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4年第6卷1~6期刊文索引(论文文献综述)
宗静静[1](2020)在《医学图像稀疏融合与水平集分割方法研究》文中认为现代医学影像学为人类防治疾病做出了重要贡献,是自然科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层出不穷的医学成像技术为生物组织的影像学描述提供了新的工具,其在临床诊断、外科手术、放射治疗、疗效评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受成像机理的限制,各医学成像设备得到的医学影像均还存在某些不足,例如:影像空间分辨率不高,影像结构信息欠缺,影像代谢信息不足,或者影像需要多模态融合才能满足复杂疾病的精确评估等。上述问题的存在,为发展新型医学影像设备提供了动力,也为医学图像处理的改进提供了用武之地。医学图像处理对于改善医学图像质量、完成多模态医学图像的互补性融合、实现重要部位的分割等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稀疏表示、水平集和活动轮廓模型等理论和方法,研究了多模态医学图像融合和分割新算法,主要创新工作如下:(1)针对稀疏融合中活跃度测量特征参数(块稀疏系数L1范数)可解释性问题,提出了基于块稀疏系数绝对值向量的显着特征图重构算法,以图形化方式展示了该向量对应的显着性特征。进一步,借鉴所提出的广义稀疏表示概念,将上述特征参数定义为块奇异度,并给出了其在稀疏融合领域中的一种物理解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块稀疏系数最大绝对值的奇异特征图重构算法,阐明了块稀疏系数的L∞范数可用来定位图像的局部奇异点。研究结果表明,块稀疏系数可有效地用于图像融合与边缘检测中。(2)针对二阶迭代批处理字典学习融合算法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在线字典学习和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医学图像融合算法。该算法利用性能优良、高效率的在线字典学习算法训练字典,基于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确定融合系数,在保证融合质量的前提下实现了高效率融合。针对噪声下的多模态医学图像融合问题,提出了基于联合稀疏表示的医学图像融合算法。该算法借助联合稀疏表示的去噪功能,在有噪声的情况下也可以有效地实现融合,从而解决了传统融合算法抗噪能力不足的问题。针对单一字典不能反映各类型图像块差异的问题,受启发于分类稀疏表示在图像反问题中的良好表现,提出了基于块分类稀疏表示的医学图像融合算法。该算法利用分类图像块跨位置、非局部自相似性的特点,训练出具有良好非局部特征的字典,以保留源图像的边缘、纹理和细节等信息,从而可获得良好的主客观性能。(3)针对单模态超声医学图像分割中存在的特征信息利用不充分问题,基于全局和局部最大类间距准则,建立了一种变分水平集框架下的活动轮廓模型(命名为GLM)。进一步,挖掘超声图像的局部熵特征,提出了一种两阶段的超声图像精确分割算法。在该算法中,第一阶段利用局部熵对局部灰度扰动的鲁棒性,实现了自动化预分割。第二阶段将预分割结果作为GLM模型的初始轮廓,进行精确分割。实验表明,充分利用单模态图像的有效特征信息,可以实现高质量分割。在PET-CT肺肿瘤医学图像分割问题中,将医生临床经验融入算法设计,借鉴人工勾画肺肿瘤轮廓的经验,提出了基于水平集的PET-CT肺肿瘤融合图像分割方法。该方法结合区域可伸缩拟合模型和最大似然比分类准则,建立了混合活动轮廓模型,实现了 PET-CT肺肿瘤的精确分割,为临床诊疗提供了有效的计算机辅助分割结果。
付璐[2](2020)在《《本草纲目》在欧洲的流传研究》文中提出在全球化背景下,促进人类健康需要依靠多种医学体系的相互融合与发展。然而东西方医学的跨文化交流,特别是中医在西传的过程中往往会面临来自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的阻碍。在此背景下,回溯中西医学交流的历史脉络、挖掘其影响因素,或可为当今医学交流的相关政策制定、模式构建等提供一些史学意义上的启示。本文选择《本草纲目》传欧史作为研究切入点,原因在于此书在欧洲的流传较广、影响较大且评价较高,是中医西传的一个较为典型和成功的案例。对《本草纲目》传欧史加以阐述和解析,或可加深人们对东西方医学交流的历史脉络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解,为当今全球化时代的医学交流提供某些历史借鉴。《本草纲目》系中国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编纂的一部本草学巨着,于1593年刻成、1596年发行,最迟在1604年传入日本,之后相继传入朝鲜、越南等亚洲国家,并于17世纪末传入法国、英国等欧洲国家。18-19世纪期间,诸多欧洲学者对《本草纲目》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了翻译、引用、研究及评价。20世纪以来,《本草纲目》进一步引起了国际的重视,如1953年,莫斯科大学将李时珍像镶嵌在该校大礼堂;201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本书列入“世界记忆名录”;2018年,在李时珍诞辰500周年、《本草纲目》成书440周年之际,世界各地学者围绕李时珍与《本草纲目》的学术成就及影响,举办了多场国际性学术会议和纪念活动。《本草纲目》在欧洲的流传贯穿17-21世纪,跨越了欧洲多国,其流传时间较长、范围较广、影响较大且在不同时期的流传特点不同,故值得对其传欧过程进行研究。本文以《本草纲目》在欧洲的流传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目录调查、网络调查以及实地考察3种方式,收集17世纪至今的多种专着、论文、信件、手稿、政策文件、照片、画册、标本等珍贵资料;采用传统文献学、史学研究方法,系统梳理本书从17世纪至今在欧洲多国的流传过程及欧洲读者对本书的收集、翻译、引用、研究和评价;此外,本文运用接受理论作为核心理论指导,挖掘影响欧洲读者接受本书的动力及阻力因素;同时,借鉴知识社会史的研究框架,从知识的收集、分析、传播及应用四个阶段探讨了《本草纲目》传欧的全过程。关于《本草纲目》在欧洲的版本流传,本文考察了法国、英国、德国、俄罗斯、西班牙、梵蒂冈、比利时、奥地利8国17家藏书机构所藏《本草纲目》的不同版本22种38部,对其馆藏地、书号、版本信息及特征进行论述。特别是法国所藏3种《本草纲目》彩绘本,本文对其药图来源进行考证后,认为彩绘本所绘816幅药图系参考《本草纲目》钱蔚起刻本所附药图上色而成,并在个别细节处进行了增补、删减和修饰。关于《本草纲目》在欧洲的译本流传,本文阐述了 4种英文、法文译本的主要内容、体例以及翻译特点。其中,18世纪由法国医生范德蒙德所编写的手稿“《本草纲目》中水、火、土、金石诸部药物”,为目前已知最早的一种《本草纲目》法文节译本;由法国27位传教士联合供稿、并由杜赫德所编纂的《中华帝国全志》一书,专设一章翻译《本草纲目》的前言部分及16种药物,该书在欧洲流传甚广,对《本草纲目》传欧影响较大。20世纪英国学者伊博恩联合北京博物学会诸位学者编纂的8种着作,涉猎《本草纲目》所载植物、矿物及动物药,内容全面。至21世纪,由中国学者罗希文所译《本草纲目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BencaoGangmu)》,是世界上首部、亦是目前唯一的《本草纲目》英文全译本,从内容到体例还原度都非常较高。关于《本草纲目》的欧洲接受史,本文将其分为“传入与翻译期”“研究与评价期”“文化印象构建期”三个时期:在17-18世纪,欧洲的《本草纲目》接受者主要为来华传教士,他们在中国收集此书的文本、图像与相关药物标本,并将部分文本内容译成西文传到欧洲。至19世纪,《本草纲目》的接受者以药理学家、化学家、植物学家、生物学家等学者为主,他们对《本草纲目》所载药物标本进行化验分析,从化学、药理学角度阐释这些中国药物,并与欧洲当地的植物进行对照研究。20世纪以来,西方对《本草纲目》的接受形式趋于多样化,如通过雕塑、动画等形式向国际展示李时珍及中草药文化形象,特别是《本草纲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对《本草纲目》欧洲接受史的梳理,可以认为:影响欧洲读者接受本书的动力主要来自“新鲜(猎奇)”和“实用(需求)”,而阻力则主要来自“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此外,本文在“《本草纲目》传欧之疑误考”一章中厘清了《本草纲目》传欧研究中的3个常见争议性问题:一是波兰传教士卜弥格关于中药的两种着作《中国植物志》《单味药》皆非《本草纲目》的外文节译本,但卜弥格在《单味药》中引用过《本草纲目》丹砂及龙骨的条文。二是法国汉学家雷慕沙的博士毕业论文并非以《本草纲目》为研究对象,但他年轻时很可能在奥布瓦修道院见过《本草纲目》彩绘本,并为了阅读彩色植物图旁的汉文去学习汉语,终成为一位着名汉学家。三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其三大着作《物种起源》《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及《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中共出现8处“古代中国百科全书”的表述,8条相关引文中有5条可能引自《本草纲目》,主要为对家鸡和金鱼相关资料的引述。其余3条可能来自《中国纪要》转引《齐民要术》对养羊法的记载。达尔文可能误认为此8条引文出自同一种“古代中国百科全书”,即《本草纲目》。最后,本文从知识社会史的视角出发,将《本草纲目》知识的传欧过程分为收集、分析、传播、应用四个阶段:从知识收集来看,欧洲人通过购买、赠送、掠夺等方式,收集了《本草纲目》的多种版本及相关的药物标本;随后对《本草纲目》中的知识进行了筛选、翻译、引用、研究;通过论着、会议、展览等传播方式,将《本草纲目》的相关知识展示给其他欧洲学者;同时从资源获取、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等角度实现了知识的应用。有关本文的创新点,笔者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新的尝试和探讨:新材料:本文收集、补充了一些前人论述中未载的史料。如现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中央图书馆、法国第戎市立图书馆等藏书机构的《本草纲目》明清版本、相关绘本、剪贴画册、学者手稿等多种珍贵文献资料。特别是收集了 5种与《本草纲目》相关的药图绘本及剪贴画册。其中的3种彩绘《本草纲目》药图,迄今学界知之不多,尤其珍贵。本文将其中的图像与《本草纲目》多种版本的药图逐幅进行对比,详细分析其绘图特点,进一步从社会文化角度探讨了欧洲学者获取《本草纲目》药图的背景及意义,弥补了现有研究关于《本草纲目》图像传欧的某些缺失。对前人虽有提及、但未做深入研究的资料,本文进一步探究其特点与价值。如法国医生范德蒙德《本草纲目》“金石部”法文译稿、法国汉学家毕瓯及化学家布朗涅尔对《本草纲目》所载药物的化验分析、英国药理学家汉伯里对《本草纲目》的研究等,都是前人相关研究中鲜少涉及或研究较浅的珍贵资料。本文详细分析了上述欧洲学者论着的成书背景、体例、内容、特点及其对《本草纲目》传欧的意义,拓展了现有相关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新观点:对《本草纲目》西传研究中存在的某些争议性问题,本文在详细考证后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如:“波兰传教士卜弥格的着作是否为最早的《本草纲目》西文节译本?”“法国汉学家雷慕沙的毕业论文是否为欧洲史上最早的以《本草纲目》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论文?”“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是否盛赞《本草纲目》为‘古代中国百科全书’?”本文综合多位学者的论述,追本溯源,厘清了既往研究中的某些讹误,并基于文献证据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新视角:本文在研究视角与方法学上亦有所创新。本文在传统的文献学、史学研究方法基础上,引入接受理论及知识社会史的研究框架,试图从社会史、文化史角度,深入探讨《本草纲目》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将来的东西方医学交流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借鉴。
周虹[3](2019)在《子宫内膜病变组织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参数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子宫内膜病变是我国高发妇科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较常见的几种病变中:子宫内膜炎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在子宫内膜厚度改变中并不明显,子宫内膜息肉病灶较为局限,超声二维图像有特征性,诊断率较高;子宫内膜增生与子宫内膜癌的超声诊断是本次课题重点研究内容。早期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 EC)和子宫内膜增生(endometrial hyperplasia EH)是两种常见易混淆的子宫内膜病变类型,二者早期临床症状相似,多为阴道不规则流血、排液、月经异常等。二维超声多表现为子宫内膜均匀与非均匀性增厚,彩色多普勒血流图CDFI(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病变子宫内膜部分可见彩色血流信号。初期检查二者往往难以鉴别,进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对女性的身心造成极大伤害。目前我国子宫内膜癌的确诊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由于内膜组织的收集具有一定程度的创伤性,而超声却是一种可重复无创伤的检查方式,寻找有意义的超声鉴别诊断方法,充分发挥超声检查的作用意义重大。本课题通过研究增厚的子宫内膜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参数: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 RI)与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 PI)、增厚子宫内膜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 MVD),探讨其用以鉴别诊断子宫内膜增生与子宫内膜癌的意义。目的:观察增厚子宫内膜中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的彩色血流参数(RI、PI)和组织切片微血管密度(MVD),分析两者在子宫内膜增生与子宫内膜癌之间的差异和关系,以及在子宫内膜癌不同临床分期中的变化。探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参数与微血管密度用以鉴别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类型的价值,以及对子宫内膜癌分期与预后的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为子宫内膜癌患者69例作为子宫内膜癌组,另选同期确诊子宫内膜增生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子宫内膜癌组根据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2009年分期分为Ⅰ期组、Ⅱ期组、Ⅲ期组。收集子宫内膜癌组与子宫内膜增生组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参数(RI、PI)值、内膜组织实验室MVD计数值。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子宫内膜增生组、子宫内膜癌组及其不同FIGO分期组患者子宫内膜彩色血流参数(RI、PI)和MVD水平,探讨彩色血流参数(RI、PI)和MVD水平的关系及意义。结果:1.子宫内膜癌组的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显示较对照组丰富。2.子宫内膜癌组的超声血流参数RI值、PI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子宫内膜癌组RI值、PI值低于对照组(P均<0.05)3.子宫内膜癌组MVD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子宫内膜癌组的MVD值高于对照组(P<0.05)。4.子宫内膜癌组FIGO分期Ⅰ期、Ⅱ期、Ⅲ期组,其超声血流参数RI值、PI值均呈逐渐降低趋势,而MVD值呈逐渐上升趋势,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子宫内膜癌组患者RI值、PI值与MVD值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677、-0.683,P<0.05)。结论:1.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内膜血流参数RI值、PI值,对鉴别诊断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癌具有临床意义。2.子宫内膜组织MVD水平可为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提供一定依据。3.血流参数RI值、PI值与MVD值呈负相关,可以间接反映MVD水平,评估子宫内膜中微血管的生成情况。4.子宫内膜癌不同临床分期患者PI、RI值,MVD水平有一定变化规律,子宫内膜癌病灶微血管生成与血流参数可以为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及病情发展甚至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郭建[4](2017)在《现代医学技术的异化及其哲学反思》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医学技术化的加深和医学专科化的发展,现代医学技术异化现象越发凸显。医疗上的"高消耗和低效益",医疗服务费用急剧攀升,而医疗品质却在逐渐下降,医务人员的工作越来越忙、学历层次越来越高,但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却越来越少等,这一切让很多人对现代医学产生了质疑,也使现代医学的发展陷入史无前例的困境和危机。现代医学技术异化问题不仅是我国医疗改革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全人类、全世界共同面临的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本研究主体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系统考察了临床医学实践中常见医学技术异化现象的具体事例,例如诊断指标的数字化和过度客观化、躯体疾病的过度诊断现象、心理疾病诊断的泛化、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过度依赖、抗生素滥用、精神科药物滥用、心血管介入手术和剖宫产手术的过度使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异化、健康人群的普遍性癌症筛查、基因检测技术的异化以及对疫苗接种的过度推崇等,并深度解析了由异化而带来的危害,如医源性疾病和药源性疾病、医疗辐射暴露、过度医疗、医患关系物化、医学边界模糊、医学主体变更、医生综合判断能力下降、女性生育自主权的剥夺等,从而体现出本文的研究价值所在;第二部分,本研究从科学知识社会学、科学社会学、技术哲学和生物医学等多学科,运用技术异化理论、社会建构论、唯物辩证法、利益理论、马赫的思维经济原则等多种理论,具体从本体论层面、认识论层面和方法论层面深入探讨了现代医学技术异化产生的根源;第三部分,本研究从技术控制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思想中汲取营养,在生态学和系统观的启发下,在理论层面探索出若干条应对和预防医学技术异化的方法或策略。本研究认为医学技术异化既具有自发性,又具有人为性,自发性的异化现象由医学技术的反自然性、价值负载性、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所决定,技术的这些特性决定了医学技术异化现象是医学技术化的一个必然后果,而人为性的异化现象又告诉我们医学技术异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或消除。医学科技的主体是人,任何技术如果忽视人类的个性,丧失了真正为人类服务的本质,只追求单向度的技术目标,就会变成与人对立的异己力量。探讨现代医学技术异化现象及其产生的根源,并从哲学层面反思其消解的路径,既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现代医学的科学内涵和实践本质,完善医疗改革顶层设计,也可以规范医学技术的合理使用,稳步推动医学科技的健康发展。
王梁[5](2017)在《微波检测乳腺肿瘤的成像与快速识别》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乳腺癌因其不断攀升的发病率,正逐渐成为各国女性生命健康的一大威胁。定期筛查是发现早期乳腺肿瘤的有效手段,尽早治疗能更好地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临床筛查手段主要包括钼靶X射线造影术和超声波扫描法,但会对患者造成潜在的辐射风险和乳房挤压疼痛。近期,基于雷达原理的超宽带微波乳腺肿瘤成像技术因具有无辐射、低成本、小型化、高准确度等优良特点,有望成为下一代乳腺癌筛查工具。新技术的物理基础是乳房内病变组织同正常组织具有可探测到的介电性能差异,雷达近场成像系统可以捕获这种差异并据此显示肿瘤的位置图像。本论文重点预研课题向准实用化推进中遇到的一些关键问题。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逼真乳房数值模型精准成像平台的开发;早时信息抑制方法的论证,以及乳房病变快速识别技术的研究。还设计制造了微波肿瘤成像实验系统用于初步成像研究。首先,基于磁共振影像开发解剖真实的乳房数值模型。三维模型首次基于混合边界识别技术加入了真实的胸腔部分。数值模型同时域有限差分网格兼容并能仿真电磁场在乳房内传播过程。然后,提出一种基于磁共振影像辅助的高准确度微波乳腺肿瘤成像法。该方法通过腺体建模实现了高致密度乳房内信号传播时间的准确计算,优化了成像算法对不同密度的乳房适用性。提出了一种仰卧体位乳房成像的早时干扰信息去除方法。该方法使用可动线状天线阵列校准接收信号,较大程度压制了早时干扰信息,在小尺寸肿瘤情况下有效提升肿瘤响应的成像强度。该方法对平板阵列天线手术实时监测系统的研制意义重大。基于极点特性的匹配追踪和似然度估计被用来快速识别乳房病变,病变的电学参数可用最佳匹配的参考肿瘤极点高效估计,方法使用单站或双站天线快速实施。此外,开发了基于极点展开理论的接收信号早时信息能量分离技术用于直接从接收信号中提取极点,使该快速识别方法在未来临床应用成为可能。本研究创建了微波肿瘤成像实验系统用于初步成像研究。制作了基于磁共振图像导出的3D打印乳房假体。假体空腔内充满类脂液体并悬吊模拟肿瘤。双端口矢量网络分析仪连接两个天线发射和接收信号。共焦算法用来显示肿瘤图像。
李楠[6](2014)在《民国时期(1912-1949)中药文献及其学术考察与研究》文中认为民国时期(1912-1949)是传统本草向现代中药学过渡的关键时期,在中药学术发展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民国学者“发皇古义,融会新知”,在继承传统本草学术基础上,融汇吸纳现代科学知识、技术与方法,并开展中药科学研究,推动中药学术发展,更为现代中药学奠定基础。民国时期留下了大量中药文献,为我们研究该阶段中药学术发展提供宝贵资料,目前民国中药文献的价值越来越为学术界所关注,并已在文献保护与整理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但相关研究尚显不足,一方面,还未发现以民国期刊内刊载的中药论文为对象的研究;另一方面,亦未发现民国中药着作与中药论文相结合,从整体角度探索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的研究。本研究基于民国时期中药文献展开,以民国时期中药着作与期刊中药论文为基础,通过对相关文献内容的梳理,结合民国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分析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的特色与影响,为当前中药学发展提供借鉴。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目录学、版本学、计量文献学、口述与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同时参考历史学研究方法,通过搜集整理这些文献,分析其具体内容中表现出的学术思想与特点,探讨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脉络及其规律。研究对象以民国时期中药着作、期刊中药论文为主,具体选择标准如下:着作选择标准:①成书时间为1912-1949年之间;②内容或部分内容与中药相关;③铅印本、石印本、油印本、稿本、抄本等各种版本,不论是否正式出版均纳入研究之列;④出版地区为中国大陆;⑤中文着作。期刊中药论文选择标准:①论文发表时间为1912-1949年之间;②内容或部分内容与中药相关;③期刊检索范围包括中医药期刊与其他期刊两部分,其他期刊主要包括药学期刊、西医相关期刊及各科研机构连续发行的研究报告等;④期刊发行地区为中国大陆;⑤中文论文。文献搜集方法:首先利用《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民国时期总书目》、《中文期刊大词典》、《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以及中药史、中药文献方面着作,等获取民国时期中药着作与刊载中药论文的期刊线索;其次以民国、中药、国药、汉药、本草为关键词,在万方数据、中国知网等网络数据库查阅相关论文,获取资料及相关线索;第三,以民国、中药、本草、汉药为关键词,在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等主要图书馆网站查询馆藏图书与期刊目录;第四,根据搜集的线索展开实地调研工作,查阅原始资料,对于重要内容通过抄录、复印、拍照等方式加以保存。文献分析方法:对获得的资料,根据文献自身特点,制定不同的整理与分析方案。中药着作整理与分析:①对搜集的中药着作进行编目,核实着作名称、作者、出版者、成书年代、出版时间、版本情况、馆藏信息等内容;②阅读着作内容,撰写图书简介;③根据着作内容的学术特点进行分类;④横向比较不同类别图书间的差异,归纳民国时期中药图书的共性,分析不同类别图书的个性特征;纵向比较该类着作在不同历史时期间的差异,结合时代背景,探讨其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分析其对现代中药学术产生的影响。期刊中药论文整理与分析:①阅读论文内容,提炼作者主要学术观点;②根据内容与学术观点,对搜集到的中药论文进行分类;③总结民国时期中药论文的主要学术观点与特色。结合中药着作与期刊中药论文,从整体角度分析两者在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全面研究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民国以前本草学术发展的特点及民国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探索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的影响因素、整体脉络、学术特点及其对现代中药学术的影响。在本研究调研过程中,共阅览民国时期中药着作182种,其中各图书馆藏原本161种,《中国本草全书》收录的民国中药着作影印本21种;调研过程中发现《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未着录着作26种,着录信息有误的着作31种。阅览期刊50种,其中中医药期刊45种,研究报告2种,西医药期刊3种,全文阅览中药论文400余篇,浏览并纳入统计分析论文1000余篇。论文正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对民国以前的“本草”,民国时期的“本草”、“中药”、“国药”、“汉药”,以及现代“中药”等概念加以辨析,同时介绍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民国以前本草学术发展”,从“本草学术主流”与“本草学术分支”对民国以前本草学术发展的脉络进行简要梳理,总结本草学术发展特点。第三部分为“民国时期中药文献概述”,分为“民国时期的中药着作”、“民国时期的期刊中药论文”、“民国时期中药文献的计量分析”三节。“民国时期的中药着作”按文献的内容特点分为“综合类中药着作”、“临床应用类中药着作”、“专题研究类中药着作”、“辞典类中药着作”、“教材类中药着作”、“科普类中药着作”、“生药研究类中药着作”等七类,简要介绍每类着作的总体特点及代表性着作的学术特色。“民国时期的期刊中药论文”则首先介绍收录中药论文的相关期刊简要情况,重点分析民国时期中药论文的内容特点,并将其分为“中药学术发展”、“中药临床应用”、“中药知识整理”、“中药科学研究”、“中药专题研究”等五类。“民国时期中药文献的计量分析”则以调研资料为基础,对纳入研究的中药着作数量、馆藏情况、类别、成书年代以及十种主要中医药期刊内中药论文的发表比例、中药论文的分类构成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求反映民国时期中药着作与期刊中药论文的大致情况。第四部分为“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的影响因素”,重点分析民国时期社会环境、经济效益、文化思想以及科学引进等因素对中药学术发展的影响。第五部分为“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探析”,分析民国时期中药着作与期刊中药论文在学术发展中的作用及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的主要特点。通过上述五部分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三点结论:一、民国时期中药着作与期刊中药论文,作为文献载体,忠实地记录下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历程,同时作为当时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也为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互动平台。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取得新的发展,通过着作编排体例、形式等变化得到体现,并最终以中药着作的形式系统地展现出民国时期中药学术的总体框架;着作与期刊的流通,促进了中药学术的交流,期刊中药论文的出现,则使学术交流与争鸣更为活跃;科普着作与论文则很好地促进了中药知识普及,使更多的社会民众了解并认可中药。二、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受到当时社会、文化、经济、科技等众多因素影响,其中“民主”与“科学”思想的影响甚为深远。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的总体特征为,在继承传统本草学术的基础上,通过融汇吸纳现代科学知识、技术、方法,发展中药学术。具体表现为“发扬传统”、“复古求新”、“中药科学化”三种倾向,其中“发扬传统”在民国中药学术发展中处于主体地位;“复古求新”则通过回溯中药学术源流,正本清源,提供新的探索思路;“中药科学化”是民国中药学术发展的新风向。三、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对今天中药学术体系建设产生深远影响,中药辞典、中药科普着作等,在今天仍是中药着作的重要形式,在中药学术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中药教材的编写与中药学校教育的开展,更与当前的中药教育模式密切相关;中药临床应用的深入探索,为现代“临床中药学”奠定基础;科学研究的开展则为中药学术发展提供新思路,并从民国时期的萌芽,逐渐发展为中药资源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化学等众多研究领域及其分支学科。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内容丰富,特点鲜明,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如何促进中药学术发展仍是摆在每一位中医药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民国时期的许多学术思想颇具启发意义,因而有必要深入研究,为当前的中药学术发展提供更有力的借鉴。
潘晓光[7](2012)在《医学图像配准算法及其应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医学图像配准是近年来医学图像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临床诊断与治疗等多个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但是目前配准算法研究中仍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其中制约医学图像配准的精度和速度两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结合实际应用研究了专用的配准算法。互信息的配准方法由于不需要进行预处理,具有配准精度高、容易实现自动化等优点,广泛的应用于医学图像配准中。本文扩展了互信息方法,提出双向梯度归一化互信息方法,该方法考虑图像空间信息和实际的不对称性,是一种将互信息与梯度相似性结合的双向医学图像配准方法。利用三维MR的T1/T2序列图像和PET/CT多模图像分别进行平移、旋转分析,得到配准函数曲线和配准结果。与基于传统互信息的配准方法相比,双向梯度归一化互信息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多模态图像配准的成功率(成功率约提高20%)和精度。基于体素的配准方法如互信息方法,配准过程非常耗时。针对医学图像配准的快速要求,本文分析研究了基于体素的刚体配准过程,提出一种主轴面互信息的粗配准方法,并提出了结合增量的坐标变换方法和多分辨率方法进行配准的策略。多模态和单模态配准实验结果表明,上述快速配准策略,大大减少了每次迭代的时间和寻优迭代的次数。本研究针对不同的医学应用,研究和开发专用的配准算法。围绕PET&CT图像配准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自动的掩模分割方法辅助配准,并结合前文的研究成果形成了全自动的多模态图像配准方法,利用25套PET/CT数据对该方法的鲁棒性、稳定性、准确性和速度进行了实验评估,配准结果全部达到了亚像素精度,全身数据的配准时间约为20秒。此方法对MR头部图像与PET全身图像同样有效。针对基于MR影像的肾小球滤过率测量中需要精确分割序列图像中肾脏的要求,本文利用两次配准与水平集分割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全自动MR影像中的肾脏定位和分割,为后续的定量分析奠定了基础。最后,本文基于内关联点漂移(coherent point drift, CPD)的非刚性配准方法,研发了乳腺病变分布的全自动的可视化工具,并用4个肿块大样本的数据集讨论了该工具的可行性。该工具可以使医生方便直观地了解感兴趣数据集的病变分布情况,积累临床信息。实验结果表明,双向梯度归一化互信息比传统互信息和梯度互信息方法有更高的鲁棒性和精度,该方法能够更加精确和稳定地解决医学图像刚性配准问题。本文提出的配准加速方法,不仅大大加速医学图像的配准过程,同时减少了因为陷入局部极值而导致的配准失败。本研究结合医生的临床诊断需要,将配准算法与其他算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产业化为实际的应用软件。为了将临床影像专家从费时费力的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本文针对不同的临床应用研究和开发了专用的自动、快速和高精度的图像配准算法,这些算法分别集成于PET&CT配准融合工作站、泌尿疾病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和乳腺疾病分布可视化工具的应用软件中,为医生的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蔡菁华[8](2012)在《CS公司进入美国超声诊断仪器市场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专业研制医用超声诊断仪器和超声换能器的中国高新技术企业CS公司,经过几年的积累,决定进入美国超声诊断仪器市场,因为美国作为全球超声第一市场,是全球超声厂商兵家必争之地,同时也是实现CS公司国际化战略的重要市场。超声医学影像设备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90年代以来随着医学、机械材料、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超声诊断仪器的性能日益提高、功能日益完善、用途日益扩展。超声影像诊断具有高空间分辨率、高软组织对比、实时快速成像、操作方法简便、无禁忌、无损伤、可重复、可提携和经济等特点,它与CT、MRI、同位素扫描(PET)一起构成了临床医学中至关重要的四大影像诊断技术。目前我国的中低端超声仪器已经能够与国外大公司抗衡,但高端彩超技术仍被美国、日本等大公司垄断。CS公司作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内具有领先超声产品研发制造技术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业研制医用超声诊断仪器和超声换能器。CS公司经营战略在于通过自主创新,进入高端超声技术领域,引领中国医疗超声从黑白B超到彩超的产业升级。通过成本管理创新,降低高端超声仪器价格,使更广大的人民群众能够享用高科技的4D彩超诊断服务。通过精心部署的国际化战略,进入海外市场,提高我国高端医疗设备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目前全球超声市场容量大约为50亿美金。根据预测,全球医学超声设备市场将在2015年达到62亿美元的销售收入,并将以每年6%-8%的增长率不断增长。美国超声诊断仪器市场作为全球第一市场,市场容量大约为15亿美金,占据全球市场容量的30%,是全球医疗器械厂商梦寐以求的目标,其技术、产品发展趋势是全球市场的风向标。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运用国际化市场进入战略管理理论,采用PEST分析模型研究拟进入的美国超声诊断仪器市场的宏观和微观环境,运用波特五力分析模型对产业竞争状况进行分析,同时通过总结SWOT分析模型,进行精确的市场定位和差异化的产品定位,配合具体的市场进入方式,制定系统化的市场进入战略规划,为CS公司决策层提供有益的参考。
张瑞芳[9](2005)在《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心肌非同步运动的组织多普勒研究》文中认为背景与目的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多种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生存期短,死亡率高,一直是心内科治疗的难题。因此,如何提高CHF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仍是当今临床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随着对慢性心功能不全病理生理学变化的深入了解,发现CHF患者心肌非同步运动与心功能关系密切。研究表明,心脏的非同步运动可恶化心脏功能,导致二尖瓣反流,加重心衰的临床表现。对此,国外学者提出了双心室起搏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y therapy,CRT),初步临床应用疗效显着。经再同步治疗后,CHF患者的心功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其机制可能是校正了心肌非同步运动、减少了二尖瓣反流、并逆转左室重构、改善了舒张期充盈和心排血量。相应地,对心肌运动的同步性检测越来越多的受到重视。以往超声对于心肌运动的同步性检测多利用M型超声心动图、彩色室壁运动分析技术等,由于取样点有限及二维图像依赖性显着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近来组织多普勒超声显像(Doppler tissue imaging,DTI)的出现为心肌运动的研究提供了方便而有价值的手段,其中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uantitative tissue velocity imaging,QTVI)可以在心脏纵轴运动方向上,同时进行多部位测量分析,对心肌运动的同步性评价具有显着优势。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国内外才刚刚起步,国内的研究甚少。对此,本研究利用QTVI技术对正常人和CHF患者左心室有关心肌同步运动指标进行了检测,目的在于:①探讨正常人左心室不同节段心肌同步性运动情况并找出影响心肌电-机械收缩、舒张时间的因素;②探讨CHF患者左心室不同节段心肌的非同步性运动情况:③探讨CHF患者左心室心肌非同步运动与左心功能、左室重构及二尖瓣反流等的关系。
二、《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4年第6卷1~6期刊文索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4年第6卷1~6期刊文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1)医学图像稀疏融合与水平集分割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语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信号的稀疏表示研究进展 |
1.2.2 医学图像融合研究进展 |
1.2.3 医学图像分割研究进展 |
1.3 客观评价指标 |
1.3.1 医学图像融合客观评价指标 |
1.3.2 医学图像分割客观评价指标 |
1.4 实验数据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结构安排 |
2 基本理论 |
2.1 引言 |
2.2 稀疏表示 |
2.2.1 在线字典学习 |
2.2.2 基于过完备学习字典的稀疏表示 |
2.2.3 联合稀疏表示 |
2.3 基于变分水平集的几何活动轮廓模型 |
2.3.1 变分法 |
2.3.2 水平集方法 |
2.3.3 基于变分水平集的分割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3 稀疏表示模型中稀疏系数L_1范数的特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块稀疏系数绝对值向量的视觉可解释性 |
3.2.1 基于块稀疏系数绝对值向量的显着特征图重构算法 |
3.2.2 实验基本设置 |
3.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 基于块稀疏系数最大绝对值的奇异图重构 |
3.3.1 广义稀疏表示 |
3.3.2 基于图像块的稀疏系数L_1范数的奇异度定义 |
3.3.3 原图像及其模糊图像在显着特征图和块奇异度方面的对比 |
3.3.4 基于块稀疏系数最大绝对值的奇异图重构算法 |
3.3.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字典学习稀疏表示的医学图像融合方法 |
4.1 引言 |
4.2 基于在线字典学习和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医学图像融合 |
4.2.1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 |
4.2.2 基于ODL和PCNN的融合算法 |
4.2.3 实验及结果 |
4.2.4 讨论与结论 |
4.3 基于联合稀疏表示的医学图像融合及同步去噪 |
4.3.1 基于JSR的融合算法 |
4.3.2 实验及结果 |
4.3.3 讨论与结论 |
4.4 基于块分类稀疏表示的医学图像融合 |
4.4.1 基于CSR的融合算法 |
4.4.2 实验基本设置 |
4.4.3 实验结果与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水平集的医学图像分割方法 |
5.1 引言 |
5.2 基于水平集的超声图像分割 |
5.2.1 基于局部熵和GACM的超声图像分割算法 |
5.2.2 合成图像分割实验 |
5.2.3 超声医学图像分割实验 |
5.3 基于水平集的PET-CT肺肿瘤分割 |
5.3.1 现有肺肿瘤分割方法存在的问题 |
5.3.2 最大似然比分类 |
5.3.3 混合活动轮廓模型RSF_ML |
5.3.4 合成图像和复杂异质图像分割实验 |
5.3.5 基于RSF ML的PET-CT肺肿瘤分割方法 |
5.3.6 PET-CT肺肿瘤图像分割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5.2.1小节全局能量项的建模及求解 |
附录B 5.2.1小节局部能量项的建模及求解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本草纲目》在欧洲的流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中医西传”研究现状 |
“《本草纲目》传欧”研究现状 |
1 前言 |
1.1 研究范围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材料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性 |
2 《本草纲目》在欧洲的版本流传 |
2.1 法国藏本 |
2.1.1 法国国家图书馆所藏 |
2.1.2 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中央图书馆所藏 |
2.1.3 法国第戎市立图书馆所藏 |
2.1.4 法兰西公学院亚洲协会图书馆所藏 |
2.2 英国藏本 |
2.2.1 大英博物馆所藏 |
2.2.2 Wellcome医学史研究所图书馆所藏 |
2.2.3 剑桥大学图书馆所藏 |
2.2.4 曼彻斯特大学约翰·赖兰兹图书馆所藏 |
2.3 德国藏本 |
2.3.1 柏林国立图书馆所藏 |
2.3.2 德国巴伐利亚州立图书馆所藏 |
2.4 西班牙藏本 |
2.4.1 西班牙国家图书馆塞万提斯阅览室所藏 |
2.4.2 西班牙巴厘阿多里德市菲律宾奥斯定会图书馆所藏 |
2.5 俄罗斯藏本 |
2.5.1 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图书馆所藏 |
2.5.2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 |
2.6 梵蒂冈藏本 |
2.7 比利时藏本 |
2.8 奥地利藏本 |
2.9 小结 |
3 《本草纲目》在欧洲的译本流传 |
3.1 《本草纲目》节译本 |
3.1.1 范德蒙德的金石部药物译稿 |
3.1.2 杜赫德的《中华帝国全志》 |
3.1.3 伊博恩的研究译着 |
3.2 《本草纲目》全译本 |
3.3 小结 |
4 《本草纲目》欧洲接受史 |
4.1 传入与翻译期(17-18世纪) |
4.1.1 踏上欧洲土地(17世纪) |
4.1.2 翻译的出现(18世纪) |
4.2 研究与评价期(19世纪) |
4.2.1 博物学图鉴的收集(17-19世纪) |
4.2.2 中国药物的鉴定与研究 |
4.2.3 《本草纲目》及中国科学的评价 |
4.3 文化印象构建期(20-21世纪) |
4.3.1 《本草纲目》的近现代译本 |
4.3.2 《本草纲目》的近现代研究 |
4.3.3 《本草纲目》的近现代印象 |
4.4 小结 |
5 《本草纲目》传欧之疑误考辨 |
5.1 卜弥格与《本草纲目》——最早的“《本草纲目》译本”之争 |
5.2 雷慕沙与《本草纲目》——“《本草纲目》学位论文”之争 |
5.3 达尔文与《本草纲目》——“中国古代百科全书”之称由来 |
5.4 小结 |
6 《本草纲目》传欧之讨论:以知识社会史的视角 |
6.1 《本草纲目》的知识收集 |
6.2 《本草纲目》的知识分析 |
6.3 《本草纲目》的知识传播 |
6.4 《本草纲目》的知识应用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欧洲相关藏书机构及资料来源 |
附录2: 欧洲藏书机构所藏《本草纲目》明清版本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子宫内膜病变组织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参数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英文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前言 |
2.资料与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课题综述 |
参考文献 |
(4)现代医学技术的异化及其哲学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3 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方法 |
1.3.2 主要创新点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章节安排 |
第2章 医学技术的演进及现代医学技术化 |
2.1 医学技术历史演进和医学技术化 |
2.2 现代医学技术化为人类社会带来的福音 |
2.2.1 对人类预防诊治疾病能力的提升 |
2.2.2 对患者生命质量和大众健康状况的改善 |
2.2.3 对医疗保健事业和社会发展的推动 |
2.2.4 对医学科学知识的深化 |
2.3 现代医学技术的特点与潜在风险 |
2.3.1 应用速度快范围广但负效应认识滞后 |
2.3.2 医学技术的协同演化 |
2.3.3 某些技术全面应用风险的隐蔽性和扩散性 |
第3章 从医学技术化走向医学技术异化 |
3.1 技术异化思想溯源 |
3.1.1 人本主义和马克思技术异化思想 |
3.1.2 法兰克福学派技术异化思想 |
3.1.3 埃吕尔和温纳的技术异化思想 |
3.2 医学技术化和医学技术异化的关系 |
3.2.1 现代医学技术异化概念的提出 |
3.2.2 从医学技术化走向医学技术异化 |
3.2.3 技术异化思想的当代启示 |
3.3 现代医学技术异化的基本特征 |
3.3.1 医学技术的主体化 |
3.3.2 医学技术的资本化 |
3.3.3 医学技术的权力化 |
3.3.4 医学技术的机械化和过度客观化 |
第4章 现代医学技术异化现象试析 |
4.1 现代医学诊断技术的异化现象 |
4.1.1 躯体疾病的过度诊断 |
4.1.2 心理疾病诊断的泛化 |
4.1.3 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过度依赖 |
4.2 现代医学治疗技术的异化现象 |
4.2.1 药物滥用现象——以抗生素为例 |
4.2.2 高风险手术演变为常规治疗——以心血管介入手术和剖宫产为例 |
4.2.3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异化问题 |
4.3 现代医学预防技术的异化现象 |
4.3.1 健康人群的普遍性癌症筛查 |
4.3.2 基因检测技术的异化 |
4.3.3 对疫苗接种的过度推崇 |
第5章 现代医学技术异化的成因分析 |
5.1 从本体论层面分析医学技术异化产生的原因 |
5.1.1 医学技术的不确定性——以医学影像学诊断为例 |
5.1.2 医学技术的两重性 |
5.1.3 医学本体的复杂性 |
5.2 从认识论层面分析医学技术异化产生的原因 |
5.2.1 "实在论"疾病观的影响 |
5.2.2 "机械论"身体观的影响 |
5.2.3 狭隘生命观的影响 |
5.3 从方法论层面分析医学技术异化产生的原因 |
5.3.1 生物医学还原论导致人性的物化和异化 |
5.3.2 医学技术主义的兴起导致医学人文精神的衰落 |
5.3.3 循证医学的过度强调导致技术僭越了医学艺术 |
第6章 现代医学技术异化的哲学反思 |
6.1 现代医学技术异化的哲学根源 |
6.1.1 唯科学主义思想的影响 |
6.1.2 科学功利主义的影响 |
6.1.3 人类中心主义的影响 |
6.1.4 主客二分自然观的影响 |
6.2 技术控制主义对现代医学技术发展的启示 |
6.2.1 技术控制主义的兴起及对医学的影响 |
6.2.2 提倡发展和使用医学适宜技术 |
6.2.3 发展补救性技术控制医疗差错 |
6.2.4 公民有权参与医学技术精英的民主控制 |
6.3 用后现代主义视角回顾和展望现代医学 |
6.3.1 后现代主义兴起及其对医学的影响 |
6.3.2 后现代主义与新人文医学的建立 |
6.3.3 后现代主义与生态医学的发展 |
6.3.4 后现代主义与中医药走向世界 |
6.3.5 后现代主义与东西方医学融合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专有名词索引 |
中外人名索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微波检测乳腺肿瘤的成像与快速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乳腺癌简介及危害 |
1.3 早期乳腺癌的筛查 |
1.3.1 早期乳腺癌的症状 |
1.3.2 早期乳腺癌的筛查手段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5 课题背景和论文工作 |
第二章 超宽带微波乳腺肿瘤成像的物理基础 |
2.1 乳腺癌简介 |
2.2 乳腺组织电学参数值 |
2.3 超宽带微波乳腺肿瘤成像技术 |
2.3.1 超宽带微波乳腺肿瘤成像原理简介 |
2.3.2 超宽带微波检测的天线系统 |
2.4 超宽带微波乳腺肿瘤成像技术优点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磁共振图像的趋真乳房模型精准成像平台 |
3.1 乳房数值模型的导出 |
3.1.1 乳腺MRI图像的扩展插值 |
3.1.2 乳房边界提取 |
3.1.3 乳房模型组织填充 |
3.2 乳房数值模型的FDTD仿真 |
3.2.1 FDTD基本原理 |
3.2.2 乳房数值模型的CPML边界条件 |
3.2.3 乳房数值模型的肿瘤成像 |
3.3 MRI图像补偿的高准确肿瘤成像 |
3.3.1 不同致密度乳房内微波传播特性 |
3.3.2 腺体特性描述 |
3.3.3 腺体容积估算流程 |
3.3.4 数值腺体的空间坐标变换 |
3.3.5 基于锥参考面的腺体表面数据采样 |
3.3.6 基于腺体表面数据方差的最优参考面选择 |
3.3.7 微波信号到达时间修正 |
3.3.8 不同致密度乳房的精准成像 |
3.3.9 MRI辅助高准确度微波乳房成像的实用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宽带微波平板阵列天线压迫乳房成像法 |
4.1 超宽带微波平板阵列天线接收信号校准方法 |
4.1.1 阵列天线及受压迫乳房模型 |
4.1.2 信号校准 |
4.1.3 天线阵列的配置方式 |
4.2 基于阵列移动校准的肿瘤成像测试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电磁信号特征极点的乳腺肿瘤识别监测技术 |
5.1 肿瘤信号的极点特性 |
5.2 基于极点特性的乳腺肿瘤识别诊断 |
5.2.1 极点库的构建 |
5.2.2 待识别目标响应同字典匹配 |
5.3 基于字典库的乳腺病变识别 |
5.3.1 基于目标纯净信号的识别方法 |
5.3.2 基于目标接收信号扰动的识别方法 |
5.4 基于极点特性的乳腺病变识别临床应用前景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微波检测乳腺肿瘤的成像实验研究 |
6.1 实验材料准备 |
6.1.1 乳房假体的制作 |
6.1.2 肿瘤假体目标的制作 |
6.1.3 实验辅助材料准备 |
6.2 实验数据测量 |
6.2.1 超宽带天线性能测试 |
6.2.2 双端口天线传输的零时刻校准 |
6.2.3 成像实验数据测量 |
6.2.4 成像数据处理 |
6.3 实验平台的未来改进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工作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民国时期(1912-1949)中药文献及其学术考察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综述 民国中药文献研宄概况 |
参考文献 |
1 前言 |
1.1 相关概念界定 |
1.1.1 民国时期以前“本草”的概念 |
1.1.2 民国时期“本草”、“汉药”、“国药”、“中药”的概念 |
1.1.3 小结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资料搜集方法 |
1.3.3 资料整理与分析方法 |
2 民国以前本草学术发展 |
2.1 本草学术主流 |
2.2 本草学术分支 |
2.3 小结 |
3 民国时期中药文献概述 |
3.1 民国时期的中药着作 |
3.1.1 综合类中药着作 |
3.1.2 临床应用类中药着作 |
3.1.3 专题研究类中药着作 |
3.1.4 辞典类中药着作 |
3.1.5 教材类中药着作 |
3.1.6 科普类中药着作 |
3.1.7 生药研究类中药着作 |
3.2 民国时期的期刊中药论文 |
3.2.1 收录中药论文的期刊简介 |
3.2.2 民国时期期刊中药论文的内容 |
3.3 民国时期中药文献的计量分析 |
3.3.1 民国时期中药着作的计量分析 |
3.3.2 民国时期期刊中药论文的计量分析 |
4 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的影响因素 |
4.1 社会环境对中药学术之影响 |
4.2 文化思想对中药学术之影响 |
4.3 科技引进对中药学术之影响 |
4.4 经济因素对中药学术之影响 |
5 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探析 |
5.1 民国时期中药着作与期刊中药论文在学术发展中的作用 |
5.1.1 民国时期中药着作在学术发展中的作用 |
5.1.2 民国时期期刊中药论文在学术发展中的作用 |
5.1.3 民国时期中药着作与期刊中药论文在形式上的结合 |
5.2 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的主要特点 |
5.3 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的新进展 |
5.3.1 中药基原考订 |
5.3.2 中药实验研究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7)医学图像配准算法及其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医学图像配准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本文的内容安排 |
第2章 医学图像配准基本理论和方法 |
2.1 图像配准概述 |
2.1.1 图像配准的模型 |
2.1.2 配准算法的框架和流程 |
2.2 几何变换 |
2.2.1 刚体变换 |
2.2.2 仿射变换 |
2.2.3 投影变换 |
2.2.4 非线性变换 |
2.3 插值算法 |
2.3.1 最邻近点插值 |
2.3.2 线性插值 |
2.3.3 三次多项式插值 |
2.3.4 B样条函数插值 |
2.4 相似性测度 |
2.5 优化方法 |
2.5.1 鲍威尔算法 |
2.5.2 遗传算法 |
2.5.3 模拟退火算法 |
2.6 医学图像配准评估 |
2.6.1 配准评估金标准 |
2.6.2 配准算法评价指标 |
第3章 医学图像配准精度和速度的改进方法研究 |
3.1 互信息测度的改进方法研究 |
3.1.1 互信息测度的概率基础 |
3.1.2 互信息和图像熵 |
3.1.3 基于互信息的改进 |
3.2 基于体素的刚性配准加速方法 |
3.2.1 坐标变换的快速方法 |
3.2.2 多分辨率加速策略 |
3.2.3 主轴面互信息粗配准方法 |
3.3 实验结果和分析 |
3.3.1 互信息测度改进的实验结果和分析 |
3.3.2 配准加速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与结论 |
第4章 多模态医学图像配准应用研究 |
4.1 基于掩模的配准方法 |
4.1.1 CT图像掩模分割 |
4.1.2 PET图像掩模分割 |
4.1.3 非线性灰度归一化 |
4.2 混合的多模态配准方法 |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1 基于掩模的配准方法实验结果 |
4.3.2 同机PET&CT图像配准实验结果 |
4.3.3 PET&CT异机图像配准试验结果 |
4.3.4 PET与MR头部图像配准结果 |
4.4 融合工作站其他关键技术 |
4.4.1 医学图像解析 |
4.4.2 图像显示技术 |
4.4.3 PET图像定量分析 |
4.5 本章小结与结论 |
第5章 单模态医学图像配准应用研究 |
5.1 基于动态MR图像肾脏自动定位及分割方法 |
5.1.1 肾脏自动定位方法 |
5.1.2 基于水平集的肾脏分割方法 |
5.1.3 基于包围盒二次精确配准 |
5.2 乳腺病灶位置分布规律自动可视化工具 |
5.2.1 自动可视化工具的框架 |
5.2.2 建立肿块数据库 |
5.2.3 基于乳腺边缘的非线性配准 |
5.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2.5 实验结果讨论 |
5.3 本章小结与结论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
6.1.1 主要研究成果 |
6.1.2 创新点 |
6.2 本文的主要结论 |
6.3 本研究参与的应用软件 |
6.4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作者简介 |
(8)CS公司进入美国超声诊断仪器市场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超声诊断仪器行业的发展现状 |
1.2.1 超声诊断技术概述 |
1.2.2 超声诊断仪器技术发展趋势概述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及论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CS 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2.1 CS 公司简介 |
2.2 CS 公司的发展历程 |
2.3 CS 公司超声诊断仪器产品结构综述 |
2.4 CS 公司内部战略能力分析 |
2.4.1 经营战略分析 |
2.4.2 研发能力分析 |
2.4.3 市场营销能力分析 |
2.4.4 CS 公司竞争优劣势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美国超声诊断仪器市场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社会环境分析 |
3.1.4 技术环境分析 |
3.2 竞争状况分析 |
3.2.1 供应商议价能力 |
3.2.2 购买者议价能力 |
3.2.3 潜在的市场进入者 |
3.2.4 替代品的威胁 |
3.2.5 现有的主要竞争对手 |
3.3 机会与威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S 公司的市场定位及进入策略 |
4.1 SWOT 分析 |
4.2 市场细分 |
4.2.1 按照目标客户规模细分 |
4.2.2 按照临床应用目的细分 |
4.3 目标市场选择 |
4.3.1 细分市场评估 |
4.3.2 选择细分市场 |
4.4 产品及市场定位 |
4.5 市场进入组合策略 |
4.5.1 价格策略 |
4.5.2 渠道策略 |
4.5.3 促销策略 |
4.5.4 竞合策略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S 公司进入美国市场的保证措施 |
5.1 CS 公司在美国的组织架构设置 |
5.2 CS 公司美国的组织人力资源保障 |
5.3 品牌建设 |
5.4 风险管理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9)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心肌非同步运动的组织多普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论文部分 |
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心肌非同步运动的组织多普勒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部分 |
心力衰竭患者心肌非同步运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
英文缩写词索引 |
致谢 |
四、《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4年第6卷1~6期刊文索引(论文参考文献)
- [1]医学图像稀疏融合与水平集分割方法研究[D]. 宗静静. 大连理工大学, 2020
- [2]《本草纲目》在欧洲的流传研究[D]. 付璐.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3]子宫内膜病变组织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参数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D]. 周虹.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9)
- [4]现代医学技术的异化及其哲学反思[D]. 郭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11)
- [5]微波检测乳腺肿瘤的成像与快速识别[D]. 王梁. 天津大学, 2017(09)
- [6]民国时期(1912-1949)中药文献及其学术考察与研究[D]. 李楠.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4(07)
- [7]医学图像配准算法及其应用的研究[D]. 潘晓光. 东北大学, 2012(03)
- [8]CS公司进入美国超声诊断仪器市场战略研究[D]. 蔡菁华.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1)
- [9]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心肌非同步运动的组织多普勒研究[D]. 张瑞芳. 郑州大学, 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