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化农民环境意识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陈凯莉[1](2020)在《苏州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作为基础性产业,在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中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循环经济为农业循环化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已日趋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股热潮,也是苏州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循环经济学理论、系统论、生态经济学等相关理论,概述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原则、模式等。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调查的结合,对苏州农业发展的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根据苏州地区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现状,对苏州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进行SWOT分析,并对其模式具体内容的构建及其保障措施展开探讨。本文研究表明:(1)苏州地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具有足够的经济基础与政策导向优势,但同时面临资金、技术方面的挑战;(2)通过对苏州地区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构建的动力机制分析,表明该驱动来源于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更高的经济效益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环境保护意识。因此,农业循环经济模式需要从政府主导、龙头企业引领及农户广泛参与三方面开展,产业循环升级为目标,通过多方参与,建立起以农业为基础,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链条的循环运作流程。(3)结合前文分析,加之从国内外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成功的实践案例中汲取经验,综合地构建出苏州从萌芽阶段的“农养+游”模式到发展相对完善的“农养沼+游”的成长模式再到成熟推进的“农养沼加+游”的高级模式的递进模式。(4)结合苏州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从环境意识、机制、技术和资金四个维度针对性提出四点保障措施,促成苏州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以期实现苏州农村环境质量和农业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升,实现苏州地区农业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形成循环绿色发展,从而加快实现乡村振兴的进程,建设发展美丽苏州。
陈安琪[2](2020)在《论农民环境权的法律保护》文中研究指明新时代以来,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认为这是影响其生活水平高低的一大重要因素,故而对环境保护力度提出更高要求,对与之直接关联的环境权的关注度也逐步升高。而农民占据我国人口总数的大部分,其所享有的环境权的保护现状直接影响全国环境保护水平的高低。基于此,在新时代对农民环境权法律保护问题的探讨尤为必要。本文在对农民环境权界定后,分析其法律保护现状及成因,提出构建和完善其法律保护的建议,以期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节点使得社会认识到加强农民环境权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当前研究农民环境权法律保护的背景,并论述选题意义,还从国内外两方面的研究现状入手,介绍了现有的关于农民环境权法律保护的三个角度的理论,以其中的不足之处为着眼点进行文章写作。第二部分以环境权为切入点,对公民环境权进行概念释明,以此为基础切换视角论述农民环境权的相关内容,从学界对环境权的界定的多种角度出发对农民环境权的定义进行明确,从农民的权利主体视角论述农民环境权的特征,分析其与公民环境权的异同,进而探讨了对其进行法律保护的必要性。第三部分是对农民环境现状的审视以及现存困境的分析。从实体性权利保护和程序性权利保护两个方面入手,揭示当前我国农民环境权法律保护在立法、执法、司法及权利主体自身意识欠缺这四个方面的不足,并立足这四个方面对我国农民环境权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及总结,以期对我国农民坏境权法律保护的体制设计有所启示。第四部分是对我国农民环境权法律保护提出的建议。首先是立法层面,着力推进环境权入宪并在相关立法中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将法律内容具体化、明确化,为农民环境权的维护提供法律支撑。其次,着重提高农村地区的环境执法水平,坚持提升执法人员素质与加强执法监督双管齐下,并坚持完善执法监控技术体系。同时,健全司法救济制度,从不同层面论述各项制度存在的必要性。最后,从农民自身出发,加强自身权利意识,让各项法律、制度发挥应有的作用,全力保障农民的环境权。
赵明霞[3](2019)在《论环境权的实现模式 ——从价值到制度的逻辑》文中指出20世纪以来,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从根源上看,生态环境问题不仅仅反映了生态资源的有限性问题,更反映了人类在利用自然环境上的失序问题。也可以说,环境问题的根源是资源生态的有序性和有限性,与人的需求和行为、关系的无限性和无序性之间的矛盾。生态环境的有序性和有限性是其事物的本性,要解决环境问题,必须从调整人的行为和关系出发。不论是研究者还是实践者、组织还是个人,每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都在探索如何在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系统的基础上实现人类自由发展的路径。上世纪70年代,在可持续发展观和人权观的推动下,环境权第一次出现在国际文件之中。对于环境权的价值和意义,国际社会已经初步达成了共识。环境权是“公众在安全、健康和良好环境中生活,免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权利”,是人类维护自身生存发展利益的重要手段,对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梳理多年来关于环境权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过程,发现环境权的理想性与工具性双重内涵之间存在明显的疏离,它依然处于一个比较边缘化的状态。虽然学者对环境权的理论研究视角多元,但视角之间缺乏一种整合性和系统性的求实态度,而在实践中,各国的环境权立法和司法实践提供给环境权进一步发展的营养素材也是有限的。环境权依然是“在理论上可取、实践上难以操作”的权利类型。如何认识环境权,明确其现实价值和意义,这是破解所有问题的关键。反思之,权利的意义不是在于宣示,而在于对现实发挥切实的指引力,人权更是如此。权利的实现,其重心不仅在于权利所代表的价值和利益得到权威的认可,也在于被权威认可的权利得到有效保障并为主体所实际享有。追溯根源,环境权是因环境问题而产生,源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促进环境保护、配置环境利益、调整社会关系的本质要义不容否认。环境权的价值和根本任务在于推动社会发展的“价值更新”和“制度建设”双重变革。环境权的实现就是要求公民能够切实享有安全、健康和良好的环境品质,并且这一权利能够得到法律保障、社会尊重和国家保护。然而,变革之路并非坦途,因此环境权的实现也是社会内部各种因素之间博弈并走向平衡的过程。本文从人权法学的视角,探析环境权的实现逻辑,并相应的构建环境权实现过程中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公民运用法律、道德原理,实现权利、权力与责任的合作共赢机制。论文除了导论和结论的基础论证外,将主要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梳理环境权的研究和发展进程。总结环境权的发展背景、理论探讨、国际组织及世界主要国家环境权的实践现状,提出环境权的研究需要务实的态度将其付诸实施,而其价值在于对社会关系和制度的引导。第二章,探讨环境权的人权属性构造。环境权作为人权的属性体现在环境权的内涵、外延和效能上。环境权是人类享有安全、健康和良好环境品质,免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权利,具有促进环境保护、维护环境利益和调整社会关系的本质要义,其主体、客体和内容都体现出鲜明的人权属性。第三章,探索环境权的实现路径。作为人权的环境权,其法律实现和社会实现的途径都至关重要。首先环境权应在作为社会基本规范的法律中得到体现;其次环境权在现实生活中的适用,表现为政府、企业等社会组织、公众等积极采取行动,履行职责义务,推定环境相关制度的实施;而环境权的实现最终在于塑造人格,塑造一种理性的规范意识和秩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明形态。第四章,分析影响环境权实现的主要外部因素。环境权的实现并非“真空操作”,必然受到特定时空条件的影响。不同的经济状况、社会结构和文化因素等现实条件不仅影响具体的环境品质,而且也决定了各国、各区域或群体为实现环境权而采取的不同途径和制度设计重心。第五章,构建环境权实现的机制体系。社会制度建设及其内部的有机衔接是环境权实现的关键环节。以国际环境公约为指导,以当代环境权实现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为基础,构建完整的环境权利调配、保障、救济和发展、国际合作的机制体系。第六章,作为对法理分析的实践延伸,以我国国情为基础,探索环境权相关理论与实践的本土化状况。环境权的价值及其实现目标与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具有现实的契合性。在总结我国相关有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回顾和梳理我国环境权制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机制优化的对策和建议。
常青[4](2019)在《农民工生态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创业近年来已成为众多国家改善环境问题政策及措施的来源之一,生态创业逐渐发展成为一项全球化的运动。农民工从事生态创业是为了抓住挑战中的机遇,力求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生态效益。本文基于对780个农民工调查样本进行研究,利用面对面访谈法、实地考察法与案例分析法等方法相结合,通过对农民工生态创业能力特征、外部环境特征、政策支持特征3类特征、19个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农民工生态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其中自身能力、保护环境意识、生态创业环境、生态产品需求、贷款及补贴等因素对农民工生态创业具有显着影响,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民工生态创业显着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得出,资源整合能力越强,生态创业意愿越高;政府环境保护投入力度越大,农民工生态创业意愿越高等相关结论。另外,对江西省遂川县、铜鼓县以及吉林省集安市的农民工生态创业进行案例分析及经验学习,总结出不同地区要充分利用农民工自身创业资源、优势资源,发展优势、绿色产业,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与生态创业环境优势,吸引农民工生态创业,打造绿色品牌;同时要加强对农民工环保意识的宣传力度,让农民工充分了解生态创业优惠政策,加大对环保投入,给予资金扶持等优秀经验。通过对农民工生态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得出,我国农民工文化水平不高、综合素质较低、创业资金不足,且生态创业相关配套政策还在不断完善等原因,使得我国农民工生态创业步履维艰。则需搭建农民工学习生态创业技能平台,调动自身学习生态创业技能的主动性,提高自我生态创业能力;倡导绿色环境意识,放宽农村小额贷款限制条件,加大税收、补贴扶持力度等相关对策,提升农民工生态创业意愿,解决生态创业制约性影响因素,使得资源与经济协调发展,农民工走向绿色致富路。
李宜文[5](2019)在《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提升研究 ——以赣州市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社会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但生态环境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生态问题逐渐成为我国关注的重点问题。意识指导行动,树立并提升良好的生态意识既是面对生态现实的要求,也是顺应时代号召的需要。在“五位一体”总布局、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很多发达的城市和乡村在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上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全国人民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上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也有明显增强,人民生态意识得到了显着的提升。然而,并非所有地区都能达到期望值,比如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也带来了农村环境的破坏,农民是否有良好的生态意识影响和制约着当地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与改善。美丽中国不能没有美丽乡村,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的现状影响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乃至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本文以赣州市为例的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作为研究对象,在对赣州生态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对赣州市农村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赣州市农民生态意识进行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的相关问题,文章主要从以下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归纳和分析,并就本研究中所采取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和重难点进行简要说明;第二部分主要阐述欠发地区农民生态意识的内涵以及提升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的意义;第三部分是对以赣州市为例的欠发达地区的调查报告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的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和农民生态意识现状,内容主要包括欠发达地区农村生态环境现状的不足、农民生态意识现状的进展和不足;第四部分主要是根据收集的资料和调查的数据,从经济、教育、价值观三个方面来分析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现状产生的原因;第五部分主要是根据农民生态意识现状和产生的因素,提出提升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的对策。
汪秀芬[6](2019)在《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化及工业化不断推进,加之农村现代化发展,农业及农村的环境问题不断突现,也大大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由此,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关于农村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无论是河水污染、农田破坏,还是农村随处可见的垃圾围村、垃圾围坝等,都反映了我国农村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也大大影响农户的生活。而农村环境的改善和提升,其关键是农户,要建立良好的生态人居环境,就必须依靠农户,鼓励其实施可持续的的生产、生活方式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因此,如何有效促进农户采取亲环境行为,对于改善农村的人居农村现状及农业和农村的繁荣发展都至关重要。本文旨在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以期找出其中的内生因素,并针对性提出解决方案,保证农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有限理性、计划行为理论、规范激活理论等,通过实地走访总结当前农村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存在的原因,笔者将个体心理层面(群体规范、环境意识、环境素养)、情境因素(环境措施、农村现状、激励机制和宣传教育)等纳入到整体的研究框架中。具体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介绍了我国农村地区目前出现的生产及生活相关的环境问题,对国内外关于亲环境行为的有关论述进行详细的文献梳理及相关述评,以此为现实和理论背景下提出了农户亲环境行为的研究内容和总体思路。此外,还提出了本文农户亲环境行为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总结可能存在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就有关农户亲环境行为的主要概念进行展开和界定,并回顾了影响农户亲环境行为的理论因素以及动机拥挤理论、计划行为理论、规范激活理论等,并进行了简要的总结,以了解现有研究的进展,为后续的研究打下基础。农户亲环境行为的现状与问题分析。主要就当前农村区域的环境现状进行简单概述,剖析存在的问题,再根据入户访谈找出当前农户亲环境行为缺失的原因。理论模型构建和检验。对农户亲环境行为进行界定,并分析农户亲环境行为欠缺的原因,综合考虑的外部性因素对个体的作用,由此提出了影响农户亲环境行为的模型,具体包含:社会规范、环境素养、环境意识对环境态度、亲环境行为作用的研究假设;农村环境措施、农村现状、宣传教育及相关激励方式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假设;环境态度对亲环境行为的研究假设。在此基础上,设计量表,针对湖北省浠水县的农户进行小规模的问卷调研,再通过SPSS软件以及Amos软件对问卷中的信度和效度进行详尽且严谨的数据分析,按照统计学和现实操作性,对信度不达标的题项作删除处理,以达到量表优化的目的。正式问卷收集后,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别进行信度效度检验、验证性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及中介的检验,最终明确个体心理及情境因素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作用机理。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对策建议。在前文实证分析基础上,基于心理因素和情境因素的干预路径两个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如培养农户的环境环境素养、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及完善当地关于环境的规范制度等方式加强对个体心理因素,并综合运用政策和发挥政府作用,强化外部规范,加强农户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和行为倾向。通过以上研究,得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离不开农民的付出。作为整个乡村地区农业生产和生活的主体,农户无论是在生产方式还是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行为,都会对农村的生态环境产生根源性、持续性和直接性的影响。由此,要想保护好农村地区的生态和自然环境,使得国家的关于生态环境措施的落实,都亟需广大的农户主体参与进来。集中探讨个体感知心理因素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户所感知的社会规范和自身的环境意识及环境素养在农村生活情境下,对实施亲环境行为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针对在湖北浠水县的抽样数据显示,环境素养对农户环境态度最强烈,回归系数达到0.488,其次是农户的社会规范,回归系数达到0.415,再就是农户的环境意识,回归系数达到0.401,可见三种心理层面的变量对环境态度的影响都较高;在亲环境行为的影响上,同样也是环境素养(0.567)最高,社会规范(0.401)次之,环境意识(0.380)相对最弱,但是系数都高于0.35。而不同的人口统计变量的差异则较大,年龄、学历、可支配收入都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证实了Archibald等(1986)所提出的环境素养模型,个体差异会体现在个体的心理感知和所表现的行为上。农户所处的情境因素对亲环境行为也有直接和间接影响。当前关于农户亲环境行为研究,大多学者基于不同的理论视角,以不同的影响因素去分析行为背后的心理作用,但是大多数研究者都忽略了内外双重因素对农户的态度心理和环境行为的作用机制。第四章研究发现,关于环境态度的影响因素中,环境措施(0.726)、宣传教育(0.665)、激励方式(0.626)农村现状(0.618),影响亲环境行为中,则顺序有所变化,其中宣传教育(0.584)最高,往后分别是农村现状(0.443)、环境措施(0.433)和激励方式(0.408),因而在农村区域要采取环境措施和宣传教育以达到最好的效果。不同的人口统计变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体现在学历(激励方式上的差异)、年龄(环境态度上的差异),可支配收入的差异体现在农村现状、宣传教育、激励方式、环境态度等概念维度上,基本上符合收入越高者,其对农村现状、宣传教育以及环境态度等都表现出较高的意愿。本文基于内外因素对农户亲环境行为展开研究,结合有限理性、计划行为理论、规范激活理论等,将个体感知心理因素与农村的情境因素相结合,纳入整体研究框架,对驱动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文章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本研究建构了基于心理和外部情境两种情况下的农户亲环境行为模型。第二,农户亲环境行为研究在分析不同因素的作用机理时,强调了外部因素对个体态度和行为的作用关系的探讨,并进行深入探讨具体情境的落脚点,提出引导策略和政策方针有实用性和针对性。第三,将规范-激活理论、计划行为理论、态度-行为-情景理论等应用到农户亲环境行为的研究中。本文主要立足于农村这一颇具特色的区域环境,通过整合发展现有理论框架,考虑到农户“理性人”和农村环境的独特,既分析了个体的基础心理,又探讨了外部农村环境因素的影响,拓展了已有理论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情境。通过入户访谈及实地调研,本文结合目前环境行为研究的不同理论角度,根据农户亲环境行为的独有特征,分析干预工作的不同层面因素,主要包括个体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等,从而得到农村地区农户亲环境行为的驱动体系。具体对策包括:培养农户环境保护环境素养、引导农户采取环境友好行为、加大农村生态环境宣传力度、提高农户环境知识文化水平及完善政策规范激励制度措施,以保护好农村地区的生态和自然环境,使得国家关于生态环境措施的落实,推动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周雅乾[7](2019)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视域下农民环境素养提升问题研究 ——以陕北地区为例》文中提出当前,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日益恶化,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实现乡村生态振兴,最根本地是要提升农民环境素养。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良好的环境素养能够提高农民的生态保护意识,促使农民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从而引导广大农民群体积极参与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加快新时代乡村绿色发展。本文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理论及习近平生态文明的有关思想为基础,运用文献分析法、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法,以陕北地区为例,对农民环境素养提升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对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辨证统一的生态思想、马克思有关农业遵循生态规律的思想以及习近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及习近平农业生态化发展的思想进行深入研究,以此构建本论文的理论框架;其次,以陕北地区为例,以调查问卷为主要方式,结合访谈和实地观察,在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全面了解当前农民的环境素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影响农民环境素养提升的原因;最后,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尝试找到提升农民环境素养的具体路径,即加强农村环境教育,提升农民环境认知;建设美丽乡村,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培育农民环境情感;帮助农民通过发展生态农业致富,调动农民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加强新时期农村环保法治建设,规范农民环境行为;充分发挥民间公益组织的作用。旨在通过多种途径全面提高农民群体的环境素养,促使农民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营造良好的乡村环保氛围,积极建设乡村生态文明,实现乡村生态振兴。
明道琴[8](2018)在《建设美丽中国视域下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研究 ——基于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xx镇xx中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发展取得了诸多成就,同时也出现了些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如环境保护等问题。近年来,城镇的环境保护日益得到了应有的重视,而农村环境保护的问题却日益突出而受到了有识之士的广泛关注。在农村环境保护的主体中,农村初中生则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生既处于“三观”的形成期,也处于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目前,农村初中生是农村中的“精英”且所占比重较大。他们是推动农村环境保护和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的主体和生力军,他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观念和行为直接或间接地关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进而影响美丽中国建设。近年来,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还存在诸多需要进一步面对和解决问题。本文主要围绕农村初中生的环境保护教育问题从四个部分展开予以论述。首先,文章主要论述了美丽中国、美丽乡村、乡村振兴战略等的提出、内容、意义、农村环境保护对建设美丽乡村(中国)的作用;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的概念界定、课程内容、主要特点、内容、目标以及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与建设美丽中国的关系。其次,文章主要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即通过网络资源、调查问卷、个案访谈等形式,从国家、学校、社会、家庭和个人等层面了解在建设美丽乡村和美丽中国视域下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再次,文章主要基于调查数据和资料从国家、学校、社会、家庭和个人等层面分析美丽中国视域下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文章主要基于上述建设美丽中国视域下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李波[9](2018)在《农村环境治理 ——从管控式治理向参与式治理的转变》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当前美丽中国建设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由于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并存,生活污染与生产污染叠加,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转嫁,农村地区已经成为环境危害的重灾区和环境群体性事件的高发地。因此,探寻有效的农村环境治理模式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在农业社会时期家元共同体的乡土性塑造了农村环境自主式治理模式,有效维持了生态系统的平衡。进入工业社会后,伴随国家政权对乡村社会的持续渗透,农村环境治理逐渐形成了管控式治理模式。这一模式的实践特征表现为以指标考核为导向的硬任务、以行为限制为准则的硬方式、以政府选择为主导的硬供给。基于河长制治理的实践考察,农村环境管控式治理呈现出“达标压力型体制”的运作逻辑,即上级党政领导将农村环境治理提升至“中心工作”的政治高度,然后将其作为下级党政领导必须按期达成的“约束性指标”,从而形塑了以各层级、各部门、各区际全员参与的“合力式治理”以及展示政绩和忠诚、保留晋升资格的“资格锦标赛”策略。尽管农村环境管控式治理弥补了传统科层体制常规化治理的不足,在短期内能够取得“立竿见影”的治理效果,但是由于该模式过于依赖地方党政领导的政治权威,并且倾向于将权威惯式延伸至对市场和社会的管控中,把社会公众作为管理的对象而非合作的伙伴,不仅容易忽视农民的意愿,损害农民的利益,降低政府的合法性,而且会产生成本过高、资源浪费、治理低效、难以持久等不良后果。基于西方国家环境治理转型的经验借鉴以及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现代化的客观需要,农村环境治理有必要以参与式治理理论为指导,重视挖掘农村社会的内生力量,发挥农民参与的主体作用。而作为农村环境参与式治理的逻辑起点,农民参与又是嵌入在新乡土社会结构中并受到其严重制约的。首先,农民“个体化”以及乡村精英“谋利化”共同加剧了村庄“离心化”趋势,逐渐导致传统“乡村共同体”的解体。农民“集体意识”的消解弱化了农村环境参与的义务感;其次,新中国政权打碎了传统农业社会形成的强自治组织,建立了政社一体化的强管控组织。而在乡政村治时期,从人民公社体制脱离出来的农民却没能实现自组织的理想目标,反而呈现“原子化”的状态,导致分散的农民难以维护自身环境权益,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维护环境公共秩序;再次,新时期农村环境治理主要以“资源下乡”的方式推动的,但是由于自下而上的政治轨道出现淤塞,自上而下的项目资源被乡村精英群体所编织的“分利秩序”瓜分,很难同步实现项目资源有效配置、农村环境改善、农民生活富裕的目标。为此,农村环境治理需要加强乡村社会的内涵建设,发展壮大多元化的社会组织,重构上通下达的双轨政治格局,从而提高农民参与环境治理的意愿、能力以及有效性。总而言之,只有不断改革政府管控式治理模式,努力优化农民参与的乡土社会结构,才能形成政府管理与村民自治有机结合的农村环境参与式治理模式,从而推进农村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较于农村环境管控式治理,农村环境参与式治理主张政府与农民共同分享环境政策制定、环境资源配置、环境利益分配的权力,以便提升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有效性,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公共精神和参与理性,形塑以农民环境利益诉求为导向的服务型政府,有效回应农民理性维护环境权益的现实需求。从实践层面看,推进农村环境参与式治理的路径在于培育农村生态公民,提升农村环境治理共识;改进农村环境硬法治理,加强农村环境软法治理;重视社会选择作用,提升农村环境治理绩效。
林秀治[10](2016)在《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形成机理与管理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休闲农业发展促进了水体、土壤、生物、空气等自然生态环境与建筑、聚落、服饰、民俗等人文生态环境保护,但同时也带来了固废污染、水体污染、土壤破坏、动植物资源破坏、空气污染、噪声污染、人文环境破坏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在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休闲农业经营组织需要从战略上主动实施环境行为,以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对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形成机理与管理路径进行研究,其目的是为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的实施及政府环境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本研究不仅可以丰富休闲农业研究和环境行为研究的理论成果,为休闲农业经营实践提供理论指导,还有利于更好地维持与保护休闲农业自然与人文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本研究通过对休闲农业和环境行为的相关文献进行收集、归类、分析与整理,对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的概念进行界定并用演化博弈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然后基于复杂环境行为模型构建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形成机理的理论模型,并以福建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最终提出了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管理路径。在研究内容上,本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概念界定及经济学分析。在分析各位学者对环境行为的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的概念进行界定,指出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具有管理对象的人文性、管理过程与提供服务的同一性等特征,可分为环境战略制定、环境过程管理、环境宣传教育、环境信息沟通四大类型。通过分别对政府监管行为、社区居民揭发行为、竞争者环境行为与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进行演化博弈分析,对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进行经济学解释。(2)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的形成机理。以复杂环境行为模型为基础,结合经济学理论及组织制度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文化理论、资源依赖理论等管理学理论,从环境规制、利益相关者压力、利益链条、管理层环境意识、信息与技术资源等内外部驱动因素及组织自身特征因素构建了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形成机理的理论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假设。基于福建省的调查数据进行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形成机理的实证方案设计,分析从初始量表的设计到正式调研问卷的形成过程。然后以福建省为例对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形成机理进行实证分析,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与其驱动因素之间的影响程度与影响路径,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不同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及其形成机理的差异。(3)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管理路径。基于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结论及其形成机理的实证研究结论,从政府、利益相关者、休闲农业经营组织三个层面提出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的管理路径。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搜集文献,采用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实地观察法进行实地调研,运用演化博弈分析法对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进行经济学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法对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及其驱动因素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研究数据的信度与效度检验,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与驱动因素之间的影响程度与影响路径,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不同类型的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实施的差异性。本研究从经营组织环境行为的微观角度来研究环境问题,选取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为研究对象,研究切入角度比较新颖。在研究内容与方法上,本研究更强调了以往研究中学者们容易忽略的人文生态环境管理的重要性;把管理层环境意识作为中介调节变量探讨,增加了理论模型的解释力;首次运用演化博弈分析方法对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进行经济学解释,首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形成机理,在研究内容与方法上均有一定的新颖性。
二、强化农民环境意识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强化农民环境意识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苏州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简要述评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可能存在的创新和不足 |
1.5.1 创新 |
1.5.2 不足 |
第二章 农业循环经济的相关理论研究 |
2.1 核心概念概述 |
2.1.1 农业的界定 |
2.1.2 循环经济概念 |
2.1.3 农业循环经济内涵 |
2.1.4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
2.2 农业循环经济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系统论 |
2.2.2 生态经济学理论 |
第三章 苏州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
3.1 苏州农业发展现状 |
3.2 苏州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调查问卷分析 |
3.3 苏州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SWOT分析 |
3.3.1 优势S |
3.3.2 劣势W |
3.3.3 机遇O |
3.3.4 挑战T |
3.4 苏州农业循环经济发展SWOT分析结果 |
第四章 国内外农业循环经济成功模式与经验借鉴 |
4.1 国外农业循环经济成功模式 |
4.1.1 爱东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 |
4.1.2 爱东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
4.2 国内农业循环经济成功模式 |
4.3 国内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成功案例经验 |
4.3.1 日本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经验 |
4.3.2 洱源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经验 |
第五章 苏州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 |
5.1 苏州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设计的总体思路 |
5.1.1 苏州现有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动力机制分析 |
5.1.2 苏州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创新探索 |
5.2 苏州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化设计 |
5.2.1 优化系统内部元素 |
5.2.2 优化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的相互关系 |
5.2.3 系统优化组合,形成耗散结构,实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
5.2.4 技术范式升级 |
5.3 苏州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递进模式 |
5.3.1 “农养+游”农业循环经济子模式 |
5.3.2 “农养沼+游”农业循环经济子模式 |
5.3.3 “农养沼加+游”农业循环经济子模式 |
第六章 苏州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保障措施 |
6.1 建立健全农业循环发展思想保障 |
6.1.1 扩大农业循环经济理念宣传力度 |
6.1.2 实施绿色创意文化旅游开发 |
6.2 建立健全农业循环经济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 |
6.2.1 加强法律政策指导 |
6.2.2 完善农业循环经济运行机制 |
6.2.3 规范农业行业管理 |
6.3 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支撑 |
6.3.1 重视农业科技的开发与推广 |
6.3.2 培养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的专项人才队伍 |
6.3.3 加强农业技术交流战略合作 |
6.4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资金保障 |
6.4.1 设立农业风险基金 |
6.4.2 支持农村信贷发展 |
6.4.3 建立循环农业专项基金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附录 1:关于苏州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调查问卷 |
附录 2:苏州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因素 SWOT 评分调查表 |
(2)论农民环境权的法律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本文创新点 |
2 农民环境权法律保护概述 |
2.1 环境权的界定 |
2.2 公民环境权定义 |
2.3 农民环境权概述 |
2.3.1 农民环境权的概念 |
2.3.2 农民环境权的特点 |
2.3.3 农民环境权与公民环境权的异同 |
2.4 农民环境权法律保护的必要性 |
2.4.1 保护农民弱势群体地位的需要 |
2.4.2 与城乡环境正义理念相契合 |
2.4.3 维持农村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
3 我国农民环境权法律保护的现状及困境分析 |
3.1 农民环境权法律保护的现状 |
3.2 农民环境权法律保护的困境 |
3.2.1 农民环境权的立法缺位 |
3.2.2 农村环境执法措施实施不到位 |
3.2.3 司法救济难以实现 |
3.2.4 农民自身法律意识薄弱 |
4 加强农民环境权法律保护的建议 |
4.1 完善农民环境权法律保护的立法 |
4.1.1 推进环境权宪法化 |
4.1.2 立法突出农民主体地位 |
4.1.3 廓清立法内容 |
4.2 提高农村环境执法水平 |
4.2.1 提升执法者素质 |
4.2.2 加强农村环境执法管理体系建设 |
4.2.3 完善农村环境执法监控技术体系 |
4.3 健全农民环境权法律保护的司法救济制度 |
4.3.1 设立专门的环境法律援助制度 |
4.3.2 规范诉讼程序运行机制 |
4.4 提高农民法律维权意识 |
4.4.1 加强对农民环境意识的宣传教育 |
4.4.2 农民环境权意识的自觉养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3)论环境权的实现模式 ——从价值到制度的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设计 |
第一章 环境权的发展考察 |
第一节 环境权的生成理路 |
一、时代背景 |
二、现实条件 |
三、理论基础 |
第二节 环境权的理论探讨 |
一、必要性讨论 |
二、确定性讨论 |
三、可行性讨论 |
第三节 环境权的实践探索 |
一、国际社会的实践 |
二、主要国家的实践 |
第四节 环境权的反思与启发 |
一、理论局限 |
二、实践不足 |
三、权利实现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环境权的人权属性证成 |
第一节 环境权的本质要义 |
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
二、保护环境生态利益 |
三、调适环境社会关系 |
第二节 环境权的基本构造 |
一、主体 |
二、客体 |
三、内容 |
第三节 环境权的主要特征 |
一、权利与义务相一致 |
二、公益与私益相统一 |
三、防御与合作相结合 |
第四节 环境权的关联性辨析 |
一、环境权与生存权 |
二、环境权与健康权 |
三、环境权与发展权 |
四、环境权与财产权、人格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环境权实现的规范体系 |
第一节 基本原理 |
一、理论视角 |
二、主要原则 |
三、阶段分解 |
第二节 从应有到法定:环境权的法律规范 |
一、环境权的“正当性” |
二、权利入宪 |
三、规则建构 |
四、程序保障 |
第三节 从法定到实有:环境权的制度规范 |
一、环境权的“可行性” |
二、国家保护 |
三、社会尊重 |
四、公众维权 |
第四节 从实有到应有:环境权的文化规范 |
一、环境权的“普适性” |
二、生态秩序 |
三、环境人格 |
四、生态习俗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环境权实现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经济发展条件 |
一、经济水平 |
二、增长方式 |
三、产业结构 |
第二节 社会治理结构 |
一、政府管理 |
二、社会自治 |
三、市场调配 |
第三节 现代法治状况 |
一、法律规范 |
二、法权结构 |
三、法治素养 |
第四节 传统价值观念 |
一、单一的物质主义 |
二、过度的个人本位 |
三、狭隘的局部保护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环境权实现的机制设计 |
第一节 环境权的配置机制 |
一、权利基准 |
二、环境优先 |
三、服务均等 |
第二节 环境权的保障机制 |
一、信息公开 |
二、公众参与 |
三、公共管理 |
第三节 环境权的救济机制 |
一、司法救济 |
二、社会救济 |
三、行政救济 |
第四节 环境权的发展机制 |
一、法制绿色化 |
二、文化多元化 |
三、环境社会化 |
第五节 国际合作共治机制 |
一、国际环境规范框架 |
二、共同有区别的责任 |
三、共享性的交流对话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环境权的中国场景 |
第一节 环境权实现的理想架构 |
一、环境权与天人合一 |
二、环境权与环境治理 |
三、环境权与生态文明 |
第二节 环境权实现的现实面相 |
一、环境权的法律规范现状 |
二、环境权的制度规范现状 |
三、环境权的文化规范现状 |
第三节 环境权实现的阻却因素 |
一、环境法治未完成全面转型 |
二、经济发展未达到历史拐点 |
三、政治共识未制定践行方案 |
第四节 环境权实现的机制优化 |
一、政策提升机制 |
二、法制实施机制 |
三、社会参与机制 |
四、教育引导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农民工生态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5 研究内容 |
1.6 有关农民工生态创业可行性分析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农民工 |
2.1.2 生态农业 |
2.1.3 生态创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业生态学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社会流动理论 |
2.2.4 需要层次理论 |
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3.1 国内外农民工生态创业模式研究 |
2.3.2 国内外农民创业影响因素研究 |
2.4 研究评述 |
3 江西省农民工生态创业现状 |
3.1 数据来源 |
3.2 农民工生态创业人力资本个体特征分析 |
3.3 农民工生态创业意愿特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农民工生态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1 农民工生态创业意愿影响因素——信度与效度分析 |
4.1.1 样本信度分析 |
4.1.2 样本效度分析 |
4.2 农民工生态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相关分析 |
4.2.1 实证模型 |
4.2.2 变量说明 |
4.3 农民工生态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
4.3.1 实证模型 |
4.3.2 变量说明 |
4.3.3 农民工生态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生态创业经验分析 |
5.1 生态创业地区经验分析及启示 |
5.1.1 生态创业地区经验分析 |
5.1.2 启示 |
5.2 生态创业模范农民工代表经验分析及启示 |
5.2.1 生态创业优秀农民工典型经验分析 |
5.2.2 启示 |
5.3 本章小结 |
6 农民工生态创业意愿提升对策探讨 |
6.1 加大宣传力度,倡导绿色观念,推动思想认识和生产观念转变 |
6.2 完善生态创业保障体系,创造良好的生态创业环境 |
6.3 强化业态创新,产业带动促融合 |
6.4 打造多样化生态创业平台,合作帮扶走向绿色致富路 |
6.5 整合优势资源产业与科技相融合,打造特色生态品牌 |
6.6 优化生态创业融资环境,加大税收补贴支持 |
6.7 农民工需自发提高自我环境保护意识,转变消费方式 |
6.8 农民工需调动生态创业技能主动性,提升自我创业能力 |
6.9 拓展生态产品消费市场,培养绿色品牌意识 |
6.10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录 |
(5)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提升研究 ——以赣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思路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的目的 |
1.1.3 选题的意义 |
1.1.4 选题的思路和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1.2 选题的分析与评价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研究现状分析与评析 |
1.3 主要观点和主要内容 |
1.4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二章 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的内涵与提升意义 |
2.1 欠发达地区的界定与农民生态意识的内涵 |
2.1.1 欠发达地区的界定 |
2.1.2 欠发地区农民生态意识的内涵 |
2.2 提升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的意义 |
2.2.1 有利于转变欠发达地区农民生产生活方式 |
2.2.2 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
2.2.3 有利于推进欠发达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 |
第三章 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现状 |
3.1 赣州市农民生态意识的调查结果 |
3.2 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现状 |
3.2.1 农民生态意识的进步 |
3.2.2 农民生态意识存在的不足 |
第四章 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薄弱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是影响农民生态意识的主要因素 |
4.1.1 农村经济效益低限制了农民生态意识的提升 |
4.1.2 资金保障不足制约了农民生态意识的提升 |
4.2 欠发达地区农村教育作用发挥不明显 |
4.2.1 各层面对农村生态教育的投入不足 |
4.2.2 农村生态教育内容与方式针对性不强 |
4.3 欠发达地区农民受错误思想影响较大 |
4.3.1 传统小农观念的思想束缚 |
4.3.2 落后价值观的思想掣肘 |
4.3.3 利益至上观念的思想驱使 |
第五章 提升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的对策 |
5.1 发展农村生态经济,为农民提升生态意识奠定经济基础 |
5.1.1 重视对生态经济的资金投入与组织监管 |
5.1.2 发展生态农业,为发展生态经济转变生产方式 |
5.1.3 引进先进技术,为发展生态经济提供技术支持 |
5.2 完善法律制度与政策,为农民提升生态意识提供可靠保障 |
5.2.1 完善生态法律制度,为农民提升生态意识提供法律保障 |
5.2.2 落实生态政策,为农民提升生态意识提供政策保障 |
5.3 加强农村生态教育,为农民提升生态意识强化生态思想 |
5.3.1 加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教育 |
5.3.2 加强生态法律法规的教育,提升农民生态法律意识 |
5.3.3 加强日常环保知识教育,提升农民生态保护意识 |
5.4 营造生态文化氛围,为农民提升生态意识创造良好环境 |
5.4.1 完善提升农民生态意识的生态文化体系 |
5.4.2 加强环保榜样的宣传,营造榜样文化氛围 |
5.4.3 引导农民生态消费,营造良好乡风文化氛围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动态 |
二、国内研究动态 |
三、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及存在的不足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存在不足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农户亲环境行为相关概念与定义 |
一、亲环境行为 |
二、农户亲环境行为 |
三、农户农业环境保护意愿 |
四、农村生活垃圾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农户行为的理论 |
二、理性行为理论与计划行为理论 |
三、规范激活理论 |
第二章 农户亲环境行为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农户亲环境行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农户环境行为现状 |
二、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农户亲环境行为欠缺的原因分析 |
一、当前农业发展相对滞后 |
二、农村环境保护设施不健全 |
三、社会经济利益的驱使 |
四、个人对环境保护的不重视 |
五、缺乏环保激励方式和宣传 |
六、对环境风险认知不足 |
第三章 农户亲环境行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构建 |
第一节 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内外维度 |
一、认知行为的一致性分析 |
二、内外在因素与农户行为 |
第二节 农户亲环境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一、关于模型的应用与修正 |
二、研究模型提出 |
第四章 心理因素对亲环境行为影响的模型检验 |
第一节 假设提出 |
一、社会规范与环境态度及行为的研究假设 |
二、环境意识对环境态度及行为的研究假设 |
三、环境素养对环境态度及行为的研究假设 |
四、环境态度对亲环境行为作用的研究假设 |
五、社区认同的调节作用 |
六、环境态度的中介作用 |
第二节 研究设计与问卷前测 |
一、问卷的设计流程 |
二、量表测量 |
三、问卷测试 |
第三节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一、问卷的描述性分析 |
二、信度与效度 |
三、假设检验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情境因素对农户亲环境行为影响的模型检验 |
第一节 研究假设 |
一、农村现状对环境态度及行为的研究假设 |
二、环境措施对环境态度及行为的研究假设 |
三、激励方式对环境态度及行为的研究假设 |
四、宣传教育对环境态度及行为的研究假设 |
五、环境态度对亲环境行为的研究假设 |
六、环境态度的中介机制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的收集 |
二、问卷设计 |
三、测量方法与预测试 |
第三节 数据分析与假设验证 |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二、信度与效度分析 |
三、假设检验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引导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引导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基本思路 |
第二节 引导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对策 |
一、培养农户环境保护环境素养 |
二、引导农户采取环境友好行为 |
三、加大农村生态环境宣传力度 |
四、提高农户环境知识文化水平 |
五、完善政策规范激励制度措施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心理层面的因素对农户的亲环境行为具有直接和间接影响 |
二、农户所处的情境因素对亲环境行为也有直接和间接影响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农户亲环境行为的研究调查问卷 |
致谢 |
(7)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视域下农民环境素养提升问题研究 ——以陕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关于农民环境素养的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关于农民环境素养的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2 农民环境素养相关理论基础 |
2.1 农民环境素养的基本概念及构成要素 |
2.1.1 农民环境素养的基本概念 |
2.1.2 农民环境素养的构成要素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理论 |
2.2.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
3 农民环境素养现状调查——以陕北为例 |
3.1 陕北农村生态环境现状 |
3.2 调查设计 |
3.2.1 调查内容与调查方法 |
3.2.2 问卷结构设计 |
3.2.3 调查样本选择依据 |
3.3 问卷统计分析 |
3.3.1 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分析 |
3.3.2 农民环境素养现状分析 |
3.4 调查总结 |
4 农民环境素养现存问题分析 |
4.1 农民环境认知不足 |
4.1.1 农民对基本环保概念认识不足 |
4.1.2 农民对环保政策法律缺乏了解 |
4.1.3 农民传统的环境观念尚未改变 |
4.2 农民环境情感缺乏 |
4.2.1 农民环境关注度较低 |
4.2.2 农民环境责任感不强 |
4.2.3 农民环境参与感较弱 |
4.3 农民环境技能欠缺 |
4.3.1 高效低毒及生物农药使用不足 |
4.3.2 新型绿色生物肥料应用缺乏 |
4.3.3 废弃农膜及秸秆处理不当 |
4.3.4 畜禽养殖污染物未有效处理 |
4.4 农民绿色环保行为尚未养成 |
4.4.1 农民绿色生活方式尚未形成 |
4.4.2 农民环境维权意识薄弱 |
5 制约农民环境素养提升的原因分析 |
5.1 农村环境教育工作滞后,无法有效提升农民的环境素养水平 |
5.1.1 农村环境教育极度匮乏 |
5.1.2 农村环境教育途径单一 |
5.1.3 农村环境教育资源不足 |
5.2 农民生存环境恶劣造成农民环保重视程度较低 |
5.2.1 环境破坏与贫困相互交织,使农民无暇顾及环保 |
5.2.2 恶劣的生存环境使得农民对周遭环境麻木不仁 |
5.3 生态农业生产技术推广的滞后影响了农民生态技术水平的提高 |
5.3.1 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 |
5.3.2 生态农业扶持资金投入不足 |
5.4 农村环境治理与农民经济收益未有效结合弱化了农民参与环保的积极性 |
5.4.1 生态保护地区农民的生态补偿不足 |
5.4.2 从生态农业打造到提升农业经济效益的转换不足 |
5.4.3 从绿水青山建设到实现金山银山的转化不足 |
5.5 破坏乡村环境的行为未得到有效遏制淡化了农民环保法律意识 |
5.5.1 农村环保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
5.5.2 惩治农村环境破坏的执法力度不强 |
5.6 民间公益组织对农村环保的参与度较低弱化了农民环境素养提升的社会支持 |
6 提升农民环境素养的国内外经验与启示 |
6.1 提升农民环境素养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
6.1.1 丰富农民环境素养教育形式 |
6.1.2 建立农民环境教育资金多元化筹措机制 |
6.1.3 重视非政府组织在农民环境素养培育中的作用 |
6.1.4 完善绿色农业补贴政策 |
6.2 提升农民环境素养的国内经验与启示 |
6.2.1 依托高职院校加强农民环境素养教育 |
6.2.2 发展生态产业,引导农民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
6.2.3 建立环保村规民约,督促农民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 |
6.2.4 探索农村垃圾分类新模式,提高农民垃圾分类意识 |
7 提升农民环境素养水平的对策研究 |
7.1 加强农村环境教育,提升农民环境认知 |
7.1.1 构建农村环境教育体系 |
7.1.2 创新农村环境教育形式 |
7.1.3 健全农村环境教育投入机制 |
7.2 建设美丽乡村,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培育农民环境情感 |
7.2.1 整治村容村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
7.2.2 建设美丽乡村,大力开展农村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 |
7.3 帮助农民通过发展生态农业致富,调动农民保护环境的积极性 |
7.3.1 以合作社为平台帮助农民实现绿色生态农业向市场效益转化 |
7.3.2 构建生态农业绿色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
7.4 推进和生态保护相结合的乡村生态旅游建设 |
7.4.1 地方政府要对乡村生态旅游进行科学规划 |
7.4.2 借助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等政策机遇推进乡村生态旅游发展 |
7.4.3 打造乡村生态旅游要构建民间资本和农民共赢的投资机制 |
7.5 加强新时期农村环保法治建设,规范农民环境行为 |
7.5.1 健全农村环保法律法规 |
7.5.2 加大农村环保执法力度 |
7.5.3 制定农村环保村规民约 |
7.6 充分发挥民间公益组织的作用 |
7.6.1 依托环保公益组织,做好农村环保宣教工作 |
7.6.2 依托环保公益组织,构建农民环保自治组织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Ⅰ 调查问卷 |
附录 Ⅱ 调查照片 |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成果 |
(8)建设美丽中国视域下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研究 ——基于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xx镇xx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建设美丽中国与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 |
第一节 建设美丽中国 |
一、美丽中国的提出 |
二、美丽中国的基本内容 |
三、美丽中国提出的重要意义 |
四、农村环境保护对建设美丽中国的作用 |
第二节 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 |
一、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的概念界定 |
二、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的课程内容 |
三、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的主要特点 |
四、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的主要内容 |
五、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的主要目标 |
第三节 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与建设美丽中国的关系 |
一、加强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
二、建设美丽乡村需要加强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 |
三、加强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与建设美丽中国相互促进 |
第二章 建设美丽中国视域下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美丽中国视域下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及调查对象的选择 |
二、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现状调查的样本容量 |
三、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现状调查的基本情况分析 |
第二节 美丽中国视域下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国家对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重视相对滞后 |
二、学校迫于升学压力削弱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力度 |
三、社会对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的宣传力度不够 |
四、家庭和个人对农村环境保护意识与知识较为欠缺 |
第三章 建设美丽中国视域下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问题的原因 |
第一节 非均衡发展战略导致对农村环境保护及教育重视滞后 |
一、改革开放很长一段时间环境保护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
二、城乡二元体制使得农村发展及环境保护滞后于城市 |
三、国家对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的资金等投入不足 |
四、城乡师资分配不均导致农村环境保护教育师资不足 |
第二节 应试教育背景下学校重视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不足 |
一、相关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的课程内容落实欠佳 |
二、应试教育背景下学校对环境保护教育课程开展不足 |
三、学校对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实践活动组织较少 |
第三节 社会对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的宣传不到位 |
一、社会对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宣传职责不清 |
二、社会对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宣传途径单一 |
三、社会对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宣传机制不健全 |
第四节 家庭和个人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和根深蒂固的不良习惯 |
一、家庭和初中生受教育水平有限且环境保护知识缺乏 |
二、农民对环境问题缺乏足够认识且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
三、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落后和根深蒂固的不良习惯影响 |
第四章 美丽中国视域下农村初中生环保教育问题解决策略 |
第一节 国家应加大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支持与投入 |
一、国家应加强对农村初中生进行环境保护法规的宣传 |
二、国家应对农村初中生加大环境保护教育资金的投入 |
三、国家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
四、国家要加强对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的考核 |
第二节 学校重视思品课程教学渗透农村环境保护教育 |
一、在农村初中生的思品等教材中丰富环境保护教育的内容 |
二、挖掘环境保护素材运用到思品课堂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
三、利用思品课外实践活动来强化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 |
四、利用研究性学习和专题讨论等加强农村初中生环保教育 |
五、结合农村环境保护现状来拓展环境保护教育形式和手段 |
第三节 社会扩大农村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来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
一、利用社会网络媒体加大环境保护教育宣传力度 |
二、落实宣传职责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宣传工作 |
三、利用讲座、研讨会等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 |
四、播放环境保护的典型案例宣传片来加强警示教育 |
第四节 提高农村家庭和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自我教育 |
一、要提高家庭父辈环境保护意识和观念并树立良好榜样 |
二、引导农村初中生自觉加入环境保护队伍并做好宣传 |
三、教育农村初中生和农民群体共同行动守护美丽家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9)农村环境治理 ——从管控式治理向参与式治理的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缘起: 探索农村环境变革之道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三、文献述评与研究方向 |
第四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一、技术路线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之处 |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农村环境参与式治理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西方环境治理的转型及其启示 |
一、西方环境威权主义反思与转向 |
二、西方环境民主主义与环境治理 |
三、西方环境治理转型的经验启示 |
第二节 参与式治理: 地方治道变革的新趋向 |
一、参与式治理的理论渊源 |
二、参与式治理的理论诠释 |
第三节 农村环境参与过程的分析框架 |
一、参与式治理运行的CLEAR模型 |
二、农村环境参与过程的内在机理 |
第三章 解构农村环境管控式治理 |
第一节 农村环境治理的历史变迁 |
一、农业社会时期农村环境自主式治理 |
二、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环境动员式治理 |
三、乡政村治时期农村环境放任式治理 |
第二节 农村环境管控式治理的根源、特征及评价 |
一、农村环境管控式治理的制度根源 |
二、农村环境管控式治理的实践特征 |
三、农村环境管控式治理的历史评价 |
第三节 达标压力型体制: 农村水环境河长制治理的运作逻辑 |
一、压力型体制的类型划分 |
二、农村水环境河长制治理的运作逻辑 |
三、农村水环境河长制治理的局限困境 |
四、农村水环境河长制治理的变革方向 |
第四章 选择性认同: 农村环境参与的内生力 |
第一节 新乡土时期农村社会“离心化”现象 |
一、谋利型精英: 乡村公共权威的缺失 |
二、个体化农民: 乡村公共责任的淡化 |
三、农村社会“离心化”实质: 互动视角 |
第二节 农村社会“离心化”与农村环境参与失序 |
一、“权威缺漏”与农村环境问题“越级诉求” |
二、“丛林法则”与农村环境资源“公地悲剧” |
三、“人际疏离”与农村环境合作“纽带松弛” |
第三节 选择性认同、社区重建与农村环境参与意愿 |
一、善港村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经验 |
三、农村社区认同重构与农村环境参与 |
第五章 组织化赋权: 农村环境参与的行动力 |
第一节 农村社会组织化的演化趋势 |
一、传统乡土时期农村社会的强自治组织 |
二、计划经济时期农村社会的强管控组织 |
三、市场经济时期农村社会的行政化组织 |
第二节 农村环境参与组织化的必然选择 |
一、政治层面: 维护合法环境权益的需要 |
二、经济层面: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需要 |
三、社会层面: 维持社区环境秩序的需要 |
第三节 组织再造、赋权增能与农村环境参与能力 |
一、善港村环境参与组织化的实践考察 |
二、农村环境参与组织再造的实践逻辑 |
第六章 民主式协商: 农村环境参与的有效性 |
第一节 |
一、协商民主与农村环境参与契合性 |
二、农村环境协商治理的基本理念 |
三、农村环境协商治理的有效条件 |
第二节 农村环境协商治理的制度载体 |
一、农村环境协商治理的内部制度载体 |
二、农村环境协商治理的外部制度载体 |
第三节 民主式协商、双轨政治与农村环境参与有效性 |
一、“双轨政治”模型的时代演化 |
二、“双轨政治”重塑与农村环境参与效力 |
第七章 建构农村环境参与式治理 |
第一节 农村环境参与式治理的理论内涵 |
一、农村环境管控式治理与参与式治理的比较 |
二、农村环境参与式治理的基本特征 |
三、农村环境参与式治理的现实回应 |
第二节 农村环境参与式治理的实践路径 |
一、培育农村生态公民,提升环境治理集体共识 |
二、改革环境硬法治理,加强运用环境软法治理 |
三、重视社会选择作用,提升农村环境治理绩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10)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形成机理与管理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休闲农业文献综述 |
1.2.2 环境行为文献综述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之处 |
2 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的概念界定及经济学分析 |
2.1 休闲农业经营组织及其环境行为的概念界定 |
2.1.1 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的概念界定 |
2.1.2 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的概念界定 |
2.2 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的经济学分析—基于演化博弈视角 |
2.2.1 政府监管行为与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
2.2.2 社区居民揭发行为与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
2.2.3 竞争者环境行为与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
3 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形成机理的理论模型分析 |
3.1 理论模型变量的设置及各层变量间的关系假设 |
3.1.1 环境规制变量及相关关系假设 |
3.1.2 利益相关者压力变量及相关关系假设 |
3.1.3 利益链条变量及相关关系假设 |
3.1.4 管理层环境意识变量及相关关系假设 |
3.1.5 信息与技术资源变量及相关关系假设 |
3.2 理论模型的架构设计 |
4 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形成机理的实证方案设计 |
4.1 初始量表设计 |
4.2 预调研过程与结果分析 |
4.2.1 预调研问卷发放与回收 |
4.2.2 预调研结果分析 |
4.3 正式调研问卷的形成与数据采集 |
4.3.1 正式调研问卷的形成 |
4.3.2 正式调研问卷的数据采集 |
5 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形成机理的实证结果分析 |
5.1 样本信度检验与效度检验 |
5.1.1 样本信度检验 |
5.1.2 样本效度检验-探索性因子分析 |
5.1.3 样本效度检验-验证性因子分析 |
5.2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 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形成机理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5.3.1 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
5.3.2 结构方程模型的运行与检验 |
5.3.3 结构方程模型的修正 |
5.4 不同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及其形成机理的差异分析 |
5.4.1 不同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的差异分析 |
5.4.2 不同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形成机理的差异分析 |
5.5 研究假设的验证 |
6 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管理路径研究 |
6.1 政府层面的管理路径 |
6.1.1 健全休闲农业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
6.1.2 理顺休闲农业旅游环境管理体制 |
6.1.3 建立生态责任制度和行业准入制度 |
6.1.4 制定合理的休闲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
6.1.5 加强对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实施的监管 |
6.1.6 为休闲农业经营组织提供资金上的支持 |
6.1.7 为休闲农业经营组织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
6.2 利益相关者层面的管理路径 |
6.2.1 强化社区参与与监督 |
6.2.2 加强媒体媒介的舆论监督作用 |
6.2.3 加强休闲农业民间环保组织建设 |
6.3 休闲农业经营组织层面的管理路径 |
6.3.1 创新环境管理的组织职能 |
6.3.2 实行绿色生态经营,注重原生态环境保护 |
6.3.3 建立奖惩机制进行监督管理 |
6.3.4 加强环境宣传教育 |
6.3.5 注重环境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环境管理的技术水平 |
6.3.6 培养专业人才,建立环境管理智囊团队 |
7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形成机理预调研问卷 |
附录2 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形成机理正式调研问卷 |
附录3 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访谈提纲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强化农民环境意识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苏州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 陈凯莉.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2]论农民环境权的法律保护[D]. 陈安琪. 河北经贸大学, 2020(07)
- [3]论环境权的实现模式 ——从价值到制度的逻辑[D]. 赵明霞.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4]农民工生态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D]. 常青. 江西农业大学, 2019(03)
- [5]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提升研究 ——以赣州市为例[D]. 李宜文. 江西理工大学, 2019(01)
- [6]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D]. 汪秀芬.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2)
- [7]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视域下农民环境素养提升问题研究 ——以陕北地区为例[D]. 周雅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8]建设美丽中国视域下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研究 ——基于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xx镇xx中学为例[D]. 明道琴. 贵州师范大学, 2018(09)
- [9]农村环境治理 ——从管控式治理向参与式治理的转变[D]. 李波.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10]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形成机理与管理路径研究[D]. 林秀治. 福建农林大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