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军事飞行人员心理咨询的阻抗来源及应对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杨红光[1](2021)在《云播智慧》文中认为文明的冲突是一个精心炮制的巨大的谎言;超小型武器将成为未来战争的主导;首次提出"重新定义用户体验",并给出商业模式;"人工智能+高失业率+老龄化"时代的新型社会治理结构。——题记引章春节刚过,王先生择日远游。出新区、环沿海、经湘赣、达云贵、上青藏、转川渝、至陕甘、经晋冀、回京城,整整三个月,一向足不出城的王先生,把大海、江湖、沙漠、戈壁、岩层、天路、雨林、雪域,一一收眼底。
刘慧鸿[2](2020)在《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精神养生被认为是中医养生方法之一,并贯穿于养生始终,是养生活动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人民在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等诸多方面的健康需求如何实现,是一个在宏观层面涉及社会文化,在微观层面涉及精神调摄的多层面问题。中医药学凝聚着的深邃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对于创造性的解决如此宏大的健康需求提供了可能性。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精神养生的文献、理论、案例和策略研究,对此种实际上涉及面甚广的健康需求提出精神养生的理解和主张,探索精神养生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状态和价值实现。方法:研究方法也属于人的精神心理活动或观念认知方面的事物。如有中医学者所认为的“由于时代性的遮蔽”,养生缺少精神独立的系统研究。解除时代性的遮蔽是社会文化层面的宏大的精神需求。所以在研究方法上,立足传统文化、体现文化自觉,从而其根本方法就是传统文化话语体系中的“道学的”“观照的”方法。同时研究内容,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根本上也是传统文化和文化自觉。所以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是相应、相融、相生的,在传统文化的“共冶一炉”中,这也是文化自觉的一个重要面向。个体、群体就是在文化的抱持中健康成长的,放眼古今中外,没有比文化自觉更能提升人民精神境界、鼓舞人心和促进个体健康的事物。“道学的”“观照的”方法的特征,首先是境界取向。境界立意高远,就能“整全”“顾及全面”。借鉴整体论、内省法、创造性诠释等已有的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无论是历史渊源还是思想内核,都承继了传统文化。同时,论文也使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问卷调查、比较研究等方法,由此呈现“整全的顾及全面的多层远近观”。具体步骤为,首先对精神养生与道学的关系进行探讨,然后以精神养生、心理养生、情志养生、心性修养等为检索关键词在中英文数据库对文献检索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精神养生的传统智慧进行阐释。借鉴于阐释得到的洞见,先在宏观层面、社会层面进行考察以完成理论探索,并明确理想和主张;最后通过精神养生相关的实践进行体验和考察,对如何实现理想和主张提供策略建议。成果:在文化层面,立足传统文化,以“道学”的阐释能力,展示精神养生的内在体系,阐明精神养生的“道”与“术”、“知”与“行”,使得对精神养生之本来面目有一个意会。并将道学这个研究方法与精神养生这个研究对象交融在一起,呈现为文化自觉的一种形式。在个体层面,通过道学的观照使得个体对精神养生的面貌有一个俯瞰,心中对如何精神养生有一个总览而不失细节的心智地图,协助个体在有限的生命和急迫的生活节奏的两难中找到可行、必行、乐行的实践道路。结论:本研究开启精神养生的新的自觉,在最大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主的基础上阐释精神养生,在体现精神养生所追求的“精神内守”“独立守神”的境界中观照精神养生。论文主要有以下创新:一、在研究方法上,论文创造性的在养生学研究中运用整体论的、自本体诠释的方法、内省的方法等体现道学观照的方法;由分析式、还原式的研究范式,转向道学、整体论的、内省的方法;由以西诠中的解释转向自身解释,转向文化自觉的解释。论文将相关的现代健康理论、方法和技术纳入道学的观照之中,也就等于纳入了精神养生的理论和实践,这种纳入也是一种“与新科技相结合,多学科交叉”,是“超世界水平的发展方向”的一种可能形式,是文化自觉的呈现。二、论文以问道的精神把精神养生作为生命过程始终存在的一种本质。创造性的提出了“入道-养生-疗疾”的健康实践连续谱,鲜活的呈现了精神养生贯穿于养生始终,同时强调养生贯穿生活始终。三、论文阐释了精神养生“道”与“术”的知识体系结构,“施”与“受”的实践体系结构,“知识体系结构”与“实践体系结构”形成的真知真行结构,构成了精神养生的三重太极结构。论文清晰了精神养生知识丛林的观感,拓展实践视野,有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选择自己的健康道路。四、论文从精神养生内生的理论视角初步提出发挥精神养生社会价值的建议。
张冀[3](2020)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以四川省高校为例》文中提出强化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专门研究,既是关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视问题不足的客观要求,又是立足当下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相对薄弱、深思理论内核的题中之义。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强调新媒体、新技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是校园新型主流媒体之一,已经成为高校传播信息与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擅于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牢牢把握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趋势,积极凭借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这一鲜活载体,深入发掘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与信息科技有机融合,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起来,在新时代彰显吸引力、亲和力,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由此,本文主要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学理问题、功能类型、问题成因、规范要求、实践路径等问题展开研究。第一,理论前提。理论分析是支撑论说的学理依据,本文分别对微信公众平台、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概念、发展历程、内涵特征,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内涵等进行学理审思。从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灌输理论等,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论、接受论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关重要论述,以及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给予理论阐释。从理论高度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行系统论证分析,彰显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与迫切性。媒介在不同时代都充当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与载体,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具有典型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媒体属性,展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时代之需,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提供内容承载与技术支撑,思想政治教育者亟需掌握新媒体新技术,将其打造成价值引领、凝聚共识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第二,功能形态。提炼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六种类型,即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功能、导向功能、服务功能、互动功能、开发功能、凝聚功能的类别得以展现。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坚持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让大学生“多维度”地认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丰富平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库,为大学生提供推送服务、查询服务与咨询服务,实现教育双方的实时互动、平等互动与多元互动,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潜能,促使大学生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关心国家、政党、民族的前途与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助推全体大学生对伟大中国、伟大民族、伟大中国共产党、伟大中华文化的认同,夯实大学生的思想基础,凝聚大学生的政治共识,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三,现实依据。指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状、问题及成因。本文以省内126所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为调查对象,系统梳理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阵地样态与内容建设,了解关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开通状况、定位介绍、栏目设置以及运营主体、运营人员、运营推送等情况,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重点事件进行系统分析。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然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运营力量投入不足、运营推送专业不强,内容建设导向不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认同不高、思想政治教育栏目十分欠缺等问题,其高校缺乏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大学生对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认知不足、教育双方对平台需求存在偏差、平台推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形式缺乏创新性转化、平台的机制建设弱化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主要制约因素。第四,对策建议。本文从宏观层面,提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规范遵循。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在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互动交流为支点”的理念宗旨下,在主导性与多样性、灌输性与启发性、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遵循中,坚守激浊扬清的价值立场,洞察大学生的价值诉求、明晰新时代的价值趋向,以理想信念教育、红色革命文化与中华优秀道德教育为目标指向助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本文从具体层面,提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实践路径。强化政治素养、加强业务学习、实施名师计划、发挥全员作用的高校微信公众平台队伍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前提所在;培育学生新媒介素养、培养学生意见领袖、提升学生信息鉴别力、激发学生自我教育意识的学生素养提升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关键所在;创新推送类型、重视标题制作、构建话语内容、打造主流栏目的内容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重点所在;健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领导机制、管理机制、评估体制、协调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保障所在。此外,与本研究相结合,笔者创建并运营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以检验自己的分析或得到新的启发。作为附录,笔者把它放在最后,以作参考。
吴晶[4](2020)在《中国本土心理治疗的资源、理念与进程》文中认为作为一门产生于西方科学主义背景下的助人技术,心理治疗从产生伊始就不可避免的带有种族中心主义和科学主义的特点。心理治疗的目标、技术都深受西方文化制约。追求普遍适用的心理规律,寻找适合于所有人的治疗方法成为自然科学心理治疗的目标。实际上,心理治疗并不是为了治好一种“病”,而是帮助人们生活的有效方式。现代心理治疗已不再重视寻求超越文化的单一模式,转而广泛吸收不同学派、不同学科的理论成果,心理治疗出现整合、折中的趋势。第一章从现代心理治疗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提出回归文化、扎根文化才是心理治疗发展壮大的根本途径。从文化的角度看,东方和西方的心理治疗在治疗目的和治疗手段上表现出一定的文化差异。东方心理治疗重在内心醒悟和调整,使用内省、自修等向内观照的方法;西方的心理治疗重在解除症状,使用外在的技术和培训等方法。在对治现代社会中存在的生活意义感丧失这类心理问题时,或许中国文化显得更为适宜。在寻求心理问题解决之道的过程中,许多西方心理学家把目光转向了中国。墨菲、布雷德、荣格等西方心理学家都对中国文化倍加推崇。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本土心理治疗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决定着中国本土心理治疗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第二章在心理学发展资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发展本土心理治疗可供借鉴的六种资源形态。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却仅有一短暂的历史。漫长的过去指作为资源形态存在的心理学,短暂的历史指科学形态的心理学。可以说,对漫长过去中存在的其他形态的心理学继承的多少决定了科学心理学的发展水平。相比于科学心理学短暂的历史,其他形态的心理学关于人类心理生活的探索有更为悠久的历史。深入挖掘、提炼、再造这些资源,理应成为当今心理学发展的可行路径。在发展中国本土心理学的过程中,吸取什么样的养分作为发展的资源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历史文化都能成为心理学和心理治疗的资源,需要认真的分析并提炼出适合心理治疗的理论思想。对传统文化资源应有选择的吸收,有分别的拿来,提取适合心理治疗成长的养分。哲学家对心理的考察,普通人的心理智慧,其他学科的心理经验(指与科学心理学相类同或相类似的其他科学分支中存在关于人类心理行为的相关研究和相关成果),宗教中的心理思想,科学形态的心理学研究都可以成为本土心理治疗发展壮大可以借鉴的资源。从这一理念生发出来,发展本土心理治疗可供借鉴的资源主要包括中国哲学的心理治疗资源、中医的心理治疗资源、宗教的心理治疗资源、巫术的心理治疗资源、艺术的心理治疗资源等等。在提取适宜资源的过程中还应注重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从对西方理论思想的复制模仿中走出来,让古老的智慧在新时代焕发光辉才是发展本土心理治疗的根本目的。中国文化的任务不在于增加知识而在于提升心灵境界,不是抽象的理论体系而是实践的心性修养。中国文化始终把人心问题、身心修养放在核心位置,形成了独特的心性论思想。心性论属于哲学思想,是传统文化的建构,并不是专门的心理学探索,但是通过转换和挖掘,心性论中仍包含有大量的心理学内容,构成中国传统心理学的基本形态。中国文化中的心性论心理学思想从独特的文化视角,系统的思想论域,给出了人的心理的基本思想预设,给出了人的心理的核心理论依据,给出了人的心理的系统理论推演。心性心理学不同于西方心理学关于心理现象的解释和描述,是一种独特的心性修养思想,构成了特定的心理文化,千百年来起着维护国人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心性心理学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发展的核心理念,这些核心理念的注入和转换为心理治疗的发展创造了更大的空间。心性心理学的核心理念在心理治疗中体现为天人合一、以人为本、自强不息、知足知止、自我化育、自我超越。这构成文章的第三部分,即中国本土心理治疗的核心理念。第四章总结了心理治疗的过去和现在,同时指出本土心理治疗未来发展的可能路径。现代心理治疗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对中国本土心理治疗来说这一历史显得更为漫长久远。在中国古代,巫和中医大致起着心理治疗的作用,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时代,为先民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近代心理治疗以心理卫生事业的开展为开端。有识之士提出了旨在改善国人身心状况,提升身心健康水平的心理卫生运动。现代心理治疗在全面学习西方心理治疗理论的基础上蓬勃发展起来。在模仿跟随西方心理治疗模式的过程中,国内学者逐渐意识到仅凭西方的心理治疗理论并不能够真正有效的解决中国人的心理问题。中国人心理问题的解决需要扎根中国文化,在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建构中国本土心理治疗体系,才能真正解决国人心理问题,治愈心理疾病,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中国本土心理治疗的发展和演变就应该立足、提取、运用本土的资源,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之上,在本土文化的传统之中,建构特定的心理治疗,创造本土心理模式。中国心理治疗必然走向一条本土心理治疗的道路。第五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指出对传统心理学的理解继承不是全盘接受、不是片面截取,而是在广泛的、有选择的吸收借鉴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汇贯通,扎根本土文化、挖掘传统文化不仅是本土心理治疗发展的出发点,也是本土心理治疗发展的归宿。
李婷婷[5](2020)在《民航飞行签派员不安全行为风险管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航强国战略的推进,加快了民航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为民航安全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繁重的工作量、航班正点率的要求和复杂的工作环境,民航员工的工作压力日益增加,因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不安全事件的比重不断增大。飞行签派员作为航空公司运行控制的核心是航空飞行安全的保障,签派员的不安全行为直接关系到飞行安全。近年来由飞行签派员不安全行为导致的不安全事件时有出现,对签派员不安全行为风险进行管控十分重要。因此本文将民航飞行签派员作为研究对象,识别民航飞行签派员不安全行为风险因素,构建民航飞行签派员不安全行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设计了针对性的不安全行为风险控制措施,以期提高民航飞行签派员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提升航空公司安全管理水平。全文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内容为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研究内容及方法。第二部分界定了民航飞行签派员、不安全行为风险等概念,提炼出本文的理论基础,归纳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机理。第三部分综合整理实地调研访谈资料及近些年发生的与飞行签派员相关的不安全事件案例,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进行风险识别,构建民航飞行签派员不安全行为风险因素模型。第四部分构建民航飞行签派员不安全行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第五部分基于风险矩阵法和贝叶斯网络法构建民航飞行签派员不安全行为风险评价模型,并对飞行签派员不安全行为风险状况进行单指标评价和综合评价。第六部分结合飞行签派员不安全行为风险评价结果和实地调研情况,制定飞行签派员不安全行为风险控制方案。第七部分总结全文,阐述创新点,展望后续研究。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是构建了民航飞行签派员不安全行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扎根理论自下而上,全面识别民航飞行签派员不安全行为风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民航飞行签派员不安全行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贝叶斯网络构建了民航飞行签派员不安全行为风险综合评价模型,从整体性和动态性两个角度进行评价。
刘奕[6](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于巧芳[7](2020)在《托马斯·奥格登对客体关系理论的整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托马斯·奥格登(Thomas H.Ogden,1946-)是美国精神分析家兼作家,致力于精神分析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小说创作,其内容涉及广泛,观点新颖,可读性较高。奥格登不仅在精神分析理论方面补充了新鲜的血液,在临床实践上也有着卓越的贡献。在理论方面,他对诸多精神分析代表人物(主要聚焦在英国客体关系学派)的思想进行梳理、归纳、整合,凸显其更多的理论价值,并在此基础上与前人进行对话,提出自己的理论观点,例如,他对本能、幻想、投射性认同、移情、反移情等概念进行重新诠释和解读,丰富了客体关系理论;在克莱因提出的偏执-分裂样心态和抑郁性心态这两种心态的基础上,他拓展了两种心态的内涵,并提出了自闭-毗连心态,认为它的出现早于克莱因描述的两种心态,但它们之间又存在同时性的关系。在实践层面,他基于自己的临床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亦具有重要的贡献。例如,他首次提出分析第三方,将精神分析思想和主体间性思想相结合,并将之应用到分析情境中,对分析治疗过程做出独特的阐述,同时还对投射性认同的临床实践做出了更详细的解读。又如,他对梦具有新的解读,认为做梦是一种内部交流,自体的一部分生成了梦,而自体的另一部分对其理解,进而生成梦的体验,而对于无法做梦的人,分析师需要参与到来访者梦境般的谈话中,这种与来访者分析的独特方式即“talking-as-dreaming”。此外,他还提出并重视创造性阅读和分析性写作,这对理解精神分析文本大有裨益,不仅使读者沉浸体验之中,还可使读者更接近分析体验。虽然奥格登在精神分析领域留下了较多珍贵的“财富”,但是由于他的作品内容涉及面广而琐碎,对客体关系理论的整合也仅局限在对概念的扩展上,所以并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张斯宇[8](2019)在《《易经》与情境原型 ——以乾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易经》阐述了情境转换方向,即某种初始情境下,主体做的某个选择会带来什么样的未来情境。情境原型是某种情境下的情境转换规律或情境转换模式。理论上,《易经》符合情境原型的定义,实际上仍需一个研究提供佐证。本研究探索《易经》乾卦的六个典型情境的情境转换方向以及其是否属于情境原型。将乾卦的六个典型情境的初始情境编成意象对话指导语,共有效施测162位被试从而获得意象对话故事文本。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与卡方检验对文本进行分析,从而获得意象对话故事中的情境转换方向。如果被试的意象故事有明显的共性,就能获得乾卦的六个典型情境的情境转换方向,就说明情境原型是存在的。将意象故事中的情境转换方向与《易经》提供的乾卦转换方向做匹配,如果一致,就更符合情境原型的概念,为乾卦属于情境原型提供佐证,反之则不能。结果发现,意象故事有明显的共性,且其情境转换方向与《易经》提供的相一致。在自身弱小的情境下(第一爻),主体选择休养生息,容易转换到继续发展的情境;选择着急使用自己的力量,容易转换到发展受阻的情境。在开始能展露头角的情境下(第二爻),主体能够获得足够好的积极关注,容易转换到继续发展的情境;不能够获得足够好的关注,容易转换到发展受阻的情境。在潜藏危机的情境下(第三爻),主体选择保守的策略,容易转换到继续发展的情境;选择冒险的策略,容易转换到发展受阻的情境。在能承担责任和创造价值的情境下(第四爻),主体选择抓住机会多尝试,容易转换到继续发展的情境;选择不抓住机会多尝试,容易转换到发展受阻的情境。在获得大展宏图的机会的情境下(第五爻),主体选择积极施展才能,容易转换到继续发展的情境;选择不积极施展才能,容易转换到发展受阻的情境;在进入衰退期的情境下(第六爻),主体选择完成社会任务后隐退、选择不进取的生活方式,容易转换到继续发展的情境;延续在社会中积极进取的方式,容易转换到发展受阻的情境。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阐释了情境转换方向背后的心理学意义。
李亚楠[9](2019)在《飞行员心理健康、工作满意度与组织支持感(POS)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中国正朝着民航强国迈进。飞行员承担着保障飞行安全和保障服务对象在旅途中舒适、满意的职责,责任重大。外部环境的变化、飞行任务的繁重及复杂性、组织支持是否合理等原因都容易对飞行员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如果长期得不到缓解和重视,就会逐渐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疲惫、工作中的懈怠,严重者甚至影响飞行安全。[目的]研究飞行员的心理健康与工作满意度及组织支持感的关系。[方法]抽取D航云南公司220名飞行员作为研究被试,采用《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飞行员工作满意度量表》及《组织支持感量表》评定飞行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工作满意度状况及组织支持感水平,对201份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第一、飞行员心理总体健康,在抑郁、心理承受力差、情绪失调三项得分相对较高。具体来看,飞行员心理健康水平各因子在年龄分布上、婚姻状况、职位上均不存在显着差异;不同飞行时数飞行员的心理健康得分在人际关系敏感、心里不平衡和躯体化三项因子方面的显着差异,具体表现在2001-3000时数区间。第二、飞行员总体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职业绩效满意度最高,但在物化环境和工作安排两因子上满意度较低。且飞行员工作满意度在年龄、总飞行时数维度上均无显着差异;不同婚姻状况、不同职位分布上的飞行员在工作满意度的职业绩效因子上存在显着差异。第三、飞行员在组织支持感整体良好,但在利益关系因子上得分相对较低。组织支持感在飞行员的年龄、婚姻、职位分布上无显着差异;飞行员组织支持感在总飞行时数上差异显着,具体表现为组织支持与利益关系在总飞行时数上差异显着。第四、飞行员心理健康与工作满意度与组织支持感之间呈两两负相关,工作满意度与组织支持感之间呈现显着正相关。第五、回归分析发现组织支持感与工作满意度由正向的变化关系,与心理健康有反向的变化关系。因而组织支持感具有缓解心理健康的作用,同时有增强工作满意度的作用。具体表现为:1、心理健康是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原因。心理不平衡、抑郁对经济价值的影响最大;适应性差、抑郁是物化环境的重要影响因素;抑郁对工作安排的影响最为明显。2、飞行员工作满意度是组织支持感的重要影响因素。组织支持对经济价值、职业绩效的影响最大;价值认同影响物化环境。3、心理健康具有明显降低组织支持感的作用。其中,心理承受力、抑郁因子对组织支持感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人际关系敏感。第六、组织支持感在飞行员心理健康与工作满意度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结论]飞行员心理健康与工作满意度、组织支持感之间两两相关,且组织支持感在飞行员心理健康与工作满意度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王礼军[10](2017)在《精神分析客体关系革命的中间路线 ——英国独立学派思想整合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克莱因和安娜之间矛盾的激化,英国精神分析学会于1943年1月至1944年5月召开一系列科学会议以讨论克莱因基于儿童精神分析实践的新观点。双方及其各自的追随者围绕潜意识幻想、死本能、退行、儿童分析技术等诸多主题展开激烈的争辩,构成精神分析史上着名的“弗洛伊德-克莱因论战”(Freud-Klein Controversies)。“论战”在学会新任主席佩恩的协调下落下帷幕,并达成一项“君子协定”。至此,英国精神分析形成三“组”鼎立的局势:以克莱因为首的“A组”(即克莱因学派),以安娜为首的“B组”(即维也纳学派),以温尼科特等为代表的“中间小组”(即后来的独立学派)。英国独立学派(British School of Independents)是由那些不愿归属克莱因学派和维也纳学派的精神分析师组成,它是以温尼科特、费尔贝恩、巴林特和鲍尔比等为代表、与克莱因学派和维也纳学派相对立、遵循客体关系的研究取向且以批判性地吸收和发展精神分析理论观点与临床技术为宗旨的精神分析师团体;其成员还包括冈特里普、汗、海曼、米尔纳、里克罗夫特、金、斯图尔特、博拉斯,等等。尽管从表面上看来,独立学派并非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派”,但它是学会内部一股不可或缺的政治力量,维持学会的平衡,且表现出独立性、开放性、关系性和真实性的特征。独立学派的精神分析师具有某些不言而喻的共性,形成一种所谓的“独立传统”(Independenttradition)。比如,他们尊重且恰当地评价所使用的精神分析观点,赋予其真实价值(true value),而不管它们出自何处;他们对普遍真理持一种怀疑的态度,不盲目相信和推崇任何既定的理论思想,并重视理论和技术的多元化;同时,他们都强调早期母婴关系的重要性,重视外部真实的现实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独立学派的精神分析学家在理论与实践上批判性地吸收其他的精神分析概念和思维方式,形成不同于克莱因主义的客体关系思想。他们在对人性和驱力的态度、客体和客体关系、自体、人格与心理发展等精神分析基本理论,以及精神病理学和心理治疗学方面都作出深入探讨和重要发展。首先,独立学派的精神分析学家重视人性中善的一面,认为婴儿生来是天真且具有发展潜能的,因而倡导一种积极的人性观;同时,他们不再将力比多视为是行为的根本驱力,转而将攻击性视为是一种有益发展的积极力量,并主张个体发展的首要动力是寻求客体(object-seeking)。他们基于客体和客体关系这一核心概念和线索,建构出各自独特的客体关系理论,如温尼科特的儿童精神分析理论、费尔贝恩的自我内心结构的纯粹客体关系理论、巴林特的原始爱的客体关系理论和鲍尔比的依恋理论等。在他们看来,自我或自体是人格的核心,人格的发展就是内心结构的形成,即自我或自体的成熟。而心理发展与客体关系的发展密切关联,在某种意义上,心理发展的过程就是婴儿从最初的绝对依赖逐渐朝向独立的过程。独立学派的客体关系理论还蕴含了自体心理学的诸多概念和观点,如费尔贝恩和冈特里普笔下的自我等同于自体,而温尼科特和马苏德·汗更是直接以自体为核心构建其人格与心理发展理论,博拉斯提出“客体自体”(selfas object)这一术语,强调自体-客体自体之间的关系。此外,独立学派的精神分析学家还对象征、梦和创造性这三个紧密相关的主题作出详细且深入的探讨,丰富了精神分析的理论体系。其次,独立学派的精神分析学家将精神病理学的起源提前至生命前两年的心理生活,在早期环境尤其是母婴关系中追溯精神疾病的根源。他们认为,早期环境的失败或剥夺会诱发婴儿的创伤体验,久之便会导致各种神经症或精神病。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病理症状,性倒错亦是早期环境失败的结果;同时,它还是个体用以避免或控制焦虑的防御方式。最后,独立学派的精神分析学家对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的本质、目标和过程作出独特且颇具创造性的阐释,并基于丰富的临床经验,不断修正、发展、丰富精神分析的治疗技术。例如,他们重视移情和移情解释的积极作用;促使反移情概念的转变,将之视为是精神分析治疗的重要工具;强调治疗师与患者之间的治疗关系;发展游戏治疗技术,并将之用于治疗成人患者。总之,独立学派的精神分析学家在精神分析理论和实践方面都作出巨大贡献。一方面,他们促使精神分析从驱力模式转向客体关系模式,推动客体关系理论的重大发展;同时,他们变革了精神病理学思想,促使精神病理学从冲突模型转变为发展障碍模型。另一方面,他们修正、发展了精神分析治疗技术,将精神分析的治疗范围从神经症扩展至严重的精神病。此外,他们还对自体心理学、关系精神分析学产生重要影响,并在医学、文学、美学、社会工作等诸多领域都具有深刻的影响。不可否认的是,独立学派的客体关系思想亦存在某些不足,如缺少统一、系统的理论体系,概念抽象、语言晦涩以及某些理论自身的科学性问题等。然而,笔者认为,任何事物都不可能谓之完美,独立学派的客体关系理论如此,本研究亦是如此。因此,未来应进一步深入、批判性地探究独立学派的客体关系思想,并在进行本土化运用时保持谨慎的态度。
二、军事飞行人员心理咨询的阻抗来源及应对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军事飞行人员心理咨询的阻抗来源及应对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云播智慧(论文提纲范文)
引章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十四 |
十五 |
十六 |
十七 |
十八 |
十九 |
二十 |
二十一 |
二十二 |
二十三 |
二十四 |
二十五 |
二十六 |
二十七 |
二十八 |
二十九 |
三十 |
(2)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问道的精神 |
1.1 道学与养生 |
1.1.1 问“道” |
1.1.2 何谓道学? |
1.1.3 道学与养生 |
1.2 道学与精神养生的交融 |
1.2.1 精神养生及与道学 |
1.2.2 “入道-养生-疗疾”健康实践的连续谱 |
1.2.3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对象、意义与论文题目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意义 |
1.3.3 题解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精神养生的历史回望:超越时空的传统 |
2.1 历史回望的文献范畴 |
2.2 相关研究进展 |
2.2.1 精神养生与道学的交汇 |
2.2.2 精神养生、道学与“西学”的交汇 |
2.2.3 精神养生与疗疾的交汇 |
2.3 精神养生的知识结构——“道、法、术” |
2.4 儒家与精神养生 |
2.4.1 儒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4.2 儒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4.3 教化与师表 |
2.5 道家与精神养生 |
2.5.1 道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5.2 道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5.3 俗世即道场、临炉指点、道侣 |
2.6 佛家与精神养生 |
2.6.1 佛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6.2 佛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6.3 迷时师度与船子投江 |
2.7 古代医家与精神养生 |
2.7.1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7.2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7.3 主体的转换——医者与患者,养生家与养生之家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反思: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与问道东方 |
3.1 西方文明范围中现代人的精神状况 |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 |
3.1.2 雅思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 |
3.1.3 加缪《鼠疫》 |
3.1.4 小结 |
3.2 精神养生与现代研究 |
3.2.1 精神境界的现代研究 |
3.2.2 精神养生“法术”的现代研究 |
3.2.3 精神养生与养生的社会人文研究 |
3.3 精神养生与身体——我们该如何意识我们的身体? |
3.3.1 立足于身体的精神养生 |
3.3.2 当代身体意象的分裂特征 |
3.3.3 当代身体实践的分裂特征 |
3.3.4 精神养生与身体实践的内在统一性 |
3.3.5 精神养生视野中的清醒与睡眠 |
3.3.6 小结 |
3.4 精神养生与语言——我们该如何言说健康? |
3.4.1 当下健康流行语言的荒诞与后现代主义的反抗 |
3.4.2 精神养生与诊治的语言 |
3.4.3 精神养生与食、药的语言 |
3.4.4 精神养生与疾病谱、预防医学的语言 |
3.5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的心性修养与人民的健康促进 |
3.5.1 健康面临的人性挑战 |
3.5.2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健康促进的理念与实践 |
3.5.3 生生之道与中医养生学心性修养的实践观 |
3.5.4 小结 |
3.6 以道莅天下——《黄帝内经》“独立守神”的意义发现 |
3.6.1 独立守神的渊源与探索路径 |
3.6.2 早期社会文化与“独立守神” |
3.6.3 “独立守神”在传统文化实践中的显现 |
3.6.4 “独立守神”在生物医学实践中的显现 |
3.6.5 “独立守神”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显现 |
3.6.6 小结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则精神养生案例及其启示 |
4.1 案例1: 何以解忧——竹林七贤作为团体形式精神养生的滥觞 |
4.1.1 古代社会生活中团体的存在 |
4.1.2 竹林之游的精神养生属性 |
4.1.3 古代团体养生的存在状态及价值 |
4.1.4 小结 |
4.2 案例2: 某温泉度假村调训养生课程的精神心理效果考察 |
4.2.1 调训课程介绍 |
4.2.2 课程方案举例与纪实 |
4.2.3 问卷调查部分 |
4.2.4 调训课程组织者对课程的理解 |
4.2.5 解读 |
4.2.6 小结 |
4.3 案例3: 某瑜伽自然疗法静修营实践 |
4.3.1 背景 |
4.3.2 内容 |
4.3.3 讨论 |
4.3.4 小结 |
4.4 案例4: 某院慢性病辟谷实践的总结及比较研究 |
4.4.1 某医院利用辟谷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当代实践 |
4.4.2 古今辟谷与正念饮食干预的比较研究 |
4.4.3 小结 |
4.5 启示 |
第五章 前行策略: 充分发挥精神养生力量的讨论 |
5.1 提出策略建议的方法 |
5.2 个体的内求为本 |
5.3 个体内求与中医院校教育内求的相融、相生 |
5.4 全民教育——全民的内求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题目作为核心论点之一 |
6.2 健康实践的连续谱与精神养生的道学内涵 |
6.3 文化自觉的一种呈现——方法与对象的同一 |
6.4 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施与受、知与行的三重太极结构 |
6.5 理论探索总结: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及精神养生 |
6.6 案例启发与策略建议总结 |
6.7 根本的结论 |
结语 |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特点与不足之处 |
特点 |
不足之处 |
自反性陈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3)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以四川省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与研究现状 |
1.1.1 研究意义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3 研究述评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 |
1.3.1 研究内容 |
1.3.2 预期创新 |
第2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学理探究 |
2.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内涵界定 |
2.1.1 微信公众平台的定义阐释 |
2.1.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内涵分析 |
2.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解析 |
2.2.1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理解 |
2.2.2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辨析 |
2.2.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剖析 |
2.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
2.3.2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支撑 |
2.3.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指导 |
2.3.4 相关学科知识的理论借鉴 |
2.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践价值 |
2.4.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必要性分析 |
2.4.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可行性分析 |
2.4.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迫切性分析 |
第3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类别展现 |
3.1 认知功能 |
3.1.1 形式认知 |
3.1.2 内容认知 |
3.1.3 载体认知 |
3.2 导向功能 |
3.2.1 政治导向 |
3.2.2 思想导向 |
3.2.3 行为导向 |
3.3 互动功能 |
3.3.1 实时互动 |
3.3.2 平等互动 |
3.3.3 多元互动 |
3.4 服务功能 |
3.4.1 咨询服务 |
3.4.2 查询服务 |
3.4.3 推送服务 |
3.5 开发功能 |
3.5.1 感官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
3.5.2 在线交流,激活创新精神 |
3.5.3 思维训练,提升辩证素养 |
3.6 凝聚功能 |
3.6.1 传承优良传统,增进文化认同 |
3.6.2 塑造执政形象,强化政党认同 |
3.6.3 弘扬民族精神,提升民族认同 |
3.6.4 厚植爱国情怀,夯实国家认同 |
第4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状分析 |
4.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阵地样态 |
4.1.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开通的普遍性 |
4.1.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定位的多元化 |
4.1.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栏目的个性化 |
4.1.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的共通性 |
4.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内容分析 |
4.2.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内容类型的多样性 |
4.2.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时政要点的差异性 |
4.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实成效 |
4.3.1 实名主体与运营主体各显其能 |
4.3.2 栏目设置与菜单设计有章可循 |
4.3.3 先进典型与特色内容深受青睐 |
4.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问题表现 |
4.4.1 思政力量投入不足,运营推送专业不强 |
4.4.2 平台定位认知不准,思政栏目服务欠缺 |
4.4.3 内容建设导向不够,思政内容认同不高 |
4.5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制约因素 |
4.5.1 平台的运营缺乏思政教育观念 |
4.5.2 学生对平台思政功能认知不足 |
4.5.3 教育双方对平台需求存在偏差 |
4.5.4 平台推送内容和形式创新不够 |
4.5.5 平台的机制建设弱化思政功能 |
第5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规范遵循 |
5.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理念遵循 |
5.1.1 秉持“育人为本”的理念宗旨 |
5.1.2 坚持“学生主体”的本位回归 |
5.1.3 增强“互动交流”的协同意识 |
5.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指导原则 |
5.2.1 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 |
5.2.2 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结合的原则 |
5.2.3 坚持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 |
5.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价值遵循 |
5.3.1 坚守激浊扬清的价值立场 |
5.3.2 洞察青年学生的价值诉求 |
5.3.3 明晰因时而进的价值趋向 |
5.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目标指向 |
5.4.1 以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 |
5.4.2 以中华优秀道德涵养时代青年 |
5.4.3 以红色革命文化传承使命担当 |
第6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实践路径 |
6.1 加强队伍建设:以专业的“微”力量提升水平 |
6.1.1 强化政治素养 |
6.1.2 加强业务学习 |
6.1.3 实施名师计划 |
6.1.4 发挥全员作用 |
6.2 提升学生素养:以良好的“微”素养重塑自我 |
6.2.1 提升学生媒介素养 |
6.2.2 培育学生意见领袖 |
6.2.3 提升信息甄别能力 |
6.2.4 激发自我教育意识 |
6.3 加强内容建设:以丰富的“微”内容感召学生 |
6.3.1 创新推送类型 |
6.3.2 重视标题制作 |
6.3.3 创新话语体系 |
6.3.4 打造精品栏目 |
6.3.5 把握推送时机 |
6.4 健全保障机制:以完善的“微”机制引领发展 |
6.4.1 强化领导机制 |
6.4.2 规范管理机制 |
6.4.3 优化评估机制 |
6.4.4 健全协调机制 |
结论 |
附录 |
一、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应用范例 |
1.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的构建 |
2.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的运营 |
3.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的展望 |
二、省内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情况汇总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4)中国本土心理治疗的资源、理念与进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中国本土心理治疗的文化资源 |
2.1 中国哲学的心理治疗资源 |
2.1.1 儒学的心理治疗资源 |
2.1.2 道学的心理治疗资源 |
2.1.3 佛学的心理治疗资源 |
2.2 中医的心理治疗资源 |
2.2.1 形神相即 |
2.2.2 内外相合 |
2.2.3 治病求本 |
2.2.4 辨证治疗 |
2.3 宗教的心理治疗资源 |
2.3.1 宗教对心理治疗目的的重构 |
2.3.2 宗教对心理治疗技术的补充 |
2.3.3 宗教对心理治疗的双重作用 |
2.4 巫术的心理治疗资源 |
2.4.1 巫术仪式 |
2.4.2 心理暗示 |
2.5 艺术的心理治疗资源 |
2.5.1 音乐的心理治疗资源 |
2.5.2 绘画的心理治疗资源 |
2.5.3 书法的心理治疗资源 |
第3章 中国本土心理治疗的核心理念 |
3.1 天人合一 |
3.1.1 天人之分 |
3.1.2 天人合一 |
3.1.3 天人合一理念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 |
3.2 以人为本 |
3.2.1 以“人”为本 |
3.2.2 以人为“本” |
3.2.3 以人为本理念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 |
3.3 自强不息 |
3.3.1 自明自强 |
3.3.2 刚健日新 |
3.3.3 自强不息理念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 |
3.4 知足知止 |
3.4.1 自知自足 |
3.4.2 知足常乐 |
3.4.3 知足知止理念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 |
3.5 自我化育 |
3.5.1 反身内求 |
3.5.2 克己内省 |
3.5.3 自我化育理念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 |
3.6 自我超越 |
3.6.1 内圣外王 |
3.6.2 理想人格 |
3.6.3 自我超越理念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 |
第4章 中国本土心理治疗的发展进程 |
4.1 过去 |
4.2 现在 |
4.3 未来 |
第5章 总结:中国本土心理治疗的继承与发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民航飞行签派员不安全行为风险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不安全行为的相关研究 |
1.2.2 民航安全风险管控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民航飞行签派员的概念界定 |
2.1.2 民航飞行签派员不安全行为风险的界定 |
2.2 不安全行为相关理论 |
2.2.1 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
2.2.2 SHEL模型 |
2.2.3 Surry模型 |
2.2.4 不安全行为发生机理 |
2.3 风险管理理论 |
第3章 民航飞行签派员不安全行为风险因素的识别 |
3.1 民航飞行签派员不安全行为风险的类型及特征 |
3.1.1 民航飞行签派员的工作特征 |
3.1.2 民航飞行签派员不安全行为风险的类型 |
3.1.3 民航飞行签派员不安全行为风险的特征 |
3.2 质性研究设计及实施 |
3.2.1 研究方法的选择 |
3.2.2 研究样本及来源 |
3.2.3 数据搜集与整理 |
3.3 基于扎根理论的飞行签派员不安全行为风险因素识别 |
3.3.1 开放式编码 |
3.3.2 主轴编码 |
3.3.3 选择式编码 |
3.3.4 风险识别结果 |
第4章 民航飞行签派员不安全行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4.1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2 风险评价指标的来源及设计 |
4.2.1 风险评价指标的来源 |
4.2.2 风险评价指标的设计 |
4.3 风险评价指标的筛选 |
4.4 风险评价指标阈值的确定 |
第5章 民航飞行签派员不安全行为风险评价模型 |
5.1 民航飞行签派员不安全行为风险单指标评价 |
5.2 民航飞行签派员不安全行为风险综合评价 |
5.2.1 风险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
5.2.2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风险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
5.2.3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风险综合评价 |
第6章 民航飞行签派员不安全行为风险控制 |
6.1 风险控制的目标 |
6.2 风险控制方案的制定 |
6.3 风险控制方案的实施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与学术论文情况 |
附录 A 民航飞行签派员不安全行为风险评价指标专家评定表 |
附录 B 民航飞行签派员不安全行为风险单指标评价调查问卷 |
(6)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7)托马斯·奥格登对客体关系理论的整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的缘由或意义 |
(一)奥格登对精神分析的理论贡献 |
(二)奥格登对精神分析的实践贡献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主要内容 |
五、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 |
(二)不足 |
第一章 生平与着述 |
第一节 学术生平 |
第二节 主要着作 |
第二章 思想来源 |
第一节 古典精神分析学派 |
第二节 客体关系学派 |
一、克莱因-拜昂学派 |
二、独立学派 |
第三章 心理结构:内部客体关系 |
第一节 自体与客体 |
第二节 内部客体关系及其变化 |
一、客体丧失 |
二、客体选择 |
第四章 个体发展观:客体关系的外化 |
第一节 发展阶段 |
一、偏执-分裂样心态 |
二、抑郁性心态 |
三、自闭-毗连心态 |
第二节 内部客体关系的外化 |
一、移情与反移情 |
二、投射性认同 |
第五章 临床实践与应用 |
第一节 分析过程中的关键 |
一、潜在空间 |
二、分析第三方 |
三、案例解读 |
第二节 论无法做梦 |
一、观点起源 |
二、案例解读 |
第三节 语言与写作 |
一、语言的使用 |
二、分析写作 |
第六章 总体评价 |
第一节 主要贡献 |
一、扩展客体关系相关概念 |
二、首倡使用“分析第三方”概念 |
三、拓展精神分析的应用范围 |
第二节 主要局限 |
一、未能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
二、过于沉浸文本阅读体验 |
三、自闭-毗连心态的概念模糊 |
第三节 主要影响 |
一、对英国客体关系学派的影响 |
二、对主体间性精神分析学派的影响 |
三、对精神分析写作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易经》与情境原型 ——以乾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易经》的情境转换规律 |
2.1.1 《易经》的介绍 |
2.1.2 《易经》的情境转换规律 |
2.1.3 乾卦的情境转换规律 |
2.1.4 《易经》的相关研究 |
2.2 情境原型的介绍 |
2.2.1 集体无意识 |
2.2.2 原型 |
2.2.3 情境原型 |
2.3 《易经》与情境原型的联系 |
2.3.1 《易经》与情境原型的内涵 |
2.3.2 《易经》起源的原型意义 |
2.3.3 《易经》与无意识思维方式的共性 |
2.4 意象对话疗法 |
2.4.1 意象 |
2.4.2 意象思维 |
2.4.3 意象对话的基本过程 |
2.5 《易经》与情境原型的相关研究 |
3 问题提出、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3.1 问题提出 |
3.2 研究内容 |
3.2.1 研究目的 |
3.2.2 研究假设 |
3.2.3 研究内容及框架 |
3.3 研究意义 |
3.3.1 理论意义 |
3.3.2 实践意义 |
3.3.3 研究创新点 |
4 研究方法 |
4.1 被试 |
4.2 研究工具 |
4.3 研究步骤 |
4.4 数据分析 |
5 结果及分析 |
5.1 第一爻情境转换方向的确定及分析 |
5.1.1 第一爻情境转换方向的确定 |
5.1.2 第一爻情境转换方向的分析 |
5.2 第二爻情境转换方向的确定及分析 |
5.2.1 第二爻情境转换方向的确定 |
5.2.2 第二爻情境转换方向的分析 |
5.3 第三爻情境转换方向的确定及分析 |
5.3.1 第三爻情境转换方向的确定 |
5.3.2 第三爻情境转换方向的分析 |
5.4 第四爻情境转换方向的确定及分析 |
5.4.1 第四爻情境转换方向的确定 |
5.4.2 第四爻情境转换方向的分析 |
5.5 第五爻情境转换方向的确定及分析 |
5.5.1 第五爻情境转换方向的确定 |
5.5.2 第五爻情境转换方向的分析 |
5.6 第六爻情境转换方向的确定及分析 |
5.6.1 第六爻情境转换方向的确定 |
5.6.2 第六爻情境转换方向的分析 |
6 讨论 |
6.1 乾卦六爻的情境转换方向 |
6.1.1 乾卦第一爻的情境转换方向 |
6.1.2 乾卦第二爻的情境转换方向 |
6.1.3 乾卦第三爻的情境转换方向 |
6.1.4 乾卦第四爻的情境转换方向 |
6.1.5 乾卦第五爻的情境转换方向 |
6.1.6 乾卦第六爻的情境转换方向 |
6.2 本研究的信效度问题 |
6.3 心理学研究方法对《易经》研究的借鉴意义 |
7 总结 |
7.1 结论 |
7.2 本研究的贡献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意象对话指导语 |
附录B 意象对话文本剪裁后有效版本 |
附录C 意象对话文本剪裁版的一级编码 |
附录D 三级编码结果 |
个人介绍 |
导师介绍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9)飞行员心理健康、工作满意度与组织支持感(POS)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构想与假设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创新及难点 |
1.5.1 研究创新 |
1.5.2 研究难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工具和方法 |
2.2.1 研究材料 |
2.2.1.1 《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 |
2.2.1.2 《飞行员工作满意度量表》 |
2.2.1.3 《组织支持感量表》 |
2.2.2 研究方法 |
2.2.2.1 文献研究法 |
2.2.2.2 问卷调查法 |
2.2.2.3 专家咨询 |
2.3 实施过程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 |
3.1 飞行员心理总体健康,但在抑郁、心理承受力差和情绪失调三项得分相对较高 |
3.1.1 飞行员心理健康在年龄分布上无显着差异 |
3.1.2 飞行员心理健康在婚姻状况上无显着差异 |
3.1.3 飞行员心理健康在职位分布上无显着差异 |
3.1.4 不同飞行时数飞行员的心理健康得分在人际关系敏感、心理不平衡和躯体化三项因子方面的显着差异 |
3.2 飞行员总体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职业绩效满意度最高,但在物化环境和工作安排上满意度较低 |
3.2.1 飞行员工作满意度在年龄分布上无显着差异 |
3.2.2 不同婚姻状况的飞行员在工作满意度的职业绩效因子上存在差异 |
3.2.3 不同职位上的飞行员在工作满意度的职业绩效因子上存在差异 |
3.2.4 飞行员工作满意度在总飞行时数上无显着差异 |
3.3 飞行员组织支持感整体良好,但在利益关系因子上得分相对较低 |
3.3.1 飞行员组织支持感在年龄分布上无显着差异 |
3.3.2 飞行员组织支持感在婚姻状况上差异显着 |
3.3.3 飞行员组织支持感在职位分布上无显着差异 |
3.3.4 飞行员组织支持感在总飞行时数上差异显着,具体表现为组织支持与利益关系在总飞行时数上差异显着 |
3.4 飞行员心理健康、工作满意度与组织支持感的关系探讨 |
3.4.1 相关分析 |
3.4.2 回归分析 |
3.5 组织支持感对飞行员心理健康与工作满意度作用机制研究--中介作用分析 |
4 讨论 |
4.1 飞行员心理健康水平方面 |
4.1.1 飞行员心理健康水平的总体情况探讨 |
4.1.2 飞行员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讨论 |
4.2 飞行员工作满意度方面 |
4.2.1 飞行员工作满意度总体情况探讨 |
4.2.2 飞行员工作满意度差异讨论 |
4.3 组织支持感方面 |
4.3.1 组织支持感总体情况探讨 |
4.3.2 组织支持感差异讨论 |
4.4 飞行员心理健康、工作满意度与组织支持感关系探讨 |
4.4.1 相关关系讨论 |
4.4.2 回归分析探讨 |
4.5 组织支持感中介作用探讨 |
4.6 对策及建议 |
4.7 研究不足 |
5 结论 |
正文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精神分析客体关系革命的中间路线 ——英国独立学派思想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缘由或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结论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英国独立学派的思想来源 |
第一节 社会背景 |
第二节 哲学思想传统 |
第三节 精神分析学 |
一、古典精神分析的影响 |
二、英国客体关系思想的影响 |
三、自我心理学的影响 |
第四节 临床实践 |
第二章 英国独立学派的内涵与特征 |
第一节 基本内涵 |
第二节 基本特征 |
一、独立学派精神分析师的特征 |
二、独立学派客体关系理论的特征 |
第三章 英国独立学派的产生与发展 |
第一节 独立学派的诞生——聚焦英国精神分析学会的“论战” |
一、“论战”的背景 |
二、“论战”的过程 |
三、“论战”的结果和独立学派的诞生 |
第二节 独立学派的发展 |
一、规模的扩大 |
二、理论的多元化与整合 |
三、技术的发展 |
四、当前动态 |
第四章 英国独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
第一节 温尼科特 |
一、生平与着述 |
二、理论与实践的贡献 |
三、影响与继承者 |
第二节 费尔贝恩 |
一、生平与着述 |
二、理论与实践的贡献 |
三、影响与继承者 |
第三节 巴林特 |
一、生平与着述 |
二、理论与实践的贡献 |
三、影响与继承者 |
第四节 鲍尔比 |
一、生平与着述 |
二、理论与实践的贡献 |
三、影响与继承者 |
第五节 其他人物 |
一、冈特里普 |
二、汗 |
三、里克罗夫特 |
四、博拉斯 |
第五章 英国独立学派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人性观 |
第二节 驱力观 |
一、弗洛伊德和克莱因的观点 |
二、独立学派的观点 |
第三节 客体与客体关系观 |
一、客体、客体关系与客体关系理论概述 |
二、独立学派的客体与客体关系观 |
第四节 自体观 |
一、温尼科特的自体观 |
二、费尔贝恩的自体观 |
三、冈特里普的自体观 |
四、汗的自体观 |
五、博拉斯的自体观 |
六、小结 |
第五节 人格与心理发展观 |
一、人格与心理的结构 |
二、人格与心理的发展 |
三、小结 |
第六节 象征 |
一、弗洛伊德等人的观点 |
二、独立学派的观点 |
第七节 梦 |
一、弗洛伊德的观点 |
二、独立学派的观点 |
第八节 创造性 |
一、弗洛伊德与克莱因的观点 |
二、独立学派的观点 |
第六章 英国独立学派的精神病理学 |
第一节 精神病理学的基本观点 |
一、弗洛伊德和克莱因的观点 |
二、独立学派的观点 |
第二节 性倒错——一种特殊的精神病理症状 |
一、吉莱斯皮的观点 |
二、汗的观点 |
三、利门塔尼的观点 |
四、小结 |
第七章 英国独立学派的心理治疗学 |
第一节 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的本质与目标 |
一、温尼科特的观点 |
二、费尔贝恩的观点 |
三、巴林特的观点 |
四、冈特里普的观点 |
五、其他观点 |
六、小结 |
第二节 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的过程 |
一、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的基本过程 |
二、精神分析治疗中的退行 |
第三节 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的技术 |
一、基本态度 |
二、具体技术 |
第八章 英国独立学派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独立学派内部的比较 |
一、独立学派内部的共性 |
二、独立学派内部的差异 |
第二节 独立学派与其他学派的比较 |
一、独立学派与维也纳学派 |
二、独立学派与克莱因学派 |
三、独立学派与自体心理学 |
四、独立学派与关系精神分析学 |
第九章 英国独立学派的评价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贡献 |
一、理论上的贡献 |
二、实践上的贡献 |
第二节 主要不足 |
一、缺少统一、系统的理论体系 |
二、概念繁杂晦涩,语言艰深难懂 |
三、理论自身的科学性有待商榷 |
第三节 主要影响 |
一、对精神分析内部的影响 |
二、对其他领域的影响 |
第四节 未来展望 |
一、对独立学派的展望 |
二、对本研究的评价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四、军事飞行人员心理咨询的阻抗来源及应对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云播智慧[J]. 杨红光.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21(03)
- [2]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D]. 刘慧鸿.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3]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以四川省高校为例[D]. 张冀.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4]中国本土心理治疗的资源、理念与进程[D]. 吴晶. 吉林大学, 2020(08)
- [5]民航飞行签派员不安全行为风险管控研究[D]. 李婷婷.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6]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7]托马斯·奥格登对客体关系理论的整合[D]. 于巧芳.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8]《易经》与情境原型 ——以乾卦为例[D]. 张斯宇.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9]飞行员心理健康、工作满意度与组织支持感(POS)的关系研究[D]. 李亚楠.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
- [10]精神分析客体关系革命的中间路线 ——英国独立学派思想整合研究[D]. 王礼军.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