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附红细胞体病研究进展

猪附红细胞体病研究进展

一、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韩金成,伍生军,闫宗斌,于啸洋,金鑫,李文学,许应天,薛书江[1](2021)在《猪附红细胞体eno基因重组蛋白对仔猪免疫效果研究》文中认为为了研究猪附红细胞体eno基因重组蛋白对仔猪的免疫效果,本研究将9头仔猪随机平均分为3组:免疫组A皮下多点注射免疫纯化的猪附红细胞体重组蛋白rMseno,剂量为2.5 mg/头;免疫组B皮下注射免疫诱导后的重组菌Mseno/E. coli裂解液,剂量为5×108cfu/头;对照组C接种等量PBS;共免疫2次,2次免疫间隔21 d。在一免后0、7 d、14 d、21 d、28 d、35 d采集仔猪血清,通过间接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重组蛋白特异性抗体、IgG1、IgG2a、细胞因子IFN-γ和IL-4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仔猪CD4+T细胞、CD8+T细胞水平,评价重组蛋白对仔猪的免疫效果。间接ELISA方法检测结果显示,免疫组A和免疫组B猪血清中重组蛋白特异性抗体、IgG1、IgG2a、细胞因子IL-4和IFN-γ水平均极显着高于对照组C(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免疫组A和免疫组B CD4+T细胞水平极显着高于对照组C(p<0.01);免疫组A和免疫组B的CD8+T细胞水平和CD4+T细胞/CD8+T细胞比值显着高于对照组C(p<0.05);免疫组A与免疫组B比较,上述所测指标均差异不显着(p>0.05)。结果表明,猪附红细胞体eno基因重组蛋白能诱导仔猪产生较高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纯化后的重组蛋白与表达重组蛋白的重组菌裂解液所诱导的免疫效果差异不显着。本研究首次证实猪附红细胞体eno基因重组蛋白对仔猪的免疫效果,为猪附红细胞体病亚单位疫苗的研发提供参考依据。

杜秋明,郑秀红,樊晓旭,赵永刚,乔启波,南文龙,许龙春,吴晓东[2](2020)在《猪附红细胞体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AA)荧光检测方法的建立》文中提出为建立一种准确、快速的猪附红细胞体检测方法,根据猪附红细胞体α-烯醇化酶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经过筛选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扩增(RAA)荧光检测方法。结果显示,建立的方法在39℃恒温条件下20 min内即可特异性地检出猪附红细胞体,与猪肺炎支原体、猪链球菌、猪大肠杆菌、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非洲猪瘟病毒、健康猪血液无交叉反应,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1 copy/μL。用该方法对15份临床样本进行检测,结果阳性率为60%,与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结果一致。本研究建立的猪附红细胞体荧光RAA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操作简便可应用于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临床快速检测。

于丛爽,陈晓蕾[3](2020)在《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致病机理及中药防治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猪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的猪血液疾病,临床症状为贫血、腹泻、黄疸等,常伴有继发性疾病的发生,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发展。目前,强力霉素、土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有较好效果,但毒副作用较大,会导致药物残留、耐药性增强等问题。依据中药安全、不易产生耐药性、残留少、无污染等特点以及抑菌、抗病毒等药理作用将其开发应用于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有望取得突破。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病机制及中药对该病的防治效果进行简要综述。

关颖[4](2019)在《猪附红细胞体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猪附红细胞体病是附红细胞体附在猪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中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其主要症状为发热、贫血以及黄疸。猪附红细胞体病往往不会单独发病,一般与其他猪病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猪瘟等混合感染,危害严重,但是在防治上较为困难,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在兽医临床中主要以镜检法作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方式,包括鲜血直接压片法和血涂片染色法,但是这两种方法均不能准确识别病原体,使得镜检容易出现误差。因此急需建立一种准确高效且特异性强的检测方法用于临床生产。本实验主要包括三个实验部分:1、阳性标准质粒的构建。2、猪附红细胞体病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3、猪附红细胞体病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根据GenBank上已经发表的猪附红细胞体粘附基因MSG1,在其保守区域内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进行DNA体外扩增,胶回收后测序,测序结果为193bp左右与预期结果一致,与GenBank上已经发表的附红细胞体MSG1同源性一致。将提取的DNA用于质粒构建,构建的质粒用于下一实验的敏感性和标准曲线制作。利用构建的阳性质粒成功建立了猪附红细胞体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目的基因扩增曲线呈S型,且每一浓度梯度之间相差的Ct值较均匀;熔解曲线正常,存在单一的熔解峰,且无引物二聚体产生,Tm值为83.5℃;标准曲线的线性方程为Y=﹣2.6342X+39.855,标准曲线的斜率为﹣2.6342,截距为39.855,反应的相关系数R2为0.9977;特异性良好,与健康猪血DNA、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衣原体、弓形虫、猪圆环病毒Ⅱ型之间没有交叉反应。组内重复性实验的变异系数在0.84%2.98%之间,小于5%;组间重复性试验变异系数在0.65%4.08%之间,小于5%,说明建立的方法有良好的重复性;检测阳性质粒标准品的最低浓度为8.27×101拷贝/μL,比普通PCR检测方法敏感性高1000倍,说明该方法敏感性较好。以上结果说明所建立的猪附红细胞体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有良好的反应性。对同样30份血样的检测,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率为63.3%,普通PCR检测阳性率为50%,荧光定量PCR阳性检出率比普通PCR高13.3%。对来自岳阳、衡阳、耒阳、攸县四个县市的204份血样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这四个县市均有猪附红细胞体感染:不同种群感染情况为母猪>公猪>仔猪。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猪附红细胞体病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高效、准确、特异性好、操作简单等优点,检测结果更客观、直接,能够更准确的判定阴性、阳性以及可疑样本。通过对血液样本的检测发现猪附红细胞体病感染情况普遍存在。

游春梅[5](2019)在《青蒿素微囊的制备、表征及对犬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效果观察》文中指出犬附红细胞体病对犬只健康影响较大,青蒿素对动物机体附红细胞病有较好的疗效,但青蒿素稳定性较差,将其制备成微囊,可提高稳定性,达到缓释作用,更利于对犬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本试验拟将青蒿素制备成微囊,对其进行表征测试,并观察其对犬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效果。本实验采用复凝聚法制备青蒿素微囊,利用HPLC测定微囊包封率和载药量,利用包封率和载药量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试验筛选最佳处方工艺,测定微囊的粒径,绘制粒径分布图,以原料药物理混合物作对照考察微囊体外释放情况,并进行影响因素试验。最后,以患附红细胞体病犬只对象研究微囊对其治疗效果。结果显示,所得标准曲线为:y=16318x-103669,R2=0.9999,对照品日内精密度RSD为0.86%1.05%,日间精密度RSD为0.93%1.03%,平均回收率达到99.63±0.41%,RSD 0.53%。最佳制备处方工艺为搅拌温度50℃,囊心与囊材质量比1:3,明胶质量分数6%,搅拌速度700 r/min。所得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达到(92.43±0.89)%和(9.19±0.12)%。微囊呈圆形或类椭圆形,粒径30μm左右,呈正态分布。青蒿素原料药在15 min左右释放达到90%以上,微囊在此时仅释放约10%。高温和高湿实验显示,第5 d和第10 d,青蒿素原料药与青蒿素微囊相对含量差异显着(P<0.05)。强光照射实验显示,第5 d和第10 d,青蒿素原料药与青蒿素微囊相对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药效试验结果显示,给药第5 d时,青蒿素微囊组犬只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数和血糖值最高,白细胞数和血清胆红素最低,附红细胞体感染率下降最低,所有指标与其余各组差异显着(P<0.05),附红细胞体转阴率、治疗有效率和治愈率均为最高,分别达到90%、100%、90%。以上结果表明,所制备青蒿素微囊形状较好,粒径分布较为均匀;所选取的含量测定方法可行,有利于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准确测定;所制微囊包被较完全,且能符合临床用药的要求;微囊体外释放缓慢,对犬附红细胞体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路凌怡[6](2018)在《人附红体病诊断方法优化及人附红体体外培养研究》文中认为附红细胞体(简称附红体)属于条件致病微生物。人感染附红体的比例正逐年增加,附红体对人体的危害逐渐引起医学界的关注。目前实验室中对附红体的检测有直接镜检,染色镜检以及PCR法等。本课题通过对血液病患者附红体感染情况的调查、采取多种方法联合检测附红体以及尝试对人附红体的体外培养等对附红体进行了研究:1.利用吖啶橙荧光染色法调查血液病患者附红体感染情况,为血液病患者的感染控制提供依据。选取体检健康人50例,血液病患者223例,用吖啶橙荧光染色法检测附红体。结果发现,体检人群和血液病患者附红体感染率分别为12.00%和28.25%,血液病组感染率明显高于体检组(?2=5.711,P<0.05);男女性别之间,各年龄段之间以及血液科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之间的附红体感染均无明显差异;血液病组中淋巴瘤患者感染率最高,和其他血液疾病患者附红体感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血液病患者尤其是淋巴瘤患者易感染附红体,需在治疗时予以关注。2.分别用瑞氏-吉姆萨染色法和吖啶橙荧光染色法对223例血液病患者进行附红体检测,结果显示,瑞氏-吉姆萨染色法附红体检出率为46.19%,吖啶橙荧光染色法为28.25%。对两种方法均为阳性的40例标本进行PCR检测,选取其中1例阳性结果进行测序并分析,发现该序列与GenBank中猪附红体序列相似性为97%。结果表明,瑞氏-吉姆萨染色法和(或)吖啶橙荧光染色法可用于附红体感染的筛检,两种方法均为阳性时结合PCR检测可提高附红体检测特异性。3.将RPMI-1640培养基和胎牛血清按一定比例混合,添加葡萄糖等作为基础培养基,以正常人红细胞泥作为载体,接种人附红体感染的红细胞进行体外增殖培养。提取培养物基因组DNA,进行PCR检测分析。结果观察到附红体在培养24h时出现增殖高峰,感染率达80%左右。PCR检测结果与患者原始血样提取的附红体基因组序列一致。本研究进一步分析比较了附红体的实验室检测体系,初步建立了人附红体体外培养技术,为今后进一步研究人附红体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王淼,倪婷婷,伍生军,赵云,宋建臣,董亮,薛书江[7](2018)在《猪附红细胞体ENO基因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的构建及真核表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构建猪附红细胞体ENO基因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试验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猪附红细胞体ENO基因序列(登录号:CP002525.1)设计特异性引物,对ENO基因进行PCR扩增,并将纯化后的PCR产物克隆到pMD19-T载体中。用KpnⅠ和XhoⅠ对pMD19T-ENO进行双酶切后,将其亚克隆至腺病毒穿梭载体PCR259中,构建PCR259-ENO重组质粒,提取重组质粒进行鉴定。应用脂质体介导转染法将鉴定正确的PCR259-ENO重组穿梭质粒转染293细胞,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TA)检测ENO基因在293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显示,试验克隆的ENO基因长为1 182bp,编码393个氨基酸,与GenBank中ENO基因序列(登录号:CP002525.1)同源性为99%。构建的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PCR259-ENO经PCR和酶切鉴定正确,并且能在293细胞中表达,表明ENO基因成功插入腺病毒穿梭质粒PCR259中,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PCR259-ENO构建成功。

渠光辉[8](2018)在《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断方法建立及感染情况调查》文中研究表明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EHS)是由寄生在多种哺乳动物血液红细胞表面无细胞壁结构的生物—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猪附红细胞体病在猪群中普遍存在,临床表现为发烧,皮肤出现发绀,出血点,黄疸和瘀斑等症状。附红细胞体能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母猪繁殖障碍,严重的可引起死亡。由于猪附红细胞体一直缺乏规范有效的诊断方法和处于隐性感染状态易被忽视,因此建立准确有效的PCR诊断方法,在此基础上研制猪附红细胞体PCR诊断试剂盒是对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断与防控是十分有必要的。本研究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根据已经报道的猪附红细胞体MSG1基因序列在其保守域内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PCR最适合的退火温度为55℃,胶回收产物测序,测序结果与预估结果一致大小为1011bp,与Gen Bank上所公布的附红细胞体MSG1基因(登录号AM407404.1)序列同源性一致。本试验建立的PCR诊断方法的特异性强,与健康猪的血液、弓形虫、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猪伪狂犬、猪瘟、猪圆环Ⅱ均无交叉反应。阳性猪血样检测最低DNA浓度为20.0 fg/ul。该PCR诊断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准确性高、灵敏度高等特点。为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断以及试剂盒的组装和感染情况调查提供了有力的手段。根据本研究建立的PCR诊断方法,通过构建阳性对照、阴性对照,配制PCR引物和PCR反应液,组装了猪附红细胞体病PCR诊断试剂盒。对试剂盒进行了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稳定性以及保质期试验。并利用组装的检测试剂盒,对临床阳性样本进行了检测,以确定其准确性。与健康猪血样,弓形虫,猪细小病毒,猪伪狂犬,猪流行性腹泻,猪乙型脑炎,猪圆环Ⅱ型病毒的基因组均无交叉反应,试剂盒最低检测浓度为32.5fg/ul,重复性良好,经过40次反复冻融试剂盒阳性对照扩增结果仍有条带,-20℃条件下试剂盒保质期为6个月。利用试剂盒对湖南省部分地区送检的337头份猪血液样本进行附红细胞体感染率检测以及对其中100份育肥猪血液样进行猪瘟、蓝耳、猪伪狂犬病毒进行检测。对湖南省内湘潭、益阳、衡阳、永州、郴州五个地区猪附红细胞体感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郴州地区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率最高为69.2%,永州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率为61.5%,衡阳地区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率58.4%,湘潭地区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率为58.4%,益阳感染率最低为55.3%。对不同种群感染情况调查可知种公猪的感染率为82.1%,母猪感染率为74.1%,育肥猪感染率为43.8%,仔猪感染率为26.6%。混合感染情况调查:单独感染率为4.6%,其中与猪瘟混合感染率为83.7%,与蓝耳混合感染率为88.3%,与猪伪狂犬混合感染率为51.1%,四种疾病混合感染率为41.8%。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准确的诊断方法,组装了猪附红细胞体诊断试剂盒,对临床感染情况调查发现猪附红细胞体病感染情况普遍存在,以混合感染形式为主,公猪感染率大于母猪与育肥猪,育肥猪感染率大于仔猪。

倪婷婷[9](2018)在《猪附红细胞体PCR-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引起不明原因的发热、黄疸、贫血等症状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由于动物感染附红细胞体带来的危害日益严重,受到了各国的普遍关注,尤其在近几年给我国的畜牧养殖业造成重大损失。目前,该病没有标准的免疫控制方法和特效治疗药物,所因此,建立一种适合于临床快速诊断出该病的检测方法,减少该病对人畜的健康危害,对该病的控制及预防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依据GenBank发布的猪附红细胞体Eno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在引物的上下游5’端分别标记上生物素(BIOT)和地高辛(DIG),扩增获得PCR产物。按照PCR-ELISA方法操作,通过优化包被液种类、包被液浓度、结合抗体的反应条件、封闭条件、PCR产物稀释度及显色时间等,确定最优条件。通过检测的30份阴性样本的OD值计算本研究建立的PCR-ELISA方法的临界值。通过检测猪附红细胞体基因组DNA梯度稀释的OD值,测定该方法敏感性。通过扩增猪附红细胞体、猪链球菌、猪大肠杆菌、猪肺炎支原体、弓形虫及健康猪血基因DNA片段,检测所建立PCE-ELISA方法的特异性。通过对同一批次、不同批次包被酶标板的重复性试验来检测该PCR-ELISA方法的稳定性。应用所建立的PCR-ELISA方法对延边地区猪场40份猪血液样品检测,并与夏晓辉建立的PCR-ELISA方法比较。结果表明,常规PCR扩增出大小约为170bp,与预期结果相一致。PCR-ELISA优化结果确定了:包被缓冲液为pH 9.6的碳酸盐缓冲液、链酶亲和素浓度选择5μg/mL、酶标二抗选择1:2 000、3%BSA封闭液、2 mg/mL鲑鱼精DNA、封闭时间为60 min、PCR产物稀释30倍以及底物显色15 min等最佳反应条件。确定了本研究建立的PCR-ELISA方法的临界值为0.192。能检测出猪附红细胞体基因组DNA的最低浓度为0.33pg,敏感性较传统PCR方法高10倍。PCR方法与建立的PCR-ELISA方法未检测到猪链球菌、猪大肠杆菌、猪肺炎支原体、弓形虫等基因组DNA扩增后的PCR产物,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批内重复性试验与批间重复性试验结果的变异系数均低于10%,证明该方法稳定性较好。临床样本检测结果表明,阳性检出率为22.5%,表明该方法敏感性得到进一步提升。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敏感、特异、安全的猪附红细胞体检测方法,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早期预防、及时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许魁[10](2016)在《安徽省泗县猪附红细胞体病流行病学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附红细胞体病人和很多动物都可以感染,其发病有急性、热性和传染性特征,同时它也是一种免疫抑制病。它不但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同时对畜牧业生产的发展也有严重的影响。泗县是生猪生产和调出大县,在国家帮扶政策的促动下,逐步由散、粗、小规模养殖进入到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养殖阶段。养殖规模扩大和养殖数量增长的同时也突出了养殖业受附红细胞体病危害和影响的问题。随着附红细胞体病造成的损失愈加突出,其防治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论文对安徽泗县黄圩镇、大庄镇、墩集镇猪感染附红细胞体情况作此调查,旨在全面掌握泗县附红细胞体病情况,为本地区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该病作出应有的贡献。从三个乡镇收集300份临床症状疑似病例血样,分别通过瑞氏血涂片染色镜检法和PCR检测方法对上述样本进行检测,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附红细胞体16S rRNA基因的PCR扩增检测方法,其检出率明显高于瑞氏血涂片检测方法,但瑞氏血涂片染色检测法更便于推广和使用。数据统计结果表明:(1)不同规模或饲养方式的猪场,猪感染附红细胞体是明显不同的,200头以上猪场感染率要远远低于50头以下猪场,200头以上猪场平均感染率为32%,而50头以下猪场平均感染率已达到66.67%。(2)从调查地点来看,其中泗县墩集镇猪场感染率最高,达65%;其次是黄圩镇,为44%;最低是大庄镇,为39%。(3)从月龄来看,在月龄方面:仔猪感染低于育肥猪,育肥猪感染率达到54.67%,仔猪仅为44%。上述结果显示,安徽泗县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率较高,应建立有效防控措施,减少因该病而导致的死亡,以提高养猪业经济效益。

二、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猪附红细胞体eno基因重组蛋白对仔猪免疫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重组蛋白和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
    1.3 仔猪免疫试验
    1.4 免疫猪血清中猪附红细胞体eno蛋白特异性抗体的检测
    1.5 免疫猪血清中抗体类型检测
    1.6 免疫猪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检测
    1.7 免疫猪脾脏淋巴细胞的分离及T淋巴细胞的检测
    1.8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免疫猪血清中重组蛋白特异性抗体水平的检测
    2.2 免疫猪血清中抗体类型检测结果
    2.3 免疫猪血清中IFN-γ和IL-4的检测
    2.4免疫猪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检测
3 讨论

(2)猪附红细胞体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AA)荧光检测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样本来源
        1.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1.2 方法
        1.2.1 猪附红细胞体阳性样本确认
        1.2.2 猪附红细胞体DNA提取
        1.2.3 RAA引物、探针设计与筛选
        1.2.4 RAA扩增体系及反应条件优化
        1.2.5 敏感性试验
        1.2.6 特异性试验
        1.2.7 重复性试验
        1.2.8 临床样本检测
2 结果
    2.1 阳性样本确认
    2.2 引物探针筛选
    2.3 反应条件及扩增体系优化
    2.4 敏感性试验
    2.5 特异性试验
    2.6 重复性试验
    2.7 临床样品检测
3 讨论

(3)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致病机理及中药防治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附红细胞体的病原学及传播途径
2 猪附红细胞体病致病机理
    2.1 猪附红细胞体对红细胞的粘附和侵入
    2.2 红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及凝血功能的变化
    2.3 附红细胞体感染对机体免疫能力的影响
    2.4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产生
3 中药防治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应用效果
    3.1 中药对猪附红细胞体的影响
        (1)中药对猪附红细胞体粘附红细胞的影响。
        (2)中药对猪附红细胞体粘附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3)中药对猪附红细胞体的杀灭作用。
    3.2 中药对病猪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3.3 中药对患病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
4 展望

(4)猪附红细胞体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附红细胞体研究进展
    1.1 附红细胞体病原学研究
        1.1.1 病原的历史来源及分类
        1.1.2 种类
        1.1.3 病原的生物学特征
        1.1.4 增殖方式
        1.1.5 体外人工培养
    1.2 流行病学研究
        1.2.1 分布及流行季节
        1.2.2 传染源
        1.2.3 传播途径
    1.3 附红细胞体致病机理
    1.4 临床症状
    1.5 病理变化
    1.6 猪附红细胞体检测技术的发展
        1.6.1 形态学诊断
        1.6.2 免疫学诊断法
        1.6.3 分子生物学诊断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阳性质粒标准品的构建
    2.1 试验材料
        2.1.1 样本
        2.1.2 主要试剂和实验仪器
        2.1.3 引物的设计与探索
    2.2 方法
        2.2.1 猪附红细胞体DNA的提取
        2.2.2 PCR试验
        2.2.3 琼脂糖凝胶电泳
    2.3 荧光定量PCR标准质粒的制备
        2.3.1 电泳鉴定
        2.3.2 PCR产物回收与纯化
        2.3.3 连接转化
    2.4 试验结果
        2.4.1 样品普通PCR后电泳检测结果
        2.4.2 样品使用荧光引物扩增结果
        2.4.3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
        2.4.4 重组质粒的测序分析
        2.4.5 标准品模板的制备及浓度测定
    2.5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猪附红细胞体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3.1 材料
        3.1.1 试剂、仪器设备
        3.1.2 菌株、病毒
    3.2 荧光定量PCR扩增
    3.3 荧光定量PCR敏感性试验
    3.4 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的建立
    3.5 荧光定量PCR特异性试验
    3.6 荧光定量PCR重复性试验
    3.7 结果与分析
        3.7.1 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敏感性检测结果及标准曲线生成
        3.7.2 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特异性检测结果
        3.7.3 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重复性检测结果
    3.8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荧光定量PCR与普通PCR的对比及应用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样本
        4.1.2 主要试剂和试验仪器
        4.1.3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4.1.4 方法
    4.2 结果
        4.2.1 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与普通PCR灵敏度比较
        4.2.2 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临床样本检测标准
        4.2.3 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检测
        4.2.4 普通PCR检测结果
        4.2.5 普通PCR检测与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比较
        4.2.6 样品检测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创新与结论
    5.1 创新
    5.2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青蒿素微囊的制备、表征及对犬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附红细胞体病研究现状
        1.1 病原学
        1.1.1 病原分类
        1.1.2 病原形态
        1.1.3 生物学特征
        1.1.4 病理特征
        1.2 诊断学
        1.2.1 光镜镜检
        1.2.2 动物试验
        1.2.3 免疫学诊断
        1.2.4 分子生物学诊断
        1.3 治疗与控制
    2 青蒿素制剂的研究现状
        2.1 经肠道给药制剂
        2.1.1 口服抗疟制剂
        2.1.2 新型口服制剂的探索研究
        2.2 非肠道给药制剂
        2.2.1 经皮给药制剂
        2.2.2 栓剂
        2.2.3 注射剂
        2.3 其他类型制剂
        2.3.1 脂质体
        2.3.2 纳米粒
    3 微囊的研究现状
        3.1 微囊的优点
        3.2 微囊的释药机制
        3.3 微囊的材料
        3.3.1 芯材
        3.3.2 膜材
        3.4 微囊的制备方法
        3.4.1 化学法
        3.4.2 物理化学法
        3.4.3 物理机械法
    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青蒿素微囊的制备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和仪器
        1.1.1 实验药品和试剂
        1.1.2 实验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青蒿素微囊的制备
        1.2.2 青蒿素含量测定方法建立
        1.2.3 青蒿素微囊包封率和载药量的测定
        1.2.4 正交试验筛选最佳微囊制备处方
        1.2.5 验证试验
    2 结果及分析
        2.1 适应性及专属性实验结果
        2.2 标准曲线结果
        2.3 精密度和回收率实验结果
        2.4 正交试验结果
        2.5 验证试验结果
    3 讨论
        3.1 关于微囊含量的测定
        3.2 包封率和载药量
    4 结论
第三章 青蒿素微囊的表征测试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和仪器
        1.1.1 实验药品和试剂
        1.1.2 实验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微囊的性状及粒径
        1.2.2 药物释放度评价
        1.2.3 微囊影响因素实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性状和粒径
        2.2 药物释放度结果
        2.3 影响因素试验考察结果
        2.3.1 高温试验结果
        2.3.2 高湿试验结果
        2.3.3 强光照射试验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四章 青蒿素微囊对犬附红细胞体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和仪器
        1.1.1 实验药品和试剂
        1.1.2 实验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动物选择
        1.2.2 实验分组
        1.2.3 试验动物饲养管理
        1.2.4 试验观察指标
        1.2.5 疗效判定
    2 结果及分析
        2.1 血常规测试结果
        2.2 血液生化测试结果
        2.3 疗效结果比较
    3 讨论
    4 结论
总体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人附红体病诊断方法优化及人附红体体外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历史与分类
    1.2 生物学性状
    1.3 流行特点及致病性
    1.4 实验室检查法
    1.5 治疗和预防
    1.6 公共卫生意义
    1.7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8 本课题研究内容
    1.9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血液病患者人附红细胞体感染调查
    前言
    2.1 材料和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多重方法联合检测附红体的应用研究
    前言
    3.1 材料和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附红细胞体体外培养
    前言
    4.1 材料和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4.4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附录一
致谢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7)猪附红细胞体ENO基因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的构建及真核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抗凝血与血清
        1.1.2 主要试剂
    1.2 引物设计与合成
    1.3 PCR扩增
    1.4 克隆载体pMD19T-ENO构建和鉴定
    1.5 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PCR259-ENO的构建与鉴定
    1.6 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PCR259-ENO转染293细胞
    1.7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
2 结果
    2.1 PCR扩增结果
    2.2 克隆载体pMD19T-ENO的鉴定
    2.3 PCR259-ENO重组质粒的鉴定
    2.4 目的基因测序及序列分析
    2.5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ENO基因的表达
3 讨论
4 结论

(8)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断方法建立及感染情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附红细胞体研究进展
        1.1.1 发展过程
    1.2 病原学及生物学特性
        1.2.1 分类地位
        1.2.2 形态结构
        1.2.3 染色特性
        1.2.4 增殖方式
        1.2.5 附红细胞体体外培养
    1.3 流行病学
        1.3.1 易感动物
        1.3.2 流行季节
        1.3.3 传播途径
    1.4 致病机理
        1.4.1 自身免疫应答
        1.4.2 血浆成分改变
        1.4.3 贫血发生机制
        1.4.4 内皮靶向
    1.5 临床症状
    1.6 疾病诊断方法
第二章 猪附红细胞体病PCR诊断方法建立
    2.1 实验材料
        2.1.1 样本
        2.1.2 主要实验仪器和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DNA提取方法改进
        2.2.2 引物设计与合成
        2.2.3 PCR反应
    2.3 PCR产物纯化与回收
    2.4 扩增序列鉴定与分析
    2.5 最适退火温度筛选
    2.6 特异性试验
    2.7 灵敏度试验
    2.8 重复性试验
    2.9 试验结果
        2.9.1 PCR扩增结果
        2.9.2 扩增序列鉴定结果
        2.9.3 退火温度筛选试验结果
        2.9.4 特异性试验结果
        2.9.5 灵敏度试验结果
        2.9.6 重复性试验结果
        2.9.7 讨论与小结
第三章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断试剂盒组装
    3.1 材料与仪器
        3.1.1 实验仪器设备
        3.1.2 试剂与菌样
        3.1.3 试验方法
    3.2 试剂盒组装
        3.2.1 PCR诊断试剂盒组成
        3.2.2 包装规格
        3.2.3 预期用途
        3.2.4 检测原理
        3.2.5 诊断试剂盒主要成分
    3.3 保存条件及有效期
    3.4 操作使用说明
    3.5 试剂盒参数检测
        3.5.1 灵敏度检测试验
        3.5.2 特异性检测试验
        3.5.3 稳定性试验
        3.5.4 重复性试验
        3.5.5 保质期试验
        3.5.6 临床样本检测试验
    3.6 试验结果
        3.6.1 阳性样本鉴定结果
        3.6.2 目的基因测序结果
        3.6.3 灵敏度试验结果
        3.6.4 特异性检测试验结果
        3.6.5 稳定性试验结果
        3.6.6 重复性试验结果
        3.6.7 试剂盒-20℃保质期试验结果
        3.6.8 临床样本检测试验结果
    3.7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湖南地区猪附红细胞体病感染情况调查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样本来源
        4.1.2 主要仪器
        4.1.3 酶类和试剂
        4.1.4 实验方法
    4.2 检测结果
        4.2.1 部分送检血样PCR检测结果
        4.2.2 湖南省不同地区猪附红细胞体感染情况
        4.2.3 不同群体感染情况调查
        4.2.4 猪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情况调查
    4.3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创新与结论
    5.1 创新
    5.2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9)猪附红细胞体PCR-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附红细胞体病的概述
        1.1 病原学
        1.2 流行病学
        1.3 危害
    2 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2.1 直接镜检法
        2.2 血清学诊断法
        2.3 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
    3 PCR-ELISA技术研究进展
        3.1 引物探针标记法
        3.2 双引物标记法
        3.3 PCR-ELISA技术的应用
    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1 试验样本
        1.2 其他病原体
        1.3 引物
        1.4 试验用试剂
        1.5 主要试剂以及配制方法
    2 方法
        2.1 血液DNA模板的提取
        2.2 PCR扩增与最佳退火温度筛选
        2.3 PCR-ELISA检测方法操作步骤
        2.4 包被液的比较与选择
        2.5 链酶亲和素浓度及抗地高辛抗体稀释浓度的选择
        2.6 封闭条件筛选
        2.7 显色时间筛选
        2.8 PCR循环数以及稀释倍数的筛选
        2.9 PCR-ELISA临界值的确定
        2.10 PCR-ELISA特异性检测
        2.11 PCR-ELISA敏感性检测
        2.12 PCR-ELISA重复性检测
        2.13 临床样本检测
结果
    3.1 目的基因PCR扩增及退火温度筛选
    3.2 包被液的比较与选择
    3.3 链酶亲和素浓度及抗地高辛抗体稀释浓度的选择
    3.4 封闭条件筛选
    3.5 显色时间筛选
    3.6 PCR循环数以及稀释倍数的筛选
    3.7 PCR-ELISA临界值的确定
    3.8 PCR-ELISA特异性试验
    3.9 PCR-ELISA敏感性检测
    3.10 PCR-ELISA重复性检测
    3.11 临床样本检测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10)安徽省泗县猪附红细胞体病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
综述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检测仪器
        1.1.2 细胞与载体
        1.1.3 主要试剂
        1.1.4 病料来源
        1.1.5 试验方案设计与分组
        1.1.6 引物设计
        1.1.7 主要溶液配制
    1.2 方法
        1.2.1 临床症状观察
        1.2.2 血涂片染色镜检法
        1.2.3 分子生物学PCR方法检查
        1.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观察结果分析
    2.2 血涂片染色镜检结果
    2.3 PCR检测结果
        2.3.1 PCR扩增目的基因
        2.3.2 基因测序结果
    2.4 不同地点养殖场感染情况
    2.5 不同规模养殖场发病情况
    2.6 不同月龄猪群发病情况
    2.7 PCR检测法与血涂片染色法对比
3 讨论
    3.1 附红细胞体发病情况
    3.2 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
    3.3 养殖环境、饲养规模、月龄大小等与附红细胞体感染关系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四、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猪附红细胞体eno基因重组蛋白对仔猪免疫效果研究[J]. 韩金成,伍生军,闫宗斌,于啸洋,金鑫,李文学,许应天,薛书江.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21
  • [2]猪附红细胞体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AA)荧光检测方法的建立[J]. 杜秋明,郑秀红,樊晓旭,赵永刚,乔启波,南文龙,许龙春,吴晓东. 中国兽医学报, 2020(11)
  • [3]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致病机理及中药防治进展[J]. 于丛爽,陈晓蕾. 畜禽业, 2020(08)
  • [4]猪附红细胞体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D]. 关颖.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5]青蒿素微囊的制备、表征及对犬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效果观察[D]. 游春梅.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6]人附红体病诊断方法优化及人附红体体外培养研究[D]. 路凌怡.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7]猪附红细胞体ENO基因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的构建及真核表达[J]. 王淼,倪婷婷,伍生军,赵云,宋建臣,董亮,薛书江. 中国畜牧兽医, 2018(08)
  • [8]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断方法建立及感染情况调查[D]. 渠光辉. 湖南农业大学, 2018(09)
  • [9]猪附红细胞体PCR-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研究[D]. 倪婷婷. 延边大学, 2018(12)
  • [10]安徽省泗县猪附红细胞体病流行病学调查[D]. 许魁. 安徽农业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猪附红细胞体病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