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加固设计实例(论文文献综述)
赵洋洋[1](2021)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加固方案优选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公路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连续梁桥在交通量及环境作用下劣化严重,管理者的重要职责是选用最优加固方案将预计的损失降至最低。目前的优选技术很少考虑到赋权方法的片面性、方案可信度及证据理论的排他性假设。鉴于上述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总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相关病害及处治措施,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及桥面系的多种加固方法,并分析特点和适用性,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加固方案设计提供依据。2.建立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加固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定义11个定量指标的数学公式及8个定性指标的量化方法。3.在分析目前的赋权方法及优选方法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Hellinger距离与Pignistic角度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加固方案优选方法。1)为克服单一赋权法的片面性及目前组合赋权法的不足,提出基于Hellinger距离与Pignistic角度的组合赋权模型。群体AHP法、熵权法及变异系数法为组合赋权模型的单一赋权法基础。为解决群体AHP法的赋权不一致问题,提出构造专家熵模型确定专家客观权重,整合专家的主、客观权重,得到专家权重,结合专家组下的指标权重矩阵后,确定指标的主观权重;2)针对证据理论的排他性假设的局限性,提出基于Hellinger距离与Pignistic角度改进证据组合的加固方案优选模型;3)灰色关联法确定基本概率分配函数(BPA),然后以2)中新证据组合模型融合证据体,得到信任函数,以此对方案排序。4.以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韩庄大桥的维修加固工程为依托,验证了本文所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加固方案优选技术的可行性。通过与单一赋权法的对比,表明所提基于Hellinger距离与Pignistic角度的组合权重模型更加科学合理。通过加固方案优选模型的计算过程,表明本文方法的加固方案优选结果整体不确信度从平均值12.11%降低到了0,较大提高了加固决策的准确性及说服力。通过本文方法和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法和证据理论的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本文方法在桥梁加固方案优选中的优越性。
胡文亮[2](2021)在《基于等效夹层梁模型的混凝土桥梁损伤反演分析及变体系加固研究》文中提出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应用广泛,但随着服役时间的增加和交通运输量的增长,相当一部分的桥梁在运营过程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箱梁腹板斜向裂缝、主梁跨中区段底板横向裂缝,底板与腹板部位上的U型裂缝,以及主梁的跨中下挠,造成了桥梁结构使用功能的降低,影响了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因此,对开展箱梁病害问题的分析和加固方法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在归纳、总结国内外桥梁病害、加固设计案例成果的基础上,重点针对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桥箱梁腹板开裂造成的主梁力学性能降低问题,提出等效夹层梁的模拟方法,通过等效夹层梁的损伤反演,分析变体系加固对结构刚度的提升和内力的改善,研究变体系加固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全过程应用技术。本文依托某黄河大桥,针对混凝土箱梁腹板出现的病害及特点,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试验及工程应用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以下工作:(1)归纳、总结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普遍存在的病害问题及其成因,研究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腹板开裂对桥梁结构性能的影响。(2)根据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腹板的开裂特征,将腹板损伤后的箱梁结构等效为夹层梁模型,提出考虑箱梁腹板剪切变形的损伤分析模拟方法,建立夹层梁模型的单元刚度矩阵,进行UEL子程序的二次开发,并与实体单元静力响应分析结果进行比较,表明本文采用的考虑腹板开裂的等效夹层梁单元能准确的描述出箱梁发生损伤时的主梁力学特性。(3)以等效夹层梁单元模型为基础,采用夹层结构响应面的反演分析方法,通过对主梁静力荷载作用下的挠度值、挠度曲率值以及结构不同阶次的动力模态曲率值为指标进行损伤参数反演分析,并考虑不确定性因素对损伤反演结果的影响,得出基于曲率的响应参数可识别夹层结构的损伤程度和损伤位置。(4)以带有箱梁腹板损伤的等效夹层梁反演分析结果为基础,提出矮塔斜拉加固体系、系杆拱梁组合加固体系和悬吊加固体系的结构组合刚度,分析新增构件参数变化(斜拉索的角度、斜拉索面积、主拱刚度、系杆刚度、主缆面积等)对加固桥梁结构组合刚度的改善规律。采用组合刚度分析方法得到变体系加固的结构形式,可作为加固方案确定的依据。(5)依托某黄河公路大桥加固工程,根据桥面系荷载变化后的主梁挠度实测值进行响应面反演识别分析,建立损伤等效夹层梁模型。根据主梁恒载正应力可行域及相对应的恒载弯矩可行域,结合主梁截面上、下缘的正应力控制条件,调整加固索力使得主梁截面的应力落在上述可行域范围内,使得加固后结构内力和刚度达到设计目标。对加固前、后桥梁荷载试验控制截面挠度与应力实测响应值对比分析表明,矮塔斜拉加固体系显着提升桥梁结构的刚度和承载能力,可明显改善使用功能。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3](2021)在《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文中研究指明为了促进中国桥梁工程学科的发展,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桥梁工程领域(包括结构设计、建造技术、运维保障、防灾减灾等)的学术研究现状、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首先总结了桥梁工程学科在新材料与结构体系、工业化与智能建造、抗灾变能力、智能化与信息化等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然后分别对上述桥梁工程领域各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桥梁结构设计方面重点探讨了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高性能材料与结构、深水桥梁基础的研究现状;桥梁建造新技术方面综述了钢结构桥梁施工新技术、预制装配技术以及桥梁快速建造技术;桥梁运维方面总结了桥梁检测、监测与评估加固的最新研究;桥梁防灾减灾方面突出了抗震减震、抗风、抗火、抗撞和抗水的研究新进展;同时对桥梁工程领域各方向面临的关键问题、主要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对桥梁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北京工业大学韩强老师提供初稿)
郭文龙[4](2021)在《在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钢束应力状态确定及加固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裂缝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常见病害,带裂缝截面的受拉区混凝土一般无法承担拉应变增量。本文针对在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主梁现存应力状态难以准确掌握,带闭合裂缝截面在临界消压状态前受力机理不明确,以及由于截面现存应变估算误差带来的后加固材料应变增量推算结果的误差传递等问题,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室内外试验等方法,对在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典型钢束应力状态和总预加力的评定方法,闭合裂缝和预加力对截面受力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及基于钢束应力测试结果的加固设计方法等方面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提出主梁典型钢束应力状态测定的“跨丝同丝”法。结合加固过程中受拉区钢束数量本身需要增加的特点,根据预应力钢绞线芯丝和缠绕丝的构造特点,提出“跨丝同丝”的应力释放法,推导出由钢绞线缠绕丝偏轴测试应变推求其轴向拉力的计算公式,并结合钢绞线保护层混凝土凿除时的有限元细部分析结果,最终形成主梁典型钢束应力状态的局部有损评定方法。该方法可对任意结构型式桥梁控制截面钢束的应力状态进行测试,现场裸钢绞线的总测试误差不超过2.8%,简便易行、测试成本低。(2)提出带闭合裂缝截面临界消压状态和受拉区钢束总有效预加力的无损测定方法。根据分段线性函数突变点导数奇异的数学原理,通过建立中间变量—截面抗弯模量Wzi与曲线斜率K的相关性,提出基于试验荷载—受拉区钢筋应力变化速率曲线的预应力混凝土截面临界开裂状态,以及带闭合裂缝预应力混凝土截面临界消压状态的高灵敏度判定方法。并基于带闭合裂缝截面消压弯矩试验分析结果,推导出受拉区钢绞线有效预加力的计算公式,形成在役桥梁带闭合裂缝截面临界消压状态判定和有效预加力的无损评定方法。实现了静定结构带闭合裂缝截面消压弯矩和钢束预加力的无损测试评定。(3)探索了闭合裂缝对截面受力性能的影响机制。根据断裂力学中I型裂纹应力场分析原理,通过引入考虑应变弱不连续问题的扩展有限元方法,对带闭合裂缝截面临界消压状态的判定结果,以及消压前后截面纤维的应变变化规律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带闭合裂缝截面的临界消压弯矩分析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以及室内模型梁试验结果基本吻合,但受拉区跨裂缝处钢筋和钢绞线的应力增量,比相同荷载作用下的未开裂构件明显增加。并给出典型截面公路桥梁,带闭合裂缝截面消压前受拉区力筋应力增量的损伤影响系数,为桥梁荷载试验或健康监测时,带闭合裂缝截面跨裂缝力筋应力增量理论值的确定提供依据。(4)揭示了预加力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截面受力性能影响的规律。对于未开裂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分别推导出考虑和不考虑混凝土与预应力钢绞线无应力长度差异影响的、换算截面抗弯刚度的解析解方程。分析结果表明:当考虑二者无应力长度差异时,有效预应力的增加对主梁抗弯刚度略有提高,但量值有限。对于带裂缝截面,当截面内力未达到临界消压状态前,钢绞线有效预应力的变化对受拉区力筋的应力增量无显着影响;当闭合裂缝截面内力超过临界消压状态后,有效预加力对截面受力性能有显着影响,受拉区力筋的应力增量和控制截面挠度均随有效预加力的提高而显着降低。(5)深化了主梁预应力损失和抗弯承载力的加固设计方法。针对旧桥加固时,预应力混凝土截面现存应变估算和预应力损失补强加固无明确规定的问题,根据钢束应力状态评定结果,提出预应力损失补强加固的等效消压弯矩法和等效法向应力法。同时,根据旧桥加固中新旧材料分阶段受力的特征,提出按照有效预加力评定结果,计算控制截面最外缘纤维的实际现存应变大小,进而推算后加固材料的应变增量,以及考虑新旧材料协同受力的被加固构件的抗弯承载力,形成基于主梁力筋有效预加力评定结果的加固设计方法,为旧桥加固时,后加固钢束位置、面积和张拉控制应力的确定提供了依据。本文从钢束应力状态评定方法、预应力和裂缝损伤对截面受力性能的影响机理,以及基于现场评定结果的加固设计方法等方面,对在役预应力混凝土带裂缝桥梁的检测、评定和加固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基于主梁钢绞线应力状态评定结果的在役桥梁技术状态评定和加固设计方法。
杨榆璋[5](2020)在《大跨PC连续刚构桥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形势下,交通事业在国民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也日益明显的表现出。近年来由于超载车辆的不断出现和车流量的迅速增加,传统的桥梁设计规范的弊端也明显的表现出,如没有充分考虑到桥梁结构的耐久性设计,导致服役公路桥梁病害大幅度增加。目前越来越多的连续刚构桥出现了各类型病害,其中最常见的包括跨中下挠较大,梁体开裂严重问题,这对桥梁结构功能产生很不利影响,且导致其耐久性降低,因而很有必要研究其病害影响,进行适当的加固处理。为提高桥梁的应用价值,降低工程造价,很有必要加固改造病害桥梁,这也是未来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本文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上,以高墩、大跨径、不对称结构的澜沧江大桥加固为依托,深入分析桥梁病害产生的机理,总结归纳了大跨径连续刚构桥的常见病害和影响因素,参考了已有的研究结果,提出了加固设计方案,并分析了加固效果。以澜沧江大桥加固为案例,采用Midas Civil 2010建立了此桥的平面和空间实体模型,根据实桥的病害适当修订模型参数,与原设计结构对比研究,基于所得结果论证加固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桥梁加固施工监测发现:体外预应力钢束可满足这种类型连续刚构桥加固要求,设置转向块提高桥梁受力合理性,优化预应力索布置,这些措施对降低结构收缩、徐变引发的挠度影响有一定缓解作用,同时可减少主梁和跨中应力水平,改善其应力状态。
马晴[6](2020)在《铁路钢桁梁桥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交通量剧增,重车荷载增大,在役钢桁梁桥出现了变形过大、承载力不足等问题,部分桥梁已经不适合继续承载,需要对其进行加固。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施工较为灵活,经济性好,对原结构损伤小。目前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多用于大跨度屋架钢桁梁及混凝土梁桥中,加固效果良好,但在铁路钢桁梁桥的加固应用研究很少。本文系统地研究了体外预应力加固铁路钢桁梁桥的方法,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如下:(1)介绍了模糊数学与层次分析法的概念,并总结总结层次分析法的计算步骤。针对钢桁梁桥的病害,提出了三种加固方案,将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于加固方案比选。通过计算分析,铁路钢桁梁加固时首先考虑体外预应力加固。(2)通过ANSYS有限元软件建模计算,对比直线布筋与折线布筋加固简支钢桁梁的效果;推导了简支与连续钢桁梁桥体外筋预应力增量的计算公式。总结了体外预应力束加固钢桁梁桥的加固设计要求,如预应力筋类型,体外束的锚固、转向、减振系统等。(3)分别对简支钢桁梁桥、连续钢桁梁桥体外预应力加固进行了研究。采用ANSYS有限元对两座桥进行整体建模,依据规范对加固前后的桥梁进行检算。(4)分别给出了简支钢桁梁、连续钢桁梁体外预应力加固设计的方案与注意事项。简支梁采用双转向折线布筋,需控制预应力大小;连续梁采用多转向折线布筋,体外筋覆盖较多的应力较大斜腹杆、线形更接近连续梁的弯矩图,转向点布置在L/5附近加固效果较好。(5)利用力法,分别计算加固后的简支梁桥、连续梁桥体外筋的预应力增量,并研究了活载作用下预应力增量的变化规律,两类桥体外筋预应力增量均随活荷载的增大而增大。简支梁桥体外筋的预应力增量与活荷载呈线性关系,连续梁桥体外筋的预应力增量与活荷载呈非线性关系。
梁道宇[7](2020)在《单箱多室连续梁桥损伤模拟及体外预应力加固试验研究》文中指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凭借着自身的众多优点和施工技术的完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在运营期间也有大量桥梁出现了众多问题,例如:梁体下挠、梁体开裂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桥梁的正常使用。这些病害会随着实践的推移而发展,所以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通过有效的处理和加固,能有效的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在众多加固方法中,体外预应力加固是一种积极主动而且有效的加固方法,能提高结构承载能力、改善跨中下挠状态和增大主梁压应力储备,并且体外预应力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技术也比较完善。以某城市单箱多室连续箱梁为工程背景,针对依托工程的实际情况对结构的总体分析,并对结构下挠及开裂的影响参数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损伤计算模型、加固后的模型并进行了验算。对加固方案进行优化比选,最后通过静动载试验验证加固方案的有效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原桥实际开裂状态进行描述,利用Midas Civil软件分析预应力损失、结构超重、刚度折减、混凝凝土收缩徐变、汽车荷载对原桥的开裂和下挠的影响;(2)对原桥的损伤状态进行模拟,利用Midas Civil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依托工程的几个损伤状态进行模拟,建立损伤模型并对损伤模型进行验算分析;(3)依据损伤模型对每个损伤状态下的结构进行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案优化,经过对比分析几种加固方案下的加固效果得出最终的加固方案,最后建立加固后的模型。(4)针对依托工程进行前后静动载试验,静载试验对加固前后挠度和应力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动载试验通过对比加固前后基频、阻尼比、冲击系数的变化进行分析,最后做出加固效果评价。
杨永杰[8](2020)在《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病害分析与加固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国内交通建设也更加蓬勃发展,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结构,作为桥梁建设的重要形式之一,在近些年得到了十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构造简单、施工速度快,但是由于施工不当、车辆超载或后期养护不到位等多种因素影响,易出现各种桥梁病害。因此,对该类桥型的病害进行整理分析并提出合理有效的加固方式十分重要。本文以两座同跨径的连续小箱梁为依托工程,通过对桥梁病害进行统计分析,对桥梁技术状况进行评定,两座桥均为四类桥;以荷载试验数据和《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为依据,对两座桥的承载能力和工作状态进行评定,两座桥的抗力效应折减值分别为0.848和0.879,其现状均不满足现役荷载,需对两座不同病害的桥梁进行加固。针对A桥纵桥向各联间连续构造失效的病害,以简支梁桥结构为计算原型对该桥进行加固,通过对比粘贴钢板法和粘贴碳纤维加固法的加固效果和经济效益,建议采用性价比更高的粘贴碳纤维加固法进行加固;对于B桥横向联系失效的病害,为避免单梁受力发生,本文主要通过增设横隔板和铺设桥面板来增强桥梁整体横向刚度,通过计算对比分析桥面板厚度的加固效果,建议重新铺设8cm厚的桥面板进行加固。论文研究成果可为同类桥梁的技术改造提供参考。
李亚威[9](2020)在《连续刚构体外预应力加固设计及受力分析》文中认为大跨度预应力连续刚构桥由于具有结构刚度大、造型简洁美观、伸缩缝较小、整体性较好和便于养护等一系列优点,在桥梁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随着运营年限的增长,大跨度连续刚构桥便开始出现一些病害,比较突出的病害分别是梁体开裂和跨中下挠,且二者相互影响,不加以改善,便会形成一种恶行循环,进而影响桥梁结构的受力状态,危及行车安全。研究表明,目前对于连续刚构桥病害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体外预应力加固。但是,由于受设计方案、施工工艺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体外预应力加固有时达不到预期效果,更有甚者会对桥梁结构造成进一步的破坏,达到难以挽救的后果。因此,如何基于有限元模拟方法,在预应力施加方式、挠度提升效果及局部应力增加情况等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进而达到对体外预应力加固进行优化设计、确保大跨度预应力刚构桥体外预应力加固效果的目的。本文以某大桥为依托,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和桥梁博士分别建立其数值模型,并模拟桥梁实际病害状态,基于受力分析及挠度校正程度,提出一种有效的体外束线形布设方案及预应力束施加数量,最后依托实际工程对本文方法进行了验证分析。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大量调研并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大跨度预应力连续刚构桥常见病害类型及加固方法。基于Midas建立实际桥梁结构数值模型,通过纵向预应力损失来模拟桥梁的病害状态,研究不同规格不同材料体外束、不同张拉力、不同钢束总面积、不同钢束布设位置及相应应力增加情况、挠度提升情况等间的相关关系,提出最佳的大跨度预应力刚构桥体外预应力加固策略。(2)利用桥梁博士建立所依托桥梁结构损伤数值模型,研究体外预应力束布置方案、体外预应力施加大小等对加固桥梁应力增加及挠度提升情况的影响,并与Midas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两种数值方法计算结果的吻合度。(3)基于实际预应力连续刚构桥加固工程,在对其损伤情况进行检测的基础上建立起损伤数值模型,针对其病害及挠度损失情况,基于数值模型对其加固方案进行优化设计,提出针对该实际工程的最终加固方案,通过实际加固效果验证该优化方案的加固效果,验证该方法的工程可行性。
万世成[10](2019)在《预应力CFRP板加固钢-混凝土组合梁桥试验与计算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中等跨径公路桥梁和城市桥梁的上部结构采用钢-混凝土组合梁已越来越多。随着桥梁使用年限增长、交通量增大和车辆设计荷载提高,组合结构的加固补强问题势必愈发突出。CFRP(Carbon Fiber-Reinforced Polymer)板作为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结构加固材料,为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加固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本文结合交通运输部《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JTG/T J22)修订编制项目和江苏省普通高校学术学位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KYLX160261),针对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承载能力不足和负弯矩区混凝土桥面板抗裂性不足的问题,进行了预应力CFRP板加固的试验与计算方法研究,所做的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设计了具有工程应用价值的新型装配式预应力CFRP板锚固系统,对锚固系统各个部件的关键受力问题进行了分析,包括锚具和夹具在张拉阶段的受力、摩擦型高强螺栓的受剪承载力、限位压块螺杆的抗拉强度和抗掀拔力计算。基于ABAQUS对预应力CFRP板锚固系统进行了有限元建模与非线性分析,结合数值分析结果对张拉锚固装置进行选材和试制,并提出了装配式预应力CFRP板锚固系统的配套施工工艺。2.针对工字形简支组合梁,完成了4根加固梁和1根对比梁的静载破坏试验,张拉、锚固位置在组合梁正弯矩区即钢梁下翼缘板。试验结果表明:提高CFRP板的预应力水平,其应变损失率有降低的趋势;预应力CFRP板加固能有效提高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抗弯承载力;极限状态下预应力CFRP板具有横向断裂、散丝断裂、跨中剥离等三种破坏形态;加固后的跨中截面应变符合平截面假定;预应力CFRP板不宜用于以控制结构变形为主的使用功能加固;不宜对后张纤维复合板材施加过高的预应力,以保证加固结构的延性。3.针对箱形连续组合梁,完成了2根加固梁和1根对比梁的静载破坏试验,张拉、锚固位置在组合梁负弯矩区即中支点混凝土板上缘。试验结果表明:预应力CFRP板加固能有效提高连续组合梁中支点截面和跨中截面的抗弯承载力;预应力CFRP板加固能大幅提高负弯矩区混凝土板的抗裂性;经加固的连续组合梁,弯矩调幅系数有所减小;试件破坏形式为典型的受弯破坏,极限状态下的负弯矩区预应力CFRP板未拉断;经预应力CFRP板加固的连续组合梁,抗弯刚度得到提高且梁的极限变形增大。4.对ABAQUS中金属弹塑性本构模型和混凝土损伤塑性本构模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预应力CFRP板加固简支组合梁正弯矩区、预应力CFRP板加固连续组合梁负弯矩区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比分析试验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检验了仿真模型的可靠性,进一步验证了预应力CFRP板对组合结构桥梁的加固效果。对连续组合梁抗弯承载力、挠度发展和极限变形进行了参数分析,提出了CFRP板最佳预应力水平的建议值。5.基于塑性理论、弹塑性理论和弹性理论提出了预应力CFRP板加固钢-混凝土组合梁正弯矩区的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基于塑性理论提出了预应力CFRP板加固钢-混凝土组合梁负弯矩区的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推导了简支组合梁的弹性挠度、极限挠度解析公式,研究了考虑结合面滑移效应的组合梁挠度的折减刚度法,推导了连续组合梁弹性挠度计算公式和考虑截面刚度变化的挠度计算公式。推导了加固后的中支点截面抗裂性验算公式,并结合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的受力特点,提出了负弯矩区混凝土板的裂缝宽度计算公式。6.提出了预应力CFRP板加固钢-混凝土组合梁各项预应力损失的计算方法,包括锚具变形损失、季节温差损失、分批张拉损失和长期松弛损失。推导了组合梁正常使用阶段CFRP板中拉应力的计算公式。提出了预应力CFRP板强度设计值、重心调整系数与面积折减系数、张拉控制应力的取值方法。通过某RC简支T形梁桥和某三跨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桥的预应力CFRP板加固工程实例,检验了上述计算方法的可靠性。
二、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加固设计实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加固设计实例(论文提纲范文)
(1)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加固方案优选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桥梁加固方法研究现状 |
1.2.2 桥梁加固方案优选方法研究现状 |
1.3 桥梁加固方案优选方法的现存问题 |
1.3.1 优选方法的问题 |
1.3.2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加固方案优选的问题 |
1.4 本文的理论基础 |
1.4.1 模糊数学 |
1.4.2 灰色关联 |
1.4.3 证据理论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相关病害及加固方法 |
2.1 典型病害 |
2.1.1 预应力孔道灌浆不密实 |
2.1.2 梁体裂缝 |
2.1.3 梁中下挠 |
2.2 一般病害 |
2.2.1 桥面铺装层 |
2.2.2 混凝土缺陷 |
2.2.3 钢筋锈蚀 |
2.2.4 伸缩缝病害 |
2.3 加固方法 |
2.3.1 上部结构加固方法 |
2.3.2 下部结构加固方法 |
2.3.3 桥面系养护维修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加固方案优选指标体系 |
3.1 优选指标体系的建立 |
3.1.1 建立目的 |
3.1.2 构建原则 |
3.1.3 影响因素 |
3.1.4 指标体系 |
3.2 指标定义及量化 |
3.2.1 定量指标 |
3.2.2 定性指标 |
3.2.3 指标的标准化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加固方案优选方法 |
4.1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4.1.1 群体层次分析法的改进 |
4.1.2 熵权法 |
4.1.3 变异系数法 |
4.1.4 基于Hellinger距离与Pignistic角度的组合赋权方法 |
4.2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加固方案优选模型的建立 |
4.2.1 加固方案优选模型的计算流程 |
4.2.2 基于灰色关联法计算Mass函数 |
4.2.3 基于Hellinger距离与Pignistic角度的改进证据组合方法确定最优方案 |
4.2.4 改进证据组合优选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程应用实例 |
5.1 工程背景 |
5.1.1 工程概况 |
5.1.2 工程描述 |
5.1.3 桥梁病害及结构性能评定 |
5.1.4 加固方案 |
5.2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加固方案优选流程 |
5.2.1 加固方案优选指标体系及赋值 |
5.2.2 基于组合赋权法确定优选指标的综合权重 |
5.2.3 加固方案优选计算 |
5.3 优选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基于等效夹层梁模型的混凝土桥梁损伤反演分析及变体系加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夹层结构理论的研究进展 |
1.2.1 夹层结构理论 |
1.2.2 夹层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 |
1.3 结构损伤反演分析的研究现状 |
1.3.1 基于静力特性的结构损伤反演 |
1.3.2 基于动力特性的结构损伤反演 |
1.3.3 基于响应面的结构损伤识别 |
1.4 大跨混凝土桥梁结构变体系加固现状 |
1.4.1 矮塔斜拉体系加固技术 |
1.4.2 系杆拱梁组合体系加固技术 |
1.4.3 悬吊体系加固技术 |
1.4.4 变体系加固方法的特点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5.1 既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5.2 本文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损伤混凝土等效夹层梁分析模型 |
2.1 引言 |
2.2 夹层梁静力解析 |
2.2.1 截面合力法(RFM) |
2.2.2 截面分力法(CFM) |
2.3 夹层梁单元刚度矩阵构造 |
2.3.1 整体式夹层梁单元(ISBE) |
2.3.2 组合式夹层梁单元(CSBE) |
2.4 不同截面形式主梁的损伤模式 |
2.4.1 不同截面主梁损伤特征 |
2.4.2 开裂混凝土主梁的有效弹性模量 |
2.4.3 开裂混凝土主梁的夹层单元等效模型 |
2.5 基于ABAQUS平台的二次开发 |
2.5.1 UEL的开发环境 |
2.5.2 子程序接口及参数说明 |
2.5.3 输入文件编制 |
2.5.4 计算流程 |
2.6 等效夹层梁模型的对比分析验证 |
2.6.1 夹层梁模型分析参数 |
2.6.2 解析法、夹层梁单元及实体单元结果对比 |
2.7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基于损伤混凝土等效夹层梁响应面的弹性常数反演分析 |
3.1 引言 |
3.2 响应面模型构造过程 |
3.2.1 试验设计 |
3.2.2 参数显着性分析 |
3.2.3 响应面函数形式的拟合 |
3.2.4 响应面模型验证 |
3.3 混凝土桥梁结构损伤参数识别 |
3.3.1 损伤参数识别技术 |
3.3.2 损伤参数识别步骤 |
3.4 损伤参数识别方法算例验证 |
3.4.1 等效夹层梁数值模型设计 |
3.4.2 静力分析数值模型识别分析 |
3.4.3 动力分析数值模型识别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损伤混凝土等效夹层梁的变体系加固组合刚度分析 |
4.1 引言 |
4.2 变体系加固桥梁结构的组合刚度概念 |
4.3 矮塔斜拉加固体系的组合刚度分析 |
4.3.1 组合刚度计算方法 |
4.3.2 组合刚度影响因素 |
4.4 系杆拱梁加固体系的组合刚度分析 |
4.4.1 组合刚度计算方法 |
4.4.2 组合刚度影响因素 |
4.5 悬吊加固体系的组合刚度分析 |
4.5.1 组合刚度计算方法 |
4.5.2 组合刚度影响因素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等效夹层梁模型的矮塔斜拉加固体系工程应用研究 |
5.1 工程背景 |
5.2 桥梁主要病害特征 |
5.2.1 主梁开裂分布特征 |
5.2.2 主梁下挠特征 |
5.3 混凝土箱梁腹板损伤参数反演分析 |
5.3.1 混凝土箱梁反演模型 |
5.3.2 损伤参数识别过程 |
5.4 矮塔斜拉体系加固方法 |
5.4.1 矮塔斜拉体系加固构造 |
5.4.2 托梁托架细部构造 |
5.5 结构可行域内的索力调整 |
5.5.1 影响矩阵及其形成方法 |
5.5.2 索力调值计算方法 |
5.5.3 索力优化流程 |
5.5.4 主梁应力状态调整 |
5.6 加固过程响应参数监测 |
5.6.1 线形监测 |
5.6.2 应力监测 |
5.7 加固效果分析 |
5.7.1 静载试验 |
5.7.2 动载试验 |
5.8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6.3 进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主桥加固设计 |
附录二 箱梁试验参数表 |
攻读学位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3)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东南大学王景全老师提供初稿) |
1 桥梁工程研究新进展(东南大学王景全老师提供初稿) |
1.1新材料促进桥梁工程技术革新 |
1.2桥梁工业化进程与智能建造技术取得长足发展 |
1.3桥梁抗灾变能力显着提高 |
1.4桥梁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 |
1.5跨海桥梁深水基础不断创新 |
2桥梁结构设计 |
2.1桥梁作用及分析(同济大学陈艾荣老师、长安大学韩万水老师、河北工程大学刘焕举老师提供初稿) |
2.1.1汽车作用 |
2.1.2温度作用 |
2.1.3浪流作用 |
2.1.4分析方法 |
2.1.5展望 |
2.2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西南交通大学卫星老师提供初稿) |
2.2.1新型桥梁用钢的研发 |
2.2.2焊接节点疲劳性能 |
2.2.3钢结构桥梁动力行为 |
2.2.4复杂环境钢桥服役性能 |
2.2.5组合结构桥梁空间力学行为 |
2.2.6组合结构桥梁关键构造力学行为 |
2.2.7展望 |
2.3高性能材料 |
2.3.1超高性能混凝土(湖南大学邵旭东老师提供初稿) |
2.3.2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西南交通大学张锐老师提供初稿) |
2.3.3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北京工业大学刘越老师提供初稿) |
2.3.4智能材料(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2.3.5展望 |
2.4桥梁基础工程(同济大学梁发云老师提供初稿) |
2.4.1深水桥梁基础形式 |
2.4.2桥梁基础承载性能分析 |
2.4.3桥梁基础动力特性分析 |
2.4.4深水桥梁基础工程面临的挑战 |
3桥梁建造新技术 |
3.1钢结构桥梁施工新技术(西南交通大学卫星老师提供初稿) |
3.1.1钢结构桥梁工程建设成就 |
3.1.2焊接制造新技术 |
3.1.3施工新技术 |
3.2桥梁快速建造技术(北京工业大学贾俊峰老师提供初稿) |
3.2.1预制装配桥梁上部结构关键技术 |
3.2.2预制装配桥墩及其抗震性能研究进展 |
3.2.2.1灌浆/灌缝固定连接预制桥墩及其抗震性能 |
3.2.2.2无黏结预应力连接预制桥墩及其抗震性能 |
3.3桥梁建造技术发展态势分析 |
4桥梁运维 |
4.1监测与评估(浙江大学叶肖伟老师、湖南大学孔烜老师、西南交通大学崔闯老师提供初稿) |
4.1.1监测技术 |
4.1.2模态识别 |
4.1.3模型修正 |
4.1.4损伤识别 |
4.1.5状态评估 |
4.1.6展望 |
4.2智能检测(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4.2.1智能检测技术 |
4.2.2智能识别与算法 |
4.2.3展望 |
4.3桥上行车安全性(中南大学国巍老师提供初稿) |
4.3.1风荷载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1.1车-桥气动参数识别 |
4.3.1.2风载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评估 |
4.3.1.3风浪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1.4风屏障对行车安全性的影响 |
4.3.2地震作用下行车安全性 |
4.3.2.1地震-车-桥耦合振动模型 |
4.3.2.2地震动激励特性的影响 |
4.3.2.3地震下桥上行车安全性评估 |
4.3.2.4车-桥耦合系统地震预警阈值研究 |
4.3.3长期服役条件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4冲击系数与振动控制研究 |
4.3.4.1车辆冲击系数 |
4.3.4.2车-桥耦合振动控制方法 |
4.3.5研究展望 |
4.4加固与性能提升(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4.4.1增大截面加固法 |
4.4.2粘贴钢板加固法 |
4.4.3体外预应力筋加固法 |
4.4.4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法 |
4.4.5组合加固法 |
4.4.6新型混凝土材料的应用 |
4.4.7其他加固方法 |
4.4.8发展展望 |
5桥梁防灾减灾 |
5.1抗震减震(北京工业大学贾俊峰老师、中南大学国巍老师提供初稿) |
5.1.1公路桥梁抗震研究新进展 |
5.1.2铁路桥梁抗震性能研究新进展 |
5.1.3桥梁抗震发展态势分析 |
5.2抗风(东南大学张文明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陈文礼老师提供初稿) |
5.2.1桥梁风环境 |
5.2.2静风稳定性 |
5.2.3桥梁颤振 |
5.2.4桥梁驰振 |
5.2.5桥梁抖振 |
5.2.6主梁涡振 |
5.2.7拉索风致振动 |
5.2.8展望 |
5.3抗火(长安大学张岗老师、贺拴海老师、宋超杰等提供初稿) |
5.3.1材料高温性能 |
5.3.2仿真与测试 |
5.3.3截面升温 |
5.3.4结构响应 |
5.3.5工程应用 |
5.3.6展望 |
5.4抗撞击及防护(湖南大学樊伟老师、谢瑞洪、王泓翔提供初稿) |
5.4.1车撞桥梁结构研究现状 |
5.4.2船撞桥梁结构研究进展 |
5.4.3落石冲击桥梁结构研究现状 |
5.4.4研究展望 |
5.5抗水(东南大学熊文老师提供初稿) |
5.5.1桥梁冲刷 |
5.5.2桥梁水毁 |
5.5.2.1失效模式 |
5.5.2.2分析方法 |
5.5.3监测与识别 |
5.5.4结论与展望 |
5.6智能防灾减灾(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鲍跃全老师提供初稿) |
6结语(西南交通大学张清华老师提供初稿) |
策划与实施 |
(4)在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钢束应力状态确定及加固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在役桥梁现存(实际)应力测定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2 预应力混凝土截面受力性能研究现状 |
1.2.3 桥梁加固设计方法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主梁受拉区典型钢束应力状态评定的局部释放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力筋保护层混凝土凿除仿真分析 |
2.2.1 计算参数与单元划分 |
2.2.2 不同开槽长度对钢绞线应力影响分析 |
2.3 钢绞线跨丝同丝机械切割时温度及扰动误差影响试验 |
2.3.1 试验目的 |
2.3.2 测点布置与控制参数 |
2.3.3 温度及扰动误差影响 |
2.4 缠绕丝偏轴效应及不同方法的拉力试验机对比验证分析 |
2.4.1 钢绞线缠绕丝偏轴效应分析的解析解 |
2.4.2 试验验证 |
2.4.3 试验结果分析 |
2.5 在役桥梁钢绞线现存应力评定方法研究 |
2.5.1 不同测试方法裸钢绞线拉力值的对比验证分析 |
2.5.2 钢绞线实际拉力值计算方法 |
2.6 钢束应力状态评定方法的工程检验 |
2.6.1 钢绞线现存应力评定方法操作步骤 |
2.6.2 实桥钢绞线现存应力评定结果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临界消压状态试验的钢束预加力无损评定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应力变化速率的临界开裂(消压)状态判定的数学原理 |
3.2.1 临界开裂(消压)状态试验判定曲线的物理意义及特征 |
3.2.2 分段线性函数突变点高效判定的数学方法 |
3.3 传统开裂弯矩试验方法的优点及其适用性 |
3.3.1 传统未损伤构件开裂弯矩试验方法 |
3.3.2 传统方法对判定带裂缝截面临界消压状态的适用性试验 |
3.4 基于受拉区钢筋应力变化速率的开裂(消压)弯矩试验研究 |
3.4.1 试验目的及控制参数 |
3.4.2 测点布置与传感器型号 |
3.4.3 未损伤受弯构件开裂弯矩对比试验分析 |
3.4.4 相同预加力条件下带闭合裂缝截面消压弯矩试验分析 |
3.4.5 不同预加力条件下带闭合裂缝截面消压弯矩试验分析 |
3.5 基于消压弯矩试验结果的钢束有效预加力评定方法 |
3.5.1 带闭合裂缝预应力混凝土梁消压弯矩计算方法 |
3.5.2 受拉区钢束有效预加力的确定 |
3.6 有效预加力及消压弯矩的验证和工程应用 |
3.6.1 有效预加力的室内模型梁验证试验 |
3.6.2 消压弯矩试验法的工程应用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断裂力学的临界消压状态判定及跨缝力筋应力分析 |
4.1 引言 |
4.2 扩展有限元法分析原理 |
4.2.1 扩展有限元方法的控制方程 |
4.2.2 断裂问题的离散方程 |
4.2.3 裂缝的水平集表示 |
4.3 带I型闭合裂缝截面仿真分析计算参数 |
4.3.1 单元划分与材料物理参数 |
4.3.2 起裂参数 |
4.4 I型裂缝对混凝土截面临界消压状态评定结果影响分析 |
4.4.1 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仿真分析 |
4.4.2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仿真分析 |
4.4.3 XFEM法与梁理论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4.4.4 临界消压试验荷载对比分析 |
4.5 I型裂纹对截面力筋应力场增量影响仿真分析与试验研究 |
4.5.1 I型裂缝对临界消压状态前截面钢筋测点应变变化影响分析 |
4.5.2 I型裂缝对受拉区钢绞线与混凝土应变相关性的影响分析 |
4.5.3 I型裂缝对主梁受拉区钢筋应力增量影响对比分析与试验验证 |
4.5.4 I型闭合裂缝对常用公路桥梁结构力筋应力增量影响仿真分析 |
4.6 带I型闭合裂缝截面现存应力(变)实用修正计算方法 |
4.6.1 消压前正截面混凝土(或钢筋) |
4.6.2 消压前正截面钢绞线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钢束预加力对截面受力性能影响分析与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预加力对未开裂截面抗弯刚度影响的解析解 |
5.2.1 不考虑无应力长度差异的截面抗弯刚度的解析解 |
5.2.2 考虑无应力长度差异的截面抗弯刚度修正的解析解 |
5.2.3 预加力对未损伤构件抗弯刚度影响试验研究 |
5.3 预加力对带裂缝截面受力性能影响仿真分析与试验研究 |
5.3.1 预加力对带裂缝截面应力变化影响仿真分析 |
5.3.2 预加力对带闭合裂缝梁应力及挠度变化影响试验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钢束应力状态评定结果的桥梁加固设计方法研究 |
6.1 引言 |
6.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桥梁预应力损失补强加固设计方法研究 |
6.2.1 基于截面消压弯矩评定结果的等效消压弯矩法 |
6.2.2 基于钢束应力测试结果的等效法向应力法 |
6.2.3 预应力损失补强加固试验验证 |
6.3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截面抗弯承载力加固设计方法研究 |
6.3.1 旧桥加固中的通用计算方法和一般规定 |
6.3.2 粘贴钢板加固设计方法 |
6.3.3 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设计方法 |
6.3.4 有粘结主动加固设计方法 |
6.3.5 无粘结主动加固设计方法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进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大跨PC连续刚构桥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大跨径连续刚构桥的发展现状及动态 |
1.2 体外预应力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连续刚构桥主要病害成因及常用加固方案 |
2.1 跨中下挠病害成因分析 |
2.2 梁体开裂病害成因分析 |
2.3 常用加固处理方法 |
2.3.1 体外预应力加固法 |
2.3.2 增大截面加固法 |
2.3.3 粘贴钢板加固法 |
2.3.4 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 |
2.4 常用加固方案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连续刚构桥体外预应力加固的受力分析和设计方法 |
3.1 连续刚构桥体外预应力加固的受力分析 |
3.1.1 体外预应力加固的工作机理 |
3.1.2 体外预应力损失的估算方法 |
3.1.3 体外预应力应力增量及二次效应 |
3.1.4 体外预应力张拉控制应力的制定 |
3.2 体外预应力加固的设计方法 |
3.2.1 体外预应力加固的设计理论 |
3.2.2 体外预应力加固的设计步骤 |
3.2.4 体外预应力加固的布束原则 |
3.2.5 体外预应力加固的计算方法 |
3.2.6 体外预应力加固的构造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澜沧江大桥体外预应力加固设计实例研究 |
4.1 桥梁概况 |
4.2 桥梁病害检查结果 |
4.2.1 上部结构 |
4.2.2 下部结构 |
4.2.3 桥梁线形 |
4.3 病害成因分析 |
4.3.1 主跨跨中下挠 |
4.3.2 主跨跨中箱梁底板裂缝 |
4.3.3 箱梁顶板裂缝 |
4.3.4 腹板斜向裂缝 |
4.4 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案设计 |
4.4.1 加固设计思路及依据 |
4.4.2 体外预应力设计构思 |
4.4.3 体外预应力束布置及构造 |
4.5 桥梁加固状况计算分析 |
4.5.1 技术标准和设计参数 |
4.5.2 计算分析思路 |
4.5.3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析 |
4.5.4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分析 |
4.5.5 新增齿板计算分析 |
4.5.6 新增混凝土转向块局部应力分析 |
4.5.7 新增钢质转向块计算分析 |
4.5.8 跨中横向裂缝成因计算分析 |
4.5.9 计算总结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澜沧江大桥体外预应力张拉施工监控和加固效果评价 |
5.1 体外预应力张拉方案 |
5.2 施工监测方案 |
5.2.1 监测目的 |
5.2.2 监测内容 |
5.3 施工监测结果 |
5.3.1 应力监测结果 |
5.3.2 挠度监测结果 |
5.3.3 索力监测结果 |
5.3.4 其他监测结果 |
5.4 加固效果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铁路钢桁梁桥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我国钢桁梁桥现状 |
1.1.2 铁路钢桁梁桥常见病害类型 |
1.1.3 钢桁梁桥常用的加固方式 |
1.2 体外预应力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2 加固方案的模糊层次优选 |
2.1 模糊问题原理 |
2.1.1 模糊集合与隶属函数 |
2.1.2 隶属函数的确定 |
2.2 层次分析法理论 |
2.2.1 递阶层次结构 |
2.2.2 构造比较判断矩阵 |
2.2.3 权重比较与一致性检验 |
2.3 模糊综合评价法 |
2.4 钢桁梁桥加固方案优选 |
2.4.1 层次指标树的建立 |
2.4.2 加固方案的模糊综合优选 |
2.5 本章小结 |
3 钢桁梁桥体外预应力加固设计要点 |
3.1 体外预应力加固钢桁梁设计方法 |
3.1.1 体外预应力束布置 |
3.1.2 体外预应力分阶段加固设计 |
3.1.3 体外预应力筋的应力增量 |
3.2 预应力加固钢桁梁基本要求 |
3.2.1 预应力加固钢桁梁桥规程 |
3.2.2 预应力筋材料 |
3.2.3 锚固系统 |
3.2.4 转向系统 |
3.2.5 减振限位装置 |
3.2.6 张拉控制应力及预应力损失 |
3.3 本章小结 |
4 简支钢桁梁桥体外预应力加固设计 |
4.1 工程概况 |
4.1.1 基本资料 |
4.1.2 建立ANSYS模型 |
4.2 钢桁梁桥加固前受力分析 |
4.2.1 原荷载作用下钢桁梁静力分析 |
4.2.2 荷载增大后的钢桁梁桥计算分析 |
4.3 预应力筋的布置及预应力损失 |
4.3.1 体外预应力筋加固设计 |
4.3.2 体外预应力筋布置 |
4.3.3 预应力损失计算 |
4.4 钢桁梁桥加固后结构计算分析 |
4.4.1 静力分析 |
4.4.2 稳定分析 |
4.4.3 疲劳验算 |
4.4.4 预应力增量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5 广州某连续钢桁梁桥体外预应力加固设计 |
5.1 连续钢桁梁桥模型建立 |
5.1.1 基本资料 |
5.1.2 ANSYS建模 |
5.2 加固前钢桁梁桥计算分析 |
5.2.1 静力计算 |
5.2.2 稳定计算 |
5.2.3 疲劳计算 |
5.3 预应力筋布置及预应力损失 |
5.3.1 预应力束面积计算 |
5.3.2 预应力束线形布置 |
5.3.3 预应力损失 |
5.4 加固后钢桁梁桥验算 |
5.4.1 静力计算 |
5.4.2 稳定分析 |
5.4.3 疲劳验算 |
5.4.4 预应力增量计算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单箱多室连续梁桥损伤模拟及体外预应力加固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既有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开裂调研 |
1.2.1 对国内既有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开裂情况调研 |
1.2.2 既有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的研究开裂研究现状 |
1.3 体外预应力技术国内外的发展 |
1.4 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的优点以及存在的缺陷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单箱多室连续箱梁桥开裂及下挠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
2.1 工程背景 |
2.1.1 桥梁概况 |
2.1.2 桥梁主要病害及特征 |
2.1.3 研究对象选取 |
2.2 原桥结构计算 |
2.2.1 原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2.2 控制截面的选择 |
2.2.3 原桥的承载能力评定 |
2.3 纵向预应力损失对桥梁开裂及下挠的影响 |
2.4 结构超重对桥梁开裂及下挠的影响 |
2.5 主梁刚度折减对桥梁开裂及下挠的影响 |
2.6 混凝土收缩徐变对桥梁开裂及下挠的影响 |
2.7 汽车荷载对桥梁开裂及下挠的影响 |
2.8 综合分析 |
2.9 本章小结 |
3 单箱多室连续梁桥损伤模拟过程分析 |
3.1 原桥损伤模拟过程 |
3.1.1 确定桥梁损伤程度及损伤模拟跨选取 |
3.1.2 有限元模拟损伤程度 |
3.2 损伤模型建立及损伤模型分析 |
3.2.1 损伤模型建立 |
3.2.2 损伤模型确定 |
3.3 损伤模型的承载能力、应力计算分析 |
3.3.1 损伤计算模型主梁结构极限承载能力计算分析 |
3.3.2 损伤计算模型主梁的应力计算与验算 |
3.4 本章小结 |
4 单箱多室连续梁桥体外预应力加固优化分析 |
4.1 体外预应力加固计算理论 |
4.1.1 桥梁加固设计计算基本假设 |
4.1.2 体外束极限应力计算 |
4.1.3 体外加固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承载能力计算 |
4.1.4 体外加固受弯构件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计算 |
4.1.5 体外束预应力损失计算 |
4.1.6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截面抗裂性计算 |
4.1.7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截面应力计算 |
4.2 体外预应力加固优化方案 |
4.2.1 体外预应力加固优化方案 |
4.3 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案效果分析 |
4.3.1 A型标准跨体外预应力加固效果分析 |
4.3.2 B型标准跨体外预应力加固效果分析 |
4.4 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案 |
4.5 本章小结 |
5 依托工程体外预应力加固前后试验分析 |
5.1 静载试验 |
5.1.1 静载试验方案 |
5.1.2 静载试验加固前后挠度分析 |
5.1.3 静载试验加固前后应力分析 |
5.2 动载试验 |
5.2.1 动载试验方案 |
5.2.2 动载试验加固前后基频分析 |
5.2.3 动载试验加固前后阻尼比分析 |
5.2.4 动载试验加固前后冲击系数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病害分析与加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的结构特点 |
1.2.1 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结构的优点 |
1.2.2 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结构的缺点 |
1.3 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主要病害与加固方法 |
2.1 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的主要病害及力学特征 |
2.1.1 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的主要病害 |
2.1.2 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裂缝病害的类型 |
2.1.3 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裂缝病害的力学特征 |
2.2 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桥主要病害机理分析 |
2.2.1 荷载作用 |
2.2.2 收缩徐变因素 |
2.2.3 温度因素 |
2.2.4 结构与构造因素 |
2.2.5 预应力损失 |
2.3 桥梁加固原则及要求 |
2.4 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桥主要加固技术 |
2.4.1 增大截面加固法 |
2.4.2 改变受力结构体系加固法 |
2.4.3 喷混凝土加固法 |
2.4.4 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 |
2.4.5 粘贴钢板加固法 |
2.4.6 体外预应力加固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在役小箱梁的病害统计与受力现状分析 |
3.1 桥梁病害统计 |
3.2 依托工程概况 |
3.3 桥梁荷载试验评定 |
3.3.1 A桥荷载试验分析 |
3.3.2 B桥荷载试验分析 |
3.4 桥梁病害成因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运营状态承载力评定 |
4.1 运营状态承载力评估依据 |
4.2 运营状态承载力评估参数 |
4.3 桥梁运营状况下的承载力评定 |
4.3.1 A桥承载力计算分析 |
4.3.2 B桥承载力计算分析 |
4.4 B桥大件运输车计算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加固方案设计 |
5.1 引言 |
5.2 A桥梁加固方案比选 |
5.2.1 粘贴钢板加固方案 |
5.2.2 粘贴碳纤维板加固方案 |
5.2.3 加固方案对比 |
5.3 B桥梁加固方案分析 |
5.3.1 横隔板对桥梁结构的受力影响 |
5.3.2 桥面板对桥梁结构的受力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连续刚构体外预应力加固设计及受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连续刚构桥的病害 |
1.3 体外预应力技术国内外发展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2 体外预应力加固原理及基本计算 |
2.1 基本原理 |
2.2 体外预应力加固结构体系构造 |
2.2.1 加固材料 |
2.2.2 体外预应力锚固系统 |
2.2.3 转向系统 |
2.2.4 减震系统 |
2.2.5 防腐系统 |
2.3 体外预应力加固的基本计算 |
2.3.1 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 |
2.3.2 体外预应力钢材的张拉控制应力 |
2.3.3 体外预应力损失估算 |
2.4 本章小结 |
3 连续刚构体外预应力加固数值模拟 |
3.1 桥梁设计参数 |
3.1.1 上部结构 |
3.1.2 预应力管道及布置 |
3.1.3 混凝土材料参数 |
3.1.4 体外预应力 |
3.1.5 主要技术指标 |
3.1.6 计算依据 |
3.2 桥梁损伤模拟 |
3.3 MIADS模型建立 |
3.3.1 挠度研究 |
3.3.2 应力研究 |
3.4 基于桥梁博士的连续刚构桥模型建立 |
3.4.1 挠度研究 |
3.4.2 应力研究 |
3.5 两种软件加固方案数据吻合度验证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工程实例验证 |
4.1 工程概况 |
4.2 桥梁的主要病害状况 |
4.3 加固方案确定 |
4.3.1 加固目的 |
4.3.2 模型计算 |
4.3.3 加固措施 |
4.4 体外预应力张拉 |
4.5 加固效果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预应力CFRP板加固钢-混凝土组合梁桥试验与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钢-混凝土组合梁桥与CFRP加固技术 |
1.1.2 预应力主动加固技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FRP材料用于结构加固的发展概述 |
1.2.2 预应力FRP锚具的研究 |
1.2.3 钢梁及组合梁的FRP加固研究 |
1.2.4 连续组合梁受力性能及负弯矩区加固研究 |
1.2.5 钢-混凝土组合梁桥设计方法的发展概述 |
1.3 尚待解决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1.5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装配式预应力CFRP板锚固系统的研制开发 |
2.1 锚固系统设计的总体思路 |
2.1.1 静载锚固性能要求 |
2.1.2 锚固系统设计遵照的原则 |
2.2 锚固系统构造及尺寸研究 |
2.2.1 装配式预应力CFRP板锚固系统整体构造 |
2.2.2 锚固系统主要部件的构造设计 |
2.2.3 锚具和夹具受力分析 |
2.2.4 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计算 |
2.2.5 限位压块螺杆抗掀拔力和抗拉强度计算 |
2.3 锚固系统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2.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3.2 有限元分析的参数设置及计算结果 |
2.4 锚固系统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 |
2.4.1 施工工艺流程 |
2.4.2 施工技术要点 |
2.4.3 施工安全措施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预应力CFRP板加固钢-混凝土组合简支梁试验研究 |
3.1 试验目的 |
3.2 试验方法 |
3.2.1 试件设计 |
3.2.2 试件加固方案 |
3.2.3 试件制作与加工 |
3.2.4 材料性能参数 |
3.2.5 试验装置及加载方案 |
3.2.6 量测方案及测点布置 |
3.2.7 预应力施加及损失量测 |
3.3 试验现象与破坏形态 |
3.3.1 试件受力过程及现象 |
3.3.2 试件破坏形态及分析 |
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1 主要试验结果 |
3.4.2 试件抗弯承载力分析 |
3.4.3 预应力CFRP板应变发展规律 |
3.4.4 截面应变分布 |
3.4.5 钢筋的荷载-应变特性 |
3.4.6 荷载-跨中挠度曲线 |
3.4.7 试件延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预应力CFRP板加固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试验研究 |
4.1 试验目的 |
4.2 试验方法 |
4.2.1 试件设计 |
4.2.2 试件加固方案 |
4.2.3 试件制作与加工 |
4.2.4 材料性能参数 |
4.2.5 试验装置及加载方案 |
4.2.6 量测方案及测点布置 |
4.3 试验现象与破坏形态 |
4.3.1 试件受力过程及现象 |
4.3.2 试件破坏形态及分析 |
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1 试件抗弯承载力与极限荷载分析 |
4.4.2 塑性铰与弯矩调幅分析 |
4.4.3 负弯矩区抗裂性及裂缝宽度 |
4.4.4 预应力CFRP板应变发展规律 |
4.4.5 截面应变分布 |
4.4.6 荷载-跨中挠度曲线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预应力CFRP板加固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有限元分析 |
5.1 有限单元法与ABAQUS概述 |
5.1.1 有限单元法研究总述 |
5.1.2 ABAQUS的分析模块与步骤 |
5.2 简支组合梁正弯矩区加固的有限元分析 |
5.2.1 金属弹塑性及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参数 |
5.2.2 有限元实体模型的建立 |
5.2.3 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 |
5.3 连续组合梁负弯矩区加固的有限元分析 |
5.3.1 有限元实体模型的建立 |
5.3.2 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 |
5.3.3 参数分析及最佳预应力水平确定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预应力CFRP板加固钢-混凝土组合梁的计算方法与理论分析 |
6.1 预应力CFRP板加固组合梁跨中截面抗弯承载力 |
6.1.1 塑性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 |
6.1.2 弹塑性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 |
6.1.3 弹性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 |
6.1.4 三种承载力计算方法对比分析 |
6.2 预应力CFRP板加固组合梁中支点截面抗弯承载力 |
6.2.1 塑性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 |
6.2.2 塑性计算方法与试验结果对比 |
6.3 组合梁跨中截面弹性挠度与极限挠度分析 |
6.3.1 简支组合梁的弹性挠度分析 |
6.3.2 考虑结合面滑移对组合梁挠度计算的影响 |
6.3.3 简支组合梁的极限挠度分析 |
6.3.4 连续组合梁的弹性挠度分析 |
6.3.5 考虑截面刚度变化的连续组合梁挠度计算 |
6.4 连续组合梁负弯矩区的抗裂性与裂缝宽度 |
6.4.1 加固后的连续组合梁桥负弯矩区抗裂性验算 |
6.4.2 各国规范组合梁裂缝宽度计算方法分析 |
6.4.3 本文连续组合梁负弯矩区裂缝宽度计算公式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预应力CFRP板加固钢-混凝土组合梁桥设计要点与工程应用 |
7.1 预应力CFRP板应力损失计算方法研究 |
7.1.1 碳纤维板锚具变形损失计算方法 |
7.1.2 碳纤维板温差损失计算方法 |
7.1.3 碳纤维板分批张拉损失计算方法 |
7.1.4 碳纤维板松弛损失计算方法 |
7.2 预应力CFRP板使用阶段应力计算方法 |
7.3 设计中若干关键参数的取值及计算方法 |
7.3.1 预应力碳纤维板强度设计值的取值方法 |
7.3.2 梁侧预应力碳纤维板面积折减系数的计算方法 |
7.3.3 预应力碳纤维板的张拉控制应力取值方法 |
7.4 加固工程实例 |
7.4.1 某RC简支T梁桥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工程计算示例 |
7.4.2 某三跨连续组合梁桥负弯矩区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工程案例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加固设计实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加固方案优选方法研究[D]. 赵洋洋. 河北大学, 2021(09)
- [2]基于等效夹层梁模型的混凝土桥梁损伤反演分析及变体系加固研究[D]. 胡文亮. 长安大学, 2021(02)
- [3]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J].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中国公路学报, 2021(02)
- [4]在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钢束应力状态确定及加固设计方法研究[D]. 郭文龙. 长安大学, 2021
- [5]大跨PC连续刚构桥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研究[D]. 杨榆璋.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6]铁路钢桁梁桥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研究[D]. 马晴.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7]单箱多室连续梁桥损伤模拟及体外预应力加固试验研究[D]. 梁道宇.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8]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病害分析与加固设计研究[D]. 杨永杰. 长安大学, 2020(06)
- [9]连续刚构体外预应力加固设计及受力分析[D]. 李亚威. 郑州大学, 2020(02)
- [10]预应力CFRP板加固钢-混凝土组合梁桥试验与计算方法研究[D]. 万世成. 东南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