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快技术创新步伐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关于舟山市企业技术创新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张馨月[1](2021)在《高速铁路对中国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近20年来,中国高铁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截止到2020年底,中国铁路覆盖大约90%的2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总里程14.6万公里,其中高铁总里程达3.9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高铁技术更是引领全球、独占鳌头。高铁打破了中国区域空间格局,重构了城市间的经济关系,推动了资源要素的重新配置,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开通高铁的城市数量越来越多,探究高速铁路对中国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影响成为重要课题。本文简要梳理了高铁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影响的基础理论,包括运输成本理论、区域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增长极理论、新经济地理理论、赫希曼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理论、空间依赖性与异质性定律。总结分析了高铁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影响机制,分别是投资拉动效应机制、集聚效应机制、扩散效应机制和廊道效应机制。基于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实证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研究方法,分别从高铁对区域通达性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高铁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差距演变影响、高铁对区域经济溢出效应与空间结构变化影响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其中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差距主要分析的是高铁对沿线城市经济空间格局产生的影响,通过对溢出效应的研究,进一步分析高铁沿线城市对其周边区域产生的影响。中国幅员辽阔,高铁对不同范围区域产生的影响会存在差异,将城市按不同类型进行分类,探究高铁对不同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影响的异质性。最后,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将高铁对各城市产生的影响效应进行归类,具体分析各城市在高铁网络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本文的核心内容及结论包含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高铁开通显着改善了区域通达性水平并促进了高铁沿线城市经济一体化,通达性作为中介变量在高铁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同时,高铁对不同类型区域的通达性及经济一体化会产生异质性影响。首先,基于各城市开通高铁的时间节点,选取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和经济潜能两个衡量指标,测算各城市2003年-2018年通达性水平及变化情况,研究发现,高铁开通显着改善了各区域的通达性水平,2008年后呈现显着上升趋势,但各区域通达性水平存在异质性。其次,基于2003年-201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控制地区效应和时间效应,以高铁开通与否的政策虚拟变量作为核心解释变量,选取城镇化水平、政府财政支出、外商投资、产业结构、城市基建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和工资水平作为控制变量,通过回归分析得到结论:高铁开通对沿线城市经济一体化能够产生显着且正向的影响作用,且高铁对各地区经济一体化影响程度存在异质性。最后,将通达性作为中介变量,对全样本城市以及各类型城市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发现通达性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起到了间接影响效应,即通达性作为中介变量在高铁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第二,高铁开通显着促进了沿线城市经济增长并拉大了高铁沿线城市间的经济差距,劳动力流动作为中介变量在高铁影响区域经济差距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同时,高铁对不同类型区域的经济增长及经济差距会产生异质性影响。理论上,经济一体化程度越高的区域,经济增长速度越快,区域经济差距越显着。首先,基于2005年-201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对高铁开通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数据进行比较,以高铁开通与否的政策虚拟变量作为核心解释变量,选取城镇化水平、政府财政支出、外商投资、城市基建水平、居住人口、研发经费和教育支出作为控制变量,通过回归分析得到结论:相对于未开通高铁的城市,高铁开通显着促进了沿线城市经济增长,高铁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并且这种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同样使用双重差分方法,以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为被解释变量,实证分析高铁对区域经济活动布局的影响,发现:高铁开通显着促进了第三产业发展和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但并未发现对第二产业产生显着影响。验证了高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投资拉动效应,同时表明高铁主要通过影响沿线城市的第三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其次,基于2005年-201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进行实证分析,选取各城市经济增长率离差作为被解释变量,以高铁开通与否的政策虚拟变量作为核心解释变量,选取城镇化水平、政府财政支出、外商投资、城市基建水平和固定资产投资作为控制变量,通过回归分析得到结论:相对于未开通高铁的城市,高铁开通显着拉大了高铁沿线城市间的经济差距,且高铁对不同类型城市经济差距的影响程度存在异质性。最后,将劳动力要素流动作为中介变量,对全样本城市以及各类型城市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发现高铁主要通过影响劳动力要素流动进而拉大高铁沿线城市经济差距。第三,高铁开通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显着的溢出效应并且存在区域异质性。上述研究结论主要针对的是高铁沿线城市经济空间格局变动,通过对溢出效应的研究,进一步分析高铁沿线城市对其周边区域产生的影响,如果存在溢出效应,则高铁也会影响沿线城市周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变动。分别构建四个空间权重矩阵:相邻距离空间权重矩阵、普通铁路连接下的时间距离空间权重矩阵、高速铁路连接下的时间距离空间权重矩阵、经济距离空间权重矩阵。基于2003年-2018年的面板数据和空间权重矩阵,选取空间误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以各城市GDP作为被解释变量,劳动投入量和资本投入量为解释变量,选取城镇化水平、政府财政支出、外商投资、产业结构、城市基建水平、研发经费和教育支出作为控制变量,通过回归分析得到结论:一方面,如果不考虑空间效应因素,将会导致高估资本投入量、城镇化水平、外商投资、城市基建水平和教育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另一方面,普通铁路和高速铁路连接下的时间距离空间权重矩阵的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效应比另外两个空间权重矩阵得出的溢出效应结果显着,并且高铁联通下的溢出效应略高于普铁联通下的溢出效应,表明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能够显着增强城市间经济溢出效应,高铁开通可以有效促进沿线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高铁对不同类型城市经济增长产生的溢出效应存在差异。第四,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将高铁对各城市产生的影响分别按集聚效应、扩散效应和廊道效应进行归类,具体分析各城市在高铁网络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根据内向点度中心度、外向点度中心度和中间中心度变化值数据,整理出高铁对各城市经济空间格局变化产生的影响效应,包括集聚效应、扩散效应和廊道效应。首先,产生集聚效应的城市共121个,例如长沙市、扬州市、南京市、常州市、宜昌市、烟台市、宁波市、镇江市、上海市、重庆市、合肥市等,这部分城市在高铁网络中逐渐发展为区域核心城市,但是也要谨防虹吸效应,避免产生经济极化现象。其次,在分析产生扩散效应城市的过程中,同时观察产生受益效应的城市,可以看到哪些城市成为了受益区域。多数城市既具有扩散效应又具有受益效应,通过可视化地图可以看到各城市间如何相互影响,对于各城市未来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最后,对于产生廊道效应或过滤效应的18个城市来说,在高铁网络发展过程中逐渐被边缘化,即高铁开通后,部分城市原本的区域优势丧失,或者导致原本处于边缘地位的城市更加边缘化。它们分别是:大同市、长治市、朔州市、吕梁市、赤峰市、巴彦淖尔市、盘锦市、大庆市、台州市、威海市、菏泽市、江门市、武威市、张掖市、酒泉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和克拉玛依市。在这些城市未来发展过程中,要积极探索城市发展机遇,谨防高铁带来的过滤效应。第五,结合上述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在探究高铁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影响的过程中,发现高铁虽然能够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却也拉大了区域经济差距,并且劳动力流动作为中介变量在高铁影响区域经济差距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与此同时,虽然部分城市在高铁网络中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城市,但也容易产生虹吸效应,不利于区域经济发展,部分城市在高铁网络中逐渐被边缘化,产生廊道效应。这些问题在未来高铁发展过程中都应予以考虑,为此提出以下政策思考:一是继续完善高铁交通网络,但也要根据城市发展情况进行科学规划,避免过度延伸;二是合理配置资源,谨防部分高铁网络中的核心城市出现虹吸效应;三是对于出现边缘化趋势的城市,积极探索城市发展机遇,转变城市发展战略;四是在高铁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转变各城市传统行政理念,积极探索区域综合治理模式;五是努力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避免人才外流。
岳燕祥[2](2020)在《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关系的时空特征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同时,我国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也更为复杂,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仍旧存在,贸易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搅动着全球化的进程;国内“三期叠加”仍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在此背景下,充分发挥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探索经济发展新动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我国的创新力和竞争力迫在眉睫。伴随着生产要素向旅游业的大量集聚、旅游生产力的日益加强,旅游生产关系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更加广泛而深刻,以及旅游发展中凸显出来的优化产业结构、提质增效中的积极作用,旅游化正成为我国日益重要的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城市是一个国家最重要和活跃的组成单元,城市效率反应着一个城市的发展能力,城市的旅游发展与城市效率有着历史性的关联,由此,本研究以城市为切入点,立足城市发展,对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时空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首先以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具有相同的发展因素,以及城市旅游化通过对城市发展投入、产出因素的影响而对城市效率产生作用,城市效率的认知与实践惯性也作用于城市旅游化发展为支撑,提出了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存在时间上的关联关系的假设,同时在论述城市类型和城市定位多样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协同存在空间差异的假设。其次,开展了定性分析。一方面通过文献研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并明确了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另一方面由于“旅游化”、“城市旅游化”和“城市效率”本就是三个动态概念,而“城市”则是一个时空交叠的整体,故通过回溯历史,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变革下城市与旅游的发展进行了推演。上述研究完善了对相关概念的认知,同时得出: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有着历史性的关联,旅游化是在后工业社会应运而生的一种生产方式,表现为在生产领域中旅游业逐步上升为主导产业,在生活领域中旅游成为人们不能缺少的内容的动态过程。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驱动下的必然趋势,是当下可与工业化并行的有效生产方式,对缓解工业化发展中的伴生问题,以及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和增强人民幸福感具有积极作用。之后,本着科学严谨、逻辑合理与切实可操作的原则,在吸收借鉴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优化的城市旅游化和城市效率指标体系,并分别运用线性权重法和SBM-DEA法测算和分析了我国2007年-2016年间268个地级及以上样本城市的旅游化指数值及增长率和城市效率指数值及增长率,应用协整模型进一步从定量的角度论证了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在时间维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空间维度,利用四象限分析模型及交叉组合法将城市分类为十六种类型,并对不同类型城市的旅游化发展特征、城市效率特征进行了阐述,同时给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建议。最后,对整个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将研究的创新归纳为优化了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指标体系、以城市发展为立足点来研究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依城市类型的差异客观理智地给出不同的旅游化发展建议。从旅游学人的角度,提出三个观点以讨论,分别是:1、旅游化是顺应历史的必然却不是旅游业的一支独大;2、旅游化兼具逆向的表征和正向的效用;3、不是所有的城市都适合全面推进旅游化。对相关知识和思想进行创造性探索将是一项长久的使命。同时,从认知的使命角度,总结了研究的局限并对未来研究可拓展的方向进行了阐述。
南铭扬[3](2020)在《舟山市渔农村休闲海钓产业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乡村经济走向繁荣的必然要求,是经济实现良性和可持续发展以及产业升级、转型和创新的迫切要求。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中首要的是产业兴旺,产业兴旺是实现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的关键所在。而休闲海钓产业的发展能够促进乡村的产业兴旺,继而助力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目前,渔农村发展休闲海钓产业,把产业融合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其中,有利于渔农村产业兴旺,并为乡村振兴战略推波助澜。当前,浙江省舟山市渔农村正在打造休闲海钓产业,其目的是为了实现渔农村振兴、渔民富裕,并以产业兴旺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论文以产业融合理论、产业发展理论为基础,以白沙岛休闲海钓企业化运作模式、秀山岛休闲海钓公园产业链协同模式、东极岛海钓基地为代表的基地化运作模式产业发展为例,分析了当前舟山市渔农村休闲海钓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并在借鉴国内外休闲海钓产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了优化舟山市渔农村休闲海钓产业发展的现实策略。通过研究发现,当前舟山市渔农村休闲海钓产业发展初显规模,产业融合初步形成,产业链条初具雏形,产业发展形成了一定经济和社会效益,不同的渔农村在实践中形成了“产业+”多维融合、产业链协同、基地化运作等模式。但是,仍存在产业集聚规模不足、产业融合程度不高、产业发展供需错位和产业保护措施乏力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有来自政府、产业、企业等层面的原因。通过进一步借鉴国内外休闲海钓产业发展的经验,结合舟山实际,提出了舟山市渔农村休闲海钓产业发展策略,主要包括:(1)强化政策引领和支持力度。首先是强化产业规划引领,其次是拓宽产业融资渠道,其三是壮大产业人才队伍,最后是解决渔民的再就业。(2)促进海钓相关产业融合。要进一步加强海钓基地建设,并强化与赛事经济的融合、与网络经济的融合、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以及加强与乡村旅游的融合。(3)注重产业与需求对接。主要从延伸产业链条、塑造品牌特色、创新海钓产品等三个方面加强与需求的深度对接。(4)强化海钓企业的主体功能。一是培育休闲海钓企业的“龙头”,二是推动企业间的强强联合,三是推动企业管理集约化。(5)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激活海钓协会的作用。(6)推进休闲海钓产业的规范有序发展,平衡产业发展与资源保护的关系,建立休闲海钓产业信息管理平台,规范休闲渔船和渔民的监督管理,结合现有政策切实落实生态保护。
杨角[4](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沈益雯[5](2020)在《海岛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以舟山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海岛是海洋国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开拓海洋经济发展空间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随着海洋经济的高速运转,海岛经济体的开发利用不断加强,由于海岛资源匮乏、地理位置特殊、生态系统脆弱等特点,海岛可持续发展能力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提高海岛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保护海岛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海岛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海岛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首先,本文以舟山市为研究对象,依据海岛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结合海岛的特殊性,构建了海岛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四个方面的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舟山市海岛利用状况和生态环境现状分析,选取了30项指标,以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为基础,采用主客观平均权重法为最终赋权法,利用综合指数法,对舟山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系统性评价。根据数据分析发现舟山市可持续发展总体水平持续增长,由2008年的0.27增长到2017年的0.68,可持续发展能力处于较强水平。其中,经济子系统增速最快,环境子系统增长最慢且可持续发展水平值也是最低的,说明舟山市经济增长以环境的破坏为代价,必须要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海岛可持续发展。其次,针对舟山市海岛利用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建立海岛可持续发展中的博弈模型。通过构建政府、企业、公众之间的博弈模型,探究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政府要提高对企业违反环境法律法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大企业破坏环境的违法成本;企业要将生态环境视为经济发展的要素之一,改变高污染的生产方式,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公众要增强生态环境危机意识,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通过各方努力,促进海岛地区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后,结合博弈模型分析,提出促进海岛可持续发展的五点对策和建议:制定海岛可持续发展规划,为海岛发展指明方向;加快海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海岛特色产业;加强科技创新,加快海岛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力度,建立公众参与监督机制;建立海岛生态补偿机制,完善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通过这五个方面来实现海岛资源、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胡斐[6](2020)在《舟山市智慧港口CITOS平台建设的研究》文中提出智慧港口是集互联网大数据、CITOS(计算机综合终端操作系统)、码头生产管控、设备自动化管控系统以及物联网和智慧物流平台等于一体的一种新的港口建设方向和新技术,具有多边界属性条件.它代表着着未来港口的转型方向和发展趋势,孕育着新的可能和新的发展机遇与力量。在新的历史发展条件下,从传统港口向智慧港口的转变包括运营机制和战略的转变,对港口的运营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联动的带动未来的贸易与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介绍了国际上率先实现智慧港口建设与实践的着名港口,例如鹿特丹、新加坡港、汉堡港,对智慧港口的实践应用与探索尝试,获取相关成功的经验和得以借鉴的方法,本文阐述了智慧港口的内涵和核心的技术架构,然后对舟山市的集疏运体系和港口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接着对舟山市智慧港口的建设进行可行性分析和评估,对舟山市给出舟山市智慧港口CITOS平台建设的总体方案设计,并对洋山港区的自动化码头装卸方案进行设计,利用Flexterm软件进行仿真模拟,通过监测点得到泊位通过能力、集港闸口集港箱量、集港闸口平均排队长度、海侧交换区进出箱量、堆场倒箱次数、船舶平均排队长度、疏港闸口平均排队长度、自动化轨道吊利用率等数据,然后对该自动化装卸码头的泊位通过能力、集港闸口疏散能力、疏港闸口、集装箱吊桥、自动化轨道吊利用率、自动化引导小车利用率等指标的分析进行该自动化码头装卸效率的评价,进而对洋山港区的智慧化码头装卸设计方案提出优化措施和改变的固定参数值,从而提高其运营效率。最后针对洋山港区的特点给出智慧港口建设的合理化建议。
张妙毅[7](2020)在《产业融合视角下舟山市远洋渔业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远洋渔业在开发海洋渔业资源,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维护我国外交政治上起到举足轻重的地位,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使得我国的渔业经济和海洋相关产业性迅速发展,“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也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助力,而远洋渔业更是被放在发展的首要。浙江省为了建设海洋强省,很早就把经济增长点放眼于远洋渔业了,作为浙江的海洋优势的地级市,舟山一直十分重视远洋渔业发展。从1985年开始第一艘渔船奔赴了西非开始,历经30余年的发展,远洋渔业在舟山市的海洋经济体系中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舟山市的渔业资源保护,在渔民创收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舟山市市政府结合当前舟山市远洋渔业发展的评估预测,提出了走产业融合的道路,但是舟山市远洋渔业总体行业目前的发展态势可以看出,其主要还是由渔民自发,远洋渔业生产活动较为粗放,如何用一支笔统筹规划,整合当前混乱的市场竞争,逐渐淘汰一些更不上潮流的小微企业,创新产业融合形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成为了当前摆在舟山市远洋渔业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旨在通过对舟山远洋渔业三十余年发展历史的回顾,依托舟山市远洋渔业基地多层次详细分析了舟山市远洋渔业发展现状、融合形式和市场分析,结合产业融合理论,用灰色关联方法测算舟山市远洋渔业与各产业融合程度,剖析舟山市远洋渔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与优势分析。最后通过数据发现舟山市远洋渔业已经进入到了快速发展阶段,目前舟山市远洋渔业与农业、工业及第三产业内部融合程度较好,融合系数都在0.7左右,且处于上升态势。在舟山市远洋渔业发展影响因素中,目前市场的影响因素最大,这也符合快速发展阶段,市场占据主导因素的事实,虽然目前舟山市远洋渔业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问题依然突出,具体表现在生产作业的形式单一化、渔业生产设备技术的老旧化、从业人员数量缺乏和质量不达标、相关企业在国际上实力偏低、产业链之间的各个节点企业关联度不够等问题,提出了转型升级打造现代化渔业体系、依托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加强政策对远洋渔业的管理、提高国家对远洋渔业企业的支持、建立渔业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平台、大力发展远洋渔业人才资源、强化渔业组织长效监管机制等推动远洋渔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对策。
王优[8](2020)在《舟山市绿色渔业发展路径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渔业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重视。舟山渔场作为中国最大的渔场,地理位置优越、渔业资源丰富,渔业产业发展历史悠久,素有“东海渔仓”、“中国渔都”之美称。2018年舟山市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248.5亿元,占到GDP的18.9%。但是近年来,海洋渔业资源总体呈现出衰退趋势,过度捕捞、海洋环境污染、生产技术落后等问题制约着海洋渔业的进一步发展,探索渔业发展的新路径成为舟山市海洋渔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日益兴起,渔业绿色发展成为探索渔业转型升级,推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2017年,舟山市获批首个国家绿色渔业实验基地,这标志着舟山市渔业发展迈向了绿色发展的新高度。本文基于绿色渔业发展理念,对舟山市绿色渔业发展路径进行探索。首先,运用SWOT分析法对舟山市绿色渔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威胁进行整体分析,以明确舟山市绿色渔业发展整体状况和战略取向。其次,通过调查研究以及构建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舟山市绿色渔业发展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厘清影响舟山市绿色渔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借鉴国内外渔业发展的先进经验。最后,从优化产业结构、进行海洋环境保护与渔业资源养护、提高渔业科研及应用水平、推进渔业管理改革四个主要维度提出舟山市绿色渔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于子彬[9](2020)在《减船转产背景下普陀区休闲渔船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浙江省渔船捕捞能力的快速提升,东海鱼类资源急剧下降。为加快修复振兴舟山渔场,普陀区减船241艘,致使2000余名渔民失业。发展休闲渔船既可以利用“转产”渔船,又能够吸纳技能单一的失海渔民再就业,还有助于培育新的休闲渔业产品,是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向。在减船转产的背景下,本文以舟山市普陀区作为休闲渔船发展研究对象,在梳理休闲渔船、减船转产概念以及相关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休闲渔船发展系统,进而分析了普陀区区位因素、渔业资源、气候条件、自然景观、基础设施、人文资源以及政府政策等休闲渔船发展影响因素;通过实地调研法与问卷调查法向普陀区游客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89份,其中有效问卷375份,并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信度效度分析、因子分析、因子相关性分析,最后进行逐步判别回归分析,凝练出休闲渔船发展所面临开发深度、基础设施、安全监管、宣传力度四个方面的问题。最后根据普陀区休闲渔船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增长极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提出普陀区休闲渔船要深度规划开发、加强安全监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宣传力度四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麦思超[10](2019)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轨迹与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随着我国社会根本矛盾的转化,对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应提出了新思想、新理念、新征程、新要求。绿色发展作为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重大战略,是基于我国长期发展道路的历史性经验与教训的深刻认识,是对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综合判断,是开启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必然抉择。长江经济带建设作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之一,在全面实施“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新的发展战略定位的背景下,开展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时空演变轨迹与影响因素的研究理论与实践意义重大。论文在系统梳理绿色发展演变由来和绿色发展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深刻阐述了新时代绿色发展的内涵、特征与内在机理,建立了更加科学、全面、体现新时代特征及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立足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及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等多空间尺度,采用基于CRITIC法赋权的线性加权综合评价法对不同时空尺度下2005年至2016年间的绿色发展水平及其构成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并利用变异系数、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定量探讨不同空间尺度下区域的绿色发展水平差异和空间关联性,以揭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时空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采用障碍度模型对绿色发展指标层存在的障碍因子作出判断,同时选取多种因素,运用空间计量模型等对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影响因素的空间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依据我国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与定位,明确界定了新时代绿色发展的新内涵与绿色发展“五位一体”的内在机理,进一步对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夯实与拓展;二是构建了既体现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发展战略定位,又更加适应新时代需求的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且所选用的指标大部分为相对强度指标和结构指标,进而更加科学、全面、客观地评价长江经济带不同区域的绿色发展水平;三是对长江经济带开展了省域和市域等多空间尺度的研究,通过更小的地域单元揭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及五大构成要素的时空演变规律,并进一步明确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和长江经济带东中西部城市在影响因素上的区域差异,丰富了绿色发展研究的空间层次;四是依托时间跨度大且详实的数据资料,采用障碍度模型对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内的指标层进行了分析,以揭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又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并从指标体系外部选取经济发展、科技创新、金融支持、国际合作、教育发展等5个维度共6个因素对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和东中西部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与研究,为不同因素在绿色发展中的影响程度大小与方向提供了新的论据和事实。根据本文的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1.2005年至2016年间,得益于我国绿色发展理念和绿色发展战略的实施,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省市间或城市间差距不大,且差距呈缩小态势,在空间上呈现高高聚集和低低聚集为主的“东部沿海省份和城市高、西部地区省份和城市增速快”的特征。省域层面绿色发展综合水平值基本维持在0.3917至0.5281之间,最高与最低之间的比值从1.24:1缩小至1.14:1;市域层面绿色发展综合水平值基本维持在0.3098至0.5919,最高与最低之间的比值从1.66:1缩小至1.49:1。但总体水平偏低,绿色发展仍任重道远。2.2005年至2016年间,长江经济带无论是省域层面还是市域层面的绿色经济、绿色社会、绿色生态、绿色政治、绿色文化大致也呈波动提升态势,且基本保持绿色经济和绿色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绿色生态发展水平中等或较高、绿色政治发展水平中等、绿色文化发展水平最低的格局,并在空间上呈现与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综合水平相似的“东高西快”的特征。仅绿色生态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现中西部地区相对较高、东部地区增速相对较快的局面。五大构成要素空间相对差距呈缩小态势,仅绿色文化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空间差距,其他差距较小。3.2005年至2016年间,长江经济带直辖市、省会城市等中心城市,绿色发展综合水平较高,主要得益于其绿色经济、绿色社会和绿色文化的支撑,但绿色生态和绿色政治两大构成要素并不具备优势。其中,东部和西部地区中心城市绿色发展综合水平及五大构成要素在各自空间中排名较前,而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绿色发展综合水平、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绿色社会发展水平和绿色文化发展水平则相对较弱。同时,中心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对相邻城市的绿色发展产生正的空间溢出效应,仅在长江经济带东部地区产生负的空间溢出效应。4.2005年至2016年间,长江经济带省域层面绿色发展的障碍因子包括城市燃气普及率、每万人拥有公共厕所、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人均生活用电量、人均水资源量、人均绿地面积、森林覆盖率、人均废水排放量、单位播种面积化肥使用量、建成区排水管道密度和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共11种障碍因子。市域层面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人均工业SO2排放量等两大障碍因子,但具体到各省各市略有差异。5.2005年至2016年间,工业化推进和教育发展对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影响显着为负,其他影响因素的表现在空间上存在差异。具体而言,产业高级化、工业化、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和教育发展是影响长江经济带东部城市绿色发展的主要因素,教育发展、工业化、国际合作、金融支持是影响中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的主要因素,科技创新、国际合作、工业化、产业高级化和教育发展是影响西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加快技术创新步伐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关于舟山市企业技术创新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快技术创新步伐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关于舟山市企业技术创新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高速铁路对中国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关于高铁对区域通达性影响的研究 |
1.2.2 关于高铁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 |
1.2.3 关于高铁对区域经济空间溢出效应的研究 |
1.2.4 关于高铁对区域空间结构影响的研究 |
1.2.5 总结分析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 |
1.4.2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影响机制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高速铁路 |
2.1.2 区域通达性 |
2.1.3 经济要素 |
2.1.4 经济空间溢出 |
2.1.5 经济空间格局 |
2.2 高铁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影响的相关理论 |
2.2.1 运输成本理论 |
2.2.2 区域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
2.2.3 增长极理论 |
2.2.4 新经济地理理论 |
2.2.5 赫希曼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理论 |
2.2.6 空间依赖性与异质性定律 |
2.3 高铁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影响机制 |
2.3.1 投资拉动效应机制 |
2.3.2 集聚效应机制 |
2.3.3 扩散效应机制 |
2.3.4 廊道效应机制 |
第3章 高铁网络发展背景下区域通达性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
3.1 研究假设 |
3.2 区域空间通达性分析 |
3.2.1 高速铁路发展现状 |
3.2.2 高速铁路通达性指标 |
3.2.3 高速铁路通达性测算及分析 |
3.3 高铁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分析 |
3.3.1 实证方法介绍 |
3.3.2 计量模型构建 |
3.3.3 变量选择 |
3.3.4 数据说明 |
3.3.5 实证结果分析 |
3.3.6 稳健性检验 |
3.3.7 异质性分析 |
3.3.8 中介效应检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铁网络发展背景下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差距演变 |
4.1 研究假设 |
4.2 高铁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分析 |
4.2.1 计量模型构建 |
4.2.2 变量选择 |
4.2.3 数据说明 |
4.2.4 实证结果分析 |
4.2.5 稳健性检验 |
4.2.6 异质性分析 |
4.3 高铁对区域经济差距演变影响分析 |
4.3.1 计量模型构建 |
4.3.2 变量选择 |
4.3.3 数据说明 |
4.3.4 实证结果分析 |
4.3.5 稳健性检验 |
4.3.6 异质性分析 |
4.3.7 中介效应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铁网络发展背景下区域经济溢出效应与空间结构变化 |
5.1 研究假设 |
5.2 高铁对区域经济溢出效应影响分析 |
5.2.1 空间分析方法介绍 |
5.2.2 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
5.2.3 空间权重矩阵构建 |
5.2.4 变量选择 |
5.2.5 数据说明 |
5.2.6 空间相关性检验 |
5.2.7 模型选取 |
5.2.8 溢出效应结果分析 |
5.2.9 溢出效应区域异质性分析 |
5.3 高铁对区域空间结构变化影响分析 |
5.3.1 空间网络结构分析方法 |
5.3.2 城市间空间网络结构模型构建 |
5.3.3 数据说明 |
5.3.4 空间网络结构中心性分析 |
5.3.5 高铁对各城市经济空间格局变化产生的影响效应 |
5.3.6 部分城市经济空间关联社会网络图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相关政策思考 |
6.1 结论 |
6.2 相关政策思考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关系的时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立论基础:旅游成为城市的一种生产方式 |
1.2.1 生产力要素向旅游集聚 |
1.2.2 旅游生产关系影响深入 |
1.2.3 旅游业社会贡献率提高 |
1.3 基本问题:旅游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
1.3.1 我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基础格局 |
1.3.2 我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演化规律 |
1.3.3 我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正效机制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结构 |
2 理论分析 |
2.1 概念界定 |
2.1.1 旅游化 |
2.1.2 城市旅游化 |
2.1.3 城市效率 |
2.2 文献分析 |
2.2.1 旅游化研究综述 |
2.2.2 城市效率研究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假设 |
3.1.1 假设一: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存在时间上的协同关系 |
3.1.2 假设二: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协同存在空间差异性 |
3.2 研究方法 |
3.2.1 定性研究 |
3.2.2 定量研究 |
3.3 样本与数据 |
3.4 本章小结 |
4 城市旅游化指标体系与测度分析 |
4.1 城市旅游化指标体系 |
4.1.1 既有的旅游化指标体系分析 |
4.1.2 旅游化指标体系的优化原则 |
4.1.3 优化的城市旅游化指标体系 |
4.2 城市旅游化测算与分析 |
4.2.1 权重分配 |
4.2.2 数据处理 |
4.2.3 测算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城市效率指标体系与测度分析 |
5.1 城市效率指标体系 |
5.1.1 既有城市效率指标体系分析 |
5.1.2 城市效率指标体系优化原则 |
5.1.3 优化后的城市效率指标体系 |
5.2 城市效率的测度与分析 |
5.2.1 方法说明与数据处理 |
5.2.2 测算结果与数据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时间关系分析 |
6.1 方法说明 |
6.1.1 时间序列的稳定性及其检验 |
6.1.2 协整检验 |
6.1.3 误差修正模型 |
6.2 数据预处理 |
6.3 时间关系分析 |
6.3.1 平稳性检验 |
6.3.2 旅游化和城市效率协整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7 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空间关系分析 |
7.1 分析说明 |
7.1.1 分析模型构建 |
7.1.2 城市分类说明 |
7.2 空间关系分析 |
7.2.1 城市旅游化的空间特征分析 |
7.2.2 城市效率的空间特征分析 |
7.2.3 交叉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8 研究总结 |
8.1 研究内容 |
8.1.1 城市旅游化的现状及时空特征 |
8.1.2 城市效率的现状及时空特征 |
8.1.3 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时空关系 |
8.2 研究见解 |
8.2.1 旅游化是历史发展必然而非一支独大 |
8.2.2 旅游化兼具逆向的表征和正向的效用 |
8.2.3 并非所有城市都适合全面推进旅游化 |
8.3 研究创新 |
8.3.1 概念的创新 |
8.3.2 理论的创新 |
8.3.3 策略的创新 |
8.4 研究展望 |
8.4.1 研究局限 |
8.4.2 研究拓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中国城市旅游化指数(2007-2016年) |
附录 B 中国城市旅游化指数排名(2007-2016年) |
附录 C 中国城市旅游化指数增长率(2007-2016年) |
附录 D 中国城市效率指数(2007-2016年) |
附录 E 中国城市效率增长率(2007-2016年)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舟山市渔农村休闲海钓产业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述评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2.3 文献简评与启示 |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渔农村 |
2.1.2 休闲海钓 |
2.1.3 休闲海钓产业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融合理论 |
2.2.2 产业发展理论 |
第三章 舟山市渔农村休闲海钓产业发展现状与模式 |
3.1 产业发展条件 |
3.1.1 区位地理条件 |
3.1.2 海钓资源条件 |
3.1.3 旅游资源条件 |
3.1.4 海陆交通条件 |
3.1.5 政策保障条件 |
3.2 产业发展模式 |
3.2.1 “产业+”多维融合模式:以白沙岛休闲海钓企业化运作为例 |
3.2.2 产业链协同模式:以秀山岛休闲海钓公园为例 |
3.2.3 基地化运作模式:以东极岛海钓示范基地建设为例 |
3.3 产业发展现状 |
3.3.1 产业发展初显规模 |
3.3.2 产业融合初步形成 |
3.3.3 产业链条初具雏形 |
3.3.4 产业效益初见成效 |
第四章 舟山市渔农村休闲海钓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4.1 主要问题 |
4.1.1 产业集聚规模不足 |
4.1.2 产业融合程度不高 |
4.1.3 产业发展供需错位 |
4.1.4 产业保护措施乏力 |
4.2 原因分析 |
4.2.1 政府层面的原因 |
4.2.2 产业层面的原因 |
4.2.3 企业层面的原因 |
第五章 国内外休闲海钓产业发展模式及其路径的经验借鉴 |
5.1 国内外休闲海钓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
5.1.1 美国的“政府支持+行业管理”模式 |
5.1.2 日本的“政府引导+企业主导”模式 |
5.1.3 威海的“产业融合+基地运作”模式 |
5.1.4 台湾的“政府引领+渔会协同”模式 |
5.2 国内外休闲海钓发展路径的经验启示 |
5.2.1 规划要坚持科学化和统筹化 |
5.2.2 经营要突出产业化和集约化 |
5.2.3 管理要加强规范化和法制化 |
5.2.4 发展要融入绿色化和持续化 |
第六章 推动舟山市渔农村休闲海钓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加强政策引领和支持力度 |
6.1.1 强化产业规划引领 |
6.1.2 拓宽产业融资渠道 |
6.1.3 壮大产业人才队伍 |
6.1.4 推动渔民转产转业 |
6.2 促进海钓相关产业融合 |
6.2.1 建设可融合的海钓基地 |
6.2.2 加强与赛事经济的融合 |
6.2.3 加强与网络经济的融合 |
6.2.4 加强与文化产业的融合 |
6.2.5 加强与乡村旅游的融合 |
6.3 注重产业发展与需求对接 |
6.3.1 延伸产业链条 |
6.3.2 塑造品牌特色 |
6.3.3 创新海钓产品 |
6.4 强化海钓企业的主体功能 |
6.4.1 培育海钓企业“龙头” |
6.4.2 推动企业的强强联合 |
6.4.3 推动企业管理集约化 |
6.5 激活海钓协会的协同作用 |
6.5.1 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 |
6.5.2 发挥海钓协会的作用 |
6.6 推进产业的规范有序发展 |
6.6.1 结合现有政策切实落实生态保护 |
6.6.2 平衡产业发展与资源保护的关系 |
6.6.3 建立休闲海钓产业信息管理平台 |
6.6.4 规范休闲渔船和渔民的监督管理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关于舟山市渔农村休闲海钓产业发展的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B 关于舟山市渔农村休闲海钓产业发展中转产转业渔民的访谈提纲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4)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 |
2.2 国内文献 |
2.3 文献简要评述 |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城镇化 |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
3.1.3 新型城镇化 |
3.1.4 绿色发展 |
3.1.5 绿色城镇化 |
3.1.6 耦合 |
3.2 相关理论介绍 |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
3.2.4 生命周期理论 |
3.2.5 系统理论 |
3.2.6 PSR框架模型 |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
4.1.1 起步发展阶段 |
4.1.2 稳步发展阶段 |
4.1.3 深入发展阶段 |
4.1.4 蓬勃发展阶段 |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
4.3.4 经济利益驱动 |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
4.3.7 其他原因 |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
6.2.1 评价方法选择 |
6.2.2 权重的确定 |
6.2.3 评价样本选择 |
6.2.4 数据来源 |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1.1 德国埃朗根 |
7.1.2 瑞典马尔默 |
7.1.3 美国伯克利 |
7.1.4 日本北九州 |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
7.1.6 巴西库里蒂巴 |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2.1 北京 |
7.2.2 上海 |
7.2.3 贵阳 |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海岛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以舟山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数据来源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技术路线与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理论分析 |
2.1 研究区发展概况 |
2.1.1 地理区位概况 |
2.1.2 自然资源概况 |
2.1.3 旅游资源概况 |
2.1.4 社会经济概况 |
2.1.5 生态环境概况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博弈理论 |
2.2.3 循环经济理论 |
2.3 海岛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2.3.1 自然因素 |
2.3.2 经济因素 |
2.3.3 社会因素 |
2.3.4 环境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海岛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
3.1 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
3.1.1 英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3.1.2 美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3.1.3 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3.2 舟山市海岛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
3.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2 指标体系的说明 |
3.2.3 数据标准化 |
3.2.4 指标权重确定 |
3.2.5 可持续发展指数计算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舟山市海岛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分析 |
4.1 舟山市海岛各子系统可持续发展分析 |
4.1.1 资源支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 |
4.1.2 经济支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 |
4.1.3 社会支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 |
4.1.4 环境支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 |
4.2 舟山市海岛总体可持续发展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舟山市可持续发展中的博弈分析 |
5.1 海岛可持续发展中的利益相关者 |
5.1.1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
5.1.2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
5.1.3 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
5.2 企业之间的博弈分析 |
5.2.1 博弈的基本设定 |
5.2.2 博弈模型建立 |
5.2.3 博弈结果分析 |
5.3 企业与公众之间的博弈分析 |
5.3.1 博弈的基本设定 |
5.3.2 博弈模型建立 |
5.3.3 博弈结果分析 |
5.4 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博弈分析 |
5.4.1 博弈的基本设定 |
5.4.2 博弈模型建立 |
5.4.3 博弈结果分析 |
5.5 政府、企业与公众之间的博弈分析 |
5.5.1 博弈的基本设定 |
5.5.2 博弈模型建立 |
5.5.3 博弈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舟山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制定海岛可持续发展规划,为海岛发展指明方向 |
6.2 加快海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海岛特色产业 |
6.3 加强科技创新,加快海岛基础设施建设 |
6.4 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力度,建立公众参与监督机制 |
6.5 建立海岛生态补偿机制,完善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附录 |
(6)舟山市智慧港口CITOS平台建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智慧港口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国内智慧港口研究现状 |
1.2.2 国外智慧港口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智慧港口的内涵和基本的体系构建 |
2.1 智慧港口的内涵 |
2.2 智慧港口的核心框架 |
2.3 智慧港口的基础设施 |
2.4 智慧港口的系统结构 |
2.5 智慧港口的评价体系 |
第三章 舟山市集疏运体系和智慧港口发展现状 |
3.1 舟山市集疏运体系以及特点 |
3.2 舟山市集疏运体系和港口发展现状 |
3.2.1 舟山市港口的作用以及特点 |
3.2.1.1 舟山市港口岸线资源的利用 |
3.2.1.2 宁波舟山港的吞吐量发展情况 |
3.2.2 舟山市港口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3 对舟山市的智慧港口的建设的可行性评估 |
第四章 舟山市智慧港口概述 |
4.1 港口物流信息化的定义 |
4.2 舟山市港口物流信息化发展概况 |
4.3 智慧港口CITOS平台 |
4.4 舟山市智慧港口CITOS平台发展经营模式设计方案 |
4.5 智慧港口的自动化码头货物运输方案 |
第五章 智能化装卸码头的Flexterm仿真 |
5.1 Flexterm仿真软件的介绍 |
5.1.1 Flexterm仿真软件 |
5.1.2 集装箱码头建模 |
5.2 舟山市洋山港区智能装卸码头的Flexterm仿真 |
5.2.1 仿真目标设定以及参数选取 |
5.2.2 Flexterm数据统计 |
5.2.3 Flexterm仿真效果 |
5.2.4 方案的优化以及改善建议 |
5.2.4.1 调整桥台龙门起重机的数量 |
5.2.4.2 改变自动引导小车数量 |
5.2.4.3 改变集装箱堆场及龙门起重机的数量 |
5.2.4.4 关于集装箱放置的自动搜索程序的完善 |
5.3 方案的不足以及缺陷 |
第六章 舟山市智慧港口平台建设合理化建议 |
6.1 基于Flexterm仿真结果的自动化装卸码头的分析 |
6.2 舟山市智慧港口建设的相关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产业融合视角下舟山市远洋渔业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3.3 现有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总体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文章的创新与存在不足 |
1.5.1 创新 |
1.5.2 存在不足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海洋渔业 |
2.1.2 远洋渔业 |
2.1.3 产业结构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融合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章 舟山市远洋渔业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
3.1 舟山市远洋渔业概述 |
3.2 以舟山市远洋渔业基地为例分析远洋渔业产业融合 |
3.2.1 舟山市远洋渔业基地概况 |
3.2.2 舟山市远洋渔业基地产业融合形式 |
第4章 产业融合视角下舟山市远洋渔业的影响因素评价 |
4.1 产业融合度测算和因素分析 |
4.1.1 测算方法选择 |
4.1.2 指标选取 |
4.2 灰色关联度分析 |
4.2.1 确定参考比较数列 |
4.2.2 数据处理 |
4.2.3 求出各参考数列与各比较值数列差的绝对差值 |
4.2.4 确定两个极值 |
4.2.5 计算关联系数 |
4.2.6 将各年度系数求取平均值,得出产业间灰色关联度。 |
4.3 舟山市远洋渔业产业融合度分析小结 |
4.4 舟山市远洋渔业产业融合度的影响因素问题分析 |
4.4.1 市场因素影响突出,但融合效果不明显 |
4.4.2 政策因素影响产业融合,引导力度不够 |
4.4.3 基础设施建设传统化,与信息化产业融合度低 |
4.4.4 专业化程度低,制约融合发展 |
第5章 产业融合视角下舟山市远洋渔业发展对策 |
5.1 培育远洋渔业市场建设,深化产业融合机制 |
5.2 发挥政府政策引导,推动远洋渔业产业融合升级 |
5.3 整体规划基础设施,完善融合产业布局 |
5.4 建设人才科技支撑体系,增加产业融合动力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存在的局限和对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8)舟山市绿色渔业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海洋渔业 |
2.1.2 绿色渔业 |
2.1.3 远洋渔业 |
2.1.4 休闲渔业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转型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生态经济理论 |
2.2.4 产业结构竞争力理论 |
2.3 政策制度基础 |
第三章 舟山市绿色渔业发展SWOT分析 |
3.1 舟山市绿色渔业发展优势分析(S) |
3.1.1 地理位置优越,海运交通便利 |
3.1.2 自然条件良好,渔业资源丰富 |
3.1.3 文化底蕴深厚,产业基础扎实 |
3.2 舟山市绿色渔业发展劣势分析(W) |
3.2.1 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
3.2.2 渔业科研及应用水平不高 |
3.2.3 渔业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
3.3 舟山市绿色渔业发展机遇分析(O) |
3.3.1 乡村振兴战略 |
3.3.2 “一带一路”发展机遇 |
3.3.3 国家绿色渔业实验基地建设 |
3.3.4 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建立 |
3.4 舟山市绿色渔业发展威胁分析(T) |
3.4.1 海洋环境污染 |
3.4.2 渔业资源开采过度 |
3.4.3 渔业生产劳动力减少 |
第四章 舟山市绿色渔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4.1 指标选取及层次结构模型构建 |
4.1.1 指标选取及说明 |
4.1.2 建立层次结构分析模型 |
4.2 目标层及准则层各影响因素权重计算 |
4.2.1 产业结构B1下属元素权重 |
4.2.2 准则层B2-B4及目标层A下属元素权重 |
4.3 评价结果 |
第五章 国内外渔业发展经验借鉴 |
5.1 国外海洋渔业发展经验 |
5.1.1 日本渔业发展经验 |
5.1.2 韩国渔业发展经验 |
5.1.3 欧盟渔业发展经验 |
5.2 国内海洋渔业发展经验 |
5.2.1 福建省渔业发展经验 |
5.2.2 海南省渔业发展经验 |
5.2.3 山东省渔业发展经验 |
5.3 借鉴与启示 |
第六章 舟山市绿色渔业发展路径选择 |
6.1 调整产业结构 |
6.1.1 大力发展休闲渔业 |
6.1.2 推进远洋渔业发展 |
6.1.3 加大养殖业发展 |
6.1.4 推进水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 |
6.2 加强生态治理及渔业资源养护 |
6.2.1 加强海洋环境修复和治理 |
6.2.2 提高增殖放流效益 |
6.2.3 开展岛礁生态资源养护实验 |
6.3 推进渔业管理改革创新 |
6.3.1 推进渔业资源产权化改革 |
6.3.2 推进渔业作业智慧化管理 |
6.3.3 渔业资源监管和评估 |
6.4 提升渔业绿色发展技术水平 |
6.4.1 提升渔船设备更新改造技术 |
6.4.2 提升水产品精深加工和高值化利用技术 |
6.4.3 发展碳汇渔业和海洋生物育种技术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9)减船转产背景下普陀区休闲渔船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内容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休闲渔船概述及理论基础 |
2.1 休闲渔船概述 |
2.1.1 休闲渔船 |
2.1.2 休闲渔船的特点 |
2.2 休闲渔船发展系统分析 |
2.2.1 休闲渔船产业发展阶段 |
2.2.2 休闲渔船发展的影响因素 |
2.3 理论基础 |
2.3.1 增长极理论 |
2.3.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 |
第三章 普陀区休闲渔船发展基础条件分析 |
3.1 区位因素 |
3.2 渔业资源 |
3.3 气候条件 |
3.4 自然景观 |
3.5 基础设施 |
3.5.1 渔港码头 |
3.5.2 休闲渔业基地 |
3.6 人文资源 |
3.7 政府政策 |
第四章 减船转产背景下舟山市普陀区休闲渔船发展现状及问题调查分析 |
4.1 发展现状 |
4.2 问题调查 |
4.2.1 调查方法选择 |
4.2.2 调查目的 |
4.3 抽样方法与问卷设计 |
4.3.1 抽样方法 |
4.3.2 问卷设计 |
4.4 调查结果分析 |
4.4.1 游客特征描述 |
4.4.2 信度效度分析 |
4.4.3 因子分析 |
4.4.4 因子相关性分析 |
4.4.5 逐步判别回归分析 |
4.5 普陀区休闲渔船发展面临的问题 |
4.5.1 开发深度有待提高 |
4.5.2 安全监管不够完善 |
4.5.3 基础设施有待改善 |
4.5.4 宣传力度急需加强 |
第五章 休闲渔船发展对策 |
5.1 深度规划开发 |
5.1.1 扩宽休闲渔船种类 |
5.1.2 合理规划作业区 |
5.2 加强安全监管 |
5.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5.3.1 加大扶持力度 |
5.3.2 完善配套设施 |
5.4 提高宣传力度 |
第六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舟山市普陀区休闲渔船旅游满意度调查问卷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轨迹与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绿色发展时空演变的相关研究 |
1.2.2 国内外绿色发展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1.2.3 有关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相关研究 |
1.2.4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2 绿色发展相关理论基础 |
2.1 绿色发展理念的演变背景 |
2.1.1 绿色发展理念演变的国际背景 |
2.1.2 绿色发展理念演变的国内背景 |
2.2 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 |
2.2.1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
2.2.2 环境经济学理论 |
2.2.3 循环经济理论 |
2.2.4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新时代绿色发展的内涵与机理 |
3.1 国内外对绿色发展内涵的界定 |
3.2 新时代对绿色发展的新要求 |
3.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提出的背景 |
3.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主要标志 |
3.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绿色发展的新要求 |
3.3 新时代绿色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
3.3.1 新时代绿色发展的新内涵 |
3.3.2 新时代绿色发展的五大特征 |
3.4 新时代绿色发展“五位一体”内在机理 |
3.4.1 绿色经济发展是绿色发展的核心内容 |
3.4.2 绿色社会发展是绿色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3.4.3 绿色生态发展是绿色发展的前提条件 |
3.4.4 绿色政治发展是绿色发展的根本保障 |
3.4.5 绿色文化发展是绿色发展的灵魂 |
4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时空演变分析方法 |
4.1 国内外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测度方法 |
4.2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4.2.1 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2 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4.3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测度方法和时空分析方法 |
4.3.1 绿色发展水平测度方法 |
4.3.2 绿色发展水平时空分析方法 |
5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与空间关联性分析 |
5.1 数据来源说明 |
5.2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时空演变轨迹 |
5.2.1 省域绿色发展水平时空演变轨迹 |
5.2.2 市域绿色发展水平时空演变轨迹 |
5.3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的差异演化轨迹 |
5.3.1 省域尺度绿色发展水平的差异演化轨迹 |
5.3.2 市域尺度绿色发展水平的差异演化轨迹 |
5.4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的空间关联性分析 |
5.4.1 省域尺度绿色发展水平的空间关联性演变 |
5.4.2 市域尺度绿色发展水平的空间关联性演变 |
5.5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 |
6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的障碍因子分析 |
6.1.1 障碍因素诊断方法 |
6.1.2 省域尺度绿色发展水平的障碍因子分析 |
6.1.3 市域尺度绿色发展水平的障碍因子分析 |
6.2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空间计量模型 |
6.2.1 绿色发展水平影响因素模型的确立 |
6.2.2 绿色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变量选取 |
6.2.3 变量统计性描述与检验 |
6.3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实证结果 |
6.3.1 市域绿色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实证结果 |
6.3.2 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实证结果 |
6.3.3 中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实证结果 |
6.3.4 西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实证结果 |
7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加快技术创新步伐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关于舟山市企业技术创新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速铁路对中国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影响研究[D]. 张馨月.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关系的时空特征研究[D]. 岳燕祥.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3]舟山市渔农村休闲海钓产业发展策略研究[D]. 南铭扬.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4]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5]海岛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以舟山市为例[D]. 沈益雯.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6]舟山市智慧港口CITOS平台建设的研究[D]. 胡斐.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7]产业融合视角下舟山市远洋渔业发展策略研究[D]. 张妙毅.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8]舟山市绿色渔业发展路径研究[D]. 王优.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9]减船转产背景下普陀区休闲渔船发展策略研究[D]. 于子彬.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10]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轨迹与影响因素研究[D]. 麦思超.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