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定义“知识分子”

如何定义“知识分子”

一、如何定义“知识分子”(论文文献综述)

张若楠[1](2021)在《习近平关于知识分子重要论述研究 ——基于与毛泽东知识分子思想比较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

袁雨航[2](2021)在《印度现代转型中的乌尔都语身份建构研究(1857-1947)》文中提出语言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工具和形塑人群组织形态的重要力量,也为界定个人身份认同提供了可能的依据。人类社会自发进行的语言改革,可以改变语言本身进而影响世界,而世界的变化也必然伴随着语言的变化。乌尔都语是巴基斯坦和印度的主要通行语言之一。现代化进程中乌尔都语的身份变革和印度社会的整体变动息息相关,语言变革彰显了民族属性的标记功能,体现出印度穆斯林精英的政治诉求和意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而言,乌尔都语身份变革就是印度社会由传统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的缩影。本文以巴斯尤尼的语言“索引性”理论、杜赞奇的“复刻符号”理论视角切入,探讨印度现代转型期间(1857-1947)乌尔都语的嬗变历程,通过对语言变革和语言使用群体的考察,探讨印度语言现代转型的独特机制,并进一步从语言研究角度出发,探寻印度社会殖民遗留根源及去殖民化的具体途径。本文基于原始文献展开研究,并综合运用文献法、历史研究法和社会语言学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考察。本论文按乌尔都语身份建构的历时性展开,共分为七部分。导言部分介绍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并对具体概念、研究时段、文献材料组成和研究方法进行界定和说明。第一章考察作为穆斯林标识的乌尔都语身份建构。为维护殖民统治,英国语言研究机构威廉堡学院统一了乌尔都语的口语和书面语形式,并将其界定为一门具有伊斯兰色彩的语言。19世纪下半叶,穆斯林启蒙运动领袖赛义德·艾哈迈德·汗继而通过乌尔都语说理散文创作和公共演讲,将乌尔都语建构为印度穆斯林的身份标识。第二章考察作为标准语言的乌尔都语身份建构。经过19世纪语言身份建构的乌尔都语因伊斯兰色彩备受印度教徒指责。与此同时,该语言本身也需标准化以满足现代社会需求。乌尔都语知识界发起语言标准化运动,进一步保障了乌尔都语在社会各领域的推广和应用,并在标准化措施中,同时关注该语言的印度特性和伊斯兰特性。第三章考察作为通用语言的乌尔都语身份建构。20世纪20年代后,以整个印度次大陆为地理范围的“印度认同”进一步发展成型。知识分子为将乌尔都语推广为印度通用语言,需处理该语言和印度南部语言之间的关系。为此,乌尔都语知识界通过语言史重建,将乌尔都语使用社群从北印度扩展到南印度,为该语言建构起印度通用语言的身份。第四章考察作为科学语言的乌尔都语身份建构。“印度认同”驱使乌尔都语知识分子通过和英语之间的对抗,进一步确立乌尔都语作为一门印度语言进行推广的资格。鉴于科学在印度民族复兴中的关键作用以及英语媒介科学教育的弊端,乌尔都语知识分子继而通过科技术语翻译运动,将该语言推行为科学教育和研究的媒介。第五章考察作为印度民族语言的乌尔都语身份建构。20世纪30年代后,印度政治舞台上的主要矛盾由印英之间的矛盾转移为殖民势力预期撤出下不同宗教社群之间的矛盾。为取得社会、文化和政治主导权,乌尔都语知识分子和印地语知识分子展开印度民族语言之争,并通过联合达罗毗荼语系语言使用社群、盎格鲁印度人社群以及部落社群等为语言推广运动助力。但最终巴基斯坦的成立,使得此推广计划戛然而止。本文通过对现代转型历程中乌尔都语身份建构的考察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乌尔都语身份建构受世界语言变革潮流中“言语中心主义”影响,同时也反映出北印度穆斯林试图通过语言推广运动,在印度由传统社会向民族国家转型进程中争取权力的意图。第二,印度现代转型历程中,乌尔都语基于克里方言、莱赫达诗歌和威廉堡学院创制的口语化散文被重新界定出来,并逐步应用于政治、教育、科学等各领域,其使用人群从北印度扩展到全印度,语言中同时体现出较强的印度特性和伊斯兰特性。第三,历经现代转型的乌尔都语持续在印巴两国国家认同塑造中发挥作用。第四,印度、巴基斯坦国内语言冲突的根源在于难以建构统一的民族认同,未来可尝试跳出英殖民时期建构的范畴和概念,从历史中论证印度文明本身存在的统一性和连续性。

陈兰馨[3](2021)在《认知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前期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立足于“本土化”的概念,着重论述马克思主义在传入中国后,被知识界、思想界接纳,被中国共产党转化为具体实践,逐步融入本土文化并拥有“民族身份”的过程。本文将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解构为两个维度:一是认知维度的本土化,即马克思主义如何在认知层面“化”中国;二是实践维度的本土化,即中国如何在实践层面“化”马克思主义。二者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本土实际融合的重要方面。本文的研究时段从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始,到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止。文章主要选取了三个要素讨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成与发展:概念语词、思想话语和本土实践,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跨语际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汉语词汇化、马克思主义的本土话语形成及本土化主体的确立、本土化自觉的唤醒、本土化经验的升华阐释马克思主义如何在中国实现本土化,马克思主义者和非马克思主义者又如何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找思想资源,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本文的叙述逻辑始于西学东渐下中国知识体系和文化土壤的变化。西方分科的知识体系传入中国,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知识体系。与西方知识输入相伴的是世界观的重构和思想界地覆天翻的变化。一方面,现实迫使经世致用的士大夫不得不走出“天下主义”,重新审视中国和“万国”的关系。另一方面,中国的读书人受西方进化论思想的影响,开始反思儒道历史观下的中国命运,他们开始了中西哲学、中西文化融合的又一次尝试,试图通过接纳进化论来构想改变中国历史天命的进路。当西方文化的新观念传入中国,传统汉语知识和观念开启又一轮的自我更新。社会主义思潮和马克思主义开始进入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自然需要为每一个新概念找到合适的汉语对等词,西学译介的术语及译着的传播在认识论上构建了不同界域之间的“转义之门”,成为中国人认识、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起点。20世纪初,日本是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桥梁。大量日译马克思主义文献和由日文转译的汉译文本提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本土化的概念语汇,日本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也为中国人接纳这门艰深晦奥的学问搭建了理解的基石,并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输入了早期的学理。1919年,五四运动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影响力,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进程得以加速。一方面,五四之后,中国思想界整体反映出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政治表达方式和政治蓝图的心态,而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提供了这种可能。另一方面,中国知识界和思想界在五四之后开始了新一轮重组。一是话语议题的转变,即使用话语的范畴开始从学术议题向政治议题递进。二是话语功效的凸显,主要体现在话语在政治传播的功效方面,马克思主义语汇开始被附着意识形态和政治立场。三是话语主体的建立,出现了以马克思主义为信仰的个体和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二十年代后期到三十年代初的话语争锋最终回归到“中国向何处去”的元问题,为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奠定了思想基础,从侧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认知维度被接纳的过程。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主体,自此,马克思主义开始从众多外来思想的一支,正式转变成一种可实践的革命方案。中国共产党在实践的早期阶段“以俄为师”,按照俄国马克思主义的方案指导中国革命。其间,中国共产党从奉为圭臬地模仿到有自觉地反思,在曲折的探索中,形成了对统一战线、农民革命和无产阶级领导权等问题的独立见解。毛泽东的观点无疑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他创造性地运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实践中形成了中国化的革命主体、革命方式和群众政策,并首次在党内会议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命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回应了“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在文化层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是对“体用论”的超越,是对中西文化评估固有范式的突破。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具有鲜明的批判精神,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文化传统和文化发展的价值。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突出了本土化过程中文化自觉的重要性,正确处理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的问题。总之,本土化要完成从认知维度向实践维度的跨越,应该避免脱离中国近现代的社会现实,避免变成为一种理论自身的逻辑演绎。理论必须经过和现实的结合才能算是完成了本土化的过程,否则只能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局限在知识层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本土化之所以如此典型,在于其不仅形成了本土化运动——共产党领导的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还实现了理论的民族化,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转化为了中国文化精神的一部分。

孟根仓[4](2021)在《建构俄罗斯布里亚特民族:互动机制、国家制度与民族属性(17世纪至21世纪之初)》文中研究说明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俄罗斯联邦是世界上地理面积最大的多民族国家,又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此背景下,深化认识与中国毗邻的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及其诸民族成为中国智囊团为助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并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任务,也是丰富中国特色海外民族志研究的紧迫任务。本文将深化对西伯利亚地区人口最多的土着民族—布里亚特民族的认识,丰富中国特色海外民族志研究,并力争在与中国毗邻的西伯利亚区域中实现中俄两国人民之间的人文价值共享,夯实两国民心相通建设的人文基础,助力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另外,本文注重“将边缘置于中心”,从“边缘”审视“中心”,并以反思的视角分析“中心-边缘”互动机制是如何形塑双边的。具体而言,如果不了解俄罗斯“边缘”民族,就不可能完全了解俄罗斯国家本身,因为俄罗斯自建立国家以来,始终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政体。目前,民族、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相关研究已经成为民族学与人类学最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其中,民族与民族主义被学界认为是个棘手的研究领域,而作为政治实体的民族国家则被认为是个相对容易的研究对象。学界对民族与民族主义研究虽然积累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但至今争论未断,尚未形成统一的共识。原生论派认为,民族是自然发展的产物,民族的最根本的本质,即“民族特征”,是不会因外界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原生论后来被建构论派学家评为“视而不见”的“肤浅”论述,“是族性和民族主义研究学者持续鞭打的一匹死马”。本文以俄罗斯布里亚特民族为例,将“持续鞭打”作为“一匹死马”的原生论,论证民族不是“天生的”,而是“制造的”。建构论派注重民族的社会建构性,认为民族是“制造的”,而并非是“天生的”,强调民族是经过知识精英的努力以及国家的政治意愿而创造出来的建构体或知识精英和国家为达到某种目的有效工具。建构论是目前族群、民族与民族主义研究的主流理论范式,但它不能充分解释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与前现代族性的连续性问题,从而被认为是“将孩子连同洗澡水一起倒掉”的理论。为此,安东尼·史密斯提出族裔象征论,强调建构现代民族的前现代族群性。笔者认为,建构论高估了国家的政治意愿,尤其是高估了在多民族国家中建造国家民族的民族意识、民族团结以及激发忠诚方面的形塑力量,未能充分解释亚国家层次的民族意识和跨国族裔联系的持续性。本文以俄罗斯布里亚特民族(亚国家层次的民族)及其民族主义(以自治为目标的民族主义)为例,补充论述亚国家层面的民族对国家和国家制度建造过程中的形塑力量。此外,罗杰斯·布鲁贝克提出民族制度主义论,并强调民族学家不应过多专研“民族是什么”,而是应该致力于作为一个政治和文化现实的民族认同是如何在既定的国家被制度化的。民族认同是有国家的制度塑造的,在把全体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民族群体的情况下,认同不取决于经济社会变迁,而取决于制度变迁。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而这种基于民族的社会分野就很容易导致民族主义运动。换句话,制度主义论把分析视角转移到国家制度,而非民族本身。笔者认为,制度主义论具有三个明确的不足之处:1.高估了国家制度对民族的单向塑造能力,忽略了民族对国家的回应;2.片面地强调了国家制度设计本身来论证苏联族裔民族主义兴起的必然性;3.不能充分解释同样具有双重性制度下产生的布里亚特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内的自治共和国)为何没有出现极端民族分离主义的问题。本文质疑制度主义论,以布里亚特民族及其民族主义为例,将论证“边缘”民族是“中心-边缘”互动的产物,而不是国家“中心”单方面的创造物,并提出机制、制度与民族的三角关系模型,即互动机制创造“边缘”民族,国家制度巩固“边缘”民族,“边缘”民族又通过互动机制形塑国家制度。换言之,本文注重“中心-边缘”机制的互动性、国家制度和“边缘”民族的三角关系。故而,单方面地强调国家制度塑造民族或“边缘”民族的自主民族建构工程均不是建构亚国家层次的民族的整体概述。因为建构亚国家层次的民族同时受民族本身和国家权力的双重形塑影响。最后,对理论研究而言,本文以俄罗斯联邦“模范少数民族”—布里亚特民族为例,反思民族理论研究范式问题,补充论述亚国家层面的民族对国家和国家制度建造过程中的形塑力量,提出机制、制度与民族的三角关系模型。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补充论述亚国家层面的民族对国家和国家制度建造过程中的形塑力量;2.论证机制、制度与民族的三角关系模型,将弥补民族理论研究缺口。对研究选题而言,目前,学界还缺乏高度概括性的理论术语表示布里亚特民族及其认同的属性。本文以参与观察和历史文献研究方法相结合,利用田野调查资料与多语种档案文献,将重新论述布里亚特民族建构工程,并提出高度概括性的术语—“叠层式民族性”表示俄罗斯布里亚特“民族性”(национальность)。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多语种档案资料、本土视角以及“叠层式民族性”概念,以此弥补该研究领域内的缺口,丰富布里亚特民族研究。

杜玉洁[5](2021)在《“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千禧一代”是指1982年至2000年出生的一代人,他们出生于20世纪时未成年,在跨入21世纪以后达到成年年龄,与文学代际中的“80后”、“90后”几乎重合。“千禧一代”作家群是中国新世纪以来出现的重要创作群体,自新概念作文大赛开始,“千禧一代”以前所未有的表达方式和极具先锋性的文学审美范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中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恰逢新千年中国社会进入经济发展的高速期,社会文化的巨变、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交融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学的发展革新。“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小说创作方面进行了突破与尝试,在短短二十余年的创作历程中,取得了颇为丰厚的成果。“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涵盖了青春文学、纯文学、网络文学等多种创作类型,小说创作主题也涉及校园恋情、都市婚恋、城乡对立、家族变迁、言情穿越、科幻未来等。“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写作已经从单一的成长视角转向多元丰富的创作视野,无论是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对新媒介网络写作的创新还是对女性文学的发展,都逐渐趋于成熟。本论文以“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入手,分析该群体的创作特质和创作类型,通过对具体作家作品的文本细读展开主题研究,挖掘“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中所体现出的文化立场和人文关怀,探寻作品中的美学意识和文学性,纵观“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媒介性别视域下的女性主义立场,发现“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展望“千禧一代”女作家未来的创作发展方向。“千禧一代”女作家文学景观的生成与其所处时代密切关联,在消费主义甚嚣尘上的当下,文学与资本联姻,写作市场的红利催熟了一代青年作家,“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开放的社会语境和多元的文化视域中有了更多自我言说的机会。她们在享受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相似的时代症候,和平年代的历史感的缺失和不可言说的生存困境成为这一代人的精神之殇。在21世纪的前二十年中,“千禧一代”女作家走过了被质疑被批判到被认可被接受的发展历程,由青春文学过渡到纯文学、畅销文学和网络文学,“千禧一代”的创作一直努力从边缘走向中心。“千禧一代”女作家最开始受到关注是从“青春文学”开始,在这一时期,“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尚处在萌芽阶段,创作内容主要是青春期个性的表达,青年亚文化、“玉女”写作以及校园写作是这一时期的创作关键词。随着“千禧一代”女作家的成长成熟,她们的创作由个体转向社会,从城乡世界、婚恋生活、家族变迁窥探时代脉搏下的中国社会现状,“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纯文学写作也逐渐得到权威学界的认可。在网络文学和类型写作风靡的21世纪,“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女性向”网络文学写作中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网络文学的IP热潮也为网络言情小说提供了新的写作思路和发展方向。“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体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文学审美范式。其作品中的语言修辞,包括流行语言的运用、网络语言表达策略和语言形式的建构展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质。“千禧一代”女作家对跨媒体叙事中的叙事时间、叙事空间、叙事结构、叙事视角等叙事手法的运用也适应了大众娱乐的审美追求。“千禧一代”女作家所运用的新的文学创作方式和在新媒体时代形成的独特文学经验使文学写作更注重读者与作者的交互性,这种新的文学表现模式催生了新的文学创作方向,在尊重传统文学创作的同时,文学作品也成为作者与读者共同的成果。“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中的文化场域建构也反映出时代与历史的镜像,从这一代作家自身的成长来看,“千禧一代”女性作为新时代独立女性与青年知识分子,并非缺乏历史感,而是在时代喧嚣中成为了旁观者和多余人。她们作品中体现出的文化现象,包括代际冲突、生态环境、家庭伦理、职场生存等成为现代人普遍关注的社会文化问题。作为最年轻的女性创作群体,“千禧一代”女作家从女性主义立场出发,在创作中体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千禧一代”女作家通过身体写作、两性叙事以及女性命运探析,在创作中不自觉表露出的女性立场,现代社会让女性拥有了更多身份,女性在以男性为中心的话语中被遮蔽、被命名,她们的生存境遇被青年女作家所关注。“千禧一代”女作家试图通过网络书写打破女性作为客体和他者的窘境,其作品中体现出的女性意识、女性的欲望表达、主体意识、生命意识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不同的表达。在现代技术发展的当下,女性的生存空间已不再单纯来自男性的挤压,而是受到社会发展、技术变革、环境变化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在现代人类生存的诸多挑战面前,“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视野更为开阔,具有超性别的勇气和格局,能够关注到性别之外的人类共同的生存境遇。

邓楠[6](2021)在《新中国初期高校党组织对知识分子的改造(1949-1957) ——以山西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初期,我国处于新旧交替的大变动大改组时期,党为了服务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对旧中国的知识分子进行改造和重塑。其时知识分子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各类专家、学者、教授以及文艺工作者、医生、工程师、记者、教员等;另一类是旧社会培养出来的广大青年学生。高等学校作为知识分子群体的主要聚集地,是各种新旧思想交汇碰撞的集中地,也是党宣扬意识形态、争取知识分子认同和支持的重要阵地。在这样复杂的背景下,高校党组织与知识分子的良性互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新中国初期高校知识分子与党组织的互动关系为主题,一方面从高校党组织的视角出发,探讨其对知识分子的重塑;另一方面,以高校知识分子为立足点,来剖析知识分子对党组织的理解、接受与认同及自我改造,并揭示出高校党组织与知识分子互动过程中知识分子的主动性与党组织引导的双向融合。绪论部分介绍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现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一章详细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知识分子和高校党组织的历史流变。整章围绕时空变迁下的高校党组织和地位变迁下的知识分子展开,展现出知识分子地位的变化与高校党组织历史沿革的内在共契性。第二章重点聚焦于高校党组织,总结建构了高校党组织改造知识分子由“身归”转向“心归”的策略与模式。具体从思想改造、教育规训、文化传媒、日常管理四个方面重点剖析高校党组织对知识分子的重塑。第三章简要分析高校知识分子在党组织改造策略下的自我重塑。从思想蜕变和行为蜕变两方面论述高校党组织对知识分子所面临的理论困扰与现实矛盾的消弭,实现了对知识分子的价值重塑、思想转变与身份建构,赢得了知识分子的尊重和认可,同时知识分子也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话语体系,形成了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第四章在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高校党组织与知识分子之间的关系。高校党组织自上而下的推力及知识分子自下而上的张力使得高校党组织与知识分子形成良性互动。尽管存在着矛盾与冲突,但双方都在努力找寻推动二者和谐发展的最佳结合点。第五章在回顾与反思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优化协调知识分子和高校党组织关系的合理路径,即政策落实、教育引导、改善环境、坚持原则。结语部分回归到知识分子和党的关系。高校党组织与知识分子的关系及其演变是二者互动的结果。对高校党组织来说,其对知识分子的重塑成功地将知识分子从“异己”转变为“知己”。对知识分子来说,他们在中共的策略逻辑之下,也找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知识分子的群体自觉的转向与党组织的引导密不可分:党组织对知识分子进行重塑,在激发知识分子群体自觉的同时,将其思想纳入到中共的话语体系之中,从而实现了知识分子的主动性与党组织引导的双向融合。

陈敏[7](2021)在《李劼人长篇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研究》文中提出李劼人的长篇小说聚焦于历史转折时期巴蜀社会知识分子的思想追求和生存境遇,从历时性与共时性的角度展现出清末民初以及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不同历史节点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典型形象。作家坚持自己的道路,保持清醒的独立意识,以一种真诚的客观写实态度和多元的笔法真实地还原了近现代历史变革时期勾连起错综复杂社会关系的知识分子的真实生命状态与精神风貌。李劼人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一方面是李劼人作为历史参与者与见证者对其经历过的历史的文学化书写,承载着作家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另一方面也展现出李劼人对人的生存意义与价值的思考,以及对乱世当中人的生命关怀。本文主要从李劼人长篇的创作主题、知识分子形象类型和知识分子形象塑造艺术手法和特点三方面对李劼人长篇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进行精心研究。第一章阐释李劼人历史与现实题材的长篇小说的创作主题与背景,展现出其笔下知识分子形象的历史与现实逻辑。第二章从历史逻辑与思想特征这两方面分析归纳李劼人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谱系,展现出其笔下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是其所代表的历史节点的知识分子典型。第三章分析李劼人坚持独特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进而全面地展现出了其笔下的知识分子在艺术审美上的历史与生活真实感,实现了人物形象与小说内容思想的高度契合。第四章分析作家笔下的知识分子文史价值以及作家对历史大动荡时期做出多重生命价值选择的知识分子的立场与态度。结语部分在全文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概括,并提出本文不足之处。

杜佰航[8](2020)在《近代越南的“西学东渐” ——以《南风杂志》为中心》文中提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完成对越南的军事占领后,法国殖民者逐步在越南建立起基本的统治秩序,并将殖民政策的重心转移到殖民地开发活动。为培养开发活动所需人才,法国对越南的教育制度进行了两次较大规模的改革。在第一次改革中,以西学为核心的法式教育制度由南圻推广至北圻和中圻。在第二次改革中,殖民者颁布《学政总规》,彻底废除了越南的传统教育制度。此后,汉学衰落、西学兴起,西化知识分子阶层在近代越南社会中日渐形成。越南知识分子的西化可分为两种情形。其一是传统汉学知识分子的转型,他们虽成长于汉学教育体系,但选择接受西方文明,利用西学更新知识体系,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其二是法式教育体系所培养的西学知识分子,他们成长于新式教育体系,对西方文明抱有与生俱来的好感,汉学于他们而言比西学更像是外来文明。前者以潘魁为代表,后者以范琼为代表。西化知识分子创立开智进德会等社会团体,创办《南风杂志》等国语字报刊,形成了近代越南社会公共文化空间。借由西化知识分子所建构的社会公共文化空间,近代越南社会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西学东渐”浪潮,西方科学、文学、学术、哲学等知识不断传播到越南。以范琼担任主编的《南风杂志》为例,通过《南风杂志》的一篇篇文章,西方科学变成了爱因斯坦、潜水艇等科学家和科学常识,文学变成了一部部法国小说,学术分为了史学、经济学等学科,抽象的哲学则变成了笛卡尔、卢梭等哲学家的思想。具体化的西方文明在传播过程中,还与以汉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明在微观层次发生了思想碰撞。不过这些碰撞并没有阻碍西方文明的传播,反而在对比中深化了越南知识分子对于西方文明的认知,进一步推动了西方文明的传播。在“西学东渐”的浪潮中,如何认识作为异域文明的西方文明,传统的东方文明面对现代的西方文明如何自处,越南在东西方文明之间又如何取舍,成为越南知识分子亟待解决的时代问题。在一战后东西方普遍对西方文明开展反思的大背景下,加之近代中国学术对越南知识分子的影响,范琼等人选择调和主义作为自身双重文化身份的栖身之所。调和主义既能保存越南的传统汉学,又能汲取现代西学之所长,而汉学、西学之精华,则可成为越南新学术的基础。因此,《南风杂志》大力宣扬调和主义,使之成为近代越南社会中一种广泛的文化思潮,对越南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赵苓岑[9](2020)在《布朗肖中性批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莫里斯·布朗肖(Maurice Blanchot)作为二十世纪法国本土的“先驱”作家、批评家,针对其作品、公共参与的批评及“历史现场”的还原却明显地滞后,但这一错位却恰逢法国社会运动及理论走向外的热潮,积极影响了二十世纪思想史的进程:宏大叙事的形而上的传统被后现代所质疑、清算。后现代思潮中的两股主流后马克思主义与解构主义同属否定性批判,却在批判后是否建制的问题上走向了两条不同的道路。近来的研究却揭示了另一种可能:解构主义中“书写”这一概念与马克思主义中“实践”这一概念有所对话,而且能够继续对话,以回应后现代的现实。深刻影响了解构主义“书写”概念的布朗肖的“中性”思想,实际上已经预示了这一异质性对话,或者说铺垫了这一对话的可能。布朗肖的中性思想如何借由否定性批判作用于后现代思潮,这一问题又具体地分为以下几个问题:中性何时又如何走向否定性批判,在批判的理论坐标上留下“中性批判”的轨迹,中性批判又如何以非连续性、匿名、复多性等特征实现“书写”与实践、文学与哲学、文学与政治的对话,中性批判如何又是否能够建立“文学的共通体”,“文学的共通体”又是否为另一种建制,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及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拓展布朗肖研究、理解后现代思潮的互动,并探索进一步深化对话的可能,但在国内布朗肖研究中却属于缺位的状态。本论文以“布朗肖中性批判”为研究对象,旨在文化、社会、历史的典型现象中还原“中性批判”的生成,并尝试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究。中性批判的生成关键在于与他者的异质性对话,集中展现了上世纪思想史“非连续性”的转向、尊重他异性的伦理转向以及回归日常的走向。论文将结合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与现象学还原的方法,再现布朗肖中性思想与法国典型文学、文化符号、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德国早期浪漫派、新小说代表作家阿兰·罗伯-格里耶(Alain Robbe-Grillet))的对话,试图阐明中性如何借由否定性批判逐步地走向文学的共通体,实现一种新的共通体与生活方式。论文分绪论、正文与结论三部分,正文共有五章。绪论部分在阐明选题动机及意义的基础上,分析布朗肖中性思想如何与法兰克福学派及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对话,创造性地提出思想史三段论、日常的三层公开性、三种关系,以构建中性批判的话语。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针对中性批判的实践研究较为缺乏的现状,选择在正文部分提供较为详实的史料,综合分析中性批判的来龙去脉。论文第一章将聚焦中性批判生成的土壤。二十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的批评史避不开布朗肖与萨特,因为他们,法国“话语”因而可能。布朗肖、法国、二十世纪是相互成就的。法国的首都、文学之都、布朗肖文学生涯的起点及场域——巴黎——某种程度上构成了文学空间:既为布朗肖所描述,又为其提供中性的条件,也构成中性的接受。本章将分析布朗肖为何批判以科学与进步为标准的现代性:首先享受科学与进步成果的巴黎充斥着以新闻为代表的专制语言,以街垒运动为代表的自下而上的暴力,反犹现象所表现出的对他者的排斥,促使布朗肖反思自法国大革命以来享有过大权力的启蒙以及启蒙所过度推崇的理性。具化了现代性的现代化城市巴黎,作为文学与革命、文学与政治互动最为频繁与最为集中的场域,为中性批判提供了丰富的语料及恰当的喻体。后续章节则回应中性批判的两个关注:生存与审美,也就是如何与他者共存的伦理与如何合乎尺度的表达。同时,第二章、第三章及第四章也对应着布朗肖不同的创作阶段,按时序呈现中性批判的发展。首先,以政论式写作开启文学生涯的30年代,布朗肖如何以中性意识突破知识分子民族主义的重围,不仅刺破了两次世界大战间“和平欧洲”的假象,而且借德占区巴黎与巴黎人无以识别的民族面貌强调了中性的必要性:以批判实现自知,但这一阶段的写作更多地倾向于文化自觉,属于中性走向否定性批判的探索初期。第三章则通过与具体的他者——巴特——的比较(对中性的不同态度、定义及定位),以50年代末期至60年代末期反戴高乐威权、反对对阿尔及利亚战争、五月风暴及这一社会活动高潮期的宣言与自治组织为观察对象,分析二者的不同反应及表述,凸显布朗肖中性批判基于日常的现实粘度与“实践性”,中性批判也正是因为作用于自发性意识的可能,具有实践性。60年代社会运动热潮渐冷,包括布朗肖在内的法国知识分子将注意力转移到对语言的思考上来,认为权力的讨论不能仅限于国家机构、政治的视域,应回溯至语言,对语言进行反思。第四章以布朗肖对德国早期浪漫派的批判为切入点,布朗肖批判其“反思自我”的极端主义的可能,提出并实践以断裂、复多性语言为特征的断片书写。但也正因为断片书写,中性批判走向了不同于哲学与传统文学的道路:以写作而非建制作用于意识,而非推翻制度,打造不断生成的文学的共通体。文学的共通体或许过于理想,但中性批判对新小说、80年代城市日常书写乃至二十世纪文学艺术的影响至今可见,这样一种跨时空的差异性互动或许一定程度上呼应了共通体的生成性,因此,论文最后一章将具体地以布朗肖代表性虚构作品《死刑判决》为例,辅以新小说理论旗手阿兰·罗伯-格里耶的代表性虚构作品《窥视者》,分析中性批判留给我们的丰富遗产:如何调动图文互动,实现一种基于日常又与文学艺术共谋的新的生活方式。论文结论部分就本课题研究的主要路径、考察重点与核心观点进行了简要总结,最后指出,通过考察布朗肖半个多世纪以来中性批判的流变及其背后的社会、历史、文化因素与思想碰撞,其实践的价值、精神的内涵、思想的前瞻性与独特性可得到合理的解释与充分的揭示。在这个意义上,本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对布朗肖中性批判的定义、阶段的划分、特征的梳理、历史定位与思想溯源的追溯,更在于将其当做已经实践过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案例,帮助我们探索新时期的批判路径。

韩雪飞[10](2020)在《李洱知识分子小说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李洱知识分子小说创作出发,分析他在描写当下知识分子生存境遇上的成就与不足。同时联系其他作家所创作的同类作品,试图对这类知识分子小说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做出评价。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解释说明本文的具体研究对象,厘清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通过细致梳理有关李洱及其知识分子小说的既有研究成果,指明现有研究的薄弱环节。第一章概述李洱写了怎样的知识分子日常生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李洱书写知识分子日常生活的内在逻辑。本文从李洱创作中几部研究者关注较少、描写生死尊严的作品切入,探索李洱书写知识分子日常生活的精神源泉,并进一步指出李洱知识分子小说的内在逻辑:其作品大多是对“知识分子与大众”这一复杂关系的再探讨。第二章分析李洱书写知识分子的两个核心的“抓手”,对李洱创作中颇令读者疑惑的“知识”与“情感”进行解读。第一节分析归纳李洱用“知识”构建细节的几种方式,第二节解读李洱作品中常出现的“反家庭”“反伦理”情节的隐喻含义。第三章探讨当下知识分子小说创作的困境及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对李洱的创作进行评价。本文援引“阶级意识与欲望话语”一词,概括当下知识分子小说中一种常见的故事结构,并分析产生这种文学现象的原因。最后评价李洱知识分子小说创作的得失。

二、如何定义“知识分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定义“知识分子”(论文提纲范文)

(2)印度现代转型中的乌尔都语身份建构研究(1857-1947)(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四节 论文框架
第一章 作为穆斯林标识的乌尔都语身份建构
    第一节 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
    第二节 威廉堡学院和乌尔都语的身份建构
    第三节 赛义德·艾哈迈德·汗与乌尔都语的身份建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作为标准语言的乌尔都语身份建构
    第一节 乌尔都语语言标准化运动的背景
    第二节 乌尔都语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乌尔都语的语言标准化实践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作为通用语言的乌尔都语身份建构
    第一节 乌尔都语知识界的印度认同
    第二节 乌尔都语作为印度南部重要语言的身份建构
    第三节 向印度南部语言社群推广乌尔都语的合法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作为科学语言的乌尔都语身份建构
    第一节 乌尔都语成为科学语言的动机
    第二节 乌尔都语科技术语翻译运动
    第三节 从科学语言到印度民族教育语言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作为印度民族语言的乌尔都语身份建构
    第一节 印度的民族语言之争
    第二节 《威迪亚·曼迪尔方案》中的语言争端
    第三节 印度民族语言之争中的乌尔都语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3)认知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前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选题缘由
        (二)溯源: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历史的维度:以实然证必然?
        (二)文化的维度:古今中西的文化选择?
        (三)思想的维度:谁改造了谁?
    三、概念界定与理论框架
        (一)本土化与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
        (二)研究范围界定
        (三)理论框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维度
    四、研究思路及框架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重构自我:与西方世界的遭遇
    第一节 西学东渐:知识体系的冲击
        一、知识分类和体系的整合
        二、知识生产的体制重塑
        三、知识权威及价值符号的更替
    第二节 走出“天下主义”:进化的世界与中国的天命
        一、“天下主义”的式微与民族主义的兴起
        二、进化论下中国的天命
        三、进化宇宙观的思想冲击
    第三节 本土化的几种类型
        一、延续型本土化
        二、吸纳型本土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语词的溯源:马克思主义语汇的传入及影响
    第一节 西学东渐下的语词译介
        一、在华传教士的语词译介
        二、日译中的新语厘定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语汇的早期传播
        一、“日马”入中:马克思主义从日本到中国
        二、取道东洋:探源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语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从语汇到话语:马克思主义本土话语的初步形成
    第一节 思想序曲:马克思主义话语进入中国语境的背景
        一、思想的转型:从启蒙重回革命
        二、认识的转变:从“日马”到“俄马”
    第二节 话语议题的转换:马克思主义话语的渐次接纳
        一、 “主义”话语的来临:问题与主义
        二、从空间到时间:东方与西方
        三、唯物论话语的胜利:科学与人生观
        四、历史唯物主义的话语适用
    第三节 话语的替代与综合:马克思主义本土话语的初步形成
        一、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的话语交错
        二、无政府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明辨
        三、平民主义(Democracy)的话语演绎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主体转换:实践维度的本土化
    第一节 理论和实践的桥梁:俄国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一、“布尔什维克的胜利”:列宁主义的启示
        二、共产国际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本土化
    第二节 本土化自觉的唤醒: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及早期实践
        一、马列主义本土化组织的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二、本土化自觉的唤醒:早期本土化的政治实践
    第三节 “不做一定公式的奴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一、本土化自觉的几次转折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与实践
    第一节 认知维度的接纳与融汇
        一、“天动人斗”:接纳的思维基础
        二、“一本万殊”:融汇的思想特征
    第二节 实践维度的本土化创造
        一、本土化的话语重塑
        二、革命道路的中国化探索
        (一)革命主体的中国化
        (二)革命形式的中国化
        (三)群众政策的中国化
    本章小结
结语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再思考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维度:过程解构与视阈融合
        (一)两个维度的叙事框架:以语词、话语和实践为对象
        (二)民族主义运动和革命的“宏事件”影响
    三、“中国向何处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答案
        (一)走出“古今中西”之惑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意义
        (三)进行时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建构俄罗斯布里亚特民族:互动机制、国家制度与民族属性(17世纪至21世纪之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范围及本土术语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范围
        三、本土术语
    第二节 文献综述、理论框架与研究缺口(niche)
        一、民族理论研究范式问题
        二、理论框架
        三、俄罗斯布里亚特民族研究概述
    第三节 研究问题、方法及资料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与资料
    第四节 研究意义、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一、对研究选题而言
        二、对理论研究而言
        三、现实应用意义
    第五节 研究内容
第一章 互动机制的开启与前现代布里亚特人(народ)
    第一节 谁是布里亚特人?
        一、族源想象与民族认同
        二、“血与土”的观念与民族领土
        三、氏族身份与地域身份
    第二节 “我们不是布里亚特人”
        一、“我们是豁里人,不是布里亚特人”
        二、17 世纪前后的布里亚特社会制度
    第三节 “你们是布里亚特人”
        一、在布里亚特人中建立沙俄帝国制度
        二、“中心-边缘”互动机制的开启
        三、在沙俄帝国内建立布里亚特自治
    第四节 “我们是布里亚特人”
        一、家谱式氏族历史
        二、本土视角下的族体边界
        三、叠层式民族性概念的提出
    小结:互动机制塑造民族
第二章 制度变更与布里亚特民族的概念化
    第一节 既有制度的变更与民族的回应
        一、既有制度的变更与社会怨恨(ressentiment)的产生
        二、民族主义的兴起及其回应
    第二节 知识精英与派生的民族观
        一、谁是布里亚特知识精英?
        二、派生的民族观
    第三节 民族的概念化与维护民族边界
        一、布里亚特民族概念的提出
        二、确立和维护民族边界
    第四节 “再造”文化与叠层式民族性
        一、文化话语
        二、宗教话语
        三、语言和文字话语
        四、教育话语
    第五节 从记录氏族历史到书写民族历史
        一、博格达诺夫及其《布里亚特蒙古民族历史纲要》
        二、民族历史与民族运动
    小结:制度的变更与民族的回应
第三章 机制的互动性与民族的政治化
    第一节 民族自治与俄国临时政府“中心”
        一、制度的失序
        二、民族自治建构
    第二节 重建民族自治与白俄政权“中心”
        一、谢苗诺夫与日本的战略选择
        二、重建民族自治
    第三节 巴拉嘎特运动与布里亚特叠层式民族性
        一、可供代替民族运动的另一种尝试
        二、佛教共同体与豁里氏族认同
    第四节 再建民族自治与苏维埃政府“中心”
        一、布里亚特“边缘”与红色“中心”的互动
        二、再建民族自治
    小结:互动机制塑造民族及其自治政权
第四章 重建的机制和制度与社会主义布里亚特(蒙古)民族
    第一节 共产主义阶级话语与叠层式民族性
        一、共产主义阶级话语
        二、西布里亚特共产党的民族自治解决方案
    第二节 社会主义民族的概念化及其实践
        一、互动机制下的民族理论与制度设计
        二、社会主义民族(Нация)概念及其在“边缘”的实践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布里亚特民族及其共和国的制度化
        一、赋权的政治道德意义
        二、民族主义者的妥协
        三、民族及其共和国的制度化
    第四节 “本土化”政策与布里亚特蒙古民族文化建设
        一、创建民族文学语言与印刷语言革命
        二、“民族的形式,社会主义的内容”与民族文化建设
    第五节 “一国建成社会主义”论与建构布里亚特蒙古民族
        一、“拉丁化是东方伟大的革命”
        二、根除“吸食人体血液的蜘蛛”
        三、“反对两种民族主义的斗争”
        四、西里尔文字改革
    第六节 建构“苏联人民”与布里亚特民族
        一、新的历史性共同体—苏联人民
        二、从布里亚特蒙古民族到布里亚特民族
    小结:机制塑造制度,制度巩固民族
第五章 转型以及后苏联时期的布里亚特民族
    第一节 “改革与新思维”与民族主义的兴起
        一、“允许苏联各民族迅速‘觉醒’并‘发声’”
        二、布里亚特民族复兴运动
    第二节 再造布里亚特民族及其文化
        一、族裔民族还是公民民族?
        二、文化民族共同体?
        三、佛教还是萨满教?
        四、民族语言与“‘哑巴’布里亚特人”
        五、氏族社会的回归?
    小结:持续互动中的机制与民族
结论
    一、再问布里亚特人是谁?
    二、叠层式民族性概念
    三、机制、制度与民族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5)“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源起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分析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景观生成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语境
        (一)全球化与后现代转向
        (二)媒介变革与信息技术
        (三)消费主义与大众文化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特质
        (一)青春时期的个性化书写
        (二)商品时代的灵魂隐痛
        (三)城乡流动的现代化视野
    三、 “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类型概览
        (一)新概念与偶像作家
        (二)学院派与纯文学作家
        (三)网络文学与类型作家
第二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主题研究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的青春书写
        (一)张悦然:偏执少女与心灵创伤
        (二)春树:青春期与青年亚文化
        (三)笛安:成长故事与都市乡愁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社会问题聚焦
        (一)文珍:都市情感与婚恋伦理
        (二)马金莲:乡土陷落与田园挽歌
        (三)张怡薇:家族叙事与日常生活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类型小说透析
        (一)流潋紫:宫斗言情与职场映射
        (二)郝景芳:人工智能与人类命运
        (三)方慧:真实世界与虚拟人生
第三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美学探寻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叙事革新
        (一)网络语言的创新与运用
        (二)跨媒体叙事与IP改编
        (三)交互型创作与读者接受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审美特征
        (一)传统美学的坚守与传承
        (二)文学性和文学价值呈现
        (三)文学审美范式的重构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经验生成
        (一)代际断裂下的个体经验言说
        (二)时间和空间的后现代探索
        (三)多维的文学的想象与拼贴的虚构方式
第四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化场域建构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化特征
        (一)历史虚无与现实追寻
        (二)多元文化与文化回归
        (三)“饭圈”现象与小众部落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群像素描
        (一)文艺青年的诗意与反叛
        (二)都市青年知识者的规训与突围
        (三)乡村底层青年的离乡与追梦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人文观照
        (一)道德秩序与价值观念的重构
        (二)地理诗学与生态伦理的思索
        (三)生命意识与现实主义关怀
第五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女性意识探寻
    一、女性意识的觉醒与突围
        (一)新生代女性的成长与反抗
        (二)女性命运的时代变奏
        (三)男性的解构与女性的自我引渡
    二、消费时代的性别身份意味
        (一)泛娱乐化的身体献祭
        (二)两性关系的暧昧呈现
        (三)“耽美”文学的另类情感表达方式
    三、媒介性别视域中的网络女性主义
        (一)“女性向”对传统的超越与反叛
        (二)网络女性主义的“异托邦”空间困境
        (三)媒介话语中的性别立场言说
结语“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意义与发展方向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影响与传播
        (一)国内现状与发展
        (二)海外译介与传播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问题与展望
        (一)代际焦虑与创作局限
        (二)新的文学生长点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新中国初期高校党组织对知识分子的改造(1949-1957) ——以山西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框架及方法
    四、相关界定
第一章 高校党组织与知识分子历史流变
    一、艰难演进:时空变迁下的高校党组织
    二、曲折迈步:地位变迁下的知识分子
第二章 从“异己”到“知己”:高校党组织对知识分子的重塑
    一、思想改造:政治运动
    二、制度改革:教育规训
    三、文化传媒:报纸电影
    四、日常管理:待遇问题
第三章 从“离心”到“同心”:知识分子对高校党组织的回应
    一、思想蜕变:“冷眼旁观”到“心服口服”
    二、行为蜕变:独立批判到内化支持
    三、传统沿袭:经世致用
第四章 工具与价值:知识分子与高校党组织关系思考
    一、制约或促进:知识分子与高校党组织的互动
    二、断裂与弥合:政治与教育之间的互动
第五章 反思与实践:优化二者关系的路径选择
    一、历史反思:改造过火
    二、实践路径:政策落实、教育引导、改善环境、坚持原则
结语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7)李劼人长篇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学术研究现状
    1.2 知识分子概念界定与李劼人长篇中的知识分子界定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2 李劼人的长篇小说与知识分子形象
    2.1 作家编创活动及文学思想概述
    2.2 长篇:反映历史变革与生活变迁的主题
    2.3 知识分子形象:表现思想嬗变与社会变革的载体
3 知识分子类型与思想特征
    3.1 新思潮渐进后顺势求变的觉醒者
    3.2 保路风潮中摇摆妥协的改良者
    3.3 保路风潮中激进盲动的革命者
    3.4 抗战大后方挣扎变异的沦落者
4 李劼人的文学选择与知识分子形象的艺术呈现
    4.1 恢弘的史诗笔法
    4.2 原生态的写实手法
    4.3 细微真切的心理描写
5 知识分子形象的文史价值与作家的道德关怀
    5.1 知识分子形象的文史价值
    5.2 作家的去道德预设立场与人性关怀态度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近代越南的“西学东渐” ——以《南风杂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对象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南风杂志》研究综述
        二、近代越南文化史研究综述
    第四节 研究意义
    第五节 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三、结构安排
第一章 近代越南的西化知识分子
    第一节 法殖时期的两次教育改革
        一、教育改革的背景
        二、第一次教育改革
        三、第二次教育改革
    第二节 汉学的衰落与西学的兴起
        一、汉学的衰落
        二、西学的兴起
        三、保存汉学与担忧西学
    第三节 越南知识分子的西化
        一、越南知识分子西化的类型
        二、传统知识分子的转型——以潘魁为例
        三、新学知识分子的回归——以范琼为例
    第四节 近代越南社会公共文化空间的形成
        一、社会团体组织
        二、报刊等传媒机构
        三、关于社会文化问题的讨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南风杂志》对于西方文明的传播
    第一节 《南风杂志》对于西方科学的传播
        一、《南风杂志》所做的科普工作
        二、《南风杂志》对于现代医学的倡导
        三、围绕科学的讨论
    第二节 《南风杂志》对于西方哲学的传播
        一、什么是哲学
        二、《南风杂志》对于西方哲学的译介
        三、东西方哲学的比较
    第三节 《南风杂志》对于西方文学的传播
        一、“文学”与“文章”之分
        二、《南风杂志》对西方文学的译介
        三、东西方文学的比较
    第四节 《南风杂志》对于西方学术的传播
        一、学术的概念
        二、《南风杂志》对于西方学术的译介
        三、东西方学术的比较与越南国学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近代越南的调和主义思潮
    第一节 调和主义的诞生
        一、一战对于越南知识分子的影响
        二、近代中国学术对越南学术的影响
        三、《南风杂志》的调和主义
    第二节 调和主义的内涵
        一、调和的原因
        二、调和的方式
        三、调和的目的
    第三节 调和主义的问题
        一、新旧两派能否融合
        二、东西能否真正调和
        三、调和主义是否可行
    第四节 调和主义的影响
        一、调和主义是近代越南一种普遍的社会思潮
        二、调和主义与近代越南知识分子的双重文化身份
        三、调和主义与越南文化的“居间”特征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布朗肖中性批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法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中性批判的土壤——文学与革命
    1.1 新闻与死亡的权利
        1.1.1 新闻的景观与文学的自知
        1.1.2 捧杀、棒杀与回归日常
        1.1.3 照片、疾病与日常的过渡及匿名
    1.2 暴力与日常
        1.2.1 暴力与日常三难
        1.2.2 四百多年街垒史与中性批判的调性
        1.2.3 精神街垒与知识分子的拒绝
    1.3 批判与日常
        1.3.1 《国际杂志》与跨界的“世界”
        1.3.2 批判的根基与尺度——语言栅栏
    1.4 写作与日常
        1.4.1 中间人以及跨界的中性关系
        1.4.2 反犹与为了纪念及警示的批判
        1.4.3 奥斯维辛之后共通体的写作
        1.4.4 流亡、外边与写作的受难、救赎
    小结:拱廊街、拱廊街计划
第二章 中性批判的萌芽——文化自觉与理论探索
    2.1 象征或者象征性
        2.1.1 “不设防”与象征的逃逸
        2.1.2 象征的“理性组织”与政治激情
        2.1.3 分裂式政论写作
        2.1.3.1 异见者的呼唤——中性的身份
        2.1.3.2 游击、断裂的批判与时代病的诊断
        2.1.3.3 疾病的隐喻、纳粹与虚假的联盟
        2.1.3.4 非暴力不合作的批判与“和平欧洲”的假象
    2.2 虚构与象征
        2.2.1 虚设的门与无形的门
        2.2.2 落空的手与中性的“念头”
    2.3 同时代的颜色
        2.3.1 德占区巴黎与无法识别的民族面貌
        2.3.2 不可能者的思想:他异的关系
        2.3.3 拉斯科的野兽与文学的起源
    小结:以文学扞卫象征
第三章 中性批判的发展——布朗肖与巴特的中性
    3.1 模糊的中性与中性的不同态度、定义及定位
        3.1.1 “服务的中性”与“为中性服务”
        3.1.2 巴特的中性与符号结构
    3.2 中性的不同实践——白板书写与白色书写
        3.2.1 “意识”的自由而非“功效”的自由
        3.2.2 中性的不同程度:意识的缺席或者行动的自杀
    3.3 写作的生成与想象的变形
        3.3.1 作家应有的属性:反复自杀的耐心
        3.3.2 先知之言——神性的受难
    3.4 中性批判的“我”
        3.4.1 “我可以是谁”的疑问与文学的开端
        3.4.2 反复接近原初的白板书写
    3.5 走出文本的行动:宣言及自治组织
        3.5.1 “走出”、“别处”与文学的本质、作家身份及写作的需求
        3.5.2 拒绝直接而急迫的行动与文学的娱乐性、匿名性
        3.5.3 词与物的中性或者行动的中性
        3.5.3.1 结构主义与政治冷感的原因
        3.5.3.2 无法匿名的戴高乐与知识分子纳粹化的可能
        3.5.4 巴特与词语的“象牙塔”
        3.5.5 为了玫瑰的战役——签名与自治组织
        3.5.5.1 与宣言合一及签名的集体性
        3.5.5.2 启蒙、批判与自治组织
    小结:文本的欢愉与共通体的狂欢
第四章 中性批判的成熟——布朗肖与德国浪漫派
    4.1 德国早期浪漫派的危机与文学的良机
        4.1.1 “反思”与写作的镜子
        4.1.2 “无动于衷”的布朗肖与“脱轨”的浪漫派
    4.2 “反思语言”对“反思自我”的批判
        4.2.1 “反思自我”的弊端与语言的自治
        4.2.2 断片的60 年代与布朗肖的断片
        4.2.2.1 独白的交流——断片的花环
        4.2.2.2 言语的群岛与断裂的必然
    4.3 中性语言的特征:“欧几里得几何到黎曼几何”
        4.3.1 中性——言语关系
        4.3.2 等待,遗忘——无尽的谈话
        4.3.2.1 等待匿名与复多的言语
        4.3.2.2 “遗忘的回忆”——断片的起点
        4.3.3 作为第三类关系的断片
        4.3.3.1 玩弄切分的解构
        4.3.3.2 断片的三种距离
    小结:如果批判成为一种起源
第五章 中性批判的装置艺术——布朗肖与罗伯-格里耶的日常
    5.1 日常与现实
        5.1.1 结构主义模型与中性批判
        5.1.2 日常、批判及闲暇
        5.1.3 “闲暇”的品格与约减的翻译
        5.1.4 “远”和“空”的旅行
    5.2 中性的图文互动与作为开关的玛德莱娜蛋糕
        5.2.1 “重现的镜子”以及小说之光
        5.2.2 死亡作为文学的权利
        5.2.3 死亡之眼与作品的诞生
        5.2.4 《死刑判决》的核心意象:都灵裹尸布
        5.2.4.1 《死刑判决》与叙事的叠层
        5.2.4.2 《窥视者》与移动摄影机
    5.3 窥视内外
        5.3.1 内部窥视
        5.3.2 蒙太奇的外部窥视
    5.4 牧神的迷宫——《窥视者》与《死刑判决》的装置艺术
        5.4.1 牧神与现代性
        5.4.2 《窥视者》与造浪的人工海岸
        5.4.3 《死刑判决》与拱廊街
    小结:创造一种日常
结论:成为我们自己的传承人
参考文献
附录A:布朗肖发表文章、序言、后记、集体宣言、公开信、手册总览(按时间顺序排列)
附录B:布朗肖私人书信(按时间顺序排列)
致谢

(10)李洱知识分子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缘起与释题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一章 日常生活的截面
    第一节 被操纵的生与死
    第二节 艰难的认可
    第三节 世俗社会中的知识分子
第二章 知识分子生存境遇的想象与描摹
    第一节 用“知识”构建细节
    第二节 反家庭、反伦理叙事的隐喻意义
第三章 书写知识分子的困境与突围
    第一节 “阶级意识与欲望话语”的新变
    第二节 书写困境的成因
    第三节 李洱的突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四、如何定义“知识分子”(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关于知识分子重要论述研究 ——基于与毛泽东知识分子思想比较的视角[D]. 张若楠. 外交学院, 2021
  • [2]印度现代转型中的乌尔都语身份建构研究(1857-1947)[D]. 袁雨航.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3]认知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前期研究[D]. 陈兰馨.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1(12)
  • [4]建构俄罗斯布里亚特民族:互动机制、国家制度与民族属性(17世纪至21世纪之初)[D]. 孟根仓.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5]“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D]. 杜玉洁.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6]新中国初期高校党组织对知识分子的改造(1949-1957) ——以山西大学为例[D]. 邓楠. 山西大学, 2021(01)
  • [7]李劼人长篇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研究[D]. 陈敏.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8]近代越南的“西学东渐” ——以《南风杂志》为中心[D]. 杜佰航.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0(04)
  • [9]布朗肖中性批判研究[D]. 赵苓岑. 南京大学, 2020(12)
  • [10]李洱知识分子小说研究[D]. 韩雪飞. 西北大学, 2020(09)

标签:;  ;  ;  ;  ;  

如何定义“知识分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