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重型肝炎34例临床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吴聪[1](2021)在《基于炎症因子角度观察补阳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肝衰竭(阴黄证)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补阳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肝衰竭(CLF)的临床疗效;且从炎症因子角度探索其对慢性肝衰竭发病机制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肝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予补阳解毒化瘀方联合西医综合治疗,观察周期8周。通过观察慢性肝衰竭患者8周的病死率,肝功能(TBiL、AST、ALT、ALB)、PTA、MELD评分、中医证候积分、TNF-α、IL-6水平,评估补阳解毒化瘀方对慢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治疗8周后在对照组中,显效4例(13.34%),有效10例(33.33%),无效7例(23.33%),死亡9例(30%)。治疗组中,显效7例(23.33%)有效14例(46.67%),无效4例(13.33%),死亡5例(16.67%),治疗组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总体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TBiL、AST、ALT明显下降(P<0.05),PTA显着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相比,ALB水平显着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总积分、MELD评分均显着下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6水平显着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补阳解毒化瘀方联合西医综合治疗可改善慢性肝衰竭患者肝功能、凝血功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降低病死率。(2)补阳解毒化瘀方联合西医结合治疗可助于降低患者促炎因子TNF-α、IL-6水平,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医综合治疗,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机体炎性反应相关。
林扬[2](2020)在《DPMAS+部分PE对慢加急肝衰竭短期生存率影响及中医证型与患者预后关系》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部分血浆置换(PE)与单纯血浆置换两种人工肝治疗方案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短期生存率的影响及中医证型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13年1月-2019年6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住院部诊断为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53例。按实际选择的治疗方案区分人群,选择DPMAS+部分血浆置换人工肝治疗方案的为治疗组,选择单纯血浆置换组人工肝治疗方案的为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23例。记录两组患者基本信息、中医证型及相关血清生化指标等。所有ACLF患者的临床数据均采用Excel及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血清生化学指标及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对两种模式人工肝治疗后患者4周、12周累积生存率进行分析,并对ACLF患者部分临床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统计分析不同人工肝治疗次数对临床预后的影响。同时比较不同中医证型在ACLF不同分期、临床预后及MELD评分中的分布情况,探索不同中医证型与ACLF临床预后关系。结果:(1)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肝衰竭分期和病因及治疗前肝功能、血常规、电解质等均未见明显差异。(2)两组患者治疗后TBIL、DBIL、ALB、PT、PLT、ALT、AST、Ca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TBIL、DBIL、ALB、WBC、PT、C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TBIL,ALB较对照组下降明显。(3)两组治疗4周后皮肤黄染、乏力、纳差、腹胀、腹水、尿少、瘀斑等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比例较治疗前显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治疗后累计至12周随访时,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4周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6.96%及96.67%;12周随访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6.67%及69.56%。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11例死亡组患者治疗后的TBIL、INR、Cr、MELD均明显高于42例生存组患者(P<0.05);而ALB及AFP低于生存组(P<0.05)。但两组的性别(男)、PLT、ALT、AST、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53例患者入院时评估的MELD得分为分组标准,统计并分析发现,生存组与死亡组患者在死亡率方面:MELD评分30-39组(100%)高于20-29组(13%)高于10-19组(0%)。(7)接受1次、2次、3次及3次以上人工肝治疗的ACLF患者生存率分别为75%(6/8)、85.7%(18/21)、80%(8/10)及71.4%(10/14)。不同的人工肝治疗次数对临床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不同中医证型在ACLF临床预后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湿热蕴结证生存率高于肝肾阴虚证及脾肾阳虚证;脾肾阳虚证死亡率高于其他两证型。ACLF分期与不同中医证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中医证型间MELD评分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DPMAS+部分血浆置换以及单纯血浆置换两种模式的人工肝均对ACLF患者相关血液生化指标及临床症状、体征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前者在清除胆红素能力方面效果优于后者,但两者对ACLF患者短期生存率影响并无明显差别。(2)TBIL、ALB、INR、Cr、MELD、AFP可能与ACLF患者的预后相关。(3)与其他中医证型相比,ACLF患者中辨为湿热蕴结证的生存率更高,而辨为脾肾阳虚证的则死亡率更高,提示中医证型或许与ACLF患者的预后存在着一定关系。
莫镜邻[3](2020)在《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研究及预后危险因素的筛选》文中认为目的:观察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的临床疗效,并筛选影响ACLF预后的危险因素,为ACLF的治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1.临床研究部分:将48例ACLF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24例,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解毒化瘀颗粒口服治疗,观察终点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功能(TBIL、ALB、AST、ALB)、凝血功能(PTA)、死亡率、MELD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评估解毒化瘀颗粒对ACLF的临床疗效。2.危险因素的筛选部分:将纳入的48例ACLF患者,按8周后预后转归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抗病毒史、TBIL、AST、Cr、MELD评分、肝性脑病、感染,筛选并分析影响ACLF预后的危险因素,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来评价各指标对ACL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1.临床研究部分:(1)在有效率和死亡率上: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70.8%)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37.5%)(P<0.05);治疗组累计死亡率(20.9%)低于对照组累计死亡率(54.2%)(P<0.05);研究生:莫镜邻(2)在肝功能水平上:与第0周相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4周、第8周的TBIL、ALT、AST水平较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在治疗后第4周、第8周的ALB水平较前升高(P<0.05);与对照组同期相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第4周、第8周的TBIL、ALT、AST水平明显降低(P<0.05),在治疗后第4周的ALB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后第8周的ALB水平升高不显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凝血功能上:与第0周相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4周、第8周的PTA水平较前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同期相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第4周、第8周的PTA水平明显升高(P<0.05);(4)在MELD评分上:与第0周相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4周、第8周的MELD评分水平较前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同期相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第4周、第8周的MELD评分水平明显降低(P<0.05);(5)在中医证候积分上:与第0周相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4周、第8周的中医证候积分水平较前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同期相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第4周、第8周的中医症候积分水平明显降低(P<0.05)。2.危险因素的筛选部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TBIL、AST、MELD评分、感染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ACLF患者预后与上述因素有关。再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筛选出MELD评分为影响ACLF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ROC分析,年龄、病程、TBIL、AST、MELD评分、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4、0.556、0.853、0.893、0.949、0.644,得出结论:MELD评分、TBIL、AST预测价值较高,年龄、病程、感染预测价值较低。结论:1.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凝血功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2.慢加急性肝衰竭的预后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病程、TBIL、AST、MELD评分、感染;MELD评分为影响ACLF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吕超[4](2020)在《从炎症因子干预角度观察温阳化瘀方治疗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温阳化瘀方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的临床疗效;并从炎症因子调控角度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HBV-ACL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温阳化瘀方,观察周期为8周。通过观察HBV-ACLF患者8周的死亡率、ALT、AST、TBi L、ALB、PTA指标、IL-6及IL-10水平、中医证候积分、MELD评分,以评估温阳化瘀方对HBV-ACLF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5.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9.2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死亡率(P<0.05);(2)治疗结束后,两组存活患者ALT、AST、TBi L水平较前显着下降,ALB及PTA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结束后,两组存活患者MELD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周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结束后,两组存活患者IL-6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IL-6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显着(P<0.05);两组存活患者IL-10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IL-10的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显着(P<0.05)。结论:温阳化瘀方联合西医综合治疗可显着改善HBV-ACLF患者肝功能、凝血功能;抑制促炎因子IL-6释放,促进抗炎因子IL-10释放;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患者存活率。揭示以温阳化瘀为代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有关。
周小博[5](2020)在《基于Th17、Treg细胞表达水平探讨解毒化瘀方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临床疗效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解毒化瘀方对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 L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Th17、Treg细胞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HBV-ACLF患者50例,随机分西药组(西医治疗)25例和中西药组(解毒化瘀方联合西医治疗)25例,分别予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观察患者生存、好转情况,比较总疗效、中医证候积分、TBil、Alb、ALT、AST、PTA及MELD评分,评估解毒化瘀方对HBV-ACLF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健康人外周血Th17、Treg所占CD4+T细胞的比例作对照,予治疗前、治疗8周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Th17、Treg细胞水平,观察解毒化瘀方对HBV-ACLF患者Th17、Treg细胞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1)中西药组8周存活率(76%)优于西药组(48%);中西药组好转率(60%)优于西药组(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TBi L、Alb、ALT、AST、PTA、MELD评分上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4周,中西药组在中医证候积分、TBi L、Alb、ALT、AST、PTA、MELD评分上改善优于西药组(P<0.05);治疗8周,中西药组在中医证候积分、TBi L、MELD评分上改善优于西药组(P<0.05),在Alb、ALT、AST、PTA上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3)治疗前HBV-ACLF患者Th17、Treg细胞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治疗8周,中西药组和西药组的Th17细胞水平均下降,且中西药组下降程度更明显(P<0.05);中西药组Treg细胞水平下降,而西药组Treg细胞明显高于中西药组,两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解毒化瘀方联合西医治疗HBV-ACLF,可以提高患者存活率、好转率;改善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凝血功能;降低Th17、Treg细胞水平,纠正免疫平衡失调。以解毒化瘀方为主的中西医联合治疗,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其疗效机制可能与降低Th17、Treg细胞水平有关。
柴玲姗[6](2020)在《血浆置换与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肝衰竭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肝衰竭(liverfailure)是指在多种因素单独或者共同作用下,导致肝脏结构、功能严重损伤,继之出现合成、代谢、解毒等严重的功能障碍,临床常表现为出血、感染、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肝衰竭发生的具体机制仍不清楚,“免疫损伤-缺血缺氧-内毒素血症”被认为在肝衰竭的发生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传统意义上,肝脏被认为是一个参与代谢、营养、解毒的场所,目前研究发现,肝脏也是一个复杂的免疫器官,其发挥免疫功能的细胞有:kupffer细胞(kupffer cells,KCs)、肝星状细胞、自然杀伤细胞、肝脏2型天然淋巴样细胞、粘膜相关恒定T细胞等。同时,肝脏具有特殊的供血系统,肝动脉提供约25%的入肝血流量,门静脉提供约75%入肝血流量,而门静脉收集的来自胃肠道的血液经过肝窦与肝脏免疫细胞接触,使肝脏会不断受到一系列具有炎症潜能的饮食和共生细菌及其产物的攻击。正常情况下,这些来自内脏的抗原分子产生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衰老坏死细胞产生的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DAMPs),被肝脏细胞及kupffer细胞等产生的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结合,在肝脏中被去除、降解,此过程即为免疫耐受;同时,肝脏也会对致病性病原体、恶性细胞等进行免疫监视。在健康的肝脏中,虽然需要进行不断变化的代谢和组织重建活动及需要经常接触微生物及其产物和食物源性抗原等,但机体通过严格调控,产生受控制的持续的炎症反应。当各种致病因素及诱因作用于肝脏时,导致肝脏结构及功能严重损害,进而导致肝脏实质及非实质细胞的减少,使肝脏对各种抗原等的清除能力下降,在肝衰竭在早期阶段,各种细胞因子信号通路相互作用,使肝脏免疫细胞及血液循环中的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被过度激活,产生过度免疫反应,进而导致大量急性期蛋白、细胞因子、补体等在短时间内大量释放,导致促炎、抗炎失衡,进而导致肝脏局部及全身的免疫紊乱。如果不能及时清除这些危险的刺激并解除炎症,就会导致慢性感染、自身免疫或肿瘤生长等。这不可避免地与慢性病理性炎症和组织稳态紊乱有关,肝脏逐渐产生纤维化、肝硬化,甚至导致肝功能衰竭。目前,肝衰竭的治疗,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肝移植,但是由于国内肝源缺乏、移植后的并发症、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费用高昂等而受限制,人工肝治疗联合内科综合治疗仍是肝衰竭治疗的常用方法。其中,近几年出现的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ouble plasma molecules adsorption system,DPMAS),因具有BS330胆红素吸附柱及HA330-II中性树脂结构,被认为可以在有效清除胆红素等内毒素的同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本文拟观察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与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单独及联合治疗肝衰竭的疗效及其对肝衰竭患者短期生存率的改善作用。目的对比血浆置换、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单独及联合治疗肝衰竭的疗效,观察其对短期生存状态的影响,及影响短期生存状态的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6月1日至2019年10月31日收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肝衰竭患者,共179例。所有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人工肝支持治疗,其中,78例行血浆置换治疗(A组),56例行血浆置换+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B组),45例行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C组),统计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血常规、电解质、肝功能、凝血功能、炎症因子、影像学检查、短期(2周、4周、8周)生存状态,并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临床症状 3组患者在人工肝治疗结束后的临床症状(乏力、腹胀、纳差、恶心等)均得到改善,好转率分别为:82.0%、83.9%、80.0%,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3,P=0.877)。2.实验室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24h内的实验室结果较基础值相比:A组治疗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降低,白蛋白(ALB)、血小板(PLT)、钠离子(Na+)水平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值升高,凝血酶原时间(PT)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治疗后,血清ALT、AST、TBIL、DBI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IL-8水平降低,ALB、PLT、Na+水平升高,PT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TA值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8);C 组治疗后,血清 ALT、AST、TBIL、DBIL、TNF-α 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水平降低,PLT、Na+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ALB、PT、PTA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9、0.059、0.842)。3组治疗后,各项指标的差值比较:3组ALT、AST、IL-6、IL-8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TBIL、DBIL、ALB、PLT、Na+、PT、PTA、TNF-α差值比较,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P<0.05的指标,进行两两比较,TBIL差值:B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DBIL差值:B组>C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LB差值: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PLT差值:B组、C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Na+差值:C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PT差值: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PTA差值:A组>B组、C组(P均<0.001),B组>C组(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NrF-α差值:C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临床疗效 3组总体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91,P=0.260)。4.生存率比较 3组患者2周、4周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间8周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B组生存率>A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0.015),A组与C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8)。5.预后因素分析 影响肝衰竭患者8周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有:血清TBIL、PTA 及 IL-6 的水平。结论1.影响肝衰竭患者8周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有:血清TBIL、PTA及IL-6的水平。2.血浆置换及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联合治疗降低血清IL-6、IL-8水平的效果优于后者单独应用。3.血浆置换及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联合治疗8周生存率分别高于单独治疗;而单独应用时的8周生存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王刚[7](2019)在《改良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疗效评价》文中指出目的1.通过改变新鲜冰冻血浆的补充时机和补充途径,与传统方法进行对比,评价改良血浆置换治疗对肝衰竭患者的影响,为改良血浆置换在临床的应用提供依据。2.评价改良血浆置换治疗的安全性,为肝衰竭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月青岛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收治的肝衰竭患者34例,采用便利抽样法确定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内科综合治疗,实验组患者16例给予改良血浆置换治疗,共进行55例次治疗,对照组患者18例给予传统血浆置换治疗,共进行57例次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凝血指标及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进行血浆置换前后血清生化指标及凝血指标的变化,评价改良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短期(3个月)生存率的影响;比较两组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治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评价改良血浆置换治疗的安全性。结果1.实验组进行血浆置换治疗前后肝功能和凝血功能的结果比较进行改良血浆置换治疗后,实验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血氨(Blood Ammonia,NH3)均下降,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PTA)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蛋白(Albumin,ALB)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改良血浆置换治疗可以改善肝衰竭患者的肝功能和凝血功能,但对ALB水平无影响。2.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血浆置换治疗后肝功能和凝血功能的结果比较两组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治疗前,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血氨(NH3)、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血浆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均下降,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蛋白(ALB)上升、血氨(NH3)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与传统血浆置换治疗相比,在相同血浆置换量的情况下,改良血浆置换可以提高对ALT、AST、TBiL的清除效率,明显改善患者的PTA,但对ALB和NH3水平无明显影响。3.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血浆置换治疗后采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 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进行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行血浆置换治疗前MEL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ELD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说明改良血浆置换治疗可能会提高肝衰竭患者的短期(3个月)生存率,尤其是针对MELD评分为中低分的患者。4.实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浆置换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改良血浆置换治疗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可以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和推广。结论1.改良血浆置换治疗可以改善肝衰竭患者的肝脏功能及凝血功能。2.在相同血浆置换量的情况下,改良血浆置换治疗可以增加对肝衰竭患者的血浆清除量,提高治疗效果。3.改良血浆置换治疗可能会提高MELD评分为中低分的肝衰竭患者的短期(3个月)生存率。4.改良血浆置换治疗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以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周玲瑶[8](2019)在《解毒化瘀颗粒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解毒化瘀颗粒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HBV-ACL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解毒化瘀颗粒,观察的时间为8周。通过观察HBV-ACLF患者的TBiL、ALB、ALT、AST、PTA、死亡率、中医证候积分、MELD评分,评估解毒化瘀颗粒对HBV-ACLF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死亡率(20%)低于对照组死亡率(48%);(2)两组患者治疗后TBiL、ALB、ALT、AST、PTA、MELD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3)治疗后第4周治疗组患者TBiL、ALB、ALT、AST、PTA、MELD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后第8周治疗组患者TBiL、中医证候积分、MELD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PTA、ALT、AST、ALB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解毒化瘀颗粒联合西医综合治疗HBV-ACLF患者可降低死亡率、改善肝功能、凝血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黄月月[9](2019)在《血浆吸附联合半量血浆置换与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临床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血浆吸附联合半量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疗效分析,探讨其使用价值,以及在临床应用及推广的可能性。方法:1.根据2015亚太肝衰竭诊治指南,且剔除晚期妊娠、合并严重感染、脓毒血症、严重心肺肾功能不全、活动性出血、恶性肿瘤患者,将84名肝衰竭患者,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54),均使用相同一致的内科综合治疗,实验组辅以血浆吸附联合半量血浆置换人工肝治疗,对照组辅以血浆置换人工肝治疗;2.所有患者均股静脉置管,按2007人工肝支持系统操作指南进行;3.留取两组患者人工肝治疗前后多时段静脉血,检测分析两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白细胞(WBC)、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值的变化百分比。结果:1.人工肝治疗前后两组的TBIL和DBIL下降百分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疗效更好;人工肝治疗前后两组的ALT、AST和INR下降百分比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疗效相当;人工肝治疗前后两组的ALB上升百分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疗效相当;人工肝治疗前后两组的WBC上升百分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升高更明显。2.人工肝治疗前后两组的IL-1β、IL-6和TNF-α变化百分比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人工肝治疗后和人工肝治疗后72h两组的IL-6变化百分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下降更明显;人工肝治疗后和人工肝治疗后72h两组的IL-1β和TNF-α变化百分比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3.实验组人工肝治疗后肝功能逐渐好转,TBIL、DBIL、ALT、AST均呈现下降趋势,TBIL下降最明显,尤其在人工肝治疗后测量的值下降最显着,在吸附4h时ALT、AST、TBIL、DBIL值均明显出现下降。结论:新的组合型人工肝血浆吸附联合半量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有效,在降低TBIL和DBIL方面优于单纯血浆置换,在对ALT、AST、ALB、INR、TI-1β、TNF-α方面两组疗效近乎相同。
孙纷纷,郑嵘炅,孙丽华,鲁晓擘,张跃新[10](2015)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疗效的荟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系统评价人工肝支持系统联合常规内科治疗对肝衰竭病死率的影响。方法检索被万方数据、维普期刊、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Medline、Cochrane Library和PubMed数据库收录的2004至2014年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的相关论文。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指导手册进行义献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根据异质性检验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或固定效应模型;采用贝格漏斗图表示其偏倚程度。结果共筛选出20篇文献纳入研究,均为完全随机临床对照试验,共包括研究对象2 356例,其中1 247例给予人工肝支持系统联合内科治疗,1109例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荟萃分析显示,人工肝联合内科治疗肝衰竭的病死率(316/1 247,25.3%)低于单纯内科治疗(524/1 109,47.2%)[OR=0.36,95%可信区间(CI):0.300.43,Z=11.19,P<0.01);联合治疗急性(亚急性)及慢加亚急性肝衰竭的病死率(54/203,26.6%)低于单纯内科治疗组(76/188,40.4%)(OR=0.53,95%CI:0.340.81,Z=2.91,P<0.01);联合治疗慢性肝衰竭患者的病死率为25.6%(89/347),亦低于单纯内科治疗组的病死率(171/340,50.3%)(OR=0.32,95%CI:0.230.45,Z=6.73,P<0.01)。对不同类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的病死率分析发现,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联合内科治疗肝衰竭患者的病死率(26/110,23.6%)低于单纯内科治疗组(42/108,38.9%)(OR=0.48,95%CI:0.260.88,Z=2.38,P<0.05);血浆置换联合内科治疗组的病死率(126/575,21.9%)低于单纯内科治疗组(257/492,52.2%)(OR=0.24,95%CI:0.180.31,Z=10.14,P<0.01);两种及两种以上人工肝支持系统联合内科治疗组的病死率为29.7%(80/269),低于单纯内科治疗组(103/227,45.4%)(OR=0.45,95%CI:0.310.67,Z=4.02,P<0.01)。结论人工肝支持系统联合内科治疗可明显降低各类肝衰竭患者的病死率。
二、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重型肝炎34例临床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重型肝炎34例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炎症因子角度观察补阳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肝衰竭(阴黄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医对慢性肝衰竭的研究 |
1.1 历史沿革 |
1.2 病因病机 |
1.3 辨证分型 |
1.4 治法治则 |
2 现代对慢性肝衰竭的研究 |
2.1 慢性肝衰竭的发病机制 |
2.2 慢性肝衰竭的西医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 |
1.3.1 纳入标准 |
1.3.2 排除标准 |
1.3.3 剔除标准 |
1.3.4 脱落标准 |
1.3.5 脱落病例的处理 |
2 研究方案 |
2.1 病例分组 |
2.2 治疗方案 |
3 观察项目 |
4 临床疗效评价 |
4.1 西医疗效评价 |
4.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5 统计分析 |
6 结果 |
7 讨论 |
8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 |
缩略词表 |
综述 肝衰竭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2)DPMAS+部分PE对慢加急肝衰竭短期生存率影响及中医证型与患者预后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临床资料和研究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病例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 |
2.2 人工肝主要耗材 |
2.3 治疗方法 |
2.4 观察指标 |
2.5 临床疗效评估 |
2.6 不良反应 |
2.7 随访 |
2.8 统计学方法 |
第二章 研究结果 |
1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
2 两种方式人工肝治疗情况 |
2.1 53例患者人工肝总体第一次治疗前后比较 |
2.2 两组不同人工肝模式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比较 |
2.3 两组人工肝第一次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组间比较 |
2.4 两组人工肝治疗前、4 周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比较 |
2.5 两组人工肝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
2.6 两组不同模式人工肝对比 4 周、12 周生存率差异 |
2.7 53例患者临床部分预后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
2.8 不同人工肝次数对ACLF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
3 中医证型与ACLF患者预后的关系 |
3.1 不同中医证型的ACLF患者预后比较 |
3.2 ACLF分期与中医证型 |
3.3 各中医证型MELD评分的分布情况 |
4 不良反应 |
第三章 讨论与分析 |
1 当代医学对ACLF的认识 |
1.1 ACLF概述 |
1.2 临床流行病学 |
1.3 ACLF的发病机制 |
1.4 ACLF的预后评估 |
1.5 ACLF的诊断 |
1.6 ACLF的西医治疗 |
2 中医对ACLF的认识 |
2.1 中医病因病机 |
2.2 中医辨证分型 |
3 数据分析 |
3.1 两种模式人工肝血清学水平及临床症状、体征的比较 |
3.2 两种不同模式人工肝对 ACLF 患者短期生存率的影响 |
3.3 53例患者治疗后部分预后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
3.4 不同人工肝次数对ACLF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
3.5 中医证型对ACLF患者预后影响 |
4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综述 慢加急性肝衰竭中西医诊治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3)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研究及预后危险因素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ACLF的中医研究 |
1.1 病因病机 |
1.2 辨证分型 |
1.3 治法方药 |
1.3.1 中药治疗 |
1.3.2 中医外治 |
2 ACLF的西医研究 |
2.1 病因 |
2.2 发病机制 |
2.3 西医治疗 |
2.3.1 一般支持治疗 |
2.3.2 抗病毒治疗 |
2.3.3 抗炎保肝治疗 |
2.3.4 免疫调节治疗 |
2.3.5 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 |
2.3.6 人工肝治疗 |
2.3.7 肝移植与肝细胞移植 |
第二部分 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内容 |
1.2 研究对象 |
1.3 病例标准 |
1.3.1 西医诊断标准 |
1.3.2 中医诊断标准 |
1.3.3 纳入标准 |
1.3.4 排除标准 |
1.3.5 中止和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案 |
2.1 样本随机化分配 |
2.2 对照研究 |
2.3 治疗方案 |
2.3.1 对照组 |
2.3.2 治疗组 |
3 观察指标 |
3.1 死亡率 |
3.2 血液生化指标 |
3.3 MELD评分 |
3.4 中医证候观察指标 |
3.5 不良反应记录 |
4 疗效评价 |
4.1 西医疗效评价 |
4.2 中医疗效评价 |
5 统计学方法 |
6 结果 |
6.1 两组ACLF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6.2 两组ACLF患者死亡率比较 |
6.3 两组ACLF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6.4 两组ACLF患者肝功能(TBIl、ALB、ALT、AST)比较 |
6.5 两组ACLF患者凝血功能(PTA)比较 |
6.6 两组ACLF患者MELD评分比较 |
7 安全性评价 |
8 讨论 |
8.1 解毒化瘀颗粒对ACLF患者死亡率的影响 |
8.2 解毒化瘀颗粒对ACLF患者TBIL的影响 |
8.3 解毒化瘀颗粒对ACLF患者ALB的影响 |
8.4 解毒化瘀颗粒对ACLF患者ALT、AST的影响 |
8.5 解毒化瘀颗粒对ACLF患者PTA的影响 |
8.6 解毒化瘀颗粒对ACLF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
8.7 解毒化瘀颗粒对ACLF患者MELD评分的影响 |
9 解毒化瘀颗粒的方药分析 |
10 解毒化瘀颗粒的现代疗效机制研究 |
11 问题与展望 |
第三部分 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危险因素的筛选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病例标准 |
1.3 治疗方案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对收集的定性资料进行赋值 |
2.2 影响ACLF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 |
2.3 影响ACLF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2.4 危险因素对ACLF预后的预测价值 |
3 讨论 |
3.1 影响ACLF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
3.2 MELD评分在解毒化瘀颗粒治疗ACLF预后中的预测价值分析 |
3.3 筛选预后风险因素在ACLF治疗中的价值分析 |
4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综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4)从炎症因子干预角度观察温阳化瘀方治疗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HBV-ACLF当代医学认识 |
1.1 ACLF的发病机制 |
1.2 ACLF的治疗 |
2 ACLF中医药研究概述 |
2.1 中医病名 |
2.2 病因病机 |
2.3 辨证分型 |
2.4 治法治则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3 观察指标 |
3.0 一般情况 |
3.1 病死率 |
3.2 实验室指标 |
3.3 中医证候观察指标 |
3.4 IL-6、IL-10水平 |
3.5 MELD评分 |
3.6 不良反应 |
4 疗效评价 |
4.1 主要疗效评价指标 |
4.2 次要疗效评价指标 |
5 统计学方法 |
6 结果 |
6.1 两组患者基线一般资料的比较 |
6.2 两组患者治疗8周内死亡率的比较 |
6.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的比较 |
6.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 |
6.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L-6、IL-10水平的比较 |
6.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ELD评分的比较 |
6.7 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的比较 |
7 不良反应 |
8 讨论 |
8.1 温阳化瘀方的立法组方依据 |
8.2 温阳化瘀方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
8.3 温阳化瘀方对HBV-ACLF患者病死率的影响 |
8.4 温阳化瘀方对HBV-ACLF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
8.5 温阳化瘀方对HBV-ACLF患者PTA的影响 |
8.6 温阳化瘀方对HBV-ACLF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
8.7 温阳化瘀方对HBV-ACLF患者IL-6、IL-10 水平的影响 |
8.8 温阳化瘀方对HBV-ACLF患者MELD评分的影响 |
9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5)基于Th17、Treg细胞表达水平探讨解毒化瘀方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Th17 细胞与Treg细胞的研究 |
1.1 Th17细胞:辅助性T淋巴细胞 |
1.2 Treg细胞:调节性T淋巴细胞 |
1.3 Th17、Treg细胞之间的平衡 |
1.4 Th17、Treg细胞在肝衰竭中的表达和作用 |
2 慢加急性肝衰竭疾病的概况 |
2.1 西医对慢加急性肝衰竭的认识 |
2.1.1 ACLF的定义 |
2.1.2 基于“PIRO”概念对ACLF的认识 |
2.1.3 ACLF的预后模型 |
2.1.4 ACLF的治疗 |
2.2 中医对慢加急性肝衰竭的认识 |
2.2.1 病名、病因及病机 |
2.2.2 辨证分型 |
2.2.3 治法方药 |
第二部分 临床实验研究 |
1 解毒化瘀方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临床疗效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标准 |
1.4 治疗方案 |
1.5 观察指标 |
1.6 疗效判定标准 |
1.7 统计学方法 |
1.8 研究结果 |
2 解毒化瘀方对Th17、Treg细胞水平的影响 |
2.1 实验原理 |
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步骤 |
2.4 实验结果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解毒化瘀方用药分析 |
2 解毒化瘀方临床疗效分析 |
2.1 对HBV-ACLF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
2.2 对HBV-ACLF患者好转率的影响 |
2.3 对HBV-ACLF患者中医证候总疗效、总积分的影响 |
2.4 对HBV-ACLF患者实验室指标的影响 |
2.5 对HBV-ACLF患者MELD评分的影响 |
3 解毒化瘀方调节Th17、Treg细胞水平 |
4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1 中医常见症状分级量化表 |
附图1 |
附图2 |
缩略词表 |
综述 慢加急性肝衰竭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6)血浆置换与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肝衰竭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的国内外应用现状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7)改良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对象及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工具与评价指标 |
4 统计学方法 |
5 伦理原则 |
6 质量控制 |
7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
2 实验组患者血浆置换前后肝功能和凝血功能的比较 |
3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肝功能、凝血功能的比较 |
4 实验组与对照患者 MELD 评分的比较 |
5 实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
讨论 |
1 实验组血浆置换治疗前后肝功能和凝血功能的比较 |
2 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浆置换治疗后肝功能与凝血指标的比较 |
3 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浆置换治疗后MELD评分的比较 |
4 实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比较 |
结论 |
本研究的创新性及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对照表 |
附录 |
致谢 |
(8)解毒化瘀颗粒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中医对乙型肝炎相关性慢加急肝衰竭的研究 |
1.1 病因病机 |
1.2 辨证分型 |
1.3 治法方药 |
2 西医对乙型肝炎相关性慢加急肝衰竭的研究 |
2.1 发病机制 |
2.2 西医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内容 |
1.2 病例来源 |
1.3 西医诊断标准 |
1.4 中医诊断标准 |
1.5 纳入标准 |
1.6 病例排除标准 |
1.7 病例剔除标准 |
1.8 脱落病例的处理 |
1.9 研究病例的终止 |
1.10 一般情况比较 |
2 研究方案 |
2.1 样本随机化分配 |
2.2 对照研究 |
2.3 治疗措施 |
3 观察指标 |
3.1 死亡率 |
3.2 实验室指标 |
3.3 MELD评分 |
3.4 中医证候观察指标 |
3.5 不良反应记录 |
4 疗效评价 |
4.1 西医疗效评价 |
4.2 中医疗效评价 |
5 统计学方法 |
6 结果 |
6.1 两组HBV-ACLF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6.2 两组HBV-ACLF患者死亡率比较 |
6.3 两组HBV-ACLF患者中医证候比较 |
6.4 两组HBV-ACLF患者TBil、ALB、ALT、AST、PTA比较 |
6.5 两组HBV-ACLF患者MELD评分比较 |
7 安全性评价 |
8 脱落情况及原因 |
9 讨论 |
9.1 解毒化瘀颗粒对HBV-ACLF患者病死率的影响 |
9.2 解毒化瘀颗粒对HBV-ACLF患者TBiL的影响 |
9.3 解毒化瘀颗粒对HBV-ACLF患者ALB的影响 |
9.4 解毒化瘀颗粒对HBV-ACLF患者ALT、AST的影响 |
9.5 解毒化瘀颗粒对HBV-ACLF患者PTA的影响 |
9.6 解毒化瘀颗粒对HBV-ACLF患者中医证候的影响 |
9.7 解毒化瘀颗粒对HBV-ACLF患者MELD评分的影响 |
10 解毒化瘀颗粒的药方分析 |
11 解毒化瘀颗粒的疗效机制研究 |
12 本病的认识及不足 |
13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9)血浆吸附联合半量血浆置换与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临床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实验材料 |
第3章 实验方法 |
第4章 实验结果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第7章 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重型肝炎34例临床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炎症因子角度观察补阳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肝衰竭(阴黄证)的临床研究[D]. 吴聪.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DPMAS+部分PE对慢加急肝衰竭短期生存率影响及中医证型与患者预后关系[D]. 林扬.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研究及预后危险因素的筛选[D]. 莫镜邻.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从炎症因子干预角度观察温阳化瘀方治疗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研究[D]. 吕超.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基于Th17、Treg细胞表达水平探讨解毒化瘀方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临床疗效研究[D]. 周小博.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血浆置换与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肝衰竭的疗效观察[D]. 柴玲姗. 郑州大学, 2020(02)
- [7]改良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疗效评价[D]. 王刚. 青岛大学, 2019(03)
- [8]解毒化瘀颗粒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研究[D]. 周玲瑶.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血浆吸附联合半量血浆置换与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临床对比研究[D]. 黄月月. 南华大学, 2019(01)
- [10]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疗效的荟萃分析[J]. 孙纷纷,郑嵘炅,孙丽华,鲁晓擘,张跃新.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