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H超声波水位计的特点、组成及应用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奚宇晗[1](2021)在《细长竖管内液位的激光测量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位是重要的一种水力学参数,无论在工、农业生产还是在工程实际运用上,它都是一种重要的数据信息。准确的检测水位信息对控制明渠送水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而当前的水位测量,主要集中于大范围、自然工程领域,而很少关注在狭窄地形下的水位测量。故此,进行了细长竖管内液位的激光测量技术研究并设计开发了一款可以满足竖管内液位测量的激光液位计。考虑到激光液位技术多种多样,经多方面综合考虑,最终选用了以脉冲激光测距技术为核心的激光测量方式来完成该型激光液位计的设计。在设计中,主要体现设计的实用性、易用性,并尽可能的压低工程造价以实现大规模的应用。在激光液位计硬件设备的设计中,使用STM32的F103系列芯片为主控芯片,以TDC-GP22为主要的计时芯片,分别设计了电源模块、温度采集模块、微处理器最小系统、高精度计时电路、激光收发及信号处理模块和通信模块等六个部分,为细长竖管内的激光液位测量的实现提供了硬件支撑。在激光液位计的软件设计方面,以TDC-GP22芯片的实际使用和激光飞行时间的精确测量为核心,分别完成了系统初始化配置、TDC时间测量、数据处理、串口通信等模块。基于软硬件的设计,搭建了实验平台对系统进行了调试开发和性能测试,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误差分析和校验。结果表明:(1)该系统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设计的各项功能,能够对细长竖管内的液位数据进行较为精确的测量,量程10m的情况下相对误差<0.3%,绝对误差在15mm内;(2)该系统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设计的各项功能,环境适应性较强,可连续长时间使用,对野外的复杂环境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赵娜[2](2020)在《基于Faster R-CNN与GrabCut相融合的水位检测》文中指出对河流、水库、湖泊等流域的水位监测是预防洪涝灾害和干旱发生的一个关键环节。随着视频监控技术和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利用视频监控系统监测水位日益普及。水利部门通常在河流域设置水位监测点,安装水尺和摄像头,利用视频监控人工观测获取水位信息。该方式任务繁重且难以做到实时性,因此,研究基于视频图像的实时、自动、准确的水位监测方法和技术具有紧迫性。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Faster R-CNN与Grab Cut融合的自动水位检测算法,首先通过Faster R-CNN网络对水面以上水尺部分进行检测,然后利用Grab Cut算法对该部分进行精确分割,最后利用像素坐标与世界坐标映射关系计算水位值。为了提高Faster R-CNN网络的检测精度和Grab Cut算法的分割效率,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Faster R-CNN网络的部分参数及结构主要是针对数据集VOC2007设计,为了提高Faster R-CNN网络对水尺目标的敏感度,在特征提取网络引入特征融合操作,通过上采样或下采样操作后将不同感受野特征图融合,输出特征信息丰富、鲁棒性更强的多尺度特征图;候选区域生成网络(RPN)通过K-means聚类算法初始化Anchor框比例,使其更加符合水尺目标特征,降低边框回归的难度,提高水尺检测精度。为了提高Faster R-CNN网络目标检测速度,借鉴Squeeze Net轻量化模型思想,将VGG16网络模型中的部分3×3卷积层,替换为Squeeze Net网络中Fire模块。(2)针对Grab Cut算法中高斯混合模型(GMM)迭代建模求解t_links权值耗时问题,引入概率神经网络(PNN)替换GMM模型。PNN网络无参数训练,无需迭代求解模型,能较大程度提升Grab Cut算法分割效率。PNN网络的隐层中心矢量由训练样本决定,本文在训练样本选取时,通过构建前景、背景灰度直方图,选择其中像素值出现频率较高像素作为训练样本,提高PNN网络预测能力。(3)将改进后Faster R-CNN和Grab Cut算法相融合,并应用于水尺检测。该算法可以对水库、隧道、河流等多种场景的水尺图像(或视频)进行自动处理,普适性高。设计实现了基于Faster R-CNN与Grab Cut融合的水位检测系统,经测试,系统性能稳定,已经在合作单位的实际项目中进行应用试点。
陈松林[3](2020)在《煤矿供水传输泵站监测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传输泵站是煤矿供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设备的稳定、可靠运行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保证。但其存在能耗、成本、安全、设备监测监控、劳动生产率等方面的问题,为了解决监测量不全面以及集中监控系统缺乏的问题,本文以陕西陕煤韩城矿业有限公司桑树坪二号井生产用水传输泵站的供水系统自动化监测监控技术改造项目为依托,利用工业以太网作为传输环节、PLC控制系统作为控制终端、结合数据库OPC等技术,开发了一套具有节能策略的泵站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文中首先对中间水池和高位各水池的供需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设计了一套基于PLC控制的泵站设备自动控制系统。系统上位机采用西门子组态软件进行平台管理,上位机与PLC控制柜通过工业环网连接,实时上传各水池水位、管道流量、设备状态等在线数据,同时实现了远程集中控制。提高了设备管理水平、减轻了劳动强度。在此基础上,结合优化调度理论提出了一种具有节能控制策略的控制算法。在优化调度控制策略研究中,遵照“避峰就谷”原则,建立了以泵组节能和节电两种不同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及控制策略。第一类采用动态规划模型,在离心泵总供水量为定值条件下,建立了求解总供水量在泵组之间的最优分配模型,使得消耗的电能最小;第二类将每个供水周期划分成多段,每时段内电费支出最小的优化问题。该项目成功地进行了实验测试,并顺利地通过了矿方验收。其中,监测监控系统安装于矿区集中控制室,提供了友好直观的人机操作界面,能够实现现场设备状态的实时显示,以及设备远程集中监控和自动化无人值守。该系统操作简便、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的生产效率和自动化集控管理水平。
郭静[4](2020)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 ——以德令哈市怀头他拉水库灌区为例》文中认为农业用水是我国用水大户,也是节水潜力所在。由于地区地处季风,我国水资源分配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极为不均匀,造成了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另一方面,我国存在水资源严重浪费的问题,灌溉技术落后导致农业用水效率低,农业用水无法精准计量,难以激发农户的节水意识和节水管理,水费实收率也远远低于应收取的费用,灌区农田水利工程难以运行维护,无法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从而导致恶性循环。水资源的短缺与水资源浪费是造成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主要问题。合理的农业水价可以抑制不合理的农业用水需求并且促进节水灌溉的发展。我国现阶段正在大力推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对于促进农业节水有着重要的意义。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新思路的重要举措。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16]2号),要求用10年左右时间,建立健全合理反映供水成本、有利于节水和农田水利体制机制创新、与投融资体制相适应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农业用水价格总体达到运行维护成本水平,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普遍实行,可持续的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基本建立,先进适用的农业节水技术措施普遍应用,农业种植结构实现优化调整,促进农业用水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化转变。因此,开展灌区农业初始水权确定、农业水价分析测算、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等研究可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提供技术和管理支撑,助推灌区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推广价值。本论文在对国内外农业水价改革文献资料调查和分析基础上,以青海省德令哈市怀头他拉水库灌区为例,通过实地调研、资料收集、现场查勘和实施方案编制,分析了怀头他拉水库灌区取用水现状和农业水价改革工作进展,着重从灌区农业初始水权、农业水价测算、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管理信息系统等三个方面开展研究与应用,提出主要成果如下:一是确定了怀头他拉水库灌区农业初始水权,通过水库实际放水量、实收水费、青海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DB63/T 1429-2015)和作物种植结构推算灌区用水量、土地确权登记面积等四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计算,得出该灌区的农业初始水权为1098.2万m3(定额亩均915.17m3);同时发现该灌区存在超定额用水18.94%和严重超采地下水现象,希望灌区加大节约用水、水行政主管部门加强日常管理。二是在农业水价测算方面,按照《青海省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青政办[2006]15号)等规定,将供水生产成本和供水生产费用(不计利润和税金)纳入水价测算,终端水价为骨干工程水价和末级渠系水价之和;综合考虑用水户实际承受能力、灌区农业水利工程产权和德令哈市水资源稀缺程度等情况,得出:全成本终端水价为0.17元/m3,运行成本终端水价为0.08元/m3;同时提出了农业用水超定额(计划)累进加价的建议。三是在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管理信息系统研发与实现方面,该系统面向服务SOA架构、基于事件驱动服务与大数据分析服务等关键技术,以水情、工情等信息采集和闸门远程自动控制为基础,综合应用软件开发、自动控制、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等技术,对灌区取用水信息自动采集、传输和处理,实现测、监、管、控一体化,为灌区管理单位和用水户提供信息采集与监视、闸门自动化监控、灌区水费计收、综合统计分析和灌区基础信息等服务,提供了智慧、高效的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助推灌区现代化,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运行效果良好,实现了各项软件功能;创新之处在于:面向服务的SOA系统架构、面向物联网应用的统一信息建模技术以及集关键点监控、图形定位和可视化于一体的信息服务模型。
李琨[5](2020)在《供水泵站工程物联网监控系统开发研究》文中提出水利信息化技术是将物联网监控技术与水利工程项目相结合,运用物联网监控技术对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设备等进行控制、分析、和处理,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水利工程进行全方位的技术升级,进一步促进水利行业向“数字水利”方向迈进。“数字水利”主要由水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处理和执行等模块组成,是以人水和谐发展为指导目标,利用日新月异的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战略,结合水利工程项目的具体应用需求,提出一系列可供操作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我国水利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本论文以太原理工大学供水泵站实验室为依托,研究设计该水利工程项目的物联网监控系统,旨在提出以“水利信息化”和“数字水利”为基础的供水泵站物联网监控系统,以供实际供水工程运行决策。物联网监控技术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要硬件、以数据分析处理等应用程序为软件,以数字化信息指令的接收和传递为核心技术,通过网络通讯实现工业过程全控制的实用性技术。本论文按照供水泵站物联网监控系统设计前、设计中和设计后的时间思路对整个工程供水泵站物联网监控系统进行开发研究。在供水泵站物联网监控系统设计前对该系统进行功能性需求分析;在设计中,对该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分别进行开发研究;在设计完成后,为保障系统稳定安全运行,提出运行前的参数测定方法和标准,在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以现场实验方式对该系统进行检验并提出一定科学规律。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基于供水泵站工程的实际需求,架构供水泵站物联网监控系统的主要框架和结构;(2)对太原理工大学供水泵站实验室物联网监控系统工控机、PLC及其控制柜等硬件设备选型;(3)提出供水泵站工程运行前流量、液位、转速、压力等各参数测定指标和方法;(4)利用组态王6.53开发物联网监控系统软件,建立不同目标的运行监控模块,实现数据采集、曲线绘制、数据查询、报警等多项功能,并完成组态软件与数据库的连接,这是本文的创新点之一;(5)详细阐述供水泵站实验室操作流程,设计不同转速比情况下单泵稳态运行实验,提出在水力调度运行中变频高效区范围,利用现场实验测量并绘制电动调节阀流量特性和阻力特性曲线,是本文的主要创新点;(6)提出虚拟实验室建设方案,为供水泵站运行提供现代化水利管理的模式提供新的思考。太原理工大学供水泵站实验室物联网监控系统在设计思路上完整有序,硬件选型选用技术成熟的工业设备,可靠性较强,软件设计选用可维护性较高的应用程序,符合设计初衷,操作系统和数据库采用实时响应控制,使用便捷,数据处理能力强。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提出供水行业物联网监控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为今后供水泵站工程的水利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思路;本文根据供水工程管理规范,提出供水泵站运行前各参数指标的测定方式、标准,可供各大中小型泵站在新建或更新改造中参考;文中采取实验分析的方法得到的水力调度工程中变频经济运行方案,对山西省大水网高扬程供水泵站工程的优化调度运行具有参考价值。
邓天[6](2020)在《蒸发器水位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环境保护和工业发展矛盾的日趋激烈,世界各国也越来越重视对碳排放量的严格控制,也越来越重视低碳新能源的建设与应用。作为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低碳新能源,核电在我国低碳减排、绿色发展的变革中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蒸汽发生器(SG)是核电厂一、二回路能量传递的关键纽带,使其具有良好的水位控制对核电厂的经济性和安全性的贡献不容忽视。因此蒸汽发生器水位控制系统的设计非常关键,对其的优化也富有深远的研究意义。当前国内压水堆核电厂的蒸发器水位控制设计方案一般应用简化的针对典型功率平台的水位功率点模型,国内在建或在运的主要工程项目里一般使用多参量复合串行PID控制器的设计方案。这种给水前馈调节与水位闭环反馈调节相结合的PID控制器设计方案实现简单、响应快速、静差准确,但鉴于蒸发器水位系统所特有的非线性、时变、强时滞、非最小相位等特点以及低工况下负荷测量、负荷水位动态整定等难点,导致这种基于传统PID理论的控制器在特定功率平台或特定工况下对蒸发器水位的调节效果仍然无法得到很好的保障,需要电厂操作人员频繁手动干预,增加了操作人员的操作负担,也增加了因为人因失误触发核电厂保护系统动作从而造成电厂经济损失的风险。这就对蒸发器水位控制的设计方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及挑战,需要结合现场实际问题和操作经验开展优化研究,以期进一步提高蒸发器水位设计方案在全负荷变化过程中(特别是低负荷时)各类瞬态工况下的调节水平。本文研究分析了二代压水堆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的结构、功能原理,并分析了其动态特征及水位瞬态特点,推导分析了蒸汽发生器水位及其它相关环节的功能函数,并在以上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程的功能需求进行了基于PID的典型水位控制方案的设计及参数整定。同时根据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及现场调研对PID水位控制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问题分析及经验总结,并基于此提出了蒸发器水位控制的三项改进措施:1)通过对在运机组历史运行数据的整理和拟合,提出新的负荷与水位整定值的整定曲线,改善功率提升及功率下降阶段的水位调节性能;2)通过喷嘴阀流量计的设计应用,提升低负荷下蒸汽量的测量准确度,以改善负荷水位整定值的精确度及给水泵转速整定值的精确度;3)基于模糊控制技术与传统PID技术的融合,设计了结合两者优点的压水堆核电站模糊自整定PID水位控制器,有效的改善了控制性能。以上的优化措施使控制方案既具备传统PID方案实现便利、静差小、高可靠性的特点,同时又对蒸发器水位系统的非线性、时变、强滞后、非最小相位等特点具备更好的适应性,使水位设计方案获得更好的调节效果,提升电厂控制的自动化水平,也进一步提升了电厂的经济水平和安全水平。
樊亚萍[7](2019)在《基于图像识别的水位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目前,水资源和水安全问题己经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和生态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水位数据是可以反映这些问题的非常关键的水文资料。水位站检测水位的方法有许多种,人工测量水位时需要考虑监测人员的人身安全问题,而且数据实时性较差;采用水位计测量的缺点是工作方式复杂,精度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很大,以上方法都不能实现远程测量。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些传统的水位测量方式被自动智能监测水位方式取代是必然趋势。基于此,本文综合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和多媒体传输技术,设计开发了一个远程水位智能监测系统,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对水位图像进行处理,识别出水位线,通过多媒体传输技术将采集到的多媒体数据(文本、图片、视频等)准确传送到监控端,从而可以实现水位的远程实时自动监测。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研究了系统相关图像识别技术以及水位识别关键算法,面向具体环境,规划、设计了水位监测的整体流程。给出了一个水位监测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从水位监测基站和监测中心两大模块来叙述,水位监测基站包含嵌入式数据采集模块,以便周期性地收集包括水位、视频和图像等数据。然后通过蜂窝网络将收集的数据发送到监测中心,根据历史数据确定该地区的洪水或枯水预警。这种设计不仅解决了测量精度问题,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文研发的基于图像识别理论的智能水位监测系统经过测试,系统运行稳定,测量数据比较准确,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可以较好的满足市场需要。
沈依晨[8](2020)在《基于水肥一体的江苏小型机电管道灌区灌溉专家系统》文中提出江苏是我国重要稻米生产地,水资源量相对丰沛,水稻生长期又逢雨季,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目前,江苏化肥亩均使用量为发达国家防水体污染标准的近3倍,并受汛期暴雨冲刷入河导致河道面源污染严重。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灌溉制度优化、水肥一体化技术等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小型机电管道灌区灌溉制度与水肥一体灌溉系统方案研究,对促进我国南方地区真正做到节水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江苏省小型机电灌区,在总结国内外灌溉制度优化、水肥一体化技术等研究的基础上,以一体式智能化装配泵站为基础,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针对目前江苏省小型机电灌区灌溉制度确定很少考虑实时降雨调整、灌溉主要依靠经验的现状,本文将短历时气象预报和田间土壤墒情、水稻田水位实时监测相结合,提出了小型机电灌区灌溉制度优化方法,从而提高了降雨利用率,减少了灌溉水量,提高了农业用水效率。(2)本文在梳理目前我国水肥一体化技术、常用设备的基础上,根据江苏省稻麦施肥规律、小型机电管道灌区灌溉工作水头要求等特点,提出了江苏地区小型机电管道灌区水肥一体灌溉系统方案(选择机械驱动注入式施肥装置);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面积的小型机电灌区灌溉设计流量、灌水施肥时间、灌溉扬程等进行了小型机电管道灌区的水肥一体化设备及施肥方案定型化、系列化设计(根据不同灌区面积、灌水延续时间、选泵扬程一一匹配相应的施肥泵)。(3)以Visual Basic 6.0作为编程平台,开发了小型机电灌区智能灌溉模块,通过调用灌区、作物各生育期的基础信息数据库以及短历时降雨预报、实时墒情数据,优化灌溉制度;开发了小型机电灌区水肥一体装置选型模块(由不同灌区面积、扬程,选择对应水肥一体装置),完善了基于一体化智能泵站的小型机电灌区管道灌溉专家系统,实现管道灌溉系统(包括水肥一体化装置)定型设计的实时查询。
司伟行[9](2019)在《向家坝上游通航船舶吃水检测系统》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内河航运尤其是长江航运凭借其运量大、环保、节能、成本低等优点,发展十分迅速。向家坝水电站的建设大大改善了其所属流域的航运条件,提高了通航效率。但与此同时,内河航运超载、超吃水的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了航道和通航设施。特别是对于向家坝升船机,过机船舶超载或超吃水不仅会影响船舶自身的安全,而且对升船机设施安全稳定运行构成重大的安全隐患。面对向家坝升船机通航船舶吃水检测的需求,我们针对向家坝上游存在的水位变化巨大、安装条件特殊、吃水检测设备安装困难等特点,设计了一套单浮式通航船舶吃水检测系统。通过水位计对检测门姿态和位置变化进行补偿;采用水位计与超声波测距传感器相结合的方式对测距结果进行声速补偿,实现了对通航船舶吃水的实时离船测量,提高了升船机的通航效率。利用单浮式检测平台进行测量的吃水检测方案对整个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为了降低检测门的设计难度和系统维护与安装难度,需要尽量减轻检测门的重量。为此我们在分析了超声波特性和超声波换能器的特性之后,重新设计了基于STM32的超声波测距模块来实现测距电路的水上部署,减轻了检测门的负担。同时通过设计基于FPGA的同步控制与数据采集模块来提高数据采集效率。分析了吃水检测系统存在的检测盲区问题,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最大吃水拟合算法来消除因盲区的存在而产生的误差,该算法的应用成功地扩展了吃水检测系统的有效测量范围,有效地降低了单浮式检测门水下部署深度。经过实验室初步实验后,我们在向家坝上游进行了大量的实船测量实验。测量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误差小于0.1m,满足项目需求。目前向家坝上游通航船舶吃水检测系统已经进入试运行阶段。
范典[10](2016)在《坡面薄层水流水动力学特性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坡面流是降雨除去损失后在重力驱动下沿坡面运动产生的。由于水深很薄,影响因素十分复杂,要探明坡面土壤侵蚀的机理十分困难。而弄清楚坡面薄层水流的水动力特性与滚波的演化规律是研究土壤侵蚀机理的基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薄层水流水动力特性有了大量的研究,但对滚波演化规律研究还很不足。主要原因是现有的测量手段精度不高且工作量庞大。本文采用超声波水位测量方法进行薄层水流模拟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如下:(1)提出了超声波测量滚波新方法针对超声波水位计自身系统测量研究发现,其测量的相对误差和变异系数均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系统本身具有较好的精确度和稳定性。对两种方法测得的滚波参数分析,两种方法测得的波峰水深接近程度最高,相关系数达到了0.938。而且超声波水位测量不受空间位置限制,自动化程度高且操作简单,能在得到水深数据的基础上直接计算出波速、频率和坡长。因此,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测量系统极大的减小试验时间和工作量,提高了试验效率。(2)探明了不同糙度下薄层水流水力特性的影响机制按临界流量分区,可将试验的薄层水流分为层流失稳区,过渡流区与紊流失稳区。层流失稳区的流态指数随糙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而其他两个区的流态指数,与糙度成负相关关系。水流的弗汝德数与单宽流量、能坡、糙度呈幂函数关系,随糙度的增加而减小,与单宽流量、能坡呈正相关关系,本试验水流以急流为主缓流为辅。水流阻力系数与单宽流量、能坡、糙度也呈幂函数关系,随糙度的增加阻力系数增大,随单宽流量的增加而变小,坡度对阻力系数的影响不大。与明渠流比较,在同一雷诺数时坡面流的阻力大于明渠流的阻力,产生增阻的效应。(3)探究了薄层水流滚波演化特征在同一坡度与流量时,波速与波高均随糙度的增加而减小,滚波频率则相反。滚波随水流沿程逐渐发育成熟,但波速随沿程变化不大,由于相邻滚波聚合,滚波的波高与波长沿程增加,滚波的频率沿程衰减。同一糙度下,滚波波速随单宽流量的增加而增加,随坡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滚波频率随单宽流量与坡度均成正相关关系。滚波波高随单宽流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在q=0.3 L﹒m-1﹒s-1左右,波高取最大值。滚波波高随坡度呈单驼峰型变化趋势,且在10度左右达到最大值。(4)得到了滚波失稳的临界水力条件在能坡一定的条件下,层流滚波消退临界单宽流量随糙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糙度一定时,层流滚波消退临界单宽流量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而过渡失稳区临界规律有所不同,紊流失稳临界单宽流量随糙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故在紊流失稳区增加床面糙度可以抑制滚波的产生。在同一糙度情况下,紊流失稳临界单宽流量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说明坡度将促使水流达到紊流失稳区。
二、E+H超声波水位计的特点、组成及应用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H超声波水位计的特点、组成及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细长竖管内液位的激光测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液位计的种类与区别 |
1.2.1 浮子式液位计 |
1.2.2 压力感应式液位计 |
1.2.3 射线式液位计 |
1.2.4 超声波液位计 |
1.2.5 雷达式液位计 |
1.3 激光液位计的发展与现状 |
1.4 课题的来源与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本设计的优点和创新 |
1.4.3 本文各章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激光测距原理及系统方案设计 |
2.1 激光测距原理研究 |
2.1.1 脉冲法激光测距原理 |
2.1.2 相位法激光测距原理 |
2.1.3 干涉法激光测距原理 |
2.1.4 三角法激光测距原理 |
2.2 设计思路 |
2.3 设计难点与需要解决的问题 |
2.4 激光测距系统方法选取与总体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脉冲式激光液位计硬件设计 |
3.1 系统整体硬件设计 |
3.2 系统电源电路设计 |
3.2.1 24V转5V电路 |
3.2.2 5V转3.3V电路 |
3.3 微控制器最小电路设计 |
3.4 TDC-GP22 高精度计时芯片电路设计 |
3.5 收发电路及信号处理设计 |
3.5.1 激光发射与供电设计 |
3.5.2 激光接收和滤波电路设计 |
3.6 通信电路设计 |
3.7 温度采集模块设计 |
3.8 PCB板设计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脉冲式激光液位计软件设计 |
4.1 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
4.2 系统初始化配置 |
4.3 TDC时间测量模块 |
4.4 数据处理模块 |
4.5 串口通信模块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与误差分析 |
5.1 距离及水位测量实验 |
5.1.1 距离测量实验 |
5.1.2 水位测量实验 |
5.2 环境适应性实验 |
5.3 误差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基于Faster R-CNN与GrabCut相融合的水位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基于图像的水位检测 |
1.2.2 目标检测 |
1.3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相关技术 |
2.1 目标检测模型 |
2.1.1 特征提取 |
2.1.2 候选区域生成 |
2.1.3 分类器 |
2.1.4 边框回归 |
2.2 图像分割算法 |
2.2.1 传统图像分割算法 |
2.2.2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分割算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改进的Faster R-CNN模型 |
3.1 Faster R-CNN模型 |
3.2 改进的Faster R-CNN模型 |
3.2.1 特征融合 |
3.2.2 K-means初始化Anchor框 |
3.2.3 轻量化网络 |
3.3 实验及结果分析 |
3.3.1 评价指标 |
3.3.2 实验数据 |
3.3.3 特征提取网络实验对比 |
3.3.4 RPN网络实验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改进的GrabCut算法 |
4.1 GrabCut算法 |
4.1.1 GrabCut算法介绍 |
4.1.2 GrabCut算法的改进分析 |
4.2 概率神经网络 |
4.2.1 PNN理论基础 |
4.2.2 PNN模型 |
4.3 基于概率神经网络改进的PNN_GrabCut模型 |
4.3.1 构建直方图 |
4.3.2 更新能量函数 |
4.3.3 PNN_GrabCut算法流程 |
4.3.4 时间效率分析 |
4.4 实验及结果分析 |
4.4.1 确定PNN网络参数 |
4.4.2 算法的有效性评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Faster R-CNN与 GrabCut融合的水位检测 |
5.1 基于Faster R-CNN与 GrabCut融合的水位检测算法 |
5.2 基于Faster R-CNN与 GrabCut融合的水位检测系统 |
5.2.1 水位监测系统设计 |
5.2.2 软件环境 |
5.2.3 基于Django网络系统 |
5.2.4 后台数据库 |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3.1 水位检测算法实验结果及分析 |
5.3.2 水位检测系统实验结果展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煤矿供水传输泵站监测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章节安排 |
2 煤矿供水监测监控系统结构与研究 |
2.1 离心泵供水系统 |
2.1.1 离心泵简介 |
2.1.2 供水系统设备组成 |
2.1.3 离心式水泵的控制原理 |
2.2 系统总体研究方案 |
2.2.1 中间水池传输泵站 |
2.2.2 监控系统总体结构 |
2.2.3 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 |
2.3 本章小结 |
3 供水系统的硬件研究 |
3.1 PLC的选型与系统硬件结构组成 |
3.1.1 STEP7-200 SMART PLC选用 |
3.1.2 系统硬件结构组成 |
3.2 PLC监控系统研究 |
3.2.1 系统输入输出点数统计 |
3.2.2 PLC模块介绍 |
3.2.3 输入输出地址分配 |
3.3 系统相关设备选型 |
3.3.1 传感器研究及选型 |
3.3.2 电磁阀研究及选型 |
3.3.3 触摸屏及变频器选型 |
3.4 本章小结 |
4 供水系统优化研究 |
4.1 优化调度的目标和内容 |
4.2 基于避峰就谷模型的优化策略 |
4.2.1 优化研究 |
4.2.2 避峰就谷化调度策略 |
4.3 基于动态规划模型的优化策略 |
4.3.1 动态规划模型的数学背景 |
4.3.2 节能调度模型 |
4.3.3 节省电费调度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5 供水系统软件的研究与实现 |
5.1 下位机的研究与实现 |
5.1.1 STEP7-Micro/WIN SMART软件简介 |
5.1.2 PLC程序的研究 |
5.1.3 系统功能的实现 |
5.2 上位机研究与实现 |
5.2.1 WinCC组态软件简介 |
5.2.2 软件整体研究结构 |
5.2.3 下位机与上位机的通讯和组态 |
5.2.4 主要界面的实现 |
5.3 触摸屏研究 |
5.3.1 触摸屏功能简介 |
5.3.2 触摸屏软件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 ——以德令哈市怀头他拉水库灌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情况比较 |
1.2.1 国外灌区农业水价现状 |
1.2.2 国内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青海省和德令哈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现状 |
2.1 青海省概况 |
2.1.1 自然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1.3 青海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现状 |
2.1.4 青海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
2.2 青海省德令哈市概况 |
2.2.1 自然概况 |
2.2.2 社会经济概况 |
2.2.3 德令哈市市域内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情况 |
2.2.4 德令哈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怀头他拉水库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方案 |
3.1 怀头他拉水库灌区情况 |
3.1.1 怀头他拉水库灌区工程情况 |
3.1.2 农业生产概况 |
3.1.3 德令哈市用水总量控制与灌区农业水权、水价概况 |
3.1.4 怀头他拉水库灌区管理情况 |
3.2 怀头他拉水库灌区农业水权 |
3.2.1 水权的概念及内涵 |
3.2.2 农业初始水权的分配与水权交易 |
3.2.3 怀头他拉水库灌区用水量推算与初始水权的制定 |
3.3 怀头他拉水库灌区农业水价的测算 |
3.3.1 水价体系的构成 |
3.3.2 水价测算方法 |
3.3.3 农业供水成本的组成 |
3.3.4 农业水价的测算 |
3.3.5 农民对水费的承受力分析 |
3.3.6 农业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 |
3.4 工程建设 |
3.4.1 本项目用水计量设施配套建设 |
3.4.2 闸门远程自动控制设备 |
第四章 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管理信息系统研发 |
4.1 总体设计 |
4.1.1 设计原则 |
4.1.2 系统总体架构 |
4.2 数据库设计 |
4.2.1 数据库设计原则 |
4.2.2 数据库结构设计 |
4.3 信息中心与网络设计 |
4.3.1 信息中心建设 |
4.3.2 计算机网络设计 |
4.4 软件开发技术设计 |
4.4.1 系统开发技术软件与环境 |
4.4.2 主要支撑软件技术 |
4.5 信息采集处理系统 |
4.5.1 系统概述 |
4.5.2 信息组成和来源 |
4.6 信息监视与服务系统 |
4.7 闸门自动化监控系统 |
4.8 灌区水费计收系统 |
4.9 取用水信息分析系统 |
4.9.1 实时数据 |
4.9.2 历史数据 |
4.9.3 统计分析 |
4.10 灌区基础信息 |
4.11 系统安全建设 |
4.11.1 应用系统安全 |
4.11.2 数据安全 |
4.11.3 系统日志安全 |
4.12 软件系统技术特点 |
第五章 灌区水价改革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实例 |
5.1 示范区工程建设基本资料 |
5.2 系统设计总体概况 |
5.3 系统的功能示范 |
5.3.1 系统的初始设置 |
5.3.2 信息监视与服务 |
5.3.3 闸门自动化监控 |
5.3.4 灌区水费计收 |
5.3.5 取用水信息分析 |
5.3.6 灌区基础信息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供水泵站工程物联网监控系统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太原理工大学供水泵站实验室简介 |
2.1 太原理工大学供水泵站实验室工程简介 |
2.2 太原理工大学供水泵站实验室主要设备 |
2.3 太原理工大学供水泵站供水系统运行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供水泵站实验室物联网监控系统总体设计 |
3.1 供水泵站工程物联网监控系统设计原则 |
3.2 供水泵站实验室物联网监控系统功能性需求 |
3.2.1 主控级主要功能 |
3.2.2 现地级主要功能 |
3.3 供水泵站实验室物联网监控系统设计主要框架 |
3.3.1 体系结构 |
3.3.2 层次架构 |
3.3.3 网络结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供水泵站实验室硬件系统选型 |
4.1 供水泵站实验室物联网监控系统结构 |
4.1.1 操作指导控制系统 |
4.1.2 直接数字控制系统 |
4.1.3 集中式控制系统 |
4.1.4 计算机监督控制系统 |
4.1.5 集散式控制系统 |
4.1.6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
4.1.7 系统结构的选择 |
4.2 主控级系统选择 |
4.2.1 工控机选择 |
4.2.2 PLC及控制柜选择 |
4.3 现地级系统选择 |
4.3.1 流量测量仪器选择 |
4.3.2 液位测量仪器选择 |
4.3.3 压力测量仪器选择 |
4.3.4 转速测量选择 |
4.3.5 电动蝶阀选择 |
4.3.6 电动调节阀选择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供水泵站实验室物联网监控软件开发 |
5.1 太原理工大学供水泵站实验室物联网监控软件选择 |
5.1.1 系统监控软件介绍和选择 |
5.1.2 软件实现功能 |
5.1.3 利用组态王进行软件设计的流程 |
5.2 太原理工大学供水泵站实验室物联网监控系统软件界面展示 |
5.2.1 开启画面 |
5.2.2 登录画面 |
5.2.3 主画面 |
5.2.4 实时曲线 |
5.2.5 历史曲线 |
5.2.6 特性曲线 |
5.2.7 数据查询及打印 |
5.2.8 报警 |
5.3 太原理工大学供水泵站实验室数据库 |
5.3.1 供水泵站实验室综合数据库设计 |
5.3.2 数据库介绍对比 |
5.3.3 数据库的选择和连接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供水泵站工程运行参数测定基本要求 |
6.1 供水泵站工程运行参数测定的意义 |
6.2 供水泵站工程运行需测定任务 |
6.3 测定标准 |
6.3.1 同一测定参数多次测定的极限误差 |
6.3.2 测定仪器的极限误差 |
6.3.3 被测定参数总极限误差 |
6.4 测定条件 |
6.5 流量测定 |
6.5.1 测定方法对比 |
6.5.2 流速仪测定法 |
6.5.3 超声波流量计测定法 |
6.5.4 差压测流法 |
6.6 液位测定 |
6.6.1 直读液位测定法 |
6.6.2 超声波液位测定法 |
6.6.3 静压式液位测定法 |
6.7 压力测定 |
6.8 扬程测定计算 |
6.9 转速和功率测定 |
6.9.1 转速测定 |
6.9.2 功率测定 |
6.10 其他参数测定 |
6.10.1 振动测定 |
6.10.2 噪音测定 |
6.10.3 温度测定 |
6.11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供水泵站实验室物联网监控系统运行实践 |
7.1 实验室操作流程 |
7.1.1 系统开机运行 |
7.1.2 系统正常停机运行 |
7.1.3 系统事故紧急停机运行 |
7.2 不同工况下单泵稳态运行对比分析 |
7.2.1 实验目的与方法 |
7.2.2 实验数据 |
7.2.3 数据分析 |
7.3 电动调节阀流量特性与阻力特性曲线研究 |
7.3.1 实验目的与方法 |
7.3.2 实验数据 |
7.3.3 数据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供水泵站虚拟实验室建设 |
8.1 虚拟实验室介绍 |
8.2 虚拟实验室建设方案 |
8.3 虚拟实验室应用实践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蒸发器水位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 论文的结构 |
第二章 蒸汽发生器水位特性及功能需求分析 |
2.1 蒸汽发生器概述 |
2.2 蒸汽发生器水位模型特征分析 |
2.2.1 蒸发器水位动态方程分析 |
2.2.2 基于热工水力实验的水位瞬态分析 |
2.2.3 蒸汽发生器水位传递函数分析及仿真 |
2.3 蒸汽发生器水位控制的设计需求 |
2.3.1 总体功能要求 |
2.3.2 测量通道要求 |
2.3.3 精度要求 |
2.3.4 响应时间要求 |
2.3.5 性能要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蒸汽发生器典型水位控制设计 |
3.1 测量通道设计 |
3.1.1 蒸发器水位测量 |
3.1.2 蒸汽/给水流量测量 |
3.1.3 其它测量 |
3.2 执行机构设计 |
3.2.1 流量调节阀 |
3.2.2 主给水泵 |
3.3 蒸发器水位控制设计 |
3.3.1 控制回路结构原理设计 |
3.3.2 高负荷水位控制回路设计 |
3.3.3 低负荷水位控制回路设计 |
3.3.4 差压转速控制回路设计 |
3.4 蒸发器水位控制的仿真与参数整定 |
3.4.1 给水泵转速控制器参数整定 |
3.4.2 流量控制器参数整定 |
3.4.3 水位控制器参数整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蒸汽发生器水位控制优化 |
4.1 蒸发器典型水位控制方案存在的问题及经验反馈 |
4.1.1 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4.1.2 经验反馈总结 |
4.2 水位整定值优化 |
4.2.1 当前水位整定值方案分析 |
4.2.2 水位整定值方案优化 |
4.3 负荷测量的优化 |
4.3.1 当前负荷测量方案的分析 |
4.3.2 负荷测量方案优化 |
4.4 水位控制回路的优化 |
4.4.1 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结构设计 |
4.4.2 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的实现 |
4.4.3 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的仿真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符号与标记(附录 1)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7)基于图像识别的水位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工作及结构 |
第二章 系统相关图像识别技术研究 |
2.1 系统相关的图像处理开源库 |
2.2 目标图像的预处理 |
2.2.1 彩色图像灰度化 |
2.2.2 灰度图像二值化 |
2.2.3 图像增强 |
2.2.4 图像去噪 |
2.3 图像边缘检测 |
2.4 图像分类 |
2.4.1 有监督分类方法 |
2.4.2 无监督聚类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位识别关键算法研究 |
3.1 水位标尺识别图像预处理算法研究 |
3.1.1 水尺图像增强处理 |
3.2 基于传统Sobel算子的水位检测算法 |
3.3 基于字典学习的水位检测算法 |
3.3.1 字典学习模型 |
3.3.2 使用字典学习的水位检测算法 |
3.4 水位识别算法测试结果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智能水位监测系统设计 |
4.1 系统总体架构及功能设计 |
4.1.1 系统开发环境及开发技术 |
4.1.2 系统接口设计 |
4.1.3 系统运行流程 |
4.2 遥测基站 |
4.2.1 太阳能供电设备及摄像机 |
4.2.2 水位图像分析仪 |
4.3 远程监测管理中心设计 |
4.3.1 Web网站架构 |
4.3.2 可视化界面显示 |
4.3.3 参数设置 |
4.3.4 数据管理维护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致谢 |
(8)基于水肥一体的江苏小型机电管道灌区灌溉专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灌溉制度优化研究现状 |
1.2.2 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现状 |
1.3 一体化智能泵站开发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小型机电灌区灌溉制度实时优化 |
2.1 水稻灌溉制度 |
2.1.1 传统灌溉制度 |
2.1.2 水稻节水灌溉技术 |
2.2 旱作物灌溉制度 |
2.3 灌区综合灌溉定额 |
2.4 实时灌溉优化方法研究 |
2.4.1 土壤墒情及水位监测 |
2.4.2 实时灌溉制度优化 |
2.5 实例研究 |
2.5.1 灌溉系统设计 |
2.5.2 浅湿灌溉模式下的灌溉制度 |
2.5.3 实时灌溉优化应用 |
3、小型机电管道灌区水肥一体化装置选型 |
3.1 水肥装置选型研究背景与意义 |
3.2 常用设备介绍 |
3.3 作物施肥方案 |
3.3.1 水稻 |
3.3.2 冬小麦 |
3.4 水肥一体装置选型 |
3.4.1 灌水率与水力计算 |
3.4.2 注肥泵选型 |
4、小型机电灌区管道灌溉(水肥一体)专家系统开发 |
4.1 数据采集与传输 |
4.1.1 墒情、水位监测系统 |
4.1.2 GPS定位确定设计参数 |
4.1.3 数据传输 |
4.2 系统方案 |
4.2.1 功能及目标分析 |
4.2.2 系统开发方式 |
4.3 管道灌溉系统定型化设计模块 |
4.3.1 概述 |
4.3.2 改进 |
4.4 定型水肥一体装置选型模块系统实现 |
4.5 智能灌溉模块系统实现 |
4.5.1 灌溉预警 |
4.5.2 水稻泡田 |
4.5.3 水稻生育期灌溉 |
4.5.4 旱作灌溉 |
4.5.5 退出 |
5、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生产项目 |
(9)向家坝上游通航船舶吃水检测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 |
1.2.1 船舶吃水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2 仰扫式船舶吃水检测系统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2 船舶吃水检测系统理论基础 |
2.1 超声波 |
2.1.1 超声波的衰减 |
2.1.2 超声波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 |
2.2 超声波换能器的分析 |
2.2.1 超声波换能器介绍 |
2.2.2 超声波换能器指标 |
2.2.3 超声波换能器选择 |
2.2.4 超声波换能器激励方式 |
2.3 超声波测距方案 |
2.3.1 测距方法 |
2.3.2 时延估计方法 |
2.3.3 测距算法的实现 |
2.4 影响吃水检测精度的主要因素及解决 |
2.4.1 超声波波速的变化 |
2.4.2 回波信号的衰减 |
2.4.3 盲区 |
2.4.4 探头之间的影响 |
3 吃水检测系统及下位机设计 |
3.1 系统综述 |
3.2 向家坝吃水检测系统原理 |
3.3 超声波测距模块 |
3.3.1 超声波换能器发射驱动电路 |
3.3.2 预处理电路 |
3.3.3 滤波模块 |
3.3.4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
3.3.5 STM32核心板设计 |
3.3.6 超声波测距模块软件设计 |
3.3.7 超声波测距模块指令集与数据格式 |
3.4 同步控制与数据采集模块 |
3.4.1 FPGA核心板设计 |
3.4.2 同步控制与数据采集模块软件设计 |
3.5 水位计模块 |
3.6 无线传输模块 |
4 数据处理及上位机软件设计 |
4.1 数据处理 |
4.1.1 数据解析 |
4.1.2 传感器测距误差矫正 |
4.1.3 随机噪声处理 |
4.1.4 检测门状态补偿 |
4.1.5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对称拟合 |
4.2 上位机软件系统设计 |
5 系统测量结果与分析 |
5.1 实验室仿真实验 |
5.1.1 预处理电路的仿真测试 |
5.1.2 滤波模块的仿真测试 |
5.1.3 自动增益控制模块的仿真测试 |
5.2 实验室测量结果与分析 |
5.3 现场环境的系统安装 |
5.4 测量数据结果与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坡面薄层水流水动力学特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坡面薄层水流流速测量方法 |
1.2.2 薄层滚波流水深测量方法 |
1.2.3 坡面薄层水流流态 |
1.2.4 薄层水流阻力规律 |
1.2.5 滚波参数测量方法 |
1.2.6 滚波的演化规律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目标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坡面薄层水流试验设计 |
2.1 试验装置 |
2.2 试验设计 |
2.3 试验方法 |
2.4 数据分析方法 |
第三章 超声波水位计可靠性研究 |
3.1 超声波水位计原理 |
3.2 测量数据质量评价方法 |
3.2.1 精度和稳定性评价 |
3.2.2 超声波测量系统评价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数据精度分析 |
3.3.2 测量稳定性分析 |
3.3.3 人工测量与超声波测量系统对比分析 |
第四章 坡面滚波流流态指数变化规律 |
4.1 理论分析 |
4.2 平均流速的变化规律 |
4.2.1 水流流态现象描述 |
4.2.2 平均流速与单宽流量的关系 |
4.2.3 糙度与坡度对流态指数的影响 |
4.3 弗汝德数的变化规律 |
4.4 阻力的变化规律 |
4.4.1 阻力系数与单宽流量的关系 |
4.4.2 阻力系数与雷诺数的关系 |
第五章 坡面薄层水流滚波演化规律及临界水力条件 |
5.1 滚波演化规律现象描述 |
5.2 滚波参数沿程变化规律 |
5.2.1 滚波波形沿程变化规律 |
5.2.2 滚波波速沿程变化规律 |
5.2.3 滚波频率沿程变化规律 |
5.2.4 滚波波高沿程变化规律 |
5.2.5 滚波波长沿程变化规律 |
5.3 滚波参数的变化规律 |
5.3.1 滚波波速的变化规律 |
5.3.2 滚波频率的变化规律 |
5.3.3 滚波波高的变化规律 |
5.4 滚波临界水力条件研究 |
5.4.1 层流滚波消退临界 |
5.4.2 过渡流失稳临界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超声波水位计的可靠性研究 |
6.1.2 不同床面糙度的薄层水流水动力特性规律研究 |
6.1.3 不同床面糙度滚波演化规律的研究及临界水力条件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E+H超声波水位计的特点、组成及应用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 [1]细长竖管内液位的激光测量技术研究[D]. 奚宇晗.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2]基于Faster R-CNN与GrabCut相融合的水位检测[D]. 赵娜. 河北地质大学, 2020(05)
- [3]煤矿供水传输泵站监测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陈松林.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4]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 ——以德令哈市怀头他拉水库灌区为例[D]. 郭静.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20(04)
- [5]供水泵站工程物联网监控系统开发研究[D]. 李琨.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6]蒸发器水位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优化[D]. 邓天.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7]基于图像识别的水位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樊亚萍.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2)
- [8]基于水肥一体的江苏小型机电管道灌区灌溉专家系统[D]. 沈依晨. 扬州大学, 2020(06)
- [9]向家坝上游通航船舶吃水检测系统[D]. 司伟行.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 [10]坡面薄层水流水动力学特性试验研究[D]. 范典.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