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清谈IEC与标准化

王凤清谈IEC与标准化

一、王凤清谈IEC与标准化(论文文献综述)

肖珍珍[1](2021)在《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劳动”既是一个历史具体的现象,又是一个极具理论价值的具有广泛生发性的论题。通过对文学作品中劳动叙事这一主题的深度探析,劳动背后潜隐的社会历史形态更迭、伦理价值变迁、审美向度流转都会一一呈现。本文以劳动为视角,基于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等领域的理论成果,运用对比研究、历史文化学研究方法,读解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论文的绪论部分交代了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并且对于论文写作中所使用的“劳动”、“叙事”两个核心概念和研究对象进行界定和说明。新世纪以前中西方不同时期文学中的劳动叙事话语是本文展开探讨和论述的基点。论文第二章以时间为线索,解读了新世纪以前本土文学视阈下不同时期的劳动叙事话语,将其概括为:小人之事与社稷之本的悖论时代、劳工神圣的启蒙时代、劳动光荣的激情时代和勤劳致富的务实时代;还梳理了西方文学视阈下不同时期的劳动叙事话语,将其概括为:古典的农业时代、神权的宗教时代、资本的工业时代。为更好地读解新世纪长篇小说的劳动叙事,论文第三章从整体上概述新世纪长篇小说和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的新质素。新世纪长篇小说具有问题性审美、狂欢化审美、本土化审美三个突出特点。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在整体上体现出了创作主体多元化和劳动形式多样化两个明显特征。新世纪以来,中国最重要的社会现象便是千年“乡土中国”向今日“城乡中国”的转变,论文第四章阐释了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与“城乡中国”的构建之间的同构关系。本章分“城”与“乡”两个层面展开讨论。在农村,一方面,乡村世界呈现一片衰颓和凋蔽现象,这让很多作家满怀忧虑。另一方面,新世纪长篇小说也描绘了带着资本、理念和新的劳动模式的乡村“归来者”和带着政策、使命和新的发展模式的乡村“外来者”与乡村的父老乡亲一起探索和建设现代农村的宏伟图景。在城市,迫于生活压力成批离开农村来到城市的农民,不得不面对生存空间的转换所带来的劳动方式、劳动姿态、劳动情感等一系列的转变。新世纪长篇小说对城市带给奔波于生产线上、流连于钢筋水泥间寻找出路的打工人的疼痛和困顿进行了深情描摹。劳动与伦理在历史的进程中相互塑造和影响。论文的第五章在历史的迁延过程中阐述了劳动对家庭伦理、社会伦理、生态伦理的重塑,在对比中凸显新世纪劳动伦理的新特点。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中透视的这些新特点包括:“子”们摆脱了父辈在劳动经验、劳动能力、劳动资料方面的控制和权威后,指向自由、平等、独立、强大的成长路线;对于女性来说,集体劳动将她们引出家门,改革开放则将她们推向市场,新世纪的她们不再扮演一个辅助或是服务者的角色。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金钱逻辑取代乡土人情;个人与工厂之间,归属淡漠取代工厂认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新世纪长篇小说在批判现代文明对人类栖居环境的入侵和破坏的同时,为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呈现出了两种解决方案:传统劳动的复归和生态劳动的构建。劳动与美同在。论文第六章对新世纪长篇小说中的劳动叙事进行剖析,从劳动的技道美、田园美、苦难美、精神美四个方面分别呈现。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中对卓越之技和自由之道的描述都闪耀着动人心弦的美,这是文学作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生动写照;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中的“田园美”分别从知识分子立场和劳动者立场得到传神再现;作为苦难美重要载体的劳动在新世纪长篇小说中主要体现为在私有化滋生的劳动异化和城镇化衍生的劳动异化;劳动带给很多人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但远离了劳动,人却失去了确认自身的场域。劳动是劳动者生命策略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他们建构自我和实现自我的重要承载。论文的结语部分对新世纪长篇小说中的劳动叙事的价值、意义、不足等进行的整体概括。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因为具象了当今时代的劳动样态和新质,通过劳动叙事呈现了新世纪的时代特点、审美诉求、文化指征、伦理迁延等,展现了劳动与现代经济、劳动与社会正义、劳动与现代法治、劳动与公民德性之间错综复杂、纠结缠绕的关系,因而具有了时代的脉动和介入、省察现实的力量。在这个轻飘的年代里续写各种劳动难题,使我们感受到了文学尚未完全失重的一面。但是,在消费文化成为主流文化的今天,由于劳动精神和劳动意识的缺失,劳动在文学题材中越来越“小”,体力劳动更是渐行渐“远”。而在新的时代中,人们舒适高效的日常生活越来越依赖快递员、城市跑腿、家政服务员、月嫂等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对我们的辛勤付出,他们不该仅仅是部分人眼中的“新底层”,而应该是长篇小说劳动叙事的新主角。我们认真地期待新世纪的创作者们能给我们带来更多对于劳动、对于劳动者、对于生活、对于社会、对于人性更加清醒、深刻、独到的体认和把握。

刘勇[2](2020)在《明代抄本研究》文中指出明代是中国印刷出版史上的辉煌时期,但是抄书的活动依然兴盛。明代生产的抄本经过时间的积淀,在版本学上被称之为明抄本。学界对于明抄本的研究可以分为版本目录学研究、出版史研究、藏书史研究以及抄本个案研究几个方面。本文是从整体上对明抄本进行的一次系统性研究。第一章从整体上对明抄本的版本目录学特征进行探究,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第一是明抄本的版式特征,包括行格、版心等;第二是明抄本的字体风格,通过对明抄本字体风格的总结,划分出洪武至成化、弘治至隆庆、万历至崇祯三个时期,并对各个时期的字体风格进行了具体的总结。第三是探究明代抄本的鉴定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总结出探究明抄本抄写时间、抄写者、批点者、抄本来源、作者的规律,进而探究如何区分明抄本与明稿本、宋元抄本、清抄本。第四是明抄本的文献价值,主要从对书目信息的补正和补正刻本之缺误两个方面来探讨。按照罗伯特·达恩顿(Robert Darnton)的书籍交流圈模型,外圈是书籍的生命周期。第二章至第五章所研究的正是明代抄本的生命周期,是从书籍史的角度对明抄本的生产、流通、阅读等环节进行探究。第二章探讨了明代抄本生产的内容,主要包括从宫廷抄写书籍的类型、明代抄本的不同类别。第三章是对明代抄本生产方式与过程的探讨,首先厘清了誊写与缮写、影抄与临摹等抄写方式之间的区别,进而论述了抄写与刊刻之间的关系。一部分明抄本的讹误历来为学者所诟病,本章第二节从抄书态度、学识水平、外部环境等方面探究了明抄本讹误产生的原因,并且以《永乐大典》的抄写为例,论述了明代抄书者是如何预防讹误产生的。第三节分别从抄写者、抄写的场所、抄本生产的品牌来探究明代抄本的生产。第四章探讨了抄本生产与流通中的经济因素,重点探究了明人抄书的经济动机、抄写的效率以及抄本的成本与价格等。第五章研究了明代抄本的流通方式,主要从读者与市场、书贩与书肆两个方面展开论述。明代抄本的读者与市场部分主要探讨了哪些人是抄本的读者,以及抄本在书籍市场中的份额如何。抄本的读者可以分为抄本的生产者和非抄本生产者,抄本的市场问题主要分为抄本交易与市场份额、市场中的稀见抄本、读者的选择、市场中的抄本与印本以及科举对抄本市场的影响。书贩兜售与书店经营是抄本销售的两个重要渠道。对书贩兜售的探讨,主要包括书贩身份与销售地点、兜售种类与经营方式、具体的销售策略与案例分析;关于书店的经营,则主要探讨了书店的位置和经营,并通过祁承(?)、谢肇淛、祁彪佳、冯梦祯等学者的购书记录来分析抄本在书店中的经营状况。第六章研究了明抄本的阅读与利用环节,抄写是实现阅读的重要媒介,明人抄写书籍的范围、不同类型的抄本为考察明代的阅读风气和阅读群体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利用抄本来进行教育是这一部分考察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学者通过家庭中的抄写活动来教育子弟,这种方式在私塾中也同样流行。明代学者阅读抄本的方式主要有朗读和默读,而抄写又可以作为记忆的一种辅助手段。学者在抄本上会留下批注,遇到谬误会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订正。最后,讨论了摘抄、编纂与抄本生产、阅读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摘抄的目的与方法、摘抄与阅读的关系、编纂与阅读的关系,以及编纂与着述之间的关系。罗伯特·达恩顿的书籍交流圈模型内圈是书籍与政治社会文化等背景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的第七章和第八章分别是从抄本与学术、政治以及抄本的社会史特征来展开的。第七章探讨的是抄本与明代藏书、丛书出版及书籍审查之间的关系。从抄本与明代藏书的关系来看,抄本对增加官方藏书和私人藏书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抄本与丛书的编纂来看,明代的抄本促进了丛书的编纂与刊刻,进而通过对明抄本丛书的考察对丛书概念加以重新审视。从抄本与禁书的关系来看,抄本书由于其特殊的流通渠道等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躲过明代的书籍审查。这里主要探究了明代的实录、天文类书籍、妖书等几种特殊类型的书籍,它们在明代大多以抄本形式流传。第八章是对抄本的社会史特征进行的探讨,首先关注的是抄工这一特殊的群体,描绘了抄工在明代的生活状态,包括他们的出身、收入以及与学者、抄本之间的关系。抄工主要包括职业抄写者,除此之外,生员、士人、童仆、官吏都可以扮演抄工的角色。其次关注的是抄写者的人际网络和交往模式,探讨抄写者是如何通过构建人际网络来进行抄书活动的。明代刊刻出版中写工的组织形态以及他们与学者之间的关系虽然也与明代的抄写活动有关,但属于刊刻出版的流程,与明抄本的研究主题有所冲突,因此将其作为本文的附录。总之,本文通过对明抄本的系统研究,揭示明代抄本的生产、流通、阅读过程,以及与抄本有关的人群和社会网络,希望能够深化对于明代的抄本、抄书活动、抄本与刻本之间关系以及明代书籍文化的认识。

赵卫齐[3](2019)在《六朝教育制度研究 ——以官学、私学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六朝教育制度是中国古代教育制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基于秦汉时期制度的延续及其时代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六朝时期形成了更为进步与完善的教育制度与机构体系,即官学为主、私学为辅,二者统一架构起封建统治取士与入仕的体制根基。在此基础上,整个官学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旨在巩固统治阶层主导地位的政策内容,如设立两学、开办专学、重视考试、为皇子专任官师、完善管理机制等;而私学体制的发展则更为丰富多元,学术思想浓厚且自由,如学术移于家学、制定家训与教诫、教学方法丰富,甚至学馆与宗教教育体系繁盛,这些都组成了六朝教育制度的主体内容。六朝教育制度作为连接汉唐教育体系的桥梁,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并表现出不同于北方各代政权教育体系的时代特点与地域特征,六朝教育制度为隋唐乃至后世教育实践活动与组织形式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从而书写了中国教育制度发展史的重要篇章。

马草[4](2017)在《魏晋南北朝形式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魏晋南北朝审美获得了全面发展,实现了自觉,是中国美学发展的关键期。形式的自觉与完善是魏晋南北朝审美自觉的重要组成,是艺术之为艺术的根本之一。形式是美学的基本层面与基础领域,形式研究是理解魏晋南北朝美学存在与发展的关键环节。对形式的认知,标志着美学研究所能达到的深度与高度,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绪论对形式及相关概念、形式研究的意义与中国美学中的形式观念进行了研究。形式指对象各要素间的结构、秩序,及各要素呈现的外在感性表象。形式、形式美与形式美学,形式与内容等是一系列相关联,而又彼此区分的概念。“文”是中国美学的形式概念,是研究中国美学形式问题最恰当的对象。第一章对魏晋南北朝形式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探究。个体生命觉醒是审美自觉的必要前提。审美自觉既是个体生命觉醒的重要组成,又推动了个体生命的觉醒。形式自觉是审美自觉的重要构成,标志特征是精致化、专业化、体系化与个性化。魏晋南北朝形式发展实现了由文到采的转变,采成为形式自觉的时代主题。采的核心是对品质的追求,主导精神是新变精神。观念自觉是形式自觉的重要内容,形成了若干具有稳定性、抽象性、普遍性的专业概念,如道、言、体、法、丽等。此时期形成了有关形式的若干重要命题,如文道、文笔、言意、情采、形神、功夫与自然等。此时期形式生成有两大基本原则:个体性与集体性原则、审美性原则与功能性原则。第二章探究了人物美与自然美形式。人物美是魏晋南北朝审美最早自觉的领域,形式美是其重要内容。人物美的自觉与对身体的认知密不可分。人物的形式美分为容貌之美与服饰之美。对人物美的认知奠定了审美活动的基础,人物美的形式成为审美形式的主体来源。对物的肯定是自然审美自觉的必要条件。自然的形式美指声色之美,其在刘宋实现了真正的独立。自然审美是审美活动的基础环节,自然形式成为审美形式的客观来源。第三章对文学形式进行了探究。魏晋南北朝言辞选用以采为标准,辞藻呈现出丽化趋向。辞在理论层面获得全面、深入的探讨;实词化成为诗歌语言发展的趋向,意象走向繁密。诗歌语言区别于日常语言,建构起了诗性逻辑关系和结构。魏晋南北朝对文体进行了细致的辨析和深入的理论探讨。五言成为最重要的文体,其句法、句式结构多样,语法与语意功能完备,建构起了诗性的语法关系、逻辑关系与语言结构,具有流动性的节律美。文字的声音得到了专门开发,形成声律,实现了诗歌内在的音乐化。通过声律,诗歌建立了音乐化的结构与音义对比结构,重组了时空结构,建立了节律化的诗歌结构,生成了流动性的形式美感。隐喻成为普遍的表达方式,物兴与用典得到广泛使用。借助物兴与用典,文学具有了双重的意义结构和时空结构,建立了诗性逻辑和结构,生成了多样化的美感效应。乐府民歌是文人诗歌的形式来源,后者是对前者的精致、专业发展。二者形式差异的根本原因取决于形式生成的基本原则。第四章研究了书法与绘画形式。新书体在东晋定型,技法体系逐渐完善,奠定了书法自觉的形式基础。书法形成了专门的形式概念,如笔、法、体、骨、势等。妍媚成为书法形式发展的趋向,体现为线条品质的精致化与形态的丰富性。新体广泛使用提按,对线条及其组合进行了改进,强化了线条的表现性,重构了时空结构,建立了审美性的艺术语言结构和体系。绘画在东晋实现了自觉。绘画形成了专门的形式概念,如笔、采、位置、形、骨等。精微成为绘画形式发展的趋向,表现为造型的准确性与线条的表现性。绘画强化了线条的表现性,实现了色彩与构图的进步,重构了时空结构,建立了审美性的艺术语言结构和体系。集体书画是个体书画的形式来源,后者是对前者的精致化发展。形式生成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书画与个体书画形式差异的根源。第五章对魏晋南北朝形式自觉进行了评价。丽是形式自觉的审美理想与必然,本质是生命的体现,包含三个类型与层次。通过与秦汉、隋唐形式的比较,认为魏晋南北朝为形式自觉的第二阶段,即全面展开期,具有过渡性、时代性与个体性、经典性等特征。此时期形式自觉分为三个阶段:魏、西晋的转折期,东晋与刘宋的突破期,齐梁陈北朝的全面发展期。高度成熟的形式与庸常的情感内涵间失衡,致使形式超越了内容,产生了形式主义。南北朝文风不应被称之为形式主义,其原因在于内容,而非形式。中国美学抒情特征的形成与形式密不可分,成熟的形式是抒情特征生成的前提。魏晋南北朝是形式的自觉期,是中国美学抒情特征形成的关键期。

傅强[5](2016)在《人力资源开发与中国经济长期发展趋势研究》文中提出中国作为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几千年的时间里大都处于世界的绝对领先地位,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中国的人力资源开发活动,其历史之悠久,经验之丰富,成效之显着是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人力资源开发对中国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和人力资本的实现其价值的过程,无疑是经济绩效的关键所在,是中国经济发展,特别是长期发展趋势的关键动力。对于中国政府的职能而言,其身兼传承中华传统和顺应世界潮流两大使命,如何分析、论证和应对两者之间的交集和冲突问题;如何通过人力资源开发活动,打造适应长期稳定发展的人力资源禀赋形态,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中国人力资本体量,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更广泛、更全面、更深入的研究来化解难题、凝聚共识。本文回顾了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发展演进过程,梳理中国社会发展的深层根源和基础,从中找出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轨迹,力求发现影响经济发展的一般性规律,然后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从不同的层面加以验证,以期对当前的人力资源公共部门提供有益的参考,为整体经济社会、区域经济和特定群体的人力资源开发活动及通过这种活动推进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支持和帮助。本文选题立足经济学学科前沿性问题,立足于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典型现象和突出问题,以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成效推动经济发展为重点,提供具有理论探索意义,可操作性强的政策建议。文中综合运用了理论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注重研究的整体性和重点性,采用历史学、社会学、管理学、统计学、心理学等社会科学研究理论及研究工具,有效提高了研究成果的信度和效度。论文在以下两个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的成果:第一,定性和定量分析人力资源开发对人力资本的影响,特别是经济增长的作用,并剖析其运行机制。从社会分层的角度,分析新形势下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人力资本运行状况及其再生产过程。第二,从经济发展预测分析的角度,分析人力资源开发对未来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根据上述分析结果,针对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与人力资本发展和经济社会进步不相适应的问题和现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意见建议。

刘丽[6](2016)在《省级人大代表履职问题研究 ——以H省人大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日益发展与完善。2010年修改了选举法和代表法,不仅实行了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而且进一步规范了人大代表的履职行为,增强了履职效果。2015年又修改了人大“三法”,即地方组织法、选举法和代表法,进一步加强了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这些都有力推动了人大制度的蓬勃发展。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国人大制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只有不断完善人大制度,才能确保人民能够享有更加充分的民主权利。为此,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并对今后一段时期的人大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如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比例,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在人大设立代表联络机构,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提高专职委员比例,增强依法履职能力等。这些论述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政策指引。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以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为主旨,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定性与定量分析法等方法,在制度与行为互动的分析架构下,对H省级人大代表2008年—2012年五年任期的履职行为进行多角度实证考察,力图完整呈现其履职状况,在人大代表履职行为与我国人大制度建设的相关关系中,探寻影响人大代表履职的主客观因素,并从完善相关制度、加强代表自身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增强代表履职效果的基本思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特有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实现形式,其实际运行状况体现着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水平。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行为主体,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履职行为直接关系到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行效果,关系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实现程度。人大代表履职制度是我国人大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大代表履职制度是指由人民选举产生的人大代表,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履行其代表职责,以实现我国人民当家作主国家性质的规则和做法的总和。人民主权理论、代议制思想和代表制理论,为人大代表履职制度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源泉。人大代表履职制度的实践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建国初期的人大代表履职制度概况;二是反右和“文革”时期人大代表履职制度概况;三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大代表履职制度概况。当前,公民权利意识的增强、代表履职法律法规的日益健全和代表履职制度环境的不断优化,都为人大代表履职制度的逐步完善提供了现实基础和有力保障。人大代表的法定职责是人大代表履职的基本内容,除此之外,还包括人大代表的履职保障和履职监督等。人大代表的基本职责可分为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的职责与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职责。开会期间的主要职责有:参加会议;提出议案;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提出询问和质询;审议议题;参加选举;提出罢免;进行表决等。闭会期间的主要职责有:联系群众;进行视察;参加调研;执法检查;评议“一府两院”工作;列席有关会议等。人大代表的履职保障主要包括言论免责权,人身特别保护权,代表履职的时间、物质和组织保障等。人大代表的履职监督主要包括代表向选民或原选举单位述职制度,以及暂时停止执行代表职务和罢免代表等。从对h省级人大代表履职状况的分析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些年,随着我国人大制度建设的迅速发展,h省级人大代表的履职环境不断优化、履职状况不断改善、履职效果不断提升,但同时人大代表履职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人大代表构成中存在“两高一低”现象,即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管理者的比例过高,而基层群众的比例过低,这使其代表性和民主性大打折扣。其二,人代会期间人大代表履职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大会不误、小会缺席”现象,“质询不足、罢免缺失”问题,“议案建议、质量不高”问题等。其三,人代会闭会期间人大代表履职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联系群众中的“蜻蜓点水”问题,视察调研中的“走马观花”问题,执法检查中的“流于形式”问题,代表参与中的“热情不高”问题等。其四,人大代表履职保障与监督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人身特别保护权、履职时间、知情权、物质条件等方面的保障不足和履职监督不力。影响人大代表履职的因素很多,既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既有法律层面的也有制度层面的;既有历史遗留因素的影响也有时代发展的要求。其主要影响因素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素质层面。主要表现为:代表意识淡薄,影响其履职主动性;知识素质不足,影响代表履职的主动性;能力素质欠缺,影响代表履职的实效性。二是法律层面。有关代表履职的法律规定还不健全,既表现在立法缺陷的存在,还表现在一些法律规定缺乏实施细则或程序保障和公众参与立法的机制不畅。三是制度层面。人大代表履职的成效有赖于相关制度的支撑与保障,而当前我国代表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成为代表履职的障碍,直接影响到代表的履职行为与效果。基于对人大代表履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提出了增强人大代表履职效果的基本思路。首先,完善选举制度。包括适时扩大直接选举的范围;改革候选人提名制度;适度引入竞争机制;改善代表组成结构等。其次,优化代表履职环境。包括健全代表履职保障机制;建立代表履职评价体系;完善代表履职监督制度等。再次,增强代表履职能力。包括强化角色认知教育,提高代表履职意识;加大学习培训力度,注入代表履职活力;增强代表政治效能感,提升代表履职实效等。本文在借鉴以往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H省级人大代表履职状况的实证调研,力图对人大代表履职问题进行较为全面而系统的分析研究,但由于人大代表履职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多学科的相关知识,受自身学科知识和水平所限,难以对一些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如人大代表履职中的预算监督问题等。此外,人大代表履职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相关部门对人大代表履职情况的材料掌握不够全面,致使对一些问题由于缺乏佐证材料而无法作进一步的研究。总之,人大代表履职问题是一个需要长期关注的课题,本文只是对这一问题的初步探讨。

龙成松[7](2016)在《中古胡姓家族研究 ——以族源、地域、文化为中心》文中指出中古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最为复杂的时期,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还是中国文化史上的辉煌时期。不少出身北方民族的胡姓家族,贯穿于这一时期,在政治、军事、宗教、艺术、文学等领域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他们自身的兴起、发展、蜕变过程,即是一部微观的民族史和文化史,这即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绪论是对论题范围、研究回顾以及研究旨趣的概述,其中重点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是为全文的总纲。绪论之外分为族源研究、地域研究、文化研究三个部分、十个章节展开。这三个板块的设计,是据于胡姓家族研究成果的提炼以及胡姓家族之间内在联系的总结。其中族源研究部分主要关注胡、汉融合中相关认同因子嬗变的问题,如族源追溯、姓源神话、郡望攀附、谱系建构等,希望借助中古时期胡姓家族的个案以及一些微观情景的剖析,深入探讨胡、汉融合过程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地域研究部分重点在胡姓家族的融入汉人地方社会进程中的诸问题,包括胡姓家族内部结构的凝聚和分化,地域分布、聚居,地方认同等,而粟特后裔会稽康希铣家族正好提供了剖析胡姓家族地方社会的经典案例。在前面两个部分的基础上,文化研究部分选取了宗教、族群文化、经学、文学四个方面的家族案例,点、面结合,试着勾勒中古胡姓家族的文化群像,概观地认识这一群体在中古文化史上的影响。族源研究部分包括三章内容。第一章是对胡姓家族族源叙事与民族认同关系的考察。族源叙事广泛存在于人物传记、碑志、谱牒等文献中,而胡姓家族族源叙事呈现出三种主要类型:居边、封边型;避地、没蕃型;因官、出使型。这三类模式化的族源叙事,各有其历史的渊源及现实的背景,而皆与民族关系、民族文化有关。胡姓家族的族源叙事在结构上呈现出回环、分支、层递三种主要特征,也渊源于古代经典民族叙事文本。通过中古时期碑志文献中“五帝”族源的统计,我们发现胡、汉之间的族源追溯各有特点,而“黄帝”认同的形成与北朝时期胡姓家族普遍攀附“黄帝”的“倒逼”作用有关,这是中古民族认同的一个重要原理。第二章是对胡姓家族谱系建构的研究,其一、二、三节概述了胡姓家族谱系文本的基本类型,传播、接受情况,以及谱系建构在胡、汉族群认同中的意义,重点分析了胡、汉谱系伪冒的问题。第四节窦氏家族谱系文本层累的个案研究,梳理了中古时期鲜卑窦氏谱系嫁接到汉人窦氏的过程。第五节独孤及的家族谱系建构个案分析,则从独孤及的文化心态和盛唐时期复古主义潮流的视角,重新审视了《独孤通理灵表》这一重要独孤氏谱系文本的内涵。第三章是对《氏族论》的研究。《氏族论》是中国古代谱学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古时期胡、汉氏族问题在理论上的集大成之作,是胡姓家族研究的理论指南。本章在前人基础上,对于该文的作者、史源、理论渊源等问题作了重新考订。《氏族论》原本依托韦述、柳芳等人修撰《唐书》“氏族志”而存在,其内容来源于韦述的谱学着作,在编入《唐书》时柳芳可能作了增补,遂留下了龃龉的痕迹,可以据此复原其文本形态。该文所宣扬的氏族理论,很大程度上源于《隋书·经籍志》谱牒类叙录,但渐染了天宝时期复古主义潮流的氏族理想。地域研究部分包括两章内容,其中第四章为总论中古时期胡姓家族的地方化过程。第一节围绕胡姓家族的“房”和“郡望”发育两大问题展开。胡姓家族“房”的萌芽,说明家族形态、结构发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而胡姓家族郡望的诞生,表明他们地方化程度的加深。本节通过对主要胡姓郡望分布历时、共时演变的分析,勾勒出了中古时期胡姓家族地方化的一些整体特征。胡姓家族的地方化,向上表现为京邑的规模聚居,向下表现为乡村世界的零星活动,本章第二节以唐代两京长安和洛阳的胡姓家族分布为例,基于笔者设计的唐两京胡姓家族宅第分布数据库,通过宅第的共时、历时分布规律,对胡姓家族在两京的聚居和分化情况作了总体的概括。其中窦氏、于氏家族的个案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家族聚居和分化的规律。第三节转向乡里村落世界,对中古时期胡姓家族的地方活动作了钩沉。因为族群文化特征的不同,西域系和鲜卑系胡姓家族的地方进程不同步,侧重也不同。本节重点描述了西域胡人如何从蒙着浓厚族群性色彩的聚落转变成地方家族的过程,以及过程中他们“乡里意识”的变迁。胡姓家族的地方化过程,不乏诗意的描绘,本章第四节即是对胡姓家族“双家制”与“双城记”诗意生活剪影的论述。“双家制”生活围绕园林、别业、池馆等展开,而游乐行赏、文人雅集、宗教需求是其主要的内容。胡姓家族双家生活的“诗意栖息”,表明他们已从文化上贴近了地方社会。地方认同在胡、汉之间得到双向展开,这是本章第五节所关注的主题。胡姓家族地域认同产生一个重要指标为乡土情结,这从穆宁和白居易的乡里意识可以看出。祖茔也是地域认同的重要因素,从族群互动原理看,孝文帝以来胡姓家族聚葬洛阳的运动,一定程度上“倒逼”了汉人归葬洛阳的潮流。汉人地方社会对胡姓家族的认同和反馈,则通过地方知识和文本(地方志、地方传说、祠祀系统、文学书写等)传播。本文第五章,运用胡姓家族地方化的相关原理,对会稽康氏家族作了个案研究。康氏会稽望的所指,荣新江先生有异见,本文结合康氏郡望的演变规律和康希铣家族的地方文化遗迹,提出了一种新解。会稽康希铣家族是唐代前、中期非常有影响的粟特族裔文化世家,文中重点阐述了其家学渊源和主要成就。文化研究部分包括一章总论和四章个案研究。胡姓家族的族群出身及社会背景,决定了他们不同于汉人的文化习得过程,本文第六章即是相关问题的总述,其中重点介绍了与文学相关的一些微观情景在胡姓家族文化身份转型中的意义,以为后面四个案例研究张本。文化的外延很广,本部分的后四章,从宗教、民族文化、经学和文学四个方面,分别选取了侯莫陈琰、王硅、何妥、于邺四个胡姓家族作为案例研究。敦煌所出侯莫陈琰所撰《顿悟真宗要诀》,是禅宗北宗早期重要文献。传世文献和近年新出石刻、墓志揭示了北朝以来莫陈氏族人佛教信仰的渊源,而侯莫陈琰家族与萧岿、徐彦伯、徐浩、汤贲家族的联姻,也贯串着宗教的因子。通过对辑本《元和姓纂》候莫陈氏改姓陈氏条所载内容的辨误,我们推测唐代着名画家陈闳出自候莫陈氏,而陈闳所画《六祖禅师像》推崇北宗,正好契合候莫陈琰《顿悟真宗要诀》北宗禅法的统系,是其家世信仰的延续。王琏是唐初着名的文儒,但史载其祭祀祖先“不营私庙”,有违礼法。考王琏家世出于乌丸,而包括乌丸在内的中古、近世东北民族,深受萨满文化影响,祭祀特征迥异汉人。王珪不营私庙正是遗传了家世民族文化之因子并熏习关中萨满教文化的结果。与王珪同出乌丸王神念的唐玄宗王皇后一系,也存在萨满教信仰的痕迹,可以作为对照。何妥是中古经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留下了不少《易》、《礼》、《乐》相关论着,同时还有一些富有特色的诗文,史传和新出敦煌史料可证其出于西域胡人。因为家世“异域之血”而生平、学养兼擅南北,所以何妥的经学思想表现出某种特异性,这为经学史的书写提供了一种民族学的视角。何妥一生最大的争议是开皇议乐中被诬为“佞人”,但通过相关史料的辨析,本文中我们将为他“翻案”,重塑其杰出胡姓经学家的形象。河南于氏家族是中古时期少见的胡姓士族和文学世家,其中于武陵、于邺生平的纠缠和诗集的互见重出,是文学史上一个难题。新出崔特夫人于氏墓志,揭示了诗人于邺家世的重要信息,缝合了其家族谱系,这是辨清于武陵、于邺生平的重要史料。结合二人可靠的生平事迹,通过二人诗集版本的排查比对,可以厘清二人诗歌互见重出的问题,一定程度上还原二人诗集的原貌。上述四个案例中,我们并不强调胡姓家族自身单一的文化因子,而希望借助婚姻关系、政治关系、地域熏习等联系,将胡、汉文化整合在一起,这是本文以“共同体”取代民族融合叙事观念的集中体现。

仲秋融[8](2015)在《魏晋公牍文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概分七章对魏晋公牍文进行研究。绪论除介绍研究价值、回顾研究历史、点明研究范围、方法与难点外,还涉及对公牍文的界定,及其与尺牍、书牍、档案关系的辨析。第一章从公牍文发展演变的历史视角出发,展述在"先秦"、"秦汉"、"魏晋"三阶段中,公文文体的起源,规范与风格的确立,门类与程式的演变等问题。第二章遵循以类相从、选取典型原则,分析"诏策"(诏、诰、策、制)、"教敕"(教、令、敕、戒)、"章奏’"(章、表、奏、议)等的文体功用。第三、四章进入魏晋公文文本研究。第三章分论六类公文主题,即反映传统主题承继与延伸的"求贤举才"、"乞归致仕"类,体现时代主题积累与变迁的"战乱纷争"、"政权禅让"类,以及折射特定主题滥觞与拓展的"弘教向佛"、"闺阁政声’"类。第四章论述阶段性牍风变化,挖掘成因、特点。曹魏、西晋时期多华章俪表,文风趋华,而吴蜀、东晋文书则相对平淡寂寥,文风尚质,兼及魏、吴疏文等公文子类的风格比较。第五章在前述文体、主题、文风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解读魏晋公文文化内涵,主要针对曹魏陈琳、钟会檄文,孙吴陆逊、薛综疏文,蜀汉诸葛亮教文等,析解其战术精神上起到鼓舞、号召效果,战略精神上有着谋断、指导价值,以及战备精神上发挥养成、教育意义等重要文化功能。第六章探析魏晋公文与作者才情之微妙关系。在具体历史语境下,对比分析"魏氏三祖’"、建安群彦、晋世名臣等才情养成、表现、同异及其对公文创作风格的潜在影响。第七章论述魏晋公文文学演进与相关价值评价。剖析公文文学演进的影响因素,并重点围绕句式、音韵、辞格等,分析其表现形式。同时,结合文论时评,客观看待魏晋公文源流、文学特征。兼以唐代类书、选本为考察对象,深化对魏晋公文辑录特点、文史价值的认识。

程森[9](2011)在《明清民国时期直豫晋鲁交界地区地域互动关系研究》文中指出多个高层政区交界地区因界限犬牙相错,五方杂处,是各种“问题”聚集的场所,以故交界地区相关问题的研究是学术界探讨的重要内容,集中于北方农牧交错带和南方数省交界地区。多数研究者将这些交界地区视为一个整体,作为一个“区域”来对待,探讨这一区域之环境变迁、移民开发、盗贼倡乱、盐区变动等等,而缺乏对于交界内部各方之间的互动、交流之关注。本文认为各高层政区是一个个独立的政治功能区域,因各自归属、自然与社会资源的不同,交界地区内部各方会产生一些联系,形成诸多互动行为,本文称之为交界地区之地域互动。本文选取明清民国时期直豫晋鲁交界地区来具体考察交界地区之地域互动方式。这一地区毗邻明清民国时期之京畿地带,是一个典型的高层政区界限犬牙相错之地,在本文关注的时期内“问题”不断,这些问题突出地反映了交界地区的各种互动行为。本文具体从政区形成与调整、盗贼倡乱、水利开发、灾害调适、交通设施管理和信仰文化扩散等几个个案来分析这一交界地区之地域互动。通过这些个案之“深厚”分析,本文最终验证并归纳了交界地区之地域互动机制。交界地区之地域互动包括空间互动和社会互动,空间互动导源于两种空间关系——水平关系与垂直关系,交界地区空间互动于是分为水平互动与垂直互动。水平互动是指地方之间的互动,有着尺度变化,可以是不同行政归属的村落之间、县际之间、省际之间、流域上下游之间的互动等等。垂直互动是指地方州县与高于或独立于其上的作用力量(如军事组织、国家等)之间的互动。空间互动通过交界地区交通、水系和各种流(人流、物流、信息流等)的作用得以完成。“抽象”的空间互动必然要通过“具体”的社会互动来实现。交界地区社会互动因涉及不同政区之间互动的空间尺度问题,以合作型互动和冲突型互动为主要表征。归纳起来,交界地区社会互动包括合作、援助、协调、竞争、冲突等内容。交界地区因政区归属和自然环境的不同形成空间互动,空间互动最终落到交界各方所“聚合”的人群、社会,形成社会互动,二者互为表里,最终形成交界地区的地域互动。地域互动造就了交界地区的变动性、边缘性和政治敏感性,于是交界地区在传统时代倍受关注。同时,通过分析交界地区的诸多互动行为与“界”的关系,本文认为新区域地理和最近史学界所认为的“区域”、“界”是变动不居的、模糊的观点并非绝对。以本文来看,界是固定的,规塑着交界各方民众之行为,界的固有性又导致了交界各方地域互动的出现,而地域互动又反证界之固定性,二者相辅相成。我们应关注区、界内外活生生的人群及其活动,和这些活动对于区域、界之塑造、扰动的“事实”,而不应纠结于区域、界是变与不变。

赵海霞[10](2011)在《1872-1919年近代报刊剧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搜集和阅读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1872-1919年间刊载于报刊上的戏剧理论批评首次进行完整、系统的分析和研究。论文首先从整体上考察近代报刊戏剧理论批评的发生过程、刊载数量和基本的发展脉络,并对资料进行梳理和归类,进一步分析近代报刊戏剧理论批评在形式、内容和作者等方面的特点。近代的报刊戏剧理论批评不仅是戏剧理论批评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也是近代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论文最后从报刊戏剧理论批评与近代大众文化的关系这一点切入,力图揭示两者的印证机制和互动规律,并归纳报刊戏剧理论批评在具有严肃理论性的同时,所反映的市民大众审美倾向。导言综述了近代报刊戏剧理论批评的研究背景,介绍了论文的选题意义、思路及研究方法。正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指出报刊剧评指刊载于报刊的戏剧理论批评,以“剧评”为主要的文体样式。近代报业的产生和发展是报刊剧评产生的前提,大量的文艺消闲报刊、小报和大报副刊的出现是报刊剧评兴盛的园地。中国传统戏剧理论批评,为近代报刊剧评提供了理论源泉。传统社会结构的解体促进了剧评队伍的形成,报刊发行量的扩大和戏剧观众队伍的膨胀,使报刊剧评有了相对稳定、广泛的受众群体。从1872到1919年,报刊剧评可分为发轫(1872-1901)、发展(1902-1911)、蓬勃(1912-1919)三个时期。近代报刊剧评数量庞大、文体多样、内容丰富。第二章综合考察近代报刊剧评在形式上的特点。按刊载媒介来分,报刊剧评可分为期刊剧评和报纸剧评。按照文体类型来分,报刊剧评大致可分为“话体式”、“剧评式”、“随笔式”、“评传式”、“诗体式”和“论文式”六种,其中“剧评式”是其主要形式。近代报刊剧评的语言形式包括传统的文言、松动的文言、传统的白话、北京白话和口语白话。第三章论述近代报刊剧评的内容:报刊剧评中的演剧批评发展和完善了传统的戏剧理论;戏剧改良理论是与时代契合的批评观念;在中西戏剧比较中以世界的眼光看中国戏剧;新剧批评体现了话剧之初的褒贬和质疑;“剧史”书写和“伶人小传”开创了史学性戏剧理论的道路;戏剧组织批评对戏剧的一种综合性艺术的考察;剧界琐评则是大众批评的趣味喧嚣。第四章研究近代报刊剧评的作者。晚清商业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化,使知识分子阶层开始分解,由传统的“士”向近现代知识分子转变。近代报刊剧评作者群体包括报人、通讯记者、职业撰稿人、大学教师、学生、演员、政客、遗老和普通的戏剧观众。论文重点介绍了冯叔鸾、张厚载、郑正秋、周剑云、黄远生、徐凌霄、辻武雄、穆辰公八位报刊剧评人。第五章论述近代报刊剧评和近代大众文化的关系。近代大众文化兴起,报刊剧评维系的报刊、剧场、观众三维文化空间与商业文化、娱乐文化、流行文化互动互生,推动了大众文化的发展。近代报刊剧评在探寻严肃理论命题的同时,也体现着近代大众文化的审美趋向。而近代戏剧演员的“明星化”,更是报刊参与下,剧场商业利益和观众娱乐需求结合产生的大众流行文化产品。报刊剧评不仅对戏剧演员“明星化”现象作出了反映和思考,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其推动者和运作者。

二、王凤清谈IEC与标准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王凤清谈IEC与标准化(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选题的缘起
        1.1.2 选题的目的
    1.2 研究现状
        1.2.1 文献综述
        1.2.2 文献评述
        1.2.3 问题的提出
    1.3 核心概念及研究视域界定
        1.3.1 劳动
        1.3.2 叙事
        1.3.3 研究对象的确定
    1.4 选题的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之处
第2章 劳动叙事话语的生成与演进
    2.1 本土文学视阈下的劳动叙事话语
        2.1.1 传统中国——20 世纪之前的劳动叙事话语
        2.1.2 启蒙中国——20 世纪10-30 年代的劳动叙事话语
        2.1.3 革命中国——20 世纪40-70 年代的劳动叙事话语
        2.1.4 转型中国——20 世纪80 年代-新世纪的劳动叙事话语
    2.2 西方文学视阈下的劳动叙事话语
        2.2.1 古典西方——农业时代的劳动叙事话语
        2.2.2 神权西方——宗教时代的劳动叙事话语
        2.2.3 工业西方——资本时代的劳动叙事话语
第3章 新世纪长篇小说和劳动叙事
    3.1 新世纪长篇小说的新质素
        3.1.1 新世纪长篇小说的发生语境
        3.1.2 新世纪长篇小说的审美检视
    3.2 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的新质素
        3.2.1 创作主体多元化
        3.2.2 劳动形式多样化
第4章 新世纪劳动叙事的当代观照
    4.1 乡的凋敝与重建
        4.1.1 坚守者的无奈
        4.1.2 归来者的气魄
        4.1.3 外来者的使命
    4.2 城的建设与发展
        4.2.1 流水线上的疼痛
        4.2.2 钢筋水泥间的困顿
第5章 新世纪劳动叙事中的伦理迁延
    5.1 劳动与家庭伦理的重塑
        5.1.1 父亲权威的解构
        5.1.2 婆媳地位的倒转
        5.1.3 夫妻关系的重构
    5.2 劳动与社会伦理的变迁
        5.2.1 金钱逻辑取代乡土人情
        5.2.2 归属淡漠取代工厂认同
    5.3 劳动与生态伦理的互动
        5.3.1 现代劳动的批判
        5.3.2 传统劳动的回望
        5.3.3 生态劳动的构建
第6章 新世纪劳动叙事的美学风貌
    6.1 技-道美:对工匠精神的追求
        6.1.1 对卓越之技的精益求精
        6.1.2 对自由之道的孜孜以求
    6.2 田园美:对诗意故乡的眷恋
        6.2.1 知识分子立场的田园想象
        6.2.2 劳动者立场的现场经验
    6.3 苦难美:对异化劳动的反抗
        6.3.1 私有化滋生的劳动异化
        6.3.2 城镇化衍生的劳动异化
    6.4 精神美:对劳动重负的超越
        6.4.1 自我建构的存在感
        6.4.2 自我实现的价值感
结语:劳动叙事的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2)明代抄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明抄本的版本目录学特征
    第一节 明抄本的行格及用纸
        一 行格
        二 版心
        三 各家抄本版式特征总结
        四 明抄本的纸张类型
    第二节 明抄本字体研究
        一 明抄本字体的风格特点
        二 特殊的抄本:明内府抄本与佛经抄本
        三 明代抄本字体的分期
    第三节 明抄本之鉴定
        一 抄写时间
        二 抄写者
        三 批点者
        四 抄本来源
        五 作者考证
        六 明抄本与明稿本之鉴别
        七 明抄本与宋元抄本、清抄本之鉴别
    第四节 明抄本的文献价值
        一 对于书目信息的补正
        二 补正刻本之缺误
第二章 明抄本的内容
    第一节 从宫廷到民间:抄写稀见的书籍
        一 抄写的地点和方式
        二 抄录书籍的种类
        三 抄录书籍的特点
    第二节 抄本的类别
        一 从抄本的内容与形式划分
        二 从抄本的来源划分
第三章 明抄本的生产
    第一节 抄写的方式
        一 抄写方式的分类
        二 誊写与缮写
        三 影抄与临摹
        四 影抄与影刻
    第二节 抄本讹误的产生与预防
        一 造成讹误的原因
        二 《永乐大典》对于抄写讹误的预防
    第三节 抄写者与抄写场所
        一 抄写者
        二 抄写的场所
        三 抄本生产的品牌
第四章 明抄本的经济学特征
    第一节 抄书的经济动机
        一 抄书事迹举例
        二 抄书事迹分析
    第二节 抄写的效率
    第三节 抄本的成本与价格
        一 抄本的成本
        二 抄本的价格
第五章 明抄本的流通
    第一节 读者与市场
        一 读者
        二 市场
    第二节 书贩与书肆
        一 书贩兜售
        二 书店经营
第六章 明抄本的阅读与利用
    第一节 抄写与阅读风气
        一 明人抄写与阅读的范围
        二 不同的阅读群体
    第二节 抄书与教育
        一 明代抄书与教育概况
        二 抄书的方式
        三 教育抄本的种类、性质和特征
    第三节 记忆与批注
        一 朗读与默读
        二 作为记忆辅助的抄写
        三 批注与订误
    第四节 摘抄与编纂
        一 摘抄
        二 编纂
第七章 明抄本与藏书、丛书出版及书籍审查
    第一节 抄本与藏书
        一 官方藏书
        二 私人藏书
    第二节 抄本与丛书之编纂
        一 抄本与丛书刊刻
        二 现存明抄本丛书考察
        三 对丛书概念的重新审视
    第三节 抄本与禁书
        一 政治类书籍
        二 数术、宗教类书籍
        三 妖书与淫书
第八章 明抄本的社会史特征
    第一节 抄工与学者
        一 职业抄工的身份
        二 抄工的收入
        三 抄工与学者
        四 抄工与抄本
    第二节 抄书者的人际网络与交往模式
        一 民间藏书家之间的借抄
        二 对稀见书的寻访
        三 相互借抄的群体与抄书的协定
        四 借书之难与借书之痴
        五 抄本作为交往的礼物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明代的写工
索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六朝教育制度研究 ——以官学、私学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六朝教育制度的总体研究
        2.六朝教育制度的专题研究
        3.国外相关研究
一、六朝教育制度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门阀政治的制度藩篱
    (二)世族庄园的经济垄断
    (三)民族迁徙与兵戎战争
    (四)文教政策与选士制度
        1.东吴文教政策的反思与选择
        2.东晋文教政策的名不副实
        3.南朝文教政策的再兴与多元
        4.九品中正制与察举制的并用
二、官学教育制度
    (一)教育机构的制度增设
        1.区分入学对象,两学并存
        2.开办专科学校,培养人才
    (二)官师队伍的充任与编制
        1.设立国子祭酒,增置博士
        2.地方兼设学官,对接国学
    (三)教学内容设置与考试制度
        1.修习五经要义,明典条制
        2.扩充课程内容,明经策试
    (四)皇室教育优先制
        1.专任太子二傅,擢用官师
        2.培养皇子德才,常置师友
    (五)官学管理机构及其职能
三、私学教育体制
    (一)施教人员与家教机构的设置
        1.家传父兄为主,妇女为辅
        2.开设学馆乡校,发展学术
    (二)家训规制与教学方法的整合
        1.制定家训教诫,敦谕家风
        2.讲求专精覃思,注重教法
    (三)受业对象与师生关系的确立
    (四)私学管理与官吏选任的结合
四、官学、私学两种学制之间的关系
    (一)私学教材与国学程课的对接
    (二)官私一体,互为补充的入仕目标
    (三)学科内容与组织形式的传承与突破
五、六朝教育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一)特点
        1.制度文化本位观念突显
        2.体系等级化与目的性明确
        3.机构专门化与多元化显着
    (二)影响
        1.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2.对隋唐乃至后世教育制度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4)魏晋南北朝形式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及国内研究现状
    二、研究内容、创新点
    三、形式的概念界定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形式问题
    第一节 形式与审美自觉
        一、个体生命自觉与审美自觉
        二、形式之于审美自觉
    第二节 形式发展的时代主题
        一、由文到采
        二、采之核心
        三、采之主导精神
    第三节 形式范畴下的相关概念
    第四节 形式的相关问题
    第五节 形式生成的基本原则
        一、个体性与集体性原则
        二、审美性与功能性原则
第二章 人物美与自然美形式问题
    第一节 人物美形式问题
        一、身体观与人物审美
        二、容貌与服饰之美
        三、人物美形式的影响
    第二节 自然美形式问题
        一、物的观念与自然审美
        二、声色之美
        三、自然美形式的影响
第三章 文学形式问题
    第一节 辞藻的丽化
        一、辞的理论探讨
        二、实词的选用
        三、意象的繁密
    第二节 文体的辨析
        一、文体的探讨
        二、体式的功能
        三、体式的形式美
    第三节 声律的形成
        一、由韵到声律
        二、声律的功能
        三、声律的形式美
    第四节 隐喻的演变
        一、物兴的演进
        二、用典的流行
    第五节 文人诗歌与乐府民歌的形式关联
        一、乐府民歌对文人诗歌的形式影响
        二、文人诗歌与乐府民歌的形式区别
第四章 书法与绘画形式问题
    第一节 书法形式
        一、新体与书法自觉
        二、线条的演进
        三、书法形式的功能与形式美
    第二节 绘画形式
        一、绘画形式的理论探讨
        二、绘画形式演进的具体呈现
        三、绘画形式的功能和形式美
    第三节 个体书画与集体书画的形式关联
        一、集体书画对个体书画的形式影响
        二、个体书画与集体书画的形式区别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形式自觉的历史评价
    第一节 形式自觉的审美理想
    第二节 形式自觉的历史地位
        一、形式的历时性比较
        二、形式自觉的特征
    第三节 形式自觉的历程
    第四节 形式主义再审视
        一、形式主义的由来与审视
        二、形式与中国美学的抒情特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与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

(5)人力资源开发与中国经济长期发展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 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本思想的萌芽(古典经济学家对劳动价值的研究)
        1.2.2 人力资本概念的提出与理论的形成
        1.2.3 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相关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主要研究目的
        1.3.2 解决的主要问题
    1.4 主要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长期发展理论分析
    2.1 基本概念辨析
        2.1.1 经济发展
        2.1.2 人力资源
        2.1.3 人力资本
        2.1.4 趋势辨析
        2.1.5 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概念辨析
        2.1.6 人力资源开发概念辨析
    2.2 人力资源开发促进经济长期发展的机制
        2.2.1 基于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的经济增长模型
        2.2.2 基于经济增长模型的经济发展分析框架
        2.2.3 人力资源开发推动经济发展的机制分析
    2.3 人力资源开发促进经济长期发展的途径
        2.3.1 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2.3.2 人力资源开发对经济发展因素的影响
        2.3.3 保持经济长期发展根本途径是人力资源开发
    2.4 人力资源开发促进经济长期发展的政策措施
        2.4.1 基于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创新分析
        2.4.2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政策选择分析
        2.4.3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长期发展历史回顾
    3.1 我国古代人力资源开发相关思想
        3.1.1 傅说的人力资源开发思想
        3.1.2 百家争鸣时期的人力资源开发思想
        3.1.3 秦汉时期的人力资源开发思想
        3.1.4 诸葛亮和傅玄的人力资源开发思想
        3.1.5 唐宋时期的人力资源开发思想
        3.1.6 明清时期的人力资源开发思想
        3.1.7 近代人力资源开发思想。
    3.2 人力资源开发中国历代皇朝的经济兴衰
        3.2.1 主要皇朝的兴亡情况
        3.2.2 人力资源开发视角下皇朝更替的相关假设及分析验证
        3.2.3 人力资源开发视角下的皇朝经济发展波动因素分析
    3.3 人力资源开发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经济繁荣
        3.3.1 原住民视角下的当今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经济繁荣因素分析
        3.3.2 西方资本家对劳动者的掠夺
        3.3.3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自身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繁荣
    3.4 中外人力资源开发发展脉络、对经济的影响及对比
        3.4.1 中国早期的人力资源开发探索、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及与域外文明的比较
        3.4.2 中国古代人力资源开发实践、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及与域外文明的比较
        3.4.3 近代中国的人力资源开发发展转型
        3.4.4 科举制度对人力资源开发的作用及其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人力资源开发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当代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4.1.1 中国教育现状
        4.1.2 中国科技现状
        4.1.3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收益现状
    4.2 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现状
        4.2.1 中国经济在世界上的位次和比重
        4.2.2 中国与域外国家比较
    4.3 微观层面的人力资源开发意愿与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分析
        4.3.1 数据来源与变量的选取
        4.3.2 人力资源开发意愿与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分析
        4.3.3 人力资源开发意愿回归分析
    4.4 中国经济发展相关因素分析
        4.4.1 变量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4.4.2 分析框架及模型的确定
        4.4.3 中国经济发展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人力资源开发与中国经济长期发展趋势预测
    5.1 人力资源开发视角下中国经济发展的认识分析
        5.1.1 中国经济的发展脉络
        5.1.2 人力资源开发视角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分析
    5.2 中国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5.2.1 GDP相关概念的提出
        5.2.2 人均可支配收入与能耗、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本收益分析
    5.3 人力资源开发角度下中国经济发展展望
        5.3.1 对中国经济长期发展趋势的展望
        5.3.2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本的趋势预测
    5.4 中国未来经济长期发展趋势预测
        5.4.1 基准数据的确定
        5.4.2 预测模型的选取和参数的确定
        5.4.3 预测结果
        5.4.4 预测结果分析及拓展
        5.4.5 进一步的预测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人力资源开发促进经济长期发展的对策建议
    6.1 人力资源开发视角下经济发展共识
    6.2 人力资源开发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未来的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与后记

(6)省级人大代表履职问题研究 ——以H省人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意义与目标
        (一) 研究意义
        (二) 研究目标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 人大代表
        (二) 人大代表履职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基本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研究重点与难点
    六、理论创新与实践价值
第一章 人大代表履职制度的理论渊源
    一、人民主权理论
        (一) 卢梭的人民主权学说
        (二) 马克思的人民主权思想
    二、代议制理论
        (一) 近代西方学者的代议制理论
        (二) 马克思主义的代议制思想
    三、代表制理论
        (一) 强制委托论
        (二) 代表责任论
        (三) 集中代表论
第二章 人大代表履职制度的实践发展
    一、人大代表履职制度的历史沿革
        (一) 建国初期人大代表履职制度概况(1954—1957年)
        (二) 反右和“文革”时期人大代表履职制度概况(1957—1978年)
        (三) 改革开放以来人大代表履职制度概况(1978年—至今)
    二、人大代表履职制度的现实基础
        (一) 公民权利意识的增强对人大代表履职提出新要求
        (二) 人大代表履职的法律法规日益健全
        (三) 人大代表履职的制度环境不断优化
第三章 人大代表履职的内涵、保障与监督
    一、人大代表履职的基本内涵
        (一) 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的主要职责
        (二) 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主要职责
    二、人大代表的履职保障
        (一) 言论免责权
        (二) 人身特别保护权
        (三) 知情知政权
        (四) 时间、物质和组织保障
        (五) 代表建议的办理
    三、人大代表的履职监督
        (一) 履职监督的主体、内容与方式
        (二) 对人大代表的罢免
        (三) 暂时停止执行代表职务
        (四) 人大代表资格的终止
第四章 H省级人大代表履职状况分析
    一、H省人大建设概况
        (一) H省人大建设的历史沿革
        (二) H省级人大代表履职成效
    二、H省级人大代表履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人大代表的代表性问题
        (二) 人代会期间人大代表履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 人代会闭会期间代表履职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 人大代表履职保障与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五章 影响人大代表履职的因素分析
    一、素质层面
        (一) 代表意识不强,影响履职主动性
        (二) 知识素质不足,影响履职积极性
        (三) 能力素质欠缺,影响履职实效性
    二、法律层面
        (一) 立法缺陷的存在
        (二) 有的法律缺乏实施细则或程序性规定
        (三) 公众参与立法的机制不畅
    三、制度层面
        (一) 选举制度不完善
        (二) 履职保障制度不健全
        (三) 履职监督制度难落实
第六章 增强人大代表履职效果的基本思路
    一、完善选举制度
        (一) 适时扩大直接选举的范围
        (二) 改革候选人提名制度
        (三) 适度引入竞争机制
        (四) 优化代表组成结构
    二、优化代表履职环境
        (一) 健全代表履职保障机制
        (二) 建立代表履职评价体系
        (三) 完善代表履职监督制度
    三、增强代表履职能力
        (一) 强化角色认知教育,提高代表履职意识
        (二) 加大学习培训力度,注入代表履职活力
        (三) 增强代表政治效能感,提升代表履职实效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7)中古胡姓家族研究 ——以族源、地域、文化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论题释义
        一、关于胡姓
        二、关于中古与家族
    第二节 研究回顾
        一、族源识别与族属考订
        二、胡姓群体综合研究
        三、胡姓家族案例研究
        四、社会史与胡姓家族研究
        五、宗教、艺术的研究
        六、文学研究
        七、考古、出土文献研究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取向
        一、以胡汉之间为分野
        二、以“共同体”为串联
        三、以族源、地域与文化为鼎足
        四、诗史互证——以文学为旨归
第一部分 胡姓家族族源研究
    第一章 中古胡姓家族族源叙事与民族认同
        第一节 胡姓家族族源叙事的基本类型及其渊源
        一、居边、封边型
        二、避地、没蕃型
        三、因官、出使型
        第二节 胡姓家族族源叙事的结构性特征及其渊源
        一、“放逐——回归”与回环结构
        二、“降居”与分支结构
        三、“服制”与层递结构
        四、结构性族源叙事与胡姓家族的族属判断
        第三节 胡姓家族族源叙事与民族认同
        一、获得华夏族源与成为华夏的合法性
        二、碑志中的“五帝”族源与认同变迁
        三、唐代胡汉共同体的形成
    第二章 胡姓家族谱系建构与族群认同
        第一节 谱系建构的一般规律和形态
        一、谱系重建
        二、世系嫁接
        三、联宗与排行攀附
        四、世系建构的“原型”
        第二节 世系建构的文本类型及其传播接受
        一、世系文本的类型
        二、世系文本的传播过程
        第三节 胡姓家族谱系建构的族群认同意义
        一、关于谱系建构的性质
        二、世系建构的认同意义
        三、两组微观视角——同姓胡汉之间的微妙关系
        第四节 窦氏家族世系建构与文本层累
        一、河南窦氏世系伪冒的文本层累过程
        二、窦氏家族世系建构“原型”考辨
        第五节 独孤及的家族谱系建构与文化心态
        一、独孤氏家族谱系的版本
        二、独孤及家族谱系建构的史料渊源
        三、独孤及家族谱系建构的构思过程与文化心态
    第三章 谱牒与胡汉之争——以《氏族论》为中心
        第一节 《氏族论》与《唐书》的关系
        一、《氏族论》与《唐历》
        二、《唐书》之编纂过程
        三、《唐书》之内容
        四、《唐书》之体例与“氏族志”
        五、《唐书》“氏族志”之谱学背景
        第二节 韦述之谱学与《氏族论》
        一、韦述《百家类例》
        二、韦述《国朝宰相甲族》
        第三节 《氏族论》内容辨析
        一、《氏族论》与《隋书》谱牒类文献叙录之关系
        二、一些关键词的辨析
        第四节 《氏族论》文本层累“复原”
第二部分 胡姓家族与地方社会
    第四章 胡姓家族的地方化过程
        第一节 胡姓家族的内部扩张与地域分化
        一、胡姓家族的“房”
        二、胡姓家族郡望发育
        第二节 胡姓家族与地方社会——长安与洛阳
        一、两京人口来源的族群性
        二、两京人口规划与胡汉体制
        三、唐两京胡姓家族宅第分布规律
        第三节 胡姓家族与地方社会——乡里视角
        一、北朝时期的部族与地方社会
        二、隋唐时期的胡姓家族与地方社会
        第四节 文学剪影中的园林别业与“双家制”
        一、双家制的渊源及功能区分
        二、园林别业与行赏游乐
        三、山池别馆与文人雅集
        四、双家制与宗教生活
        第五节 胡姓家族与地域认同
        一、胡姓家族地方归属感的形成
        二、地方认同的深化与地方记忆的形成
    第五章 中古会稽康氏家族研究
        第一节 康氏籍贯的发育与会稽望
        一、康氏主要籍贯概述
        二、康氏会稽望形成的时间
        三、康氏会稽望的所指——与荣新江先生商榷
        第二节 会稽康氏家族的族源及族属问题
        一、《康希铣碑》中会稽康氏家族族源
        二、会稽康氏的族属申论
        三、康希铣家族与会稽之联系
        第三节 会稽康氏家学
        一、康国安之《文选》及《汉书》研究
        二、康子元的《易》学与《礼》学
        三、会稽康氏家族文学
第三部分 胡姓家族与文化研究
    第六章 胡姓家族之文化习得与突变
        第一节 胡姓家族文化习得过程
        一、教育的意义
        二、学习的微观情境
        第二节 文化之积累与转型
        一、文化积累——科举的例子
        二、文化之转型——《春秋》学为例
        三、文化焦虑下的文学“突变”与“想象”
        四、文学作为“族际话语”
    第七章 胡姓家族与宗教——以侯莫陈氏家族之信仰为中心
        第一节 侯莫陈氏之族源问题
        第二节 侯莫陈氏家族主要支系及侯莫陈琰之可能归属
        一、侯莫陈氏主要支系
        二、侯莫陈琰的基本信息及可能归属
        第三节 侯莫陈氏家族与佛教之关系
        一、北朝时期侯莫陈氏之奉佛之渊源
        二、唐代侯莫陈氏奉佛之传承
        第四节 侯莫陈琰与北宗关系的重要线索——陈闳《六祖禅师像》
        一、陈闳为侯莫陈氏的推测
        二、陈闳《六祖禅师像》与家世佛教之因缘
    第八章 胡姓家族与民族文化——以王珪“不营私庙”为中心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王珪“不营私庙”之异常
        二、王珪家族之族属
        第二节 北方民族宗庙、祖庙溯源
        一、拓跋鲜卑之宗庙
        二、高丽、契丹等东北民族之宗庙
        三、金、元之宗庙
        四、其他胡姓家族祖庙
        第三节 王硅“不营私庙”的萨满文化渊源
        一、乌丸与萨满文化
        二、萨满祭祖之特点
        三、王硅家族旁系的萨满文化传承
        四、关中地区萨满遗迹对王硅家族之影响
    第九章 胡姓家族与经学——何妥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何妥之族属与生平
        一、何妥之族属
        二、何妥的生平述略
        第二节 何妥与开皇乐议
        一、何妥入隋以后年谱
        二、《隋书·乐志中》“开皇乐议”辨正
        第三节 何妥之《易》学与《礼》学
        一、何妥之易学
        二、何妥之《礼》学
        第四节 何妥之乐论
        一、《隋书·乐志中》何妥乐论原文释读
        三、《隋书·乐志》编撰过程与史源辨析
        四、何妥乐论的重新评价
        第五节 何妥经学的延伸——政论文
        一、何妥的政论
        二、何妥政论的“宗经”特点
    第十章 胡姓家族与文学——于邺家族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于邺家族基本概况
        一、世系
        二、主要人物
        第二节 于邺家族的婚姻与政治网络
        一、婚姻集团
        二、亲党
        第三节 诗人于邺之与于武陵之辨
        一、于邺、于武陵诗集的演变及刊刻情况
        二、从新出诗歌归属的内证与外证
        三、于武陵、于邺的关系补论
附录
    一、唐代胡姓家族墓志目录
    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胡姓家族世系补正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论文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8)魏晋公牍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魏晋公牍文的意义
    二、古代公牍文研究回顾
    三、公牍文释义、相关辨析与子类流变
    四、研究范围、方法与难点
第一章 先泰至魏晋公牍文的发展演变
    第一节 先秦时期公牍文的起源
        一、诞生条件
        一、甲骨文书阶段
        三、先秦公文汇编:《尚书》
    第二节 秦汉时期公牍文的确立
        一、规范化进程的加快
        二、权威性风格的树立
        三、汉牍与"大汉气象"
    第三节 魏晋时期公牍文的演变
        一、新衍门类:启、笺
        二、程式化进程:总结与套路
    小结
第二章 魏晋公牍文的文体功用
    第一节 诰策
        一、魏晋诰诏与"施命敷政"
        二、魏晋策制与"封拜赦命"
    第二节 教敕
        一、魏晋教令与"导民警训"
        二、魏晋敕戒与"诫慎劝示"
    第三节 章奏
        一、魏晋章表与"谢贺陈请"
        二、魏晋奏议与"按劾执异"
    小结
第三章 魏晋公牍文的主题
    第一节 传统主题的承继与延伸
        一、"求贤举才":求举不息与纳才之旨
        二、"乞身辞归":乞归古制与退隐之意
    第二节 时代主题的积累与变迁
        一、"战乱纷争":飞檄羽书与声势之威
        二、"政权禅让":典则繁牍与文饰之义
    第三节 特定主题的滥觞与拓展
        一、"弘教向佛":释情释文与崇教之志
        二、"闺阁政声":觉醒发声与言政之识
    小结
第四章 魏晋公牍文的文风
    第一节 吴、蜀公牍文:质朴平实
        一、质实成因
        二、质实表现
    第二节 曹魏公牍文:由实趋华
        一、趋变原因
        二、华风表现
    第三节 西晋公牍文:多元风采
        一、程式之风
        二、谐韵增华
        三、以情纬文
    第四节 东晋公牍文:返朴清质
        一、返朴乏采
        二、玄介清质
    第五节 魏、吴疏风比较
        一、辞藻锋芒
        二、运笔侧重
    小结
第五章 魏晋公牍文的文化功能
    第一节 从"魏檄"看魏牍鼓舞士气之用
        一、魏牍创作背景及对功能的影响
        二、"魏檄"鼓舞士气之典型篇目
    第二节 从"吴疏"看吴牍筹谋战事之功
        一、吴牍创作背景及对功能的影响
        二、"吴疏"筹谋战事之具体表现
    第三节 从"蜀教"看蜀牍教化育民之效
        一、蜀牍创作背景及对功能的影响
        二、"蜀教"文化养成之突出代表
    第四节 从晋牍看两晋重孝风气
        一、两晋重孝文化成因与表现
        二、晋牍阐扬孝风的情理内蕴
    第五节 从晋牍看两晋兴学潮流
        一、两晋施教兴学的阶段特征
        二、晋牍施教兴学的理念举措
    小结
    附论
        一、魏晋公牍文数字夸功与宣传策略
        二、公牍文与"口占"文化传统
第六章 魏晋公牍文与作者才情之关系
    第一节 "魏氏三祖"才情养成与公文创作
        一、曹操公文与豪迈通脱之气
        一、曹丕公文与文雅阴郁之质
        三、曹叡公文与守正仁恕之性
    第二节 建安群彦地位局限与运才于牍
        一、曹植公文与俊逸雅怨之情
        二、"建安七子"公文与附庸心态、卓越才略
    第三节 晋世名臣才情同异与公文创作
        一、傅玄、张华公文与佐谏之才
        二、陆机、潘岳公文与绮丽之才
        三、刘琨、庾翼公文与大将之才
    小结
第七章 魏晋公牍文的文学演进与价值评价
    第一节 魏晋公文文学演进的影响因素
        一、文化环境:文笔交织
        二、创作主体:识广权重
    第二节 魏晋公文文学演进的表现形式
        一、句式:从疏散成对到整饬求工
        二、音韵:从初显气韵到自然和谐
        三、辞格:从生涩施用到灵活穿插
    第三节 魏晋公文价值评价与相关问题
        一、关于魏晋公文的唐前文论评述:《典论·论文》、《文心雕龙》
        二、关于魏晋公文的唐代流传辑录:《艺文类聚》、《文馆词林》
    小结
结语
附录:北方"十六国"公牍文创作
    一、"十六国"文化环境与创作
    二、"十六国"公文与地域特色
    三、"十六国"公文与民族心理
    四、"十六国"公文的文学气息
    附表:"十六国"公牍文系年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与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成果

(9)明清民国时期直豫晋鲁交界地区地域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论文主旨与概念说明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研究思路、方法与篇章结构
第一章 政区格局之形成、调整与互动
    一 水平互动—政区格局的形成与调整
        (一) 高层政区格局之形成
        (二) 府级政区幅员调整—以豫北三府为例
    二 垂直互动—以直隶宁山卫与地方州县关系为中心
        (一) 宁山卫与垂直控制
        (二) 垂直互动:屯田、军户分布与军民矛盾
    三 小结
第二章 盗贼倡乱与省际协防—以青羊山“贼”的平定为例
    一 犬牙相错与盗贼活动
    二 青羊山贼的兴起
        (一) 动乱前奏与性质
        (二) 正式倡乱
    三 东西夹攻
        (一) 抚剿不定
        (二) 地域互动
    四 行政控制与地方社会重建
        (一) 平顺县与潞安府
        (二) 交通、军事控制
        (三) 河南林县之控制
    五 小结
第三章 水利开发与互动秩序(上)—以地方与国家用水为例
    一 水资源利用之空间特点
    二 “官三民一”:国家嘈运与地方水利之互动秩序
        (一) 小丹河
        (二) 百泉
        (三) 万金渠
    三 小结
第四章 水利开发与互动秩序(下)—以地方之间用水为例
    一 自下而上:沁河下游地区的水利开发与互动秩序
        (一) 明以前水利开发的时空过程
        (二) 明代“五龙分水”与“二十四堰”制的创立
        (三) 上下游用水冲突与调控
    二 大陆泽流域水利开发与县际矛盾
        (一) 水利社会的形成
        (二) 国家干预
        (三) “踞闸独擅”—用水冲突与调控
    三 小结
第五章 灾害调适与省际冲突—似卫可下游直鲁交界地区为中心
    一 疆界错壤与水患频仍
        (一) 疆界错壤与插花地
        (二) 水患与废河纵横
    二 水灾调适
        (一) 择高地集居
        (二) 开渠排涝
        (三) 筑堤防水
    三 省际冲突
        (一) 清河与武城之争
        (二) 清河与临清之争
    四 小结
第六章 交通管理与县际纷争—以直豫交界地区澎乘戴乔白勺币爹喳为中心
    一 建桥以渡
    二 界在三属与州县轮修
    三 隔属不便与县际矛盾
    四 国家交通与地方义务
    五 小结
第七章 信仰扩散与地域互动—以晋豫交界地区济渎信仰为例
    一 信仰的起源与发展
        (一) 国家祭祀与册封
        (二) 济读之“德”
    二 信仰的地方化
        (一) 济渎本庙的祭祀
        (二) 信仰传播—济读行宫
    三 “祷之辄应”:互动之前提
        (一) 济渎池:信仰的景观
        (二) 济渎之神力
    四 晋豫之间:信仰扩散与地域互动
        (一) 王屋与析城:济水源流之争夺
        (二) “王屋山以北之水皆为济水”
    五 小结
结论
    一 直豫晋鲁交界地区地域互动之机制
    二 从地域互动反思“界”或“区域”之变动性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博连读期间研究成果

(10)1872-1919年近代报刊剧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近代报刊剧评的概况、成因及发展脉络
    第一节 近代报刊剧评的概况综述
    第二节 近代报刊剧评的产生背景及原因
        一、近代报业的发展和文艺消闲报刊的产生
        二、中国传统戏剧理论的传承和中心转移
        三、报刊剧评创作队伍和受众群体的形成
    第三节 近代报刊剧评的概况综述
        一、发轫期(1872-1901)
        二、发展期(1902-1911)
        三、蓬勃期(1912-1919)
第二章 近代报刊剧评之形式研究
    第一节 载体类型
        一、期刊剧评
        二、报载剧评
    第二节 文体类型
        一、话体式
        二、剧评式
        三、随笔式
        四、评传式
        五、诗体式
        六、论说式
    第三节 语言形式
        一、传统文言与松动文言
        二、白话
第三章 近代报刊剧评之内容研究
    第一节 演剧批评——传统戏剧理论的发展
        一、演唱批评
        二、表演批评
    第二节 戏剧改良——与时代契合的批评观念
        一、戏剧功能理论的倡导
        二、戏剧改良方法的探讨
    第三节 中西比较——以世界的眼光看中国戏剧
        一、西剧的传入
        二、比照与反思
    第四节 新剧批评——话剧之初的褒贬与质疑
        一、“新剧”涵义
        二、新剧批评
    第五节 “剧史”书写、伶工小传——史学性戏剧理论的开创
    第六节 戏剧组织批评——一种综合性艺术的考察
    第七节 剧界琐评——大众批评的趣味喧嚣
        一、剧界琐闻
        二、捧角与党争
        三、武戏与旦角
第四章 近代报刊剧评执笔人研究
    第一节 报刊评剧人概观
    第二节 冯叔鸾、张厚载
        一、冯叔鸾
        二、张厚载
    第三节 郑正秋、周剑云
        一、郑正秋
        二、周剑云
    第四节 黄远生、徐凌霄
        一、黄远生
        二、徐凌霄
    第五节 辻武雄、穆辰公
        一、辻武雄
        二、穆辰公
第五章 近代报刊剧评与大众文化
    第一节 近代大众文化的兴起
    第二节 报刊剧评的三维文化空间
        一、报刊建立的公共舆论空间
        二、以剧场为主体的娱乐空间
        三、观众引领的流行文化空间
    第三节 报刊剧评与大众文化的互动
        一、报刊剧评中的大众审美倾向
        二、报刊剧评与戏剧演员明星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后记

四、王凤清谈IEC与标准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研究[D]. 肖珍珍. 辽宁大学, 2021(02)
  • [2]明代抄本研究[D]. 刘勇. 山东大学, 2020(01)
  • [3]六朝教育制度研究 ——以官学、私学为中心的考察[D]. 赵卫齐. 青岛大学, 2019(02)
  • [4]魏晋南北朝形式问题研究[D]. 马草. 南开大学, 2017(05)
  • [5]人力资源开发与中国经济长期发展趋势研究[D]. 傅强. 青岛大学, 2016(11)
  • [6]省级人大代表履职问题研究 ——以H省人大为例[D]. 刘丽. 河北师范大学, 2016(08)
  • [7]中古胡姓家族研究 ——以族源、地域、文化为中心[D]. 龙成松. 武汉大学, 2016(06)
  • [8]魏晋公牍文研究[D]. 仲秋融. 浙江大学, 2015(07)
  • [9]明清民国时期直豫晋鲁交界地区地域互动关系研究[D]. 程森. 陕西师范大学, 2011(10)
  • [10]1872-1919年近代报刊剧评研究[D]. 赵海霞. 复旦大学, 2011(08)

标签:;  ;  ;  ;  

王凤清谈IEC与标准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