
5.1.2 对待后进生应一视同仁 |
5.1.3 注重后进生其他领域的智能优势 |
5.2 全方位提升教师素质,提高其后进生转化能力 |
5.2.1 课堂教学要因材施教 |
5.2.2 师生交流要注重情理 |
5.2.3 转化行为要注重技巧 |
5.3 学校创建科学的后进生转化管理制度 |
5.3.1 制定后进生转化计划 |
5.3.2 优化后进生转化途径 |
5.3.3 深入持久推动转化工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四、浅谈后进生的教育转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城乡结合部小学班主任转化待优生的案例研究[D]. 邹晓云. 鲁东大学, 2020(01)
- [2]转化教育润物细无声——谈“后进生”教育转化策略[J]. 李小平. 教师, 2020(12)
- [3]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D]. 张孟月. 西南大学, 2020(01)
- [4]小学数学后进生的对比个案研究[D]. 马镜涵.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3)
- [5]游戏化教学在后进生转化中的实践研究[D]. 冯哲原.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6]农村小学后进生转化问题的实践研究 ——以潍坊市峡山区S小学为例[D]. 韩秀萍. 青岛大学, 2019(02)
- [7]良好师生关系下后进生转化的策略研究[D]. 蒋丽珺. 苏州大学, 2018(04)
- [8]技工学校后进生的成因分析及管理对策研究 ——以云南铜业高级技工学校为例[D]. 贺仙文. 云南师范大学, 2018(01)
- [9]海兴县A初中“学习后进生”管理研究[D]. 郭丰彪. 河北大学, 2018(12)
- [10]SH中职学校后进生转化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 王翠侠. 河北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