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第四媒体及其对传统媒体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庞雅瑄[1](2020)在《媒体融合时代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学技术的创新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成为了未来媒体发展的趋势。“媒介融合”将成为信息传播渠道多元化运作下的一种新模式。网络信息技术将我们带入了媒体融合时代,它不仅深刻影响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它也在潜移默化地更新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信息传播方式;本文从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缘起及发展历程入手,通过历史经验的总结,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统路径作了分析;同时,阐述了媒体融合的特征及对思想教育传播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媒体融合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路径,即充分利用媒介整合的技术优势,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和环境建设,充分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体系。开辟媒体传播新领地,加强媒体传播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媒体传播的反馈机制,打通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沟通渠道,并不断强化保障措施。媒介的应用和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指导,媒体也为马克思的大众化提供了先进的传播渠道,为了实现自身的发展,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可实践性,所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目标的实现就更迫切需要两者的有机结合。
高凡[2](2019)在《从第四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优劣势看“融媒”时代的到来》文中提出近些年来,我国信息数据技术整体发展速度逐步加快,以互联网为主体的第四代媒体开始全面发展,在现代化社会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新媒体的全面发展对传统媒体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主要对第四媒体发展基本现状与传统媒体的发展困境进行分析,整合传统媒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二者未来的融合发展基本趋向与实际展现形式。
陶建武[3](2017)在《中国互联网监管体制的历史转换及其内在逻辑》文中认为相较于传统媒体,互联网具有匿名性、便捷性和交互性等特征,互联网监管的媒介对象具有特殊性。互联网监管体制是中国国家权力介入和渗透互联网新型社会空间的支撑体制,是国家在互联网监管过程中涉及到的监管机构设置、关系隶属、职责权限划分、行动规则设定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总和。因此,中国的互联网监管体制的历史转换及其内在逻辑值得关注。本文试图以中国互联网监管体制为研究对象,借助文本分析法、历史比较分析法和访谈法,以期对中国互联网监管体制的历史转换及其内在逻辑进行系统考察。中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初期的监管体制是沿着电信业监管体制的设计思路不断完善的结果,传统电信业监管机构经过重组后变为信息产业部,主要负责管理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而公安部和国家保密局则主要负责保障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随着互联网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互联网媒体属性和政治属性逐渐增强,互联网从附属型舆论阵地逐渐变成舆论主阵地,互联网意识形态潜能得以彰显。互联网站的发展和网民新闻信息需求的转变催生了新的管理需求,“党管媒体”原则和传媒信息内容监管的“党政体制”开始逐步向互联网虚拟空间移植和嫁接,中宣部、国新办、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版权局等部门逐渐嵌入,传媒监管手段也随之被移植、复制和改造,形成以行政许可、属地管理、宣传引导、行政指令、网络安全审查、主体责任制和自我审查为体系的互联网监管手段。传媒监管体制的嵌入和传媒监管手段的复制引发了部门介入的连锁效应,多达23个监管部门争夺互联网监管权,中国互联网监管的“九龙治水”格局和“碎片化”体制逐渐形成。为了协调不同部门间的冲突,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设立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进行总体管理,但国信办从属于国新办的兼管模式不利于新设部门的职责功能发挥。2014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将国信办从国务院直属议事协调机构升格为中央直属议事协调机构,并通过部门间相近机构的合并、信息内容管理权的转移、CNNIC行政主管权的过渡以及新增网络执法权等形式对国信办进行机构重组与权力强化。这种行政组织内部的结构性变革模式迎合了“整体性政府”的改革理念,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协调和统筹下,一套以工信部、公安部和国信办为监管主导部门的整体性互联网监管体制正式形成。中国互联网监管体制的两次历史变革遵循着独特的转换逻辑。首先,发展型政府的行为惯性以及政治合法性的巩固需要推动中国互联网建设形成了“发展至上”的主导策略,信息产业部顺势成为互联网基础性行业发展和管理的主导部门;“发展至上”的策略促进了互联网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但忽视了网络信息的负外部性问题,纠正互联网站信息的负外部性是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发展时期监管体制变革的基本出发点。其次,随着互联网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网络信息传播逐渐解构传统社会秩序,互联网违法信息、有害信息以及网络群体性事件缔造了一个新风险社会,以构建网络传播秩序为旨归、以国家权力介入为方向的网络社会维稳模式成为“中国式”社会维稳模式的映射和投影,“维稳”的互联网监管目标取向具体呈现为舆论引导和网络安全保障。再次,鉴于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实际和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机构和政府过程中的中轴作用,中国互联网最终选择了政府主导的监管模式,互联网整体性监管体制的形成与中国独特的“党政体制”以及政党主导体制变革的基本思路相一致,呈现出明显的政党主导色彩。中国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选择了一条渐进的增量改革道路,但“增量改革”论具有不足之处,当体制外的增量改革到了边际效益递减的临界点,或者当“体制存量”的问题累积到爆发点,“双轨”之间的摩擦和冲突彰显,体制内存量掣肘体制外增量的发展时,体制改革的重点便会从增量改革转向存量改革,增量改革能否平稳有效过渡到存量改革是衡量改革有效性的标尺。而目前学术界普遍缺乏增量改革向存量改革过渡的过程分析。事实上,增量改革分为一次增量改革和二次增量改革两个阶段,一次增量改革以“双轨制”为核心特征,二次增量改革则以双轨并轨为改革方向。中国的互联网监管体制改革本质上属于二次增量改革,大体符合增量改革向存量改革过渡的理论模型。中国互联网监管体制的二次增量变革为协调处理增量与存量的冲突、促进增量改革向存量改革平稳过渡提供了借鉴和启示,即通过在“存量体制”内部调整、优化和重组构成要素间关系进而创造出“增量”的方式来协调“体制增量”和“体制存量”的摩擦和冲突,促进增量改革向存量改革的平稳过渡。
兰继明,张明阁[4](2015)在《论第四媒体及其对传统媒体的影响》文中提出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网络媒体,也被称为第四媒体。第四媒体是一种新兴媒体,排在传统媒体报刊、电视、广播之后,它的最大特点是传播的信息量十分巨大,并且传播的速度快、传播的范围非常广泛。近些年来,第四媒体发展迅速,已经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巨大冲击。目前,网络时代已经到来,第四媒体在传播信息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对于传统媒体来说,面对的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本
刘坚[5](2011)在《第四媒体:后来必居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四媒体即网络媒体,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体现出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四大优势:1.传播速度快;2.传播范围广;3.传播手法多;4.传播数量大。在传播学史上,其后来居上将成为大势所趋。
石建良[6](2011)在《第四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四媒体是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网络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由于它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它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和广泛的普及。在第四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特征发生了变化,同时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行为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因此要适应第四媒体环境,充分发挥其优势,避免劣势。同时新兴媒体的出现直接冲击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了了机遇与挑战。如何应对在第四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加强第四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包括三个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探讨了本文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人的影响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四媒体环境的涵义及特征。同时阐述了第四媒体环境给大学生思想状况。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第四媒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分析了第四媒体环境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遇与挑战,同时也深刻分析了第四媒体环境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第三部分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第四媒体环境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包括树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第四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挥第四媒体的载体作用和创新第四媒体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开辟第四媒体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提高大学生、教育者的网络素质。
任秋菊[7](2011)在《拓展地方“第四媒体”的发展空间》文中认为新闻媒体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已成为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媒体。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互联网技术及其运用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下,地方重点新闻网站纷纷被地方党委政府确立为第四媒体。当前,第四媒体的发展既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也面临着有利的环境和机遇。
盛蓉[8](2010)在《迎接新机遇实现新跨越网络环境下的广播创新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风起云涌的网络技术革新为广播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以网络技术为依托的第四媒体一方面不断冲击着广播媒体的传播地位,导致广播受众群体的大量分流,另一方面又以新的技术特点为广播发展注入了革新的力量。本文以广播事业的创新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网络语境下广播事业创新发展的研究,探求广播事业在新时期的发展路径,这对于广播事业更好地应对网络技术的挑战和机遇,实现广播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描述性研究法、信息研究法、探索性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相关理论和分析方法,内容主要围绕网络技术带给广播的挑战与机遇以及广播如何应对挑战与机遇展开。主要研究成果是:1、阐述分析了网络技术带给广播事业的挑战。“网络技术指采取一定的通信协议,将分布在不同地点上的多个独立计算机系统通过互联通道(即通信线路)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数据和服务共享的计算机技术”①。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互联网“被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的第四媒体”②,拥有双向交互、实时传送等传播优势。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加入传媒市场使得广播面临的竞争压力进一步增大”③。2、阐述分析了在网络技术推动下广播从业人员传播观念的创新。网络与广播的结缘拓展了广播的发展空间,为广播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也对从业人员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广播从业人员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变化,强化传播效率意识、传播民主意识和传播互动意识,以全新的传播理念迎接广播发展的新挑战和新机遇。3、阐述分析了在网络技术推动下广播传播方式的创新。受线性传播、无法保存等传播方式的影响,广播长期以来在与报纸、电视等媒体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制约。广播与网络的结合,延伸了传统的传播空间,扩大了广播的影响力,为广播提供了无限的发展外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广播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媒体。一般而言,“网络广播包含广播网络化和网络化广播两个从属概念”①。4、阐述分析了在网络技术推动下广播采编技能的创新。互联网的飞跃发展颠覆了传统的采编方式,广播从业人员利用网络丰富和补充传统的采编手段,从而提高采编工作效率,降低采编成本。其中,网络采访是依托因特网而存在的新闻采访方式,“主要是以因特网作为新闻采集的环境,用搜索、采访、下载和编辑加工等多种方式采集新闻信息及相关资源的新闻传播活动”②。网络采访以采访工具的全数字化、采访内容的多媒体性、采访方法的交互性、采访范围的全球性和采访速度的快捷性形成了不同于传统新闻采访的独特样式。同时,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传播领域的广泛应用,深刻地影响并改变了传统的编辑工作方式和工作程序,在选题策划、组织报道、加工稿件、编排节目、校对稿件等方面为广播编辑提供了创新手段。5、阐述分析了在网络技术推动下广播经营模式的创新。“随着近年来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自由度大为扩展,传统传媒的渠道垄断已经被打破,仅仅依靠广告收入为主的传统盈利模式很难适应广播与网络融合的广泛利益诉求”③。传统广播借助于网络,通过加强整合传播、推进制播分离、创新经营领域等途径延伸产业链条,旨在积聚更多的产业要素,实现广播产业的全面升级。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全面客观地分析了网络技术对广播事业的挑战与机遇;2)、全面阐述了广播在传播方式、采编技能的创新、经营模式等方面的创新,系统分析广播事业在网络时代发展路径。这有利于新闻从业人员对面临的形势进行清醒的认识和全面的把握,对于指引广播事业在新时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刘金玲[9](2010)在《第四媒体的政治社会化功能》文中研究指明政治社会化实际上就是培养符合具有某一社会主流政治文化的普遍政治人的过程,同时也是持续地通过传播来维护这种政治体系或者是革新一定社会政治文化的过程。作为政治传播的主要渠道,大众媒介和家庭、学校、同辈群体等相比较,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和更好的效果。传统大众媒介主要包括报刊、广播、电视。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第一次正式使用了“第四媒体”这一称谓来描述新兴的互联网,自此网络媒体以“第四媒体”的身份跃上大众传媒舞台,以前所未有的体验传播方式,给信息传播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和冲击。近年来,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对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促进了政治信息的获得与交流、拓宽了公民进行政治参与的渠道、加快了政治民主化进程,成为了政治社会化的一条重要渠道。其角色和功能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信息传播过程,还介入了社会个体的内化过程乃至整个政治体系态度的形成过程,将触角伸入到了更多看不见的角落。细化到社会的政治生活领域,第四媒体在传递政治信息的同时影响了政治议程设置,实现了多层次政治沟通和更为全面的政治舆论监督。在政治传播中,第四媒体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得以广泛发挥,在传承政治文化、构建现代政治价值观、确立政治态度、塑造政治人格以及进行政治教育培训等方面产生了日益深远的影响。同时我们不应忽视第四媒体独特传播方式的优势背后还隐藏着很多技术与监管方面的问题。例如,比较突出的信息安全隐患;多元信息对政治文化和政治价值观的冲击;言论表达的过度随意与舆论导向的不确定性加大了把握舆论导向的难度;公众因数字鸿沟的存在政治态度差异被逐渐拉大等等。这些不利因素阻碍了第四媒体发挥有效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因此应当在技术完善、法制建设、道德引导、公民意识培育等各方面齐抓并举,加强对其政治社会化功能的调控。本文以第四媒体的政治社会化功能为分析重点,运用政治学、大众传播学、社会学等相关领域的理论框架,明确了第四媒体的传播特点及其对有效政治社会化进程的推动作用,在分析第四媒体现存问题及管理体制障碍的基础上,探讨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以期为我国第四媒体更好实现其政治社会化功能提供适宜选择。
梁波[10](2009)在《论第四媒体的基本特点及其对传统媒体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因特网作为大众传媒的第四媒体异军突起,并以超过以前所有媒体的发展速度迅速扩张。网络时代的到来已是无可争议的事实。它的崛起对传统媒体是一个很大的冲击,也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传统媒体只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面向未来,才能跟上网络时代的发展步伐。
二、试论第四媒体及其对传统媒体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第四媒体及其对传统媒体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媒体融合时代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相关理论与概念 |
1.3.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概念 |
1.3.2 媒体融合相关理论 |
1.3.3 媒体融合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创新之处 |
2 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缘起及发展 |
2.1 发展历程 |
2.1.1 民主革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1.2 改革开放前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1.3 改革开放以来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2 基本经验 |
2.2.1 从战略高度认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2.2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前提 |
2.2.3 加强党的领导是政治保障 |
2.2.4 以人民群众为宣传对象是基础 |
2.2.5 创新方式与内容是根本途径 |
3 媒体融合时代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3.1 媒体融合的特征 |
3.1.1 传播内容多样化 |
3.1.2 媒介资源丰富 |
3.1.2.1 “容器类”媒介资源 |
3.1.2.2 通讯类媒介资源 |
3.1.2.3 广播类媒介资源 |
3.1.2.4 网络类媒介资源 |
3.1.3 受众群体扩大化 |
3.2 媒体融合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的新机遇 |
3.2.1 媒体融合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快速传播 |
3.2.1.1 信息主体多元化 |
3.2.1.2 接收终端统一化 |
3.2.1.3 组织方式一体化 |
3.2.2 媒体融合有利于马克思主义贴近民众 |
3.2.2.1 拓宽了传播渠道 |
3.2.2.2 增强了民众的接受力 |
3.2.2.3 增强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时效性 |
3.2.3 媒体融合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全面覆盖 |
3.3 媒体融合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的挑战 |
3.3.1 媒体形态相互交织,增加了思想传播的难度 |
3.3.2 新媒体多元化发展,受众适应性滞后 |
3.3.3 虚假信息的不断涌入,受众识别难度加大 |
3.3.4 宣传工作者理论功底较弱导致话语权不足 |
3.3.5 传播媒介资源的缺失和功能弱化 |
3.3.6 媒体融合对内容的生产方式与内容表达的冲击 |
4 媒体融合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
4.1 加强媒体融合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建设 |
4.1.1 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建设 |
4.1.1.1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 |
4.1.1.2 马克思主义理论时代化 |
4.1.2 建立符合大众实际需求的马克思主义文本 |
4.1.2.1 探寻大众的实际需求 |
4.1.2.2 建立符合实际的文本 |
4.1.3 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体系 |
4.2 构建媒体融合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良好环境 |
4.2.1 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媒体传播新领地 |
4.2.2 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媒体传播的基础设施建设 |
4.2.3 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媒体传播的反馈机制 |
4.3 创新现代技术手段下的媒体传播方式 |
4.3.1 充分利用新媒体及现代信息技术 |
4.3.1.1 新媒体的特点 |
4.3.1.2 新媒体与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
4.3.1.3 现代技术的优越性 |
4.3.1.4 现代技术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 |
4.3.2 打通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沟通渠道 |
4.3.2.1 传统媒体的特征 |
4.3.2.2 新媒体的特征 |
4.3.2.3 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的联系 |
4.3.2.4 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的沟通交流方式 |
4.4 强化媒体融合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措施 |
4.4.1 建设一支适应媒体融合时代要求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专业队伍 |
4.4.2 提供强有力的宣传、培训、财政等政策保障 |
4.4.3 提供强大的现代技术保障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致谢 |
(2)从第四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优劣势看“融媒”时代的到来(论文提纲范文)
一、传统媒体基本特征 |
(一) 传统媒体的发展优势 |
(二) 传统媒体的发展劣势 |
二、第四媒体基本特征 |
(一) 第四媒体发展优势 |
(二) 第四媒体发展局限性 |
三、第四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途径及重要表现形式 |
四、结语 |
(3)中国互联网监管体制的历史转换及其内在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文献综述与问题意识 |
(一) 文献综述 |
(二) 问题意识 |
三、理论基础、核心概念与主要观点 |
(一) 理论基础 |
(二) 核心概念 |
(三) 论文的逻辑结构与主要观点 |
四、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一) 主要研究方法 |
(二) 研究的资料来源 |
第一章 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时期的监管体制 |
第一节 信息化发展与电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
第二节 电信监管体制改革的历史过程 |
第三节 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初期的监管体制 |
第二章 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发展时期的监管体制 |
第一节 中国传统媒体的监管体制 |
(一) 党管媒体原则 |
(二) 传媒信息内容监管的“党政体制” |
(三) 传统媒体的监管手段 |
第二节 互联网的媒体化与传媒内容监管体制的嵌入 |
(一) 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发展与互联网的媒体化 |
(二) 传媒内容监管体制的嵌入 |
(三) 传媒监管手段的复制 |
第三节 传媒监管体制嵌入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初期监管体制的负效应 |
第三章 中国互联网整体性监管体制的形成 |
第一节 国信办成立与兼管模式的生成 |
第二节 网信领导小组建立与中央网信办权力重组 |
第三节 中国互联网整体性监管体制的安排与运行 |
(一) 横向政府间的体制安排 |
(二) 纵向政府间的体制安排 |
第四章 中国互联网监管体制转换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发展至上”的互联网建设主导策略 |
(一) 发展型政府的惯性行为 |
(二) 巩固政治合法性基础 |
(三) 网络媒体发展与信息的负外部性 |
第二节 “重构传播秩序”的互联网监管目标取向 |
(一) 网络信息传播对传统秩序的解构 |
(二) 社会维稳模式的映射 |
第三节 “政党主导”的互联网监管体制变革 |
(一) 国际互联网监管的两种模式 |
(二) 政党主导体制变革 |
结语 增量改革向存量改革过渡的互联网体制转换经验 |
参考文献 |
附件 中国互联网监管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汇总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4)论第四媒体及其对传统媒体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第四媒体的突出优点 |
1.1 个性化 |
1.2 即时性 |
1.3 交互性 |
1.4 容量大 |
1.5 易于检索 |
1.6 多媒体化 |
2 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 |
2.1 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 减少了传统媒体的受众数量 |
2.2 对传统媒体采访手段的冲击 |
2.3 对传统媒体从业人员的冲击 |
2.4 对传统媒体传播方式的冲击 |
3 第四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整合发展 |
3.1 资源共享, 构建新媒体平台 |
3.2 品牌融合, 打造“大媒体”时代 |
(5)第四媒体:后来必居上(论文提纲范文)
一、第四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 |
二、第四媒体相对传统媒体所具有的优势 |
3. 传播手法多;4.传播数量大。 |
4. 从内容上看, 传播数量更多 |
(6)第四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0.2 研究现状 |
0.3 本文研究方法 |
0.4 本文创新之处 |
1 第四媒体环境的相关理论 |
1.1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第四媒体环境 |
1.1.1 环境及其对人的影响 |
1.1.2 第四媒体环境内涵及形成 |
1.1.3 第四媒体环境与传统媒体环境的区别 |
1.2 第四媒体环境的特征 |
1.2.1 互动性与单向性 |
1.2.2 内容个性化与主体多元化 |
1.2.3 内容的海量化与即时化 |
1.2.4 媒介的多媒体化 |
1.3 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及分析 |
1.3.1 大学生思想的主要特点 |
1.3.2 大学生思想存在的主要问题 |
2 第四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 |
2.1 第四媒体环境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2.1.1 第四媒体环境给大学生带来的机遇 |
2.1.2 第四媒体环境给大学生带来的挑战 |
2.2 第四媒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
2.2.1 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
2.2.2 扩大大学生的视野和思想交流 |
2.2.3 促进大学生观念更新和思想解放 |
2.3 第四媒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
2.3.1 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思想渗透 |
2.3.2 腐朽没落文化的侵害 |
2.3.3 “虚拟性”的误导 |
2.3.4 第四媒体使用失调 |
3 第四媒体环境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
3.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大学生第四媒体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
3.1.1 第四媒体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指导思想 |
3.1.2 第四媒体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基本要求 |
3.1.3 第四媒体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落脚点 |
3.2 发挥第四媒体的载体作用 |
3.2.1 扩大思想政治教育覆盖面 |
3.2.2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 |
3.2.3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
3.3 创新第四媒体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
3.3.1 第四媒体环境熏陶法 |
3.3.2 第四媒体环境互动法 |
3.3.3 第四媒体环境心理疗法 |
3.4 开辟校园第四媒体环境教育新形式 |
3.4.1 校园教育专题网站的发展状况及现状 |
3.4.2 校园专题网站建立的基本原则 |
3.4.3 校园手机媒体的优势 |
3.5 第四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和教育队伍网络素质拓展 |
3.5.1 第四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素质拓展 |
3.5.2 第四媒体环境下教育队伍网络素质拓展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8)迎接新机遇实现新跨越网络环境下的广播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网络技术带给广播的挑战与机遇 |
(一) 网络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运用 |
1、网络技术 |
2、网络技术的运用 |
(二) 网络技术带给广播媒体的挑战 |
(三) 网络技术带给广播媒体的机遇 |
1、网络技术推动广播传播工作的创新 |
2、网络技术推动广播传播观念的创新 |
二、网络传播环境下的广播传播方式创新 |
(一) 广播网络化 |
1、广播网络化及其发展现状 |
2、广播网络化对于传统广播的意义 |
(二) 网络化广播 |
1、网络化广播的定义及优势 |
2、网络化广播的发展现状及其影响 |
三、网络传播环境下广播采编技能创新 |
(一) 网络采访是对传统采访方式的补充和创新 |
1、网络采访的特点和优势 |
2、网络采访的类型及其手段 |
3、网络采访的发展趋势 |
(二) 网络技术推动广播编辑技术创新 |
1、选题策划:运用网络搜集信息 |
2、组织报道:网络强化采编联络 |
3、加工稿件:编辑流程无纸高效 |
4、编排节目:非线编辑提高质量 |
5、校对稿件:网上查验信息真实性 |
四、网络语境下的广播经营模式创新 |
(一) 加强整合传播,以"台网一体"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
(二) 推进制播分离,由内容提供商向内容运营商转变 |
1、建立网上音视频资料系统,整合、展示、营销媒体内容资源 |
2、开发多媒体产品,获取增值收益 |
(三) 创新经营领域,打造综合产业平台 |
1、开展活动营销,促进品牌增值 |
2、延伸产业链,拓展营利渠道 |
3、创新传播形态,实现多元化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第四媒体的政治社会化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一) 政治社会化 |
(二) 大众传媒 |
1. 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 |
2. 第四媒体的出现 |
二、第四媒体及其政治社会化功能 |
(一) 第四媒体的基本特征及其带来的传播变革 |
1. 第四媒体的基本特征 |
2. 第四媒体带来的传播变革 |
(二) 第四媒体的政治社会化功能 |
1. 传承政治文化 |
2. 构建现代政治价值观 |
3. 确立政治态度 |
4. 塑造政治人格 |
5. 进行政治教育培训 |
三、我国第四媒体发挥政治社会化功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一) 政治文化及政治价值观受到冲击 |
(二) 信息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
(三) 言论表达过度随意与舆论导向的不确定性 |
(四) 数字鸿沟导致政治态度差异 |
四、充分发挥第四媒体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对策 |
(一) 全面推进互联网建设,充分发挥第四媒体传播优势 |
1. 加快互联网普及速度,缩小"数字鸿沟" |
2. 推动第四媒体产业化进程,满足政治社会化需要 |
(二) 加强对互联网的技术监管,提高信息安全 |
1. 采用技术手段加强网络管理 |
2. 加强信息安全管理 |
(三) "以德治网"与"以法治网"相结合,为政治社会化营造良好环境 |
1. 加强对网络道德的正面引导 |
2. 加强对网络的法制管理 |
(四) 推进政府管理理念转变,高度重视第四媒体政治社会化功能 |
(五) 培育公民意识,构建社会主义网络时代新型的精神文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试论第四媒体及其对传统媒体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媒体融合时代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D]. 庞雅瑄. 西安工业大学, 2020(05)
- [2]从第四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优劣势看“融媒”时代的到来[J]. 高凡. 新闻研究导刊, 2019(10)
- [3]中国互联网监管体制的历史转换及其内在逻辑[D]. 陶建武. 武汉大学, 2017(06)
- [4]论第四媒体及其对传统媒体的影响[J]. 兰继明,张明阁. 采写编, 2015(01)
- [5]第四媒体:后来必居上[J]. 刘坚. 中国报业, 2011(20)
- [6]第四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石建良. 辽宁大学, 2011(04)
- [7]拓展地方“第四媒体”的发展空间[J]. 任秋菊. 新闻爱好者, 2011(03)
- [8]迎接新机遇实现新跨越网络环境下的广播创新发展研究[D]. 盛蓉. 安徽大学, 2010(02)
- [9]第四媒体的政治社会化功能[D]. 刘金玲. 曲阜师范大学, 2010(01)
- [10]论第四媒体的基本特点及其对传统媒体的影响[A]. 梁波. 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33分会场新媒体与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 2009(总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