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葡萄籽多羟基芪类提取物对高脂家兔抗氧化作用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聂蓉[1](2021)在《芍药籽中单萜苷和低聚芪类化合物的分离、鉴定及其对HepG2细胞脂质积累的影响》文中提出芍药为芍药科芍药属的着名草本花卉,芍药以根入药,是我国传统药材。芍药籽是芍药所产生的果实,其含有丰富的油脂,同时有丰富的单萜苷类和低聚芪类等活性物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分析芍药籽理化性质,并对芍药籽中单萜苷类和低聚芪类化合物进行鉴定、提取和分离的条件进行优化,以及提取物对HepG2细胞脂质积累的干预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为芍药籽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研究了芍药籽仁、壳的质量比、籽仁及籽壳中主要化学组成及含量,比较了籽仁和籽壳的含油量。结果表明,芍药籽仁含油率为33.70%,而芍药籽壳含油率低至3.07%,油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且含有生育酚、植物甾醇和角鲨烯等丰富的微量伴随物;芍药籽仁占种子质量的67.98%,籽壳占种子质量的32.02%,籽仁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单萜苷类化合物,而籽壳中含有较多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以及低聚芪类化合物。其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对芍药籽仁和籽壳中活性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初步鉴定出96种化合物,包括24种单萜苷类化合物、16种低聚芪类化合物和一些酚酸、黄酮、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芍药苷(1779.61±10.33 mg/100 g)是芍药籽仁中最主要的单萜苷类化合物,而籽壳含量最高的低聚芪类化合物是sufruticosol A(791.93±25.09 mg/100 g)和trans-ε-viniferin(607.4±16.22 mg/100 g)。再次,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芍药籽仁和籽壳中单萜苷类和低聚芪类化合物,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提取物的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在超声时间30 min,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30(g/m L),单萜苷类化合物提取率最高,得率为4.24%;并选择AB-8型大孔树脂纯化单萜苷类化合物,其最优洗脱条件为上样浓度为1.5 mg/m L,上样p H为5,洗脱溶剂为30%乙醇溶液。在超声时间为30 min,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30(g/m L),低聚芪类化合物提取率最高,得率为5.56%;并选择D101型大孔树脂纯化低聚芪类化合物,其最优洗脱条件为上样浓度为1.5 mg/m L,上样p H为4,洗脱溶剂为30%乙醇溶液。最后,探究了单萜苷类和低聚芪类化合物对HepG2细胞脂质积累的干预作用。结果表明,单萜苷类和低聚芪类化合物均能显着降低HepG2细胞内总甘油三酯、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对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无显着性的影响,其较高剂量对照组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分别下降了36.24%和66.45%,胆固醇含量分别下降了50.20%和50.22%,低密度脂蛋白分别下降了75.01%和75.26%。
曹美琪[2](2020)在《新资源蛋白桑叶片主要药效成分及其体外降糖活性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桑叶(MORI FOLIUM)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干燥叶,是我国传统中药之一,现代研究表明,桑叶具有降糖降脂、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常被用作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而广泛使用,其中,桑叶含有的1-脱氧野尻霉素(DNJ)和黄酮类、多糖类物质是已知的α-糖苷酶抑制剂。作为卫生部批准的药食两用资源,桑叶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其资源利用与开发是现代研究的热点之一。基于桑叶广泛的应用价值,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通过人工选择与杂交育种,培育出抗逆性品系——蛋白桑,具有抗干旱、耐严寒、耐贫瘠,根系发达、耐刈割的特点,区域适应性强,已大面积推广种植,开发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国内外对蛋白桑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营养价值方面,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酸、纤维素,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等,而其药用价值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且系统性评估鲜见报道。本研究以新资源蛋白桑桑叶为研究对象,以同仁堂和中检所的桑叶作为对照药材,对4个产地桂桑优12号和桂桑优62号两个品种,共计26个批次,研究其主要药效成分及其体外降糖活性,以期为新资源蛋白桑药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蛋白桑和传统桑叶中总蛋白、总黄酮、总多糖、总生物碱进行含量测定,初步分析不同产地之间的差异。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本研究对桑叶总黄酮提取方法进行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优提取工艺,以该方法提取各样品中的总黄酮。结果如下:湖南和江苏产区的蛋白桑桑叶蛋白含量均较高,在210.43~301.51 mg·g-1之间,其中湖南产区的桂桑优12号桑叶蛋白含量最高;湖南和甘肃产区的蛋白桑桑叶总黄酮含量均较高在48.53~64.42 mg·g-1之间,其中湖南产区的桂桑优62号桑叶总黄酮含量最高;湖南和甘肃产区的蛋白桑桑叶总多糖含量均较高,在33.58~48.50 mg·g-1之间,其中甘肃产区的桂桑优12号桑叶总多糖含量最高;湖南和甘肃产区的蛋白桑桑叶总生物碱含量均较高,在5.80~7.83 mg·g-1之间,其中湖南产区的桂桑优62号桑叶总黄酮含量最高。综上,湖南产区和江苏产区的两个蛋白桑品种均适合作为总蛋白和药用部位开发的优势资源。(2)建立了以超高效液相(UPLC)为基础的绿原酸和黄酮类物质的检测方法,对不同批次蛋白桑叶片和传统桑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液相条件如下:色谱柱Waters ACQUITYUPLC BEH-C18 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 A 相为 0.3%甲酸水溶液,B相为乙腈,色谱梯度洗脱,洗脱程序:0.0~1.0 min,4%B;1.0~2.5 min,4%→10%B;2.5~7.5 min,10%→20%B;7.5~8.5 min,20%→48%B;8.5~12.0 min,48%→60%B;12.0~13.0 min,60%→90%B;13.0~14.0 min,90%B。流速为0.4 mL.min-1,进样量2μL,检测波长为380 nm,柱温35℃。本方法可同时鉴定出绿原酸、芦丁、异槲皮苷和紫云英苷4种活性成分,分析时间缩短到15min,简便快捷。结果表明,蛋白桑桑叶绿原酸含量在2.53~6.48 mg·g-1之间,其中以甘肃产区桂桑优12号含量最高;湖南产区和甘肃产区的桑叶芦丁含量均明显高于其他来源桑叶,含量范围在0.59~0.93 mg·g-1之间,其中桂桑优62号芦丁含量整体高于桂桑优12号;蛋白桑桑叶异槲皮苷含量在0.327~1.60mg.g-1之间,其中以湖南产区桂桑优62号含量最高;甘肃产区两个品种蛋白桑的紫云英苷含量均较高,含量范围在0.40~0.74 mg·g-1之间。(3)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联用技术(HPLC-ELSD)建立了生物碱1-脱氧野尻霉素(DNJ)的含量分析方法,并进行方法学考察,最优色谱条件为:岛津InertSustain C18 色谱柱(250 mm ×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3%甲酸-0.1%三乙胺梯度洗脱梯度:0.0~2.0 min,2%;2.0~4.0 min,2%→10%;4.0~8.0 min,10%→29%;8.0~15.0 min,29%→40%;15.0~20.0 min,50%。流速:0.8 mL.min-1;柱温 45℃;进样量5μL。ELSD漂移管温度:100℃,载气流速3 mL·min-1。蛋白桑桑叶DNJ含量在1.89~3.70 mg·g-1之间,其中以湖南产区桂桑优12号含量最高。(4)建立体外α-葡萄糖苷酶反应体系,对桑叶醇提取物的降糖活性进行分析,采用DPPH、FRAP、ABTS三种方法对桑叶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蛋白桑桑叶具有良好的α-糖苷酶抑制能力以及抗氧化活性,其活性大小随产地和采样时间不同也会产生变动。综合评价表明,甘肃和湖南产区的两个蛋白桑桑叶样品在三种评价体系中抗氧化活性均较强,且此两产区的蛋白桑桑叶样品α-糖苷酶抑制能力亦强于其他两个产区。经相关性分析,桑叶体外抗氧化能力与体外α-糖苷酶抑制能力呈极显着正相关(P<0.001),相关系数均大于0.9。(5)将总蛋白含量、总黄酮含量、总生物碱含量、总多糖含量、绿原酸含量、芦丁含量、异槲皮苷含量、紫云英苷含量、DNJ含量、抗氧化活性及糖苷酶抑制活性的所有测定参数进行多元统计分析,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参数间的内部联系。主成分分析表明产地因素会导致桑叶化学成分产生一定的差异;同一产区的不同品种样品在得分图中有聚类的趋势,证明桂桑优62号和桂桑优12号品系相近。OPLS-DA模型显示,湖南产区蛋白桑桑叶芦丁、总蛋白、DNJ、绿原酸、总黄酮和总多糖成分含量明显区别于对照药材;江苏产区蛋白桑桑叶总蛋白、DNJ、绿原酸和总多糖成分含量明显区别于对照药材;甘肃产区蛋白桑桑叶DNJ、异槲皮苷、紫云英苷和总生物碱成分含量明显区别于对照药材;新疆产区蛋白桑桑叶绿原酸、芦丁和总生物碱成分含量明显区别于对照药材。PLS模型预测了总黄酮含量和DNJ含量是影响α-糖苷酶抑制率的最主要两个因素,而总黄酮含量和总生物碱含量是影响桑叶抗氧化能力的最主要两个因素。综上所述,新资源蛋白桑桑叶主要药效成分含量整体高于传统药桑,且体外α-糖苷酶抑制能力以及抗氧化能力也高于传统药桑,湖南和甘肃两个产区的蛋白桑品种桑叶不论是药效部位含量还是体外活性方面均显着优于传统药桑,显示出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本文按不同产区蛋白桑各自特点将其分为四大类:功能型、食用型、饲用型和生态型,以期实现蛋白桑资源的多元化开发与利用,拓展提升新兴功能用途。本研究以化学定性定量结果和体外生物活性结果为基础,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全面系统地评估了新资源蛋白桑叶片的内在质量和药用价值,建立了蛋白桑桑叶的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和评价指标,客观地对蛋白桑桑叶质量控制技术和评价指标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新资源蛋白桑桑叶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郭鸿儒[3](2020)在《黑果腺肋花楸多酚的提取、纯化及降血脂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很大变化。高脂肪、高蛋白、高糖和高盐的食品摄入,导致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大大增高。高脂血症是促成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肾脏疾病、甲状腺功能降低等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然而其发病机制及病程发展十分复杂,药物作用靶点较为单一,对于发病机制复杂的代谢类疾病疗效较差,天然产物因其丰富的作用靶点逐渐受到各界关注。其中,许多多酚类化合物已被明确具有代谢类疾病的防治作用。黑果腺肋花楸浆果中含有大量的多酚类物质,目前已有诸多以其为原材料的加工产品进入市场,广阔的市场前景之下被忽略的是大量被遗弃的果渣,实现对果渣的废物利用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且对该行业的发展具有特殊意义。故本研究以黑果腺肋花楸果渣作为原料,通过实现对其中多酚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富集,以达到废渣利用的目的,同时研究其治疗高脂血症的功效。通过响应面设计以研究最优提取方法,获得黑果腺肋花楸果渣中多酚类成分的高得率。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纯化工艺,实现对其中多酚类成分的高效率富集。最后,通过动物高脂血症模型对黑果腺肋花楸多酚降血脂的效果进行评价。具体研究结论如下:(1)确定超声波辅助法提取黑果腺肋花楸果渣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分别选取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液料比、溶剂浓度为影响黑果腺肋花楸果渣多酚的提取优化因素,以黑果腺肋花楸果渣多酚提取量作为试验设计的响应值,通过响应面设计软件对超声辅助提取黑果腺肋花楸果渣多酚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优化后的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550 W,超声时间83 min,液料比20:1 m L/g,乙醇浓度52%,黑果腺肋花楸果渣多酚提取量为61.72±0.16 mg/g。(2)确定大孔树脂的最优型号与最佳纯化条件通过静态吸附解吸试验从4种常见型号的大孔树脂材料中选择性能最佳的一种进行纯化方法学试验。同样通过静态吸附试验与静态解吸试验,确定最佳上样液质量浓度,吸附平衡时间,解吸平衡时间,上样液的p H值,洗脱剂的浓度。动态吸附试验与动态解吸试验,确定上样液的吸附流速,洗脱剂的解吸流速。试验结果表明DM-130型号大孔树脂的吸附、解吸能力较好,优化后的纯化条件为上样液质量浓度4.56 mg/m L,吸附平衡时间4h,解吸平衡时间2h,上样液的p H值4,洗脱剂乙醇的浓度为80%,上样液的吸附流速为2 BV/h,洗脱剂的解吸流速为2 BV/h,在此条件下多酚的纯度可由粗提物的12.52%提高到71.36%。(3)通过动物实验评价黑果腺肋花楸多酚降血脂的效果将60只雄性KM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阳性给药组、黑果腺肋花楸多酚低剂量组、黑果腺肋花楸多酚中剂量组、黑果腺肋花楸多酚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其中正常组小鼠进食普通饲料,其余5组小鼠均进食高脂饲料,阳性给药组给药阿托伐他汀。通过对比各组小鼠血清学指标发现,高脂组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参数指标均显着上升,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参数指标均显着下降。高脂组小鼠与正常模型组小鼠相比,无论从体重增长率、食物利用率以及肝指数均显着升高,结果表明高脂组小鼠已患有高血脂症,造模成功。同食高脂饲料的黑果腺肋花楸多酚低、中、高剂量组,灌胃不同剂量多酚后小鼠血清中TC、TG、LDL-C参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HDL-C参数指标显着升高,肝脏组织中的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降低,同时显着降低了小鼠的体重与肝指数,表明黑果腺肋花楸多酚对患有高血脂症的小鼠具有降血脂的功效。
秦月雯,侯金丽,王萍,王岚,殷小杰,张毅,俞励平,许海玉[4](2020)在《马齿苋“成分-活性-中药功效-疾病”研究进展及关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马齿苋是一种药食同源品,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的功效,为常见中药,作为药物安全性高。马齿苋具有多种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为了充分开发利用马齿苋,加快马齿苋研究的现代化进程,综述马齿苋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对于其"成分-活性-中药功效-疾病"进行关联分析,为马齿苋的现代化研究提供思路。
游伟,张相伦,魏晨,万发春,刘晓牧[5](2019)在《葡萄残渣及其提取物在草食家畜中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葡萄渣营养价值丰富,本文就葡萄残渣及其提取物的营养成分及在草食家畜的应用方面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合理利用葡萄残渣及其提取物作为草食家畜饲料提供理论基础。
王丽莎[6](2019)在《木豆素改善学习记忆作用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文中认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一种多发于老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痴呆最常见的病因,发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中国脑计划已经将AD列为重要关注的三大神经和精神疾病之一。AD发病的危险因素多样化,机制复杂化,尚不明确,为其治疗带来巨大困难。目前AD临床治疗药物仅能减轻症状,不能延缓或终止病理进程,并且有较多的不良反应。因此,AD的新药研发迫在眉睫。从天然产物中发现新药具有巨大的潜力。目前研究显示有多种芪类化合物具有潜在的抗AD作用。木豆素(cajaninstilbeneacid,CSA)是从木豆[Cajanusc cajan(L.)Millsp.]叶中提取的一种活性芪类化合物,具有神经保护等作用。因此推测CSA有可能成为治疗AD的候选药物。在新药研发过程中,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可以对候选药物的动力学特征进行早期评价,提高新药研发成功率,降低成本和风险,获得最有效的治疗药物。目前国内外没有关于CSA改善学习记忆的研究报道,其药物代谢动力学方面仅有两篇文献研究。因此,本研究拟采用不同的动物模型对CSA在学习记忆方面的药理作用进行评价,然后从多个层面揭示其作用机制,最后在整体动物以及细胞水平探讨其体内动力学过程和吸收转运机制。完成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木豆素改善学习记忆障碍的药理作用研究首先建立Aβ寡聚体所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模型,然后采用建立的Aβ寡聚体脑内注射模型以及慢性睡眠剥夺模型,通过空场、物体位置识别、水迷宫和避暗行为学检测方法评价CSA对模型动物学习记忆障碍的药理作用。结果表明,海马CA1区双侧注射Aβ1-42寡聚体(100pmol/只)可以成功建立学习记忆障碍模型;在Aβ寡聚体脑内注射模型和慢性睡眠剥夺模型中,灌胃给予CSA(7.5、15和30mg/kg)不影响模型小鼠的自主活动,可以改善模型小鼠对物体位置的短期辨别记忆能力,提高水迷宫实验中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增强模型小鼠在避暗实验中获得和保持被动回避能力。2.木豆素改善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机制研究首先建立测定小鼠血清和海马组织中色氨酸(tryptophan,Trp)及其代谢产物(犬尿氨酸、犬尿喹啉酸、3-羟基犬尿氨酸、5-羟色胺和5-羟吲哚乙酸)、谷氨酸(glutamicacid,Glu)和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然后从多个层面研究CSA改善Aβ寡聚体所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机制,主要包括:采用尼氏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方法监测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状态以及海马内Aβ的含量;采用建立的分析方法测定Trp及其代谢产物、Glu和GABA的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GluN1和GluN2B受体以及下游PKA/CREB/BDNF/TrkB信号通路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建立的分析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线性、灵敏度和稳定性,可用于比较不同实验组动物体内各待测物含量的差异;CSA改善Aβ1-42寡聚体诱导的学习记忆障碍可能是通过清除海马中Aβ,抑制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活化,维持Trp代谢的正常水平,逆转Glu和GABA水平失调,抑制GluN2B过度表达和上调PKA/CREB/BDNF/TrkB信号通路等发挥作用。3.木豆素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首先鉴定大鼠体内CSA的主要代谢产物并建立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然后采用建立的分析方法研究CSA及其主要代谢产物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和排泄途径,最后基于Caco-2细胞模型研究CSA的肠道吸收转运机制。结果表明,血浆、胆汁和尿液中主要存在五种CSA代谢产物(M1-M5),分别为CSA-3-O-glucuronide、CSA-2-COO-glucuronide、6,12-dihydroxy CSA、3-hydroxy-5-methoxystilbene-3-O-glucuronide和6-hydroxy CSA-3-O-glucuronide,说明葡萄糖醛酸化和氧化反应是其主要代谢途径;建立的分析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线性、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和稳定性,可用于CSA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CSA口服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为44.36%,首过效应使CSA转化成大量的CSA-3-O-glucuronide限制其吸收,CSA的肝肠循环、组织分布和肾脏重吸收等药代动力学特性延缓其体内消除过程,延长作用时间;CSA及其代谢产物M1-M5以胆汁排泄为主,总排泄量约占给药量的78%,CSA以原型形式从胆汁和尿液中排泄的总量约占给药量的0.6%,而M1-M5的总排泄率为81%,说明CSA在体内被广泛代谢,生成大量的代谢产物;CSA在Caco-2细胞模型中以跨细胞膜途径的被动扩散方式进行转运,吸收良好。综上所述,CSA在不同动物模型中均表现出改善学习记忆障碍的药理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清除海马中Aβ,抑制胶质细胞活化,维持Trp代谢正常水平,逆转Glu和GABA水平失调,抑制GluN2B过度表达和上调PKA/CREB/BDNF/TrkB信号通路等有关;CSA 口服时以被动扩散方式迅速吸收,缓慢消除,存在首过效应、肝肠循环、组织分布和肾脏重吸收等药代动力学特性,主要代谢途径为葡萄糖醛酸化和氧化反应,以胆汁排泄为主。本研究有助于了解CSA改善学习记忆障碍的药理作用及其药物代谢动力学规律,为其在治疗AD方面的新药研发奠定基础,并为甚类化合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翟欣[7](2018)在《酿酒葡萄紫檀芪防御酸腐菌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酸腐病是近年来发现的果实成熟后和储藏运输过程中主要病害之一,不仅引起酿酒葡萄采后期烂果发生,而且还严重影响酿酒葡萄及其产品的质量。葡萄酸腐病是由酸腐菌(Geotrichumcitri-aurantii)引起的,目前,对于酸腐菌的防治主要是应用化学杀菌剂,但是这种化学方法不仅会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而且残留在水果表面的杀菌剂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近几年来,植保素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紫檀芪就是葡萄在抵御外界生物或非生物压力下产生的一种重要的植保素。前期通过体外抑菌实验发现紫檀芪能高效抑制酸腐菌活性,然而葡萄中紫檀芪对酸腐菌的防御机制尚不清楚,故本实验围绕葡萄紫檀芪防御酸腐菌的机制进行了研究,分离并鉴定了葡萄防御酸腐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克隆并分析了紫檀芪防御酸腐菌的关键基因,并对关键基因的功能进行验证,研究结果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通过体外平板抑菌实验来探究不同浓度的紫檀芪对酸腐菌的抑制情况,结果表明,随着紫檀芪浓度的增加,抑制效果明显增强,当紫檀芪浓度为400 μg/mL时,抑制率达到79.91%。为探究葡萄体内紫檀芪对酸腐菌的防御情况,用酸腐菌侵染葡萄,从生理水平观察葡萄腐烂情况。研究发现侵染48h时,葡萄开始发生腐烂,并伴有腐烂酸臭气味发出;侵染72h后,葡萄严重腐烂。为抵御病害侵染,葡萄自身会产生次级代谢产物,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UHPLC-QQQ-MS2)技术分离得到两种主要的防御产物白藜芦醇和紫檀芪,并对侵染前后其含量进行检测来探究这些代谢产物在防御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通过酸腐菌侵染显着提高葡萄中白藜芦醇和紫檀芪含量。2.根据相关报道并结合已有的葡萄EST数据库,我们克隆了紫檀芪防御的关键基因白藜芦醇氧-甲基转移酶基因(WgREOM),序列分析表明WgREOM开放阅读框为1116bp,编码305个氨基酸,分子量为34.4 kDa,等电点6.52。进化关系分析表明WgREOM与欧洲葡萄VvROMT属于同一亚家族,并与月季RcOOMT的亲缘关系较近。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WgREOM与欧洲葡萄VvROMT具有95.86%的同源性,与中国月季RcOOMT1、蓖麻RsOMT和荷兰鸢尾IhOMT的同源性分别是65.61%、62.10%和30.57%。3.用酸腐菌侵染葡萄,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目的基因WgREOM在紫檀芪防御酸腐菌的过程中做出的的响应。结果表明WgREOM基因的表达随侵染时间而变化,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侵染24 h时,目的基因WgREOM表达量达到最高,48 h后表达量迅速降低,侵染72 h时几乎不表达。4.利用真核表达系统和HPLC技术对目的基因的功能进行体外验证。首先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PIC9K-REOM,并把含有目的基因WgREOM的载体转进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对其进行诱导表达,使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到相应蛋白,大小约为34.4kDa。之后向含有重组酵母的BMGY培养基中饲喂底物,利用HPLC技术检测到了紫檀芪,在体外证明了 WgREOM具有氧甲基化功能催化产生紫檀芪。
吴雅清[8](2017)在《可口革囊星虫及其多糖的降血脂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可口革囊星虫(Phascolosoma esculenta)是星虫动物门的一个中国特有种,可药食两用,具有益气补血、滋阴降火、通乳等功效。为开发其作为保健食品的潜在价值及扩大其应用范围,本论文针对可口革囊星虫的辅助降血脂功能进行探索,发现其具有显着的降血脂活性。为进一步探索其降血脂活性成分,本论文对可口革囊星虫的多糖进行提取,接着用体外抗氧化实验和脂肪细胞实验进行可口革囊星虫多糖的降血脂活性初筛,最后用动物实验验证,以期挖掘可口革囊星虫及其多糖的降血脂功效,为其在降血脂、预防血栓方面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验依据,为可口革囊星虫的开发、合理利用及和扩大应用范围提供前期基础。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可口革囊星虫降血脂作用研究:将小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1(大豆磷脂软胶囊)、阳性对照组2(降脂灵片)和低剂量星虫组、中剂量星虫组、高剂量星虫组,每组各10只。建立高脂血症模型后,灌胃低、中、高三个剂量(0.675 g/kg、1.35 g/kg、2.7 g/kg)的可口革囊星虫粉,称量小鼠体重和肝重量,检测小鼠血清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水平和肝组织中的TG、TC水平,以及肝组织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计算肝脏系数和动脉硬化指数(AI)。结果显示:三个剂量的可口革囊星虫粉均使高脂血症小鼠血清的TG、TC、LDL-C水平和AI显着降低,显着升高血清的HDL-C水平;中、高剂量的可口革囊星虫粉均显着降低肝组织中TG和TC水平,表明可口革囊星虫具有显着的降血脂作用,能明显改善高脂血症小鼠脂质代谢紊乱,减少脂质积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中、高剂量的可口革囊星虫粉均能显着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肝组织中AST和ALT活性,改善高脂饮食带来的肝损伤。低、中、高剂量的可口革囊星虫粉均使高脂血症小鼠肝组织中SOD活性显着提高,表明可口革囊星虫能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可口革囊星虫具有显着的降血脂作用和肝脏保护作用,推测其机理可能与抗氧化作用有关。(2)可口革囊星虫多糖的提取:采用热水提取、复合酶酶解得到可口革囊星虫多糖,提取率为63.09%,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为31.08%。(3)可口革囊星虫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亚铁离子螯合实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实验、羟自由基清除实验和总多酚的测定对可口革囊星虫多糖的体外抗氧化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0mg/mL的可口革囊星虫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56.51%(半数有效浓度EC50为1.16 mg/mL)、对亚铁离子的螯合率为18.59%(EC50为6.41 mg/mL)、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为43.30%、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为23.75%(EC50为2.30 mg/mL)及总多酚用没食子酸当量表示为36.63±5.08 mg/g,表明可口革囊星虫多糖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能力。(4)可口革囊星虫多糖对3T3-L1前脂肪细胞的影响:采用MTT方法,测定细胞存活率,考察可口革囊星虫多糖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的影响,初步确定给药浓度;用地塞米松、胰岛素、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组成的分化液将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同时设立对照组和给药组,给药组给予不同浓度梯度的可口革囊星虫多糖干预,诱导分化8天后,经油红O染色考察可口革囊星虫多糖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用异丙醇溶解测定细胞分化率,同时检测脂肪细胞中甘油三酯的累积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蛋白表达,初步探讨可口革囊星虫多糖对脂肪细胞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可口革囊星虫多糖的最佳给药浓度为0.1 mg/mL,该浓度对3T3-L1前脂肪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与未加可口革囊星虫多糖的正常组相比较,0.1 mg/mL的可口革囊星虫多糖能抑制脂肪细胞的形成,降低3T3-L1前脂肪细胞的分化率,减少TG累积,上调SirT1的蛋白表达,下调PPARγ的蛋白表达,表明可口革囊星虫多糖具有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的作用。(5)可口革囊星虫多糖降血脂作用研究:以高脂血症小鼠为动物模型,灌胃给予1.35 g/kg可口革囊星虫粉和0.2 g/kg、0.4 g/kg、0.8 g/kg的可口革囊星虫多糖,检测血清和肝脏各项指标。结果显示:可口革囊星虫粉和低、中、高剂量的可口革囊星虫多糖均能够显着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血清中TC、TG、LDL-C水平和AI,使HDL-C水平显着升高,以及显着降低肝组织中TC和TG水平,具有显着的降血脂作用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可口革囊星虫粉和低、中、高剂量的可口革囊星虫多糖均能够显着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肝脏系数,显着降低血清和肝组织中AST和ALT活性,对高脂血症引起的肝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口革囊星虫粉和低、中、高剂量的可口革囊星虫多糖均能使高脂血症小鼠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着降低,中、高剂量的可口革囊星虫多糖均能显着提高血清中SOD活性,具有提高机体抗氧化物酶活性,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累积的作用,能够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可口革囊星虫及其多糖具有显着的降血脂活性和肝脏保护作用,推测其降血脂活性可能是通过抗氧化起作用。综上,可口革囊星虫的降血脂活性尚未见文献报道,本论文首次对可口革囊星虫的降血脂活性进行探索并证实可口革囊星虫及其多糖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小鼠均具有显着的降血脂功效,能改善脂质代谢紊乱,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风险,还能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对高脂血症引起的肝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效果均与已知临床使用的保健品大豆磷脂软胶囊相一致,提示可口革囊星虫具有开发成降血脂保健品的潜在价值,对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意义。此外,可口革囊星虫多糖还具有体外抗氧化能力及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的作用,提示可口革囊星虫多糖可能是通过抗氧化及抑制脂肪细胞形成起到降血脂的效果。然而关于可口革囊星虫的降血脂作用机制以及物质基础还等待进一步研究确证。
庞道然[9](2017)在《龙血通络胶囊的化学成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龙血竭为百合科龙血树属剑叶龙血树Dracaena cochinchinensis(Lour.)S.C.Chen含脂木材经乙醇提取而得的树脂,在我国云南、广西及东南亚国家均有分布,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敛疮止血等功效,临床上作为血竭的代用品使用。龙血通络胶囊是本课题组前期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科技研制成功的治疗中风病中经络(轻中度脑梗死)恢复期血瘀证的有效部位新药,于2013年7月取得新药证书和生产文号(国药证字Z20130007,国药证字Z20130008),其原料药为龙血竭酚类提取物。我们前期对龙血竭酚类提取物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分离并鉴定了 57个酚类化合物。为进一步阐明龙血通络胶囊治疗脑缺血的药效物质基础,本课题采用LCMS-IT-TOF技术对龙血竭酚类提取物中酚类成分进行导向分离,并采用脂多糖(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活化模型和缺氧缺糖/再灌注(OGD/R)诱导的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损伤模型对单体化合物进行了活性筛选。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结果:一、通过系统查阅国内外文献,对剑叶龙血树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文献研究表明,剑叶龙血树中主要含有二氢查耳酮类、查耳酮类、黄烷类、高异黄烷类、高异黄酮类、二氢黄酮类、黄酮类、二苯乙烯类、黄酮寡聚体类等酚类成分,螺甾烷醇型皂苷、异螺甾烷醇型皂苷、呋甾烷醇型皂苷、变形螺甾烷醇型皂苷等甾体皂苷类成分,木脂素类成分,植物甾醇类成分和胆甾烷类成分;药理活性主要包括脑缺血保护、抗动脉粥样硬化、心肌保护、改善血液流变性、抗血栓、抗血小板聚集、抗炎、抗糖尿病、抗菌、抗氧化、促进伤口愈合等。二、以LCMS-IT-TOF液质联用系统为导向,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柱色谱、半制备HPLC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综合运用UV、IR、MS、1H NMR、13C NMR、2D NMR等波谱分析技术以及X-ray单晶衍射法、计算电子圆二色谱法、圆二色谱法等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龙血通络胶囊原料药龙血竭酚类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9个化合物,包括:4个黄酮三聚体类:剑叶龙血素N(1)、剑叶龙血素O(2)、剑叶龙血素 P(3)、dracophone(11);2个黄酮二聚体类:(-)-cochinchinenin I(4)、(+)-cochinchinenin I(5);4 个龙血树酮类:(7R,12bR)-7,10-二羟基-4,11-二甲氧基龙血树酮(6)、(7S,12bS)-11-羟基-1,10-二甲氧基龙血树酮(7)、(7S,12bS)-10,11-二羟基-1-甲氧基龙血树酮(8)、10-羟基-11-甲氧基龙血树酮(12);4个高异黄烷(酮)及类似物:(3S)-3,7,4’-二羟基-5-甲氧基高异黄烷酮醇(9)、(3R)-7,4’-二羟基-6-甲氧基高异黄烷(10)、7,4’-二羟基-5-甲氧基高异黄烷酮(13)、5,4’-二羟基-7-甲氧基高异黄酮(14);3个木脂素类:裂环异落叶松脂素(15)、丁香脂素(16)、刺五加酮(17);1 个黄酮类:5,7-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18)和1个孕甾烷类似物:androstan-1,4-dien-3,16-dione(19)。其中1~10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9为首次从百合科植物中分到,13、14、18为首次从龙血树属植物中分到。通过计算电子圆二色谱法(计算ECD法)确定了化合物4~8的绝对构型,化合物6的结构通过X-ray单晶衍射法进一步得到证明,通过与文献比对圆二色光谱确定了化合物1-3的绝对构型,通过与文献比对比旋光值确定了化合物9、10的绝对构型。此外,通过计算ECD法确定了课题组前期分离得到的7个黄酮二聚体的绝对构型。三、采用脂多糖(LPS)诱导BV-2小胶质细胞释放一氧化氮(NO)模型对分离得到的部分单体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活性筛选,结果表明黄酮寡聚体类、查耳酮类成分能明显抑制脂多糖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释放NO,具有潜在的抗神经炎症活性。利用OGD/R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模型对酚类单体化合物进行了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活性研究,结果表明黄酮寡聚体类成分对PC12细胞OGD/R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张建芳[10](2017)在《三棱类药用资源的药理作用和活性成分比较研究》文中指出论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综述了荆三棱和黑三棱的药理作用和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第二章和第三章为具体实验内容,相关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二章荆三棱与黑三棱的“破血消症”生物活性及物质基础比较研究第一节荆三棱和黑三棱的体外抗凝血作用研究通过比较两种三棱的水提物、乙醇提取物及不同萃取部位对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以及凝血时间PT和TT的影响,筛选出活性部位。结果表明,两种三棱的乙醇提取物对体外血浆的ADP、PT和TT均有显着作用;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均可显着降低体外血浆的ADP,延长PT和TT,呈一定剂量依赖关系。第二节荆三棱和黑三棱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的活血化瘀作用采用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和冰水浴复制急性血瘀大鼠模型,通过测定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及血小板聚集率(ADP)等指标,比较荆三棱和黑三棱的乙酸乙酯(SYE、SSE)和正丁醇部位(SYB、SSB)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综合评价两种三棱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的总活血化瘀效应。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各项指标均有显着性差异;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的不同剂量组均能较好的改善血瘀模型大鼠的各项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得到各组活血化瘀的效果强弱依次为:DS、SYE1>SYB1、SSE1>SYE2、SSE2>SYB2、SSB1、SSB2,即阳性对照组、荆三棱乙酸乙酯部位高剂量组>黑三棱乙酸乙酯部位高剂量组、荆三棱正丁醇部位高剂量组>荆、黑三棱乙酸乙酯低剂量组>荆三棱正丁醇部位高剂量组,黑三棱正丁醇部位高、低剂量组。表明,两种三棱的乙酸乙酯部位的活血化瘀效果强于各自的正丁醇部位;其高剂量组的作用效果强于低剂量组,且存在剂量依赖关系。另外,荆三棱的乙酸乙酯部位活血化瘀效果与复方丹参滴丸阳性药的作用相当,强于黑三棱的乙酸乙酯部位。第三节:荆三棱和黑三棱的乙酸乙酯部位UFLC-Q-TOF/MS/MS分析采用快速液相与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FLC-Q-TOF/MS/MS)联用技术,对荆三棱和黑三棱的乙酸乙酯部位(Sy-Ⅱ、Ss-Ⅱ)整体化学成分进行鉴别,并比较二者化学成分的差异。结果,通过对照品对照、准确分子量、裂解碎片和相关文献对数据进行分析,共鉴定出82个成分,包括异香豆素素类(11个)、呫吨酮类(11个)、芪类(5)、有机酸类(40个)、黄酮类(12个)、蒽醌类(5个)。其中Sy-Ⅱ和Ss-Ⅱ中相似成分有65种,主要为酚类成分,可初步推测这些化合物可能是三棱活血化瘀作用的物质基础。第三章荆三棱药用部位块茎和非药用部位地上部分的抗凝血、抗血小板聚集和抗炎作用研究第一节荆三棱地上部分和块茎的体外抗凝血,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研究通过体外实验系统地比较荆三棱地上部分和块茎的不同提取物的抗凝血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结果发现,地上部分和块茎的乙酸乙酯部位(A-Ⅱ和T-Ⅱ)及正丁醇部位能剂量依赖性的抑制ADP,延长凝血时间(TT和PT)。第二节荆三棱地上部分和块茎的乙酸乙酯部位的活血化瘀作用比较荆三棱地上部分和块茎的乙酸乙酯部位(A-Ⅱ,T-Ⅱ)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和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结果表明,A-Ⅱ和T-Ⅱ能显着延长血瘀模型大鼠的凝血时间(TT、PT和APTT),并显着降低ADP和FIB含量。虽然块茎乙酸乙酯部位(T-Ⅱ)活血化瘀作用强于地上部分(A-Ⅱ),但是也发现地上部分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第三节荆三棱地上部分和块茎的乙酸乙酯部位对脓毒性休克小鼠的保护作用观察荆三棱地上部分和块茎的乙酸乙酯部位(A-Ⅱ,T-Ⅱ)对LPS诱导的脓毒性休克小鼠炎症及器官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比,给予LPS腹腔注射6h后,LPS组小鼠的血清、肝、肺组织中的TNF-α和IL-6含量明显升高;肺泡间隔增厚、充血、水肿,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肝细胞肿胀、片状坏死,炎性细胞浸润明显。给药组(A-Ⅱ和T-Ⅱ)能显着降低内毒素模型小鼠血清、肝、肺组织中TNF-α和IL-6的表达水平,减轻肝、肺组织的炎症损伤。第四节荆三棱地上部分和块茎的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采用HPLC法分析荆三棱地上部分和块茎的乙酸乙酯部位(A-Ⅱ,T-Ⅱ)中的化学成分,并研究了部分共有成分的抗凝血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结果,检测到13个共有成分,包括酚酸类(5个)、异香豆素类(3个)、芪类(2个)、咕吨酮类(1个)、蒽醌类(1个)。其中2,7-二羟基咕吨酮、三棱双苯内酯、三棱双苯内酯B,和sciryagarol Ⅰ能显着延长TT和PT,抑制ADP,具有明显的抗凝血和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二、葡萄籽多羟基芪类提取物对高脂家兔抗氧化作用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葡萄籽多羟基芪类提取物对高脂家兔抗氧化作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芍药籽中单萜苷和低聚芪类化合物的分离、鉴定及其对HepG2细胞脂质积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芍药籽研究概述 |
1.1.1 芍药籽概述 |
1.1.2 芍药籽研究现状 |
1.2 单萜苷类化合物的研究 |
1.2.1 单萜苷类化合物概述 |
1.2.2 单萜苷类化合物的提取 |
1.2.3 单萜苷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 |
1.2.4 单萜苷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
1.3 低聚芪类化合物的研究 |
1.3.1 低聚芪类化合物概述 |
1.3.2 低聚芪类化合物的提取 |
1.3.3 低聚芪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 |
1.3.4 低聚芪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
1.4 脂质积累 |
1.4.1 肝脏脂质积累 |
1.4.2 单萜苷和低聚芪类化合物对肝脏脂质积累的研究现状 |
1.5 立题背景及意义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原料与试剂 |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芍药籽籽仁、籽壳及籽油含量的测定 |
2.2.2 芍药籽基本成分分析 |
2.2.3 芍药籽油主要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的测定 |
2.2.4 芍药籽油微量伴随物的测定 |
2.2.5 芍药籽活性成分的提取 |
2.2.6 芍药籽提取物的UPLC-QTOF-MS分析 |
2.2.7 单萜苷类化合物的提取与条件优化 |
2.2.8 低聚芪类化合物的提取与条件优化 |
2.2.9 细胞的基本培养 |
2.2.10 油酸诱导高脂细胞模型的建立 |
2.2.11 细胞活力的测定 |
2.2.12 细胞内脂质积累相关指标的测定试验 |
2.2.13 细胞油红O染色 |
2.2.14 细胞脂质积累测定 |
2.2.15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芍药籽的基本成分分析 |
3.1.1 芍药籽中基本成分含量 |
3.1.2 芍药籽油的主要脂肪酸和甘油三酯含量 |
3.1.3 芍药籽油的主要微量伴随物含量 |
3.2 芍药籽提取物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
3.2.1 芍药籽提取物的定性分析 |
3.2.2 芍药籽提取物的定量分析 |
3.3 籽仁中单萜苷类化合物提取条件的优化 |
3.3.1 提取溶剂的确定 |
3.3.2 超声时间的确定 |
3.3.3 乙醇体积分数的确定 |
3.3.4 料液比的确定 |
3.4 籽仁中单萜苷类化合物的纯化 |
3.4.1 大孔吸附树脂的选型结果 |
3.4.2 静态洗脱条件优化 |
3.4.3 动态洗脱曲线 |
3.5 籽壳中低聚芪类化合物提取条件的优化 |
3.5.1 提取溶剂的确定 |
3.5.2 超声时间的确定 |
3.5.3 乙醇体积分数的确定 |
3.5.4 料液比的确定 |
3.6 籽壳中低聚芪类化合物的纯化 |
3.6.1 大孔吸附树脂的选型结果 |
3.6.2 静态洗脱条件优化 |
3.6.3 动态洗脱曲线 |
3.7 HepG2 细胞高脂评价模型建立 |
3.7.1 油酸诱导对细胞存活率和甘三酯含量的影响 |
3.7.2 油酸处理对细胞脂质积累的影响 |
3.8 单萜苷类化合物对HepG2 细胞脂质积累的影响 |
3.8.1 单萜苷类化合物干预浓度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3.8.2 单萜苷类化合物对细胞内脂质水平的影响 |
3.8.3 单萜苷类化合物对细胞脂质积累的影响 |
3.9 低聚芪类化合物对HepG2 细胞脂质积累的影响 |
3.9.1 低聚芪类化合物干预浓度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3.9.2 低聚芪类化合物对细胞内脂质水平的影响 |
3.9.3 低聚芪类化合物对细胞脂质积累的影响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图表 |
附录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新资源蛋白桑叶片主要药效成分及其体外降糖活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新资源蛋白桑叶片主要药效成分评价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1.3 结果与分析 |
1.4 小结 |
第二章 新资源蛋白桑叶片中绿原酸和黄酮类物质评价 |
2.1 材料与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法检测蛋白桑叶片中DNJ含量 |
3.1 材料与仪器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新资源蛋白桑叶片体外降糖及抗氧化活性评价 |
4.1 材料与试剂 |
4.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多元统计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讨论 |
6.1 中药质量评价 |
6.2 桑叶总黄酮检测方法 |
6.3 桑叶DNJ检测方法 |
6.4 桑叶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与DNJ含量相关性 |
6.5 蛋白桑桑叶质量与产地相关性 |
6.6 桑叶抗氧化活性与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的相关性 |
6.7 蛋白桑资源开发与利用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黑果腺肋花楸多酚的提取、纯化及降血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黑果腺肋花楸的概述 |
1.2 高脂血症与降血脂的研究 |
1.3 植物多酚概述 |
1.4 本课题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黑果腺肋花楸多酚提取工艺研究 |
2.1 材料与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黑果腺肋花楸多酚纯化工艺研究 |
3.1 材料与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黑果腺肋花楸多酚降血脂研究 |
4.1 材料与仪器 |
4.2 试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马齿苋“成分-活性-中药功效-疾病”研究进展及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本草考证、品种鉴定与资源分布 |
1.1 名称考证 |
1.2 质量评价及炮制考证 |
1.3 药性与功效考证 |
1.4 品种鉴定及资源分布 |
2 化学成分 |
2.1 生物碱类 |
2.2 黄酮类 |
2.3 萜类及甾醇类 |
2.4 有机酸类 |
2.5 多糖类 |
2.6 香豆素类 |
2.7 维生素和矿物质 |
2.8 其他 |
3 药理作用及其机制 |
3.1 调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 |
3.2 镇痛、抗炎、抑菌 |
3.3 抗肿瘤 |
3.4 抗氧化和抗衰老 |
3.5 保肝作用 |
3.6 增强免疫作用 |
3.7 对骨骼肌、平滑肌的作用 |
4 主治疾病的现代研究 |
4.1 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 |
4.2 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 |
4.3 对AD的治疗作用 |
5 马齿苋的提取方法与药理作用之间的关联研究 |
6 马齿苋“成分-药理活性-中药功效-疾病-证候”关联分析 |
7 结语 |
(5)葡萄残渣及其提取物在草食家畜中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葡萄残渣的营养成分及其提取物 |
2 葡萄残渣及其提取物在草食家畜中的研究与应用 |
2.1 生产性能 |
2.1.1 牛 |
2.1.2 羊 |
2.1.3 兔 |
2.2氧化应激 |
2.3 繁殖性能 |
2.4 甲烷排放 |
2.5肉类制品 |
3 小结 |
(6)木豆素改善学习记忆作用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表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
1 AD的分类 |
2 AD发病的危险因素 |
2.1 遗传和基因突变 |
2.2 年龄 |
2.3 性别 |
2.4 睡眠障碍 |
2.5 血管因素 |
2.6 其他因素 |
3 AD的发病机制 |
3.1 Aβ假说 |
3.2 Tau蛋白假说 |
3.3 胆碱能假说 |
3.4 神经炎症假说 |
3.5 犬尿氨酸通路假说 |
3.6 兴奋性毒性假说 |
4 AD的治疗 |
4.1 临床用药 |
4.2 临床治疗新希望 |
4.3 芪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
第二节 木豆素的药理作用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
1 CSA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1.1 抗菌作用 |
1.2 抗炎作用 |
1.3 抗氧化作用 |
1.4 抗骨质疏松作用 |
1.5 神经保护作用 |
2 CSA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进展 |
2.1 体内吸收与分布 |
2.2 药物相互作用 |
第三节 立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木豆素改善学习记忆障碍的药理作用研究 |
第一节 Aβ寡聚体所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模型的建立 |
1 材料 |
1.1 药品与试剂 |
1.2 仪器 |
1.3 动物 |
2 方法 |
2.1 可溶性Aβ_(1-42)寡聚体的制备和表征 |
2.2 动物分组 |
2.3 手术造模 |
2.4 行为学检测 |
2.5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Aβ_(1-42)寡聚体的形态 |
3.2 Aβ_(1-42)寡聚体脑内注射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
3.3 Aβ_(1-42)寡聚体脑内注射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 |
3.4 Aβ_(1-42)寡聚体脑内注射对小鼠辨别指数的影响 |
3.5 Aβ_(1-42)寡聚体脑内注射对小鼠避暗成绩的影响 |
3.6 Aβ_(1-42)寡聚体脑内注射对小鼠水迷宫成绩的影响 |
4 讨论 |
4.1 Aβ种类的选择 |
4.2 Aβ寡聚体体外制备方法的选择 |
4.3 Aβ寡聚体注射剂量的选择 |
4.4 Aβ寡聚体脑内注射部位的比较 |
4.5 空场和避暗实验的调整改进 |
第二节 CSA改善Aβ寡聚体所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研究 |
1 材料 |
1.1 药品与试剂 |
1.2 仪器 |
1.3 动物 |
2 方法 |
2.1 CSA的制备 |
2.2 药物配制 |
2.3 可溶性Aβ_(1-42)寡聚体的制备 |
2.4 分组、造模及给药 |
2.5 行为学检测 |
2.6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CSA对模型小鼠体重的影响 |
3.2 CSA对模型小鼠辨别指数的影响 |
3.3 CSA对模型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 |
3.4 CSA对模型小鼠水迷宫成绩的影响 |
3.5 CSA对模型小鼠避暗成绩的影响 |
4 讨论 |
4.1 Aβ_(1-42)寡聚体脑内注射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
4.2 CSA对Aβ_(1-42)寡聚体所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 |
第三节 CSA改善慢性睡眠剥夺所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研究 |
1 材料 |
1.1 药品与试剂 |
1.2 仪器 |
1.3 动物 |
2 方法 |
2.1 药物配制 |
2.2 动物分组 |
2.3 慢性睡眠剥夺实验 |
2.4 给药 |
2.5 行为学检测 |
2.6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CSA对慢性睡眠剥夺模型小鼠体重的影响 |
3.2 CSA对慢性睡眠剥夺模型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 |
3.3 CSA对慢性睡眠剥夺模型小鼠辨别指数的影响 |
3.4 CSA对慢性睡眠剥夺模型小鼠水迷宫成绩的影响 |
3.5 CSA对慢性睡眠剥夺模型小鼠避暗成绩的影响 |
4 讨论 |
第三章 木豆素改善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机制研究 |
第一节 色氨酸代谢产物及相关神经递质分析方法的建立 |
1 材料 |
1.1 药品与试剂 |
1.2 仪器 |
1.3 动物 |
2 方法 |
2.1 生物样品采集 |
2.2 标准溶液和质控样品的配制 |
2.3 样品的处理 |
2.4 LC-MS/MS分析 |
2.5 方法学验证 |
2.6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专属性 |
3.2 线性、最低检测限和最低定量限 |
3.3 精密度 |
3.4 稳定性 |
4 讨论 |
4.1 质谱条件的优化 |
4.2 色谱条件的优化 |
4.3 样品处理方法的优化 |
4.4 方法学验证 |
第二节 木豆素改善Aβ寡聚体所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机制研究 |
1 材料 |
1.1 药品与试剂 |
1.2 仪器 |
1.3 动物 |
2 方法 |
2.1 动物实验及样品采集 |
2.2 冰冻切片 |
2.3 尼氏染色 |
2.4 免疫荧光 |
2.5 LC-MS/MS分析 |
2.6 Western blot检测 |
2.7 图像分析 |
2.8 数据统计 |
3 结果 |
3.1 CSA对海马区神经元的影响 |
3.2 CSA对海马区胶质细胞的影响 |
3.3 CSA对海马区Aβ的影响 |
3.4 CSA对Trp及其代谢产物、Glu和GABA的影响 |
3.5 CSA对海马区GluN2B和GluN1受体的影响 |
3.6 CSA对海马区PKA/CREB/BDNF/TrkB信号通路的影响 |
4 讨论 |
4.1 CSA对海马区神经元的影响 |
4.2 CSA对海马区Aβ和胶质细胞的影响 |
4.3 CSA对Trp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 |
4.4 CSA对海马区Glu和GABA的影响 |
4.5 CSA对海马区NMDARs及下游PKA/CREB/BDNF/TrkB通路的影响 |
第四章 木豆素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
第一节 大鼠体内CSA主要代谢产物的鉴定 |
1 材料 |
1.1 药品与试剂 |
1.2 仪器 |
1.3 动物 |
2 方法 |
2.1 颈静脉和胆管插管手术 |
2.2 给药和样品采集 |
2.3 样品处理 |
2.4 HPLC-DAD-MS/MS分析 |
2.5 UPLC-Q-TOF分析 |
3 结果 |
3.1 CSA裂解规律和紫外吸收特征 |
3.2 代谢物M1和M2的鉴定 |
3.3 代谢物M3的鉴定 |
3.4 代谢物M4的鉴定 |
3.5 代谢物M5的鉴定 |
4 讨论 |
第二节 大鼠生物样品中CSA分析方法的建立 |
1 材料 |
1.1 药品与试剂 |
1.2 仪器 |
1.3 动物 |
2 方法 |
2.1 标准溶液的配制 |
2.2 标准样品和质控样品的配制 |
2.3 生物样品的处理 |
2.4 HPLC-UV分析 |
2.5 方法学验证 |
3 结果 |
3.1 专属性 |
3.2 线性、最低检测限和最低定量限 |
3.3 精密度、准确度和回收率 |
3.4 稳定性 |
4 讨论 |
4.1 内标的选择 |
4.2 HPLC-UV检测条件的确定 |
4.3 血浆样品处理方法的优化 |
4.4 方法学验证 |
第三节 CSA及M1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1 材料 |
1.1 药品与试剂 |
1.2 仪器 |
1.3 动物 |
2 方法 |
2.1 颈静脉插管手术 |
2.2 给药和样品采集 |
2.3 样品处理 |
2.4 HPLC-UV分析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 |
3.1 给予CSA后血浆样品中CSA和M1的HPLC-UV分析 |
3.2 静脉给药后CSA和M1的药代动力学特性 |
3.3 口服给药后CSA和M1的药代动力学特性 |
4 讨论 |
4.1 首过效应 |
4.2 肝肠循环 |
4.3 组织分布 |
第四节 CSA及其主要代谢产物在大鼠体内排泄途径的研究 |
1 材料 |
1.1 药品与试剂 |
1.2 仪器 |
1.3 动物 |
2 方法 |
2.1 颈静脉和胆管插管手术 |
2.2 给药和样品采集 |
2.3 样品处理 |
2.4 HPLC-UV分析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 |
3.1 CSA及其代谢产物M1-M5在大鼠胆汁中的排泄率 |
3.2 CSA及其代谢产物M1-M5在大鼠尿液中的排泄 |
4 讨论 |
第五节 CSA肠道吸收转运机制研究 |
1 材料 |
1.1 药品与试剂 |
1.2 仪器 |
2 方法 |
2.1 细胞培养 |
2.2 CSA对Caco-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2.3 Caco-2单层细胞模型的制备 |
2.4 药物转运实验 |
2.5 Caco-2细胞模型的验证 |
2.6 CSA在Caco-2细胞模型上转运机制研究 |
2.7 数据计算与处理 |
3 结果 |
3.1 CSA对Caco-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3.2 细胞模型的建立 |
3.3 CSA在Caco-2细胞模型上的转运机制 |
4 讨论 |
4.1 Caco-2细胞模型的建立 |
4.2 CSA样品的检测和处理方法 |
4.3 接收液的选择 |
4.4 转运时间的选择 |
4.5 CSA在Caco-2细胞模型上的吸收特性 |
4.6 CSA在Caco-2细胞模型上的转运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酿酒葡萄紫檀芪防御酸腐菌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葡萄简介 |
2 芪类化合物简介 |
3 芪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
3.1 抗菌作用 |
3.2 抗癌作用 |
3.3 抗氧化作用 |
3.4 降血脂作用 |
4 葡萄酸腐病简介 |
5 本文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第二章 葡萄防御产物的分离和鉴定及关键基因克隆和分析 |
第一节 葡萄酸腐病防御产物的分离及鉴定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 |
2.1 主要仪器 |
2.2 主要试剂 |
2.3 试验材料 |
2.4 供式菌种 |
3 实验方法 |
3.1 紫檀芪对酸腐菌的体外平板抑菌实验 |
3.2 酸腐菌针刺侵染葡萄 |
3.3 葡萄果实中芪类化合物的提取 |
3.4 葡萄果实中的芪类化合物的鉴定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不同浓度的紫檀芪对酸腐菌的平板抑菌结果 |
4.2 酸腐菌侵染葡萄后腐烂情况 |
4.3 葡萄果实内芪类化合物的鉴定 |
4.4 葡萄果实内芪类化合物的含量变化 |
5 讨论 |
第二节 紫檀芪防御关键基因的克隆及分析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 |
2.1 主要仪器 |
2.2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
2.3 引物 |
3 实验方法 |
3.1 葡萄总RNA提取及第一链cDNA的合成 |
3.2 防御关键基因的扩增 |
3.3 回收产物的T连接及转化 |
3.4 重组质粒的提取、鉴定及测序分析 |
3.5 目的基因的序列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目的基因PCR扩增结果 |
4.2 目的基因的序列分析 |
4.3 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对 |
4.4 进化关系分析 |
5 讨论 |
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目的基因在酸腐菌胁迫下的表达分析及体外验证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 |
2.1 主要仪器 |
2.2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
2.3 菌株及载体 |
2.4 试验材料 |
2.5 引物 |
3 实验方法 |
3.1 酸腐菌针刺侵染葡萄 |
3.2 总RNA的提取及第一链cDNA合成 |
3.3 qRT-PCR验证WgREOM在葡萄体内防御酸腐菌的响应 |
3.4 数据处理 |
3.5 目的基因连接pGM-T载体及鉴定 |
3.6 真核表达载体pPIC9K-REOM的构建 |
3.7 重组质粒转化毕赤酵母GS115 |
3.8 重组酵母的诱导表达 |
3.9 表达产物的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 |
3.10 表达产物的HPLC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WgREOM基因在防御酸腐菌过程中的表达情况 |
4.2 重组载体pGM-T-REOM的鉴定 |
4.3 真核表达载体pPIC9K-REOM的鉴定 |
4.4 验证重组蛋白在体外酵母的表达 |
4.5 重组蛋白在防御中生物学功能的验证 |
5 讨论 |
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1 主要研究成果 |
2 创新点 |
3 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可口革囊星虫及其多糖的降血脂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降血脂的研究进展 |
1.2.1 高脂血症简介 |
1.2.2 高脂血症危害 |
1.2.3 高脂血症的防治措施 |
1.2.4 降血脂的生物活性物质 |
1.2.5 降血脂的作用机理 |
1.2.6 降血脂活性的评价方法 |
1.3 可口革囊星虫的研究进展 |
1.3.1 星虫动物门的研究概况 |
1.3.2 可口革囊星虫的形态与生态特征 |
1.3.3 可口革囊星虫的化学成分 |
1.3.4 可口革囊星虫的药理活性 |
1.3.5 可口革囊星虫的产品开发 |
1.4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可口革囊星虫降血脂作用初探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样品 |
2.1.2 实验动物及饲料 |
2.1.3 实验试剂 |
2.1.4 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样品处理 |
2.2.2 实验动物分组及小鼠高脂血症模型建立 |
2.2.3 肝脏外观观察和肝脏系数的计算 |
2.2.4 血清中血脂指标的测定及动脉粥样硬化指数的计算 |
2.2.5 肝组织蛋白含量测定和血脂指标的测定 |
2.2.6 肝组织AST和 ALT活性的测定 |
2.2.7 肝组织SOD活性的测定 |
2.2.8 数据处理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可口革囊星虫对小鼠外观及体重的影响 |
2.3.2 可口革囊星虫对小鼠肝脏外观和肝脏系数的影响 |
2.3.3 可口革囊星虫对小鼠血清血脂水平的影响 |
2.3.4 可口革囊星虫对小鼠肝组织血脂水平的影响 |
2.3.5 可口革囊星虫对小鼠肝组织AST和 ALT活性的影响 |
2.3.6 可口革囊星虫对小鼠肝组织SOD活性的影响 |
2.4 小结与讨论 |
第3章 可口革囊星虫多糖的提取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1.1 实验样品 |
3.1.2 实验试剂 |
3.1.3 实验耗材 |
3.1.4 仪器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可口革囊星虫多糖的提取 |
3.2.2 多糖提取率的计算 |
3.2.3 多糖含量的测定 |
3.2.4 多糖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3.2.5 多糖中硫酸根含量的测定 |
3.2.6 多糖分子量的测定 |
3.2.7 多糖中单糖的分析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可口革囊星虫多糖的提取率及含量 |
3.3.2 可口革囊星虫多糖分子量的测定结果 |
3.3.3 单糖分析结果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可口革囊星虫多糖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1.1 实验样品 |
4.1.2 实验试剂 |
4.1.3 仪器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4.2.2 亚铁离子螯合能力的测定 |
4.2.3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4.2.4 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4.2.5 总多酚的测定 |
4.2.6 数据处理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可口革囊星虫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4.3.2 可口革囊星虫多糖对亚铁离子的鳌合作用 |
4.3.3 可口革囊星虫多糖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4.3.4 可口革囊星虫多糖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4.3.5 总多酚的测定结果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5章 可口革囊星虫多糖对3T3-L1前脂肪细胞的影响 |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1.1 细胞株 |
5.1.2 实验样品 |
5.1.3 实验试剂 |
5.1.4 实验耗材 |
5.1.5 仪器设备 |
5.2 实验方法 |
5.2.1 试剂配制 |
5.2.2 细胞复苏、传代与冻存 |
5.2.3 药物浓度初筛 |
5.2.4 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试验 |
5.2.5 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 |
5.2.6 油红O染色及细胞分化率的计算 |
5.2.7 脂肪细胞中甘油三酯含量测定 |
5.2.8 3T3-L1 细胞中SirT1、PPARγ 蛋白表达 |
5.2.9 数据处理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可口革囊星虫多糖溶液的浓度初筛结果 |
5.3.2 可口革囊星虫多糖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的影响 |
5.3.3 可口革囊星虫多糖对3T3-L1细胞分化的影响 |
5.3.4 可口革囊星虫多糖对3T3-L1细胞中甘油三酯含量的影响 |
5.3.5 可口革囊星虫对3T3-L1 细胞SirT1、PPARγ蛋白表达的影响 |
5.4 小结与讨论 |
第6章 可口革囊星虫多糖降血脂作用研究 |
6.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6.1.1 实验样品 |
6.1.2 实验动物及饲料 |
6.1.3 实验试剂 |
6.1.4 仪器设备 |
6.2 实验方法 |
6.2.1 实验动物分组及小鼠高脂血症模型建立 |
6.2.2 小鼠血清和肝脏的处理 |
6.2.3 肝脏外观观察和肝脏系数的计算 |
6.2.4 血清中血脂指标的测定及动脉粥样硬化指数的计算 |
6.2.5 肝组织蛋白含量测定和血脂指标的测定 |
6.2.6 血清和肝组织中AST和 ALT活性的测定 |
6.2.7 血清中SOD活性的测定 |
6.2.8 血清中MDA含量的测定 |
6.2.9 肝组织病理切片染色 |
6.2.10 数据处理 |
6.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3.1 可口革囊星虫多糖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
6.3.2 可口革囊星虫多糖对小鼠肝脏外观和肝脏系数的影响 |
6.3.3 可口革囊星虫多糖对小鼠血清血脂水平的影响 |
6.3.4 可口革囊星虫多糖对小鼠肝组织血脂水平的影响 |
6.3.5 可口革囊星虫多糖对小鼠血清和肝组织AST和 ALT活性的影响 |
6.3.6 可口革囊星虫多糖对小鼠血清SOD活性的影响 |
6.3.7 可口革囊星虫多糖对小鼠血清MDA含量的影响 |
6.3.8 肝组织病理切片结果 |
6.4 小结与讨论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课题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录A 具有降血脂作用的多糖 |
(9)龙血通络胶囊的化学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剑叶龙血树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1 化学成分研究 |
2 药理活性研究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章 龙血通络胶囊的化学成分研究 |
1 概述 |
2 实验部分 |
3 新化合物结构鉴定 |
4 化合物的理化数据 |
5 计算ECD法确定龙血竭酚类提取物中黄酮二聚体的绝对构型 |
第三章 龙血通络胶囊中化学成分的生物活性研究 |
1 龙血通络胶囊中化学成分抑制BV-2细胞释放NO活性研究 |
2 龙血通络胶囊中化学成分对OGD/R诱导PC12细胞损伤保护活性研究 |
3 小结 |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10)三棱类药用资源的药理作用和活性成分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荆三棱与黑三棱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1. 化学成分研究 |
2. 药理作用研究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荆三棱与黑三棱的“破血消症”生物活性及物质基础比较研究 |
第一节 荆三棱和黑三棱的体外抗凝血作用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荆三棱和黑三棱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的活血化瘀作用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节 荆三棱和黑三棱的乙酸乙酯部位UFLC-Q-TOF/MS/MS分析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荆三棱药用部位块茎和非药用部位地上部分的抗凝血、抗血小板聚集和抗炎作用研究 |
第一节 荆三棱块茎和地上部分体外抗凝血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荆三棱地上部分和块茎的乙酸乙酯部位的活血化瘀作用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节 荆三棱地上部分和块茎的乙酸乙酯部位对脓毒性休克小鼠的保护作用 |
1. 实验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节 荆三棱地上部分和块茎的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葡萄籽多羟基芪类提取物对高脂家兔抗氧化作用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芍药籽中单萜苷和低聚芪类化合物的分离、鉴定及其对HepG2细胞脂质积累的影响[D]. 聂蓉. 江南大学, 2021(01)
- [2]新资源蛋白桑叶片主要药效成分及其体外降糖活性评价研究[D]. 曹美琪.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黑果腺肋花楸多酚的提取、纯化及降血脂的研究[D]. 郭鸿儒.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3)
- [4]马齿苋“成分-活性-中药功效-疾病”研究进展及关联分析[J]. 秦月雯,侯金丽,王萍,王岚,殷小杰,张毅,俞励平,许海玉. 中草药, 2020(07)
- [5]葡萄残渣及其提取物在草食家畜中的研究与应用[J]. 游伟,张相伦,魏晨,万发春,刘晓牧. 中国饲料, 2019(21)
- [6]木豆素改善学习记忆作用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D]. 王丽莎.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7]酿酒葡萄紫檀芪防御酸腐菌的机制研究[D]. 翟欣.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8]可口革囊星虫及其多糖的降血脂活性研究[D]. 吴雅清. 华侨大学, 2017(12)
- [9]龙血通络胶囊的化学成分研究[D]. 庞道然.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
- [10]三棱类药用资源的药理作用和活性成分比较研究[D]. 张建芳.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