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概况(论文文献综述)
徐孟亮,丁绿萍,罗佳,徐甜甜,吴合周[1](2021)在《超级稻超高产形成的光合机制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超级稻的研究与应用为保障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对超级稻超高产形成的光合机制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在超级稻光合株型特征与光合生理特性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促进了超级稻的育种与栽培。然而,目前的研究也存在明显不足,如:对新一代超级稻超优1000等材料的光合研究很少,对超级稻群体的光合及逆境下的光合研究相对较少,对超级稻光合同化物的配置与转运特点研究不多,等等。未来需要弥补这些方面的不足,以增进对超级稻超高产形成的光合机制认识,更好地为超级稻的育种与栽培服务。
李笑笑[2](2021)在《土壤肥力对超级稻农学表现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超级稻品种具有产量潜力高、抗倒伏能力强的优点,对我国水稻单产的增加意义重大。前人研究表明,超级稻品种通常需要高氮肥投入和充足的土壤背景氮供应才能充分发挥其产量潜力,实现超高产。然而,我国稻田中约有70%为中、低产田,其土壤背景氮的供应能力较弱。同时,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文件提倡减少氮肥用量,缓解因氮肥流失产生的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以促进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提倡减少稻田氮肥用量、大部分稻田土壤背景氮供应有限的背景下,超级稻品种的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在低氮投入条件下对土壤肥力的响应如何,目前尚未进行系统地研究。稻田耕作层表土是提供水稻植株生长发育所需养分的重要来源,去除部分耕作层表土能够降低土壤背景氮供应,从而达到创造低土壤肥力处理的目的。因此,本研究于2016-2018年在湖北省武穴市开展大田试验,其中2016-2017年采用裂区设计,以低土壤肥力(去除一半耕作层深度的土壤)和高土壤肥力为主区处理,以4个超级稻(超优1000、甬优2640、天优华占和扬两优6号)和4个当地主推的普通水稻品种(黄华占、沪优549、珞优10号和荃优6号)为副区处理,氮肥施用量均为100 kg N ha-1(低氮肥水平),旨在比较超级稻和普通水稻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对不同土壤肥力响应的差异,并从农艺性状、物质生产与转运、氮素吸收和利用等方面阐明超级稻和普通水稻品种在低氮肥水平和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产量表现差异的生理机制。2018年采用裂裂区设计,以2个氮肥水平(0和100 kg N ha-1)为主区处理,以低土壤肥力和高土壤肥力为副区处理,以2个超级稻品种(甬优2640、扬两优6号)和2个普通水稻品种(黄华占和荃优6号)为副副区处理,旨在进一步探究超级稻和普通水稻品种在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土壤背景氮素对产量的贡献以及氮肥农学利用效率的差异。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土壤肥力的降低造成各供试水稻品种的产量平均降低了15.9%,这主要归因于单位面积穗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分别下降了13.7%和17.0%。在高、低两种土壤肥力条件下,超级稻品种的产量均高于普通水稻品种,其原因是超级稻品种单位面积颖花数、干物质积累量和收获指数相比普通水稻品种均增加6%-8%。随着土壤肥力和氮肥施用量降低,超级稻品种相对于普通水稻品种的产量优势逐渐变小。与普通水稻品种相比,虽然超级稻品种的花前干物质积累量和转运效率分别降低了3.5%和18.7%。但是,超级稻品种的粒叶比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提高了18.5%和14.5%,这可能是超级稻品种产量高于普通水稻品种的重要原因。(2)相比高土壤肥力处理,水稻植株成熟期氮素吸收量在低土壤肥力处理下降低了27.4%,其中分蘖至幼穗分化期的氮素吸收量降幅最高,达到了57.8%。这一生长阶段氮素吸收量的降低是造成单位面积穗数、单位面积颖花数和干物质积累量降低,进而导致减产的重要原因。在两种土壤肥力条件下,超级稻品种具有更高的总氮素吸收量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是超级稻品种相对于普通水稻品种具有产量优势的原因。其中,超级稻品种扬两优6号的花前氮累积量和转运效率分别比普通水稻品种高7.2%和13.7%,最终其产量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比普通水稻品种分别增加了10.0%和8.5%。(3)在低土壤肥力和高土壤肥力条件下,土壤背景氮对水稻氮素吸收总量的贡献分别为60.3%和64.2%,而肥料氮素对总氮吸收的贡献不足40.0%。土壤背景氮对水稻产量的贡献率在低土壤肥力和高土壤肥力条件下分别为65.1%和81.7%。总的来看,和肥料氮素相比,土壤背景氮对水稻氮素积累量和产量的贡献更大,而且这一贡献随着土壤肥力的增加而提高。水稻氮素积累总量中来源于土壤的氮素在超级稻和普通水稻品种之间无显着差异,且在土壤肥力处理之间保持一致。超级稻品种的氮素积累中来源于肥料的氮素在高土壤肥力处理中比普通水稻品种高25.0%,但是在低土壤肥力处理中比普通水稻品种低18.0%。另一方面,超级稻品种在低土壤肥力和高土壤肥力条件下的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分别比普通水稻品种高13.2%和47.8%,这主要是因为超级稻品种的花后氮素吸收量比普通水稻品种高33.7%-53.6%。综上所述,在低土壤肥力条件下,超级稻品种相对于普通水稻品种仍然有一定的产量优势,尽管这个优势比高土壤肥力条件下有所下降。在国家提倡减少农业生产中氮肥用量以及我国大部分稻田土壤背景氮供应较低的背景下,超级稻品种的大面积推广种植能够有效地提高水稻单产和氮肥利用效率。提高中、低产田土壤背景氮供应有助于提高该条件下超级稻品种的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促进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胡宗荣[3](2021)在《丛生型高粗秆超重穗粳型吨级稻育种——第二次“绿色革命”探索》文中研究指明由黄耀祥开创的"水稻矮秆多穗高产育种",实现了水稻大幅度增产,促成了我国水稻生产的第一次飞跃后,由袁隆平开创的"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和黄耀祥开创的"水稻丛生型半矮秆大穗超高产育种"——以大幅度提高经济系数为主要增产途径的第一次"绿色革命",更取得了比原高秆水稻增产一倍的超高产,促成了我国水稻生产的第二次飞跃。根据中国科学院相关单位对成都地区粳型水稻生长季光合潜力(指生物学产量,下同)的科学测定,并结合水稻亚种间杂交非F1出现的五大超亲优势,开展了 "丛生型高粗秆超重穗粳型吨级稻育种"——以倍量式提高生物学产量为新的主要增产途径的第二次"绿色革命"探索。在创制出核心种质后,已加快育种进程。
何胜[4](2020)在《超级稻天优998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基础解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解析天优998高产优质的遗传基础,利用其母本天丰B(天丰A同核异质的保持系)和父本广恢998为亲本,构建了包含215个家系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作图群体。调查生长期动态数据、考察重要农艺性状的表型数据;通过测序构建了高密度的遗传连锁图谱,利用区间作图定位方法,对群体的株高、分蘖数、有效穗数、千粒重、整精米率、垩白、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等产量和米质相关性状进行了QTL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除了部分日期的分蘖数、稻草重(早季)、收获指数、精米率、糙米千粒重和精米长均值在RIL群体中呈连续偏态分布外,其他形状如株高、抗倒伏力、有效穗数、千粒重、整精米率、垩白、透明度、直链淀粉含量和糊化温度等在RIL群体中均呈连续正态分布,说明这些性状均为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2.在RIL群体中定位到了控制茎秆性状的24个QTLs,其中影响株高的QTLs有17个,抗倒伏力有7个,它们分布在第1、2、6、7、10、11和12号染色体上,贡献率介于2.33%-19.09%之间。3.在RIL群体中定位到控制分蘖性状的QTLs13个,其中影响有效穗数的QTL 9个,最高苗数的QTL 4个,它们分布在第2、4、5、6、10、11和12号染色体上,贡献率范围为1.15%-9.30%。4.在RIL群体中定位到了控制千粒重和每穗粒数等性状的83个QTLs,其中影响千粒重(除20个稻米千粒重,还包含糙米千粒重14个和精米千粒重8个)的有42个,每穗粒数有15个,单株产量有7个,生物产量由5个,收获指数有14个,它们分布在除了第8号染色的11个染色体上,贡献率介于2.83%-28.25%之间。5.在RIL群体中定位到了控制加工品质性状的13个QTLs。其中影响糙米率的QTL有3个,精米率6个,整精米率4个,分别分布在第4、5、6、7、8、10和12号染色体上,贡献率介于4.10%-10.66%之间。6.在RIL群体中定位到了控制外观品质性状的37个QTLs,其中影响糙米长的有10个,糙米宽有10个,精米长有6个,精米宽有6个,垩白度有3个,透明度2个,他们分布在第1、2、3、5、6、8、10和11染色体上,贡献率介于2.83%-23.35%。7.在RIL群体中定位到了控制蒸煮品质性状的45个QTLs,其中影响胶稠度的的2个,直链淀粉含量的5个,最高粘度的1个,热浆粘度的4个,崩解值的2个,冷胶粘度的8个,消减值的3个,回复值的5个,峰值时间的8个,糊化温度的7个,它们分布在第2、3、4、5、6、7、8和10号染色体上,贡献率介于1.81%-69.48%之间。在本试验定位发现的QTLs中有大量与前人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如第6号染色体bin1285-bin1305区间内同时存在控制大部分米质相关性状的QTLs,即与前人报道的Wx基因功能类似区间相同,这证明了本试验方法的正确性和结果的可靠性。本研究还发现了一些的未见前人报道的QTLs,如同Wx基因在6号染色体上的qHI6-2、qHI6-5、qHI6-6、qTGW6-2等控制千粒重和收获指数等的QTLs,该区域内存在数量多、贡献率大、表达稳定且尚未见前人报道,后期可进一步验证和精细定位研究。
王远征[5](2020)在《遗传背景和环境条件对水稻DEP1近等基因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文中指出直立穗型是北方粳稻实现高产的有效途径之一,直立穗型基因(DEP1)可以调控水稻穗部形态,通过增加枝梗数来控制每穗粒数及着粒密度,同时可以调控对氮素的吸收与代谢,广泛应用于北方粳稻高产品种中。目前针对直立穗型的研究多集中在不同品种间,但不同遗传背景及生态条件下,DEP1基因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遗传效应尚未达成共识,同时DEP1基因在群体水平的高产机理仍有待于深入探究。本研究构建以秋田小町及辽粳5为遗传背景的DEP1近等基因系(AKI-dep1,AKI-DEP1,LG 5-dep1和LG 5-DEP1),分析不同遗传背景下DEP1基因产量和品质的差异,以及年份、地点、氮肥水平对DEP1基因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表型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不同遗传背景下dep1均表现为穗部形态直立,每穗粒数显着增加,穗数和千粒重也有所增加,从而显着提高了籽粒产量,AKI-dep1比AKI-DEP1增加了12%,LG 5-dep1比LG 5-DEP1增加了6%。此外,dep1穗长和株高显着降低,二次枝梗数显着增加,一次枝梗数亦有增加的趋势;辽粳5背景株系抽穗期明显延迟1周左右。DEP1的外观品质均优于dep1,dep1均表现为籽粒宽度增加因而长宽比显着降低,同时显着增加了垩白粒率以及垩白度。辽粳5背景株系的直链淀粉含量都显着高于秋田小町背景株系;2对近等基因系遗传背景间和基因型间胶稠度和糊化温度均无显着差异。DEP1基因对水稻加工品质、食味品质等的影响因遗传背景的不同而表现不同,AKI-dep1的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均低于AKI-DEP1,LG 5-dep1与LG 5-DEP1间的加工品质则没有显着差异。AKI-dep1蛋白质含量显着高于AKI-DEP1,LG 5-dep1与LG 5-DEP1并无显着差异;食味值表现为AKI-DEP1>AKI-dep1>LG 5-dep1、LG 5-DEP1。总的规律是抽穗期、糙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主要由遗传背景决定,株高、穗长、穗数、穗粒数、二次枝梗数、千粒重和产量主要受DEP1基因型影响,而精米率、整精米率、长宽比、垩白性状是由遗传背景和基因型共同调控,蛋白质含量和食味值影响机制因组合而异。将上述2对近等基因系材料分别于2016和2017年种植在中国沈阳和日本京都,分析研究两地温度及太阳辐射、生育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研究表明,沈阳2016年和2017年的自抽穗期到成熟期日平均气温分别为21.6℃和20.9℃,低于京都日平均气温28.8℃(2016)及27.9℃(2017),而两地的年际间日平均气温差异不显着。在沈阳2种遗传背景的dep1株系抽穗期均较DEP1株系早3-5天。在京都辽粳5背景dep1株系抽穗期略早于DEP1基因群体,而秋田小町背景DEP1株系抽穗期早于dep1株系。两地AKI-dep1和AKI-DEP1的平均产量分别为6.67吨/公顷及6.13吨/公顷,LG 5-dep1和LG 5-DEP1的平均产量分别为6.66吨/公顷及6.58吨/公顷,年份、地点间差异不显着,dep1株系平均产量为6.67吨/公顷,显着高于DEP1株系的6.13吨/公顷。dep1的作用可以增加穗数及每平方米穗粒数从而增加收获指数,但降低了千粒重。dep1基因型与DEP1基因型在产量的比值及在生物产量上的比值与抽穗前15天到抽穗后25天这40天内日平均辐射呈显着正相关,说明等位基因dep1的有效性取决于太阳辐射的有效性。本试验研究表明,等位基因dep1型始终对水稻物质形成有积极作用,但却需要在高的太阳辐射下才能对与水稻源产生积极影响。分析氮肥用量对近等基因系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以及RVA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氮肥用量下近等基因系的各品质性状表现不同。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不同遗传背景下dep1株系籽粒长宽比值均表现出了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垩白粒率及垩白度均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即中等肥力水平下外观品质表现最优。LG 5-DEP1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籽粒长宽比值增幅最大,受氮肥影响最显着。糙米率、精米率以及整精米率都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出现了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AKI-dep1高施氮量下糙米率显着高于不施氮肥情况,AKI-DEP1的精米率、整精米率在中等肥力作用下增长幅度最大。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籽粒中氮素的积累增加,从而导致近等基因系的蛋白质含量不断增加,直链淀粉含量以及食味值指标均表现出了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高施氮量下近等基因系材料的直链淀粉含量低于不施用氮肥的处理。RVA质谱中消减值与冷浆黏度随着氮肥的施用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
涂从勇,王丰[6](2019)在《绿色革命六十载,天下粮安系终生——半矮秆水稻之父黄耀祥院士的学术成就回顾》文中研究指明在水稻矮化育种成功60周年之际,回顾了黄耀祥院士在水稻育种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1959年通过人工杂交成功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大面积应用的水稻矮秆品种——广场矮,开创了一条水稻矮化育种的新途径。水稻矮化育种的成功,使水稻单产实现了第一次飞跃,与墨西哥的小麦矮化育种一起,引领了农业史上的第一次绿色革命,并为第二次绿色革命——杂交水稻的研究与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此后,在水稻矮化育种基础上,黄耀祥院士先后开创了水稻丛化育种、半矮杆"早长"超高产育种、半矮秆"早长、根深"超高产(特)优质育种和超级稻育种,创建了高效的杂交育种"组群筛选法",从而建立了水稻生态育种科学体系,丰富和发展了水稻育种学。黄耀祥院士带领育种团队先后培育出60多个水稻新品种,其中推广面积超过66.7万hm2的品种有15个,先后获得国家、省(部)级等各类科技成果奖15项,为我国粮食增产和水稻科技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通过回顾黄耀祥院士在水稻育种研究上取得的主要成就,展示他不断解决水稻生产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总结他求真务实、敏锐创新、甘于奉献、执着追求的精神品质,以期对农业科研工作者有所启迪和激励作用。
屠晓[7](2019)在《甬优2640超高产栽培株型及其光合特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试验于2016-2017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试验田进行,以籼粳杂交稻甬优2640为试验对象,以当地代表性品种常规粳稻武运粳24号和南粳9108为对照,采用裂区设计,氮肥处理为主区,品种为裂区,设3次重复;在施纯氮300 kg·hm-2条件下,通过3种氮肥运筹塑造穗盖顶、中间型和草盖顶3种栽培株型结构,系统研究甬优2640超高产栽培株型及其光合生理特性,揭示甬优2640高产途径与机制,为甬优2640和其它籼粳杂交稻的超高产栽培和育种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年甬优2640平均产量11.25 t·hm-2,分别比武运粳24号和南粳9108增产20.52%和34.83%,达极显着水平;甬优2640单位面积穗数和千粒重较低,每穗粒数显着大于常规粳稻,二次枝梗粒数占总粒数比例高达60%左右,总颖花量极显着大于常规粳稻,结实率为85.83%,甬优2640主要通过大穗来获得高产。甬优2640三种栽培株型中,中间型产量最高,两年平均产量为11.88 t hm-2,比穗盖顶、草盖顶分别增产11.69%和5.25%,且与常规粳稻相比,中间型对甬优2640增产更为显着。中间型单位面积穗数居中,每穗粒数最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未显着下降;中间型的穗粒结构中二次枝梗粒数占总粒数比例最大。2.甬优2640与常规粳稻相比,株高、茎粗均为最大,冠层倒一至倒五叶片长度和宽度最大,冠层上部叶片(倒一至倒三叶)披垂度居中,下部叶片(倒四至倒五叶)披垂度最大,倒一至倒五叶片披垂度逐渐增大;抽穗期,甬优2640叶面积指数(LAI)和高效叶面积率均为最高,保证了灌浆期间叶源的数量和质量。甬优2640三种栽培株型中,中间型株型的形态结构最优,中间型的株高居中,在132cm~136cm范围内,茎粗最大,在0.75cm~0.95cm范围内,剑叶的叶长和叶宽最大、倒一至倒五叶片披垂度居中;抽穗期,中间型高效叶面积率最高,LAI居中,抽穗后30天,中间型LAI下降幅度最小。3.甬优2640冠层叶片光合能力最强;甬优2640抽穗期倒一至倒五叶片的耐光氧化能力大于常规粳稻,抽穗期至抽穗后30天内,甬优2640地上部叶片的含氮量、冠层上五张叶片的平均SPAD值均大于常规粳稻,且上五张叶片SPAD值衰减慢,功能期长;抽穗期至抽穗后30天内,冠层上部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为最高,且下降幅度最小,冠层上五张叶片的Fv/Fm值和Y(Ⅱ)值与常规粳稻相比无显着差异,Fv/Fm值均处在0.80~0.85数值范围内,Y(Ⅱ)值均处在0.70~0.80数值范围内,且下降幅度最小,剑叶中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果糖-1,6-二磷酸酶(FBP)、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活性均高于常规粳稻,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为最低。甬优2640三种栽培株型中,中间型株型的光合生理特性在三种株型中总体最优;抽穗期,中间型冠层上部叶片尤其是剑叶耐光氧化能力最强,抽穗期至抽穗后30天,中间型地上部叶片含氮量和冠层上五张叶片的SPAD值均居中,叶片中氮素向籽粒中转运量最高,SPAD值下降幅度最小;抽穗期至抽穗后30天,中间型冠层上部叶片的Pn、Gs、和Tr均最优,其Fv/Fm值最大(与草盖顶无显着差异),Y(Ⅱ)值与穗盖顶和草盖顶无显着差异;抽穗期至成熟期,中间型剑叶中的FBP和PEPC活性均为最高,SPS活性居中,Rubisco活性在抽穗后20天至成熟期为最大。4.甬优2640成熟期地上部生物量最大,抽穗期至成熟期,茎叶向籽粒中的干物质转运量和转运率与茎鞘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的转运量和转运率均为最大,茎叶干物质转运量对籽粒贡献率最低,NSC转运量对籽粒贡献率最高,甬优2640灌浆结实期间茎叶对干物质与NSC转运较常规粳稻优势更大。甬优2640三种栽培株型中,中间型株型成熟期地上部生物量最大,茎鞘中NSC的转运量、转运率和贡献率均为最高,茎叶中干物质向籽粒中转运量、转运率和贡献率均为最低。
房闵[8](2018)在《北方杂交粳稻耐低肥特性及杂种优势研究》文中认为为了分析北方杂交粳稻具有生物量大、抗逆性强而产量优势不突出的原因,用杂交粳稻笹优418连续自交构建对BT型不育系具有恢复能力的140份F9恢复系,与株型理想、异交习性好、农艺性状优良、配合力强的BT型粳稻不育系辽99A杂交组配构建140个杂交组合,分别将这两套群体种植在逆境(低肥)与正常肥力条件下,分析产量性状、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株型、穗部性状的差异、杂种优势及其相互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正常肥力条件下F1群体产量、穗数、生物产量与抽穗前、后物质生产量均呈显着正相关,穗粒数、结实率和生物产量与抽穗后物质生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产量、穗数、穗粒数和生物产量与剑叶面积均呈显着正相关,除千粒重外产量及相关性状与倒二节间长均呈显着正相关,产量、穗数、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与倒二节间粗显着正相关;产量、穗数、穗粒数、结实率、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基本与着粒密度、一二次枝梗粒数及其结实率显着正相关。低肥条件下F1群体产量、穗数、穗粒数、生物产量与抽穗前、后物质生产量均呈显着正相关,穗粒数、结实率和经济系数与抽穗后物质生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生物产量与测定的物质生产特性均呈显着正相关;产量、穗数与倒二、三叶面积均呈显着正相关,与其他株型性状基本表现为负相关;其他产量构成因素与株型性状关系不密切,生物产量与上三叶面积正相关,经济系数与上三叶面积负相关;产量相关性状与一、二次枝梗粒数基本表现为显着正相关。相对正常肥力条件而言,低肥条件下F1群体产量更依赖于齐穗后干物质生产。2.正常和低肥条件下F1群体产量平均值分别为8.39 t/hm2和8.72t/hm2,后者较前者增产3.93%;不同肥力条件下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变化趋势并不一致,产量表现为显着正相关,穗粒数表现为显着负相关,其他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着水平。相对正常肥力而言,低肥条件更有利于茎鞘干物质的积累,特别是鞘部干物质的积累。不同肥力条件下F1群体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株型性状、穗部性状的相关性大多并不密切。3.不同肥力条件下恢复系产量与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均表现为显着正相关,与上三叶面积均表现为负相关,其中倒二、三叶达到显着水平;正常肥力条件更多依赖于生物产量,而低肥条件下更多依赖于经济系数。正常肥力条件下恢复系产量与着粒密度、二次枝梗粒数和一二次枝梗结实率、一二次枝梗千粒重呈显着正相关,低肥条件下恢复系产量与着粒密度、一二次枝梗粒数和一二次枝梗千粒重呈显着正相关。4.正常和低肥条件下恢复系群体产量平均值分别为6.82 t/hm2和7.17t/hm2,前者较后者减产5.13%;不同肥力条件下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变化趋势并不一致,产量相关性不显着,穗数和千粒重表现为显着负相关,穗粒数和结实率未达到显着水平。不同肥力条件下恢复系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表现为显着正相关;与F1群体类似,恢复系群体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株型性状、穗部性状的相关性也大多没有达到显着水平。
黄礼英[9](2018)在《减氮背景下超高产水稻品种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农学与生理研究》文中认为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生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着重要作用。建国以来,我国水稻总产不断增加,这主要源于水稻单产的增加,而水稻单产的增加与品种改良密切相关。利用品种间杂种优势与理想株型相结合培育的籼型超级杂交稻和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培育的籼粳杂交稻品种均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然而这些超高产品种通常种植在高氮环境下,它们在减氮条件下的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NUE)表现仍不清楚。为此,我们于2014-2015年在湖北省武穴市进行减氮条件下籼型超级杂交稻(扬两优6号和Y两优1号)、籼型杂交稻(珞优10号和川优6203)和籼型常规稻(黄华占和绿稻Q7)的产量和NUE差异比较试验,试验设置不施氮(N0:0 kg N ha-1)和减氮(N90:90 kg N ha-1)两个氮肥处理,并以当地农民习惯施氮量180 kg N ha-1(N180)作为高氮对照处理。在2015-2017年,我们比较了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籼型超级杂交稻扬两优6号和籼型常规稻黄华占在减氮条件下(100 kg ha-1的施氮量)的产量和NUE表现。了解这些品种在减氮背景下的产量和NUE表现及其农学和生理机制,可为绿色高效水稻新品种的培育和减氮栽培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在不施氮、减氮和高氮对照处理下,籼型超级杂交稻2014和2015年的平均产量分别比籼型常规稻高5.4%、8.4%和6.6%,差异均达显着水平,而其与籼型杂交稻仅在施氮处理下差异显着,在减氮和高氮对照处理下两年平均分别比籼型杂交稻增产3.7%和8.8%。从产量构成因子方面分析,相对较高的结实率和籽粒重是籼型超级杂交稻在三个氮肥处理下产量高于籼型杂交稻和籼型常规稻的原因。从物质生产和分配方面分析,在不施氮肥处理下,籼型超级杂交稻产量高于籼型杂交稻和籼型常规稻主要归因于显着高的收获指数,在减氮处理下,主要是干物质积累和收获指数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在高氮对照处理下主要归因于较高的干物质积累。(2)在不施氮和减氮处理下,籼型超级杂交稻的植株总氮积累与籼型杂交稻和籼型常规稻无显着差异,但在高氮对照处理下,籼型超级杂交稻具有相对较高的植株总氮积累量。在三个氮肥处理下,籼型超级杂交稻的NUE(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氮素收获指数、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氮素生理利用效率、氮肥吸收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高于籼型杂交稻和籼型常规稻,且其较高的NUE与其较高的收获指数和较低的齐穗期叶面积指数、成熟期叶片氮素浓度等有关。(3)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在100 kg N ha-1下的产量显着高于籼型超级杂交稻扬两优6号和籼型常规稻黄华占,在2015-2017年平均分别比扬两优6号和黄华占增产10.6%和19.5%。从产量构成方面分析,显着高的每穗颖花数是甬优4949产量高于扬两优6号和黄华占的主要原因,而其较高的每穗颖花数主要源于较高的干物质颖花生产效率、氮素颖花生产效率和积温颖花生产效率。从物质生产和分配方面看,甬优4949的粒叶比和收获指数显着高于扬两优6号和黄华占;就干物质积累而言,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花后干物质积累较高。较长的籽粒灌浆期、花后缓慢的叶片衰老、相对较长的绿叶面积持续期、相对较高的光能利用效率、较优的冠层结构(消光系数KL小)和光氮在冠层内的垂直分布(较大的氮素消光系数KN和KN/KL比值)是甬优4949花后干物质积累较高的原因。(4)就氮素积累和NUE而言,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的植株总氮积累量不占优势,但其NUE显着高于籼型超级杂交稻扬两优6号和籼型常规稻黄华占,其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氮素收获指数和氮肥偏生产力在2015-2017年平均分别比扬两优6号高8.2%、6.2%和10.6%,而比黄华占分别高18.4%、17.7%和19.5%,且其较高的NUE与其较高的收获指数和KN/KL值,较低的齐穗期叶面积指数和成熟期叶片氮素浓度有关。综上所述,超高产的籼型超级杂交稻和籼粳杂交稻品种在减氮背景下仍具有较高的产量,且其NUE均不低于其它类型水稻品种。在减氮条件下,较高的结实率和收获指数对籼型超级杂交稻的产量形成和NUE起着重要作用。较大的库容、较高的花后干物质积累、较优的源库协调性(较高的粒叶比和收获指数)以及良好的冠层结构和光氮在冠层内的协调分布是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高产和氮高效的原因。明确这些超高产品种在减氮栽培下的产量和NUE表现及其形成机制,可为选育高产高效水稻新品种和建立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罗立新[10](2017)在《水稻株型基因NAL11功能的初步验证》文中提出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接近粮食总产量的40%。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粮食生产不断取得新突破。截至2014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令人瞩目的“十一连增”,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重要保障。但在播种、总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农业劳动力丧失、土地污染退化、全球气候变化等形势下维持水稻生产安全稳定,是我国农业发展中面临的严峻考验,迫切需要种质材料创新及育种水平的提高。水稻育种上提出超级稻育种策略,本质上是结合并深化理想株型与优势利用的育种理念,是形态与机能兼顾,对地上部、根系、抗性等株型性状优异基因的挖掘和充分利用。水稻的优良株型是实现超高产第三次突破的骨架,合理的株型将改善群体受光姿态,提高光能、水肥和空间利用率,利于产量提高和品质提升,因此对株型的研究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以前期通过叶宽性状对株型基因NAL11的定位和克隆为基础,以02428与02428-nal11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开展NAL11系统的生物学效应分析,细胞学及微观结构观察,NAL11的基因结构、转录翻译及剪接异构特征、同源比对与系统发育等生物信息分析,NAL11的遗传转化及时空表达特点等研究,对NAL11进行功能的初步验证。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系统考查,确定ZYX具有窄叶、多蘖、细杆、稀穗及小根等特异的株型特点。通过对02428及ZYX与02428构建的近等基因系02428-nal11(BC4F3代)系统的农艺性状调查,确定02428-nal11相较02428表现为显着或极显着的窄叶、多蘖、细杆、低结实率的表型特征,而在根系上表现为总根数较小但更壮实的特点,推测nal11的效应在ZYX复杂的遗传背景受到掩盖或抑制。此外,02428-nal11粒型的长宽比也得到增加。通过以上结果,确定了nal11的生物学效应。(2)、通过对02428与02428-nal11的石蜡切片观察,发现三叶期和成熟期,02428-nal11叶片的叶脉(维管束)总数均显着和极显着小于02428,且02428-nal11成熟期叶片的中脉气腔变小、维管束变小以及薄壁细胞数量减少;02428-nal11茎秆的内外层维管束数量均显着或极显着少于02428,且薄壁细胞层数少于02428,这在细胞水平上验证了02428-nal11的窄叶、细杆表型。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三叶期02428-nal11叶片上表皮的气孔密度极显着大于02428,下表皮气孔极显着小于02428。成熟期02428-nal11叶片上表皮的气孔密度、大小均显着小于02428,下表皮则仅气孔显着小于02428。此外,无论是幼苗期还是成熟期,02428-nal11叶片上表皮的刺毛均比02428相对发达。(3)通过测定02428与02428-nal11的三叶期幼苗的IAA、GA3、ABA及ZEATIN激素含量,发现02428-nal11的GA3与ABA含量极显着或显着低于02428,而IAA和ZEATIN的含量无显着差异,推测nal11导致的窄叶、细杆、多蘖、稀穗等表型与IAA无显着关系,而极可能与GA3和ABA相关,尤其可能作为ABA代谢调控途径中的某个位置发挥作用。(4)、通过对目的基因NAL11的结构分析,其编码区第二外显子的最后一个碱基处发生G→T的单碱基突变,并接入含有TAA终止密码子的内含子序列,变异剪接导致下游cDNA序列变化出现终止密码子而导致蛋白翻译提前终止。蛋白预测表明NAL11编码形成含Dna J保守结构域的热激蛋白,属于第三类J蛋白。氨基酸序列多重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发现NAL11在多个单子叶物种中高度保守,尤其在野生稻中存在极高的同源性,表明NAL11是保守进化的基因,可能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关键作用。启动子序列分析表明NAL11可能参与了多种激素的代谢调控,尤其是ABA,此外还可能参与其他热激、防卫与应激响应有关的多种生物学过程。(5)、通过表达载体构建与遗传转化研究NAL11的功能,1300遗传互补验证试验验证了NAL11的功能。GUS表达转基因植株的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NAL11在水稻的根、茎秆、叶片、叶鞘、穗中均有表达,推测与维管组织的发育密切相关。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NAL11目的蛋白主要定位于叶绿体上,少部分在内质网上。推测其可能参与叶绿体的某些生物反应过程,并且可能作为分子伴侣参与其他新生肽链的折叠、蛋白质的组装和跨膜转运。(6)、通过RT-PCR,验证了ZYX中的SNP导致其mRNA变异剪接与转录翻译的异常,进一步说明NAL11作为目的基因对ZYX的株型各性状调控产生影响。通过real-time荧光定量PCR分析,NAL11在第20d-60d叶片中的表达量较高,在02428中除了第75d,其余7个时期叶片的表达量均显着或极显着高于02428-nal11;NAL11在2-4期幼穗中维持较高的表达水平,在02428中除了第6期,其余6个时期幼穗的表达量均显着或极显着高于02428-nal11;NAL11在孕穗期(约6期)的茎秆、叶鞘和幼穗表达水平较高,在叶片、叶鞘及幼穗中的表达量,02428显着低于02428-nal11。推测NAL11在02428叶片、穗部的表达约在孕穗期幼穗6期短暂出现比02428-nal11较低的表达水平,但这最终并不影响02428与02428-nal11表型上的差异。
二、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概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超级稻超高产形成的光合机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超级稻的光合株型特征及群体结构特点 |
1.1 超级稻的光合株型特征 |
1.2 超级稻的群体结构特点 |
2 超级稻的光合生理特性 |
3 展望 |
(2)土壤肥力对超级稻农学表现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我国水稻生产概况 |
1.2 我国超级稻品种的发展历程 |
1.3 超级稻品种的产量形成与氮素吸收利用特征 |
1.3.1 超级稻品种的产量构成因子 |
1.3.2 超级稻品种的干物质生产与转运 |
1.3.3 超级稻品种的源库结构与超高产的关系 |
1.3.4 超级稻品种的氮素利用效率 |
1.3.5 氮高效水稻品种的农学与生理特性 |
1.4 我国土壤基础地力状况 |
1.5 土壤肥力质量 |
1.6 中国稻田土壤背景氮 |
1.7 超级稻品种在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对氮肥的响应 |
1.8 超级稻品种高产高效栽培及其面临的挑战 |
1.9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超级稻和普通水稻品种在低氮肥水平下对土壤肥力的响应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2.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1.2.1 土壤理化性质 |
2.1.2.2 气象条件 |
2.1.2.3 生育进程 |
2.1.2.4 农艺性状和生长特性 |
2.1.2.5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 |
2.1.2.6 氮素积累与利用效率 |
2.1.3 数据处理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土壤理化性质 |
2.2.2 气象条件 |
2.2.3 超级稻和普通水稻品种在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的生育进程 |
2.2.4 超级稻和普通水稻品种在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 |
2.2.5 超级稻和普通水稻品种在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的农学表现 |
2.2.5.1 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与收获指数 |
2.2.5.2 花前干物质转运与花后干物质积累 |
2.2.5.3 分蘖特性 |
2.2.5.4 叶面积指数 |
2.2.6 超级稻和普通水稻品种在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的源库结构 |
2.2.7 超级稻和普通水稻品种在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的氮素利用效率 |
2.2.7.1 不同时期水稻氮素积累与转运 |
2.2.7.2 氮素干物质和籽粒生产效率以及氮素收获指数 |
2.3 讨论 |
2.3.1 超级稻品种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在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的表现 |
2.3.2 超级稻品种的干物质生产与转运在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的表现 |
2.3.3 超级稻品种的源库结构在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的表现 |
2.3.4 超级稻品种的氮素利用效率在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的表现 |
2.3.5 采用去除表土方法降低土壤肥力的可行性分析 |
2.4 结论 |
第三章 超级稻和普通水稻品种在施氮和不施氮条件下对土壤肥力的响应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3.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1.2.1 土壤理化性质 |
3.1.2.2 气象条件 |
3.1.2.3 生育进程 |
3.1.2.4 农艺性状和生长特性 |
3.1.2.5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 |
3.1.2.6 氮素积累与利用效率 |
3.1.3 数据处理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土壤理化性质 |
3.2.2 气象条件 |
3.2.3 超级稻和普通水稻品种的生育进程在施氮和不施氮条件下对土壤肥力的响应 |
3.2.4 超级稻和普通水稻品种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在施氮和不施氮条件下对土壤肥力的响应 |
3.2.5 超级稻和普通水稻品种的农学表现在施氮和不施氮条件下对土壤肥力的响应 |
3.2.5.1 成熟期干物质积累与收获指数 |
3.2.5.2 花前干物质转运与花后干物质积累 |
3.2.5.3 分蘖及叶面积生长特性 |
3.2.6 超级稻和普通水稻品种的源库结构在施氮和不施氮条件下对土壤肥力的响应 |
3.2.7 超级稻和普通水稻品种的氮素利用效率在施氮和不施氮条件下对土壤肥力的响应 |
3.2.7.1 不同时期水稻氮素积累与转运 |
3.2.7.2 氮素干物质和籽粒生产效率以及氮素收获指数 |
3.2.7.3 氮肥回收效率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 |
3.2.8 在不同土壤肥力处理下来源土壤和肥料的氮素吸收量对超级稻和普通水稻品种氮素吸收量和产量的贡献 |
3.3 讨论 |
3.3.1 超级稻品种的产量在施氮和不施氮条件下对土壤肥力的响应 |
3.3.2 超级稻品种的氮素积累与转运在施氮和不施氮条件下对土壤肥力的响应 |
3.3.3 超级稻品种氮肥回收和农学利用效率对土壤肥力的响应 |
3.3.4 超级稻品种的氮素吸收和产量形成与土壤背景氮之间的关系 |
3.4 结论 |
第四章 结语 |
4.1 研究总结 |
4.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4.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
4.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超级稻天优998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基础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水稻高产优质的概念及研究进展 |
1.1.1 水稻高产的概念与意义 |
1.1.2 水稻优质的概念 |
1.1.3 水稻高产的研究进展 |
1.1.4 水稻优质的研究进展 |
1.2 水稻高产构成因素的研究现状 |
1.2.1 茎杆性状 |
1.2.2 分蘖性状 |
1.2.3 穗部性状 |
1.3 水稻品质性状研究现状 |
1.3.1 外观、碾磨品质性状 |
1.3.2 蒸煮、营养品质性状 |
1.4 分子标记与QTL研究进展 |
1.4.1 分子标记 |
1.4.2 全基因组重测序(WGS) |
1.4.3 QTL定位研究 |
1.5 水稻重要农艺经济性状QTL研究进展 |
1.5.1 茎杆性状QTL |
1.5.2 分蘖性状QTL |
1.5.3 每穗粒数与千粒重等性状QTL |
1.5.4 外观、碾磨品质性状的QTL |
1.5.5 蒸煮、营养品质性状的QTL |
1.5.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材料种植与性状考察 |
2.2.1 材料种植 |
2.2.2 产量性状考察 |
2.2.3 品质性状考察 |
2.3 DNA提取及基因型分析 |
2.3.1 DNA提取 |
2.3.2 测序程序 |
2.4 各性状的QTL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测序和SNP检测结果 |
3.1.1 测序 |
3.1.2 SNP检测 |
3.1.3 Bin分析及遗传图谱的构建 |
3.2 亲本及RIL群体株型相关性状的表型与变异 |
3.2.1 亲本及RIL群体茎秆性状的表型分析 |
3.2.2 亲本及RIL群体分蘖性状的表型分析 |
3.2.3 亲本及RIL群体穗粒数与千粒重等性状的表型分析 |
3.2.4 亲本及RIL群体碾磨品质性状的表型分析 |
3.2.5 亲本及RIL群体外观品质性状的表型分析 |
3.2.6 亲本及RIL群体蒸煮品质性状的表型分析 |
3.3 QTL分析结果 |
3.3.1 茎秆性状QTL分析 |
3.3.2 分蘖性状QTL分析 |
3.3.3 穗粒数与千粒重等性状QTL分析 |
3.3.4 碾磨品质性状QTL分析 |
3.3.5 外观品质性状QTL分析 |
3.3.6 蒸煮品质性状QTL分析 |
4 讨论 |
4.1 QTL定位结果与已报道的QTL比较 |
4.1.1 茎秆性状QTL比较 |
4.1.2 分蘖性状QTL比较 |
4.1.3 穗粒数与千粒重等性状QTL比较 |
4.1.4 碾磨品质性状QTL比较 |
4.1.5 外观品质性状QTL比较 |
4.1.6 蒸煮品质性状QTL比较 |
4.2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遗传背景和环境条件对水稻DEP1近等基因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生态环境对水稻的影响 |
1.2 直立穗型水稻生理生态特性 |
1.3 直立穗型水稻与氮素利用效率 |
1.4 直立穗型水稻品质研究进展 |
1.5 水稻直立穗型基因研究进展 |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近等基因系的构建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结论 |
第三章 遗传背景对DEP1 基因产量及品质表型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水稻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测定 |
3.1.4 水稻品质性状的测定 |
3.1.5 水稻蒸煮品质性状的测定 |
3.1.6 RVA特性研究 |
3.1.7 水稻食味值的研究 |
3.1.8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DEP1 基因对水稻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
3.2.2 DEP1 基因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3.3 结论与讨论 |
3.3.1 结论 |
3.3.2 讨论 |
第四章 DEP1 基因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产量相关项目测定 |
4.1.4 气候因子测定 |
4.1.5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气温及太阳辐射 |
4.2.2 生育期 |
4.2.3 DEP1 基因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4.2.4 DEP1 基因型效应与太阳辐射和温度的相互作用 |
4.3 结论与讨论 |
4.3.1 结论 |
4.3.2 讨论 |
第五章 氮肥水平对DEP1 近等基因系品质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品质性状测定 |
5.1.4 直链淀粉与蛋白质含量测定 |
5.1.5 水稻食味值的研究 |
5.1.6 水稻RVA特性研究 |
5.1.7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氮肥施用量下对DEP1 近等基因系加工品质及外观品质的影响 |
5.2.2 不同氮肥施用量下对DEP1 近等基因系ECQs的影响 |
5.2.3 不同氮肥施用量下对DEP1 基因RVA特性的影响 |
5.3 结论与讨论 |
5.3.1 结论 |
5.3.2 讨论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6)绿色革命六十载,天下粮安系终生——半矮秆水稻之父黄耀祥院士的学术成就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稻矮化育种成就及其社会影响 |
1.1 水稻矮化育种的提出与创立 |
1.2 水稻矮化育种的快速发展与推广应用 |
1.3 水稻矮化育种的社会影响 |
1.3.1 引领了农业史上的第一次绿色革命 |
1.3.2 为解决中国人的温饱问题发挥了巨大作用 |
1.3.3 为中国水稻育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奠定了重要基础 |
2 以水稻矮化育种为基础,建立水稻生态育种科学体系 |
2.1 开创丛化育种,提出“组群筛选法” |
2.2 开创半矮秆“早长”超高产育种 |
2.3 开展半矮秆“早长、根深”超高产、(特)优质育种 |
2.4 发起并实施中国超级稻育种 |
3 黄耀祥院士育成的品种与获奖成果 |
3.1 育成的主要品种 |
3.2 取得的主要获奖成果 |
4 黄耀祥精神对科研工作的启迪 |
4.1 与时俱进、敏锐创新的精神 |
4.2 深入生产、求真务实的精神 |
4.3 甘于奉献、不畏艰辛的精神 |
4.4 执着追求、严谨治学的精神 |
5 结语 |
(7)甬优2640超高产栽培株型及其光合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研究背景 |
1.1 超高产水稻的概念 |
1.2 籼粳杂交稻的选育历程、发展及产量优势 |
1.3 籼粳杂交稻群体生态生理特征 |
1.4 超级稻光合特性研究进展 |
1.5 水稻株型对光合特性的影响 |
2.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3.主要研究内容 |
4.研究的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甬优2640三种栽培株型的产量形成特征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试验地情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 数据储存与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比较 |
2.2 茎蘖动态的比较 |
2.3 穗部性状的比较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甬优2640三种栽培株型形态结构特征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试验地情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 数据储存与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株型结构的比较 |
2.2 叶面积的比较 |
2.3 株型形态结构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甬优2640三种栽培株型的光合特性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试验地情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 数据储存与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叶片中含氮量的比较 |
2.2 冠层叶片SPAD值的比较 |
2.3 冠层叶片耐光氧化能力的比较 |
2.4 冠层叶片光合参数的比较 |
2.5 冠层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比较 |
2.6 剑叶中光合相关酶活性的比较 |
3 讨论 |
3.1 甬优2640及其3种栽培株型冠层叶片光合能力特征 |
3.2 甬优2640及其3种栽培株型冠层叶片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特征 |
3.3 甬优2640及其3种栽培株型剑叶中光合相关酶的特征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甬优2640三种栽培株型光合物质积累与转运特征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试验地情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 数据储存与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地上部干物重的比较 |
2.2 茎叶干物质转运力的比较 |
2.3 茎鞘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转运力的比较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研究结论 |
1.1 甬优2640三种栽培株型的产量构成特征 |
1.2 甬优2640三种栽培株型的形态结构特征 |
1.3 甬优2640三种栽培株型的光合特性 |
1.4 甬优2640三种栽培株型的光合物质转运和积累特征 |
2 本研究创新点 |
3 需要进一步深化和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北方杂交粳稻耐低肥特性及杂种优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杂交粳稻的研究进展 |
1.1.1 国内外水稻研究进展 |
1.1.2 国内外杂交粳稻研究进展 |
1.2 杂交粳稻抗性研究概况 |
1.2.1 .杂交粳稻对稻瘟病抗性研究 |
1.2.2 杂交粳稻纹枯病抗性研究 |
1.3 杂交粳稻恢复系研究进展 |
1.3.1 恢复系测交筛选 |
1.3.2 基因测定恢复系选育 |
1.4 杂交粳稻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
1.4.1 杂交粳稻杂种优势 |
1.4.2 杂交粳稻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 |
1.5 杂交粳稻理想株型研究 |
1.5.1 理想株型的提出与发展 |
1.5.2 理想株型性状指标的研究 |
1.5.3 理想株型模式研究 |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6.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6.2 本研究的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
2.1.1 试验材料来源 |
2.1.2 试验方法 |
2.2 指标测定 |
2.3 肥料及水平 |
2.4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肥力对F_1群体农艺性状的影响 |
3.1 正常肥力力条件下F_1群体农艺性状的变异 |
3.1.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3.1.2 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 |
3.1.3 株型性状 |
3.1.4 穗部性状 |
3.1.5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的关系 |
3.1.6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株型性状的关系 |
3.1.7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穗部性状的关系 |
3.2 低肥力条件下F_1群体农艺性状的变异 |
3.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3.2.2 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 |
3.2.3 株型性状 |
3.2.4 穗部性状 |
3.2.5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的关系 |
3.2.6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株型性状的关系 |
3.2.7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穗部性状的关系 |
3.3 不同肥力条件下F_1群体农艺性状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
3.3.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
3.3.2 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
3.3.3 株型性状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
3.3.4 穗部性状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
3.4 小结 |
3.4.1 不同肥力条件F_1干物质积累及转移与产量的关系 |
3.4.2 不同肥力条件下F_1产量及产量结构 |
3.4.3 不同肥力条件F_1抽穗期干物重、抽穗期后产生干物重与产量、经济系数的关系 |
3.4.4 杂交粳稻株型性状 |
3.4.5 穗部性状 |
第四章 肥力对恢复系群体农艺性状的影响 |
4.1 正常肥力条件下恢复系群体农艺性状的变异 |
4.1.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4.1.2 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 |
4.1.3 株型性状 |
4.1.4 穗部性状 |
4.1.5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干物质转移特性的关系 |
4.1.6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株型性状的关系 |
4.1.7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穗部性状的关系 |
4.2 低肥力条件下恢复系群体农艺性状的变异 |
4.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4.2.2 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 |
4.2.3 株型性状 |
4.2.4 穗部性状 |
4.2.5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干物质转移特性的关系 |
4.2.6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株型性状的关系 |
4.2.7 产量及构成因素与穗部性状的关系 |
4.3 不同肥力条件下恢复系群体农艺性状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
4.3.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
4.3.2 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
4.3.3 株型性状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
4.3.4 穗部性状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
4.4 小结 |
第五章 北方杂交粳稻杂种优势分析 |
5.1 正常肥力条件下F_1群体杂种优势分析 |
5.1.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5.1.2 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 |
5.1.3 株型性状 |
5.1.4 穗部性状 |
5.2 正常肥力条件下F_1杂种优势与恢复系的关系 |
5.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5.2.2 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 |
5.2.3 株型性状 |
5.2.4 穗部性状 |
5.3 低肥力条件下F_1群体杂种优势分析 |
5.3.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5.3.2 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 |
5.3.3 株型性状 |
5.3.4 穗部性状 |
5.4 低肥条件下F_1杂种优势与恢复系的关系 |
5.4.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5.4.2 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 |
5.4.3 株型性状 |
5.4.4 穗部性状 |
5.5 小结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6.1 讨论 |
6.1.1 不同施肥处理条件杂交粳稻干物质积累转移与产量的关系 |
6.1.2 不同施肥处理条件杂交粳稻产量及产量构成 |
6.2 结论 |
6.2.1 不同肥力处理条件下杂交粳稻各主要农艺性状特性 |
6.2.2 相同肥力条件下杂交粳稻对其亲本部分性状的杂种优势及相关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9)减氮背景下超高产水稻品种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农学与生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前言 |
1 中国水稻品种改良进程 |
1.1 水稻品种类型的变化 |
1.2 水稻产量构成因子的变化 |
1.3 水稻单产的变化 |
2 水稻产量的形成 |
2.1 水稻产量形成与产量构成因子 |
2.2 水稻产量形成与生物量和收获指数 |
2.3 水稻产量形成与干物质生产和转运 |
2.4 水稻产量形成与根系 |
3 氮在水稻生产中的作用及中国稻田氮肥利用现状 |
3.1 氮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3.2 氮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3 中国稻田氮肥利用现状 |
4 水稻素氮利用效率 |
4.1 氮素利用效率的评价指标 |
4.1.1 不设立无氮区 |
4.1.2 设立无氮区 |
4.2 水稻对氮肥的吸收特性 |
4.3 水稻NUE差异 |
4.3.1 水稻NUE的品种间差异 |
4.3.2 水稻NUE的类型间差异 |
4.3.3 与水稻NUE有关的农学和生理性状 |
5 有关水稻产量和NUE还需进一步探索的科学问题 |
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籼型超级杂交稻在减氮背景下的产量与NUE的农学和生理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2.1 生育进程 |
1.2.2 农艺性状与生长特性 |
1.2.3 光照拦截动态 |
1.2.4 SPAD值测定 |
1.2.5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1.2.6 氮素积累与利用效率 |
1.3 数据处理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气象条件 |
2.2 不同水稻品种的生育期 |
2.3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产量及其产量构成 |
2.4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
2.5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收获指数、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特性 |
2.5.1 关键生育期的干物质积累和成熟期收获指数 |
2.5.2 干物质转运特性 |
2.5.3 作物生长速率 |
2.6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植株生长特性 |
2.6.1 分蘖特性 |
2.6.2 分蘖速率与群体作物生长速率的关系 |
2.6.3 叶面积生长特性 |
2.6.4 叶面积生长速率与群体作物生长速率的关系 |
2.6.5 营养生长期的光照拦截特性 |
2.6.6 花后SPAD值的变化 |
2.7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氮素积累和利用效率 |
2.7.1 齐穗期和成熟期各器官氮浓度 |
2.7.2 关键生育期的氮素积累 |
2.7.3 氮素转运特性 |
2.7.4 氮素利用效率 |
2.7.5 NUE与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关系 |
2.7.6 NUE与植株生长特性的关系 |
3 讨论 |
3.1 籼型超级杂交稻在减氮条件下的产量表现及其农学和生理特性 |
3.2 籼型超级杂交稻在减氮条件下的氮素积累、转运及NUE表现 |
3.3 不同氮肥处理下水稻NUE相关性状 |
4 结论 |
第三章 籼粳杂交稻在减氮背景下的产量和NUE的农学与生理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2.1 生育期记载 |
1.2.2 叶面积和干物质 |
1.2.3 颖花分化与退化 |
1.2.4 冠层结构特性 |
1.2.5 产量和产量构成 |
1.2.6 植株全氮含量的测定 |
1.3 其它数据计算 |
1.4 数据处理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气象条件 |
2.2 产量及其构成 |
2.3 甬优4949 大穗的形成 |
2.3.1 颖花分化与退化 |
2.3.2 颖花分化期单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 |
2.3.3 颖花分化末期至齐穗期的作物生长速率 |
2.3.4 群体颖花生产效率 |
2.4 干物质生产及与干物质生产有关的植株性状 |
2.4.1 生育期和干物质积累 |
2.4.2 冠层光照拦截和光能利用率 |
2.4.3 冠层内光照和氮素的垂直分布 |
2.4.4 LAI降低速率和绿叶面积持续期 |
2.5 粒叶比和收获指数 |
2.6 氮素积累和利用效率 |
2.7 NUEg与 NHI、HI和成熟期叶片、饱粒氮素浓度的相关性 |
3 讨论 |
3.1 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 在减氮条件下的产量和NUE表现 |
3.2 颖花生产效率对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 产量和NUE的影响 |
3.3 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对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 产量和NUE的影响 |
3.4 冠层特性对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 产量和NUE的影响 |
3.5 粒叶比和HI对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 产量和NUE的影响 |
4 结论 |
第四章 结语 |
1 研究总结 |
2 研究创新点 |
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水稻株型基因NAL11功能的初步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与英汉对照表 |
1 前言 |
1.1 水稻株型概念及概况 |
1.2 株型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
1.2.1 株高相关基因 |
1.2.1.1 赤霉素对株高的作用 |
1.2.1.2 油菜素内酯对株高的作用 |
1.2.1.3 独脚金内酯对株高的作用 |
1.2.1.4 茎秆对株高与抗倒伏的作用 |
1.2.2 叶形相关基因 |
1.2.3 分蘖相关基因 |
1.2.4 穗部相关基因 |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2.1.1 供试材料 |
2.1.2 农艺性状调查试验设计 |
2.1.3 细胞学鉴定试验设计 |
2.1.4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试验设计 |
2.1.5 目的基因NAL11表达模式分析试验设计 |
2.2 实验方法 |
2.2.1 水稻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2 水稻根系水培培养及调查 |
2.2.3 连锁标记的开发与利用 |
2.2.4 回交后代基因分型的检测 |
2.2.5 石蜡切片观察 |
2.2.6 扫描电镜观察 |
2.2.7 内源激素提取与测定方法 |
2.2.8 目的基因的序列信息搜索与分析 |
2.2.9 实验所用试剂、质粒和菌株 |
2.2.10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 |
2.2.11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 |
2.2.12 NAL11的遗传转化载体构建 |
2.1.12.1 遗传互补载体的构建 |
2.1.12.2 GUS载体的构建 |
2.1.12.3 GFP载体的构建 |
2.2.13 遗传转化 |
2.2.13.1 实验用到的各类培养基 |
2.2.13.2 水稻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继代 |
2.2.13.3 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水稻 |
2.2.13.4 愈伤组织的筛选和分化 |
2.2.13.5 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
2.2.13.6 转基因植株GUS的组织化学染色 |
2.2.13.7 水稻原生质体的制备与转化 |
2.2.14 水稻总RNA提取与c DNA制备 |
2.2.15 NAL11的RT-PCR表达分析 |
2.2.16 NAL11的荧光定量PCR分析 |
2.2.17 数据整理、统计分析与绘图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水稻株型基因nal11的生物学效应分析 |
3.1.1 ZYX种质特征的调查与分析 |
3.1.2 ZYX与02428的遗传多态性分析 |
3.1.3 近等基因系 02428-nal11的遗传前景选择与背景检测 |
3.1.4 02428与02428-nal11的农艺性状调查 |
3.2 02428 与 02428-nal11的细胞学鉴定分析 |
3.2.1 实验材料的石蜡切片观察与分析 |
3.2.2 实验材料的扫描电镜分析 |
3.3 02428 与 02428-nal11的生理生化分析 |
3.3.1 标准曲线绘制 |
3.3.2 02428 与 02428-nal11激素含量测定 |
3.4 NAL11的功能初步研究 |
3.4.1 NAL11的基因结构与转录翻译特征分析 |
3.4.2 NAL11在ZYX材料中变异特点分析 |
3.4.3 NAL11表达产物初步分析 |
3.4.4 NAL11的系统进化分析 |
3.4.5 遗传互补载体构建与检测分析 |
3.4.6 GUS表达载体构建与检测分析 |
3.4.7 GFP表达载体构建与检测分析 |
3.4.8 遗传转化及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
3.4.8.1 遗传互补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
3.4.8.2 GUS表达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
3.4.9 GUS表达转基因植株的组织化学染色 |
3.4.10 NAL11的亚细胞定位 |
3.5 NAL11的表达模式分析 |
3.5.1 NAL11的RT-PCR表达分析 |
3.5.2 NAL11的real-time荧光定量分析 |
3.5.2.1 NAL11在不同时期叶片中的表达结果分析 |
3.5.2.2 NAL11在不同时期幼穗中的表达结果分析 |
3.5.2.3 NAL11在孕穗期根茎叶鞘穗的表达特点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NAL11与其他株型基因的比较分析 |
4.1.2 水稻株型形态建成与内源激素的关系 |
4.1.3 新型热激蛋白基因NAL11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
4.2 全文结论 |
4.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4.4 进一步的研究设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概况(论文参考文献)
- [1]超级稻超高产形成的光合机制研究进展[J]. 徐孟亮,丁绿萍,罗佳,徐甜甜,吴合周. 生命科学研究, 2021(05)
- [2]土壤肥力对超级稻农学表现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 李笑笑.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3]丛生型高粗秆超重穗粳型吨级稻育种——第二次“绿色革命”探索[J]. 胡宗荣. 农业科技通讯, 2021(05)
- [4]超级稻天优998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基础解析[D]. 何胜.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20(07)
- [5]遗传背景和环境条件对水稻DEP1近等基因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D]. 王远征.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6]绿色革命六十载,天下粮安系终生——半矮秆水稻之父黄耀祥院士的学术成就回顾[J]. 涂从勇,王丰. 广东农业科学, 2019(09)
- [7]甬优2640超高产栽培株型及其光合特性的研究[D]. 屠晓. 扬州大学, 2019(02)
- [8]北方杂交粳稻耐低肥特性及杂种优势研究[D]. 房闵.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6)
- [9]减氮背景下超高产水稻品种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农学与生理研究[D]. 黄礼英. 华中农业大学, 2018
- [10]水稻株型基因NAL11功能的初步验证[D]. 罗立新.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