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温度觉、振动觉阈值的正常参考值(论文文献综述)
《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2020版)》编写组[1](2020)在《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2020版)全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2020版)》是通过分析临床糖尿病足的实践过程,查询理论依据及其等级,给出的推荐意见。本共识主要阐述了糖尿病足的评估和诊断、治疗,以及高危足的保护与溃疡预防,内容涵盖内外科、护理和康复等学科,总共50条推荐意见,旨在为临床医师处理糖尿病足提供步骤和方案参考。
《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2020版)》编写组[2](2020)在《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2020版)精华版(Ⅰ)》文中研究指明《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2020版)》是通过分析临床糖尿病足的实践过程, 查询理论依据及其等级, 给出的推荐意见。本共识主要阐述了糖尿病足的评估和诊断、治疗, 以及高危足的保护与溃疡预防, 内容涵盖内外科、护理和康复等学科, 总共50条推荐意见, 旨在为临床医师处理糖尿病足提供步骤和方案参考。
李南,杨晓秋[3](2020)在《带状疱疹患者皮肤温度觉阈值变化及意义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带状疱疹患者患侧及健侧皮肤的温度觉阈值进行测定和定量分析,以了解其小神经纤维功能状态。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疼痛科就诊的带状疱疹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TSA-Ⅱ型温度感觉分析仪,采用界限法测定其患侧及健侧皮肤的冷觉(CS)、温觉(WS)、冷痛觉(CP)及热痛觉(HP)阈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带状疱疹患侧皮肤温度觉阈值与病程、数字评价量表(NRS)、ID pain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带状疱疹患者患侧皮肤CS、CP阈值低于健侧,HP阈值高于健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侧皮肤WS阈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带状疱疹患者患侧皮肤CS、CP阈值与病程呈负相关(r=-0.399、-0.374,P <0.05)。结论温度觉阈值检查是评估C类和Aδ类小纤维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客观的方法,有利于带状疱疹患者感觉神经损伤的诊断和严重程度的评估。
钟根平[4](2019)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型)患者热敏腧穴的温度觉特征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索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热敏腧穴与非热敏腧穴是否存在温度觉特征上的差异,初步探讨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不同热敏腧穴在温度觉特征上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取符合本研究要求的70例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每位患者入组后按照热敏腧穴探查操作规范,术者手持热敏灸艾条依次对患者腰阳关、腰俞、关元俞(双侧)穴进行探查,根据是否出现六种热敏灸感判别每个腧穴的热敏状态,探查次日,利用以色列产TSA 2001-II温度检测仪检测上述四个受试穴区的热觉、冷觉、热痛及热耐痛阈值。试验完成后,依据受试穴区的热敏态属性将检测数据分为8组,即腰阳关热敏组、腰阳关非热敏组、腰俞热敏组、腰俞非热敏组、左关元俞热敏组、左关元俞非热敏组、右关元俞热敏组、右关元俞非热敏组,最后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共纳入70例患者,其中男38例、女32例,灸感法探查热敏态阳性的穴区及个数依次为:腰阳关42个、腰俞45个、左关元俞39个、右关元俞37个,热敏态阴性的腧穴及个数依次为:腰阳关28个,腰俞25个,左关元俞31个、右关元俞33个。2、温度定量检测阈值结果如下:(1)腰阳关穴热敏组:冷觉阈值29.45±1.37,热觉阈值37.02±1.55,热痛阈值44.12±1.81,热耐痛阈值47.90±0.63;腰阳关穴非热敏组:冷觉阈值28.39±1.81,热觉阈值36.08±1.42,热痛阈值43.06±1.57,热耐痛阈值46.82±2.68。同一阈值间两组数据采用t检验,冷觉、热觉、热痛、热耐痛阈值t值分别为:2.619、2.557、2.538、2.690,P值分别为0.012、0.013、0.013、0.012,(P<0.05)均有统计学差异。(2)腰俞穴热敏组:冷觉阈值28.92±1.47,热觉阈值36.97±1.63,热痛阈值43.84±1.60,热耐痛阈值47.77±0.94;腰俞穴非热敏组:冷觉阈值28.04±1.58,热觉阈值35.84±1.43,热痛阈值42.78±1.74,热耐痛阈值46.93±1.38。同一阈值间两组数据采用t检验,冷觉、热觉、热痛、热耐痛阈值t值分别为:2.311、2.905、2.584、2.707,P值分别为0.024、0.005、0.012、0.010,(P<0.05)均有统计学差异。(3)左关元俞穴热敏组:冷觉阈值28.77±0.96,热觉阈值37.53±1.37,热痛阈值44.50±1.50,热耐痛阈值48.17±0.90;左关元俞穴非热敏组:冷觉阈值27.78±1.58,热觉阈值36.85±0.78,热痛阈值43.57±1.86,热耐痛阈值47.65±1.17。同一阈值间两组数据采用t检验,冷觉、热觉、热痛、热耐痛阈值t值分别为:3.073、2.447、2.309、2.072,P值分别为0.004、0.016、0.024、0.042,(P<0.05)均有统计学差异。(4)右关元俞穴热敏组:冷觉阈值28.86±1.34,热觉阈值37.73±1.94,热痛阈值43.99±1.88,热耐痛阈值47.62±1.41;右关元俞穴非热敏组:冷觉阈值28.01±1.68,热觉阈值36.94±0.90,热痛阈值43.17±1.21,热耐痛阈值46.93±1.08。同一阈值间两组数据采用t检验,冷觉、热觉、热痛、热耐痛阈值t值分别为:2.367、2.232、2.123、2.302,P值分别为0.021、0.030、0.037、0.024,(P<0.05)均有统计学差异。(5)热敏组4个腧穴间的温度阈值总体均数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后,冷觉阈、热觉阈、热痛阈、热耐痛阈的F值分别为2.273、2.128、1.102、2.091,P值分别为0.082、0.099、0.350、0.104(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热敏态腰阳关、腰俞、左关元俞、右关元俞穴的冷觉、热觉、热痛、热耐痛阈值均高于同名腧穴非热敏态相应阈值;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不同热敏腧穴在温度觉特征上不存在显着差异。
李宁波[5](2019)在《中国汉族先天性无痛无汗症患者临床表型与基因型分析及感觉神经功能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中国汉族先天性无痛无汗症患者临床表型与基因型分析背景先天性无痛无汗症(Congenital insensitivity to pain with anhidrosis,CIPA)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发病机制是NTRK1基因突变导致其编码的酪氨酸激酶受体(Tropomyosin receptor kinase,Trk A)蛋白功能缺失,导致NGF依赖性初级传入神经元,包括初级感觉传入纤维(Aδ和C纤维)和自主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在发育过程中凋亡,使得背根神经节和皮肤中无髓鞘的神经纤维和薄髓鞘细的神经纤维完全缺失。其主要临床特征包括在任何条件下对伤害性刺激无躲避反应、无汗、反复高热和不同程度智力发育迟缓等。全球各地均有类似病例报道,其中十几年前日本和以色列学者总结了其种族特性,报道了特异性突变位点。目前关于中国CIPA的研究多以病例报道为主,对于中国CIPA患者的发病特征以及基因型和临床表型之间的复杂关系尚不清楚。本课题组前期收集并分析了13例中国汉族CIPA患者的NTRK1基因突变,对临床表型和遗传学特征尚无细致研究。目的收集临床病例并筛查致病基因突变位点,调查中国汉族CIPA患者的发病现状;分析临床表型和基因型特征及其之间的关联,并寻找汉族人群高发致病突变位点。方法1.通过医疗机构、媒体和社交网络收集CIPA病例,利用问卷调查表和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采集患者及其家系的基本信息、临床表型(症状和体征、影像学等)和生物样本。2.采集患者及家系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通过直接Sanger测序、基因芯片和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三种方法筛查患者的致病基因突变位点。直接测序是检测NTRK1基因17个外显子和连接处50个内含子碱基序列,基因芯片是筛查NTRK1、NGF、PRDM12、TRPV1、SCN9A、DNMT1、WNK1等57个遗传学外周神经病变基因。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是针对上述两种方法均未筛查到突变位点后的选择。3.针对不同类型突变位点,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错义突变利用Clustal Omega软件和SIFT软件分别用于分析突变的氨基酸保守性和预测其对Trk A蛋白功能的影响;内含子突变通过功能验证等方式分析突变对NTRK1剪接功能影响;插入、缺失突变通过分析阅读框移码后对NTRK1基因编码Trk A蛋白的影响。4.分析中国汉族CIPA患者的遗传学特点,寻找汉族人群高发突变位点。结果1.本研究共收集来自38个无关联家庭的44名中国汉族CIPA患者,患者家系分布主要集中在中国中南部地区,湖北、河南和山东患病人数最多;患者年龄主要处于青春前期,男女比例约为3:1,死亡率为9.3%。2.患者的临床特征存在显着差异,包括疼痛不敏感、温度觉和临床并发症等。奇怪的是,3例患者青春期后对伤害性刺激出现躲避反应,部分患者自述有“内脏痛”的感觉。定量感觉测试发现患者温度觉存在明显差异,多数患者四肢躯干冷觉、热觉和热痛觉缺失,但有数例患者能感知热刺激。3.患者骨骼、免疫、神经发育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异常。患者反复骨折和关节脱臼的发生率分别为47.4%和13.2%。一对双胞胎患者的骨密度SOS值分别为3356 m/sec和3270m/sec,相对于正常同龄人百分位20和6。对CIPA幼儿期患者进行Gessel小儿发育评估,显示患儿在运动、应物、语言和社交能力四个方面均发育迟缓,尤其是应物和语言能力。4.本研究确定了39名患者共21个NTRK1突变位点,包括11个错义突变、1个无义突变、6个插入缺失突变和3个剪接突变。其中7个为新的未报道突变,分别为c.797G>A,c.12531254del TC,c.1729G>C,c.1775T>G,c.1805G>A,c.1806-2A>G和c.429–374c.717+485del1403。5.通过全外显子测序发现一位患者外显子5和6峰值完全缺失,通过PCR步移法鉴定出具体突变序列,结果显示因剪接位点识别错误导致大片段缺失突变:c.429–374c.717+485del1403(p.V144Nfs*8),一共1403bp碱基序列丢失,导致氨基酸在144位由缬氨酸变为天冬酰胺,经过8个错误氨基酸终止,形成异常截短蛋白。6.超过52.3%的患者携带剪接突变c.851-33T>A,这强烈表明它可能是汉族患者的常见致病位点。结论本研究共收集44例中国汉族CIPA患者,基因检测筛查出21个致病突变,其中7个为未被报道新突变。患者的痛觉、温度觉、骨骼和神经系统等表型的详细描述有助于临床医生深入了解CIPA疾病,临床表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关联需要进一步分析。针对汉族患者c.851-33T>A的高发特性,可以通过产前诊断的方法进行人群筛查,有利于优生优育。第二部分先天性无痛无汗症患者的外周感觉神经功能研究背景外周有髓鞘粗纤维Aβ传递信号经脊髓后角深层传出,产生触觉,有髓鞘细纤维Aδ和无髓鞘C纤维投射至脊髓后角浅层后向上传递,参与痛温觉等感觉的信息加工处理。而目前公认的CIPA致病机制为NTRK1基因突变导致NGF依赖性神经元包括细髓鞘A-δ纤维和C纤维以及交感节后神经元发育异常,出现疼痛、温度觉等感觉缺失。CIPA患者桡神经皮支的电镜研究显示小的有髓纤维和无髓纤维完全缺失,腓肠神经和正中神经的无髓鞘和小髓鞘纤维的数量减少。患者对表浅和深部组织疼痛刺激不敏感,包括内脏感觉,但是触觉、震动觉和位置觉正常。但是我们的临床研究发现部分患者存在疼痛“恢复”倾向,而且患者的温度觉感知也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对于这种表现我们无法明确患者是真的能感知疼痛信号还是后天习得对伤害性刺激表现出躲避行为,亦或者其他神经纤维如A-β异化迁移将高强度触觉信息传递为疼痛信号。此外,C纤维的一个亚群被认为介是导愉悦感官接触的。CIPA患者挠抓腋窝、脚心时会有“痒感”,但蚊虫叮咬等刺激无痒感和搔抓反应。他们是否能感知到感官上的(愉悦的)触摸还有待确定。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定量感觉测试、电刺激单根神经纤维显微检测和轴突反射性红斑等方法探究CIPA传导感觉的外周A-β、A-δ纤维和C纤维的神经功能。方法1.纳入两名年龄分别为10岁和18岁的CIPA患者,可以语言沟通和描述自己感觉。通过定量感觉测试检测患者的毛刷(Brush)、机械感觉阈值(MDT)、机械疼痛阈值(MPT)、重复刺激后疼痛强度(WUR)、肌肉深压痛(PPT)、振动检测阈值(VDT)和温度觉(CDT、WDT和HPT)共9个测试参数,测试部位为脚背、对侧的手臂以及头面部三叉神经支配区,记录并分析测试结果。2.通过显微神经检测技术(MNG)采用不同规格电刺激检测患者单根神经纤维,以此评定患者外周神经末梢传递刺激信号的功能。首先将钨电极插入患者腓骨小头水平的腓神经包含皮肤C纤维的神经束中,测试者将两个细针电极插进该纤维支配的皮肤中,通过在神经支配区经皮施加电脉冲识别单根C-纤维。随后通过矩形脉冲、正弦脉冲和半正弦脉冲三种经皮电刺激检测感觉传导的三种神经纤维功能。3.将1%组胺和发痒黧豆滴入或插入受试者表皮,然后受试者每10秒告诉测试者他的感受,如痒、痛或是灼烧感。随后使用激光多普勒成像仪测量测试部位有无轴突反射红斑和分析轴突反射耀斑的大小。4.局麻下用皮肤活检环钻取患者手臂和足背两个部位各0.5mm2的皮肤组织样本,PBS冲洗后置于4℃2.5%戊二醛中固定并送检,电镜下观察CIPA患者皮肤组织样本中神经末梢结构。结果1.与正常健康人群测量阈值相比,患者的触觉(毛刷和MDT)基本正常,患者2测量的MDT阈值稍高;VDT、MPT、WUR、PPT和HDT均无疼痛感觉,表明患者三个部位的浅表痛、深压痛和热痛觉全部缺失。两位患者的手臂和脚背冷、热感觉缺失,无法辨别,仅脸部能感知热刺激。2.两位CIPA患者在矩形脉冲(A-δ)、正弦脉冲(CMi)、半弦脉冲(A-δ和CM)和1min正弦脉冲(CMi)刺激下作出NRS评分均为0。患者在高频矩形脉冲刺激下出现“麻”感觉,强度为10。正弦脉冲刺激下患者有感知,但是没有明显的痛苦。第一位患者在0.4m A刺激下有强度为7的“麻”感和轻微烧灼痛。1min正弦脉冲(CMi)刺激没有红斑反应是病理反应,说明不存在C纤维被激活。3.组胺和发痒黧豆刺激不能引发皮肤的局部轴突反射,没有痒感和红斑,表明患者的组胺敏感机械不敏感C纤维(CMi-H)和机械敏感型C纤维(CM)不能被激活。4.扫描电镜发现患者几乎完全没有带有无髓纤维和小髓纤维的初级传入神经纤维。手臂皮肤组织切片在一个视野下观察到有髓鞘神经纤维结构。结论本研究通过QST、MNG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CIPA患者的外周感觉神经信号传导功能进行检测,结果发现CIPA患者触觉正常,A-β纤维功能正常,而不同强度电刺激均不能引起患者疼痛感觉,表明传递伤害性刺激的CMi和CM纤维和A-δ纤维功能缺失,痒觉信息无法通过C纤维传递。虽然没有痛觉,但是有轻微异感(“麻”和烧灼感),我们认为伤害性刺激可能通过残存的A-δ纤维传导,或者有可能类似与触摸痛机制,A-β神经纤维在高强度伤害性刺激下传递疼痛信号。后续课题组将继续深入CIPA患者的感觉神经功能研究,检测疼痛“恢复”患者的神经纤维功能,进一步探讨可能机制。
焦琳[6](2019)在《红外热断层联合温度阈值法检测腧穴热敏态的可信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采用红外热断层与温度阈值测定技术,探索红外热断层与温度阈值法联合检测腧穴热敏态的可信性,为针灸临床建立一项优效的腧穴热敏态检测新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纳入符合膝骨性关节炎(肿胀型)诊断标准的患者100例,按照热敏化腧穴灸感法判定标准,对所有患者热敏化高发区的血海穴、内膝眼穴、阴陵泉穴共计300穴次进行探查,根据探查过程中穴位是否发生热敏现象,将所有的穴位分为热敏化腧穴组及非热敏化腧穴组,艾灸探查结束后(间隔24小时)应用红外断层扫描技术采集每个腧穴的红外图像,分别对比分析热敏组与非热敏组腧穴之间红外温度差异。通过三组穴位的红外温度值来确定红外法判定热敏腧穴的标准。2.将以上符合膝骨性关节炎(肿胀型)诊断标准的患者100例,在灸感法、红外法检测完毕后(间隔24小时),运用感觉定量分析仪对所有患者热敏化高发区的血海穴、内膝眼穴、阴陵泉穴的热觉、热痛觉、热耐痛觉阈值进行检测,对比分析热敏组与非热敏组腧穴之间的热觉、热痛觉、热耐痛觉阈值的差异。通过三组穴位的温度阈值来确定温度阈值法判定热敏腧穴的标准。3.用本研究界定的红外法及温度阈值法判断热敏化腧穴的标准值,将该研究检测到的膝骨性关节炎(肿胀型)血海穴、内膝眼穴、阴陵泉穴的红外温度值及温度阈值分为热敏组与非热敏组,以灸感法为金标准,来比较红外热断层法及温度阈值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并应用MEDCALC法分析比较红外热断层法与温度阈值法两种检测方法判断腧穴热敏态的效能。4.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红外热断层和温度阈值的联合变量,将联合变量与灸感法比较,分析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并比较联合变量与红外热断层法及温度阈值法判断热敏态腧穴的价值。结果:1.血海、内膝眼、阴陵泉三组穴位的热敏与非热敏两组受试者基线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2.经红外法检测,热敏组与非热敏组血海穴、内膝眼穴、阴陵泉穴的温度相比较,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显着性差异,提示热敏态与非热敏态血海穴、内膝眼穴、阴陵泉穴红外温度特征有差异,穴位为热敏态时多呈现高温特性。3.经温度阈值法检测热敏组与非热敏组血海穴、内膝眼穴、阴陵泉穴热觉阈值、热痛阈值、热耐痛阈值相比较,p值均﹤0.05,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显着性差异。提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肿胀型)热敏态与非热敏态血海穴、内膝眼穴、阴陵泉穴温度阈值特征有差异,穴位为热敏态时多呈现阈值增高趋势。4.热敏态内膝眼穴红外法与灸感法对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5.6%、53.8%、70.0%;热觉阈值检测与灸感法对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7.5%、69.2%、68.0%;热痛阈值检测与灸感法对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4.8%、84.6%、70.0%;热耐痛阈值检测与灸感法对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7.2%、53.8%、86.0%。热敏态内膝眼红外检测法与温度阈值检测法的比较,p﹥0.05,无统计学显着性差异。说明红外检测法与温度阈值检测法检测热敏态膝骨性关节炎(肿胀型)内膝眼穴的效能无差异。热敏态血海穴红外法与灸感法对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50.0%、83.3%、58.0%;热觉阈值检测与灸感法对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42.1%、83.3%、52.0%;热痛阈值检测与灸感法对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0.5%、83.3%,66.0%。热耐痛阈值检测与灸感法对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57.8%、83.3%、64.0%。热敏态血海红外检测法与温度阈值检测法的比较,红外法与温度阈值热觉阈比较p﹤0.05,与热痛及热耐痛比较p﹥0.05,无统计学显着性差异。说明红外检测法与温度阈值检测法检测热敏态膝骨性关节炎(肿胀型)血海穴的效能无差异。热敏态阴陵泉穴红外法与灸感法对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7.1%、45.4%、78.0%;热觉阈值检测与灸感法对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43.5%、81.8%、52.0%;热痛阈值检测与灸感法对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2.1%、72.7%、80.0%;热耐痛阈值检测与灸感法对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58.9%、81.8%、64.0%;热敏态阴陵泉穴红外检测法与温度阈值检测法的比较,p﹥0.05,无统计学显着性差异。说明红外检测法与温度阈值检测法检测热敏态膝骨性关节炎(肿胀型)阴陵泉穴的效能无差异。联合检测法与灸感法相比,敏感性为85.3%,特异性为92.1%,准确性为82.0%。联合检测、红外、热觉、热耐痛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8794、0.7630、0.6943、0.7498。经卡方检验,联合检测方法与红外法、热觉、热耐痛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显着性差异。说明两种检测方法联合应用判断腧穴热敏态的价值更高。结论:1.红外热断层法及温度阈值法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客观检测腧穴热敏态。2.红外热断层法与温度阈值法联合应用,能够显着提高检测腧穴热敏态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为建立临床热敏态腧穴客观检测新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陈福莲,安颖,江晓龙,王慎田,郭世彪,董振华[7](2018)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依帕司他及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依帕司他及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疗效。方法选取1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A、B、C、D 4组,A组患者(对照组)仅给予甲钴胺治疗,B组患者给予甲钴胺+依帕司他治疗,C组患者给予甲钴胺+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D组患者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依帕司他+甲钴胺治疗,疗程均为4 w,比较4组患者临床症状、神经传导速度、感觉定量检测变化情况及治疗有效率差异。结果 4组患者治疗后神经症状评分均下降(P<0.05),神经传导速度均增加(P<0.05),4个不同部位的温度觉阈值、振动觉阈值平均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D组患者的神经症状评分下降程度、神经传导速度增加程度、温度觉阈值、振动觉阈值改善程度、治疗有效率均明显优于A组、B组、C组(P<0.05),B组、C组患者的神经症状评分下降程度、神经传导速度增加程度、温度觉阈值、振动觉阈值改善程度、治疗有效率均明显优于A组(P<0.05),B组患者与C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依帕司他及甲钴胺治疗DPN临床疗效显着。
孙博,黄旭升[8](2017)在《小纤维神经病诊断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小纤维神经病(small fiber neuropathy,SFN)是指主要累及薄髓的A-δ纤维和(或)无髓的C类纤维,而大纤维不受累或很少受累的周围神经病[1]。SFN主要表现为感觉症状,包括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主要表现为疼痛和感觉异常;阴性症状包括麻木、发紧感、发冷感等;也可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包括泌汗增多或减少、颜面潮红、皮肤颜色改变、性功能障碍、便秘或腹泻等[1]。神经
吕叶馨[9](2017)在《冷环境对足部皮肤温感及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热舒适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人体主要通过体温调节系统使自身处于热舒适状态,但在外界环境较冷时,需要依靠服装来辅助达到人体热平衡。目前,通过增加服装热阻的传统被动式保暖,已不能满足人们对服装功能性和舒适性的需要,市场上主动式发热服装开始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足部养护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但足部皮肤温度又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影响人体热舒适感受。因而本文从足部热舒适角度出发,对足部皮肤温度觉和相关生理指标进行测量与分析,并得出了冷环境下足部着装意见。本文首先依据人体热舒适性的生理学理论,选取了与人体热舒适有关的三个生理指标:皮肤温度、血流量和新陈代谢进行实验。10名健康女大学生作为受试者参加实验,测量环境温度从20℃降至5℃条件下对以上生理指标的影响。随着环境温度降低,为维持机体核心部位的体温,产热增加,能量代谢增大,同时降低四肢末梢的皮肤温度,皮肤表面血流量减少。皮肤温度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控制血流量进行调节,当温度较低时血流量接近于0。另外,足背皮肤温度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由末梢向踝前区逐渐降低。局部热感觉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全身热舒适状态,末梢皮肤温度的降低会对热舒适产生负面影响,有必要对末梢部位加强保温以提高热舒适感受。将足部皮肤细化划分为11个部位进行实验,利用温度感觉分析仪,在28℃环境下测量各个部位皮肤的温度觉阈值、反应时间和温度觉差值。通过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各部位间的温度觉阈值不存在显着差异,但反应时间和温度觉差值在部位间存在显着差异;另外,热觉、冷觉的反应时间和温度觉差值间均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各部位冷觉反应时间均比热觉短,且冷觉温度差绝对值均小于热觉,说明受试者对冷刺激更敏感、反应更迅速。其中,足底后跟部位对温度刺激敏感性最低,足背内侧部位对温度刺激敏感性最高。另外,本文还探究了冷环境(10℃)下对其指标的影响。冷环境下,各部位温度觉反应时间和温度觉差值绝对值均有所增大,足底部位比足背部位增大程度更大,可认为足底部位比足背部位耐冷程度更高。温度觉敏感程度的高低与热感觉紧密相关,而温度觉差值可作为衡量温度觉敏感程度的指标,因此进一步选取温度觉差值进行分析。首先分析各部位温度觉差值间存在的差异性和相关性,再通过因子分析对影响足部整体温度觉敏感程度的主要部位进行探究,提出足部着装合适的发热、保暖部位,为今后足部着装的优化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张丹英,陈贵平,罗巧,肖斌,林瀚生,严茂胜,史懋功,杨蓓,晏华,徐国勇,陈青松[10](2016)在《某金矿凿岩工指端感觉检查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手传振动作业对金矿凿岩工指端振动觉和痛觉阈值的影响。方法采用判断抽样方法,选择北方某金矿从事手传振动作业的凿岩工134人作为接振组,另选择同一矿上无接触振动作业的扒装工102人作为对照组。对2组工人进行职业健康调查、指端振动觉和痛觉阈值测试。接振组工人根据有无自诉白指分为接振非白指亚组(105人)和接振白指亚组(29人)。结果接振组工人手麻、手痛症状发生率和自诉白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接振组工人右手食指、右手中指和右手无名指的振动觉阈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2组工人左手无名指振动觉阈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振白指亚组工人左手无名指、右手食指、右手中指和右手无名指的振动觉阈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接振非白指亚组上述4种手指的振动觉阈值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振白指亚组工人左、右手无名指和右手食指的振动觉阈值均高于接振非白指亚组(P<0.05),但该2组工人右手中指的振动觉阈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振组工人双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痛觉阈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接振白指亚组和接振非白指亚组工人双手中指、无名指的痛觉阈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传振动接触可使手传振动作业人员指端振动觉阈值和痛觉阈值提高;指端感觉检查可作为早期发现手传振动致周围神经损害的辅助手段之一。
二、温度觉、振动觉阈值的正常参考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温度觉、振动觉阈值的正常参考值(论文提纲范文)
(3)带状疱疹患者皮肤温度觉阈值变化及意义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带状疱疹患者患侧与健侧皮肤的温度觉阈值比较 |
2.2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
3 讨论 |
(4)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型)患者热敏腧穴的温度觉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历史回顾 |
第一节 定量检测技术的运用和发展 |
1 定量检测技术的历史进程 |
2 定量检测技术的原理及神经解剖学基础 |
3 QST技术检测方法 |
3.1 QST技术检测方法分类 |
3.2 限值法与程度法的比较 |
3.3 QST检测技术的影响因素 |
4 定量检测的意义 |
5 定量检测的临床运用 |
5.1 糖尿病 |
5.2 口腔疾病 |
5.3 三叉神经痛 |
5.4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第二节 灸法 |
1 灸法的源流 |
2 艾灸的作用机制 |
2.1 艾灸的通补作用机制 |
2.2 艾灸的抗炎作用机制 |
2.3 艾灸的止痛作用机制 |
3 艾灸的光谱特性研究 |
第三节 热敏灸疗法 |
1 热敏灸疗法的临床疗效研究 |
1.1 腰椎间盘突出症 |
1.2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
1.3 功能性消化不良 |
1.4 神经性头痛 |
2 热敏灸疗法与常规针刺疗法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
3 热敏灸疗法与常规温和灸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
4 热敏灸疗法与TDP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
第四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概述 |
试验研究 |
第一节 试验资料和研究方法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对象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剔除及脱落标准 |
2.6 中止和撤出研究的标准 |
3 研究方案 |
3.1 灸感法检测腧穴热敏状态 |
3.2 温度阈值检测 |
3.3 试验分组 |
3.4 观察指标 |
3.5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3.6 控制与质量保证 |
3.7 意外事件或不良反应的预防与处理 |
3.8 医学伦理原则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1 试验完成情况 |
2 患者一般临床资料 |
3 温度觉定量测量阈值检测结果 |
第三节 讨论 |
1 立题依据 |
1.1 腧穴敏化论 |
1.2 疾病选择依据 |
1.3 病证选择依据 |
1.4 穴位选择依据 |
1.5 检测方法选择依据 |
2 研究结果分析、同类研究比较 |
2.1 一般情况结果分析 |
2.2 温度阈值检测结果分析 |
3 本课题创新之处 |
4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答辩委员会名单 |
个人简历 |
(5)中国汉族先天性无痛无汗症患者临床表型与基因型分析及感觉神经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中国汉族先天性无痛无汗症患者临床表型与基因型分析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先天性无痛无汗症患者的外周感觉神经功能研究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红外热断层联合温度阈值法检测腧穴热敏态的可信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一、腧穴敏化理论与腧穴热敏态 |
1 灸疗新理论—腧穴敏化理论 |
二、热敏灸与腧穴热敏态 |
1 确定并规范热敏态腧穴的刺激手段 |
2 确定热敏态腧穴的探查方法及判定标准 |
3 确定艾灸热敏态腧穴的灸量 |
三、腧穴热敏态的客观检测 |
1 腧穴热敏态的红外热断层检测 |
2 腧穴热敏态的温度阈值法检测 |
四、腧穴热敏态与腧穴内涵的延伸 |
1 以痛为腧 |
2 以络为腧 |
3 有“应”为腧 |
五、腧穴热敏态对针灸临床的启示 |
1 腧穴存在不同状态 |
2 敏化态腧穴是针灸治疗的最佳刺激部位 |
3 穴位探查是选用敏化态腧穴的必需手段 |
4 刺激手段与敏化态腧穴的精准对位是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的前提 |
5 小结 |
六、感觉定量分析及其临床应用 |
1 感觉定量分析的原理 |
2 感觉定量分析的检测注意事项 |
3 感觉定量分析在临床中的应用 |
七、TTM及其临床应用 |
1 TTM的原理 |
2 TTM的优势 |
3 TTM在临床中的应用 |
结语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2.研究结果 |
2.1 基线比较 |
2.2 研究结果 |
3.分析与讨论 |
3.1 选题的依据 |
3.2 应用TTM检测热敏化腧穴的依据 |
3.3 应用感觉定量分析仪检测热敏化腧穴的依据 |
3.4 选取温度阈值检测方法的讨论 |
3.5 病种及穴位选择依据 |
3.6 结果分析 |
3.7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3.8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7)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依帕司他及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2.1 治疗方法 |
1.2.2 神经症状评分 (neurological symptom assessment score, NSS) |
1.2.3 肌电图测定 |
1.2.4 感觉定量的检测 |
1.2.5 疗效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治疗前后NSS比较 |
2.2 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比较 |
2.3 治疗前后感觉定量检测结果比较 |
2.4 4种治疗方法总有效率的比较 |
2.5 不良反应 |
3 讨论 |
(8)小纤维神经病诊断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IENFD |
二、QST |
三、CHEPs |
四、CCM |
五、SSR |
六、QSART |
(9)冷环境对足部皮肤温感及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足部热舒适性研究现状 |
1.2.2 皮肤温度觉阈值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4 课题创新点 |
1.5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热舒适性生理学理论及冷环境下的影响 |
2.1 热舒适的定义及机理 |
2.2 人体体温调节和热平衡 |
2.2.1 人体体温调节 |
2.2.2 人体热平衡 |
2.3 人体热舒适相关的生理参数 |
2.3.1 人体皮肤温度 |
2.3.2 新陈代谢 |
2.4 寒冷环境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 |
2.4.1 实验设计 |
2.4.2 冷环境对皮肤温度的影响 |
2.4.3 冷环境对皮肤表面血流量的影响 |
2.4.4 冷环境对新陈代谢的影响 |
2.5 结果与讨论 |
第三章 足部皮肤温度觉阈值及冷环境对其的影响 |
3.1 实验设计 |
3.1.1 实验设备及指标 |
3.1.2 实验方法论 |
3.1.3 实验对象 |
3.1.4 测量部位的划分 |
3.1.5 测量顺序的确定 |
3.1.6 实验方案 |
3.2 数据处理方法 |
3.3 实验数据分析 |
3.3.1 温度觉阈值的均值比较与差异性检验 |
3.3.2 温度觉反应时间的均值比较和差异性检验 |
3.3.3 温度觉差值的均值比较和差异性检验 |
3.3.4 反应时间和温度觉差值的相关分析 |
3.4 冷环境对温度觉阈值及其相关指标的影响 |
3.4.1.实验设计 |
3.4.2 冷环境对温度觉阈值的影响 |
3.4.3 冷环境对温度觉反应时间的影响 |
3.4.4 冷环境对温度觉差值的影响 |
3.5 结果与讨论 |
第四章 影响足部温度觉敏感程度的主要部位 |
4.1 各部位的温度觉差值间的差异性和相关性 |
4.2 影响足部温度觉敏感程度的主要部位探究 |
4.2.1 影响足部热觉敏感程度的主要部位 |
4.2.2 影响足部冷觉敏感程度的主要部位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某金矿凿岩工指端感觉检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2.1 手传振动水平检测 |
1.2.2 职业健康调查 |
1.2.3手指振动觉阈值测试 |
1.2.4 手指痛觉阈值测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手传振动水平 |
2.2 指端自觉症状 |
2.3 手指振动觉阈值测试 |
2.4 手指痛觉阈值测试 |
3 讨论 |
四、温度觉、振动觉阈值的正常参考值(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2020版)全版[J]. 《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2020版)》编写组. 中华烧伤杂志, 2020(08)
- [2]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2020版)精华版(Ⅰ)[J]. 《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2020版)》编写组. 中华烧伤杂志, 2020(08)
- [3]带状疱疹患者皮肤温度觉阈值变化及意义的临床研究[J]. 李南,杨晓秋. 中国医药导报, 2020(04)
- [4]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型)患者热敏腧穴的温度觉特征研究[D]. 钟根平.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5]中国汉族先天性无痛无汗症患者临床表型与基因型分析及感觉神经功能研究[D]. 李宁波.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6]红外热断层联合温度阈值法检测腧穴热敏态的可信性研究[D]. 焦琳.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1)
- [7]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依帕司他及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 陈福莲,安颖,江晓龙,王慎田,郭世彪,董振华.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8(05)
- [8]小纤维神经病诊断研究进展[J]. 孙博,黄旭升. 北京医学, 2017(05)
- [9]冷环境对足部皮肤温感及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D]. 吕叶馨. 浙江理工大学, 2017(07)
- [10]某金矿凿岩工指端感觉检查分析[J]. 张丹英,陈贵平,罗巧,肖斌,林瀚生,严茂胜,史懋功,杨蓓,晏华,徐国勇,陈青松. 中国职业医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