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组的电源控制与远程KVM共享的实现

服务器组的电源控制与远程KVM共享的实现

一、服务器群的电源控制及远程KVM共享的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陈斌[1](2019)在《电视播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广电行业的发展主流已经由标清化、数字化向高清化、网络化转变。本文围绕着作者参加的江苏广电总台近年来推行的对现有播控系统的高清化改造工程的实践,对电视播控系统包含电视播总控系统、全台网监控系统、播出系统这几个方面的建设,进行了进一步的梳理,阐释了新一代电视播控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力求打造出一套包含全台媒资信息系统、演播室系统、总控系统在内的全程高清化采编播存、全台资源互通互联共享的电视中心技术平台。本文的主要工作要点如下:(1)对播出系统整体架构进行重新规划调整,简化硬盘播出系统,实现通过工作流引擎驱动备播业务,在提高安播保障水平的同时能够快速应对业务的变化。(2)新建最小云备播系统,将图文、台标、系统切换等功能进行了一键集成这样便于值班人员一键控制,大大提高了整个播控系统的安全性,一旦出现问题,系统立即可以响应,使用云播出软件,作为播出系统的应急单元,在播出系统不能正常工作时接管播出业务。(3)新建末级信号智能监管和应急辅助系统,通过对主路、备路、最小备播及垫片四路末级信号进行采集比对,使用智能分析手段,完成应急信号源选择智能化和自动化。(4)完善播控系统网络及信息安全,规范远程桌面登录和网络设备访问,确保播出系统网络安全。

吕达[2](2019)在《具有USB重定向和智能分析功能的KVM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KVM(Keyboard Video Mouse)技术可以支持一个或多个用户同时对连接于KVM系统的多台远程被控计算机进行管理,实现用一套键盘、显示器、鼠标设备同时访问和操作多台被控机的功能。尽管市场上KVM产品种类繁多,但是对于一些特定化的应用场景,鲜有产品能够提供比较完善的功能以满足多种应用需求,其中比较关键的功能是对视频画面内容进行实时智能分析和对HID类及大容量存储类USB设备实现重定向。目前国内对于该类型的KVM系统的研究也相对欠缺。为此,本文研究并设计了一套具有USB重定向和智能分析功能的KVM系统。本文主要工作包括:首先,对USB重定向方案和智能分析方法进行论证,提出嵌入式端编码板+PC端解码器系统架构以及FPGA+Hi3519嵌入式端编码板架构。其次,设计了嵌入式端编码板硬件平台。随后,建立训练和测试数据集对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分析算法的可行性进行验证,并获取最优效果下权重矩阵。之后,设计FPGA逻辑架构以及各功能模块,使其实现HDMI/DVI接收和发送器配置、视频接口时序适配、智能分析等功能,并对FPGA逻辑设计进行行为仿真和时序仿真。最后,基于海思mpp编程框架设计了音视频编码程序,基于KVM通信协议设计了服务器程序,基于STM32 USB驱动设计了USB重定向程序,运用数据结构管理和多线程同步技术实现音视频编码传输以及USB重定向。搭建测试平台对本文KVM系统功能和性能进行测试,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平均视频延时130ms、音频延时70ms,U盘重定向典型速率为42.4KByte/s,智能分析图像识别率为0.72。本文研究的KVM系统的智能分析功能能够大规模节约人力资源、提高突发状况处理效率;USB重定向功能改变了远程被控计算机与本地U盘设备之间不便进行数据交互的局面。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研制多功能KVM系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魏怡泠[3](2019)在《《云计算:概念与应用》(第3-6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云计算是一种允许用户通过便捷的、按需获得的网络接入到一个可动态配置的共享计算资源池的模式。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在政府、交通、电信、教育等各个领域不断扩大云计算市场规模,但是国内对云计算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像《云计算:概念与应用》这般详细描述云计算基础原理的书并不多见,相关汉译本更是极少。基于这样的背景,译者选择这本书作为翻译和研究的对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通过此次翻译实践,译者不仅能够学到云技术及云计算相关专业知识,还通过对翻译理论的认知与实际运用磨练和提升自己翻译实践能力。本篇翻译实践所选的源文本是由Naresh Kumar Sehgal和Pramod Chandra P.Bhatt二人合着的《云计算:概念与应用》一书的第三至第六章。所选章节主要探讨了云计算相关的术语、定义、概念、历史演变和底层架构以及云服务模型分类。本翻译报告由引言、源文本介绍、翻译过程描述、翻译难点和方法和总结五部分构成。引言部分介绍翻译项目的选题背景、理论框架和意义。源文本介绍主要包括作者和内容的介绍以及源文本语言特征。翻译过程描述分为译前、译中和译后,译前包括原文阅读、并行文本查询、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的使用,译中是查询资料解决术语和长难句问题,译后指的是质量控制。翻译难点和相应的方法是本篇报告的重点,译者从源文本的术语、长难句方面对翻译中遇到的实际难点进行剖析。其中在彼得·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对长句进行语序调整,重塑句法结构,旨在让目标读者能尽可能多地获得源文本的信息。这些翻译方法包括词性转换、省译、增译、拆分和语序调整。第五部分总结了本次翻译实践中未解决的问题以及经验教训。

戴伟[4](2019)在《射电天文数据实时计算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射电数据是射电天文观测的结果,是进行射电天文学研究的核心基础。随着射电设备和观测技术的发展,新一代射电望远镜的涌现,射电天文学家获取天文观测数据的能力得到了空前的加强。射电天文的数据已经以一种实时、顺序、海量和无限的方式到达。如何对观测数据进行实时处理使得射电天文学家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针对云南天文台40米射电望远镜脉冲星数字终端以及中国新一代厘米-分米波综合孔径望远镜即明安图射电频谱日像仪(MingantU SpEctral Radioheliograph,MUSER)的实时数据处理面临的问题开展研究,具体工作说明如下:(1)实时数据采集是天文数据实时处理流水线的起点,本研究分析了当前射电天文数据流传输的特点,针对传统Linux操作系统网络协议栈性能较低的问题,采用以内核旁路、零拷贝的用户态空间网络加速技术,实现了万兆以太网络下线速的无丢失的数据采集。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云台40米脉冲星的数字后端的数据采集。(2)近年来,图像处理单元(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由于优异的浮点运算性能和较好的性价比,天文海量数据的实时数据处理除了采用传统的专用硬件芯片、中央处理器解决方案外,采用GPU用于实时数据处理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GPU的天文海量数据处理的实时计算框架,将该计算框架应用于相干消色散的实时数据处理。实现了解码、转置、傅里叶变换、消色散、分通道、逆傅里叶变换、偏振检测、折叠、消噪、归档输出等数据处理模块,并在40米望远镜上进行了试观测。此外,针对40米望远镜脉冲星观测面临的射频干扰问题,根据观测信号中脉冲星信号和干扰信号的分布特点,利用独立成分分析对混合信号进行分解,分解出独立的射频干扰信号和脉冲星信号,消除射频干扰信号。(3)实时处理需要充分利用所有的计算资源,在异构环境下实现天文计算软件的无缝运行和快速迁移,能够提高计算资源的利用效率。本文对OpenCL技术实现异构环境下实时天文数据处理的可用性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 MUSER的射电干涉阵成像网格化算法和洁化算法,在保证了算法运行效率基本不变的基础上,其硬件不再限制于NVIDIA的GPU环境,为异构环境下实时数据并行处理进一步提供了扩展性。(4)采用分布式系统在集群上实时处理数据处理水平扩展计算能力也是一个主要研究内容。为了提高分布式实时计算环境的弹性部署和自动扩展的效率,本文研究了基于轻量级容器Docker技术的天文实时处理集群敏捷化构建与部署,并使用容器技术封装MUSER现有系统,在不同硬件模式下与物理机和其他虚拟机技术上的封装进行性能测试比较。论文研究了目前海量天文数据实时处理的若干问题,实际应用性较强。基于用户空间态的数据采集技术可应用数字终端前后端的超高IO的数据通讯。利用GPU和OpenCL构建的异构计算平台下可为实时数据处理提供加速。轻量级容器的虚拟化,可用于实时计算集群的灵活部署和扩展。本文研究内容为天文数据的实时处理提供了参考,为下一步相关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吴磊[5](2019)在《面向工程机械物联网的云计算运营管理平台研究》文中提出作为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都高度重视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对工程机械智能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越来越多的领域都开始应用到物联网。工程机械物联网具有物联网的特点和优势。采集、存储及分析数万台、甚至数十万台工程机械信息数据的物联网必然需要一个规模庞大、可靠性良好的后台数据中心。因此,工程机械物联网的发展,正好需要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良好的可扩展性等这些云计算技术所具有的特点。本文重点介绍以下工作:(1)系统阐述了工程机械,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研究背景,详细介绍了国内外云计算技术的研究现状。从此,本文分析了云计算技术的概念,分类,特点,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重点介绍了虚拟化技术作为云计算技术的核心。(2)根据项目源项目的需要,设计了云计算平台的基本结构。在分析了思科统一计算系统的技术特性和优势之后,并对几种主要虚拟化技术进行横向比较。在此基础上,确定了VMware vSphere虚拟化产品的核心技术。针对其技术原理和拓扑结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3)根据定义的架构部署和构建思科统一计算系统和VMware vSphere虚拟化产品。然后,启用虚拟非均匀存储器访问,虚拟对称多处理等,以提高调用物理CPU的虚拟机的执行效率;通过修改共享内存扫描频率、为虚拟服务器预留内存等方法以避免内存过载导致的性能下降;通过更改虚拟磁盘及其控制器类型、分散共享存储的读写负载等技术以优化存储性能。(4)采用业界主流数据库基准性能测试工具,对配置相似的测试物理服务器,以及性能优化前后的虚拟服务器进行基准性能测试,实际测试数据验证了云计算平台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随后,与厦门雅迅网络有限公司的工程师一起,在该平台上部署了工程机械准入应用程序。将其移交给福建省电子产品监督检验研究院和福建省软件评估中心进行项目验收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所搭建的云计算运营管理平台能够达到200个并发用户数、在线接入10万台工程机械车辆等技术要求,满足了项目验收的各项指标。

潘宝春[6](2018)在《基于分布式存储的数据中心虚拟化平台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近年来以大数据与云计算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迅猛,推动了社会环境整体信息化进步。同时教育行业作为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成员,教育信息化更是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长期以来高等教育院校对于自身信息化建设都保持一定程度重视和投入,随着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高校自身信息化环境将面临新出现的建设与管理问题。本论文以传统高校数据中心业务环境为着力点,围绕数据中心信息化业务扩展带来的一系列管理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对数据中心建设运行服务器设备运行状态、信息系统业务特征和数据存储和容灾条件等几方面的业务现状进行分析,结合中心业务未来发展趋势总结在信息化管理的计算资源集中度、设备利用效率、高效数据存储、优化接入环境和提供备份容灾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待解决技术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虚拟化综合业务平台设计方案,该方案可满足数据中心业务环境下计算资源抽象和量化、资源便捷管理、扩展性与可靠性等方面的需求。基于所提出的虚拟化综合业务平台设计方案,设计和实现了一套针对服务器计算资源的虚拟化业务环境,利用ESXi功能组件将设备物理资源完全虚拟为逻辑资源;使用多个虚拟化单元建立业务集群以实现资源的统一量化和跨设备调度;根据数据中心业务特征制定资源分配策略,使用DRS和HA服务保障虚拟化业务的高效与稳定。设计实现了一套基于分布式体系结构的共享存储服务环境,并基于TCP/IP协议建立了存储业务网络以实现存储环境的数据可靠性传输(RDT);基于VSAN功能组件将多个标准服务器的磁盘资源整合为统一的存储资源池,采用数据多镜像管理模式建立对象存储服务;根据存储业务的节点数计算故障域容许值(PFTT),基于该值调整存储策略并加以执行。最后从虚拟化集群机能、虚拟机业务管理、VSAN存储业务管理三个方面展开验证测试,经过对测试结果分析证明设计实现虚拟化平台能够满足数据中心资源量化、便捷管理、扩展性与可靠性几方面需求。通过研究与实践证明了本论文提出的虚拟化平台能够有效提高传统高校数据中心业务和资源管理的效率,促进数据中心信息化业务管理模式由缺乏标准、松散、低效朝标准化、自动化、集中化的转变;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为同类高校的数据中心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李菁[7](2018)在《萍乡市政府信息中心机房智能化系统建设规划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化向着大数据、云计算发展转型,通信、数据管理集中化正快速由理论变为现实。以城市为单位,建设统一的信息管理中心,最终实现“智慧城市”的集中管理和运行,正成为主流趋势。城市信息中心机房要求具有安全可靠的机房环境,高速稳定的网络带宽,实时准确的设备监测系统,优化精炼的人员结构等。信息中心机房智能化系统建设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构建城市的智能化管理枢纽的基础环境。本课题以萍乡市政府信息中心机房为研究对象,主要对信息中心机房智能化系统建设进行规划设计。论文从国家标准要求[1]及萍乡市政府信息中心机房具体情况出发,系统的阐述了萍乡市政府信息中心机房智能化系统的建设要求及内容。全文主要规划设计了机房电源系统、机房环境安全系统、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机房空调调节系统、机房基础环境建设及配套系统五大系统[1]。对机房低压交流供电、机房UPS交流供电、机房接地与防雷、机房气体消防、机房动力环境监控、机房空调、机房新风、机房装修装饰、机房机柜、机房布线、机房KVM等十一部分内容进行了详细规划。机房电源系统平台是信息中心机房的能量来源,通过对机房低压交流供电、机房UPS交流供电系统的规划设计,满足了机房现阶段设备运行供电保障、考虑了机房后期扩容设备用电需求、同时起到电网电压净化、稳压、保障供电等作用。机房环境安全平台是信息中心机房的安全保障,通过对机房接地与防雷、机房气体消防系统的规划设计,避免了雷电和火情造成的危害,满足机房设备、人员的整体运行环境安全。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平台是信息中心机房的智能应用,通过对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规划设计,可以增加系统自动化管理的可靠程度,同时可以减少机房操作人员数量,提示值班人员进行操作,减轻员工负担,对机房的管理具有积极的作用。机房空气调节系统平台是信息中心机房的环境保证,通过对精密空调和新风系统的规划设计,实现对空气的交换和处理,为机房信息设备运行及人员工作提供恒温、恒压、洁净、舒适的环境。机房基础环境建设及配套系统平台是信息中心机房的环境基础,通过机房装修装饰、机柜、布线、KVM系统的规划设计,不仅满足信息中心的工作要求,同时从美观、舒适的角度出发,把机房建设成为集设备运行、人员办公等功能为一体的中心。通过本次规划设计,旨在为解决萍乡市政府规划建设综合管理中心,同时丰富城市信息中心机房智能化系统建设的理论研究。

郭新营[8](2016)在《桌面云平台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电子政务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发展电子政务渐渐的成为了各地政府提升社会化服务的手段。随着政务办公信息化设备的增加,设备维护管理问题也日益凸显,电子政务现有的IT设施是采用传统PC方式,在数据的安全、管理成本、资源的利用及成本等方面存在问题。桌面虚拟化作为当今云计算产品中最具商用市场前景的产品之一,是通过软件技术将应用桌面环境和相关联的应用软件与物理客户端进行分离,将计算机桌面进行虚拟化,把传统的瘦客户端模型应用于桌面虚拟化,瘦客户端只起到连接服务器虚拟桌面并传输和显示画面的作用而不参与桌面系统的任何计算,所有虚拟桌面运行在数据中心,并进行统一管理,同时用户可以获得接近于本地PC的使用体验。桌面虚拟化技术的应用,可使得政务办公设备在数据安全、管理维护及资源利用方面得到大幅度改善。论文提出并开发了基于开源技术的电子政务桌面云平台。总体基于QEMU-KVM的开源桌面虚拟化技术设计,桌面传输协议利用性能优良的SPICE,采用Libvirt实现对虚拟桌面的管理。详细探讨和分析了电子政务环境的桌面云平台的功能需求,利用C/C++语言工具在Linux下通过GCC编译器设计并实现了针对电子政务系统的桌面云平台,采用图形工具包GTK+为用户提供可视化登录和管理界面,实现了包括用户账户管理、虚拟桌面管理和USB外设重定向支持及管控功能,并根据电子政务系统的实际需要,在云终端设计了基于MJPG-Streamer的视频服务器,在虚拟桌面上实现了采用MFC工具借助于IPicture接口的ActiveX控件来实现证件电子照片图像在虚拟桌面浏览器环境中的显示和拍照功能,完成证件电子照片的采集。为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一套“简单、高效、安全、节能”的桌面云平台。论文最后从应用角度并根据XX区电子政务背景出发,分析和论述了桌面云平台的软硬件选择及整个桌面云平台的实施配置过程并展示了主要功能,然后对桌面云平台和传统PC模式在一次性成本投入、日后管理维护和能源消耗等方面通过具体数据分析出桌面云平台所带来的优势。整个桌面云平台是基于QEMU-KVM、SPICE、Libvirt的开源技术构建,可有效降低桌面云平台的实施成本,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经济价值。

李华巍[9](2015)在《集装箱式新型数据中心的构建与管理流程研究》文中提出大数据云计算时代已经悄然到来,为社会生活和人民发展开创了颠覆性的技术革新,小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大到企业的管理和运作、科研机构数据分析和设计、国家数据统计和改革创新,每一领域都不能离开大数据云计算的技术和市场产品的应用。在世界范围内哪个国家和企业拥有了“大数据战略资源”及具备转化后的应用能力,谁就能获得该资源取得的硕大成果。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该领域广泛的应用一定会成为继互联网技术革命后,创造下一个具有万亿元规模的新市场,也为改革开放注入新的活力、无穷的动力。基于大数据云计算时代市场带来的机遇与新需求,数据中心做为该领域中的核心和应用根基,为企业和用户提供了信息服务和后台运行环境。新技术的革新和移动互联网络用户急剧攀升,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数据中心的发展和建设。各类规模的数据中心开始涌现,大型跨国企业、政府行政机关、金融机构、军事部门、电信运营商、大型数字图书馆、互联网平台公司等类型单位不断扩容原有规模,中小型企业也开始建立适合自己配套应用的数据中心。当前数据中心产业已经带来了大量资本进入、工程建设也如火如焚进行之中,从数据中心方案拟定、开发设计,到平台实现、可靠性应用、节能高效运维系统,系统之复杂横跨多个通信领域,对设计和建设要求高、难度大;投入成本和建设周期控制受到重复部署、规模庞大导致部署周期滞后、能耗高、运维稳定性和系统可靠性要求高等一系列工程与应用难题挑战,摆在了本领域相关从业者面前。为此需要工程建设能够快速部署和应用,除了有效解决满足前台大数据应用的高可靠性、高效稳定的大数据处理能力、饱和大存储交换和端口接入能力等硬性指标以外,还要能够快速大规模部署、高效环保、降低运维成本、长时稳定可靠的系统应用,这些是传统数据中心架构思路和设计理念无法满足的,为此需要创建新一代数据中心的新设计、新方案实现来满足。从解决新产业中核心问题入手,创新设计和实现方式,结合人民生活和市场实际应用新特点、新需求,本文阐述基于创建新一代数据中心为目的,通过集装箱式新型数据中心设计来实现和构建。通过对标准集装箱为载体进行新型首创模块化设计,将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等产品和机架进行模块集成设计;通过太阳能供电做为主备用电源系统设计;通过水循环节能方案实现节能环保设计;区分独立配电、监控维护接入、消防安防、机房等独立区域;对集装箱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订制”改造,并满足运输及大量部署而进行特殊设计。从而构建一个高度模块集成、成本相对较低不重复建设、便于灵活大规模扩容、节能环保、多种功能用途的数据中心。既可以单体独立运行,也可以为客户通过“搭积木”、“模块复制建设”、“客户量身订制”等方式,灵活建造各种规模和需求的数据中心。由于采用模块化、低成本、节能环保、存储容灾备份、高端交换和路由、集合虚拟服务器资源等设计和建设思路,采用集装箱式构建的数据中心很容易实现规模的复制和扩展。任何庞大的网络的构建都是由产品组成和实现的,数据中心的产品也不例外。新型集装式数据中心是整合了多个模块化产品组成的,所以本文重点对新型数据中心产品的实现,以及产品在数据中心平台上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一款产品推向市场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存在,背后的实现都紧密的离不开研发、生产及发货交付等配套业务环节来共同完成,而对于产品后端实现平台的管理至关重要;以产品为中心、利用流程化模式通过科学化的研发、生产及发货的科学管理,制造和实现最优的产品,是流程管理精髓和核心价值所在;本文围绕着构建新型集装箱式产品为载体,基于集装箱式数据中心的产品是高度集成化,对产品相关的管理要求很高的产品特性,利用流程化的管理模式来解决和满足产品从概念、开发、到生产,最后到发货的流程化业务管理模式的研究。当今新型数据中心网络的技术和发展正处于十分关键的时期,本文研究实现的新型集装箱式数据中心产品,可以广泛应用于建设新一代大规模数据中心,同时也可以灵活部署到中小企业等中小型应用场所。为后续新型数据中心的设计、实现、搭建构建了新模式,开创了符合大数据云计算特点的新模式、新思路、新设计方法,打破了传统网络高成本粗犷式设计和建设固有形态,减低了建设成本,提升了数据中心运作管理,降低了施工难度,缩短了工程周期,保障和有效提高了数据中心建设水平和质量。同时最大限度的满足了大用户、大数据、大流量、大市场的需求,使之真正成为新业态下有市场应用前景的好产品。在优化和创新产品相关的开发和生产管理模式上,通过流程化来提高产品从后端到前端的效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需求和应用体验;用创新管理方式细化产品标准、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市场一线组网效率和便捷性。把后端流程化的管理成果与前端产品绑定在一起,以最优的、定制化服务整合到应用解决方案中。本文的新型集装箱数据中心产品计划很快投入到原型机加工和验证阶段,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也会很快投入市场,并进行样板局试点和应用。相信借着大数据云计算新时代的东风,一定会乘风破浪、不惧远航。

梁朝辉[10](2015)在《城际铁路CTC中心系统实施方案研究》文中指出城际铁路,是指专门服务于相邻城市间或城市群,旅客列车设计速度200km/h及以下的快速、便捷、高密度客运专线铁路。目前全国范围各区域城际铁路正在加紧规划和建设,如珠三角城际铁路网、中原城市群城际铁路网等,区域城际铁路具有独立组网、独立运营、采用CTCS2+ATO模式控车、线路相对距离短、可实现公交化开行、换乘方便等特点。为了满足城际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的需求,本论文结合城际铁路运营管理特点,从城际铁路CTC中心系统的功能需求,尤其是区别于国铁客运专线的一些显着特点,以CTC中心系统的实施方案、系统设备软硬件配置及功能实现等关键技术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和研究适用于CTCS2+ATO模式的城际铁路CTC中心系统实施方案的关键技术,梳理房屋、电力、通信等配套需求,研究提出了城际铁路CTC系统总体技术方案、软硬件配置方案、信息安全保障技术方案、与其他系统集成技术方案、设备运用环境设计方案以及综合维护管理技术方案,其成果对城际铁路CTC中心系统的方案设计及工程实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服务器群的电源控制及远程KVM共享的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服务器群的电源控制及远程KVM共享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电视播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江苏台播控系统概述
    2.1 项目描述
    2.2 江苏电视台播控系统
        2.2.1 播总控调度系统
        2.2.2 全台综合监控网络管理系统
        2.2.3 播出系统
    2.3 关键技术实现
        2.3.1 矩阵自动倒换技术
        2.3.2 切换台配置
        2.3.3 独立的信号路由
        2.3.4 录像机共享实现
        2.3.5 应急播出手段
        2.3.6 全面的信号监看
第三章 播出系统设计和实现方案
    3.1 关键功能模块概述
    3.2 播出服务器技术实现
        3.2.1 播出服务器整体架构
        3.2.2 播出主备服务器简介
    3.3 上载服务器设计
        3.3.1 上载服务器的搭建
        3.3.2 服务器容量计算
        3.3.3 服务器应急流程
    3.4 存储系统技术实现
        3.4.1 存储总体架构
        3.4.2 播出系统分级存储
        3.4.3 数据迁移链路及实际带宽
        3.4.4 播出内容存储的拓扑结构
        3.4.5 加密文件系统集群的构成
        3.4.6 存储服务器配置状态
    3.5 数据库及其备份技术实现
        3.5.1 播出系统数据库
        3.5.2 数据库的备份
    3.6 安全监控体系的实现
        3.6.1 基于PGM SDI的末端信号监控
        3.6.2 监控设备布置与配置
        3.6.3 监控软件测试
        3.6.4 系统软硬件设备监控
        3.6.5 文件监控
    3.7 新媒体播出系统互联技术实现
        3.7.1 原有新媒体硬盘系统
        3.7.2 数据交换协议改造
        3.7.3 新媒体数据库的建设
        3.7.4 新媒体存储构成
    3.8 文件转码系统实现
    3.9 与全台网互联互通实施
        3.9.1 交互业务分析
        3.9.2 接口服务提炼
第四章 系统网络设计及实施
    4.1 系统网络部署
        4.1.1 网络架构
        4.1.2 网络拓扑
        4.1.3 虚拟局域网划分
        4.1.4 接入交换机端口分配
    4.2 网络安全实施
        4.2.1 域控和重要域名配置
        4.2.2 防病毒
第五章 系统测试
    5.1 功能测试
        5.1.1 播出机动备启用测试
        5.1.2 网络安全漏洞扫描
        5.1.3 数据库故障模拟测试
        5.1.4 节目质量自动技审测试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具有USB重定向和智能分析功能的KVM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KVM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KVM存在的不足
    1.4 论文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第二章 KVM系统架构设计
    2.1 KVM系统需求分析
    2.2 KVM系统方案论证
        2.2.1 USB重定向方案论证
        2.2.2 智能分析方法论证
        2.2.3 KVM系统架构论证
    2.3 本文KVM系统架构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KVM编码板硬件平台设计
    3.1 KVM编码板硬件平台总体设计
    3.2 KVM编码板各组件详述
        3.2.1 电源复位组件设计
        3.2.2 HDMI/DVI接收和发送组件设计
        3.2.3 FPGA组件设计
        3.2.4 Hi3519 组件设计
        3.2.5 USB重定向组件设计
    3.3 视频转接板PCB设计
        3.3.1 规则与约束设置
        3.3.2 布局与布线
        3.3.3 实物展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智能分析算法验证
    4.1 智能分析算法验证流程
    4.2 图像预处理
        4.2.1 色彩空间变换
        4.2.2 中值滤波
        4.2.3 边缘检测
        4.2.4 腐蚀与膨胀
    4.3 神经网络
        4.3.1 网络结构
        4.3.2 信号传播
        4.3.3 误差反向传播
        4.3.4 权重更新
        4.3.5 本文神经网络结构设计
    4.4 算法验证程序设计
        4.4.1 算法验证程序整体流程
        4.4.2 BMP文件解析与生成程序
        4.4.3 正态分布随机数生成程序
        4.4.4 神经网络训练与预测程序
    4.5 参数优化与效率评估
        4.5.1 隐含层神经元数目优化
        4.5.2 学习率和世代数优化
        4.5.3 导出权重矩阵
        4.5.4 程序执行效率评估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KVM编码板FPGA逻辑设计
    5.1 FPGA总体逻辑架构设计
    5.2 部分模块设计
        5.2.1 跨时钟域同步模块
        5.2.2 多通道FIFO存储控制器
        5.2.3 色彩空间变换模块
        5.2.4 边缘检测模块
        5.2.5 神经网络预测模块
    5.3 行为仿真
    5.4 时序仿真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KVM编码板应用程序设计
    6.1 KVM编码板应用程序总体设计
        6.1.1 客户端数据结构
        6.1.2 多线程同步机制
        6.1.3 KVM编码板应用程序结构
    6.2 Hi3519V101 平台编码程序
        6.2.1 H.265 编码标准
        6.2.2 海思mpp编程框架
        6.2.3 编码相关数据结构与MPI
        6.2.4 编码程序流程详解
    6.3 Hi3519V101 平台服务器程序
        6.3.1 KVM通信协议
        6.3.2 linux网络编程
        6.3.3 服务器程序流程详解
    6.4 STM32 平台USB重定向程序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KVM系统测试
    7.1 KVM系统测试环境
    7.2 KVM系统性能测试
        7.2.1 音视频延时测试
        7.2.2 USB重定向测试
        7.2.3 网络带宽测试
    7.3 智能分析功能测试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论文总结
    8.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云计算:概念与应用》(第3-6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1.2 Theoretical Guidance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1.3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Chapter Two Introduction of the Source Text
    2.1 About the Authors
    2.2 About the Content
    2.3 Linguistic Features
Chapter Three Description of Translation Process
    3.1 Pre-translation
    3.2 While-translation
    3.3 After-translation
Chapter Four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s
    4.1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4.1.1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ng Computer Terms
        4.1.2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ng Long and Complex Sentences
    4.2 Methods Applied
        4.2.1 Methods to Tackle Computer Terms
        4.2.2 Methods to Tackle Long and Complex Sentences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5.2 Problems to Be Solved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Appendix Ⅱ The Glossary
Appendix Ⅲ References of the Source Text

(4)射电天文数据实时计算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章节安排
第2章 现代射电天文数据处理相关研究
    2.1 射电望远镜原理
        2.1.1 单天线望远镜
        2.1.2 干涉仪与综合孔径望远镜
    2.2 脉冲星观测
        2.2.1 脉冲星观测
        2.2.2 相干消色散原理
    2.3 射电干涉阵成像
    2.4 射电数据处理
    2.5 射电数据处理技术与发展趋势
        2.5.1 射电数据采集技术
        2.5.2 GPU与CUDA
        2.5.3 OPENCL
        2.5.4 云计算与分布式
第3章 基于DPDK的无损高性能分布式数据采集技术
    3.1 DPDK技术
    3.2 基于DPDK的实时数据采集
        3.2.1 框架设计
        3.2.2 关键技术
    3.3 云台40米脉冲星实时消色散数据采集
        3.3.1 脉冲星高速数据采集
        3.3.2 性能比较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GPU的高性能实时数据处理
    4.1 脉冲星消色散
        4.1.1 云台40米脉冲星实时消色散数据处理
    4.2 基于CPU/GPU的实时消色散
        4.2.1 管线设计
        4.2.2 解码
        4.2.3 消色散
        4.2.4 分通道
        4.2.5 偏振检测
        4.2.6 折叠
        4.2.7 psrfits文件输出
        4.2.8 pipeline设计
        4.2.9 离线文件测试
    4.3 性能分析与比较
    4.4 试观测结果
    4.5 射频干扰信号消除
        4.5.1 独立成分分析
        4.5.2 基于ICA的RFI消除的实现
        4.5.3 实验
    4.6 小结
第5章 基于OPENCL的实时数据异构并行
    5.1 MUSER射电干涉阵成像算法分析
        5.1.1 UVW计算
        5.1.2 脏束和脏图
        5.1.3 网格化与加权
        5.1.4 CLEAN洁化
    5.2 洁化(CLEAN)算法的并行实现
        5.2.1 洁化(clean)算法并行优化研究
        5.2.2 洁化算法的OpenCL并行实现
        5.2.3 实验与性能分析
    5.3 小结
第6章 基于DOCKER的敏捷封装与部署
    6.1 MUSER系统的封装与部署
        6.1.1 软件封装
        6.1.2 软件部署
    6.2 功能与性能测试
        6.2.1 敏捷性
        6.2.2 可用性
        6.2.3 性能测试
    6.3 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面向工程机械物联网的云计算运营管理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工程机械
        1.1.2 物联网
        1.1.3 云计算
    1.2 研究意义
    1.3 云计算研究现状
        1.3.1 国外云计算研究现状
        1.3.2 国内云计算研究现状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分布式云计算平台的技术概述
    2.1 云计算的概念
        2.1.1 云计算的分类
        2.1.2 云计算的特点
    2.2 虚拟化技术
        2.2.1 虚拟化技术的分类
        2.2.2 硬件虚拟化的原理
第3章 分布式云计算平台的架构设计
    3.1 项目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3.2 服务平台结构
    3.3 平台架构设计
    3.4 Cisco Unified Computing System(UCS)统一计算系统
        3.4.1 Cisco UCS的技术特点
        3.4.2 Cisco UCS的技术优势
    3.5 虚拟化软件
        3.5.1 虚拟化技术的优势
        3.5.2 虚拟化产品比较
        3.5.3 VMware vSphere的架构
第4章 分布式云计算平台的部署与优化
    4.1 UCS的部署
    4.2 ESXi的部署
    4.3 vCenter的部署
    4.4 分布式云计算平台的服务器部署
    4.5 分布式云计算平台的性能优化
        4.5.1 能源管理优化
        4.5.2 CPU性能优化
        4.5.3 内存性能优化
        4.5.4 存储性能优化
第5章 分布式云计算平台的测试与验收
    5.1 测试环境
        5.1.1 测试物理服务器环境
        5.1.2 ESXi服务器环境
        5.1.3 服务器CPU与内存性能对比
    5.2 测试参数与测试工具
        5.2.1 测试项目
        5.2.2 测试工具
        5.2.3 测试参数
    5.3 测试过程与测试结果
        5.3.1 测试物理服务器的性能
        5.3.2 优化前虚拟服务器的性能
        5.3.3 优化后虚拟服务器的性能
        5.3.4 性能测试结果分析
    5.4 项目验收测试
        5.4.1 并发用户数测试
        5.4.2 在线接入工程机械车辆测试
        5.4.3 验收测试总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6)基于分布式存储的数据中心虚拟化平台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数据中心基础建设发展现状
        1.3.2 服务器虚拟化和软件定义存储发展现状
        1.3.3 高校数据中心虚拟化环境建设发展情况
    1.4 论文主要工作
    1.5 论文主要结构
第二章 关键技术分析
    2.1 虚拟化技术分析
        2.1.1 虚拟化技术简介
        2.1.2 虚拟化技术发展体系
        2.1.3 虚拟化对象模型
        2.1.4 虚拟化技术应用
    2.2 数据中心存储技术分析
        2.2.1 传统存储技术简介及发展
        2.2.2 分布式存储架构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据中心现状和需求分析
    3.1 数据中心概况
    3.2 数据中心建设现状
        3.2.1 服务器群建设
        3.2.2 共享存储环境建设
    3.3 数据中心运行情况分析
        3.3.1 分析思路
        3.3.2 服务器群运行情况
        3.3.3 共享存储使用情况
    3.4 数据中心虚拟化建设需求
        3.4.1 技术及管理中待解决问题
        3.4.2 问题解决思路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虚拟化平台系统设计
    4.1 总体设计原则
    4.2 虚拟化总体环境设计
        4.2.1 虚拟化架构选型
        4.2.2 虚拟化环境总体架构
    4.3 服务器虚拟化集群设计
        4.3.1 设计目标
        4.3.2 虚拟化基础架构
        4.3.3 虚拟化管理平台设计
        4.3.4 虚拟化集群设计
    4.4 分布式共享存储环境设计
        4.4.1 设计目标
        4.4.2 分布式存储架构设计
        4.4.3 存储网络设计
        4.4.4 存储器缓存效率及容量设计
        4.4.5 存储环境可靠性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虚拟化平台实施过程
    5.1 实施原则及流程
        5.1.1 虚拟化平台实施原则
        5.1.2 总体实施流程
    5.2 服务器虚拟化和集群实现
        5.2.1 部署资料及支撑服务
        5.2.2 建立虚拟化单元
        5.2.3 部署虚拟化管理平台
        5.2.4 建立集群和可靠性配置
    5.3 分布式存储架构实现
        5.3.1 建立存储网络
        5.3.2 启用分布式存储集群
        5.3.3 建立共享存储的虚拟磁盘组
        5.3.4 创建存储集群故障域策略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验证测试及评估
    6.1 验证目标及测试内容
        6.1.1 验证测试目标
        6.1.2 测试内容模块
        6.1.3 测试项目设计
    6.2 验证测试流程
        6.2.1 虚拟化集群机能测试
        6.2.2 虚拟机业务管理测试
        6.2.3 存储业务管理测试
        6.2.4 验证测试结论
    6.3 系统实施效果评价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就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项目

(7)萍乡市政府信息中心机房智能化系统建设规划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背景及现状分析
        1.1.1 背景概述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 研究意义
        1.2.1 机房智能化系统在通信领域
        1.2.2 机房智能化系统在政务信息领域
    1.3 课题研究原则及总体规划
        1.3.1 基本原则
        1.3.2 总体规划
第2章 机房电源系统规划设计
    2.1 低压交流配电系统规划设计
        2.1.1 低压交流配电系统的需求分析
        2.1.2 低压交流配电系统的架构设计
        2.1.3 低压交流配电系统的规划设计
    2.2 UPS交流供电系统规划设计
        2.2.1 UPS交流供电系统的需求分析
        2.2.2 电源故障情况分析及应对策略
        2.2.3 UPS交流供电设备工作原理
        2.2.4 UPS交流供电设备工作方式
        2.2.5 UPS交流供电系统规划设计
第3章 机房环境安全系统规划设计
    3.1 机房防雷接地系统规划设计
        3.1.1 机房防雷接地系统的需求分析
        3.1.2 机房等电位接地系统工作方式分析
        3.1.3 机房防雷接地系统规划设计
    3.2 机房气体消防系统规划设计
        3.2.1 机房气体消防系统的需求分析
        3.2.2 机房气体消防系统的分类及对比
        3.2.3 机房气体消防系统的规划设计
第4章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规划设计
    4.1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需求分析
    4.2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架构
    4.3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
    4.4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规划
第5章 机房空气调节系统规划设计
    5.1 机房精密空调系统规划设计
        5.1.1 机房精密空调系统的需求分析
        5.1.2 机房精密空调系统的工作方式
        5.1.3 机房精密空调系统制冷量计算
    5.2 机房新风系统规划设计
        5.2.1 机房新风系统的需求分析
        5.2.2 机房新风系统的工作原理
        5.2.3 机房新风系统的换气量计算
        5.2.4 精密空调系统主要设备选型
第6章 机房基础环境建设及配套系统规划设计
    6.1 机房装修装饰系统规划设计
        6.1.1 机房装修装饰系统的需求分析
        6.1.2 机房装修装饰系统的规划
        6.1.3 基于交互式图形学的CAD软件对机房的布局规划分析
    6.2 机房机柜系统规划设计
        6.2.1 机房机柜系统的需求分析
        6.2.2 机房机柜系统的规划
    6.3 机房布线系统规划设计
        6.3.1 机房布线系统的需求分析
        6.3.2 机房布线系统的规划
    6.4 机房KVM系统规划设计
        6.4.1 机房KVM系统的需求分析
        6.4.2 机房KVM系统的规划
第7章 项目评估与分析
    7.1 项目投资分析
    7.2 经济效益分析
        7.2.1 机房集中管理效益分析
        7.2.2 机房节能减排效益分析
    7.3 社会效益分析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桌面云平台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
        1.2.1 电子政务发展及现状
        1.2.2 虚拟化技术研究现状
        1.2.3 桌面云应用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云计算与虚拟化技术
    2.1 云计算
        2.1.1 云计算的概念
        2.1.2 云计算的服务形式
        2.1.3 云计算与虚拟化
    2.2 虚拟化技术
        2.2.1 完全虚拟化
        2.2.2 类虚拟化
    2.3 桌面云的核心
        2.3.1 服务器虚拟化
        2.3.2 桌面传输协议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子政务环境的桌面云平台需求分析
    3.1 平台设计的用户与运行环境分析
        3.1.1 项目总体目标
        3.1.2 用户群体分析
        3.1.3 运行环境
    3.2 功能需求分析
        3.2.1 虚拟桌面管理
        3.2.2 用户账户管理
        3.2.3 USB外设重定向
        3.2.4 USB外设管控
        3.2.5 证件电子照片的采集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桌面云平台总体架构及功能模块设计
    4.1 桌面云平台总体架构
    4.2 桌面云平台服务组件
        4.2.1 QEMU-KVM
        4.2.2 SPICE
        4.2.3 Libvirt管理软件
    4.3 桌面云平台功能模块的设计
        4.3.1 虚拟桌面管理功能设计
        4.3.2 用户账户管理功能设计
        4.3.3 USB设备重定向功能设计
        4.3.4 USB设备管控功能设计
    4.4 电子照片采集功能设计
        4.4.1 USB高拍仪驱动
        4.4.2 建立基于Mjpg-Streamer的视频服务器
        4.4.3 视频数据的传输
        4.4.4 视频图像的浏览和拍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实施及效果分析
    5.1 项目背景
    5.2 桌面云平台硬件选择
        5.2.1 桌面云服务器
        5.2.2 云终端
    5.3 桌面云平台的实施
        5.3.1 服务器系统的安装与配置
        5.3.2 云终端系统的安装与配置
    5.4 平台主要功能实现
        5.4.1 普通用户功能
        5.4.2 管理员用户功能
    5.5 实施效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集装箱式新型数据中心的构建与管理流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传统数据中心存在的问题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
2 新型集装箱式数据中心研究概述
    2.1 数据中心发展现状及趋势
        2.1.1 数据中心概述
        2.1.2 数据中心发展现状
        2.1.3 数据中心发展趋势
    2.2 集装箱式数据中心概述及分类
        2.2.1 集装箱式数据中心概述
        2.2.2 集装箱式数据中心分类
    2.3 集装箱式数据中心国外和国内发展现状及趋势
        2.3.1 国外发展现状分析
        2.3.2 国内发展现状分析
        2.3.3 发展趋势
    2.4 集装箱式数据中心优势和创新性研究
        2.4.1 优势分析
        2.4.2 创新性研究
3 相关研究
    3.1 数据中心网络性能重要指标
    3.2 数据中心能耗分析
    3.3 节能技术
    3.4 新型集装箱式数据中心网络结构
    3.5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3.5.1 生命周期理论
        3.5.2 PLM分类
        3.5.3 PLM主要特性及应用
    3.6 产品流程管理
        3.6.1 流程管理理论
        3.6.2 流程管理步骤
4 新型集装箱数据中心详细设计和实现方案
    4.1 创新型产品简介
    4.2 独创性的箱体设计
    4.3 各单元整体布局设计与实现
    4.4 供电系统设计和实现
    4.5 制冷系统设计和实现
        4.5.1 风冷式
        4.5.2 水冷式
    4.6 整体组网虚拟化架构及实现
    4.7 服务器单元系统设计和实现
        4.7.1 高可靠性标准设计
        4.7.2 服务器集群组网设计
        4.7.3 服务器核心硬件设计
    4.8 交换网络系统设计和实现
    4.9 存储单元系统设计和实现
    4.10 其他配套系统实现
        4.10.1 智能管理平台实现
        4.10.2 基础设置功能特性分析
        4.10.3 堆叠方式设计
    4.11 适用范围和典型市场应用实现
        4.11.1 满足中小企业机房建设
        4.11.2 移动数据中心部署
        4.11.3“按需扩容”建设超大型数据中心
        4.11.4 搭配传统的混合建设方式
        4.11.5 市场应用性分析和前景展望
5 产品管理流程化研究
    5.1 产品管理流程化意义和作用
    5.2 集成产品开发流程研究
        5.2.1 流程阶段设计和研究
        5.2.2 技术评审点设计和研究
    5.3 生产制造流程研究
    5.4 产品质量管控流程研究
        5.4.1 产品品质管理特点研究
        5.4.2 产品品质改善管理研究
        5.4.3 供应商质量管理研究
        5.4.4 产品问题质量处理流程研究
6 研究结论和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城际铁路CTC中心系统实施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各章节安排
2 运输组织及系统功能需求研究
    2.1 城际铁路运输组织需求研究
    2.2 城际铁路CTC系统功能需求研究
    2.3 小结
3 系统总体技术方案研究
    3.1 国铁高速铁路运输调度指挥三级架构
    3.2 城际铁路网CTC中心系统结构研究
    3.3 城际CTC系统组网技术方案研究
    3.4 小结
4 系统硬件软件配置研究
    4.1 系统硬件配置研究
    4.2 系统软件配置研究
    4.3 信息安全系统研究
    4.4 小结
5 系统集成技术研究
    5.1 城际CTC与信号系统接口
    5.2 城际CTC与外部系统接口
    5.3 小结
6 系统运用环境研究
    6.1 房屋配置原则及技术要求
    6.2 机房环境技术要求
    6.3 电源系统
    6.4 电磁兼容及防雷
    6.5 小结
7 综合维护管理平台研究
    7.1 综合维护管理系统功能需求
    7.2 综合维护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7.3 小结
8 研究结论及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课题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清单
附录 B 学位论文数据集页
详细摘要

四、服务器群的电源控制及远程KVM共享的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电视播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陈斌.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2)
  • [2]具有USB重定向和智能分析功能的KVM系统研究[D]. 吕达.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9(03)
  • [3]《云计算:概念与应用》(第3-6章)翻译实践报告[D]. 魏怡泠.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4]射电天文数据实时计算的关键技术研究[D]. 戴伟.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2019(03)
  • [5]面向工程机械物联网的云计算运营管理平台研究[D]. 吴磊. 华侨大学, 2019(01)
  • [6]基于分布式存储的数据中心虚拟化平台设计与实现[D]. 潘宝春. 广西大学, 2018(06)
  • [7]萍乡市政府信息中心机房智能化系统建设规划设计[D]. 李菁. 南昌大学, 2018(05)
  • [8]桌面云平台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研究[D]. 郭新营. 华东交通大学, 2016(12)
  • [9]集装箱式新型数据中心的构建与管理流程研究[D]. 李华巍. 浙江工业大学, 2015(06)
  • [10]城际铁路CTC中心系统实施方案研究[D]. 梁朝辉.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5(01)

标签:;  ;  ;  ;  ;  

服务器组的电源控制与远程KVM共享的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