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8例静脉输液渗漏性组织损伤的观察及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万兴丽,李霞,胡艳玲,李小文,唐军,封志纯,母得志[1](2021)在《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皮肤管理指南(2021)》文中研究说明新生儿皮肤屏障功能弱,极易受损而导致局部或全身感染,增加死亡风险。保护新生儿皮肤完整性、预防皮肤损伤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该指南基于国内外相关证据,采用证据推荐分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方法进行证据分级,制定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皮肤管理指南,对皮肤常规管理、医源性皮肤损伤的预防及处理给出推荐意见,旨在帮助医护人员为新生儿提供预防及处理皮肤损伤的参考建议。[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1,23 (7):659-670]
张博,李瑞英[2](2021)在《基于医护一体化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心血管内科高渗性药物所致渗漏性损伤及静脉炎的预防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基于医护一体化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心血管内科高渗性药物所致渗漏性损伤及静脉炎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使用高渗性药物的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医护一体化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渗漏性损伤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静脉炎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医护合作、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医护一体化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心血管内科使用高渗性药物患者的渗漏性损伤和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改善医护合作情况,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杨鄂冀[3](2020)在《门诊输液渗漏的预防策略及护理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门诊输液渗漏是最常见的一种护理问题,其不仅可对患者机体造成损伤,还可增加患者的痛苦,同时更影响治疗效果且加重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因此,本文就此对门诊输液渗漏的危险因素、预防策略及护理研究作一综述。
陈尚学,徐静[4](2020)在《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文中研究说明由于年龄、疾病、护理技术、药物等因素的影响,输液外渗已成为护理工作中很常见的问题。若已发现外渗而又未给予重视,亦未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通过分析导致输液外渗的各种因素,以达到避免或早期发现输液外渗,并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的目的,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保证患者的医疗安全。
王煜[5](2019)在《中药湿热敷预防外周静脉输液10%氯化钾溶液引起局部疼痛感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中药(大黄、芒硝)湿热敷预防外周静脉输液含有10%氯化钾药物引起局部疼痛的可行性,为提高外周静脉输液舒适度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医护理技术手段。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法、专家小组会议首先验证中药湿热敷经验方的有效性等。并且采用头脑风暴法对中药湿热敷操作流程进行优化与规范化。进一步采用随机对照,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18年9月2019年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普外科、肝胆外科、胃肠外科患者外周留置静脉留置针且静脉输液含有10%氯化钾药物首次发生疼痛的患者。分为三组:(大黄芒硝)中药湿热敷组(试验组)、单纯(热纱布)湿热敷组(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对于纳入标准的患者进行调研与观察,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血管条件等情况。大黄芒硝中药湿热敷组予以常规护理+中药湿热敷的方式,在输液含钾离子同时予以大黄芒硝中药湿热敷30min,干预2次,每天1次。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单纯湿热敷的方式,在输液含钾离子同时予以单纯(热纱布)湿热敷30min,干预2次,每天1次。空白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三组患者分别记录首次疼痛、第一次干预结束后及输液后、第二次干预结束后及输液后的疼痛评分,并观察患者有无拔针要求、输液依从性、患者生命体征(血压及心率)、满意度。结果1中药湿热敷经验方确定为大黄5g,芒硝20g,蜂蜜水100ml。2优化并确立了中药湿热敷操作流程。3主要指标3.1疼痛比较应用数字评估法结合脸谱评估法,结果显示:外周静脉输液含有10%氯化钾溶液引起的疼痛均表现为轻度中度疼痛,落实预防措施后,仍会出现疼痛,但疼痛感明显比首次未预防时下降,中药湿热敷组和单纯湿热敷组已经陆续出现无疼痛发生的患者,第一天干预后(或30’)未发生疼痛分别为空白对照组0%,对照组4.8%,试验组7.1%;第一天输液结束后未发生疼痛分别为空白对照组0%,对照组7.1%,试验组16.7%;第二天干预后(或30’)未发生疼痛分别为空白对照组0%,对照组0.8%,试验组9.5%;第二天输液结束后未发生疼痛分别为空白对照组0%,对照组7.1%,试验组31.0%。第一天干预后及输液后、第二天干预后及输液后疼痛评分,三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P=0.000(P<0.01)有明显差异,且中药湿热敷优于其他两组。3.2患者是否要求拔针重置的比较患者对于拔针的需求不同,但在第一天干预后(或30’)(P=0.002<0.01)及到输液结束(P=0.046<0.05)这一期间三组拔针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多重两两之间比较中药湿热敷组及单纯湿热敷均优于空白对照组(P<0.05),但中药湿热敷组与单纯湿热敷组之间无差异性(P>0.05)。3.3患者输液依从性之间的比较通过三组Nemenyi法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无论第一天干预后、输液结束后;第二天干预后、输液结束后哪一个阶段进行依从性的测试,中药湿热敷与空白组、单纯湿热敷与空白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0<0.05),然而中药湿热敷组与单纯湿热敷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4患者心率、血压变化的比较(1)疼痛影响心率波动变化较明显,轻度疼痛(13分)组之间的心率及血压变化无差异性,重度疼痛(46分)组之间的心率及血压变化无差异性。(2)干预后与干预前三组患者在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变化在统计学意义上无明显差异,说明无论干预与否,三组在心率及血压方面效果均等。3.5患者满意度间的比较(1)正向、反向总分进行三组Nemenyi法两两之间多重比较,空白对照组与单纯湿热敷组和中药湿热敷组均有显着差异性(P=0.000<0.01),并且单纯湿热敷组与中药湿热敷组之间同样具有显着差异性。且中药湿热敷的正向分值均高于其他两组,负向分值均低于其他两组。单纯湿热敷的正向分值高于空白对照组,负向分值低于空白对照组。(2)单一条目进行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患者分别在条目49、1120均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在条目10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条目13中没有差异性(P>0.05)。结论1中药湿热敷对于个体有差异性,不能达到100%预防疼痛的目的,但能够降低外周静脉输液含有10%氯化钾溶液引起的输液性局部疼痛感。2外周静脉输液含有10%氯化钾溶液引起的输液性局部疼痛感以轻中度疼痛为主,且中度疼痛能够引起心率明显波动。3中药湿热敷安全有效,满意度、接受度都是比较好的,值得推广。
徐锟[6](2018)在《喜辽妥外敷和透明质酸酶封闭治疗新生儿静脉输液渗漏的循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以Joanna Briggs Institute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循证护理框架为基础,结合Cochrane循证医学框架,检索关于喜辽妥和透明质酸酶治疗新生儿静脉输液渗漏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并检索所得的文献进行系统评价,为临床实践和临床指南提供证据支持。方法:①检索2 0 17年6月3 1日前发表于Cochrane、JBI、MEDLINE、CINAHL、Embase、Proquest、Mednar、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有关喜辽妥治疗新生儿静脉输液渗漏的随机或类试验性研究,采用RevMan5.0软件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及Meta分析。②以JBI循证护理框架为基础,通过检索2017年6月31日前发表于Cochrane、JBI、MEDLINE、CINAHL、Embase、Proquest、Mednar、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有关透明质酸酶封闭治疗新生儿静脉输液渗漏的随机或类试验性研究,采用JBI的SUMARI软件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结果:①在喜辽妥疗效的系统评价中,共纳入15个RCT;依照Cochrane对RCT的评价原则,7个评价项目中大部分评价结果为“偏倚风险高”或“不清楚”,质量等级为B级。对15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喜辽妥对静脉输液渗漏有显着的治疗效果[OR=0.15,95%CI(0.09,0.27)];喜辽妥促进局部肿胀消退和皮肤痊愈优于对照组。②对透明质酸酶疗效的系统评价共纳入2篇文献;2篇为类试验。依照JBI对RCT的评价原则,10个评价项目评价结果大部分为“否”或“不清楚”,质量等级为B级。结论:①现有证据显示,喜辽妥对新生儿静脉输液渗漏的治疗有效。由于纳入文献全部是国内研究,缺乏国外研究的支持;喜辽妥外敷治疗在临床中应结合具体情况考虑应用。上述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研究进一步验证。②现有证据显示,透明质酸酶封闭对新生儿静脉输液渗漏治疗有效,包括减轻皮肤局部损伤及坏死。其在临床上的应有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由于纳入研究数量少、质量水平较低并且样本量较小,许多混杂因素可能对研究结果有一定的影响。上述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研究进一步验证。
姚海英[7](2018)在《中药湿敷治疗药物渗出性组织损伤的护理》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自制中药湿敷治疗静脉输液药物渗出性组织损伤的护理与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3月各种原因引起的静脉输液药物渗出性组织损伤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部位均为手背部。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对照组,各52例。实验组给予自制中药湿敷,对照组给予50%硫酸镁湿敷,分别在湿敷后4 h、12 h、24h、36 h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湿敷通过其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功效治疗药物渗出性组织损伤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硫酸镁湿敷,且使用方法简单、经济实用、副作用少、疗效明显,患者易于接受。
曾珍[8](2018)在《芦荟联合喉风散对钙剂外渗性组织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在大鼠皮下注射葡萄糖酸钙建立钙剂外渗性组织损伤的大鼠模型,以动物实验的方式,研究芦荟联合喉风散干预钙剂外渗性组织损伤的效果。从组织病理学、细胞因子的角度探讨芦荟和喉风散对钙剂外渗性损伤模型的影响,为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造模:将16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低剂量(0.5mL)、中剂量(1mL)、高剂量(1.5mL)四组,空白组不做处理,其余组分别在背部皮下注射葡萄糖酸钙溶液建立钙剂外渗性损伤模型,通过观察外渗损伤程度、组织病理学改变选择合适的造模剂量。干预: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硫酸镁组、芦荟组和芦荟喉风散组,并根据造模实验确定的剂量(1mL)建立葡萄糖酸钙外渗损伤模型。在造模后30min内,根据分组分别用生理盐水、硫酸镁、芦荟凝胶和芦荟凝胶喉风散外敷,空白组不做任何干预。在干预后1、4、7、11、18天拍照并记录外渗损伤创面的变化、计算损伤面积。每组在各时间点取材1只大鼠,做病理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量创面组织匀浆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浓度。用统计软件SPSS19.0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成果:1.成功建立葡萄糖酸钙外渗性损伤大鼠模型。2.空白组无病理改变,芦荟喉风散组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和外渗损伤程度轻于模型组、硫酸镁组和芦荟组,外渗损伤面积小于其它干预组。在外渗损伤后各组创面组织匀浆中TNF-α和bFGF浓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干预后1天芦荟喉风散组TNF-α的浓度高于其它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4、11、18天芦荟喉风散组TNF-α的浓度低于其它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芦荟喉风散组干预后的bFGF均高于其干预它组,干预后4、7、11天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18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硫酸镁组和芦荟组的在各时间点的TNF-α和bFGF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芦荟联合喉风散外敷促进钙剂外渗性组织损伤创面愈合的效果优于硫酸镁和芦荟。芦荟联合喉风散可以减轻钙剂外渗性损伤组织的炎性浸润,促进纤维母细胞的增生,减少损伤部位皮肤的坏死,促进创面愈合。可以在创面愈合早期刺激TNF-α的释放促进炎症反应,后期抑制TNF-α的过度释放避免组织损伤。可以早期刺激bFGF的释放,启动早期创面修复;并使bFGF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促进创面快速愈合减少瘢痕形成。
韦林燕,谭毅[9](2013)在《门诊输液渗漏的预防策略及护理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输液渗漏是门诊输液中常遇到的护理问题,该文对门诊输液渗漏的影响因素、预防策略及护理措施进行综述。
韩丽荣,柳丽玲,邹丽艳,刘淑梅,吴俊满[10](2013)在《65例老年静脉输液外渗患者的护理体会》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出现输液外渗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我科近年来65例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外渗护理方法及有效的心理护理情况。结果:65例静脉输液外渗的老年患者均获得满意疗效,外渗局部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出现。结论:积极有效的对老年静脉输液外渗患者给予护理,能延长静脉血管使用、及时抢救危重病人、减轻病人痛苦、避免医患纠纷,促进病人康复,为老年患者治疗提供保障。
二、18例静脉输液渗漏性组织损伤的观察及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8例静脉输液渗漏性组织损伤的观察及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皮肤管理指南(2021)(论文提纲范文)
1 皮肤常规管理 |
1.1 沐浴 |
1.2 臀部护理 |
1.3 脐部护理 |
1.4 润肤剂 |
1.5 消毒剂 |
2 医源性皮肤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
2.1 医用黏胶相关皮肤损伤 |
2.2 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 |
2.3 静脉输液渗漏性损伤 |
3 小结 |
(2)基于医护一体化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心血管内科高渗性药物所致渗漏性损伤及静脉炎的预防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的渗漏性损伤发生情况比较 |
2.2 两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情况比较 |
2.3 两组干预前、后医护合作及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
3 讨论 |
(3)门诊输液渗漏的预防策略及护理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静脉输液渗漏的危险因素 |
1.1 药物因素 |
1.2 患者因素 |
1.3 护理因素 |
1.4 环境因素 |
2 静脉输液渗漏的预防策略 |
2.1 加强培训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以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
2.2 加强风险管理,以增强防患意识 |
2.3 规范护理行为,以提高护理质量 |
2.4 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充分的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防范意识 |
2.5 改善输液环境 |
2.6 小儿的输液渗漏预防 |
3 静脉输液渗漏的护理措施研究 |
3.1 硫酸镁湿敷 |
3.2 热敷 |
3.3 冷敷 |
3.4 马铃薯外敷 |
3.5 科学处理水泡 |
4 小结 |
(5)中药湿热敷预防外周静脉输液10%氯化钾溶液引起局部疼痛感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回顾及技术路线 |
1 相关概念定义 |
1.1 局部疼痛感的操作性定义 |
1.2 中药湿热敷的定义及适用范围 |
2 文献回顾 |
2.1 外周静脉输液引起局部疼痛的发生机制及其相关因素 |
2.2 静脉输液10%氯化钾的必要性及输注含有10%氯化钾溶液引起疼痛的产生机制 |
2.3 中西医干预静脉输液引起疼痛的临床护理方法 |
2.4 中医护理技术在静脉输液引起疼痛干预中的优势 |
2.5 文献回顾总结 |
3 研究目的 |
4 技术路线 |
第二部分 中药湿热敷经验方的验证 |
1 经验方来源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 |
3.1 文献查阅法 |
3.2 专家小组会议 |
4 研究结果 |
4.1 文献查阅结果 |
4.2 小组讨论结果分析 |
5 研究结论 |
第三部分 中药湿热敷在外周静脉输液引起局部疼痛中应用的护理操作流程优化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头脑风暴人员纳入 |
2.2 头脑风暴内容 |
2.3 头脑风暴讨论议程 |
3 研究结果 |
4 研究结论 |
第四部分 中药湿热敷预防外周静脉输液引起局部疼痛的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研究对象 |
2.3 干预方法 |
2.4 研究工具与指标 |
2.5 资料收集方法 |
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7 质量控制 |
2.8 伦理保护的措施 |
3 结果 |
3.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均衡性检验 |
3.2 三组患者临床研究结果 |
4 分析与讨论 |
4.1 中药湿热敷的作用机制 |
4.2 中药湿热敷预防外周静脉输液含有10%氯化钾溶液引起局部疼痛的作用 |
4.3 中药湿热敷对疼痛引起心率血压变化的间接影响 |
4.4 中药湿热敷改善患者输液依从性的影响 |
4.5 中药湿热敷组患者的满意度 |
4.6 中药湿热敷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4.7 中医适宜技术应用前景展望 |
第五部分 总结 |
1 本研究的结论 |
2 创新性、局限性与展望 |
2.1 创新性 |
2.2 局限性 |
2.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文献综述(全文) 药物引起静脉局部疼痛感的临床应用研究探讨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全文) |
附录三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及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
附录四 静脉输液治疗常见特殊药物 |
附录五 调查问卷 |
附录六 伦理审查审批件 |
附录七 知情同意书 |
(6)喜辽妥外敷和透明质酸酶封闭治疗新生儿静脉输液渗漏的循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略缩词表 |
引言 |
1 喜辽妥治疗新生儿静脉输液渗漏系统评价的方法 |
2 喜辽妥治疗新生儿静脉输液渗漏系统评价的结果 |
3 透明质酸酶治疗新生儿静脉输液渗漏系统评价的方法 |
4 透明质酸酶治疗新生儿静脉输液渗漏系统评价的结果 |
5 讨论 |
6 结论 |
7 本研究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中药湿敷治疗药物渗出性组织损伤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实验组 |
1.2.2 诊断静脉渗出标准 |
1.2.3 入选标准 |
1.3 观察指标 |
1.4疗效判定标准 |
2 结果 |
3 讨论 |
(8)芦荟联合喉风散对钙剂外渗性组织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输液外渗的西医理论研究 |
1.1.1 输液外渗和输液渗出的概念 |
1.1.2 输液外渗的临床表现 |
1.1.3 输液外渗的流行病学 |
1.1.4 输液外渗的原因 |
1.1.5 输液外渗的护理 |
1.2 输液外渗的中医理论研究 |
1.2.1 病因病机 |
1.2.2 输液外渗的中医护理干预 |
1.3 钙剂外渗性组织损伤 |
1.3.1 钙剂外渗的临床表现 |
1.3.2 钙剂外渗的处理 |
1.4 皮肤损伤创面的修复 |
1.4.1 创面愈合的基本过程 |
1.4.2 TNF-α与皮肤创面的修复 |
1.4.3 bFGF与皮肤创面的修复 |
1.5 中医外治法在创面修复中的作用 |
第二章 钙剂外渗性皮肤损伤大鼠模型的建立 |
2.1 实验对象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实验试剂和药品 |
2.1.3 实验设备和用品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动物准备和分组 |
2.2.2 实验用药品、试剂的配制 |
2.2.3 造模方法 |
2.2.4 观察指标 |
2.2.5 组织病理学切片观察 |
2.2.6 统计学方法 |
2.3 结果 |
2.3.1 外渗后动物全身表现 |
2.3.2 外渗性皮肤损伤局部表现 |
2.3.3 外渗性损伤创面面积比较 |
2.3.4 外渗性损伤程度比较 |
2.3.5 组织病理学观察 |
2.4 讨论 |
2.4.1 钙剂外渗动物模型的特点和造模剂量的选择 |
2.4.2 钙剂外渗性皮肤损伤机制的初步探讨 |
2.5 结论 |
第三章 芦荟联合喉风散对大鼠钙剂外渗性皮肤损伤的影响 |
3.1 实验对象 |
3.1.1 实验动物 |
3.1.2 实验试剂和药品 |
3.1.3 实验设备和用品 |
3.2 实验方法 |
3.2.1 实验动物分组和准备 |
3.2.2 实验用药品、试剂的配制 |
3.2.3 模型建立方法 |
3.2.4 各组干预方案 |
3.2.5 观察指标 |
3.2.6 组织病理学切片观察 |
3.2.7 ELISA法检测损伤部位组织TNF-a |
3.2.8 ELISA法检测损伤部位组织bFGF |
3.3 统计学方法 |
3.4 结果 |
3.4.1 实验动物全身表现 |
3.4.2 外渗性损伤局部创面变化 |
3.4.3 组织病理学观察 |
3.4.4 外渗性损伤创面组织TNF-α浓度 |
3.4.5 外渗性损伤创面组织bFGF浓度 |
3.5 讨论 |
3.5.1 芦荟联合喉风散对钙剂外渗性损伤创面愈合的影响 |
3.5.2 芦荟联合喉风散的作用分析 |
3.5.3 芦荟联合喉风散对钙剂外渗性损伤创面TNF-α的影响 |
3.5.4 芦荟联合喉风散对钙剂外渗性损伤创面bFGF的影响 |
3.6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9)门诊输液渗漏的预防策略及护理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静脉输液渗漏的定义 |
2 发生静脉输液渗漏的相关危险因素 |
2.1 药物因素 |
2.2 病人因素 |
2.3 护理因素 |
2.4 环境因素 |
3 静脉输液渗漏的预防策略 |
3.1 加强护士业务培训,提高穿刺一次成功率 |
3.2 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提高穿刺成功率 |
3.3 加强风险管理,提高防患意识 |
3.4 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服务质量 |
3.5 做好患者及家属宣教,提高患者的预防意识 |
3.6 合理配置人力 |
3.7 改善输液环境 |
4 静脉输液渗漏的处理 |
4.1 硫酸镁湿敷 |
4.2 马铃薯外敷 |
4.3 喜疗妥外敷 |
4.4 山莨菪碱外敷 |
4.5 白萝卜外敷 |
4.6 中医药治疗 |
4.7 其他方法 |
5 结语 |
(10)65例老年静脉输液外渗患者的护理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临床资料 |
1 一般资料: |
2 护理方法 |
2.1 做好基础治疗和护理: |
2.2 做好心理护理: |
3 结果: |
讨论 |
1静脉输液外渗的不良后果: |
2根据外渗药物的性质合理给予护理: |
3 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 |
四、18例静脉输液渗漏性组织损伤的观察及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皮肤管理指南(2021)[J]. 万兴丽,李霞,胡艳玲,李小文,唐军,封志纯,母得志.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21(07)
- [2]基于医护一体化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心血管内科高渗性药物所致渗漏性损伤及静脉炎的预防作用[J]. 张博,李瑞英.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11)
- [3]门诊输液渗漏的预防策略及护理研究进展[J]. 杨鄂冀.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07)
- [4]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J]. 陈尚学,徐静.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0(01)
- [5]中药湿热敷预防外周静脉输液10%氯化钾溶液引起局部疼痛感的临床研究[D]. 王煜.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6]喜辽妥外敷和透明质酸酶封闭治疗新生儿静脉输液渗漏的循证研究[D]. 徐锟. 贵州医科大学, 2018(09)
- [7]中药湿敷治疗药物渗出性组织损伤的护理[J]. 姚海英.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20)
- [8]芦荟联合喉风散对钙剂外渗性组织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D]. 曾珍.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2)
- [9]门诊输液渗漏的预防策略及护理研究进展[J]. 韦林燕,谭毅.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3(08)
- [10]65例老年静脉输液外渗患者的护理体会[J]. 韩丽荣,柳丽玲,邹丽艳,刘淑梅,吴俊满. 中国伤残医学,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