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按标准化作业 一律视为违章(论文文献综述)
张守强[1](2021)在《高压带电作业现状分析及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电力客户对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持续提高。高压带电检修技术是对高压线路及设备进行不停电检修作业,既能实现设备检修、消缺,又能保持连续不间断的电能供应,经济和社会效益显着。国家电网公司深入推进带电作业技术应用,以进一步提高供电可靠性、提升优质服务水平,确保供电网络持续可靠运行,助力电网建设更加坚强和智能。历经60年发展,带电作业工器具、装备、培训和带电检修技术取得了质的进展和飞跃,但是,国网菏泽供电公司带电作业起步较晚,作业力量、工器具、装备配置不足,带电作业化率不高,对供电可靠性、优质服务水平提升支撑力度不够。在此背景下,本文分析带电作业技术基本原理,探索国网菏泽供电公司带电作业优化方法及新技术推广应用方案,以充分发挥不停电检修技术优势,不断提高供电可靠性水平。具体内容如下:首先,仔细分析了世界带电作业的历程演变,介绍了该作业方式的基本原理,验证了本方法的安全性;其次,分析了菏泽带电作业现状、存在的问题,研究高效实施优化方案,基于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方法探索如何通过机构优化、人车配置比率及提高作业人员劳动效率,合理补强作业人员和带电作业装备,使得带电作业能力得到提高;最后,针对目前大范围、长时间的停电检修类工作,研究中压发电车、移动箱变车、旁路作业车有机配合,组建“微网”系统,减少停电范围,最大限度保证可靠供电,促进配网检修模式由停电检修向不停电检修转型升级,并结合具体应用场景,验证了“微网”发电作业支撑不停电检修及供电可靠性提升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此外,随着带电作业项目越来越多、作业难度逐渐加大,传统软质绝缘遮蔽用具使用数量多、作业强度多,针对同一类带电作业项目,研究绝缘遮蔽用具软质、硬质的优缺点,使部分作业项目开展更加方便、高效。
杨薇[2](2020)在《建筑施工企业架子队管理模式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DZYS-G标项目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加入了城市建设者的行列,他们中的大部分加入了劳务分包公司或专业承包公司,成为了施工现场的主力军。基于建筑业施工的用工模式受市场波动和劳务人员技能等特点影响,各大施工承包企业在拓展市场板块的同时,更加注重在保质保量完成工程任务的同时合理选择劳务用工模式以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本文在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书籍的基础上,首先简单介绍了目前建筑业劳务用工形势及国内外研究状况。然后对建筑业传统用工模式及架子队用工模式进行了阐述。同时,就劳务用工模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为本文探讨合理选择用工管理模式的思路夯实了基础。接着以DZYS—G标项目地下连续墙工程为例探讨了大包用工模式和架子队用工模式的运用及对比,紧接着又利用问卷调查法对公司推广实施的架子队用工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通过分析了解到目前基本实现了劳务人员引入规范、用工培训及时开展等要求,但是在现场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亟需完善。
王红梅[3](2019)在《现代管理伦理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管理伦理是处理各种管理关系的道德规范体系,是对管理活动进行指导、协调的道德原则,更是管理体系追求的人文理性精神,是现代管理发展追求的应然状态和为之努力的方向。作为一个综合性概念,它兼具行为规范性、道德理想性、精神价值性等各种特征。本文首先从管理伦理的角度审视了现代管理在制度、手段、责任、信念、精神等方面的缺陷,进而把管理伦理引入现代管理实践,探索运用管理伦理的视角和方法去消除现代管理存在的各种问题。以综合型思维的视角把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管理的终极动机,把社会的整体和谐作为管理的根本目的,把对个人、组织和社会的多元责任统一起来作为整体的责任追求,用公平、效率和民主多元价值取代单一的效率价值,把人文伦理手段和工具理性手段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现代管理的新格局和新秩序。其次,基于上述意图,本文以伦理学中存在的基本伦理类型:规范伦理、美德伦理、责任伦理和信念伦理为主线,尝试建构现代管理伦理的四大伦理体系。指出上述四种伦理在管理伦理制度完善、管理主体德性养成、管理责任践行和管理伦理精神塑造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指出四者在作用方向、作用机理及作用方式上存在着明显不同,只有通过四者的有机结合,相互补充,才能使管理伦理有效作用于现代管理,减少管理实践中非伦理行为的发生,督促管理主体履行对员工、利益相关者、社会、生态等方面的伦理责任,使现代管理更适合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整体进步。再次,为了保证四大管理伦理能够有效发挥作用,本文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提出了个体机制、组织机制、社会机制三大作用保障机制。最后,结合我国现代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分析中国传统管理伦理对现代管理伦理建设的积极意义及限制性入手,提出了相应的建设之策,为我国现代管理伦理建设提供有益借鉴,促进我国现代管理的良性运行和发展。
鲍宇[4](2019)在《哈尔滨东站运输安全管理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公路、铁路等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我国现有铁路建设的规模和里程与建国时期相比成数倍增长。铁路是我国交通的大动脉,铁路运输是我国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承担着大部分的物资和客流运输的任务,铁路运输在我国经济中举足轻重。同时,铁路交通的出行安全除了和国家的经济建设密不可分,还联系着千家万户,关系着亿万旅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也决定着我国铁路交通运输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在我国铁路行业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加强铁路交通安全的管理尤为重要。本文运用安全系统理论、安全风险学、事故致因理论等安全管理的相关理论,对三起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有代表性的事故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找出哈尔滨东站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将问题分为:人的不安全因素、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的不安全因素三个大方面进行归纳总结,最后针对三个方面的不安全因素结合安全管理的相关理论提出了解决对策。本文提出的提高各级人员业务素质、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和积分限量考核制度等部分对策已经在现场作业中进行推广运用,旨在给各车务站段的运输安全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赵志刚[5](2018)在《B房地产公司项目精益管理改善研究》文中提出B房地产公司是一家综合实力非常强的上市地产公司。面对当前的政策背景和国内外政策环境,B房地产公司非常想尝试并找到一个能大力提高企业项目管理水平和综合效益的方法,以期改变传统项目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向管理要效益。项目精益管理的需求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时而生。不同于一般企业仅针对部分或局部流程进行改进的做法,B房地产公司在一开始就从项目开发全生命周期进行着手,以精益管理为主要指导思想,从组织架构重构、到拉动式需求计划的编制、流程优化与改善、并行工程实施改善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梳理和打造,并以此为抓手,对企业从粗放式、规模发展向精细化、高质量发展方向进行转型升级。本文以B地产公司项目精益管理过程实施改善为研究对象,充分吸取精益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通过采用精益管理工具的分析,逐步阐明精益管理的本质及对项目管理的要旨。通过精益管理手段,可保证在综合效益不降低的情况下,实现“精品质、快周转、低成本”的目标。首先综述精益生产方式、建筑精益管理、房地产企业精益管理体系与方法,为论文提供理论依据并确定论文研究框架和技术路线;其次通过对B房地产公司项目精益管理现状及项目存在问题进行列表和采用鱼骨图法分析,为后文项目精益管理体系的建立提供问题抓手和现实依据,重点建立项目精益管理体系(精益屋)及并行工程开发流程模型;然后通过对B房地产公司项目精益管理实施过程改善对上述理论体系进行实例论证及阐述,着重从组织结构建立、传统工艺与精益管理工艺执行标准对比分析、项目精益管理招采业务流程改善(采用招标流程再造及采购业务流程ASME分析、价值流识别与分析等工具与方法进行剖析)、拉动式计划需求确定计划管控原则与实施、零变更深化设计的打造与实施,为精益管理提供前期依据、并行工程实施改善(重点从地下室、主体结构、机电工程、市政工程、园建工程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常态化管理等多方面,全方位对项目精益管理实施改善过程进行解析,用项目实例支撑项目精益管理理论体系;再次,从保障措施和改善效果评价方面对项目精益管理实施效果进行了详细阐述,从结果导向的维度对项目精益管理实质性收益进行盘点和总结,主要从质量、工期、成本、投资等方面进行了提效分析和多方共赢角度进行归纳总结;最后,通过对项目精益管理实施成果总结,证明了项目精益管理的可复制性和推广价值,其发展前景值得格外关注。
陈军[6](2018)在《王石凹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研究》文中提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造成各类事故的主要原因,其中由人为因素导致的不安全行为高达80%,所以对职工进行专业素质和安全意识的培养强化对事故的预防至关重要。借助现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及技术,研究企业安全文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分别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对管理层矿井安全文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对创造企业安全文化氛围和安全生产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前提保障。它能够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起到引导、渗透和支撑作用,为推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从文化角度培养职工的安全意识,构建绿色工作环境,打造文明企业,从而降低事故的发生几率,实现真正的工作安全。本文首先对陕煤铜川矿业公司王石凹煤矿的基本状况、安全文化水平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探讨总结了矿井当前安全文化方面的不足与缺陷,探讨了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的深层关系以及企业推行安全文化的意义;其次对矿井安全文化建设水平、安全现状和安全文化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合安全文化的不足之处,对企业安全文化进行改革和完善;然后通过安全文化评价模型对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水平进行评价,并对考核评价结果进行说明、分析和解释;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措施,包括树立安全理念、文化与生产结合的理念以及营造安全的文化氛围等。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是企业发展的需要,安全文化以无形的形式熏陶着企业中每一位职员,用安全观念、安全知识、安全技术、安全行为等方式培育着每一个人,使之具有现代的安全素质,高度的安全意识,真正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从而使企业上下每一个人都能时刻把安全放在首位。不仅仅是王石凹煤矿,对任何一个企业都是,改进安全文化建设,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长效的安全机制对其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李睿[7](2017)在《甘肃省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实践研究》文中指出由于公路项目不仅受作业特点、地质条件、自然环境等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各种协作关系的制约,致使安全事故的发生居高不下。施工安全事故除了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企业品牌等造成影响,同时也威胁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安全是公路施工效益与质量的必要条件,如果缺乏安全意识,那么将会对整个企业、施工人员造成直接性的影响,同时也会对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健康发展造成重大影响。本文首先对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发展过程中各阶段的特点进行了介绍,接着对我国安全生产现状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安全组织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检查制度、安全应急制度、安全监管职能等。以此为基础,对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安全法规、安全技术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国外的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对国内外安全生产管理进行了系统性的比较与分析,这对于进一步研究甘肃省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其次,以甘肃省工地安全环境标标准化建设为例,具体从项目选址、安全用电等方面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意见,改进了施工人员的生活条件与工作环境,实现了安全标准化管理的目标,同时也明确了甘肃省安全生产费的计取、使用与监督管理等;最后针对甘肃省A段高速公路的特征,提出了隧道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等的危险源,并对现场安全管理的要点进行了阐述。
何芳芳[8](2017)在《《孟加拉国堤坝项目》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际关系交往的日益密切,中国和孟加拉国之间的交流合作也不断加深。中国与孟加拉在2016双方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且此前双方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合作,特别是孟加拉的水利承包市场,许多中国企业赢得投标。近年来,中国企业在孟加拉开展的合同工程业务近50家,其中,国有企业占大部分,央企主导的地方企业的发展也优为迅速。本翻译报告基于译者参与的实习经历,以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以该翻译的水利工程文本作范例,讨论在该理论指导下翻译实践所遇到的问题及重难点分析,以提高对该文本的重视度和翻译质量。此次翻译总共分五部分。第一章属引言部分,介绍中国与孟加拉国的合作背景,描述该类项目工程类汉译前景和社会需求,翻译文献综述以及目的意义。第二章是对该翻译任务的描述,主要从三方面对翻译任务进行说明。第一部分是材料内容,此翻译是关于孟加拉国沿海堤防改造工程的招标文件,译者选取其中的部分作为此次翻译材料,第二部分是关于材料问本性质特点的分析,主要借助于纽马克的文本文本类型理论对该材料进行说明,第三部分是委托方的要求,主要简短介绍翻译公司要求译者对该实习材料的翻译程度。第三章是对文章翻译过程的描述。首先,译者做了大量的译前准备工作,如背景材料查找,选择所需的书籍以及工具,翻译理论的运用,翻译策略方法以及平行文本选取等。其次,该翻译材料的初译,再译,译者对初稿进行的修改,最终定稿等。第四章是案例分析,译者通过翻译实践,结合实例分别从初次翻译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如专业术语的翻译,情态动词的翻译,缩略语的翻译以及初译时明显的翻译痕迹等,词汇层面翻译,句子层面翻译到语篇层面的翻译等四个方面对文本进行了分析。第五章是该翻译报告的总结部分,主要对报告进行简短的总结,对翻译中出现的问题提了明确的解决方案,从译者方面而言对未来该类文本的翻译提出自己的认知。本篇翻译报告基于前人的研究理论方法基础,运用应用型文本总结的已有的的翻译方法,译者将理论及翻译方法相结合,实践于水利工程类文本的翻译中,并通过运用该类方法策略进一步加深对此类文本翻译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为今后此类文本的翻译实践打下坚实的理论方法基础。
张晶[9](2015)在《6S管理在H工业包装公司现场管理中的应用》文中认为H工业包装公司是从事钢铁产品包装及相关包装材料制作为主业的集成生产服务性企业。主要承担钢铁产品的现场包装、包装材料的生产制作,在全国钢铁包装业处于领先地位。2013年下半年突如其来的钢铁“寒冬”迫使公司“向现场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基于这样的认识,公司自2014年初在全公司范围内推广和开展6S管理,以期通过现场管理的改善促进企业效益,提升企业在行业中的形象,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占有率。本文首先介绍了生产现场管理的概念,再对6S管理的理念进行了阐述。6S管理是现代企业行之有效的现场管理理念和方法,其作用是:提高效率,保证质量,使工作环境整洁有序,预防为主,保证安全。6S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生产现场的管理水平;关系到企业的服务质量;关系到企业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和各项经济指标的实现。随后本文介绍了 H公司的基本概况及推行6S管理的目的,即通过生产现场和员工素质的改善,为企业促效益,谋发展。文章介绍了钢铁包装业的现状,分析了各类不利于企业发展的现场乱象。针对这一系列问题,H公司设计了 6S推进方案,并分步执行。文中介绍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素养”的具体做法和实施效果。为同类公司提供了实践的依据。鉴于此,本文理论联系实际,总结和提炼了 6S推广过程中的优秀做法和不足,结合H工业包装公司的钢材打包、包装材料生产现场管理的实际背景,研究了基于6S的生产现场管理模式。经H公司现场管理实施6S后,生产现场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明亮整洁的厂区、劳防装备穿戴整齐的员工、不断提升的产品质量、安全环保的工作环境等都为H公司的企业形象增值。同时通过查摆6S推进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来为6S第二阶段的实施改善打好理论基础,包括6S+工序协调、6S动态管理、三年实施规划等都将为现场管理的实施提供帮助。该研究可为其他同类企业现场管理的实施提供参考,以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工程效率、降低企业成本,为高效、低成本、高质量完成钢材包装产业服务。
王永卿[10](2011)在《青工违章违纪的心理剖析和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企业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和新形势的发展,青年职工已逐步成为企业职工队伍的主体,朔黄运输公司现有职工347人,35岁以下青工254人,占全公司总人数的73.2%。青工的思想也代表了企业职工思想的主流,绝大多数青工思想进步,积极进取,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企业中发挥着中坚力量与骨干作用。但是由于年龄结构、知识层次、人生阅历等因素,部分青工不能适应铁路企业严格的安全运行体制、高度统一的作业要求、令行禁止的管理制度,从而给安全生产带来了负面影响。
二、不按标准化作业 一律视为违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按标准化作业 一律视为违章(论文提纲范文)
(1)高压带电作业现状分析及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我国的带电作业 |
1.2.2 国外带电作业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2章 带电作业基本原理 |
2.1 带电作业基本方法分类 |
2.1.1 按照作业人员与带电体接触情况进行划分 |
2.1.2 按照带电项目作业过程中检修人员工作工位的电位进行区分 |
2.2 带电作业原理 |
2.2.1 地电位作业原理 |
2.2.2 中间电位作业原理 |
2.2.3 等电位作业原理 |
2.3 综合不停电作业法原理 |
2.4 小结 |
第3章 带电作业现状分析及优化方案 |
3.1 带电作业现状分析 |
3.1.1 2019年带电作业人员、装备现状 |
3.1.2 2019年开展情况分析 |
3.1.3 2019年作业效能分析 |
3.1.4 2019年计划管控 |
3.2 带电作业优化改造实施方案 |
3.2.1 基于AHP的带电作业优化方案评估 |
3.2.2 体系层面优化 |
3.2.3 业务流程优化 |
3.2.4 资源配置优化方案 |
3.3 优化方案成效分析 |
3.3.1 作业能力 |
3.3.2 计划管控 |
3.3.3 不停电作业化率 |
3.4 小结 |
第4章 带电作业新技术 |
4.1 微网发电作业技术 |
4.1.1 微网发电作业原理分析 |
4.1.2 微网发电作业适用范围及作业类型 |
4.1.3 微网发电作业选用原则 |
4.2 微网发电作业组织管理及安全管控措施 |
4.2.1 微网发电作业组织管理 |
4.2.2 微网发电作业现场安全管控 |
4.3 绝缘化治理技术 |
4.3.1 带电绝缘化治理难点 |
4.3.2 带电绝缘化治理技术改进 |
4.3.3 带电绝缘化治理技术应用实践 |
4.4 带电作业遮蔽技术 |
4.4.1 遮蔽技术研究 |
4.4.2 遮蔽技术实践应用对比 |
4.5 综合不停电作业技术应用实践 |
4.5.1 微网发电作业助力线路改造 |
4.5.2 微网发电作业助力开关柜改造 |
4.6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布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建筑施工企业架子队管理模式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DZYS-G标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工作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案 |
1.3.3 研究方法 |
第2章 建筑行业劳务用工模式概述 |
2.1 劳务用工的有关概念 |
2.1.1 劳务的概念和特征 |
2.1.2 建筑劳务的概念和特征 |
2.2 建筑业劳务用工模式的变迁 |
2.2.1 “铁饭碗”用工阶段 |
2.2.2 合同制用工阶段 |
2.2.3 劳务分包用工阶段 |
2.3 建筑业传统劳务用工模式 |
2.3.1 纯劳务的包清工管理模式 |
2.3.2 大包模式 |
2.4 现有架子队用工管理模式 |
2.4.1 架子队的定义及意义 |
2.4.2 架子队的组织形式和选用原则 |
2.4.3 架子队的组建及管理 |
2.4.4 规范架子队用工行为的措施 |
第3章 劳务用工模式的影响因素 |
3.1 国家政策、法律法规方面 |
3.1.1 用工模式推行方面 |
3.1.2 劳务用工权益保障方面 |
3.1.3 劳务用工培训方面 |
3.2 企业成本及利润方面 |
3.2.1 劳务人员素质 |
3.2.2 劳务人员技能 |
3.2.3 企业制度 |
3.2.4 企业规模与战略 |
3.3 案例分析 |
3.3.1 工程概述 |
3.3.2 工程地质 |
3.3.3 A始发井地连墙工程量 |
3.3.4 大包模式在A始发井地连墙的应用 |
3.3.5 架子队用工模式在A始发井地连墙的应用 |
3.3.6 两种不同用工模式的应用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架子队用工模式的实践及存在的问题 |
4.1 架子队的运行 |
4.1.1 基本制度的完善 |
4.1.2 人员培训的落实 |
4.1.3 工班组的管理 |
4.1.4 成本预算的管控 |
4.2 架子队的实践 |
4.2.1 架子队管理机构图 |
4.2.2 架子队主要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
4.2.3 架子队目标管理 |
4.2.4 劳务人员管理 |
4.2.5 施工现场管理 |
4.3 架子队用工模式存在的问题调研 |
4.3.1 调查问卷重要问题统计结果 |
4.3.2 架子队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主要结论 |
5.2 研究不足和展望 |
5.2.1 研究不足 |
5.2.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架子队管理调查问卷表 |
(3)现代管理伦理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现代管理伦理基本问题界定 |
第一节 管理、伦理和管理伦理 |
一、伦理与道德 |
二、管理和伦理 |
三、管理伦理的基本内涵 |
四、管理伦理的基本属性 |
第二节 前现代管理发展及伦理特征 |
一、前现代管理的历史发展 |
二、前现代管理的管理伦理特征 |
第三节 现代管理及其工具理性特征 |
一、现代管理及管理范式转换 |
二、现代管理的工具理性特征 |
第四节 现代管理伦理及其主要内容 |
一、现代管理伦理的概念提出 |
二、现代管理伦理对现代管理危机的回应 |
三、现代管理伦理的主要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现代管理伦理的产生及价值诉求 |
第一节 现代管理伦理精神失落及回归诉求 |
一、现代管理伦理精神失落的主要表现 |
二、现代管理伦理精神失落的原因分析 |
三、现代管理伦理精神失落对现代管理伦理的诉求 |
第二节 现代管理伦理的产生条件 |
一、现代管理伦理产生的经济条件 |
二、现代管理伦理产生的科技条件 |
三、现代管理伦理产生的思想条件 |
第三节 现代管理伦理的基本价值诉求 |
一、现代管理伦理对制度公正的价值诉求 |
二、现代管理伦理对美德回归的价值诉求 |
三、现代管理伦理对社会责任的价值诉求 |
四、现代管理伦理对公共精神的价值诉求 |
五、现代管理伦理对管理效率的价值诉求 |
六、现代管理伦理对人本回归的价值诉求 |
七、现代管理伦理对卓越目标的价值诉求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管理伦理的基本作用与作用机理 |
第一节 现代管理伦理的基本作用 |
一、现代管理伦理的价值导向作用 |
二、现代管理伦理的规范作用 |
三、现代管理伦理的评价作用 |
四、现代管理伦理的凝聚作用 |
五、现代管理伦理的激励作用 |
六、现代管理伦理的调节作用 |
第二节 现代管理伦理的作用特点 |
一、广泛性 |
二、义务性 |
三、形式灵活性 |
四、行为自律性 |
第三节 现代管理伦理四大体系的作用机理 |
一、现代管理制度伦理对管理行为的约束机理 |
二、现代管理美德伦理对管理主体的塑造机理 |
三、现代管理责任伦理对管理责任的践行机理 |
四、现代管理信念伦理对管理主体的精神激励机理 |
第四节 现代管理伦理四大体系的作用限度及内在关联 |
一、现代管理制度伦理的作用限度 |
二、现代管理美德伦理的作用限度 |
三、现代管理责任伦理的作用限度 |
四、现代管理信念伦理的作用限度 |
五、现代管理伦理四大体系作用的内在关联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代管理伦理作用实现的保障机制 |
第一节 现代管理伦理作用实现的个体机制 |
一、道德情感、良心、义务感:美德养成的内在心理机制 |
二、鉴别力、抉择力:解决伦理困境的能力机制 |
第二节 现代管理伦理作用实现的组织机制 |
一、正式制度:组织内部硬性约束机制 |
二、非正式制度:组织内部软性约束机制 |
第三节 现代管理伦理作用实现的社会机制 |
一、社会舆论:社会文化氛围机制 |
二、社会荣誉:社会评价激励机制 |
三、榜样示范:社会价值牵引机制 |
四、社会制度体系:社会规范控制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传统管理伦理的扬弃与现代管理伦理建设 |
第一节 中国传统管理伦理对现代管理伦理建设的积极意义 |
一、中国传统管理制度伦理对现代管理伦理建设的积极意义 |
二、中国传统管理美德伦理对现代管理伦理建设的积极意义 |
三、中国传统管理责任伦理对现代管理伦理建设的积极意义 |
四、中国传统管理信念伦理对现代管理伦理建设的积极意义 |
第二节 中国传统管理伦理在现代管理伦理建设中的局限性 |
一、中国传统管理制度伦理在现代管理伦理建设中的局限性 |
二、中国传统管理美德伦理在现代管理伦理建设中的局限性 |
三、中国传统管理责任伦理在现代管理伦理建设中的局限性 |
四、中国传统管理信念伦理在现代管理伦理建设中的局限性 |
第三节 中国现代管理伦理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
一、中国现代管理制度伦理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
二、中国现代管理美德伦理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
三、中国现代管理责任伦理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
四、中国现代管理信念伦理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4)哈尔滨东站运输安全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安全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
2.1 安全管理的内容 |
2.2 铁路运输安全的基本概念 |
2.3 安全分析方法概述 |
2.4 安全管理理论 |
2.4.1 安全系统理论 |
2.4.2 安全风险学 |
2.4.3 事故致因理论 |
2.4.4 人本理论 |
2.4.5 预防理论 |
第3章 哈尔滨局集团公司车务站段典型事故概况及分析 |
3.1 绥化车务段通北站耽误列车事故 |
3.1.1 事故概况 |
3.1.2 事故原因分析 |
3.1.3 事故暴露出的问题 |
3.2 绥车二井站调车作业挤岔事故 |
3.2.1 事故概况 |
3.2.2 事故原因分析 |
3.2.3 事故暴露出的问题 |
3.3 大庆车务段肇东站调车作业脱轨事故 |
3.3.1 事故概况 |
3.3.2 事故原因分析 |
3.3.3 事故暴露出的问题 |
第4章 哈尔滨东站运输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
4.1 哈尔滨东站简介 |
4.1.1 哈尔滨东站概况 |
4.1.2 哈尔滨东站运输安全管理的不利因素 |
4.2 人的不安全因素及原因 |
4.2.1 思想认识方面 |
4.2.2 业务干部素质 |
4.2.3 作业人员素质 |
4.3 管理的不安全因素及原因 |
4.4 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及原因 |
第5章 提高哈尔滨东站运输安全管理的对策 |
5.1 人的不安全因素对策 |
5.1.1 提升专业管理人员技能 |
5.1.2 提升作业人员技能 |
5.2 管理的不安全因素对策 |
5.2.1 运用安全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进行安全数据管理 |
5.2.2 加强现场作业检查指导 |
5.3 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对策 |
5.3.1 构建车站双重预防机制 |
5.3.2 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示安全隐患处所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B房地产公司项目精益管理改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精益生产方式产生概述 |
1.2.2 建筑精益管理 |
1.2.3 房地产项目精益管理体系与方法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B房地产公司项目精益管理现状分析 |
2.1 B房地产公司项目精益管理现状 |
2.1.1 B房地产公司X项目概况 |
2.1.2 B房地产公司X项目存在问题 |
2.2 B房地产公司项目精益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2.2.1 采用“5Why”法对项目开发周期时间过长原因进行分析 |
2.2.2 采用鱼骨图法对质量问题原因进行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B房地产公司项目精益管理体系建立 |
3.1 项目精益管理体系建立 |
3.1.1 项目精益管理(精益屋)基础层 |
3.1.2 项目精益管理(精益屋)标准层 |
3.1.3 项目精益管理(精益屋)支柱层 |
3.1.4 项目精益管理(精益屋)目标层 |
3.2 并行工程开发流程模型 |
3.2.1 组织架构重构 |
3.2.2 拉动式需求计划管控 |
3.2.3 并行工程开发流程模型 |
3.3 项目精益管理确保一次成优 |
3.3.1 质量一次成优 |
3.3.2 安全文明管理一次成优 |
3.3.3 材料品质管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B房地产公司项目精益管理实施过程改善 |
4.1 组织架构建立 |
4.1.1 项目干系人识别 |
4.1.2 项目组织架构建立 |
4.1.3 精益项目组织架构作用 |
4.2 项目精益管理招采业务流程改善 |
4.2.1 招采业务流程改善 |
4.2.2 采购业务流程ASME分析 |
4.2.3 价值流识别与分析 |
4.3 并行工程实施改善 |
4.3.1 地下室并行工程实施 |
4.3.2 主体阶段并行工程实施 |
4.3.3 机电工程并行工程实施 |
4.3.4 市政并行工程实施 |
4.3.5 园建并行工程实施 |
4.4 项目精益管理一次成优实施 |
4.4.1 质量一次成优管理实施 |
4.4.2 安全文明一次成优实施 |
4.4.3 材料品质管理实施 |
4.4.4 可视化管理实施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B房地产公司项目精益管理保障措施及改善效果分析 |
5.1 保障措施 |
5.1.1 组织保障措施 |
5.1.2 制度保障措施 |
5.1.3 资源保障措施 |
5.1.4 安全保障措施 |
5.2 项目精益管理改善效果分析 |
5.2.1 工期提效分析 |
5.2.2 质量提效分析 |
5.2.3 成本提效分析 |
5.2.4 投资提效分析 |
5.3 综合效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6)王石凹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2 安全文化概述 |
2.1 安全文化基本理论 |
2.1.1 安全文化的概念 |
2.1.2 安全文化的功能 |
2.2 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
2.2.1 精神文化 |
2.2.2 物质文化 |
2.2.3 治理文化 |
2.3 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的关系 |
2.4 推行企业安全文化的意义 |
3 矿井安全文化现状分析 |
3.1 矿井基本概况 |
3.1.1 矿井生产系统概述 |
3.1.2 矿井灾害分析 |
3.2 企业安全状况分析 |
3.3 企业安全文化实施状况分析 |
4 矿井安全文化建设分析 |
4.1 安全文化建设状况 |
4.1.1 安全文化建设的理论指导 |
4.1.2 安全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
4.1.3 安全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
4.2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
4.3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分析 |
4.3.1 管理层角度 |
4.3.2 从业人员角度 |
4.3.3 其他方面 |
5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效果分析 |
5.1 矿井安全文化效果评价系统的确定 |
5.1.1 安全文化评价因子的确定 |
5.1.2 安全文化评价模型的确定 |
5.2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评价 |
5.2.1 决策层的考核评价 |
5.2.2 管理层的考核评价 |
5.2.3 执行层的考核评价 |
5.3 安全文化建设评价结果分析 |
6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措施与方法 |
6.1 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 |
6.1.1 完善安全理念的原则 |
6.1.2 构建安全理念的方法 |
6.2 合理的融入安全生产 |
6.2.1 科学的安全管理方法 |
6.2.2 坚持“齐抓共管”的原则 |
6.2.3 不断夯实技术支撑 |
6.3 安全文化建设的方法 |
6.3.1 营造安全的文化氛围 |
6.3.2 建立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
7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甘肃省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我国施工安全生产状况 |
1.2.2 国外安全生产管理分析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甘肃省工地安全环境标准化建设与费用管理 |
2.1 甘肃省工地安全环境标准化建设 |
2.1.1 一般规定 |
2.1.2 选址要求 |
2.1.3 场地部署 |
2.1.4 场地管理 |
2.1.5 施工便道 |
2.1.6 标志牌的管理 |
2.1.7 安全用电 |
2.1.8 消防管理 |
2.2 甘肃省安全生产费用管理 |
2.2.1 安全生产费的计取 |
2.2.2 安全生产费的使用范围 |
2.2.3 安全生产费的使用与计量 |
2.2.4 安全生产费用比例及实施效果 |
2.2.5 安全生产的实施效果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甘肃省公路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危险源辨识与管理 |
3.1 路基工程的危险源辨识与管理 |
3.1.1 清理现场 |
3.1.2 土方工程 |
3.1.3 石方工程 |
3.1.4 防护施工 |
3.2 路面工程的危险源辨识与管理 |
3.2.1 混合料拌和 |
3.2.2 沥青混合料摊铺作业 |
3.2.3 水泥混凝土摊铺作业 |
3.3 桥涵工程的危险源辨识与管理 |
3.3.1 一般安全要求 |
3.3.2 钻孔灌注桩 |
3.3.3 沉入桩基础 |
3.3.4 管柱施工 |
3.3.5 墩台、柱、盖梁等的浇筑 |
3.3.6 滑模施工 |
3.3.7 预制构件安装 |
3.3.8 悬臂浇筑 |
3.3.9 拱桥 |
3.3.10 斜拉桥、悬索桥 |
3.4 隧道工程的危险源辨识与管理 |
3.4.1 一般安全要求 |
3.4.2 开挖、钻孔、爆破 |
3.4.3 支护 |
3.4.4 衬砌 |
3.4.5 通风、防尘 |
3.5 危险源辨识制度与培训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甘肃省A段高速公路安全施工管理实践 |
4.1 A段高速概况 |
4.2 A段高速安全危险源识别与控制 |
4.2.1 施工现场危险源识别的方法与步骤 |
4.2.2 代表性标段的危险源辨识与控制 |
4.3 安全施工管理措施 |
4.3.1 安全生产考核机制 |
4.3.2 安全技术方案的编制与审批 |
4.3.3 开展重大安全危险源辨识 |
4.3.4 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档案 |
4.4 安全生产检查 |
4.4.1 开工前的安全检查 |
4.4.2 定期安全生产检查 |
4.4.3 经常性的安全检查 |
4.4.4 专业性的安全检查 |
4.4.5 季节性、节假日安全生产专项检查 |
4.5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措施 |
4.5.1 配齐安全防护设施及安全防护用品 |
4.5.2 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
4.5.3 施工机械设备及材料安全管理措施 |
4.5.4 施工现场治安、消防管理措施 |
4.5.5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标识管理 |
4.6 各重点专业工程安全保证措施 |
4.6.1 危险性较大工程的安全技术方案的编制审批 |
4.6.2 路基工程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
4.6.3 桥涵工程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
4.6.4 确保既有公路及河道安全畅通措施 |
4.6.5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措施 |
4.6.6 高空作业安全保证措施 |
4.6.7 防火、现场施工用电、爆破安全保证措施 |
4.6.8 其他安全保证措施 |
4.7 施工一线人员职业健康管理 |
4.7.1 职业健康设施 |
4.7.2 职业健康保障措施 |
4.8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 |
4.8.1 隧道施工四新应用 |
4.8.2 桥梁施工四新应用 |
4.8.3 路基施工四新应用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
5.2 解决公路施工安全问题的几点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孟加拉国堤坝项目》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List of Abbreviations |
1.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Information |
1.2 Literature Review on the Translation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Text |
1.3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
2. Task Description |
2.1 The Content of Source Text |
2.2 The Requirement of Entrusting Party |
3. Translation Process |
3.1 Before Translating |
3.1.1 Nature and Features of the Text |
3.1.2 Preparation for Background Information |
3.1.3 Translation Tools and Resources |
3.1.4 Choice and Analysis of Parallel Text |
3.1.5 Guided Translation Theory |
3.1.6 Guide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
3.1.7 The Formulation of Terminology List |
3.1.8 The Time Schedule |
3.2 While Translation |
3.2.1 Quality Control |
3.2.2 Process Description |
3.3 After Translation |
3.3.1 Evaluation from the Entrusting Party |
3.3.2 Peer Evaluation |
3.3.3 Self-evaluation |
4. Case Analysis |
4.1 Some Problems in the First Draft of Translation |
4.1.1 Translation of Terminology |
4.1.2 Processing of Polysemy in Translation |
4.1.3 Translation of English Modal Verbs |
4.1.4 Wording and Its Expression |
4.1.5 Sluggish and Obvious Traces of Translation |
4.2 Analysis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Text in Lexical Level |
4.2.1 Method of Conversion |
4.2.2 Lexical Amplification |
4.2.3 Translation of Usual Wording in the Contract |
4.2.4 Translation of Abbreviations in the Text |
4.3 Translation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Text in Syntactical Level |
4.3.1 Translation of Long and Difficult Sentences and Strategies |
4.3.1.1 Translation in Regular Sequence |
4.3.1.2 Method of Division |
4.3.1.3 Synthesis of Translation |
4.3.2 Translation of Passive Sentences |
4.4 Translation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Text in Discourse Level |
4.4.1 Semantic Equivalence in Translation |
4.4.2 Stylistic Equivalence in Translation |
5. Conclusion |
5.1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
5.2 Reflections and Expectations for The Future |
References |
Appendixes |
Appendix 1 Glossary |
Appendix 2 Source Text |
Appendix 3 Target Text |
Appendix 4 Parallel Text |
Acknowledgements |
(9)6S管理在H工业包装公司现场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生产现场管理及6S管理概述 |
2.1 生产现场管理概述 |
2.1.1 生产现场管理 |
2.1.2 生产现场管理的内容 |
2.2 6S管理概述 |
2.2.1 6S管理的概念及基本原理 |
2.2.2 6S管理的意义 |
2.2.3 推行6S管理的工具 |
第3章 H公司实施6S前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
3.1 H工业包装公司简介 |
3.1.1 H工业包装公司介绍 |
3.1.2 H公司组织机构 |
3.1.3 H公司工艺流程 |
3.2 H公司实施6S前现场管理状况 |
3.2.1 H公司生产现场布置 |
3.2.2 H公司设备情况 |
3.2.3 H公司现场管理状况 |
3.3 H公司实施6S前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
3.3.1 资材放置问题 |
3.3.2 生产现场安全问题 |
3.3.3 卫生条件差 |
3.3.4 员工工作状态不佳 |
3.3.5 残次品率需进一步降低 |
第4章 6S在H公司现场管理应用计划及实施 |
4.1 6S在H公司现场管理应用的必要性 |
4.2 6S在H公司现场管理应用计划制定 |
4.2.1 现场满意度调查问卷,查摆问题 |
4.2.2 成立H公司6S组织机构 |
4.2.3 推进计划和综合管理制度的制定 |
4.2.4 职工了解和学习6S相关知识 |
4.2.5 加大宣传 |
4.2.6 各部现场试行 |
4.2.7 监督检查 |
4.2.8 持续改善 |
4.3 6 S在H公司现场管理应用计划实施 |
4.3.1 活动发起 |
4.3.2 整理的活动内容和关键部门的推进 |
4.3.3 整顿的活动内容和关键部门的推进 |
4.3.4 清扫的活动内容和关键部门的推进 |
4.3.5 清洁的活动内容和关键部门的推进 |
4.3.6 安全的活动内容和关键部门的推进 |
4.3.7 素养的活动内容和关键部门的推进 |
第5章 实施6S后H公司现场管理改善效果及改进建议 |
5.1 实施6S后H公司现场管理改善效果 |
5.1.1 员工精神面貌改善,企业综合形象提升 |
5.1.2 逐步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 |
5.1.3 故障减少甚至消除,提升品质 |
5.1.4 企业安全生产得以保障 |
5.1.5 产品销售市场得以拓展 |
5.2 H公司实施6S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5.2.1 实施过程中关注细节不够 |
5.2.2 各职能部门配合不一致 |
5.2.3 检查指导存在偏差 |
5.3 改进建议 |
5.3.1 提高全员认识,消除片面理解 |
5.3.2 结合工艺流程,系统解决问题 |
5.3.3 完善检查考评制度 |
5.3.4 设置专职推行机构,加强部门配合 |
5.3.5 拓展6S管理实施手段:试行班组“动态6S管理制度” |
5.3.6 推行“6S+工序协调” |
5.3.7 制定6S管理工作2016-2018行动方案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青工违章违纪的心理剖析和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造成青工违章违纪的心理剖析 |
1.1 逆反心理 |
1.2 表现心理 |
1.3 侥幸心理 |
1.4 惰性心理 |
1.5 盲从心理 |
2 解决青工违章违纪心理问题的对策 |
2.1 发挥教育优势, 强化青工责任意识 |
2.2 加大宣讲力度, 培养青工自律行为 |
2.3 建立激励机制, 鼓励青工岗位成才 |
2.4 完善服务体制, 实施青工心理引导 |
3 结束语 |
四、不按标准化作业 一律视为违章(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压带电作业现状分析及发展研究[D]. 张守强. 山东大学, 2021(12)
- [2]建筑施工企业架子队管理模式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DZYS-G标项目为例[D]. 杨薇.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3]现代管理伦理作用研究[D]. 王红梅. 黑龙江大学, 2019(05)
- [4]哈尔滨东站运输安全管理研究[D]. 鲍宇. 华东交通大学, 2019(03)
- [5]B房地产公司项目精益管理改善研究[D]. 赵志刚.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6]王石凹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研究[D]. 陈军. 西安科技大学, 2018(01)
- [7]甘肃省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实践研究[D]. 李睿. 长安大学, 2017(07)
- [8]《孟加拉国堤坝项目》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何芳芳. 西北师范大学, 2017(12)
- [9]6S管理在H工业包装公司现场管理中的应用[D]. 张晶. 东北大学, 2015(06)
- [10]青工违章违纪的心理剖析和对策[J]. 王永卿. 安全,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